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一麻城孝感乡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一麻城孝感乡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一麻城孝感乡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一麻城孝感乡

彭氏家谱[精华]

彭氏家谱[精华] 彭氏家谱 彭氏世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据《史记》记载,帝尧封大彭国,就以国为彭,彭祖距今已有四千三百多年历史,现列为祖国第39位的大姓。我祖彭彤、彭奇阑兄弟3人(另1人下落不明)同时从湖广麻城县孝感乡于洪武二年(公元1329年)入川落户与綦江县平滩沟(现永新镇),分别插占在垣子岩、楼房下(现骑龙穴)为业,世居以有630多年。凉水井房族虽入川时间、地点不同,但同属陇西郡,是同一个祖先。 前无所作,后无所传。惟岁月推移,时代变迁,人川后祖先因遭回禄之灾,原始传宗族谱不幸化为灰尽,从此世系断离,无法查考。加之祖先因置地之事而引起族内意见分歧,致将原统一的字派,从“洪、弘”字起就各自另立字派和建立分词,以致各修各的谱。后因无人倡议统一修谱,统一字派,年代久远,本系同脉同宗,一祖之后还未脱五服,都互不相识,误为同姓异脉而已。因此,有的取名不安排行,上下几代混杂不清,有的连嫡系祖宗三代的字派都不了解,同姓同名者多,且亲疏难辩,长、晚辈难分,兄弟姐妹不明,对三亲六戚的称呼喊叫都搞不清楚了,形成同宗同族人之间的关系疏远,影响团结。在过几十年后,将会给我彭氏宗族带来更大紊乱。由于时代的变迁,目前尚存在的历史资料缺乏,族人中能了解族史的人不多,特别是近百年来出生的几代人,对“彭姓、彭老圈、彭祖、陇西郡、宜春郡、湖广籍”等来历和彭姓的来龙去脉,均多茫然无知,岂非憾事。 由于历史原因,此次我彭氏后裔同宗入谱的三大房人中入川后均有断后,在各房后裔中缺代较多,此次修谱受各方面条件限制,故人谱只限于目前居住在綦江县永新镇原垣子岩、楼房下和凉水井的三房族人,以及县外与三房有联系的族人,而

湖广填川

“湖广填四川”是指在明末清初的数十年间,四川由于战乱、瘟疫及天灾接踵而至,境内人口锐减,耕地荒芜。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王朝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生产粮食的问题,采取“移民垦荒”的举措,全国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湖广省等十余个省的移民相继到四川定居,其中来得最多的是湖北、湖南省。据统计这次移民的持续时间长达一百多年,入川人数约一百多万人,其中湖北、湖南省的人数达一半之多。而在湖北省的移民中,麻城移民又占居重要地位。本文对麻城移民在“湖广填四川”中的地位和作用谈点看法。 一、实施“湖广填四川”政策的背景 在中国移民历史上,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是历史上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极度稀少,需要充实。明末清初30年战乱,四川被祸最惨。1644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等入川,12月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大西”,定成都为“西京”。四川成了四战之地:明军滥杀,清军滥杀,地方豪强滥杀,乡村无赖滥杀邀功,张献忠也有滥杀之嫌。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还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戳。据官方统计,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一些州县的户口存损比例,原有的人口只剩下10%或20%。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 清政府在统一后,施行了一系列“填四川”政策;主要是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如规定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者,准其入籍等。对入四川招民优惠政策与各级官吏的政绩升迁、奖励垦荒招民紧密联系起来;在赋税政策上实行额外的优惠。康熙下诏对移民垦荒地亩,规定五年起才征税。并对滋生人口,永不加赋。还规定对移民原籍地当局和入四川落业定居地当局,要求配合移送核实,安排上户籍、编入保甲。这些政策为移民创造了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麻城移民入川的条件、形式和人数 据《光绪广安州新志》提供的数据,湖北黄、麻籍占入广安州人数的26.64%。湖北、湖南合计约占60%。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麻城移民入川占有重要地位。 麻城移民入川的条件从地理位置来看,湖北省地理位置离四川最近,又有长江通入四川盆地,在古代的条件下,是最佳进入四川的路线了。所以湖北麻城从元代至清前期的移民填

