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景观

景观

景观
景观

景观格局指数

1.景观规划中常用的景观要素指数

景观相似性指数度量单一类型与景观整体的相似程度

最大斑块指数显示最大斑块对整个类型或者景观的影响程度

斑块面积表示景观粒度,在一定意义上揭示景观破碎化程度

斑块面积方差通过方差分析,揭示斑块面积分布的均匀程度

斑块数整个景观的斑块数量

斑块密度每平方千米的斑块数

斑块丰富度景观中不同斑块类型的总数

斑块丰富度密度单位面积内不同斑块类型的数目

单位周长斑块数斑块总数除以总周长

斑块周长斑块的边界长度

斑块平均面积景观中所有斑块的平均面积

斑块形状指数斑块周长与等面积的圆周长之比

边界密度单位面积内斑块边界的长度

边界总长度景观中所有斑块边界总长度

2.部分名词解释

景观格局一般是指其空间格局,即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和组合,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及空间分布与配置,比如不同类型的斑块可在空间上呈随机型、均匀型或聚集型分布。它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体现,又是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结果。

景观破碎度是指自然分割及人为切割的破碎化程度,即景观生态格局由连续变化的结构向斑块嵌块体变化的过程的一种度量

景观分离度是指某一景观类型中不同斑块个体的分离程度.本文结合海岸带的特点主要选取这几种指标采用规划前后对比方法分析这些指数变化与景观空间格局之间的相互关系

3.景观规划中常用的景观异质性指数

一.多样性指数

丰富度景观中不同组分(生态系统)的总数

均匀度景观中不同生态系统的分布的均匀程度

优势度景观中由少数几个生态系统控制的程度

二.镶嵌度指数

镶嵌度景观相邻生态系统的对比程度

相对镶嵌度景观相邻生态系统的对比程度

聚集度景观中不同生态系统的聚集程度

三.距离指数

最小距离指数检验景观中的斑块是否随机分布

接近度指数描述景观中同类斑块的联系程度

平均接近度景观破碎度的量度

平均最近邻体距离景观中每一个斑块与其最近邻体距离的总和除以具有邻体

的斑块的总数

四.分维

4.部分指数的计算公式及含义

a.多样性指数

景观多样性指数是指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以及随时间变化方面的多样性,

反映了绿地景观类型的丰富度和复杂度。

Simpson 指数: ∑=-=s

i i P D 12)(1

Shannon-Wiener 指数:∑=-=s

i i i P P H 1)ln()(

D 为Simpson 多样性指数, H 为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P i 为景观类型i 所占总面积的比例,s 为景观斑块类型的目,H 值越大,表示景观多样性越大。

b.景观优势度指数

景观优势度指数是用于测定景观结构中一种或几种景观组分对景观的分配程度。它与景观多样性指数意义相反,对景观类型数目相同的不同景观,多样性指数越高,其优势度越低。

D=H max +∑(m 、i=1)*P i *㏒P i

D 即为景观优势度指数,它与景观多样性成反比。H max 为最大多样性指数,H max =㏒(m ),m 为景观中斑块类型的总数。P i 为景观类型i 的面积所占总面积的比例。通常,较大的D 值对应于一个或是多个斑块类型占主导地位的景观。

c.景观均匀度指数

景观均匀度指数是用于景观中不同景观组分分布的均匀程度。

E=(H/H max )*100%

E 为景观均匀度指数,H max =㏒(m ), H max 表示最大多样性指数。景观均匀度与优势度都是描述景观由少数几个主要经管类型所控制的程度,两者可以彼此验证。

d.聚集度指数

聚集度指数是反映景观中不同斑块类型的非随机性或聚集程度。

C=C max +∑∑(m 、i=1、j=1)*P(ij)*㏑(Pij)

C 即为景观聚集度指数,C max 为最大聚集度指数,C max =2*㏑(m),m 为景观中斑块类型总数,P (ij )为斑块类型i 和j 相邻的概率,P(ij)=E(ij)/Nb ,Eij 为相邻生态系统i 、j

间的共同边界长度,Nb 是景观中不同生态系统间边界的总长度。C 值越大,表明景观由少数团聚的大斑块组成,反之,景观由许多小斑块组成。聚集度指数与多样性以及均匀度都不一样,聚集度指数明确考虑斑块类型之间的相邻关系,因此能够反映景观组分的空间配置特征。

e.分维指数

D=2*㏑(P/4)/㏑(A)

D 即为分维指数,P 为斑块周长,A 为斑块面积,D 值越大,表明斑块形状越复杂。D 值理论为1.0~2.0,1.0代表最简单的正方形斑块,2.0则代表等面积下周边最复杂的斑块。

f.镶嵌度指数

镶嵌度描述景观相邻生态系统的对比程度

PT 是相对镶嵌度指数(百分数);EE (i,j )是相邻生态系统i 和j 之间的共同边界长度;DD (i ,j )是生态系统i 和j 之间的相异性量度;Nb 是景观中不同生态系统间边界的总长度。

g.景观破碎度

景观破碎度即景观被分割的破碎程度,它反映了景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对景观的干扰程度。它是由于自然或人为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向复杂、异质性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景观破碎化也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C i =Ni/Ai

