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湖文化景观

西湖文化景观

西湖文化景观
西湖文化景观

“西湖文化景观”的相关重要历史文化遗存包括:钱塘门遗址、六和塔(含开化寺遗址)、保俶塔、灵隐寺、飞来峰造像、岳飞墓(庙)、清行宫遗址、文澜阁(含四库全书)、舞鹤赋刻石和龙井(泉池)共10处。其中:

钱塘门遗址:钱塘门遗址是南宋时期(12~20世纪)西湖景观“三面云山一面城”历史环境空间特征的直接物证。

六和塔:六和塔是古杭州城最重要的宋代建筑和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砖木结构古塔之一,见证了10~13世纪杭城佛教文化的兴盛,是西湖景观拥有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的重要物证。

保俶塔:保俶塔是见证杭城五代时期佛教文化兴盛状态的建筑遗存,在西湖景观整体视域空间中,与雷峰塔形成著名的“保俶如美女,雷峰如老衲”的南北对景,佐证了佛教文化的兴盛对西湖景观的直接影响。

灵隐寺:灵隐寺佐证了佛教、特别是禅宗文化对西湖景观的直接影响;至今仍为西湖佛寺之冠,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之一,其两石塔两经幢塔雕造精细,仿造木构建筑逼真,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

飞来峰造像:飞来峰造像是中国东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佛教摩崖造像群,是中国汉族地区供奉藏传佛教造像最多的佛教石窟。其中具有浓郁藏密风格的近百尊佛教造像最具价值,它保存了晚唐以后佛教造像艺术发展演变的重要环节,填补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五代至元代的空缺,在我国石窟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石窟艺术的瑰宝。它在西湖景观中最具石刻艺术价值,反映出西湖景观中受佛教文化影响的石刻造像艺术。

岳飞墓(庙):岳飞墓(庙)是人们祭祀、悼念与教育的场所,佐证了中国血缘社会的传统忠孝文化对西湖景观的直接影响。

清行宫遗址:位于孤山南麓中部,南临西湖。该行宫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为清代帝王出行西湖时居住的行宫,是杭州重要的清代帝王遗迹。清行宫是18世纪上半叶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杭州、并对“西湖十景”进行“康熙钦定、乾隆题词”活动时的居所,佐证了西湖景观获得最大影响的事件。

文澜阁:文澜阁是清代七大《四库全书》藏书阁中唯一的书、阁共存者,也是江南三阁中仅存的一阁,所存《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文澜阁《四库全书》为中华文化传承起到重要作用,也佐证了西湖景观“人文渊薮”的特征。

舞鹤赋刻石: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位于西湖北部的孤山北坡东隅,面向北里湖。推崇林逋隐士风范的“舞鹤赋刻石”,是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追求“隐逸文化”的见证。

龙井(泉池):本名龙泓,又名龙泉,位于西湖西南风篁岭上龙井寺内,是始筑于三国时期(公元220~265年)的圆形泉池。龙井以北宋杭州名僧辩才居龙井一带植茶以待客,与苏轼、苏辙、秦观结交,留下吟咏诗篇而扬名天下,其佐证了龙井茶伴随佛教传播行为发展的历史事件,以及明清之后龙井茶的声誉与影响。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以下简称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和管理,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杭州市区内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应当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工作的领导。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负责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规划、建设、国土资源、财政、宗教、文物、园林、房管、农业、交通、工商、文化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五条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经费应当纳入市级财政预算。 积极鼓励通过社会捐赠、国际援助等形式多渠道筹集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资金。 第六条西湖文化景观保护区、缓冲区的范围根据《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确定,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 第七条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对象包括西湖文化景观保护区内南宋至清代(公元13~19世纪)形成的“两堤三岛”整体格局、“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空间环境、“四字景目”系列题名景观、相关重要历史文化遗存、西湖龙井茶园、自然山水以及精神价值与审美特征。 (一)“两堤三岛”整体格局由苏堤、白堤和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构成。 (二)“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历史空间关系由西湖水域和南山、北山峰峦系列及杭州城沿湖景观构成。 (三)“四字景目”系列题名景观为始于南宋的“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 (四)相关重要历史文化遗存包括:钱塘门遗址、六和塔(含开化寺遗址)、保俶塔、灵隐寺、飞来峰造像、岳飞墓(庙)、清行宫遗址、文澜阁(含四库全书)、舞鹤赋刻石、龙井(泉)。 (五)西湖龙井茶园包括龙井、满觉陇、翁家山、杨梅岭、双峰、灵隐、茅家埠、九溪等8村的传统茶园保护基地。 (六)自然山水包括西湖水域的外湖、西里湖、小南湖、岳湖、北里湖;南山系列的吴山、紫阳山、凤凰山、将台山、玉皇山、九曜山、南屏山、夕照山、青龙山、大慈山、大华山、五云山、狮峰山、天竺山、南高峰、丁家山等;北山系列的孤山、葛岭山、将军山、灵峰山、北高峰、美人峰、龙门山、飞来峰、月桂峰、天马山、棋盘山等。 第八条对西湖文化景观各类保护对象实施保护,应当体现以下保护内容或要求: (一)“两堤三岛”整体格局,应保持其历史地点与传统形式的真实性,保护其组成要素、空间环境和历史规模的完整性。 (二)“三面云山一面城”空间环境,应保持西湖南、西、北三向自然山水的组成要素、空间环境和历史规模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保持东向城市沿湖景观与自然山水的和谐关系。 (三)“四字景目”系列题名景观,应保持历史性视域空间和审美特征,保持其观赏主题、观赏特征、植被特色、景观要素的材料和实体、观赏功能的历史特性,保护其观赏要素、景