陈氏家族分布及辈分

全国各地陈姓字辈汇总 陈姓是中国众多姓氏中,按人口计算居全国第五大的姓。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陈姓为现代中国第五大姓。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陈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陈姓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香港、澳门及台湾都是第一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10位。 贵州省: 1、贵州省开阳县{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楠木渡镇(下马场镇)新风村}陈氏: 先祖陈俸忠(1735-1815),乾隆年间由四川到贵州开州府紫江县管下马场龙堰居住(现贵阳市开阳县楠木渡镇新风村); 祖籍江西林江府书市巷十字街桥这头,后从江西到湖广,到四川北道顺庆府广安州大竹县云安乡寒林里双河口陈家塆子。 字辈:俸、朝、章、子、国、大、锡、廷、思、培、祖、永、恒、昌、鸿、禧、熙、业、宗、序、维、昭(转宗) 2、贵州辈份是: 锡、大、天、先(薪)、应; 文、光、学(华)、世(永)、鸿; 思、余、平、安、义; 镇、国、定、庭、忠。 3、贵州金沙及遵义三河 流传的诗句:平地干戈闹红哇 红兵赶散各天涯 五马太子如雷吼 永赴麒麟江定巴 一家分为三五户 一户分为三五家 有人记得诗八句 不同宗祖也同华 4、贵州省赤水市元厚镇庆丰村 洪、万、启、光、登、先、明、永、远、福 5、黔南地区 炳、少、明、忠、玉 6、贵州织金(主要是阿弓、吹聋、鸡场一带)就有几万人。有传红鬃白马典故,辈分“进霸百景安,毯大万福先……再启玉文光,恩高(洪)开国相…… 7、贵州六枝、织金、安顺一带有明朝从江西吉安府大桥头小桥尾过来的陈姓后代上万人陈姓:字辈是:“朝、兴、先、芝、彦,宏、正、元、福、廷,明、光(伦)、开、富、贵”。好象是“彦”字辈有一支到了广东或广西 8、贵州独山县:是从江西来的,先到贵州省福泉后在1860年左右迁至独山,现字辈一段为:士、玉、开、志、国、文、兴.... 9、清康熙年间,陈之贵迁入贵州都匀骆家田 二十个流水字辈:荣、学、际、国、治、延、佑、宏、世、德、孝、友、惟、敬、修、光、显、永、尔、锡。

明朝在四川灭绝大坝山都掌人的历史

明朝在四川灭绝大坝山都掌人的历史 “都掌蛮”是南北朝时期僚人入“蜀”的后代。古代广西和越南北部叫做象郡,“都掌蛮” 用壮、泰语来理解都是大象部落的意思。古代他们叫僰人,明朝叫都掌人,是现在彝族、壮族、瑶族、白族的近亲。肤色应为棕黑色。 明朝中期, 大坝的“山都掌”势力得到很大的扩张。据《明史?列传》记载,明宪宗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大坝“山都掌蛮”三千余人袭击围攻江安、陷合江等九县。宪宗朱见深下诏派 四川巡抚都御使汪浩、都督芮成征讨。长宁进士、伺读周洪谟上奏:“……都掌及白罗罗、 羿子数叛,宜特设长官司,就择其人任之,庶无后患。……请于都掌照九姓司设长官司,由 各寨寨主择素信服者命为土官”。作为招抚之策,宪宗准奏。兵部议交汪浩、芮成二人办理。 当时成都赵铎叛乱,汪浩在成都缉捕,因此芮成先行赴叙州(即宜宾)。芮成到后,了解到 当地汉民对少数民族成见较深,不愿受蛮夷管辖。因此不用本地人堪报,与参议王礼等人直 接到大坝等地“山都掌”各寨,告知准备设土官之意。山都六乡各寨都非常高兴,酋长设宴 款待芮成一行。接着各寨主二百余人在酋长带领下,到叙州拜见芮成,送良马27匹谢恩。芮 成赏布帛每人一匹,令回去侯命。随后派人报告汪浩,准备在都掌、箐前、大坝三处设长官司。汪浩接报后,即吩咐准备铸印。 九月间,汪浩从成都到戎县(今兴文县)。当地对少数民族成见较深,不愿受蛮夷管辖的部 分汉人向汪浩进言,说芮成所招这些土司头人,都是劫掠成性的枭雄,一可当百。即使让他 当了官,但劣性难除,不如趁封官之际,全部除掉,“其余之人,皆庸劣,不足虑也。”因此,汪浩下决心除掉山都掌酋长和各寨主。 第二天,山都掌酋长到县衙拜见汪浩,汪浩对酋长说,你们归降的人太少,要给的官太多, 你回去再招三千人来降,我立即上奏朝廷封官。 酋长回去后,又到各寨,召集寨主二百七十余人前来拜见汪浩,表达归顺之意。刚进营门, 汪浩即下令关闭营门,兵士皆拔刀包围众首领,汪浩厉声责骂。众首领见势不好,纷纷跪地

全国陈姓宗谱字辈排行(150831更新)

