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1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1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1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1

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精确性,可检验性,简洁性,逻辑一致性,有用性概括能力

1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般方法论原则: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的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元素分析与整体综合心理学研究中的生态化趋势与现场研究伦理性原则

2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动力结构无意识、前意识、意识本我、自我、超我冲突、焦虑和防御机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性、里比多、动欲区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期停滞、倒退和人格特征

1阿德勒德个体心理学:①器官缺陷与补偿、自卑感、追求优越与社会兴趣②生活风格与创造性自我:1生活风格(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及其类型:正确健康的和错误病态的两种。2创造性自我(创造性地选择合适自己心理发展的活动方式)3生活风格的形成:与早期的教育养成良好正确健康的生活风格4生活风格形成途径:出生顺序早期记忆潜意识梦境的分析。

2爱里克森与自我心理学的发展:1自我及其同一性:指人对自我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2人格的终生发展阶段理论:①人格的发展包括机体成熟、自我成长、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每个过程须以其他来两过程为前提在不断交互作用中向前发展②根据这三过程的演化,把人格分为八个阶段,表明一个完整的人生周期,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或两极对立的矛盾所构成。③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自主对羞怯和疑虑;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繁殖对停滞;自我整合对失望。

3霍妮关于神经症人格的理论:①神经症的观点:社会环境因素决定,包括情景性和人格性,是一种由于恐惧,由于对抗这些恐惧形成的防御措施,由于为了缓和内在冲突而寻求妥协解决的种种努力所导致的心理紊乱。②神经症的人格理论的观点:基本焦虑对神经症的影响。人际关系失调引起。三种神经症的人格类型:趋向反对逃避他人③三种自我存在形态:真实自我指个体的潜能,理想自我指个体在头脑中设想的理想的自我形象,现实自我指此时此地身心存在的总和。

4弗洛姆社会精神分析论: 1社会精神分析论:①气质、性格与人格②孤独感、逃避自由与积极自由③性格取向④社会性格:气质和性格组成人的人格。2孤独感逃避自由与积极自由3性格取向分类:生产性与非生产性4个体性格和社会性格

5自我心理学:哈特曼1自我心理学观点:自我和本我是两种同时存在的心理机能。自我独立于本能冲动,但又与它同时发展,个体未出生前就存在一种“未分化的基质”,是一种先天的生物禀赋,一部分演化未本我的本能内驱力,另一部分演变未自我的自主性的装备。2哈特曼的两种自我的自主性:一级自我自主,二级自我自主:从本我的冲突中发展起来并为健康适应生活的那些自我机能。

1奥尔波特的特质论:①特质的特点:不是有名无实的;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具动力性;他的存在可以从实际中得到印证;特质间相对独立;特质与道德或社会判断不同义;它可以是人体所具有,也可以是群体所具有;行动甚至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证明特质不存在。②人格特质的两种研究法:常规和特殊规律两种③主要特质、次要特质和核心特质④机能自主性⑤“统我”或“自我认同感”⑥健康人格:自我广延的能力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具有现实性知觉具有自我客观化有一致的人生哲学。

2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①特质的三种分类法:表面特质、根源特质,个别特质、共同特质,动力特质②因素分析方法

③人格发展的三种学习:经典条件反射学习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和整合学习。

3高登伯格的大五人格因素: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随和性责任心

1人格的文化决定论:社会文化对人格形成的作用

2林顿和卡丁纳的文化与人格的相互作用论:1社会文化与制度—人格形成2早期经验形成基本人格结构—投射产生制度:投射有挫折引起,人格则通过对挫折的反应形成起来的心理和行为模式。3人格投射与卡丁纳的文化的初、次级制度

3沙利文的人际关系论:人格本身就是一种相对持久和稳定的人际交互作用模式。1动能2自我系统(好我坏我非我)3人格化4人格发展六阶段: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前青春期青春初期青春后期

4默里的压力与需要的交互作用人格理论:心因性需要和压力人格的动力结构是需要,压力和需要产生动机→引导行为。自我理想

5米切尔的环境的作用:社会环境因素贝利—的生态文化和行为

6芳德和奥泽的个人与情景的交互作用:情景对人格产生的影响。人格情景特质三者:人格-情景并重法1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1意识(个性化)2个体潜意识(情结)3集体潜意识:原型:人格面具顺从性的原型、阿妮玛和阿妮姆斯异性的原型、阴影同性的原型、自性4人格动力理论:心理能5人格发展论:四个:童年青年中年老年6荣格的心理类型学:态度:外内倾,心理功能:思维情感感觉知觉所以形成八种人格类型(看书类型的人格表现)

2艾森克的人格理论:外倾性E神经质N 精神质P:E高好交际,喜冒险易冲动积极进取随和乐观;E低沉重安静,保守不喜社交,好阅读思考,做事计划性强,工作生活有规律严谨。N高情感波动大,易神经过敏,焦虑高度紧张,易大喜大悲;N低情绪反应淡漠。P高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冷酷缺乏同情,冲动,不

关心他人。P低温和柔弱富同情心。

3朱可曼的感觉寻求倾向

4卡刚和莫斯的害羞或抑制性气质

5布斯和普洛明的EAS气质模型:情绪性E 活动性A 交际性S:气质受环境影响

6人格的大脑神经生物基础:大脑的生理改变有可能导致病人的人格改变。大脑前额叶病变:认知情绪情感的改变→淡漠抑郁欣快。

1试叙行为主义学习论派的特点:①强调应该研究动物和人的行为②着重从后天学习的角度探讨人格的形成机制③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客观性和科学性,一般采用严谨的实验研究方法。

