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孟子四端之心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孟子四端之心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孟子四端之心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孟子四端之心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孟子四端之心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浅谈孟子四心四端说》

孟子在儒学和中华文化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孔子“仁”的精神被孟子所继承,并发展为”仁义”学说,概括起来即为仁、义、礼、智“四心”或“四德。孟子认为人生只要四心不失,就能在道德方面具备“四端”。四心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四端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

恻隐之心

恻隐之心,是对别人的同情,孟子定义为仁。每怀恻隐之心,常有仁慈之念。孟子以仁为本,推行仁政和王道,与当时君王的虐政和霸道针锋相对。在古代,若君王有恻隐之心,从而实现仁政可安抚人民。在如今,我们的恻隐之心更加重要,它传承着孟子的思想,体现着深受儒家思想感染的中国文化。当小孩溺水,贫者患重症,总会有人冒险入水相救,慷慨解囊相助。关爱小动物,关注小虫,这些都是恻隐之心的体现。

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但是,当今的社会,这种文明已经慢慢淡去,我们应意识到这是一种危机,“扶不扶”已成为了当今的热点话题,一个以儒家文化而闻名的大国,这种现象是不应存在的。同时,这也在人们的心中敲响了警钟。

羞恶之心

羞恶之心,是要有羞耻心,孟子定义为义。“义”是一个人处事、做事的标准,这种道德感体现着人性的尊严,是社会正义的基础。马克思指出:“耻辱就是是一种内向愤怒”。毛泽东同志曾说过:“‘羞耻之心,人皆有之’,人不害羞,事情就不好办了。”羞耻之心,是一种具有内在约束力的道德意识,有了羞耻之心就会对不到的不正确的事产生一种抗拒感,约束着自己,拒绝去做那些不好的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情。当我们做错事情的时候,自身的羞耻心会令我们感到更加愧疚,自责,使我们更好的改正错误,以后不会再犯。羞恶之心会激励人向上,让自己变得更好。

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当今社会,“中国式过马路”“碰瓷”中国旅客的各种不文明现象,听的我们面红耳赤,为我国的美好形象抹上了浓重的一笔。我们以前背的“八荣八耻”是对羞耻心的一个很好的体现,弱国我们人人都以“八荣八耻”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中国会是名副其实的文明礼仪之邦。

辞让之心

孟子曰:“辞让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是指谦辞礼让他人,孟子定义为

礼。古有“让则相容,争则相斗”的理念,还有尧舜让贤,孔融让梨的例子“敬”是孟子礼学的根本精神,这是千百年来治礼,行礼者的共识。如今,有关的事例也有不少: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相谦相让的事例的确不少;今天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这些小事则能体现辞让;一但涉及到根本利益则当仁不让,体现的是相争。比如兄弟争房产,姐妹争家产等等,都会斤斤计较,寸步不让。直至闹上法庭,引出个“义断亲疏只为钱”的结果,方才罢休。

孟子说“无辞让之心,非人也。”如果连平常对人的恭敬都做不到,也就真的是不可理喻了。

孟子教导我们要遵守礼,礼学也是我们一生中必学的一课,让我们尊礼守礼。是非之心

孟子告诉我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就是人要明辨是非,孟子定义为智

在当时社会大动荡的环境里,孟子提出了“智”的观点,其观点在当今我们依旧受用,可见其观点在当时的先进性。

孟子说:“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对于是非问题,当今的社会看起来处于一种“逆发展”的状态,道德的缺失开始让人们对于“扶不扶老人”“买不买国内产品”“帮不帮路边乞丐”等问题上总要犹豫再三。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但我们首先要具备一定评判是非的能力,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的发端,或者说“四端”。这“四端”就像燃烧的火或流出的泉一样,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光大。不然的话,就会熄灭或枯竭。“扩而充之”也就是后天的培养,也就是“习相远”。在经济和科技都飞速发展的这个时代,我们要秉持着四心,做一个有品德,知廉耻,晓情理,明是非的人。真理永不过时,孟子的四心四端说,穿越两千年时空,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启迪和指导意义。

