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是同义词,已合并。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目录

简介

会议主题

“地球在我们手中”

简介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联合国于1992年6月3~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会议。这是继1972年6月瑞典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环境与发展领域中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国际会议。有183个国家代表团,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有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到会讲话。中国总理李鹏应邀出席了首脑会议,发表了重要讲话,进行了广泛的高层次接触。国务委员宋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部长级会议,并作了重要发言。

会议主题

这次大会是在全球环境持续恶化、发展问题更趋严重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围绕环境与发展这一主题,在维护发展中国家主权和发展权,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等根本问题上进行了艰苦的谈判。最后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21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3项文件。会议期间,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进行了开放签字,已有153个国家和欧共体正式签署。这些会议文件和公约有利于保护全球环境和资源,要求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义务,同时也照顾到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和利益。这次会议的成果具有积极意义,在人类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进程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次大会是继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之后,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国际会议。本届大会的会徽是一只巨手托着插着一支鲜嫩树枝的地球,告诉人们:“地球在我们手中。”这次大会的宗旨是回顾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召开后20年来全球环境保护的历程,敦促各国政府和公众采取积极措施,协调合作,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而共同做出努力。会议通过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又称《地球宪章》)和《21世纪行动议程》,154个国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48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还通过了有关森林保护的非法律性文件《关于森林问题的政府声明》。“里约宣言”指出: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互

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世界各国应在环境与发展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为建立一种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而努力。1992巴西首都:里约热内罗会微:一个既像手又像鸽子的图形托起用经纬线表示的地球;地球内左部有一条带着五片叶子的树枝。

“地球在我们手中”

2004-8-9 市环境宣教信息中心《环境与资源保护知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又称“地球会议”。为纪念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召开20周年,1992年6月3日,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中心”组织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6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及100多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在大会上发言,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出席大会并讲话。这次大会是继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之后,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国际会议。大会的会徽是一只巨手托着插着一支鲜嫩树枝的地球,它向人闪昭示“地球在我们手中”。这次会议的宗旨是回顾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召开后20年来全球环境保护的历程,敦促各国政府和公众采取积极措施协调合作,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而共同作出努力,会议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行动议程》,154个国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48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还通过了有关森林保护的非法律性文件《关于森林问题的政府声明》。“里约宣言”指出,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世界各国应在环境与发展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为建立一种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而努力。巴西联合国环发大会之后,各国为履行环保承诺,作出了许多努力。2002年10月,为纪念联合国环发大会10周年,联合国在南非召开环境会议,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出席会议并讲了话。

开放分类:

国际,组织机构,会议,环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评价贸发会议的活动概述-UNCTAD

联合国 TD /B/WP/273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Distr.: General 29 June 2015 Chinese Original: English GE.15-10786 (C) 160715 200715 *1510786* 贸易和发展理事会 框架方案和方案预算工作组 第七十一届会议 2015年9月7日至9日,日内瓦 临时议程项目4(a) 评价贸发会议的活动:概述 贸发会议秘书长的报告 导言 1. 本报告概述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对贸发会议各项方案和项目的外部评价。 提供这些信息是为了较详细地报告所有评价活动,促进总结经验,使贸发会议更好 地对成员国及其他利益攸关方负起责任。 一. 评价结论概要 2. 贸发会议的评价工作是按照相关性、有效性、效率和可持续性的标准进行的, 这些标准与联合国评价小组提出的标准相一致。评价的目的是对业已执行的工作作 出结论,提出改进建议,总结经验教训。这些信息有助于今后工作的设计、规划和 执行。 3. 在本概述所涉报告期内,共完成5次评价。以下段落详细介绍这些评价的主要结论、建议以及经验教训。 A. 评价贸发会议“次级方案2:投资和企业”(2010-2013年) 4. 在贸易和发展理事会第六十届执行会议上,成员国要求对贸发会议“次级方案 2:投资和企业”开展独立评价,目的是参照次级方案2的任务,对2010-2013年 期间工作的相关性、有效性、效率、可持续性及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适当的改进 建议。

