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侵袭性真菌病临床诊治指南(2016年版)

中国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侵袭性真菌病临床诊治指南(2016年版)

中国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侵袭性真菌病临床诊治指南(2016年版)
中国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侵袭性真菌病临床诊治指南(2016年版)

侵袭性肺真菌病诊治指南解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侵袭性肺真菌病诊治指南解析 作者:朱光发 作者单位:100029,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呼吸科 刊名: 心肺血管病杂志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Diseases 年,卷(期):2012,31(2) 被引用次数:6次 参考文献(11条) 1.De Pauw B;Walsh TJ;Donnelly JP Revised definitions of invasive fungal disease from 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cooperative group and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mycoses study group (EORTC/MSG) consensus group 2008 2.《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 2006 3.刘盛敏;朱光发;梁瑛重症加强治疗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进展 2008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2007 5.Pappas PG;Kauffman CA;Andes 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ndidiasis:2009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2009 6.刘义宁;余丹阳;孙铁英中国1998--2007年临床确诊肺真菌病的多中心回顾性调查 2011 7.Walsh TJ;Anaissie EJ;Denning DW Treatment of aspergillosis: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外文期刊] 2008(3) 8.Limper AH;Knox KS;Sarosi GA;et al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fungal working group An official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statement:treatment of fungal infections in adult 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patients 2011 9.何礼贤支气管肺念珠菌病的诊断和治疗 2009 10.中国真菌学杂志编辑委员会隐球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2010 11.Perfect JR;Dismukes WE;Dromer F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ryptococcal disease:2010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外文期刊] 2010(3) 引证文献(1条) 1.方进琳降钙素原辅助诊断侵袭性肺真菌病4例报告[期刊论文]-内科 2014(2) 引用本文格式:朱光发侵袭性肺真菌病诊治指南解析[期刊论文]-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2(2)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分配情况-中国肝移植注册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分配情况 卫生部黄洁夫副部长提到,目前我国器官移植技术已趋成熟,临床肝移植、肾移植等大器官移植水平已与国际水平接近。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器官移 植面临着严重的来源短缺问题、器官分配公平性也存在问题。来自卫生部的数 据显示,我国每年有100万人需要进行肾脏移植,有30万人需要做肝脏移植。其中,仅有大约1%的患者能够获得器官移植的机会。我国每百万人中只有0.03人在其身故后自愿进行器官捐献。在器官来源如此短缺的情况下,器官非法买卖、器官浪费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器官分配的公平性。 为推动建立我国人体器官捐献体系,卫生部正式委托中国红十字总会开展 人体器官捐献有关工作(卫医管函〔2010〕25号)。两部并联合下发了人体器 官捐献试点工作方案(红总字〔2010〕13号),规定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 用委员会(Organ Transplant Committee, OTC)负责建立和维护中国人体器官移 植等待者登记管理系统和中国人体器官分配管理系统。 受卫生部及OTC委托,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CLTR)开展了器官分配与共享政策的课题研究,并据此建立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China Organ Transplant Response System,简称COTRS)。 我中心参考大量政策文献,对国际上现行的器官分配和共享政策进行荟萃分析,提出适合中国法规和国情的器官分配和共享草案旨在通过该方案的实施,降低移植患者等待名单的死亡率;提高受者术后生存率;减少因疾病、生理条件、地理因素等差异造成的器官分配不公平性;提高器官利用率;缩减移植相 关总费用。草案交由专家论证修订后通过,卫生部于2010年12月印发了《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基本原则和肝脏与肾脏移植核心政策》,并于2011年4月启用COTRS系统,要求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加强监管,各移植医院在人体器官移植工作中使用分配系统合理分配人体器官(卫医管发〔2010〕113号)。 COTRS系统作为器官分配与共享机数据收集平台,建立了器官获取的溯 源性,严格遵循国家分配政策,高效完成复杂的器官匹配。该系统无人为干预 的器官匹配过程,充分体现了人体器官捐献、分配、移植整个流程的透明度, 切实贯彻了“公平、公正、公开”基本原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自1989年第一版发布以来,得到较好的推广和宣传实施,随后中国营养学会在1997年, 2007年组织了修订和出版。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健康需要,按照国家卫计委的要求,2014年,中国营养学会开始第三次的修订,并于2016年发布了第四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现就第四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核心推荐摘要如下: 推荐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平衡膳食模式是最大程度上保障人体营养需要和健康的基础,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以上。 推荐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体重是评价人体营养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吃和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各个年龄段人群都应该坚持天天运动、维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体重。体重过低和过高均易增加疾病的发生风险。推荐每周应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坚持日常身体活动,平均每天主动身体活动6000步;尽量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动则有益。 推荐三: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蔬菜、水果、奶类和大豆及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果是膳食的有益补充。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的重要来源,奶类和大豆类富含钙、优质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对降低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提倡餐餐有蔬菜,推荐每天摄入300500克,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吃水果,推荐每天摄入200350克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吃各种奶制品,摄入量相当于每天液态奶300克。经常吃豆制品,每天相当于大豆25克以上,适量吃坚果。 推荐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鱼、禽、蛋和瘦肉可提供人体所需要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有些也含有较高的脂肪和胆固醇。动物性食物优选鱼和禽类,鱼和禽类脂肪含量相对较低,鱼类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类各种营养成分齐全;吃畜肉应选择瘦肉,瘦肉脂肪含量较低。过多食用烟熏和腌制肉类可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应当少吃。推荐每周吃鱼280525克,畜禽肉280525克,蛋类280350克,平均每天摄入鱼、禽、蛋和瘦肉总量120200克。 推荐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我国多数居民目前食盐、烹调油和脂肪摄入过多,这是高血压、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培养清淡饮食习惯,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每天烹调油2530克。过多摄入添加糖可增加龋齿和超重发生的风险,推荐每天摄入糖不超过

