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浙江自然博物馆生态版讲解词

浙江自然博物馆生态版讲解词

浙江自然博物馆生态版讲解词

第一部分:序厅

欢迎参观浙江自然博物馆!我馆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省级自然历史类博物馆,也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馆的前身为1929年首届西湖博览会基础上创建的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新馆于2009年7月对外开放,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这里有近13万件珍贵的馆藏标本,记录地球的生命历程;这里以深入的学术研究探索奇妙的生命世界;这里用生动的展示叙述人与自然的故事,揭示了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的文明发展形态。

我馆的常设展示有《地球生命故事》、《丰富奇异的生物世界》和《绿色浙江》三大主题展示。

现在您来到的是序厅,迎面是大型的生物展示墙,古老的海百合化石、千年阴沉木、灰鲸骨骼、鲸鲨等大型标本,无声地叙述着生命的神秘与恢宏,提示着您即将进入一段自然与生命的探索之旅。

您眼前这具庞大的骨架是灰鲸的骨骼标本,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1936年,美国渔民在加利福尼亚捕获了一条灰鲸,一位颇具经营头脑的商人将它买下,做了简单的防腐处理,然后沿海岸线到各港口城市展览。来到上海时,由于防腐处理不彻底,尸体腐烂,遭到了遗弃。浙江自然博物馆的专家得知消息后赶赴上海,经过多方努力,最终将灰鲸运回杭州,制作成骨骼标本保存至今。

丰富奇异的生物世界

《丰富奇异的生物世界》展区聚集了地球上各个生物门类的物种代表,再现不同区域典型的生态系统景观,解读生物与环境、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设置“多样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和人类”、“遗传和变异”五个单元。大型实物标本、巨大的生物墙及众多的剧场、多媒体和体验装置,仿佛是一本本生动立体的生物大百科全书,将和您一起探索自然的奥秘,引发您对“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思考。

第二部分——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人类已经认识了地球上大约150万种生物,可能仅占全部物种的10%。这些生物大小不一,千姿百态,分布于地球的每个角落,共同构成了我们身边丰富奇异的生物世界。

生物分类是依据形态、生理、遗传、生化等方面的特征,将数目繁多的物种分门别类,系统整理,以确定它们的地位,揭示彼此间亲缘关系,阐明生物进化过程和发展规律。

在分类系统中,分类学家将生物划分为自高而低的7个阶元: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阶元。

植物的演化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即从最原始的原核生物一直到年轻的被子植物。整个植物界从低等到高等通常被分为七大门类: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氧气和食物。人类的衣食住行不仅直接或间接地取自于植物,而且植物能涵养水源、吸收粉尘、过滤噪音、

等有毒有害物质,保护、监测并调节气候、减少温室效应、净化水、土、气中的重金属、SO

2

改善环境质量。此外,植物还能固坡护沙、防止水土流失,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绿化都市、营造庭园景观,有利于人类创造优美的生存环境。

植物和人类是地球生物圈内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因素。植物的种类愈多,人类对其影响愈小,则生态系统愈复杂、愈稳定。因此,必须保护环境,更合理地利用和保护植物的多样性。如今,每年的3月12日被定为中国的植树节。保护植物的多样性,

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动物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繁盛和灭绝。一些生命力顽强的动物一代代繁衍生存下来,构成了类别众多、千奇百怪、令人眼花缭乱的动物世界。动物总体上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无脊椎动物是比较低等的没有脊椎骨的动物类群。种类多,数量大,约占动物种数的95%,包括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类群。有自生、寄生和共生等3种生活方式。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大的类别,数量庞大,与人类生活十分密切。

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一个脑壳或头颅和一条位于身体背部中央的脊柱。脊椎动物从低等到高等可以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五大类。全世界约有39,000多种。

鱼类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的低等脊椎动物。以鳃呼吸,用鳍运动。大多数种类体表被有鳞片,体内一般具有鳔,变温。中国现存鱼类约有3,900多种,可分为圆口类、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三大类。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从水栖向陆栖的过渡类型,幼体生活在水中,以鳃呼吸,经过变态后,成体生活于陆地,以肺呼吸。皮肤裸露而湿润,对潮湿温暖环境的依赖性强。主要卵生,少数卵胎生。现生两栖动物有5,500多种。有蚓螈、有尾和无尾三大类。中国主要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爬行动物是一类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变温动物。卵生、卵胎生或胎生。现生爬行动物分龟鳖、蜥蜴、蛇、鳄、喙头蜥五大类。除喙头蜥类外,中国均有分布。世界上有7,000余种爬行动物,中国有340多种。