全国陈姓宗谱陈姓字辈排行 扬州《聚星堂》陈姓宗谱陈姓字辈排行说明如下:本家族(聚星堂)辈序排行,因历史原因,无老谱查对,经健在的长辈回忆,追溯到“宗”字辈,敬祈“宗”字辈以前的先组谅察。 各代排行,顺序如下: ......宗 嘉廷宏学正大高明文师孝道国泰民安......希各户仰体祖德,一脉传承。子孙取名,都按辈序,避免同名,姓名最好用三个字,以防排名混乱。新生儿起名后,当年上会,应向家谱会报告,记入家谱。女儿婚出的,不登记,属招婿、其子女姓陈的,依照辈序登记。收养的子女,随陈姓方可入谱。 “安”辈后辈序排行,推荐如下: 和衷共济兴旺发达...... 查阅有关资料,陈姓在全国各地陈姓字辈排行如下: 1.湖北省广水市陈姓义门宗祠字辈: 道可光家,昌延奉昭;义乃韶祖,庆启鸿文 2.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有一支陈氏家族:起源于百犬同槽,江门分庄时,一支到了麻城孝感乡,后时逢湖广填四川,8个兄弟一起到重庆,后有7个兄弟一起到了贵州遵义府,1个到了四川合江,落脚到了合江大桥乡盐井坝,字辈诗是:世泽时钟秀,克纯代有贤,道乃身之本,国以家为先。目前这一支有了先字辈了。 另:重庆市合川区陈姓,先祖国用,创业于贵州遵义府,其后代迁当时四川合州府(即重庆市合川区)。字辈诗是:天国上朝文,万年在通光,开元登大位,荣

华世代昌。日前到登字辈了。 3.福建安溪县美法村陈氏家族的字辈诗是: 文章华国,诗礼传章。 4.湖南岳阳陈氏的辈分排行是: 青云其捷步,恢振赐书荣;义重传家远,修齐赞治平。 续谱是: 光华开复旦,万国庆常新;任巨资英俊,行成在礼仁。 合群敦孝友,奕世绍文明;谟训承先泽,贤才望后昆。 同宗隆爱敬,念祖倍尊亲;达道宜兼善,兴邦贵正伦。 均权依宪法,笃志建洪勋;位禄偕名寿,千秋典策馨。 5.湖南永州市祁阳县羊角塘陈氏的辈分排行是: 仁慈景运昌,安闲德殷长 6. 浙江义乌市倍磊 贤.良.雕(音).逢.景.运.兴.献.文.章(结束) 7.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白马镇清塘村 如、继、元、善、家、国 8. 浙江鄞县茅山走马塘 开天文荣祖烈愈隆贤宗跃人 9. 江西上饶 (1)旨方温润,光大正辉,文行忠信,礼义贤良,恭庆嘉祥,恒丰履泰,豫顺谦和,孝友树帮,学道同芳,长绍万世,炳承家有,源远永思,崇祖继宗,培元植德,天锡其美,善寿汝康。

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考辨

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考辨

————————————————————————————————作者:————————————————————————————————日期:

湖广省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考辨(转载) 2011-06-20 10:34 元末明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中,麻城的孝感乡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地方。从那里源源不断迁出的人众,几乎填充到了四川省的每一个角落。 在西部: 民国《简阳县志》卷17“氏族表”中载,麻城孝感乡胡彪等人“明洪武初移民实川,彪与虎、群二人同入川,至简(州)正教乡定水寺插业同居”。 民国《荣县志》:“明太祖洪武二年,蜀人楚籍者,动称是年由麻城孝感乡入川,人人言然。” 仁寿《李氏族谱》:“元末吾祖世居麻城孝感青山,陈逆之乱,乡人明玉珍据成都,招抚乡里,吾祖兄弟七人迁蜀,因与祖一公籍寿焉。” 在南部: 民国《泸县志》:“自外省移实者,十之六七为湖广籍(麻城县孝感乡),广东、江西、福建次之。” 民国《南溪县志》:“今蜀南来自湖广之家族,溯其始,多言麻城县孝感乡。” 泸州《王氏族谱》:“予思我父讳九,母雷氏,亦历风尘跋涉之苦,先由河南地随祖讳久禄于洪武元年戊申十月内,至湖广麻城县孝感乡复阳村居住,新旧未满三年,奉旨入蜀,填籍四川,有凭可据。由陕西至川北,洪武四年辛亥岁八月十四日至泸州安贤乡安十四图大佛坎下居住。共计老幼男妇二十二名。” 在东部: 新修《南川县志》:“湖广移民,尤以麻城孝感乡鹅掌大丘人为多。” 咸丰《云阳县志》卷2:“邑分南北两岸,南岸民皆明洪武时由湖广麻城孝感奉敕徙来者,北岸民则康熙、雍正间外来寄籍者,亦惟湖南北人较多。” 忠县新修《叶氏宗族谱》:“明洪武二年,叶端祥之子叶根一偕弟根二,同丁、陈、王、潘、肖、张、毛、莫九姓一道,从湖广省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高干堰铜鼓滩入川落迹(籍)忠县。” 在北部: 光绪《李元仁墓碑》:“本籍湖广麻城孝感李家大土坎高阶,缘于元末入蜀,

