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2 中位数和众数

20.1.2 中位数和众数

20.1.2 中位数和众数
20.1.2 中位数和众数

20.1.2 中位数和众数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数据的代表。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时的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能灵活应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众数、中位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差异。

难点:灵活运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讲练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本节课的课堂引入可以通过复习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定义开始,为完成重点、突破难点作好铺垫,没有必要牵强的加入一个生活实例作为引入问题。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主要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平均数是应用较多的一种量。另外要注意:平均数计算要用到所有的数据,它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的数据信

息,但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

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数据重复出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中位数的计算也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移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

实际问题中求得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应带上单位.

(二)新课教授

例1.(教材P146例6)

设计意图:

(1)这是在学习过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之后涉及到这四个环节的一个例题,从分析和解答过程来看它交待了该如何完整的进行这几个过程,为该怎样综合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一个标准范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应注意,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复习。

(2)从分析和解答过程来看,此例题的一个主要意图是区分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这三个数据代表的异同。

(3)由例题中(2)问和(3)问的不同,导致结果的不同,其目的是告诉学生应该根据题目具体要求来灵活运用三个数据代表解决问题。

(4)本例题也客观的反映了数学知识对生活实践的指导有重要的意义,也体现了统计知识与生活实践是紧密联系的。

解:详见课本

(三)例题讲解

例1.在一次环保知识竞赛中,某班50名学生成绩如下表所示:

解:众数90 中位数85 平均数84.6

例2.公园里有甲、乙两群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两群游客的年龄如下:(单位:岁)

甲群:13、13、14、15、15、15、16、17、17。

乙群:3、3、4、4、5、5、6、6、6、54、55。

(1)、甲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岁,中位数是岁,众数是岁,其中能较好反映甲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2)、乙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岁,中位数是岁,众数是岁,其中能较好反映乙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答案:(1)15、15、15、众数

(2)15、5.5、6、中位数

(四)巩固练习

1.某公司的33名职工的月工资(以元为单位)如下:

(2)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5000元提升到20000元,董事长的工资从5500元提升到30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

是什么?(精确到元)

(3)你认为应该使用平均数和中位数中的哪一个来描述该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

2.某公司有15名员工,它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所示:

(1)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中位数是万元;

(2)你认为应该使用平均数和中位数中哪一个来描述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一般水平?答

答案:

1.(1)2091 1500 1500

(2)3288 1500 1500

(3)中位数或众数均能反映该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因为公司中少数人的工资额与大多数人的工资额差别较大,这样导致平均数与中位数偏差较大,所以平均数不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

2.(1)2.1 (2)中位数

(五)全课小结

1.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差异。

2.灵活运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问题。

1.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分数分别是90、、90、70,若这四个同学得分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他们得分的中位数是()

A、100

B、90

C、80

D、70

2.当5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其中位数是4,如果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6,则5个整数可能的最大的和是()

A、21

B、22

C、23

D、24

3.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达到件数是:15,17,14,10,15,19,17,16,14,12,则这一组数据的众数是()

A、15

B、17

C、14

D、13

4、某鞋店销售了9双鞋,各种尺码的销售量如下:

.

(2)哪一个指标是鞋厂最感兴趣的指标?哪一个指标是鞋厂最不感兴趣的?

答案

1.B ;

2.B ;

3.D ;

4、(1)平均数21.8,中位数22,众数22 (2)众数平均数

八、教学反思

本人认为,这节课在用教材方面有两个特点:

第一、教材中的三个例题都是开放性的,学生很可能会大多指向平均数,从而忽视了中位数和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故本课仅采用了和学生生活最贴近的例1(比较三人成绩)来展开,同时增加了中位数、众数的例子,把相关的知识点纳入其中,既巩固了知识点,又起到了以题激情、题情交融的效果。

第二、改变了例题与习题的界限和跨度。每一例题呈现后,我都安排学生有默读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地在读中研,在研中读,有意识地使学生学会提取、处理和加工信息,培养他们的阅读数学数据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再开展合作交流。老师主要进行方向性的引导,从而使例题的探究交流过程就是习题的解决过程,改变了例、习题之间单纯的示范、记忆和模仿,加大例题之间的思维跨度,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地产生认知冲突。

一、从关注教到关注人

首先、从关注教到关注学,小组讨论时,我走进学生中间,巡问、点拨,“引而不发”,激发学生主动精神,让学生始终保持求知欲,为了让问题讨论更加广泛和深入,我及时删掉了一个例题。整节课教师尽可能多地引发并适应学生的观念,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引领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从而让师生相互交流和启发,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和经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

发现,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其次,从关注学到关注人。由于我在该班开展“指导——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同学们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课堂教学从关注学转向关注人就意味着要求教师要改变学科本位观,有更高的人文素质。既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多一些尊重和关心,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心”施救,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力求从“目中有人”到“心中有人”,还要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丰富的人生体验,让我们的教学服务于“完整的人”的成长。

二、跳出模式,走向理念

为了让课堂形式适合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和内容,我一方面改变了例题的呈现方式,把“效果评价”放入课堂,创设真实的学习环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尽可能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设计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的教学任务,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而非形式上的热闹),促使学生在较复杂的水平上理解这三种数,从而较好地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

另外,从构建探究性教学模式到超越模式,课堂教学更多地关注研究性教学的理念,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走向生活。

九、知识链接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辨析

中位数和众数是根据《数学课标》的要求新增加的教学内容。在平均数不能有效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基本特点时,往往选用众数或中位数来表达数据的特点。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三个统计量虽然都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

平或集中趋势的量,但是它们反映数据的特征有所不同。下面谈谈这三种统计量之间的异同点:

一、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相同点

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叫统计量,它们在统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从不同侧面给我们提供了同一组数据的面貌,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有单位(众数如果表示的是数时,也有单位);它们的单位和本组数据的单位相同。三者都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二、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不同点

(一)三者的定义及优缺点不同。

1.平均数。

①平均数的定义及特点。

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有关系;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可靠和稳定,它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有关系,所有的数据都参加运算,对这些数据所包含的信息的反映最为充分,因而应用最为广泛,特别是在进行统计推断时有重要作用,但计算较繁琐,并且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在平均数中有一种去尾平均数,它是将一组数据的其中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去掉后其余数值的平均数.它保留了平均数的集中趋势代表性强的优点.,又具有中位数的可排除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所带来的影响的特点,因而当一组数据的个数较少、且可能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常用去尾平均数去描述

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例如,体操比赛时给每个运动员评分,实际上用的就是去尾平均数:若干个裁判员同时给一个运动员完成的动作评分;然后在去掉其中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将其余分数的平均数作为该运动员的得分。

②平均数的优点。

反映一组数的总体情况比中位数、众数更为可靠、稳定,它也是学生今后学习计算离差、相关和统计推断的基础。

③平均数的缺点。

平均数需要整批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人计算,因此,在数据有个别缺失的情况下,则无法准确计算。一组数据的每一个数据都要参加计算才能求出,特别是当一组数量较大的数据,其计算的工作量也较大。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从而使人对平均数产生怀疑。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许多竞赛场合下对评委亮分后的成绩分数,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尔后再计算平均数的一种考虑。

2.中位数。

①中位数的定义及特点: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据(当有偶数个数据时,为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用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不高,但受极端数据影响的可能性小一些,有利于表达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②中位数的优点。

简单明了,很少受一组数据的极端值的影响。

③中位数的缺点。

中位数不受其数据分布两端数据的影响,因此中位数缺乏灵敏性,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当观测数据已经分组或靠近中位数附近有重复数据出现时,则难以用简单的方法确定中位数。

3.众数。

①众数的定义及特点。

几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批数据的众数。用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较差,但众数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并且求法简便,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众数往往是人们尤为关心的一个量,但各个数据的重复次数大致相等时,众数往往没有特别意义。

如果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成为频数)最多的是并列的两个数,不是用这两个数的平均数做它们的众数,而是说这两个值都是它们的众数。如果一组数据中没有哪一个数值出现的次数比别的多,我们就说它们没有众数。没有众数,不能说众数为O。众数也可能不是数。

例如:2002年8月,某书店各类图书销售情况如下图:8月份书店售出各类图书的众数是——。

回答应该是:8月份书店售出各类图书众数是文化艺术类。

②众数的优点。

比较容易了解一组数据的大致情况,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并且求法简便。

③众数的缺点。

当一组数据变化很大时,它只能用来大略地估计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二)三者的计算方法不同。

1.求平均数时,就用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得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求中位数时,首先要先排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然后根据数据的个数,当数据为奇数个时,最中间的一个数就是中位数;当数据为偶数个时,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3.众数由所给数据可直接求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众数。

(三)三者的适用范围不同。

1.平均数的计算中要用到每一个数据,因而它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选择特征数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时,我们用得最多的是平均数,用它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可靠和稳定,它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有关系,能够最为充分地反映这组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在进行统计推断时有重要的作用,但容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喜欢使用平均数这一指标来代表一批数据或用它来反映大量事物的整体水平。

例如:用平均分反映一个班级学生的某项能力测验结果;用平均分来集中概括一些竞赛场合下各位评委对参赛选手进行评分的总结果等等。

2.中位数是一组数据的中间量,代表了中等水平。中位数在一组数据的数值排序中处于中间位置,在统计学分析中扮演着“分水岭”的角色,由中位数可以对事物的大体趋势进行判断和掌控。在个别的数据过大或过小的情况下,“平均数”代表数据整体水平是有局限性的,也就是说个别极端数据是会对平均数产生较大的影响的,而对中位数的影响则不那么明显。

所以,这时用中位数来代表整体数据更合适。即:如果在一组相差较大的数据中,用中位数作为表示这组数据特征的统计量往往更有意义。

例如:甲乙两学生射击的环数如下:甲:10环、10环、9环、3环。乙:9环、5环、3环、2环。请你试一试如何评价他们的射击成绩。这里甲有2个10环,1个9环,一个意外的3环,对于这个3环,可以看作是一个奇异值或极端数据,如用平均数来评价甲的总成绩就不能客观反映甲的射击环数主要是9环与10环的事实。由于数据中有一个极低数值出现,故计算平均数时就一下子把分数降下来了。采用中位数9.5环较合适。乙的射击成绩中5环以下有3次,

还有一次是意外的9环,对这组数据,如计算平均数后是5环,但用5环来代表乙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偏高估计了乙的总体成绩,所以采用中位数4环比较合宜。

3.众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若一组数据中众数的频数比较大,并且与其他数据的频数相差较大时,我们一般选用众数。众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当众数出现的次数越多,它就越能代表这组数据的整体状况,并且它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到一组数据的大致情况。但是,当一组数据大小不同,差异又很大时,就很难判断众数的准确值了。此外,当一组数据的那个众数出现的次数不具明显优势时,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典型水平是不大可靠的。众数与各组数据出现的频数有关,不受个别数据的影响,有时是我们最为关心的数据。

例如:,某班42名同学,年龄11岁的有24个人,年龄10岁的有8个人,年龄12岁的有6个人,年龄超过12岁的有4个人。则该班同学年龄分布的众数为11岁,它表明该班年龄为11岁的同学最多。(注意众数不是24人)

