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综合练习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综合练习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基础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基础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育功能基本上可分为两类即: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布鲁纳在所著的《_________________》一书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教学理论。




4.社会学习心理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交互作用的产物,其基本理论是_________________。




5.泰勒经过八年研究,在其著作中首次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的概念。




6. 学校效能即指学校对学生所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的基础教育的八项培养目标。




2.简述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课程改革的特点。




3.简述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




4.简述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5.简述发展性评价的含义及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认识和理解。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校本管理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四、案例分析(20分)




装配线上的生活




为使学生从人文和社会的角度,理解美国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这一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课上教师通过对20世纪初期装配线上工人工作情景的模拟,让学生设想如果自己身为那时的工人会做出什么反应。




具体做法是先让每一位学生画一个完整的人体像,选出最好的一幅进行复制。全班分为两个对等的工作组,看哪一组速度快。教师以“工头”的身份敦促大家集中精力,加快速度,同时还调暗灯光、提高室内温度、人员密度让大家体会工厂的恶劣条件。活动后教师让学生在笔记本上画一个“装配线两分表”,在表的一端列出积极作用,如标准化、高速度、高效率等。表的另一端列出消极作用,如单调、缺少个性、工人异化等。




通过这样“再现历史”的教学过程,不仅让学生体会了社会化大工业生产中工人的工作情景,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理解本课程要掌握的知识要点。




请结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分析以上案例。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全面性 普及性




2.社会功能 育人功能




3.教育过程 结构主义




4.个体和环境 替代强化




5.教育评价




6. 教学影响





二、简答题 (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的基础教育的八项培养目标。(1)重视早期教育,美国所有儿童作好学习准备。(2)降低中学生的辍学率,高中生的毕业率至少达到90%。(3)在4年级、8年级和12年级结束时,所有学生必须在富有挑战性的数学、英语、科学等8门必修课显示出驾驭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就业作准备。(4)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和专业水平。(5)美国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水平达到世界一流。(6)重视成人文化教育和终身学习。(7)在学校消灭毒品、暴力、酗酒,为学生提供安全的、有序的学习环境。(8)倡导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改善学校与家长的关系,促进学生在社会、情感和学术方面的发展。




2.简述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课程改革的特点。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是:(1)由培养学生“产业社会型学力”转向“多文化共生共存的社会型学力”即培养学生关心和理解多文化中所有公民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2)课程改革体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倡导新教育观;(3)强调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观;(4)课程结构、体系和内容的改革体现了现代课程的整体观,在课程结构上增加了“综合学习时间”。(5)在课程的组织、编制和实施上强调课程的弹性化;(6)课程标准融合认知、情感和技能等教育目标。




3.简述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赞可夫1975年发表《教学与发展》一书,提出了著名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即“以最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围绕和贯彻其教学思想,。赞可夫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即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的原则;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4.简述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公民教育是指以培养合格公民为目标的教育。其基本内容有:(1)道德品质教育;(2)文明习惯与文明行为教育;(3)爱国教育。(每一部分内容要有自己的解释。)




5.简述发展性评价的含义及特点。
发展性评价是建立在教师的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以促进个体发展为目的的评价。它关注的是教师和学生在发展中的需要,淡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突出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教师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其不断发展。发展性评价在评价内容上体现其综合性;在评价标准上体现其层次性,即根据被评价者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发展需要,制定其适合个体发展

需要的个性化标准。发展性评价在评价方式上体现多样性,注意评价的操作性。在评价主体方面主张被评价者参与评价,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同时发展性评价关注发展过程,使评价同个体的发展紧密结合,起到激励和改进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认识和理解。




要点: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目标,构成了这次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




(1)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2)课程结构改革,注意综合课程的设置。(3)课程内容的改革,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课程内容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现代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课程实施的改革,倡导参与性、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5)课程评价的改革,强调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6)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未结合实际扣4分、没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考扣4分)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校本管理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要点:校本管理是指将教育的权力与责任转移到学校层面,由相关人员参与的法人团体来负责实施,从而使学校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满足学生的需要,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校本管理的核心理念是:(1)校本管理是以权责相等为核心的分权管理。校本管理的核心是将学校的决策权由教育行政部门下放到学校,由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决策。学校在拥有自主管理权的同时承担相应责任,对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负责。(2)校本管理是参与式管理。由学校董事会或学校理事会管理学校资源。董事会的成员一般包括:校长、教师、社区成员,学生家长以及学生。(3)校本管理是自组织管理。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于学校内部,来自于本组织成员间的相互作用。(4)校本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学校的一切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包括满足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未结合实际扣4分、没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考扣4分)




四、案例分析(20分)




评分的基本要求:




1.根据所给的案例材料,运用本课程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




2.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





3.字数要符合答题要求,一般不少于300字。




本题答题要点:




1.简要说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其要点是: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信息,学生只有将需要学习的知识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并与他人切磋,不断加以调整和修正,才能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




