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一化学第六章答案

大一化学第六章答案

大一化学第六章答案
大一化学第六章答案

第六章:化学热力学初步习题解答

1.理想气体恒温膨胀过程热力学能不变,是否意味着理想气体恒温膨胀过程不做功? 解:不一定。若膨胀过程自始态自由膨胀(即不需反抗外压)至终态,则不做功。∵ 自由膨胀,不反抗外压,P=0 ∴W=P ?ΔV=0?ΔV=0;若在膨胀过程中,需要反抗外压,则要做功,W=P 外?ΔV ;若在膨胀过程中从始态可逆膨胀到终态,则对外做功最大。 W=∫v1V2

Pdv=∫

V2v1

v

nRt dv=nRTln

1

2v v

2.计算体系的热力学能变化,已知:(1)体系吸热1000J ,对环境做540J 的功;(2)体系吸热250J ,环境对体系做635J 的功。 解:(1)Δu=Q-W=1000-540=460J

(2) Δu=Q-W=250-(-635)=250+635=885J

3.在298K 和100kPa 恒压下,21mol 的OF 2同水反应,放出161.5kJ 热量,求反应: OF 2(g)+H 2O → O 2(g)+2HF(g)的Δr H m θ

和Δr U 0

m 。

解:设体系只做膨胀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在恒压下: ΔH=Q P =2? (-161.5)=-323KJ.mol

-1 ΔU=Q-W=-323-P ?ΔV=-323- ΔnRT=-323-(3-2)?RT=-323-298314.81??=-325.4 KJ.mol -1

4.反应N 2(g )+3H 2(g )→2NH 3(g )在恒容量热器内进行,生成2molNH 3时放出热量82.7kJ ,求反应的Δr U 0

m 和298K 时反应的Δr H m θ

解:∵是在恒容量热器内进行,∴Δu=Q-W=Q- P ΔV=Q-P ?0=Q v ,∴Δr U 0

m =Q v =-82.7KJ , 根据(见P 253公式6-18)ΔrH m θ

=Δr U m +ΔrRT=-82.7+ΔrRT

=-82.7+ΔnRT=-82.7+(2-4)RT=-82.7-1000298

314.82??=-87.65 KJ.mol -1

5.查表求298K 时下列反应的反应热:(1)3NO 2(g )+H 2O (l )→2HNO 3(l )+NO (g ) (2)CuO (s )+H 2→Cu (s )+H 2O (g )

解:(1)查得Δf H 0

NO2 Δf H 0

H2O (l ) Δf H 0

HNO3(l)

Δf H 0

NO(g)

33.18 -285.83 -173.21 90.25

∴ Δr H θ

= -2?173.21+90.25-3?33.18+285.83=-69.88KJ.mol -1

(2)查得Δf H

θ

CuO (S) H 2(g ) Cu(S) H 2O(g)

-157.3 0 0 –241.82

∴ Δr H θ=-241.82+0-(-157.3)-0=-84.52 KJmol -1

6. N 2O 4在反应器中受热分解,当产物中有1molNO 2 生成时,分别按下列两个反应方程式计算,反应进度各是多少?(1) N 2O 4→2NO 2 ;21N 2O 4→NO 2

解:(1) N 2O 4→2NO 2 :当有1molNO 2生成时 ξ=201-=21mol

(2)

21

N 2O 4→NO 2 : 当有1molNO 2生成时 ξ=10

1-=1mol

7.在一只弹式量热计中燃烧0.2molH 2(g)生成H 2O(l) ,使量热计温度升高0.88K ,当0.010mol 甲苯在此量热计中燃烧时,量热计温度升高0.615K ,甲苯的燃烧反应为

C 7H 8+9O 2→7CO 2+4H 2O(l)

求该反应的Δr H m θ

。已知Δf H m θ

(H 2O,l )=-285.8kJ.mol -1

解:先计算出该量热计的热容C: H 2(g) +

2

1O 2(g) → H 2O , 已知Δf H m θ(H 2O,l)=-285.8 KJmol -1

也就是说,生成1mol 的H 2O(l)可放出285.8 KJmol -1

的热,题目告诉你是0.20 mol 的H 2,燃烧,所以,生成的水为0.2mol(H 2O,l),所以:

1 285.8

0.2 x 解得x=57.16kJ,即燃烧0.2molH 2生成0.20mol 液态的

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16KJ,使量热计温度升高0.88K, ∴量热计的热容C=57.16/0.88=64.95KJ/K 。

燃烧0.01.mol 甲苯时,量热计温度升高了0.615K,故甲苯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64.95?0.615=39.947KJ ,即燃烧0.010mol 甲苯时,放出了39.947KJ 热量 燃烧1mol 甲苯时放出的热量为yKJ: 0.010 39.947

1 y

解得y=3994.7KJ ,

8.已知下列热化学反应

Fe 2O 3(s) +3CO(g) → 2Fe(s) +3CO 2(g) Δr H m θ

=-27.61kJ.mol -1

(1) 3 Fe 2O 3(s) + CO(g) → 2Fe 3O 4(s)+ CO 2(g) Δr H m θ

=-58.58kJ.mol -1

(2) Fe 3O 4(s) + CO(g) → 3FeO(s) + CO 2(g) Δr H m θ

=38.07kJ.mol -1

(3) 求反应FeO(s) + CO(g) → Fe(s)+ CO 2(g)的Δr H m θ

解:通过组合不难发现:

2

1(1)式-61(2)式 -31

(3)式=(4)式

根据盖斯定律则有Δf H 4=21ΔH 1-61ΔH 2 –31ΔH 3

=21(-27.61)-61(-58.58)-31(+38.07)=-16.73 KJ.mol -1

9.为什么在标准状态下稳定单质的熵不为零?