总之,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从不同的侧面向我们提供了一组数据的面貌,我们可以把这三种特征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但它们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选用它们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时,一般是遵循“多数原则”,即哪种特征数能代表这组数据的绝大多数,正确选用合适的特征数来说明、评价、分析实际问题,避免误用和滥用。关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知识我们可以总结为:

分析数据平中众,比较接近选平均,相差较大看中位,频数较大用众数;

所有数据定平均,个数去除数据和,即可得到平均数;大小排列知中位;

整理数据顺次排,单个数据取中问,双个数据两平均;频数最大是众数。

初二数学中位数和众数练习题及参考解析

初二数学中位数和众数练习题及参考解析 中位数和众数 1. 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为80,可知这组数据中大于或小于这个中位数的数据各占,中位数有个。 2.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可以有个。 3. 一次英语口语测试中,20名学生的得分如下: 70,80,100,60,80,70,90,50,80,70,80,70,90,80,90,80,70,90,60,80。 这次英语口试中学生得分的众数是,中位数是。 4. 一组数据:x1=4,x2=5,x3=6,x4=7,它们出现的次数依次为2,3,2,1,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为,中位数为,平均数为。 5. 以下说法真确的是( ) A. 样本7,7,6,5,4的众数是2 B. 假设数据x1,x2,xn的平均数是,那么(x1- )+(x2- ) ++(xn- )=0 C. 样本1,2,3,4,5,6的中位数是4 D. 样本50,50,39,41,41不存在众数 6. 一组数据为0,1,5,x,7,且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5,那么x的取值为( ) A. x=5 B. x5 C. x5 D. x5

7. 学校体育节前一位同学在进行投掷训练中,投了20次标枪,其中3次投了45米,8次投了45.8米,7次投了45.4米,1次投了46.1米,1次犯规,求这位同学每次投掷标枪党的米数的 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8. 在一次环保知识竞赛中,某班50名同学得分情况如下: 50分,2人;60分,3人;70分,6人;80分,14人;90分,15人; 100分,5人;110分,4人;120分,1人。 分别求出该班学生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9. 有14个数据,由小到大排列,其平均数为34,现有一位同 学求得这组数据前8个数的平均数为32,后8个数的平均数为36,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10. 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月销售定额,统计了这15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 每人销售件数 1800 510 250 210 150 120 人数 1 1 3 5 3 2 (1)求这15位营销人员该月销售量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人员的月销售额定为320件,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如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 一半 1 2. 最多多 3. 80 80 4. 5 5 5.25 5. B 6. C 7.

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高一数学 课题:用样本的数据特征估计总体的数据特征 第一课时学案 编制人:魏怡审核人:编制时间:2015年3月18日 【学习目标】 (1)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2)会求样本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3)能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求得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自学指导】 学习重点 (1) 给出一组数据,能够快速求出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2) 掌握这三种数字特征的优缺点,并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数字特征描述样 本。 学习突破点 给出频率分布直方图,能够求得这三种数字特征,并作出简单、合理的分析。 【知识准备】 1、概念梳理 (1)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特征: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也可能没有,反映了该组数据的. (2)中位数: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处于位置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特征: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的,反映了该组数据的. (3)平均数:一组数据的和与这组数据的个数的商.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 特征:平均数对数据有“取齐”的作用,代表该数组数据的.任何一个数据的改变都会引 起平均数的变化,这是众数和中位数都不具有的性质.所以与众数、中位数比较起来,平均数可以反映出更多的关于样本数据全体的。 2、基础知识巩固 (1)数据组8,-1,0,4,1 7,4,3的众数是__________. (2)数据组5,7,9,6,-1,0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 (3)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15,17,14,10,15,17,17,16,14,12,则其平均数是,众数是,中位数是. 【学习内容】 探究一:频率分布直方图和众数的关系 问题1:频数与频率的关系? 问题2: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面积代表什么?小长方形越高,说明什么? 问题3:经过以上思考,想想如何在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估计出众数的值? 【尝试练习】课本72页图2.2-5是某小区100位居民的月均用水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请问月均用水量的众数是多少? 探究二:频率分布直方图与中位数的关系 问题1:中位数处于一组数据的中间位置,因此出现在中位数两边的数据在个数上有什么特点? 问题2:如何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计算中位数?(以下图为例) 探究三:频率分布直方图与平均数的关系 问题1:计算数据组2,2,3,3,3,7,7,7,7的平均数 总结:在一组数据中x 出现了k 次,x 出现了k 次,……,x 出现了k 次,则这组数的平均数为. 问题2:如何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以下图为例) 0.08

2020-2021学年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第二节《中位数与众数》同步练习(有答案)

第二节中位数与众数 一、选择题 1. 一次数学测验中,某小组五位同学的成绩分别是110,105,90,100,90,则这五个数据的中位数是( ) A.90 B.100 C.110 D.105 2. 甲、乙、丙、丁四支足球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中进球数分别为9,9,x,7,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10 B.9 C.8 D.7 3. 据调查,某班30 位同学所穿鞋子的尺码如表所示,则该班这30 位同学所穿鞋子尺码的众数是( ) A.8人 B.35码 C.36码 D.35码和36码 4. 赵老师是一名健步走运动的爱好者,她用手机软件记录了某个月(30天)每天健步走的步数(单位:万步),将记录结果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在每天所走的步数这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1.2,1.3 B.1.4,1.3 C.1.4,1.35 D.1.3,1.3 5. 若一组数据1,2,3,4,x 的平均数与中位数相同,则实数x 的值不可能是( ) A.0 B.2.5 C.3 D.5 6. 在某次数学测验中,随机抽取了10 份试卷,其成绩如下:72,77,79,81,81,81,83,83,85,89, 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

