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工时损失管理办法

工时损失管理办法

工时损失管理办法
工时损失管理办法

工时损失管理办法

工时损失管理办法

1、目的

1.1为明确各类工时损失责任归属,有效管制人工成本;

1.2体现对员工个人绩效的公开化和公平合理化,加强对员工的激励效果;

1.3体现完整的损失项目及时间,以降低损失,提高工时的有效利用率;

1.4规范工时损失填写,签核,转嫁依序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2、范围

公司所有直接人力。

3、权责

3.1 技术部:工时损失管理办法制定修改和补充及执行过程监督;

3.2 生产部:过程实施;

3.3 综合办:对工时损失管理办法执行协助;

3.4 其它部门:工时损失单的审核,确认。

4、定义

4.1工时损失是直接人员投入工时中的非正常工时;

4.2工时损失分为额外工时和异常工时;

4.3额外工时包含:打样、试产、计划性换线、盘点、设备机台保养,培训等非异常造成的有价值工时损失;

额外工时包含:固定和非固定额外工时;

如盘点和机台保养等为固定额外工时,打样、试产为非固定额外工时;

4.4异常工时包含:非计划换线、工程变更、返工、特采、待料、来料不良、制程异常、

设备/工具异常因异常造成的无价值工时损失。

5、工时损失类别及执行办法

5.1换线(停线):换线前机种最后一件产品完成到换线后机种第一件产品出来并确认合格

的全过程;

5.1.1换线损失范围:流水线作业和机台作业,其余任何个人作业不可报换线工时损失;

5.1.2换线损失依IE所颁布换线工时(见附表)计。由生产组长填写,生产科长/计划

员共同签认,生产部门与公司各吸收50%;

5.1.3计划排配换线分为:计划性换线和非计划性换线;

5.1.3.1计划性换线依5.1.2之规定计算;

5.1.3.2非计划性换线不可报换线损失项目,以实际异常项目填写,损失时间依以下

规定计算;

5.1.3.2.1由于急单插入造成换线等损失由市场部签认吸收;

5.1.3.2.2由于待料/待工治具造成换线等损失由上制程或责任单位签认吸收;

5.1.3.2.3因制程异常,设备/工/治具异常,无法顺畅生产而换线,损失工时由责

任单位签认吸收;

5.1.3.2.4因来料异常等外购物料造成换线等损失供应商100%吸收投入工时,相关

责任部门承担相应的责任处罚;

5.1.4非计划性换线工时损失=(异常时间+换线时间)*受影响人数;

5.1.5计划性换线工时损失=换线时间*受影响人数。

5.2设备、工/治/模具异常

5.2.1设备、工/治/模具发生异常,但受影响人员有其它生产任务可做,即只可产生换

线损失工时,以非计划性换线损失规定填写和审批;

5.2.2设备、工/治/模具发生异常,但受影响人员无其它生产任务可做,按以下规定处理;

5.2.2.1因对设备、工/治/模具操作不当,违规操作造成异常,由设备、工/治/模具

管理单位明确注明,则工时损失由责任人或责任部门100%吸收;

5.2.2.2非人为操作原因由设备管理单位注明原由,并由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

吸收因设备、工/治/模具异常影响正常生产的工时损失;

5.2.2.3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回复维修时间超过1H,由设备、工/治/模具管理

单位和计划各吸收超出部分的50%,如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回复时间不

准确(差异在0.5H以内合格),则由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吸收;

5.2.2.4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人员只确定维修时间,工艺人员确定恢复生产时

间及受影响人数;

5.2.2.5故障时间以组长通知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时间为起点,生产部确认合

格为终点,恢复生产时间以设备、工/治/模具合格为起点至出合格产品为终

点,由现场工艺员记录;

5.2.2.6受影响人数指故障设备、工/治/模具(含)后工位配备受影响人数;

5.2.3设备、工/治/模具工时损失= (故障时间+恢复生产时间) * 受影响人数。

5.3新产品试产

5.3.1指新产品在量产(转产前)的小批量生产,新产品试产工作由项目部主导,品管、

工艺、生产均需派专人协助,在试产期间承担本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联络;试

产期间发生任何工时损失均依照工时损失管理办法,由责任单位签认吸收;

例: (1.)根据试产任务单试产时间确定为PM 2:00,而计划部 PM 2:40才发料至生产线,这样计划部便需负责签认吸收这一部分损失 =(2:40-2:00)*人数;

(2.)试产期间发生设备(工/治/模具)故障按照5.2条处理,样板问题由责任单位

签认吸收,设备、工/治/模具问题由责任单位签认吸收;

(3.)试产时间确定为PM2:00,而生产线却单方面延至PM3:00,则投入工时应由

PM2:00计起,损失的这一个小时由生产部门吸收。

5.3.2新产品试产之前生产线必须做直接人员教育训练,训练时间统一为30分钟/次,

注明培训主要内容和人员岗位,新产品教育训练工时损失由QE人员签认,公司吸

收;

教育训练工时损失=参加训练直接人员数*30分钟

5.3.3 试产标准工时由IE参照相似机种制订,试产依照IE工时填写日效报表,并按照

正常日效报表处理。

5.4工程变更

5.4.1成品、半成品、在制品由于工程变更导致的工时损失依实际发生时间计,由提出

单位签认,要求工程变更单位100%吸收;

5.4.2公司内部提出变更由责任单位100%吸收;如因设计问题由项目吸收,因工

艺难度大由现场工艺吸收,因物料采购难度大由采购吸收;

5.4.3客户提出可转嫁客户吸收,不可转嫁者由公司吸收;

5.4.4工时损失为与现有定额差异的部分,未转产前不可报此项损失。

5.5新人作业

5.5.1适用新进厂直接人力,以进厂第一个工作日起,试工期15日内为转正期限,过

期未能转正的工时损失由生产部门和人事部门各吸收50%;

5.5.2新人作业必须填写报表,否则概不报工时损失,且经查实对负责人以“8H/天”

的直接人力工资处罚;

5.2.3工时损失= 产出工时 * 新进人数 * 系数;

系数:检验岗位,转正前为40%,转正后半个月为20%,第二个月转为熟练工;

其它工种转正前40%,转正后为熟练工;

转正前:扣除工时=产出工时* (1-系数)(针对集体或流水线作业),为未及时转正吸收之工时;

转正后:贴补工时=产出工时 * 系数(对个人和集体皆适用)。

5.6支援(含代理)

5.6.1生产部门划分为:注塑、涂装(含结构件、按键涂装)和装配(含结构件、按键装配);

5.6.2各部门间支援,在被支援部门填写日效报表,具体损失按以下规定执行;

5.6.2.1检验类作业前7天补给40%的产出工时,由人事和计划各吸收20%,7天过后不得补给;

5.6.2.2非检验类作业前7天补给20%的产出工时,由人事和计划各吸收10%,7天过后不得补给;

5.6.3 生产部门内部作业人员岗位临时调动为部门内部管理问题,不按支援记;

5.6.4间接人力支援(支援职能部门),依实际发生的时间计算,填写日效报表,工时

损失由职能部门吸收;

5.6.5部门内部间接人力代理必须严格按照公司代理制度执行,特殊情况如间接人力离

职或职位空缺若需从直接人员提拔,则依所管理的直接人员出勤时间计算,代理

时间不可超过1个月,工时损失由部门吸收;

5.6.6外出支援,支援时间等相关事项需被支援公司签认,其他时间依本公司作业时间

制度给予,负责派遣部门责任人确认,相关责任单位吸收。

5.6.7支援时必须填写工时损失单才可补给工时,由技术部IE资料员在输入处理报表时

进行折扣补给。

5.7返工(库存返工、制程返工、品退返工、客退返工)