2.本案例通过“再现历史”,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其中,有了直接的体验和感受。




3.本案例中的教师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活动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参与和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学习风格得到尊重,自我发现的精神得到鼓励。




4.本案例注意挖掘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教学资源。




5.在实践中如何借鉴,要有自己的思考。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综合练习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综合练习(三)(1~7章总练习)




一、填空题




1.全民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为迎接21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__________,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政府的 __________,被视为英国教育改革的里程碑。




3.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__________和
__________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4.卡尔·罗杰斯1942年出版了《__________》一书,系统地提出了他的 __________治疗理论及方法。




5.公民教育是以培养__________为基本目标。




6.社会学习心理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__________交互作用的产物,其基本理论是__________。




7. 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纽曼提出了__________道德教育模式。




8.桑代克在《心理与社会测量导论》中指出,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是有数量的东西__________的论断。




9.全面教育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是坚持质量管理的全面性、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简答题




1. 简述克林顿政府提出的美国基础教育的八项培养目标。




2. 简述当代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发展趋势。




3. 简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4.简述价值澄清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内容。




5.简述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对我国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理解。




2.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的改变。




四、案例分析




美国一中学在学习有关“经济萧条”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在教室的屏幕上放映1933年银

行提款浪潮的幻灯。同时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1.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2.人们在干什么?3.他们为什么这样?4.你认为这些照片是什么时候拍摄的?5.大萧条时银行倒闭可能对国家有什么影响?随着讨论的展开,教师补充一些历史知识,使大家了解当时上千家银行倒闭,以及由此造成的千家万户分文皆无的灾难性后果。接着教师让学生扮演到银行的去款人,并以记者身份对学生进行采访。问:1.你们在这干什么?2.你认为能从银行提出款吗?3.如果提不出来,你将怎么办?4.解决这一问题可能采取的措施?




请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分析以上案例。




综合练习三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教育民主化 教育普及化




2.1988年教育法 办学思想及管理模式




3.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咨询和心理治疗 非指导性




5.合格公民




6.个体和环境 替代强化




7.社会行动




8.都可以测量




9.全员性 全程性




二、简答题(要点)




1.简述克林顿政府提出的美国基础教育的八项培养目标。 (1)重视早期教育,美国所有儿童作好学习准备。(2)降低中学生的辍学率,高中生的毕业率至少达到90%。(3)在4年级、8年级和12年级结束时,所有学生必须在富有挑战性的数学、英语、科学等8门必修课显示出驾驭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就业作准备。(4)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和专业水平。(5)美国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水平达到世界一流。(6)重视成人文化教育和终身学习。(7)在学校消灭毒品、暴力、酗酒,为学生提供安全的、有序的学习环境。(8)倡导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改善学校与家长的关系,促进学生在社会、情感和学术方面的发展。




2.简述当代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发展趋势。(1)加强道德教育、重视人格培养;(2)始终抓基础、及时更新内容;(3)发展智力能力、培养创新精神;(4)重视信息技术知识;(5)重视个人知识。




3.简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2)这一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中包含4个因素:即学生的背景知识;学生的情感;新知识本身蕴涵的潜在意义;新知识的组织与呈现方式。(3)学习活动的产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学生所学的新知识要与学生原有的背景知识产生联系,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意义能引发学生情感的变化。二是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必须

与其他学生和教师不断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在自己原有知识基础上完成有意义的“建构过程”。总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知识的建构决不是随意的,必须与他人切磋,以及和自己的经验相联系,不断加以调整和修正;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的。




4.简述价值澄清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内容。 价值澄清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拉斯。这一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是多元的、相对的和变化的,学校德育要帮助儿童掌握价值澄清的方法,不是直接把价值观教给学生,而是通过学习、分析、评价、反思,尤其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讨论、辩论等方式,使学生形成适合他自己的价值体系。价值澄清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关注生活、接受现实、启发思考、培养能力。




5.简述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1)重视教育评价的反馈与改进功能;(2)重视扩大教育评价的范围;(3)重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4)重视教育评价中的自我评价。




三、论述题(要点)




1.结合实际,谈谈对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理解。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确定这一培养目标,是基础教育承担提高全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历史重任的具体落实。(要有自己的理解和解释)




2.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的改变。(1)从封闭转向开放;(2)从受体转向主体;(3)从平面转向立体;(4)从工具价值转向目的价值。




四、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基本要求:




1.根据所给的案例材料,运用本课程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




2.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




3.字数不少于300字。




本题答题要点:




1.简要说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2.本案例不是以被动的教师讲授为中

心,而是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场景,让学生置身于所学习的“历史环境”之中,亲身感受和体验。




3.在个人体验的基础上, 进行富有刺激性的互动学习,使学生在教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的互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体会、思考,建构起自己关于经济崩溃的知识结构。




4.本案例注意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