鸟是一类适应陆上和空中飞行生活,体表被覆有羽毛、恒温、卵生和有翼的高等脊椎动物,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种类和数量是陆生脊椎动物中最多的,全世界现有9,000多种,中国有1,300余种。按照栖息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可将鸟类分为七大类,包括走禽、游禽、涉禽、猛禽、陆禽、攀禽和鸣禽。

兽类是脊椎动物中形态结构最高等,生理机能最完善,适应性最强的动物类群。属胎生、恒温动物。因幼兽由母体哺乳喂养,又称为哺乳动物。兽类形态多样,运动能力强,神经系统发达,生活空间广阔。世界上现有兽类约5,000种,中国有600余种。

由于环境的恶化,人类的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生存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据统计,现在每天都有100多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而导致物种灭绝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加剧。

为保护这些野生动物,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受国家法律保护。

地球上的物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互相依存,共同构成了地球上多样的生态系统。一个的物种的灭绝,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更多物种的灭绝,甚至人类也不能例外。

第三部分——多样的生态系统这个单元,我们选取了地球上5个典型的生态系统制作成模拟场景,包括极地、荒漠、热带雨林、湿地和海洋。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的两端,终年冰雪覆盖,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然而这里并不是生命的荒漠,仍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它们构成了重要的极地生态系统。

这里是南极的模拟场景。南极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年平均温度只有-40摄氏度,最低气温甚至达到-89.6摄氏度。南极大陆又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它的年平均降水仅为30-50毫米,与撒哈拉沙漠的降水量相当。在这个极昼极夜交替的地方,烈风、酷寒、暴雪是它的三大特征。总之,用“极端恶劣”四个字来形容南极的气候一点也不为过。

由于天气恶劣,南极大陆成为地球上至今为止唯一一个没有人类定居的大陆。尽管如此,磷虾、南极鳕鱼、帝企鹅、海豹等一些顽强的生物却选择了这片荒凉的大陆世代生存,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南极生物群。

与地球其他地方相比,南极生态系统的特点是:生物种类不多,食物链十分脆弱。也就是说,某一种生物数量的微小变化,会引起整个食物链发生大的变化。南极企鹅主要以南极磷虾为食,假如南极磷虾被人类大量捕捞,企鹅就会因为缺少食物而大量死亡,而以企鹅为食的海豹、虎鲸的数量也会随之减少。因此,减少捕杀,维护好极地生态系统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

自1772年英国探险家詹姆士·库克首次环南极之旅以来,这片神秘的大陆吸引了许多国家的探险家和科学家冒险前往。为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共同的利益,1991年南极条约组织宣布南极为全人类共有的世界自然保护区。迄今,有30多个国家进行了南极考察,在南极地区建立了38个常年站和72个夏季站。中国自1984年首次独立组队进行南极考察至今,先后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三个南极科学基地,中国日趋成为南极科考的强国之一。

这是荒漠半荒漠生态场景。荒漠半荒漠是地球上最为干旱的地区,许多动植物通过改变身体构造和习性以适应严酷的生存环境。藏北无人区是中国著名的荒漠半荒漠地区,它幅员辽阔,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气候干燥、寒冷,空气稀薄,人迹罕至,尽管被称为“生命的禁区”,但仍生存着藏羚羊、野牦牛等世界上最珍稀的野生动物。

藏北无人区为什么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还有数不清的野生动物在那里繁衍生息呢?

