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易县

易县

易县
易县

易县

易县是河北省保定市下辖的一个县。因易水得名。面积2534平方公里,总人口57万。邮政编码074200。县政府驻:易州镇朝阳路23号。

县情概况

易县,古称易州,西倚太行山脉,东临冀中平原,位于河北省中西部,保定市西北部。距北京120公里,天津190 公里,保定80公里,处于京津保金三角地带,区位十分优越。因境内有易水而得名。总面积为2534平方公里,总人口55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

邮政编码074200。代码130633。电话区号0312。车牌代码冀FM。易县是河北省环京津35个县份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首批14

个千年古县之一,是河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绿色名县。

境内山川秀丽,特产富饶,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待开发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现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30多种,尤其“七石一沙”储量最为可观(即金矿石、花岗石、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蛭石、麦饭石和建筑沙),适宜于矿业和建材业的发展。全县有大、中、小型水库27座,拒马河、南易水、北易水、中易水、漕河5条河流横

贯全县,但大多干涸。18.67万公顷广阔的山场,为林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悠久的历史,秀丽的山川。清西陵等众多的名胜古迹,构成了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

交通运输

易县虽属山区,但交通运输十分方便,铁路、公路齐备,京源铁路从北部穿过,高易铁路与京广铁路相连。公路四通八达,京广西线、津同、易保、易定、泥岭、良川等主要干线交汇于县城,

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另外张石高速已于2008年底建成通车。张石高速第二通道正在建

设中。能源供应充裕,通过对小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已形成了既与国家大电网相连、

又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供电网络。该县是全国电气化县之一。通信设施完备,万门程控电话

已与全国连网,近年内交换能力将达到3万门以上。易县初步形成了种植业、林果业、畜禽

水产养殖业、矿产建材业、机械制造、副食加工、能源工业、工艺美术、建筑业、旅游十大

骨干行业。为促进经济发展,该县依据“稳一进二兴三”的战略方针,科学地制定了《易县

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规划设计了120万千瓦发电厂、60万吨水泥厂,北方石材基地等几

十项重点建设项目。先后成立项目办、外资办、招商局及“三区一带”开发管委会等部门及

服务机构,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横向联合的若干规定》、《关于引进人才、技术、项

目、资金的若干规定》、《关于外商来易投资的若干规定》等优惠政策。近两年该县积

极响应“三年大变样”号召,旧城区改造顺利推进;西关大桥综合整治、南水北调(中线)

等重点工程先后完工。千年古县正在重新焕发青春。另外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中易水河

工业园区正在建设中。

县城街道

南北方向街道

主要:靖远北大街、靖远南大街(原西环路)阳元北大街、阳元南大街开元北大街、开元南大街泰元北大街、泰元南大街(原东环路)迎晖北大街(原东外环路)次要:金桥街(步行街)府前街城隍庙街财神庙街

东西方向街道

主要:同兴东路、同兴西路(原112国道)金台东路、金台西路(原易兴路)朝阳东路、朝阳西路易兴东路、易兴西路(原南环路)次要:迎宾路友谊路文化路长安路团结路龙兴路山厂路育英路华兴路红梅路乾安路

易县方言

属于北方方言中的河北方言,比较接近普通话。但又具自身的特点。大饼——饽饽蜘蛛——蛛蛛壁虎——蝎里虎子鲫鱼——鲫刮子红薯——筛药(都读一声),白薯用鼻子闻——听听非常、特别——忒地面、地上——田些早晨——早清儿、早西上午——前晌(前半晌儿)中午——晌火下午——后晌傍晚——抹黑儿,擦黑儿(傍黑介)晚上——黑介坏——难揍,甭说了(别说了)多粗啊——多奘(zhuang 三声)啊不行——不接蒸、重新加热——teng(一声)那个——捏个哪个——奈(三声)个离远点(表斥责)——你给我半拉子去就是——豆是不怎么——不认怎们儿自己——自个儿讨厌、不招人喜欢——嗝应、腻歪、膈应人喜欢——喜罕、待见爱——奈别扭、不舒服——不得劲恶心——恼心小孩不听话——摆邪地方——地份东边——东不拉儿很多——好些、好些个上外面去——出弃

做新衣服——砸衣裳蜻蜓——蚂螂麻雀——家巧喜鹊——喜巧土块——土疙拉整天——成天、成天家没准、反复无常——没招对(dei)明天——明儿个昨天——咧个今天——真儿个有点辣——辣丝丝甜——甜咕哝特别咸——齁丁儿咸玉米——棒子(轱轳儿)小麦——夏粮(因为在夏天收割),麦秋里——麦秋昵,过节的时候——过节喽,干嘛呢——干莫捏蝉、知了——叽鸟儿我就不——我逗不街你做什么呢——你弄(念neng,四声)什么呢? 水坑不叫水坑叫水洼子或好坑,东西--二声的dong希尔,放学了叫放淆了,摸不叫摸叫MAO,热馒头=teng(一声)饽饽(2声),洗衣服不叫洗衣服,叫愁移省,后

背不叫后背,叫后脊娘,玩弄---尾顾,日鬼(轻声),看看去叫瞅瞅去,瞧瞧去,不想搭理谁就“甭搭给他明天叫明个,后天叫过了明/后而,爱吃叫奈吃,馒头叫包子,包子叫馅包子;舅妈不叫舅妈,叫“妗(jin,四声)子”;叔叔不叫叔叔,叫“收”,大伯—大辈。易县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儿话音等别重,土话很浓,其实在北京郊区就能听到象那样的发音。太酸了:酸地流哈喇子菜太甜了:甜咕浓(能)太辣了:辣地荒太苦了:苦死咧太咸了:齁(hou)地荒

地理风貌

政区概览易县[yì xiàn]地处东经114°51′05″~115°38′12″,北纬39°02′30″~39°35′50″。易县人民政府驻地易州镇,东北距北京110公里,西南距石家庄169.2公里,南距保定60公里。东与涞水、徐水、定兴交界,南与顺平、满城相连,西与涞源接壤,北与涞水毗邻。总面积2540.85平方公里。人口55.18万。辖易州、裴山、塘湖、狼牙山、良岗、紫荆关、西陵、梁格庄8镇,白马、富岗、尉都、流井、安格庄、桥头、高村、高陌、西山北、南城司、大龙华、凌云册、独乐、七峪、蔡家峪、牛岗、坡仓、甘河净、桥家河19乡,共469个行政村,1857个自然庄。为保定市辖县。

地理特征位于河北省中西部,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北边缘。属暖温带大陆性季节气候,年均气温11.2℃。无霜期186天。土壤多为棕褐壤和褐土。地形特征是西高东低,从西北向东南由陡峻逐渐到平缓。大体可分为三种地貌,即西北山地和中部丘陵、东南平原。深山区面积105.4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120~1813米,主要分布在桥家河乡、富岗乡、蔡家峪乡、紫荆关镇、南城司乡。浅山区面积约1125.1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狼牙山镇、西陵镇、独乐乡、流井乡。丘陵区面积872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裴山镇、高村乡、梁格庄镇。平原区面积438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裴山镇,易州镇,桥头乡,高陌乡,凌云册乡。主要河流有拒马河,途经紫荆关镇、南城司乡,境内河流长32.5公里。北易水河发源于云蒙山,中易水河发源于蚍蜉山,南易水发源于狼牙山东麓,途经塘湖镇、尉都乡,槽河发源于五回岭东麓。

景观文化易县独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优美的自然景观,高山丘陵,危峰参差构成古易州十大景观,山清水秀,吸引佛、道、皇家建起数座寺、观、庙、陵,优美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了多处风景名胜。清西陵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级景区,千佛山、洪崖山、云蒙山、望龙湖、易水湖旅游景区各臻其妙,狼牙山为国家森林公园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竞秀狼牙山狼牙山原名郎山,位于易县城西南35公里。西汉武帝晚年多病,疑其左右

为巫盅(埋木偶人,诅咒害人)所致,涉及皇后、太子、公主等亲属,太子刘据自杀,其子远遁该山,故名。郎山下原有西晋太康元年(280)诏锡郎山君(汉武帝孙)及其子触峰将军父子法祀碑与郎山君祠、触峰将军庙。郎与狼谐音,亦名狼山。因山峰耸立,危峰参差迭起似狼牙,又称狼牙山,为古易州十景和古城保定八景之一的“狼山竞秀”或称“狼峰耸秀”,为国家森林公园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红色旅游热线景区。

该山西南、东北走向,其范围西至漕河纵向河谷的五勇村、甘河、猫尔岩一线,南至管头、娄山、西山北一线,东至胜利南渠的燕王岭、野沃、狼牙山林场,东西走向25公里,南北间15公里,俗有五坨三十六峰之称。

狼牙山主峰莲花瓣峰(大莲花瓣)海拔1105米,位于狼牙山的西部,东部为姑姑坨,棋盘坨与姑姑坨间的北部为老君堂,上述三峰为通向狼牙群峰之巅的三条隘路。燕王仙台在东北部。棋盘坨西南有众军山和峨嵋山。晴朗的清晨或黄昏,站在保定城楼可见百里的千峰万壑的狼牙山雄姿。狼牙山森林茂密,为省级自然风景保护区。冬雪后,银妆素裹;春风拂来,遍山碧绿,山花争艳,溪水潺潺,云雾缭绕;夏季山风凉爽,不知盛暑;秋则霜叶染红,野果压枝。四时俱有佳景。

棋盘坨棋盘坨为狼牙山主要山峰之一,民国《易县志稿》载:“棋盘坨在易县西南95里,郎山(老君堂所在的褡裢峰)之西,高数里,四周高峰,一径可入,上有石棋盘,又有三池,清泉不竭。”坨底部有西水寨,其西南侧的峨嵋山、众军山皆为古战场。

由西水寨攀登,可达西天门,小径两侧山体刀削斧劈,石笋如宝瓶。西天门附近,有红玛瑙岩溶洞,原名“天井”,洞内套洞,钟乳石千姿百态,暗河长流。过了西天门,多处奇峰、怪石、洞穴。如棒槌崖、黄罗伞、老虎洞、老虎嘴、饮虎池、相思谷、仙女泉、无底洞、镇妖石,奇特的阴阳石,阳面似武将,阴面犹如仕女,当地人称“媳妇头”。沿2900级登天梯石阶,达棋盘坨,坨顶建狼牙山五壮士塔,塔西的小莲花峰(小莲花瓣),即抗日战争时期五壮士跳崖处。莲花峰与擎天柱、小石林、红云崖等自然景观毗连。坨西有胭脂湖,坨西南的众军山下为马兰洞,人不能入。其南为黄伯阳洞,另有倒挂莲花洞,明建文三年(1401),燕王朱棣屯军处。坨北有天险阎王鼻子、小鬼脸。

东西水原有龙泉寺和圣泉寺。西水寨上有狼牙山五壮士展览馆。棋盘坨顶部建有五壮士纪念塔,塔南下方有传为王禅老祖与孙膑弈棋的石棋盘,棋盘下方有儒教孔子、道教李聃、佛教如来佛三教合一的“三教堂”,其下为祖孙(膑)洞,再下为初建于唐代的九姑奶奶庙,另有仙人洞。塔东下方有道观,观内原住李圆通道士,抗日战争时期他曾帮助一分区警卫连

在棋盘坨日军包围之下脱险,协助杨成武司令员勘察地形构筑防御工事,掩埋了跳崖三烈士的遗体,援救葛振林、宋学义带伤返回部队。

石棋盘又名仙弈石,传说王禅、孙膑弈棋时,一青年樵夫观棋,观完弈棋,驴已成骨灰,回至家中,故人皆无,其妻寻夫年复一年而亡,化作石人,人称此地“女思谷”。棋盘坨下南管头有北魏太延元年(435)太武帝拓跋焘东巡时的御射台碑。《水经注·碑录》附御射碑拓片图,图右上角有著名考古金石学家罗振玉题跋。历史学家傅振伦著文称“这是易县最古的石刻,亦颇少见”。“御射碑高六尺,广二尺三寸余,书法是魏碑中上乘之作,似爨龙颜碑”。

姑姑坨姑姑坨上蚕姑祠为北魏时期建,祀皇帝元妃嫘祖,因她教民植桑养蚕,被祀为蚕姑圣母。从西山北村北行上山,登姑姑坨,途经万杏山庄,过南天门,达蜡烛峰,即姑姑坨。姑姑坨北有玉皇坨,南有龙门坨,东有仙人坨,西有松树坨,与五指坨遥相对称。姑姑坨原有灵峰院、玉皇庙、天王殿、五帝殿、三官庙、蚕姑殿等庙宇40余间。灵峰院规模最大,蚕姑殿即在院内,石井水常年不竭,高山之上,白云缥缈,苍松翠柏,碧瓦红墙,香客不断,蚕姑圣诞,人山人海,日夜不断。五代后晋时期,易州陷入辽国,蚕姑庙主持孙深意故后,该地称狼山寨,其侄孙方谏、孙行友兄弟以姑姑坨为寨,抗击辽军。北宋时期,辽军入侵,此坨为边防要地,辽军南侵,狼山寨首当其冲。

