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doc

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doc

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doc
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doc

附件:

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

发展规划

二○一○年十二月

—4—

目录

前言 (9)

一、现实基础与重大意义 (11)

(一)现实基础 (11)

(二)重大意义 (14)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17)

(一)指导思想 (17)

(二)基本原则 (18)

(三)战略定位 (19)

(四)发展目标 (21)

三、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24)

(一)区域空间结构 (24)

(二)功能分区 (27)

四、“十二五”开发建设重点 (29)

(一)规划控制区 (29)

(二)重点规划区 (30)

(三)“十二五”开发建设区 (31)

五、产业发展 (35)

(一)重点发展五大先进制造业 (36)

— 5 —

(二)加速发展五大现代服务业 (42)

(三)联动发展运动休闲产业和现代生态农业 (46)

(四)提高产业准入标准 (47)

六、城镇建设与城乡统筹 (51)

(一)城镇建设导向 (51)

(二)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52)

(三)合理引导居住空间 (54)

(四)强化四大配套功能 (54)

(五)公共设施配套 (55)

七、基础设施建设 (57)

(一)综合交通 (57)

(二)给水和排水 (59)

(三)防涝排涝 (60)

(四)电力能源 (60)

(五)通信管道 (61)

八、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62)

(一)注重保护湿地资源 (62)

(二)加强环境保护 (63)

(三)发展循环经济 (64)

(四)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65)

(五)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 (66)

— 6 —

九、要素保障 (66)

(一)土地资源保障 (66)

(二)水资源保障 (69)

(三)能源保障 (70)

(四)环境容量保障 (70)

(五)资金保障 (71)

十、机制创新 (71)

(一)协调机制 (71)

(二)推进机制 (72)

(三)人才引进培育机制 (73)

(四)绩效考核机制 (74)

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产业导向目录(2010) (75)

—7 —

附图:

1、区位示意图

2、空间开发总体格局图

3、功能分区图

4、“十二五”开发建设区图

5、城乡发展布局图

6、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图

7、重大社会性公共设施布局图

8、生态安全格局图

附件:宁波市级有关部门出具的支持性文件—8 —

前言

宁波杭州湾新区位于杭州湾南岸慈溪境内,区位条件优越,开发基础良好,体制机制灵活,发展空间广阔,是宁波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城市发展新区,也是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重要的组成部分。依托宁波杭州湾新区构建产业集聚区,是宁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生产力布局、打造宁波都市经济圈的客观需要,也是浙江发展海洋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对于实现宁波市乃至浙江省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抓住国家新一轮沿海开发开放和长三角区域率先发展所带来的战略机遇,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海洋经济、建设产业集聚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决策,更好地推进环杭州湾产业带和宁波都市经济圈建设,宁波市委、市政府决定编制《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以指导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的开发建设。

规划范围:位于杭州湾大桥南端两侧,东至水云浦及四灶浦江,南至七塘公路,西至建塘江,北至十一塘。重点规划区72平方公里,“十二五”开发建设区28.8平方公里。

规划依据:《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浙政发

—9 —

〔2010〕45号)、《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浙委办〔2010〕74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产业集聚区规划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明电〔2010〕39号)、《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编制导则》(浙发改地区〔2010〕260号)、《浙江省产业集聚区产业准入指导意见》(浙发改地区〔2010〕1049号)等,并与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主体功能区规划、产业带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海洋功能区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等相衔接。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10年(2011—2020年),其中以“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为重点,远景展望到2030年。

—10 —

一、现实基础与重大意义

(一)现实基础

从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开发潜力等方面看,规划建设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

1、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该区域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南岸桥头堡,既处于上海、杭州、宁波、苏州等大都市的几何中心,又处于上海浦东、杭州萧山、虹桥国际、宁波栎社四大机场的中心,时距均在一个小时左右,是长三角地区建设亚太国际门户的重要节点区域,也是浙江省甬台温沿海产业带对接上海的重要载体,有条件促进形成“南上海、北宁波”的空间格局,战略地位极其突出。特殊的区位条件,便于该区域接受上海和杭州等的功能辐射,集聚高端人才和优质要素资源,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

2、土地资源极为丰富。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北临开敞式海域,区域平整开阔,土地资源丰富,国土承载力强,特别是滩涂资源优势明显,拥有丰富的后备土地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该区域滩涂在围面积5.85万亩,近期计划围垦4.95万亩,远期到2050年可再围垦10万亩①。在长三角区域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背景下,杭州湾新区的滩涂资源非常宝贵,是浙江沿海区域最具成长性和发展空间的产业集聚区之一。与此同时,滩涂区的水资源也较为丰富,拥有纵横交错的塘、江、水库、湖泊,适

—11 —

宜发展高端服务产业。新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中国仅存的温带海滨咸水湿地及中国八大湿地资源之一,其生态环境资源为动植物群落提供了很好的栖息环境,为规划建设生态休闲产业提供了独特的生态与环境资源优势。

3、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具备构建现代产业集聚区的先发优势和配套优势。(1)工业区块初具规模。截止2009年,宁波杭州湾工业区块基本建成3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框架。累计引进工业项目近300个,总投资469亿元,进驻3家世界500强企业,其中已有189家企业投产。2009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58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331.8亿元。目前初步形成智能家电、新材料、装备制造、医疗器械、纺织化纤等优势产业集群,规划建设了欧洲工业园、宁波高性能金属材料基地、宁波医疗器械产业园等三个园区。(2)服务业区块核心区建设启动。引进了投资超100亿元的合生创展大型休闲综合体项目,进驻各类高端研发、服务外包、科技创新等优势项目30余个。(3)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强。周边余慈地区集聚了民营企业10万多家,拥有家电、塑料、汽配、模具、轴承等10多个全国性特色块状产业,配套半径短、物流成本低、配套较齐全。

4、基础设施初具规模。交通、电网、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步落实,区域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1)道路交通方面。宁波杭州湾工业区完成道路建设24条,累计完成塘渣路基