C i 即为景观破碎度,Ni 为景观的斑块数量,Ai 为景观的总面积。

h.景观分离度

景观分离度是指某一景观类型中不同斑块数个体分布的分离度。

V i =Di/Ai

Vi 即为景观分离度,Di 为景观类型i 的距离指数,Ai 为景观类型i 的面积指数。 i.干扰强度与自然度

干扰强度表示人类的干扰作用,干扰强度越小,越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W i =Li/Si, Ni=1/Wi

W i 即为受干扰强度,Li 表示i 类生态系统内廊道(公路、铁路、沟渠等)的总长度,Si 是指i 类生态系统的总面积,Ni 是i 类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度。

∑∑==?=T i T j Nb j i DD j i EE PT 111%

100),(),(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学院:XXX 专业:XXX 学号:XXXXX 姓名:XX 指数含义与生态学意义: 一、景观水平(Land Metrics) 1景观面积: 1.1定义 景观面积为一个景观的总面积除以10000后转化为公顷(ha)。 1.2生态意义 其决定了景观的范围以及研究和分析的最大尺度,也是计算其它指标的基础。在自然保护区设计和景观生态建设中,对于维护高数量的物种,维持稀有种、濒危种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护区或景观的面积是最重要的因素。 2 Patch Richness Density(斑块丰富度密度) 2.1定义 PR等于景观中所有拼块类型的总数。 2.2生态意义 PR是反映景观组分以及空间异质性的关键指标之一,并对许多生态过程产生影响。研究发现景观丰度与物种丰度之间存在很好的正相关,特别是对于那些生存需要多种生境条件的生物来说PR就显得尤其重要。 3香农多样性指数: 3.1定义: SHDI在景观级别上等于各拼块类型的面积比乘以其值的自然对数之后的和的负值。SHDI=0表明整个景观仅由一个拼块组成;SHDI增大,说明拼块类型增加或各拼块类型在景观中呈均衡化趋势分布。 3.2生态意义: SHDI是一种基于信息理论的测量指数,在生态学中应用很广泛。该指标能

反映景观异质性,特别对景观中各拼块类型非均衡分布状况较为敏感,即强调稀有拼块类型对信息的贡献,这也是与其它多样性指数不同之处。在比较和分析不同景观或同一景观不同时期的多样性与异质性变化时,SHDI也是一个敏感指标。如在一个景观系统中,土地利用越丰富,破碎化程度越高,其不定性的信息含量也越大,计算出的SHDI值也就越高。景观生态学中的多样性与生态学中的物种多样性有紧密的联系,但并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研究发现在一景观中二者的关系一般呈正态分布。 4 Shannon’s Evenness Index(香农均度指数) 4.1定义 SHEI等于香农多样性指数除以给定景观丰度下的最大可能多样性(各拼块类型均等分布)。SHEI=0表明景观仅由一种拼块组成,无多样性;SHEI=1表明各拼块类型均匀分布,有最大多样性。 4.2生态意义 SHEI与SHDI指数一样也是我们比较不同景观或同一景观不同时期多样性变化的一个有力手段。而且,SHEI与优势度指标(Dominance)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即evenness=1-dominance),即SHEI值较小时优势度一般较高,可以反映出景观受到一种或少数几种优势拼块类型所支配;SHEI趋近1时优势度低,说明景观中没有明显的优势类型且各拼块类型在景观中均匀分布。 5 破碎度指数 5.1定义 表征景观被分割的破碎程度,反映景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对景观的干扰程度。 5.2生态学意义 它是由于自然或人为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景观破碎化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与自然资源保护密切相关。公式如下: C i = N i / A i

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景观生态学 一. 名词解释 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 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多样性,排列 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等 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要素及其属 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多 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10..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11.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现象(不 用背) 12.景观破碎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景 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13.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指标。 14.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15.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 16.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差异以及反映 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未知) 17.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生 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18.最佳的景观结构: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态效应,也有 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粗粒和细粒的有点 二. 填空 19.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 20.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 21.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引进廊 道 B )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 C )按构成分:绿道、蓝道、灰道、暗道、明道、(必考) 22.廊道的功能:生境、通道、过滤、源和汇 23.基质的判断依据(标准):相对面积、连接度、动态控制 24.基质的特征:连接度、狭窄地带、孔隙度

历史街区景观风貌的更新

历史街区景观风貌的更新 历史街区景观风貌的更新 周雨莲,史继术(1.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o2o7;2.四川瑞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l0021) 摘要概述了我国历史街区景观风貌现状,总结了历史街区景观改造的途径.通过分析旧建筑的修缮和改造以及基础设施,绿化景观 具体改造方法和步骤,旨在为历史街区的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的提供积极建议. 关键词历史街区;景观;更新 UpdateofHistoricDistrict'SLandscape ZHOUYu-lianetaI(CollegeofLifeSciences,Sichuan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l0027 ) AbstractThecurrentlandscapesituationofChina~historicdistrictwasoutlined,andtheway oftheirlandscapetransformationwassummed up.rr}1erepairofoldbuildings,thetransformationmethodsandstepsforinfrastructureandgr eenlandscapewereanalyzed,whichaimedto provideapositiverecommendationfortheprotectionanddevelopmentoftheirlandscape. KeywordsHistoricdistrict:Landscape:Update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殊记忆,而这些记忆都留刻在城 市历史街区的景观风貌中.《华盛顿宪章》对历史街区的内 涵作了迄今最为完善的概括:历史街区是城镇中具有历史意 义的大小地区,包括城市的古老中心区或其他保存着历史风 貌的地区.历史街区不仅是城市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同时在精神上还连接了城市的历史,现在与未来.现代城市 设计不仅要对城市的功能进行科学规划,还应注重城市的地 域文化和传统特色,使之不被湮没在千篇一律的现代城市面 貌中,此时对历史街区景观风貌的保护和发展进行研究具有 重要的意义.

