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01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01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01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01

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01

PE-HD 高密度聚乙烯polyethylene, high density 02

PVC 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03

PE-LD 低密度聚乙烯polyethylene,low density 04

PP 聚丙烯polypropylene 05

PS 聚苯乙烯polystyrene 06

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plastic 07

PA 聚酰胺polyamide 08

PAN 聚丙烯腈polyacrylonitrile 09

PC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10

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11

PE-LLD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olyethylene,linear low density 12

PE-MD 中密度聚乙烯polyethylene,medium density 13

PE-UHMW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olyethylene,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14 PUR 聚氨酯polyurethane 15

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 16

PVAL 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17

PVC-C 氯化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chlorinated 18

PVC-U 未增塑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unplasticized 19

PVDC 聚偏二氯乙烯poly(vinylidene chloride) 20

PVDF 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 21

PVF 聚氟乙烯poly(vinyl fluoride) 22

UP 不饱和聚酯树脂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23

UF 脲-甲醛树脂urea-formaldehyderesin 24

CA 乙酸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 25

PEEK 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 26

PEUR 聚醚型聚氨酯polyetherurethane 27

PF 酚醛树脂phenol-formaldehyde resin 28

PI 聚酰亚胺polyimide 29

PHBV 聚羟基丁酸酯戊酸酯poly-(hydroxybutyrate-co-hydroxyvalerate 30 PK 聚酮polyketone 30

PTFE 聚四氟乙烯poly tetrafluoroethylene 31

POM 聚氧亚甲基;聚甲醛;聚缩醛

polyoxymethylene;polyacetal;polyformaldehyde 32

PLA 聚乳酸polylactic acid or polylactide 33

PCL 聚已内酯polycaprolactone 34

PPDO 聚对二氧环己酮35

PPC 二氧化碳共聚合物carbon dioxide copolymer 36

PBS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olybuthylenesuccinate 37

PHA 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ic or polyhydroxyalkanoates 38 PHB 聚-3-羟基丁酸polyhydroxybutyric acid or polyhydroxybutyrate 39 PGA 聚乙交酯poly(glycolic acid) 40

PEC PolyEster Carbonate or Poly(Butylene Succinate/Carbonate) 41

PES Poly(Ethylene Succinate) 42

PTMAT Poly(TetraMethylene Adipate/Terephthalate) 43

PBAT Poly(Butylene Adipate/Terephthalate) 44

AB 丙烯腈-丁二烯塑料acrylonitrile-butadiene plastic 45

ABAK 丙烯腈-丁二烯-丙烯酸酯塑料

acrylonitrile-butadiene-acrylate plastic 46

ACS 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塑料

acrylonitrile-chlorinated polyethylene-styrene 47

AEPDS 丙烯腈-(乙烯-丙烯-二烯)-苯乙烯塑料

acrylonitrile-(ethylene-propylene-diene)-styrene plastic 48

AMMA 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

acrylonitrile-methyl methacryate plastic 49

ASA 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塑料

acrylonitrile-stytene-acrylate plastic 50

CAB 乙酸丁酸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 butyrate 51

CAP 乙酸丙酸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 propionate 52

CEF 甲醛纤维素cellulose formaldehyde 53

CF 甲酚-甲醛树脂cresol-formaldehyde resin 54

CMC 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 55

CN 硝酸纤维素cellulose nitrate 56

COC 环烯烃共聚物cycloolefin copolymer 57

CP 丙酸纤维素cellulose propionate 58

CTA 三乙酸纤维素cellulose triacetate 59

E/P 乙烯-丙烯塑料ethylene-propylene plastic 60

EAA 乙烯-丙烯酸塑料ethylene-acrylic acid plastic 61

EBAK 乙烯-丙烯酸丁酯塑料ethylene-butyl acrylate plastic 62

EC 乙基纤维素ethyl cellulose 63

EEAK 乙烯-丙烯酸乙酯塑料ethylene-ethyl acrylate plastic 64

EMA 乙烯-甲基丙烯酸塑料ethylene-methacrylic acid plastic 65

EP 环氧;环氧树脂或塑料epoxide;epoxy resin or plastic 66

ETFE 乙烯-四氟乙烯塑料e thylene-tetrafluoroethylene plastic 67 EVAC 乙烯-乙酸乙烯酯塑料ethylene-vinyl acetate plastic 68

EVOH 乙烯-乙烯醇塑料ethylene-vinyl alcohol plastic 69

FEP 全氟(乙烯-丙烯)塑料perfluoro(ethylene-propylene)plastic 70 FF 呋喃-甲醛树脂furan-formaldehyde resin 71

LCP 液晶聚合物liquid-crystal polymer 72

MABS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

methyl methacrylate-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plastic 73

MBS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塑料

methyl methacrylate-butadiene-styrene plastic 74

MC 甲基纤维素methyl cellulose 75

MF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elamine-formaldehyde resin 76

MP 三聚氰胺-酚醛树脂melamine-phenol resin 77

MSAN α-甲基苯乙烯-丙烯腈塑料

α-methylstyrene-acrylonitrile plastic 78

PAA 聚丙烯酸poly(acrylic acid) 79

PAEK 聚芳醚酮polyaryletherketone 80

PAI 聚酰胺(酰)亚胺polyamidimide 81

PAK 聚丙烯酸酯polyarylate 82

PAR 聚芳酯polyarylate 83

PARA 聚芳酰胺poly(aryl amide) 84

PB 聚丁烯polybutene 85

PBAK 聚丙烯酸丁酯poly(butyl acrylate) 86

PBD 1,2-聚丁二烯1,2-polybutadiene 87

PBN 聚萘二甲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naphthalate) 88

PCCE 亚环己基-二亚甲基-环已基二羧酸酯

poly(cyclohexylene dimethylene cyclohexanedicar- boxylate) 89 PCT 聚(对苯二甲酸亚环已基-二亚甲酯)

poly(cyclohexylene d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90

PCTFE 聚三氟氯乙烯polychlorotrifluoroethylene 91

PDAP 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poly(diallyl phthalate) 92