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论:1原则:任何反应若有强化刺激随后呈现,都会具有重复出现的倾向;强化刺激可以是增强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任何刺激物。2斯金纳对反应的分类:应答性操作性3强化的类型:正强化负强化4行为的消退(负强化作用或者正强化断开)、自然恢复、类化(杀一儆百)与分化5行为的塑造和矫正(不良学习习惯的改变)

3多拉德和米勒的刺激——反应论:1学习的四个要素:内驱力线索反应强化。2多拉德和米勒对学习的解释:没有学习困境就没有学习,没有失败就没有学习。3恐惧——一种获得性的内驱力。4语言:(推理:即时问题的解决;计划:未来问题的解决)一级泛化:建立在刺激之间的物理特征的相似性上的泛化;二级泛化:建立在言语符号的基础上的泛化。5冲突的类型:接近-接近,接近-回避,回避-回避,双重接近-回避。6移置作用的特点:刺激的泛化,弱恐惧-类化,强恐惧-反类化。7挫折和攻击。8潜意识(非文字符号经验,压抑的经验)、神经症(潜意识中的冲突被压抑而导致)、系统脱敏的精神治疗法。9童年时代的四个关键训练期:喂食情境排泄训练早期的性教育激怒-焦虑冲突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观察学习-行为习得和表现-替代强化-。2行为习得与行为表现的区别:习得的行为要比表现出来的行为多得多。习得的不一定表现出来。3替代强化(即杀一儆百)榜样行为的呈现:身教和言传。4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强化和动机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五个中心观点:1具有强烈的现象学倾向,强调人的主观体验、2坚持人类本质的统一和完善、3在承认人发展限制的同时,认为人类有一种不可缺少的自由选择和自主倾向,人能努力克服自身条件的限制、4它反对心理学中的还原论,主张按照意识的本来面貌来看待意识经验、5相信不可能对人性进行穷尽的解释,人的人格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有不断超越自我的能力。

2马斯洛的需要与自我实现论1、需要层次论: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2、需要层级之间的关系:逐层递进3自我实现者的类型:务实型超越型与特征:准确地认识现实宽容和悦纳自己、他人和周围世界自发性、单纯性和自然性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15种。4高峰体验:一种狂喜惊奇敬畏以及失去时空的情绪体验。5自我实现的途径: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改变社会环境

3罗杰斯的自我理论:1罗杰斯的自我概念: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2现实自我:此时此刻真实存在的自我、理想自我:个体最喜欢拥有的自我、自我一致:自己的活动和自我系统协调统一。3积极自我看待的需要:肯定,真诚无条件,尊重。

4价值的条件:他人或自己对具体行为的评价。8人格发展的基础:自我实现倾向和积极自我看待。

5机能完善者的特征:1所有经验都是被准确地符号化而成为意识。2自我结构和经验协调一致并具灵活性,以便同化新的经验。3以自己的实现倾向作为估价经验的参照体系,不在乎世人的条件价值。4无条件的积极自我看待5与他人相处和睦。

7、自我实现倾向的受阻到恢复正常的阶段:威胁的经验防御过程心理调整瓦解和崩溃重新整合。

4罗洛??梅的存在分析论:1存在论:具有意识,自由选择性动态性以及非存在的统一体。此时此刻真实存在。存在三世界:生物物理环境的内外部世界,他人组成的人际关系世界,自我自我潜能与价值的自我内在世界。2人格概念:是与社会整合且具宗教紧张的自由独特的个体生活过程的现实化。3、人格的特征:中心性,自我肯定,参与,觉知,自我意识,焦虑

1威特金的认知方式:1棒框测验RFT身体顺应测验BA T转屋测验RRT:要求被试判定视野中的有关项目与地面是否垂直。2认知方式的实质与成因:场依存:依视野线索做出的判定倾向(外在参照)—场独立:依身体经验线索。。(内在)都为认知过程。3心理分化三指标:自我-非我、心理机能、神经生物分化

2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1人是科学家2构念:就是一种思想观点和看法,用语言表达。遇到新情境是认知出现:3CPC循环(周视、先取、控制)人格建构的基本假设: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被他对事件的预期所引导。心理问题:人格系统紊乱,评定人格构建系统和重建。固定角色疗法:演与自我不同性格的主角,治疗者当配角,两星期。

3罗特的行为预测论与控制点理论:1行为预测理论:1行为潜势:某种行为在特定社会情境中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2类化的预期:带来相应强化的可能性3强化的效价4心理情境。2控制点理论的主要观点:1控制点、内控:自我控制、外控:无法预知的但发生了2适应不良与行为改变

4米切尔的人格的认知因素:1个体的认知变量:能力译码策略预期主观价值

1艾里克森的人格的终生发展阶段理论:①人格的发展包括机体成熟、自我成长、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每个过程须以其他来两过程为前提在不断交互作用中向前发展②根据这三过程的演化,把人格分为八个阶段,表明一个完整的人生周期,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或两极对立的矛盾所构成。③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自主对羞怯和疑虑;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

繁殖对停滞;自我整合对失望。

2奥尔波特的特质的特点:不是有名无实的;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具动力性;他的存在可以从实际中得到印证;特质间相对独立;特质与道德或社会判断不同义;它可以是人体所具有,也可以是群体所具有;行动甚至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证明特质不存在。

3艾森克的人格理论:外倾性E神经质N 精神质P:E高好交际,喜冒险易冲动积极进取随和乐观;E低沉重安静,保守不喜社交,好阅读思考,做事计划性强,工作生活有规律严谨。N高情感波动大,易神经过敏,焦虑高度紧张,易大喜大悲;N低情绪反应淡漠。P高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冷酷缺乏同情,冲动,不关心他人。P低温和柔弱富同情心。