道家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道家思想之精髓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班级:11中药国交班姓名:李龙辉学号:201101008020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流传于世几千年,生生不息延绵不绝,它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心理念,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等,据此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精神《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就明确地表明人和万物是平等的、人并不比其他万物享有更高的地位。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遵循客观规律,人应法地、法天、法自然,即“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之理。“道”又通过“德”的外化作用,把天地间这些包罗万象的事物属性完整地表现出来,这就是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在道家看来,人和万物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庄子〃齐物论》上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所以道法自然,要求做到无为。而无为并不是指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过多的人为干涉。老子认为,人与万物都根源于“道”,“道”是人与世界的一种本原关系,它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道”的意义不仅在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更在于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在于生命的主体和自然的客体在生态学和美学基础之上,实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美的合理结合。在中国传统哲学里的“天人”关系,实际上是指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人与自然

的亲和与协调,追求“天人合一”境界自然界自然而然,人只有遵循自然的法则,合乎自然的要求,才能为自然界所接纳。在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对比中,舍弃“人之道”而崇尚“天之道”,保持天地自然的均衡与和谐,以获得“天人”之亲和。而人也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才能发展。“天道”、“地道”、“人道”之本是“生态”之道。 三.“致虚守静”—————身与心和谐的生命超越精神 道家主张把个体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臵于一切外在的附加物之上,走出人生的困境,挣脱“物役”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人生。老子主张“返朴归真”,认为人的生命存在要与自然沟通,节制和超越物质欲望,不让尘世的喜怒哀乐扰乱自己恬淡自由纯洁的心境,自始至终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修道方式。在庄子看来,人生的第一要义就是自由,而现实社会中的仁义道德、世俗价值、名位利禄、政教礼法等都是束缚人、奴役人的藩篱。庄子为达到“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自由境界,明确提出“坐忘”、“守道”、“心对于人的问题,《道德经》除了讲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还讨论了人自身的和谐问题,即人自身的内在和谐。他首先阐释了生态人的内涵。人之生态首先是:“无乐”、“至乐无乐”。“无乐”即是不为身外的利禄、名声富贵等外物所牵累的一种平常心,是一种放弃名利、一切顺其自然的自然之情。自然之情乃人之常情,无所谓快乐与不快乐,安适、恬静、自然,“无乐”才是人的自然常态。人应恬然淡泊、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诗意般生活在世上。提倡“见素抱朴”、“粗茶淡饭”的节俭生活方式,“知足常乐”,保持内心的安

孟子四端说

孟子“四端”说探微 王孜 人性问题一直是哲学界讨论的核心话题之一,不同的人性观点往往会引出不同的价值观及道德修养方式。在先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哲学思潮中,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尤为激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孟子提出“四端”说,认为人性本善,并以此引出存心养性的道德修养论,以及以人为本、以仁治国的政治方略。本文通过分析四端的背景、价值意蕴、恶之来源以及由四端扩充而形成的道德规范,来阐述孟子的“四端”说思想。 一、仁义的困惑——孟子“四端”说的缘起 (一)“性相近,习相远也”——孔子的人性观 要理解四端说先要清楚孟子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这一理论的。孟子自称以孔子为师,那么他在人性论方面必会受到孔子的影响。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讨论过人性问题,但他在《论语·阳货》中提到“性相近,习相远也。”这里孔子认为人刚出生时本性其实相差无几,都是向善的,而人在习性上的差异是后天生存环境不同所导致的。因此孔子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可以将人复归到善的道路上来。这无疑给与了孟子相当大的启发。 除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仁”这一范畴,主张要由家族的亲亲之情向外推广,做到“泛爱众”。这也成为了孟子性善论的立据之一。亲亲之情即爱父母兄弟之情,这种亲情成为了孔子仁义思想的出发点。人生而就爱其父母兄弟,这样才有向外推爱的可能性。孟子继承了这种“亲亲”之情,他提到: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 之天下也。”① 爱亲敬长是人天生的良知良能,不学不虑而本然应有,此即为发自人内心的善端。(二)义利冲突——“四端”说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孟子提出他的四端说不仅有理论上的源头,还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关。孟子生活于战国末年,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孔子的时代已大为提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家族血缘关系,利益关系逐渐突出。所以孔子所提出的以宗法血缘为本的仁义思想暴露了它的局限性:不能有力地解决家族以外的人际关系②。致使儒家的仁义似乎只变成了外在的硬性规范。与此同时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也成为一种思潮,很多人更倾向于人性为恶或人性无善恶,这与儒家的理念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孔子的仁义思想由于找不到内在根基, ①《孟子·尽心上》 ②梁涛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之间的关系复杂化,内心自觉和外在义务出现矛盾已不能象以往那样保持统一。参见梁涛:《孟子“四端说”的形成及其理论意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