PDCPD 聚二环戊二烯polydicyclopentadiene 93

PEC 聚酯碳酸酯polyestercarbonate 94

PE-C 氯化聚乙烯polyethylene,chlorinated 95

PEEST 聚醚酯polyetherester 96

PEI 聚醚(酰)亚胺polyetherimide 97

PEK 聚醚酮polyetherketone 98

PEN 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99

PEOX 聚氧化乙烯poly(ethylene oxide) 100

PESTUR 聚酯型聚氨酯polyesterurethane 101

PESU 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 102

PE-VLD 极低密度聚乙烯polyethylene,very low density 103

PFA 全氟烷氧基烷树脂perfluoro alkoxyl alkane resin 104

PIB 聚异丁烯polyisobutylene 105

PIR 聚异氰脲酸酯polyisocyanurate 106

PMI 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olymethacrylimide 107

PMMI 聚N-甲基甲基丙烯酰亚胺poly-N-methylmethacrylimide 108 PMP 聚-4-甲基戊烯-1poly-4-methylpentene-1 109

PMS 聚-α-甲基苯乙烯poly-α-methylstyrene 110

PPE 聚苯醚poly(phenylene ether) 111

PP-E 可发性聚丙烯polypropylene,expandable 112

PP-HI 高抗冲聚丙烯polypropylene,high impact 113

PPOX 聚氧化丙烯poly(propylene oxide) 114

PPS 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 115

PPSU 聚苯砜poly(phenylene sulfone) 116

PS-E 可发聚苯乙烯polystyrene,expandable 117

PS-HI 高抗冲聚苯乙烯polystyrene,high impact 118

PSU 聚砜polysulfone 119

PTT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120

PVAC 聚乙酸乙烯酯poly(vinyl acetate) 121

PVB 聚乙烯醇缩丁醛poly(vinyl butyral) 122

PVFM 聚乙烯醇缩甲醛poly(vinyl formal) 123

PVK 聚-N-乙烯基咔唑poly-N-vinylcarbazole 124

PVP 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poly-N-vinylpyrrolidone 125

SAN 苯乙烯一丙烯腈塑料styrene-acrylonitrile plastic 126

SB 苯乙烯-丁二烯塑料styrene-butadiene plastic 127

SI 有机硅塑料silicone plastic 128

SMAH 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塑料styrene-maleic anhydride plastic 129 SMS 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塑料styrene-α-methylstyrene plastic 130

VCE 氯乙烯-乙烯塑料vinyl chloride-ethylene plastic 131

VCEMAK 氯乙烯-乙烯-丙烯酸甲酯塑料

vinyl chloride-ethylene-methyl acrylate plastic 132

VCEVAC 氯乙烯-乙烯-丙烯酸乙酯塑料

vinyl chloride-ethylene-vinyl acrylate plastic 133

VCMAK 氯乙烯-丙烯酸甲酯塑料vinyl chloride-methyl acrylate plastic 134 VCMMA 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

vinyl chloride-methyl methacrylate plastic 135

VCOAK 氯乙烯-丙烯酸辛酯塑料vinyl chloride-octyl acrylate plastic 136 VCVAC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塑料vinyl chloride-vinyl acetate plastic 137 VCVDC 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塑料vinylchloride-vinylidene chloride plastic 138 VE 乙烯基酯树脂vinyl ester resin 139

PE 聚乙烯polyethylene

聚乙烯——PE

聚丙烯——PP

聚丁烯——PB

聚氯乙稀——PVC

耐热聚乙稀——PE-RT

硬聚氯乙稀(增强聚氯乙烯)——PVC-U(UPVC)

高密度聚乙烯——HDPE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

玻纤增强聚丙烯——FRPP

低密度聚乙烯——LDPE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聚四氟乙烯——PTFE(F4)

三元乙丙橡胶——EPDM

多孔聚苯乙烯——XPS

腈基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NBR

耐冲击性聚苯乙烯——HIP

聚氟乙烯——PVF

纳米复合三型聚丙烯——NFPP-R

塑料光纤——POF

丙稀腈-丁二烯-苯乙烯——ABS

氯化聚醚——CPS

氯化聚醚丁腈(粉末丁腈橡胶)——PNBR 聚全氟乙丙稀(氟化乙丙稀)——FEP

均聚聚丙烯——PPH

聚偏氟乙烯——PVDF

共聚酰胺(尼龙)——PA

增强聚丙烯——RPP

共聚酯——PES

高分子聚丙烯酰胺——PAM

增强氯化聚氯乙稀——CPVC

嵌段共聚聚丙烯——PPB

聚苯乙烯——PS

交联聚乙烯——PEX

聚烯烃——PO

三氟氯乙烯——CTFE

全氟代甲基醚——PMVE

全氟代乙基醚——PEVE

全氟代丙基醚——PPVE

全氟代辛基醚——POVE

全氟代烷氧基——PFA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定向聚丙烯——OPP

流延聚丙烯——CPP

共聚甲醛(聚氧甲烯、缩醛)——POM

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

丙烯酸酯橡胶——ACM

氯丁胶——CR

氟橡胶——FPM

端缩基丁腈液体橡胶——HTBN

硅胶——MQ

氯磺化聚乙烯橡胶——CSM

丁钠橡胶——S-BR

天然橡胶——NR

改性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工程塑料材料安全数据(MSDS)表

工程塑胶有限公司改性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工程塑料 1.产品和公司标识 产品中文名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产品英文名称Modified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同义词改性PBT 化学式- 产品牌号PBTMFCG30202黑 公司信息 紧急联系号码 2.组成/成分信息 成分CAS号百分比(w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26062-94-254 玻璃纤维65997-17-330 阻燃剂68928-70-116 3.危险因素识别 紧急情况概述闪点:无;燃烧和爆炸危险:可燃但离开火源后自动熄灭。在燃烧时, 可能会产生CO气体,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产生二恶英组分。 有害人类健康的影响·PBT 接触眼睛时,其粉末可能会出现过敏,导致不适、流泪或视力模 糊。 PBT热分解物可能会导致皮肤、眼睛或呼吸道刺激。 ·玻璃纤维 接触玻璃纤维可能导致皮肤刺激,产生不适感或皮疹。 玻璃纤维粉末接触眼睛可能会出现过敏,导致不适、流泪或视力 模糊。 吸入玻璃纤维可能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咳嗽和不适。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暴露在玻纤下和癌症之间无必然的联系。