TD/B/WP/273 GE.15-10786 (C) 2/7 5. 评价结果显示,次级方案2在数据开发和研究、建立共识及技术合作方面已有 坚实业绩。评价组认为,次级方案2与千年发展目标高度一致,在结合2015年后 可持续发展目标讨论外国直接投资和私营部门投资对发展贡献过程中起到了关键 性作用。评价强调,次级方案2的外国直接投资数据库是独一无二的,其对外国直 接投资问题与政策所作研究得到政策制定者和私人投资者的高度赞誉。评价还认为, 虽然它提供的技术援助有很大需求,但投资和企业司可利用的预算外资源有限,有时很难按照各方愿望迅速满足所有需求。最后,评价认为在次级方案的工作中可将男女平等和妇女赋权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6. 在评价结果基础上,评估组对负责本次级方案的司提出了以下建议:(a) 在本方案层面持续不断跟踪有关投资和私营部门的工作在受益国产生的长期发展影响;(b) 继续更新和改造次级方案2网站,提高对外宣传和传播的效果;(c) (在技术合作处的支持下)更多参加在国家举行的政府与发展伙伴对话会,以获取更多预算外资源;(d) 借助当前有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工作,重新审视如何在次级方案2工作中进一步加强男女平等问题。 7. 管理层对评价结果作出回应,秘书处对所有建议表示欢迎,称将依照评价中提出的建议继续开展工作和落实有关举措。 8. 在工作组会议结束时,成员国赞赏地注意到评价结论,即秘书处在次级方案2下的工作相关性强,影响力大,有广泛的可持续性,在执行上富有成效和效率。成员国还赞赏独立评价小组的评价报告,并强调说独立评价进程对贸发会议很重要,有利于促进信息共享,总结经验,提高方案效果和问责制。 B. 对发展帐户项目的评价 9. 已完成对联合国发展帐户第6批和第7批项目资助的4个项目的外部评价:(a)加强三个生物贸易受益国决策者和商业领袖将“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所致排放量”(REDD+)项目纳入生物贸易战略的能力(项目0809AS);(b)加强发展中国家大学对全球重大发展挑战进行政策分析的能力(项目0809AR);(c)加强国家债务管理机构有效管理资产和负债的能力(项目1011R);(d)加强监管当局和运输业者的能力,从而提高内陆和过境发展中国家的跨界运输效率(项目0809AP)。 (一) 对发展账户项目0809AS 的外部评价:加强三个生物贸易受益国决策者和商业领袖将REDD+项目纳入生物贸易战略的能力 10. 这一项目是在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实施的,目标是加强三个发展中国家按照生物贸易和REDD+做法,制订和实施相互支持的贸易、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能力。它力图通过技术支持和培训,增加政策制定者和商业领袖对生物贸易与REDD+之间联系的认识,从而产生实效。此外,还试图借助既有的南南平台,共享生物贸易和REDD+项目制定和执行的信息和最佳做法。 11. 项目的主要活动成果是编制了英文和西班牙文本培训手册,举办了四次国家和/或区域讲习班,开设了两门电子学习课程,向各受益国提供了咨询服务,组织

1972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又称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简称人类环境宣言.197 2年6月16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全体会议于斯德哥尔摩通过。该宣言是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阐明了与会国和国际组织所取得的七点共同看法和二十六项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 七点共同看法的大意是: ①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能在空前规模上改造和利用环境。人类环境的两个方面,即天然和人为的两个方面,对于人类的幸福和对于享受基本人权,甚至生存权利本身,都是必不可少的。 ②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 ③在现代,如果人类明智地改造环境,可以给各国人民带来利益和提高生活质量;如果使用不当,就会给人类和人类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 ④在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大半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因此,必须致力于发展工作;在工业化的国家里,环境问题一般是同工业化和技术发展有关。 ⑤人口的自然增长不断给保护环境带来一些问题,但采用适当的政策和措施,可以解决。 ⑥我们在解决世界各地的行动时,必须更审慎地考虑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为现代人和子孙后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两个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实现。 ⑦为实现这一环境目标,要求人民和团体以及企业和各级机关承担责任,大家平等地从事共同的努力。各级政府应承但最大的责任。国与国之间应进行广泛合作,国际组织应采取行动,以谋求共同的利益。会议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着全体人民和他们的子孙后代的利益而作出共同的努力。 以这些共同的观点为基础的二十六项原则包括:人的环境权利和保护环境的义务,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防治污染,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发展同保护和改善环境协调一致,筹集资金,援助发展中国家,对发展和保护环境进行计划和规划,实行适当的人口政策,发展环境科学、技术和教育,销毁核武器和其他一切大规模毁灭手段,加强国家对环境的管理,加强国际合作,等等。 这些原则申明了共同的信念: 1. 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在这方面,促进或维护种族隔离、种族分离与歧视、殖民主义和其它形式的压迫及外国同志的政策,应该受到谴责和必须消除。 2. 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其中包括空气、水、土地、植物和动物,特别是自然生态类中具有代表性的标本,必须通过周密计划或适当管理加以保护。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第20课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一、填空题 1. 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2.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3.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联合国可以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被人们称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4.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 6.世贸组织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选择题 7.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这两则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 B ) A.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 B.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 C.带来了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

