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

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

一、人际交往的含义
如果我们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我们就会更健康、更快乐。反之,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关系或者社会关系很糟糕,我们就会感到孤独、寂寞、无助等消极情绪。有研究表明,已婚者、有许多朋友的人或者拥有其他社会支持网络的人,大致也会具有较高的幸福感、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而且还比较长寿,而朋友较少的人主观幸福感也往往较低。建立人际关系是最让人感到快乐和振奋的正向生活事件,而失去人际关系则是最糟糕、最让人难过的事件之一。
所谓人际交往是指我们在某一段时间里与某些人互动的信息交流。人际交往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为了生存、为了适应群体生活合作的方式而产生的,因此,带有明显的社会性。人际交往的社会性还表现在人类使用在劳动中所发展起来的语言进行交往。除了语言,人们还可以利用面部表情、手势姿态、声调等进行互助交往。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打破了旧的交往模式,引发了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的方式,即人们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与任何人都可以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进行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当人们采用这种方式交流的时候,他们所采用的方式和工具以及一些特有的网络语言都有很大的不同。

二、人际交往的意义

人为什么需要交往?人际交往对于个体有什么具体的益处?

1、生存与安全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五种最基本的需要。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关怀、帮助、爱护、同情,需要一种稳定的安全感,它表现为人们追求稳定、安全的环境,希望得到保护,能够免除恐惧和焦虑等。这种需要是一种精神上的需要,如果一个人没有亲人、朋友,他会感到孤独、寂寞、焦虑、恐惧,如果他有亲人、朋友,他会感到充实、快乐、安全。
人际交往的需要是人的一种基本的精神需要,并不是功利性的物质生存需要,虽然,人与人的交往包含了物质交换,但这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交往。有许多交往理论强调功利性价值,比如社会交换理论、得失论等。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的理解,也多停留在这种实用主义意义上。比如俗话说的“多个朋友多条路”,就是典型的功利主义意义上的人际交往理论

的价值取向。
因此,人际交往是人精神
上的本体需要。

2、促进个人成长
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起点。每个人的社会化进程子出生后就开始了,当婴儿与他的照顾者接触时,会依赖于照顾者的照顾、爱护和关怀。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包含情感、认知等信息的交互作用。婴儿的语言的产生与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人际交往的结果。对于几个月的婴儿来说,他也要努力理解照顾者对他发出的信息,同时,照顾者也要努力理解婴儿发出的信息,这是一个相互理解、相互提出要求,又相互适应从而促进发展的过程。随着婴儿长大后,他开始走出照顾者的势力范围,开始与更多的小朋友交流,与更多的成年人交流,这就进一步促进了他的认知、情感的发展。他在与更多的小朋友交流过程中学会了理解别人,关心别人,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克制自己的愿望、行为等。如果我们观察一个人的发展,就会发现,他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开放自己,与更多的人和更广范围的人交际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一生都封闭自己,他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具体说来,交往对个体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获得自信与自尊,激发发展的动机
人除了基本的物质生存的需要之外,还有很丰富的精神生存的需要。一个人的发展往往都是因为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认识到了自己的现有水平,发现了自己不如他人,产生了自己现有发展水平与需要发展的水平之间的差距,从而产生需要与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激发发展的动机,才可能主动发展。在群体中每个人都想要同别人平等,或超过别人,这种愿望使他产生了不断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就使他产生自信,获得自尊。一般说来,人们一旦在某些方面得到发展,总想把他提升了的能力表现出来,以提升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价值。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指出过:人的本质就是要在对象上表现自身和观照自身。“他人”是表现主体自身和观照自身的最好的对象。
与人交往可以提高我们的个人价值。个人的价值只有得到了他人的认可才得到证实和赞誉,个人丰富的情感只有与人交流才可以得到丰富和调整,个人遇到了困难只有得到别人的帮助才可能更好地得到解决。尤其是亲密的交往,使人在动机激发、能力提升、情绪调节、意志坚定、归属慰藉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挥。如果有人喜欢我们并愿意和我们做朋友,可以提高我们的自尊心。如果有人愿意和我们交朋友,我们会感到内心高兴,善于发挥自身的

优点,更多从积极方面参与有益的活动。如果有人不愿意与我们交往,我们往往
会考虑他为什么不喜欢我,我那里做得不对,从而激发发展的动机和寻求改善自身的方法。自信心不足的人往往更想获得他人的赞同。能力强的人往往善于帮助别人,从而获得别人的赞许。

