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理论题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理论题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理论题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理论题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 1-3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考试题 培训地点:来宾市魅力舞蹈室培训时间:4月28—5月1日培训级别:1-3 答卷人:文丽华 《飞吧,小蜜蜂》一级舞目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训练以手腕带动手臂上提下压,同时配合脚下碎步,为今后手臂“三大节”的训练做初步的练习。二、教学方法 碎步、飞翔手、单飞翔手下旁腰、折腰拍手、提压腕、软手。 三、教学难点 1、飞翔手是由手腕带动手臂做上提和下压。 2、做软手时,由手腕带动手臂从肩前位柔软的提压至横开手位。 四、教学步骤 前奏 1、1-8 四人分两组,台两侧横排准备。 第一遍音乐 1、1-4 右侧人左起向左横跳一步成正步位半蹲,同时双分手至旁按手。左侧人做右侧人的反面动作。 5-8 踮脚碎步,飞翔手。 2、1-8 重复第1节1-8动作。 3、1-8 重复第1节5-8动作两遍成一竖排。 第二遍音乐 1、1-2 单数人正步位半蹲,右起单飞翔手下旁腰。双数人做反面动作。 3-4 身还原。 5-8 做第1节1-4的反面动作。 2、1-8 体对1点,踮脚碎步回到一横排,飞翔手至盖手胸前交叉。 3、1-4 双膝跪地,保持舞姿折腕拍手两次。 5-7 双跪坐,折腕拍手三次打开至旁平位。 8 压腕至旁按手。 第三遍音乐 1、1-8 双跪立,飞翔手两次。 2、1-4 双跪坐,右起单飞翔手,目视右手,最后两拍还原。 5-8 做第2节1-4的反面动作。 3、1-2 双跪坐,胸前交叉手提腕,身右拧,目视2点。 3-4 保持舞姿,压腕,身还原,目视1点。 5-6 保持舞姿,提压腕,身左拧体对8点,目视8点。 7-8 保持舞姿,第7拍提腕,最后一拍胸前压腕,目视1点。 第四遍音乐 1、1-4 双跪立。 5-8 右起上步成正步位,双分手至旁按手位。 2、1-6 体对3点,踮脚碎步向3点前行,肩前软手四次至横开手位,右倾头,目视1点。 7-8 保持舞姿,半蹲。 3、1-6 体对3点,碎步向7点后退,软手四次回至肩前位,左倾头,目视1点。 7-8 保持舞姿,半蹲。 结束 1至2、1-4 体对2点,飞翔手三次踮脚碎步,形成一斜排。 5-8碎步向右自转一圈,斜下位手心相对软手,身前倾,目视右手。 3、1-4 体对2点,保持舞姿半蹲,目视1点。

中国舞蹈考级第六级教材.doc

我国舞蹈家协会《我国舞蹈考级》 第六级 目录 一、《电视只能看一瞬间》胯的柔韧操练 二、《茉莉花》小五花操练 三、《小鱼的自白》腿的操练 四、《Jazz cat》节奏操练 五、《Happy 跳跳》跳动操练 六、《唱花儿的花儿》回族舞 七、《阿古顿巴》藏族舞 八、《教师教师我喜欢你》芭蕾手位操练 一、《电视只能看一瞬间》胯的柔韧操练 1、操练意图:操练胯的柔韧性。 2、首要动作及规范: a.对脚盘坐压胯:脚心相对盘坐,骨盆固定不动,上身前倾,一同肩、 胸翻开,双手扩指坐落身体前平位,后背延伸拉长。 b.对脚盘坐颤压胯:脚心相对盘坐,骨盆固定不动,膝盖带动胯部最大极限向下颤,身体前倾,双手前平位扩指,一同向外转腕,重拍向外。 c.单腿颤压胯:双手扩指堆叠按于膝上,一直右手在上,重拍向下压,上半身以腰为轴别离转向二八点方向,眼视二八点中位。 d.颤横叉:仰卧,从髋关节处外旋,两腿向两旁伸直成“横叉”,并随节拍上、下颤抖。双手轻扶于膝盖外侧,起维护效果。 e.揉四白穴:握空拳,食指伸出,手背对外,食指坐落眼眶正下方一横指间隔,一同向内打圈,仿照眼保健操的动作。 f.握遥控器:双手合向内抱,左手在外,手心向内横掌抱拳,大拇指手背对上。 三、组合动作与次序节奏:

预备方位:双膝坐,双手扶膝,肘架平。 预备音乐:(两个八拍) (1)1-8坚持预备方位不动 (2)1-6 右左倾头3次,2拍一次。 7-8 头回正 榜首段:(四个八拍) (1)1-4 手指提起在脸颊两边呈笑脸状(一拍到位) 5-8 对脚盘坐压胯,双手扩指于前平位碎摆手,眼视一点。 (2)1-6 对脚盘坐颤压胯6次,一同双手扩指于前平位向外转腕,重拍向外,眼视一点。 7-8 合胯,双手扶膝 (3)-(4)重复(1)-(2) 第二段:(四个八拍) (1) 1-2 右倾头,双肩坚持不动,揉四白穴两次。 3-4 重复1-2动作方向相反 5-6重复1-2 7-8头回正,双开胯至对脚盘坐,双手虎口握于脚弓处。 (2)1-2单腿颤压右胯两次,身体转向二点。 3-4回到对脚盘坐,双手虎口握脚弓处。 5-6重复(2)1-2 做不和动作 7-8 回至预备位 (3)-(4)重复(1)-(2) 间奏:(两个八拍) (1)1-4 旁开腿,绷脚,双手掌形前斜下位点地。 5-8 上身前倾,屈肘,小臂着地,眼视1点,向前趴胯。 (2)1-4 划叉并腿,双手掌形坐落双肩前,眼视地上。 5-8 右手借力推地,向七点翻身仰卧,双手旁平位掌心朝下。 第三段:(六个八拍) (1)1-6双吸腿脚尖点地 7-8 在双吸腿的基础上,小腿伸直,绷脚,一同手从旁平位至双膝外侧