—12 —

125公里(其中沥青路面120公里),基本建成“九纵八横”主要道路网络框架。(2)给水方面。目前宁波杭州湾工业区块生产生活用水主要由航丰水厂供水,一期工程设计日供水能力5万吨;此外,拥有慈溪城北水厂至宁波杭州湾新区供水专线,供水能力为3—5万吨/日。(3)污水处理方面。目前区内建有杭州湾新区污水处理厂、慈溪市域北部污水处理厂等4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0万吨/日。(4)电力设施方面,已建成变电所四座,合计供电容量660MV A。区内众茂杭州湾热电有限公司可年供电25MV A。(5)供热供气方面,由区内宁波众茂热电有限公司实施供热,装机容量为36MW,供热量为230t/h;杭州湾新区与华润燃气(集团)签约燃气项目,项目总投资3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亿元,今年已获得省天然气指标,并正式供气。

5、工作基础比较扎实。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得到了省、市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明确提出,要把宁波杭州湾新区打造成为浙江省最具特色的海洋经济和产业发展大平台。宁波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开发建设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决定》,形成了全市上下联动、协同推进区域开发建设的良好格局,并明确要求在杭州湾新区的基础上,积极向省里申报建设现代产业集聚区。

与此同时,也要清楚地看到,构建杭州湾产业集聚区还面临

—13 —

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层次整体偏低。杭州湾产业集聚区主要以从慈溪平移出来的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单位土地产出率和贡献率不高,该区域目前主要依赖粗放型增长模式。二是基础设施配套尚显不足。集聚区内交通、电力、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尚待进一步完善,还难以支撑较大规模的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特别是杭州湾新区与宁波、上海和杭州等城际间快速交通有待完善。区域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区服务等公共设施落后,限制了区域城市功能的完善,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产业集聚。三是环保形势依然严峻。集聚区内原有产业和经济发展比较粗放,特别是部分漂印染、电镀、五金、化纤行业等,给区域环境保护带来了较大压力,迫切需要加以整治。滩涂围垦也给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四是对外开放有待深化。区域整体对外开放不足,国际化相对滞后。该区域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以民营经济为主,依靠自我积累,实现滚动发展,尚未形成借助外力发展区域经济的强有力机制。

(二)重大意义

无论是从顺应国家和省新一轮开发开放趋势、再创科学发展新优势的要求来看,还是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抢占后危机时代的战略制高点的要求来看,加快开发建设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不仅是十分紧迫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14 —

1、有利于深入贯彻国家新一轮沿海开发开放战略,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提高宁波乃至浙江省的对外开放水平。21世纪是海洋经济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内陆经济向海洋经济转变。沿海开发战略是我国长期坚定不移贯彻执行的国家发展战略。天津滨海开发、江苏沿海开发、上海“两中心”建设、海峡西岸、北部湾开发等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我国新一轮沿海开发开放格局正在形成。建设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国家沿海地区发展布局,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增长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再创科学发展新优势,更加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2、有利于全面实施国家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更好更快地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共同建设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和世界级城市群。2010年5月国务院发布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提出,要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充分发挥杭州湾新区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土地优势,以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为空间载体和战略平台,以功能对接为主导,以交通对接为依托,能为甬台温产业带接受大上海经济社会辐射提供支撑,从而提升宁波长三角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这有利于宁波融入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促进国家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实施。

—15 —

3、有利于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浙江”战略部署,推进科学发展和转型升级,努力打造浙江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增长极和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大平台。浙江是我国重要的海洋大省之一,海洋资源极为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为顺应国家新一轮沿海开发开放战略,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部署,并着手在沿海地区打造一批海洋经济发展大平台。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在杭州湾南岸地区高起点、高品位地建设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打造海洋经济示范基地,可以成为宁波和浙江抓住国家新一轮沿海开发战略机遇、打造海洋经济发展大平台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和载体。从这个意义上看,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不仅仅是宁波的,也是浙江的、长三角的。

4、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拉开宁波城市框架,建设宁波都市经济圈。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宁波进入了人均生产总值1万美元向2万美元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改革攻坚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最为紧迫的任务。建设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建成宁波发展装备制造、智能家电、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和总部经济、生态休闲等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基地,引领全市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加快宁波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宁波作为长三角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同时,依托宁波杭州湾产

—16 —

业集聚区,以产业开发为先导,以产业集中推进人口集聚和基础设施完善,必将加速推进环杭州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拉开宁波城市框架,推动大都市区北部中心形成。

5、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抢占后危机时代战略制高点。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深度调整,“后危机”时代催生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在此背景下,加快构建杭州湾产业集聚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对外招商引资,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型产业,有利于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培育我省新的经济增长极、抢占新一轮全球竞争战略制高点,这对于宁波无论是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增长,还是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区域长远发展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六大联动、六大提升”战略,紧紧把握国内外产业发展新趋势,以加快培育经济增长点、打造发展制高点为目标,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高端化、高新化、低碳化为方向,以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为动力,严格准入标准、提高质量效益、加快跨越发展,着力打造产业集聚大平台,着力营造经济发展制高点,着力培育科学发展新优势,加快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

—17 —

(二)基本原则

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必须按照统一规划体系、统一产业政策,提高国际化市场化水平、提高产业层次、提高要素集聚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切实遵循以下原则:

1、引领升级、高端发展。坚持战略高度、世界眼光和国际化标准,瞄准国内先进、国际一流的目标,高品位策划,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抢占产业发展战略制高点,加快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以该区域的高端规划建设,引领和支撑全市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走在前列、跨越发展。按照省和市对该区域提出的新要求,坚持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发展,发挥后发性优势,以非常规的思路谋划产业集聚区发展,力争在推进经济增长上走在全市前列,在推进科学发展上继续走在全市前列,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继续走在全市前列,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和跨越发展。

3、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立足于宁波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差异竞争,妥善处理好与宁波、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区的关系,融入宁波都市区,对接上海“两中心”建设,培育特色产业,推进主导产业差异化发展,着力形成功能互补、差异竞争、优势突出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4、产业联动、集群发展。尊重现代产业发展内在规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推动重点项目和优势企业向基

—18 —

地集聚,推进产业集中、促进产业集聚、打造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提高产业关联度,增强配套能力,形成合理空间布局,形成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5、生态优先、持续发展。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根据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合理安排区域开发规模。坚持在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谋划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培育低碳产业,推进绿色发展,把节能降耗贯穿于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努力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着力提高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