(2)获得社会经验,促进社会化发展
一个人要认识自己,往往有两种方法和途径,一种途径就是自省,反思自己所做过的事情以及后果,另一种途径就是观照,即从对象(包括自然对象和他人对象)身上反观自己。因此,与人交往是个体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周围人比较及社会对比来评价自己,从他人对自己的反应,态度和评价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交往中找到认识自我的尺度,为自我评价、设计、发展和完善创造有利条件。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前车之辙,后车之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的社会经验从哪里来,就是从认识自己中来,从对自己过去的活动进行反思,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相互作用中反观自身,从而获得心理和行为的调试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人际交往能让你在较短的时间里,以较少的代价获得别人的积极的经验,洞察别人失败的教训。一个人一生的经历环境有限,结交的范围有限,所有的经验教训不能靠自己一个人慢慢地去一一经历,只有与更多的人交往,与经理丰富的人交流,才可能获得更多得更广泛的有益经验。任何人如果将自我封闭起来,夜郎自大,等待他的就只能是失败。

(3)获得他人的帮助,提高发展的效率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新的信息不断涌现,同时也使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方便快捷,也更为迫切。英国作家肖伯纳曾经形象地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了,那么我们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们交换了,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如果交往的范围扩大,我们就会得到成百上千的各种各样的思想。可见,人际交往的意义多大多重。
合作是目前很流行的一个词,帮助和合作是人际交往的两个方面,只要有交往就应该有帮助和合作。一个能够得到许多人帮助的人,一定是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帮助别人,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合作,因为,一个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帮助过别人的人,他一旦遇到困难,一定就会有人帮助他。合作意味着不完全是别人受益,合作就意味着自己也受益。从这个角度看,合作和帮助实际上就是交往中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价值实现的互助。当前,很多单位招聘,培训的

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调现代社会中人们要有合作意识。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能够通过交往
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分工合作,相互依存,人们想要达到目标,就离不开与他人的接触和配合,在这种过程中,个体的行为的有效性大大提高了。
在交往的过程中,人们相互可以发现对方的长处,激励发展的动机,自己的长处被对方所认可,会激发自信心,自己遭受挫折,得到对方的关心、爱护和支持,会减轻痛苦,坚定信念。因此,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他人的相互作用,离不开他人的理解、支持、肯定、帮助,自我认识也离不开他人作为自己定位的镜子的作用。因此,个人的发展离不开于他人的交往。


3、人际交往促进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危机是与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相联系的。在同宿舍里,同学之间的心理交往状况,往往决定了一个学生是否对学生生活感到满意。那些生活在没有形成友好、合作、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宿舍中的大学生,常常出现压抑、敏感、自我防卫、难于合作的特点,情绪的满意程度低。在融洽的宿舍里生活的大学生,则以欢乐、注重学习与成就、乐于与人交往和帮助别人为主流,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健康的个性总是与健康的人际交往相伴随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与别人的交往就越积极,越符合社会的期望,与别人的关系也越深刻。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现,个性成熟的人,都同别人的关系良好,他们可以很好地理解别人,容忍别人的不足和缺陷,能够对别人表示同情,具有给别人以温暖、关怀、亲密和爱的能力。马斯洛发现高水平的自我实现者,对别人具有更强烈、更深刻的友谊与更崇高的爱。还有的研究结果表明,那些搞心理健康水平的优秀者,往往来自于人际关系良好的家庭,这也从一个侧面提供了人际交往状况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佐证。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受到与别人交往状况的影响。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征
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关系。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就在这两种关系中表现出来。

(一)师生关系
老师与学生,是大学校园里两大基本群体。老师是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师生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内容非常丰富,有授业关系、朋友关系、亲人关系、管理关系等。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长与心理健康,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能不能对

学生施加符合社会需求的影响。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大学生人格模仿的对象,与教师的交往也是大学生知识需求和获取的重要途径,教师与学生的多层次交往
,是学生多方面成长的条件。如果老师与学生只有某种单方面的人际关系内容,那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学生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心理距离小,心理相容程度高,教师对学生充满爱护与关爱,学生对教师尊重与敬仰。然而,由于大学授课的流动性于课堂的扩展,师生之间缺乏直接的沟通与必要的情感交流,师生欣喜地对流与沟通明显不足,因而师生关系虽然是大学生的主要人际关系,却依旧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同学关系
同学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关系,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大学校园里的同学关系总的来说是和谐的、友好的,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亲情化、家庭化的趋势,即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创造一种如同亲属一般和谐稳固的同学关系。大学生与同学之间的交往最普遍,也最微妙、最复杂;一方面,大学生之间年龄相仿,经历相同,兴趣爱好相近,又共同生活在一个集体,学习形同专业,沟通与交往容易,另一方面,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生活习惯、个性气质差异,再加上相互之间空间距离小,交往密度高而自我空间相对狭小,造成人际交往的期望值较高,一旦得不到满足,容易采取消极退避的态度。
大学生同学间比较密切的关系有,班级内的同学关系,宿舍关系以及老乡、社团等关系。班级同学交往以学习与班级活动为主,而宿舍同学关系以情感夹袄王玉生火交往为主,老乡关系情感交流为主,社团关系以兴趣与工作交往为主。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由于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人际交往问题的高发人群。他们的人际交往常常与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比其他群体更明显的相关,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重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辅导,试图把有人际交往带来的心理问题减少到最低限度。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殊性