A.81,82 B.83,81 C.81,81 D.83,82 7. 一组数据10,11,9,8,10,9,11,9,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9,9 B.10,9 C.9,9.5 D.11,10 8. 一组数据1、2、3、4、5、15 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5,5 B.5,4 C.5,3.5 D.5,3 9. 发微信红包已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人们最喜爱的祝福方式.今年端午节期间,某人在自己的微信群中发出红包,一共有10名好友抢到红包,抢到红包的金额情况如下表: 则10名好友抢到金额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A.4.60元、4.65元 B.4.60元、4.675元 C.4.80元、4.75元 D.4.70元、4.60元 10. 12位参加歌唱比赛的同学的成绩各不相同,按成绩取前6位进入决赛.如果小明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后要判断能否进入决赛,他需要知道这12位同学成绩的?()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 11. 为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某中学八年级(二)班50 名学生在今年6 月5 日(世界环境日)这一天调查了各自家庭丢弃废旧塑料袋的情况,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每天丢弃的废旧塑料袋的中位数是个. 12. 五个正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其中位数是4,如果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6,那么这组数据最大的和可能的是. 13. 一组数据2,3,x,y,12 中, 唯一的众数是12, 平均数是6,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14.一组数据2,3,3,5,4,6,4 的中位数是.

统计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假设我们观察一组数据a 1,a 2,…a n?1,a n 的平均水平,需要借助这组数据的平均 数、中位数和众数三个统计量。 一、平均数a)算数平均数,一般我们讲的平均数即算数平均数,计算起来很简单,就是 将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求和后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就能得到。计算公式为: A n =1n i=1n a i b)几何平均数,是将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求乘积后再求n 次方根。计算公式 为:G n = n i=1n a i c)调和平均数,又称为倒数平均数。H n =n i=1n 1a i d)加权平均数,是具有不同比重的数据(或平均数)的算术平均数。比重也称为 权重,数据的权重反映了该变量在总体中的相对重要性,每种变量的权重的确定与一定的理论经验或变量在总体中的比重有关。依据各个数据的重要性系数(即权重)进行相乘后再相加求和,就是加权和。加权和与所有权重之和的比等于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主要用于原始资料已经分组,并得出次数分布的条件。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根据分组整理的数据计算的算术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 A =i=1n a i ?f i i=1n f i 式中f 为对应数据在总体中出现的次数。 e)平方平均数,又名均方根,是指一组数据的平方的平均数的算术平方根。 应用在一些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的边长、直径、半径等资料上。其计算公式为:

M n= 二、中位数 中位数是指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数列,居于数列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据。中位数用Me表示。 从中位数的定义可知,所研究的数据中有一半小于中位数,一半大于中位数。中位数的作用与算术平均数相近,也是作为所研究数据的代表值。在一个等差数列或一个正态分布数列中,中位数就等于算术平均数。 在数列中出现了极端变量值的情况下,用中位数作为代表值要比用算术平均数更好,因为中位数不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如果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反映中间水平,当然也应该用中位数。在统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时,可结合使用中位数。 中位数就可以按下面的方式确定: M e= n为奇数n为偶数 三、众数 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一组数据可以有多个众数,也可以没有众数。众数是由英国统计学家皮尔生首先提出来的。所谓众数是指社会经济现象中最普遍出现的标志值。从分布角度看,众数是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的数值。 统计上把这种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叫做众数。用M o表示。它主要用于定类(品质标志)数据的集中趋势,当然也适用于作为定序(品质标志)数据以及定距和定比(数量标志)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值。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2007 江苏省盐城市) 人民商场对上周女装的销售情况进行了统计,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 经理决定本周进女装时多进一些红色的,可用来解释这一现象的统计知识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2. (2007 四川省南充市) 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女鞋30双,各种尺码的销售量如下表: 如果鞋店要购进100双这种女鞋,那么购进24厘米、24.5厘米和25厘米三种女鞋数量之和最合适...的是( ). (A )20双 (B )30双 (C )50双 (D )80双 3. (2009 山东省威海市) 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如下表: 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 A .2200元 1800元 1600元 B .2000元 1600元 1800元 C .2200元 1600元 1800元 D . 1600元 1800元 1900元 4. (2009 江苏省) 某商场试销一种新款衬衫,一周内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 商场经理要了解哪种型号最畅销,则上述数据的统计量中,对商场经理来说最有意义的是( ) A .平均数 B .众数 C .中位数 D .方差 5. (2009 浙江省绍兴市) 跳远比赛中,所有15位参赛者的成绩互不相同,在已知自己成绩的情况下, 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前8名,只需要知道所有参赛者成绩的( ) A .平均数 B .众数 C .中位数 D .方差 6. (2010 福建省厦门市) 在一次数学单元考试中,某小组7名同学的成绩(单位:分)分别是: 65,80,70,90,95,100,70.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90 B.85 C.80 D.70

2021年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 差、标准差 欧阳光明(2021.03.07) 说明6个基本统计量(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内涵,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困难及主要原因、应对策略. 首先,结合简单实例认真把握这6个基本统计量的内涵。 一、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刻画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数据代表。(八上《第八章数据的代表》) 平均数分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指n个数据的和的平均值,学生理解与计算都不成问题,只要注意细心运算就是其中的取标准值后的简便算法也都是在小学早已熟练的(公式: x=1/n(x1+x2+x3+……+xn);而加权平均数是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乘各自的“权”之后的平均数。此处理解“权”的概念可能产生很大困难,因为“权”的理解的确不易,若是照搬教材直接给出其定义,学生会迷惑成团,再进行应用更是不可思议。所以应对措施:讲好、用好加权平均数就要先举例、后分析、再给出定义,比如:某同学的一次考试各科成绩如下:语文110、数学105、英语106、物理