中国舞蹈家协会考级教材教案第六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第六级 目录 一、《电视只能看一会儿》胯的柔韧练习 二、《茉莉花》小五花练习 三、《小鱼的自白》腿的练习 四、《Jazz cat》节奏练习 五、《Happy跳跳》跳跃练习 六、《唱花儿的花儿》回族舞 七、《阿古顿巴》藏族舞 八、《老师老师我爱你》芭蕾手位练习 一、《电视只能看一会儿》胯的练习 1. 训练目的:训练胯的柔韧性。 2. 主要动作及规格: a. 对脚盘坐压胯:脚心相对盘坐,骨盆固定不动,上身前倾,同时肩、胸打开,双手扩指位于身体前平位,后背延伸拉长。 b、对脚盘坐颤压胯:脚心相对盘坐,骨盆固定不动,膝盖带动胯部最大限度向下颤,身体前倾,双手前平位扩指,同时向外转腕,重拍

向外。 C、单腿颤压胯:双手扩指重叠按于膝上,始终右手在上,重拍向下压,上半身以腰为轴分别转向二八点方向,眼视二八点中位。 d、打胯:仰卧,从髋关节处外旋,双腿由脚尖带动向左右两边旁分,形成仰卧横叉,重拍向下,双手轻扶于膝盖外侧,起保护作用。 e、揉四白穴:握空拳,食指伸出,手背对外,食指位于眼眶正下方一横指距离,同时向内打圈,模仿眼保健操的动作。 f、握遥控器:双手合向内抱,左手在外,手心向内横掌抱拳,大拇指手背对上。 3. 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 准备位置:双膝坐,双手扶膝,肘架平。 准备音乐:(两个八拍) (1)1-8保持准备位置不动 (2)1-6右左倾头3次,2拍一次。 7-8 头回正 第一段:(四个八拍) (1)1-4手指提起在脸颊两侧呈笑脸状(一拍到位) 5-8 对脚盘坐压胯,双手扩指于前平位碎摆手,眼视一点。 (2)1-6对脚盘坐颤压胯6次,同时双手扩指于前平位向外转腕, 重拍向外,眼视一点。 7-8 合胯,双手扶膝 3?-(4)重复(1)-(2)

民族民间舞东北秧歌教案

民族民间舞东北秧歌教案(一) 教学内容:介绍东北秧歌基本知识、学习基本动律 学习目标: 1.通过对东北秧歌的介绍,让学生熟悉了解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从而提高学生对学 习东北秧歌的兴趣。 2.通过学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让学生能够较准确地掌握其基本体态和动律特点。 教学准备: 音乐;东北小曲 教学用具:录音机、磁带、手巾花 教学重点、难点: 1.对东北秧歌基本体态的把握。 2.能较熟悉地掌握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和基本动作。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1.一、检查作业(还课) 2. 1. 提问:东北秧歌的文化背景? 3. 2. 提问:东北秧歌所运用的道具? 4. 3. 提问:这个道具的作用和意义? 5. 4. 提问:东北秧歌的风格和动作特点? 6.二、导入新授课 7. 1. 教师给予及时评价。 8. 2. 教师简述东北秧歌的基本知识。