工程塑胶有限公司改性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工程塑料 ·阻燃剂 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接触眼睛可能会引起刺激。吸入可能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 慢性病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会对肺和甲状腺产生影响。 环境影响- 物理和化学危险因素- 特殊危害下列物质被IARC、NTP、OSHA或ACGIH列入致癌物: 2B(IARC、BTP、OSHA、ACGIH) 4.急救措施 吸入该物料不属于危险物质,当误吸入物料时不会有特殊的问题发生。必 要时就诊。 如暴露在聚合物过热产生的气体和烟雾中,需迅速转移到新鲜空气 处,出现病症需就诊。 吞入误食物质本身不会造成特殊的危险,必要时就诊。 皮肤接触接触皮肤不会发生危险,建议在接触后清洗。 如皮肤接触到聚合物熔体,立即用冷水迅速冷却。不要尝试将聚合物 从皮肤上去除,并使用烫伤药物处理。 眼睛接触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15分钟,并立即就医。 急救员保护无可用信息 医师注意若被熔融的材料烫伤,应迅速用流水冷却,并立即就医 5.消防措施 灭火剂二氧化碳(CO2)、干粉、泡沫、水 火灾和爆炸危险因素无直接爆炸危险。可燃,但离开火源后自动熄灭。在燃烧时,可能会 产生CO气体,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产生二恶英组分。 特殊灭火程序在火灾发生初期,利用水、干粉、CO2等进行灭火。 在大规模火灾发生时,利用泡沫、等灭火剂遮断空气是有效方法。 灭火保护的特殊设备疏散人群,保持在上风口,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6.意外泄漏措施 个人预防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环境预防无环境危害 清理办法处理前请参阅『3.危险因素识别』,当物料撒落地面时,请及时清扫, 以防滑倒。可再循环利用。

用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合称聚酯

用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合称聚酯 一、反应物性状分析 1、对苯二甲酸 其结构式为 俗称TPA,是产量最大的二元羧酸,主要从对二甲苯制得,是生产聚酯的主要原料。常温下为固体。加热不熔化,300℃以上升华。若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可于425℃熔化。常温下难溶于水。主要用于制造合成树脂、酸成纤维等。若与空气混合,在一定的限度内遇火即燃烧甚至发生爆炸。自燃点680℃,燃点384~421℃ ,升华热98.4kJ/mol ,燃烧热3225.9kJ/mol ,闪点>110℃,密度为1.55g/cm3. 溶于碱溶液,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水、乙醚、冰醋酸、乙酸乙酯、 二氯甲烷、甲苯、DMF、氯仿大多数有机溶剂。 对苯二甲酸可发生酯化反应,在强烈条件下,也可发生卤化、硝化和 磺化反应。 包装与储运袋装产品采用内衬塑料薄膜的包装袋,每袋产品净重 1000±2kg。包装袋上应印有生产厂名、地址、商标、产品名称、等级、批号、净重和标准代号等。也可使用不锈钢槽车装运,装料前应检查槽车是 否清洁、干燥,装料后进料口应密封并施加铅封。产品运输中应防火、防潮、防静电。袋装产品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损坏;槽车装卸作业 时应注意控制装卸速度,防止产生静电。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仓 库内,应远离火种和热源,与氧化剂、酸碱类物品分开存放,应防止日晒 雨淋,不得露天堆放。 使用注意事项属低毒类物质,对皮肤和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对过敏症者,接触本品可引起皮疹和支气管炎。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0.1mg/m3 。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 2、乙二醇 其结构式为

俗名甘醇,是最简短的二元醇。无色无臭、有甜味液体。与乙醇相似,主要能与无机或有机酸反应生成酯,一般先只有一个羟基发生反应,经升高温度、增加酸用量等,可使两个羟基都形成酯。如与混有硫酸的硝酸反应,则形成二硝酸酯。酰氯或酸酐容易使两个羟基形成酯。乙二醇在催化剂(二氧化锰、氧化铝、氧化锌或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发生分子内或分子间失水。乙二醇能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作用形成醇盐。通常将金属溶于二醇中,只得一元醇盐;如将此醇盐(例如乙二醇一钠)在氢气流中加热到180~200°C,可形成乙二醇二钠和乙二醇。此外用乙二醇与2摩尔甲醇钠一起加热,可得乙二醇二钠。乙二醇二钠与卤代烷反应,生成乙二醇单醚或双醚。乙二醇二钠与1,2-二溴乙烷反应,生成二氧六环。此外,乙二醇也容易被氧化,随所用氧化剂或反应条件的不同,可生成各种产物,如乙醇醛HOCH2CHO、乙二醛OHCCHO、乙醇酸HOCH2COOH、草酸HOOCCOOH 及二氧化碳和水。a二醇与其他二醇不同,经高碘酸氧化可发生碳链断裂。制法工业上由环氧乙烷用稀盐酸水解制得。实验室中可用水解二卤代烷或卤代乙醇的方法制备。应用乙二醇常可代替甘油使用。在制革和制药工业中,分别用作水合剂和溶剂。乙二醇的衍生物二硝酸酯是炸药。乙二醇的单甲醚或单乙醚是很好的溶剂,如甲溶纤剂HOCH2CH2OCH3 可溶解纤维、树脂、油漆和其他许多有机物。乙二醇的溶解能力很强,但它容易代谢氧化,生成有毒的草酸,因而不能广泛用作溶剂。乙二醇是一个抗冻剂,60%的乙二醇水溶液在-40°C时结冰。 二、催化剂,稳定剂,供热系统 反应采用三氧化二锑作为催化剂,在反映前用160度的高温乙二醇进行溶解,冷却到120度进入反应系统;为保证反应顺利进行,产物品质稳定,用磷酸作为稳定剂,另算也用乙二醇稀释后进入反应系统。反应所需要的热量来源于重油燃烧,燃烧重油给导热油加热,通过管路将一定温度的导热油送入反应系统。 三、反应原理 1、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三氧化二锑的催化作用下,用磷酸做稳定剂,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即为第一酯化系统 a 第一酯化槽 C-050为第一酯化槽,膏化物由P-041泵至C-050,热来 0和为参加反应EG汽体则经由05P03C控制后进C-050Tube-heateW-应生成的H 2 精馏(K-050)。C-050具备安全阀(设定4Bar);超压时由BD管路排放。由于C-050高度较高,为了减少搅拌轴的震动,搅拌器R-050位于C-050底部,因此