2019-2020-《孟子·滕文公下》原文注释及翻译-优秀word范文 (2页)

2019-2020-《孟子·滕文公下》原文注释及翻译-优秀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孟子·滕文公下》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景春①曰:“公孙衍②、张仪③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 而天下熄④。”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⑤;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 下之大道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翻译: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 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 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 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 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 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 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 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注释①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②公孙衍:人名,即魏国人犀首,著名的 说客。③张仪:魏国人,与苏泰同为纵横家的主要代表。致力于游以路横去服 从秦国,与苏泰“合纵”相对。④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⑤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开导他。⑥广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读解: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一怒 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孟子则认为公孙衍、 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孟 子的说法含蓄而幽默,只是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 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也。”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古人认为,妻道如臣道。臣对于君,当然也应该顺从,但顺从的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如果君行不义,臣就应该劝谏。妻子对丈夫也是这样,妻子固然应当顺从丈夫,但是,夫 君有过,妻也就当劝说补正。简言之,应该是“和而不同”。只有太监小老婆 婢女之流,才是不问是非,以一味顺从为原则,实际上,也就是没有了任何原则。可见,“妾妇之道”还不能一般性地理解为妇人之道,而实实在在就是 “小老婆之道”。孟子的挖苦是深刻而尖锐的,对公孙衍、张仪之流可以说是

《孙权劝学》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第4课《孙权劝学》 (一)课内阅读理解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初,权谓吕蒙曰:“卿( )今当涂( )掌事,不可不学!”蒙辞( )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 )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 )邪( )!但( )当涉猎( ),见( )往事( )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 )始就学。及( )鲁肃过( )寻阳,与蒙议论( ),大惊曰:“卿今者( )才略( ),非复( )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 ),大兄( )何见事( )之( )晚乎!”肃遂 ( )拜蒙母,结友而别。 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①卿()②涉()③邪()④孰()⑤遂()⑥岂() 2、文学常识填空。 (1)《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是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 持编攥的,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史书。 (2)文中“治经”中的“经”指《》、《》、《》、 《》《》等书。 3、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写2个) 4、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2)“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4)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6、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7、朗读文章要注意句子的语气。读读下列句子,写出句子中加点虚词所表示的语气。 ②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答: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答: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答: 8.下列句子中,没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A.卿今当涂掌事B.孤常读书C.蒙辞以军中多务D.自以为大有所益 9.宋代诗人刘过曾写过一首题为《书院》的“劝学诗”: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这首诗运用了修辞格,表达的意思是:。而《孙权劝学》则以为主,言简意丰地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卿今当涂掌事②但当涉猎 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C.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1.人物的语言往往体现人物的语气和心理,请分析下列人物语言的作用。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答: (2)卿言多务,孰若孤 答: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