解: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在绝对零度(0K )时,任何纯物质完整晶体熵值为零。 10.分析下列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条件

(1) 2N 2(g)+ O 2(g) → 2N 2O(g) Δr H m θ

=163kJ.mol -1

(2) Ag(s)+

2

1

Cl 2(g) → AgCl(s) Δr H m θ=-127kJ.mol -1

(3) HgO(s) → Hg(l)+ 2

1O 2 Δr H m θ=91kJ.mol -1

(4) H 2O 2(l) → H 2O+1O 2 Δr H m θ

=-98kJ.mol -1

解;(1)查得 S θN2O(g)=219.74 ∴Δr S θ=2?219.74-2?191.50-205.03=-148.55K -1mol

-1

S θ

N2(g)=191.50 ∵ΔH>0, ΔS<0 ∴根据ΔG=ΔH-T ΔS

O

θ2(g)

=205.03

ΔG 永远是大于零,即ΔG>0 ∴任何温度下均不自发。

另一种解法:从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反应前为3体积的气体,反应后生成2体积的气体。气体体积缩小,熵值减小,即ΔS<0

∵ΔH<0 ΔS<0 ∴ΔG=ΔH-T ΔS>0 ∴任何温度下,均非自发 (2)从反应方程式可知,从气体物质生成固态物质,熵值减小 即ΔS<0 ∵ΔH<0 ΔS<0 ∴在低温时,反应能自发进行。 查得:

S θ

Ag(s) Cl 2(g) AgCl(s)

42.55 222.96 96.23

∴ΔrS θ

=96.23-42.55-21?222.96 =-57.8 JK -1

mol -1

∴ΔG =ΔH-T ΔS , T<8.57127000--=2197K ∴T<2197 K 时,自发

(3)从方程式分析 该反应原于熵增过程 即ΔS>0

∵ΔH>0 ΔS>0 ∴根据ΔG=ΔH-T ΔS 在高温条件下,该反应可自发进行。 查得: S

θ

HgO(s) Hg(l) O 2(g)

70.29 76.02 205.03

∴ΔrS θ

=76.02+1?205.03-70.29=108.25 J.K -1

.mol -1

∴ΔG =ΔH-T ΔS<0 , T>S T ?? =(91?1000)/108.25=840.6K

即T>840.6K 时该反应自发进行。

(4)从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属于熵增过程,即ΔS>0 ∵ΔH<0,ΔS>0,

∴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过程。

11.通常采用的制高纯镍的方法是将粗镍在323K 与CO 反应,生成的Ni(CO)4经提纯后在约473K 分解得到纯镍

已知反应的Δr H θr m 纯镍的合理性。 解:从方程式

可知该反应为熵减过程,即Δr S m θ<0 ∵Δr H θ

<0, Δr S m θ<0

∴根据ΔG=ΔH-T ΔS 在低温条件下 ΔG<0 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即向正方向进行 高温条件下,该反应的逆反应为自发过程:

ΔG=ΔH-T ΔS>0 -161+T ?420?10-3>0 T>161/(420?10-3)=383K 即当温度T>383K 时,该反应的逆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该反应提纯镍是合理的。 12.已知下列键能数据

键 N ≡N N -F N -Cl F -F Cl -CL 键能/kJ.mol -1 942 272 201 155 243

试由键能数据求出标准生成热来说明NF 3在室温下较稳定而NCl 3却易爆炸。

解:21N 2 +

23F 2 = NF 3

2

1

?942 2

3?155 3?272

Δr H θ

=Δf H NF3θ=-(3?272-21?942-23

?155)= -112.5KJ mol -1 21N 2 +

23Cl 2= NCl 3

2

1?942

2

3?243 3?201

Δr H θ

=Δf H θNCl3 = -(3?201-21?942-23

?243)=232.5 KJ mol -1

13.已知下列数据

Δf H m θ(CO 2,g)= -393.5 KJ. mol -1 Δf H m θ(Fe 2O 3,s)= -822.2 KJ. mol -1 Δf G m θ(CO 2,g)= -394.4KJ. mol -1 Δf G m θ(Fe 2O 3,s)= -741.0 KJ. mol -1 Fe 2O 3(s)+

2

3

C(s) → 2Fe(s)+

2

3CO 2(g)在什么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解:Fe 2O 3(s)+ 2

3C(s) → 2Fe(s)+ 2

3CO 2(g)

该反应的:Δr H θ

=23?Δf H θCO2 -Δf H θFe2O3(s) = -23

?393.5-(-822.2)=231.95KJ.mol -1 Δr G m θ =23Δf G θCO2 -Δf G θFe2O3(S) = -23?394.4-(-741.0)=149.4 KJ mol -1

∵T=298K 根据Δr G m θ=Δr H m θ-TΔrS m θ

∴可以求得ΔrS m θ=(Δr H m θ-Δr G m θ)/T=(231.95-149.4)/298=0.277 KJ. K -1.mol -1 根据Δr G=Δr H-T ΔS<0 才能自发,∴T>Δr H/ΔS=231.95/0.277=837.4K ∴该反应在T>837.4K 时才能自发进行。

14.查表求反应CaCO 3(s) → CaO(s)+CO 2(g)能够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 解:查的Δf H θ

CaCO 3(s) → CaO(s) + CO 2(g)

-1206.9 -635.1 -393.51

S m θ

92.9 39.75 213.64

∴Δr H θ

=-393.51-635.1+1206.9=178.29 KJ .mol -1

Δr S θ

=213.64+39.75-92.9=160.49 J.K -1.mol -1

根据Δr G θ=Δr H θ-T ΔS θ

<0 才能自发

∴T ΔS θ>Δr H θ

T>Δr H θ

/ΔS θ

=49

.1601000

29.178?=1110.9K ∴当T>1110.9K 温度时,该反应可以自发。 15.已知下列数据

Δf H m θ(Sn,白)= 0 ;Δf H m θ(Sn,灰)=-2.1 KJ.mol -1;

S m θ

(Sn,白)= 51.5 J.K -1.mol -1;S m θ

(Sn,灰)= 44.3 J.K -1.mol -1。

求Sn(白) 与Sn(灰)的相变温度。 解: Sn (白)→ Sn (灰) Δf H θ

0 -2.1 Δr H

θ

m =-2.1-0=-2.1KJ.mol

-1

S m θ

51.5 44.3 Δr S m θ

= 44.3-51.5=-7.2 J.K -1.mol -1 Δr G θ

=Δr H θ

-T Δr S θ

<0 T<-2.1?1000/(-7.2)=291.7 K

有机化学高鸿宾第四版答案第六章立体化学

第六章 立体化学 (一) 在氯丁烷和氯戊烷的所有异构体中,哪些有手性碳原子? 解:氯丁烷有四种构造异构体,其中2-氯丁烷中有手性碳: CH 3 C CH 3CH 3Cl CH 3 CH 2CH 3 Cl CH 3CH 2CH 2CH 2Cl *3 Cl CH 3CH 2 氯戊烷有八种构造异构体,其中2-氯戊烷(C 2*),2-甲基-1-氯丁烷(C 2*),2-甲基-3-氯丁烷(C 3*)有手性碳原子: CH 3 C CH 3CH 3CH 2Cl CH 3(CH 2)4Cl CH 3CH 2CH 2CHCH 3 Cl CH 3CH 22CH 3 Cl CH 3CHCHCH 3 CH 3 Cl CH 3CHCH 2CH 3 2Cl CH 3CCH 2CH 3 CH 3CH 3CHCH 2CH 2Cl CH 3 * * * (二) 各写出一个能满足下列条件的开链化合物: (1) 具有手性碳原子的炔烃C 6H 10; (2) 具有手性碳原子的羧酸C 5H 10O 2 (羧酸的通式是C n H 2n+1COOH)。 解: (1) CH 3CH 2CHC CH CH 3 * (2) CH 3CH 2CHCOOH CH 3 *