6、滚动开发、有序发展。坚持以点带线、以线促面,分期建设、滚动发展。在做好总体规划、明确功能定位、理清发展思路的前提下,做到近期开发与远期发展相结合,远期发展体现时代特色,瞄准一流,严格准入,提高标准,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近期要立足现实可能性,突出重点,科学建设,局部起步,开发一块,建成一块,收效一块。

(三)战略定位

按照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通过努力,力争将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重要战略平台、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区和沿海地区现代服务业重点示范区。

1、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抢抓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全球产业结构出现大调整、新兴产业发展酝酿大突破的战略机遇,

—19 —

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技术、知识型产业迈进;充分利用杭州湾新区区位条件较优、开发空间较大的优势,大力吸收并发展高端产业要素,加快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高效生态农业,建成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

2、浙江海洋经济发展重要战略平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浙江”发展战略,抓住我国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开发区和功能区块为载体,与发展海洋服务总部经济相呼应,大力发展海洋生物产业、新兴海洋装备产业、海水综合利用产业,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制品和药物、小型海洋装备制造,建成我省海洋经济发展重要战略平台。

3、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区。按照宁波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把握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立足现状、发挥优势、着眼未来,协调与宁波大都市区内其它制造业优势区块的分工,寻求在长三角产业链整合和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着重培育新材料、新能源(太阳能光伏)、电子信息产业(半导体照明)等能对区域产业起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打造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区。

4、沿海地区现代服务业重点示范区。对接长三角“全球重要—20 —

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发展定位,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金融服务业、现代高端物流业、创意设计产业以及教育培训产业;开发利用湿地资源、滩涂资源和水资源,以运动休闲和健身休闲为主导,建造高端体育休闲俱乐部、主题性运动公园、体育场馆、国际会议中心,发展运动休闲产业;利用滨海资源,发展现代生态观光农业。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禀赋,联动三次产业发展,建成沿海地区现代服务业重点示范区。

(四)发展目标

按照“分阶段推进、有序化发展”原则,并结合滩涂围垦、综合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推进进度,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可分为三个时期。

1、近期即重点启动期(2011—2015年)

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重点功能区的开发初具规模,重大基础设施开始启动和不断完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本完成,新兴先进制造业和高端现代服务业相互融合、互为支撑,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具体目标如下:

——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在节约资源、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20%,力争到2015年GDP总量突破200—250亿元。产业园区用地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现代高端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0—35%,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

—21 —

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主导特色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60%。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力争到2015年实现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大企业10—15家,其中超过50亿元的企业3—5家,100亿元的企业1—2家。

——区域主导产业初步形成。重点功能区开发成效显著,国际汽车产业城、高性能金属材料基地、医疗器械产业园、重大装备产业园等工业园区基本建成。到2015年基本形成全国重要的金属性新材料生产基地、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新能源生产基地、国家级小家电研发生产出口基地、沿海地区经济型轿车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等。总部经济基地初步形成,浙江民营企业总部、海洋新兴服务业总部和金融后台基地总部初具规模,国际采购机构分支机构、大型物流企业区域性总部聚集速度加快。运动休闲产业健康发展,湿地主题公园建成,引进3家高端体育俱乐部。

——产业发展效益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效果明显,占引进项目总量的80%以上,占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新产品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0—35%,全员劳动生产率突破25万元/人年。产业发展的单位土地产出率和贡献率与全国先进开发区的差距明显缩小,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突破380万元/亩。力争到2015年,产业集聚区土地开发强度达到60万美元/亩以上,亩均税收超过30万元。

—22 —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未来五年力争基础设施投入达到200亿元,建成跨十塘江骨干路桥、中心湖特色湖区、滨海二路西延、滨海一路杭州湾连接线、陆中湾和建塘江两侧围涂工程、220千伏浦东输变电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基本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基础设施框架。力争到2015年,初步建成外接内联、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基本建成互联互通、宽带化的信息网;基本建成安全稳定可靠的城乡给水和能源供应设施网;初步建成保障有力、布局合理的环保设施网。

——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建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产业体系。万元GDP能耗低于0.48吨标煤;万元工业产值COD排放量低于1.8千克;万元工业产值SO2排放量低于0.3千克;主要河道水质、空气环境质量和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初见成效。多元化开发建设模式基本形成,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有效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加快,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场化投融资体制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基本确立,投资环境在长三角具有较强竞争力。

2、中期即全面发展期(2016—2020年)

在近期开发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依托杭甬高速公路、沿海北线高速公路、杭州湾新区—宁波轨道线等重大交通项目的投

—23 —

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及规划方法的讨论

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及规划方法的讨论(一) (2009-03-23 22:00:24) 在当前的经济形式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新一轮经济组织形式的重构,必将是一个复杂多变和漫长的过程,逐步将影响到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中国,尤其是 对以产业聚集为手段、产业成本为竞争力的园区化发展,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产业园区的发展将更多的符合经济活动的核心规律,也将从一般性的成本竞争 转向为效率的竞争和技术能力的竞争,将从一个规模化园区时代逐步走向“功能化 园区”的时代。 一、对产业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模式分析 所谓产业园区,实际上是由于生产行为和交易行为带来的一种空间聚集模式,初期的聚集所带来的相关功能需求和衍生经济行为,造成了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聚集方式和空间特征,也成为我们定义发展阶段特征的主要依据; 我们在这里把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义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生产要素聚集

第二个阶段,产业主导特征 第三个阶段,创新突破阶段 第四个阶段,现代科技都市

二、产业园区发展(尤其是高新园区发展)的几个趋势 随着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不断的转型,也必然使园区的发展内容和特征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趋势,也是未来产业园区规划和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趋势一、从注重优惠政策向发展产业集群转变:从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来看,基本经历了由“单个企业→同类企业集群→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演变,高新技术产业只有集群化发展,才会激发出更大的能量。从未来高新技术园区政策走向看,优惠政策将可能逐步从区域倾斜转向技术倾斜和产业倾斜(这是国外通行的做法)。 趋势二、由加工型高新区向研发型高新区转型:由于高新技术园区功能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新技术园区适合打造前端性产业链(研发、设计、中试等)。未来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在于比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效率,我国高新技术园区也将逐步走向以研发中心、研发型产业、科技服务业为主体的研发型高新技术园区。 趋势三、从强调引进大型公司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随着高新产业系统化、交叉性的增大,使得科技研发与转化的复杂性日益加大,从而大规模研发的系统风险大大增加。而随着科技预测性和可控性的加强,在总体方向下,将研发课题