器官移植案例

器官移植的伦理争论 儿子移植父亲睾丸遭遇伦理问题 26岁的广西男子黄德(化名)在两岁时不幸被狗将整个阴囊和睾丸咬掉。2001年前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求医。因黄德没有兄弟,只能移植父亲的睾丸,对此,已做过数十例睾丸移植的人民医院泌尿科詹炳炎教授介绍,黄德移植父亲的睾丸后,有可能生育孩子。但孩子是喊黄德“爸爸”还是“哥哥”呢? (摘自2001年8月30日《福州晚报》) 关于供体方面的伦理问题 案例1:媒体报道,美国加州16岁少女亚拉刚刚过16岁生日,就被告知已患慢性骨癌,唯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骨髓移植,为救女儿,孩子的父母听从医生的建议决定再生下一个孩子,希望在仅有25%可能性中能幸运生下一个与女儿骨髓同型相容的孩子。结果如愿以偿生下了妹妹玛丽莎,骨髓与姐姐完全相同。当14个月时,医生用玛丽莎的骨髓为亚拉实施了骨髓移植。一年后,亚拉完全恢复了健康。 其一,生下玛丽莎的目的是为了救姐姐的命,这对玛是否公正?是否有损其健康? 其二,父母或医生是否能真正代表玛的利益? 其三,如果要移植一个心脏,能否生一个孩子取下其心脏? 关于受体方面的伦理问题 案例2:2001年1月15日,我国留学加拿大的一位22岁的学生在剧烈运动之后感到不适,心脏一度出现停跳。医生确诊为病毒性急性心肌炎,造成心肌坏死。医生采用体外循环方式维持他的生命。由于体外循环在医学上最多只能维持72小时,经加拿大政府多方努力,终于在美国找到与病人匹配的心脏。但当心脏运抵加拿大西部的阿尔伯塔大学附属医院时,医院里还有几位需要做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后来医生经考虑具体情况和无记名投票,决定将惟一可用的心脏先移植给生命垂危的中国留学生。 案例3:器官市场 随着器官移植手术的日益增多,单靠捐赠等方式获得的器官难免不足。德国图托根医药公司在过去一直从事人体器官生意,庞大的美国市场让他们大赚特赚。 2004年8月5日,乌克兰工程师安纳托里·卡尔扎克在基辅去世,他的尸体被送往当地的法医研究所尸检。当晚,安纳托里的女儿丽娜就接到电话,让她第二天早晨尽快赶往研究所商谈重要事。 当她来到研究所时,和这个法医研究所有关联的一家公司工作人员向她坦述移植皮肤的事项。最后,丽娜在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但是现在,丽娜知道自己是被忽悠了。这个乌克兰公司因为向德国图托根医药公司提供人体器官正接受检方的问询。而后者又转手将这些人体器官推向美国市场——不光是皮肤,跟腱,骨头甚至软骨都是这家德国公司的“产品”。“这让我太震惊了,”丽娜说,“如果我知道这些,我绝对不会签字。” 一份调查文件透露,2000年,图托根医药公司的仓库中已经存有688个膝盖骨腱、1831个膝盖骨、1848个腓骨、1196个脚骨以及其他20000多个人体器官。让人瞠目结舌的是,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曾经认定20家乌克兰公司有资质向美国市场提供人体器官,但是在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的数据库中,这些公司的联系方式都是相同的,都指向位于德国巴伐利亚