(三) 相对分子质量最低而有旋光性的烷烃是哪些?用Fischer 投影式表明它们的构型。 解: CH 2CH 3 CH 2CH 2CH 3 H CH 3 和 CH 2CH 32CH 2CH 3H CH 3 CH 2CH 3 3)2 H CH 3 和 CH 2CH 3CH(CH 3)2H CH 3 (四) C 6H 12是一个具有旋光性的不饱和烃,加氢后生成相应的饱和烃。C 6H 12不饱和烃是什么?生成的饱和烃有无旋光性? 解:C 6H 12不饱和烃是CH 2CH 3CH=CH 2H CH 3或CH 2CH 3 CH=CH 2 H CH 3,生成的饱和烃无旋光性。 (五) 比较左旋仲丁醇和右旋仲丁醇的下列各项: (1) 沸点 (2) 熔点 (3) 相对密度 (4) 比旋光度 (5) 折射率 (6) 溶解度 (7) 构型 解: (1)、(2)、(3)、(5)、(6)相同; (4)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7)构型互为对映异构体。

高分子化学第六章答案

第五章离子聚合 2.将1.0×10-3mol萘钠溶于四氢呋喃中,然后迅速加入2.0mol的苯乙烯,溶液的总体积为1L。假如单体立即均匀混合,发现2000秒钟内已有一半单体聚合,计算在聚合了2000秒和4000秒时的聚合度。 解:无终止的阴离子聚合速率为R p=k p[M-][M] 以萘钠为引发剂时,由于聚合开始前,引发剂就以定量地离解成活性中心 ∴[M-]=[C]=1.0×10-3mol/L 将R p式改写为-d[M]/dt=k p[C][M] 积分得ln([M]0/[M])=k p[C]t 已知t1=2000秒时,[M]0/[M]1=2,代入上面积分式: ln2=k p×2000 ∴k p[C]=ln2/2000 设当t2=4000秒时,剩余单体浓度为[M]2 ln([M]0/[M]2)=k p[C]t2=ln2/2000×4000=1.386 ∴[M]2= [M]0/4 则反应掉的单体浓度为[M]0-[M]0/4=3[M]0/4 根据阴离子聚合的聚合度公式x n=n[M]/[C] (双阴离子n=2) [C]为引发剂浓度 ∵聚合到2000秒时,单体转化率为50%,则反应掉的单体浓度为50%[M]0 ∴= x n×50%[M]0/[C]=2×50%×2.0/(1.0×10-3)=2000 n 已求得聚合到4000秒时,反应掉的单体浓度为3[M]0/4 ∴= x n×(3[M]0/4)/[C]=2×(3/4)×2.0/(1.0×10-3)=3000 n

4.异丁烯在四氢呋喃中用SnCl 4-H 2O 引发聚合。发现聚合速率R p ∝[SnCl 4][H 2O][异丁烯]2。起始生成的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0。1.00g 聚合物含3.0×10-5mol 的OH 基,不含氯。写出该聚合的引发、增长、终止反应方程式。推导聚合速率和聚合度的表达式。指出推导过程中用了何种假定。什么情况下聚合速率是水或SnCl 4的零级、单体的一级反应? 解:根据题意,终止是活性中心与反离子碎片结合。 ① 引发:SnCl 4+H 2 O H (SnCl 4OH) H (SnCl 4OH)+CH 2C CH 3 3 k i CH 3 C CH 3 3 (SnCl 4OH) 增长: CH 3 C CH 3 CH 3 (SnCl 4OH)+CH 2C CH 3CH 3 p CH 2C CH 3 CH 3 C CH 3 CH 3 CH 3 (SnCl 4OH) +M CH 2 C CH 3 CH 3 C CH 3CH 2CH 3 C CH 3 CH 3 CH 3 (SnCl 4OH)n 终止: CH 2C CH 3 3 C CH 3CH 23 C CH 3 CH 3 3 (SnCl 4OH)n t CH 2C CH 3 3 C CH 3CH 23 C CH 3 CH 3 3 OH+SnCl 4n ② 各步反应速率方程为 R i =k i [H +(SnCl 4OH)-][CH 2=C(CH 3)2]=k 络k i [SnCl 4][H 2O][CH 2=C(CH 3)2] (k 络=[H +(SnCl 4OH)-]/[SnCl 4][H 2O]) R p =k p [HM +(SnCl 4OH)-][CH 2=C(CH 3)2]