其内容如下:东北秧歌市汉、满两个名族之间歌舞艺术的结晶,它源自中原,又深深印上了黑土地所滋养出的泼辣火热,质朴浓烈的感情特征,是汉族民间舞中最具有北方特色的秧歌,由于特殊的地域与习俗,东北秧歌形成了稳中带浪,艮俏相融的审美特征。 东北秧歌伴奏乐器不同的功能和声色赋予了舞蹈独有的韵味。唢呐的悠长旋律与小钵的急促节奏互相呼应,充满张力,相得益彰。音乐的特殊性使舞蹈动作突出三点,延伸“线”,动静相宜。而大钵和鼓则激发出热辣的情绪,使东北女性特有的“温中浪”得以更充分的表现。 丰富多变的手巾花是东北秧歌富有表现力的重要因素。手巾花与舞姿,动态结合,细致的刻花出女性性格中的不同侧面。里外片花带着内在的秀美;“小燕子展翅”直接表现了小姑娘的俏丽活泼;出手花的抛接直观的体现出东北女性的泼辣果断。 东北秧歌教材主要采用高跷秧歌的动作形态并结合当地秧歌发展而成。课堂中虽不踩跷,但依然遵循高跷秧歌的动律特征:以下肢带“艮劲儿”的步法带动腰部扭动,随即顺延至上肢及手腕(手巾花)由下至上的协调是体现“艮俏”劲儿的关键,是不可缺失的过程。而“扭”是东北秧歌韵律的核心,艺彦所说的“踩在板上,扭在腰眼上”,正是由下肢带动重心移动而产生的腰部动态。手巾花是“扭”的延伸与配合。在动律训练中,强调腰部的轴心作用和扭动状态,奠定韵律基础。 3.学习基本体态。 做法:正步,重心前倾;双膝略存,提跨,拔腰;含胸,垂肩;双眼平视。 过程:a.教师示范 b.学生自己完成。(教师给予纠正) c.简单介绍双叉腰。 双叉腰:双手背分别插于腰际,双肘略向前,指尖对后斜下方。 d.双叉腰配基本体态完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藏族踢踏舞 教学目标: 1、能掌握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和动律,并主动探索藏族舞蹈与生活的关系。 2、能学会藏族踢踏舞六个基本动作,并在学习基本动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 对基本体态和动律的肢体体验。 3、能用所学动作创编一个小组合。 4、能了解藏族舞蹈的主要分类。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藏族舞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 2、学会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 1、体态、动律的准确掌握,并能将其贯穿始终。 2、把握踢踏舞基本动作节奏、风格。 教学设想: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中,风格及动律的把握非常重要,本课是以通过探究生活与舞蹈的关系,来进行基本动律及体态的学习,也就是说,不是为了学动作而学动作,而是通过对生活的了解,联系到舞蹈动作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以便于他们更加迅速、更加准确的把握舞蹈风格。 由于藏族踢踏舞是用脚踏音乐的节奏来舞蹈,其步法的变化,一般是与音乐节奏的变化相协调。因此本课以节奏为线条,贯穿舞蹈动作教学的始终。在动作的学习中,采取自己探索步法、给舞步取名等多种方式,不断巩固体态和基本动律,加深学生对舞步的记忆。活跃课堂气氛,并为后面的自主编排队型打下基础。 创编环节采取老师提出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完成的方式来进行,既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验了舞蹈的乐趣,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舞蹈道具(长袖)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设计情景导入: 1、了解学生的经验准备情况: 师:同学们,听说过“踢踏舞”吗? 生:答(播放课件) 师介绍:大家刚才看到的是爱尔兰踢踏舞,在国外,踢踏舞主要分为爱尔兰踢踏舞与美式踢踏舞,爱尔兰踢踏舞是爱尔兰的一种民间舞蹈。 2、情景设计,教师示范导入课题 师:我们中国的民间舞蹈中也有踢踏舞。前不久,老师到一个少数民族地区采风,跟当地人民学了一小段踢踏舞,现在我跳给大家看一看,请你们来判断一下,老师跳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在体态、动律上有哪些特点?(教师示范)生:藏族。 师:对了,刚才老师所跳的,就是藏族的“堆谐”。 “堆”是指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的定日,拉孜,萨伽等地势较高的地区。而“谐”在藏语中就是舞蹈的意思。所以,堆谐的意思就是——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人民所跳的农区自娱性圈舞。 由于它的舞蹈中有许多踢和踏的动作,因此也被称为藏族踢踏舞。(出示课件:课题名称) 二、藏族踢踏舞的学习 (一)基本体态及动律的学习。 1、找出藏族舞基本体态及基本动律,并练习。 师:看了老师跳的这段藏族踢踏舞后,请你们说一说藏族舞在体态和动律上有什么特点?老师的上身是怎样的?是直立的?还是前倾的?是紧张的?还是松弛的? 生:上身松弛,略微前倾 师:膝部动作有什么特点? 生:膝部有连续不断的颤。 2、探索藏族舞基本体态形成原因。 (1)提出问题: 师:那么藏族舞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呢? 生:…… (2)观看图片 师:现在,老师就给大家看一组我在西藏采风时所拍到照片,看同学们能不能在其中探寻出藏族舞动作的特点形成的原因。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 小熊舞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 1—3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考试题 培训地点:河南省许昌市培训时间:2012年10月4—7号 培训级别:1—3级答卷人:罗方雪 一、请完成一份教案,要求如下: 教学对象:4—6岁儿童 授课舞目:一级舞目---小熊舞(儿童舞蹈) 教案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难点、教学步骤等 教学目标: 1、模仿小熊的动作特征:席地而坐、舔掌心、吃蜂蜜等突出小熊憨态可掬的形 象。 2、围绕突出小熊的特点而展开的训练。以此激发小朋友们对小动物形象进行模 仿学习的兴趣。 3、训练孩子上身的含、冲、靠、腆这四个动势,以及点指、耸肩、扩指、跪地 爬等动作。通过这些动作训练让孩子们初步掌握一些手位、手形和上身的基本动势。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师生互动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难点: 1、关键动作:.盘腿做含展动作时,上身要经过直立状态(切不可抠胸、缩脖子)。 2、要强调五个手指用力张开。耸肩时重拍向上,去找耳朵。 3、表现小熊刚刚睡醒时的状态,捉蜜蜂时的调皮和吃饱后的满足。 教学步骤: 1、导课:首先将舞目的背景进行阐述,再让小朋友们了解这个舞蹈的动律,掌 握好基本动律以后让小朋友们想象刚睡醒的样子(打哈欠、揉眼睛等)、还有吃饱后拍拍小肚子,最后让小朋友想象小熊的形象并把它加入到舞蹈中。也可以用一些小故事将动作串联起来。例如:寒冷的冬天过去,春天来了,一只刚刚经过冬眠的小熊在树洞中慢慢性来咯额。伸出洞来感受一下温暖的阳光,忽然觉得空了一个冬天的肚子饿了,就钻出洞来寻找一下有什么好吃的吧。这时它看到了三只小蜜蜂,有蜜蜂,当然就有蜂蜜啦!小熊高兴极了! 几只可爱的小熊爬着聚拢到一起,伸出小熊掌不停地捞起蜜蜂,放到嘴里舔一舔,真甜啊,吃的好高兴啊! 2、按音乐分段教、练: 前奏 【1】1-8 四人一横排,体对一点,盘腿坐地,右手撑头成睡觉状,左手扶膝盖。 【2】1-6伸懒腰,表现冬眠后出醒的小熊。 7-8上身立直,双手扶膝盖。 第一遍音乐 【1】1-4上身前腆,目视一点。 5-8身还原。 【2】1-4上身含胸,目视腹部。 5-8身还原。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案

山西运城幼专 艺术系 2010—2011第一学期 贾 海 蓉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案(一) 课程类型:实践课 授课课题:藏族民间舞之颤膝动律综合训练组合(一) 授课时间:周三、周四、周五 授课对象:舞蹈四、五、六、七班 授课老师:贾海蓉 授课地点:舞四 教学分析: 1、教学对象的就业岗位与能力分析 能力分析:舞蹈一班是舞蹈表演专业班,他们通过多年的舞蹈专业学习,已具备较丰富的舞蹈知识和技能以及一定的舞蹈表演和舞蹈教学 能力。 就业岗位分析:舞蹈表演专业班组要为学校、幼儿园、文艺团体、群众艺术 馆、文化馆以及企业艺术团提供从事舞蹈表演、编导、艺术 指导和专业教学的应用型舞蹈专科人才。 2、本节课与学生就业岗位的衔接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无论是自身表演亦或是教学都 能够较准确的运用藏族民间舞中的颤膝动律,并能讲出它的动律特点和 风格。为学生的民舞技能打下基础,从而在就业岗位上完成民族民间的 教学和表演,为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舞作出贡献。 3、本节课与学生实际水平的衔接点 舞蹈表演一班的学生,大部分已有民族民间舞的基础,也初步完成了藏 族民间舞动作语汇的积累,故进入专科后所进行的教学会在学生已有基 础上加大深度和难度。应该说是与学生实际水平相符合的。 4、本节课的主要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a、理论知识:藏族的文化背景以及藏民族舞蹈的种类 b、实践能力:藏族民间舞的颤膝动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藏族舞蹈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藏族舞蹈的基本风格、