景观生态设计理念的运用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环境污染。能源紧缺。资源浪费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有效地利用一切资源,建立自然和人类永生共存。循环良好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将是未来环境建设的主题。 生态设计是一种以现代生态学为基础和依据,生态理念贯穿设计全部过程,与生态过程相协调,设计本身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的设计思维方式。其特点是将景观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生物与生物以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使景观空间格局和生态特性及其内部的社会文化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达到景观的优化利用[1]。 景观设计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应用学科。与传统的景观设计相比,景观生态设计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建立生态功能良好的景观格局,可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再生,减少废物的排放,从而增强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2]。 今天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的影响日益加剧,人类的足迹无处不在,自然中原有的生态平衡关系日渐受到破坏,直接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将生态理念引入景观设计,为其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模式,具有相当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生态理念的培养 贯穿生态理念的景观设计是设计师对社会负责对人类负责的设计表现,从生态学出发,结合传统的审美观念,人类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索,不断美化和改善自然环境,促进社会持续稳定向前发展,为自身造福对于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生态理念的培养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1重视高校景观教育,加强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高校景观教育不仅要加强美术学科的基础性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多学科综合能力,从地球生态的角度来看待所学专业,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行为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应当作为景观设计专业学科必修的基础课程,比如我们设计了一个公园,公园内垃圾桶的放置,如果不从人的行为心理学和人体工程学角度考虑而随意放置,游人很可能会随处乱扔垃圾,那么这个设计就谈不上环保,更谈不上生态,也就是说设计本身没有考虑生态因素,那它的合理性也是空中楼阁,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因此各类高等院校景观设计专业制定符合当前实际的教学大纲,加强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景观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带动景观设计学科走可持续的。生态的设计道路,已迫在眉睫。 同时,培养优秀学生离不开优秀师资队伍,目前高校景观专业师资水平普遍提高,教师队伍不断在扩大,尤其一些归国留学人员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国情建立了相应的景观设计知识结构体系,一部分人员在倡导生态设计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生态理念不是一句话或一篇文章就可以解决的,它有待于我们乃至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其中景观设计师应当起主导作用,将生态理念真正付诸于实践,真正体现在我们的设计当中。 1.2提高全民素质,共同促进景观设计学科持续健康发展

景观生态学重点

Adobe Acrobat 7.0 Professional 景观生态学重点及参考答案 (特此感谢雷威、朱虹、汪峰、邓朝松、郑永锴总结参考答案,鼓掌!!!!) 1.名词解释 ①景观:在较大、中度尺度以及具有空间异质性的较小尺度的区域,都可视为景观;是一定的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具美学方面的特征。 ④景观结构成分:在生态学性质和地理学中性质各异,而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相似的景观要素。 ⑦景观连接度:景观中各功能上和生态过程上的联系。一方面取决于景观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斑块之间生物种迁徙或其他生态过程进展的顺利程度来反映。 ①干扰斑块:由于局部干扰而形成的斑块。 ④残存斑块:大面积干扰后残存下来的局部未受干扰的自然或般自然斑块。 ⑥边缘效应:景观单元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心部分显著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⑦景观孔隙度:单位面积的斑块数目。 ④生态交错带:指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 ⑤景观边界:指在特定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 ①景观格局: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形式,是景观结构和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①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景观中存在某种潜在的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它由景观中的某些关键的局部,其所处方位和空间联系共同构成。 ①景观异质性:由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和景观要素的空间相互关系共同决定的景观要素属性的变异程度。 ⑦空间异质性:由景观要素的数量和比例、形状、空间分布及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邻接关系所决定的空间不均匀性。 ③时间异质性:作为空间某一点不同时间景观结构和组分变化的量

变。 ④景观破碎化:景观中景观要素斑块的平均面积减小、斑块数量增加的变化。 ⑤景观多样性:特定区域中景观要素及其空间结构类型、格局、过程的变异性和复杂性。④中继站:在链路上某一地点,传输设备的集合。 ⑨景观生态流:物质、能量、物种和信息在景观中毗邻的生态系统之间的流动或运动。 ③景观阻力: ①干扰:阻断原有生物系统生态过程的非连续性事件。 ④中度干扰假说:中等程度的干扰频率能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①景观变化:景观变化的速率有快有慢,规模有大有小,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②景观稳定性⑥破碎化⑨转移矩阵 ①群丛 1.简答题 ③景观生态学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哪些? 答1)德国生物学和地理学家定义景观为:将地球圈、生物圈和智慧圈的人类建筑综合在一起的,供人类生存的总体空间可见体。 2)荷兰景观生态学家普遍认为,景观是由生物、非生物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产生和维持的,作为地球表面可识别的一部分,包括其部分形态与功能关系的综合体。 3)美国景观生态学家和法国地理学家认为,景观是指由一组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其空间尺度在数千米到数十千米范围。 4)①环境资源斑块的特性是什么? 答:1)由于自然环境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相对稳定性,环境资源斑块的持续时间较长,即斑块寿命较长,周转速率很低 2)斑块与木底之间的生态交错区可能很宽,常形成逐步变化的梯度⑦斑块边缘对能量、养分、物种有何影响? 答:1)能量流动或物质交换随着边缘的增加而增加。 2)大型斑块有利于敏感物种生存,为大型脊椎动物提供核心生境躲