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

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 苏堤春晓 苏堤全长三公里,是北宋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空出的泥构筑而成的。故名之以“苏堤”。 早春四月,迎着熹微晨光,沿修长的湖堤漫步,但觉轻风徐来,十里垂柳飘忽。在轻烟薄雾中,灼灼红桃含露开放,宛若喷霞,景色着实娇媚迷人,而当春雨霏霏,透过袅娜柳丝眺望西湖,但见薄霭弥漫,渐远渐淡,景色更是奇幻诱人,被人称为“六桥烟柳”。苏堤连接了南山和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且花木一年四季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如诗若画的迷人风光,成了人们长年游玩的好地方。 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前身是南宋的皇家花园--聚景园。解放后经整修,已扩建成为占地三百多亩的大型公园。这里以柳叶葱葱,莺声婉转而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春天的花园柳树荫荫,枝枝翠柳婀娜多姿,有些随风摇曳,更有临湖而植者,枝叶俯垂水面,远望如少女浣纱的“浣纱柳”。步履其间,浓荫深处的柳树给人以阵阵思绪,悦耳的莺啼声更是撩人遐想。柳浪闻莺现共分三组园景,即闻莺馆、友谊园和聚景园。这里引进了一批日本樱花、草坪,使园内景色越具诱人之处,以景寓意,情景交融,别有一番情趣。

花港观鱼 “卢园”是南宋内侍卢允升的私人花园,因其处有清溪自花家山流下,故名“花港”,花港观鱼,与苏堤前接,西山在北为其护屏,还有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两面镶着翡翠框架的镜子分嵌左右,全园分为鱼池古迹、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丛林区、芍药圃等七个景区。公园中部的南端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红鱼池。池中满蓄金鳞红鲤,池畔花木扶疏。游人投饵,群鱼争食,有声有色,赏心悦目。现公园的主景区为牡丹园,用牡丹、湖石等组成,小径迂回,布置紧凑有致。仲春时节,站在耸峙高处的牡丹亭向下俯视,但见大大小小的花坛间红夹绿,那灿若云锦的牡丹花千姿百态,斗奇竞妍,令人流连忘返。不久将再辟芍药圃,与牡丹亭相媲美。 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在灵隐路洪春桥畔,据说南宋时有一处官家酿酒作坊,坊内与金沙涧相通的池塘种满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风吹拂,荷香与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们称之为“曲院荷风”。旧时的曲院风荷,仅一碑一亭半亩地,局促于西里湖一隅,颇有些名不副实。清康熙年间,在苏堤跨虹桥畔的岳湖种荷花,并建亭立碑,题为“曲院风荷”,此景遂复。今天的“曲院风荷”仍以荷花为主景,建有五个荷花池,分别栽植红莲、粉莲、白莲以及重瓣的“重台”等多种品种。全园又分为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滨湖密林等5个景区。每当夏日,荷花开放,满眼翠盖红妆,香飘数里,池和池之间筑小桥相连,便于游人流连观

杭州西湖旅游文化

杭州西湖旅游文化身在杭州读书但是对杭州最有明的杭州西湖旅游文化却不是很了解。北宋诗人苏轼(东坡)在他的名篇《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咏"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绝唱后,西湖又有了西子湖的美名。西湖处在素有八大古都之称的杭州,其文化内涵自然是及其丰富多彩的。 据说杭州西湖的名称,最早在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有记载:"武林山,武林水所到之处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一般认为,武 林山即今灵隐、天竺一带群山的总称,而发源于这一带的南涧,北涧等山涧汇合为金沙涧,东流注入西湖,是西湖最大的天然水源。因此"武林水"之名是最早见于记载的西湖的名字。 而且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县南江侧,有明圣湖,父老传言,湖有金牛,古见之,神化不测,湖取名焉"。此时衍生出西湖较早的另外两个古称:明圣湖和金牛湖。 但出现"西"湖之称,是由于早前的钱塘县城,隋以后从位处西湖之西,迁建到西湖之东,也就是原来在城东的钱塘湖,现在位于城西了。湖居城西,故名西湖,这和全国其他地方同名西湖者是一样的。至迟在唐代,"西湖"这个称呼已经被频繁使用,同样是白居易诗文,就经常用"西湖"一词,如其诗 题有《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西湖别》等等。 老的西湖十景有:1、苏堤春晓2、曲苑风荷3、平湖秋月4、断桥残雪5、柳浪闻莺6、花港观鱼7、雷峰夕照8双峰插云9、南屏晚钟10、三潭印月。这些景点的取名既好听又有文化内涵。一个地区的景区旅游点如果光光好看而没有文化风韵的话,它给游客带来只是表面的亮丽却很少会在游客的心中留下永恒的文化情感。对于

我个人来说西湖的美景他所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它那美丽的外壳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底蕴。他每个景点的由来都有这些经典自己的独特历史文化。 接下来我就举几个我最熟系的西湖景区吧,它们的文化与美景深深地吸引了我,同时我相信许多来杭州的游客应该都被他们给吸引住了吧。 首先是苏堤春晓,苏堤春晓贵为西湖十景之首,可见它应该很特别。其实际也是如此。苏堤春晓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她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钱十景,足见它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所以它的文化风韵自然是是很深厚的。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湖中亮丽的景观,更可贵的是它所带来的历史文化。这对于杭州西湖的旅游与文化有着深刻的意义。 曲院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 曲院”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南宋诗人王洧有诗赞道: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 天。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方买船。而且中国自古就有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说法,荷花真人君子的象征。在西湖能上欣赏到如此美丽的荷花以及曲院风荷所带来的文化知识,这对于游客来说收获的就不仅仅是眼福,更多的是他所带来浓厚历史文化风韵吧。 平湖秋月作为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这从 当时以及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从泛归舟夜湖,舟中赏月的角度抒 写不难看出,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之句;明洪瞻祖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留传千古的明万历

