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工程力学中四大强度理论

工程力学中四大强度理论

工程力学中四大强度理论
工程力学中四大强度理论

为了探讨导致材料破坏的规律,对材料破坏或失效进行了假设即为强度理论,简述工程力学中四大强度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四大强度理论基本内容介绍:

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引起材料脆性断裂破坏的因素是最大拉应力,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最大拉应力σ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应力σb,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于是危险点处

于复杂应力状态的构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条件是:σ1=σb。σb/s=[σ] ,所以按第一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σ]。

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最大伸长线应变是引起断裂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伸长线应变ε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εu,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破坏。εu=σb/E;ε1=σb/E。由广义虎克定律得:ε1=[σ1-u(σ2+σ3)]/E 所以σ1-u(σ2+σ3)=σb。按第二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u(σ2+σ3)≤[σ]。

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最大切应力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切应力τmax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切应力τ0,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依轴向拉伸斜截面上的应力公式可知τ0=σs/2(σs——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由公式得:τmax=τ1s=(σ1-σ3)/2。所以破坏条件改写为σ1-σ3=σs。按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σ1-

σ3≤[σ]。

4、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材料屈服破坏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二、四大强度理论适用的范围

1、各种强度理论的适用范围及其应用

(1)、第一理论的应用和局限

应用:材料无裂纹脆性断裂失效形势(脆性材料二向或三向受拉状态;最大压应力值不超过最大拉应力值或超过不多)。

局限:没考虑σ2、σ3对材料的破坏影响,对无拉应力的应力状态无法应用。(2)、第二理论的应用和局限

应用:脆性材料的二向应力状态且压应力很大的情况。

局限: 与极少数的脆性材料在某些受力形势下的实验结果相吻合。

(3)、第三理论的应用和局限

应用:材料的屈服失效形势。

局限:没考虑σ2对材料的破坏影响,计算结果偏于安全。

(4)、第四理论的应用和局限

应用:材料的屈服失效形势。

局限:与第三强度理论相比更符合实际,但公式过于复杂。

2、总结来讲:第一和第二强度理论适用于:铸铁、石料、混凝土、玻璃等,通常以断裂形式失效的脆性材料。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适用于:碳钢、铜、铝等,通常以屈服形式失效的塑性材料。

3、以上是通常的说法,在实际中,有复杂受力条件下,哪怕同种材料的失效形式也可能不同,对应的强度理论也会随之改变。例如,在三向应力状况下,某些塑性材料会呈现出脆性材料最经典的断裂失效,又或者正好相反。比较经典的例子,如碳钢材料螺钉,单向拉伸时会断裂而不会屈服。因此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

三、四种强度理论的比较如下: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四大强度理论

第10章强度理论 10.1 强度理论的概念 构件的强度问题是材料力学所研究的最基本问题之一。通常认为当构件承受的载荷达到一定大小时,其材料就会在应力状态最危险的一点处首先发生破坏。故为了保证构件能正常地工作,必须找出材料进入危险状态的原因,并根据一定的强度条件设计或校核构件的截面尺寸。 各种材料因强度不足而引起的失效现象是不同的。如以普通碳钢为代表的塑性材料,以发生屈服现象、出现塑性变形为失效的标志。对以铸铁为代表的脆性材料,失效现象则是突然断裂。在单向受力情 况下,出现塑性变形时的屈服点 σ和发生断裂时的强度极限bσ可由实 s 验测定。 σ和bσ统称为失效应力,以安全系数除失效应力得到许用应s 力[]σ,于是建立强度条件 可见,在单向应力状态下,强度条件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实际构件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往往不是单向的。实现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实验,要比单向拉伸或压缩困难得多。常用的方法是把材料加工成薄壁圆筒(图10-1),在内压p作用下,筒壁为二向应力状态。如再配以轴向拉力F,可使两个主应力之比等于各种预定的数值。这种薄壁筒

试验除作用内压和轴力外,有时还在两端作用扭矩,这样还可得到更普遍的情况。此外,还有一些实现复杂应力状态的其他实验方法。尽管如此,要完全复现实际中遇到的各种复杂应力状态并不容易。况且复杂应力状态中应力组合的方式和比值又有各种可能。如果象单向拉伸一样,靠实验来确定失效状态,建立强度条件,则必须对各式各样的应力状态一一进行试验,确定失效应力,然后建立强度条件。由于技术上的困难和工作的繁重,往往是难以实现的。解决这类问题,经常是依据部分实验结果,经过推理,提出一些假说,推测材料失效的原因,从而建立强度条件。 图10-1 经过分析和归纳发现,尽管失效现象比较复杂,强度不足引起的失效现象主要还是屈服和断裂两种类型。同时,衡量受力和变形程度的量又有应力、应变和变形能等。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材料的失效现象和资料,对强度失效提出各种假说。这类假说认为,材料之所以按某种方式(断裂或屈服)失效,是应力、应变或变形能等因素中某一因素引起的。按照这类假说,无论是简单应力状态还是复杂应力状态,引起失效的因素是相同的。也就是说,造成失效的原因与应力状态无关。这类假说称为强度理论。利用强度理论,便可由简单应力状态的实验结果,建立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条件。至于某种强