园林灌溉智能控制器

园林灌溉智能控制器 M. D. Dukes 摘要 在过去的十年里,许多制造商和已节水传播者试图减少过度灌溉, 已经开发了的智能灌溉控制器。相关法律已经在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被引入,并在佛罗里达州强制或激励使用这些控制器通过。由于智能控制器的有利的结果,它们的使用正在增加,如已用于新的住宅和轻型商用灌溉系统的安装和改造。然而,许多使用正式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对照研究研究表明大量节省40 %的任何地方的水70%以上使用这些设备时,实际节省较大的中试规模的项目表明,可节省通常小于10 %。原因显而易见,潜在的节约和实现节约试点项目都与缺乏之间的分歧:高灌用户目标(无论是相对或绝对规模),教育承包商和最终用户,并及时跟进评估节约用水。此外,许多科研智能控制器已在潮湿的地区,较高的节能潜力可能是由于只需要补充降雨灌溉进行。未来试点项目应包括全面的教育组成部分,旨在灌溉站点潜在的灌溉节约基于气候变量(即高灌用户)估计园林灌溉需求。 关键词: ET、蒸散量、灌溉协会、灌溉控制器、智能水应用技术、短信、土壤湿度传感器

智能灌溉控制器由农田水利会定义为控制器,“估计或可用植物土壤水分测量损耗,以经营一个灌溉系统,如同时尽量减少多余的水分利用需要补充水。经过适当编程的智能控制器需要进行初始设置,并将使灌溉制度的调整,包括运行时间和所需的周期,在整个灌溉的季节无需人工干预“(灌溉协会,2007)。因此,智能控制器测量灌溉系统变量和调节灌溉控制,以保持充足的水分条件。通常有两种类型的智能控制器:气候学基础的控制器,也称为蒸散量(ET)的控制器,土壤水分传感器(SMS)的控制器。雨水传感器(RS)或雨交换机是另一种类型的控制机制,是在控制技术,应对气候条件的灌溉园林,但不是技术上控制器的背景下讨论。 基于土壤水分灌溉控制的概念并不新鲜,在20世纪80年代在农业中已经使用(如,穆尼奥斯- Carpena等,2005;。Smajstrla和Locascio,1996),以及在草坪灌溉(Snyder等人,1984)。这些早期的努力通常用于切换负压计,这是比较简单的,但需要日常维护进行适当的性能(穆尼奥斯- Carpena等,2005)。已经有一些尝试,商业目的下,园林灌溉用电阻土壤水分控制为基础的(如石膏块),但这些产品都没有成功,从来没有得到推广。因此,基于负压计自动控制仍然主要是一个研究课题,并没有被广泛使用的商业同样,基于ET估计自动化已经有超过二十年,中央控制系统,用于商业和高尔夫灌溉,常常与集成现场气象站联合构成系统。然而,这些系统仍然相对昂贵,不适合轻型商用或住宅景观灌溉。1996年,一项由美国自来水厂协会研究基金会(AWWARF,现在水研究基金会,WRF)成立了称为住宅最终用途水(REUWS)的研究(Mayer等人,1999)。在这项研究中,在美国各地的12个城市中超过1000个家庭选择在两个星期期间进行了密切监测(即,分分钟记录)饮用水使用模式来表示夏季和冬季用水量(即捕捉到高和低需求,其中高需求包括室外使用)。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室内饮用水使用的各种类别,以明白的可能是最好的应用节约用水工作的地方。随着研究的副产品,户外使用也被确定。总使用的最大组成部分是户外使用,占总量的58%,其中大部分是园林灌溉。在家庭,厕所和洗衣机是最大的用途,用水量分别为11%及9%。此外,尽管区域和气候变化,在家庭中,人均用水量是相对恒定的(?261L人次,1个D-1)。高峰饮用水需求受灌溉使用驱动。地面灌溉系统用水量增加了35%,而自动灌溉定时器,增加消费47%。毫不奇怪,灌溉利用深受气候和水的价格影响。本研究与定量园林灌溉相关的峰值需求与总体积的大小。

城市景观更新方案体系的建立.