器官移植论文

分析器官移植给我们带来的问题 随着医学科研工作的迅猛发展、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的突破、仪器设备的不断创新,器官移植在医疗中越来越占据更重要的地位。,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快速发展,无数曾经无法治愈的病人通过器官移植手术获得了“新生”。器官移植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直到最近几十年,才在技术上真正有所突破器官移植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给广大病人带来了福音,使人类日益远离疾病的痛苦和死亡的威胁,在延长生命时间和提高生命质量两方面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福祉,但器官移植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障碍,与此同时,它所产生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同样引发了各个方面的深刻讨论,这无疑是其发展中遇到的挑战之一。 首先,器官移植中器管的分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器官是一种稀有的卫生资源,因此不可能按需分配。其分配标准一直是伦理学讨论的问题之一。器官移植是救命的技术,而不应该是用来赚钱的技术。优先分配给谁?如果仅依据支付能力来分配器官这种稀缺资源,造成器官移植这种技术仅能为富人享有,将穷人排除在外,这是不公正的。政府、社会、医疗机构有责任使穷人也能得到这种技术服务。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是人体器官移植的基本要求.通过对我国器官移植资源分配的现状、提出实现我国器官移植资源分配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对策.首先,建立一个以医学器官移植专业协会为主的全国统一的人体器官供求信息库.其次,制定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患者排序和人体器

官分配的原则.最后,在设立伦理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专门管理和监督机构,以期实现我国器官等稀缺卫生资源分配的真正公平. 其次,在器官移植中存在着伦理问题。第一,关于知情同意的伦理学问题,这是器官移植的首要伦理问题,除了烈性传染病和某些精神病以外,所有的医疗活动都需要建立在受术者知情自愿的基础之上,这也是现代医学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实践原则。知情同意对于供体而言,就是强调自愿捐献,从尸体上摘除器官和组织,一定要有生前自愿捐献的书面或口头遗嘱;对于活体捐献者,知情同意更是不言而喻。目前一般来源于受者的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或自愿献出器官的健康者。如果接受者是至亲,而且处于关键时刻,合格的捐献者可能感到压力很大或者被迫成为一个捐献者。他们可能不想成为一个捐献者,但他们可能在巨大的压力下这样做,如果他们不选择这样做,便有一种沉重的负罪感。所以人们必须关心确保给予预计的捐献者以进行自由选择所必需的心理和伦理空间。第二,器官来源的伦理学问题,活体供体器官被摘除以后自身的健康会在一定程度上受损,据报道迄今已有20%的供肾者死于单肾切除,还有大量的移植中心报告活体供肾者切除一个肾后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健康人提供器官,要作出自我牺牲,要冒出现并发症和危及预期寿命的风险。供体“舍己救人”的精神值得提倡,但必须同时考虑其基本的健康利益不受侵犯。活体供体的另一个伦理问题是器官的商业化。器官作为一种稀有的卫生资源,是供不应求的,供体器官选择就成为器官移植的关键性问题。哪一种收集方式更符合伦理道德和法律呢?是自愿捐献是推定同意,还

器官移植问题综述

器官移植存在的伦理问题 一、活体供者问题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是能否在活体身上摘取器官的问题。 2、是活体供体器官的商业化问题 二、尸体供者问题 1、是传统文化以及伦理观念上的障碍。 2、是确定供体死亡时间的问题。供体器官必须 是活器官,这是器官移植的前提,什么时候可以从 “尸体”中拿出器官。成为器官移植的首要问题 三、利用死囚器官问题 1、死刑犯处于弱势地位,由于被剥夺了 自由权利而很难真正的知情并真实有效地表达死 后愿意捐献器官的决定。 2、对于受者来说.使用囚犯的器官会产生一定心理负担,担心自 己会变得像囚犯那样容易冲动和犯罪。 四、选择受者的问题 受体选择主要依据国 家或社会通行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受体选择的医学 标准和原则采取的是综合应用原则,并视供体和受 体的具体情况而定.包括病人的社会价值、应付能 力等社会因素 五、异种器官移植问题 由于异种移植是将其它物种的细胞、组织、器 官植入人体.因此对于准备接受动物器官的受体来 说。异种器官移植对“使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本质 对人类个体和整个人类基本的完整性和 内在价值提出了挑战。因为异种移植很可能改变人 的行为甚至恩想。使人类更接近动物。磷嚣前的伦 理学体系对就很难做出回答 伦理问题的处理对策 器官移植应遵循的伦理原则来减少伦理问题的出现 1知情同意原则 这是器官移植所要遵循的首要的伦理原则。无论是供体还是受体,都应在自愿的情况下接受手术,并且在术