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8. 近年来,我国遭遇多起国际贸易摩擦事件,处理这类事件的国际组织是( C ) A. 世界卫生组织 B. 联合国 C. 世界贸易组织 D. 欧洲联 盟 9.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之一。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1919年巴黎和会上决定建立联合国 B.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决定建立联合国 C.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标志着这一组织的正式形成 D.1945年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立联合国 10. 2004年的圣诞节,美国人萨拉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的有25件。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生活会怎么样?萨拉突发奇想,决定在2005年全家不买中国产品。一年的尝试结束后,萨拉不得下感叹,不买中国产品的日子实在太难了。这则故事反映了( B ) A.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已形同虚设 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任重道运 D.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 11. 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标志国际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法治化的国际组织是( D ) A. 联合国 B. 欧洲联盟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历次会议介绍.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简称《框架公约》,英文缩写UNFCCC 是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截至2004年5月,公约已拥有189个缔约方。 公约由序言及26条正文组成。这是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旨在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排放,将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 公约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规定的义务以及履行义务的程序有所区别。公约要求发达国家作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采取具体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以支付他们履行公约义务所需的费用。而发展中国家只承担提供温室气体源与温室气体汇的国家清单的义务,制订并执行含有关于温室气体源与汇方面措施的方案,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限控义务。公约建立了一个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使其能够履行公约义务的资金机制。 199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次缔约方大会 1995年4月7日,为期11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一届会议在德国柏林国际会议中心闭幕,会议通过了《柏林授权书》等文件。文件认为,现有《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规定的义务是不充分的,同意立即开始谈判,就2000年后应该采取何种适当的行动来保护气候进行磋商,以期最迟于1997年签订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英语:U nited N ations F ramework C onvention on C limate C hange,UNFCCC或FCCC)是一个国际公约,于1992年5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通过,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有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期间开放签署。1994年3月21日,该公约生效。 该公约缔约方自1995年起每年召开缔约方会议(Conferences of the Parties,COP)以评估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1997年,《京都议定书》达成,使温室气体减排成为发达国家的法律义务。按照2007年通过的《巴厘路线图》的规定,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缔约方会议第十五届会议将诞生一份新的《哥本哈根议定书》,以取代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 气候变化谈判,走过风云变幻20年 气候变化谈判历程和南非德班气候大会展望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必须各国共同应对。自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诞生以来,各国围绕应对气候变化进行了一系列谈判,这些谈判表面上是为了应对气候变暖,本质上还是各国经济利益和发展空间的角逐。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结果表明:全球气候正在变暖,而导致变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燃烧化石能源和毁林开荒等行为向大气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加剧温室效应的结果。据美国国家大气和海洋管理局(NOAA)最新报告,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ppm:百万分之一)左右升高到了2010年的389ppm。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历次评估报告还在不断地警醒国际社会,应当尽快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否则,全球气温升高将导致海平面上升、粮食减产、传染病增加、水资源短缺、濒危物种灭绝等严重后果,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相当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应对气候变暖。 气候谈判走过风云变幻20年 从1992年启动气候谈判以来,气候谈判总体呈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对立的格局,这种格局目前尚未发生重大变化。但与此同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格局却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相关报告,1990年全球化石能源总排放约为20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发达国家占68%,发展中国家占32%;2008年全球化石能源总排放为28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发达国家占51%,发展中国家占49%。从国别看,到2000年,25个主要排放国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83%,其中,美国、中国、欧盟、印度、俄罗斯合计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60%。中国在1992年的排放量约占全球的11%,2008年则占全球的23%,位居世界第一。从排放趋势看,发达国家历史排放量多,当前和未来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发展中国家历史排放量少、当前和未来呈增加趋势。全球排放格局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谁先减排、减多少、怎样减,以及如何提供资金、提供气候友好型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减缓等问题上,展开了激烈争论,短期内很难达成一致,并进一步导致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内部谈判力量的分化组合。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诞生 为了促使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暖,在1990年IPCC发布了第一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后不久,1990年12月21日,第4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12号决议,决定设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成立后共举行了6次谈判,1992年5月9日在纽约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同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首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交参会各国签署。1994年3月21日《公约》正式生效。 《公约》的主要目标是控制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升高,防止由此导致的对自然和人类生态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公约》还根据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主要是发达国家早先排放的结果这一事实,明确规定了