科研工作者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在地形独特而又复杂的无人区,高山、草原、荒漠、河湖交错分布,特别适合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同时,高原上阳光充足,可以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夜间气温低,植物呼吸微弱,有利于有机质积累。无人区的牧草虽然长不高,但其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的含量都很高,这就为大批食草动物提供了美味佳肴。

中国实施野生动物保护法后,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都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1991年,面积达20多万平方公里的藏北无人区被批准为野生动物保护区。此后,滥杀野生动物现象得到遏止。

如今,藏北无人区已经不能算是纯粹的“无人区”了,人们已经开始逐渐走进并了解这片神秘、古老而珍贵的土地,因此如何更好地保护那里的生态环境,使野生动物尽量不受外界的打扰,让这片野生动物的天堂能够在人类的呵护下一直保持下去,是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的。

在极地和荒漠生态系统中,动物资源丰富,但缺乏茂盛的植物。现在您看到的是热带雨林场景。尽管热带雨林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百分之七,但它所包含的植物物种总数却占了世界总数的一半以上。在那里抬头不见蓝天,低头则可看见遍地的苔藓。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高温高湿条件下生长的热带雨林是目前地球上面积最大、物种最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热带雨林树体高大,可达70余米,藤本植物丰富,群落结构复杂,具有独木成林、老茎生花、空中花园、板状根、绞杀等独特的现象。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有些植物的树干基部长着起支撑作用的根,这就是板状根;有些则从树干上垂悬下来许多柱状气生根,并扎根于土中,大有独木成林的气势;再看这棵菠萝蜜,在老树树干或根茎处也能开花结果,这就是热带雨林中特有的“老茎生花”现象;榕树是热带植物中最大的木本植物之一,它同时也是世界上树冠最大的树,由于具有独特的“绞杀”现象,又被称为绞杀植物。

热带雨林是人类乃至整个生物界生存活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雨林里茂密的树木,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就像是地球上的一个大型“空气清净机”。所以热带雨林有“地球之肺”的美名。除此之外,热带雨林水汽丰沛,蒸发后凝结成云,再降雨,成为地球水循环的重要部份;不仅有助于土壤肥沃与生物生长,也有调节气候的功能。中国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云南的西双版纳,以及海南岛、台湾南部等地。

在领略了热带雨林的绮丽景色后,紧接着看到的是一片红树林湿地生态场景。红树林生长于海陆交界的滩涂上,是海洋向陆地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大量鱼、虾、蟹、贝等生物在此觅食栖息,更是候鸟迁徙和越冬的重要场所。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牢固扎根于海滩淤泥中,形成一道海岸线的天然屏障。

红树林中的植物都是绿色的,之所以叫“红树林”,是因为树皮中含有一种特殊物质,经过人工提炼,可以制成红色染料。

红树像青蛙一样,既能适应陆地生活,又能适应水中生活,它们是一种两栖木本植物。每当涨潮时,树木的下半部分就会泡在水中,只露出上半截,看上去像长在海里,因此红树林有“海上森林”的美誉。它们有着与众不同的繁殖方式——胎生。红树林的种子没有脱离母体时,就已经在果实中发芽,长成“笔状”的小苗,不断地从树妈妈那里吸收营养。等到这些笔状小苗要离开母亲的时候,就会像一个个小锥子落入土中,几个小时后便能长出根和叶,成长为新的小树。即使水流太急,没能及时扎稳脚根,这些小家伙们也能随着海水漂流到几千里外的海岸落地生根。

除了胎生现象外,形态各异的根系也是红树植物的一大特色。一些植物的枝丫上会长出很多支柱根,它们向下弯曲成拱形并深深扎入泥土中,牢牢支撑起树干,使红树林在海浪汹涌的冲击下也毫不动摇。

一般的陆地植物如果浸泡在盐水中,哪怕盐度只有海水的十分之一,也会死亡。红树林植物的每片叶子上都分布着分泌腺体,当吸入的盐分超出自身需要时,就会被这些细小的分泌腺体排出体外。

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可不是竹笋,而是呼吸根。红树林经常会遭到潮水浸泡,土壤中的空气非常缺乏,为了应对这种特殊环境,许多红树植物都具有呼吸根。呼吸根外表有粗大的皮孔,内有海绵状的通气组织,可贮藏空气,保证了它们被海水淹没时也能进行正常的呼吸活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中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但由于沿海一些渔民毁林建造养殖塘,近10年来,广西的红树林面积减少了10%。大量红树林被砍伐、破坏,引起了中国政府的极大关注。目前,中国已建立7个省级以上的红树林保护区,保护红树林约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一半,并成立了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这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红树林保护、科研与管理体系。

这是海洋珊瑚礁生态场景。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海洋中生活着20多万种生物,构成了独特的海洋生态系统。珊瑚礁是其中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有海洋中的“热带雨林”之称。