4试叙行为主义学习论派的特点:①强调应该研究动物和人的行为②着重从后天学习的角度探讨人格的形成机制③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客观性和科学性,一般采用严谨的实验研究方法。

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五个中心观点:1具有强烈的现象学倾向,强调人的主观体验、2坚持人类本质的统一和完善、3在承认人发展限制的同时,认为人类有一种不可缺少的自由选择和自主倾向,人能努力克服自身条件的限制、4它反对心理学中的还原论,主张按照意识的本来面貌来看待意识经验、5相信不可能对人性进行穷尽的解释,人的人格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有不断超越自我的能力。

6罗杰斯机能完善者的特征:1所有经验都是被准确地符号化而成为意识。2自我结构和经验协调一致并具灵活性,以便同化新的经验。3以自己的实现倾向作为估价经验的参照体系,不在乎世人的条件价值。4无条件的积极自我看待5与他人相处和睦。

7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

自由意志——决定论:一个人在指向和控制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有多少内部的自由,他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意识以外的因素决定的?

理性——非理性:一个人可能在多大程度上通过他的理智改变其行为?

整体说——元素说:对人格特点必须分开来看待还是不分开呢?

素质论——环境论:人的基本特性由多少是由躯体或素质决定的,多少是由环境影响造成的?

主观性——客观性:人是否存在个人的主观世界的经验,而且对行为具有极大影响?

前动性——反应性:行为是由什么引起的,活动的真实原因在哪里?行为是内部活动本身还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应?

稳态——异态:一个人的行为动力是什么?是消除紧张而达到内部平衡状态还是不断成长而自我实现?

可知性——不可知性:人的行为和本性是否可根据科学方法而被认知,还是有某些超越科学而不能为人认识的东西?

可改变——不可改变:一个人在一生中其人格是否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变化是人格发展的固有特性?是表面的还是实质性的?

8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般方法论原则: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的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元素分析与整体综合心理学研究中的生态化趋势与现场研究伦理性原则

9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动力结构无意识、前意识、意识本我、自我、超我冲突、焦虑和防御机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性、里比多、动欲区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期停滞、倒退和人格特征

10无意识的特点:无时间性,无矛盾性不存在任何否定、怀疑和不相信的成分非现实性无意识观念的能量巨大,它更机动活跃易变形和被替换是人格中最大和最有力的部分。

图式:是帮助我们感知、组织、加工和利用性息的一种假想的认知结构。

原型: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

类化的预期: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基于人们各自面临许多问题情境时的独特的经验,个体会发展出如何对情境作出最佳的构建的类化的预期或态度。

认知方式:个体对外界的某种认知活动特征或方式。

外内控:是一种对强化的本质进行解释时形成的一种类化的预期。

自我实现:指要求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和才能,对自身内在的本性的更充分地把握和认可,是朝向个人自身的统一、协调、完整的一种倾向。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观察学习: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

强化: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操作行为的概率增加的过程。

特质: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它虽然不是具体可见的,但可通过个体的外显行为推知其存在。

机能自主: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

个性化:在意识的指导下,使意识的心灵和潜意识的内容融洽地结合为一体的过程。

人格面具:指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一种倾向性,倾向与在公众场合中展示自己,扮演好某种社会角色。

情结:就是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聚集在一起,缠绕在一起,形成一簇难以解开的心理丛。

人格化:指个人在追求生理需要和减少焦虑的经验中对自己、他人、及各种事物所形成的就有态度倾向性的形象。

人格特质论:描述人的人格特点的方式。

情景论观点:强调后天的环境,特别是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的决定作用,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他所处的情景。

人格:个体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气质:先天遗传的行为与情绪活动的特征或倾向性。

3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精确性可检验性概括能力简洁性逻辑一致性有用性

4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

自由意志——决定论:一个人在指向和控制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有多少内部的自由,他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意识以外的因素决定的?

理性——非理性:一个人可能在多大程度上通过他的理智改变其行为?

整体说——元素说:对人格特点必须分开来看待还是不分开呢?

素质论——环境论:人的基本特性由多少是由躯体或素质决定的,多少是由环境影响造成的?

主观性——客观性:人是否存在个人的主观世界的经验,而且对行为具有极大影响?

前动性——反应性:行为是由什么引起的,活动的真实原因在哪里?行为是内部活动本身还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应?

稳态——异态:一个人的行为动力是什么?是消除紧张而达到内部平衡状态还是不断成长而自我实现?

可知性——不可知性:人的行为和本性是否可根据科学方法而被认知,还是有某些超越科学而不能为人认识的东西?

可改变——不可改变:一个人在一生中其人格是否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变化是人格发展的固有特性?是表面的还是实质性的?

5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般方法论原则: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的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元素分析与整体综合心理学研究中的生态化趋势与现场研究伦理性原则

6人格主要研究途径:临床研究相关研究实验研究

7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动力结构无意识、前意识、意识本我、自我、超我冲突、焦虑和防御机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性、里比多、动欲区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期停滞、倒退和人格特征

9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自由联想、梦的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幽默

10无意识的特点:无时间性,无矛盾性不存在任何否定、怀疑和不相信的成分非现实性无意识观念的能量巨大,它更机动活跃易变形和被替换是人格中最大和最有力的部分。

焦虑的分类:现实、神经质、道德

自我防御机制——为了减轻或消除人格内部的冲突,降低或避免焦虑,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统一,自我发展了许多的自我保护机制。包括:压抑、否认、投射、反向作用、合理化、替代和升华