电缆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制造方法及加工工艺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f5649701.html, 电缆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制造方法及加工工艺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英文名polybutylece terephthalate(简称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为乳白色半透明到不透明、结晶型热塑性聚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具有高耐热性,韧性、耐疲劳性,自润滑、低摩擦系数,耐候性,吸水率低。在潮湿环境中仍保持各种物性(包括电性能),具有电绝缘性,但体积电阻、介电损耗大。耐热水、碱类、酸类、油类、但易受卤化烃侵蚀;耐水解性差,低温下可迅速结晶,成型性良好。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主要物理性质: 【熔点】℃ 224 【玻璃化温度】℃ 20~40 【无定形密度】g/cm 3 1.286 【结晶形密度】g/cm 3 1.390 【结晶速度指数】 15 【溶解性能】不溶于有机溶剂,强酸和强碱可使其降解,52℃以上的热水长期浸泡可使其水解。 【稳定性】性能稳定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主要化学性质 【常见化学反应】PBT在高温水或水蒸气作用下会发生水解反应,断链降解。 【禁配物】强酸、强碱、汽油等烃类溶剂。 【聚合危害】无聚合危险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注塑加工工艺条件 1、干燥处理 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很容易水解,因此塑料加工前的干燥处理是很重要的。建议在空气中的干燥条件为120C,6~8小时,或者150C,2~4小时。湿度必须小于0.03%。如果用吸湿干燥器干燥,建议条件为150C,2.5小时。 2、熔化温度 225~275C,建议温度:250C 。 3、塑料模具温度 对于未增强型的材料为40~60C。要很好地设计塑料模具的冷却腔道以减小塑件的弯曲。热量的散失一定要快而均匀。建议塑料模具冷却腔道的直径为12mm。

对苯二甲酸DOTP的合成工艺

课程设计题目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工艺设计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化学工程系课程指导小组 X年X月X日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 学生学号 设计题目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工艺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主要内容为年产3000吨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工艺设计。通过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确定关键设备的选型和材料,绘制出工艺流程图、反应釜、车间布置图等相关图纸,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技术、综合利用提出了合理的要求,并进行经济核算。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1.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不得少于5篇,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2.独立完成给定的设计任务后编写出符合要求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工艺设计合理,将研 究、开发的技术及过程开发的成果与过程建设、经济核算衔接起来;绘制出必要的设计图纸。 3. 综合应用化学工程和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 完成课程设计的撰写。 三、文献查询方向及范围 1.利用学校的清华同方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ScienceDirect、ACS(美国化学学会)数据库查询卟啉在流动注射化学中的应用等中英文文献与硕博论文。 2.主要参考文献 [1] 孙永泰. 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的合成工艺及应用[M]. 塑料制造, 2008年4月刊. [2] 沈晓洁. 由聚酯废料合成DOTP[J].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1998年6月第2期18卷 [3] 汪多仁. DOTP的非酸催化合成与应用[J].塑料助剂, 1998年第3期. [4] 王良、陶红侠,富氧化合物SnO2-ZnO催化废聚醋合成DOPT的研究[M].吉林师范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5月第6期 [5] Kiyoko Takamura, Takatoshi Matsumoto. Characterization of a titanium(IV)-porphyrin complex as a 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reagent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a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approach and a critical review[J]. Anal Bioanal Chem, 2008, 391: 951-961.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资料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调研报告 0 引言 聚2, 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是一种高性能工业聚酯,是聚酯家族中重要成员之一。PEN是由2, 6-萘二甲酸(NDCA)或2, 6-萘二甲酸二甲酯(NDC)与乙二醇(EG)反应生成的单体缩聚所得产物。它与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结构类似(图1),但由于萘环比苯环具有更大的共轭效应,更大的平面状结构,故分子链刚性高,因而使它具有比PET更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气体阻隔性能、化学稳定性及耐热、耐紫外线、耐辐射等性能,可代替PET广泛应用于薄膜、灌装容器、工程塑料、声光载体和纤维等领域,拥有广阔的潜在市场,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新型热塑性聚酯材料。然而尽管技术已趋成熟,装置能力可达万吨级,但是产品原材料价格与PTA相比仍处于过高的水平,以至在大多数应用领域,PEN 的性价比难以与PET相竞争,因此大大限制了PEN的发展速度。目前全球生产PEN的企业仅有帝人集团、东洋纺、三菱化学、钟纺、UniPET、M&G(收购Shell 公司的PET、PEN事业)、KOSA、杜邦及Kolon等为数不多的聚酯相关企业。另外还有一些聚酯生产厂商(如伊斯曼化学)在摸透了PEN制造和应用技术并申请了多项专利之后,蓄势待发,等待有利时机进入PEN领域。 图1 PEN与PET结构式 1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发展历史 早在1964年,日本帝人公司就开始了PEN的研究工作,1971年,即以70~80吨/年规模试产PEN薄膜(商品名为Q薄膜),发现其性能与聚苯硫醚相当,是很理想的功能材料,可作高档磁记录薄膜。但由于PEN单体的制造成本高,使Q