老君堂老君堂即汉武帝太子刘据之子避难处,郎山之名由此始。在褡裢峰半山腰,依天然山洞而建,供奉道教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老子李聃),因建于悬崖,又称悬空寺。传燕昭王好神仙之术,曾派人在此建殿炼丹。到老君堂,先要过仙人桥,为两崖间一木板桥,行其上,摇摇晃晃,飘飘欲仙。崖下幽谷,深不可测,传为道士们超度升天之地。过桥后,有拱形月亮门,门口有一清泉,常年清澈不竭,泉周围松竹环绕,芦苇丛生。月亮门内即老君堂,院内有殿宇及斋房数间。老君堂在万丈悬崖间,地势险要,1941年9月八路军在狼牙山阻击日军,一分区一团七连掩护数万名干部、群众突围的指挥部,设在老君堂,指挥棋盘坨、姑姑坨及老君堂附近抗击日军的战斗,爱国道士石海中曾于此巧斗日本兵,保护军用物资,1943年秋后反“扫荡”中,他还于此照料杨成武养病。

一线天仙人桥下为一深谷,名迷魂谷。谷内奇石林立,似阴曹地府的牛头马面。迷魂谷有一天然屏障,如绵延数百米的城墙,崖壁千尺,一削到底,险不可攀,顶部有数千只小铜铃错落垂下,风吹铃声悦耳。距仙人桥不远有一崎岖小径,只容一人侧身而过,两侧峭壁兀立对峙,只见一缕青天,不见阳光,四季幽暗、阴森、冷寂。名一线天。

云蒙山位于易县县城西25公里处,距清西陵约10公里,与永宁山、古长城、紫荆关相

连,海拔1120.8米,为北易水的主源地。因山头上常云雾缭绕而得名。风景雄伟而秀丽,是集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风景区,古易州十景中的“云蒙叠翠”。云蒙山群峰耸立,峰峦多姿,壑谷幽深,峭壁云封,翠色横空。山泉潺潺,碧水环流。山上天然次生林茂密,古木参天,浓荫蔽日,珍禽异兽散布其间,炎热夏季不见暑。历代文人墨客来此览胜,僧道于此建寺观修道养性。

云蒙山东南侧是永宁山(清西陵建成后由泰宁山改名),山半腰积翠屏下原有泰宁寺又称静觉寺,有辽大安三年(1087)碑记,该地曾有云上寺、双塔庵和五代大臣冯道吟台遗址。双塔即建在双塔庵内。由永宁山北行,翻过两道山梁,顺小路达云蒙山巅。山中有朝阳洞、童子洞和乳水洞三个天然洞穴,神话传说颇多。传乳水洞又名孙膑洞,孙膑和其师王禅,即鬼谷先生修身养性并著录兵书之所。洞内有石床、石桌、石炉等物,依然摆列有序。载鬼谷先生长于养性持身和纵横捭阖之术,孙膑、庞涓、苏秦、张仪俱师事鬼谷先生。童子洞传为鬼谷之母生其兄弟之处。鬼谷有孪生兄弟王挠,兄弟二人修道于乳水洞,号王禅(诩)、王挠老祖。又传孙思邈曾在乳水洞拜谒孙膑祖师遗像。乳水洞深邃几许,迄今是个谜。洞内钟乳石四时凝滴,清冷阴凉。洞里13个大水槽自西向东排列。相传每槽代表一月份,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查看,哪槽有水,哪个月即有雨。

清雍正八年(1730),在泰宁山下建西陵,驱逐附近寺观僧道,寺观始衰落,但云蒙山乳水洞慈云观(供奉王禅老祖,及王挠、苏秦、张仪、庞涓、孙膑等)仍保留,该观道人延续至“文化大革命”时期被赶下山。

云蒙山昔日还有老君庙、玉皇庙,以及白云洞、白猿洞。山后还有老母洞,相传西王母云游天下,见此风景优美,曾居洞中,遨游云蒙山风景。山崖遍布摩崖石刻,有“云龙”、“仙踪”及不少石刻诗句。乳水洞距童子洞约三里许,绕过一道山梁,沿崎岖小道,在山林古树间穿行,颇有世外桃园之感。

洪崖山为易县十景之一的“洪崖积雪”,在易县县城北17公里,海拔716.5米,北易水支流发源地。洪崖山悬崖陡峭,危峰高耸,隆冬积雪经久不消。春初,山下杏花开放,山顶依然白雪皑皑,伴映着苍松翠柏,构成一幅绚丽的画卷。洪崖山建有规模庞大的庙群,有庙寺达50余座,主要祭祀道教尊神后土皇帝,俗称后山奶奶庙。后土皇帝是道教“四御”之一,协助玉皇大帝执掌阴阳生育、万物生长与大地山川之秀。传说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敌军追赶中,被后土皇帝搭救。刘秀登帝位后,敕建后土庙。之后,历代敕封扩建,有庙堂殿宇50余处。下院有孙膑庙、观音殿。经过十八盘(俗称九曲十八弯),登上欢喜台,过四圣祠、九龙殿、

太阳殿,绕栈道北行,至救苦殿、三清殿、玉皇殿。往东北跨过仙人桥,登高台阶入正殿山门,门内钟、鼓楼对峙,正殿三间供后土皇帝,又称太宁宫。两侧有配殿。宫后有寝殿、三霄殿、观音殿。山后有后土奶奶老家,庙内塑后土坐像,两旁是太白金星、灵官立像。金代魏道明为该观撰碑,曾称寿阳院或寿阳观。每当初一、十五,善男信女进香。现已辟为道教活动场所。

三月十五和十月十五,进香者摩肩接踵,特别是三月十五庙会,从月初各地人开始来赶庙会。进香者除京、津、冀外,周边各省亦不远千里而来,涉及十余省份。保北、京南各县家家户户赶庙会,不能至庙会者,在家焚香祭祀。赶会者车水马龙,昼夜不停,高峰时日人流量达十几万人。进香花会百余道,而以十番会居群会之冠。众会中以西北奇、北东庄、茹堡等村举办的“驾会”上山,最具后土庙会特色,每村有黄绫彩轿一乘,内有后土娘娘结义姐妹女神木偶像一尊,黄袍冕旒执圭之像八驾,四轿夫穿黄马褂,包黄巾,并有金瓜钺斧、朝天镫、旗罗伞扇等执事仪仗10余副,音乐会随之吹奏,其他各会皆望驾临而拜谒,沿途善男信女见驾叩拜。山下搭神棚,为共拜之所。涞水南高洛村古乐会到山下马头村演奏,并诵《后土皇帝宝卷》,庙会专门为该会设会场。飨神戏剧,一场接着一场,台下人山人海。物资交流会更是热闹非凡。充分展示了当地民俗。

易水湖自然风景区易水湖(安格庄水库)位于安格庄乡,在易县县城西南25公里,距清西陵10公里,是建在中易水上的一座人工湖。湖面面积27平方公里,最大水深48.5米,最大蓄水量3.09亿立方米,水质达到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这里南倚狼牙山,北靠云蒙山和紫荆关,西连五公山,东有平顶山、王门寨为屏障,是一处山水相间、具有峡谷特色的旅游风景区。景区内有小桂林、凤凰山、麒麟山、龙门套等诸多景点。景区所在的安格庄乡是著名的长寿之乡,全乡11000多人中,有90岁以上的老人59位,全县健在6位百岁寿星中,这个乡占了两位。健康长寿成为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碧水青山同乐,百岁寿星为邻”是对景区的恰当描述。

龙湖旅游度假区龙湖(旺隆水库)旅游度假区距易县县城10公里,位于清西陵崇陵后侧。水面面积70万平方米,最大水深23米。龙湖三面环山,整个地形为一条修长的峡谷,上游经一条人工隧道与拒马河相通,流域内植被繁茂,流水潺潺,空气清新。北面峨磨山的八卦连环洞曾存有三彩罗汉像,“峨嵋晚钟”为“西陵八景”之一;柴厂村和娄亭村在文明生态村创建中兴建的文化长廊、休闲广场和叠水景观,丰富了龙湖休闲度假旅游的内容。

龙湖景区的旅游设施和接待设施完善,湖边有望龙度假山庄、龙湖度假村等10多家旅游

服务单位,可以承办各类会议和展览,开展游泳、垂钓、划船、飘伞、摄影、野餐等活动。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易县采取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各界人士来易置业,现在龙湖周围已建成度假别墅10多座。别墅形制多为欧式。

千佛山森林公园千佛山位于易县县城西北15公里处,为省级森林公园。整座山峰宛如一尊大肚弥勒佛:圆圆的头,圆圆的肩,圆圆的肚皮,笑咪咪的。千佛山的来历,当地传说,千佛山中藏一古洞,古洞内有一千尊形态各异的石佛,是古代能工巧匠雕刻而成,可惜现在洞口被封,早已不知所在了。民国《易县志稿》记载:县西北三十里有千福山,山中有洞,洞中有佛,是乡民祈福之地。盖千福山即今千佛山。还有一种说法,当年有一位高僧在此山中一座神秘的古洞中修炼,当他在一个春天的早晨登临顶峰,俯首向东回望,看到脚下千峰拜舞,万道佛光,犹如众罗汉在倾听如来讲经。于是心中一动,何不照着千佛姿态在古洞中雕造千佛呢?于是他穷尽一生时光和精力,在古洞中用钟乳石雕刻佛像。当第一千尊佛像雕完,高僧端坐涅槃成正果。弥勒佛前是一面高30余米如刀劈斧削的峭壁悬崖,悬崖凹口处,一股清泉喷涌而下,形成飞流直下的瀑布。崖壁被泉水浸透的地方长满青绿色苔藓,一泓碧水在这毛茸茸的苔藓间流动,最后从突出的崖头齐齐的流下去,形成漂亮的水帘。山为弓、水为弦的竖琴弹奏出悦耳的乐声。

历史渊源

古县由来易县作为行政区域名称从隋朝开始,据易县镇国寺石佛座石刻记载,隋开皇元年(581年)置易州,开皇十六年(596)置易县,从此以后,易县多为州治所在地,明代省县入州,专名“易州”和“易县”,相对稳定。易县地名的文化渊源是伏羲氏。州县名称源自易水;易水之名来自于有易氏部落,《竹书记年》载: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这个故事民间叫“王亥仆牛”,发生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商代中期。历史学家翦伯赞、郑天挺在《中国通史参考资料》中断言:“有易氏是商代北方的一个部落,大约在今河北易县。”有易氏部落名称与《易经》同源,有易氏和商族都是善于用八卦占卜吉凶和观测天象的部族,当时使用的八卦现称“先天八卦”,由人类始祖伏羲氏发明。2004年河北省考古研究所在中易水北岸发现了卜骨,为此提供了文物佐证。

建置变迁燕昭王元年(前311),昭王在易县东部建燕下都。西汉在易地置故安县。隋开皇元年(581),在北易水北岸置易州,十六年(596年)于州东二里许置易县,州县因易水得名。州城“东南西北约四里许”,隋大业九年(613)九月,改易州为上谷郡,易县隶上谷郡。

唐代,易县隶河北道易州。唐开元二十三年(735),析原北平县地置五回县,治所在五

回岭东麓,次年迁至西五公城(今易水湖附近),唐末废。开元二十四年(736),又析五回县地置娄亭、板城二县,天宝末年娄亭县并入易县,板城县划归涞水。

五代至宋,先后属梁、后唐、后晋、后周,其间一度归辽,易县、易州建置基本稳定,易州经历几次更名,大多数时间称为易州。明洪武二年(1369)易县省入易州,易州领涞水一县,隶属保定府。清顺治五年(1648),易州属直隶保定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升为直隶州,辖涞水、广昌(今涞源)二县。

民国时期,1912年降易州为易县,属直隶范阳道。1928年6月,易县隶属河北省。

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建立抗日民主政府,1940年7月分建易县、龙华两县,先后属冀西区第三专区、晋察冀边区第三专区、晋察冀行署第一专区。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4月,恢复易县建置,隶属察哈尔省。1949年8月以后,易县属河北省保定专区。新中国成立后,属保定专区,1994年底保定地、市合并后,归保定市管辖。