第六章 化学平衡练习题说课材料

第六章化学平衡练 习题

第六章 化学平衡练习题解答 练习6.1 反应的r m G ?是(),/T p G ξ??,它可表示为G -ξ图中的 线。化学亲和势是 。 练习6.2 T 、p 及组成恒定时反应n 的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变r m G ?与化学势的关系是 。 练习6.3 已知气相反应A(g)+B(g)D(g)??→←??在温度T 时的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变r m G ?(T ),用r m G ?(T )判断反应自动进行的方向和限度的条件是 。 练习6.4 如用化学亲和势判断反应的方向和程度的判式是 。 练习6.5 混合吉布斯自由能的定义是 ,化学反应通常不能进行到底的本质原因是 。 练习6.6 假设让反应能够进行到底,则使其反应在 中进行,使反应物和产物 。 讨论6-1 化学平衡的热力学条件是什么?它遵循什么原则?化学反应为何不能进行到底?怎样才能进行到底? 练习6.7 p K 与p Q 与分压力的关系不同的地方在于 。 练习6.8 在298 K 时反应N 2O 4(g)=2NO 2(g)的p K = 0.1132,当242(N O )(NO )1kPa p p ==时反应将向 移动。当 24(N O )10kPa,p =p (NO 2)=1 kPa 时,反应将向 移动。 练习6.9 若用下列两个化学计量方程来表示合成氨的反应, (1) 2233H (g)+N (g) 2NH (g) r m,1G ? ,,1p K (2)22331H (g)+N (g) NH (g)2 2 r m,2G ? ,,2p K 。,1p K = ;r m,1G ? = 。 练习6.10 标准平衡常数与经验平衡常数的区别是 。 练习6.11 298.15 K 时,平衡C 6H 6(l ) C 6H 6(g )的平衡常数 ,298.15 K 时苯的蒸汽压 。(已知苯的正 常沸点为80.15 ℃,它在10℃时的蒸汽压为5.96 kPa 。) 讨论6-2 Van t Hoff 等温方程有两种形式,哪种形式更严格?二者之间的差异如何? 练习6.12 在温度T ,压力p 时,理想气体反应()()()26224C H g H g +C H g 的平衡常数c x K K 比值为 。 练习6.13 对于理想气体间反应,以各种形式表示的平衡常数中,其值与温度和压力皆有关系的是 。 练习6.14 已知化学反应为A B B A+ B νν0,试证明该反应的()() B A eq eq B A B A b K T x b νν≠??= ? ? ?∏。 练习6.15 合成氨反应为3H 2(g )+N 2(g )2NH 3(g ),所用反应物氢气和氮气的摩尔比为3:1,在673 K 、 1000 kPa 压力下达成平衡,平衡产物中氨的摩尔分数为0.0385。试求:该反应在该条件下的标准平衡常数。 练习6.16 K 与p K 、f K 、a K 的区别是 。 讨论6-3 标准平衡常数是如何定义的?它与平衡时的压力和浓度关系是不是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式?它们的等式关 系是否绝对成立?如果不成立,其差异何在? 练习6.17 K 与平衡的压力的关系式中只出现气相的物质压力原因是 。 练习6.18 分解压是 ,解离压是 ,分解压和解离压的区别和联系是 。 练习6.19 设某分解反应为()()()A s B g +2C g →,若某平衡常数和解离压力分别为K ,p ,写出平衡常数与解离压力 的关系式 。 练习6.20 373 K 时,()()()()323222NaHCO s Na CO s CO g H O g =++反应的0.231p K =。(1)在 2310m - 的抽空容器中, 放入0.1 mol ()23Na CO s ,并通入0.2 mol ()2H O g ,问最少需通入物质的量为多少的()2CO g ,才能使 ()23Na CO s 全部转化成()3NaHCO s ?(2)在373 K ,总压为101 325 Pa 时,要在()2CO g 及()2H O g 的混合 气体中干燥潮湿的()3NaHCO s ,问混合气体中()2H O g 的分压应为多少才不致使()3NaHCO s 分解? 讨论6-4 对于纯固相的反应有没有平衡问题?它们与纯物质之间有没有平衡常数的浓度表达式? 练习6.21 试估计能否像炼铁那样,直接用碳来还原TiO 2(s),TiO 2(s)+C(s) =Ti(s)+CO 2( g)

环境化学答案73006

第一章绪论 4.根据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和特点以及其发展动向,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环境化学这门课程 (1)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特点:环境化学是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它既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化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 (2)环境化学的发展动向:国际上较为重视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相互耦合的研究;重视化学品安全评价;重视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等全球变化问题。我国优先考虑的环境问题中与环境化学密切相关的是:以有机物污染为主的水质污染;以大气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主的城市空气污染;工业有毒有害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对大气、水和土地的污染等。 (3)学好这门课的观点:环境化学包含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化学多个分支学科,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中的来源、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这就决定了环境化学研究中需要运用现场研究、实验室研究、实验模拟系统研究和计算机模拟研究相结合的系统研究方法,主要以化学方法为主,还要配以物理、生物、地学、气象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因此,要求研究人员具有较广泛的各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动手能力。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当以开阔的视野,除了环境化学之外,广泛涉猎各相关学科,并注重培养自己的实验操作,如此才可能学好这门课。 5、环境污染物有哪些类别当前世界范围普遍关注的污染物有哪些特征 答:环境污染物的类别:环境污染物按受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染物等;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和固体污染物;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按污染物在环境中物理、化学性状的变化,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称为原生污染物,二次污染物又称为次生污染物)。当前世界范围最关注的化学污染物主要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突变、致癌变和致畸变作用的所谓“三致”化学污染物,以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 1大气的主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每个层次具有哪些特点 根据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划分的:对流层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上升100m,温度降低℃、密度大;平流层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加、空气没有对流运动,平流运动占优势、空气比对流层稀薄得多、有厚约20km的一层臭氧层;中间层温度随海拔增加迅速降低、空气较稀薄、对流运动非常激烈;热层空气高度电离、更加稀薄、大气温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加。

有机化学选择题以及答案

有机化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1.A 2.D 3.C 4.B 5.C 6.C 7.D 8.D 9.C 10.D 1. 在下列化合物中,偶极矩最大的是 ( A ) A.CH3CH2Cl B. H2C=CHCl C. HC≡CCl D CH3CH=CHCH3 2. 根据当代的观点,有机物应该是 ( D ) A.来自动植物的化合物 B. 来自于自然界的化合物 C. 人工合成的化合物 D. 含碳的化合物 3. 1828年维勒(F. Wohler)合成尿素时,他用的是 ( B ) A.碳酸铵 B. 醋酸铵 C. 氰酸铵 D. 草酸铵 4. 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之一就是多数有机物都以 ( ) A.配价键结合 B. 共价键结合 C. 离子键结合 D. 氢键结合 5. 根椐元素化合价,下列分子式正确的是 ( ) A.C6H13 B. C5H9Cl2 C. C8H16O D. C7H15O 6. 下列共价键中极性最强的是 ( ) A.H-C B. C-O C. H-O D. C-N 7. 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 ( ) A.C2H5OC2H5 B. CCl4 C. C6H6 D. CH3CH2OH 8. 下列溶剂中最难溶解离子型化合物的是 ( ) A. H2O B. CH3OH C. CHCl3 D. C8H18 9. 下列溶剂中最易溶解离子型化合物的是 ( ) A.庚烷 B. 石油醚 C. 水 D. 苯 10. 通常有机物分子中发生化学反应的主要结构部位是 ( )