阿德勒德个体心理学1器官缺陷与补偿、自卑感、追求优越与社会兴趣2生活风格及其类型与创造性自我与活动程度

人格心理学自考复习题整理

现代人格心理学 名词解释: 1.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范型: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3.人格结构:是研究气质、性格、能力以及个人活动倾向性等心理特点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定的组织模式。 4.人格理论:是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用来组织人格研究材料,解释和说明人格、人性、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条件以及阶段等理论问题,以反映人格心理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并提出可验证的理论假设和启发人格研究的新观点、新方法。 5.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6.生的本能:包括生存本能和性本能,生本能所提供的能量称为埃罗斯,埃罗斯代表爱和创造的力量。 7.里比多:即为广义的性,就是一切寻求快感的潜力,泛指心理活动的能量。 8.无意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 9.潜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 10.意识:人格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组成。 11.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12.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 13.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 14.停滞:心理障碍可以导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和延缓,这种现象称之为停滞。 15.倒退:由于早期阶段发展停滞使某些早期的特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人面临危机和挫折时,他很有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一过程称为倒退。16.压抑:自我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的一种方法。 17.自由联想法:就是让患者处于身心放松状态,鼓励其说出脑海里涌现的任何思想观点或感情经验。 18.梦的分析:佛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潜意识现象,是潜意识愿望经过伪装后的象征性的满足,实质就是被压抑的无意识欲望的一种变形的满足。19.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它包括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 20.集体潜意识: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 21.生活风格: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成为“生活风格”,这是一种标识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 22.创伤范式:佛洛伊德早期在运用催眠术和疏导法治疗神经症时发现,如果病人把内心的“创伤”倾吐出来,病症就会消失,这就是创伤范式。 23.内驱力范式:佛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其中内驱力与本我对应,内驱力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24.自我范式:把自我看成是人格结构,当中相对独立的部分。 25.角色混乱:指个体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 26.显在焦虑:是对显在危险的反应,产生情景性神经症。 27.基本焦虑:指人将基本敌意泛化到一切人甚至整个世界,从而感到世间的一切事物和一切人都是潜伏着的危险因素。 28.特质:是一种概括化了的行为方式,具有个体特征,并且人际之间有很大差异,它是一种实在的和具有决定意义的神经心理结构。 29.机能自主性: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为的那些原因。 30.根源特质:是隐藏在表面特质,是人格的内在因素,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31.共同特质:一个社区或一个集团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特质。 32.动力特质:是促使人朝着一定的目标去行动,它是人格的动力性因素。 33.正强化:呈现正强化物可以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的现象。 34.负强化:撤去负强化物可以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的现象。 35.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 36.替代强化:榜样的行为是否受到强化,受到什么样的强化,并不一定影响模仿者的行为学习,这时候的强化对于榜样而言,则是一种间接强化,又称替代强化。 37.自我效能感: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38.强化物:多拉德和米勒认为强化也就是内驱力的降低,任何能够导致内驱力降低的刺激就是强化物。 39.约拿情节:在我们的社会中,如果一个聪明的人说:“我是十分聪明的”。就会冒犯他人,引起对立、敌意、打击。于是,优秀的个体一般要学会像变色龙一样掩饰自己,贬低自己来避免他人的攻击,就像圣经上的约拿一样,这种情节称之为约拿情节。 40.自我概念:代表对自我感知的一种组织化和一致性的模式,它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 41.移情:从另一个人的观点对他的问题进行理解,从那个人的内部参考模式出发。 42.高峰体验:人们会产生某些基本的认识与感受,如爱的体验、审美感知、创造等,这些认识与感受以及所有其他最高程度创造和成就的时刻,称之为高峰体验。 43.场依存—场独立性:主要依据视野线索来做出判定的倾向称为场依存性;主要依据身体经验线索来做出判定的倾向称场独立性。 44.原型:是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

大学心理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一、概念 心理:只要属于精神现象,都可以归之为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简称心理。 人格: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个性。 认知心理学:就是研究人们对信息的获得、贮存、提取和应用的过程。 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主要对最理想的人类技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其目标是发现能使个体、团体和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 错觉:是指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歪曲的知觉。 空间知觉:是个体对外界事物空间特性的反映,包括大小、形状、距离、立体和方位等知觉。 适应:感觉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变化现象。 情绪记忆:是指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短时记忆:是信息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由于它主要对来自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中所贮存的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加工,故又叫工作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也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表象:记忆表象简称表象,它是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保留并再现出来的形象。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即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分配:注意的分配即根据任务要求,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把注意指向于不用的对象。 心境:心境是一种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都染上某种色彩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称为心情。 情绪智力:用来表示情绪和理智结合起来对事业成功的重要影响。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 道德感:是人根据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趋避式冲突:当一个人面对一个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目标,既欲趋近它的益处又想避开它的不利之处时产生的心理冲突,称为趋避式冲突。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行为或自己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有效的进行某一行为的能力判断,它将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转化为先行因素对行为发生作用。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

选择、填空、名词解释 ★威特金的心理分化表现为 1.自我与非我的分化 2.心理机能的分裂 3.神经生理分化 自我—非我的分裂可以通过两种技能即认知改组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的测量来确定。 心理机能分裂的程度可以通过对冲动有组织的控制和特殊化的防卫这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人格建构的基本假设和推论 基本假设: “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被他对事件的预期所引导。” 11个推论 1.建构推论:一个人通过对事物的反复建构来预测未来事件。 2.个体推论:人们在建构事件时的方式各不相同。 3.组织推论:每个人在预测事件时都会自然形成一种包括结构顺序关系的建构体系。 4.两分推论:一个人的建构体系包含种种两分结构的构念。 5.选择推论:每个人在通过自己的建构体系对某事物作出预期时,他都会在两分结构 中做出选择。 6.范围推论:一个结构只能对有限范围的事件做出预测。 7.经验推论: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建构与他个人的学习经验有关。 8.调整推论:个人构念系统的变化与调整要受到构念渗透度的制约。(是否可容纳新) 9.片断推论:个人构念系统中存在彼此分离、不一致的亚层次构念。 10.共同性推论:建构经验方式的共同性可以导致人们心理与行为的相似性。 11.社会性推论:个体在建构自己的构念时,会在社会交往中扮演了他人的角色,以便 更好地理解对方、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控制点理论由罗特提出 ★EAS气质模型划分了三个气质维度: 1.情绪性 2.活动性 3.交际性 ★班杜拉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动作再现过程 4.动机过程。 ★阿尔波特认为有3种类型的特质: 1.根本特质——在顶层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来源:考试大2009/6/24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模拟考场视频课程 一.判断题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 A、荣格 B、阿德勒 C、卡特尔 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