珊瑚礁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古老、最五彩斑斓,也是最珍贵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其实是由珊瑚虫骨骼堆积而成的石灰岩礁。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由于珊瑚虫种类不同,遗留下的钙质骨骼就不同,也就形成了珊瑚礁的万千姿态,有些像锅盖、有些像盘子、有些像触角、有些像蜂巢,所有这些都是群体合作的成果,一个珊瑚虫是做不到的。

为什么珊瑚礁有颜色呢?那是由于珊瑚內部有共生的单细胞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为珊瑚提供营养,使珊瑚呈现出各种颜色。

据科学家统计,超过四分之一的已知海洋鱼类靠珊瑚礁生活,并相互依存。鹦嘴鱼的喙状嘴可以帮藻类刮擦掉身上的珊瑚礁,利于它们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刮擦总伤及无辜,刮下来的珊瑚虫成为鱼的食物,或者成为藻类和其它生物的养料。遭到破坏的珊瑚为喜礁性鱼类提供了藏身之所。珊瑚本身也从“破坏”得到新的机会,用石灰石填补缺口,在旧的礁石顶端建成新的礁石,这就是那些大珊瑚礁经年累月形成的过程。

如此美丽的珊瑚礁,它的形成条件却非常苛刻,温暖的海水、良好的光照、适宜的盐度、充足的氧气以及适宜的底质都是珊瑚生长不可缺少的条件,此外还必须在海水清澈又能受到波浪冲击的地方。

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的天然保护屏障,许多生物都会以珊瑚区作为生活繁殖场所,珊瑚虫

则为海洋浮游动物和鱼类提供丰富的粮食,为鱼类资源的增殖和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保护美丽的珊瑚礁,中国政府陆续建成多个珊瑚礁自然保护区。

目前全球60%的珊瑚礁处于危险状态。专家指出,在50年内70%的珊瑚礁会消失,而人类是珊瑚礁唯一的威胁,所以,珊瑚礁的命运与人类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海洋环境得不到改善,大堡礁将会“大量垮台”,多数珊瑚礁不再存在。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珊瑚健康生长,是保护海洋的重要措施,已是人类刻不容缓的责任。

第四部分:绿色浙江

《绿色浙江》展区设置了“浙江的自然”、“浙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三个单元,展现了浙江美丽的生态景观、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省建设的成果。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浙江历史悠久,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在今天的西部山区一带活动。浙江省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曲折漫长,岛屿众多,拥有中国最大的渔场。浙江地形复杂,气候适宜,自然条件优越,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居全国前列,正逐渐成为经济繁荣、山川秀美、社会文明的“绿色浙江”。

第一单元——浙江的自然

浙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年温适中,四季分明,日照较多,雨量丰沛,空气湿润。受季风的影响,浙江经常出现一些灾害性天气,对生产、生活影响较大。

浙江省土壤类型丰富,主要有红壤、黄壤、水稻土、潮土和滨海盐土、紫色土、石灰土、粗骨土等。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浙江省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保护耕地成为浙江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内容。

浙江矿产以非金属为主,全省已发现非金属矿产72种,石煤、明矾石、叶腊石、水泥用石灰岩、建筑用凝灰岩储量居全国首位,萤石的储量全国第二位,硅藻土居全国第三位,还有著名的鸡血石、青田石等特有矿产。

浙江是环太平洋岩浆活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地构造位置以江山—绍兴深断裂为界,分西北和东南两大区域,地质差异明显,主要特点是: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较好。

地质遗迹是在地球历史时期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是认识地质现象、推测地质环境和演变条件的重要依据。浙江的地质遗迹众多,内容丰富。国际界线层型剖面——长兴、常山“金钉子”剖面享誉世界。

浙江的地貌以低山与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下降。陆域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大陆海岸线全长2,200多千米,众多岛屿中的舟山岛是中国第四大岛。浙江景观地貌非常丰富,有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火山地貌、流水地貌等,它们大多已成为浙江著名的风景区。