A.键 B. 氢键 C. 所有碳原子 D. 官能团(功能基) 第二章烷烃 第二章:1.C 2.C 3.B 4.D 5.A 6.D 7.D 8.D 9.D 10.C 11.D 12.C 13.C 14.B 15.D 16.A 17.C 18.C 19.B 20.D 21.C 1. 在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中,不同类型的氢被取代活性最大的是 ( ) A.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那个都不是 2. 氟、氯、溴三种不同的卤素在同种条件下,与某种烷烃发生自由基取代时,对不同氢选择性最高的是( ) A.氟 B. 氯 C. 溴 D. 3. 在自由基反应中化学键发生 ( ) A. 异裂 B. 均裂 C. 不断裂 D. 既不是异裂也不是均裂 4. 下列烷烃沸点最低的是 ( ) A. 正己烷 B. 2,3-二甲基戊烷 C. 3-甲基戊烷 D. 2,3-二甲基丁烷 5. 在具有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构造异构体中,最稳定的是 ( )的异构体 ( ) A. 支链较多 B. 支链较少 C. 无支链 6. 引起烷烃构象异构的原因是 ( ) A. 分子中的双键旋转受阻 B. 分子中的单双键共轭 C. 分子中有双键 D. 分子中的两个碳原子围绕C-C单键作相对旋转 7. 将下列化合物绕C-C键旋转时哪一个化合物需要克服的能垒最大 ( ) A. CH2ClCH2Br B. CH2ClCH2I C. CH2ClCH2Cl D. CH2ICH2I 8. ClCH2CH2Br中最稳定的构象是 ( )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6-1 : 写出下列各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 (1)2SO2(g) + O 2(g) = 2SO 3(g) (2)NH4HCO3(s) = NH 3(g) + CO 2(g) + H 2O(g) (3)CaCO3(s) = CO 2(g) + CaO(s) (4)Ag 2O = 2Ag(s) + 1/2 O 2(g) (5)CO2(g) = CO 2(aq) (6)Cl 2(g) + H 2O(l) = H +(aq) + Cl -(aq) + HClO(aq) (7)HCN(aq) = H +(aq) + CN - (aq) (8)Ag 2CrO4(s) = 2Ag +(aq) + CrO 42- (aq) (9)BaSO4(s) + CO 32-(aq) = BaCO 3(s) + SO 42-(aq) 2+ + 3+ (10)Fe 2+(aq) + 1/2 O 2(g) + 2H +(aq) = Fe 3+(aq) + H 2O(l) 6-2: 已知反应 ICl(g) = 1/2 I 2(g) + 1/2 Cl 2(g) 在 25℃ 时的平衡常数为 K θ = 2.2 × 10-3,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1)ICl(g) = I 2(g) + Cl 2(g) (2)1/2 I 2(g) + 1/2 Cl 2(g) = ICl(g) 6-3: 下列反应的 Kp 和 Kc 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1)4H 2(g) + Fe 3O4(s) = 3Fe(s) + 4H 2O(g)

(2)N 2(g) + 3H 2(g) = 2NH 3(g)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高教四版)第六章

第六章对映异构 1.说明下列各名词的意义: ⑴旋光性:⑵比旋光度:⑶对应异构体:⑷非对应异构体:⑸外消旋体:⑹内消旋体: 答案: (1)(1)能使偏光振动平面的性质,称为物质的旋光性。(2)通常规定1mol含1 g旋光性物质的溶液,放在1 dm (10cm)长的成液管中测得的旋光度,称为该物质的比旋光度。 (3)构造式相同的两个分子由于原子在空间的排列不同,彼此互为镜象,不能重合的分子,互称对应异构体。 (4)(答案)构造式相同,构型不同,但不是实物与镜象关系的化合物互称非对应体。 (5)一对对应体右旋体和左旋体的等量混合物叫外消旋体。 (6)分子内,含有构造相同的手性碳原子,但存在对称面的分子,称为内消旋体,用meso表示。 2. 下列化合物中有无手性C(用*表示手性C) (1)(2)(3)(4) 答案: (1)(2)无手性碳原子(3) (4) 3、分子式为C3H6DCl所有构造异构体的结构式,在这些化合物中那些具有手性?用投影式表示它们的对应异构体。 答案: 解:⑴ (手性) ⑵(无手性)

⑶(手性) ⑷(无手性) ⑸ 4. ⑴丙烷氯化已分离出二氯化合物C3H6Cl2的四种构造异构体,写出它们的构造式:⑵从各个二氯化物进一步氯化后,可得的三氯化物(C3H5Cl3)的数目已由气相色谱法确定。从A得出一个三氯化物,B给出两个, C和D各给出三个,试推出A,B的结构。⑶通过另一合成方法得到有旋光性的化合物C,那么C的构造式是什么?D的构造式是怎样的?⑷有旋光的C氯化时,所得到的三氯丙烷化合物中有一个E是有旋光性的,另两个无旋光性,它们的构造式怎样? 答案: (1) (2) 解:A:CH3CClCH3 B ClCH2CH2CH2Cl (3) (4)解:另两个无旋光性的为:CH2ClCHClCH2CCl和CH3CCl2CH2Cl

高分子化学(第五版)潘祖仁版课后习题答案32996

第一章 绪论 计算题 1. 求下列混合物的数均分子量、质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 a 、组分A :质量 = 10g ,分子量 = 30 000; b 、组分B :质量 = 5g ,分子量 = 70 000; c 、组分C :质量 = 1g ,分子量 = 100 000 解:数均分子量 质均分子量 分子量分布指数 w M /n M =46876/38576 = 1.22 第2章 缩聚与逐步聚合 计算题 2. 羟基酸HO-(CH 2)4-COOH 进行线形缩聚,测得产物的质均分子量为18,400 g/mol -1,试计算:a. 羧基已经醌化的百分比 b . 数均聚合度 c. 结构单元数n X 解:已知100,184000==M M w 根据p p X M M X w w w -+==110和得:p=0.989,故已酯化羧基百分数为98.9%。 8. 等摩尔的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在280℃下封管内进行缩聚,平衡常数K=4,求最终 n X 。另在排除副产物水的条件下缩聚,欲得100=n X ,问体系中残留水分有多少? 解:3111=+=-=K p X n 9. 等摩尔二元醇和二元酸缩聚,另加醋酸1.5%,p=0.995或0.999时聚酯的聚合度多少? 解:假设二元醇与二元酸的摩尔数各为1mol ,则醋酸的摩尔数为0.015mol 。N a =2mol ,N b =2mol ,015.0'=b N mol 当p=0.995时, 当p=0.999时, 14题 18. 制备醇酸树脂的配方为1.21mol 季戊四醇、0.50mol 邻苯二甲酸酐、0.49mol 丙三羧酸[C 3H 5(COOH )3],问能否不产生凝胶而反应完全? 解:根据配方可知醇过量。 89.02==f p c ,所以必须控制反应程度小于0.89过不会产生凝胶。 第三章 自由基聚合 (这章比较重要) 思考题