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弗洛伊德 B、荣格 C、阿德勒 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 A、埃里克森 B、弗洛伊德 C、荣格 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 A、卡特尔 B、艾森克 C、奥尔波特 D、马斯洛 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15.通过感知、记忆、判断、推理等心理活动来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操作过程称为(A)。 A、认知 B、认知风格 C、认知方式 D、认知类型 16.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及特性称(A)。 A、认知风格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问题详解

人格心理学练习题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 1. 人格心理学是探究个体的( A )及其适应等领域的表现和规律的科学。 A.人格结构.动力.发展 B人格评价 C. 人格变态 D.人格元素.组织.特质 2.本我的活动遵循( A ) 。 A.快乐原则 B.道德原则 C.现实原则 D.法律原则 3.“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反映了人格的( A ) 。 A.稳定性 B.生物性 C.个别性 D.整体性 4.对人格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是( A )。 A.奥尔波特 B. 卡特尔 C.艾森克 D. 艾里克森 5.奥尔波特表达他对人格发展动力的看法用的概念为( B ) A.自我统一性 B.机能自主 C.创造性自我 D.统我 6.弗洛伊德提到可以通过( A ),了解无意识过程。 A.梦的解析 B.谈话 C.量表 D.绘画 7. 受辅者是关于自己最好的专家的观点来源于( D )。 A.建构疗法 B. 认知疗法 C. 行为疗法 D. 个人中心疗法 8. 艾森克把( B)看做是神经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A、外周神经系统 B.自主神经系统 C.激素 D.神经递质 9.能力特质在卡特尔的特质理论中属于( D ) A.一般特质 B. 共同特质 C.表面特质 D.根源特质 10. 艾森克的人格结构中包括内外倾.精神质和( A )三个人格维度。 A.神经质 B.宜人性 C.聪慧性 D.开放性 11.对自己暗恋的人,也觉得对方也喜欢自己,在防御机制上属于( C )。 A.压抑 B.合理化 C.投射 D.反向形成 12.人格成分中不包括(A )。

A.情绪过程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13. 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的出现( D )。 A.与刺激有关 B.与刺激无关 C.在反应之前 D.在反应之后 14.主题统觉测验是可以了解( B )动机测验。 A.意识 B.潜意识 C.行为 D.都不是。 15. 强调观察.模仿学习作用的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B )。 A.华生 B.班杜拉 C.罗杰斯 D.斯金纳 16.爱与人交往,喜欢热闹的气质类型是( B )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7. 人格结构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自我和(A)。 A.需要动机及价值观 B. 情绪 C.外倾 D.内倾 18.人格中遗传占主导部分的是( A )。 A.气质 B. 自我 C. 性格 D. 能力 二、简答题 1.简述人格的概念机包含的主要成分。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2.什么是人格评鉴,涉及哪些变量? 指在具体的条件下以系统的方式来收集有关人格的资料。有系统的收集这个人或这些人的有关资料,涉及的变量很多。所要收集的资料最起码要涉及下列四种变量:情境的性质.刺激的性质.指导语的性质和被试反应的性质。收集到资料之后,还要根据资料进行评分.分析和解释,然后才有可能对一个人或许多人的人格特征作出评定。 3.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的结构性;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社会性 4.什么是人格心理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人格心理学是探究个体的人格结构.动力.发展及其适应等领域的表现和规律的科学,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格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唯一从整体上探讨人的认知.需求.感情.意志和行为的复杂组织的一门学科,也是唯一系

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 1.人的心理包括____和____两大类。() 2.感受性是指可机体对____的感觉能力,它的大小通过____来度量。() 3.意志行动的基本心理过程包括____和____。() 4.根据情绪产生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的长短和外部表现,可把情绪分为____、____、和____。() 5.个性心理特征中最稳固的成份是____。() 6.动机冲突表现为三类:____、____和____。() 7.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____于____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从此,心理学便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8.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输入和编码的不同,储存时间长短不同,可以将记忆分为三种____、____和____。() 9.感觉的基本规律是感受性与感觉阈限____。(成反比关系) 1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横座标代表____,纵座标代表____。(天数、记忆保持百分数) 11.思维的特征是____和____,____是思维的工具。() 12.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 13.注意的特征是____、____。() 14.“一目十行”属于注意的____品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属于注意的____品质。() 15.情感的交际功能主要通过表情实现,表情有三种形式:____、____、____。() 16.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按照其重要的顺存分为七类,即最低层是____,最高层是____。() 17.巴甫洛夫通过对高级神经活动的各种特性的研究指出,大脑皮层的神经过程具有三个特性____、____、____,三者的不同结合,构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并且认为,这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古希腊人提出的四种气质类型____、____、____、____是相对应的。() 18.性格是由各种不同的特征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人们一般从四个方面分析性格结构,即____、____、____、____。19.德国心理学家____对遗忘进程的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____。() 20.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____,它具有____、____和____三种功能。() 21.情绪通常是指与____相联系的体验,情感是指与____相联系的体验。() 22.智商是____和____正比,智商等于100,表示这个儿童的智力水平是____。() 23.性格是一个人对____和____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24.个性的基本特征是____和____和社会制约性。() 25.知觉是人脑对____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____反映。() 26.性格特征主要有四部分组成____、____、__、____。() 27.美国心理学家____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其中____是最低层次的需要,____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28.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和____三个方面。() 29.性格按心理倾向分为____和____。() 30.心理学是研究____及其____的一门科学。() 3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____和____。() 32.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客观事物的____和____。() 33.思维的基本过程和记忆最重要的品质分别是____和____。() 34.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____、____和调节功能。() 35.思维的基本特征是____和____性,____和____是其的基本过程。() 36.____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其中____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37.____功能、____功能和____功能是注意的三大功能。() 38.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和____。() 39.思维的特征是____和____。() 40.思维的基本过程是____,思维按水平分为____、____、____三类。() 41.情感的功能是____、____和____,其外部表现称____。() 42.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____于____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43.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很多,最基本、最常用的是____和____。() 44.情感按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____三种;按社会内容分为_____。() 45.智力的核心是____。()