一部书写尽西湖千年——林正秋《西湖文化景观史》评介

一部书写尽西湖千年——林正秋《西湖文化景观史》评介 杭州西湖,从中国历代文人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描绘她的文学作品不可胜数。可是,西湖是怎样形成的,她都有什么雅号,古人如何治理泛滥的湖水,每个时代西湖文化景观是什么形态,和西湖有关的名人、名胜、山水、园林、游船,甚至西湖饮食具有怎样特点?这些史实原来都零散存在于隋代以来千百种的史籍中,未被世人熟知。虽然当代介绍西湖的书籍已然不少,但是依据古代原始史料完整和系统整理西湖文化景观两千余年历史的著作却仍然空缺。 林正秋,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杭州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著名历史学家,对南宋故都杭州的研究已经有50年的功力。早在198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就出版了林正秋首部关于西湖的著作《杭州与西湖史话》(与人合著),此后在林教授代表性学术著作《南宋都城临安》等书中专辟章节,研究西湖文化景观历史;并陆续发表了《历代西湖的治理史》、《古代西湖的园林建设史》、《古代西湖游船史》、《雷峰塔的历史沿革》等十余篇学术论文。在当代西湖建设过程中,林正秋两次受杭州市政府邀请,以专家身份参加“西湖十景”的评审(1985年和2007年),所以他对西湖历史文化研究从来没有间断。 为弥补国内西湖文化景观研究的不足,林正秋教授在原有学术成果基础上,进行了大量补充、修订,终于在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两周年之际,他专门研究西湖历史文化的大作《西湖文化景观史》正式问世了。 《西湖文化景观史》分为上篇《西湖景观简史》和下篇《西湖文化景观诸论》。上篇特点是完整系统,史实考证严谨扎实。此前有关西湖的著作,都是以景点、景观为主的横向研究,该书则是学界第一次以时间为脉络进行西湖文化景观纵向研究的专著,即为西湖千年著史;下篇特点是重点突出,包括诸多对西湖最有特色、最负盛名的文化景观的专论,是对西湖文化的补充研究。上篇宜做工具书,供学术人员研究之用;下篇宜做文化普及读物,可作为西湖文化爱好者和普通读者丰富西湖历史知识的读物。 上篇《西湖景观简史》的突出价值是里面有研究西湖完备的史料,要了解西湖从形成到晚清的历史,该书是必备的工具书。更为难得的是,林正秋在正文后列出研究西湖的古代文献101种,近人著作45种,一书在手,即可了解西湖正史,也可由此溯源古籍出处,为学人带来诸多研究便利。 上篇的十一章中,林正秋教授梳理了西湖发展的历史,即西湖早期形成的渊源;隋唐时西湖文化景观初步建设发展;吴越国时期西湖佛寺景观大量兴建;到了北宋尤其是南宋,因为杭州成为首都,城市政治地位提升,随之西湖文化景观建设也达到第一个高峰期,西湖十景被提炼出来;元代西湖虽建设停滞,但仍不失为全国知名旅游胜地;到了明代,西湖文化景观得到恢复与建设,是西湖的中兴时期;而到清代,因为康熙、乾隆二帝数次南巡杭州,每次必到西湖游览,又御定“西湖十景”的景名,所以西湖也成为地方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促进了西湖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景观的改善,迎来第二次发展高峰。 上篇有很多精彩的考证和论述。比如在第一章第五节“王晫《西湖考》”中林正秋对清代文人王晫提到的除杭州西湖外的数十个西湖一一做了考辨。王晫《西湖考》一文对全国各地西湖之名,做了汇集与考述,对研究杭州西湖历史多有帮助。林正秋的贡献之一是在《民国杭州府志》卷一四五《文苑》中找到这篇原文,为西湖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贡献之二是查阅了数十种古书,对王晫提及到的近三十个西湖一一作了考证,这点尤为可贵。如王晫原文提到:

西湖文化资源实践活动构建可行性研究(doc 8页)

西湖文化资源实践活动构建可行性 研究(doc 8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基于西湖文化资源的实践活动体系构建与实施 课题可行性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思考当前的教育,学校在注重知识育人的同时,也应思考如何积极有效地做到实践育人。实践活动是启迪学生智慧和技能的有效措施与手段,通过创设针对性、实效性强,亲和力足的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将知识转化成技能,同时促进良好道德素质的提升,在实践中获得成长与提高,这样的教育才是一种回归和顺其自然的教育。 依托学校得天独厚的地域和管理优势,挖掘西湖文化教育资源,学校积极开展《走进西子湖—西湖文化学习资源的构建与实施》的校本课程建设研究。通过前期西湖文化资源的合理编排与设计,学校已经开发出适合儿童身心需

