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民国初期社会习俗变迁

民国初期社会习俗变迁

民国初期社会习俗变迁
民国初期社会习俗变迁

民国初期社会习俗变迁

民国初期,一般指民国成立及其后十年左右,十年左右的历史,置身于漫漫历史长河中是那么的不起眼,然而当我们愿意细细来品味这一段历史,可以发现中国的变化之大。在中国蔓延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历史结束了,中国成为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制国家,资本主义工商业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发展,而此时社会习俗的变革就更加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因为它是最和当时民众及其生活相关的。这是一个由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时期,民间的社会习俗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又决定其变革的曲折性。通过对民初社会习俗的研究,不仅能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的面貌,而社会习俗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又会引起我们关于文化方面的一些思考,另外,民初社会习俗变革中的“扬弃”对于当今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闯开中国大门后,中国的社会习俗也逐渐融入了西方的一些元素,主要表现在衣、食、住、行这几个方面。

衣:男子的服装从长袍马褂向中山装和西装过渡,女子服装开始出现了以满族服装为基础兼容西方元素的旗袍,民间的服饰日益多样化,出现了“中国人外国装”“男子装像女,女子裝像男”“妓女效女学生,女学生效妓女”以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的怪现象。

毡帽、鸭舌帽、胶鞋、皮鞋、高跟鞋等成为人们新的佩饰。

食:在民国,除了原有的以米、面及米面制品(一些偏远地区以杂粮)为主食外,西方的面包、糕点、三明治等亦传入中国,另外,西方的调味品如食用油、牛肉汁、番茄汁等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调味品的种类。中国向来有以酒会客,以茶待客的习俗,而民初,西方的啤酒、汽水、洋酒等也逐渐进入中国人的生活。尽管如此,但当时民众依旧以传统的饮食习惯为主。住:受西方的影响,传统的建筑如四合院、石库门日趋衰落,帝皇宫殿、苑囿、陵寝的建筑历史结束了,近代新式的建筑类型初具规模。出现了西式的小洋房、高层公寓,还有一种中西合璧的建筑新形式——里弄,这种建筑“采用欧洲联列样式形式,一般将原先的三合院式单体建筑加以横向联排、高度密集而成”。

民初,随着传统大家庭的解体,小家庭的分居,陆续出现了新石库门和新广式里弄,以解决人口密集问题。

行:民国初期,西方传入的马车流行一时,但乘坐的一般是官宦富商。而使用最广的、流行时间最长的当数人力车,北方称其为“洋车”,上海称“黄包车”,一般是车夫向车行租借,载客谋生。电车、汽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的使用亦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不过,当时只是为上层社会阶层常用。

美国近年来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美国近年来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两大阵营的对垒转变为多元格局,在人们关注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同时,资本主义世界的学者们也在思考着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它的走向和未来。有两个情况越来越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一方面是原苏联、东欧国家解体或转制后,私有化过程并没有带来原先预想的效果,反而长期受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的困扰,同时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并坚持渐进式市场化改革的中国,出现了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奇迹,二者形成了反差和对照;另一方面是在资本主义世界,西北欧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体制发生危机,社会保障的负担过重使经济增长过缓,失业率长期高达10%且居高不下,而政府降低福利支出的努力又往往引发大规模社会抗议事件的发生,与此同时,美国经济近年来却出乎意料地保持较高增长速度、较低的失业率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并开始出现超越经济衰退期的“反周期繁荣”,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结构也发生一些深刻变化,美国已有学者在谈论什么“新资本主义”、“后工业资本主义(Nelson,1995)”、“没有可拥有资本的资本主义(capitalism without ownable capital)”、“没有阶级冲突的不平等”等等发生了哪些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会对美国社会未来的发展产生什么影

响? 一、美国的就业、职业结构的变化 就业结构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产业结构的特征是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世界发达国家的一般发展经验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产业结构也会发生一些阶段性的变化,起初是农业产值比重的大幅度下降和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要动力的工业产值比重快速增长,随后是工业产值中高附加值的制造业所占的比重上升,最后是服务业产值所占的高比重成为产业结构提升的重要标志,最新的发展趋势显示,信息产业的比重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的新的衡量标志。 伴随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美国的就业结构近十几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73-1995年,在美国全部就业人员的分布中,农业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从4%下降到3%,工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从33%下降到24%,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从63%上升到73%。 从1963年到1996年,美国的总人口从亿人增加到2亿人,劳动力总人数从7000多万增加到亿,就业人员从6700多万增加到亿,但农业就业人员从469万下降到344万,劳动人口的失业率随经济状况而波动,但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在6%左右波动,1996年为5 .4%。根据美国劳动部劳动统计局的分类,非农业从业人员的就业分成物品生产业。