第二单元——浙江的生态

下面您将看到的展示,是浙江自然博物馆科研人员通过实地考察,选取海岛、内陆湿地和山地三类浙江典型的生态景观,进行场景模拟设计和高仿真制作。

这里是浙江海岛生态场景。浙江省是中国海岛最多的省份,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

岛有3061个,占全国海岛总数的40%以上。其中绝大多数是无人岛屿。这些无人岛屿,在春夏季节,有些就成了海鸟的繁殖场所。黑尾鸥、黑枕燕鸥、大凤头燕鸥等,是浙江沿海岛屿常见的繁殖海鸟,此外还有蛎鹬、小白鹭,以及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黄嘴白鹭。最为珍稀的是近年发现的、被称为“神话之鸟”的黑嘴端凤头燕鸥,目前仅在浙江韭山列岛、五峙山列岛及台湾马祖列岛发现少量繁殖个体,非常珍稀。海鸟和其他海洋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海洋和海岛带来了勃勃的生机。海洋是人类和海洋生物共同的家园。

海岛作为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陆地上的山岭、草原等自然资源一样,在海洋生态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令人担忧的是,海岛一般面积较小,土层较薄且贫瘠,肥力低,陆域植被种类贫乏、组成单一,易受破坏。大多数小岛的陆域地形坡度相对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易于被侵蚀、风化,甚至形成荒漠化;单个岛屿的生物物种相对较少,稳定性较差,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极易遭受破坏,且破坏后很难恢复。但与此同时,各类不合理的海洋、海岛利用活动也不断增加和翻新,使得海岛生态系统以致海洋生态系统破坏的状况日益严重。炸岛、炸礁,填海连岛的问题十分严重,许多海岛的岸滩、植被、岩石、海砂等均不同程度地受到破坏。同时,一些沿海渔民捡食鸟蛋的恶习也是海鸟繁殖面临的最大威胁。

因此,对破坏海岛生态的行为进行控制,保护海岛、合理利用海岛是十分重要的。长期以来,浙江省高度重视海域、海岛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相继在沿海地区建立了一批海洋保护区,包括3个国家级、省级海洋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级、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4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合计保护总面积近1600平方公里,大批无居民海岛及海洋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但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单单只靠设立保护区,尽快树立起环保意识,坚持绿色环保的态度,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环保卫士,才是保护海岛美丽的生态环境的最佳办法。最近,中国刚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给海岛得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

现在大家来到的是浙江湿地的生态景观,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浙江省的湿地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可分为浙北水网平原、浙东滨海及岛屿、浙西南内陆3个湿地保护类型区。

浙江湿地植物种类繁多,共有一千多种高等植物。其中,多数是适应多水环境的水生植物。大家请看,湖中这些高高矮矮的植物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挺水植物、浮水植物以及沉水植物。

荷花属于典型的挺水植物,它的花和茎都离开了水面,犹如亭亭玉立的仙女;岸边这些植物叫芦苇,也是挺水植物中的一员。它们虽然不如荷花漂亮,但是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苇杆是常用的造纸原料,芦苇穗可扎成扫帚,花絮还能用来制作枕头,此外,茂密的芦苇丛还是鸟类理想的栖息和避身之所。

浮水植物,顾名思义是漂浮在水面的,分为有根和无根两种,它们的叶片平贴在水面上,大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家平时常见的睡莲以及作为菜肴的莼菜都属于浮水植物。

了解了前两种类型的植物后,大家一定在想湖中哪些是沉水植物呢。其实,各位看到的这些都不是,因为沉水植物们全躲在水面下。水下氧气稀少、光照不足,为了尽可能多地吸收氧气和阳光,这些植物的叶子变成了细细的线形或羽毛状。水盾草、苦草、三角叶等就是沉水植物。

除了植物之外,浙江湿地还是一个动物资源的大宝库。生活在湿地的动物中,数量最多

的当属水鸟。水草丛生的沼泽环境为水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并为它们提供了营巢和躲避天敌的良好条件,因此,湿地也有“鸟类天堂”的美誉。浙江湿地一带较为常见的鸟类有白鹭、水雉、黑水鸡、斑鱼狗等。大家请看,这个身披白色羽毛的小家伙叫白鹭。古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白鹭指的就是它了。它喜欢栖息在湖泊、沼泽和水田中,属涉禽类,主要以小的鱼类、两栖动物和甲壳类动物为食。作为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湿地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植物资源还孕育了除鸟类之外的其它动物。水中的鲤鱼、鲫鱼,水面的蜻蜓、水生蝽以及岸上的黄鼠狼、水獭、银环蛇等都是浙江湿地一带较为常见的动物。