薄膜的发展受到限制,不过PEN的出现在当时还是引起了一些化工原料制造商的兴趣。1973年帝人公司建立年产1000吨PEN装置。1989年日本帝人公司使PEN膜商业化生产后,一直独占PEN膜供应市场,并在1993年建造了一条4000吨/年PEN薄膜生产线,将双向拉伸薄膜商标命名为TEONEX。2000年PEN膜市场需求已达到6300吨。PEN薄膜与PET薄膜同为聚酯类膜,可使用与PET 薄膜同样的设备,通过熔融--挤出--双向拉伸制得PEN膜。与PET膜相比,PEN 薄膜具有除优良的高强、高模及热阻性能外,还具备优良的气体阻隔性、耐水性、耐放射性等特点,有效的拓展了PEN薄膜的应用范围。PEN薄膜的应用是PEN 研究最多的一个方面,也是PEN最早投入使用的产品。该公司90年代建立了4.8万吨PEN生产装置,生产的均聚PEN可直接用于生产包装瓶、薄膜、纤维及工程塑料。2001年帝人和三信化工共同开发了PEN学生饭盒。 中国在70年代曾对PEN进行过研究,也有批量生产,主要用于绝缘薄膜方面。进入80年代后中国对PEN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东华大学(原中国纺大)在80年代研制成PEN聚合物及纤维,鞍山钢院、天津石化等均对PEN 单体NDC进行过研究,并取得阶段性进展,中国桂林电器科研所曾试制PEN薄膜。仪征化纤股份公司已于1996年作为部级课题投入科研力量进行PEN的研究开发工作,从原料单体NDC开始,研究了聚合工艺以及催化剂效果,聚合了切片,完成了小试。但有关PEN单体和PEN工业化生产应用方面在国内少见报道。 1.1 国内外研发现状 1948年,Cook等人首次对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报道,但随后几十年里对PEN的研究却相当少见,PEN的主要原料是制约工业化发展的瓶颈。近年来,PEN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和原材料价格下降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目前,全世界已工业化生产NDC的生产厂家主要有美国阿莫科(Amoco)和日本三菱瓦斯化学(Mitsubishi Gas)两家公司。阿莫科公司是世界上率先将NDC 工业化的生产商,该公司现已在阿拉斯加州和阿拉巴马州的狄肯特分别建有4.5万t/a的NDC生产基地。三菱瓦斯化学公司则是世界第二大NDC生产商,该公司目前已拥有4万t/a的NDC装置。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PT)研究进展(二) 3 PTT的结构与性能 3.1 特性黏度与相对分子质量 聚酯相对分子质量由特性黏度[η]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由Mark-Houwink方程表示,即[η]=KMα,这里K和α是与聚合物、溶剂类型及测量黏度时的温度相关的常数。表1归纳了PTT在不同溶剂体系和测量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方法时的常数,分子量测量方法不同,分别代表MW和材Mn。 表1 PTT在各种溶剂中的Mark-Houwink常数 3.2 晶体结构 与PET和PBT一样,PTT晶体为三斜晶系晶体结构。表2列出了由广角X散射(WAXD)和电子散射(ED)法测得的PTT晶胞参数。图8(略)为分子链排列示意图。PTT分子链在c-轴方向上包含两个重复单元,亚甲基以高度收缩的旁式-旁式(gauche-gauche)构象排列,因此PTT链呈现Z形螺旋排列。正是这种高度收缩的结晶链才使PTT具备了某些不寻常的特性。

表2 PTT晶体晶胞参数和密度文献数值 PTT是一种半结晶高聚物,DSC测得的熔点为228℃。各文献用Hoffman-Week 作图法得到的平衡熔点Tm°分别为238℃、244℃和248℃。通常半结晶高聚物平衡熔点ym’比DSCym值高15-25℃。PBT的平衡熔点Tm°为245℃,那么PTT的平衡熔点Tm°为248℃是比较可信的。 3.5 结晶动力学 Chuah用DSC法比较了PET、PTT和PBT的等温结晶动力学,PTT的结晶速率介于PET和PBT之间。在175-195℃之间,Avrami速率常数K在10-3-10-2min-1数量级。在相同过冷度下这个K值数量级高于PET而低于PBT。陈国康等人用热台偏光显微镜和DSC差示扫描量热仪对PTT、PBT和PET的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总结晶速率排列顺序为PBT>PTT>PET,对应的结晶活化能分别为32.32、61.93和83.61kJ/mol。王兴良等人的研究得到了类似的结论。马雪琳研究了相对分子质量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是聚乙烯. PVC是聚氯乙烯. PP是聚丙烯. ABS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者的共聚物。 PEP是聚乙二醇 PEG 和环氧丙烷 PO)两者的共聚物。 ①聚氯乙烯(PVC)它是建筑中用量最大的一种塑料。硬质聚氯乙烯的密度为1.38~ 1.43g/cm3,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②聚乙烯(PE)③聚丙烯(PP)聚丙烯的密度在所有塑料中是最小的,约为0.90左右。聚丙烯常用来生产管材、卫生洁具等建筑制品。 ④聚苯乙烯(PS)聚苯乙烯为无色透明类似玻璃的塑料。⑤ABS塑料 ABS塑料是改性聚苯乙烯塑料,以丙烯睛(A)、丁二烯(B)及苯乙烯(S)为基础的三组分所组成。PS:聚苯乙稀 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塑料材料。具有高于100摄氏度的玻璃转化温度,因此经常被用来制作各种需要承受开水的温度的一次性容器,以及一次性泡沫饭盒等。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f5649701.html,/wiki/Image:Polystyrene.png PP:聚丙烯 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在工业界有广泛的应用,是平常常见的高分子材料之一。澳大利亚的钱币也使用聚丙烯制作。 结构式:https://www.wendangku.net/doc/4f5649701.html,/wiki/Image:Polypropylene_structure.png PE:聚乙烯 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高分子材料之一,大量用于制造塑料袋,塑料薄膜,牛奶桶的产品。 聚乙烯抗多种有机溶剂,抗多种酸碱腐蚀,但是不抗氧化性酸,例如硝酸。在氧化性环境中聚乙烯会被氧化。 聚乙烯在薄膜状态下可以被认为是透明的,但是在块状存在的时候由于其内部存在大量的晶体,会发生强烈的光散射而不透明。聚乙烯结晶的程度受到其枝链的个数的影响,枝链越多,越难以结晶。聚乙烯的晶体融化温度也受到枝链个数的影响,分布于从90摄氏度到130摄氏度的范围,枝链越多融化温度越低。聚乙烯单晶通常可以通过把高密度聚乙烯在130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溶于二甲苯中制备。 结构式:- CH2 - CH2 - CH2 - CH2 - CH2 - CH2 - CH2 - CH2 ABS: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合成塑料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的接枝共聚合产物,取它们英文名的第一个字母命名。它是一种强度高、韧性好、综合性能优良的树脂,用途广泛,常用作工程塑料。工业上多以聚丁二烯胶乳或苯乙烯含量低的丁苯橡胶为主链,与丙烯腈、苯乙烯两种单体的混合物接枝共聚合制得。实际上它往往是含丁二烯的接枝聚合物与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SAN或称 AS的混合物。近年来也有先用苯乙烯、丙烯腈两种单体共聚,然后再与接枝共聚的ABS树脂以不同比例混合,以制得适应不同用途的各种 ABS树脂。20世纪50年代中期已开始在美国工业化生产。 工业生产方法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将聚丁二烯或丁苯橡胶与SAN树脂在辊筒上进行机械共混,或将两种胶乳共混,再共聚;另一类是在聚丁二烯或苯乙烯含量低的丁苯胶乳中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01