5.7.1 因IQC来料检验判为合格料后,在制程中或成品后发现因物料不符合客户品质要

求产生返工损失工时由IQC吸收或通过IQC、计划部转给供应商吸收;

5.7.2 生产送检后由FQC判退,返工工时由FQC签认,由责任人或生产部门100%吸收,

无责任人则由生产部门吸收;

5.7.3 因IPQC首件签错,FQC判退,返工工时由IPQC吸收40%,责任部门吸收60%;

5.7.4客户退货:

5.7.4.1为批量性不良退货,返工损失工时由品管吸收60%,相关责任部门吸收40%;

5.7.4.2为客户认定为重大缺陷且为非批量性不良,返工工时损失由生产部门100%吸收;

5.7.5 所有涉及供应商来料不良则由供应商100%吸收投入工时,相关责任部门承

担相应的责任处罚;

5.7.6 支援返工,按支援项计,投入工时100%由被支援部门吸收;

5.7.7 半成品/成品库存返工;

5.7.8.1因产出不足,与客户达成放宽标准,重新对已判NG的半成品投入工时,责任

单位100%吸收;

5.7.8.2因限度样板问题导致半成品返工由QE100%吸收;如品管签板已超书面标准或

客户封样,则相应责任由公司吸收。

5.7.8.3因客户取消订单导致库存,过后恢复订单需返工,投入工时转客户吸收,无

法转嫁则由公司和市场部各吸收50%;

5.7.9损失工时=总投入工时;计划负责审核,责任部门确认吸收。

5.8特采

5.8.1来料合格,制成的成品特采出货后,客户退货所造成的工时损失由特采权限单位

签认吸收40%,责任单位吸收60%;

5.8.2来料判特采,工时损失(含零件挑选,返工工时) 依IE提供标准工时计,由计划

部签认,转责任单位100%吸收;

5.8.3来料判特采,制成的成品特采出货后,客户退货所造成的工时损失 (因来料特采

造成时),由计划签认,判定单位担当责任处罚,工时损失转来料责任单位100%

吸收;属于自制零件由责任单位吸收80%,品管吸收20%;

5.8.4特采标识产品与正常良品区分不清导致混料,所带来的挑选和检查损失工时由QE

签认,责任单位100%吸收。

5.9待料

5.9.1待料且无其它工作可做;

5.9.1.1在30分钟之内(含)则依实际发生时间计,工时损失由上制程或管理干部(部

门)签认吸收。工时损失= 待料时间 * 受影响人数;

5.9.1.2超过30分钟且无其它事情可做的等待工时,主要是生产部与计划部调配不合

理造成,工时损失分别是,生产部吸收60%,计划部吸收40%;

工时损失= 待料时数*受影响人数

5.9.2待料并有其它事情可做

损失工时 = 待料时间 * 受影响人数 +换线损失工时(见5.1.3.2.2条);

由计划审核,责任单位吸收;

因计划不当造成由计划吸收;

因来料不良造成的等待工时,供应商100%吸收投入工时, 相关责任部门承担相应

的责任处罚;

上制程造成由上制程吸收。

5.10来料不良

5.10.1因来料不良造成换线工时损失请参照“5.1.3.2.3”项;

5.10.2因来料不良造成返工工时损失请参照“5.7.6”项;

5.10.3因来料不良造成的等待工时损失请参照“5.9.2”项;

5.10.4 IQC判合格物料,生产线实际生产时发现物料不良,应可开出来料不良异常单,

通知品管处理。因来料不良造成的挑选、返工、异常停线处理等各项损失均由品

管签认,工时损失以投入工时计算,转供应商吸收,不能转供应商的由品管部和

计划部共同吸收;

5.10.5公司内部来料,超出允收范围判挑选,造成检验难度加大,则挑选和增加检验项

工时损失按投入工时计,由计划签认,责任单位品管吸收20%,责任单位吸收80%;

(允收范围可由品管与生产部门协议确定);

5.10.6供应商来料不良,品管已判退,但由于交期压力改为上线挑选,造成的各项损失

由计划部签认,转供应商吸收,不能转供应商吸收的由计划部吸收;

5.10.7所有来料不良损失单必须由责任单位确认,供应商和外协由计划部确认;对供应

商和外协商扣款工时损失数量必须经由IE核对签认。

5.11盘点

5.11.1盘点前期确定盘点人员、级别、盘点时间段、需求直接人力参与盘点必须明确提

报姓名/工号/盘点时间数等各种信息;

工时损失= 影响时间 * 受影响人数 , 由财务签认并吸收;

间接人力不报工时损失。

5.12停电/水/气(以现已有自备电力、水、气等设备)

5.12.1外因停电30分钟以内,工时损失由设备科签认,公司吸收;

工时损失= 影响时间 * 受影响人数;

5.12.2内因停电30分钟以内,工时损失由设备科签认吸收;

工时损失= 影响时间 * 受影响人数

5.12.3停水/气同上

5.12.4停电/停水/气30分钟以上;

5.12.3.1设备科在30分钟内对停电或停水的情况进行维修能力作出评估,则工时损

失由计划部与对应生产部签认各吸收50%;

工时损失= (影响时间 -30min)* 受影响人数

5.12.3.2设备科未能在30分钟内做出评估的,评估时间段的工时损失由设备科吸收,

过后依“5.12.3.1”执行。

5.13教育训练

5.13.1指以授课方式进行的临时的停产8H(8:30---17:30或20:30—4:30)内(不含中

午、下午休息时间)教育训练,工时损失依实际发生时间计;由综合办签认,转

公司吸收。

5.13.2如因订单不足,生产线未排生产任务而进行的教育训练,不可报工时损失;

5.13.3在人力培训计划内的教育训练不可报工时损失;

5.13.4为配合公司活动而开展的系列教育训练和培训时间由综合办签认,公司吸收。

5.14制程异常

5.14.1供应商或外协来料不良导致产线异常依“5.10”项处理;

5.14.2设备/工/治/模具导致产线异常依“5.2”项处理;

5.14.3投料错误:

5.14.3.1因BOM表错误或不合理由责任部门100%吸收,品管审核;

5.14.3.2因生产仓库发料错误由仓库100%吸收,品管审核;

5.14.3.3因生产投料错误,由生产部门100%吸收,品管审核;5.14.3.4影响工时数

在50H以上,责任单位吸收60%,品管吸收40%;

5.14.4制程异常需开出制程异常单,由现场品管或计划员确认,由责任单位人员签认吸收;

5.14.5为本部门造成的异常必须开工时损失单,经IE查核有隐瞒或经员工投诉的,对

管理干部进行行政处分处罚,工时损失由责任部门100%吸收。

5.15协助工程打样及配合客户参观等

5.15.1协助工程打样;

5.15.1.1限于打样量小于200件,超过200件参照“5.3”条款;

5.15.1.2打样工时以投入工时计,计划或质量审核,项目签认吸收;

5.15.2配合客户参观,工时损失由计划签认,由公司吸收。

5.16 机台保养,消防教育演习

5.1

6.1机台日常性点检和周边5S等不可报损失工时;

5.1

6.2 周期性设备保养(周/月/年)参照IE制定的保养时间进行提报,高出部分须提报

详细的说明报告,固定保养时间由IE签认公司吸收;

5.1

6.3临时性大保养(超过30min)由计划部审核,相关责任单位100%吸收;