2019年产业集聚区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2019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诸多挑战,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虎岭产业集聚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抓规划调整机遇,采取得力措施,克服不利因素,千方百计抓招商,集中精力抓项目,较好的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9年主要经济指标及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截止11月份,营业收入完成390亿元,同比增长29.14%,占年度任务440亿元的88.6%;税收收入完成7.3亿元,同比增长1.9%,占年度任务8.6亿元的81.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富士康约完成81亿元(其中,富士康40亿元),同比增长285.6%,占年度任务65亿元的124.6%;亿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68亿元,占任务的130.8%,同比增长257.9%;企业从业人数达到4.5万人,占年度任务2.4万人的187.5%,同比增长181.25%。 初步预计,至年底企业营业收入可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占年度任务440亿元的%,低于时间进度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可完成亿元,占年度任务8.6亿元的%,低于时间进度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可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占年度任务65亿元的%,

低于时间进度个百分点;企业从业人数将达到万人,占年度任务2.4万人的%,同比增长%,高于时间进度个百分点。 (一)工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 今年以来,集聚区共实施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9个,总投资112.61亿元,完成投资72.23亿元,年度投资超亿元项目达10个。其中,丰源石油轻烃综合利用、龙星化工四氯化钛、金马焦化苯加氢、济钢高洁净钢锻件、弘鑫电子等31个项目建成投产,累计完成投资37.41亿元;对在建项目,虎岭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精神,全力以赴抢工期、赶进度、建厂房、订设备,确保项目快建设快投产、早见效;特别是富士康项目以及济钢高强度机械用钢、中原特钢产业园、金马焦化苯加氢、洛阳石化惠康物业CTA氧化物等一批骨干企业的新上项目均按时间要求达到了投资进度、形象进度、投产目标“三落实”。 (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 2019年,虎岭集聚区计划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个,总投资44.7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0.9亿元。至十一月底,完成投资约28亿元。其中110kv变电站及电网配套、济源大道西环—西二环段,沿黄河路、济源大道自来水管网工程等5个项目竣工。目前正在实施的有

东山县产业园区规划及招商引资报告

东山县产业园区规划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

前言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园区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产业基地、特色产业园等以及近来各地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 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集群的要载体和组成部分,现在园区经济效应已引起越来越多人关注。国内外产业园区发展成功案例表明,产业园区能够有效地创造聚集力,通过共享资源的、克服外部负效应,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园区所具有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产业集群最终方向,形成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在产业集群的指导下,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不仅是当前发展产业集群的需要,更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从目前的地方经济发展趋势看,各种产业园区确实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带动着区域整体实力提升。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由于产业地产开发及运营刚处于起步阶段,开发企业和运营商的经验不足,加之在开发过程中会面临地方政府的干预,容易出现过度追求税收、缺乏对园区系统科学的专业规划、吸引追求低成本和低税收的产业进驻等问题,容易引发区域集聚效应差、土地利用效率偏低、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忽视构建产业环境、配套不平衡、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等诸多问题。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东山县产业园区规划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报告》对产业园区投资规划研究是落实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决策参考资料,中商产业研究院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做好产业园区投资规划研究分析,对充分发挥东山县产业园区比较优势、科学开展招商引资、切实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出版日期】2016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15800元电子版:15500元纸介+电子:15800元 第一章产业园区的功能与类型 第一节产业园区的概述 第二节产业园区的功能

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襄樊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进展规划 (2009-2011) 前言 襄樊高新区是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2005年2月,襄樊市委、市政府决定,报经湖北省政府批准,将原高新区与原省级汽车产业开发区合并,组建新的国家级襄樊高新区。两区合并后,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招商引资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突出产业特色,壮大经济规模,奋力承担起襄樊市委、市政府给予的市区经济龙头重任,向中国新车城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2004年襄樊高新区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全国汽车动力及关键部件产业基地;2006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2007年被授予“中国民营企业投资环境十佳高新区”荣誉称号;2008 年6月被中国社科院等权威机构授予“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荣誉称号;2008年12月,被国家劳动人力资源部、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治理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新时期下,作为湖北省仅有的两家国家级高新区之一,襄樊

高新区面临着迅速扩大经济总量、壮大产业实力的紧迫任务,承担着推进自主创新、带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历史使命,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加快进展步伐、转变进展方式,提高进展质量和效益,努力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沿阵地和服务平台,成为促进区域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依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进展规划纲要》、《湖北省“十一五”高新技术产业规划》、《襄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和“十一五”以来襄樊高新区产业进展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一、进展现状 1、经济总量不断攀升 近年来,高新区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工业总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全地域税收、出口创汇等要紧经济指标大幅度增长,年均增幅都远远超过全市平均增幅。其中,工业总产值由2003年的126.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520亿元,年均递增32.6%,高于全市同期26.9%的增幅,占全市的比重由200

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浙江省人民政府 “十二五”时期是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举措,对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生产力布局、建设生态文明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合理、扎实有效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以“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为重点。 一、发展背景与现实基础 (一)发展背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根本消除,国家不断深化区域发展战略,我省正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成为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国家战略功能、提升国际经济地位的重要载体。 1.加快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新空间。当前,我省已进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000美元以上的发展阶段,也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既要破解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等老问题,更要深入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效生态农业等新领域。同时,按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我省将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各类经济功能区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载体作用,充分发挥产业、科技、人才集聚的优势,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优化区域开发格局需要新抓手。新型城市化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重要动力。在深入实施三大产业带规划的基础上,增强杭、甬、温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推进中心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深水岸线、交通区位等组合优势,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规模较大开发区等各类经济功能区的互联互动,进一步推动都市圈建设,优化区域开发格局。3.培育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需要新平台。我省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相对偏少,急需通过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项目,加快培育壮大新能源、生物产业、新材料、物联网、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海洋新兴、核电关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为此,需要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推进有序、高效、集约开发,为我省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和培育提供空间载体。 (二)发展基础。全省三大产业带规划实施以来,形成了一批重点开发区块,为产业集聚区选址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1.区位优势明显。这些重点开发区块主要位于环杭州湾产业带、温台沿海产业带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等我省生产力布局的三大主轴线上,接近中心城市或现有经济开发区,区位条件优越,在全省经济发展与城乡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是我省未来区域发展的核心与重点区。