工程力学中四种强度理论

为了探讨导致材料破坏的规律,对材料破坏或失效进行了假设即为强度理论,简述工程力学中四大强度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四大强度理论基本内容介绍: 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引起材料脆性断裂破坏的因素是最大拉应力,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最大拉应力σ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应力σb,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于是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构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条件是: σ1=σb。σb/s=[σ] 所以按第一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 σ1≤[σ]。 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最大伸长线应变是引起断裂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伸长线应变ε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εu,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破坏。 εu=σb/E;ε1=σb/E。由广义虎克定律得: ε1=[σ1-u(σ2+σ3)]/E 所以σ1-u(σ2+σ3)=σb。 按第二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 σ1-u(σ2+σ3)≤[σ]。 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最大切应力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切应力τmax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切应力τ0,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依轴向拉伸斜截面上的应力公式可知τ0=σs/2(σs——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由公式得:τmax=τ1s=(σ1-σ3)/2。 所以破坏条件改写为σ1-σ3=σs。 按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σ1-σ3≤[σ]。 4、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材料屈服破坏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

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二、四大强度理论适用的范围 1、各种强度理论的适用范围及其应用 第一理论的应用和局限 1、应用 材料无裂纹脆性断裂失效形势(脆性材料二向或三向受拉状态;最大压应力值不超过最大拉应力值或超过不多)。 2、局限 没考虑σ2、σ3对材料的破坏影响,对无拉应力的应力状态无法应用。 第二理论的应用和局限 1、应用 脆性材料的二向应力状态且压应力很大的情况。 2、局限 与极少数的脆性材料在某些受力形势下的实验结果相吻合。 第三理论的应用和局限 1、应用 材料的屈服失效形势。 2、局限 没考虑σ2对材料的破坏影响,计算结果偏于安全。 第四理论的应用和局限 1、应用 材料的屈服失效形势。 2、局限 与第三强度理论相比更符合实际,但公式过于复杂。 2、总结来讲: 第一和第二强度理论适用于:铸铁、石料、混凝土、玻璃等,通常以断裂形式失效的脆性材料。 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适用于:碳钢、铜、铝等,通常以屈服形式失效的塑性材料。 以上是通常的说法,在实际中,有复杂受力条件下,哪怕同种材料的失效形

von-mises屈服准则

3.4.3 米塞斯(Von.Mises)屈服准则 1.米塞斯屈服准则的数学表达式 在一定的变形条件下,当受力物体内一点的应力偏张力的第二不变量J 2 ' 达到某一定值时,该点就开始进入塑性状态。即 用主应力表示为 式中σs ——材料的屈服点K ——材料的剪切屈服强度 与等效应力比较,可得 所以,米塞斯屈服准则也可以表述为:在一定的变形条件下,当受力物体内一点的等效应力达到某一定值时,该点就开始进入塑性状态。 2.米塞斯屈服准则的物理意义 在一定的变形条件下,当材料的单位体积形状改变的弹性位能(又称弹性形变能)达到某一常数时,材料就屈服。 Von Mises 应力是基于剪切应变能的一种等效应力 其值为(((a1-a2)^2+(a2-a3)^2+(a3-a1)^2)/2)^0.5 其中a1,a2,a3分别指第一、二、三主应力, ^2表示平方,^0.5表示开方。 von Mises屈服准则是von Mises于1913年提出了一个屈服准则。 它的内容是:当点应力状态的等效应力达到某一与应力状态无关的定值时,材料就屈服;

或者说材料处于塑性状态时,等效应力始终是一不变的定值。等效σ=(1/2(σ1-σ2)^2+(σ2-σ3)^2+(σ3-σ 1)^2)^(1/2)参看《塑性成型力学》 von mises应力就是一种当量应力,它是根据第四强度理论得到的当量应力。 von mises stress是综合的概念,考虑了第一第二第三主应力,可以用来对疲劳,破坏等的评价。 YIELDING criterion(材料屈服标准)有基于 stress analysis也有基于strain analysis的。 von mises stress(VMS)其实是一个 STRESS yielding criterion. 我们认为对于某一材料来说,它都有一个 yielding stress,这个yielding stress对应于相应的屈服点(yielding point). 当材料受到外力刺激,如果其内部某处应力(VMS)大于这个yielding stress,那么我们认为材料在此处有可能发生屈服。 在FEA中,VMS的计算是基于principal stress的。 Von Mises应力与Von MIses屈服准则,用在各向同性材料中较常见,来自于应力张量第一不变量。如果生物力学计算中缺乏