《人格心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人格心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概念解释 人格: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的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是心理学家用来界定自己从事研究的某一个范围,反映了心理学家从不同的侧面对人格系统所作的描述。 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多种成分和特质,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密切联系,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组织。 人格的稳定性:指人格特质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它并不排斥可变性。人格的变化体现在表现方式变化而深层内在的特质不变或深层的内在特质发生了变化。 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在心理和行为倾向上各不相同,即“个性”。不排除人格的共同性,如群体人格。 人格的社会性:指社会化把人类的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 投注:投注是指能量或力比多倾注于某种对象而是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分为三种:自我投注:把力比多倾注于自己,如自恋者;幻想投注:把力比多倾注于虚无的幻想中,如做白日梦者;对象投注:把力比多倾注于某人、某物或某些团体活动上。 生活风格:每个人追求优越的目标是不同的,个体所处的环境条件也千差万别,从而导致每个人试图获得优越的方法也不同。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生活风格的形成过程在儿童4、5岁时。理解生活风格的三种途径:出生顺序、早期记忆、潜意识梦境。 机能自主: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的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即是说过去的动机和现在的动机并没有机能性的联系。 基本焦虑:儿童所具有的,觉得自己是孤立、无能为力的生活在这个危机四伏、充满故意的世界上的一种感情。 能、外能:能是一种具有动力性质的素质根源特质。它与内驱力、需求或本能极相似;外能是一种动力根源特质,来自环境,属于环境铸模性特质。 里比多:Libido的译音。也称性本能。指一种性冲动的内在的潜力,它经常驱使人去追求实现,去寻求满足,获得快感。他的“性”是广义的。不是男女之间的性爱的性,而是包括一切感觉器官或肌肉、皮肤等由于抚摸而产生的快感都是性的满足。两种主要的性本能:都是异性爱的倾向,一是恋父情结,一是恋母情结。 特质:一种人格测量的单位。它是能够代表“生活综合”的测量单元。阿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一种概括化的和聚焦的神经生理系统,它具有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的能力,具有激发和引导适应性和表现性行为一致的形式。”它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能产生行为和引发行为,并且同一种特质,对不同刺激以同样方式反应;同一刺激,由于特质不同,产生的反应不同,不同于习惯也不是态度;特性:相对概括和持久性、有焦点、活跃性。 自卑感:阿德勒术语。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支配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内在的动力因素。早期主要指生理缺陷。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由自卑感,产生补偿的需要,不断的补偿又不断地发现新的自卑,又向新的优越努力,如此持续不断,即是人格发展的基本过程。 个人构念:凯利术语。即个人对周围世界的看法、解释和赋予意义的过程。 现象场:罗杰斯术语,指个体觉察到的刺激。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观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

《人格心理学》 一、概念解释 人格、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社会性、投注、生活风格、机能自主、基本焦虑、能和外能、力比多、特质、自卑感、个人构念、现象场、集体潜意识、强化、观察学习、控制点,晶体智力,流体智力 二、填空 1.人格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途径有:、、。 2.人格的特性有:、、、。 3.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 4.四种基本的人格理论范型是:、、、。 5.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即、、。 6.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为:、、、、。 7.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包括、、。 8.梦的工作包括:、、、。 9.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主要有:、、、、。 10.荣格的人格发展阶段是:、、、。 11.荣格认为人格的动力是:。它按原理和原理活动。 12.阿德勒的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是:、。 13.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的三大类型指:、、。 14.霍妮的理论被称为:。她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 15.精神分析论者关于人格动力的基本概念不同,弗洛伊德是、荣格是、阿德勒是、霍妮是。 16.行为矫正的主要方法有:、、、。 17.斯金纳按强化物的来源把它们分为:、。 18.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是指:维度、维度和维度。 19.特质理论的新进理论是和。 20.多拉德和米勒关于学习的四个要素:、、、。 21.多拉德和米勒将冲突分为四类:、、、。 2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五种需要、、、、。 23.凯利的CPC循环指、、。 2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25.罗杰斯认为机能完善的人的特点是:、、、、。三、简答 1.简述阿尔波特健康人格的特点。 2.简述学习论和特质论的区别。 3.简述多拉德和米勒的挫折—攻击理论。 4.简述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5.简述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

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2)