新站区产业发展规划

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原区域为核心,包括瑶海区、长丰县、肥东县委托管理区域,面积204.73平方公里,2010年总人口约16.91万人。为加速推进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合肥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据十七次五中全会和《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文件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将合肥打造成为“区域性特大城市”要求,在市委市政府总体规划框架下,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发展现状 (一)经济稳步增长。 一是近几年全区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06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46.87亿元,2010年预计实现115亿元。二是工业投资和工业经济贡献率跨越式增长,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大幅提高,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4.1%,其中工业性投资年均增长125.56%,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45.45%和42.65%。三是商贸经济持

续繁荣。2009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二,预计2010年达到183亿元。四是财政收入稳步提高。2006年,全区综合财政收入10.65亿元,2010年预计达到17.89亿元,五年间增长68%。 (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试验区“大建设”成效显著,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容市貌焕然一新。站南商圈已经成型,建设品位逐步提升,站北城市路网相继建成和开工,环卫、水电气、通讯等公用设施不断完善。一批环保设施、园林景观和道路景观陆续建成,园区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综合承载不断提升。截止2010年上半年,十一五期间实际完成新建道路48.6公里,改造道路9.2公里,带状公园9.6万平方米,桥梁7座,新增绿化面积85万平方米,道路交通设施、路灯、供水、供电、燃气、供热等配套设施与道路建设同步实施,实际完成工程建设投资12.52亿元。 (三)产业发展实现大跨越。 “十一五”期间,围绕“工业立市”发展战略,试验区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施“新型工业、现代商贸及服务业”双轮驱动,积极打造中国(合肥)平板显示产业基地,狠抓“产业链招商”,先后引进了京东方六代线、鑫昊PDP、彩虹高世代玻璃基板、LED产业化、太阳能光伏等重大项目,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以新型平板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 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2010年12月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通过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审批,批复文号豫发改工业〔2010〕2087号。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于2011年2月取得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审查意见(豫环审〔2011〕47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有关规定,实施五年以上的产业园区,应组织开展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现对该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进行第二次公示: 一、规划概况 规划名称: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规划范围: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位于郑州市城区西北部,规划范围东至郁香路、南至站北路、西至郑州市西环绕城高速东1000米、北至新龙路,规划面积。 规划期限:规划的时间段为2010-2020年,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开发建设阶段。其中,近期为2010年-2012年,中期为2013年-2015年,远期为2016年-2020年。 主导产业:以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为主导产业;以超硬材料、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产业。 发展定位:国家级重点开发区,河南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体制创新改革的综合试验区,郑州市科技创新城。以产业集聚为核心,发挥项目集群效应,着力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等支柱产业;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和重点发展超

硬材料、文化创意产业等形成集聚区的特色产业;依靠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形成,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规划期末基本建成新型产业之城、自主创新之城、生态和人文之城。 二、发展规划及原规划环评执行情况 截至2018年,集聚区规划用地布局与原规划布局基本一致,入区企业符合园区规划要求,规划环评报告及批复中所提到的环保要求大部分已得到落实,规划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对比原规划及规划环评要求,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集聚区环境管理机构及管理体系实施仍需加强。 三、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空气:通过收集郑州市及高新区例行监测结果及开展评价区域补充监测,区域环境空气主要超标因子为PM10、。在大力开展大气攻坚的基础上,区域环境质量呈向好趋势,本次规划实施未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地表水环境:集聚区主要纳污水体贾鲁河出境断面常规监测主要水质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园区内地表水须水河水质现状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 地下水环境:本次评价收集了集聚区内石佛水井厂常规监测数据,同时开展地下水环境质量补充监测,由监测结果来看,主要指标可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II类标准要求,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 声环境:本次评价监测点位声环境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平顶山市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课程

平顶山市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 划课程

前言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促进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推进物流服务社会化和专业化;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标准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因此,在<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 —2020)>中,国家将根据市场需求、产业布局、商品流向、资源环境、交通条件、区域规划等因素,重点建设一批物流节点城市,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在此背景下,平顶山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深入领会国家精神,加大力度推进物流产业的发展和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为平顶山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第一章规划背景及原则 1.1规划背景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国家产业振兴政策层面上有史以来第一个服务业的振兴规划,自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的物流集聚区规划、物流产业规划、配送中心规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地区对物流地产的开发成为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亮点。 物流产业集聚区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从功能的角度看,物流产业集聚区包括8个功能——综合功能、集约功能、信息交易功能、集中仓储功能、配送加工功

能、多式联运功能、辅助服务功能、停车场功能;从宏观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物流产业集聚区在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物流产业发展的角度看,物流产业集聚区能够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改进物流运营环境,促进物流业技术与服务的升级,提高物流的组织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转变物流运营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物流产业集聚区有利于土地资源的集约化使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进城市生态环境。 根据<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家发改委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20)(讨论稿)><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 —2020)>、<河南省关于推进<推进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建设>,启动实施”五五工程”的会议精神>等政策文件精神,平顶山市提出要构建”平顶山市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将其打造成为以综合物流,商贸会展为主,集电子商务、创业孵化、总部基地、商务办公,生活居住、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立足中原,辐射华中的功能复合,配套完善的现代化物流基地和商贸中心。这就要求必须抓紧编制平顶山市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以保障物流园区项目的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 1.2规划范围 平顶山市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是市政府批准由卫东区政府建设与管理的市属重点项目和市级十大产业集聚区之一,规划面积

西安市渭北工业区产业发展规划案例

市渭北工业区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草案)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一二年八月

目录 总则 (1) 一、规划背景 (1) 二、规划依据 (1) 三、规划围 (2) 四、规划期限 (3) 第一章发展基础 (4) 一、自然条件优越 (4) 二、交通条件良好 (4) 三、工业实力日益增强 (5) 四、布局日趋合理 (6) 五、发展前景广阔 (7) 第二章总体要求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发展原则 (8) 三、发展目标 (9) (一)近期目标(2012-2015年) (9) (二)远期目标(2016-2020年) (9) 四、总体布局 (10) 五、产业定位 (11) 第三章高陵装备工业组团 (11) 一、发展目标 (11) 二、围与布局 (12) 三、产业定位 (13) 四、重点任务 (13) (一)重点建设10大专业园区 (13) (二)做大做强汽车产业 (15)