第六章 化学平衡

第六章 化学平衡 一、选择题 1、在恒温恒压下,某一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一定成立的关系式是( ) (A)Δr G m >0 (B)Δr G m <0 (C)Δr G m =0 (D)Δr G m ?>0 2、当产物的化学势之和小于反应物的化学势之和时一定是( ) (A)Δr G m (ξ)<0 (B)Δr G m (ξ)>0 (C)Δr G m ?=0 (D)Δr G m (ξ)=(?G/?ξ)T ,p 3、对于理想混合物反应体系,标准反应自由能与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K RT G ln m r -=? (B) x K RT G ln m r -=? (C) a K RT G ln m r -=? (D) c K RT G ln m r -=? 4、在恒温恒压下,化学反应 a A + b B = l L + m M 的ΔrGm 所代表的意义在下列说法中哪种是错误的? ( ) (A)Δr G m 表示有限物系中反应进行时产物与反应物间的吉氏自由能之差(即终态与始态的自由能之差) (B)Δr G m 表示有限的反应物系处于该反应进度a 时的反应倾向 (C)Δr G m 表示若维持各反应物化学势不变时发生一个单位反应时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D)Δr Gm 代表变化率(?G/?a)T,p ,即表示在 G-a 图上反应进度为a 时的曲率线斜率 5、已知1000K 时,(1)CO(g)+1/2 O 2(g)=CO 2(g) K ?⑴=1.659×1010 (2)C(s)+CO 2(g)=2CO(g) K ?⑵=1.719 则反应C(s)+1/2 O 2(g)=CO(g)的K ?⑶为( ) (A)9.651×1010 (B) 1.036×1010 (C)4.731×1010 (D)2.852×1010 6、在298K 时N 2O 4(g)=2NO 2(g)的K ? =0.142,当p(N 2O 4)=101.325kPa ,p(NO 2)=10.133kPa 时, 判断反应的方向为( ) (A)Q a K ?,非自发 (C)Q a = K ?,平衡 (D)Q a < K ?,非自发 7、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dlnK ?/dT=Δr H m ?/RT 2,对于任一反应( ) (A)K ?必然随温度升高而加大 (B) K ?必然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K ?不随温度而变 (D)随温度升高K ?可增大、减小或不变

第六章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卤代烃 1.回答下列问题 (1).在CH3CH2Cl(I),CH2═CHCl(II),CH≡CCl(III),C6H5Cl(IV)四种一氯代烃中,按C-X键键长次序排列,并讨论其理由。 解: IV< II < III C> D> A (3).四种化合物(A) CH3CHClCH2OH,(B) CH3CHNH2CH2Br ,(C) HC≡CCH2Cl,(D) CH3CONHCH2CH2Cl 中,哪些能生成稳定的格氏试剂?为什么? 解: D (4).比较(A) CH3CH2CH2CH2Cl,(B) (CH3)2CHCH2Cl,(C) CH3CH2CH(Cl)CH3,(D) (CH3)3CCl四个氯代烃,它们发生S N2反应情况如何。 解: A> B> C> D (5).将①苄溴,②溴苯,③1–苯基–1–溴乙烷,④1–溴–2–苯基乙烷四个化合物按 S N1 反应的反应活性顺序排列,并讨论其理由。 解: ③>①>④>② (6).不活泼的乙烯型卤代烃能否生成格氏试剂?为什么? 解:由于卤原子与双键间的 p-π共轭效应,使C-X键之间的键能增加,难以断裂。 (7).化合物:(A)正溴戊烷,(B)叔溴戊烷,(C)新戊基溴,(D)异戊基溴分别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醇,讨论它们的反应速率的差异? 解: A> D> C> B (8).用极性溶剂代替质子溶剂对(A) S N1,(B) S N2,(C) 烯的亲电加成, (D) 醇的失水反应有何影响? 解: 极性溶剂有利于S N1反应和烯的亲电加成反应的进行,不利于S N2反应和醇的失水反应的发生。 (9). 2–氯环己醇的反式异构体可以跟碱反应转化成环氧化物, 但顺式异构体却不能, 为什么? 解: 2–氯环己醇的反式异构体跟碱反应时,进行反式消除,热力学能量低,反应速率快, 顺式异构体则不能。 (10).试以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CH3CH2CH2I,CH3CH2CH2Br,(CH3)3CBrCH2═CHCH2Br。解: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为(CH3)3CBrCH2═CHCH2Br,剩下的两种加入硝酸银的醇溶液根据颜色来鉴别。 2.写出下列各组反应物最可能发生的反应式,并指出它们是S N1、S N2、E1还是E2。 (1)碘乙烷+CH3OK+CH3OH (2)氯甲烷+KCN+CH3OH (3)异丙基碘+H2O+热 (4)1,2-二碘乙烷+Mg (5)丁基溴+LiAlH4+Et2O (6)叔丁基碘+NaOH+H2O (7)CH3I+KSCN+EtOH (8)烯丙基溴+CH3COONa+H2O (9)叔戊基溴+Ag2O+H2O+热 (10)2,3-二甲基-2-碘丁烷+NaSH+H2O (11)CH3I + NaNO2+DMF(溶剂) (12)溴甲烷+乙炔钠 (13)CH3CH=CHCl+NaNH2+热 (14)CH3MgCl+氯化锡+Et2O (15)氯乙烷+NH3(无水) (16)2,3-二氯丙烷+NaOH(水溶液) (17) 2,3-二氯丙烷+KOH(醇溶液) (18)PhCH2Cl+NaOH(水溶液) (19)环丙基溴甲烷+H3O+ (20) o-BrPhCH2Cl+Mg+THF(溶剂) 解: 3.推结构题 (1).有一化合物A,分子式为C5H11Br,和NaOH水溶液共热后生成C5H12O(B), B能和钠作用放出氢气,能被重铬酸钾氧化,能和浓硫酸共热生成C5H10(C),C经臭氧化和水解则生成丙酮和乙醛。试推测A,B,C的结构,并写出各步反应式。

第六章化学平衡

一、选择题 1.( ) A B C D 【B】 2. ( ) A △r G m表示有限体系中反应终态和始态的自由能变化 B C △r G m表示维持各组分的化学势不变时,发生一个单位化学反应的自由能 变化 D 根据△r G m的大小可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A】 3. ( ) A B C D 【B】 4. 恒温下某氧化物分解反应:AO2(s)=A(s)+O2(g)的平衡常数为Kp(1),若反应 2AO2(s)=2A(s)+2O2(g)的平衡常数K p(2),则( ) A K p(1) > K p(2) B K p(1) < K p(2) C K p(1) = K p(2) D 有的K p(1) > K p(2),有的K p(1) < K p(2) 【D】 5. 下列平衡常数中都无量纲的是( ) A K f、K p、K B K c、K a、K x C K x、K p、K D K a、K x、K 【D】