孟子和荀子对语文教学的帮助和启示

孟子和荀子对语文教学的帮助和启示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灿若星辰的历史人物中,被称为“亚圣”的孟子,其表达的艺术和技巧就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邑(今山东省邹县)人,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在语言表达方面,他以善辩著称。其雄辩之才堪为世人典范。在《孟子》七篇中,他那敏锐的思维,雄辩的口才、灵活多样的表达技巧,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示。 一、引经据典,振聋发聩。 在《孟子》七章中,引经据典之处俯拾皆是。为了表达人们对暴虐统治的反抗,他引用《汤誓》里的“时日害丧,予及汝偕亡”,警告统治者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引《诗》“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劝滕文公致力国事,施行王道。孟子也认为“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表达他对孔子的崇尚之情。 孟子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中引经据典,相当于在双方架起一座走向共识的桥梁,使对方易于接受。同时,因引用的都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且具有权威性的话,这就大大增强了说服力,犹如让古代的圣人贤士跑出来帮助自己说话,即借他人之口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说,孟子深谙此道。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充分的掌握好这种“借力使力”的方法,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不是老师在板起面孔来给他讲大道理,而是许多让他崇拜佩服的大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或者他平日最喜欢读的文学作品,在亲切的关心他,帮助他,,让他清清楚楚地看到自身的优劣得失,并给他指点迷津,师生关系肯定会亲密无间的,那将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情,多么美妙的境界。 二、运用哲理警句,启发警示后人。 哲理警句语言优美,隽永深刻,情绪激昂,内容凝练,是闪耀着智慧之光的人生哲理。孟子开言吐语,头头是道,其中不乏具有丰富哲理性的名言佳句,对世人具有极大的警示作用。如他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更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有力论据,成为许多人修身立德的准则,进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成为后世众多的仁人志士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动力。 由此可以看出,孟子确实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这些哲理警句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寓意深远,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生学习孟子的文章时,不仅要让他们背过并弄清楚他们的出处和意思,还应该让学生结合学过的历史和自己的生活想一想,找一找哪些人他们的什么事迹体现了孟子的哪些名言警句,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感染,进而激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也争做孟子名言警句的实践者。这样一来,教育工作者,不仅运用孟子的名言警句来启迪了人的心扉,更锻炼了他们用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政治、艺术的胆略去揭示和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和美的本质的能力,让自己和受教育者的情操都不断得到陶冶,精神境界不断得到升华,更能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超越自我,不断向新的高峰攀登。 三、借用寓言,曲径通幽。 孟子善于借用寓言,以具有趣味性的短小易懂的故事,来深入浅出的说明自己要阐述的道理,例如,他用宋人“拔苗助长”的故事,来规劝人们做事不能急躁冒进,一定要循序渐进,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他借用“齐人有一妻一妾”这一寓言,极力讽刺了那些为求贤达富贵而不择手段的人的丑恶灵魂。以“邻人偷鸡”的寓言说明“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 寓言的特点是:篇幅短小精悍,内容通俗易懂,寓意含蓄深刻。孟子正是利用了这些特点,在说明道理、阐述观点的过程中灵活的借用寓言,既能使深刻的道理通俗化,又能让对方心平气和地领会。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如能适当的采用这种形式,同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相互交流思想,实现铸魂育人的目的。 四、善用比喻,旁敲侧击。 比喻把所要表达的思想的逻辑性,精炼的表现为人们的常识最容易感受到的知觉对象,省却许多语言,通俗易懂的说明了复杂的问题,这是孟子最擅长的。例如:他用“每天偷别人一只鸡的行为改为每月偷别人一只鸡”的比喻,指责那不肯立即改正错误的人,用不着阐述理由,使那受指责者无可答辩。又如:梁

论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论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摘要:道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思想文化以其独特深刻的内涵,渗透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门类,它对人生价值、生存方式、社会政治和自我修养等方面的诸多理解和认识,不仅对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我们现代人们的生活发展也有着引人深思的启示。 关键词:道家思想人生观政治观养生观 引言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儒佛文化共同构成了古老中华文明的大厦。道家思想虽不像儒家的入世思想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扶持;也不像佛家的出世思想受到众多看破红尘者的青睐;但其却以其所蕴含的独特的哲学思想,以及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类自身的诸多理解和认识,同样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自身丰富深远的体系。道家思想不仅渗透到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宗教、军事、文学等各个文化门类,“而且对中华民族的人格心理、兴致情趣、思维方式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维系、发展都产生过难以估量的作用。”①道家思想里蕴含的智慧也对我们现今社会人们的生存发展有着诸多启示。在此主要介绍的是道家思想中影响较大的人生观、政治观和养生观。 一、道家的人生观 ⒈自然无为 道家的人生哲学是道家哲学的核心内容,就实质来讲,人生哲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问题。与儒家不同,道家主要是通过揭示人与物即自然的统一与联系来彰显人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自然”这一概念首见《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所说的“自然”是自然而然,是事物天然的、非人为的一种状态,如十七章所谓的“百姓皆谓‘我自然’”也是这种意义:百姓在圣人之治下安居乐业,他们只知有圣人在,但没有圣人的作为,因此认为自己的生活本来就是如此。所以我们说,自然便是道,不用再去寻找道了,总之,“自然”是“不用借助别人的力量,靠自身内在的作用,成为如此或者就是如此”。②老子的“自然”开创了道家乃至后世思想家思索天人关系的一个独特视角,维护“自然”,崇尚无为,反对人为,顺应自然而为便是无为。 “自然是无为的最好表征,无为是自然的必定要求”,③无为是道家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时所采用的态度与方式。清静无为是道家的重要行为法则,人们如今也越来越意识到道家的无为显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蕴藏大为的无为,因为老子之道讲究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无为就是不违反本性,不违背内在规律,顺势而趋,形似无为,实则达到无不为之良效。 ⒉贵柔主静 《老子》第五十二章提出“守柔曰强”的观点,老子认为能守柔才是真正的强者,而“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第四十二章)的“强”并不是真正的强,是没有生命力的、不能持续发展的刚强。所以道家崇尚“水”,因为水本性柔弱,但却能推动巨石,是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第四十三章)。在道家看来,刚强只是一时的,而柔强才是最后的胜者,是韬光养晦,以静制动,这对我们现今处在一个如此快节奏的、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要怎样面对人、处理事同样有着很深的启示。可见贵柔主静的精神在于理性的认清形势,冷静地控制自己,坚忍待时。静其实是柔的保证,非静不足以柔,《老子》第四十五章提出了“清静为天下正”的著名观点,第五十七章又说:“我好静而民自正”,从统治者来说,若能清心寡欲,社会自然就治理;从自身来说,有了静,就可以防止主观臆断影响自己的判断和选择。道家也并没有绝对的反对动,而是认为必要的“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需要,“静”并不是要求形体不动,而主要是用于心性修养,讲求心静。动静适宜与否,与自身的心性有