前要进行如下几方面的交代:(1)受体的病况和可能采取的治疗措施及预后(2)某一活体器官移 植术的现状(3)活体器官移植术的手术过程(4)器官切取时可能发生的危险(5)有关这一技术远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6)出现并发症后可能采取的救治措施(7)术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觎 剂及有可能带来的毒副作用(8)手术期费用及术后长期的医疗费用。在供受体完全知情的条件下, 还应该客观判断受术者本身或其监护人有无行为自主能力。还要帮助手术者排除其来自内部或外 部的压力因素的影响,最终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愿。 2 生命价值原则 生命价值原则包含尊重生命和尊重生命的价值两方面。它强调生命的神圣性和生命质量的统一性。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就是需要严格掌握选择供受体和移 植手术适应症的标准,不做弊大于利的手术。 3 公平的原则 美国医院伦理委员会制订了一个合理分配卫生资源的若干准则,可以作为体现器官移植公平原则的参考。大致是:(1)照顾性原则,即照顾病人过去的社会贡献(2)前瞻性原则,即考虑病 人未来对社会的作用(3)家庭角色原则,即重视病人在家庭中的地位(4)科研价值,即有科研价值者优先一般病人(5)余年寿命原则,即考虑病人生命再生期的长短及质量。此外,还有广为一 采用的中性原则,即排队原则。这些原则均体现了一定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吕军,叶章群,李倩.器官移植面临的伦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1).37—39. 张玲.器官移植的社会伦理思考.医学与社会,2006,19(5):24—25. 黄淑贞等.肾移植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胸部x线表现[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5):360--362. 叶桂荣.肾移植供受者病毒感染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研究,2002,16(6):321--323. 王一凌等.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现状、伦理观念与立法问题概述.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3,25(1):39-41.

中国器官移植的现状、成因及伦理研究

中国器官移植的现状、成因及伦理研究? 唐媛1,李建华1,吴易雄2 1. 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2.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湖南长沙(410078) E-mail:wuyixiong100@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18879462.html, 摘要:人体器官移植技术是指将他人的具有功能的心脏、肺脏、肝脏和肾脏等器官移植给患者以替代其病损器官的技术。中国器官移植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移植数量逐步增加,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除肾移植外其他器官移植从开展例数、存活时间或从效果上都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原因除技术、药物等条件方面外,还存在伦理发展与法规建设滞后的问题。因此,全面阐述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保障实现器官移植真正造福于民的目标,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器官移植;现状;成因;伦理 人体器官移植技术是指将他人的具有功能的心脏、肺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移植给患者以代替其病损器官的技术。1998年10月北京某医院一位眼科医生为救治两位病人,未经一位死者家属同意,擅自摘取了尸体角膜。死者家属见此事后,将这位医生告上了被告席。1999年1月18日《健康报》第1版就登载了这起纠纷,记者就此器官移植问题作了专题报道。同年3月初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做出了对这位医生擅自摘取尸体眼球一案不予起诉的决定,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也专题报道了这起纠纷。虽然这起“眼球丢失案”已经过去近10年了,但由此引发的中国器官移植若干伦理和法律问题,则引起了医学界和伦理学界的持续讨论。为使中国人体器官移植走上规范化的轨道,2006年3月16日卫生部正式颁布了《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同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中国有关人体器官移植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规定了开展器官移植手术的医疗机构的准入和资格认定,明确了申请办理器官移植相应专业诊疗科目登记的医疗机构原则上为三级甲等医院,并须具备的条件是有具备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执业医师和与开展的人体器官移植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有与开展的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相适应的设备、设施;有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有完善的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这一规定一出台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对于规范中国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护患者健康等各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中国器官移植的现状 中国器官移植始于20世纪60年代,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早在1974年就成功移植了第一例肾脏,1978年就成功移植了第一例肝脏和第一例心脏,1979年卫生部与同济医科大学联合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器官移植研究所,建立了器官移植登记处,拥有了一大批优秀的器官移植专家。80年代来中国相继开展了胰岛、脾、肾上腺、骨髓、胸腺、睾丸和双器官的联合移植。近年来中国器官移植在各种临床器官组织和细胞移植、同种和异种移植的实验研究、保存灌注液的创制与应用、现代移植免疫与检测,以及新的免疫抑制药物的临床验证等方面又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1998年国内开展肾移植的医院有68家,当年共进行肾移植3596例,到2000年有108家医院开展肾移植,肾移植数达4830例。目前中国内地已有164家医院经卫生部审定批准开展器官移植,每年肝移植数在3000例到3500例之间,居全球第二位,截至2007年6月底已累计完成14613例。每年肾移植数目超过100例的医 ?本课题得到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项目(2340-77221)的资助。