(一)高智慧
大学生都是经过高考的严格筛选后,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中走进了大学校园,在众人心目中,大学生都是聪明的,而一定的智商水平是心理健康的基本保证;但智商高有时也可能因此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因为人们的快乐度与智商呈弱的负相关。这里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一条可能是高智商者更难为人们所理解,加之各方面的心理期望更高,从而更容易体会

到“高处不胜寒”的悲凉和现实的不如己意。

(二)高抱负水平
能考上大学的青年,谁都希望今生今世能有在事业上有所作为,没有人盼望自己碌碌无为,因此,心中的抱负水平一般较高,这种
积极的自我观念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一定要有“度”,如果自我评价不切实际,目标定得太高,甚至难以达到,则更容易受挫导致心理疾病,名牌大学的学生表现得更加突出。加上大学生的人生经历及社会实践经验还欠缺,挫折容忍力低,一旦遭遇困境也就很容易影响心理健康。

(三)延缓偿付期
延缓偿付期是新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逊(E H Erikson,1902—1994)提出的一个用以说明青年暂时延迟确定自我身份的一个特殊阶段。在现代社会,大学时代的青年应该说正处于“延缓偿付期”。从法律上讲,大学生已经到了自立年龄,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但因为仍然生活在校园里,主要任务还是学习,不直接接触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所以社会、父母暂缓了他们的自立责任与相应的义务。这个时期“靠父母养活”,经济上得到帮助,他们必须克制自己过早地确定自己的身份,以及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他们有了更多时间去思考精神方面的需求与困惑。


4、高心理压力
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种种压力,从而使他们的心理压力较同龄人大得多,就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28]首先,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人们对他们寄予了更大的期望,有来自国家和社会的,也有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这些期望既可以化作动力,也可以造成心理压力。其次,当今社会的快速变迁,特别是在择业和就业上的一系列变化,使他们面临多种选择,也带来更多的压力。再次,在大学生群体中,相互间的竞争随时随地、有形无形地展开着,也更他们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面对上述种种压力,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和恰当的应对,就可能对心理健康造成损害。
由于大学生是一个时代中的特殊群体,尤其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特殊性,导致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较多,但只要我们合理引导,绝大多数心理问题是可以在大学时期得以解决的。


二、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让大学生内心变得宽容、理解和信任,这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
大量事实表明,心胸是否宽广、包容与大学生人际交往是否和谐直接相关,只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才能让大学生的心里对人对事变得宽容、理解和信任。在多年的心理咨询实践中,接触了许多因人际交

往不协调而产生心胸狭窄的实例,而且有的大学生为此形成了恶性循环,让人很痛心。
小李从北方来到南方一所省城大学读书,临行前在一家企业做人事主管的父亲反复告戒儿子,在大学里首先要和寝室的同学搞好关系,这样你的生活环境
才会愉快,大学四年心理才有归属感。进校后,小李时刻告诉自己父亲的话肯定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由于和同寝室的一名南方同学在对爱情的看法上相差甚远,经常斗嘴,导致彼此不服气,互相看不起,矛盾时有发生,而那位南方同学用小李的话说比自己更会处理人际关系,到最后同寝室的其他同学都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自己的寝室同学关系开始变得紧张起来,其他人都不理解他、信任他,少数同学甚至奚落他。自己对他们也充满怨恨和不信任,进而猜疑和反感,只要有两位同学当着自己的面嘀咕几句,自己就认为他们是在说自己的坏话,心理十分苦闷;而那位南方同学却好像整天都过得很开心、很快乐,看到这一切,小李感到无能为力的同时又十分伤心,心胸开始变得狭窄,一度产生了退学的念头。
从小李和南方同学的对比来看,可见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小李因人际交往的紧张,使自己的心里充满了猜忌、嫉妒和对他人的不信任。经过对小李人际交往技巧和艺术的辅导,小李对南方同学开始变得更加宽容,并试着改变和寝室其他同学的关系,慢慢在小李的脸上又看到了灿烂的笑容。

