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班级管理中学生违反纪律的案例分析

关于班级管理中学生违反纪律的案例分析

关于班级管理中学生违反纪律的案例分析
关于班级管理中学生违反纪律的案例分析

班级管理中学生违反纪律的案例分析

宁城高级中学

案例:学生违反纪律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我们班主任怎样将这些不好的事情巧妙的转变为好事?最近一年多来,我在班上大力推行这样一种处罚方式:对违反纪律情节比较轻的学生,我罚他上讲台唱一首好听的歌或者将一个动听的故事,对于违反纪律情节比较严重的学生我罚他们用正楷字写一份内200字左右的违纪心理报告,描述他当时的违纪心理,请大家注意心理报告书不是保证书更加不是检讨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发现这种处罚方式的效果比以前明显好了很多。第一:受这种处罚方式的学生一般不会对老师产生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因为他在上面唱歌或者讲故事时下面的同学会给他热烈的掌声,可以说他是在一种很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第二: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唱歌或者将故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对他的口才及胆量是一个考验和训练,写心理报告的学生要用正楷字来写间接的帮他们练字和培养了组织语言的能力。第三:可以使学生的心态更加积极、可以发掘到一部分学生的潜能。班上有一名男生小谢同学,平时不爱出声,有一次违反了学校的宿舍管理条例。他自己选择了罚上讲台将故事,结果他的故事讲得很流畅,而且情节生动,获得了同学们一阵有一阵的掌声,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他在大庭广众表现自己的自信心大大增强了,而且充分的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比别人差。

分析:这个案例涉及到了管理心理学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人性化管理

学生违反纪律一定要受到纪律处分,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怎么样才能使受到处分的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处罚而不至于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呢?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然而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该案例中班主任在处理违反纪律学生时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身心发展角度出发,进行人性化管理。处罚学生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它应该是教师在一定方式约束下达到某种纠错目的的教育手段,而不是教育目的,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还不是很强,在其生活、学习的过程中犯点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违反纪律也是有不同的原因的,老师处罚的动机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改正错误,更好地成长。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进行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使学生能够自我管理,不仅遵守纪律,而且更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二)民主化管理

管理对整个教学活动来说是必要的,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从一定程度上说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灵魂、但班主任不能只做学生活动的监护人与严厉的执法者,要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双方是互动的。班主任要进行民主化管理,不能专制也不能放任学生自己发展。该案例中,班

主任对违反纪律的学生不是采取强制的处罚也不是放任他们,而是在整个班级学生的监督下,采取一些学生能够接受的“处罚”手段,顾全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使学生改正了错误和学到了知识,达到了使学生受到严格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又能在宽松自如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味只是“按规定”来执行,学生可能表面上是接受了,但心里不一定会接受,更有甚者可能还会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

(三)人际交往关系

在班级管理中,从表面上看,教师与学生,一方是管理者,一方是被管理者,双方地位是对立的,但是实际上可以这么说,班主任管理班级是要处理好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在传统班级管理中,存在着一些弊端:如管理的无规章或制度不明造成的班级管理或随机应付,或有始无终,学生常常无所适从,针对案例以往有的班主任根本没有考虑清楚,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一棒打死”,随便处罚,使得学生口服心不服,班主任没有什么威信,班级管理也就很乱。

处罚违反纪律的学生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这个案例班主任这样的处理方法,巧妙地向学生传达了对学生的信任外,还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老师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学生违反纪律是错误的行为,必须受到处罚,这是班级管理必不可少的。老师采取罚学生唱歌或讲故事等方式使学生改正错误,正确处理了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管理教学,相互结合,管理的目的是服务于教学中,这样的处罚方式训练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德、智、美多方面发展,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解放了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使班级管理沿教师设计的预定轨道上运转,达到了理想的管理效果。

(四)激励管理理论

激励就是将外部适当懂得刺激转化为内部心理动力,从而强化人的行为,在学校中,激励就是要发挥师生的工作与学习积极性,提高它的教育教学效果,提高其社会效益,保证起所培养人才产品的质量达到社会的需求标准,在这个案例中,班主任处罚学生的方法也是一种激励手段。