覃怀地的历史沿革

覃氏迁徙 覃氏肇起之后,在上古时代的数千年中历经变故,至西周时迁居谭国,归谭氏,获得了一段时期安居乐业的生活。好景不长,至公元前682年,谭国又被齐桓公所灭,其后覃氏先民以国为姓,一部份留居谭地,一部份则西迁陕西有褒(今南郑),另辟基业。 谭灭后的以上两支覃氏先民,随着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通过兵征留戍、官任落籍、民徙拓荒的方式,与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合流,经历了由北向南移民的历史。由于“地望不彰”,现根据历史可考者及已知的各地谱牒资料,略去广西覃氏的情况,以探讨射洪覃氏祖源为目的,将覃氏迁徙的途径分述如下: (一)西迁覃氏 谭国灭亡后,原有竹氏覃民不愿做齐国的顺民,便相率逃亡,回归旧地陕西有褒(今南郑)、汉中一带,并由谭去言,恢复覃姓,建立基业。经过东周、秦、西汉各朝蕃衍发展,至东汉已蔚为巨族。因此,在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位覃氏后裔就出在西迁覃氏这一支。 东汉时的覃儿健,汉武陵郡(今湖南常德市)娄中(今湖南张家界市)人。其父覃屏在汉平帝三年(公元3年)为武陵将军,率兵助武陵太守征剿五溪,后屯兵驻守澧水流域,到王莽篡汉(公元9年),他为武陵地区反抗新莽政权的首领。公元16年(新莽天凤三年)覃屏病死,覃儿健继承父职。汉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冬,覃儿健带领武陵娄中土民反抗官府增税,被官军镇压。公元80年,覃儿健战死,举族被迫南迁,成为广西西北部和湖南西南部覃氏始祖。由于这一带地区是苗、瑶,壮、侗、土家、毛南、仫佬等少数民族所居,覃氏也与这些民族融合,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姓氏。 覃儿健虽是湖南娄中(今张家界市)人,但其父覃屏“原居雍、秦,望出关中、陇右”,当为西迁覃氏的后裔。 中国历史上第二位覃氏后裔为后汉的覃万传,他是陕西南郑人,曾任蜀汉总兵,建兴三年(公元255年)随诸葛亮南征,在马忠麾下任先锋,屡出奇兵,战功彪炳。及南征师还,万传得马忠保荐授封武陵君,镇守五溪,甚得各蛮族拥戴,被推举为总酋长。景元四年(公元263年)蜀后主降魏,万传不能返回原籍,其后裔落籍武陵,世袭其职。 覃万传一支在湖南西部五溪地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衍生宗派,遍及湘鄂黔桂。一部份从贵州的思南、思州(今贵州岑巩县)、镇远、榕江等县南下广西北部蕃衍,今贵州东

祖籍记忆与“麻城孝感现象”

祖籍记忆与“麻城孝感现象” 博主按:我曾成功地为十多支明未清初时期从湖南省宝庆府新化县迁居四川的邹氏宗亲后裔找到了祖源,亊实证明他们的祖籍是湖南省,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很多各省徙川人后裔在没找到祖源之前都自称祖籍是湖北麻城孝感乡的,我曾百思不得其解。直到读了2005年10月14日四川日报的<< 寻访我们永远的“麻城孝感乡”>>这篇文章后,上述迷团才得以解开。原来绝大部分徙川人员后裔都有<< 寻访我们永远的“麻城孝感乡”>>文章中的和著名作家艾芜一样的祖籍记忆与“麻城孝感现象”。什么是祖籍记忆与“麻城孝感现象”?为使徙川移民后裔在寻找祖源时不陷于“麻城孝感现象”之中,现将<< 寻访我们永远的“麻城孝感乡”>>转载摘登如下,供全体徙川人后裔寻找祖籍时参考。 寻访我们永远的“麻城孝感乡” -----四川日报> 天府周末(05版) 你从哪里来?我从哪里来?好多好多的四川人有同一个回答:麻城孝感乡。可是,当今中国地图上,麻城、孝感各是湖北的一个市,祖籍中的地名早已为历史的烟云所遮掩,消逝无踪…… 夕阳渐沉,河流平缓,河边石壁上镌刻的四个大字“楚蜀鸿沟”,红得耀眼,触动心灵。 “楚蜀鸿沟”这四个大字旁,有一行小字,标明它刻于清康熙庚寅年(公元1710年)。那正是“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高峰期呵!我们的思绪回到了三百年前———那时,正值清朝初期,我们许多四川人的先祖,可不就是经过这里,乘舟西去巴蜀?舟过此处,他们的心情是依依不舍,还是毅然决然,或者兼而有之? 此地属湖北省麻城市境内,地名叫链子溪,因为两岸石壁上铸有长长的铁链。这些大概为了助力于纤夫而设的铁链,因风雨剥蚀而锈迹斑