(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让大学生学会分享、接受和给予 这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心理条件
不会分享与分担是这一带大学生特殊的成长背景中极易形成的负性品质,也是造成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的重要原因,尽管本次心理健康水平测量结果表明独生子女的健康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但在各学段的教育中,我们都能明确地感受到这一代青少年存在的分享与分担的问题。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让大学生在良性的人际氛围中,充分体验与享受交往对象带来的快乐,并乐意将自己的快乐与对象分享,进而学会分担与体验交往对象的痛苦,并产生同感与共情,积极帮助交往对象解决问题,重新找回失去的快乐。分享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尤其对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樊富岷教授的团体咨询中,分享是首当其冲的训练项目,其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参与团体活动的人体验到分享的心理感受,学会分享。从而达成人与人的心理相容,在互相帮助下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接受与给予是矛盾统一于人际交往中的一对交互影响的心理品质与行为。由

于每个人都生活在某个群体中,必然会与群体中的人发生各种形式的联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无法离开他人的给予,也正是在这种接受与给予的过程中,体验帮助与被帮助的快乐,感受做事与做人的真正涵义。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多的是在接受中成长,不懂或很少给予,体
会不到给予的愉悦,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明显的“自我中心”,而使人际关系遭到破坏,心理健康也倍受影响。因此,学会接受与给予,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相反,良好的人际交往,更能使大学生体验到接受与给予的乐趣,养成接受与给予的良好心理品质。
蓝风是大三的学生,是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优秀,但人际关系较紧张,不仅与寝室同学相处不好,就连班上的许多同学也无法正常交往,在同学们心目中,他是一个清高、傲慢的人,实在不好接近,虽然优秀,但对他的其他方面则不敢恭维。蓝风也为此很头疼,只要是他主持的活动项目,同学们似乎都有意不参加,好象故意和他做对,而他本人长期坚持的做人准则就是:我行我素,万事不求人。他几乎不接受别人的帮助,也认为自己没有帮助别人的义务,他成绩好,可每当班上同学向他求教时,他要么说不知道,要么就在给别人讲完之后,将别人奚落一顿,有时还要加上一句“拜托你上课时认真听讲,下次不要再来问我这么简单的问题。”时间一长,同学们都不愿意与他交往,人际关系越来越差。蓝风也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十分不满意,感到孤独、没有归属感,有时孤独感令他窒息,他焦虑甚至恐惧,但不知如何入手改善现状。因为他自己也纳闷:我究竟有什么问题?
蓝风的人际关系不佳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他是一个不懂得接受,更不知道给予的人,在他的观念里,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足够了,没有给予与接受的意识,最终将失去支持,生活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痛苦不堪。不懂接受与给予,不仅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而且影响了心理健康的水平。

(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让大学生建立和谐的自我同一性,学会合作,这是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自我同一性就是指生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的整和统一。艾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较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自身的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这种同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是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

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弄清“我是谁”和“在别人眼中我是谁”的自我认识,把“生理我”、“心理我”和“社会我”统一起来,找准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正确角色规范,和不同个性特征、生活经历的同学进行合理的交往。
有研究表明:“与同事真诚合作”是成功的九大要素之一,而
“言行孤僻,不善与人合作”是排在失败的九大要素之首。大学生只有在良好的人际交往中才能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尤其要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培养合作精神,树立“竞合”意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为了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际交往的相关性,我们做了scl-90各因子得分与社交回避与社交苦恼的相关检验,结果与分析如下。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交回避及苦恼及其各因子之间的相关

表9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研究

?因子??????? 均分??????? 躯体化???? 强迫?????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 附加??
?社交总分? .129**?? .097???? .097??? .068??????? .158**?? .130**? .073?? .207**? .139**???? .076??????? .065?
?回避分???? .111*???? .116*?? .075??? .026??????? .130**?? .110*??? .075?? .182**? .103*??????? .084??????? .056?
?苦恼分???? .127*???? .067???? .102*? .095??????? .160**?? .129**? .061?? .198**? .150**???? .059??????? .064?
??? ** P﹤ 0.01??? * P﹤ 0.05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交回避及苦恼及其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总均分、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总分、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因子存在显著的相关,心理健康状况的躯体化因子与社交回避因子也存在显著的相关。(见表9)即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总状况、抑郁、焦虑、恐怖和偏执的表现越明显,其面对的人际交往中的苦恼情绪体验和行为表现上的社交回避也越明显。也可以说,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的人际回避与苦恼程度与他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相关,人际交往行为上的回避与体验上的苦恼,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其心理健康水平。