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一、名词解释 1、成就动机:就是想要很好地完成工作,在工作中创造出优异业绩的那种动机,即尽可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尽可能地去完成目标的一种动机。 2、课堂教学程式:指教师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而采取的一定的教学组织与操作形式。 3、心理效应:指由于某种刺激或作用的影响使得人产生相应于这种刺激或作用的心理效果或反应。 4、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 5、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7、认知活动:是人从环境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8、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独特的心理面貌。 9、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不需要任何学习和训练就可以实现的反射。 10、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为适应环境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 11、观察法:有计划的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观察以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 12、调查法:调查法是以提问的形式搜集资料以确定各种事实问题的联系或关系的方法。 13、测验法:测验法是应用标准化的量表考察、测定人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点以及心理差异的方法。 1、情绪: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应激: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3、挫折:一个人目的性行为受到阻碍或者中断时所感受到的情绪体验。 4、意志: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 2、心理状态:是个体在面临一定情境时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状态与特征。 3、意识状态:是指能够被主体清晰觉知到的心理活动,是自觉的心理活动,是人心理的主要方面和基本状态。1.动机: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2.需要:需要是个体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3.气质: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即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特征。4.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四、简答题 1、个体心理由哪几部分构成? 个体心理由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心理状态、个性心理三部分构成(3分)。 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知活动、情绪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心理状态主要包括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注意状态和应激状态;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3分) 2、心理行为的关系怎样? 答:心理与行为是不同的,这表现在:首先,心理是一种主观的精神活动,而行为则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其次,心理是一种内隐的观念形态,行为则是一种外显的躯体运动和生理变化。(3分) 心理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表现在:第一,心理支配与调控行为。第二,行为表现与反馈心理。(3分) 3、人的心理具有哪些特征? 答:人的心理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1分)。人的心理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1)心理内容的客观依存性;(2)心理现象的观念性;(3)心理活动的主观性;(4)心理反映的能动性;(5)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制约性。(每个特征1分) 4.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心理学研究应遵循下面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发展性原则;四道德性原则。(6分)5.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有哪些? 答: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有一、刺激变量;二个体变量;三反应变量(每点2分,共6分) 6.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有哪些? 答: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有一选择和确定课题;二确定研究设计;三搜集资料;四分析资料;五做出结论(每点1分,共6分) 7、简述成就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人格心理学自我性格分析

一、结合佛洛依德人格结构理论的自我分析 (一)佛洛依德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 1、本我(id) 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喂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2、自我(ego) 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3、超我(superego) 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二)自我分析

在人格结构里,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敌对关系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而就我本人而言,在本我上,我与其他任何人一样,具有最基本的人类需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然而这些本能的欲望满足,也需要通过自我的帮助来实现。自我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努力实现自我,不断学习,不能一味的放任本我的“唯乐原则”,现在并不是无忧无虑的吃了睡,睡了吃,而需要通过学习知识,做作业,来达成自我的实现。超我是按至善原则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使其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就目前而言,在道德理想我的超我这一方面,我在很多具体的方面还是做的不够好的,这需要在未来不断改进。 二、结合艾克森人格测试的自我分析 (一)艾克森人格测试介绍 艾森克人格问卷是由英国心理学教授艾森克及其夫人根据其人格三 个维度的理论编制而成。它由三个人格维度和一个效度量表组成编制,分别为: 1.精神质(P)维度:测查一些与精神病理有关的人格特征。高分可能具有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与别、不

(综合版)同等学力心理学全国统考复习资料复习课程

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认知过程: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伴随状态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知觉: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 思维: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间接的认识。揭示本质属性。 表象:事物不在面前时,在人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想象: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概念: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 ●情绪过程: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 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 ●意志过程:为了实现目的而克服困难的活动 ●个性倾向性:决定一个人态度、行为和积极性的选择性的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兴趣、理想、动机、世 界观、信念。 ●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学研究方法:描述研究、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描述研究:自然观察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 相关研究:测量两个及两个以上事件研究方法或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非实验性研究方法。相关不代表因果关系。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实验研究: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控制或创设条,以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进而被试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其他:心理测验法、自我报告法、内容分析法、语义分析法、社会测量法、元分析法。 ●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精神分析的研究:早起弗洛伊德的理论研究人的意思、潜意识,找到各方的批评。20世纪30年代,安娜、克莱因、埃里克森,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动机和人格的研究。更关心儿童和青少年人格的正常发展,不像弗洛伊德以精神异常的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强调意识和自我的重要性,而不是只重视无意识的研究。把青少年看成力必多活动的高潮时期,而不是过分强调它在儿童时期的影响。 行为主义的研究:代表人物是华生、斯金纳。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关心环境对人的行为的作用,不关心有机体的内在过程和机制。强调人是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人格心理学1-8章

目录 第一章什么是人格 (3) 第二章人格研究方法 (4) 假设-检验方法 (4) 个案研究法 (4) 数据的统计分析 (5) 第三章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5) 地形学模型(冰山模型)【The Topographic Model】P28 (5) 结构模型【The Structural Model】 (5) 力比多和塔那托斯【Libido and Thanatos】——人格动力 (5) 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s】 (6) 心理性欲发展阶段【Psychosexual Stages of Development】P32(不考) (6) 获得无意识的内容【Getting at Unconscious Material】 (6) 第四章弗洛伊德理论:相关研究 (7) 梦的解读【Dream Interpretation】 (7) 第五章精神分析理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应用与评价(Neo- psychoanalysis). 8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P60 (8)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8) 荣格(分析心理学) (8) 埃里克森(自我心理学) (9) 凯伦.霍尼(女性心理学) (10) 第六章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相关研究 (11) 焦虑和应对策略 (11) 依恋类型和成人的人际关系 (12) 第七章特质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Trait Approach】 (13) 特质流派P94 (13) 重要的特质理论家(奥尔波特、亨利.默里、卡特尔)P95 (13) 因素分析与对人格结构的探寻P99 (14) 情景论与特质论之争P104 (15)