(完整版)四大强度理论基本内容介绍

四大强度理论基本内容介绍: 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引起材料脆性断裂破坏的因素是最大拉应力,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最大拉应力σ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应力σb,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于是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构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条件是: σ1=σb。σb/s=[σ] 所以按第一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σ]。 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最大伸长线应变是引起断裂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伸长线应变ε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εu,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破坏。 εu=σb/E;ε1=σb/E。由广义虎克定律得:ε1=[σ1-u(σ2+σ3)]/E 所以σ1-u(σ2+σ3)=σb。按第二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u(σ2+σ3)≤[σ]。 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最大切应力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切应力τmax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切应力τ0,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依轴向拉伸斜截面上的应力公式可知τ0=σs/2(σs——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由公式得:τmax=τ1s=(σ1-σ3)/2。所以破坏条件改写为σ1-σ3=σs。 按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σ1-σ3≤[σ]。 4、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材料屈服破坏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四大强度理论适用的范围 各种强度理论的适用范围及其应用 第一理论的应用和局限 1、应用 材料无裂纹脆性断裂失效形势(脆性材料二向或三向受拉状态;最大压应力值不超过最大拉应力值或超过不多)。 2、局限 没考虑σ2、σ3对材料的破坏影响,对无拉应力的应力状态无法应用。 第二理论的应用和局限 1、应用 脆性材料的二向应力状态且压应力很大的情况。 2、局限 与极少数的脆性材料在某些受力形势下的实验结果相吻合。

四大强度理论对比

四大强度理论 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引起材料脆性断裂破坏的因素是最大拉应力,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最大拉应力σ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应力σb,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于是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构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条件是: σ1=σb。σb/s=[σ] 所以按第一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 σ1≤[σ]。 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最大伸长线应变是引起断裂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伸长线应变ε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εu,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破坏。 εu=σb/E;ε1=σb/E。由广义虎克定律得: ε1=[σ1-u(σ2+σ3)]/E 所以σ1-u(σ2+σ3)=σb。 按第二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 σ1-u(σ2+σ3)≤[σ]。 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最大切应力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切应力τmax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切应力τ0,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τmax=τ0。 依轴向拉伸斜截面上的应力公式可知τ0=σs/2(σs——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由公式得:τmax=τ1s=(σ1-σ3)/2。

所以破坏条件改写为σ1-σ3=σs。 按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σ1-σ3≤[σ]。 4、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材料屈服破坏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 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发生塑性破坏的条件为: 所以按第四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 2、sqrt(σ1^2+σ2^2+σ3^2-σ1σ2-σ2σ3-σ3σ1)<[σ] 四个强度理论的比较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工程力学命题作业四种强度理论的详细说明

详细说明四种强度理论的破坏标志、基本假设内容、建立的强度条件公式以及适用的范围。 一、四大强度理论基本内容介绍: 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引起材料脆性断裂破坏的因素最大拉应力,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第一主应力达到单向拉伸时的强度极限,即断裂。 破坏形式:断裂。 破坏条件:σ1=σb。 强度条件:σ1≤[σ]。 缺点:未考虑其他两主应力。 使用范围:适用脆性材料受拉。如:铸铁拉伸、扭转。 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最大伸长线应变是引起断裂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伸长线应变ε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εu,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破坏假设:最大拉伸应变达到简单拉伸的极限(假定直到发生断裂仍可用胡克定律计算)。 破坏形式:断裂。 脆断破坏条件: ε1=εu=σb/E ε1=[σ1-μ(σ2+σ3)]/E 破坏条件:σ1-μ(σ2+σ3)=σb。 强度条件:σ1-μ(σ2+σ3)≤[σ]。 缺点:不能广泛解释脆断破坏一般规律。 使用范围:适于石料、混凝土轴向受压的情况。 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最大切应力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切应力τmax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切应力τ0,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破坏假设:复杂应力状态危险标志最大切应力达到该材料简单拉、压时切应力极限。 破坏形式:屈服。 破坏因素:最大切应力。 屈服破坏条件:τmax=τu=σs/2 τmax=(σ1-σ3)/2。 破坏条件:σ1-σ3=σs。 强度条件:σ1-σ3≤[σ]。 缺点:无σ2影响。

四种强度理论

1、最大拉应力理论: 这一理论又称为第一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破坏主因是最大拉应力。不论复杂、简单的应力状态,只要第一主应力达到单向拉伸时的强度极限,即断裂。 破坏形式:断裂。 破坏条件:σ1 =σb 强度条件:σ1≤[σ] 实验证明,该强度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石料、铸铁等脆性材料沿最大拉应力所在截面发生断裂的现象;而对于单向受压或三向受压等没有拉应力的情况则不适合。 缺点:未考虑其他两主应力。 使用范围:适用脆性材料受拉。如铸铁拉伸,扭转。 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 这一理论又称为第二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破坏主因是最大伸长线应变。不论复杂、简单的应力状态,只要第一主应变达到单向拉伸时的极限值,即断裂。破坏假设:最大伸长应变达到简单拉伸的极限(假定直到发生断裂仍可用胡克定律计算)。 破坏形式:断裂。

脆断破坏条件:ε1= εu=σb/E ε1=1/E[σ1?μ (σ2+σ3)] 破坏条件:σ1?μ(σ2+σ3) = σb 强度条件:σ1?μ(σ2+σ3)≤[σ] 实验证明,该强度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石料、混凝土等脆性材料受轴向拉伸时,沿横截面发生断裂的现象。但是,其实验结果只与很少的材料吻合,因此已经很少使用。 缺点:不能广泛解释脆断破坏一般规律。 使用范围:适于石料、混凝土轴向受压的情况。 3、最大切应力理论: 这一理论又称为第三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破坏主因是最大切应力 maxτ。不论复杂、简单的应力状态,只要最大切应力达到单向拉伸时的极限切应力值,即屈服。破坏假设:复杂应力状态危险标志最大切应力达到该材料简单拉、压时切应力极限。 破坏形式:屈服。 破坏因素:最大切应力。 τmax=τu=σs/2 屈服破坏条件:τmax=1/2(σ1?σ3 ) 破坏条件:σ1?σ3= σs 强度条件:σ1?σ3≤[σ]