侵袭性肺真菌病诊治指南解析

发布时间:2012-03 侵袭性肺真菌病诊治指南解析 朱光发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病;诊治;新进展 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曾经称为深部真菌感染或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是指穿透通常无菌状态的人体浅表组织,侵犯至人体深部组织器官的真菌感染,其发生取决于外界致病因素和人体免疫力的相互作用[1]。近年来,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高强度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以及各种导管的体内介入、留置等,临床上IFD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侵袭性肺真菌病(i 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disease,IPFD)是IFD临床常见类型,已日益成为免疫抑制患者及其他危重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就IPFD的定义、流行病学、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阐述,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1.侵袭性肺真菌病定义 IPFD是指真菌引起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即真菌对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的侵犯,引起气道黏膜炎症和肺部炎症肉芽肿,严重者引起坏死性肺炎,甚至血行播散至其他部位。但需注意的是,IPFD不包括真菌寄生和过敏所引起的肺部改变。真菌寄生是指临床上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的免疫功能正常者,痰液真菌培养阳性,大多为真菌在呼吸道寄生,或称为定植;后者是指真菌作为过敏原引起支气管哮喘发作,如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IPFD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2],前者指免疫功能正常、有或无临床症状的肺部真菌感染;后者指伴有宿主因素和(或)免疫功能受损的肺部真菌感染,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2.侵袭性肺真菌病流行病学 绝大多数IFD患者有免疫功能异常,在经典高危人群如白血病、艾滋病、骨髓干细胞及实体器官移植等患者中,IFD的发病率高达20%~40%。还有一部分内外科危重病患者,属于非经典人群,由于严重的基础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手术指征和范围的扩大、各种导管的体

中国器官移植的现状_成因及伦理研究_唐媛

人体器官移植技术是指将他人的具有功能的心脏、肺脏、肝脏及肾脏等器官移植给患者以代替其病损器官的技术。1998年10月北京某医院一位眼科医生为救治两位病人,未经一位死者家属同意,擅自摘取了尸体角膜。死者家属见此事后,将这位医生 告上了被告席。 1999年1月18日《健康报》第1版就登载了这起纠纷,记者就此器官移植问题作了专题报道。同年3月初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做出了对这位医生擅自摘取尸体眼球一案不予起诉的决定,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也专题报道了这起纠纷。虽然这起“眼球丢失案”已经过去近10年了,但由此引发的中国器官移植若干伦理和法律问题,则引起了医学界和伦理学界的持续讨论。为使中国人体器官移植走上规范化的轨道,2006年3月16日卫生部正式颁布了《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同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中国有关人体器官移植的第1个纲领性文件,规定了开展器官移植手术的医疗机构的准入和资格认定,明确了申请办理器官移植相应专业诊疗科目登记的医疗机构原则上为三级甲等医院,并须具备的条件是有具备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执业医师和与开展的人体器官移植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有与开展的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相适应的设备、设施;有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 应用与伦理委员会;有完善的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这一规定一出台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对于规范中国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护患者健康等各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中国器官移植的现状 中国器官移植始于20世纪60年代,虽然起步 较晚,但发展较快,早在1974年就成功移植了第1例肾脏,1978年就成功移植了第1例肝脏和第1例心脏,1979年卫生部与同济医科大学联合成立了中国第1个器官移植研究所,建立了器官移植登记处, 拥有了一大批优秀的器官移植专家。 80年代来中国相继开展了胰岛、脾、肾上腺、骨髓、胸腺、睾丸和双器官的联合移植。近年来中国器官移植在各种临床器官组织和细胞移植、同种和异种移植的实验研究、保存灌注液的创制与应用、现代移植免疫与检测,以及新的免疫抑制药物的临床验证等方面又取得了许 多可喜的成绩。 1998年国内开展肾移植的医院有68家,当年共进行肾移植3596例,到2000年有108家医院开展肾移植,肾移植数达4830例。目前中国内地已有164家医院经卫生部审定批准开展器官移植,每年肝移植数在3000例到3500例之间,居全球第2位,截至2007年6月底已累计完成14613 文章编号: 1005-8982(2008)08-1142-04 ?学术交流? 中国器官移植的现状、成因及伦理研究 唐 媛1,吴易雄1,李建华2 (1.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湖南长沙410078; 2.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人体器官移植技术是指将他人的具有功能的心脏、肺脏、肝脏和肾脏等器官移植给患者以替代其病损器官的技术。中国器官移植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移植数量逐步增加,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除肾移植外其他器官移植从开展例数、存活时间或从效果上都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原因除技术、药物等条件方面外,还存在伦理发展与法规建设滞后的问题。因此,全面阐述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保障实现器官移植真正造福于民的目标,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中国;器官移植;现状;成因;伦理 中图分类号:R617 文献标识码: C 收稿日期:2007-11-06 *基金项目: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项目(No:1343-76228) [通讯作者]李建华(1959-),男,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18卷第8期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Vol.18No.8 2008年4月 ChinaJournalofModernMedicine Apr.2008