行为修正激励理论表明,当行为的结果有利于个人时,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这就起到了强化、激励的作用。如果行为的结果对个人不利时,这一行为就会削弱或消失。惩罚作为一种负强化,既有积极的激励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关键在于其所用方式与手段的不同,在班级管理中,若惩罚应用得当,就能使学生的行为得到控制和改造,最后引导其达到预期的最佳状态。处罚的形式是多样化,这位老师采取暗示批评的形式,对学生的违纪行为没有直接点破,但是学生也在老师的“惩罚”下,通过表演,能力表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同时各方面的知识、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班主任将惩罚的内容与教学相结合,惩罚中既坚持了原则,又照顾到了学生的自尊,使学生心服口服,知错能改,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1)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一个班级由几十名学生组成,要培养好这些学生,就必须调动学生的思想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优化他们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成长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各类人才。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依靠作为班级领导者和组织者的班主任,作出长期的努力和实践,通过切实有效的班级管理,才能在现代育人工程中描绘出灿烂的前景。 案例一、在平静中解决纠纷有一天,自习课我刚走到本班教室门口,就听到教室里有吵杂声,伴随有学生的惊呼声、桌凳的摔倒声,还有同学们的劝阻声。我立刻意识到出事了,于是我紧走几步推开门进教室。看到我的出现,班里马上安静了下来,两个正在扭打的学生王宝柱和彭超也立刻停下了,但双方都瞪着眼睛,扭着脖子怒视着对方。其他同学都在看着我如何处置他们。我意识到当面批评教育他们会影响到别人的学习,也不一定能解决好,何况事情的原由也没有弄清楚。于是我平静地说:“请同学们抓紧时间学习,你们俩和我去办公室。”同学们又投入到学习中去了。 在办公室,他俩似乎都感到很委屈,当我让他们分别给我叙说打架的理由时,双方不断争辩,各说各有理,试图把责任推给对方。在他们的辩解中,我还是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他俩是前后坐位,因为前排碰掉了后排的文具盒而发生争执,以至矛盾激化,多亏发现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面对他们的争辩,我没有做他们的审判官,而是说:“我知道你们俩都很委屈,老师能理解,现在我只想让你们想想整个事件中哪些地方自己做的不够好,想好了再和我说说。”听我这么一说,他们停止了争辩,都不吭声,低头不语。我乘机悄悄的离开办公室,到教室巡视自习情况,并故意多呆了一会儿。当我再次来到办公室时,王宝柱主动上前对我说:“老师,是我不对,不该背靠桌子,弄掉了他的文具盒,影响他的学习,而且出口骂人。”彭超见对方态度诚恳,也赶忙说:“老师,我也做的不对,再怎么也不该动手打人,还严重影响了全班的自习纪律。”我一看火候已到,就用商量的语气问:“你们说今天的问题怎么处理?”这次,先动手打人的彭超态度诚恳地走到王宝柱跟前,主动握住对方的手说:“真对不起,我不该动手打人,请你原谅。”碰掉东西的王宝柱也忙说:“我也请你原谅。”就这样,一场不大不小的纠纷在平静中排除了。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我几乎没说什么,但是效果出奇的好,也没有给学生留下后遗症。 能否对学生宽容是一个教师素质的高低的标志之一,宽容是放下心理的怨恨,宽容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宽容是再给学生一次机会,宽容是让教师的心意与学生的追求凝成一个合力点。教师学会了宽容,心中的沉重便被释放,整个人会呈现出平静,安详和坦然,这样教师才是教育真正的主人。 案例二、让学生体味成功的甜蜜我们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常因懒惰而忘了做作业。找他谈话他会答应老师今天一定完成,但到第二天检查却拿不出作业来。老师无论是:“哄”是“吓”,他都以不变应万变。 怎么办?不断的失败使我不得不重新考虑转化他的方法。那天放学之前,我又找到了他,与往常不同的是,当该生表态:今天一定完成作业后,我没有到此为止,而是进一步问他:你准备怎样确保作业一定完成呢?他说:“今天一定抓紧时间做。” 这方法虽毫无创意,但对他而言很实用,没想到他真能照此方法去做,我趁热打铁,对着全班同学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这位同学能按时完成作业了,因为他有一个非常宝贵的经验。你们想听听他的介绍吗?”大家都说想听,于是我让该生当众做了介绍。虽然这经验非常简单,可对他来说却有着非同的意义,也许是因为他第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经验,言语中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听完他的介绍,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班级管理中的案例分析4篇-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中的案例分析4篇-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中的案例分析第1篇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因自控能力差,道德判断能力低而出现故意违反纪律、不讲礼貌、撒谎、小偷小摸等行为,在处理这些学生的问题时,往往可能殃及其他学生而出现两难问题。针对这种现象,如何在教育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如何采取学生适应接受和乐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的问题。 两难问题 班级管理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是引导学生,排挤掉学生思想中错误的杂草,扶正学生的行为;是让学生感知自己生命的跃进,从而产生更大的前进动力。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常会涉及到一些伦理问题,涉及到一些教师应该做,但做了对某些学生有伤害的两难问题。遇到伦理两难问题时,有些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直觉和经验,感情用事,损害了另外一些学生的利益,降低了教师自己的形象,也使班级管理的开展增加了难度。下面是日常教育中很可能发生的几个案例。 案例一:某班的教室门被学生踢坏,尽管该班主任确信班里有学生知道这是谁干的,但仍末找出踢门者,于是教师决定把全班学生留在教室里,直到有学生告诉他是谁踢破了门为止。 案例二:某教师为了规范全班学生的行为习惯,根据学生因违纪而扣分的多少将学生分成A、B、C三个等级,让C等级的学生每天放学后打扫教室,直到C等级的学生变成A等级为止。 案例三:某班一学生放在铅笔盒中的50元钱被人偷走了,班主任在确定真的有人偷了钱后,就去搜他觉得可疑的学生的口袋。 以上的几个案例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面对的伦理两难中较典型的。在第一个案例中,教师要找到破坏公物的学生,然后教育他,而不是惩罚他,更不能惩罚那些与此事无关的无辜者。如果有学生问:为我没做过的事而受到惩罚,这在道德上允许吗?那么我们教师将无言以对。案例二中,教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无可非议,但让个别学生因此而每天打扫教室,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公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用法律案例

中职教育职业道德法律基础常用法律案例 1、村民孙友养了一条狗,栓在大门内。过路学生李勇淘气,拿石头和木棍逗打这狗,狗挣断绳子讲李咬伤。问:孙有没有责任?李的医药费损失由谁承担?理由是什么? (1)民法通则规定: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2)孙将家犬栓在门内,对家犬的管理是妥当的。李被咬是李自己造成的,孙没有责任。 (3)李的医药费由他父母承担。 2、某大学成立劳动服务公司,先由校长批准设立,接着订立了组织章程,然后领取了营业执照,最后开张营业。此劳动服务公司从何时起具有法人资格 此劳动服务公司应从经主管部门批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具有法人资格。 3、某甲患老年性精神病,无独立生活能力,由其女儿照料生活。一日,某甲在其精神病发作时,把其皮大衣拿出卖给某乙。甲女儿知道后。找到乙,要求双方互退皮大衣和价款。乙以价格公平,两不吃亏,并且钱物两清,买卖已经成交为由,拒绝甲女儿的要求。甲女儿于是向人民法院起诉,该案如何处理? 民法通则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还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甲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未经他的法定代理