材料四大强度理论

四大强度准则理论: 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引起材料脆性断裂破坏的因素是最大拉应力,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最大拉应力σ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应力σb,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于是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构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条件是: σ1=σb。σb/s=[σ] 所以按第一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 σ1≤[σ]。 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最大伸长线应变是引起断裂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伸长线应变ε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εu,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破坏。εu=σb/E;ε1=σb/E。由广义虎克定律得: ε1=[σ1-u(σ2+σ3)]/E 所以σ1-u(σ2+σ3)=σb。按第二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 σ1-u(σ2+σ3)≤[σ]。 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最大切应力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切应力τmax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切应力τ0,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τmax=τ0。依轴向拉伸斜截面上的应力公式可知τ0=σs/2(σs--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由公式得:τmax=τ1s=(σ1-σ3)/2。所以破坏条件改写为σ1-σ3=σs。按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σ1-σ3≤[σ]。 4、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材料屈服破坏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发生塑性破坏的条件为: 所以按第四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sqrt(σ1^2+σ2^2+σ3^2-σ1σ2-σ2σ3-σ3σ1)<[σ]

《工程力学》第7次作业(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工程力学》第7次作业(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2009-2010学年第2学期3系、5系各班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过构件内某点各个截面中的最大正应力和最小正应力就是该点处的。 2.最大切应力作用面与主应力作用面成度角。 3.研究点的应力状态,通常是该点取单元体,由于单元体尺寸为,所以可认为单元体每个侧面上的应力是;两相互平行的侧面上相应的应力大小是的,符号是的。 4.若单元体某一截面上的,则该截面称为主平面;主平面上的称为主应力。一个单元体上有相互的三对主平面,因此有三个主应力,它们按代数值大小的排列顺序是。 5.人们把从生产实践和力学试验中观测到的材料失效现象与构件的应力分析相结合,提出了一些解释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失效原因的假说,这些假说称为。材料失效的现象尽管多种多样,但其主要形式不外乎两种:一是,二是。 6.第一强度理论认为是引起材料失效的原因,其强度条件为。 7.第三强度理论认为是引起材料失效的原因,其强度条件为。 8.第四强度理论认为是引起材料失效的原因,其强度条件为。 二、问答题 1、什么叫一点处的应力状态?为什么要研究一点处的应力状态?如何研究一点处的应力状态? 2、.什么叫单元体?什么叫主平面和主应力?主应力与正应力有什么区别?

三、计算题 1、试画出图示简支梁上点A和B处的应力单元体,并算出这两点的主应力数值。 2、试求各单元体中指定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

3、对于下列所示的单元体,试求: (1)求出主应力和主平面方位; (2)画出主单元体; (3)最大切应力。 4、如图所示的圆轴,直径30=d mm ,如拉力50=F KN ,扭矩2.0=M KN·m , []120 =σMPa 。试按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校核其强度。

《工程力学(工程静力学与材料力学)(第3版)》习题解答:第12章 强度理论

工程力学(工程静力学与材料力学)习题与解答 第12章 强度理论 12-1 对于建立材料在一般应力状态下的失效判据与设计准则,试选择如下合适的论述。 (A )逐一进行试验,确定极限应力; (B )无需进行试验,只需关于失效原因的假说; (C )需要进行某些试验,无需关于失效原因的假说; (D )假设失效的共同原因,根据简单试验结果。 知识点:建立强度理论的主要思路 难度:一般 解答: 正确答案是 D 。 12-2 对于图示的应力状态(y x σσ>)若为脆性材料,试分析失效可能发生在: (A )平行于x 轴的平面; (B )平行于z 轴的平面; (C )平行于Oyz 坐标面的平面; (D )平行于Oxy 坐标面的平面。 知识点:脆性材料、脆性断裂、断裂原因 习题12-2、12-3图