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01 PE-HD 高密度聚乙烯polyethylene, high density 02 PVC 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03 PE-LD 低密度聚乙烯polyethylene,low density 04 PP 聚丙烯polypropylene 05 PS 聚苯乙烯polystyrene 06 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plastic 07 PA 聚酰胺polyamide 08 PAN 聚丙烯腈polyacrylonitrile 09 PC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10 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11 PE-LLD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olyethylene,linear low density 12 PE-MD 中密度聚乙烯polyethylene,medium density 13 PE-UHMW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olyethylene,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14 PUR 聚氨酯polyurethane 15 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 16 PVAL 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17 PVC-C 氯化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chlorinated 18 PVC-U 未增塑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unplasticized 19 PVDC 聚偏二氯乙烯poly(vinylidene chloride) 20 PVDF 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 21 PVF 聚氟乙烯poly(vinyl fluoride) 22 UP 不饱和聚酯树脂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23 UF 脲-甲醛树脂urea-formaldehyderesin 24 CA 乙酸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 25 PEEK 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 26 PEUR 聚醚型聚氨酯polyetherurethane 27 PF 酚醛树脂phenol-formaldehyde resin 28 PI 聚酰亚胺polyimide 29 PHBV 聚羟基丁酸酯戊酸酯poly-(hydroxybutyrate-co-hydroxyvalerate 30 PK 聚酮polyketone 30 PTFE 聚四氟乙烯poly tetrafluoroethylene 31 POM 聚氧亚甲基;聚甲醛;聚缩醛 polyoxymethylene;polyacetal;polyformaldehyde 32 PLA 聚乳酸polylactic acid or polylactide 33 PCL 聚已内酯polycaprolactone 34 PPDO 聚对二氧环己酮35 PPC 二氧化碳共聚合物carbon dioxide copolymer 36 PBS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olybuthylenesuccinate 37 PHA 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ic or polyhydroxyalkanoates 38 PHB 聚-3-羟基丁酸polyhydroxybutyric acid or polyhydroxybutyrate 39 PGA 聚乙交酯poly(glycolic acid) 40 PEC PolyEster Carbonate or Poly(Butylene Succinate/Carbonate) 4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合成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合成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PET合成工艺流程; 2.了解PET加工设备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掌握设备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PET属于聚酯,是单体间通过酯基相互连接的一类聚合物。常见的酯化反应类型包括:○1醇和羧酸的直接酯化;○2醇-酯的酯交换反应;○3羧酸-酯的酯交换反应;○4酯和酯的酯交换反应;○5酰氯和醇的酯化反应;○6酸酐和醇的酯化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 上述反应中,除酰氯与醇的反应外,大多属于平衡反应,其平衡常数与单体的性质有关,通常较低,要获得高分子量的聚酯,必须使

反应副产物(水、醇、酸)等从聚合体系中排出,使反应平衡向有利于聚合反应的方向进行。如果使用酰氯,由于酯化反应平衡常数大,通常可以看作是不平衡反应。因此聚酯化反应可分为两大类:适于醇-羧酸、醇-酯、羧酸-酯等聚合体系的高温熔融聚合和适于酰氯等高活性单体的低温溶液聚合。 三、实验原材料和仪器设备 1.原材料 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催化剂、热稳定剂。 2.仪器设备 5L反应釜 1台 温控系统 1台 蒸馏系统 1套 分馏系统 1套 缓冲罐 1个 真空泵 1台 手套 1付 切粒机 1台 冷却水槽 1个PET加工设备主体结构如下: (1)反应釜。由搅拌电动机、减速机构和轴承等组成。具有保证合成过程中搅拌、制品质量的稳定性以及保证能够变速作用。 (2)分馏系统。在酯化阶段将反应生成的水与乙二醇分离,保

证酯化反应的转化率。 (3)蒸馏系统。在聚合阶段减压,将体系中多余的乙二醇和反应生成的水从体系中分离出来,保证聚合反应的转化率。 (4)缓冲罐。体系中分离出来的乙二醇和水的前期储存装置,保证反应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 图1 PET合成装置 四、实验步骤 PET的合成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与乙二醇的酯交换法,简称DMT法,二是对苯二甲酸(PTA)与乙二醇(EG)的直接酯化,简称PTA法。酯交换法和直接酯化法的合成流程见图2。 1.将计量过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稳定剂、抗氧剂、改性剂等各种助剂加入到反应釜中,氮气置换两次,加压至0.3MPa,控制反应釜内温230~262℃,达到理论出水量视为酯化结束,压力降至常压。 2. 减压进行缩聚反应,控制缩聚内温284~286℃,真空度小于

改性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工程塑料材料安全数据MSDS表

材料安全数据(MSDS)表 改性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工程塑料 1.产品和公司标识 产品中文名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产品英文名称Modified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同义词改性PBT 化学式- 产品牌号PBTMFCG30202黑 公司信息 紧急联系号码 2.组成/成分信息 成分CAS号百分比(w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26062-94-254 玻璃纤维65997-17-330 阻燃剂68928-70-116 3.危险因素识别 紧急情况概述闪点:无;燃烧和爆炸危险:可燃但离开火源后自动熄灭。在燃烧时, 可能会产生CO气体,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产生二恶英组分。 有害人类健康的影响·PBT 接触眼睛时,其粉末可能会出现过敏,导致不适、流泪或视力模 糊。 PBT热分解物可能会导致皮肤、眼睛或呼吸道刺激。 ·玻璃纤维 接触玻璃纤维可能导致皮肤刺激,产生不适感或皮疹。 玻璃纤维粉末接触眼睛可能会出现过敏,导致不适、流泪或视力 模糊。 吸入玻璃纤维可能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咳嗽和不适。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暴露在玻纤下和癌症之间无必然的联系。