城市景观更新方案体系的建立 城市景观更新方案是若干个前期方案的调整研究的理论结果的升华, 其城市景观更新方案体系主要包括:交通景观更新方案, 生态环境治理方案, 建筑景观更新方案等方案。 城市景观更新方案是相对动态的过程其更新的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没有确定的长期的唯一的方案,它是灵活的景观复兴过程。 1. 交通景观更新方案。交通系统是交流,沟通的连接系统,交通系统设计的科学与否可以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对一个地区的交通系统进行更新, 首先要估算一下该地区的交通需求量, 及流动量, 然后对其进行合理配置,一般来说在居住密集区应提倡步行交通和自行车 +公共交通形式,景观区域的交通各有不同, 方式也就不同, 但总的思想是不变的, 因其居住区交通有其较为封闭的因素, 更新目标就是改进道路系统保证交通顺畅降低汽车的通行量, 扩大步行及自行车的区域, 以达到空间安静、安全。城市公共绿地由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其交通的形式也有所不同,到达的形式也很多但应提倡使用公共交通, 以达到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2. 生态环境的治理方案:主要是对景观区域的植被、河流、空气等因素进行生态修复和对自然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建设, 生态环境的治理目标是保护资源并注意控制利用, 使产生的问题控制在能够解决的范围内, 并利用现有的经 验和知识, 从长远生态学角度, 长期的连贯的推动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型, 正确地对待水环境自然空间, 节约水资源提高对绿色、洁净能源的利用。如对河流的保护和 景观更新是近年来沈阳的大规模绿化建设带来的, 未来的城市发展方向是生态行城市, 所以沈阳也对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景观更新和修复改造, 沈阳的五里河公园是 目前沈阳市景观更新和修复改造的一个典型例子。其运用综合治理法将浑河的河水进行修复明显成功。对河流水域景观更新和修复改造主要通过物理化学生物方法。物理方法是对河底进行清淤,河床加固等工程,化学方法是对河水进行爆气增氧,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

东庄乡景观生态规划 1研究区概况 1.1地理位置 东庄乡位于鲁中地区,泰安市南部。 东庄乡区位图 1.2地质地貌 东庄乡地形东西窄,南北长,地势南高北低,主要地貌类型有低山、丘陵、平原和水面。南部多低山,中部多丘陵,北部多为平原。 1.3气候状况 东庄乡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寒暑适宜,光温同步,雨热同季。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和气爽,冬季寒冷少雪。

1.4河流水系状况 境内有较大河流4条,分别为柴汶河、石崮河、北鄙河和故城河。地表水主要源于上游客水和自然降水。 1.5土壤植被状况 东庄乡的土壤土壤类型主要有棕壤、褐土两种类型,其中褐土又有淋溶褐土和潮褐土两种。而且由于复杂地形的影响,土壤也呈现出复杂的垂直分布。 东庄乡植被中林业和栽培作物占有很大的比例。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44.5%,主要是林木和果树,包括杨树、侧柏、刺槐、板栗树、核桃树、桃树等。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地瓜等;经济作物有花生、土豆等。 1.6自然资源条件 境内资源丰富。主要矿产品、水资源丰富。 1.7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东庄乡辖45个行政村,2007年全乡总人口68000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亿元。 1.8环境质量状况 东庄乡风光秀丽,环境优美。境内森林覆盖率达44.5%,虎头山地貌奇特,直界水库景色宜人。

2东庄乡景观生态适宜性和敏感性评价及分区 2.1研究数据来源及处理 2.1.1研究所需资料的收集 东庄乡基本图件与资料包括:东庄乡1:1万地形图及土地利用现状图、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及实地调查资料;宁阳县土壤志。 2.1.2资料的预处理 景观格局空间分析数据库属于空间信息系统,它包括各类图形资料、数字高程模型、表格属性资料、文字或图片等。对于纸质的基础图件,经扫描后在MAPGIS软件中进行光栅文件的数字化,并赋予相应的属性,得到东庄乡1:1万景观类型分布的矢量数据。 2.2景观格局分析 建立格局与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将景观格局数量化,使景观格局的表示更加客观、直观。有3条途径:(1)文字描述;(2)图、表描述;(3)景观指数描述。 FRAGSTATS计算出三个级别上的景观指数: 1)斑块水平(patch-level)指标,反映景观中单个斑块的结构特征,也是计算其它景观级别指标的基础;2)斑块类型水平(class-level)指标,反映景观中的不同斑块类型各自的结构特征;3)景观水平(landscape-level)指标,反映景观的整体结构特征。 将东庄乡2007年栅格数据资料装入到FRAGSTATS软件,设定