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 学校:江西省九江县第一中学 班级:高一七班 小组成员:谭浩 1 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 2 研究目的意义 (1)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 (2) 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通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 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4 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 (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调查问卷 一中国百年社会背景 鸦片战争,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农民起义,席卷中国,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八年抗战,保家卫国,国共相争,三年内战,老,蒋,逃,台,大,陆,共,产,十年,文,革,一片混乱,小,平复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百年中国,多灾多难,叹我中华,地大物博,何以至此,令人感叹! 二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服饰风俗的的变迁 1 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 服饰变化的原因: (1)A 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 B 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2)内因:西方文化的传入。外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的社会习俗的变迁。 3 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 (1)男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 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B 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争以后,民国成立以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对中国服饰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揭开了“断发易服”的序幕。 C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形成。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D 在新中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列宁装、干部装流行。 E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由单调走向五彩缤纷、款式多样。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女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 晚清普通女子着装宽松肥大。 B 触西式服装后,旗袍出现并不断革新。 C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连衣裙流行。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逐渐与国际接轨。 二饮食风俗的变迁 1 近代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淮等各种菜系鸦片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饮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2 西餐的传入以及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1)西餐传入的时间、原因: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西餐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风险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风险 龚维斌 2012-8-12 14:52:55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京)2010年5期第16~21页【内容提要】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结构,时代不同社会结构也会有所不同。社会结构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动。社会结构和社会需求结构变动的一个后果是产生诸多社会问题,增加社会风险。 【关键词】社会结构变迁/社会风险 [中图分类号]D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314(2010)05-0016-06 一、社会结构变迁 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与关系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等诸多方面。 (一)人口结构转变 1.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实行“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其内容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此,中国的生育率开始大幅度下降,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控制。本世纪伊始,中国完成了向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用不到3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经

过上百年才完成的向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主要表现是,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总和生育率表现出持续的下降。1971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为5.4,从那以后,这个指标大幅度下降到2,即更替水平以下,目前总和生育率为1.7左右,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国家的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自1998年以来,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低于10‰,2004年进一步降到6‰以下。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人口转变过程,实现了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与这种变化相伴随的则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老年人口比例迅速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由于生育观念的变化,大城市老龄化程度远高于一般中小城镇。例如,上海市老龄化程度已经接近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一倍。2008年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300.57万人,占户籍人口21.61%,而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为23%至25%。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上海老年人口将达到500万至600万的峰值,且上海人口日益向高龄化方向发展。而独生子女老年父母将成为上海人口老龄化社会的主体,据预测,2013年新进入老年阶段的人口中80%以上为独生子女父母。 2.当前正处于人口红利期 统计数据显示,0-14岁少儿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已经从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的40.69%下降到2007年的17.88%,足足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而15-64岁的劳动力人口在总人口所占比重,则由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的55.75%上升到了2007年的72.78%。从理论上说,目前中国人口结构正处于人

专题九 近代以来社会结构的变化与社会生活得变迁—高考题集锦

专题九近代以来社会结构的变化与社会生活变迁(近10年高考题)1.(2011·海南单科·16)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2.(2019·海南高考·8)1897年,清政府根据两年来很多官员的建议,发布上谕,决定逐步将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这一决定旨在() A.降低生产成本 B.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 C.加强国防安全 D.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 3.(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8)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4.(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8) 表)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 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5.(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 这种变化反映了()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6.(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7.(2016·海南·15)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 B.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C.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 D.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8.(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9.(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10.(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

研究性学习论文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 1 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 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 2 研究目的意义 (1)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 (2) 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通 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 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 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 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4 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 (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5 研究步骤 (1)确立选题 (2)根据确定的题目内容,调查对象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3)搜集有关社会变化的资料、图片、走访老人、社区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了解社会变迁的基本情况。 (4)分类整理所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5)将成果整合或制成演示文稿进行展览。 6 资料收集手段