历届世界气候大会

历届世界气候大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是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 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目前,公约已拥有189个缔约国。公约第一次缔约方会议(COP)于1995年在德国柏林召开。 COP1·德国柏林 1995年 会议通过了《柏林授权书》等文件,同意立即开始谈判,就2000年后应该采取何种适当的行动来保护气候进行磋商,以期最迟于1997年签订一项议定书,议定书应明确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发达国家所应限制和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COP2·瑞士日内瓦 1996年 会议就“柏林授权”所涉及的“议定书”起草问题进行讨论,未获一致意见,决定由全体缔约方参加的“特设小组”继续讨论,并向COP3报告结果。通过的其他决定涉及发展中国家准备开始信息通报、技术转让、共同执行活动等。 COP3·日本京都 1997年 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大会上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它规定从2008到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将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削减8%,美国削

减7%,日本削减6%。 COP4·布宜诺斯艾利斯 1998年 大会上,发展中国家集团分化为3个集团,一是易受气候变化影响,自身排放量很小的小岛国联盟(AOSIS),他们自愿承担减排目标;二是期待CDM的国家,期望以此获取外汇收入;三是中国和印度,坚持目前不承诺减排义务。 COP5·德国波恩 1999年 通过了《公约》附件—所列缔约方国家信息通报编制指南、温室气体清单技术审查指南、全球气候观测系统报告编写指南,并就技术开发与转让、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型期国家的能力建设问题进行了协商。 COP6·荷兰海牙 2000年 谈判形成欧盟-美国-发展中大国(中、印)的三足鼎立之势。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执意推销“抵消排放”等方案,并试图以此代替减排;欧盟则强调履行京都协议,试图通过减排取得优势;中国和印度坚持不承诺减排义务。 COP7·摩洛哥马拉喀什 2001年 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的COP7上,通过了有关京都议定书履约问题(尤其是CDM)的一揽子高级别政治决定,形成马拉喀什协议文件。该协议为京都议定书附件一缔约方批准京都议定书并使其生效铺平了道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GE. 04-60818 (C) 080404 130404 联合国 气候变化框架公 约 附属履行机构 第二十届会议 2004年6月16日至25日,波恩 临时议程项目8(b) 执行《公约》第四条第8款和第9款 与最不发达国家有关的问题 最不发达国家专家组的进展报告 秘书处的说明 概 要 最不发达国家专家组第五次会议于2004年3月22日至24日在莫桑比克马普托举行。这是专家组第二任期的第一次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制订2004-2005两年期综合工作计划。