95、化学90、政治86、历史98、地理66、生物89,你可以先让学生算算各科的平均数,再按中考计分法将语、数、英各取120%,物、化、政各取100%,史、地、生各取40%后的平均值算出,两个结果一比较,学生就会很容易发现不同的原因是加入了所谓的“权”,这样,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对“权”内涵的理解和应用就不再困难。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其内涵很好理解和掌握,就是结合实际应用也顺理成章,如商店老板进货号多大的男鞋好?那当然是“众数”(调查数据最多的号)所代表的。 中位数顾名思义是一组数据中间位置的数,但考虑一组数可能有偶数个或奇数个,所以要注意强调取中位数的方法。教材上给出的内涵很好: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一组数据1.5,1.5,1.6,1.65,1.7,1.7,1.75,1.8的中位数是1/2 (1.65+1.7),即1.675。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是学生不排序就直接找中间数,应对措施:还可多举几例加强对排序的理解,防止出现错误。 二、极差、方差、标准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八下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极差好理解,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极差越大,表示这组数据越分散。

八年级上浙教版43中位数和众数同步练习

中位数和众数同步练习 基础训练:1、判断题: (1)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只有一个.() (2)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只有一个.() (3)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众数一定只有一个.() (4)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位于最大值与 最小值之间.() (5)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位于最大值与 最小值的正中间.() (6)给定一组数据,如果找不到众数,那么众数一定就是0.() 2、根据所给数据,求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填入下表.(精确到) 3、选择题: (1)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分数分别是90、、90、70,若这四个同学得分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他们得分的中位数是() A、100 B、90 C、80 D、70 (2)当5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其中位数是4,如果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6,则5个整数可能的最大的和是() A、21 B、22 C、23 D、24(3)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达到件数是:15,17,14,10,15,19,17,16,14,12,则这一组数据的众数是() A、15 B、17 15 C、14 D、17 15

14 4、某鞋店销售了9双鞋,各种尺码的销售量如下: (1)计算这9双鞋尺码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哪一个指标是鞋厂最感兴趣的指标?哪一个指标是鞋厂最不感兴趣的? 拓展思考:某公司有10名销售业务员,去年每人完成的销售额情况如下表 问题:(1)求10名销售员销售额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单位:万元) (2)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公司准备采取超额有奖措施,请问把标准定为多少万元时最合适? 火眼金睛: 问题:那边草地上有六个人正在玩游戏,他们年龄的平均数是15岁. 请想象一下是怎样年龄的六个人在玩游戏? 小飞认为:那一定是一群中学生在玩游戏.

众数与中位数教案

一、教材分析 A、教材的地位与作用:①本节教材是初三代数第十四章统计初步第二节,它是上节平均数的延续。平均数、众数及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本节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方法,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应用问题的能力。学好本节课,也将为本章后继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本节内容在中考命题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如:2003年河南中考选择题16题.2000年河南中考选择题19题,1997年河南中考选择题3题,1996年河南中考填空题9题。“2000一高英才杯” 选择题3题。 B.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使学生理解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 ②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3、德育目标: ①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②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C、重点·难点·疑点 1.教学重点:定义的理解及求一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 2.教学难点: ①平均数、众数、中位数这三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②偶数个数据的中位数的求法。 3.教学疑点:学生容易把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的次数当做众数。 二、教法设计 问题情景教学法 三、教学过程 【引导回顾搭建桥梁】

①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②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吗?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另两个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众数和中位数。 14.2众数与中位数(课件)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问题情景一:一家童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童鞋3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18 19 20 21 21.5 22 22.5 销售量(单位:双) 1 2 5 11 7 3 1 在这个问题里,如果你是鞋店老板,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问题情景二:某面包房,在一天内销售面包100个,各类面包销售量如下表: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众数与中位数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众数与中位数》精品教案 年级:八年级 学科:数学 执笔人: 峰 总( )课时 课题:《8.2众数与中位数》 课型:新授课 时间: 学习目标:1.掌握中位数、众数等数据代表的概念,能根据所给信息求出相应的数据代表. 2.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自己的评判. 重点:定义的理解及求一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 难点:1、平均数、众数、中位数这三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当一组数据为偶数个时,其中位数的判定方法. 学法指导:平均数、众数及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本节我们将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方法。一、自主预习: 请阅读课本第258-260页,自主或小组合作解决以下问题: 1、 众数定义: 在一组数据中,________ 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数据5、5、2、5、6、10的众数是 ;数据2、3、-1、2、l 、3的众数是 。 2、一家童鞋店最近销售了某种童鞋3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鞋子号码(厘米) 32 33 34 35 36 37 38 销售量(双) 1 2 5 11 7 3 1 1)这组数据一共有 个,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哪个数据? 。 2)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厘米。 3)若你是鞋店老板,根据这个表格,你会多进哪个尺码的鞋? 3、在一次数学竞赛中,5名学生的成绩(分)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90、90、86、8 4、50 1)这组数据中,平均数是 分,能反映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吗?为什么? 2)这组数据中,众数是 分,能反映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吗?为什么? 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哪里用 到过众 数?