(二)讨论与分析
1、 躯体化因子得分与社交回避得分显著相关,表明社交回避的行为与躯体化因子相互
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不少大学生在自述社交回避烦恼时,其描述的症状常常有失眠、厌食、乏力等躯体症状。
拒绝交往让他尝尽了苦头
小张是大一新生,性格较内

向,从来没有住过校,从小都住在属于自己的房间里,进大学后与7名同学同住,在条件优裕的环境中成长的他,看不惯的是同寝室同学“不良”的卫生习惯,更不喜欢他们随便的作息制度,尤其不喜欢他们的高谈阔论,总之,看谁都不顺眼。由于内向的他本来就不擅长与人沟通,再加之看不起那些同学,于是,就以独来独往来减少与同学们的交往,时间一长,他发
现寝室同学说说笑笑,进进出出都结伴而行,似乎视他不存在,他开始感到失落了,孤独感油然而升,曾经多次萌发过主动与他们交往的念头,可都事与愿违。他回寝室时总觉得同学们都在议论他,对他评头品足,还窃窃私语,一副嘲笑、鄙视的模样,他觉得受不了了,想过换寝室,但没有得到批准。为了不和他们交往,他很少回寝室,只有睡觉时才回去,即使这样避开他们,似乎还是没有减少他们对自己的议论与不满,他开始失眠,食欲下降,精神状态越来越差,身体急剧消瘦,在寝室,话越来越少,甚至连笑声都很少听见,他感觉到听课的效率也越来越差,最后终于病倒了。在住院期间,寝室同学轮流守护在病床旁,看到那些平时让自己反感透顶的同学都忙着照顾他,送水喂饭,就象自己的家人生病了似的,他的心被震撼了。他把内心的苦闷与孤独告诉了他们,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同学们只是觉得他不愿与他们交往,并不知道由此引发了他内心如此大的震荡。

2、 抑郁因子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显著相关,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我们常常遇到高抑郁低交往动机与交往水平的案例,尤其是社交恐惧症患者,多属于抑郁因子得分偏高的学生,改善社交认知,提高交往频率,培养交往能力是降低抑郁的有效措施,这也是团体辅导在改善交往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中效果显著的原因。
3、焦虑因子得分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显著相关,焦虑程度高的大学生在社交中往往表现为回避的社交态度与行为或产生焦虑的情绪体验,相反,社交回避与苦恼又常常是造成焦虑的重要原因,二者交互影响。
4、恐怖因子得分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显著相关,在人际交往中,恐怖因子得分高的学生常表现为社交回避,即使不得已而发生的人际交往也常常让他们感到苦恼,因为在交往中,他们常表现得较为自卑,缺乏自信,因而无法感受到人际交往的乐趣,极力回避人际交往,再加之缺乏成功的人际交往的经验与技能,处理交往过程中的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训练,造成交往的恶性循环。
5、偏执因子得分与社交

回避、社交苦恼显著相关,偏执因子得分是本次测量得分阳性排列第二位的因子,表明大学生偏执倾向较严重。偏执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表现为交往面较窄,容易因为交往中的某些自认为重要的因素而影响交往的质量,倾向于自我中心,对他人的心理状态与特点缺乏客观的评价与理解,固执己见,既影响了人际交往的效果,更对心理健康起了明显的负面作用。所以偏执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重
要因素。
6、在本次测量结果中,敌对因子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没有显著相关,与我们的设想不相吻合,在咨询实践中,我们很自然地认为敌对因子得分高的学生必然会对社交抱回避态度,而在社交中的苦恼也较多,这可能与我们的选样有关,但在人际信任与scl-90各因子得分的相关比较中,人际信任与敌对显著相关,人际信任低的学生敌对倾向明显。这表明影响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是复杂而又交互影响的。
7、在本次测量结果中,人际敏感因子得分与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也没有显著相关,也是出乎预料的,仔细分析其中原因,可能正是由于对人际敏感度低才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持顺其自然的态度,对人际交往没有太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与规划,对社交很少表现出刻意的回避与接受,也减少了因社交而产生的苦恼。在心理咨询中,我接触过不少因受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负面信息暗示,造成了人际过分敏感,而造成人际交往问题的案例。
从相关比较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人际交往水平是密切相关的,正如我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人际交往辅导中所面对的诸多案例所反映的那样,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其人际交往相对正常,而人际交往异常是造成心理健康水平不高或下降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大学生正处在心理上的第二次“断乳”阶段,人际交往几乎是所有学生进入大学后面临的第一课题,也是一大难题,所以一年级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大多与人际交往有关,这种现象会持续到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增加,到三年级后会有好转,相对而言,高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较低年级大学生更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