5.1

6.4消防教育训练及消防演习所造成的工时损失 (在正常班(8:30—17:30和

20:30---4:30,不含休息时间)由生产各部门填写,综合办签认并吸收,非正常

班内不可报损失。

5.17其它

对各种突发事件无法对应以上项目,统一规划为其它项处理,由责任单位或公司吸收。

6.工时损失办法执行规定

6.1工时损失单错误责任承担为,填写担当:80%;审核担当:10%,确认担当:10%;

6.2对于填写合理之工时损失,责任单位不得拒签;经IE查证,属该单位责任而不签收

者进行考核扣分;

6.3工时损失不得虚报及冒签,经IE查证属冒签,给予冒签人员以所签工时损失工资200%的处罚;

6.4异常 (本办法无明确规定)工时损失责任,经IE了解相关工时损失单位的意见后,

由IE直接判定工时损失的归属及工时损失分摊转嫁;

6.5工时损失单提交时间同日效报表,如有延误,按《数据报表管理办法》相关条款处

理;

6.6 IE根据生产日报表,每周/月统计各单位产生及吸收之工时损失,对各类别之工时

损失分类汇总,造成的工时损失作为各部门考核基础数据;

6.7以上所有损失项填写单位为生产部门,审核单位为计划部或品管部,并由吸收单位

人员签名确认,最后由现场IE人员稽核签名,无IE人员签名的工时损失单无效。7.工时损失管控

7.1工时管控的重点是异常工时损失类;

7.2额外工时管控重点在协助项目工程打样,重点涉及部门为:项目、计划、生产,此部

分依照财务成本核算进行控制,IE统计打样工时并每周提交财务部一份;

7.2.1机台设备周期保养时间由IE制定标准保养时间,超出部分纳入异常工时损失控

制范围,其它额外工时损失依实际情况处理;

7.3异常工时损失控制以计算异常工时损失率(见附表二),并设定相应的指标,纳入各

部门考核,具体指针见附件。

8.附表

8.1表一:《工时损失单》

8.2表二:《直接人工工时结构项目与管理综合表》8.3表三:《量试制程工时管制表》

8.4表四:《换线工时表及说明》

标准工时管理规定

标准工时管理规定 1.目的: 1.1推动生产体系效率的改进,实现公司效益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2为制定生产计划和标准成本提供基本数据;为生产能力、作业效率、薪资支付、人 员配置等方面管理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机型的生产加工。 3. 权责: 3.1工程部IE专项小组负责标准工时和标准产能的制定和发布;负责推动生产体系效率 的改进、提高和监督。 3.2生产工程课工艺组负责制定作业标准书、工艺流程图、QC工程图等相关文件,参与效 率体系的改进、提高。 3.3 PMC负责依据标准工时、人均产能等相关信息,合理制定生产计划。 3.4制造部组织人员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积极参与效率的改进和提高。 3.5品质部负责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管控,并积极参与效率的改进和提高。 4. 规定: 4.1标准工时定义: 是指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一位受过训练的熟练作业者,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 的劳动强度和速度下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4.2标准工时的应用: 标准工时可以使参与工作的全体人员都可以客观准确的计划、实施并评价其工作结 果,是DXC的作业管理基准,其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4.2.1制定生产计划。 4.2.2 人工工时计划及人员计划。 4.2.3可以在“4M1E”的其中某个因素不同或发生改变时进行评价。如:不同作业方

法的优劣。 4.2.4用作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基准。 4.2.5对客户的估价和报价。 4.2.6设备与工装的需求计划。 4.2.7革新与改善的成绩评价。 4.3标准工时的测量方法: 采用秒表法或MOD法。 4.4生产线的标准工时制定: 在作业方法及作业条件进行标准化以后,每3个月由工程部IE工程师进行工时测量 和调整,作成“制程规划及标准工时表”(DXC-EDFM-18/2)和“各机种产能表” (DXC-EDFM-10)。 4.5标准工时的管理: 4.5.1随着作业方法及工艺改进而不断更新与提高,需要重新制定标准工时。 4.5.2新产品及新作业量产前的作业时间由生产工程课助理工程师以上人员来测量 和评估,为设备、工装、人员的配备提供参考依据。 4.5.3标准工时制订出来后,相关部门按照标准工时合理制定产能、人员需求、工装 配置等方面计划。 4.5.4工程部要不断分析和改进影响标准工时的因素,切实提高生产效率。 4.5.5制造部门应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并如实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工时损失时间,每 月进行一次汇总,以对损失工时的责任进行明确区分。 5、记录表格: 5.1 “制程规划及标准工时表”(DXC-EDFM-18/2) 5.2“各机种产能表”(DXC-EDFM-10)

工时定额管理办法B

批准王伟炎审核傅根棠编制冯小龙发布日期 2005年9月21 日1. 目的 1.1 工时定额是衡量劳动生产力水平的尺度,科学合理的制定和贯彻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消耗,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2. 适用范围 2.1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各生产车间及有关部门。 3. 职责 3.1 制造工艺部负责工时定额的编制。 3.2 人力资源部负责工时定额的审核及修订。 3.3 生产安设部负责生产任务的安排及协调。 3.4 各车间负责生产计划的实施。 4. 工时定额制订 4.1. 凡能计算和考核劳动量的生产工序,都必须制定工时定额,定额水平应保持先进合理。 4.2. 工时定额的制定可根据不同的生产性质和工艺规程,采取技术测定、统计分析(主产品)、经 验估工、类推比较(新产品试制、单件小批次)分别制定。 4.3. 产品工时定额,首次由制造工艺部编制,人力资源部依据实际情况审定。 4.4 新产品工时定额的制定: 4.4.1 新产品工时由制造工艺部比照成熟产品定额标准制定; 4.4.2新产品在试制过程中会出现比较多的困难,如工装不完善、操作工对产品工艺的熟悉程度低等,实际操作过程中消耗的劳动时间会比工艺定额多,为了能使新产品顺利进行,对新产品试制期间的工时定额进行适当补贴。 4.4.3补贴办法: 4.4.3.1新产品第一轮试制,依据工艺定额补贴100%;第二轮补贴50%;第三轮补贴20%。 4.4.3.2 三轮试制过后原则上不再作工时补贴,入库工时按工艺定额入库。如遇特殊情况,三轮试制过后还无法小批量投入生产的零件,由制造工艺部、生产安设部和人力资源部汇同车间商定。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百万工时安全统计管理办法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百万工时安全统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百万工时安全统计工作,增强安全统计方法的科学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事业单位(以下统称所属企业)的百万工时安全统计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百万工时安全统计,是指所属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规定的时段内发生的事故、事件用每百万工时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第四条百万工时安全统计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统计数据应当完整、准确、真实、可靠。 第二章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是百万工时安全统计工作的归口部门,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统计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二)制修订有关百万工时安全统计工作的规章制度。 (三)组织开展百万工时安全统计工作,对统计工作进行监

督、检查和考核,提供对外披露的统计信息。 第六条专业分公司安全部门是本专业百万工时安全统计工作的归口部门,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集团公司有关安全统计的要求。 (二)组织实施本专业的百万工时安全统计工作。 (三)汇总分析和报告本专业的统计数据。 第七条所属企业安全部门是百万工时安全统计工作的归口部门,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集团公司和专业分公司有关安全统计的要求。 (二)组织实施本企业的百万工时安全统计工作,汇总分析和上报本企业的百万工时安全统计数据。 (三)对下属单位百万工时安全统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第八条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委托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承担百万工时安全统计的技术支持工作。 第三章统计内容 第九条所属企业百万工时安全统计内容包括:员工总数、工时数、死亡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损失工作日人数、工作受限人数、医疗处理人数、急救包扎事件人数、损失工作日、无伤亡事故起数、未遂事件起数。 第十条集团公司百万工时安全统计指标包括:

标准工时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方便生产效率计算。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作业标准工时的测定、制定、修改等。 3 职责 精工部加工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工艺人员负责标准工时的测定、制定、修改。 4 标准工时管理规定 4.1定义 4.1.1 标准工时 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作业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完成一件工作的时间,称为标准工时,单位为分·人/件(或秒·人/件、小时·人/件)。 4.1.2 标准产量 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人员以正常努力,在一个工作日内( 一般为8小时),可以加工完成的产品数量,称为标准产量,单位为件。 4.1.3 标准工时与标准产量的关系 标准产量(件)=每日工作时间(分)×80% 标准工时(分/件) 4.2 标准工时的测算方法 4.2.1 作业时间测算 4.2.1.1新产品小批试制时,精工部加工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工艺人员按作业指导书工序要求持秒表在作业现场对每一工序作业时间进行实际测算。 4.2.1.2 应选择生产较为顺畅时进行测算,并连续测试10个以内的周期时间。 4.2.1.3周期时间系指作业人员从取料开始到下一次取料的总时间。 4.2.1.4工序实测时间=测试总时间/测试周期数。 4.3 标准工时管理 4.3.1标准工时制定与作用 4.3.1.1精工部加工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测标准工时,并填入作业指导书及工序卡片,分发相关部门。 4.3.1.2如系流水作业,精工部加工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测定每个工作站标准工时后,应利用工业工程、平衡手法,对每个工作站工作内容、人数进行平衡分析,必要时应对工艺流程作调整,以利生产线平衡。 4.3.1.3流水作业标准产量以该流水线瓶颈站位标准产量为准,即各工作各标准产量最低的一站。 4.3.1.4生产部依据标准工时制定生产计划中产量定额。 4.3.1.5精工部及生产部依据标准工时进行效率管理等作业。 4.3.1.6财务部依标准工时制订标准成本制造费率等作业。 4.3.1.7市场科依据标准式时评估接单量等作业。

企业工时管理制度及企业工资支付制度

广州宅急送快运有限公司 企业工时管理制度及企业工资支付制度 广州市天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我单位下属的广州分公司以下岗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以一季度为周期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拟对企业工时管理制度及企业工资支付制度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工作与休息安排计划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员工工作与休息安排计划: 一、市场发货淡季时期安排员工按正常工作时间工作,安排集中休假1—30天,并安排员工轮流进行轮休。 二、市场发货旺季时期安排员工每星期3—31小时加班,以满足我公司正常取派送任务。 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员工工作与休息安排计划: 一、为配合公司业务特点与经营需要,在《劳动法》的规定范围内特订本办法,本办法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岗位的员工为实施对象。 二、员工的休息计划在不影响公司正常业务开展情况下交由各部门主管经理依据部门工作进展情况自行安排,并于每月10日前上交人力资源部备案,以便人力资源部实施考勤。 三、休息日计算方式: 1、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员工每月可调休的天数计算方式: 加班小时数/8小时=轮休天数(注:统一按8小时=1天计算) 2、员工每月可调休的天数包括当月的双休假日。 3、在安排休息计划时,务必保证每位员工每周不得少于1天。 4、员工每月应休未休的调休天数,于考勤登记月份起3个月内安排休假。 5、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员工因工作需要加班的,由考勤人员依据其考勤记录与经部门主管加班申请表统计加班时间。 四、休息时间计算方式

1、员工标准工作时间为8小时,即从8:30-17:30,其中中午休息时间为 1小时。 2、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员工因工作需要加班的,由考勤人员依据其 考勤记录与经部门主管加班申请表统计加班时间。 3、员工休息时间安排:员工加班工作时间实行每天累计计算,加班1小时,则可于当月任一工作日享受调休1小时或在提前告知部门主管情况下于次日推 迟1小时上班,依此类推。若存在有现场活动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情况,则员工需 要视工作安排,配合按规定时间准时到达。 4、员工选择此方式休息的,应休未休的时间,于考勤登记月份起3个月内 按8小时=1天的标准安排休假。 五、员工可按以上第三条与第四条两种方式自行选择休息方式,休息方式一 旦选定不可随时更改,如需更改则要得到总经理签字确认,并至人事行政部登记 备案。 六、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员工,如遇到出差等无法正常考勤的特殊情况,均按8小时计算工作时间。 考勤管理制度及办法 为了加强公司劳动管理,根据国家《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时间 1、公司根据不同性质岗位实行不同的工作制,包括标准工作制、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2、标准工作制每周工作五天,每天8 小时。其他工作制以排班表等公司规定为准。 二、考勤管理 (一)干部、员工上下班实行开会点名制(早会点名记录考勤),考勤记录作为出勤及核发工资的依据。凡出差、请假、休假需填写请休假条提前按公司流程审批报备,如确有急事无法提前报备必须事后一日内由单位经理以上领导签字认可并注明原因。完成全月考勤登记后,月底由单位干部员工本人签字确认本月考勤,并按公司流程报备公司人资部核发工资。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

文件更改历史 1.0 目的 1.1 规范标准工时管理,相关操作标准化制度化. 1.2 使相关人员对操作加深了解,更好的开展工作.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广东品胜电子股分有限公司和四川品胜电子有限公司所有产品标准工时的管理. 3.0 名词解释 标准工时: 合格的作业人员(具有正常的体力和智力,在劳动技术方面受过良好的训练,并具有一定熟练度的工人)在标准的作业方法和条件下,以正常的作业速度完成某一工作所需的時间﹔其计算公式为:标准工时=实际作业时间×(1+评比系数)×(1+宽放率)=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宽放率(%): 指为剔除操作者因生理限制、操作方法、客观条件等造成的时间延误影响, 给正常作业时间加入的修正系数,通常以工作抽样法获取基础数据来确定; 其计算公式为: 宽放率= 宽放时间/净工作时间*100% 评比系数:是校正正常作业速度差异的系数。 其计算公式为: 评比系数= 实际速度评定值/正常速度评定值 影像分析:通过作业录像进行分析,可以精确地对作业时间及动作要素,进行测定及研究分析; MOD法:根据人体动作的部位、动作的距离和工作的重量,预测操作所需标准时间的方法; 生产线平衡:工序流动间负荷之差距最小﹐流动顺畅﹐减少因时间差所造成的等待或滯留现象; 生产线平衡率计算公式为: 生产线平衡率=(各工序时间总和/(生产节拍*投入人数))*100% 生产节拍:通常把一个流程中生产节拍最慢的环节叫做“瓶颈“(Bottleneck),其工位的标准工时就称之为生产节拍。 CT:是Cycle time的缩写,即生产周期,两个相同工序之间的时间间隔; SMT: 电子电路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SMT),称为表面贴装或表面安装技术 生产部:包括生产一部、生产二部、注塑部 4.0 部门职责 IE部/生产工程部:负责所有产品标准工时的管理、制定和复核; 监察审计部:负责参与处理生产线的标准工时问题的申诉评估; 生产部:严格按照IE部/生产工程部提供的标准工时作业. 5.0 运作程序 5.1 标准工时制定的手法 5.1.1 使用影象分析和MOD法时,其分析的重点在操作动作分析,可只取一个正常的生产周期; 5.1.2 使用秒表法测量,作业时间一致性较好的普通工位最少测量5次连续作业的产品;除此情形外, 应延伸作业测量的次数. 5.1.3 具有通用性、标准性工位应建立标准工时库,作为部门内部参考资料直接引用;(如:注塑车