人代理而自行实施的卖皮大衣的行为,系无效民事行为。乙应当退还皮大衣,甲卖皮大衣所得的钱应退还乙。 4、某建筑公司施工队承包某机关的宿舍大楼,挖地时,挖到一个盛满银元的坛子。有的工人认为交工,有人认为谁挖的,就归谁,于是私自分光。后来有人检举。人民法院该如何处理这个案件? 民法通则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接收单位应当对上缴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这坛银元为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应经人民法院认定为无主财产,收归国家所有。对于擅自私分的,除了追缴私分的银元外,还应予以训诫。 5、王被判刑5年,现在正在监狱服刑。他的两个哥哥探监,告诉王,现在父亲病故,母亲生命垂危,你现在不能赡养老母亲,父母的全部遗产已由他俩平分。王不同意,要求也继承,一个哥哥说“你现在都做牢了,还有资格继承遗产吗?”请回答 (1)根据法律规定,继承人有哪些违法行为丧失继承权? (2)被判刑的人是否丧失继承权?为什么?谁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1)继承人有下列行为的丧失继承权:(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三)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四)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2)只有符合以上行为,才丧失继承权。对于实施其他犯罪被判处刑罚甚至死刑的,都不应剥夺继承权。王应与母亲两个哥哥同为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平等的继承遗产。

小学班主任管理案例分析4篇

小学班主任管理案例分析4篇 小学班主任管理案例分析第1篇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管理的组织和引导者,对学生的思德修养、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头绪多,事情杂,做好班主任工作如果没有爱心、信心和耐心是绝对不行的。因此,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这学期,我们班转来一个名叫孙水兵的男同学,经过两个周的观察,我发现他是一个好动、散漫、脾气倔强的孩子,这位看似貌不惊人的学生,现在却是我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大难题。该生学生成绩较差,由于基础欠缺,所以不管什么文化课他都不肯学、不愿学,上课时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对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下课和同学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课后不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使做了,也是胡乱应付一下,几乎每天都有学生向我告状。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此时,我觉得无法逃避,只有正视现实,解决好这个问题!于是,我找他多次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做一个遵守校纪校规,认真学习的好学生。每次谈话,他表态很好,但在行动上却没有一点儿进步,我几乎对他失去了信心。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真是不可雕的朽

木。但是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班主任培训,我觉得作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把他管好还会影响整个班集体。我心想:非把你转化过来不可。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绝大部分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有一次我上课,他却旁若无人地趴在桌子上睡觉,这成何体统,当时我心里非常气愤,但怕影响其他同学上课,所以我就没在班上批评他,直到下课后我让他到办公室里来,虽然心中充满怒火,但我还是没有严厉批评他,因为我了解到像他这一类的学生脾气比较倔强,说得过重反而适得其反。我问他今天是否身体不舒服还是其他原因要这样做,并谈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及人与人应互相尊重他可能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态度不是很强硬。 谈心、聊天,这是做学生工作一些基本的方法,也是班级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经过观察,我发现他的一些爱好特点,例如喜欢画画、喜欢打羽毛球等。于是我积极走进他的生活,了解他的心理世界,从全方位对他关心,并积极引导他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在路上遇到他,我会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生病时我主动关心他。久而久之,他也逐渐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好,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有了质的变化。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一、案例简述 那是上届班级发生的事了。李宇豪是班里的高个,高一高二时成绩中等水平及以上,平时表现还不错,但进入高三之后,情况发生很大的变化,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老师交流少了,上课他开始不爱看黑板了,经常自己玩东西或者翻着自己的书,导致学习成绩开始下降。 二、案例分析 1.进入高三之后,学习压力增加,难度增加,自己感觉有些跟不上节奏,有些学习上的懈怠; 2.成绩一直处于中等水平及以上,对自己的大学梦没有很好的设想,缺乏前进的动力,长时间积累,觉得没有兴趣了; 3.家庭是否有什么让他产生对学习失去动力的因素存在? 三、管理策略试行 1.抽出一定的时间,和他在办公室或操场进行交流,了解基本情况,然后跟他谈谈高三这一年的重要性,讲一些励志的故事,让他重拾学习的信心,同时教育他要对自己和家庭要有责任心,未来肯定是美好的。 2.为了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情况,特进行一次家访。来到学生家,家长对我热情地招待,从家长对家访的重视和对老师的尊重,我感受到了压在我肩上的重任,那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我了解到,由于李宇豪的一些要求,家长没能满足他,就和家长闹别扭,从而产生了一种厌学情绪。 3.让家长平时抽出时间来学校看望他,鼓励他,在家里多交流,让家庭保持温馨,为学生提供好的条件。 四、管理效果 1.行为方面 不再任性,能虚心听取老师和班主任的话了,能主动和老师倾吐心事,对班集体活动总能积极参与了。 2.学习方面 能认真听课,做作业,有自己心中的目标了,经常和老师交流学习,学习情况出现了好转,考上了本科。 3.家庭方面 能意识到父母是为他自己好,不再和父母闹别扭,主动和父母交流自己在学校的情况,帮助干家务活,懂事多了。 五、案例反思 学生时代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只要学生能知错就改,能意识到老师和家长都是为学生好,那就是进步了,同时班主任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把学生引向正确的方向,另外加强家校联系在整个环节中至关重要,必要时进行家访,深入了解,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让学生放心,家长放心,老师放心。