依据研究内容,通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家庭等搜集资料,在收集资料 的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典型性。 调查问卷 一中国百年社会背景 二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三引起中国百年有哪些原因。 四社会风俗变迁的影响有哪些。 五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 六社会的变迁对我们当代人有何启发。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 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 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 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 一服饰风俗的的变迁 1 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 服饰变化的原因: (1)A 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 B 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 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学习_研究报告范文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学校: 班级: 小组成员: 1 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 2 研究目的意义 (1)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 (2) 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通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 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4 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

(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5 研究步骤 (1)确立选题 (2)根据确定的题目内容,调查对象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3)搜集有关社会变化的资料、图片、走访老人、社区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了解社会变迁的基本情况。 (4)分类整理所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和影响。(5)将成果整合或制成演示文稿进行展览。 6 资料收集手段 依据研究内容,通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家庭等搜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典型性。 调查问卷 一中国百年社会背景

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考试说明: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衣、食、住等物质生活方面变化的史实。 2.了解近代以来“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婚丧嫁娶习俗和人们社交礼仪变化的史实。3.探讨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4.体会近代习俗变化所反映的社会进步。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总趋势:近代化。 2.变迁的原因: ①外因:西方工业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 ②内因:经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政治近代民主运动的推动 思想有识之士的倡导和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3.概况:物质生活 (1)衣的变化: ①近代: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西装:鸦片战争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成为男子礼服之一。 中山装:20世纪下半叶,苏式服饰受到青睐,中式便装成为日常穿着,中山装成了 流行时尚; 旗袍:由宽松肥大向称身适体转变,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中山装与旗袍(改良)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近现代民族服饰;) (2) 食的变化: 19世纪40年代起,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于此(最早吃西餐的是买办们)(3)住的变化: 近代:出现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最早出现在租界区) 社会习俗: ①近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婚丧改革等 维新派:主张改革(“断发易服”不具革命色彩); 民国时期:颁布法令,(“断发易服”具反清革命色彩) 社交礼仪: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称谓:“先生”、“同志”代替“老 爷”、“大人;”历法:公历代替中国传统历法 特点:①平等化民主化 ②西方化; ③中西新旧并存与碰撞 ④变化主要在城市,农村变化不大,地区发展不平衡

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一样,是一个国家、地区最重要最基本的结构,也是国内外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课题。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动。第一,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3亿人口,30年来最重要的变化是,从一个“三高”——高生育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三低”——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国家。不仅于此,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1990年人口普查的时候,全国总人口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4%,2007年这个指标已经达到6.2%。在北京城市中,100人里就有30多人是大专以上学历的。所以说,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二,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1978年,我国二三产业的GDP超过70%,但在总就业劳动力中,二三产业的就业还没有30%,农村劳动力占70.5%。2007年,我国就业的劳动力总数是76990万,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下降到40.8%,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上升到26.8%,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上升到32.4%。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达到59.2%,超过了50%的水平。我们原来是个主要生产农产品的农业国家,现在,我们的多数劳力已经从经济效益比较低的农业部门转到经济效益比较高的二三产业。 第三,城乡结构发生了变化。1978年我们的城镇化率只17.9%。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世纪之交后,城镇化发展很快,2007年的城镇化率是44.94%,但还没有达到现代化社会应该有的50%指标。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我国的城镇1978年是17245万人,2007年为59379万人,29年增加了4213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城市人口1453万,其中大多数是农村转出来的。这是一项大的历史工程,是巨大的社会变迁,也是一项大的成就。第四,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变化。1978年以前,我们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也就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结构。改革开放后,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变化,显然不能再用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结构来概括了,更不能据此来制定政策。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已经达到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而社会结构还属于社会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不适应、不协调,滞后了,这是产生诸多经济社会矛盾的结构性原因。如“三农”问题,本质是结构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讲了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村产生一些问题的原因,要推进城乡一体化,用改革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讲到点子上了。