浅谈我国人体器官移植存在的法律问题

浅谈我国人体器官移植存在的法律问题 【摘要】人体器官移植的飞速发展,给无数患者带来了重生的福音。由于受各种社会、伦理道德,特别是法律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人体器官移植事业存在着诸多问题,为避免矛盾的深化,我们应通过构建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推动器官移植立法的完善,从而为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本文将从分析我国器官移植的现状原因入手,从法律角度提出人体器官移植存在的法律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案。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uman organ transplantation, the gospel is brought to countless patients. Because of various social, ethical and legal factors, we should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This article will propose the legal problems and solution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law. 【关键词】器官移植;法律;人权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标志着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的改变标志着社会的进步,所以科技能推动社会进步,是人类文明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科学技术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第一生产力,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核心资源、战略资源、是一种能够产生高附加值的财富,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给我们带来日新月集的变化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社会伦理道德,法律法规带来了新问题。在生命科学领域,从第一个克隆羊多利开始,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一次次超出了人们观念的认识,超过了道德伦理的界限,超过了法律的规范。器官移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在给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也触及了一系列的社会和法律问题。在这里,笔者对人体器官移植的法律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立法探讨,同时也对人体器官移植可能引发的法律问题提出了一些预测和建议,希望能为人体器官移植法律的出台和实践工作的顺利展开提出一点自己的思考。 一、器官移植概述 器官移植,是指将健康器官移植到另一个个体内,并使之迅速恢复功能的手术。器官移植的目的是代替因致命性疾病而丧失功能的器官,使被移植个体能重新拥有相应器官,并正常工作。常用的移植器官有肾、心、肝、胰腺与胰岛、甲状旁腺、心肺、骨髓、角膜等。自1954年肾移植在美国波士顿获得成功以来,人类已能移植除了人脑外几乎所有的重要组织和器官。 二、我国器官移植立法现状 我国器官移植活动开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与国外相比起步稍晚了一些,但发展较快。我国现在已经开展了从肾移植、肝移植、心肺移植,到胰岛素、脾移植,以及骨髓、胸腺移植。2009 年 8 月 25 日,在全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会议上,中国红十字总会和卫生部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 2008 年,中国施行了86800 例肾脏移植,14643 例肝脏移植,717 例心脏移植,165 例肺脏移植,17 例小肠移植以及 209 例胰肾联合移植【1】。中国飞速发展的移植技术并未真正带动中国人体器官移植的立法研究的步伐。首先,内地立法不仅要晚于西方国家,同时也要晚于港澳台地区;其次,从立法层级看,地方法规层出不穷,而我国尚无统一性法律,仅有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关于京津沪等大城市率先进行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专家解读版

2016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解读 膳食指南(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1 膳食指南(二):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塑造美好生活3 膳食指南(三):多吃蔬果、奶类、大豆4 膳食指南(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6 膳食指南(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7 膳食指南(六):杜绝浪费,兴新食尚9 居民膳食指南(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谷物为主是平衡膳食的基础,谷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它是提供人体所需能量的最经济、最重要的食物来源。 关键推荐 ◇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 ◇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 为什么这么推荐? 每一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特点。只有食物多样,才能满足平衡膳食模式的需要。中国的平衡膳食模式,是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专家委员会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食物资源和饮食特点所设计的理想膳食模式。 这个模式所推荐的食物种类和比例,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及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并且可降低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是保障人体营养和健康的基础。 根据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我国居民膳食中50%以上的能量、蛋白质、B1、烟酸、锌和镁,40%的B2、铁和30%的钙都是来自谷薯类及杂豆类食物。谷物为主也是最经济、合理能量来源。全谷物富含维生素B、脂肪酸、营养更丰富。杂豆和薯类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所以放于此以满足主食多样化需要。 对健康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40余种,这些营养素均需要从食物中获得。人类需要的基本食物一般可分为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和油脂类五大类,不同食物中的营养素及有益膳食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不同。除供6月龄内婴儿的母乳外,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以满足人体所需的能量及全部营养素。因此,只有多种食物组成的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只有一日三餐食物多样化,才有可能达到平衡膳食。 谷类为主,也是中国人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谷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它是提供人体所需能量的最经济、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也是提供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重要食物来源,在保障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维持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近30年来,我国居民膳食模式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居民的谷类消费量逐年下降,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摄入量逐年增多,导致能量摄入过剩;谷类过度精加工导致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丢失而引起摄入量不足,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因此,坚持谷类为主,特别是增加全谷物摄入,有利于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结直肠癌等与膳食相关的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可减少体重增加的风险,增加全谷物和燕麦摄入具有改善血脂异