县城古今易县古城,据《易县志》记载,隋开元年(518)于易水北岸建城。易州城旧为土城,门二:东名“朝阳”、西名“广武”。

明正统十四年(1449)重修。景泰二年(1451)再修。嘉靖二十年(1541)筑护城堤。隆庆二年(1568)重修石砖城。万历五年(1577)以砖石兴筑,三年告成。仍为两座于门,东名“迎晖”,西称“靖远”。清顺治年间(1644~1661)重修,乾隆二十二年(1757)复修。民国年间又复修。

城东门至西门长1220.5米,南城(墙)至北城(墙)最宽处距离1250米。面积1.152平方公里,东西二门各建瓮城,并设有铜闸,内外城楼4座,城外池深7.6米,阔6.7米。城墙周长5393米,建炮台31个,掩身窝铺24个,外墙高13米,西门外有镇远桥,东门外有迎恩桥。

州署位于城内西北部,占地64亩。唐代为节度使公廨,规模宏伟。元至元五年(1268)重修。明永乐三年(1405)州署毁于战乱,仅存正厅。景泰四年(1453)重修。天顺二年(1458)重建正厅三间。天顺三年(1459)建后厅三间。清乾隆元年(1736)重修,州署共有房124间,三亭一池一桥。1913年改为县署。

街巷,明清城内街巷有体仁街、和义街、嘉会街、贞固街、毓秀街、迎恩街、圣助街、通化街、里仁街、长盈巷、览胜街、戒民巷。

1949年前,县城总面积1.152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后,县城几次改建和扩建,尤其是1988年扩建形成了五纵四横格局。城区面积达9.6平方公里。2005年申报“千年古县”,为体

现千年易县的历史文化风貌,对城区进行重新规划,命名更名了部分街道。

城区共有一级路街9条,同兴路、金台路、朝阳路、易兴路、靖远大街、阳元大街、开元大街、泰元大街、迎晖大街;二级路街18条,迎宾路、友谊路、团结路、长安路、龙兴路、文化路、红梅路、乾安路、山厂路、花园路、育英路、府前街、金桥街、城隍庙街、财神庙街、东园街、新园街、建材街;三级路街103条,其中胡同13条,巷90条。

高楼居住群遥相呼应,构成城市地标的景观。改革开放后,城区居民居住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先后建起鑫苑小区,华宇小区,平安小区,易水公寓,迎宾小区,长安嘉园,乾安小区,明珠小区。燕都名苑,西花园小区,花园小区,云蒙家园,惠东小区等40个居住小区和居民楼。建设了文化广场娱乐场所。

地名命名特征易县现有469个行政村,根据考证统计,建于汉代以前的75个,晋4个,隋5个,唐32个,宋58个,元16个,明129个,清135个,民国10个,新中国成立后6个,千年以上的古村占37%。通过地名调查,这些地名的命名类型多样,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反映了易县古老的历史渊源。

围绕古燕都命名共有25个,如在故都中心,曾是“辎軿柴彀,填街衔陌”,一派繁荣景象。燕下都毁后,此处形成一村落,即名“高陌”(“陌”,当地读“卖”);东、西斗城因燕城环绕村落西、北、东三面,村庄被围在中间,呈一斗状,故名东西斗城;城角,原名小脚村,因其位于古燕城的西南角,故名为城角村;北东,此处为燕都城东北,原住一军吏姓董,故名北董村,后因“东”字较“董”字易写故改为北东村;练台,村南有二台,一曰练台,一曰观音庙台,为燕国练兵之台,故而得名,后渐演变为练台;大、小北城,此地旧为古燕都北城东门北边,与大北城相对,故名大、小北城村;郎井,据古文意解为秩序良好。此处旧为燕下都古城池,建有大面积的宫殿群,为表示城风有条不紊,故名郎井;方城,该村位于燕城西门外,旧为屯兵拱卫禁旅之兵营,呈方形之城,故名为方城村;东城阳因坐落于燕长城朝阳处,故名东城阳;荆轲山,该村始建于辽代,此处原有荆轲馆,现存有砖结构塔一座,一说圣塔,一说荆轲塔,传言此山即荆轲衣冠冢,故名为荆轲山村;东市,西市、北市始建于战国时期,是燕国市场,故名东、西、北市;东扬威城、西扬威城、中扬威城,系燕国检阅军卒、跃马扬威之所,故名扬威城;武阳台,一曰台为燕将秦武阳练兵点将之处,一曰中易水古称武水,燕下都又称武阳城,即武水之阳,武阳台属于武阳城的中心建筑,后此形成聚落,即名武阳台;军营,始建于战国时期,此地旧为古燕国屯兵戍卒的营地,故名军营;燕子,据考证,此地旧为燕下都监押犯人之所,相传燕王西宫犯罪被拘于此,于狱中生一子,

故名燕子。南白虹、北白虹,相传燕荆轲刺秦王,燕子丹送行至此,荆轲高歌气贯长虹,有白虹贯日,为后人所敬。既以此命名村名。

以地形、地貌命名因易县地形、地貌复杂,在地名命名构成中,以这类地名最多,有246个。如:孔山,因村西有座山峰,山上有大小不同的三个孔,故名孔山;三尖峪、蔡家峪、七峪,都是因位于山谷间故名;良岗、桑岗、富岗,都是因位于山冈或坡岗上而得名。

以初始定居者姓氏命名这类地名富有人文色彩,反映了居住者姓氏的特点。如刘家庄、冯家庄、李家台。

以文物古迹或历史事件命名上隘刹,下隘刹,因两村中间有一座古刹位于两隘口之间,故名隘刹;盘神庙、真武庙、老君堂、朝阳庵,都是因聚落中建有庙庵而相应命名;紫荆关,是因为位于内长城重要关口紫荆关上而得名;忠义村曾是清西陵中泰妃陵内务府所在地,府内有一座关帝庙,民国改元后,取关羽忠义之意,将内务府改称忠义村;后部,原来驻有直隶各地为泰陵做供品的夫役,称泰陵礼部,后改名后部营房,民国改元后,改称后部;位于狼牙山西北麓的五勇村,原名甘河北沟。为永远铭记狼牙山五勇士的英名,1944年,抗日民主政府将甘河北沟更名为五勇村。

文物遗存

古遗址

北福地遗址位于易县县城西南12.5公里的北福地村,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0.5~1米左右。发现于1985年,是我国最重要的史前遗址之一,对研究北方地区史前文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2003~2004年的发掘,发现了3个阶段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其中北福地一期遗存是此次发掘最重要的发现,其年代与磁山文化、兴隆洼文化的年代大体相当(距今约8000前),在地域上填补了这两支文化之间的空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房址、灰坑,还发现了祭祀场遗迹,出土了玉器、石器、陶器等重要遗物,特别是发现了大量陶刻面具,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史前面具作品,为研究原始宗教或巫术提供了重要新资料。

北福地遗址正处在新石器时代中原、北方、山东三大文化区之间的夹缝交界地带,文化地理关键,是研究三系统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重要地域。此外,遗址属于史前村落遗址,是早期新石器文化生存发展环境人地关系研究的较好个案标本。

七里庄遗址位于易县县城东北3公里的七里庄村南,遗址东西长735米,南北长约

207~300米,遗址面积约16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1~2米。1990年被河北省文物普查队首次发现。1996年为配合陕京输气管道工程,由河北文物研究所负责承担七里庄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发掘总面积800平方米。2006年,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保定文物管理处,易县文物保管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七里庄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7000平方米。遗址堆积丰富,延续时间长,发现新石器至商周时代等5个时期的文化遗存。

发掘出土石器有斧、铲、镰、刀,陶器有鬲、盆、罐、甗、甑、圆底釜,红陶钵,铜器有耳环、镞等。其中以花边口沿鬲最具特色,高领近直筒形深腹,大袋足,粗大实尖足与袋足基本已浑然一体,呈圆锥体状,领部的附加堆纹上移至口沿外侧,有的与口沿合为一体成为所谓的叠唇状,形体更加高大,通高多在45~60厘米。另外,存在少量绳纹矮裆袋足鬲和绳纹厚唇簋等西周文化陶器。还发现陶盆与薄片石壁组合成套作为祭器的祭祀遗迹和小量灰坑,出土遗物以夹云母红褐陶绳纹釜最具典型性。文化面貌与燕下都遗址基本相同,属战国文化。

根据1997、2006年对七里庄遗址发掘取得的资料分析,土著燕国文化发展到西周初年时,周武王分封的燕国在原商燕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融合和发展,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燕文化,我们可以称之为姬燕文化。

燕下都遗址位于易县县城东南,北依北易水,南临中易水,略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8.3公里,南北宽4~6公里。中部有运粮河纵贯南北,河东侧有隔墙一道,将城分为东西两城。运粮河以西称西城,是为加强东城的安全而设的防御附城;运粮河以东称东城,是当地人们聚居和生活的中心。南北有古河道和城壕沟通两水。

东城可分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居住区、古墓葬和古河道五大部分。宫殿区在城址东北部,由三组建筑群组成。以武阳台为中心,东北有小平台,东南有路家台,西南有老爷庙台。与宫殿区相关的有武阳台、望景台、张公台、老姆台建在一条中轴线上,其中老姆台建在东城北部城外。还有一些台建在城墙体上,是为宫殿区的安全而建的,如练台、岗子、朱家台等。手工业作坊区围绕宫殿区,分布在西北到东南的弧线上,如制兵器、冶铁、铸币及制玉、骨器和陶器等作坊。居住区在东城的西南、中、东和东北各部。作坊和居住遗址发现30 余处。墓葬区设在西城和东城的西北角,东城有“九女台”和“虚粮冢”两个墓区。西城有辛庄头墓区,共计33座。这些墓都有高大封土,应为王侯墓;东城南墙外有丛葬墓。古河道和城壕有5条。可以想见当时城内河网交织,清水贯流,即起到保障都城的安全防卫功能,又便利了交通和用水,排水。现在遗址地面上可见城墙、台基和墓葬封土。是一处反映战国

时期城市发展的代表性城址。

燕下都遗存丰富,自19世纪末以来不断有文物被发现,出土大量陶器、石器、蚌器、铁兵器、货币、金银器等。仅从1961年到1982年,又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发掘、搜集的文物已超过10万件。

清光绪十九年(1893),在燕下都出土了齐侯四器铜敦、铜鼎、铜匜、铜盘,现藏于美国纽约市立博物馆,1914年在老姆台东侧发现铜龙一件,现藏于比利时。1930年,由北京大学教授马衡率领的燕下都考古团,在老姆台进行大型考古发掘,历时34天,发掘出土文物201袋又36木箱。1958年在老姆台附近出土虎头形陶水管出口部分,保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1964年,在老姆台东出土大型铜铺首衔环,高74.5厘米,重22公斤,形体巨大,纹饰及造型精美,是罕见的艺术珍品。

1965年在武阳台附近发掘一丛葬墓,出土身首分离、互相迭压的人骨架22具,遗物1480件,其中铁制品约占60%,有剑、戈、矛及铁盔、铁甲散片等;铜器约占33%,有戈、剑、弩机、镞及货币(明刀)等。出土的纯铁兵器和钢制品的发现,将中国掌握淬火技术的年代提前了两个世纪。1977年在辛庄头村西发掘一座大型战国墓,虽早年被盗,仍出土有不少金银器,仅金饰品就有80多件,重2850克,其中刻铭计重量的衡器20件,是研究战国时期度量衡的重要实物资料。在东贯城村采集的人物鸟兽阙状铜方形饰,上部为阙室的方柱形座,通高21.5厘米,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多层楼阙建筑模型,上面雕镂的人物、鸟兽栩栩如生,生动再现了贵族生活的场景。对研究当时宫室建筑、雕刻工艺及贵族生活习俗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出土的数千件半圆形瓦当,纹样装饰繁多,且富于变化,内容丰富多彩,集中反映了燕下都宫殿装饰艺术的成就,具有燕文化的突出特点,为燕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实物资料。

燕下都见证了燕国的兴盛与衰亡。燕国后期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均与燕下都有关。燕昭王(前311~前279年在位)是燕国中兴之主,他即位后,发奋图强,采纳大夫郭隗的建议,筑黄金台广纳贤才,乐毅、剧辛、邹衍等一大批人才来到燕国,辅佐昭王治理国家,使燕国国富兵强。燕国与赵、齐共灭中山国。昭王任用秦开击破东胡,燕国疆域向东北扩展到了辽东,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就在燕昭王着力恢复国力的时候,赵惠文王要调兵攻燕。昭王得到消息后,派苏代使赵,苏代见惠王,以过易水时见过鹬蚌争持不下,被渔人毫不费力的得到一事,寓燕赵之间动武,两败俱伤,而秦或齐就会乘机于中取利,惠王遂罢兵。这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句话的来历。