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 学习课题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学校:江西省九江县第一中学 班级:高一七班 小组成员:谭浩 1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 2研究目的意义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 (2)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通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4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 (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调查问卷 一中国百年社会背景 鸦片战争,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农民起义,席卷中国,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八年抗战,保家卫国,国共相争,三年内战,老,蒋,逃,台,大,陆,共,产,十年,文,革,一片混乱,小,平复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百年中国,多灾多难,叹我中华,地大物博,何以至此,令人感叹! 二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服饰风俗的的变迁 1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服饰变化的原因: (1)A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 B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学的理论回应

2010年第3期 (总第120期)黑龙江社会科学H e il o ng ji a ng Soc i a l Sciences N o 3,2010G enera.l N o .120 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学的理论回应 刘仲翔 (人民出版社,北京100706)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为身份制的合理化改革、单位制的社会 化改革以及国家、市场和社会合理化格局的形成。社会学对这种巨变作出了及时的理论回应,对于人们理解 和掌握这种社会结构变迁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社会结构;社会转型;身份制;单位制 中图分类号:C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937(2010)03-0137-05 收稿日期:2010-03-17 作者简介:刘仲翔(1973-),男,湖南怀化人,编辑,社会学博士,从事社会学理论和医学社会学研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各项体制改革进入了加速时期,尤其是1992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来,我国社会转型进入了加速期,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份制的合理化改革、单位制的社会化改革以及国家 市场 社会合理化格局的形成。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对这种社会结构的变迁表现出足够的理论自觉,对社会结构的重大变迁作出了独特的理论回应。 一、身份制的合理化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我国的社会转型明显加快。社会转型对身份制造成了很大冲击,身份制得到了合理化的改革。 由于经济建设成为各项工作的中心,社会生活中的政治色彩开始淡化。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地主、富农分子摘帽,为错划的右派平反以及为!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受害者落实政策、平反昭雪无疑纠正了经济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倾向。与此相连,政审制度虽然还存在,但范围缩小了,且更加注重人们的现实表现,而不是其阶级身份和家庭出生。这意味着阶级身份系列已丧失了它赖以维系的条件。社会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评价一个人不再将其家庭出生放在首要位置,而是着眼于他的能力和成就。因此,原有的阶级身份系列在城乡社会日益弱化,并趋于消灭。 以!大包干?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民有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导致了国家对生活资源的松动。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又相继出现了可以自由流动的资源。这又导致了与生活资源的分配密切相连的户籍制度与票证制度的日益松动。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城市中计划外经济的发展,则使大批农民有了进城改变自己身份的机会。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和乡镇,出现了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维系城乡居民身份的前提条件日益减弱,导致城乡居民身份界限逐渐模糊和松动。 城市中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与发展,创造了大量体制外的新的就业岗位。这些就业岗位也意味着多种新的职业身份,而这些身份是原有的干部与工人两大身份系列都无法涵盖的。体制内的干部与工人在利益驱使下流向体制外这些新的就业岗位,模糊了原有的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界限,并发展出一种用 体制外的职业身份系列来包容体制内的干部与工人身份系列的趋势[1]。随着体制外力量的增强,所有 制身份也日益弱化,社会上逐渐出现了新的社会群体,他们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被概

高一历史教案-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人民版

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变化的因素。 [知识与能力] 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主动参与,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亲自观察、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必然的,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从而受到唯物史观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特征。 [教学难点] 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势力的进入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与此相伴随,中国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也开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随着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激荡和交汇,出现了许多色彩斑斓、新奇特异、意味深远、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鲜事务,形成了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的广阔画面。这种变化的总的趋势是: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而为向近代化的趋进。 一、物质生活的变迁 (一)近代以来服饰变化及原因 1、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近代以来服饰变化的原因。 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1)内因:西方文化的传入。 (2)外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的社会习俗的变迁。 3、近代以来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 (1)男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B、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争以后,民国成立以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对中国服饰的 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C、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形成。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答案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共20.0分; 默认单题2.0分) 1、社会互动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互动就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2.0分) 正确 错误 2、按照马克思·韦伯的理论框架,位于社会最底层的群体是弱势边缘群体。()(2.0分) 正确 错误 3、04、05年时,国际组织的有关报道指出,我国的自杀率达到了万分之二点三,居全球第一位。()(2.0分) 正确 错误 4、我国的城市化被称为“瘸腿的城市化”、“半拉子城市化”。()(2.0分) 正确 错误 5、众多的农民工生活在城市之中,但很难获得城市户口。()(2.0分) 正确 错误