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滕文公上 本文是关于孟子·滕文公上,感谢您的阅读! 滕文公上·第一章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 “成*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 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 “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书曰:‘若药不暝眩,厥疾不瘳。’” 滕文公上·第二章 滕定公薨。世子谓然友曰:“昔者孟子尝与我言於宋,於心终不忘。 今也不幸至於大故,吾欲使子问於孟子,然後行事。” 然友之邹,问於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 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 *粥之食,自天子达於庶人,三代共之。” 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於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曰:

‘丧祭从先祖。’ 曰:‘吾有所受之也。’” 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於大事。子为我问孟子。”然友复之邹,问孟子。 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听於□宰;□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是在世子。” 然友反命。世子曰:“然。是诚在我。”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 滕文公上·第三章 滕文公问“为国。”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於民有制。 “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夏后氏五十而贡, 滕文公上·第四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

孙权劝学读后感_心得体会

孙权劝学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孙权劝学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篇一:孙权劝学读后感 最近我们学习了文言文《孙权劝学》。学习过后,细细品味,使我明白了很多,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孙权之所以能建立吴国,与他自身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孙权并不如诸葛亮那般机智,并不如曹操那般阴险狡诈,但他却能够很好地识人,用人,还很会劝人。当时的吕蒙乃是一介武夫,有勇而无谋。孙权作为一个君王,自然希望手下将领能有勇有谋。但他眼下只有一位有勇无谋的吕蒙,虽然自然着急,但却并没有将吕蒙撤职,而是悉心地劝他要多读些书,最后使得吕蒙才略大增,成为了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 读完这文章,给我最大的启发那就是书的价值。孙权作为一国之君,每天所要处理的国事总是异常的繁多,虽然如此,但他仍拿出许多时间来学习。而吕蒙通过学习,才略大增,最终成为了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读书有益的,不然古人有怎么会说“书中自有黄金,书中自有颜如玉”呢?开卷是必然有益的,你倘若读了万卷书,那么万卷书便会教您领略人生的真谛。正如高尔基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一人读的书越多,就越能明白事理,也就更能读懂人生,更加珍惜人生。如果我们能做到博览群书,相信我们的生活就一定会充实幸福。所以我们应当多读书,读好书,持之以恒,必定会有一番大作为。 同时,这则故事还告诉了我们,应当听从他人对自己有好处的劝告。如果一个人刚愎自用,不愿意听从他人的劝告,那么他最后一定不会成功。倘若吕蒙不听从孙权的劝告,那么他一个有勇无谋的人,最终一定会有一个不同的人生。因此,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当善于听从他人的意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从而塑造更加完美的自己! 篇二:孙权劝学读后感 生下来就是天才的人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后天勤奋学习。《伤仲永》一文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后天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 神童变成普通人,责任在于他父亲,原因是“不使学”。像方仲永这样的天