FCCC/SBI/2004/3 page 2 目 录 段 次 页 次 一、导 言............................................................................. 1 - 4 3 A. 任 务...................................................................... 1 - 3 3 B. 本说明的范围 (4) 3 二、业务问题 (5) 3 三、最不发达国家专家组2004-2005年工作计划................... 6 - 27 4 A. 能力建设需要........................................................... 8 - 16 4 B. 促进多边环境协定之间的协同合作 (17) 5 C. 促进区域协同合作.................................................... 18 - 20 6 D. 国家适应行动方案的执行战略................................. 21 - 23 6 E. 附加说明的最不发达国家专家组指南............................24 - 25 7 F. 推广和提高意识活动................................................ 26 - 27 7 附 件 最不发达国家专家组的组成 (8)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人类环境宣言 (1972年6月16日,斯德哥尔摩)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考虑到需要取得共同的看法和制定共同的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兹宣布: 1.人类既是他的环境的创造物,又是他的环境的塑造者,环境给予人以维持生存的东西,并给他提供了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在漫长和曲折的进化过程中,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迅速加快,人类获得了以无数方法和在空前的规模上改造其环境的能力。人类环境的两个方面,即天然和人为的两个方面,对于人类的幸福和对于享受基本人权,甚至生存权利本身,都是必不可缺少的。 2.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 3.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在现代,人类改造其环境的能力,如果明智地加以使用的话,就可以给各国人民带来开发的利益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如果使用不当,或轻率地使用,这种能力就会给人类和人类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在地球上许多地区,我们可以看到周围有越来越多的说明人为的损害的迹象;在水、空气、土壤以及生物中污染达到危险的程度;生物界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和不适当的扰乱;一些无法取代的资源受到破坏或陷于枯竭;在人为的环境,特别是生活和工作环境里存在着有害于人类身体、精神和社会健康的严重缺陷。 4.在发展中的国家中,环境问题大半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千百万人的生活仍然远远低于像样的生活所需要的最低水平。他们无法取得充足的食物和衣服、住房和教育、保健和卫生设备。因此,发展中的国家必须致力于发展工作,牢记他们优先任务和保护及改善环境的必要。为了同样目的,工业化国家应当努力缩小他们自己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在工业化国家里,环境一般同工业化和技术发展有关。 5.人口的自然增长继续不断地给保护环境带来一些问题,但是如果采取适当的政策和措施,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人民推动着社会进步,创造着社会财富,发展着科学技术,并通过自已的辛勤劳动,不断地改造着人类环境。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人类改善环境的能力也与日俱增。 6.现在已达到历史上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在决定在世界各地的行动时,必须更加审慎地考虑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由于无知或不关心,我们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和幸福所依靠的地球环境造成巨大的无法挽回的损害。反之,有了比较充分的知识和采取比较明智的行动,我们就可能使我们自已和我们的后代在一个比较符合人类需要和希望的环境中过着较好的生活。改善环境的质量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前景是广阔的。我们需要的是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为了在自然界里取得自由,人类必须利用知识在同自然合作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是同义词,已合并。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目录 简介 会议主题 “地球在我们手中” 简介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联合国于1992年6月3~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会议。这是继1972年6月瑞典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环境与发展领域中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国际会议。有183个国家代表团,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有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到会讲话。中国总理李鹏应邀出席了首脑会议,发表了重要讲话,进行了广泛的高层次接触。国务委员宋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部长级会议,并作了重要发言。 会议主题 这次大会是在全球环境持续恶化、发展问题更趋严重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围绕环境与发展这一主题,在维护发展中国家主权和发展权,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等根本问题上进行了艰苦的谈判。最后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21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3项文件。会议期间,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进行了开放签字,已有153个国家和欧共体正式签署。这些会议文件和公约有利于保护全球环境和资源,要求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义务,同时也照顾到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和利益。这次会议的成果具有积极意义,在人类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进程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次大会是继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之后,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国际会议。本届大会的会徽是一只巨手托着插着一支鲜嫩树枝的地球,告诉人们:“地球在我们手中。”这次大会的宗旨是回顾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召开后20年来全球环境保护的历程,敦促各国政府和公众采取积极措施,协调合作,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而共同做出努力。会议通过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又称《地球宪章》)和《21世纪行动议程》,154个国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48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还通过了有关森林保护的非法律性文件《关于森林问题的政府声明》。“里约宣言”指出: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互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课堂训练题(附答案)