6、解放以后,中国用户口这种最基本的制度性安排,把中国人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种类型。()(2.0分) 正确 错误 7、我国社会处在剧烈的转型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由过去的绝对贫困发展到了小康社会,人民的精神世界也愈加丰富。()(2.0分) 正确 错误 8、社会学的理念:治社会病,解决社会问题。()(2.0分) 正确 错误 9、我国地方政府收入的极少部分来自出售土地换取的土地转让费。()(2.0分) 正确 错误 10、要保证我国的长治久安就必须解决好工人问题。()(2.0分) 正确 错误

第2部分:单选题 (共20题,共40.0分; 默认单题2.0分) 1、()是中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独特现象。(2.0分) 双轨制 “农转非” 人口迁移 下乡运动 2、农民问题的实质是()(2.0分) “三农问题” 社会变迁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经济问题 土地问题 3、社会学的维度不包括下列的()(2.0分) 声望 财富 权力 阶级 4、社会互动的根本目的是()(2.0分)

民国社会风俗的变迁

民国时期的社会风俗的变迁 [摘要]:辛亥革命胜利后成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这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不仅结束了延续260多年的清王朝的统治,而且宣告了长达2000余年的封建帝制的灭亡.民国时期是社会大发展,社会大变革时期,风俗的演进也进入转型的阶段。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习俗都发生了飞跃的变化。本文将从衣食住行和婚丧嫁娶这五个方面来介绍民国时期社会风俗的变化。 [关键字]:民国风俗旗袍妇女解放 民国时期民俗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期,在发端和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民俗学学者。仅以风俗研究而言,就有尚秉和的《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杨荫深的《衣冠服饰》,陈东原的《中国妇女生活史》等。可以肯定的说,民国时期的民俗学专著较之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多样、深刻,为以后民俗学者的“田野作业”起到示范作用。陈学华和徐吉军编著的《中国风俗通史(民国卷)》就对民国时期各民族的饮食,住,行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民国时期女权运动兴起,女性社会地位提高比较明显,在社会风俗变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围绕女性婚恋嫁娶而展开的民国社会风俗研究将会越来越全面。 一、民国时期社会风俗变革的背景 1.外部因素 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鸦片战争后,列强们蜂涌进入中国,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方的商品和资本,同时也把西方的思想、文化带到了中国,中国古老而保守的传统文化遭受着西方文明的冲击。 2.内部因素 (1)政治因素 还在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就认识到社会习俗与政治的相互关系,认识到改良社会习俗政治进步中的作用,所以他们得出一种共识,那就是改良风俗必须成为社会全面变革而一部分,必须把政治改革和移风易俗结合起来。有的把改革发饰、服饰习俗作为推翻清王朝的组成部分,这样就强调了风俗改良的政治意义。这种将移风易俗政治化的思路和做法,在民国时期得到继承和发展。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了尽快革除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种种弊端,造成有利于资产阶级统治的新社会风气,将改良风俗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革命党人亦视移风易俗为一项政治事务。民国时期,蒋介石就曾发起过“新生活运动”,以礼﹑义﹑廉﹑耻为基本准则,从改造国民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做起。 (2)经济因素

社会结构变迁的文化寓意.doc

社会结构变迁的文化寓意- 内容摘要: 文化的时间意义及其时态特征,是我们理解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关键——此处的时间当然是一种反映人类实践活动质向意义的历史时间。文化无论作为实物形态还是作为观念形态都是人类社会的写照。作为人化世界的实物形态,文化不过是凝固的历史或历史时间的结晶体,任何打上人类活动烙印的器物都无声地倾诉着关于历史年轮的记忆,那用于结绳记事的“网结”和储存信息的“芯片”更多地是给予我们有关历史节奏和进程的思索。作为观念形态,文化则是人类活动的一种潜在的时空领域,它所赋予的乃是人类行动的能力。 关键词:文化;社会结构变迁 美国学者洛夫乔伊(A.O.Lovejoy)曾经说过:“舞台布景(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确实改变了,演员们也在改变他们的服饰和外表;但他们的内心活动却都是源于人类相同的欲望和热情,并在王国和人的无穷变化中产生其影响。”[1](P40)我认为这一象征性言论颇有寓意,如果以“人的活动”[1]类比社会结构,而以“舞台布景”、演员们的“服饰和外表”类比人类的文化现象,那么其中的确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结构变迁与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关系。洛夫乔伊提到的“不同时间地点”则是几个值得注意的关键性字眼。那末,社会结构变迁与文化多样化发展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一、人类文化创造活动与特定的社会历史境遇 同时,人类文化创造往往是由有限的群体或个体具体的历史活动表现出来的,这也是我们认识文化多样性的一个线索。黑格