孟子四端之心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孟子四端之心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浅谈孟子四心四端说》 孟子在儒学和中华文化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孔子“仁”的精神被孟子所继承,并发展为”仁义”学说,概括起来即为仁、义、礼、智“四心”或“四德。孟子认为人生只要四心不失,就能在道德方面具备“四端”。四心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四端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 恻隐之心 恻隐之心,是对别人的同情,孟子定义为仁。每怀恻隐之心,常有仁慈之念。 孟子以仁为本,推行仁政和王道,与当时君王的虐政和霸道针锋相对。在古代,若君王有恻隐之心,从而实现仁政可安抚人民。在如今,我们的恻隐之心更加重要,它传承着孟子的思想,体现着深受儒家思想感染的中国文化。当小孩溺水,贫者患重症,总会有人冒险入水相救,慷慨解囊相助。关爱小动物,关注小虫,这些都是恻隐之心的体现。 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但是,当今的社会,这种文明已经慢慢淡去,我们应意识到这是一种危机,“扶不扶”已成为了当今的热点话题,一个以儒家文化而闻名的大国,这种现象是不应存在的。同时,这也在人们的心中敲响了警钟。 羞恶之心 羞恶之心,是要有羞耻心,孟子定义为义。“义”是一个人处事、做事的标准,这种道德感体现着人性的尊严,是社会正义的基础。马克思指出:“耻辱就是是一种内向愤怒”。毛泽东同志曾说过:“‘羞耻之心,人皆有之’,人不害羞,事情就不好办了。”羞耻之心,是一种具有内在约束力的道德意识,有了羞耻之心就会对不到的不正确的事产生一种抗拒感,约束着自己,拒绝去做那些

不好的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情。当我们做错事情的时候,自身的羞耻心会令我们感到更加愧疚,自责,使我们更好的改正错误,以后不会再犯。羞恶之心会激励人向上,让自己变得更好。 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当今社会,“中国式过马路”“碰瓷”中国旅客的各种不文明现象,听的我们面红耳赤,为我国的美好形象抹上了浓重的一笔。我们以前背的“八荣八耻”是对羞耻心的一个很好的体现,弱国我们人人都以“八荣八耻”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中国会是名副其实的文明礼仪之邦。 辞让之心 孟子曰:“辞让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是指谦辞礼让他人,孟子定义为礼。古有“让则相容,争则相斗”的理念,还有尧舜让贤,孔融让梨的例子 “敬”是孟子礼学的根本精神,这是千百年来治礼,行礼者的共识。如今,有关的事例也有不少: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相谦相让的事例的确不少;今天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这些小事则能体现辞让;一但涉及到根本利益则当仁不让,体现的是相争。比如兄弟争房产,姐妹争家产等等,都会斤斤计较,寸步不让。直至闹上法庭,引出个“义断亲疏只为钱”的结果,方才罢休。 孟子说“无辞让之心,非人也。”如果连平常对人的恭敬都做不到,也就真的是不可理喻了。 孟子教导我们要遵守礼,礼学也是我们一生中必学的一课,让我们尊礼守礼。 是非之心 孟子告诉我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就是人要明辨是非,孟子定义为智 在当时社会大动荡的环境里,孟子提出了“智”的观点,其观点在当今我们依旧受用,可见其观点在当时的先进性。 孟子说:“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对于是非问题,当今的社会看起来处于一种“逆发展”的状态,道德的缺失开始让人们对于“扶不扶老人”“买不买

道家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道家是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以“自然”和“无为”为基本观念、追求人性朴真和精神自由的学派。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它同儒家思想相辅相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及国民性格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对道家文化了解有限,误解较多。譬如历史上便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道家重天道、轻人道,重自然、轻人事。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实际上,道家既重天道,也重人道,既重自然,也重人事;只是他们没有像儒家那样就人道论人道、就人事论人事,而是将人道、人事问题的研究引向了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将大自然作为参照系,从自然与人事、天道与人道的相互观照中去探讨社会人事和人生之道,提出了一套别具特色的治国方略、管理理念、人生智慧和修养方法,对我们很有启迪意义。 一、道家的管理之道 (一)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及其现代启示 提倡“无为”是道家思想的一大特色,不少人将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不为”,这是一大误解。道家的“无为”不是指一无所为、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勉强作为,强调要以顺应自然的方式去作为。 事实上,道家的“无为”是“为”的一种极高明的方式和手段,它在现代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首先,“无为而治”提倡一种“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在任何一个机构中都存在着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领导者的工作是宏观的、全局性的,主要是制定大政方针、谋划发展战略、把握发展方向,而非什么事都管。处理好“为”与“不为”的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领导者应具的领导艺术。 只有善于在小事上“无为”,才能在大事上更好地“有为”。抓好大事则会事半功倍,专管小事则可能事倍功半。这就是道家“无为而治”给我们提供的“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其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人性化的管理之道。 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任何一个时代的管理者、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应充分考虑的问题。在人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升的今天,尊重人性更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而在这一方面,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对我们是有启发的。这一理念告诉我们,管理工作不可违背人的自然本性,不能无限制地榨取民力。这一理念要求管理者在把握宏观原则的前提下,放权给部下,充分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再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自然化的管理之道。