要、针对性较强的西湖文化少儿读本,通过前期的有效尝试,学生在知晓西湖文化知识,规范保护西湖文化行为,自觉树立宣传西湖意识等诸多方面都得到有效提升,同时通过校本课程的共同实践,校园文化、师生的人文涵养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是一种隐性的内化。在开展知识传授与学习的同时,学校也在进一步思考,如何真正使西湖文化知识更适合学生,以活动的方式进一步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特别是人文素养的综合提高?结合当前的教育现实和社会实际,实践活动应该得到实践和发展,应该通过实践育人的方式进一步促使西湖文化的落实、细化。 二、国内同类研究概述: 国家基础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已经明确划分国家、地方、校本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其中,有效凸现实践活动的课程化建设和实践活动的成效性。 实践活动为课程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国内许多地区都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探究和社会实践活动体系建设。例如:石家庄市在中小学普遍开设了一门新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从而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了“课程体系”中。石家庄市决定,从小学3年级开始,为学生们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小学3—6年级每学年为74—85节,初中每学年85—95节,高中每学年96节。综合实践活动课采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相结合的方法。为了适应中小学生校外的综合实践活动,石家庄市政府专门筹集数千万元建立了“石家庄市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并把此项建设列为市政府2001年为全市人民必办的20件实事之一。如今,总占地面积140余亩、4万多平方米建筑的基地已落成,并已开始接纳学生参加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课程设置及基地建设) 辽宁省鞍山市教育局坚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献爱心、见真情、手拉手”城乡互助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学会了关心他人、乐于奉献、服务社会,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同时,“手拉手”活动也以它特有的感召力,拉起家长、社会的“手”,在全社会弘扬了团结友爱、扶危济困的道德风尚。(道德情感实践活动) 宁波镇海区开展未成年人“四小”工程:一是开展了学英模,争做“小标兵”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军营一日营活动,参观部队荣誉室,学习英模事迹,使英雄事迹细化入心,并使部队严谨的军容军纪影响每一名的未成年人日常行为中。二是开展了学习环保知识,争做“小卫士”活动。“认养小树”“爱绿护绿”“环保宣传”“天天环保、绿色承诺签名活动”“环保壁画绘制活动”“回收废旧电池”等系列活动。三是开展了感受文明,争做文明“小伙伴”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参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使小朋友感受了古代文明,增长了历史知识。四是开展了自主动手,争当家庭“小主人”活动。(社会实践

西湖新十景简介

景点中文名:云栖竹径 地址:梅灵南路9号 景点介绍 在西湖景区的五云山西麓,深藏着一处被称为“湖山第一奥区”的景点,相传古时候从山上飘来的五彩祥云常常栖留山坞,故名“云栖”。走进云栖,一条长长的小道蜿蜒纵深,两旁茂密的修竹节节向上,将人们包围在竹海绿波之中,因而一个最富诗情画意的名字便由此产生—云栖竹径。 “竹、树、云、泉”是云栖的四大特点,这里的竹林,密度较大,共有200多亩。我们从石碑坊逶迤而上,绿荫环路,密密层层的无数修竹,挺拔清逸,放眼一片尽绿。在竹径旁还有洗心亭、回龙亭和御碑亭。翠竹之外,云栖坞内古木参天,千年枫香高达十米。凉爽湿润的山林,还孕育方竹、兰花、楠木、灵芝草等珍贵植物。 云栖,翠竹如云,古树拂云,与云有关的景观不胜枚举,有亭名“兜云”,有楼名“冲云”,有兰花叫“绿云”,如此之多的“云”景,使它又有了湖上“云乡”的美名。此外,还有一位超凡脱俗的长者是云栖最忠实的游客,他就是淡泊宁静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 炎热的夏季,是云栖一年中游赏的最佳时节。行走在“一径万竿绿参天,几曲山溪咽细泉”的幽幽山道上,就像畅游在竹海碧波之中。云栖带给人们的是诸多美妙感受。云栖的美,难以言说,云栖的景,只可意会,因此,走遍西湖天下景,风光最美是云栖。 景点中文名:满陇桂雨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虎跑路15号 景点介绍 杭州少年儿童公园?满陇桂雨公园 杭州少年儿童公园?满陇桂雨公园是一个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儿童新概念主题公园,位于虎跑路15号,东临虎跑路,南连动物园,西傍虎跑后山,北邻满觉陇路,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杭州少年儿童公园既享有“市花园”的美誉,又拥有杭州唯一一家少年儿童公园的“优势”,也是杭州“新西湖十景”之一,被纳入杭州精品游套餐之列。 杭州少年儿童公园占地240亩,依山而建,引泉成瀑,密桂成林,萦溪静流,一派自然生态。杭州少年儿童公园园区设计以千年桂文化为底蕴,妙借《山海经》中月桂传说素材,设有“后羿射日”、“嫦娥奔月”、“蟾蜍池”、“吴刚酒肆”等景观,串联成局,借用古老神话的传世魅力,营造一种远古淳朴之风,引领少儿进入一个“纯真年代”,远离世俗纷扰;园内近三十项大中小型游乐设施或掩隐于桂花丛中,或呈现在湖边山脚,巧藏妙置,颇具匠心。杭州少年儿童公园游乐设施的开转,更是令少儿心情激荡——“峡谷漂流”让激情借托于水势飞撞于山石崖边,水花飞溅;“蝙蝠飞车”让自身感同于蝙蝠飞速地穿梭于山林间,进入静谧空间;“水上步行球”带你进入真空世界,翻爬跌滚于绿湖水面,荡起涟漪圈圈……,高转急驰,翻滚跌宕。在娱乐的同时,让压力得以缓解,激情得以宣泄,心情得以纯净,人得其乐,园趣纵横。 欢娱之外,杭州少年儿童公园还为您提供了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 月老阁是杭州儿童公园的民俗风情景点之一,提供中、西式婚庆服务,借助园区自然资源,为一对对新人留下美好的回忆。