斑,同样牵动我们的心襟:我们的先祖,是不是也曾抓握着这些铁链拉纤? 当今有很多很多的四川人,家族谱牒上都标注着同一个原籍地“湖 广麻城孝感乡”。可今天的中国地图里,却找不到这个“孝感乡”。我 们只想实地来寻访一下,千百万四川移民后裔魂牵梦萦的这个“根”, 它究竟在哪里? 有一首清末流行的《成都竹枝词》唱道:“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相逢问原籍,现无十世老成都。”这说出了一个事实,就 是四川极少当地的土著,如今绝大多数的居民,祖先都来源于明末清初 战乱后的大移民——“湖广填四川”。其原因是明、清两个王朝更替期间的长达几十年的战乱,使巴蜀大地横遭浩劫,人口大量死亡和流徙,原 本富饶的天府之国变成了“地旷人稀”的荒原。清朝立国后,为了迅速 恢复农业生产,解决粮食和税收问题,推行“移民垦荒”,倡导十余个省 的百姓入川安居。其中来得最多的就是紧邻的“湖广人”(当时湖南、 湖北是一个省,谓之湖广省),于是民间把以湖广省为最多省籍的这次大 移民称为“湖广填四川”。此事在四川的一些方志上皆有记载。清光绪年间的《大邑乡土志》所言最有代表性:明末兵燹后,大邑土著汉人“几无孑遗,全资两湖、江西、两广、山西、陕西之人来邑,垦荒生聚。” 据众多学者考证,四川历史上有过六次大移民,而这次清朝初期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无疑规模最为庞大,从康熙前期持续到乾隆中叶,长达一百多年,移民人口一百多万人,他们在巴蜀大地成长繁衍,一 代一代,深远地影响到今天。 “湖广麻城孝感乡”这个地名,在巴蜀大地上可以说是“十人九

再转

关于麻城县孝感乡 [原创]给邓经武先生的进言 经武先生: 您好!读了您关于“麻城县孝感乡移民四川”的几篇大作,本有很多感触,但受时间、精力限制,先简要地给您谈点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你的大作值得肯定的有三点: 1. 揭示了史学家们(特别是川渝地区的史学家们)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川渝地区的许多人(注意,并不是所有的人)“动辄”称自己的先祖来自“麻城县孝感乡”? 2. 揭示了研究川渝移民史的人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现在川渝地区的多数人究竟是元末明初移民的后代(土著?!)还是明末清初移民的后代? 3. 正确揭示了存在有不少人“冒籍…麻城县孝感乡?”的现象,且正确揭示出部分缘由。 为给出上述问题1和问题2的答案,您非常非常大胆地对前人的定论提出了“质疑”,勇气可嘉,但是您所给出的“新结论”和“求证”自己新结论的思维方式、方法却反受质疑(成都的陈世松研究员和孙晓芬教授都已撰文“顺便”不点名地对你的“新结论”做了反驳、麻城的凌礼潮先生更是直截了当地对您“求证”出的新结论及及其求证思维方式都做了“批驳”。) 我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1. 您断言“…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只是一个子虚乌有的虚构地名”太过轻率。 因为您最初的推断逻辑其实就是“1998年我在五台山上的一个学术会上”, 为“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这个“惹祸的”地名,“询及湖北武汉大学中文系博士导师孙党伯教授,对方顿时哑然失笑。后答以湖北确有麻城县,但该县绝无孝感乡,倒是很远的地方另外有一个孝感县。行文于此,找来一份地图册翻开一看,麻城县与孝感县虽同在湖北省,地理空间上却相差…一帽子远?。自己亦顿时嫣然”,于是乎,“…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只是一个子虚乌有的虚构地名”。 由这段文字看,在开先否定“麻城县孝感乡”的历史存在时,您连《麻城县志》、《黄州府志》、《湖北通志》这样的地方志看都没有看过,——先问了武汉大学中文系的博士导师,然后查阅了一下现代版湖北地图,如此而已! 随后,在《巴蜀移民潮:对一个定论的质疑》一文中您才查阅了有关地方志等,但惟独未引证《麻城县志》、《黄州府志》、《湖北通志》中都有的麻城县历史上存在过“孝感乡”的记载,按您在新文中所做解释,是因为您(似乎?!)知道了有这样的记载,但因“地方史志不可偏废,旧志资料不可轻信”,所以你就“坚决不信”,因而也就避之不提了。 然而,像您这样作“思辩逻辑”似的推理是否又有“先入为主”且“以论代史”的嫌疑呢? 又注意:“不可轻信”显然不等同“不可信”,何况先还提醒了“不可偏废”呢! 另外,据我所知,现麻城有的人家的老族谱上也有明确记载麻城有过“孝感乡”的。如果照您所说麻城的地方官会为某目的(可以安排自己的亲信去当“乡长”或可以吃“编制”的“空额”?!)凭空编造出一个“麻城县孝感乡”的存在,那麻城当地的老百姓也跟着“编造”又为哪般?这照常理当作何解释呢?——也许这些个家族的某些人就是当初虚构的“麻城县孝感乡”的“乡长”及其部属?? 认定“麻城县孝感乡”存在与否,确实不涉及与人“争什么”的问题,但是古往今来,治学者力求“严谨”总是应该的吧! 2. 您所下“虚构…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的地名”之“背景是假造…移民潮?运动”的结论太过武断! 其实,说到底您得出上述结论的简单推断逻辑就是:尽管大量事实说明现在的川渝人多是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填四川“移民的后代,但因为其中许多人都说他们的先祖来自“麻城县孝感乡”,而即便“动用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的全部人口,也根本无法去填充整个巴蜀大地”,于是“事实”也就不是“事实”了,肯定是虚构!