传媒伦理(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答题思路与参考案例

2013年十大传媒伦理问题研究报告 “2013年十大传媒伦理问题研究”课题组 新闻工作者担负着社会主义道德践行者与宣传者的双重身份,责任重大。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循和实践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道德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宣传工作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研究分析传媒伦理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加强新闻传媒职业伦理建设、指导新闻实践,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我们注意到,在传媒具体的职业实践中,传媒伦理作为一种“软约束”,尚未成为传媒工作者内心不可亵渎的律令。而当下中国转型中的传媒业,遭遇的传媒伦理问题更为突出,社会道德失范与职业道德失范的双重困扰,致使各类传媒伦理问题频发,损害了传媒业的公共形象,也不利于传媒业的健康发展。 职业道德失范,危及的是媒体的公信力,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致命杀手,这个道理可以说尽人皆知。但是空谈理想信念、空谈思想道德建设很难取得好的成效。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中国传媒伦理热点事件频出,争议问题不断。因此,在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指导下,我们结合热点典型案例,对本年度十大传媒伦理问题做了梳理。希望通过这种结合具体对象的、富有针对性的讨论,加深对传媒在中国社会承担角色和必须有的专业边界与规范的理解,展开专业思考,促进行业自律。 以下十个方面的问题讨论以主体案例发生时间先后为序。需要说明的是,按照情境伦理(Situational Ethics)的理论,道德标准应随着情境变化而有所不同,伦理问题不能用抽象的方式决定,而是应以具体真实情况作为依据。梳理2013年中国传媒伦理热点问题,会发现几乎每个案例都有不同意见的争论、辩难,这揭示了伦理选择的复杂性、多向性。我们相信,通过这种针对具体个案的认真讨论、仔细考量,将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我们所处的转型社会中,新的传播格局下中国传媒的生存状态,进而加深对中国传媒伦理建设所面临挑战及应对的认识,起到增加行业共识,提高职业自律的作用。 一、“采访”“表演”应有区别 【事件】2013年1月,正当柴静新书《看见》热卖之际,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发表《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等评论,认为柴静其实是“电视节目主持人”,而非“电视新闻记者”,因为记者应该“把自己隐藏在当事人和新闻事件后面”,而不是“利用镜头去塑造记者的细心、体贴、关怀”。此文一出,立即引发热烈讨论。柴静在央视的同事董路也发表博文评论她的“表演式采访”,他说:“我不反对柴静在镜头前面努力地去‘演’,只不过当无数人拥趸将柴静的表演视为真实的时候,再对比其头上顶着的‘新闻’两个字,就很是错乱了。” 但是也有不少业界、学界人士对柴静的采访风格表示赞许,认为这是符合电视深度报道栏目要求的。而且世界各国电视新闻业都不乏以自己的标志性姿态、动作,独特的采访提问方式等,彰显自己的个性,甚至成为节目“卖点”、栏目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一)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尝试 背景:班上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不是很好,打架事件时有发生,学生对待学习多态度散漫,纪律性不强,出操时秩序零乱,课堂上比较嘈杂。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总能听到孩子们说"老师,×××又怎么样了"的声音。 措施:1.在班上设立"踏步之星"和"端坐之星"评比,用来表扬在出操和课堂纪律方面表现好的孩子。 2.确定申请条件:在校期间没有违反纪律的表现,作业按时按量完成。 3.确定评选程序:学生觉得自己符合申请条件的,主动提出申请,经过复核的确符合申请条件后,申请被受理。成功申请后要通过为期三到五天的考察,考察的老师包括我和任课教师。考察期结束后,通过考察的,被评定为相应的"星",没有通过考察的,两个星期之后可以再次申请。 4.确定考察范围:踏步之星考察出操的整个过程,包括进场,踏步,做操,退场;端坐之星考察课堂上的坐姿。 5.制定评比标准:①"踏步之星":在出操进场和退场时做到对齐队伍,不与周围的同学讲话、打闹;进入场地后按口令原地踏步,踏步的姿势标准,队伍整齐;做操时姿势标准,不抢拍,整个过程不故意做扰乱队伍秩序的行为。 ②"端坐之星":在课堂上坐姿端正,能做到抬头挺胸,身正腰直(校训的内容),专心听讲,不做影响他人学习的行为。 奖励:被评为"星"的孩子可以把自己的小照片放在用不同颜色的彩带做成的花环中贴在教室指定的墙上,只有被评为其中一个"星"的同学才能参与学期"三好学生"的评比,如果通过两个"星"的评比,将优先参与"三好学生"的评比。 附则:一次受理申请的人数最多为10人。(第一轮评比开始时由于申请的人数过多,增加附则。) 成效:出操时队伍整齐了,孩子们做操的态度认真了,课堂上讲小话的少了,回答问题的多了,走神的少了,认真听讲的多了,来跟我说"老师,×××又怎么样了"的孩子也没有那么频繁了。 反思:这个评比制度已经试行了两个星期,考察进行了两轮。从考察的过程来看,提出申请的孩子都卯足了劲想在相应的考察项目上有好的表现,行为习惯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而他们也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全班的孩子在他们的影响下纪律性都有所增强。但提出申请的孩子中也有一部分不能通过考察,主要是他们平时的一些行为习惯已经养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希望能够逐渐摒弃这些不好的习惯,与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伴。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二) 文/周金伶 在我二十六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担任班主任,深知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在工作中,我认真探索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得失。 一、我们班级的现状分析: 有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孩子一般由不识字的爷爷奶奶带,这种隔代教育对孩子影响很大,学生们跟着爷爷、奶奶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如: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劳动观念弱、纪律松散,甚至学会了打架、骂人等。 每接到一个新班级,我必须从多方面、用多种方法尽早了解学生情况,从实际出发,把