尔在其《精神现象学》一书中曾经阐述了人类个体与整体的一致性问题。他说:“纯粹的行动本质上就是特定的个体的行动,而这种个体的行动本质上又同样是一个现实或一个事情。反过来说,现实本质上只是个体的行动和行动一般;并且个体的行动同时也仅只是行动一般;因而它同样也是现实。”[3](P275)皮亚杰则从另一个方面以实证的方式诠释着黑格尔过于晦涩的论断,他在其《发生认识论原理》一书中指出,通过对儿童思维发展过程的考察可以推断整个人类思维的发展的一般规律。在该书中,皮亚杰详细地说明了他是如何观察儿童的思维形成、发展的每一个细节,并通过仔细研究解释了反映在其中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与人类思维发展链条的联系。在这种交往条件普遍地受到限制的环境下,个人、族群和国家的文化创造活动在整个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历史似乎总是向我们暗示,文化在人类过去的发展常常有这样的情形,一个伟大的人物的出现标志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开端。当拿破仑在黑格尔眼中成为“马背上的世界精神”时,我常常困惑于究竟拿破仑是“玩偶”还是“英雄”。然而,毕竟在古代社会,文明的发展表现为各个民族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进行本民族的文化创造。尽管如此,人类历史在不同的民族那里却依然具有许多相同的内容,如发展的进程,内部的、有限的交往形式(战争或分工),而“0”这一符号则为巴比伦文化、印度文化及玛耶(Maya)文化各处独立发明。“世界上的原始文化”则以“通过血缘关系聚集在一起的部落社会”、“缺少书写知识”、“周而复始的农业宗教、图腾崇拜和异族婚姻”等表现出“许多相同的特点”[4](P39)。即便在一些相对微观的方面,人们在独立地从事科学文化的活动中也常常出现一些巧合:比如牛顿与莱布尼茨同时创立了微积分;而在社会科学领域,圣西门、马克斯·韦伯和马

民国时期的社会习俗变化优秀教案

民国时期的社会习俗变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发型服饰变化、称谓变化、礼节变革、提倡女权等知识。通过对民国初年社会风俗变迁的讨论与分析,让学生得出这是道德观念、等级观念和思想观念的改革,是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俗变迁的文字、图片等史料,并对其进行归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民国初年社会风俗的变迁与创新,有其重大的社会价值,它是社会发展的缩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清末民初的社会风俗变迁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 难点:新风取代旧俗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总结清朝的社会风俗。 辛亥革命在结束两千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同时,也敲响清王朝灭亡的丧钟,也促使中国人思想解放与生活方式改变,此时中国的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变,到底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新课探究: (一)剪发辫、易服饰——生活方式近代化。 1.剪发辫。 (1)剪辫运动,兴起于辛亥革命爆发后,辫子的去留成为从新或者从旧的标志。 (2)孙中山颁布限期剪辫令,剪辫的思想深入城乡。 (3)剪辫的影响:改变了旧的落后的观念,方便工作,有利于个人卫生,对社会生活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理发业等新兴服务行业的发展。 (课件展示民国服饰,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服饰与现在我们穿的衣服一样吗?) 2.易服饰。 (1)辛亥革命后:洋装洋手饰开始流行。