难度:难 解答: 正确答案是 C 。 12-3 对于图示的应力状态,若x y σσ=,且为韧性材料,试根据最大切应力准则,失效可能发生在: (A )平行于y 轴、其法线与x 轴的夹角为45°的平面,或平行于x 轴、其法线与y 轴的夹角为45°的平面内; (B )仅为平行于y 轴、法线与z 轴的夹角为45°的平面; (C )仅为平行于z 轴、其法线与x 轴的夹角为45°的平面; (D )仅为平行于x 轴、其法线与y 轴的夹角为45°的平面。 知识点:韧性材料、塑性屈服、屈服原因 难度:难 解答: 正确答案是 A 。 12-4 铸铁处于图示应力状态下,试分析最容易失效的是: (A )仅图c ; (B )图a 和图b ; (C )图a 、b 和图c ; (D )图a 、b 、c 和图d 。 知识点:脆性材料、脆性断裂、断裂准则 习题12-4、12-5图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10305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Engineering Mechanics 学时/学分:96 / 6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适用专业:机械设备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汽车应用技术、金属材料工程 开课院系:基础教学学院工程力学教学部 开课院系:基础教学学院工程力学教学部 教材:《工程力学教程》西南交大应用力学与工程系编 2004年7月 参考教材:《理论力学》第六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力教研室高教社2002年8月教材: 主要参考书:《材料力学》单辉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4月第二版 《材料力学》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第四版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工程力学》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这两门课的主要部分内容,是机电、材料、汽车等工科大学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工程制图等课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简单工程对象正确建立力学模型的能力,对这些力学模型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包括瞬时与过程)分析和计算的能力;同时对构件的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等问题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能力。能利用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判断分析结果正确与否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学习、以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力学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理论力学内容部分和基本要求: (一)静力学: 力的概念;约束及约束力;物体的受力分析;各种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摩擦和物体的重心。(二)运动学: 描述点的运动方程、在其基础上求点速度和加速度;刚体的平动与定轴转动方程的建立、如何求其速度和加速度;重点讲授点的复合运动和刚体的平面运动。 (三)动力学: 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动力学普遍定理应用,惯性力的概念及达朗伯原理。 学完理论力学后,应完整地理解基本内容,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达到下列要求: 1、具有从简单实际问题中提出理论力学问题的初步能力。 2、能选取分离体并正确画出受力图。 3、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的简化;能熟练运用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简单物系的平衡问题(包 括考虑有摩擦力的情况)。 4、能正确地运用分解和合成的方法分析点的运动。能熟练运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熟练地计算 刚体作平面运动时角速度和刚体上点的速度。 5、能正确运用动力学普遍定理求解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6、能熟练地运用达朗伯原理求解简单的动反力问题。

土木工程考研复试面试问题重点80%涵盖率

(1)混凝土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4个假定 (2)钢结构:格构式构件计算整体稳定性时,为什么要使用换算长细比? (3)结构力学力法和位移法的区别 1.预应力混凝土按照施工工艺可以分为 哪几种?分别是怎么施加预应力的?2.混凝土裂缝等级是如何划分的,怎么限 制最大裂缝宽度? 3.什么是荷载效 4.应组合?如何确定最不利荷载效应组 合? 1关于压曲的,螺旋箍筋对压曲有没有作用及原因 2 钢结构的连接方式 3裂缝与那些因素有关,裂缝过宽应怎么办力学:位移互等定理? 砼:什么是极限状态?分为几类? 钢结构:对角焊缝的尺寸有什么要求?为什么不宜过小?为什么不宜过大? 结构力学:1,力法的基本原理; 钢筋混凝土两个: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需要验算哪些内容; 3,预应力结构为什么采用高强度钢筋和高强度混凝土,配筋为什么不采用折线型配筋而采用直线型配筋。 (1)中和轴定义、2静定结构中力的影响线都是直线吗?位移的影响线呢?超静定结构中呢?3.简述力法和位移法的区别联系4.力法和位移法中的刚度系数和柔度系数的物理意义 混凝土 1.最小刚度原则。连续梁的挠度怎么计算 2.钢管混凝土为什么抗压强度高 3.框架结构、剪力墙和框剪在侧向力作用下的弯曲线计算长度,弹性、塑性 钢结构 1. 残余应力怎么形成的 2.加劲肋有哪几种?各什么作用? 3.格构式构件中对虚轴的挠度计算为什么采用换算长细比 4.缀条和缀材的区别、作用 5.钢桥形式 在手斜减荷载时梁的动力特性。。完全没听说过就pass了。。第二个是刚构连续桥与普通连续桥的区别特点 第三个是结构力学的温度应变的 力法的基本原理; 钢桁架桥的组成泊松比的取值范围钢结构中柱的承载力和什么因素有关最后又补充一题目:什么是混凝土的徐变,与什么因素有关。 平截面假定是什么。 钢混是: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钢结构的是关于工字钢的焊缝的 填空(每空两分,都是些很基础的东西) 选择(每题两分,考查的是理解能力) 简答(5道每题8分)荷载、作用、作用效应的定义和区别;受弯构件的受力图;大小偏心的区别及小偏心的脆性破坏;悬臂梁受均布荷载弯起钢筋的配置;为什么预应力构件用高强材料 计算(2道每题15分)斜截面受剪配置箍筋;大偏心受压已知配筋,求弯矩和轴力 (4)专业课面试问题 1. 简述受弯构件中抗弯刚度无穷大的物理意义 2. 先张梁采用什么类型的预应力筋?为什么梁端在直线配筋时力筋绝缘? 3. 提高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抗剪能力的措施有哪些? (5)英语面试 1. Translate it into Chinese directly(翻译一段桥梁专业英语,不是太难,建议背一下专业英语,尤其是有关桥梁方面的单词来准备就行了) 2. When you become rich,what doyou plan to do? 3. Describe the weather of your native city 1.桥梁是什么?有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 么作用? 2.组合结构是什么?有哪些组合方式? 3.铁路道砟桥面有什么优点? 4.预应力混凝土按施工方法分哪几种形 式?