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 20.1.2中位数和众数同步测试

20.1.2 中位数和众数 班级:姓名:成绩: 1.一组数据2,4,6,x,3,9,5的众数是3,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3 B.3.5 C.4 D.4.5 2.如图是根据我市某天七个整点时的气温绘制成的统计图,则这七个整点时气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26,26 B.26,22 C.31,22 D.31,26 3.疫情无情人有情,爱心捐款传真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某班学生积极参加献爱心活动,该班50名学生的捐款统计情况如表: 金额/元 5 10 20 50 100 人数 6 17 14 8 5 则他们捐款金额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是() A.27.6,10,20 B.27.6,20,10 C.37,10,10 D.37,20,10 4.一组数1,1,2,3,5,8,13是“斐波那契数列”的一部分,若去掉其中的两个数后这组数的中位数、众数保持不变,则去掉的两个数可能是() A.2,5 B.1,5 C.2,3 D.5,8 5.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为了提高五人小组合作热情并促进学生平时对各科核心知识的落实,自建校以来有一个教学特色即每周每天随机从各班选一个小组进行一科的抽检.已知初二一数学老师所带班级的两个小组共10名学生的一次数学抽检成绩平均分是73分,设这个班10名学生抽检成绩的中位数为b分,下表是具体分数统计表: 成绩(分)50 60 70 80 90 人数(人) 1 2 x y 2

则x ,b 的值分别是( ) A .3,70 B .3,75 C .2,70 D .2,75 6.某校有21名同学们参加某比赛,预赛成绩各不同,要取前11名参加决赛,小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只需要再知道这21名同学成绩的( ) A .最高分 B .中位数 C .极差 D .平均数 7.在某次歌唱比赛中,计算一名选手最终得分的方法是:将所有评委的打分组成一组数据,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得到新的一组数据再计算平均分.若评委不少于4人,则比较两组数据,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方差 8.某校九年级(1)班部分学生上学路上所花时间如图所示.设他们上学路上所花时间的平均数为a ,中位数为b ,众数为c ,则有( ) A .b a c >> B .c a b >> C .a b c >> D .b c a >> 9.为了解某电动车一次充电后行驶的里程数(千米),抽检了10辆车统计结果是:200、210、210、210、220、220、220、220、230、230,则这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220,220 B .220,210 C .200,220 D .230,210 10.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据:a ,3,4,4,6(a 为正整数),唯一的众数是4,则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 .3.6或4.2 B .3.6或3.8 C .3.8或4.2 D .3.8或4.2 11.某校八年级有八个班,一次测试后,分别求得各个班级学生成绩的平均数,它们不完全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八个班级各自的平均成绩之和除以8,就得到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 B .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一定在这八个班级各自的平均成绩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 C .这八个班级各自的平均成绩的中位数就是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 D .这八个班级各自的平均成绩的众数不可能是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 12.一服装店新进某种品牌五种尺码的衬衣,试卖一周,各尺码衬衣的销售量列表如下:

中位数和众数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某班8名学生完成作业所需时间分别为:75, 70 , 90 , 70, 70, 58, 80, 55 (单位:分),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为____ ,中位数为_______ ,平均数为_________ 2. 已知一组数据1 , 0, -3, 2, -6, 5,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___________ . 3. 若数据10,12,9,-1,4,8,10,12,x 的众数是12,则x= __________ . 4. 数据3, 4, 6, 8, x, 7的众数是7,则数据4, 3, 6, 8, 2, x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__ . 5. 已知一组数据:x1= 4, x2= 5, x3= 6 , x4= 7,它们出现的次数依次为 2 , 3 , 2 , 1,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为______ ,中位数为______ ,平均数为_____ 二、选择题 1. 一组数据是23 , 27 , 20 , 18 , 12 , x,它的中位数是21,则数据x是() A. 23 B. 21 C.不小于23数 D.以上都不是 2. 用中位数去估计总体时,其优越性是() A.运算简便 B.不受较大数据的影响 C.不受较小数据的影响 D.不受个别数据较大或较小的影响 3. 对于数据3,3,2,6,3,10,3,6,3,2. (1)众数是3; (2)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3)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数值相等;(4)平均数与众数相等,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1) B. (1)⑶ C.⑵ D.⑵(4) 4. 已知一组数据从小到大依次为-1,0,4,x,6,15,其中位数为5,则其众数为() A. 4 B. 5 C. 5.5 D. 6 5. 某班10名学生体育测试的成绩分别为(单位:分)58,60,59,52,58,55,57,58,49,57(体育测试这 次规定满分为60分),你们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A. 58, 57.5 B. 57, 57.5 C. 58, 58 D. 58, 57 三、简答题 1. 某餐厅有7名员工,工资为3000 (经理)、700、500、450、360、340、320 (1 )试求餐厅所有员工工资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2)用平均数还是用中位数来描述该餐厅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恰当? (3)去掉经理的工资后,其他员工的平均工资是多少元是否也能反映该餐厅员工工资的一 般水平? 2. 某商店有220L,215L,185L,182L 四种型号的某种名牌电冰箱,在一周内分别销售了6台,30台,14台,8台.在研究电冰箱销售情况时,商店经理关心的应是哪些数据?哪些数据对于进货最有参考价值? 3. 学校体育节前一位同学在进行投掷训练中,投了20次标枪,其中3次投了45米,8次投 了45.8米,7次投了45.4米,1次投了46.1米,1次犯规,求这位同学每次投掷标枪党的米数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4. 在一次环保知识竞赛中,某班50名同学得分情况如下: 50分,2人;60分,3人;70分,6人;80分,14人;90分,15人;100分,5人;110 分,4人;120分,1人。