湿地和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首先,湿地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

其次,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以及涵养水源、降解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湿地又被称为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此外,湿地所具有的自然景观和文化价值也为世界文明的延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对生存环境造成的矛盾却日益激烈。由于湿地的食物链不够丰富和复杂,湿地的整个生态链也相对薄弱,相比于其他两大生态系统——森林和海洋,湿地生态系统更加容易受到破坏。

目前,几乎全国的湿地生态环境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湿地资源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主要有水质污染严重;存在过度围垦趋势;过度渔猎,栖息地减少致使湿地生物多样性下降;外来有害物种入侵;水土流失严重等,这些都使湿地的功能和效益不断下降。

如今,每年的2月2日被定为世界湿地日,保护湿地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浙江省政府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于2005年下发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

通知》,在湿地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

湿地是“地球之肾”,它孕育和丰富了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每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有责任去保护它。希望大家都能树立起环保意识,为保护湿地尽一份力,让“鸟类的天堂”永远美丽、永远充满生机!

这里是浙江丘陵山地生态场景。浙江省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浙江是一个多丘陵的山区省,丘陵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4%,中部多为500m以下的丘陵,西南部则多为1,000m以上的山地,现有森林面积584.4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0.5%,仅次于福建省,位列全国第二。浙江的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其外貌四季常绿,上层树冠呈半圆球形,林冠整齐一致。林内结构合理,分层明显,物种多样性丰富,是金钱豹、云豹、黑麂、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等珍稀动物的重要栖息场所。

浙江也是自然灾害多发、重发的地区,其中气象灾害或其衍生灾害占90%以上。特殊的地理,地质和气候环境使全省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山地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强降雨或长时间持续降雨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浙江山地是一个资源的大宝库,蕴含着非常丰富和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利用它们的前提是要好好保护它们。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起一份环保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为保护浙江山地尽一份力量,因为这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地球家园!

第五部分:绿色浙江的详细展区

这里是“绿色浙江”的详细展区,展示浙江山地丘陵、浙江内陆湿地、浙江海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在这里您还能了解到一些浙江特有的动植物资源和一些国家级保护动物。如您现在看到的天目铁木不仅是我国特有种,而且是该属分布于我国东部的唯一种类。仅分布于浙江西天目山。对研究植物区系和分类,以及保存物种等,均具有一定意义。

这是百山祖冷杉:,属于常绿乔木,是第四纪冰川期遗留下来的植物,有“植物活化石”和“植物大熊猫”之称,对研究古气候、古地质变迁、古生物、古植被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野生百山祖冷杉全球仅存3株,均生长在浙江省庆元县的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这是普陀鹅耳枥,为中国特有种,只产于舟山群岛普陀岛,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种。普陀鹅耳枥由于长期生活在云雾较多,湿度较大的生境里,比较耐阴。

义乌小鲵目前仅在浙江义乌、镇海、江山等地有分布记录,属于我国特有两栖动物。它是浙江自然博物馆蔡春抹教授于1985年在浙江义乌发现并命名。

黑麂是我国的特产动物,没有亚种分化,分布范围十分狭小,仅见于浙江的桐庐、安吉、余杭、临安等部分地区。尾的背面黑色,尾腹及尾侧毛色纯白,白尾十分醒目。一般雄雌在一起成对活动,雄性头上长角。

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是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治本之策。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已经成为全球的共同呼声。

浙江设立了包括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等9个丘陵山地自然保护区

浙江自然博物馆对于山地的研究工作也是不遗余力。分别在1982年参与编写《浙江植物志》,1984年参与编写《浙江动物志》;先后对浙江九龙山自然保护区、清凉峰自然保护区、

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和大盘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进行考察;从1972年来便对天目山自然资源进行考察并在2009年4月圆满完成了《天目山植物志》一书的编著。

湿地孕育了特有的湿地动植物物种。

这是中华水韭:它是经第四纪冰川后残存下来的孑遗植物,在系统演化上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它还是一种沼泽指示植物。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鼋(yuán)是淡水龟鳖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栖息于江河、湖泊中,以水生动物为食。行动迟缓,代谢低,耐饥能力很强。