工程力学资料

1:钢筋混凝土钢架的受力及支座情况如图。已知F =10KN ,m =15KN.m ,钢架自重不计,求支座反力。 解:1、刚架为研究对象,画刚架的受力图, 建立坐标轴 2、列平衡方程求解未知力 ∑F x =0 F -F BX =0 F BX =F =10KN ∑m A (F )=0 -F ×3-m +F BY ×3=0 F BY =15KN () ∑F y =0 F A +F BY =0 F A =-F BY =-15KN () 2: 一刚架受到q 、F 作用,试求A,B 支座处反力。 解: 0=∑A m - F h-q ·a ·a /2 +F By ·a=0 F By = +F a h q a 2= 9KN (向上_) 0=∑B m q ·a · 2 a -F ·h - F Ay ·a=0 F Ay = -F h/a+qa/2 =-7kN(向下) 0=∑x F F+ F AX =0 F AX = 4KN(向左) 3直角弯杆AB 和构件BCD 在B 处铰接而成,不计各构件自重,尺寸a 及矩为M 的力偶已知,求D 支座的约束反力。 1、()←= a m X D ()↓=a m Y D

4试求F 对B 点之矩。 解:直接计算矩心B 到力F 作用线的垂直距离d 比较麻烦。可将F 分解为两个力F 1 和F 2。 它们的大小分别为:F 1 = F cos300 F 2=F sin30 由合力矩定理,得: m B (F )= m B (F 1)+ m B (F 2)=F 2×b -F 1×a =F (b sin300 -a cos300 ) =500(0.2×sin300 -0.1× cos300 )=6.67N.m 5求如图所示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 解:取直角坐标系如图,合力F R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为: F R =∑F X = -400+250cos450 -200×4/5=-383.2(N) F RY =∑F Y = 250sin450 -500+200×3/5=-203.2(N) =+= 2 2RY RX R F F F 433.7(N) α=arctg(203.2/383.2)=27.90 因F RX ,FRy 均为负值,所以F R 在第三象限,如图。 6求图所示三角支架中杆AC 和杆BC 所受的力。 解:(1)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 (2)选取坐标系 (3)列平衡方程,求解未知力 由 060sin 0 0=-=∑W N Y AC 得 KN W N AC 55.11866.010 60 sin 0 === 由 060cos 0 0=-=∑AC BC N N X 得 KN N N AC BC 77.55.055.1160cos 0 =?== 7图示矩形截面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沿截面高度线性分布,截面顶边各点处的正应力均为 σmax =100 MPa ,底边各点处的正应力均为零。试问杆件横截面上存在何种内力分量,并确 定其大小。图中之C 点为截面形心。

工程力学作业

工程力学作业 一、填空题: 1.受力后几何形状和尺寸均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 2.构件抵抗的能力称为强度。 3.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与其到圆心的距离成比。 4.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该段梁上的弯矩图为。 5.偏心压缩为的组合变形。 6.柔索的约束反力沿离开物体。 7.构件保持的能力称为稳定性。 8.力对轴之矩在情况下为零。 9.梁的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 10.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其最大切应力是。 11.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两种效应分别是。 12.外力解除后可消失的变形,称为。 13.力偶对任意点之矩都。 14.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杆中最大正应力 为。 15.梁上作用集中力处,其剪力图在该位置有。 16.光滑接触面约束的约束力沿指向物体。 17.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 18.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三矩式,只有满足三个矩心的条件时,才能成为力系平衡的 充要条件。 19.图所示,梁最大拉应力的位置在点处。 20.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其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是。 21.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

22.在截面突变的位置存在集中现象。 23.梁上作用集中力偶位置处,其弯矩图在该位置有。 24.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其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是。 25.临界应力的欧拉公式只适用于杆。 26.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的构件,称为。 27.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 28.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结果的三种情形是。 29.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截面C的位移 为。 30.若一段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则这段梁上的剪力图为。 二、计算题: 1.梁结构尺寸、受力如图所示,不计梁重,已知q=10kN/m,M=10kN·m,求A、B、C处的约束力。 2.铸铁T梁的载荷及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C为截面形心。已知I z=60125000mm4,y C=157.5mm,材料许用压 应力[σc]=160MPa,许用拉应力[σt]=40MPa。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校核梁的强度。

四大强度理论

四种强度理论的破坏标志、基本假设内容、建立的强度条件 公式以及适用的范围。 一、四大强度理论基本内容介绍: 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引起材料脆性断裂破坏的因素是最大拉应力,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最大拉应力σ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应力σb,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于是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构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条件是:σ1=σb。σb/s=[σ]所以按第一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σ]。 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最大伸长线应变是引起断裂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伸长线应变ε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εu,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破坏。εu=σb/E;ε1=σb/E。由广义虎克定律得:ε1=[σ1-u(σ2+σ3)]/E所以σ1-u(σ2+σ3)=σb。按第二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u(σ2+σ3)≤[σ]。 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最大切应力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切应力τmax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切应力τ0,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依轴向拉伸斜截面上的应力公式可知τ0=σs/2(σs——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由公式得:τmax=τ1s=(σ1-σ3)/2。所以破坏条件改写为σ1-σ3=σs。按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σ1-σ3≤[σ]。 4、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材料屈服破坏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二、四大强度理论适用的范围 1、各种强度理论的适用范围及其应用第一理论的应用和局限1、应用材料无裂纹脆性断裂失效形势(脆性材料二向或三向受拉状态;最大压应力值不超过最大拉应力值或超过不多)。 2、局限没考虑σ2、σ3对材料的破坏影响,对无拉应力的应力状态无法应用。 第二理论的应用和局限1、应用脆性材料的二向应力状态且压应力很大的情况。 2、局限与极少数的脆性材料在某些受力形势下的实验结果相吻合。 第三理论的应用和局限1、应用材料的屈服失效形势。2、局限没考虑σ2对材料的破坏影响,计算结果偏于安全。 第四理论的应用和局限1、应用材料的屈服失效形势。2、局限与第三强度理论相比更符合实际,但公式过于复杂。