到周赧王三十一年(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乐毅为上将军,在下都拜将誓师。乐毅率燕、秦、赵、魏、韩五国联军征伐齐国,在济西(今山东聊城南)大败齐军。之后,乐毅将其他四国军队遣回,独率燕军深入齐境,攻克齐国都城临淄,尽取齐国的宝器。齐泯王东逃西窜,最后逃至莒被杀,燕国军队攻下齐国70多座城池,划为燕国的领地。没有攻下的只有莒、即墨。燕昭王三十三年(前279),昭王逝,其子惠王立,困守既墨的齐将田单乘机施反间计,散布乐毅要代齐王自立,拥有齐国。惠王中计,派骑劫代乐毅为师,乐毅觉得燕惠王容不下自己,投奔了赵国。骑劫不懂怎样带兵打仗,屡屡上当。最后田单大摆“火牛阵”,向燕军大举反攻,将燕军击溃,杀死骑劫,齐军收复燕军占领的刘国城池,燕军退出齐境。

秦王政二十年、燕王喜二十九年(前227),燕王喜和燕太子丹遣荆轲携带督亢地图和秦将樊於期的头颅,去秦国谋刺秦王,秦舞阳等相随。荆轲功败垂成,被杀。秦王政大怒,命王翦、辛胜攻燕,与燕军战与易水,大破燕军,攻陷燕下都。自此燕下都荒废。

到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时,游历燕下都,见到的是断垣残壁、荒台古冢,在败馆凋墙上尚镌刻着一些名号。19世纪末以来,随着燕下都遗址珍贵文物的不断被发现,才又引起人们对这座曾经辉煌过的都城的关注。1961年3月,燕下都遗址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墓葬

丛葬墓群(人头坑)丛葬墓群是战国时期的墓葬群,共有13座墓葬,东西方向排列,其中西侧9处位于易县凌云册乡解村村东,自西向东依次为13号、12号、11号、10号、1号、2号、3号、4号、5号。其中只有1号墓残存部分封土,其他8处已无封土。在定兴县魏家庄乡中陶沈村有3处,自西向东依次编号为6号、7号、8号,这三处墓葬地面上仍保留着高大的封土堆。1982年7月,列入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原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曾对丛葬墓群中的二处进行了局部发掘,每处里埋有约2000多个人头骨,人头骨有被射杀的痕迹,以此推算丛葬墓群共埋葬有约3万个人头骨,所以这里又俗称为“人头坑”。这些人头骨究竟是什么原因而被埋葬的呢?目前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是丛葬墓群的人头骨是死于“子之之乱”的燕国人;二是这些人头骨是“乐毅伐齐”战争中被杀的齐国军士的人头。

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位于易县县城西15公里的梁格庄西永宁山下,是清朝皇室两大陵墓群之一,在北京以西约120公里。是我国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品种齐全的清代皇家陵寝

园林建筑之一。1961年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清西陵和清东陵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陵区西依紫荆关,南临易水河。四周层峦叠嶂,松柏葱茏,景色清幽。清朝最初建陵于遵化马兰峪。雍正皇帝即位后,原在马兰峪九凤朝阳山选定陵址,动工兴建,后因穴中质量带有大量砂石,遂废陵址。命怡亲王允祥等人为其另择地建陵,经过一番考察,认为易县永宁山太平峪为“乾坤聚秀之区,阴阳合汇之所,龙穴沙水,无美不收……洵为上吉之壤”。于是决定在此兴建泰陵;自此清朝帝陵在关内分为两地,遵化县陵区位于京城以东,称东陵;易县陵区位于京城以西,称西陵。自雍正起,实行昭穆之制,一东一西,隔辈相聚,祖孙葬于一地。乾隆时又有诏定父子不葬一地之制。

陵区内有帝陵四座:泰陵、昌陵、慕陵、崇陵;后陵三座: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妃陵三座:泰妃陵、昌妃陵、崇妃陵。此外,还有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14座。共埋葬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及王公、公主等76人。

西陵周边近100公里,外围原有红、青、白三层界桩,每层相隔5公里,界桩以外还有官山,不准老百姓进入。为管理陵区,特别设立了一套机构,由皇帝任命泰宁镇总兵兼西陵总管大臣,统管西陵事务。并委派辅国公、镇国公两位王公,设置东府、西府,作为皇室的代表,专门负责守陵。旧时东陵和西陵的祭祀活动频繁,每年清明、中元、冬至、岁暮和忌辰都要举行大祭,每月朔望有小祭。

西陵建筑保存完整,共有房舍千余间,石质建筑和石质雕刻百余座,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围墙长达21公里。整座建筑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发展水平和优秀的民族艺术特色,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建筑形式和布局与东陵相同,均按照清代严格的宫式标准规制建造,等级森严。后陵小于帝陵,园寝又小于后陵。帝陵、后陵有红墙环绕,建筑均以黄琉璃瓦覆顶;妃、公主园寝虽有红墙环绕,但均以绿琉璃瓦盖顶;行宫、衙署则是灰色砖墙,均以布瓦盖顶。各陵的主要建筑有碑楼、神厨库、朝房、隆恩殿、明楼、宝顶等。

泰陵是雍正皇帝(胤祯)的陵墓,附近一个皇后和一个皇贵妃,是西陵中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陵墓。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乾隆二年(1737)竣工。泰陵入口处第一座建筑是五孔石桥,桥北为三座巨大的石牌坊,都是五间六柱十一楼形式。坊北为大红门,是进入泰陵的正门,两通“官员人等到此下马”的下马碑分立两侧,由此通向一条宽10米,长2.5公里的神道,砖石墁地,松林夹道。神道将中轴线两侧的建筑贯通起来。进大红门后,北侧是具服殿,是皇帝或其他主祭人更衣的地方,殿北为30米高的圣德神功碑

亭,重檐歇山顶,亭内两通圣德神功碑上记载了雍正皇帝一生的功绩。碑亭四隅各立一座汉白玉华表,满刻云龙纹浮雕,气势庄严。由此过七孔桥,神道两侧排列着五对望柱和石像生,石像生形象逼真。再北有一座小山,称蜘蛛山,充作影壁。绕过此山,即见龙凤门,四柱三门,上有用琉璃制作的云龙花卉装饰。门两侧是碑亭、神厨库、井亭等,是存放供品和制备祭品的地方。东西朝房和东西护班房分立在隆恩殿门外两侧。隆恩门面阔五间,三门,单檐歇山顶。门内东西两侧各有焚帛炉一座,北有东、西配殿,东配殿是放祝版的地方,西配殿为喇嘛念经的场所。再北是主体建筑隆恩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内明柱沥粉贴金包裹,顶部饰旋子彩画,梁枋装饰金钱大点金,整座殿宇金碧辉煌。大殿内是举行祭祀活动的地方。殿后依次为三座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等建筑,明楼中有墓碑,从明楼有马道通宝城,宝城上面是宝顶,下面是地宫。雍正十三年(1735)雍正皇帝暴死,乾隆二年(1737)三月,雍正和已死的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合葬入地宫。乾隆皇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后当时还在世,所以在泰陵东侧为其建了一座泰东陵,并给皇贵妃等21个皇妃建了泰妃园寝。

昌陵是嘉庆皇帝颙琰的陵墓。颙琰在位25年。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乾隆传位于他,并为其在泰陵西南选好陵址。昌陵于嘉庆八年(1803)建成,规模与泰陵不相上下,其宝城比泰陵的还要高大。隆恩殿内用花斑石墁地,光滑耀眼,犹如满堂宝石。昌陵建成后,先葬入孝淑睿皇后,道光元年(1821)葬入嘉庆帝,封闭地宫。嘉庆帝另一个孝和睿皇后死后,葬在另建的昌陵西1.5公里的昌西陵。还建有昌妃园寝,葬有嘉庆帝的恭顺皇贵妃等17个皇妃。

慕陵是道光皇帝旻宁的陵墓。旻宁是嘉庆皇帝的次子,曾被封为智亲王,后立为嗣,在位30年。道光即位不久,就在东陵宝华峪建陵,历时7年竣工,并葬入孝慕皇后,可是次年就发现地宫浸水,道光大怒,下旨追查有关人的责任,并将陵墓拆除。道光十二年(1832),道光皇帝亲自在西陵区选定慕陵陵址,当年动工,并命名为龙泉峪。道光十八年(1836)建成。陵园规模较小,没有大碑楼、石像生、明楼等建筑,殿宇也不施彩绘。但形制特殊,别具一格。隆恩殿全部以楠木建造,精美异常,殿内藻井、檩枋、雀替等构件雕刻有数以千计的游龙、蟠龙,龙首高昂,形体矫健,犹如飞腾于波涛云海之中,极富变化。因楠木香气浓郁,龙首吞云吐雾,形成“万龙聚首,龙口喷香”的氛围。慕陵葬有道光帝及孝穆、孝慎、孝全三位皇后。慕陵东500米有慕东陵,原为皇妃园寝,因葬入孝静皇后而扩建为慕东陵,另葬入的有妃、嫔、贵人等16人。清王朝到道光皇帝时已腐朽不堪,国运已衰,道光帝本人崇尚节俭,主张“黜华崇实”,并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下旨废行宫,以节省财力,但这并不

能从根本上扭转国破山河碎、内忧外患的局面。所以慕陵建成如此规模,也算是奢华了。

崇陵是光绪皇帝的陵墓,建在泰陵东约5公里的金龙峪,是清代帝王陵墓中建造年代最晚的一座,也是中国的最后一座帝陵。光绪皇帝4岁登基,在位34年,始终在慈禧太后的掌控之下,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二月困死于瀛台,在其生前并未建陵,宣统元年(1909)始为其建陵。1912年,清王朝被推翻,由逊清皇室续建,按清室退位条件,经费由民国政府支付。1913年,做着皇帝梦的民国大总统袁世凯从逊清皇室经费中拨款续建,1915年建成,葬入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崇陵规模较小,动工修建时清政府已临近崩溃,因此无大碑楼、石像生等。建筑用料均以桐木、铁料为主,俗有“桐梁铁柱”之称。崇陵地宫曾于1938年被盗掘,1980年经考古发掘清理,正式对游人开放参观。地宫为拱券式石结构建筑,由闪当券、罩门券、明堂券、穿堂券、门洞券和金券组成,四道石门以巨大的青白石雕成,上雕有菩萨立像,高1.99米,神态威武。金券高大宽敞,是地宫的主体建筑,东西长12米,南北宽7.2米,高8.95米,全部用青白玉石构筑。宝床上放置有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的棺椁。

崇陵东侧是崇妃园寝,珍妃墓在东,瑾妃在西。珍、瑾二妃为同胞姐妹,其中珍妃深得光绪的喜爱,因反对慈禧太后听政,支持光绪自主朝政,被慈禧贬为贵人,又因支持光绪变法维新,而被慈禧太后打入冷宫。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挟持光绪帝仓皇出逃,行前想起了囚在冷宫中的珍妃,假意表示要带她西逃,珍妃不肯。慈禧令太监将珍妃推入院中的一口八角井,珍妃喝住太监,自己跳入井内,太监向井内投入了两块石头。翌年,慈禧等回到北京后,为遮人耳目,谎称珍妃是为了避免洋人侮辱而跳井自杀的,为珍妃恢复贵妃身份,将尸体捞出,葬于北京西郊西直门外田村,1915年迁葬于崇妃园寝。瑾妃于1924年去世后,葬入崇妃园寝,是最后一位葬入清西陵的皇妃。

宣统墓地根据皇帝登基即选陵址的旧制,溥仪继承皇位后,便于崇陵旁的望龙村北选定了“万年吉地”。此地俗称叫做狐仙楼,四面环山,中间一块方圆三华里平坦的盆地。金井穴位选在了盆地西北角的半山坡上,金井对面五公里处是两山相间的山口,与崇陵遥遥相对。宣统帝陵寝工程于宣统二年破土修建,采取了先地下、后地上、由后向前逐步施工的办法。施工一年有余,完成了地宫开槽奠基和明楼宝城等基础工程。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便倒台了。至此宣统陵寝工程停止,再没有恢复兴建。1995年,溥仪骨灰葬在西陵陵区内。