中国器官移植供需比1∶150不实

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器官移植供需比1∶150不实 聚焦新常态深访谈 他还为广东点赞,称“在器官捐献上,广东是全国做得最好的” 此前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人数在150万左右,而能够获得移植的仅1万人左右。2015年1月1日起,公民捐献将成为器官移植医疗的唯一来源,而我国的公民自愿器官捐献近几年才起步,那今年起器官移植的缺口会变得更大吗?日前,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原副部长黄洁夫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给出了非常肯定的答案,“绝对不会。” 真正的供需比例有误区 谈现状 等待器官移植的人数有“150万”,黄洁夫对这个数据进行了详尽的解释。 黄洁夫说,150万的数字是由几个方面组成,100万需要肾透析、30万肝功能衰竭、心功能、肺功能衰竭的,最后加起来是15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但这其中很多病是不能做器官移植的,比如肝癌、免疫性肾病等。排除这些部分后,真正能接受器官移植的只有30万人。 而这30万人又有很多人因为经济原因被挡在了门外。“移植一个器官需要30万到50万元,且术后需要每月五六千元的治疗费用,这对很多普通老百姓而言都是天文数字。”黄洁夫说,另一方面就是医院服务的能力问题,目前全国可以做肝脏移植的医院70多家,肾移植90家,心脏移植、肺移植各不到20家,培养不出那么多医生,全国也就几百个医生可以做器官移植手术。所以目前169家医院加起来,每年的医疗服务能力只能做一万台器官移植手术,第三才是器官的来源。 而最新的数据显示,全国目前约有2.2万人在296家医院等待器官移植。在对比从今年初捐赠器官的数据来看:2015年1月1日至3月4日,仅两个月时间,已有公民身后器官381例捐献,其中大器官937个。“今年我们可以完成1到1.2万台器官移植手术,所以我们的供需比例不是1:150,而是1:2。” 针对广东而言,黄洁夫表示要为广东在公民器官捐献上的发展点赞,“在器官捐献上,广东是全国做得最好的。” 来自于广东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办公室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自2010年国家开启器官捐献试点工作以来,历年来广东的器官捐献数量都是最多的,并且逐年上升。其中,2012年捐献113例,2013年165例,2014年升至246例。 不能“绑架式”鼓励器官捐赠 谈将来 未来应该如何鼓励更多公民加入到自愿捐献器官的行列中?有人提议是否可以给予捐赠人部分补偿?或是学习国外在申领驾驶执照时要求签署器官捐赠卡? 对于上述观点黄洁夫都不同意,“在中国目前公民捐献的气候下,不要用‘绑架式’的器官捐赠,但不是说永远不可以,等到形成大气候时我觉得自然而然就可以推广开来。” 而对于补偿方面,黄洁夫则无法接受,“我身边也有些医生谈到过这个话题,提议给捐赠人10万、20万元作为补偿,可是我觉得在生命面前,这些都是苍白无力的。”他提倡用社会主义人道的救助体系来代替经济补偿。为此,他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 在云南,有一个7岁的小孩被山上掉下来的石头砸死了,捐出了器官。当时云南红十字会想给他们家提供金钱补助,但他的家人坚决不要。后来,云南红十字会做的工作就是,把这个小孩5岁的弟弟免费培养到18岁,以表现社会对牺牲者的贡献的认可与报答。“这就是我希望的器官捐赠未来的文化,把器官捐献当作是亲人延续生命的礼物,而不是赤裸裸的金

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有何变化

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有何变化 十年磨一剑。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自从xx年修订之后,就未做新的修订发布。 2016年5月13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这本让营养学界期待已久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正式发布。会后,凤凰健康也独家专访了该指南的修订者之一,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马冠生教授,对新版指南的修订过程,修订后的几大变化进行独家解读。 解读1:为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10年修订一次? 第一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1989年发布,1997年、xx年进行了两次修订和发布。从时间上看,差不多每隔10年,中国营养学会就会组织专家委员会对指南进行修订,并发布新版本指南。 马冠生介绍,在指南的修订时间上其实并未明确规定,一定要每10年修订一次。在修订时间上,由于前两次的修订差不多是10年,新一版的修订也是根据这个时间进行。 对指南的修订,主要是根据我国居民食物消费、膳食营养的变化,以及存在的主要营养和健康问题。 马冠生介绍,在过去的30多年期间,我国每10年开展

一次全国有代表性的营养调查,分别于1982年、1992年、2002年和2016进行了调查,2016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 “通过这些有代表性的调查,可以及时了解到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膳食营养摄入、营养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是第一点。第二,近年来,关于食物、营养和健康关系之间的研究有了新的发现、新的证据;第三,居民对膳食、营养及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这样几个综合的原因,启动了指南的修订。 解读2: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有哪些改变? 作为新版指南的起草人之一,马冠生认为,从内容上来说并没有颠覆性的变化,但从修订过程来说,有两个很明显的变化。 一是修订的过程更加规范、更加科学。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指南制修订的程序,这次修订指南制订了一个程序,从整个过程上更加规范、科学。 二是采用询证的方法,依据了营养健康领域的新研究、新发现,对膳食指南的内容进行论证。“包括检索发表的科学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回顾、综合、分析,总结出有关食物消费、行为等和健康关系的相关证据。” 变化1 建议更精简:10条营养建议变6条