杭州城市性质与文化特色分析

杭州城市性质与文化特色 杭州文化特色 1、杭州文化特色的表述 杭州城市文化经过千百年的积累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在国内外,人们提到杭州,往往首先想到西湖,西湖作为杭州的象征,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杭州城市文化的特色。围绕西湖产生的丰富文化内涵影响并渗透到整个杭州城市的文化生活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把杭州的城市文化形象地称之为“西湖文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历史悠久,底蕴深厚;(2)开放兼容,形态丰富;(3)雅俗相融,自然和谐;(4)优美秀丽,现代风范。 2、杭州文化特色的论证 (1)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杭州的历史,据考古记载已有10万年以上。自秦建县,杭州已有2200年历史,自隋置州有1400年历史,自元为省会已有700多年历史,其中吴越和南宋定都杭州,历时230多年。杭州文化从新石器时代后期的良渚文化开始,已有五千年历史,在当时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春秋时期,杭州的物质文化,尤其在青铜冶炼、造船、航海、纺织等方面都较先进。五代至宋元,为杭州文化的鼎盛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都居全国领先地位,号称“东南第一都会”成为当时东南沿海的文化中心之一。至明清,“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文薮”,杭州文化发展在全国已是首屈一指。到近现代,作为国务院首批确认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风景旅游城市之一的杭州,不仅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其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也占有重要一席。 杭州文化,历史的沉淀非常丰厚,古迹繁多,文物丰盛,人文渊薮,人才辈出,素有“人物都会”、“文献之邦”、“文物之地”、“宗教圣地”、“东南诗国”、“书画之邦”等许多美誉。 “人物都会”。杭州历来人才荟萃,特别自宋以来,杭州籍文化名人辈出,如沈括、毕升、喻皓等,更有许多非杭州籍的名人如苏东坡、岳飞、于谦以及章太炎、张苍水、马一浮、李叔同、潘天寿等在杭从政、居住和活动。 “文献之邦”。杭州是我国古代印刷业最发达的地方之一,南宋和元时为全国最大刻书中心,出版印刷为全国之冠。杭州又是著名藏书家和藏书楼集中之地。至明清时,杭州著名

西湖人文景观的历史与文化背景研究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 致谢 时光荏苒,在即将完成论文写作之际,让我想起了许多要感谢的人,在此让我向他们一一道谢吧。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夏宜平教授,从论文的选题、收集资料、论文的写作以及修改,夏宜平老师悉心指导、循序善诱,给予了诸多帮助。夏宜平教授渊博的学识、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以及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对夏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感谢校外导师刘业平老师,在我论文写作中给予指点与帮助。感谢浙江大学的老师们对我的培育,使我能够顺利完成在职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通过研究生期间的课程学习,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更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感谢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的老师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我的论文写作给予指点和帮助。感谢在职研究生学习期间认识的许多同窗好友,相互的交流,使我受益匪浅。最后,我要把最真挚的感谢送给我的父母和爱人,他们无微不至地关爱、默默地支持,使我顺利完成学业。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 摘要 杭州地处长三角南翼,杭州湾西端,千岛湖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西湖位于杭州中心,三面云山,一面临城,构成了杭州“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城市风貌。西湖周边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还拥有诸多人文景观。西湖人文景观有园林景观、宗教建筑、文物古迹、名人故居、博物馆、纪念馆、民俗村落等多种表现形式。西湖人文景观一般依山水而建,景观营造中讲求动静结合、宜动宜静。在造景手法中多用叠山理水的手法,建筑风格一般是清新淡雅,尺度一般不大,带有江南气息,并且与周边自然山水浑然融为一体。因此,西湖人文景观具有表现形式多样、依水而建、动静结合、地域特色、融于山水等营造特点。 由于杭州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吴越和南宋时期兴建了寺庙建筑、园林景观等许多人文景观。历年来在西湖周边建造了许多祠堂、纪念馆,还有为纪念民族英雄而建的墓地。西湖人文景观中除有众多历史名人的遗迹,还流传着大量的传说与诗词。因此,西湖人文景观融合了古都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爱情文化、名人文化、诗词文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显得越来越重要。西湖人文景观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西湖人文景观的保护首先要深入研究保护对象,并在深入研究基础上对人文景观进行保护和修葺。还要禁止拆除、破坏历史人文景观。同时注意人文景观中无形遗产的保护。其次,新建人文景观要遵循和周边环境相协调、和文化相适宜、满足人们物质精神需求等原则。再次,处理好西湖旅游,将西湖人文景观与西湖旅游和谐有效地整合,促进西湖人文景观的保护与西湖旅游的共同发展。 本文通过史籍资料查阅和现场调查研究,对西湖人文景观的历史沿革、表现形式、景观布局进行归纳,阐述了西湖人文景观的营造特点、历史文化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西湖人文景观的保护理念,并结合西湖旅游对西湖人文景观的发展进行探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西湖人文景观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西湖;人文景观;历史渊源;保护与发展;风景园林

畅谈西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价值的完美结合

畅谈西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价值的完美结合 经济学 苗做 提及西湖,一句句优美的诗句不断地闪现,“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美之如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这是我们首先在心里的对西湖的美好印象,并且也是西湖吸引人的一种自然人文价值的表现。 杭州西湖,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它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也称西子湖。 具体说来,让我们在欣赏它美丽的风景的同时来畅谈一下它自然景观方面的价值。 第一,它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康体娱乐价值等价值。它三面环山,南北长约3.2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面积约6.5平方千米。碧水蓝天,湖裹山中,山屏湖外,湖和山相得益彰等; 第二,在西湖区域内,景色类型丰富,密度较大,搭配协调,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旅游资源。湖区以苏堤和白堤的优美风光见称,苏堤和白堤横贯于西湖,把西湖分隔为西里湖,小南湖,岳湖,外湖和里湖五部分。每当晨光初启,宿雾如烟,湖面腾起薄雾时,便出现"六桥烟柳"的优美风景,是钱塘十景之一。绕湖一周近15千米。西湖平均水深2.27米,水体容量约为1429万立方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又称“后西湖”或“后湖”)、北里湖(又称“里西湖”)、小南湖(又称“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其中外西湖面积最大。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岛屿,苏堤、白堤越过湖面,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第三,西湖很多景色旅游品位和等级较高,特色明显,吸引力较大,让人过目不忘的景色比比皆是,比如位于五云山南麓的云栖坞里,为林木茂盛的山坞景观,翠竹成荫,溪流叮咚,清凉无比。长一公里的云栖竹径,两旁翠竹成荫,小径蜿蜒深入,潺潺清溪依径而下,娇婉动听的鸟声自林中传出,整个环境幽静清凉,与闹市相比,格外使人感到恰适轻松,爽心悦目。 第四,旅游资源不仅质量高,而且集群状况好,有山有水有江(钱塘江),这个山比如玉皇山,它介于西湖与钱塘江之间,海拔二百三十九米,凌空突兀,衬以蓝天白云,更显得山姿雄峻巍峨。每当风起云涌之时,伫立山巅登云阁上,耳畔但闻习习之声,时有云雾扑面而来,飞渡而去。湖山空阔,江天浩潮,此景此境被命名为玉皇飞云,并以其壮阔、崇高而入选新西湖十景。