古建筑

燕南长城燕南长城约筑于周安王二十二年、燕厘侯二十一年(前380)之后,该年齐伐燕至桑丘(今徐水县清河北岸之空城),韩赵魏三国伐齐亦至桑丘。此时燕国最大的威胁是齐国,即沿南易水一线筑长城。西起易县,历徐水、安新、雄县、文安,至大城县大清河、子牙河、古黄河会合处,长约250公里。在易县境内,西起狼牙山东侧仁义庄西之科罗头第二个山峰,沿南易水(瀑河)北岸往东,经柳泉、塘湖、邓家林、阳城村、尉都、黄金庄,曲城,入徐水境。这条长城线上曾是重要的古战场。宋辽20余年战争中,辽军多由此南下。目前,易县境内残存的三段长城约300多米左右。

紫荆关长城紫荆关汉为五阮关,北魏称子庄关,宋曰金坡关,金元以来以

山多紫荆树改为紫荆关。在易县西45公里紫荆岭上,关山险绝,负山临河,山谷崎岖,崖壁陡直,状如列屏,易于戍守,为太行八陉之第七陉——蒲阴陉。南有盘道之险,北负拒马河之流,控扼西山诸关隘。进以浮图(峪)为门户,远以宣(化)大(同)为藩篱,成为犄角之势。一关雄居于中,群隘翼庇于外,规模壮丽,屹然畿辅保障,1996年12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荆关有东西二城相连,在拒马河南岸。东城设文武衙署,西城为驻军之所。拒马河北岸有小新城,与西城隔水相望,呈犄角之势,两城以铁索相连,为关城之前哨。关城东、西、南三侧墙外有墙,北墙下临拒马河,依山面水,形势险要。紫荆关关城总长11000多米,共有城门9座、水门4座、战台19处。关城有东西南北门,北东南三门皆在东城,以南北二门为交通要道。北门因城墙外即是拒马河,故北门东开。该门系瓮城建筑,瓮城内有二门,西门通西城,南门通东城,俗称北三门,门有匾二重,上书“河山带砺”下重书“紫荆关”。第二门额匾书“表里河山”。南门三重,外门称南天门,门额书“畿南第一雄关”。东门额匾书“紫塞金城”。古代文人描述这里“万里蜿蜒壁,千峰拥塞门。风雄秦上谷,气压赵楼烦”。

该关原有参将署(后为副总兵署)、守备署及文庙、关帝庙、城隍庙、真武庙、泰山行宫、观音院、碧峰寺与丁起宗祠等祠宇,它不仅是军事重镇,还是道教、佛教之香火之地。关城两侧翼城墙向左右延伸,往西经盘石口与浮图峪城堡相连,长达35公里。往东经奇峰口至桑园20公里,沿途各口建城堡。设盘石口、奇峰口把总,分统东西各口。往南、北皆有墙、楼,布于崇山峻岭之巅。紫荆关自成严密的防御体系,即可对外指挥长城干线的战斗,又可依自身的防御体系独立作战。

明正德三年(1508)设参将,九年改设副总兵。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移副将于正定,改参将驻此,辖白石口、广昌营、浮图峪、乌龙沟、宁静安(庵)5营。

圣塔院塔(荆轲塔)圣塔院塔位于易县县城西南1.5公里的荆轲山上,又称荆轲塔,为原圣塔院寺内建筑,约于辽统和二十二年至二十七年间

(1005~1009),奉萧太后之令而建,辽寿昌末至乾统二年(1102)重修。明万历六年(1578)重修,以明御史熊文熙题“古义士荆轲里”碑称荆轲塔。清代又有重修。圣塔院寺的围墙及寺内钟楼、大殿等建筑,在20世纪40年代尚存,大殿内从明朝改祀古燕国义士田光、荆轲、樊於期等人的塑像,又称“三义庙”。荆轲刺秦王失败后,后人在当年太子丹专设的荆轲馆旁筑荆轲衣冠冢,遂称此处为荆轲山。现存塔和明代重修塔铭、清《重修圣塔院记》碑及熊文熙题“古义士荆轲里”碑。人们追慕荆轲的侠义之风,古时每逢清明节,都要在塔上张挂白幡,设有三牲祭祀,招荆轲之英魂,故又称此塔为“招魂塔”。

塔为八角十三层,通高25.36米,砖石结构,实心。最下为束腰须弥座,砖雕双抄五铺作斗拱,上承托栏板和望柱,再往上为四层仰莲。束腰八角施雕花石柱。第一层塔身较高大,仿楼阁式,东、西、南、北四正面辟拱券门,门上雕出圆形铺首,余面为直棂盲窗,八角均施塔柱,檐下施单抄四铺作斗拱,斗拱下饰如意方头。第二层以上均为叠涩檐。塔刹为十三层相轮、圆光刹尖,结构齐全,上丰下锐,为明代大修之作。后经多次修茸,仍保留辽代风格。1986年打开塔的天宫,发现了纸质《大般涅槃经》和部分残损的《地藏经》。并于当年对塔进行了全面维修。2006年5月,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塔庵双塔位于易县太宁寺村西北1.5公里,在易县县城西偏北25公里,

建于太宁山积翠屏下的双塔庵内。双塔庵因双塔而得名,现僧房、佛殿已毁,仅存双塔。

东塔始建于辽,虽经明万历年间重修,仍基本保持辽代建筑风格。通高17.4米,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双檐斗拱,分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塔基为砖砌,须弥座,束腰每角置力士像,每面由间柱分为两块,雕有祥云、金鱼等图案。束腰上端为砖雕斗拱承托勾栏,勾栏上雕刻多种图案,上置仰莲座承托塔身。塔身第一层正面辟拱券门,门内为方形天宫,覆斗顶。正面两侧斜面上各有一砖雕菱形棂条的假窗,每角有一砖雕七层小塔。檐下为砖雕斗拱,椽飞承托檐头,上盖瓦垄。由第二层起,以上每层叠涩四级托檐,上盖瓦垄,木质角梁。塔身由第一层至十三层的宽度变化不大,所以整座塔呈上下基本等宽的立柱,使塔看起来古朴厚重。

由东塔向西南约30米处,三面环崖,只有一陡峭的栈道可通其上,地势险峻,而西塔就建于此,西塔高10.58米,平面六角,高三级,分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塔基为砖砌,束腰每角有相对飞天,背面辟门,侧面置砖雕盘龙及直棂假窗,每面檐下饰如意头,束腰上置双抄斗拱,上为仰莲座承托塔身。塔身出檐三层,第一层正面辟门,内有佛龛,门券上雕有相对飞天。对面辟砖雕假门,其余各面置砖雕假窗或砖雕盘龙首,每角均有砖雕塔柱。第二、三层为檐式结构,均为叠涩砖承托檐部,上承塔刹。塔刹自下而上为砖砌覆钵及相轮十三层承托仰莲、宝光。与东塔相比,西塔显得灵巧轻盈。

1993年7月,双塔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另塔旁还有明万历《大明重修双塔碑记》、《重修双塔寺记》石碑两通残碑。

观音禅寺塔(燕子塔)位于易县县城南的燕子村西,原建于观音禅寺内,又称观音禅寺塔。因位置在燕下都西城的南部,当地传说是为了纪念燕国太子丹而建。燕子塔为砖结构,通高16.5米,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建筑。塔基为束腰砖座,束腰雕有花纹。首层塔身南面辟门,门内原有石雕佛像,东西北三面做砖雕假门,斜面为直棂假窗,檐下出四铺作斗拱,做出椽飞,檐部以黑筒板瓦封顶。二至十二层较短,檐下出四铺作砖雕斗拱,塔檐由上下各三层叠涩砖砌而成。第十三层塔身较高,南面劈门,北面原嵌有石佛,其他各面为素面。塔顶为布筒板瓦顶,上为莲花座,造型精美。关于塔的建筑年代,因未发现确切的记载,从塔的造型及斗拱来看,有的专家认为,此塔有明显的明代建筑风格。1982年7月,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时定为金代。

燕子塔与荆轲塔、血山镇陵塔、黑塔、白塔,有“五塔镇燕山”之说,这五座塔都位于易县城南或西南,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燕下都附近,连同燕下都遗迹,形成一片可观的文物群和文化带,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现在燕子塔前已经建成小型公园,南面筑起黄金台,公园中心矗立有燕昭王雕像,周围植树木花草,成为游人体味燕文化的场所。

开元寺塔(血山塔)位于燕下都西侧的今血山村,建于元代中统二年(1261)。原为佛教寺院之塔,塔上原有玉石佛雕像,寺内有石经幢,因位于血山村名血山塔,传樊於期于此自刎,祀樊於期。樊於期得罪秦王逃至燕国避难,秦王将其全家杀害。太子丹将其待为上宾,为其筑樊馆,该山称樊馆山。他为报家仇和太子搭救款待之恩,让荆轲以己之头接近秦王,并趁机刺杀秦王,毅然自刎。因樊於期血洒樊馆山,而改名血山。该塔为三层。

千佛宝塔在易县狼牙山东南、龙门水库北岸西山北乡塔峪村村南有一座龙泉大历寺,据史料记载,始建于唐代大历年间(766~779)。清顺治年间在寺院

易县人的来历

一、汉族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境内居住着有易氏部落,这是易县汉族居民的始祖。后来殷部落首领上甲微讨伐有易氏部落,灭了有易氏,其地归殷。 战国末其的公元前311前,燕照王建燕下都于县境东部,为燕国政治文化中心,本地居民主要集中于都城周围及易水两岸居住。 安史之乱后,公无814年,易州仅569户。宋、辽、元期间,又为边界地区,兵事繁多。估计原驻民跑的跑,死的死,没剩下多少了。有的也就是守边的家属了。 明洪武年间,长城以北的小兴洲(今属河北承德地区)相继有汉族居民迁徙入境定居。记得我小时候,自己小脚趾分叉,很不好剪趾甲,奶奶便说,咱是小兴洲人,这是咱族的记号。长大后不止一次的听说小脚趾分叉是某某族的标志,什么满族啊,什么炎黄子孙啊,其实啊,不单咱黄种人,就是白种的,黑种人也有小脚趾分叉滴。唉,现在咱易县人上个厕所还说是“解手”呢,可见当时被迫迁徙是多么无奈,可能是绑来着滴。传说中的燕王扫北,山西洪洞移民跟咱不沾边,主要是定州那一片儿。同样是保定人,咱语言就太不一样,而和高碑店,涞水差不多:昨天就是咧个,咧咧个,典型的小兴洲语言。 明清两代浙江籍汉族官员来易易供职,任期届满后,部分定居,死后埋在西关的河套边的公墓里,人称“绍兴坟”。1911年辛亥革命发生后,清西陵禁地开放,有大批来自完县等地汉族居民迁入县境陵区内定居。 二、满族 满族人自清代初期即开始迁入,后来成一定规模地般迁入境定居。一是清王朝因军事需要在易州设守城营兵,其中部分满族将官携家眷而来,也有满族士兵落户;二是于家大规模圈占土地和管理皇庄、王庄、官庄,先后派进易州大批八旗兵丁;三是用于守陵、护围、镇守驿站而调入的八旗兵丁。 顺治元年(1644年),易州城内设游击衙门,派驻守城的营兵,其着属陆续前来定居。大部分满族居民住在县城附近的石赛、中亢各庄、北市等村庄。顺治三年至康熙年间,清廷为安置入关皇室、贵州及八旗子弟,政府清查京畿各州且有无主荒田和明朝后亲、公侯的土地,设置皇粮庄头,遗满族分别居住在东、西、南、北四韩村和东邵、大方、涞山、东庄、黄山、西北奇、固村等村。韩村满族钟氏于顺治元年从盛京(今沈阳)里岗屯迁居而来,至今已15代。西北奇马姓原为满族那拉氏,定居后改汉姓。南韩村鞠氏、东邵吴氏、固村王、张、于、赵四姓居民都是顺治年间迁入满族后代。 雍正八年(1730年),在易州城西30里的泰宁山下始建皇陵,北北京、沈阳、热河、东陵调拨军政官吏驻西陵、梁格庄一带监造营房,长期担任陵区守护,在陵区内建成五道河、太平峪、晓新村、龙里化、龙泉庄、凤凰台、华北村、太和庄、下岭、北百泉、张格庄等1 4个满民营。雍正在世时,把和他争皇权的14弟15弟发配去守康熙的景陵去了,不知道他的陵哪个皇子守的。 辛亥革命前陵区内各村全部是满族,辛亥革命后满族人陆续外迁,主要迁往北京、保定、山西及关东各地,境内满族人口锐减,部分汉族迁入陵区定居,出现满汉杂居。 三、回族 元代开始有回族人迁入县境,最早聚居点是北董(今名北东)及城内。明代回族人迁入定