湖北麻城孝感乡-十大寻根基地

湖北麻城孝感乡“中国十大寻根基地” 来源:中原姓氏寻根网编辑:贺晨曦 元末明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中,麻城的孝感乡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地方。从那里源源不断迁出的

人众,几乎填充到了四川省的每一个角落。在西部: 民国《简阳县志》卷17"氏族表"中载,麻城孝感乡胡彪等人"明洪武初移民实川,彪与虎、群二人同入川,至简(州)正教乡定水寺插业同居"。 民国《荣县志》:"明太祖洪武二年,蜀人楚籍者,动称是年由麻城孝感乡入川,人人言然。" 仁寿《李氏族谱》:"元末吾祖世居麻城孝感青山,陈逆之乱,乡人明玉珍据成都,招抚乡里,吾祖兄弟七人迁蜀,因与祖一公籍寿焉。" 在南部: 民国《泸县志》:"自外省移实者,十之六七为湖广籍(麻城县孝感乡),广东、江西、福建次之。 民国《南溪县志》:"今蜀南来自湖广之家族,溯其始,多言麻城县孝感乡。" 泸州《王氏族谱》:"予思我父讳九,母雷氏,亦历风尘跋涉之苦,先由河南地随祖讳久禄于洪武元年戊申十月内,至湖广麻城县孝感乡复阳村居住,新旧未满三年,奉旨入蜀,填籍四川,有凭可据。由陕西至川北,洪武四年辛亥岁八月十四日至泸州安贤乡安十四图大佛坎下居住。共计老幼男妇二十二名。" 在东部: 新修《南川县志》:"湖广移民,尤以麻城孝感乡鹅掌大丘人为多。" 咸丰《云阳县志》卷2:"邑分南北两岸,南岸民皆明洪武时由湖广麻城孝感奉敕徙来者,北岸民则康熙、雍正间外来寄籍者,亦惟湖南北人较多。" 忠县新修《叶氏宗族谱》:"明洪武二年,叶端祥之子叶根一偕弟根二,同丁、陈、王、潘、肖、张、毛、莫九姓一道,从湖广省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高干堰铜鼓滩入川落迹(籍)忠县。" 在北部: 光绪《李元仁墓碑》:"本籍湖广麻城孝感李家大土坎高阶,缘于元末入蜀,插占巴州。嗣世祖因贼匪扰逆,始建修楼房,后因号楼房上下营。" 在中部: 民国《资中县志》:"本境分五省人,一本省,二楚省,三粤省,四闽省,五赣省。本省当元之季,伪夏明玉珍据蜀,尽有川东之地,蜀号长安。玉珍为楚北随州人,其乡里多归之,逮今五百余年,生齿甚繁。考其原籍,通曰湖广麻城孝感人为多。" 光绪资中《徐氏族谱》:"吾徐氏,麻城县孝感籍也,妙洪祖避徐寿辉乱迁蜀……。" 江津《幸氏族谱》:"宋末年间,仲式祖由江西迁楚麻城孝感乡。因徐寿辉兵起,复自楚避乱入蜀,携祖*王氏及三子寓江津笋里梅村幸家湾数年。" 谁也无法统计,从孝感乡到底迁出了多少人口;谁也无法相信,区区一个小乡,为何竟有如此不可思议的人口输出量;谁也无法推算,现在的四川人中到底有多少非孝感乡人的后裔! 难以相信的最好办法就是不相信! 早在近一个世纪以前,就有人对此提出怀疑:"核其人数,即使尽乡以行,亦不应有若是这多;且湘楚州县与蜀邻比者尽人皆可以移住,何以独适孝感一乡?" 最近而又最典型的有邓经武、雷兵的结论:""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只是一个子虚乌有的虚构地名,其背景是假造"移民潮"运动。" 但是,质疑一个定论固然需要非凡的勇气,而否定一个史实却显得过于草率,历史的真实并不因为有人质疑而虚无化! 下面,我们通过史料的搜寻来看看麻城县孝感乡到底隐藏着多少历史的秘密。 一明初的麻城四乡 明初麻城的区划情况在清康熙9年的《麻城县志》中可以找到清楚的记载: ①初分四乡,曰太平,曰仙居,曰亭川,曰孝感。统一百三十里,里各有图。成化八年(1472),以户口消耗,并为九十四里。复并孝感一乡入仙居,为三乡。嘉靖四十二年(1563),建置黄安县,复析太平、仙居二乡二十里入黄安,止七十四里。 太平乡原额五十八里,后并作二十五里;仙居乡原额五十四里,后并作二十五里;亭川乡原额二十五里,