十道经典案例分析题 (法规)

《2015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题(汇总)_ 2011年11月,A公司发生如下业务: (1)向B公司购买一批材料.A公司将一张汇票背书转让给B公司作为付款.背书是往明"货到后此汇票方生效";(2)向C公司发出一份支票,C公司在转让前发现该支票未记录个别事项;(3)向银行申请开立临时账户. 第一题。 2011年11月,A公司发生如下业务: (1)向B公司购买一批材料.A公司将一张汇票背书转让给B公司作为付款.背书是往明"货到后此汇票方生效"; (2)向C公司发出一份支票,C公司在转让前发现该支票未记录个别事项;(3)向银行申请开立临时账户. (1)对于转让给B公司的汇票.下列表示中正确的有( ) A.该背书所附的条件"货到后此汇票方生效"有效 B.该背书所附的条件"货到后此汇票方生效"无效 C.该背书仍然有效 D.被背书人即B公司可依背书取得票据权利 (2)在下列各项中.对基本存款账户与临时存款账户在管理上的区别,表述正确的是( ) A基本存款账户能支取现金而临时存款账户不能支取现金 B基本存款账户不能向银行借款而临时存款账户可以向银行借款 C基本存款账户没有开设数量的限制而临时存款账户受开设数量的限制 D基本存款账户没有时间限制而临时存款账户实行有效期管理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支票的出票人可授权补记的有( ) A.支票金额 B.出票日期 C.付款人名称 D.收款人名称 (4)下面关于支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支票结算用于同城支付结算 B支票可以支取现金也可以转账 C支票无金额起点 D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10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所指的票据包括( ) A.支票 B.信用证 C.汇票 D.本票 解析:(1) BCD(2) D(3) AD(4) ABCD(5) ACD 第二题 2011年3月10日,企业会计科会同档案科对单位会计档案进行了清理,编制了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将保管期已满的会计档案按规定程序全部销毁,其中包括一些保管期满但尚未结清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 (2)3月21日,会计科在例行审核有关单据时,发现一张购买计算机的发票,其"金额栏""8000"元的数字有更改迹象.经查阅相关买卖合同、单据,确认更改后的金额数字是正确的.于是,会计科要求该发票的出具单位在发票"金额栏"更改之处加盖出具单位印章.之后,该企业予以受理

小学班主任管理案例分析

小学班主任案例及分析(一) 一堂课上,我发现班里有个学生上课发言很积极,是个可爱的男孩,我也对他另眼相看,认为他是个可塑之才。没想到他说得和做的是另外一套。做作业时动作很慢,思想很不集中,回家作业经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没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跟他同桌,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这位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这位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她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这位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某某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 案例分析: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黄某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这位同学与其它同学交朋友做起,和好同学一起坐,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小学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精心育桃李青春别样红 ————小学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灵宝市实验小学邵丽娜俗话说,不当班主任的教师是不完整的教师,因为社会赋予教师的应该是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在这将近十余-年的班主任教师生涯中,我经历了许多,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委屈……但是,不管是什么经历,因为是与稚气未脱,充满朝气的小学生们在一起的,所以我觉得我的生活是充实的.在品味充实的过程中,我就如化蛹成蝶那样,痛并成长着。下面我就采撷我的教育生涯中的一些典型班级管理案例,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在平静中解决纠纷 案例一:有一天自习课,我刚走到本班教室门口,就听到教室里有吵杂声,伴随有学生的惊呼声、桌凳的摔倒声,还有同学们的劝阻声。我立刻意识到出事了,于是我紧走几步推开门进教室。看到我的出现,班里马上安静了下来,两个正在扭打的学生王昊和邓珂立刻停下了,但双方都瞪着眼睛,扭着脖子怒视着对方。其他同学都在看着我如何处置他们。我意识到当面批评教育他们会影响到别人的学习,也不一定能解决好,何况事情的原由也没有弄清楚。于是我平静地说:“请同学们抓紧时间学习,你们俩和我去办公室。”同学们又投入到学习中去了。在办公室,他俩似乎都感到很委屈,当我让他们分别给我叙说打架的理由时,双方各执一词,争辩不休,都试图把责任推给对方。在他们的辩解中,我还是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他俩是前后坐位,因为前排碰掉了后排的文具盒而发生争执,以至矛盾激化,多亏发现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面对他们的争辩,我没有做他们的审判官,而是说:“我知道你们俩都很委屈,老师能理解,现在我只想让你们想想整个事件中哪些地方自己做的不够好,想好了再和我说说。”听我这么一说,他们停止了争辩,都不吭声,低