·阻燃剂 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接触眼睛可能会引起刺激。吸入可能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 慢性病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会对肺和甲状腺产生影响。 环境影响- 物理和化学危险因素- 特殊危害下列物质被IARC、NTP、OSHA或ACGIH列入致癌物: 2B(IARC、BTP、OSHA、ACGIH) 4.急救措施 吸入该物料不属于危险物质,当误吸入物料时不会有特殊的问题发生。必 要时就诊。 如暴露在聚合物过热产生的气体和烟雾中,需迅速转移到新鲜空气 处,出现病症需就诊。 吞入误食物质本身不会造成特殊的危险,必要时就诊。 皮肤接触接触皮肤不会发生危险,建议在接触后清洗。 如皮肤接触到聚合物熔体,立即用冷水迅速冷却。不要尝试将聚合物 从皮肤上去除,并使用烫伤药物处理。 眼睛接触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15分钟,并立即就医。 急救员保护无可用信息 医师注意若被熔融的材料烫伤,应迅速用流水冷却,并立即就医 5.消防措施 灭火剂二氧化碳(CO2)、干粉、泡沫、水 火灾和爆炸危险因素无直接爆炸危险。可燃,但离开火源后自动熄灭。在燃烧时,可能会 产生CO气体,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产生二恶英组分。 特殊灭火程序在火灾发生初期,利用水、干粉、CO2等进行灭火。 在大规模火灾发生时,利用泡沫、等灭火剂遮断空气是有效方法。 灭火保护的特殊设备疏散人群,保持在上风口,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6.意外泄漏措施 个人预防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环境预防无环境危害 清理办法处理前请参阅『3.危险因素识别』,当物料撒落地面时,请及时清扫, 以防滑倒。可再循环利用。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坯(以下简称"瓶坯")产品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切片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色母、色油经过干燥、塑化、注塑,再经过迅速冷却生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480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 4806.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树脂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09.156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预处理方法通则 GB 968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3160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 GB31604.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 GB31604.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脱色试验的测定 GB31604.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总迁移量的测定 GB31604.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食品模拟物中重金属的测定 GB31604.4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锑迁移量的测定 GB/T23887 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生产企业通用良好操作规范。 QB/T 1868-2004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酸饮料瓶 QB 2357-1998 聚酯(PET)无汽饮料瓶 QB/T 2665-2004 热灌装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 3 要求 3.1 原辅材料要求 3.1.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切片应符合GB 4806.6规定的要求。 3.1.2 色母、色油应符合GB 9685及其他国家有关标准和相关规定的要求。 3.2 感官 感官要求应符合GB4806.7中4. 2规定的要求。 3.3 外观 外观应符合表1规定 表1外观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项目研究建议书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项目建议书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2007.7.27 一、PTT简介 1.1 PTT的结构 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是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或对苯二甲酸和1,3-丙二醇聚合而得的聚酯。PTT是继20世纪50年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70年代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之后新研发的一种极具发展前途的新型聚酯高分子材料,1998 年被美国评为六大石化新产品之一。 与PET和PBT化学结构中偶数个亚甲基单元相比,PTT存在着3个亚甲基。正是由于PTT 奇数个亚甲基单元的“奇碳效应”,使苯环不能与3个亚甲基处于同一平面,邻近2个羰基的斥力不能呈180°平面排列,只能以空间120°错开排列,由此使PTT大分子链形成螺旋状排列,最终影响PTT的物理性能。 图1 三种芳香族聚酯的结构 在PTT晶体中大分子链的构象中,-O-CH-CH-CH-O-单元具有1种能量最低的反式-旁式-旁式-反式构象即呈现明显的的“z”字形构象,使得PTT大分子链具有如同线圈式弹簧一样变形的弹性。这种非伸直链型的螺旋状结构就象弹簧一样,在纵向外力作用下,“旁式”单元发生键旋转而转变为“反式”构象。由于这种构象转变仅仅包含C-C和C-O键旋转,分子链的伸长很容易发生,而且在这种旋转过程中分子的构型并未发生变化,所以构象转变完全是可逆的,外力除去后又恢复原状。这种结构赋予了PTT良好的内在回复性,而且纤维模量较低。 1.2 PTT的性能 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相比,PTT由于其独特的螺旋状结构而具有优异的性能,兼具尼龙的柔软性、腈纶的蓬松性和涤纶的抗污性,加上本身固有的弹性、适中的玻璃化温度和良好的加工性能,把各种纤维的优良性能集于一体。而且PTT易与尼龙或聚酯纤维共聚,与纤维素丝共混,与弹性纤维(如聚氨基甲酸乙酯、聚醚基纤维等)复合,具有不褪色、不变黄、不起条等优点,已成为当前国际上最热门的高分子新材料之一。 表1 几种主要纤维性能对比表