易县简介

易县县情 易县,古称易州,因易水而得名。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部,总面积2534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处),469个村,总人口56万,有汉、满、蒙、回等22个民族。地势西高东低,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大县。2010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3.31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7亿元,同比增长20.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78元,同比增长6.1%。目前是河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易县历史悠久、生态良好、交通便捷、物产丰饶,可以用“近、远、红、绿、多”五个字来形容。 一是近。易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方便。自古为畿南重镇,位于京津保三角地带,处于环京津都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内,东北距北京120公里,东距天津190公里,南距保定70公里。国道112线、省道232线(京赞线)、241线(宝平线)与日益完善的县乡道路构成了顺畅快捷的公路交通网络,京昆高速已建成通车,张石高速和荣乌高速正在紧张建设之中,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21公里。易县境内包括了大北城、清西陵、狼牙山、血山、坡仓等多个高速出口。 另外,高易铁路、京原铁路位于县境东西两侧,成为易县联通外界的铁路动脉。

二是远。易县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可考证的人类历史上溯到8000年以前的北福地文化,北福地遗址出土的刻陶面具和磨光大石耜(sì,像犁一样的农具),见证了最古老的雕刻技术和农耕文明,此处遗址的发掘成果被评为“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公元前21世纪,有易氏部落就在易水两岸定居,留下了“王亥仆牛”的故事。公元前311年,燕国即以下都为都城。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置易州,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易县,迄今已1400 多年,2006年被联合国命名为“千年古县”。二百多处古文化遗存遍布全县,县内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清西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燕下都、清西陵、紫荆关长城、老子道德经幢、北福地遗址、荆轲塔),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城内清真寺、观音禅寺塔、千佛宝塔、云蒙双塔、丛葬墓群、狼牙山五勇士跳崖处、镇国寺石佛、燕南长城、七里庄遗址),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保存完好,为我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紫荆关负山阻河,是军事建筑与自然风景结合的经典之作;千秋绝唱荆轲塔、千古之谜人头坑、千载佳话黄金台、千年不朽道德经显示了易县悠久厚重的文化内涵。易县拥有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易县东韩村拾幡古乐、易县摆字龙灯、易水砚传统制作技艺)和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易县后山文化、易县燕子古乐、绞胎瓷制作技艺),是悠久历史文化

河北省易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河北省易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班级:09土管四班 组别:第三小组 组员:孔喆周涛许超姜伟 杨彬张琪陈琳徐鑫 何旭平曹佳滕吴思远 穆航飞王登吉张小龙王东升 指导教师:高彩云 完成时间:2012年6月6日

目录摘要 一、易县概况 1.地理环境 2.行政区域 3.交通状况 4.地形地貌条件 5.气候条件 6.土壤条件 二、土地利用现状介绍与分析 1.土地资源特点 2.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3.土地利用程度及潜力分析 4.水资源分析 5. 林业资源分析 6.旅游资源分析 三、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四、土地利用优化的措施

摘要:本文主要从地理环境、行政区域、交通状况、地质地貌、气候水位等方面介绍了河北易县的概况,着重介绍了该区域土地利用现状保括土地资源特点、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土地利用程度、水资源、林业资源、旅游资源的情况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字:易县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结构土地优化措施

一、易县概况 1.地理环境 易县,古称易州,西倚太行山脉,东临冀中平原,位于河北省中西部,保定市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4°51'—115°37',北纬39°02'—39°35'。东西跨公里,南北越公里,总面积2534平方公里。以县城为中心,南距保定市区87公里,东北距北京123公里,东距天津190公里,西南距省会石家庄公里,东与涞水、定兴相邻,西与涞源接壤,北与涞水毗邻,东南与徐水接壤、南与满城为邻、西南一小部分与顺平县相接,过境的京原铁路和112国道、京赞线、易定线、易保线组成境内主体交通网。县境地处太行山区向华北平原过渡倾斜地带,十分之七为山地,与定兴县相邻的高陌乡是全县唯一平原乡,平均海拔324米,地势由西向东下降明显,流水落差大,易患水灾;山体多为侵蚀、剥蚀、岩溶地貌。主要山峰有摩天岭、平顶山、五峰寨、云蒙山、狼牙山等。最高山峰摩天岭位于蔡家峪乡与涞水县交界处,海拔米。境内主要河流有北、中、南三条易水河和漕河、拒马河,均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河流总流程216公里,年径流量亿立方米,正常泄洪能力1580立方米/秒,主要水库7个。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春秋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严寒少雪,四季分明。 2.行政区域 易县辖8个镇、18个乡、1个民族乡:易州镇、梁格庄镇、西陵镇、裴山镇、塘湖镇、狼牙山镇、良岗镇、紫荆关镇、桥头乡、白马乡、流井乡、高村镇、高陌乡、大龙华乡、安格庄乡、凌云册回族满族乡、西山北乡、尉都乡、独乐乡、七峪乡、富岗乡、坡仓乡、牛岗乡、桥家河乡、甘河净乡、蔡家峪乡、南城司乡。(现高村乡已撤乡建镇。)共469个行政村。

河北省易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收心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高二年级9月收心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40×1.5=60) 自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下图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主要目的是() A. 创新技术 B. 拓展市场 C. 扩大规模 D. 降低成本 2. 该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主要原因是邻国之间() A. 消费习惯相近 B. 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C. 运输费用较低 D. 研发成本差异较小 3. 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 A. 进口量增多 B. 出口量增多 C. 销售量增多 D. 生产量增多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部分零部件生产涉及核心技术,产品价值高;组装厂属于加工组装环节,利润低于零部件生产厂家,图中市场甲国大于乙国,综合以上信息可知,甲国经济较发达,乙国经济不发达。组装需要大量劳动力,组装厂由甲国转移到乙国应该是看重乙国劳动力价格低,同时土地价格低等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D正确。乙国经济不发达,组装厂在乙国不可能达到创新技术的目的,A错误。拓展市场是次要目的,主要是市场是甲国,B错误。据图分析,生产过程只是布局调整,规模扩大没有体现,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该企业是汽车企业,零部件体积、重量较大,若远距离运输会导致运费大量增加,企业成本会增加,达不到产业转移的目的,因此此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可以降低运输费用,C正确。消费习惯影响的是汽车成品销售,对生产环节布局影响不大,A错误。据以上分析,甲国经济较发达,乙国经济不发达,经济差距较大,若经济发展水平接近,企业布局应该是全部环节都在邻国,B错误。甲国经济较发达,乙国经济不发达,乙国劳动力价格低,研发成本乙国小,D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原来汽车组装后直接销售到甲国,汽车可以出口;该产业布局调整后汽车在乙国加工组装再销售到甲国,导致甲国从乙国进口量增加,甲国不在出口汽车,甲国变为汽车消费市场,汽车销售量减少、汽车生产量减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下图为“某小镇空间格局演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影响该小镇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是() A. 产业结构 B. 人口素质 C. 环境质量 D. 交通方式 5. “现代拓展区”的建立有利于() A. 减轻自然灾害 B. 提高环境容量 C. 保护传统地域文化 D.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答案】4. D 5. C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可知,明清两代该小镇主要沿河拓展,现代该小镇主要沿高速公路拓展,因此影响该小

易县

易县 易县是河北省保定市下辖的一个县。因易水得名。面积2534平方公里,总人口57万。邮政编码074200。县政府驻:易州镇朝阳路23号。 县情概况 易县,古称易州,西倚太行山脉,东临冀中平原,位于河北省中西部,保定市西北部。距北京120公里,天津190 公里,保定80公里,处于京津保金三角地带,区位十分优越。因境内有易水而得名。总面积为2534平方公里,总人口55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 邮政编码074200。代码130633。电话区号0312。车牌代码冀FM。易县是河北省环京津35个县份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首批14 个千年古县之一,是河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绿色名县。 境内山川秀丽,特产富饶,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待开发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现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30多种,尤其“七石一沙”储量最为可观(即金矿石、花岗石、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蛭石、麦饭石和建筑沙),适宜于矿业和建材业的发展。全县有大、中、小型水库27座,拒马河、南易水、北易水、中易水、漕河5条河流横

贯全县,但大多干涸。18.67万公顷广阔的山场,为林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悠久的历史,秀丽的山川。清西陵等众多的名胜古迹,构成了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 交通运输 易县虽属山区,但交通运输十分方便,铁路、公路齐备,京源铁路从北部穿过,高易铁路与京广铁路相连。公路四通八达,京广西线、津同、易保、易定、泥岭、良川等主要干线交汇于县城, 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另外张石高速已于2008年底建成通车。张石高速第二通道正在建 设中。能源供应充裕,通过对小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已形成了既与国家大电网相连、 又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供电网络。该县是全国电气化县之一。通信设施完备,万门程控电话 已与全国连网,近年内交换能力将达到3万门以上。易县初步形成了种植业、林果业、畜禽 水产养殖业、矿产建材业、机械制造、副食加工、能源工业、工艺美术、建筑业、旅游十大 骨干行业。为促进经济发展,该县依据“稳一进二兴三”的战略方针,科学地制定了《易县 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规划设计了120万千瓦发电厂、60万吨水泥厂,北方石材基地等几 十项重点建设项目。先后成立项目办、外资办、招商局及“三区一带”开发管委会等部门及 服务机构,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横向联合的若干规定》、《关于引进人才、技术、项 目、资金的若干规定》、《关于外商来易投资的若干规定》等优惠政策。近两年该县积 极响应“三年大变样”号召,旧城区改造顺利推进;西关大桥综合整治、南水北调(中线) 等重点工程先后完工。千年古县正在重新焕发青春。另外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中易水河 工业园区正在建设中。 县城街道 南北方向街道

河北省易县蔡家峪一带金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

河北省易县蔡家峪一带金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 蔡家峪一带矿化蚀变带严格受NNW~NEE向断裂构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拟为侵入岩浆脉型热液金多金属矿矿床。矿区内发现多条蚀变矿化带,SP10号蚀变矿化带为本区主要矿化带,其地表及浅部以金、银、铅矿化为主,深部以银铜矿化为主。地表蚀变矿化带长约1500m,宽5~10m。产状为:62°~80°∠68°~75°。因此通过对蔡家峪矿区地质特征的总结,可对区域同类矿区找矿工作带来一定的指导意义。 标签:河北省易县NNW向断裂构造蚀变矿化带 0前言 蔡家峪矿区位于河北省易县,亦即王安镇杂岩体东北部边缘地带。前人已在该区开展了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发现了野孤、沙岭西、东草湖、万全屯等多元素组合异常。 在矿区周边分布有众多矿床与矿点。现已查明了安妥岭钼矿、镰巴岭铅锌矿。异常矿化信息及矿产评价给我们指明了找矿方向。但以往工作多偏重于地表,深部工作程度较低,且找矿思路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为就矿找矿,对本区成矿地质背景没有很好分析研究,对普查区中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及相互关系没有很好了解,对蚀变矿化特征未能深入研究。因此,在分析成矿条件有利的情况下,必需大力开展综合地质勘查工作,取得找矿新突破是可能的。 1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朝准地台(Ⅰ2),燕山台褶带(Ⅱ22)西部的军都山岩浆岩带(Ⅲ25)西侧边缘的大河南台斜断块(Ⅳ215)的南端。NNE向的乌龙沟—上黄旗深断裂和紫荆关—灵山深断裂中间部位,亦即王安镇杂岩体东北部边缘地带。 1.1区域地层 阜平群南营组(Ar2n)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 阜平群漫山组(Ar2m)黑云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浅粒岩、磁铁石英岩。顶部为大理岩和斜长角闪岩。 长城系高于庄组(Chg)区域仅见一段(Chg1)和二段(Chg2),一段(Chg1):岩性为灰色中厚层——厚层燧石白云岩,底部为含砾长石石英砂岩。 二段(Chg2):灰白色厚层夹薄层细晶白云岩,下部为含锰白云岩或含锰页