2020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0课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课堂训练题 一.选择题(16分) 1.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之一。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19年巴黎和会上决定建立联合国 B.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决定建立联合国 C.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标志着这一组织的正式形成 D.1945年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立联合国 2.近年来,我国遭遇多起国际贸易摩擦事件,处理这类事件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卫生组织 B.联合国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3.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这两则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 A.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B.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 C.带来了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4.2004年的圣诞节,美国人萨拉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的有25件。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生活会怎么样?萨拉突发奇想,决定在2005年全家不买中国产品。一年的尝试结束后,萨拉不得下感叹,不买中国产品的日子实在太难了。这则故事反映了() A.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已形同虚设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任重道运 5.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标志国际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法治化的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欧洲联盟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6.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共谋人类和谐发展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列选项不属于联合国职能范围的是() A.保护妇女儿童权益 B.推动非殖民化运动 C.实行“委任统治”政策 D.裁军和防止核扩散 7.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D.联合国大会 8.某国际组织成立于1945年,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为宗旨。据此判断,该国际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联合国 C.亚太经合组织 D.欧洲联盟 9.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下列不属于这一趋势的表现是() A.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B.欧盟、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合作组织的成立 C.中国海尔公司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本地化 D.2009年以来为应对新的经济危机,一些大国实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10.联合国成立70多年来,提出并通过了多个禁核条约,组织了一系列维和行动,促成了200多个和平协定。材料反映了联合国() A.促进了国际合作B.促进了经济发展 C.打击了恐怖主义D.维护了世界和平 11.中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又被称为“经济联合国”,它的目标是推动实现世界贸易的() A.专业化 B.自由化 C.区域化 D.集团化 12.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它在防止大规模战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解决一些地区性冲突事件和重大危机中又往往不被重视,起不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2017年,朝鲜不顾联合国及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公然进行了核试验,这表明() A.联合国在处理地区间问题上没有约束力 B.当今世界格局下,联合国的作用有待加强 C.法西斯分子卷土重来,欲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D.朝鲜开始崛起,成为了国际格局中的一极 13.“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当今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这里的“它”是指

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蓝体字是必看内容,红字是强调的内容。红色加粗的字体,是重中之重。请各位同学仔细看。在10.10之前看完就可以。至少要把11页开始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概述看完。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原文 本公约各缔约方, 承认地球气候的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感到忧虑的是,人类活动已大幅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这种增加增强了自然温室效应,平均而言将引起地球表面和大气进一步增温,并可能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产生不利影响,注意到历史上和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仍相对较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放中所占的份额将会增加,以满足其社会和发展需要, 意识到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中温室气体汇和库的作用和重要性, 注意到在气候变化的预测中,特别是在其时间、幅度和区域格局方面,有许多不确定性, 承认气候变化的全球性,要求所有国家根据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及其社会和经济条件,尽可能开展最广泛的合作,并参与有效和适当的国际应对行动, 回顾1972年6月16日于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的有关规定, 又回顾各国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拥有主权权利按自己的环境和发展政策开发自己的资源,也有责任确保在其管辖或按制范围内的活动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或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造成损害, 重申在应付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中的国家主权原则, 认识到各国应当制定有效的立法;各种环境方面的标准、管理目标和优先顺序应当反映其所适用的环境和发展方面情况;并且有些国家所实行的标准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可能是不恰当的,并可能会使之承担不应有的经济和社会代价, 回顾联合国大会关于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的1989年12月22日第44/228号决议的决定,以及关于为人类当代和后代保护全球气候的1988年12月6日第43/53号、1989年12月22日第44/207号、1990年12月21日第45/212号和1991年12月19日第46/169号决议, 又回顾联合国大会关于海平面上升对鸟屿和沿海地区特别是低洼沿海地区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的1989年12月22日第44/206号决议各项规定,以及联合国大会关于防治沙漠化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1989年12月19日第44/172号决议的有关规定, 并回顾1985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于1990年6月29日调整和修正的1987年《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注意到1990年11月7日通过的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部长宣言, 意识到许多国家就气候变化所进行的有价值的分析工作,以及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系统的其他机关、组织和机构及其他国际和政府间机构对交换科学研究成果和协调研究工作所作的重要贡献, 认识到了解和应付气候变化所需的步骤只有基于有关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方面的考虑,并根据这些领域的新发现不断加以重新评价,才能在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最为有效, 认识到应付气候变化的各种行动本身在经济上就能够是合理的,而且还能有助于解决其他环境问题, 又认识到发达国家有必要根据明确的优先顺序,立即灵活地采取行动,以作为形成考虑到所有温室气体并适当考虑它们对增强温室效应的相对作用的全球、国家和可能议定的区域性综合应对战略的第一步,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全文内容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国会议于1997年12月10目在京都通过。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代表中国政府。于1998年5月29日农联合国秘书处签署了该议定书。 本议定书缔约方, 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一以下简称《公约》一缔约方, 根据《公约》第二条所申明的最终目标, 忆及《公约》的规定, 在《公约》第三条的指导下, 按照《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一届会议在第l/CP.l号决定中通过的“柏林授权”兹协议如下: 第一条 为本议定书之目的,应适用《公约》第一条中所载定义。此外: 1.“缔约方会议”指《公约》缔约方会议。 2.《公约》指1992年5月9日在纽约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3.“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指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88年联合设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4.“蒙特利尔议定书”指1987年9月16日在蒙特利尔通过的、后来经调整和修订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5.“出席并参加表决的缔约方”指出席会议并投票赞成或反对的缔约方。 6.“缔约方”指本议定书缔约方,除非案文中另有说明。