年产20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设计

年产20 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工艺设计 目录 刖言 (1) 1概述.................................................................... -2 - 1.1基本概念..................................................................... -2 - 1.2聚酯产品规格................................................................. -3 - 1.3国内外聚酯生产现状. (3) 1.4全球聚酯发展与展望................................................... -5 - 1.5聚酯的应用............................................................ -5 - 2.PET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结构与性能............................................................ -6 - 2.1.1原料性能指标........................................................ -6 - 2.1.2PET结构及性能 . (10) 2.2合成PET的副反应...................................................... -11 - 3.PET生产工艺及工艺路线的选择 .......................................... -13 - 3.1合成原理及路线........................................................ -13 - 3.1.1合成原理............................................................ -13 - 3.1.2合成路线............................................................ -14 - 3.2PET生产工艺流程 . (17) 3.2.1连续缩聚............................................................ -17 - 3.2.2间歇缩聚............................................................ -18 - 3.3合成路线的选择及流程简述 (18) 3.4世界主要生产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PET生产工艺条件 ................................................. -18 3.5.1催化剂............................................................ -18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介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介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热塑性聚酯中最主要的品种,英文名为Polythylene terephthalate 简称PET或PETP(以下或称为PET),俗称涤纶树脂。它是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物,与PBT一起统称为热塑性聚酯,或饱和聚酯。 1946年英国发表了第一个制备PET的专利,1949年英国ICI公司完成中试,但美国杜邦公司购买专利后,1953年建立了生产装置,在世界最先实现工业化生产。初期PET几乎都用于合成纤维(我国俗称涤纶、的确良)。80年代以来,PET 作为工程塑料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相续研制出成核剂和结晶促进剂,目前PET 与PBT一起作为热塑性聚酯,成为五大工程塑料之一。 我国的PET生产规模远远落后于国外几个主要生产厂商。进入80年代,我国逐步从国外引进万吨~几十万吨级先进的PET树脂合成装置,质量和产量都有了长足的进展。根据中国纺织学会统计,1997年我国生产PET切片树脂174万吨,其中高粘度包装用(饮料瓶和包装片材等)切片树脂生产能力为22.4万吨,所以生产PET工程塑料级的树脂来源充足。由于制备各种混配改性PET塑料的装置与其他聚合物混配改性用的装置是通用的,国内混配用挤出机等制造也形成一定规模,所以只要市场一旦开拓,国内PET塑料的生产也会快速增长。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特性与应用 一〃特性 PET是乳白色或前黄色高度结晶性的聚合物,表面帄滑而有光泽。耐蠕变、抗疲劳性、耐摩擦和尺寸稳定性好,磨耗小而硬度高,具有热塑性塑料中最大的韧性;电绝缘性能好,受温度影响小,但耐电晕性较差。无毒、耐气候性、抗化学药品稳定性好,吸水率低,耐弱酸和有机溶剂,但不耐热水浸泡,不耐碱。 PET树脂的玻璃化温度较高,结晶速度慢,模塑周期长,成型周期长,成型收缩率大,尺寸稳定性差,结晶化的成型呈脆性,耐热性低等。 通过成核剂以及结晶剂和玻璃纤维增强的改进,PET除了具有PBT的性质外,还有以下的特点: 1〃热变形温度和长期使用温度是热塑性通用工程塑料中最高的;

年产8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工艺设计

年产8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工艺初步设计

前言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英文名称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别名涤纶树脂或聚酯树脂,俗称涤纶。 PET的用途不主要局限于纤维,而是进一步拓展到各类容器、包装材料、薄膜、胶片、工程塑料等领域,目前,PET正在越来越多地取代铝、玻璃、陶瓷、纸张、木材、钢铁和其他合成材料,聚酯的家庭也在持续扩大。 PET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经酯化和缩聚而成的高聚物,是热塑性聚酯之一,英国的卜内门(ICI)公司的Crothers于20世纪30年代末发现,40年代投入工业化生产,主要用于生产涤纶纤维。1953年杜邦公司首次开发出PET纤维产品。由于它的原料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及合成树脂技术成熟,其发展速度使任何一种纤维都难以比拟。 它优良的综合性及较好的服用性,在保持其固有特点同时,在接近天然化如穿着舒适性、染色性、抗静电性、吸湿性及外表美观等方面更接近于天然纤维,因此使其更具发展优势。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生产PET,现在生产能力很大。2000年总生产能力可达5000Kt/a。国内在90年代引进了吉玛、钟纺、伊文达和杜邦的工艺,使聚酯生产进入了工业腾飞时期。但目前PET树脂多用于纤维生产。PET工程塑料产品成本低,工作性优于PBT,且原料易得,可加速发展PET塑料的开发与应用。 在我国,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中国石化巴陵公司就完成了PET工程塑料的实验室研制项目。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PET工程塑料的生产并没有大规模推广开来,只有极少量生产,基本上还属于空白,因此也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而且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乃至全球对聚酯的需求越来越大,更为我国聚酯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商机,我们应该抓住这难得的机会,不断完善和提高聚酯的生产技术,并研究开发新型聚酯产品,以增强我国聚酯行业的竞争能力。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简介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简介 化学名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英文名称: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BT 结构式: PBT是由1.4-丁二醇与对苯二甲酸(PTA)或者对苯二甲酸酯(DMT)缩合而成,并经由混炼程序制成的半透明或不透明、结晶型热塑性聚酯树脂。外观为乳白色或淡黄色,表面有光泽,密度为1.3l~1.55g/cm3,相对分子质量为3~4万。PBT以其良好的成型加工性能和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成为工程塑料的后起之秀,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1.PBT的性能 (1)力学性能 PBT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模量等不如PET,韧性比PET好。但经过玻璃纤维增强后力学性能提高幅度很大,增强效果超过玻璃纤维增强的POM、PC、PPO、PA等工程塑料。 (2)热性能 PB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更低,只有30℃左右。具有明显的熔点,熔点为225~235℃,是结晶型材料,结晶度可达40%。未增强的PBT热变形温度较低,在55~60℃之间,经玻璃纤维增强后的热变形温度大幅度提高,可达到200~215℃之间,玻璃纤维增强后明显改善了PBT的短时耐热性。使PBT 具有优良的性能,成为性价比很高的工程塑料而得到广泛使用。 (3)电性能 PBT的电性能与PET相似,但PBT酯基密度比PET小些,故对电性能的影响稍小些。未增强的PBT介电常数在3.1~3.3F/m之间,增强后的PBT介电常数在3.3~3.8F/m之间。 PBT主要性能见表1-47。 2.PBT的成型加工 PBT 结晶速度快,最适宜加工方法为注射成型,其他方法还有挤出、吹塑、模压、涂覆和各种二次加工成型,成型前需预干燥,将含水质量分数控制在0.02%以下。采用热风循环干燥时,当温度为105℃、120℃或140℃时,所对应的时间不超过6h、4h、2h。料层厚度低于30mm。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