6. 加入惰性气体对哪一个反应能增大其平衡转化率( ) A B C D 【A】 7. ( ) A B C D 【A】 8. 在T、p 时,理想气体反应C2H6(g) =H2(g) + C2H4(g)的Kc/Kx 为: ( ) A RT B 1/RT C RT/p D p/RT 【D】 9. 已知分解反应NH2COONH4(s) = 2NH3(g) + CO2(g) 在30℃时的平衡常数K=× 10-4,则此时NH2COONH4(s)的分解压力为:( ) A ×103Pa B ×103 Pa C ×103 Pa D ×103 Pa 【A】 10. 气相反应A+B =2L+M ,在25℃下和恒定容器内进行,最初A 和B 各为 kPa,而没有L和M,平衡时A 和B 均为(1/3)×kPa,则该反应的Kc/(mol·dm-3) 为: ( ) A ×10-3 B 8 C D 16 【A】 11. 在S、H、cV、G、F 几个热力学函数中,其数值与最低能级能量数值的选取 无关的是:( ) A S、H、cV、G、F B cV C cV、S D F、G、H 【C】 12. 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PCl5(g) 在一密闭容器中达到分解平衡。若往容 器中充入氮气,使体系的压力增加一倍(体积不变),则PCl5的解离度将为: (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定【C】

环境化学答案解析

《大气环境化学》第二章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 1.大气的主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每个层次具有哪些特点? (1)主要层次划分:根据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将大气分为四层。 (2)各层次特点: ①对流层:0~18km;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有强烈的空气垂直对流;空气密度大(占大气总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②平流层:18~50km;平流层下部30~35km以下气温变化不大(同温层),30~35km以上随高度升高温度增大(逆温层);有一20km厚的臭氧层,可吸收太阳的紫外辐射,并且臭氧分解是放热过程,可导致平流层的温度升高;空气稀薄,水气、尘埃的含量极少、透明度好,很少出现天气现象,飞机在平流层低部飞行既平稳又安全;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很小,只随地球自转产生平流运动,污染物进入平流层可遍布全球。 ③中间层: 50~80km;空气较稀薄;臭氧层消失;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大气的垂直对流强烈。 ④热层:80~500km;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人类可利用它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讯;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空气更加稀薄,大气质量仅占大气总质量的0.5%。 热层以上的大气层称为逃逸层。这层空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与大气温度不同,大气的压力总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 逆温现象对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有什么影响? 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每上升100m,温度降低0.6℃左右。即是说在数千米以下,总是低层大气温度高、密度小,高层大气温度低、密度大,显得“头重脚轻”。这种大气层结容易发生上下翻滚即“对流运动”,可将近地面层的污染物向高空乃至远方疏散,从而使城市上空污染程度减轻。因而在通常情况下,城市上空为轻度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可是在某些天气条

第六章化学平衡

一、选择题 1.( ) A 0.0595 B 0.00354 C 0.290 D 0.539 【B】 2. ( ) A △r G m表示有限体系中反应终态和始态的自由能变化 B C △r G m表示维持各组分的化学势不变时,发生一个单位化学反应的自由能 变化 D 根据△r G m的大小可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A】 3. ( ) A B C D 【B】 4. 恒温下某氧化物分解反应:AO2(s)=A(s)+O2(g)的平衡常数为Kp(1),若反应 2AO2(s)=2A(s)+2O2(g)的平衡常数K p(2),则( ) A K p(1) > K p(2) B K p(1) < K p(2) C K p(1) = K p(2) D 有的K p(1) > K p(2),有的K p(1) < K p(2) 【D】 5. 下列平衡常数中都无量纲的是( ) A K f、K p、K B K c、K a、K x C K x、K p、K D K a、K x、K 【D】 6. 加入惰性气体对哪一个反应能增大其平衡转化率? ( )

A B C D 【A】 7. ( ) A B C D 【A】 8. 在T、p 时,理想气体反应C2H6(g) =H2(g) + C2H4(g)的Kc/Kx 为: ( ) A RT B 1/RT C RT/p D p/RT 【D】 9. 已知分解反应NH2COONH4(s) = 2NH3(g) + CO2(g) 在30℃时的平衡常数 K=6.55×10-4,则此时NH2COONH4(s)的分解压力为:( ) A 16.63×103Pa B 594.0×103 Pa C 5.542×103 Pa D 2.928×103 Pa 【A】 10. 气相反应A+B =2L+M ,在25℃下和恒定容器内进行,最初A 和B 各为 101.325 kPa,而没有L和M,平衡时A 和B 均为(1/3)×101.325 kPa,则该反应的Kc/(mol·dm-3) 为: ( ) A 4.31×10-3 B 8 C 10.67 D 16 【A】 11. 在S、H、cV、G、F 几个热力学函数中,其数值与最低能级能量数值的选取 无关的是:( ) A S、H、cV、G、F B cV C cV、S D F、G、H 【C】 12. 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PCl5(g) 在一密闭容器中达到分解平衡。若往容 器中充入氮气,使体系的压力增加一倍(体积不变),则PCl5的解离度将为: (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定【C】 13.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PCl5(g)在某种条件下的解离度为 ,改变下列条件, 何者可使α增大?( )

(完整版)环境化学题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2、污染物的性质和环境化学行为取决于它们的化学结构和在环境中的存在状态。 3、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有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三种方式。 4、人为污染源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二、选择题 1、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C A热岛效应 B温室效应C土壤的盐碱化 D噪声 三、问答题 1、环境中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 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OPs的特点:1.毒性极强;2.极难降解;3.滞留时间长,能导致全球性的传播;4.沿食物链浓缩放大,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 5.对人类的影响会持续几代,对人类生存繁衍和可持续发展构成重大威胁。 b.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能干扰机体天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结合或清除的外源性物质,具有拟天然激素或抗天然激素的作用。比如,邻苯二甲酸酯,酚甲烷等,广泛存在于塑料玩具、奶瓶、化妆品和其他塑料消费品中。前者危害男婴的的性征发育,引起生殖系统的癌症,后者可导致女性患上乳腺癌。邻苯二甲酸类衍生物多为酯类,不易溶于水,但能溶于加温过的或者脂肪性食品。 c. “三致”化学污染物 2、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 污染物可在单独环境要素圈中迁移和转化,也可超越圈层界限实现多介质迁移、转化而形成循环。排入水体中的无机汞,经水体微粒物质的吸附、凝聚后很快淀积在沉积物中,并在微生物参与下转变成剧毒的甲基汞再溶于水中,被水生生物吸收和转移,经排泄或腐烂分解后再归还水体,形成一个Hg的生物地球化学流。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 一、填空 1、大气中的NO2可以转化成硝酸、NO3和N2O5。 2、碳氢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参与者。 3、大气颗粒物的去除与颗粒物的颗粒物的粒度和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及性质有关,去除方式有干沉降法和湿沉降法。 4、当今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几个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是由大气污染所引起的。 5、许多大气污染事件都与逆温现象有关,逆温可分为辐射逆温、平流逆温、地形逆温 7、温室气体主要包括CFCs、CO2、CH4、CO、臭氧、C2H2Cl2等,其中对温室效应贡献最大的是二氧化碳。 10、根据温度垂直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逃逸层。 11、硫酸型烟雾为还原性型烟雾,而光化学烟雾为强氧化性型烟雾。 12、大气中CH4主要来自有机物的厌氧发酵过程__、反刍动物以及蚂蚁等的呼吸过程、原油及天然气的泄漏_的排放。 13、导致臭氧层破坏的物种主要有水蒸气、氮氧化物和氟氯烃三类。 二、选择题 1、由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迁移过程中受到ABCD的影响。 A风B湍流C天气形式D地理地势 2、大气中HO自由基的来源有 D 的光离解。 A O3 B H2CO C H2O2 D HNO2 3、烷烃与大气中的HO自由基发生氢原子摘除反应,生成B。 A RO B R自由基 C H2O D HO2 4、酸雨是指pH___ C ___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 A <6.0 B <7.0 C <5.6 D <5.0 5、辐射一定时间产生的A___量可以衡量光化学烟雾的严重程度。 A O3 B NO2 C 碳氢化合物 D SO2 6、大气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D。