景观生态复习题

名词解释 格局:是指空间格局,广义地讲,它包括景观组成单位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例如,不同类型的斑块可在空间上呈随机型、均匀型或聚集型分布。 过程:强调事件或现象的发生、发展的动态特征。景观生态学常常涉及多种生态学过程,其中包括:种群动态、种子或生物体的传播、捕食者-猎物相互作用、群落演替、干扰传播、物质循环、质量流动等等。 尺度:是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或时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在景观生态学中,尺度往往以粒度和幅度来表达。 等级:根据系统发育关系决定的分类单元在分类系统中的位置 空间异质性:是指某种生态学变量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复杂程度。空间异质性是空间斑块性和空间梯度的综合反映,依赖于尺度,粒度和幅度对空间异质性的测量和理解有着重要的影响。 斑块性:强调斑块的种类组成特征及空间分布与配置关系,比异质性在概念上更为具体化一些。斑块组成包括斑块类型的数目和比例,而配置则包括斑块的空间排列、斑块形状、相邻斑块之间对比度、相同类型斑块之间的连接度、各向异性特征即不同方向上的异质。 生态学干扰:是指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上,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害的、非连续性的物理作用或事件。当然,在对于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破坏的同时,干扰亦可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 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位。应该强调的是,这种所谓的内部均质性,是相对于周围环境而言的。具体地讲,板块可以是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或居民区等。 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常见的廊道包括农田间的防风林带、河流、道路、峡谷及输电线路等。 基底:是指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常见的有森林基底、草原基底、农田基底和城市用地基底等等。 景观格局:景观格局通常是指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而空间斑块性是景观格局组普遍的形式,它表现在不同尺度上。广义地讲,景观格局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多样性和空间配置。 边缘效应:是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斑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斑块中心部分在气象条件、物种的组成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方面,都可能与其边缘部分不同。许多研究表明,斑块周界部分常常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和初级生产力。 网络:是指连接的廊道或通过廊道在空间上相连接续起来的斑块构成的网状结构,最常见的网络是指廊道网络。 景观遗传学:是指景观生态学和种群遗传学的结合,旨在研究景观环境特征是如何影响物种微进化过程。其核心问题是,景观空间异质性如何影响种群的空间遗传结构以及种群的命运。 距离效应:由于不同种在传播能力方面的差异和岛屿隔离程度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现象称为“距离效应” 。 面积效应:岛屿面积越小,种群则越小,由随机因素引起的物种绝灭率将会增加。该现象称为“面积效应”。 复合种群:是由空间上彼此隔离,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亚种群(subpopulation)或局部种群(local population)组成的种群斑块系统(狭义)所有占据空间上非连续生境斑块的种群集合体,只要斑块之间存在个体(对动物而言)或繁殖体(对植物而言),不管是否存在局部种群周转现象,均可称为复合种群(广义)

景观景点名称集合(更新20130225)

【景名集合】 芝南拥翠、半山亭、丹霞烟雨、甘露亭、芝东飞霞、皓月亭、日华亭、儿童花园、阳光草坪、芝西漾波、凌波桥、游棹恬波、紫光亭、灵水律动、云蔚亭、灵池垂钓、幽谷闻莺、浮香精舍、紫山湖、艺苑涵碧、枕流桥、沈记怀古、芝北祥云、漳台同园、万寿亭、湿地采风、浮香悠闲、清远怀古、芝北祥云、芝东观日、万寿揽胜、儿童乐园、陶然亭、亭亭、停亭、竹影清风、同济迎晖、仙岛英聚、茶饮清风、举杯明月、风林晚渡、竹林雅境、蝶舞芳馨、潭影风荷、清音亭、篆壑连廊、浮玉池、倚坡廊、扶疏坪台、观景台阶、星罗棋布、文津园、童趣迷宫、思贤庭、文翰林、藤影回廊、游戏沙坑、星光大道、星光广场、印月舫、玫瑰之约、花样年华、水之源、意之源、翔亭、花之海、佳境鸣琴、石岸听涛、彩虹卧波、生态湿地、逐波戏水、风情水街、北屏门、知之泉、花之岛、智慧河、水中林、翡翠岛、 水廊之韵、喜悦广场、交流广场、饮绿台、滚水坝、太阳广场、曲湾广场、畔水广场、水折桥、绿之岛、挥绿台。林荫交流广场、信息连廊、科学之魂、溢香庭、闻香坪、留香亭、生命之泉、椰风林、生命之曲、树之岛、竹影廊、篁竹庭、科学之光、吟风听月、素月星辉、春晖闲庭、红梅送福景墙、花架、梅影壁、寒香壁、寻梅径、梅园漫步、梅花铺地、疏影林。万菊祝寿景墙,菊香廊菊情小路、假山菊瀑、菊园平台、菊鱼情海、菊缘铺垫、四君通途、菊姿生韵、菊宅景墙。科普展览馆、野战、野外训练活动区、垂钓休闲廊、观音石、仙霞岭、福口亭、石鼓峡龙皇庙、纱帽石。浮盖仙坛、迎仙廊、仙茶居、渡仙桥、攀岩栈道、闻香廊、叠石寺,里山寺,放生池,野茶坊、知春亭、氧吧亭、卧龙潭、石鼓三潭、虬龙涧、绣石涧、龙王庙、母子瀑、仰天瀑布、滴水瀑、移石瀑、行云流水、龙珠瀑、流香涧、“之”字瀑、青丝瀑、候孙石、野茶坞、金鸡岩、天然盆景、试剑石、石鼓、竹林人家、古崖蜂飞、僧帽石、古榧浸翠、石海浮绿、海狮戏水、天线瀑、千年神树、小桥戴界、翠云屏、苍龙戏珠、凤凰形、隐瀑、风动石、生命奇迹、姐妹栲、潜龙井、卧龙井、隐龙井、显龙井、跃龙井、吟龙井、玉龙井、天龙井、飞龙井、老君石、天然图画、飞花瀑、流水瀑‘香草瀑、琵琶泉、玄碧潭、白玉瀑‘三叠瀑、龙涎瀑、玉阶瀑、寸石千钧、流泉曲韵、碧潭映绿、玉女潭、水帘瀑’银丝瀑、水蚀槽、笔架瀑、一勺瀑、笔架山、马褂添韵、蛙栖竹篁、细竹破石、神龟望关、竹海石阵、四面揽胜亭、集仙处、曲流榭、仙霞古道、仙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 理论与原则 案例分析: 背景、问题、规划、反馈、评价 研究途径: 普通生态、场地生态、景观生态及时空尺度 参考书目:景观生态规划原理,王云才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讲座1——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学透视 纲要 1. 景观的生态学内容 2. 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学途径 3. 景观生态规划的NPH体系 4. 景观规划设计是景观生态学的深度应用 1.1 景观的生态学内涵 景观( Landscape ):是一系列生态系统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镶嵌体,在镶嵌体内部存着一系列的生态过程。 从内容上分:有生物过程、非生物过程及人文过程。 从空间上分:垂直过程与水平过程 景观的演绎: 景观作为审美的对象——人对土地、城市与乡村的态度 景观作为生物的栖息地——体验的空间 景观作为系统——客观的解读的对象 景观作为符号——反映历史与未来、及各种关系的的烙印。 景观:是有物质、能量及物种在流动的,是有功能和结构的,景观系统研究中,存在着五个层次上的生态关系 1)景观与外部系统的关系 2)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 3)景观元素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不同尺度生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5)人类与社会之间的人文关系 1.2 景观规划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生态学途径 景观规划的生态性——规划设计的科学性