(三)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 (18) (四)提升发展装备制造产业 (20) (五)稳步推进现代化工产业 (24) (六)节能环保产业 (25) 第四章阎良航空工业组团 (27) 一、发展目标 (27) 二、围与布局 (28) 三、产业定位 (28) 四、重点任务 (29) (一)重点建设七大专业园区 (29) (二)做大做强航空产业 (29) (三)加快发展航空新材料产业 (33) (四)积极发展相关制造业 (34) (五)循环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35) 第五章临潼现代工业组团 (35) 一、发展目标 (35) 二、围与布局 (36) 三、产业定位 (37) 四、重点任务 (37) (一)重点做好四大专业园区建设 (37) (二)重点打造四条产业链 (37) (三)培育四大产业集群 (39) 第六章政策建议 (41) 一、土地政策 (41) 二、财税政策 (42) 三、金融政策 (43) 四、招商引资政策 (44) 五、环保政策 (46)

宜阳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

宜阳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 二OO九年七月

目录 1 宜阳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概述 (1) 1.1 规划位置及规划范围 (1) 1.2 规划期限 (1) 1.3 规划发展目标 (1) 1.4 产业导向 (1) 1.5 功能区布局 (2) 1.6 用地规划 (2) 1.7 产业布局规划 (4) 1.8 道路系统规划 (4) 1.9 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 (4) 1.10 环境保护规划 (5) 1.11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6) 1.12 分期实施情况及近期建设规划 (7) 2 宜阳县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现状 (9) 2.1 入园项目基本情况 (9) 2.2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9) 2.3 环保搬迁情况 (9) 2.4 产业集聚区现状及建设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14) 3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15) 4 规划方案协调性分析 (16) 5 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20) 6 规划实施的承载力分析 (21) 7 规划选址及总体布局合理性分析 (22) 7.1 规划选址合理性分析 (22) 7.2 总体布局合理性分析 (22) 8 集聚区环境准入条件 (23) 9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24) 10 规划方案优化建议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25) 10.1 规划方案优化建议 (25)

10.2 地方相关规划的协调与调整 (26) 10.3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26) 10.4 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 (28) 11 总体评价结论 (30) 附图:宜阳县产业集聚区位置及宜阳县城市总体规划图 宜阳县产业集聚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宜阳县产业集聚区用地规划图 宜阳县产业集聚区产业布局规划图

国内部分工业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经验做法

快研发速度。因此,产业集聚区的战略转型,也将从强调引进大公司大企业向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培育、造就产业集聚技术企业的摇篮,从根本上提升产业集聚区的自主研发能力,形成一批根植性强的自主创新产业。 四、由单纯的土地运营向综合的“产业开发”转变 我国产业集聚区多以园区开发为主,较少涉及高科技产业开发和培育,经济增长过分依赖道路、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成片开发。而这些只是为发展产业集聚技术产业提供了空间载体,并不能代替产业集聚技术产业开发和培育,且不可持续。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未来产业集聚区必将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通过土地、房产的产业入股等方式,将土地、房产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 五、由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城市转型 随着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演进,必然涉及到新的城市功能配套,城区建设方面的任务逐渐增加。因此,未来产业集聚区不能只定位为一个产业集聚地,还要定位为一个人气的集聚区、文化的扩散区、资本的融通区,应包括配套服务的各种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 国内部分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的经验做法宁波产业集聚区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二次创业”的核心 —2— 1、大力发展产业集聚技术产业。围绕“三区一城”建设和打造国内一流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坚持新能源与节能、半导体与光电、新材料三大高技术制造业和研发设计、企业总部、软件与服务外包三大高技术服务业的“3+3”产业互相促进、并重发展的总体框架,同时密切关注全球产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发展新经济。一是下大力气抓龙头企业培育。宁波产业集聚区根据企业的销售规模、发展速度、创新能力、团队素质等指标,选择一批有一定产业规模、产品市场前景好、掌握一定核心技

林州产业集聚区规划说明

创新超越,再铸丰碑 一、总体介绍 林州市雄踞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京郑2小时经济圈中的重要节点。 林州,是一片美丽的土地。“人工天河”——红旗渠闻名于世。大峡谷被赞誉为人间仙境、百里画廊。更拥有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国际滑翔基地。 林州,是一片正在崛起的土地。2010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 值318亿元,工业增加值198.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07亿元,连续两届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20强行列。先后被确定为全国文化模范市、科技工作先进市、卫生城市、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 林州产业集聚区位于市区东北部,是林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规划面积24.4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东起省道翟阳公路,南抵鲁班大道,西临省道东南公路,北至安姚公路。 林州产业集聚区将形成完善的城市功能,以道路主干网为基本空间架构,形成“一心两轴,两楔十片”的紧凑组团式布局。 二、详细介绍 1、铁路与高速 山西中南部铁路重要节点——红旗渠火车站紧邻产业集聚区,京广铁路安林支线直达产业集聚区腹地,林长高速出口与产业集聚区翟阳公路紧密相连。 2、道路规划 区内规划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级,主干路形成“四横

三纵”的空间架构,次干路呈方格网状布局。 3、“一心两轴” 集聚区中部大型水体与周边建筑共同构成的城市中心区,主要承担行政、商务、文化等功能,并同时完善林州市区的公共服务功能。两轴即陵阳路城市景观轴及金鑫大道空间发展轴,是展示集聚区城市形象和城市景观的重要载体。 4、河流与景观系统 依据现状水体进行整体规划,梳理水系、调活水体、改善水质、营造水景。围绕洹河及其支流组织的两个生态绿楔,保持郊野景观风貌,形成自然湿地系统,是规划区内两条重要的生态廊道。 5、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由金水路、鲁班大道、南北九路及金鑫大道围合而成,总面积约105公顷。该片区为一类工业用地,主要为生物、离子液等高新技术企业用地。 6、光伏产业区 位于集聚区西部,指由官张路、东西四路、东南公路及金鑫大道围合的区域,工业用地面积约104公顷。 7、铝电产业园区 位于集聚区东南部,由翟阳公路、鲁班大道、金水路、金鑫大道围合而成的区域,用地面积约229公顷。该片区以大唐热电及林丰铝厂为基础,发展铝电产业。 8、钢铁产业区 位于集聚区东北部,由翟阳公路、规划一路、南北七路、安姚公路围合,用地面积约209公顷。