杭州西湖简介范文

杭州西湖简介范文 提起杭州西湖,谁不为之心驰神往!人们常常把杭州西湖和瑞士日内瓦的莱蒙湖比喻为世界上东西辉映的两颗明珠,正是有了西湖,才使杭州成了"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西湖奠定了杭州旅游的重要地位。 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水面面积约5.66平方公理,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理,湖岸周长15公理。水的平均深度在1.5米左右,最泞处有2.8米,最浅处不到1米。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和1985年评出的"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理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在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1982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来杭州,游艺机西湖,它将带您进入一个如诗如画的人间天堂。 杭州西湖风景简介

位于五云山南麓的云栖坞里,为林木茂盛的山坞景观,翠竹成荫,溪流叮咚,清凉无比。长一公里的云栖竹径,两旁翠竹成荫,小径蜿蜒深入,潺潺清溪依径而下,娇婉动听的鸟声自林中传出,整个环境幽静清凉,与闹市相比,格外使人感到恰适轻松,爽心悦目。 满陇桂雨 西湖秋游,日赏桂,夜赏月。赏桂以南山满觉陇最盛。桂花是杭州的市花。西湖栽培桂花,盛自唐朝。西湖早期诗篇中每每以桂入诗,都是西湖北山灵隐、天竺一带寺庙所植。而满觉陇秋赏桂花,是明以后才形成规模气候的。满觉陇亦称满家弄,是南高峰南麓的一条山谷。吴越时,这里多有小型佛寺,其中有一座圆兴院,后改满觉院,地以寺为名,花大约也是寺僧所植并渐成大观。 桂花学名“木樨”,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性喜湿润,满觉陇两山夹峙,林木葱茏,地下水源丰富,环境宜于桂花生长。这里的山民以植桂售花为主要经济来源,一代传一代,终于造就了这一片“金粟世界”。如今更是家家户户皆植桂,屋前后,村内外,满山坡,路两旁,一丛丛,一片片,一层层,举目皆是。每年中秋前后,几番金风凉雨,秋阳复出之时,满树的桂花竞相开放,流芳十里,沁透肺腑,诚如清人张云敖七言绝句《品桂》所云:“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

西湖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所在——王水法

西湖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所在 王水法 一、西湖申遗过程照片 中国已连续9年申报“世遗”成功 中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现在是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成员。自1986年中国开始申报世界遗产。西湖成功申遗后,中国共有41项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9项,自然遗产8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 二、西湖申遗成功因素 西湖申遗成功的因素主要是妥善处理了以下四个问题。 1正确认识西湖的“三性” 1.1西湖的真实性 首先,一般来说西方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易于保存的砖木结构,是静止的。而西湖虽然千百年来基本结构不变,但是依存互动,不仅包含了唐、宋、元、明、清的真实景观,同时还收纳了不同朝代的文化积淀如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西湖的完整性 西湖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其基本格局的完整:三面六山一面,二堤,三岛,西湖十景 1000年前一个样。 1.3西湖保护管理的有效性 杭州市近年来不仅出台了多项保护管理措施,如《杭州西湖水域保护管理条例》、《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办法》等,同时又通过各种措施,千方百计的提高市民素质,利用刚性柔性两种措施,双拳并举做好西湖保护管理工作。 2充分利用西湖的价值来征服世界 2.1西湖申遗概况 《公约》共有187个缔约国,选举产生21个成员理事国。申遗成功须要半数以上的成员理事国赞成通过,即11个赞成票。整个申遗小组共37人,其中王国平同志任组长,王水法任秘书长。申遗过程新闻节选: 巴黎时间17:40,开始审议西湖文化遗产,大屏幕上播放着西湖图片,白苏二堤,湖中三岛,跃然台上。现场审议只用了15分钟,ICOMOS专家苏珊?丹尼尔读完评估报告,16个国家代表依次发言。不过每一个人都说了这样一句话:“西湖是一个非常美丽的遗产,我们祝贺中国、祝贺杭州、祝贺西湖。” 大会执行主席幽默地说:“你们把我要说的话都说了。”在全场的大笑声中,一锤定音。 2.2西湖的四美 2.2.1文化美 一山:孤山既是风景胜地,又是文物荟萃之处,南麓有文澜阁、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馆和中山公园,山顶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东北坡有放鹤亭等。其中放鹤亭是为纪念宋代隐居诗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鹤子之传说。亭外广植梅花,为湖上赏梅胜地。 二堤:以苏东坡,白居易两位相隔二百多年的大文豪命名。