高分子化学(第五版)潘祖仁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 计算题 1. 求下列混合物的数均分子量、质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 a 、组分A :质量 = 10g ,分子量 = 30 000; b 、组分B :质量 = 5g ,分子量 = 70 000; c 、组分C :质量 = 1g ,分子量 = 100 000 解:数均分子量 38576 100000 /170000/530000/101 510) /(=++++= = =≡∑∑∑∑∑i i i i i i i n M m m n M n n m M 质均分子量 10300005700001100000 46876 1051 i i w i i i m M M w M m = =?+?+?= =++∑∑∑ 分子量分布指数 w M /n M =46876/38576 = 第2章 缩聚与逐步聚合 计算题 2. 羟基酸HO-(CH 2)4-COOH 进行线形缩聚,测得产物的质均分子量为18,400 g/mol -1,试计算:a. 羧基已经醌化的百分比 b. 数均聚合度 c. 结构单元数n X 解:已知100,184000==M M w 根据 p p X M M X w w w -+= = 110和得:p=,故已酯化羧基百分数为%。 9251,1=+=n n w M P M M 51.92100 92510=== M M X n n

8. 等摩尔的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在280℃下封管内进行缩聚,平衡常数K=4,求最终n X 。另在排除副产 物水的条件下缩聚,欲得 100=n X ,问体系中残留水分有多少 解: 3111 =+=-= K p X n L mol n n K pn K p X w w w n /10*410011 4-==≈=-= 9. 等摩尔二元醇和二元酸缩聚,另加醋酸%,p=或时聚酯的聚合度多少 解:假设二元醇与二元酸的摩尔数各为1mol ,则醋酸的摩尔数为。N a =2mol ,N b =2mol ,015.0' =b N mol 985.0015 .0*222 2, =+= += b b a N N N r 当p=时, 88.79995 .0*985.0*2985.01985 .01211=-++=-++= rp r r X n 当p=时, 98.116999 .0*985.0*2985.01985 .01211=-++=-++= rp r r X n 14题 18. 制备醇酸树脂的配方为 季戊四醇、邻苯二甲酸酐、丙三羧酸[C 3H 5(COOH )3],问能否不产生凝胶而

第6章 化学平衡自测题

第6章化学平衡自测题 1.在T=600 K的温度下,理想气体反应: (1)A(g)+B(g) ? D(g),K 1=0.25; (2)D(g)?A(g)+B(g),K 2=(); (3)2A(g)+2B(g)? 2D(g),K 3 =()。 A 0.25; B 0.0625; C 4.0; D 0.50。 2.在T=380 K,总压p=2?00 kPa下,反应C6H5C2H5(g)? C6H5C2H3(g) +H2(g) 的平衡系统中,加人一定量的惰性组分H2O(g),则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C6H5C2H5(g)的平衡转化率a ()。C6H5C2H3(g)的摩尔分数y(C6H5C2H3)()。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条件不全无法确定。 3.在T,p及组成恒定,且不作非体积功的任一化学反应。 当反应能自动地进行时,则此反应的化学亲和势A(),Δr G m(),J p/ K (); 当反应不能自动进行时,则此反应的A(),Δr G m (),J p/ K (); 当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则此反应的A( ),Δr G m (),J p/ K ()。 A >0; B >1; C =0; D =1; E <0;F<1。 4.在T=300 K,反应A(g)+2B(g)? D(g) 的K =1。在一抽成真空的容器中,通人A,B及D三种理想气体,在300 K时p A=p B=p D=100 kPa,在此条件下,反应()。 A 从右向左自动进行; B 从左向右自动进行; C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D 条件不全无法判断。 5.温度恒定为400 K,在一个带活塞的气缸中,存在下列反应A(g)+B(g)? D(g) 平衡时体积为V,压力为p,D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0(D)。 (1) 在恒温、恒压下,向上述平衡系统中,通人惰性气体C(g),使系统的体积变大,达 到新的平衡时D(g)的物质的量为n1(D),则n1(D)()n0(D); (2) 将通入惰性气体后的平衡系统,恒温压缩到原来的体积V,达到平衡态时D(g)的物 质的量为n2 (D)。则n2(D)()n1(D);n2(D)()n0(D)。 A >; B =; C <; D 两者的关系无法确定。 6.已知反应: (1) 2A(g)+B(g) ?2C(g),其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为:lg K 1=3134/(T/K)-5.43; (2) C(g)+D(g) ?B(g),其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为:lg K 2=-1638/(T/K)-6.02; (3)反应2A(g)+D(g) ?C(g)的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为:lg K 3=A/(T/K)+ B,式中A和B的量纲皆为一,A=();B=()。() A A=4 772,B=0.59; B A=1 496,B=-11.45; C A=-4772;B=-0.59; D A=-542,B=17.45。 7.已知反应:2A(g)+D(g)? C(g)的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 lg K =1 496/(T/K)-11.45 此反应在T=400 K,p =100 kPa下的Δr H m=( )kJ?mol-1;Δr S m=( )J?K-1?mol- 1。( ) A -2.447,-95.201; B 1.496,-11.45; C -28.64,-219.2; D 28.64,219.2。 8.已知反应:2A(g)+D(g)? B(g)的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 lg K =3 444.7/(T/K)-26.365 起始配料比n(A)/n(D)=2。当对反应的平衡系统恒压升温时,此反应的K (); D(g)的平衡转化率a();Δr S m ();Δr H m ();Δr G m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一定变化方向。 9.对于反应CH4(g)+2O2(g)? CO2(g)+2H2O(g), (1)恒压下,升高反应系统的温度,此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CO2(g)的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