动作特点等,扩大学生舞蹈的眼界,提高学生舞蹈的表现力。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把握藏族民间舞内在的精神气质和审美情趣,下肢上下 运动的方式。以及膝部不同性质的颤动和屈伸。并由慢至快、由小 至大、由轻至重的变化中,让学生能够逐渐把握不同节奏中不同舞 姿的风格,以及表现舞蹈风格的准确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民间舞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民族民间舞的风格特点,还能塑 造美的气质,提高素养。并引导学生从言行举止、谈吐、行为规范 上都有内在美的要求。 教学重点:藏族民间舞颤膝动律的学习以及藏族民间舞基本体态的把握。 教学难点:能够松弛、自如、灵活、重拍向下的颤动膝盖。 教学方法:欣赏法、对比法、讨论分析法、体验法、实践法。 教学准备:音响、光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中专时都学过藏族的踢踏组合。今天我们升入大专仍然要学 习,虽然都是踢踏,但我们的难度就有所提升,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 学习。 二、教授动作 动作一:双脚自然位踏地。 动作二:碎踏步后退。 动作三:希腿颤踏步。 动作四:退踏步悠摆手。 三、教师指导练习 四、嘘声自练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咱们班同学,各自的基础不同,有些同学对舞蹈可以说是一个零的概念,所以我希望基础好的同学发扬互相精神,这样我们才能在按计划实施教学,同学们才能齐头并进。

舞蹈学民族民间教案

第一章教学安排的说明 节章题目:第四章云南花灯: 第一节,基本知识与动律; 第二节,云南花灯单一动作介绍;基本扇花 第三节,小崴步伐; 第四节,小崴动律 第五节,正崴步伐; 学时分配:每周2课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通过对云南花灯舞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云南花灯舞蹈动作特点、形态特征和肢体协调能力,并能熟练规范地完成云南花灯的组合表演。促进艺术审美能力提高的目的。要求:行课清晰,目的明确,基础训练坚实,基本元素全面。其他: 学生动作时的风格概念和正确方法:1、着重解决学生的协调性和松驰性。2、培养学生掌握本民族的风格、特点、动律。3、要求学生听音乐、听节奏。 课堂教学方案(一) 课题名称、授课时数:第三章云南花灯第一节,2课时 授课类型:技法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解示范、实践练习 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云南花灯动律中的屈伸腿、跨崴、小崴的动作和特点;掌握并熟练手臂训练中的动作。学会云南花灯的动律组合。要保证课上练习的数量和质量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动律中基本动作规范节奏准确;难点为训练中上、下身动作的协调。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一节基本知识与动律

一、云南花灯概要:云南花灯戏,渊源于明代或更早一些时候的民间“社火”活动中的花灯,流行于全省各地和四川、贵州个别地区。 二、基本训练: 基本动律:“崴”,“崴”即弯曲不平的意见,“崴”动时胸、腰部位松驰,以躯干为主,连续不断的横向移动或上下流畅的悠动中崴动。 1、云南花灯动律中的屈伸腿练习 2、跨崴练习 三、扇子手臂训练动作: 拿扇方法:合扇,握笔状;开扇,拇指在前,四指在后;捏扇;扣扇 ⑴合扇顺水流小崴:膝盖左旁的下弧线,摆动退、跨和肋骨 ⑵插腰跨崴 ⑷开扇交替盖手团胯崴 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 作业:思考云南花灯舞蹈动作的特点并复习本课内容,下节回课。 课堂教学方案(二) 课题名称、授课时数:第三章云南花灯第二节,2课时 授课类型:技法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示范、指导、多媒体 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云南花灯中单一动作的特点;熟练手臂的各种扇花动作,并完成云南花灯的动律组合。要求课上练习的数量和质量要高;组合练习要突见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云南花灯中的单一动作的特点与基本的扇花动作的熟练掌握;难点是学习中动律的准确及单一动作的组合的协调。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一节云南花灯舞的单一动作训练 一,合扇顺水流小崴、叉腰胯崴、

中国民族民间舞级理论试题

中国民族民间等级考试 7-9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考试题 一、请完成一份教案,要求如下: 教学对象:12-13岁儿童 授课舞目:八级舞目——花棍飞舞(东北秧歌) 教案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难点、教学步骤等。 注释:(也可按自身具有特色的授课方式进行创造性设计) 《花棍飞舞》 教案内容:打花棍是我国普遍流传的民间舞蹈形式,表演时,舞者手持花棍,击打自己的肩、背、手、膝、足等身体部位潇洒作舞。该舞运用了民间绕、打花棍的动作,结合汉族民间舞中常用的“十字步”等,使学生初步掌握花棍的基本打法。 教学准备:花棍、8级DVD、CD碟等 教学目标:通过击打花棍,训练学生们手腕灵活性和花棍的基本打法 教学重点:绕棍踢跳、横打肩转身、磋步打棍短句 教学难点:1、绕棍时注意手腕放松向内绕,平转花棍 2、绕棍踢跳踢出出和绕棍在同一拍完成,重拍在外 3、磋步注意不要上下窜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辅导法、练习法 教学步骤:1、学习绕棍,注意手腕放松向内绕,平转花棍 2、学习绕棍踢跳 3、学习横打转肩、磋步打棍短句

4、舞蹈教学: 前奏 [1] —[2] 四人体对8点于台左后区准备,右手持花棍。 第一遍音乐 [1] 1—4 右脚先起踩踏步两次向2点行进,右起双摆手两次,眼随手动。 5—8 快一倍做1—4动作两次。 [2] 1—8重复[1] 1—8动作。 [3] 1—2体对2点,绕棍踢跳,左手身侧随摆。 3—4左后踏步左转体,肩前持棍,左背手,头左倾。 5—8 横打肩两慢三快。 [4] 1—8重复[3] 1—8动作。 [5] —[6] 体对一点,原地做[1]1—8动作两遍成横排。 [7] —[8] 做磋步打棍短句。 第二遍音乐 [1] 1—4 绕棍踢跳逆时针行进两次成圆圈。 5—6 横打肩转身。 7—8 磋步,双手持棍至上位,眼随手动。 [2] 1—4 绕棍踢跳两次。 5—8 左手斜上位,原地击打左手、右肩、右腿。第三拍上肢保持舞姿,左起跳踢步四次。 [3]1—4 绕棍踢跳两次,体对圆心。 5—8 转身体对1点成两横排,绕棍踢跳两次。