1-1西湖悠久历史

西湖悠久历史 浚治之功——西湖历代浚治与景观的形成 西湖文化景观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作为自然形成的泄湖,若没有历代的人工疏浚治理,西湖恐早已湮没不存。持续千年的浚治使西湖与杭州城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城倚湖而兴,终成东南名城。先贤们更是以卓越的智慧和无与伦比的创造精神,在疏浚中融入了富有诗意和哲理的景观设计活动,以一个又一个伟大壮举诠释了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谱写了一首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的光辉史诗。 1.秦代至隋代(公元前3世纪——公元7世纪) 先秦至西汉时期(2600年前),泻湖形成,水域周围有群山的溪流注入,逐渐淡化。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设钱唐县,位置在今西湖附近,杭州从此开始了作为城市的历史。(秦始皇揽船石照片、《史记》关于秦始皇巡游钱唐的记载)东汉时期(25~220年),地方官华信筑海防大塘,使江湖彻底分离。湖中有孤山、丁家山和夕照山三个天然岛屿。(配图:东汉前西湖岸线图、《水经注》引《钱唐记》)《水经注》引《钱唐记》载:钱塘江“防海大塘在县东一里许,郡议曹华信家议立此塘,以防海水”。 随着杭州一带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南朝陈贞明元年(587),置钱唐郡。 2.唐代(公元7——9世纪) 德宗时期(779-805年),杭州刺史李泌开凿六井引西湖之水供杭州城居民灌溉和饮用,使杭城与西湖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形成了延续至今的人湖互动关系。自此,杭州城居民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持续开展对西湖的清淤维护和人工治理。 李泌(722--789),字长源,辽东辽阳人。出任杭州刺史期间,因地下水卤咸难饮,开六井,引西湖水入城,便民汲用,极大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今市内井亭桥西尚存相国井遗址。 唐长庆二年(822),杭州刺史白居易主持疏浚西湖,并以挖出的湖泥兴筑长堤,拦蓄湖水,这不但有利于农田灌溉,而且美化了西湖景观,在西湖景观设计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人们为纪念白居易,将孤山与断桥之间的白沙堤称为白公堤。白居易创作了大量与西湖有关的诗词,经其妙笔点化,西湖声名鹊起,成为倍受文人士夫青睐的风景名胜湖泊。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所作平易可读,老妪自解,著作极丰。结集传世有《白氏长庆集》。 唐贞观年间(7世纪),钱塘县迁治濒西湖,由此,西湖三面环山、东岸临城的历史空间环境初具雏形。唐中后期(9~10世纪),西湖景观已初具规模,灵隐天竺、孤山、凤

文化景观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浅析——以杭州西湖为例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文化景观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浅析——以杭州西湖为例 作者:黄纳, 袁宁, 张龙, 孙克勤, HUANG Na, YUAN Ning, ZHANG Long, SUN Ke-qin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刊名: 资源开发与市场 英文刊名: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年,卷(期):2012,10(2) 参考文献(14条) 1.单霁翔从"文化景观"到"文化景观遗产"(下)[期刊论文]-东南文化 2010(03) 2.Taylor K Cultural Landscape and Asian Value:Negotiating a Transition from an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to an Asian Regional Framework 2007(04) 3.徐建华计量地理学 2006 4.孙克勤发展世界遗产旅游--以澳门历史中心为例 2009(02) 5.陈同滨中国文化景观的申遗策略初探[期刊论文]-东南文化 2010(03) 6.韩锋文化景观--填补自然和文化之间的空白 2010(09) 7.陈大卫西湖综述 2005(03) 8.侯卫东从遗产中的"文化景观"到"文化景观"遗产[期刊论文]-东南文化 2010(03) 9.Akagawa N;Sirisrisak T Cultural Landscape in Asia and the Pacific:Implications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2008(02) 10.Sirisrisak T;Akagawa N Cultural Landscape i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Understanding on the Gap and Categorisation 2007(03) 11.Rossler M World Heritage Cultural Landscape 2000(01) 12.孙克勤世界遗产学 2008 13.Taylor K Cultural Landseape and Asian:Reconciling International and Southeast Asia Regional Values[外文期刊] 2009(01) 14.Aplin G World Heritage Cultural Landscapes 200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507651439.html,/Periodical_zykfysc201202027.aspx

杭州西湖十景图片西湖十景介绍

西湖十景是指哪十景?杭州景色一直都被人所推崇,尤其是西湖景色更是美不胜收,连俗话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熟知西湖景点的小伙伴都知道,去西湖不能错过西湖十景,究竟是哪十景呢?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杭州西湖十景及图片,一起来了解吧。 杭州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西湖十景包括:苏堤春晓、曲苑风荷、断桥残雪、平湖秋月、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个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 杭州西湖十景之苏堤春晓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它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的。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它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苏堤望山桥南面的御碑亭里立有康熙题写的苏堤春晓碑刻。苏堤两旁遍植桃柳,四季景色各异,每逢阳春三月,柳树成烟,掩映湖面,风趣横生。有诗为证:树烟花雾绕堤沙,楼阁

朦胧一半遮。苏堤由南而北有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六座桥,杭州人将这六座桥俗称为六吊桥,民间有西湖景致六吊桥,一株杨柳一株桃的歌谣。解放后六桥重新加固并拓宽,桥栏杆全部采用青田雕刻民族形式图案,保持古桥原有风貌。 杭州西湖十景之苏堤春晓 苏堤旁遍种花木,有垂柳、碧桃、海棠、芙蓉、紫藤等四十多个品种。漫步在堤上,新柳如烟,春风骀荡,好鸟和鸣,意境动人,故称之为苏堤春晓。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魂。每当春风吹拂,苏堤上杨柳吐翠,艳桃灼灼,长堤延伸,六桥起伏。晨曦初露时,湖波如镜,桥影照水,鸟语啁啾,柳丝舒卷飘忽,桃花笑脸相迎。置身堤上,湖光胜景如画图般展开,多方神采,万种风情,任人领略。 沿堤建有六座单孔石拱桥,古朴美观,分别是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走在堤、桥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万种风情,任人领略。桥头所见,各领风骚: 映波桥:与花港公园又相邻,垂杨带跨雨,烟波摇漾;