景观规划的艺术性——规划设计的直觉与本能 景观规划设计——脱胎于早期的风景园林设计,主要解决景观水平上生态问 题,其焦点在于景观空间组织异质性的维持和发展。 景观规划的过程途径—— 麦克哈格(McHarg, 1969)提出的“千层饼模式”,即是帮助居住在自然系统中及利用系统中的资源的人们找到一种最适宜的途径。 塞东(Sedon, 1986),提出了“景观规划必须是基于生态学理论和知识的规划”。 生态规划设计的内涵: 生态规划:揭示生物与社会相互作用规划,寻求资源和空间利用的最适宜的途径与方式,降低规划对生态规律的干扰及未来的不确定性。 生态设计:通过视觉想象力的扩展与创新技术的应用,对最适宜的材料、区位、生态过程、地方性以及景观设计形态的表达。 生态规划设计:是以自然与人文生态系统为对象, 整体人文生态系统(The total human ecosystem)——生态圈景观, 可划分为建设景观与开放景观,其景观特征、过程及生 态系统运行规律具有明显差异。 建设景观:乡村与半城市化生态系统景观、城市与工业技术生态系 统景观。 开放景观:自然与半自然的生物生态系统景观、农业与半农业的 生物生态系统景观。 不同尺度的整体系统对应相应尺度的景观环境,而整体系统特征及发展过程是景观环境系统的重要特征。 规划行为体系的关键问题,是解决系统格局、过程、节律、恢复、容量等自然规律和生态系统的阈限特征。 在景观综合体中,人的行为既是形成人工景观的源泉和动力,又是景观的重要组分,同时又强烈冲击并改变景观的扰动因素。 人与环境作用的机理与过程为着眼点,其核心是对自然-人文社会-经济产业复合生态系统的设计,重点是对物种与生态系统、 生态与自然过程、文化与行为健康三个核心进行规划设计。

景观设计分类及特征.doc

景观设计分类及特征 ●居住区景观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 设计原则 空间组织立意原则 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当然,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同时,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如公共空间为居住区居民服务,景观设计要追求开阔、大方、闲适的效果;私密空间为居住在一定区域的住户服务,景观设计则须体现幽静、浪漫、温馨的意旨。 体现地方特征原则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如青岛,“碧水蓝天白墙红瓦”体现了滨海城市的特色;海口“椰风海韵”则是一派南国风情;重庆,错落有致那应是山地城市的特点;而苏州,“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的韵致了。同时居住区景观还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使用现代材料原则 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1)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2)复合材料的使用,(3)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4)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5)重视色彩的表现,(6)DIY(Do It Youself)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当然,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因此,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点线面相结合原则 环境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在居住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区,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全居住区中景观汇集的高潮。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传统空间布局手法已很难形成有创意的景观空间,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1)亲地空间,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2)亲水空间,居住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东方理水文化,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3)亲绿空间,硬软景观应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4)亲子空间,居住区中要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培养儿童友爱、合作、冒险的精神。 ●工业区景观 工业区:在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中,要确定各种不同性质的工业用地,如机械、义工、制造工业,将各类工业分别布置在不同的地段,形成各个工业区。工业区中包含有基层工业区,属工业枢纽的组成部分。由一个或数个较强大的工业联合企业为骨干组成的工业企业群所在地区。大多以企业地域联合为基础,由一群企业或数群企业组成,有共同的市政工程设施和动力供应系统,各企业间有