四种强度理论

由于材料的破坏按其物理本质分为脆断和屈服两类形式,所 以,强度理论也就相应地分为两类,下面就来介绍目前常用的四个强度理论。 1、最大拉应力理论: 这一理论又称为第一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破坏主因是最 大拉应力。不论复杂、简单的应力状态,只要第一主应力达到单向拉伸时的强度极限,即断裂。 破坏形式:断裂。 破坏条件:。1 =(T b 强度条件1< [门 实验证明,该强度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石料、铸铁等脆性材料沿最大拉应力所在截面发生断裂的现象;而对于单向受压或三向受压等没有拉应力的情况则不适合。 缺点:未考虑其他两主应力。 使用范围:适用脆性材料受拉。如铸铁拉伸,扭转。 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 这一理论又称为第二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破坏主因是最大伸长

线应变。不论复杂、简单的应力状态,只要第一主应变达屈服破坏条件: T maX?1/2( T 仁T 3 )

到单向拉伸时的极限值,即断裂。破坏假设:最大伸长应变达到简单拉伸的极限(假定直到发生断裂仍可用胡克定律计算 )< 破坏形式:断裂。 脆断破坏条件:£ 1= £ u=C b/E £1 = 1/E[ (T 1 - a ( (T 2+ (T 3)] 破坏条件:c 1- a ( T 2+ T 3)= T b 强度条件:T 1- a ( T 2+ T 3)< [ T ] 实验证明,该强度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石料、混凝土等脆性材料受轴向拉伸时,沿横截面发生断裂的现象。但是,其实验结果只与很少的材料吻合,因此已经很少使用。 缺点:不能广泛解释脆断破坏一般规律。 使用范围:适于石料、混凝土轴向受压的情况。 3、最大切应力理论: 这一理论又称为第三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破坏主因是最大切应力maxw。不论复杂、简单的应力状态,只要最大切应力达到单向拉伸时的极限切应力值,即屈服。破坏假设:复杂应力状态危险标志最大切应力达到该材料简单拉、压时切应力极限。 破坏形式:屈服。 破坏因素:最大切应力。 T max? T u= T s/2

工程力学第8次作业解答

《工程力学》第8次作业解答(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一、填空题 1.过构件内某点各个截面中的最大正应力和最小正应力就是该点处的主应力。 2.最大切应力作用面与主应力作用面成45°度角。 3.研究点的应力状态,通常是围绕该点取单元体,由于单元体尺寸为无穷小,所以可认为单元体每个侧面上的应力是均匀分布的;两相互平行的侧面上相应的应力大小是相等的,符号是相反的。 4.若单元体某一截面上的切应力为零,则该截面称为主平面;主平面上的正应力称为主应力。一个单元体上有相互垂直的三对主平面,因此有三个主应力,它们按代数值大小的排列顺序是321σσσ≥≥。 5.人们把从生产实践和力学试验中观测到的材料失效现象与构件的应力分析相结合,提出了一些解释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失效原因的假说,这些假说称为强度理论。材料失效的现象尽管多种多样,但其主要形式不外乎两种:一是脆性断裂,二是塑性屈服。 6.第一强度理论认为最大拉应力是引起材料失效的原因,其强度条件为][1σσ≤。 7.第三强度理论认为最大切应力是引起材料失效的原因,其强度条件为][31σσσ≤-。 8.第四强度理论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材料失效的原因,其强度条件为][])()()[(2 1213232221σσσσσσσ≤-+-+-。 二、问答题 1、什么叫一点处的应力状态? 为什么要研究一点处的应力状态?如何研究一点处的应力状态? 答:所谓一点的应力状态,就是通过受力构件内某一点的各个截面上的应力情况。 由杆件拉(压)、扭转和弯曲等几种基本变形形式下,可进行横截面上的内力、应力、强度和刚度计算。但是这些计算还不能解决某些同时存在几种基本变形时的强度问题,也不能建立既有正应力和切应力存在时的强度准则。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还必须分析受力构件上上一点的应力状态,在此基础上建立一般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准则,以解决构件在复杂受力时的强度计算问题。 描述构件上一点的应力状态的方法,是围绕这一点取一个微小正六面体单元,当六面体的各边边长充分小时,便趋于宏观上的点。这样的正六面体微元,当边长无限小时称为单元体。如果如果单元体上的应力已知,就可确定该点的应力状态。 2、什么叫单元体?什么叫主平面和主应力?主应力与正应力有什么区别? 单元体就是围绕一点用三对互相垂直的平面截取的边长无限小的正六面体。 切应力为零的平面称为主平面,作用在主平面上的正应力称为主应力。 一般而言,过受力构件上某点的平面上既有正应力又有切应力,主应力就是切应力为零时平面上的正应力,是正应力的一种特例,并且主应力还是正应力的极值。一般正应力由选取单元体的方位确定,主应力一般需要通过分析单元体的正应力和切应力才能确定其方位。 三、计算题 1、试画出图示简支梁上点A 和B 处的应力单元体,并算出这两点的主应力数值。