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及案例

产业园区规划简介 所谓产业园区,实际上是由于生产行为和交易行为带来的一种空间聚集模式,初期的聚集所带来的相关功能需求和衍生经济行为,造成了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聚集方式和空间特征,也成为我们定义发展阶段特征的主要依据 在当前的经济形式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新一轮经济组织形式的重构,必将是一个复杂多变和漫长的过程,逐步将影响到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中国,尤其是对以产业聚集为手段、产业成本为竞争力的园区化发展,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产业园区的发展将更多的符合经济活动的核心规律,也将从一般性的成本竞争转向为效率的竞争和技术能力的竞争,将从一个规模化园区时代逐步走向“功能化园区”的时代。 产业园区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生产要素聚集 1、发展阶段:要素群群集阶段 2、产业聚集动力:低成本导向,由于优惠政策的吸引及生产要素的低成本,导致人才、技术培训、资本的滑入,但要素低效串配置 3、产业发展需求因素: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优惠的税收政策 4、园区功能:加工型,单一的产品制造、加工 5、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关系:基本脱离(点对点式) 6、由政府的优惠政策等“外力”的驱动 7、主要的产业类型: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 8、产业空间形态:纯产业区,在空间上呈现沿交通轴线布局,单个企业或同类企业聚集 9、园区增值方式:人们对园区主要活动的关注顺序是:贸-工-技。可称之为“工业产品贸易区”,其增值手段主要是“贸易链”,即通过与区内外、国内外的贸易交换获取附加值10、代表园区:我国一些发展水平信偏低的产业园区目前尚处于这一阶段 第二个阶段,产业主导特征 1、发展阶段:产业主导阶段 2、产业聚集动力:产业链导向。各种生产要素重新整合,形成稳定的主导产业和具有上、中、下游结构特征的产业链,具有较好的产业支撑与配套条件 3、产业发展需求因素:一定的配套服务和研发能力,这时期企业主要依靠外部科学结构和大学的支撑,因园区内企业自身能力较弱

(发展战略)产业集聚区发展意见(河北)

河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工业聚集区发展的若干意见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实现产业集约、集聚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良性互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如下意见: 一、科学定位,合理设立 (一)内涵与特征。 工业聚集区(以下称聚集区)是以若干工业行业为主体,行业之间关联配套,上下游之间有机链接,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聚集效应明显,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的经济功能区;是招商引资、产业升级的承接平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抓手,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载体,其主要特征是:

空间集聚,布局集中。空间集聚是聚集区的基本表现形式。通过同类或相关联企业、项目战集中布局、聚集发展,为循环经济发展、污染集中治理、社会服务共享创造前提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 产业关联,协同发展。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关联度高是聚集区与传统工业园区的根本区别。通过协力配套或产业链延伸,增强集群协同效应,形成特色主导产业集群或专业园区。 土地集约,资源节约。促进要素资源集约节约、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聚集区的本质要求。按照“集约、节约、循环、生态”的发展理念,提高投资强度,促进资源高效利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提供示范。 产城融合,设施共享。推动产城一体、实现企业生产生活服务社会化是聚集区的基本功能。通过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中,依托城市服务功能集聚产业和人气,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构筑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互促双赢的格局。 (二)标准与条件。 申请设立省级工业聚集区(以下称省级聚集区),应具备以下条件:

14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14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摘要) 前言 为充分发挥义乌商贸服务业发展优势,示范引领全省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打造商贸服务业竞争制高点,根据省委、省政府建设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的战略部署,特编制《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规划依据:《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浙政发〔2010〕45号)、《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浙委办〔2010〕74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产业集聚区规划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明电〔2010〕39号)、《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编制导则》(浙发改地区〔2010〕260号)、《浙江省产业集聚区产业准入指导意见》(浙发改地区〔2010〕1049号)等,并与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主体功能区规划、产业带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等相衔接。 规划范围:包括义乌国际商贸城、义乌国内物流中心、义乌中国网商城、义乌综合保税区、义乌工业园区、佛堂产业区等发展空间,其中,重点规划区面积53.2平方公里,“十二五”开发建设区面积21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20年,以“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为重点。

一、基础条件 (一)发展背景 1、全球最具影响力小商品贸易中心建设扎实推进 义乌是一座以小商品市场闻名于世的国际商贸城市,也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贸易与流通中心。2009年外贸进出口额达到23.5亿美元,经义乌市场直接出口的集装箱箱量达到52万标箱,全年常驻义乌的国外采购经营户达到1万人以上,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2614户。当前,义乌正面临着全球小商品采购需求稳步提升的良好发展机遇。充分利用良好基础,加快建设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既可为建设全球小商品贸易中心拓展空间,又可为小商品市场链的上下游专业市场优化布局与建设创造条件,为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小商品贸易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2、国家国际贸易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申报积极推进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国家国际贸易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申报工作正积极推进。这将是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域的重大突破,也将是义乌探索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路径的难得机遇。建设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可为开展这一改革试点提供发展平台,从而为义乌推进国际贸易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奠定坚实基础。 3、浙江商贸服务业创新发展实践亟需引领推进

区域发展战略、产业集聚与经济园区规划

区域发展战略、产业集聚与经济园区规划 中国园区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中坚力量。园区内产业不断地从集中到集聚,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同时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版图中扮演着“增长极”的角色。经济园区同时也担负了中国技术创新和现代化产业建设的重任,在对外出口、土地开发、吸引就业以及城市化进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经济园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 中国园区的发展历程是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内地城市、再到西部整体的全国开花的过程。而园区的类型,由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逐渐向多功能、专业化发展。但是,在中国园区建设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中国园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的巨大挑战与困境: 1、产业定位不清 工业的园区化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但园区化只解决了产业集中或集聚问题。许多园区盲目的仿效、复制国内外成功园区的模式,缺乏功能分区,专业化分工不明确;许多工业园区主导产业种类太多,范围太广,缺乏突出的产业优势,总体产业定位不清,不利于资源的集中配置,使得主导产业的主导作用淡化,不能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从全国来看,除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园区将服务业作为其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外,其他园区,特别是中西部园区基本都以装备