孟子解析

孟子〃公孙丑上 一、此章表达了反对“霸道”,提倡“王道”仁政的思想;重点在于分析当时齐国实行王道的条件:通过土地、民心、政事三个方面的古今对比,指出了“王道”的古难今易,增强了听者对它的信心。 二、此章孟子论个人修养,孟子从不动心谈起,先说明了“志”“气”对于人格修养的重要性,接着顺理成章地提出自己的“知言”和“养气”说。“知言”即知道各家言论之弊,它的核心是坚持正道,不偏不倚。“养气”是养“浩然之气”,它以“义”和“道”为养料,须内存于心,时刻不忘。 三、此章谈王霸之辨:王者以德,霸者以力,采用对比手法,说明“以德服人”才能真正强国称王,只有实行王道,才能使天下人真心归服。 四、此章说明施行仁政的道理,同时表达了祸福无不自求之的思想,反映了孟子积极的“天命”观:“天命”是通过人的行为来实现的,人在“天命”之下不是消极被动、无能为力的,应该努力行善施仁,为自己求来更多的福。(成语:未雨绸缪) 五、本章是孟子与齐宣王对话中关于“发政施仁”(《梁惠王上》1〃7)内容的进一步展开。文章采用先总后分的方法,提出了五种仁政措施:重用选拔人才、发展生产、繁荣市场、便于流通、聚集居民。其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政治上的任贤使能,它能为国君统一天下提供一定的组织保证;二是促使经济发展的各项赋税政策。 六、本章孟子阐述“性善论”的基本理论,主要论点有四:1、天赋善性,“四心”如同四肢,是与生俱来的;2、“四心”是区分人与非人的标准;3、“四心”即“四端”,只是人性和道德的开端、萌芽,并非人性和道德的完善,它需要后天的充实和培养;4、“四心”与仁政王道相连,是它们的基础。 七、此章说明仁与不仁关系荣辱,关键在于自己的选择——只有“为仁”方能远耻得尊。 八、此章阐述个人修养的方法。孟子通过三位历史人物来说明古代圣贤的乐善,我们应该像先贤那样舍弃自己的不足,吸收别人长处,与人为善,提高自己,

《孟子 滕文公下》阅读答案

《孟子滕文公下》阅读答案 15.【预测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景春①曰:“公孙衍②、张仪③岂不诚④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⑤”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⑥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 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⑦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⑧者,妾妇之 道⑨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⑩。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注释]①景春:人名,纵横家,与孟子同时代的人。②公孙衍:人名,即魏国人犀首,战 国时纵横家,著名说客。③张仪:魏国人,秦惠王时任秦相,他主张连横,瓦解六国的合 纵,使六国臣服于秦国。④诚:确实的,真正的。⑤熄:同“息”,平息。 ⑥冠:名词用 做动词。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礼,表示已成为成年人。⑦女:同“汝”,你。 ⑧正:原则,准则。⑨妾妇之道:妇人之道,这里是蔑视的说法。⑩广居、正位、大道: 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1)翻译画线语句。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儒家经典话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与文中哪句话相近? (3)本文反驳的观点是什么?运用什么方法进行反驳的? (4)能从学过的课文或平常的阅读中再默写出一句孟子圣言吗? 15.(1)则应该住在“仁”这所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礼”这个天下最正确的位 置上,走在“义”这条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上。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为大丈夫;从反面切入,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进 行强有力的反驳。 (4)示例:①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的和谐社会与其现实启示