浅析中国新闻业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及问题的解决

浅析中国新闻业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及问题的解决 摘要:中国新闻事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越来越成熟。但随着新闻越来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新闻的伦理问题日益重视。那么,中国新闻业现状到底是存在那些问题呢?真的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糟吗?中国新闻职业道德问题到底是什么因素引起的?我们应该 采取些什么措施?本文试图对以上问题作一略浅析。 关键词:寻租新闻职业道德 一中国新闻业存在那些职业问题 每个从业人员,不论是从事哪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道德。如教师要遵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医生要遵守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等等。这里所说的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在广大新闻工作者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它是新闻出现之后,新闻从业人员在长期的新闻劳动实践中逐渐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新闻寻租化 公众对传媒界的种种批评绝非空穴来风。近年来,传媒界丑闻不断。为了揭露精神病院的问题,有的记者乔装成精神病人;为了揭露社会丑恶现象,有的记者故意设圈套诱导人做坏事,然后加以报道。无中生有,编造事实,例如《鄂东晚报》出于创收的冲动,寻求经济利润最大化,报社内部达成以曝光当事方丑闻的方式强拉广告的默契,上下…通力配合?,形成了一条报社领导——记者——受要挟单位的…媒体腐败食物链?,这是典型的拿新闻监督寻租当饭吃。,《鄂东晚报》反映了新闻业自律缺失,教训深刻,值得反思。有些新闻记者利用自己手中的话语权、舆论监督权,以写批评稿、挖陷阱等手段要挟或交换,谋取个人或集体的经济利益,违反传媒职业道德规范甚至触犯国法。新闻业者均有舆论监督的“权力”错觉,进而有了利用舆论监督的“经济”寻租行为。来违背舆论监督是服务于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一种形式。 其实《鄂东晚报》所反映的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决不是偶然的。北京一家公关公司负责人披露,“封口费”的数额通常较大,几万元甚至十几。《中华工商时报》总编辑黄文夫指出,收受企业用于堵媒体之口的钱,已经成为少数财经媒体的一笔特殊收入。现在有些新闻工作者左手持批评稿,右手持表扬稿,去要挟被采访者给赞助,不给钱就立刻刊发批评稿,给钱就刊发表扬稿。这是滥用新闻舆论监督权的重要表现,也是新闻寻租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等不仅严重影响新 闻单位和记者的形象,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二)新闻领导化 中国的新闻传播一直是党和政府忠实的宣传工具,定位高,形式严肃,如积成流弊则会有亲和性弱的缺点。早中国新闻报道中人们常常有“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没有领导的新闻不算新闻,没有名人的新闻不算新闻。在中国现在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上到中央台下到县台的新闻中,都是有领导报道并且在新闻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还可以发现在于新闻报道中的职务官阶就是一个极度不合理的怪胎。中国新闻从新闻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一次向受众本位方向的转移,应该从领导本位新闻中转移到新闻平民化,主要集中在对民生新闻、公共新闻和媒介娱乐化等问题的上新闻报道。新闻是把各种各样人的行为图象给人们作为镜子,应将其广泛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试题(40分) 1、张老师就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对学生得要求十分严格:她要求学生不讲脏话,不乱扔废纸,字迹工整,不能迟到……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板书潦草,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早读经常睡过头……虽然张老师没少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就是 1)请分析张老师班级管理中班上班风一直都不太好。张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存在得问题。(8分) (2)为帮助张老师改善班级管理效果,请您提几条建议.(至少3条,共12分)?2、为让班会开得成功,李老师选了—篇课文改写成剧本,准备排演课本剧。第二天,李老师在班上说了这—想法,很多同学都表示赞同。这时,她听到小雯与同桌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演。”“您管呢,让您演什么就演什么呗.”“我可不想演.”听到这儿,她得心一沉.下课后,李老师请小雯来办公室、让她谈—谈自己得想法。小雯说:“老师,我觉得您选得课文不好。而且每次您都就是写好了剧本让我们演,能不能让我们自己试一试呢?”小雯得话让她突然意识到孩子们长大了,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包办代替"。于就是,她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小雯,小雯高兴得接受了,忙着与同学们选课文,编剧本,做道具,其间还找多次找李老师做参谋.班会如期召开,李老师接受剧组得安排,精心打扮了一番,在大家得共同努力下,课本剧表演非常成功。 请谈谈本案例在班级管理方面给您得启示。(至少5个方面,共20分) 参考答案 1、(1)问题:①没有“身教”。没有“身教”,“言教”就显得苍白无力。“身教”既可以增加“言教”得可信性与感染力,还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得、不易觉察得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得作用。张老师教育学生不要说脏话,不要乱扔废纸,不要迟到,自己却说脏话、粗话,乱扔烟头,迟到。口头上得教育没有起到正面教育得效果,反倒坏得“身教"对学生起到了明显得负面影响.(4分) ②言教不服.“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则无教育可言。学生中出现问题,一味得“管、卡、压",显然不行,只有言之有理,以理服人,才能达到教育效果,否则一切教育都就是徒劳得。(4分) (2)建议:①身体力行。班主任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把自己置身于“榜样"与“镜子”得位置,事事从我做起,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得需要。(4分) ②说理教育。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得方法让学生明白自己得行为就是不对得,应该如何去改正.用事实说话,用道理说话比苍白无力得说辞更具有说服力(4分) ③真诚教育。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得态度,用“心"去爱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就是爱您才教育您”,让学生感到您得“爱心”与“诚意",乐于接受您得教育,才会有效果.(4分)