电子厂计件工资管理办法

第一条:制订本制度的目的: (一)总额控制、品质优先原则。 (二)兼顾公平、奖優惩劣的动态管理原则。 (三)实行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原则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公司DIP/组装车间,不包括生产主管、生产组长,物料员,技术员,文员第三条:管理职责 1.生产车间:负责如实记录当天生产的各种产品的型号,数量,机台生产与异常 时间,保证准确率达到100%如实统计所生产产品的型号,数量,异常工时,员工绩效考核的数据。合理安排生产计划,追求订单以及生产异常时调整计划 2.工程部IE负责对产品工艺,制造难度,定额的确认和分析,并负责定额检讨, 修改,异常的确认,由工程部经理审批。 3.财务部:负责工资的及时发放。 4.人力资源部:负责计算出员工的计件工资,加班费,奖金,罚款,扣款等。 并对计件工资进行核查,监督,并按公司的发展需要以及市场的波动调整工价。 5.其他部门:负责对本部造成异常的原因进行跟时,以及本部人员调动的核实。 第四条:计件工资类型本公司DIP、组装实行以计件工资为主,特殊时期暂行保底工资的薪酬模式记件工资二当月生产合格产品数量*产品单价 生产合格产品数量来源来于员工的生产日报表。产品单价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工程部制订的标准工时计算,并编写成单价表。产品的单价根据市场以及公司经营情况进行调整。 第五条:异常情况处理 、计算工资的异常 1.因来料不良需加工挑选时,公司为此挑选,加工而造成的浪费工时按 6.32元/小时计 算,由此形成的支出由采购部门根据不良品的比例来决定是否需要向供应商索赔。 2?因客户临时改变产品要求而造成的返工,按6.32元/小时算. 3?客户抱怨退货,安排人员至客户处理返工异常,按6.32元/小时计算. 4.批量生产累计的结果与试验的要求不相符,但为满足交期要求以及稳定订单,公司决定 生产的产品,按工价6.32元/小时计算. 5.由于产品设计问题影响产品品质,效率,经IE现场考察,生产部门经理批准加人解决, 所加工人员按工价 6.32元/小时计算,若无法解决,IE需重新考虑,修改定额,由生产部门经理批准。. 6.上班时间参加公司各类培训活动或者技能培训,按培训相应的工时按6.32元/时进行计 计算工资.

公司工时管理规定

公司工时管理规定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员工工时管理暂行办法 1目的 为加强工时制度管理,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保障员工的合法休息权利,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侨昌集团内与公司建立正式劳动关系,且签订全日制用工合同的在岗职工。 3权责单位 3.1总经理办公会负责审核批准本办法。 3.2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起草、修改本办法,并监督本办法的执行。 3.3集团各部门、各部室、全体员工须严格遵守本办法,按时出勤。 4管理 4.1工时制度 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化工企业生产要求与各类岗位特点,对公司各类人员分别实行标准工时制度、不定时工时制度以及综合计算工时制度 4.2标准工时制度 是实行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工时制度。 公司除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以外的其他与公司建立正式劳动关系的员工,实行标准工时工作制。如公司总部各部门、厂区各行政职能部门,每日工作7-7.5小时。 (1)对实行标准工时工作制的员工,各单位、各部门应严格控制员工加班及延长工时工作。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加班的,应履行加班审批手续,做好加班记录。 (2)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员工加班后,原则上应由各单位安排员工调休。如无法安排调休,双休日加班的,按员工本人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的,按员工本人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的300%支付工资。 4.3不定时工时制度 不定时工作制是指企业因生产特点,需要安排员工机动作业,无法实行标准工时制度,采用不确定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 4.3.1范围 由于工作突发性、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强,不适宜规定固定工作时间的,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主要适用以下人员: (1)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其专职秘书、专职司机; (2)市场营销人员、物质采购供应人员; (3)其他因工作特殊,不适宜规定固定工作时间,需机动作业的人员。 4.4综合计算工时制度 由于受市场、生产工艺、设计、设备和原材料供应、季节和天气、工期及交货期等客观条件限制,需要在一定时期内相对集中地连续性工作的人员,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主要适用以下人员:

生产系统生产效率提升激励办法1103(发文版)

生产系统生产效率提升激励办法1103(发文版)

生产系统效率提升激励办法 一、背景: 1、前期连续几个月的生产效率测算和统计结果, 表明车间生产效率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但离公司设定的整体目标75%还有距离,车间现场效率提升还有较大空间; 2、生产旺季已经来临,目前的产能离公司规划的 旺季产能还有较大差距,而车间人力补充已经接近上限,后期产能目标必须依靠现场效率提升才能实现; 3、目前工厂对本单位的生产效率值重视程度显著 提高; 二、目的: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激励生产现场员 工和管理干部增强效率意识,提升生产效率水平而制定本办法; 三、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德清所有工厂、车间及 线组及技术中心精益技术部。 四、职责划分 1、人力资源部 1.1统计及审核各参评单位的电子考勤工时; 1.2与行政安保中心联合稽查员工违规打卡行为 (后期安装摄像头); 1.3检查各参评单位的手工考勤公示情况; 2、技术管理中心

2.1 明确各车间、线组标准工时覆盖状态及参评 资格; 2.2 拟定各工厂、线组的目标效率(车间目标效 率已定好,部分车间需再调整); 2.3 明确各车间工序标准工时覆盖状态,确定电 子考勤工时统计人员范围; 2.4检查工厂效率日报值数据是否真实; 2.5 作为第三方评估车间所报异常工时是否可剔 除及剔除数量是否合理; 2.6每月定期发布各车间、线组的生产效率数据; 3、工厂 3.1 每月初确定各线组的目标效率、目标产值; 3.2 准确记录各工厂内外部的工时调拨数据; 3.3监督管理内部各车间/线组考勤操作、入库操 作规范性问题; 4、生管中心 4.1 主导实施本奖励办法; 4.2 审核确定各车间、线组的目标效率 4.3 审核所有工厂因停线问题提报的责任部门为 职能部门的异常费用单; 4.4 定期发布各事业部、工厂、车间、线组效率 排名及获奖单位奖金额度(每月25日); 五、评比注意事项 1、工厂不得在考勤方面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当

工时定额管理办法

A公司 工时定额管理办法 1目的 建立合理化、标准化的工时管理体系, 依据工时定额规范生产,并作为合理利用人员、工艺改进的依据,从而提高公司经营管理及生产管理水平,增加公司经济效益,并为成本核算、劳动定员提供数据,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量产品制造过程工时定额的形成、变更、维护等管理;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各子公司及其下属单位。 3 使用术语及定义 3.1工时定额:是指在正常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劳动消耗量所预先规定的限额(单位:小时)。计算方式为:加工(注:装配过程含包装)过程中所有工序工时定额的总和。工时定额是公司进行成本核算,确定设备数量和人员编制,规划生产的基本依据。 3.2 工时定额由基本时间(Tj)和辅助时间(Tf)组成.其中:辅助时间又包括:服务时间(Tw)、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Tx)和准备与终结时间(Tz)。 用公式表示为:工时定额工时定额=基本时间Tj+辅助时间Tf 序号项目主要内容备注 3.2.1 基本时间(Tj) 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以及表面状态等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称为基本时间。 3.2.2 辅助时间(Tf) 各种辅助动作所消耗的时间,称为辅助时间。包括:服务时间(Tw)、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Tx)和准备与终结时间(Tz)。 3.2.2.1 服务时间Tw 为正常操作服务所消耗的时间,称为服务时间。主要指:换刀、修整刀具、润滑机床、清理切宵、收拾工具等所消耗的时间。计算方法:一般按操作时间的2%~7%进行计算。