麻城各姓氏族谱 看湖广麻城孝感乡移民现象

麻城各姓氏族谱看湖广麻城孝感乡移民现象 提要: 麻城孝感乡移民现象是中国移民史上的特例。因历代官方文献对此无所记载,来自民间的传闻又常常自相矛盾。本文试图从麻城120姓160支宗谱所提供的地情信息资料入手,通过对麻城地域社会的分析,破解麻城孝感乡现象之谜。 关键词: 随军迁川战乱流离奉旨入川强制迁徙孝感乡都长江走廊上的移民集结地梅家军山寨兵里仁会奴变孝感厅 正文 “若问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这是川渝两地数千万人民对于祖先的共同记忆。在世界被称为“地球村”之今日,高科技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环球同此凉热”的趋同性,使人们愈加怀念并刻意追求自己的精神家园。寻根问祖,已成为初步走向小康的诸多中国人(包括海外侨胞)共同的心理需求。近年来,到麻城寻根问祖的川渝(含由川渝两地又转迁滇、黔等其他地区)移民后裔摩肩接踵,来电、来函、网络寻根,更成为热门。令人遗憾的是,有关麻城孝感乡的历史遗存,极难在各种文献资料中查找到有价值的信息。以至于研究中国移民史的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也

为难地说:“我们在撰写《中国移民史》时,也以这一重要的移民发源地(指麻城孝感乡)不见踪影为憾。”① 为满足各地人士的寻根需求,近四年来,笔者查阅了麻城120姓(此120姓函盖麻城现居人口90%以上)160支宗谱,对孝感乡移民现象形成两点粗浅认识,简述如下。 ①葛剑雄《麻城孝感乡——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一》原载《四川日报》1997年5月9日 一、元末明初,“江西填湖广”与“湖广填四川”两大移民流基本同步进行,从战乱流徙到奉旨移民,由自发西迁到“徙实填空”,麻城及孝感乡逐渐成为长江走廊上的移民集结地 (一)麻城土著流徙四川 综括麻城各姓氏族谱的相关记述,元末明初自麻城移民四川有下列几种情况: 1、随红巾军将领明玉珍入川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麻城铁匠邹普胜与罗田布贩徐寿辉、江西和尚彭莹玉等人扯旗造反,聚众起义,建国改元。徐寿辉当了农民皇帝,邹普胜为太师,国都圻水,国号“天完”,全盛时拥有百万军队。麻城与罗田是邻县,作为“南红巾”的发源地和根据地,众多当地农民参加了这场持续18年的农民战争,其中部分人离开家乡后,转战各地,又随义军将领明玉珍辗转进入四川。我们从《陶氏宗谱》的相关记述中,可见一斑。