众数与中位数案例

课本素材的再次开发与教学设计 容里中学梁达志 案例1:新课标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八节“中位数与众数”中的情境引入。 1、知识与技能: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2、教育功能: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3、前后联系:前——平均数。 素材分析: 在教学活动中,首先通过设计具体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发现以前学习的内容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认识到学习中位数和众数的必要性,并初步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数据代表,都可以刻画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情趣. 某公司在报纸上刊登了一条招聘广告: 招聘启事 我公司因扩大规模,现需招聘职员若干名.我公司员工收入高,月平均工资2000元.有意者请于×月×日到我公司面试. ××公司人事部 ×年×月×日应聘者小王觉得这家公司的待遇还不错,于是就到这家公司进行面试,并被该公司聘用了.可是到公司上班两个月之后,他找到经理,说:“你们欺骗了我,我的工资才1100元,而且我也问过其他职员,都没有得到过2000元的.月平均工资怎么可能是2000元?”而经理却不慌不忙的对小王说:“小王啊,不要这么激动嘛.我们公司的月平均工资确实是2000元!这是我们公司的工资表,你自己看啊!”说着拿出了一张工资报表:

××公司×月工资报表: 请大家帮小王看一看工资表,该公司的月平均工资到底是不是2000元?经理有没有欺骗小王呢?学生通过计算得到平均工资2000元,由此,对平均数能否代表员工的一般收入产生怀疑,引导学生讨论: 1、为什么月平均工资比他得到的工资高那么多呢? 2、该公司的月平均工资能否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工资收入?如果能,请说明理由;如果不能,那你认为哪个数据反映员工的工资收入比较合适呢? 3、哪个数据更能客观反映员工的工资收入呢? 二、共同讨论,引出新数. 一部分学生认为1200元能反映员工的工资收入,因为1200元属于中等收入,而一部分学生认为1100元更能反映员工的工资收入,因为这个工资的人最多。也可能有人认为1300元也可代表员工的工资收入,……经过大家讨论认可1200元和1100元后再去关注这些数据的特点,不难发现1200元正好处在所有员工工资这组数据的“正中间”,我们称它为中位数.9个员工中有3个人的工资是1100元,出现的次数最多,我们称它为众数. 中位数和众数,还有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平均数,都是数据的代表,它们都刻画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位数和众数.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259页最后一段,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 1、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三、及时练习,巩固深化 1、一组数据23,27,20,18,x,12,它们的中位数是21,那么x是______。 2、数据1,2,3,4,5,6有众数吗?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小结

第78课时 第6章总结归纳 (一)知识框架 (二)重点难点突破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的特征数,只是描述的角度不同,其中以平均数运用最为广泛,应当注意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合理选用,避免平均数的误用。这三个量的各自特点是: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相应平均数的变动,这既表明平均数非常充分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信息,也带来了求平均数较为麻烦的问题。 中位数的大小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当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为中位数,于是部分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常用它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频数的考察,因此求一组数据的众数既不需要计算,也不需要排序,而只要数出出现次数较多的数据的频数就行了,众数的大小仅与一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它的众数也往往是我们关心的一种集中趋势。 整合拓展创新 类型一求平均数 例1已知两组数据x1,x2,x3,…x n和y1,y2,y3,…y n的平均数分别为x,y,求 (1)2x1,2x2,2x3…2x n的平均数(2)2x1+1,2x2+1,2x3+1…2x n+1的平均数 (3)x1+y1,x2+y2,x3+y3…x n+y n的平均数 类型之二求中位数与众数 例22005中考维坊某年北京与巴黎的年降水量都是630毫米,它们的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如下表: (1)计算两个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2)写出两个城市的降水量的中位数和众数 (3)通过观察北京与巴黎两个城市的降水情况,用你所学过的统计知识解释北京地区干旱与缺水的原因。 类型之三求加权平均数 例3某校在期末考核学生的英语成绩时,将口语、听力、笔试成绩按照2:3:5的比例

专题3.2中位数和众数-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尖子生同步培优题典(解析版)【浙教版】

专题3.2中位数和众数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100分,试题共24题,选择10道、填空8道、解答6道.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春?西湖区校级期中)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为2,4,6,x,14,15,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9,则x是() A.7B.9C.12D.13 【分析】根据中位数为9和数据的个数,可求出x的值. 【解析】由题意得,(6+x)÷2=9, 解得:x=12, 故选:C. 2.(2020?余姚市模拟)如果将一组数据5、4、6、5、4、13、5依次重复写10次,会得到70个数组成的一组新数据,关于这组新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位数是4B.众数是10 C.中位数和众数都是5D.中位数平均数都是5 【分析】根据中位数、众数和平均的概念分别求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即可求解.【解析】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4,4,5,5,5,6,13,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是5,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5,故A错误.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即5,故B错误,C正确. 平均数=5+4+6+5+4+13+5 7 =6,故D错误. 故选:C. 3.(2020春?东阳市期末)某班体育委员对本班40名学生疫情期间一周锻炼时间(单位:小时)进行了统计: 一周锻炼时间(小时)910111213 人数691087 该班学生一周锻炼时间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优秀篇〕

《中位数和众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 2、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 3、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 1、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 2、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三、例习题意图分析 四、课堂引入: 前面已经和同学们研究过了平均数的这个数据代表。它在分析数据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和认识数据代表中的新成员——中位数和众数,看看它们在分析数据过程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 请同学们看下面问题: 1、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女鞋3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在这个问题里,鞋店比较关心的是哪种尺码的鞋销售得最多.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并思考表格反映的是多少个数据的全体. 2、在一次数学竞赛中,5名学生的成绩从低分到高分排列庆次是:55 57 61 62 98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在这5个数据中,前4个数据的大小比较接近,最后1个数据与它们的差异较大.这时如果用其中最中间的数据61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不受个别数据较大变动的影响 五、例习题分析: 1、众数的定义: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中位数定义: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求中位数与众数和步骤: 求中位数的步骤: ⑴将数据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排列, ⑵数清数据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则取中间的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则取中间位置两数的平均值作为中位数。 求众数的方法: 找出频数最多的那个数据,若几个数据频数都是最多且相同,此时众数就是这多个数据。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练习题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练习题 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用,但是它易受极端值的影响,因此在某些情境下,用平均数刻画数据的集中趋势就不太合适,这时就需要选择恰当的统计量刻画数据的集中趋势. 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是一个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位置代表值,能够表明一组数据排序最中间的统计量,可以提供这组数据中,约有一半的数据大于(或小于)中位数.众数是表明一组数据出现次数最多的统计量,当一组数据有较多的重复数据时,众数往往是人们所关心的一个统计量,它提供了哪个(或哪些)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 一.中位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称处于中间位置的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称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如果一组数据中有极端数据,中位数能比平均数更 合理地反映该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二.众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三.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这三个统计量的各自特点. 1.平均数计算要用到所有的数据,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它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