3.2.2.2 休息时间(Tx) 为恢复体力和满足生理卫生需要所消耗的时间,为休息时间。计算方法:一般按操作时间的2%进行计算。 3.2.2.3 准备与终结时间(Tz) 为生产一批零件,进行准备和结束工作所消耗的时间,称为准备与终结时间。主要指:熟悉工艺文件、领取毛坯、安装夹具、调整机床、拆卸夹具等所消耗的时间。计算方法:一般按操作时间的2%~7%进行计算。 3.3 产品工时定额管理是对产品工时定额的制定、贯彻、统计分析和修订的管理过程。 4 管理体系 公司工时定额管理实行统分结合的管理体系,公司授权人力资源科统筹公司劳动工时定额形成、变更、维护等管理,负责相关的国家有关劳动及工时定额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的贯彻执行。各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子公司及控股公司在公司管理框架下,根据自身经营特点,组织自己的工时管理体系。 4.1 职责分工 4.1.1 人力资源科职责 4.1.1.1 负责相关的国家有关劳动及工时定额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的贯彻执行。 4.1.1.2 负责公司劳动工时定额政策、制度的制定、核查、申报等工作。 4.1.1.3 公司经营范围内各类产品及服务的工时定额的形成、变更、维护的具体管理工作。 4.1.1.4 负责公司工时定额管理工作的日常指导、检查、分析调研及宣传、培训工作。 4.1.1.5 根据工时定额核定生产类人员的岗位设置。 4.1.2 产品设计及技术部门职责 4.1.2.1 负责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完整产品工艺技术资料, 4.1.2.2 负责提供产品或服务改进或革新后完整的产品工艺技术资料。 4.1.2.3 为工时定额的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4.1.3 生产部职责 4.1.3.1 根据公司工时定额管理办法,对当期发生临时工时的派工、检查、验收、核准等日常管理工作。 4.1.3.2 负责劳动工时定额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统计分析及异常情况的分析、反馈工作。 4.1.3.3 根据工时定额审核生产类人员的岗位设置情况。 4.1.4 各级工时定额使用部门的职责 4.1.4.1 负责贯彻执行公司劳动定额管理制度。

公司工时管理办法

员工工时管理暂行办法 1目的 为加强工时制度管理,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保障员工的合法休息权利,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侨昌集团内与公司建立正式劳动关系,且签订全日制用工合同的在岗职工。 3权责单位 3.1总经理办公会负责审核批准本办法。 3.2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起草、修改本办法,并监督本办法的执行。 3.3集团各部门、各部室、全体员工须严格遵守本办法,按时出勤。 4管理 4.1工时制度 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化工企业生产要求与各类岗位特点,对公司各类人员分别实行标准工时制度、不定时工时制度以及综合计算工时制度 4.2标准工时制度 是实行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工时制度。 公司除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以外的其他与公司建立正式劳动关系的 员工,实行标准工时工作制。?如公司总部各部门、厂区各行政职能部门,每日工作7-7.5小时。 (1)对实行标准工时工作制的员工,各单位、各部门应严格控制员工加班及延长工时工作。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加班的,应履行加班审批手续,做好加班记录。 (2)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员工加班后,原则上应由各单位安排员工调休。如无法安排调休,双休日加班的,按员工本人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的,按员工本人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的300%支付工资。 4.3不定时工时制度 不定时工作制是指企业因生产特点,需要安排员工机动作业,无法实行标准工时制度,采用不确定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 4.3.1?范围? 由于工作突发性、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强,不适宜规定固定工作时间的,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主要适用以下人员:? (1)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其专职秘书、专职司机; (2)市场营销人员、物质采购供应人员;? (3)其他因工作特殊,不适宜规定固定工作时间,需机动作业的人员。? 4.4综合计算工时制度 由于受市场、生产工艺、设计、设备和原材料供应、季节和天气、工期及交货期等客观条件限制,需要在一定时期内相对集中地连续性工作的人员,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主要适用以下人员: (1)从事生产车间、设备检修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作业人员,以及直接为其提供支持、服务的管理、辅助及后勤服务等人员;

工时损失管理办法

工时损失管理办法

工时损失管理办法 1、目的 1.1为明确各类工时损失责任归属,有效管制人工成本; 1.2体现对员工个人绩效的公开化和公平合理化,加强对员工的激励效果; 1.3体现完整的损失项目及时间,以降低损失,提高工时的有效利用率; 1.4规范工时损失填写,签核,转嫁依序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2、范围 公司所有直接人力。 3、权责 3.1 技术部:工时损失管理办法制定修改和补充及执行过程监督; 3.2 生产部:过程实施; 3.3 综合办:对工时损失管理办法执行协助; 3.4 其它部门:工时损失单的审核,确认。 4、定义 4.1工时损失是直接人员投入工时中的非正常工时; 4.2工时损失分为额外工时和异常工时; 4.3额外工时包含:打样、试产、计划性换线、盘点、设备机台保养,培训等非异常造成的有价值工时损失; 额外工时包含:固定和非固定额外工时; 如盘点和机台保养等为固定额外工时,打样、试产为非固定额外工时; 4.4异常工时包含:非计划换线、工程变更、返工、特采、待料、来料不良、制程异 常、设备/工具异常因异常造成的无价值工时损失。 5、工时损失类别及执行办法 5.1换线(停线):换线前机种最后一件产品完成到换线后机种第一件产品出来并确认 合格的全过程; 5.1.1换线损失范围:流水线作业和机台作业,其余任何个人作业不可报换线工时损 失;

5.1.2换线损失依IE所颁布换线工时(见附表)计。由生产组长填写,生产科长/计划员共同签认,生产部门与公司各吸收50%; 5.1.3计划排配换线分为:计划性换线和非计划性换线; 5.1.3.1计划性换线依5.1.2之规定计算; 5.1.3.2非计划性换线不可报换线损失项目,以实际异常项目填写,损失时间依以下规定计算; 5.1.3.2.1由于急单插入造成换线等损失由市场部签认吸收; 5.1.3.2.2由于待料/待工治具造成换线等损失由上制程或责任单位签认吸收; 5.1.3.2.3因制程异常,设备/工/治具异常,无法顺畅生产而换线,损失工时由 责任单位签认吸收; 5.1.3.2.4因来料异常等外购物料造成换线等损失供应商100%吸收投入工时,相 关责任部门承担相应的责任处罚; 5.1.4非计划性换线工时损失=(异常时间+换线时间)*受影响人数; 5.1.5计划性换线工时损失=换线时间*受影响人数。 5.2设备、工/治/模具异常 5.2.1设备、工/治/模具发生异常,但受影响人员有其它生产任务可做,即只可产生换线损失工时,以非计划性换线损失规定填写和审批; 5.2.2设备、工/治/模具发生异常,但受影响人员无其它生产任务可做,按以下规定处理; 5.2.2.1因对设备、工/治/模具操作不当,违规操作造成异常,由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明确注明,则工时损失由责任人或责任部门100%吸收; 5.2.2.2非人为操作原因由设备管理单位注明原由,并由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吸收因设备、工/治/模具异常影响正常生产的工时损失; 5.2.2.3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回复维修时间超过1H,由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和计划各吸收超出部分的50%,如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回复时间不准确(差异在0.5H以内合格),则由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吸收; 5.2.2.4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人员只确定维修时间,工艺人员确定恢复生产时间及受影响人数; 5.2.2.5故障时间以组长通知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时间为起点,生产部确认合格为终点,恢复生产时间以设备、工/治/模具合格为起点至出合格产品为终点,由现场工艺员记录; 5.2.2.6受影响人数指故障设备、工/治/模具(含)后工位配备受影响人数; 5.2.3设备、工/治/模具工时损失= (故障时间+恢复生产时间) * 受影响人数。 5.3新产品试产