中国舞蹈考级第六级教材

中国舞蹈考级第六级教材 1、长相思(腿的柔韧练习) 2、给我点阳光(腰背练习) 3、村居(舞姿练习) 4、萤火虫小夜曲(三拍舞步练习) 5、春天的味道(手位练习) 6、家住彩云间(苗族) 7、侗乡小歌台(侗 族) 8、我不是公主(维族) 9、爱的人间(再见 曲) 一、长相思(腿的柔韧练习) 1、训练目的: 腿的柔韧性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点肩拧身盘坐:(以右为例)体对2点,拧身至1点方向,左倾头,右臂端平,右手点肩, 左手旁斜下位点地。右腿盘坐,左腿吸腿,平脚放于地面 b、点肩拧身伸坐:(以右为例)体对3点,拧身至1点方向,左倾头,右臂端平,右手点肩, 左手旁斜下位点地。双腿正步位绷脚伸坐 c、双点肩燕式坐:体对1点,右倾头双臂端平,双手点肩。左腿盘于体前,右腿弯曲,膝盖 内侧着地 d、小五花燕式坐:体对5点,双手斜上位对腕,右手内旋,左手外旋。右腿盘于体前,左腿 弯曲,膝盖内侧着地 e、对腕平脚吸腿坐:体对3点,双手斜上位对腕。双腿平脚吸腿坐 3、节奏: 准备位置: (1)1—8 点肩拧身盘坐(右) (2)1—2 右绷脚伸至3点方向,身体随转至3点,手臂不变 3—4 左绷脚伸至3点方向,手臂不变 5 拧身至点肩拧身伸坐舞姿 6—8 保持姿态 第一段: (1)1—2 目视1点,前压腿,右手点肩,左手随身体前伸,呈手背推水状 3—4 回至点肩拧身伸坐舞姿 5—6 目视1点,平脚吸腿团身 7—8 回至点肩拧身伸坐舞姿 (2)1—8 重复(1)动作 (3)1—2 目视5点,前压腿,左手随身体前伸,呈手背推水状,右手随身体后推,呈 手心推水状 3—4 回至点肩拧身伸坐舞姿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案 藏族踢踏舞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案藏族踢踏舞 教学目标: 1、能主动探索藏族舞蹈与生活的关系,并掌握其舞蹈风格的主要分类。 2、能初步掌握藏族踢踏舞的风格特点。 3、能初步学会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并用所学动作创编一个小组合。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藏族舞的基本动律。 2、学会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 1、连续不断、有弹性的“颤,以及上身的松弛、随动。 2、“颤”动律的贯穿。 3、把握踢踏舞基本动作节奏、风格。 教学设想: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中,风格及动律的把握非常重要,于是我设想通过探究生活与舞蹈的关系,来进行基本动律及体态的学习,也就是说,不是为了学动作而学动作,而是通过对生活的了解来学习舞蹈,从而始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便于他们更加迅速,更加准确的把握舞蹈风格。 由于学习的是藏族踢踏舞,所以在动作的学习中,我采取了老师示范,学生观察踏法、听辩节奏及强弱规律的方式来学习。不同的踏法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舞步和不同的节奏,也造成了强弱规律的不同。师生互动。采取载歌载舞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练习过程多样化。让学生根据动作特点,设计不同练习方式。为后面的自主编排队型打下基础。 创编环节的设计是模拟藏族人民跳堆谐的场景,因为堆谐就是一种农区自娱性圈舞。采取老师提出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创编的方式,既让学生体验了舞蹈的乐趣,也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组合的创编中来。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舞蹈道具(长袖)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计、课堂导入: 1、观看三段藏族舞蹈片段,分别为藏族的弦子、锅庄、踢踏舞。 师:刚才大家看到的这些舞蹈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学生回答:藏族。 2、比较三种藏族舞蹈的异同,找出藏族踢踏舞基本体态的特征。 师:同学们能不能说出这三段舞蹈分别属于藏族舞中的哪一种? 学生回答:…… 师:这三段舞蹈分别是藏族舞中的,弦子、锅庄和踢踏舞。那么,这三种藏族舞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回答:弦子:柔美开朗。锅庄:豪迈粗犷,洒脱奔放。踢踏:欢快热烈。 师:那有没有什么共同点呢? 学生回答:上身略前倾,很松弛,膝部有连绵不断的颤,舞袖。 二、学习与创造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有哪些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有哪些 藏族的民间舞蹈以歌舞形式居多。由于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穿着长袖的"楚巴"(藏式长袍),舞蹈中更增添了"一顺边"的美;而虔诚的宗教心理,则给舞蹈渲染上许多宗教的色彩。除前述寺庙舞蹈"羌姆"外,典型的舞蹈还有:"谐"、"果日谐"、"卓"以及"热巴"等。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 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传统的马刀舞、鄂尔多斯、筷子、安代、布利亚特婚祀、驯马手、小青马、盅碗舞等,节奏欢快、舞步轻捷,都表现出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精壮的健康气质。保留节目有"筷子舞"、"马刀舞"、"驯马舞"、"盅碗舞"、"挤奶员舞"、"鹰舞"、"牧民的喜悦"、"祝福""鼓舞"等傣族的舞蹈丰富多彩,按舞蹈的方式可以分为群舞、单人舞、对舞、器械舞等;按其所表现的内容可以分为孔雀舞、象脚鼓舞、刀舞、蜡条舞、长指甲舞、捞鱼舞以及马鹿舞、狮子舞等。其中,最象脚鼓舞和孔雀舞最著名 朝鲜族民间舞蹈的特点是动律优美、细腻、柔和而悠长,动中有静、柔中带刚的舞步恰似轻灵高雅的白鹤。其中著名的民间舞蹈有:欢快喜庆丰收的《农乐舞》、身挎长鼓抒情柔美的《长鼓舞》、代表了朝鲜族民间舞蹈艺术精华的《僧舞》。此外,假面舞、剑舞、顶水舞、扇舞、鹤舞、绩麻舞等民间舞蹈也广为流传。 黎族的舞蹈有显著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在结婚、盖新房、欢庆佳节或农闲娱乐时,都要成群结队地跳起民间舞。在许多的舞蹈中,大致可以分为祖先舞、生活舞和生产舞三种。前者有捉鬼舞(即“驱鬼舞”)、招福舞(即“招魂舞”)、年舞(即“平安舞”)、打碗舞(即“跳娘舞”)等;生活舞有打柴舞(即“跳竹竿)、锣鼓舞、逗娘舞、钱铃双刀舞、钱串领舞等;生产舞有舂米舞等。汉族的民间舞蹈不但内容丰富,而且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即使是相同种类的歌舞,因地区的不同,也会在风格、装扮和表现形式上各有特色、独具魅力。《龙舞》,是在数名男子高举支撑龙体的木柄,在穿梭奔跑之中表演“龙打滚”、“龙摆尾”、“金龙缠玉柱”等极有气魄的造型舞蹈。此外,流传在浙江,由众多女子双手各持云朵和莲花,在优美抒情的荷花舞之后,由荷花花瓣为鳞片连接成的《百叶龙》,在耍龙人逗引下浮游于彩云之间,真是惟妙惟肖,令人瞠目;南方水稻之乡,以稻草扎成龙形、龙体遍插燃香,专门舞耍于年节深夜的“草龙”,宛如一条漂浮于夜空、星光闪烁的火龙,在硝烟缭绕中盘旋、飞舞,别有风采。此外,以龙爪行走于地,同时不断向四方仰头喷水的《地龙》,却是清代流传下来,预祝来年风调雨顺的象征;将制作精美的小龙缚于长凳之上,由三名男子各举一凳腿,奔跑跳跃、翻转作舞于喧天锣鼓之下的《板凳龙》,是黄河以南省份被人喜爱的龙舞形式。此外,把龙体分为若干“段”或“节”的《段龙》、《五节龙》;由一人独自戏耍,留存于苏杭和川北,小巧的“苍龙”、“纸龙”;还有为人鲜知,延续于浙江沿海渔村,几乎没有龙形而呈船状的“首饰龙”、“十八档龙”等等,真是异彩纷呈、数不胜数。春节期间,这些飞舞在汉族广大地区品种各异、形态离奇的龙形,充分显示着龙的传人悠久的历史与浩瀚的文化。汉族《狮子舞》自汉代由西域传入的假形舞蹈。随着佛教文化的流传,新春之际在霹雳炸响的爆竹声中“舞狮”,逐渐成为人们避邪免灾、吉祥纳福不可或缺的形式。形态可掬、温文尔雅,以表演戏球、踩踏板,与人亲昵似猫的“文狮”和矫健迅猛、虎视眈眈,以高难杂技性表演为主的“武狮”,基本成为北、南两方风格廻异的两种“狮舞”形式《秧歌》是春节群众欢庆活动中,起着承前启后、烘托气氛的大型歌舞形式。这里所指的“秧歌”不仅是单一的“秧歌舞”,而是包含着数十种歌舞形式所组合的文艺演出队伍。