易县各乡镇信息镇

易州镇 西环路、西庄道、迎宾路、团结路、友谊路、长安路6个居委会和万家庄、荆轲山、易河庄、路家庄、东环路、东市、西庄、北市、后部、石炕、店北、孙家庄、韩家庄、厂城、厂东关、营房、良村、石庄、西章村、七里亭、西亢各庄、五里河、桂子渠、宋村、西范村、中范村、东范村、西茹堡、中亢各庄、东亢各庄 梁格庄镇 梁格庄、柴厂、娄亭、许家峪、中黄蒿、下黄蒿、西大地、张格庄、北百泉、北石门、石门店、夏庄、南百泉、半壁店、下岭、南石门、徐家厂、张天峪、阳各庄、下营儿、塔洼、王贾庄 西陵镇 五道河、忠义村、凤凰台、晓新村、华北村、龙里华、太和庄、豹子峪、白水港、三尖峪、太平峪、太宁寺、金龙庄、龙泉庄、新畔石、南大地、东旮旯 裴山镇 裴山西街、裴山南街、裴山北街、西罗村、小罗村、中罗村、东罗村、舍龙城、向阳、兴旺、西霍山、东霍山村、南庄、北邵、东白涧、西白涧、北白虹、南白虹、车网地、南福地、冯家庄、南太和庄塘湖镇 塘湖、康家庄、王家庄、西考、北考、南考、南中庄、宋家庄、西柳泉、东柳泉、南柳泉、小柳泉、北邓家林、南邓家林、西固城、东固城、张近庄、榆林庄、沈村、吕村、孔山、南界安、北界安、韩家庄、邢家庄、夏家庄、潦水、洪城、野沃、北淇村、南淇村、武庄、北河北、西渭庄、东渭庄、刘家庄 狼牙山镇 南管头村、周庄村、岭东村、东西水村、北管头村、陈家会村、下隘刹村、上隘刹村、长角村、岩古岭村、戊子村、东岱岭村、鱼坨村、车塘村、猫尔岩村、甘河村、五勇村、冯家庄村、口头村、刘岗村 良岗镇 辖水口、黄沙口、川角、许家、北口子、河西、石岗、大兰、小兰、大平地、小平地、五间房、龙村、良岗、南坡、方岗、大木台、龙家铺 紫荆关镇 上陈驿、鸭子沟、胜利村、泥瓦铺、坡下村、紫荆关、恩村、大兴安、高庄、孔各庄、九源、东清源、西清源、杨家沟、玉山铺、南款、大盘石、小盘石、教场、君玉村、西三里铺、枣各庄、碾子沟、白家庄、汉章 桥头乡 麻屋庄村、南山南村、中山南村、北山南村、北桥头村、石赛村、摇头村、陈旺村、东茹堡村、坟庄村、匡山村、北留召村、东留召村、西留召村、南留召村、东张家庄村、东龙王庙村、北山北村、南山北村、东山北村、张家庄

2020年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农业银行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0年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农业银行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属性与本质的关系是()。 A、外在表现与内在联系的关系 B、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C、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 D、功能与结构的关系 【答案】A 【解析】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自身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是由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构成的。属性是事物质的表现,一定的质的事物常表现出多种属性。它们的关系为外在表现与内在联系的关系。故选A。 2、房地产商只看到房地产的商业价值,而忧心忡忡的打工者只能对高档住宅长吁短叹,这是()。 A、体现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体现先验论的观点 C、说明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D、体现经验论 【答案】C 【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房地产商和打工者因社会地位和需要不同,导致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不同。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故选C。 3、以下对汉代农业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轮作制的推广 B、牛耕技术得到普遍推广 C、形成了整套田间灌溉系统 D、产生了先进的灌溉和排水机械 【答案】C 【解析】汉代在南方有了双季稻。在土地多余的地方,还推广轮作制,并普遍推广牛耕技术。汉代还有龙骨水车,这是比较先进的灌溉和排水机械。故选C。 4、道德评价是职业道德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下列属于道德评价原则的是()。 A、防微杜渐 B、客观公正

C、积善成德 D、君子慎独 【答案】B 【解析】道德评价是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荣辱、正当或不正当等道德价值的评论和断定。通过赞扬、褒奖或批评、谴责,激励人们扬善弃恶。客观公正是道德评价的原则。因此B项正确。故选B。 5、理性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的逻辑基础,这一理论假设的核心是认为人()。 A、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B、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C、没有利他心 D、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答案】A 【解析】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前提是理性人假设。理性人的基本特征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即主体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6、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价格规律 C、竞争规律 D、自然规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的相关知识,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故选A。 7、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这一情形最不可能发生在()。 A、北周 B、梁朝 C、北魏 D、北齐 【答案】B 【解析】宋、齐、梁、陈是南朝的四个朝代,分别为南朝宋(刘宋)、南朝齐(南齐)、南朝梁(南梁)、南朝陈(南陈),统治阶级为汉族。而北朝的北周、北魏、北齐的统治者皆出身于鲜卑族,自然多使用鲜卑语。因

易县后山文化简介

易县后山文化简介 河北省易县后山位于易县城北15公里的洪崖山上。距北京120公里,距天津180公里,距石家庄240公里。山上有年代久远的古庙群,主庙为“后土皇帝庙”,俗称“后山庙”或“后山奶奶庙”。相传:王莽追杀刘秀,危急时刻被一老奶奶所救。刘秀登基做皇帝后,封老奶奶为“承天效法,后土皇帝”,并拨重金建庙塑金身以供祭祀。文革前,仅山上就有庙32座,除“后土皇帝庙”外,还有玉皇大帝庙、拜猿殿、轩辕黄帝庙、太阳殿、侯爷殿等。加上后山周围的其它庙宇,有六、七十座之多。如县城北觉山坡上的“觉山寺”、“后土行宫”,豹泉及其附近的上、中、下三个云居寺,涞水县乐坪的伶伦祠,狼牙山北支蚕姑坨上的“蚕姑圣母祠”等。 这些庙宇在文革期间全遭破坏,无一幸免。洪崖山上“后土皇帝庙”及其周围现有的庙宇,都是善男信女们自发捐款修建起来的。但建设规模、建筑艺术、建筑风格、建筑质量都远不如文革前宏大、辉煌、庄重。 易县后山庙香火,古往今来十分旺盛,几千年长盛不衰。尤其是每年的农历三月,前来进香的人少则几十万,多则近百万人,文革前涉及十九个省、市、自治区,包括西藏、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福建等边远省份。即使在文革期间,后山香火的旺盛,也让世人震惊。目前,前来进香的人更多,范围更广。除阴历三月外,每个月的初一、十五香客也不少。这一奇特的历史现象,引起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的重视。已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和有识之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领域进行研究,有的已获得丰硕成果。英国一名学者对涞水县南高乐后山古乐的研究,已达十七年,写出七本专著,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我省、我市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对此进行研究,2003年后山文化被河北省列入十大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之一以后,省、市、县党委政府及有关人士对此更加重视,研究也更加深入。研究认为:后山是黄帝家庙所地;后山是黄帝及其部族长期生活、繁衍、战斗的地方;后山是历代帝王朝拜祭祖的圣地。如果说,黄帝生在河南新郑,葬于陕西桥山黄帝陵,那么后山就是黄帝战蚩尤,联炎帝,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融合的圣地。可以毫夸张地说,中华民族从后山走来。 许多资料还证明以后山为中心的地区,还是尧、舜、禹活动的重要地区。 在对后山文化的探讨中,我们还有另一个重要发现,那就是《易经》的形成与发展与河北易县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易经》研究的权威人士认为,伏羲发明八卦,黄帝、炎帝发展成为64卦。如果黄帝生于河南新郑,葬于陕西桥山,成就中华民族大融合的伟业在易县,那么,他们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易经的六十四卦的形成也必然与易县有关。从历史发展讲,易水、易水河畔的有易氏部落,以易氏部落为主的易阳国,以至后来的易州、易县,这个“易”字与《易经》的“易”字完全相同,这难道还不是最有力的证明吗? 如果说,挖掘后山文化,追寻黄帝的足迹,这是中华民族的根,《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代表,如果《易经》形成与发展与易县有密切联系。那么中华民族的根??黄帝,中国文化的根??《易经》都在易县,这对于易县、保定乃至河北是多么重要的文化亮点啊。 保定市后山文化学会对后山文化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史实为依

易县历史文化介绍

易县历史文化介绍 易县因易水而得名,古称易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首批14个千年古县之一,西倚太行山脉,东临冀中平原,境内山川秀丽,特产富饶,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悠久的历史,秀丽的山川。清西陵等众多的名胜古迹,构成了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 易县旅游资源丰富。神奇的大自然为易 县创造了众多的秀丽河山,悠久的历史为易 县留下了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自然景观与 文物古迹于县内星罗棋布。目前,仅国家、 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多达57处,其中清 西陵、燕下都、紫荆关、老子道德经幢4处 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主要旅游景点 有:清西陵、狼牙山、燕下都、荆轲塔、南湖、紫荆关、道德经幢、龙湖、洪崖山、云蒙山、满族风情村、战国文化城等。 除上述景观外,还有双塔庵的双塔、造型新颖的千佛宝塔、为燕太子丹而建的太子塔、云蒙叠翠的云蒙山、孔山望月 等等。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清西陵了,清西陵是 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共有 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 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此外还有3座后 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园寝。位于河北 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周界约100公里,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这里有华北地区最大的古松林,数以万计的古松、古柏把这一带装点得清秀葱郁,古朴大方。清西陵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参天,景态雄伟。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气势磅礴。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西陵始建于1730年(雍 正八年),历经18世纪中叶至 19世纪初,余绪延至民国年间。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选此 为陵址。雍正的陵址本来是选在 清东陵九凤朝阳山,但他认为 “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 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因而 将原址废掉,命另选“万年吉地”。选陵址者奏称,易县永宁山下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雍正皇帝览奏后十分高兴,也认为这里“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自此,清各代皇帝便间隔分葬于遵化和易县东、西两大陵墓。西陵自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首建泰陵,至公元1915年光绪的崇陵建成,历经186年,共建有帝陵4座,后陵3座,王公、公主、妃嫔园寝7座,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及王公、公主等共80人。宣统皇帝溥仪于1967年去世,最初安葬在八宝山。于1995年迁葬到清西陵的华龙皇家陵园。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1000多间,石雕刻和石建筑100多座,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 历经一千多年的沿革变迁, 易州 大地胜迹叠出,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 灵。其中狼牙山五壮士谱写了一曲 慷慨悲歌,“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抗 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 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 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 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

河北省易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省易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班级:09土管四班 组别:第三小组 组员:孔喆周涛许超伟 彬琪琳徐鑫 何旭平佳滕吴思远 穆航飞王登吉小龙王东升 指导教师:高彩云 完成时间:2012年6月6日

目录摘要 一、易县概况 1.地理环境 2.行政区域 3.交通状况 4.地形地貌条件 5.气候条件 6.土壤条件 二、土地利用现状介绍与分析 1.土地资源特点 2.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3.土地利用程度及潜力分析 4.水资源分析 5. 林业资源分析 6.旅游资源分析 三、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四、土地利用优化的措施

摘要:本文主要从地理环境、行政区域、交通状况、地质地貌、气候水位等方面介绍了易县的概况,着重介绍了该区域土地利用现状保括土地资源特点、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土地利用程度、水资源、林业资源、旅游资源的情况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字:易县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结构土地优化措施

一、易县概况 1.地理环境 易县,古称易州,西倚太行山脉,东临冀中平原,位于省中西部,市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4°51'—115°37',北纬39°02'—39°35'。东西跨67.7公里,南北越61.7公里,总面积2534平方公里。以县城为中心,南距市区87公里,东北距123公里,东距190公里,西南距省会169.2公里,东与涞水、定兴相邻,西与涞源接壤,北与涞水毗邻,东南与徐水接壤、南与满城为邻、西南一小部分与顺平县相接,过境的京原铁路和112国道、京赞线、易定线、易保线组成境主体交通网。县境地处太行山区向华北平原过渡倾斜地带,十分之七为山地,与定兴县相邻的高陌乡是全县唯一平原乡,平均海拔324米,地势由西向东下降明显,流水落差大,易患水灾;山体多为侵蚀、剥蚀、岩溶地貌。主要山峰有摩天岭、、五峰寨、云蒙山、狼牙山等。最高山峰摩天岭位于蔡家峪乡与涞水县交界处,海拔1813.3米。境主要河流有北、中、南三条易水河和漕河、拒马河,均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河流总流程216公里,年径流量9.31亿立方米,正常泄洪能力1580立方米/秒,主要水库7个。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春秋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严寒少雪,四季分明。 2.行政区域 易县辖8个镇、18个乡、1个民族乡:易州镇、梁格庄镇、西陵镇、裴山镇、塘湖镇、狼牙山镇、良岗镇、紫荆关镇、桥头乡、白马乡、流井乡、高村镇、高陌乡、大乡、安格庄乡、凌云册回族满族乡、西山北乡、尉都乡、独乐乡、七峪乡、富岗乡、坡仓乡、牛岗乡、桥家河乡、甘河净乡、蔡家峪乡、南城司乡。(现高村乡已撤乡建镇。)共469个行政村。3.交通状况