GIS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GIS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景观生态学的概念。详细介绍了GIS技术并在景观数据的来源、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景观生态监测、评价与管理、景观空间模拟、景观生态规划等研究中的作用。随着GIS 技术的不断发展, GIS技术在很大程度改变了生态学家开展研究的方式,同时也逐渐成为景观生态学的特征之一。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学;GIS 1.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自上世纪60年代由加拿大的Roger F.Tomlinson创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项比较完善、实用并已涉入商业领域的应用性技术。在最近30多年内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功能不断扩展完善,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以及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农业生产、自然资源调查、生态环境评估、公共设施管理等多个领域。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始于年代, 在陈述彭院士的积极倡导下发展较快。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深入到科研和教学诸多领域, 开发出了一些适合中国国情的软件系统, 其中一些较为完善的软件已开始步入商业化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技术将给诸多学科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尤其对于处在生态学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意义更为深远。 2.地理信息系统与景观生态学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为GIS)是对与地理环境有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利用计算机建立地理数据库,将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及其地理空间分布状况和所具有的属性数据,进行数字存储,建立有效的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对各种要素的综舍分析,方便快速地获得信息,并以图形和数字方式表示结果,满足应用或研究的需要。 GIS具有如下3个特征:(1)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信息的能力;(2)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区域空间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3)在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完成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分析和决策。计算机支持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征,使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快速、精确、综合地对复杂的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动态分析过程。 3.地理信息系统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计算机与空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景观生态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手段与数据来源, 并在景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分

传统村落景观改造与更新研究

传统村落景观改造与更新研究 从景观规划视角出发,阐述现有村落改造缺失之处,并提出村落改造以景观更新为主,可避免建筑更新过程中对村落肌理及空间环境的再次破坏。基于此探究传统村落景观保护措施,为传统村落的更新保护提供新思路。 标签:景观改造;傳统村落;大圩古村 村落是我国传统社会承载文化记忆的载体。随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不少传统乡村被大规模拆迁改造,传统村落格局、传统建筑、乡村景观以及千百年来形成的一些传统生产生活习惯、民俗文化也随之消失。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相继提出,要推进有“文化记忆”的城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 一、传统村落改造现状 (一)村落危机 社会发展及生活方式骤变,使过去数百年中保存相对完好的古村落在近几十年间突然变得岌岌可危。村落中情感元素的断裂、生活常态与社会发展的不匹配,均为触发传统村落危机的主要因素。 (二)改造现状 现阶段多数的村落改造还是倾向于大规模的拆迁和商业化的改造。改造后街巷和建筑空间的比例被拓宽、拔高,麦田、河道等自然景观开始被规则重复的花坛、绿篱取代,村落中原始尺度及自然元素带来的亲切与质朴感消失。 二、村落景观困境的原因浅析 (一)迁村并点,村落由分散布局向紧凑的格局演化 现阶段,为了更好的整合农村耕地、建房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精简管理机构,各地开展的“迁村并点”工作。比如,一些规模小的农村开始向规模大的农村聚集,交通不便的农村开始向交通便利的农村聚集,经济落后的农村开始向经济发达的农村聚集。与此同时,一些发展较好的村落,也开始发展工业、农业、商业的混合型村庄。好多村庄因为城市化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进行适度集中,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居民点。村落的布局模式开始由分散布局向紧凑的格局演化,因此,为了适合多数人居住的要求,合并的农村必然要对居住区、道路、基础设施等进行新的景观规划设计。 (二)经济模式的改变,催动村落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生态景观工程施工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生态景观工程施工*。 2、工程地点:***生态景观工程六标段位于木厂漫水桥以东至5号水面现状坝(滹沱河南北两岸)。 3、建设单位:*****市园林局、***生态绿廊工程筹建处。 4、工期要求:**年**月底前完工。 5、质量要求:合格。 6、承包方式:包工包料。 7、工程概况:*****生态景观设计总面积430公顷。包含滹沱河景观提升规划近期实施范围的“滹沱河生态休闲公园(塔元春早)”、“滹沱河自然公园(云龙绚秋)”、“滹沱河古渡公园(古渡斜阳)”和“滹沱河历史公园(滹沱记忆)”四个公园的的滨河地带。本工程6标段位于滹沱河古渡公园和滹沱河历史公园(即古渡斜阳景区和滹沱记忆景区),包含了公园西至木厂漫水路、东至4号水面东侧坝两岸的全部滨河用地,是以火车文化和休闲沙滩为主的景区。 本标段占地面积为811264m2,主要景点为城市轨迹和黄金海岸的提升改造,包括城市轨迹、黄金海岸、新元高速北停车场、节点一、节点二、节点三、节点四、滨水路道路、驳岸等若干主题部分。具体施工内容有土方、道路、铺装、驳岸、绿化、室外照明、景观给排水、毛石挡墙、木坐凳、矮墙坐凳、木平台、种植池、塑胶塑胶场地、入口廊架、轨道、车站、活动设施、可移动公共卫生间及售卖亭、一二三级标识等。 (二)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图纸及工程量清单。 2、施工现场踏勘情况。 3、《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50502-2009) 4、《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

5、《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 6、《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DB11/T213—2003) 7、《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DB11/T211-2003) 8、《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9、《城市容貌标准》(GB50449-2008) 10、《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11、《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植物材料木本苗木》(GJ/T34-91) 12、《河北省园林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13(J)62-2006) 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1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1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1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0) 19、《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1) 20、《35KW及以下电缆敷设》(94D101-5) 21、《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安装》(04D702-1) 22、《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安装》(04D702-1 23、《常用灯具安装》(96D702-2) 24、《特殊灯具安装》(03D702-3) 25、《建筑采暖与给排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2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27、《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085-2007) 29、《埋地聚乙稀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 101-2004) 30、《高密度聚乙稀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与验收技术规程》(DBJ01-94-2005) 31、《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GB/T18601-2001) 32、《混凝土路面砖》(JC/T446-200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