(2)民国初年:男子礼服——西服、褂袍;女子礼服——褂裙。 (3)20世纪20年代后:男装——西服、中山装、长衫,其中中山装逐渐成为中国男子礼服,女装——旗袍。 (4)易服饰的影响:服饰的多样化与不断翻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 (二)改称谓、废跪拜——人格独立与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播放古装剧片段,引导学生思考:片段中的称呼是什么意思?现在如何称呼?片段中的人为什么要跪拜?) 1.改称谓。 (1)孙中山发布命令,废除清朝官场的“大人”、“老爷”称呼,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民间称“先生”或“某君”。 (2)影响:以官职、先生、某君代替老爷、大人作称谓,是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影响遍及社会各个角落。 2.废跪拜。 (1)清代通行的礼节:跪拜、作揖、请安、拱手。 (2)民国成立后:制订“礼制”,核心是以鞠躬礼和脱帽礼代替跪拜等旧有礼节。 (3)中外人士交往开始使用握手礼。 (4)影响:废跪拜是民国初年礼仪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礼节上的尊卑等级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 (三)禁缠足、倡女权——妇女解放的两大标志。 (课件展示三寸金莲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缠足,并思考缠足对女性好还是不好?) 1.禁缠足。 (1)西方传教士:设立天足会,反对缠足。 (2)清政府:颁布缠足禁令。

社会结构变化新趋势

当前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新趋势 摘要:本文分析了与社会和谐密切相关的中国社会结构的新近变化。认为,中国当前贫富分化比较明显,财富的集中化程度较高,分化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而贫富差距引发社会问题是通过两个环节实现的,即“社会结构紧张”和社会公众主观上产生了“公正失衡”的意识。作者提出阶层结构出现了定型化的倾向,阶层之间的界限逐渐形成,社会下层群体向上流动的比率下降,具有阶层特征的生活方式、文化模式也逐渐形成,阶层内部的认同得到强化。中产阶层有所发展,但总体上仍然比例较小。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利益分化和多元化更为明显了,其基本的趋势是从过去的巨型、整体群体,分化为多元利益群体。并认为,社会利益的碎片化有助于减小社会震动、实现社会稳定。 关键词:社会结构社会和谐新趋势 从1979年开始的经济与社会改革,是.. 150年来中华民族朝向现代化社会努力成绩斐然的一段时间,迄今已经有.. 26年历史了。在这.. 26年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平均超过8%的速度持续增长,可以不夸张地说,中华民族在这一段时间里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几乎超过了去一百年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这一段时间也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变最为迅速的时期,社会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均发生巨大变化,其变化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然而,改革也引发了众多的社会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社会分化问题。社会分化会导致阶层之间的冲突和对立,会威胁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要想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推进小康社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剖析社会分化、社会结构的现状,以及提出对策。本文就是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分析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新趋势。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笔者认为,社会结构之变迁有如下几方面新的趋势。 一、贫富分化更为明显,财富的集中化程度更高,分化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 前一阶段的不少研究都已经证明,改革以来的贫富财产和收入的分化是十分迅速的。为说明近几年的变化,还是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变迁的历史。我们所采用的测量方法仍然是基尼系数的方法,即基尼系数是一个0到1之间的数值,基尼系数是1的时候,表示最大的贫富差距,相当于全国财富均为一人所有,其他所国民均没有任何财富;而基尼系数是.. 0的时候,表示,全体国民每一个人的财富都是均等的。而这两种极端都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反映贫富差距的是一个大于0而小于1的数值,该数值越接近于0则表示越均等,越接近1则贫富差距越大。我们还知道,用基尼系数测量贫富差距,测量的对象可以是财产,也可以是收入,测量财产比较复杂,测量收入简单一些,所以,我们就用测量家庭的人均年收入来表示。我们知道,关于中国的贫富差距,可以用来作为基数比较的1979年的改革以前的数据十分稀少,相对较好的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经济考察团”1980年对于中国经济考察后所写的报告。根据该报告,1979年,中国城市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16,中国农村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1,城乡合计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3。该报告还指出,当时中国最富的10%的人在全部收入中占的比例为22.5%,最富的20%的人在全部收入中占的比例为39.3%。如果以此为基数的话,八十年代初以来,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上升速度是非常快的,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赵人伟等的数据,1988年为0.382,根据笔者的数据,1994年为0.434,1996-1997年为0.4577。到2003年,笔者根据多项抽样调查的数据计算,并且与其他一些学者的数据做了比较,认为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不低于0.5的水平,这应该是不为过的,从趋势上看,还在进一步上升。而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资料: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基尼系数最高的10个国家是塞拉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