西湖文化景观

“西湖文化景观”的相关重要历史文化遗存包括:钱塘门遗址、六和塔(含开化寺遗址)、保俶塔、灵隐寺、飞来峰造像、岳飞墓(庙)、清行宫遗址、文澜阁(含四库全书)、舞鹤赋刻石和龙井(泉池)共10处。其中: 钱塘门遗址:钱塘门遗址是南宋时期(12~20世纪)西湖景观“三面云山一面城”历史环境空间特征的直接物证。 六和塔:六和塔是古杭州城最重要的宋代建筑和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砖木结构古塔之一,见证了10~13世纪杭城佛教文化的兴盛,是西湖景观拥有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的重要物证。 保俶塔:保俶塔是见证杭城五代时期佛教文化兴盛状态的建筑遗存,在西湖景观整体视域空间中,与雷峰塔形成著名的“保俶如美女,雷峰如老衲”的南北对景,佐证了佛教文化的兴盛对西湖景观的直接影响。 灵隐寺:灵隐寺佐证了佛教、特别是禅宗文化对西湖景观的直接影响;至今仍为西湖佛寺之冠,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之一,其两石塔两经幢塔雕造精细,仿造木构建筑逼真,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 飞来峰造像:飞来峰造像是中国东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佛教摩崖造像群,是中国汉族地区供奉藏传佛教造像最多的佛教石窟。其中具有浓郁藏密风格的近百尊佛教造像最具价值,它保存了晚唐以后佛教造像艺术发展演变的重要环节,填补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五代至元代的空缺,在我国石窟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石窟艺术的瑰宝。它在西湖景观中最具石刻艺术价值,反映出西湖景观中受佛教文化影响的石刻造像艺术。 岳飞墓(庙):岳飞墓(庙)是人们祭祀、悼念与教育的场所,佐证了中国血缘社会的传统忠孝文化对西湖景观的直接影响。 清行宫遗址:位于孤山南麓中部,南临西湖。该行宫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为清代帝王出行西湖时居住的行宫,是杭州重要的清代帝王遗迹。清行宫是18世纪上半叶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杭州、并对“西湖十景”进行“康熙钦定、乾隆题词”活动时的居所,佐证了西湖景观获得最大影响的事件。 文澜阁:文澜阁是清代七大《四库全书》藏书阁中唯一的书、阁共存者,也是江南三阁中仅存的一阁,所存《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文澜阁《四库全书》为中华文化传承起到重要作用,也佐证了西湖景观“人文渊薮”的特征。 舞鹤赋刻石: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位于西湖北部的孤山北坡东隅,面向北里湖。推崇林逋隐士风范的“舞鹤赋刻石”,是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追求“隐逸文化”的见证。 龙井(泉池):本名龙泓,又名龙泉,位于西湖西南风篁岭上龙井寺内,是始筑于三国时期(公元220~265年)的圆形泉池。龙井以北宋杭州名僧辩才居龙井一带植茶以待客,与苏轼、苏辙、秦观结交,留下吟咏诗篇而扬名天下,其佐证了龙井茶伴随佛教传播行为发展的历史事件,以及明清之后龙井茶的声誉与影响。

杭州西湖文化旅游衍生品设计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07651439.html, 杭州西湖文化旅游衍生品设计研究 作者:张德文 来源:《工业设计》2017年第01期 摘要:随着近年来文化旅游业受到追捧与喜爱,对文化旅游衍生品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杭州西湖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景点,其相关旅游文化产品并未突出自身优势。基于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西湖文创衍生品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文化、设计理念、制作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设计思路,并用设计实践进行论证。论文的最终成果丰富了文化旅游衍生品的设计理论,对杭州西湖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杭州西湖;文化旅游;衍生品;设计 文化是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文化旅游衍生品,承载着浓厚的民族风土人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产物之一,浓缩了一座旅游城市的代表文化,也是一座城市的名片。 杭州自然风光清秀隽永,人文历史积淀深厚,“人间天堂”的美誉千古流传。而西湖位于杭州市的中心,西湖的山水与百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交织相融,影响着杭州的人文修养和生活方式,形成了的“仁山智水”的精神气质。围绕杭州西湖展开文化旅游衍生品设计,能够充分反应杭州的地域文化特色,提升西湖的影响力并促进营造良好的旅游文化氛围。 1杭州西湖文化旅游衍生品现状 作为中国的一线旅游城市,杭州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应该在旅游文化产业方面做 出更多的尝试并成为城市旅游纪念品开发的先锋。然而其相关的文化旅游衍生品并不多。作者考察了杭州西湖景区及周边河坊街、西湖博物馆等地,发现传统型文化旅游产品占绝大多数,主要有西湖龙井、西湖藕粉、西湖纸伞、王星记扇子等,而这些产品在全国的中大型超市均有专柜,并未充分体现景区的特色,且产品良莠不齐,游客很难辨识真假与好坏。另外,部分创意型产品也开始显现,如明信片、文化衫、环保袋等,这些产品具有一定的文化含义,但产 品品种少,产品利润小,主要靠这些产品聚集人气而带动传统型产品的销售。总体来说,杭州西湖文化旅游衍生品的市场空缺较大,在产品的设计上有较多发挥空间。 2西湖文化旅游衍生品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通过对杭州文化旅游衍生品的市场调研,发现其存在诸多的问题。而提升西湖文化旅游衍生品的设计水平能提升产品竞争力,解决关键性问题,为杭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是具有必要性的。 作者通过SWOT分析法对杭州西湖文化旅游衍生品的开发进行可行性分析,SWOT分析主要包含内部优势(strengths),内部劣势(weaknesses),外部环境机会(opportunities)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