部分媒体从业人员违反新闻职业道德案例

中国记协通报 部分媒体从业人员违反新闻职业道德案例 《人民日报》 根据社会举报,中国记协会同有关新闻宣传单位查处了部分媒体从业人员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案例。现予通报。 一、2010—2012年期间,中国改革报记者王清机在中国食品安全报兼职期间,以建立“中国食品安全报质量监督跟踪单位”为名,违规向山东地区多家食品企业收取所谓“质量监督跟踪单位公告费”;2012年初,王清机违规收取山东省某医院8万元“宣传费”。中国改革报已对王清机作出除名处理并吊销其记者证,中国食品安全报已对王清机作出免职清退处理。 二、2013年8月9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刊登《酉阳:桃花源的产业新定位》一文称,重庆市酉阳县近5年工业发展以“失败”定调。经查,该报道记者未进行深入采访,未与相关部门核实,将酉阳县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当成2012年的发展目标,造成报道严重失实。 三、2013年10月24日,黑龙江晨报刊登《老汉旅店见网友,一开门傻了——“跟我开房的咋是儿媳妇”》一文。经查,穆棱市电视台记者以派出所提供的一件曾经处理过的纠

纷为原型,编造了《穆棱:开房约会女网友见面竟是儿媳》的假新闻。黑龙江晨报未经核实,修改标题后刊登了该报道。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已对相关新闻单位和责任人分别予以 行政警告、行政罚款、吊销记者证等处罚。 上述媒体及从业人员的行为,严重违反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有的假借新闻媒体名义以舆论监督为由敲诈勒索;有的采访过程粗浅片面且未经核实;有的根本不经采访直接编造所谓的新闻事件,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败坏了新闻工作者的声誉。 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引以为戒,自觉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严格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对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新闻从业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依规作出处理,切实维护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班级管理个案分析

班级管理个案分析 对于刚刚教育低年级的老师而言,班级管理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占很大的影响力。一年级的学生,从幼稚园到升入一年级的那刻起,他们就要面临着各种班级规章制度。刚踏进学校门的他们,也要学着去如何配合老师学习更多的知识,也要不断学着自觉遵守纪律,并且知道纪律的重要性。因为我深深地知道一年级是学生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看班主任怎么做了。有人说:“会当的班主任累三个月,不会当的班主任累三年”。那么,让我回顾最近班内发生的一些有关班级管理的认识。 案例一:班里有个叫赵某的学生,上课时,总是目光呆呆的,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作业倒是完成的不错。对此,通过和其家长的交流,也认识到多关心他,多提醒他应该怎么做。偶尔对写完作业的他进行表扬与鼓励,为此,这个孩子也在慢慢进步着。他的妈妈最近总是高兴的对我说起孩子进步的表现。 案例二:我班段某同学是个让人喜欢的学生,可是上课不认真听讲,只看到别人在干什么,也经常在我讲课的时候跑到我的跟前说谁谁哪个同学的不是。刚开始我觉得他是个爱动爱说的学生,但时间长了,好像就成了习惯似的,一到上课就开始“打小报告”。因此,我多次引导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单独找他谈心,说这样做是不好的。通过那次交流,他也懂事多了,上课也没有随便乱说的现象了。 案例三:我班有这么一个女孩子,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小,每次开火车读拼音或者生字的时候,总会“卡”到那里。下课后却是一个欢快的小朋友。针对这一点,下课或者放学后,我总是用温柔的语气与她交流,并且用自己的行为去告诉她老师是喜欢她的,希望她能够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认真听讲,好好学习。现在她

小学班主任管理案例分析4篇(一)

小学班主任管理案例分析第1篇(一)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管理的组织和引导者,对学生的思德修养、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头绪多,事情杂,做好班主任工作如果没有爱心、信心和耐心是绝对不行的。因此,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这学期,我们班转来一个名叫孙水兵的男同学,经过两个周的观察,我发现他是一个好动、散漫、脾气倔强的孩子,这位看似貌不惊人的学生,现在却是我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大难题。该生学生成绩较差,由于基础欠缺,所以不管什么文化课他都不肯学、不愿学,上课时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对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下课和同学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课后不能认真完成老 师布置的作业,即使做了,也是胡乱应付一下,几乎每天都有学生向我告状。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此时,我觉得无法逃避,只有正视现实,解 决好这个问题!于是,我找他多次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 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做一个遵守校纪校规,认真学习的好学生。每次谈话,他表态很好,但在行动上却没有一点儿进步,我几乎对他失去了信心。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真是“不可雕的朽木”。但是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班主任培训,我觉得作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把他管好还会影响整个班集体。我心想:非把你转化过来不可。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绝大部分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有一次我上课,他却旁若无人地趴在桌子上睡觉,这成何体统,当时我心里非常气愤,但怕影响其他同学上课,所以我就没在班上批评他,直到下课后我让他到办公室里来,虽然心中充满怒火,但我还是没有严厉批评他,因为我了解到像他这一类的学生脾气比较倔强,说得过重反而适得其反。我问他今天是否身体不舒服还是其他原因要这样做,并谈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及人与人应互相尊重……他可能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态度不是很强硬。 谈心、聊天,这是做学生工作一些基本的方法,也是班级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经过观察,我发现他的一些爱好特点,例如喜欢画画、喜欢打羽毛球等。于是我积极走进他的生活,了解他的心理世界,从全方位对他关心,并积极引导他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在路上遇到他,我会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生 病时我主动关心他。久而久之,他也逐渐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好”,明白了许多做 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有了质的变化。 通过半学期的努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不仅工整也能按时上交,各科测试成绩都有明显的进步,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各科任老师都夸奖起他。 案例分析:

小学一年级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用爱唤醒他的心灵 案例背景: 对于一年级的教育而言,班级管理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占很大的影响力。一年级的学生,什么上课常规呀,学校纪律呀,一概不知,如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最快的融入到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来,快乐自信的学习是最主要的,也是老师的追求。 案例的基本情况: 我班有一个好动的小男孩——郭帅,说他好动,一是平时上课在座位上坐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总是安稳不下来;二是作业总是不按时上交,且成绩也提不起来;三是总爱抢别人的东西,上课常捣乱;四是爱打同学,小伙伴稍不留心就会给他哭鼻子,上厕所时他总是掀倒这个那个,每节课课间总有学生反映郭帅。就连上操时,老师稍不注意他也会把前面的同学掀倒,老师再三的教育他也无济于事,他妈妈打他也是徒劳。记得考中期试那天,他早上考罢语文 解决过程: 接下来,我问一组组长王xx:“组长,今天董xx打扫卫生了吗?”王xx说:“打扫卫生时见他了,大概是去倒垃圾的了”。于是我赶紧派人去找,一会儿功夫王xx和董xx抬着垃圾箱子出现在教室外,我赶紧让他们进教室,继续我们的课堂学习。 为了保护他的自尊心,纠正他的这一习惯。我乘同学们上自习课的时候,悄悄地把他领出办公室,来到办公室。待他坐定后,我用尽量轻柔的声音对他说:“上课前,你去哪了?倒垃圾怎能用那么长的时间,能把过程给老师讲讲吗?”在我的再三追问下,他告诉我他在路上拔草玩了。在接下来的交谈中,我告诉他,抢着打扫卫生说明他有积极做事的勇气,是好的方面,但是在做事时一定要记住自己现在正在做什么。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经常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及时的鼓励他,他再也没有因为打扫卫生耽误过上课,而且上课时能稳稳的坐那认真听讲,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反思与对策: 有句话说得好:“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发芽,但只要播下去了,就会有发芽的可能;不是所有的花朵都会结果,但只要开花了,就会有结果的希望;不是所有的辛苦都能带来收获,但如果不付出辛苦,就永远得不到硕果。”爱是一副“疗伤”的良方,董xx同学的变化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对于低年级的孩子的教育作为班主任,我们更应该全身心爱学生,关心、尊重、理解、宽容和信任学生。

虚假报道案例

虚假报道案例 时间:2011-03-31 来源:交通报协网站作者: 编者按:在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中,广西日报传媒集团自曝“家丑”,将近年来《广西日报》、《南国早报》、《当代生活报》、《南国今报》的虚假、失实、差错报道案例集中起来,编辑成《我们错了》一书,在全国公开发行,中国记协网站从书中选择了20个案例刊登。新疆“三教办”提供的新疆经济报、新疆都市报、都市消费晨报近年来虚假报道、违法违纪广告的14个案例,也在该网站刊登。 现把这些案例挂在中国交通报刊协会的网页上,各会员单位可作为反面教材,举一反三,从中吸取教训,杜绝虚假新闻发生。 新疆经济报案例1:从非官方网站扒稿以官方信息发布。2009年8月25日,新疆经济报在服务咨询11版上刊发了《2009年各类成人高等院校在疆招生计划及专业分布》的报道为例进行剖析:2009年8月25日,新疆经济报记者在《新疆经济报》服务咨询11版上刊发了《2009年各类成人高等院校在疆招生计划及专业公布》的报道。经查,这篇报道是记者从新疆招生考试网上下载获得相关信息,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在没有向自治区招生办及成招科任何工作人员核实并进一步采访的情况下,抱着侥幸心理,开篇写到“8月24日,记者从自治区招生办成招科了解到……”并在文末署名本报记者。不仅如此,文中两次提到可供考生登录查询的、可在第一时间发布全疆各报名点的报考政策等信息的“新疆招生考试网”其实是非官方的民营网站,并没有获得可发布相关信息的官方授权。稿件见报后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为考生提供了虚假的信息,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考生,直接影响到考生报名和考试工作,给信息发布单位自治区招生办造成了工作的被动。 教训:在信息化、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记者的采访工作和过去相比变的简化和便捷了,比如通过网络获得新闻线索,但是,程序上要求记者必须与信息发布单位取得联系,核实信息,并确保信息可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个别记者漠视新闻宣传纪律,出现懒惰、投机取巧的状况,这一虚假报道的产生就是由于记者责任心不强造成的,严重违反了《新疆经济报系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规定》和《新疆经济报记者管理规定》。 案例2:现场未核实出席人名单。1998年1月26日,春节前夕,新疆经济报刊发了一篇多名记者的组合稿件《自治区领导慰问老干部》,其中有一部分为“1月25日上午,自治区党委某副书记前往自治区几位离退休老干部家中,亲切看望慰问了这几位老干部。” 真相:记者为刚从事新闻工作不久的新手,不认识自治区这位领导,只是按照书面通知上告知的名字采访写稿,而当时由于这位副书记有事外出,而由另一位自治区领导带队进行慰问。由于记者责任心缺失,未履行核实等工作,导致不实稿件见报。 案例3:信息源提供假新闻让记者上当。2009年,记者采写了一篇稿件《乌鲁木齐女大学生每月万元包养协议曝光》被证实为虚假新闻(未见报)。 真相:记者为了寻找到精彩吸引人的情节,没有和法制对口单位联系,联系了一家私家侦探事务所,对方交给她这份文稿,提出要求,刊登稿件的时候必须提该事务所的名字。记者未经审核,就作为自采稿交稿。稿件经主任审核时,提出质疑,在网上一搜索,发现这案例发生在广州,被新疆这家私家侦探事务所移花接木到了新疆,最后杜绝了一起重大虚假新闻的出现。 案例4:校对私自改原稿。2007年8月12日,《新疆经济报》《西部军人》版出现四处“武警新疆总队”与“新疆公安边防总队”的部队名称混淆的见报重大错误,给本报与武警新疆总队、新疆公安边防总队的良好合作带来负面影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