(整理)企业计件工资管理办法

计 件 工 资 管 理 制 度 编制:审核:批准: 计件工资管理制度

1目的: 1.1总额控制、品质优先原则。 1.2兼顾公平、奖优惩劣的动态管理原则。 1.3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计件人员。 3管理职责 3.1生产车间:负责如实记录当天生产的各种产品的型号、数量,设备生产与异常时间,按实际生产情况准确统计,保证准确率达到100%。对所生产的产品型号、数量按实际生产情况,对异常工时,员工绩效考调动人员工资做数字化统计,保证准确率达100%的数据。合理安排生产计划,追求订单以及生产异常时调整计划。 3.2品工部:负责对产品工艺、制造难度、定额的确认和分析,并负责定额检讨、修改,异常的确认,经主管副总审批后生效。 3.3生产经营部核算员:负责计算出员工的计件工资、奖金、罚款,扣款等。 3.4人力资源部:对计件工资进行核查,监督,并按公司的发展需要以及市场的波动提出调整工价的建议。 3.5财务部:负责工资的及时发放。 3.6其他部门:负责对本部门造成异常的原因进行跟进,以及本部人员调动的核实。 4计件工资类型 4.1本公司焊接工、调试员、检验员、装配工、刷漆工,实行以计件工资为主,特殊时期暂行保底工资的薪酬模式。 4.2记件工资=当月生产合格产品数量*计件单价+停线工资。 4.3生产合格产品数量来源来于成品入库数量。计件单价由生产经营部统计核算员根据品工部制订的标准工时计算,并编写成单价表,报主管副总批准后生效。产品的单价根据市场以及公司经营情况进行调整。 4.4定额的检讨 4.4.1定额的规则 4.4.1.1从未做过的产品可参照其他类似的产品定额、人数评定,并在上线时按实际生产情况考量、确认当天即给出准确的定额,并填入《标准工时明细表》中。 4.4.1.2从未做过的产品与其他产品不相似的情况,按排线预估产品定额、人数,品工部工艺员在产品上线时在现场考量产品确定产品定额。 4.4.1.3定额的提升由品工部(或产线)提报,经过品工部和生产经理确认,报主管副总批准生效。 4.4.2定额的修正 4.4.2.1量多、长期生产的定额与少量生产的定额会有差距,由品工部按实际情况评估并说明差距的原因。 4.4.2.2由于客户要求或材料变更而影响产品定额的上升或下降,品工部应重新评估、立即修改,并及时通知作业员按新定额执行。 4.4.2.3新产品定额,若是新技术、新工艺无法评估,由班组长提出,生产经营部和品工部经理到现场评估。经主管副总批准。 5异常情况处理 5.1计算工资的异常 5.1.1因来料不良需加工挑选时,公司为此挑选,加工而造成的浪费工时按8.15元/小时计算,由此形

工时管理办法

1 目的 确保工厂生产运营的有序进行,准时给顾客交付合格产品,力争工厂各环节准时化进行,推行精益化生产,不断标准化各种流程,推行科学的工时管理,制定标准工时,为做好产能分析提供准确的依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属的各生产单位。 3 职责: 3.1定义: 3.1.1生产运营部出勤工时分类: 3.1.2各类工时定义: 3.1.2.1总出勤工时 : 生产运营部所有人员出勤工时的总和(含加班支持工时)。 3.1.2.2应出勤工时 : 所有人员在公司规定下的正常应出勤工时总合(不含加班工时)。 3.1.2.3缺勤工时: (1) 事假、病假、婚假、丧假、产假、公假 (公伤、无薪公假) 等均属缺勤工时。 培训、出差均为正常出勤,直接人员应以除外工时申报,不列为缺勤工时。 3.1.2.4直、间接人员划分: (1)直接人员:从事生产操作者。(即标准工时测定范围者) (2)间接人员:生产运营部直接人员以外的所有人员。 3.1.2.5直接工时 : 生产运营部直接人员出勤工时的总和。 即:直接工时=直接应到-直接缺勤-出援+入援+直接加班。 3.1.2.6间接工时 : 生产运营部间接人员出勤工时的总和。 即:间接工时=间接应到-间接缺勤-出援+入援+间接加班。 3.1.2.7除外工时 : 直接人员使用于非生产性事务的工时总和。 3.1.2.8实作工时 : 实际运用于正常生产的工时总和。 3.1.2.9异常工时 : 直接人员于生产中发生异常的工时总和。 3.1.2.10出援工时 : 生产人员支持其它单位,处理非隶属生产单位的工作时数。 3.1.2.11入援工时 : 其它单位人员支持生产单位 ,处理隶属生产单位的工作时数。 3.1.2.12标准工时(S.T) : 由作业纯熟的作业者,对指定的制程工作项目,在符合作业标准状 态下,以正常速度完成该项操作所需的时间。

返工工时管理办法

返工工时管理办法 1、目的 通过对返工产生的成本损失进行责任分担,明确责任方,提高返工工时确认效率,促进降低品质失败成本,减少失误发生,提高各部门质量管理意识,稳定和提升过程质量水平。 2、范围 适用于通讯公司因网络公司问题产生的返工工时费用提报。 3、定义 红单:反映因网络公司问题提出的返工需求和工时提报的申请表单。 4、职责 4.1 通讯生产部负责红单的填写(一式两份);生产部负责返工工时的统计与报告。生产部门有责任提交造成返工的责任工序或部门的证据。 4.2 处理当次返工事宜的网络公司负责人监督和验证返工申请的事实,核对红单内容,调查责任方,若责任方为网络公司,则对红单进行签核,签核后一张给通讯人员,另一张交给网络返工工时核对人员;若非网络公司的责任,拒绝签核。 4.3 通讯报价人员核算返工工时成本,并将返工清单提交网络返工工时核对人员进行双方核对。 4.4 网络返工工时核对人员根据红单对返工工时清单进行核对,并将有异议处进行处理,将最终的返工工时清单提交财务部结算。 4.5 财务部执行结算。 5、处理流程及说明 5.1红单的处理流程

5.2流程说明 5.2.1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发生的,包括部品不良/设计问题/生产异常/生产需求等引起的返工,若责任方为网络公司,由生产部开出红单,若因业务/PMC/PE等其他部门的原因(如市场需求变更)由当事部门开出或委托生产部门代开红单。红单必须明确返工原因和责任部门并提供证据。 5.2.2红单必须有网络处理人员对事实确认后签核了红单才可提交计调部提报工时处理。 5.2.3 红单可以为纸档,也可电子邮件签核确认。电子邮件签核确认程序为:通讯生产部门填写电子档红单,将红单添加到邮件附件中,发给网络处理人员,网络处理人员确认后,在附件红单上签核名字,并将处理好的红单回给通讯并抄送给网络返工工时核对人员。