中华秋沙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出现已有一千多万年,是我国的特有种。分布区域十分狭窄,数量极其稀少,全球目前不足一千只。

浙江主要内陆湿地保护区包括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绍兴镜湖城市湿地公园、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其中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浙江自然博物馆从2005年至今,持续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了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为其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2006年至2007间对杭州市两栖爬行动物的资源进行调查,摸清了其资源现况,为杭州市实施野生动物资源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008年出版了《浙江农田贝类》专著,为动物资源调查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等提供了较系统的科学资料。

远离大陆,海水环绕,人迹罕至等等一系列因素营造了我省海岛世外桃源般的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群落。

这是勒氏皇带鱼,有着带子状长而扁平的身体,背鳍的前部分像鬣那样变长,腹鳍也很长。生活于较深的海域,全世界的捕获量都极少。地震来临前,这种鱼会由海底游上水面,所以也有学者叫它地震鱼。

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鱼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介于软骨鱼和硬骨鱼之间。内骨骼为软骨,体表有坚硬的骨质鳞,属于软骨硬鳞类。以浮游生物以及植物的碎屑为食,有时也会吞食小鱼、小虾。

东方白鹳: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筑巢于高大乔木或建筑物上。休息时常单腿或双腿站立于水边沙滩上或草地上,颈部缩成S形。

中华白海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近几十年,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有两个,一个是厦门的九龙江口,一个是在广东的珠江口。1997年香港回归时被选为庆祝活动的吉祥物。

浙江省在海洋保护方面也作出了积极地措施。分别设立了南麂列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舟山五峙山列岛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象山韭山列岛海洋生态省级自然保护区及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等。

近年来,浙江自然博物馆开展了多项海洋生物多样性项目,包括浙江沿海繁殖海鸟的调查、黑嘴端凤头燕鸥的繁殖生态及其保护对策研究,以及韭山列岛和五峙山列岛动植物资源考察等。

在中间展柜中陈列的分别是,浙江省山地、湿地和海洋已经绝迹的或者濒临绝迹的代表性动物物种。

“森林之王”——华南虎是中国特有虎种,亦称“中国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曾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的广阔区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人类过度捕杀及生存环境的破坏,数量急剧减少。现今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南和广东三省交界的南岭山地,据估计野生种群数量不足25只,濒临灭绝。

华南虎体小而矫健,全身橙黄色,布满黑色横纹,色深而宽,尾细呈条状,通常栖息于山区茂密的森林中,以野猪、鹿、麂等动物为食。

华南虎曾在浙江杭州、宁波、丽水、衢州等地有分布记录,20世纪70年代后几无踪迹。

朱鹮(huán):又称朱鹭、红鹤,被誉为“东方宝石”,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于高大的乔木上,在水田、沼泽和溪流处觅食蛙、鱼、螺和昆虫等。

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和朝鲜,浙江省宁波、衢州、瑞安等地在上世纪曾有记录。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栖息地环境恶化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20世纪70年代在野外已难觅踪迹。1981年5月,中国鸟类学家在陕西省洋县发现了7只野生朱鹮;2005年7月,设立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中国政府和动物保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目前数量已达2000余只。2008年4月,浙江省从陕西引进的5对朱鹮在德清县下渚湖湿地风景区安家落户。

白鱀(jì)豚:又叫白鳍豚、白江猪,属于哺乳动物,中国特有,被称为“水中大熊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白鱀豚吻部狭长,前额呈圆形隆起;皮肤细腻光滑,背面青灰色,腹面白色;体呈流线型,尾部呈新月形,左右平展。性情温顺,以鲤鱼、鲢鱼、草鱼等淡水鱼类为食;视觉、听觉、嗅觉均已退化,在水中依靠声钠信号联系同类,趋避敌害;识别物体和探测食物;每年4—5月份为交配期,孕期10——11个月,每胎仅产1仔,幼仔靠吸食母乳长大。

白暨豚仅分布长江中、下游,目前已经濒临灭绝。该标本于1955年4月在浙江桐庐县附近江段捕获,当年钱塘江发生特大洪水,该江段发现数十头白暨豚。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浙江省先后建立自然保护区27处,面积12.34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1.21%。其中临安天目山和平阳南麂列岛这两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现在全省的生态环境质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