第八章特质流派:相关研究 (15) A型人格 (15) 情绪 (16)

心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完整

心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E、发展心理学 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 B、洛克 C、冯特 D、缪勒

2018人格心理学复习要点

2018年人格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 1.人格的定义(P5) 人的稳定而独特的行为模式及其内在动力组织的统一体 2.人格的基本特性(P5) 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独特性 3.人格分析的三个层面(P7) 种属共有、群属共有、个属特有 4.人格研究的三种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P20-30) 个案法评价:优势 生态效度高 深入性强 独特性好 ;劣势 代表性弱 专业性强 主观性明显 相关法评价:优势 代表性强 效率高 提出假设主要方法 ;劣势 不能得出因果关系 很难消除社会称许性 牺牲独特性 实验法评价:优势 能够得出因果关系结论 较好实现对变量的控制 ;劣势 生态效度弱 成本高 专业性强 5.人格投射测验(P33-35) 概念:让人对模糊不清的刺激信息进行自由反应,以评估其人格的方法。 类型:罗夏墨迹、主题统觉、画画测验等。 优势:反应的真实性高;操作简单。 劣势:解释困难;主观性太强。 6.测评的评价:信度、效度(P38) 信度:测验的可靠性(稳定性) 效度:测验的准确性(目标性) 7.Allport的人格结构理论(P44-45) 统我-特质-态度-习惯-反射 反射是对外界刺激的本能随机反应;习惯是对具体刺激的特定反应;态度是诸多习惯引起的情感倾向;特质乃是人格中最基本和最稳定的单位,当一个人具有某种特质时,他的思想和行为会具有经常朝某个方向反应的倾向;统我:是人格中趋于内在统一的所有方面,包括个体内部对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提升的所有方面,是客观存在的“我”的所有方面。 8.Catell对特质的区分: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P51) 表面特质: 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个体相对外显的特质 彼此之间并没有相互的关系 根源特质:内在的、稳定的、作为人格结构的基本因素的特质 由表面特质推断而来 彼此相关、共同变化的一系列特征 9.Catell的根源特质确定方法:因素分析(P53) 10.Eysenck的大三人格模型(P56) 外向性(extraversion)反映的是人的活动性指向和强度 神经质(neuroticism)反映了人情绪的稳定性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第一章 1.(名解) 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立的心理行为模式。 人格心理学:是研究和解释个体思想、情感、意向、和行为的具有整体性的独特模式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性格:是人格结构的主要成分,个体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意义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 2.(大题)人格的主要特征: (1)个性的独特性与共性: ●世界上人和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面 貌。 ●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除人与人之间在心理 上的共同性。 ●独特性与共性在人格中具有统一性的关系。(2)个性的稳定性与可变性,个性的稳定性并不排斥个性的可变性。 (3)个性的生物性与社会性。 (4)人格的整体性:内在统一性、全面性、复杂性。 3.(小题)广义的和狭义的人格结构包括哪些要素: 广义的:从人的本质出发,把人格看成是具有生物学和社会性个体的人格。人格标志着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可以从人格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四个方面理解。 狭义的:指人格心理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人格心理: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和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 4.人格研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1)在自然状态下,采用观察法(最最常用); 2)发现并揭示人格与行为之间存在某种因果 关系,采用相关研究法; 3)控制一定条件对被试进行变量比较,采用实 验法; 4)此外,还有调查法、测验法和个案研究法。第二章:(了解) 1.佛洛伊德的二部三部结构说认为人格是由哪些因素组成的: 人格的组成因素:本我、自我、超我2.人格形成过程中,自我的作用是什么? 答:对本我的冲动于超我的管理具有缓冲与调节作用功能。即自我总是根据实际情况来满足本我的要求或立即或延缓满足。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是人格结构中维护统一的关键因素。 3.人格形成阶段,佛洛伊德认为人格已基本形成:性器期 第三章: 1.生活风格:在追求优越的过程中,人们克服自卑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各不相同。 2.影响生活风格形成的三大原因: 1)器官缺陷:引起儿童的生理自卑,有可能导 致不健康的自卑情结。 2)溺爱或骄纵:儿童成为家庭的中心,他的每 一个组要都必须得到满足,长大后则容易成 为缺乏社会兴趣、自私自利的人。 3)受忽视或歧视:这种儿童感到自己毫无价 值,变得对社会和他人极端冷漠、仇视,对 所有的人都不相信。 3.霍妮认为“自我”分为哪三种: 真实自我:指个体的潜能。 现实自我:指个体此时此地身心存在的总和。理想自我:指个体在头脑中所设想的理想的自我形象。 4.荣格认为人格由哪三大要素组成: 1)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最顶层,是心灵中能够 被人觉知的部分。 2)个人潜意识:由曾经意识到但又被压抑,或 者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有意识的印象的内容 所构成。 3)集体潜意识:是一个储存库,它所储存的不 是个体后天的经验,而是其祖先在漫长的生 物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经验。 5.荣格把两种态度四种功能结合,提出的八种人格类型: 1)外倾思维型:遵守规则,善于思考,客观冷 静,但比较固执己见,情感压抑。 2)外倾情感型:多愁善感,思维常被情感压抑, 没有独立性,情绪易受外界的影响。 3)外倾感觉型:追求欢乐,对客观事物感觉敏 锐,情感浅薄,沉溺于各种嗜好。 4)外倾直觉型:易变而富有创造性,难以坚持 到底。 5)内倾思维型:离群索居,待人冷漠,社会适 应能力差,智商高,情感受压抑。 6)内倾情感型:沉默寡言,不易亲近,但内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