易县旅游景点简介

易县,古称易州,西倚太行山脉,东临冀中平原,因境内有易水而得名.总面积为2534平方公里,总人口为53万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境内山川秀丽,特产富饶,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待开发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全县有大、中、小型水库27座,拒马河、南易水、北易水、中易水、漕河5条河流横贯全县,丰富的水利、水能资源带来灌溉、水电和水产养殖之利。18.67万公顷广阔的山场,为林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悠久的历史,秀丽的山川,狼牙山,清西陵等众多的名胜古迹,构成了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 易县称千年古县。2004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北福地史前遗址,使易县可考证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上溯到八千年以前。千年古县,留下多少古老的故事,绿色易州,写下多少英雄的传奇。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传诵千载佳话,易水河寒风萧萧荆轲刺秦留下千秋绝唱,大唐玄宗皇帝御批道德经幢历经风雨而千年不朽,紫荆关负山阻河易守难攻称千古石画……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易县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狼牙山 提起狼牙山,人们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出59年前五勇士在此浴血奋战抗击日寇,舎身跳崖的英勇悲壮画面。狼牙山不仅是座英雄的山,而且是座雄奇险峻、景色秀丽的名山。是省级爱国广义教育基地和省级森林公园。 狼牙山坐落在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距县城45公里处;由五坨三十六峰组成,主峰莲花海拔1105米,西北两面峭壁千仞,令人不寒而栗;东南两面略为低缓,各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主峰,但“阎王鼻子”、“小鬼脸”等险要之处仍需贴壁而过,令人胆战心惊。登高远眺,群峰林立,峥嵘险峻,状似狼牙,涧峡云雾飘渺,神奇莫测。狼牙山风光绮丽。“郎山竞秀”为古易州十景之一,素有“北方小黄山”之称。漫山遍布苍松翠柏,流泉飞瀑,羊道曲折盘旋,山上有“仙人桥”、“饮虎池”、“拦马墙”、“孙膑洞”和大型天然溶洞群等自然景观。荆轲塔 荆轲塔又称圣塔院塔,位于易县易州镇荆轲山村西的荆轲山上,是一处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塔始建于辽乾统三年,即公元1103年,明万历年间,清康熙、乾隆年间均进行过修葺,现塔旁还存有记述当时重修状况的石碑,塔东侧原建有圣塔院寺,现仅保留些遗迹,据县志记载,塔西侧土丘为荆轲衣冠冢,荆轲馆也建于此地,这些又给古塔增添了悲壮的故事,美妙的传说。

河北省易县历史文化古迹调查报告

河北省易县历史文化古迹调查报告 易县古称易州,始建于开皇十六年,历经一千多年的沿革变迁,易州大地胜迹叠出,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易州因易水之“易”得名,史载商代有易氏部落在此居住,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置易县,时称易州,迄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那一幕幕悲壮的历史,镌刻下一张张鲜活的面容。燕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燕都遗址至今清晰可辨,而“黄金台”的故事则伴随着悠悠易水千古传诵。易州古燕文化与邯郸赵文化共同构成闻名全国的“燕赵文化”。家喻户晓的荆轲刺秦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千古绝唱,与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那惊天地、泣鬼神之壮举,勾勒出“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历史画面,高标着中华儿女舍生取义的精神风骨.这里是中国古代名将乐毅、军事家孙膑、一代名医张元素的故里,更有聂荣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戎马倥偬的战斗足迹。这里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侵华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就是在易县西部山区黄土岭上被击毙,“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为尽快开发资源优势,近年来,易县县委、县政府从加强基础建设起步,改善投资软硬环境,投资1800万元扩宽改造津(天津)同(大同)112国道易县段,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全县畅通。利用拒马河丰富的水利资源建设电站5座,年发电量7698万千瓦时,保证工农业生产用电需要。

地形地貌:全县总面积2534平方公里,分山区、丘陵、平原三个类型区。其中山区1414平方公里,占55.83%,丘陵929平方公里,占36.68%,平原190平方公里,占7.49%。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西部群山起伏,中部丘陵相连,东部地势平坦。 民族:全县有十多个民族,汉族占95%,满族、回族等占5%。 山:境内有五大名山。狼牙山:有五坨三十六峰,主峰莲花瓣,海拔1150米。五回岭:大岭二十里中委折五回方得上其顶,主峰海拔1345米。云蒙山:峻岭山簇若屯云,山上有天然乳水洞,主峰海拔1120米。摩天岭:高冠群山,主峰海拔1813米。五峰寨:山上有五峰,海拔1283米。 河流:境内有五大河流。拒马河:发源于涞源县涞山。北易水:发源于云蒙山南麓。中易水:发源于西部蚍蜉岭东麓。南易水:发源于狼牙山东麓。漕河:发源于西部五回岭东麓。 耕地:全县有总耕地面积62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3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5.8%;旱地27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44%;水资源:县内有20座大、中、小型水库。总蓄水量可达6.5亿立方米。大、中、小灌渠7条。 气候:境内大陆气候特点显著,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9。C,平均日照时数2615小时,无霜期186天,全县10度以上有效积温为4265度。年平均降雨量668MM。 著名历史文化遗迹: 燕下都燕国下都俗称燕下都,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位于易县

易县方言

属于北方方言中的河北方言,比较接近普通话。但又具自身的特点。 大饼——饽饽 蜘蛛——蛛蛛 壁虎——蝎里虎子 鲫鱼——鲫刮子 红薯——筛药(都读一声),白薯 用鼻子闻——听听 非常、特别——忒 地面、地上——田些 早晨——早清儿、早西 上午——前晌(前半晌儿) 中午——晌火 下午——后晌 傍晚——抹黑儿,擦黑儿(傍黑介) 晚上——黑介 坏——难揍,甭说了(别说了) 多粗啊——多奘(zhuang 三声)啊 不行——不接 蒸、重新加热——teng(一声) 那个——捏个 哪个——奈(三声)个 离远点(表斥责)——你给我半拉子去 就是——豆是 不怎么——不认怎们儿 自己——自个儿 讨厌、不招人喜欢——嗝应、腻歪、膈应人 喜欢——喜罕、待见 爱——奈

别扭、不舒服——不得劲 恶心——恼心 小孩不听话——摆邪 地方——地份 东边——东不拉儿 很多——好些、好些个 上外面去——出弃 做新衣服——砸衣裳 蜻蜓——蚂螂 麻雀——家巧 喜鹊——喜巧 土块——土疙拉 整天——成天、成天家 没准、反复无常——没招对(dei) 明天——明儿个 昨天——咧个 今天——真儿个 有点辣——辣丝丝 甜——甜咕哝 特别咸——齁丁儿咸 玉米——棒子(轱轳儿) 小麦——夏粮(因为在夏天收割),麦秋里——麦秋昵,过节的时候——过节喽, 干嘛呢——干莫捏 蝉、知了——叽鸟儿 我就不——我逗不街 你做什么呢——你弄(念neng,四声)什么呢? 水坑不叫水坑叫水洼子或好坑,东西--二声的dong希尔,放学了叫放淆了,摸不叫摸叫MAO,

热馒头=teng(一声)饽饽(2声),洗衣服不叫洗衣服,叫愁移省,后背不叫后背,叫后脊娘,玩弄---尾顾,日鬼(轻声),看看去叫瞅瞅去,瞧瞧去,不想搭理谁就“甭搭给他明天叫明个,后天叫过了明/后而,爱吃叫奈吃,馒头叫包子,包子叫馅包子;舅妈不叫舅妈,叫“妗(jin,四声)子”;叔叔不叫叔叔,叫“收”,大伯—大辈。易县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儿话音等别重,土话很浓,其实在北京郊区就能听到象那样的发音。 太酸了:酸地流哈喇子菜太甜了:甜咕浓(能)太辣了:辣地荒太苦了:苦死咧太咸了:齁(hou)地荒

易县基本情况

易县基本情况 易县辖28个乡镇(处)、469个行政村,总面积2534平方公里,总人口57万人。 一、区位地理 区位特点:易县地处河北省中西部、太行山北端东麓,西倚太行山脉,东临冀中平原,东西跨越67.7公里、南北跨越61.7公里,地处京、津、保三角地带,距北京 120 公里、天津190公里、保定60公里。 地形地貌: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300米左右,最高海拔1813米,最低海拔35米,山地、丘陵、湖泊皆有,西北部群山起伏,东部地势平坦,中部丘陵相连,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 资源物产:现已探明金属和非金属矿藏30多种,尤其是铁矿、金矿、花岗岩、玄武岩、建筑砂等储量丰富,被誉为“中国石材之乡”、“万两黄金县”,出产的“易水砚”为全国八大名砚之一,绞胎瓷享誉全国,作为国礼赠送国内外贵宾。易县是旅游大县,可供开发的生态文化旅游景点多达200余处,尤以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景区清西陵,国家红色经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景区狼牙山,太行明珠易水湖最为著名。境内有5条较大河流、17座大中小型水库,有林面积达到187.5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49.3%,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

方”。 交通状况:京原铁路从北部穿过,京易铁路与京广铁路相连。京昆、张石和正在规划建设的荣乌高速公路穿越县境,规划建设7个出口,现已开通3个。国道112线、京赞线、保平线、良顺线与其他县道纵横全境,形成一个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大交通网络。 二、历史沿革 历史由来:易县因虞舜时期有易氏居于易水而得名,早在8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公元前311年,燕国在这里建下都以为都城,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置易州,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设易县,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200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命名为“千年古县”。 历史人物:燕昭王高筑黄金台招贤纳士,乐毅等一批贤士齐聚燕国,实现燕国中兴;义士荆轲刺秦王,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千古绝唱;五代时奚庭圭创出易水制墨法,后人大多效仿;金代医学家张元素,以研究脏腑病机为中心,成为一代名医;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位勇士在狼牙山浴血奋战抗击日寇,舍身跳崖;建国后制砚名家崔凤桐被评为国家工艺美术大师。 历史文化:既有以北福地遗址、曲城新村遗址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燕下都、古长城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又有以洪崖山、龙泉大历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清西陵为代表的皇家文化,以狼

河北省易县的历史沿革

河北省易县的历史 易县是河北省保定市下辖的一个县。因易水得名。面积2534平方公里,总人口为55万。邮政编码074200。县政府驻:易州镇朝阳路23号。 县情概况 易县,古称易州,西倚太行山脉,东临冀中平原,位于河北省中西部,保定市西北部。距北京120公里,天津190 公里,保定80公里,处于京津保金三角地带,区位十分优越。因 易县(23张) 境内有易水而得名。总面积为2534平方公里,总人口55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 易县是河北省环京津35个县份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全国首批14个千年古县之一,是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绿色名县。 境内山川秀丽,特产富饶,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待开发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现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30多种,尤其“七石一沙”储量最为可观(即金矿石、花岗石、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蛭石、麦饭石和建筑沙),适宜于矿业和建材业的发展。全县有大、中、小型水库27座,拒马河、南易水、北易水、中易水、漕河5条河流横贯全县,但大多干涸。18.67万公顷广阔的山场,为林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悠久的历史,秀丽的山川。清西陵等众多的名胜古迹,构成了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 2交通运输

易县虽属山区,但交通运输十分方便,铁路、公路齐备,京原铁路从北部穿过,高易铁路与京广铁路相连。公路四通八达,京广西线、津同、易保、易定、泥岭、良川等主要干线交汇于县城, 易县风景图集(1)(20张) 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另外张石高速已于2013年1月22日正式开通。 能源供应充裕。通过对小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已形成了既与国家大电网相连、又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供电网络。该县是全国电气化县之一。通信设施完备,万门程控电话已与全国连网,交换能力将达到3万门以上。易县初步形成了种植业、林果业、畜禽水产养殖业、矿产建材业、机械制造、副食加工、能源工业、工艺美术、建筑业、旅游十大骨干行业。为促进经济发展,该县依据“稳一进二兴三”的战略方针,科学地制定了《易县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规划设计了120万千瓦发电厂、60万吨水泥厂,北方石材基地等几十项重点建设项目。先后成立项目办、外资办、招商局及“三区一带”开发管委会等部门及服务机构,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横向联合的若干规定》、《关于引进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的若干规定》、《关于外商来易投资的若干规定》等优惠政策。 近两年该县积极响应“三年大变样”号召,旧城区改造顺利推进;西关大桥综合整治、南水北调(中线)等重点工程先后完工。千年古县正在重新焕发青春。另外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中易水河工业园区正在建设中。 4历史沿革 1.北福地史前村遗址 北福地位于易县高村镇神石庄村。北福地史前村遗址,入选200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考古队在这里发掘出了8000年前的陶刻面具、磨制石耜和精美玉器。考古学家认为这里是“一种填补空白的新的史前地域文化类型;一个地层关系确切的史前考古学

河北省易县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河北省易县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2017·温州模拟) 根据下面两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 (1) 赠给语文老师:品明月叙情怀吟诗作赋 (2) 羊年春联:春满神州舒画卷。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7高三上·双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书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