舞蹈专业民族舞教案

舞蹈专业民族舞教案 凯里学院 教案 2011 ,2012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苗族舞蹈开课院部: 音乐学院主讲教师: *** 授课班级: 2011级舞蹈学1、2 班授课学时: 34学时 凯里学院教务处制 课程名称苗族舞蹈课程编号授课专业舞蹈学班级 2011级1、2班 必修课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 ) 课程类型 选修课专业选修课( );通识教育选修课( ) 考核方式考试(? ) 考查( ) 课程教学 64 学分数 4 总学时数 0 64 课堂讲授学时数实践课学时数 学时 实验学时数课堂讨论学时数 使用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贵州民族民间舞蹈教程代筑娴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书名作者出版时间及出版社 主《贵州民族民间舞蹈教程》代筑娴 2008 要 教学 参 考书

说明:本页用于一门课程实施方案的整体设计。表中()选项请打“?”。 2 苗族舞蹈章节名称 授课方式集体面授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和手段实践法 通过对苗族舞蹈的学习和掌握,让学生基本掌握苗族舞蹈的基教学目的及要求本动律 1基本形态 2身体各部位单元素动作的练习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 3手位、基本步伐、肩部、腰部、胯部及跳跃动作的组合练习 4技巧练习 重点:1身体各部位元素动作的练习 2手位、基本步伐、肩部、腰部、胯部及跳跃动作的组合练习 难点:技巧技能练习教学重点难点 3 第一单元苗族基本形态 一、基本形态 : (一)手形 (二)手位 1——6位手 (三)动律 二、基本步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双颤步 (二)单颤步

(三)半脚尖颤步 (四)搓颤步 (五)磨颤步) (六)拐步 (七)崴歩 (八)踢勾步 (九)撩裙步跳 4 第二单元身体各部位单元素动作训练一、肩部 ,一,倒肩 ,二,送肩 ,三,摇肩 ,四,碎抖肩教学过程设计二、腰部 ,一,顶腰 ,二,甩腰 ,三,扭腰三、胯部,一,前顶胯 ,二,摆胯 5 第三单元组合练习一、手位组合 二、步伐组合 三、送肩组合 四、倒肩组合 五、摇肩组合 六、碎抖肩组合七、崴歩组合 教学过程设计 八、摆胯组合 九、顶胯组合

少数民族歌舞简介

少数民族歌舞简介 一、山歌简介 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的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高亢、节奏自由。 二、教马舞简介 教马舞是保基乡当地少数民族自己创意的舞蹈,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表现形式十分丰富。

三、八音坐唱简介 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即吹奏弹唱的意思。八音坐唱的表演形式为八人分持牛骨胡(牛角胡)、葫芦琴(葫芦胡)、月琴、刺鼓(竹鼓)、箫筒、钗、包包锣、小马锣等八种乐器围圈轮递说唱。 四、芦笙舞 芦笙舞,又名"踩芦笙"、"踩歌堂"等,因用芦笙为舞蹈伴奏和自芦笙舞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也是苗族最喜爱的民间舞蹈。芦笙舞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群众性芦笙舞、表演性芦笙舞、风俗性芦笙舞。吹自舞而得名。 五、跳菩萨

跳菩萨是穿青人的一种特殊民间文化,反映了一个地方人民群众的生活习性和风俗习惯。它起源于清代时期,主要是地方性杂耍戏曲的一种特殊表演方式,它是根据地方群众的需要,对其进行神灵保佑而惯用的一种表演手法,具有正反两面性和双重性两个方面。 六、铜鼓舞 铜鼓舞以铜鼓为道具的中国民间舞蹈。是以鼓手有节奏地击鼓,由鼓点的节奏变化而引起舞蹈者的动作和队形变化的一种舞蹈。铜鼓在古代曾有多种用途,它既是乐器、祭器和礼器,又曾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清代以后,仍用于祈神、祭祀、治病、丧葬、娱乐等活动,并用鼓声传递信息。 七、达体舞 达体舞是彝族民间舞蹈之一,彝语“达体”为“跺地”之意。达体舞在凉山具有悠久的历史,有极其广泛的群众性以及较高的娱乐