但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 2.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数据重复出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缺点是当众数有多个且众数的频数相对较小时可靠性小,局限性大. 3.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不易受极端值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中位数的计算很少. 例1.数据-3,-2,1,3,6,x,5的中位数是1,且x为正整数,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A. 2 B. 1 C. 10 D.-2 【分析】因为数据-3,-2,1,3,6,x,5的中位数是1,且所给数据的个数是7,是奇数,所以把这些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排列,数字1应该处在第4的位置上,也就是:-3,-2,,x,1,3,5,6;由此可知x不大于1的正整数,所以x=1. 答案为B 类型一:表格式呈现数据 例2.为了解某班学生每周做家务劳动的时间,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对该班9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有关数据如下表:

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区分和应用

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区分和应用 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但它们却不是一回事,它们在描述时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描述的角度和方式不同 平均数描述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是一组数据的“重心”,是度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基准.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它着眼于各数据出现频率的描述.其大小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众数则是描述此现象的特征数. 中位数描述的是它前后的数据各占一半.它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和数据的个数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当一组数据中极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则用中位数来描述其集中趋势. 二、计算方法不同 计算平均数通常用定义法、新数据法和加权平均数公式法三种方法. 计算众数则是根据定义,采用观察法,当不易观察时则采用列表表示各数据出现的频数来寻找. 计算中位数,要先将所给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然后计算中位数的序号,找到中位数.设数据的个数为n ,当n 为奇数时,第1 2 n +个数是中位数;当n 是偶数时,则第2n 和第12 n +两个数的平均数是中位数. 需要说明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唯一的,而众数不一定唯一;一组数据的众数一定能在原数据中出现,而平均数个中位数则不一定在原数据中出现. 三、适用范围不同 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由于描述角度的不同导致适用范围的不同,其中,平均数最为重要,应用最为广泛,不过,在实际应用中求得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有单位,且都与原数据的单位名称相同. 1.当用样本估计总体时,一般采用平均数

案例分析:《众数和中位数》

案例分析如何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众数和中位数》 教学设计理念:新课程改革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学习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合理地设置空白点,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教学内容:《众数和中位数》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众数、中位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 2、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能利用众数、中位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会根据数据特点合理选择数据代表,提升学生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常见的数据代表——平均数 姚明的身高2.26米,他在NBA中身高是最高的。所以我说姚明是中国人,中国人的身高是世界上最高的。这种说法对吗? 平均数经常作为数据代表,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数据的代表。 二、探索:数据代表之一——众数 1、情境:小王大学毕业后去找工作,看到一则招聘启示:月平均工资2000 元。。。。。。(略)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1)经理说月平均工资2000元是否属实? (2)平均数能不能代表员工的工资水平? (3)用哪个数更能代表员工的工资水平?(帮助学生感悟极端数据影响平均数) 小结:平均数是一种常用的统计量,它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从以上例子不难看出,在实际生活中,有时解决问题并不能关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而要关注数据另外的情况。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数据代表——众数 揭示概念: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3、生活中的应用 出示书上例2。 (1)求平均数和众数 (2)想一想:平均数和众数这里的意义一样吗?各表示什么? (3)这里的哪个数据严重影响平均数?用哪个数据来反映大多数同学发芽情况合适? 小结:当数据中出现极端数据时会影响平均数。而众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中数据的集中程度。 4、练习:找众数 三、探索数据代表之二——中位数 1、前不久,老师参加了一次跳绳比赛,7位老师的平均成绩是120下,徐老师跳 了107下,你觉得徐老师的跳绳水平怎样? 2、先猜,再出示几位老师的跳绳成绩,排一排。

2020-2021学年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数学上册《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3.2 中位数和众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含义,掌握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方法. 2、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会确定一组较简单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能力。 3、通过各中真实、贴近生活的素材和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体验事物的多面性和学会全面分析事物的必要性,提高交流、合作意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数据代表的概念. 难点:计算加权平均数,会用样本的平均数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老师带着一群幼儿园小朋友在公园里玩游戏,他们的年龄分别是:39,5,6,6,5,6,5,6,6,6(岁),能用平均数表示这一群体的年龄特征吗?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合作学习 从小到大排列:5,5,5,6,6,6,6,6,39

中位数定义: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的定义: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做一做:课本P58 三、例题教学 学以致用 1.例某工程咨询公司技术部门员工一月份的工资报表如下(单位:元) 问题(1):请大家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讨论该部门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多少? x =)50010003110012001300170040006000(9 1++?+++++=2000(元)。 问题(2):求出中位数和众数. 问题(3):平均月工资能否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实际收入? 作为一般的技术员工,若考虑应聘该公司技术部门工作,该如何看待工资情况? 小结:计算平均数的时候,所有的数据都参加运算,它能充分利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用;但它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中位数的优点计算简单,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小,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