四大强度理论

第10章强度理论 10、1 强度理论的概念 构件的强度问题就是材料力学所研究的最基本问题之一。通常认为当构件承受的载荷达到一定大小时,其材料就会在应力状态最危险的一点处首先发生破坏。故为了保证构件能正常地工作,必须找出材料进入危险状态的原因,并根据一定的强度条件设计或校核构件的截面尺寸。 各种材料因强度不足而引起的失效现象就是不同的。如以普通碳钢为代表的塑性材料,以发生屈服现象、出现塑性变形为失效的标志。对以铸铁为代表的脆性材料,失效现象则就是突然断裂。在单向受力情况下,出现塑性变形时的屈服点 σ与发生断裂 s 时的强度极限 σ可由实验测定。sσ与bσ统称为失效应力,以安全系数除失效应力得到 b 许用应力[]σ,于就是建立强度条件 []σ σ≤ 可见,在单向应力状态下,强度条件都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实际构件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往往不就是单向的。实现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实验,要比单向拉伸或压缩困难得多。常用的方法就是把材料加工成薄壁圆筒(图10-1),在内压p作用下,筒壁为二向应力状态。如再配以轴向拉力F,可使两个主应力之比等于各种预定的数值。这种薄壁筒试验除作用内压与轴力外,有时还在两端作用扭矩,这样还可得到更普遍的情况。此外,还有一些实现复杂应力状态的其她实验方法。尽管如此,要完全复现实际中遇到的各种复杂应力状态并不容易。况且复杂应力状态中应力组合的方式与比值又有各种可能。如果象单向拉伸一样,靠实验来确定失效状态,建立强度条件,则必须对各式各样的应力状态一一进行试验,确定失效应力,然后建立强度条件。由于技术上的困难与工作的繁重,往往就是难以实现的。解决这类问题,经常就是依据部分实验结果,经过推理,提出一些假说,推测材料失效的原因,从而建立强度条件。 图10-1 经过分析与归纳发现,尽管失效现象比较复杂,强度不足引起的失效现象主要还就是屈服与断裂两种类型。同时,衡量受力与变形程度的量又有应力、应变与变形能等。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材料的失效现象与资料,对强度失效提出各种假说。这类假说认为,材料之所以按某种方式(断裂或屈服)失效,就是应力、应变或变形能等因素中某一因素引起的。按照这类假说,无论就是简单应力状态还就是复杂应力状态,引起失效的因素就是相同的。也就就是说,造成失效的原因与应力状态无关。这类假说称为强度理论。利用强度理论,便可由简单应力状态的实验结果,建立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条件。至于某种强度理论就是否成立,在什么条件下能够成立,还必须经受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的检验。 本章只介绍四种常用强度理论,这些都就是在常温、静载下,适用于均匀、连续、各向同性材料的强度理论。当然,强度理论远不止这几种。而且,现有的各种强度理论还不能说已经圆满地解决所有的强度问题,这方面还有待发展。

精选-四大强度理论基本内容介绍

四大强度理论基本内容介绍: 1 、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引起材料脆性断裂破坏的因素是最大拉应力,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最大拉应力0 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 的极限应力。b,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于是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构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条件是: (T 1=0 b o^ b/s=[ (T ] 所以按第一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0 K [ 0 ] o 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最大伸长线应变是引起断裂的主要因素, 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伸长线应变£ 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 U, 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破坏。 £ u=0 b/E ;£ 1=0 b/E。由广义虎克定律得:£ 1=[ 0 1-u( 0 2+0 3)]/E 所以0 1-u( 02+03)=0b o 按第二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0 1-u( 0 2+0 3) < [ 0 ] o 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最大切应力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 态,只要最大切应力T max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切应力T 0, 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依轴向拉伸斜截面上的应力公式可知T0= 0S/2 (0 s――横截面上的 正应力) 由公式得:T max=r 1s= (c 1- (T 3)/2。所以破坏条件改写为c 1-

(T 3= C S o 按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c 1- C 3< [ C ] o 4、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材料屈服破坏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四大强度理论适用的范围 各种强度理论的适用范围及其应用 第一理论的应用和局限 1 、应用材料无裂纹脆性断裂失效形势(脆性材料二向或三向受拉状态;最大压应力值不超过最大拉应力值或超过不多)。 2、局限 没考虑c 2、c 3对材料的破坏影响,对无拉应力的应力状态无 法应用。 第二理论的应用和局限 1 、应用 脆性材料的二向应力状态且压应力很大的情况。 2、局限 与极少数的脆性材料在某些受力形势下的实验结果相吻合。 第三理论的应用和局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