性。这种舞蹈男女老少皆宜,不受环境、时间、人数、道具以及音乐伴奏等条件的限制。 八、海马舞 海马舞在彝人族群中已延续了2000年,海马舞源于彝族祭祀活动,旧时用作白事驱邪除恶。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政府对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视,海马舞逐渐走向田间地头,应用于婚丧、农耕、庆典、节日等场合。海马舞伴奏以皮鼓为主,辅以钹、锣。鼓点两钟,一种为“乱打”,近似京剧中使用的“急急风”;一种为“齐打”,三种乐器按舞者步伐同时敲击。 九、羊皮鼓舞 羊皮鼓舞在羌语中称为"莫恩纳莎"、"莫尔达沙"或"布滋拉",是"释比"在法事活动中跳的一种祭祀舞蹈,又称"跳经",是羌族祭祀活

民间民族舞蹈考级教案

民间民族舞蹈考级教案 1—3级师资培训理论考试题 培训地点:石家庄华电科技学校培训时间:20XX年11月19日到27日培训级别:1—3级答卷人:安莹 一、请完成一份教案,要求如下: 授课舞目:一级舞目-球球操 教案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难点、教学步骤等 一教学目标:训练小朋友对腰部的训练,让小朋友在蹦蹦跳跳中寻找到乐趣! 二教学难点:1卷腰、两头起背肌尽量做到位2球球跳注意节拍3交替蹦脚注意先迈哪只脚4强调眼随手动;上,头部的斜上方;中,身体的中轴线;下,腹部的斜下位。 三教学步骤: 1、引题: 向小朋友问好,告诉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小球问小朋友们有没有见过小球?然后讲述一下小球的形状是圆形的,有利于小朋友们在做舞蹈动作时的体态。放一些有关小球的漂亮的图片,同时放着这个舞蹈的音乐,让他们先听一听,看完图片后,问小朋友们喜不喜欢小球,然后拿出小球给小朋友们看。 2、教学过程:

、先把小朋友们分成四个人一组,身体对圆心趴下 、两个手收到肩前,头带动身体,上身向后推动卷腰,手臂伸直,还原前奏时动作,再重复两个手收到肩前,头带动身体,上身向后推动卷腰。 、手臂伸直,手臂和腿部带动身体两头起,放回原位,再重复手臂伸直,手臂和腿部带动身体两头起。 、双手推地,跪立于地面,双手叉腰,头带动身体向后做卷腰,重复双手推地,跪立于地面,双手叉腰,头带动身体向后做卷腰。 、身体回原位,双跪坐,向右下旁腰,还原后向左做旁腰。 、双手扶地,双脚并步正部位,旁按手姿势,身体笔直,球球跳四次。坐下,脚屈伸上下蹬脚。重复双手扶地,双脚并步正部位,旁按手姿势,身体笔直,球球跳四次。坐下,脚屈伸上下蹬脚。 、双脚并步成正步位,身体站直,旁按手,身体正对圆心。 、踮脚小碎步展成一横排右跨脚,同时双臂搭于前一个人肩膀上,身体向前倾,第一个人双手叉腰。保持舞姿,向后下胸腰。重复左面动作踮脚小碎步跨左脚,同时双臂搭于前一个人肩膀上,身体向前倾,第一个人双手叉腰。保持舞姿,向后下胸腰。

中国舞蹈考级第四版教材第六级.doc

《中国舞蹈考级》 第六级 目录 1、秋叶儿(腿的柔韧练习) 2、江南(舞姿练习) 3、小骑手(步伐练习) 4、萤火虫小夜曲(三拍舞步练习) 5、牵牛花象喇叭(东北秧歌) 6、侗乡小歌台(侗族) 7、小花帽(维族) 8、八只小鹅(芭蕾手位练习) 9、爱的人间(再见曲) 一、秋叶儿(腿的柔韧练习) 1、训练目的: 腿的柔韧性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点肩拧身盘坐:(以右为例)体对2点,拧身至1点方向,左倾头,右臂端平,右手点肩,左手旁斜下位点地。右腿盘坐,左腿吸腿,平脚放于地面。 b、点肩拧身伸坐:(以右为例)体对3点,拧身至1点方向,左倾头,右臂端平,右手点肩,左手旁斜下位点地。双腿正步位绷脚伸坐。 c、双点肩燕式坐:体对1点,右倾头双臂端平,双手点肩。左腿盘于体前,右腿弯曲,膝盖内侧着地。 d、小五花燕式坐:体对5点,双手斜上位对腕,右手内旋,左手外旋。右腿盘于体前,左腿弯曲,膝盖内侧着地。 e、对腕平脚吸腿坐:体对3点,双手斜上位对腕。双腿平脚吸腿坐。 3、节奏: 准备位置:

(1)1-8 点肩拧身盘坐(右) (2)1-2 右绷脚伸至3点方向,身体随转至3点,手臂不变。 3-4 左绷脚伸至3点方向,手臂不变。 5 拧身至点肩拧身伸坐舞姿 6-8 保持姿态 第一段: (1)1-2 视1点,前压腿,右手点肩,左手随身体前伸,呈手背推水状 3-4 回至点肩拧身伸坐舞姿 5-6 视1点,平脚吸腿团身 7-8 回至点肩拧身伸坐舞姿 (2)1-8 重复(1)动作 (3)1-2 视5点,前压腿,左手随身体前伸,呈手背推水状,右手随身体后推,呈手心推水状 3-4 回至点肩拧身伸坐舞姿 5-6 前压腿,头随动,左手随身体前伸,呈手背推水状 7-8 右手划立圆至点肩拧身伸坐舞姿 (4)1-2 保持舞姿,左腿收至平脚吸腿 3-4 保持舞姿,右腿收至平脚吸腿 5 转身至小五花燕式坐 6-8 保持姿态 (5)1 回至对腕平脚吸腿坐舞姿 2-4 保持姿态 5-8 双手由后划立圆盖手至前压腿 结束段 (6)-1 回至双手点肩拧身伸坐舞姿 2-4 保持姿态 5-6 视1点,身体前倾,双手随身体前伸,呈手心推水状 7-8 回至双手点肩拧身伸坐舞姿 (7)-1 转至双点肩燕式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案

xx民族民间舞蹈教案 【篇一: xx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案】 篇一: xx民族民间舞蹈考级教材资料全部 xx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 第一级 1、小熊舞(儿童舞蹈) 教学目的: 模仿小熊的动作特征: 席地而坐、舔掌心、吃蜂蜜、突出小熊憨态可掬的形象。关键动作:前舔、后含、耸肩。 教学提示: 1.以模仿小熊、表演小熊为主,围绕突出小熊的特点而展开的训练。 2.盘腿做含展动作时,上身要经过直立状态。 2、xx(儿童舞蹈) 教学目的: 以儿歌的唱词引领学生进入模仿状态。 关键动作: 滚动(躺地滚动、坐地滚动)、舔胯。 儿歌:

西瓜圆又圆,红瓤黑籽在里边,打来井水镇一镇,吃到嘴里凉又甜。 3、球球操(儿童舞蹈) 教学目的: 以训练腰为目的,通过模仿小球的形态,训练前、旁、后腰以及背肌的能力。关键动作: 卷腰、胸腰、旁腰。 教学提示: 1、通过坐地及站立两种不同的状态,训练学生胸腰、中腰以及旁腰的柔韧度。 2、坐地向后卷腰时,要将脊柱最大限度拉伸。站立下胸腰时,要感觉上、往远。4打花巴掌(汉族风格) 教学目的: 在欢快的儿歌声中,训练学生的节奏感、方位感。 教学提示: 1、打巴掌时,以手心交叉击打并带有弹性,眼随手动。 2、体前上、中、下的方位要明确;上----头部的斜上方;中----身体的中轴线;下----腹部的斜下方。儿歌: 打花巴掌儿呔,正月正,老太太爱逛莲花儿灯, 烧着香儿呀捻纸捻儿呀,茉莉花儿呀, 穿纸莲呀,xx呀海棠花儿呀; 打花巴掌儿呔,二月二,老太大爱吃白糖棍儿, 烧着香儿呀捻纸捻儿呀,茉莉花儿呀,

穿纸莲呀,xx呀海棠花儿呀; 打花巴掌儿呔,三月三,老太太爱抽关东烟, 烧着香儿呀捻纸捻儿呀,茉莉花儿呀, 穿纸莲呀,xx呀海棠花儿呀, 茉莉花儿呀,海棠花。 5、蜗牛(儿童舞蹈) 儿歌: 蜗牛出洞串门子,背着一间小房子,雷声隆隆下大雨,蜗牛拍拍小肚子,雨点来了我不怕,我会躲进小房子。 以儿歌带领学生在没模仿小蜗牛缓慢的爬行中,对学生脊柱进行抻、拉、含、仰的训练,并在手臂 交替划圆运动中,进行手机抡、拉、抻的训练。 关键动作: 软手 提示: 1、团身时,尽量将身体收成球状,再将脊柱最大限度进行抻、拉、含、仰。 3、手臂做抡、拉、抻时,要贴身体走立圆路线,手尖尽量往远够。 六、我的小手手(儿童舞蹈) 主要舞蹈动作取材于东北秧歌的“绕花”组合,它以训练手腕的灵活性为主,为今后学习东北秧歌手绢动作进行初步的训练。组合以手位不同方向的交替变化,配合手腕动作,结尾时要启发孩子自由发挥变换各种造型,训练手腕

高一音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案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教学目标: 1、能掌握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和动律,并主动探索藏族舞蹈与生活的关系。 2、能学会藏族踢踏舞六个基本动作,并在学习基本动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基本体态和 动律的肢体体验。 3、能用所学动作创编一个小组合。 4、能了解藏族舞蹈的主要分类。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藏族舞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 2、学会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 1、体态、动律的准确掌握,并能将其贯穿始终。 2、把握踢踏舞基本动作节奏、风格。 教学设想: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中,风格及动律的把握非常重要,本课是以通过探究生活与舞蹈的关系,来进行基本动律及体态的学习,也就是说,不是为了学动作而学动作,而是通过对生活的了解,联系到舞蹈动作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以便于他们更加迅速、更加准确的把握舞蹈风格。 由于藏族踢踏舞是用脚踏音乐的节奏来舞蹈,其步法的变化,一般是与音乐节奏的变化相协调。因此本课以节奏为线条,贯穿舞蹈动作教学的始终。在动作的学习中,采取自己探索步法、给舞步取名等多种方式,不断巩固体态和基本动律,加深学生对舞步的记忆。活跃课堂气氛,并为后面的自主编排队型打下基础。 创编环节采取老师提出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完成的方式来进行,既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验了舞蹈的乐趣,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舞蹈道具(长袖)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设计情景导入: 1、了解学生的经验准备情况: 师:同学们,听说过“踢踏舞”吗?

生:答(播放课件) 师介绍:大家刚才看到的是爱尔兰踢踏舞,在国外,踢踏舞主要分为爱尔兰踢踏舞与美式踢踏舞,爱尔兰踢踏舞是爱尔兰的一种民间舞蹈。 2、情景设计,教师示范导入课题 师:我们中国的民间舞蹈中也有踢踏舞。前不久,老师到一个少数民族地区采风,跟当地人民学了一小段踢踏舞,现在我跳给大家看一看,请你们来判断一下,老师跳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在体态、动律上有哪些特点?(教师示范) 生:藏族。 师:对了,刚才老师所跳的,就是藏族的“堆谐”。 “堆”是指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的定日,拉孜,萨伽等地势较高的地区。而“谐”在藏语中就是舞蹈的意思。所以,堆谐的意思就是——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人民所跳的农区自娱性圈舞。 由于它的舞蹈中有许多踢和踏的动作,因此也被称为藏族踢踏舞。(出示课件:课题名称) 二、藏族踢踏舞的学习 (一)基本体态及动律的学习。 1、找出藏族舞基本体态及基本动律,并练习。 师:看了老师跳的这段藏族踢踏舞后,请你们说一说藏族舞在体态和动律上有什么特点?老师的上身是怎样的?是直立的?还是前倾的?是紧张的?还是松弛的? 生:上身松弛,略微前倾 师:膝部动作有什么特点? 生:膝部有连续不断的颤。 2、探索藏族舞基本体态形成原因。 (1)提出问题: 师:那么藏族舞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呢? 生:…… (2)观看图片 师:现在,老师就给大家看一组我在西藏采风时所拍到照片,看同学们能不能在其中探寻出藏族舞动作的特点形成的原因。 第一张:巍峨连绵的雪山。 第二张:崎岖的山路。 第三张:雄奇的布达拉宫。 第四张:虔诚跪拜的藏民。 (3)探索交流 A、为什么藏族舞会有“上身松弛、略前倾”这样的特点? 生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