7.“附件一所列缔约方”指《公约》附件一所列缔约方。其中所列缔约方可由《公约》缔约方会议随后作出修正,或指根据《公约》第四条第2款(g)项作出通知的缔约方。 第二条 1.附件一所列每一缔约方,为履行第三条中关于排放量限制和削减指标的承诺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均应: (a) 根据本国情况执行和/或进一步精心制订政策和措施,诸如: 1.增强国家经济有关部门的能源效率; 2.保护和增强《蒙特利尔议定书》未予管制的温室气体的汇和库。同时考虑到其依有关 的国际环境协议作出的承诺;促进可持续森林管理做法、造林和重新造林; 3.在考虑到气候变化的情况下促进可持续农业形式; 4.促进、研究、发展和增加使用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螯合技术和对环境无害的先进新 技术; 5.逐渐减少或逐步消除市场缺点、对违反《公约》目标和采用市场手段的所有温窒气体 排放部门的财政鼓励、免税攒施和补贴; 6.鼓励在有关部门作出适当改革,旨在促进用以限制或削减《蒙特利尔议定书》未予管 制的温室气体的排放的政策和做法; 7.采取措施在运输部门限制和/或削减《蒙特利尔议定书》未予管制的温室气体排放 8.在废物管理部门以及在能源的生产、运输和销售方面藉回收和使用以减少甲烷的排放; (b) 根据《公约》第四条第2款(e)项第(一)目,同其他这类缔约方合作增强它们依本条通过的政策和措施的个别和合并成效。为此目的。这些缔约方应采取步骤分享它们关于这些政策和措施的经验并交流信息。包括设法改进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可比性、透明度和成效,作为本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的《公约》缔约方会议应在第一届会议上或在此后一旦实际可行时审议便利这种合作的方法,同时考虑到所有相关情况。 2.附件一所列缔约方应分别同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和国际海事组织一起谋求限制或削减飞机和船舶用燃油产生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未予管制的温室气体的排放;