任务执行考核制度

任务执行考核制度 1 目的 1.1强化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绩效; 1.2倡导执行力文化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对全公司范围内适用。 本制度的考核条款与公司的其他制度或部门制度的考核条款不一致时,以本制度为准执行考核。其他制度修订时如考核条款与本制度不一致,可以申请修订本制度条款内容以保持一致;或删除本制度的相应考核条款或条款的适用范围,以新修订制度为准。 3 执行考核管理 任务的目标、期限、回报要求均有其各自的特性。未做特殊说明的任务,未按期完成的对任务责任人予以扣罚100元/人次考核。重要任务则予以扣罚500元/人次的考核。 2.1 月例会 2.1.1 (生产领域)部门月度绩效报告管理 (生产领域)部门月度绩效报告应于每月3日前提交到分管副总。遇国家法定节假日则顺延至节假日上班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分管副总在月例会前与分管的(生产领域)部门经理完成绩效面谈。 未能按照要求执行月度绩效报告的对于责任人予以扣罚2000元/次考核 2.1.2 公司月度例会任务 公司月度例会任务完成后应当及时反馈任务完成情况。截至次月1日前未反馈完成情况的任务视为未完成。对于未完成的任务,对于每项任务责任人予以扣罚2000元/人次的考核。责任人中无领域部长的,领域部长连带考核扣罚2000元/人次。 任务因其他情况需要延期或中止的,于次月一日前通过电子邮件经分管副总同意延期的对每项任务责任人予以200元每项考核,由责任人平均承担。责任人中无部门经理的对部门经理考核扣罚200元每项任务。 延期任务未按时完成在以上考核金额基础上附加扣罚50%的考核。 各领域的月度任务完成进度与下月工作计划应于次月1日前反馈到pmo。上月度任务未及时反馈进度的视为未完成,并自动延续至下月。无下月度工作计划的对于部门经理考核扣罚2000元,通过电子邮件说明,经分管副总同意无下月工作计划的免予考核。 2.2 周生产例会任务 周生产例会任务完成情况于周5下班前反馈至PMO。未做反馈的任务对于任务的责任部门经理予以扣罚100元/项任务的考核。 2.3 DPPM考核管理 2.3.1 DPPM资源周报 PMO于每周日12点前(节假日顺延至假后第一个工作日上班前)发出本周资源周报。未按时发出的对于PMO负责人予以100元/次考核。 2.3.2 资源异常报告 对于周报中周工时低于32h,高于60h的工时默认为异常工时。本周异常工时资源的部门经理于下周1的下午3点前就异常情况反馈给pmo。超过3点未做

精益生产之标准工时管理办法

精益生产之标准工时管理办法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标准工时之制定与管理,方便生产效率之计算,特制定本办法. 1.2.适用范围 本公司产品作业标准工时之测定、制定、修改等,均适用本办法. 1.3.权责单位 1)生技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标准工时管理规定 2.1.定义 2.1.1.标准工时 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之作业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完成一件工作的时间,称为标准工时,单位为分、人/件(或秒、人/件、小时、人/件). 2.1.2.标准产量 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之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在一个工作日内(一般为8小时),可以加工完成的产品数量,称为标准产量,单位为件. 2.1. 3.标准工时与标准产量的关系 标准产量=标准工时*标准人数*每日工作时间 2.1.4.宽裕时间、宽裕率 1)为了执行所定之作业,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称为宽裕时间. 2)在本公司管理现状下,完成作业所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称为管理宽裕,如工装夹具之安装、整理整顿等. 3)为恢复疲劳所必要之耽误时间称为疲劳宽裕. 4)因人类生理需要必要之耽误时间称为生理宽裕,如喝水、上洗手间等. 5)计算公式

管理宽裕率=管理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 生理宽裕率=生理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 疲劳宽裕率=疲劳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 宽裕时间=管理宽裕时间+生理宽裕时间+疲劳宽裕时间 宽裕率=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管理宽裕率+生理宽裕率+疲劳宽裕率 6)评核系数 测试实际作业时间时,参照之作业人员,其劳动熟练程度与中等熟练工人之比较系数称为评核系数.系数越大表示其劳动熟练程度越高. 2.2.标准工时的测算方法 2.2.1.作业时间测算 1)新产品小批试制是生技部工艺人员持秒表在作业现场对每一工序作业时间进行实际测算. 2)应选择生产较为顺畅时进行测算,并连续测试20个以上的周期时间. 3)周期时间系指作业人员从取料开始到下一次取料的总时间. 4)实测时间=测试总时间/测试周期数. 2.2.2.评核系数测算 生技部工艺人员根据观测之作业人员劳动熟练程度,给出评核系数. 2.2. 3.宽裕率之测算 生技部工艺人员根据作业条件测算宽裕,其中: 1)管理宽裕率:一般取3%-10%. 2)疲劳宽裕率:一般取5%-20%, 3)生理宽裕率:一般取2%-5%. 2.2.4.标准工时的计算 标准工时=实测时间*评核系数*(1+宽裕率) 2.3.标准工时管理 2.3.1.标准工时之制定与作用 1)生技部测定标准工时,并填入作业标准书,分发相关部门.

XXXX公司工时绩效管理办法

工时绩效管理办法 xxxx有限公司

目录 一、适用范围 (3) 二、总则 (3) 三、预算工时 (4) 四、工时报批 (6) (一)设计类工时提报 (6) (二)安装调试类工时提报 (6) (三)实验类工作工时提报 (7) (四)公用工时提报 (7) 五、部门月工时汇总 (7) 六、项目预算工时异常处理 (9) 七、工时执行分析和调整 (9) (一)每月对项目工时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9) (二)季度工时汇总分析和系数调整 (10) (三)年度工时汇总 (10) 八、工时绩效核算 (11) 九、工时绩效兑现 (11) 十、受理争议 (12)

xxxx有限公司 工时绩效管理办法(暂行) 为了加强业务部项目管理,促进持续健康发展,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充分体现收益与付出对等、权益与职责对等的原则对技术岗人员实施工时制,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xxxx各业部技术岗位人员。其中,设计院除项目预算工时和项目结算工时采用本办法外,其余,可参考执行。 二、总则 (一)本次所实施工时为补助工时,分为项目工时和部门公用工时两部分: 1、项目工时:直接服务于项目自开始至项目完成期间所有工作的工时,包括:设计工时、出差工时和实验工时。 项目开始的界定: (1)销售项目以合同生效为起点; (2)实验项目、研发项目以立项申请批准通过之日为起点; 关于项目完工和项目完成的认定见“五、部门月工时汇总”节。 项目工时分为:预算工时、入库工时、考核工时和定额工时。其中: (1)预算工时:预算部根据项目情况和公司办法得出的工时;

(2)入库工时:为已完成任务所对应的预算工时(考核前),设计任务完成以设计文档在金曲系统中归档入库为准; (3)考核工时:入库工时乘以考核系数得出的工时,即为考核工时;(4)定额工时:仅作为部门分解工时的参考。 2、部门公用工时:50元/月/人*部门人数,由部门领导分配。用于销售项目技术支持、售后服务、实验或研发项目的立项、打图、拿款及部门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等工作工时支出。 (二)公司根据项目合同额、毛利、项目类型、项目复杂程度(即:新设计、改图、复用)等进行项目工时预算;年底,根据各部门完成的项目情况,统一对部门进行工时核算,进行多退少补; (三)业务部执行经理作为本部门领导班子代表(下文统称执行经理)完成以下事项: 1、对公司已批准的各项目预算工时进行分解,确定各任务工时占比,多人完成同一任务的,须进一步确定各个人员工时占比; 2、依据《人工时核定办法》对各类技术岗人员考核工时,并汇总上报; 3、对部门年终核算工时的再调配。 关于部门内部项目间及人员间的工时调配方案由业务部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确定,报工时委员会批准后兑现。 三、预算工时 预算部根据上一年度技术人员总绩效、完成总合同额以及总工时得出平均产值(即:每人每小时完成的合同额,即合同额/人/小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