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作为其重点发展领域。但就经济基础、研发环境等因素而言,除少数地区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外,大部分园区提出了与自身条件不相符的产业发展计划。 2、产业链多而短,产业关联度不高 国内成功的工业园区,除了有良好的产业定位,还必须有协调的主辅产业关系。如上海张江科技园突出发展生物医药和电子息产业,信息技术又集中在集成电路和软件领域,园区内芯片设计公司、硅片制造公司、光掩膜和封装测试企业以及相关的配套和设备供应公司,使园区初步形成了集成电路产业链。但很多工业园区在吸引产业方面似乎过于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互渗透性,没有适当引进上、下游产业,导致园区内无法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因而无法产生企业聚集带来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园区也就难以形成持续发展的动力。 3、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 中国多数园区产业群的企业组织结构均明显地表现为对核心大企业的过度依赖,核心企业和外围企业之间实力悬殊,中小企业的发育相对不足。而地方政府又往往在资源和政策上更多地向园区核心企业倾斜,又加剧了中小企业发展的难度。园区企业外资化、大型化,严重制约了培育中国本土国际性企业的空间。 4、园区政策使用不当,造成资源浪费和“候鸟企业”现象出现 90年代以来,园区发展规模急速扩大,地方政府不断规划新的园区。为了吸

新站区产业发展规划

新站区产业发展规划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原区域为核心,包括瑶海区、长丰县、肥东县委托管理区域,面积平方公里,2010年总人口约万人。为加速推进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合肥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据十七次五中全会和《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文件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将合肥打造成为“区域性特大城市”要求,在市委市政府总体规划框架下,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发展现状 (一)经济稳步增长。 一是近几年全区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06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010年预计实现115亿元。二是工业投资和工业经济贡献率跨越式增长,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大幅提高,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其中工业性投资年均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和%。三是商贸经济持续繁荣。2009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二,预计2010年达到183亿元。四是财政收入稳步提高。2006年,全区综合财政收入亿元,2010年预计达到亿元,五年间增长68%。 (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试验区“大建设”成效显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容市貌焕然一新。站南商圈已经成型,建设品位逐步提升,站北城市路网相继建成和开工,环卫、水电气、通讯等公用设施不断完善。一批环保设施、园林景观和道路景观陆续建成,园区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综合承载不断提升。截止2010年上半年,十一五期间实际完成新建道路48.6公里,改造道路9.2公里,带状公园万平方米,桥梁7座,新增绿化面积85万平方米,道路交通设施、路灯、供水、供电、燃气、供热等配套设施与道路建设同步实施,实际完成工程建设投资亿元。 (三)产业发展实现大跨越。 “十一五”期间,围绕“工业立市”发展战略,试验区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施“新型工业、现代商贸及服务业”双轮驱动,积极打造中国(合肥)平板显示产业基地,狠抓“产业链招商”,先后引进了京东方六代线、鑫昊PDP、彩虹高世代玻璃基板、LED产业化、太阳能光伏等重大项目,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以新型平板显示为代表的泛半导体产业已成为试验区新的支柱产业,园区新型工业的布局和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四)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试验区以民生工程建设为中心,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建成34平方公里现代化新城,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自2007

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发展规划(2017—2020年)

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发展规划(2017—2020年) 加快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是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举措。为加快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7号)和辽宁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发展基础。 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强规划指导,细化工作措施,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聚集区建设,全省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1.发展规模初步形成。全省初具规模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以下简称集聚区)达到23个,其中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集聚区9个。集聚区规划总面积87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149平方公里。23个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45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以上。 2.区域发展特色明显。各县(市、区)以特色主导产业为依托,发挥区位、资金和技术等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围绕粮油加工、乳品加工、畜禽加工、果蔬饮料加工、饲料加工、良种繁育、农产品物流以及冰葡萄、山参、中药材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建设了各具特色集聚区,如辉山农产品精深加工、西丰县鹿产品加工、桓仁中医药保健、台安畜产品加工、喀左农产品加工出口等特色集聚区。 3.聚集效应开始显现。全省各地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农产品加工集聚效应开始显现。截至2016年底,全省23个集聚区共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1141家,实现税收收入19.2亿元,出口创汇 4.4亿美元;共落地农产品加工项目120个,总投资规模223.7 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达到75个。一批重大项目向集聚区集聚,为今后集聚区发展奠定了基础。 4.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23个集聚区,通过合资合作、并购参股、品牌联盟和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充分发挥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与当地

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名单

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名单 2009年4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于2010年元月开始对全省首批确定的180个产业集聚区进行全面调查。 产业集聚区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约集约发展的基础工程。2009年4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于2010年元月开始对全省首批确定的180个产业集聚区进行全面调查。在掌握全省产业集聚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生存状况、发展条件、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态势进行对比分析,为省委、省政府政府制定产业集聚区发展政策,分类指导产业集聚区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2010年下半年,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推出20个河南示范产业集聚区: 临颍县产业集聚区 洛宁县产业集聚区 沁阳市产业集聚区 汤阴县产业集聚区 柘城县产业集聚区 鄢陵县产业集聚区 遂平县产业集聚区 鹤壁金山产业集聚区 三门峡产业集聚区 原阳县产业集聚区 郏县产业集聚区 邓州市产业集聚区 武陟县产业集聚区 沈丘县产业集聚区 平舆县产业集聚区

滑县产业集聚区 民权县产业集聚区 内黄县产业集聚区 鹿邑县产业集聚区 宜阳县产业集聚区 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名单、占地面积以及主导产业详情: 1、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60.3——主导产业: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能源 2、郑州经济产业集聚区(含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55.63——主导产业: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铝加工 3、郑州航空港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38——主导产业:食品饮料、仓储物流、生物医药、印刷包装 4、郑州市白沙产业聚集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29.4——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 5、郑州市官渡产业聚集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36.5——主导产业:现代商贸、科技研发、创新产业、旅游服务、现代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现代农业示范产业 6、郑州市金岱工业园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1.42——主导产业:一类工业为主、二类工业为辅 7、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园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370 ——主导产业:金融、服务、物流及咨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