人类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人类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已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环境 遭到污染,大气、水、土壤、海洋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物种濒危,人口数量激增、自然资源枯竭、温室效应等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这些问题大自然都给于了人类一定的报复,人类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人类只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实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人类及其活动环境与发展生态要素社会影响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的环境,我们每天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自然环境,是它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我们需要的原料和能量,我们地球上的任何一种能源都来自于大自然,没有大自然我们就无法生存。随着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是,在人类创造了辉煌的工业文明的同时,却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破坏、资源过度消耗和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严重威胁和阻碍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于是,人类不得不回过头来审视自己已经走过的发展道路,深刻反思沿袭已久的生存方式和思想观念,进而试图去寻找一条既能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又能维护生态良性循环的全新的发展道路。这关系到全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关系到每个国家和每个公民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关系到人类发展进步的前景等许多方面的问题,意义相当重要。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由于人类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的限制,人与自然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众所周知,人类的童年对自然充满了畏惧和崇敬,她臣服于自然并完全依附于自然。那时人类最主要的就是生存,与自然作斗争,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对自然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这时人类的物质活动和社会生活都日益复杂化,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进入了新阶段,但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体上表现为自然支配、控制着人,人与自然仍处于和谐的状态,但必须看到人利用自然的能力正在提高,而正是这种能力的不断积累最终导致人类文明的转型,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伴随着文明的转型,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从人受自然奴役转变为人主导自然,大量的科学技术的运用使人改造自然的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人类从进入工业文明以后对自然的改造程度超出了以前所有时代对自然的改造总和。但是一直以来人类一直追求经济的发展,人与人的关系占据主导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未真正被意识到,人类忽视了自己对自然的强大的作用力。 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与作用越来越大。现在,人类的足迹不仅几乎遍及整个生物圈,而且开始出现于太空与海底,扩展到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组成的自然生态环境巨大系统。于是,人类有些忘乎所以,以为能够凭借技术而为所欲为。这样,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作用就被掩盖起来,直到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严峻事实和由此造成的生存危机,人类才不得不重新思考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人类对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大气污染。全球每年因燃烧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达55亿吨。全世界有好几亿辆汽车,每年将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和汽车尾气到大气层中。大量的工

世界环境会议介绍

世界环境会议介绍 1972年6月5日~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会议讨论了当代世界的环境问题,制定了对策和措施。这次会议提出了响遍世界的环境保护口号:只有一个地球!此次会议形成并公布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具有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 1992年6月3~14日,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这次大会是继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之后,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国际会议。这次大会的宗旨是回顾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召开后20年来全球环境保护的历程,敦促各国政府和公众采取积极措施,协调合作,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而共同做出努力。会议通过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行动议程》,154个国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48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还通过了有关森林保护的非法律性文件《关于森林问题的政府声明》。 1997年12月,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

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为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规定了标准,即:在2008年至2012年间,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要低 5.2%。《京都议定书》需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才能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中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3%至4%,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曾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 2009年12月7-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美国与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达成一项非约束力的“五国协议”,其后获逾20国支持,联合国并将这份不具约束力的多国协议作为哥本哈根会议的成果,定位为《哥本哈根协议》。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GE. 02-65241 (C) 120203 140203 联合国 Distr. GENERAL FCCC/SBSTA/2003/6 24 December 2002 CHINESE Original: ENGLISH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属科学技术咨询机构 第十八届会议 2003年6月2日至13日,波恩 临时议程项目4 (d) 方 法 问 题 土地使用、土地使用的变化和林业:为了按照 《京都议定书》第十二条将造林和再造林活动 纳入第一承诺期拟订定义和模式 有关处理基准、额外性和渗漏问题的模式的备选办法文件 秘书处的说明 目 录 段 次 页 次 一、导 言………………......................................................... 1 - 6 3 A. 任 务…………………………................................... 1 - 3 3 B. 本说明的范围…………............................................. 4 - 5 4 C. 科技咨询机构可采取的行动 (6) 4

FCCC/SBSTA/2003/6 page 2 目录(续) 段次页次 16 4 - 二、与基准相关的问题 (7) 10 4 - A. 基准的范围 (7) B. 基准的方法…………................................................. 11 - 12 7 C. 基准的计算……………………………........................ 13 - 16 8 三、额外性……………………………………………................. 17 - 22 9 A. 额外性的定义…………………………………............. 17 - 18 9 B. 固碳量的计算………………………………................. 19 - 20 10 C. 固碳量的核查………………………………................. 21 - 22 11 四、渗漏……………………………………………..................... 23 - 30 12 A. 项目边界的定义………………………………............. 23 - 24 12 B. 渗漏的定义....................………………………………. 25 - 26 13 C. 渗漏的调整……………………………………............. 27 - 28 13 D. 渗漏的监测…………………………………................. 29 - 30 14 五、交叉的问题…………………………………………............. 31 - 38 15 A. 监测计划………………………………........................ 31 - 32 15 B. 监测计划的审定和实施………………………............. 33 - 34 16 C. 入计期……………………………................................ 35 - 38 1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