中国器官移植现状

中国的器官移植现状 中国的器官移植发展到现在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就移植数量及技术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很多患者因为手术技术的改进,排斥药物的不断更新得到很好的实惠,大部分患者都可以长期存活,并且过程跟正常人群一样的生活,但是,随着移植市场的不断繁乱,供体严重短缺,很多等待的患者仍然处于无赖和痛苦中,供体越来越少,价格就会越来越高,这就是市场行情,这些都是很现实的东西,虽然技术成熟了,但是中国的器官移植事业却迎来了低谷时期,并不是很乐观,因为移植数量大减,价格飞高,有些患者在等待中绝望,甚至在等待中死亡。另外部分患者,为了早日移植,不惜铤而走险,冒险去小医院做活体移植,在没有国家资格移植的小医院去手术,冒着付出生命的代价,太可悲了。这种现状国家政府应该早就知道,为什么还存在,这就是利益的趋势。 要想改变目前的这种被动局面,必须解决供体来源问题,否则,中国的器官移植事业继续会走下坡路线,很多移植单位因为移植数量的减少会倒闭,移植团队会解散,移植医生也会因此而重新选择就业道理,甚至极少数移植医生因为自己有外科技术不惜冒险,和中介们一起参与非法的活体移植,其实受苦的还是患者们。这种局面不知道还会存在多久,什么时候中国的器官捐献制度才会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要想推动中国的移植事业向进步,绝对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单位可以办到的,必须是全民参与进来,要改变那种死要留全尸体的封建思想,从学生娃娃就开始改变这种思想,希望我们的下一代都愿意参与进来。每天我国因为交通事导致故脑死的太多了,如果有10%左右的脑死亡患者的愿意捐献出来的话,我估计中国的器官移植手术就会成为一种非常普通的手术,成为一种挽救生命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的常规方法,也不会成为普通患者的负担。希望中国政府及卫生部早日抉择,早日寻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征服医生(693591423) 2012-02-29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的法律规制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的法律规制 「内容摘要」现代医学的高度发展诞生了人体器官移植这门新兴医学技术,同时给法律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理解人体器官移植涉及的法律问题,如何用法律规制人体器官移植手术,如何在立法上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人体器官移植法律制度体系,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器官移植,脑死亡,立法一,人体器官移植的历史和现状 世界器官移植史起源于18世纪,开始有学者做组织或器官移植的动物实验。1902年,出现用套接血管法施行自体、同种和异种的肾移植。1902-1912年,有学者首次用血管缝合法施行整个器官移植的动物实验,创立了真正的现代血管吻合法。1936年,俄国科学家首次为尿毒症患者移植肾。但是由于对免疫排斥反应一无所知而未使用任何免疫抑制措施,因此存活期短。1954年,移植医学史上首次获得长期有功能存活的病例-同卵双生兄弟间的肾移植成功。1959年,美国和法国科学家各自第一次在异卵双生同胞间施行了肾移植,两例受者均接受全身照射作为免疫抑制,肾移植获得了长期有功能存活。1962年,美国科学家施行同种肾移植,改用免疫抑制药物,首次获得长期存活。这几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现代器官移植时期的开始,人类长期向往的器官移植疗法终于得以实现。器官移植技术随着外科手术、免疫抑制药物、器官和细胞分离保存技术及移植免疫学基础的迅速发展,已成为脏器功能衰竭终末期的有效、常规性治疗手段。特别在发达国家现已成为医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巨大进展。到1998年止,全世界已施行同种肾移植447182例次;215个肝移植中心开展了62502例肝移植,在大器官移植中仅次于肾移植,且手术后一年存活率达90%,五年存活率>70%,最长存活者已达28年。胰肾联合移植已近万例,美国每年实施胰肾联合移植千例以上,一年存活率>80%.全球心脏移植已达48511例,单肺移植5347例,双肺移植3571例,心肺移植2510例。展望21世纪,器官移植将作为外科领域的发展重点,得到进一步提高,成为独立的学科,并将为人类的健康做出巨大的贡献。我国的器官移植事业从20世纪60年代进入临床开始,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已开展的手术不仅有肾脏、肝脏、心脏,而且包括肺、脾脏、小肠、肾上腺、睾丸、卵巢、骨髓、同种异体手移植等等,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虽然器官移植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医疗实践中,实行器官移植遭遇到很大的阻力,其中最突出的阻力是等待进行器官移植手术的病人很多,而器官供体来源严重不足,供求之间的矛盾相当突出。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5万登记在册的病人在急切等待着器官移植,需求量以每年12%的速度递增,平均每天有17人在等待移植中死亡。(金永红、林秀珍:《器官移植尚需法律保障》,载《健康报》,2002-11-01.)器官移植手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展了若干个年头,在走过了一段艰苦和曲折的道路后,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器官移植手术的整体形势已经比较乐观。以西方主要国家1998年每百万人口尸体供体肾移植,心脏移植,肝移植数为例,参见表1的数据: 表1:1998年每百万人口尸体供体肾移植、心脏移植、肝移植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