四川达州市部分姓氏迁徙调查

四川达州市部分姓氏迁徙调查 达州市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辖达县、宣汉县、开江县、渠县、大竹县、通川区和万源市7个县市区。 达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达州上古属巴地,夏属梁州,殷商属雍州,春秋战国属巴国,秦和西汉届宕渠县,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万州为通州,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为通川郡,宋乾德三年(965年)改名为达州,清嘉庆七年(1802年)改为绥定府,民国二年(1913年)置四川省第十五行政督察区,1950年改为川北行政区达县专区,1952年改为四川省达县专区,1968年改为四川省达县地区,1993年更名为达川地区,2000年改为达州市。达州城历为郡、州、府、专区、地区治所。 目前,达州市总人口约700万,居住姓氏约600个以上,系四川人口、姓氏资源大市之一。由于达州地处川东北,紧靠湖北西南边境与长江(三峡)重庆万州南岸不远,故有“湖广填川第一站”之称。 达州人与四川各地一样,十有八九不是老川人,绝大多数姓氏的先祖,几乎都是在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迁入的。 近年来,笔者花费大量时间,对达州市七个县市区清明迁入姓氏问题,查阅了大量的正史、方志、家史族谱、墓志碑文和民间查访询问,从而获得了众多姓氏迁徙经过的第一手宝贵资料。限于篇幅,这里仅列举部分姓氏支系迁徙分布与流传字辈等方面的情况,仅供有关专家、教授、学者及热心者在研究移民迁徙、群落聚居、家族繁衍、辨析世系、伦理道德、寻根问祖等方面参考。由于多种原因,对采集的资料未能一一核对,错误或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教正。现将达州市7个县市区40多个姓氏100多个支系的迁徙与字辈简介于后: 李1—1 宣汉县西北乡李家岩李姓一脉,始迁祖李在前,于明朝末年(1644年)由湖广麻城县高埂堰迁入,从第三代起,李仕华长子李秀芳定居达县大滩乡;次子李洪芳迁居宣汉县柏树乡九君坪;三子李连芳迁居宣汉县三河阴洞湾;四子李群芳迁居宣汉县三河至黄石猫跳河,后又迁到宣汉县下八乡十五村;五子李志芳仍居李家岩。本支至今已传15代。字辈15字:在承仕秀万,魁玉作天献,其文永远晓。 李1—2 宣汉县西北乡黄金槽李姓一脉,始迁祖李东藻之父李全新,系湖广麻城县孝感乡高埂堰人氏,系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进士,生育六子。其中第四子李东藻于明穆宗三年(1570年)迁来东邑(今宣汉)邻择西大路(今明月乡三村)定居。其后世有分支在宣汉县前河阴洞湾(今属南坝)和通江县洪口等地定居的。西北乡黄金槽的李姓至今已传22代。字辈20字:东云唐谨文,万自朝玉奇,茂文德长联,芳必能登国。 李1—3 宣汉县东南乡傅家湾李姓一脉,始迁祖李秀时,于明朝末年(1644年)由湖广麻城县孝感乡高埂堰迁入,定居宣汉县东南乡傅家湾,其后有分支到开江县回龙道湾等地的,至今已传16代。字辈16字:秀鼎叶本,良思大加,名扬国正,光德业忠。 李1—4 宣汉县东南乡秧田湾李姓一脉,始迁祖李贵环,于明朝末年(1644年)由湖广麻城县孝感乡高埂堰避难入蜀,在宣汉县东南乡秧田湾定居,后裔分布在东南乡十村,三河乡杨宗坪和东林乡等地,至今已传9代。字辈12字:贵春文天,仕贵祥正,德云光兴。

两次湖广填四川的背景及移民来源

两次湖广填四川的背景及移民来源 一、第一次湖广填四川与麻城孝感移民 麻城孝感乡移民指的是元末明初那次移民。切不可与清代的湖广填四川混淆。 由于明末战争的影响“麻城孝感乡移民”已经被清代的新移民大大稀释了。 明代麻城县辖四乡:孝感、亭川、太平、仙居。孝感乡(与现在的孝感市无关)位于麻城县西部。 历史地理学者曹树基教授在《中国移民史》中认为麻城是一个中转站,明初入川的移民实际上包括麻城、黄州、信阳、江西等多个地方的人。 毫无疑问,所谓的麻城孝感乡移民不可能都来自麻城一个县,但麻城人在早期移民中所占的地位是可想而知的。 据弘治《黄州府志》记载,洪武二十四年麻城县人口有10多万,黄州府则有60多万(实际近80万),是当时湖广地区人口密度最高的府。当时湖广布政司一共才400多万人口,其中湖北不到200万,黄州府就占了近40%。而与四川毗邻的荆州府人口密度只有8人/平方公里,是黄州府的1/4。所以黄州府具备对外移民的能力,而湖北其他地方则没有。 麻城孝感乡居民大举入川是元末明初的事情。此后,黄州和江西的居民继续迁入四川,都与麻城孝感乡挂钩,则带有攀附老移民的意味。清代的填川更加与麻城没多大关系,但是麻城孝感的流传度依然很广。 ------ 许多人都知道宋蒙战争对四川的重创,导致元代四川一直是人口稀薄的状态。实际上元末四川也遭受了巨大破坏。有红巾军的破坏,还有元军、明玉珍等军队的破坏,甚至朱元璋部下攻打四川也遭成了不小损失。 元代四川有156个县,到了明初由于人口减少裁减到98个县。 当然,人口减少的比例不能简单地以撤县比例来算,因为如果一个地方人口减少了一半,但是剩余量依然比较多,这个县也不会被撤掉。被撤掉只能说明人口剩余太少,而没被撤的县也不代表人口损失度不大,只是剩余量尚可组成一个县。 《明太祖实录》卷8记载,朱元璋答明玉珍:“然有李喜喜等兵侵扰,杀掠为虐亦甚,其生死不知,存者能几?”方孝孺则说:“夏主方有意于据蜀,各郡臣民遭青军(李喜喜)侵掠,百无一二”。 李喜喜,元末北方红巾军将领之一。后入四川。 《明氏事迹》记载:“丁酉岁九月,青巾贼入成都,有韩氏女年十七,举家从军。” 天启《成都府志》记载:“费氏,灌县人。至正丁酉(1357年)青军入蜀,肆行剽掠。费乃泣曰:父母深恩,分毫未报,今不幸而罹此贼害,不如死,遂缢焉。” 其他记载也很多:“王继志,四川省郎中。以政最闻,迁本道廉访司副使。时李喜喜陷四川,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