孟子的和谐社会与其现实启示一位哲人怀着对和谐社会的无限憧憬离开了人世。他一生以继承孔子学说为职志,游说诸国客卿于齐,却始终没有一个君王愿“发政施仁”来实现他心中所畅想的圣王之治。最终,他,孟轲,这位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只得退而著书立说,怀着满腔遗憾给后人留下了被奉为经典的《孟子》一书。但他不会想到,2310年后,在他长眠的这块神州大地上,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建设着自他而下历代仁人志士夙夜追求的和谐社会。在今天这一历史性的时期,当人们在为他数千年前的伟大理想拍手叫好的同时,也不禁要发问:孟子畅想的和谐社会为什么只能成为千古悲剧无人问津无法实现?它又与我们今天努力创建的和谐社会有何不同?怀着层层疑窦,我翻开那洋洋三万字的《孟子》,穿越千年去品味孟子心中的那片圣土。 孟子的和谐社会中同样有着“安定有序”的蓝图。他痛斥过“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这贫富悬殊社会无序的事实,他怒呵过“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这百姓饥苦官府不为的情况,他声讨过“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这黎民流离无居无食的惨象。他不止一次地恳求“无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

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来建设惠及众人的新型农村;他苦口婆心地建议“径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心慢其径界。径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来推行有序清晰的井田制度;他忠心耿耿地劝说“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关,讥而不征;耕者,助而不税;廛,无夫里之布。”来促进各行各业的安定和谐发展。可悲的是,这宏伟蓝图在那硝烟弥漫的年代终究不过是黄粱一梦。 孟子的和谐社会中同样有着“诚心友爱”的蓝图。这便是他眼中的“仁义”。“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讲仁义便是要能够奉献自己的爱心并明辨是非举止适宜,通过“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孟子告诉我们待人接物为子为臣要讲仁义,而治国安邦构建和谐更是“亦有仁义而己矣”,相反地,若是“上下交征利”,那么“国危矣”。不过虽然孟子认为仁义之心是“我固有之也”,但是一旦“不能尽其才”那么仁义之种便不可能在每个人身上生根发芽,社会的和谐也就是一纸空谈了。所以为了实现他的抱负,孟子不止一次地强调兴办教育的重要性。只有“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才能让仁义之种在人们心中破土而出,才能继而通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传承推广的阳光,让仁义之花在更多人心中含苞待放,才能最终实现“颁自者不负戴于道路,七十者衣帛食用,黎民不饥不寒”那种仁义之花遍地怒放,友爱和谐社会终成现实的盛世景象。现在我们走科教兴

论道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中国教育史》结课论文 论道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摘要: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宝库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但以往人们较侧重对儒家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而对于崇尚自然的道家却未予以应有的重视,甚至还有人误认为道家没有教育思想。实际上,道家思想中蕴藏着极其宝贵的教育思想,道家以其深邃的大智慧,以独特的言语和方式实施着其教育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性格,滋润着绚丽多姿的中华文化。在进行教育改革的今天,道家思想亦能给予我们诸多启示。 关键词:因材施教创新启发 一、自然无为,顺应时势 “道”是道家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和核心,道家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和根本规律,它内在于万物之中,支配着万物,自然无为是“道”的基本特性,人类必须遵循这一特性,以之作为基本的行为原则:“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以下凡引此书,省略书名)在这里,“不敢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应事物的内在规律,顺应时势,而不主观妄为,才能获得成功,这就是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对此,秦汉时期新道家的作品《淮南子》、《吕氏春秋》作出了更为明确的阐释。《淮南子》说,无为绝非“漠然不动”,“听其自流”,而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吕氏春秋》告诫说:“凡举事无逆天数,必顺其时,乃顺其类”。这就告诉我们,只有遵循自然和社会的内在规律,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在务实中求应变,在应变中求进取,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建功立业,不断走向成功。 这些主张对于我们自觉地转变教育思想是富有启发意义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革向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例如,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不能只是进行纯学术研究的“象牙之塔”,而要更加贴近社会现实需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承担责任,为解决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而出谋划策。又如,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对劳动者文化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必须打破大学以培养少数“精英”为己任的传统目标,与社会生产和经济过程相结合,培养出能适合社会需要的多种多样的人才。这就要求有关领导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作出及时的调整和改革。但迄今为止,传统教育还以其强大的惯性在教育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教育改革的力度和步伐还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故重温道家所提出的顺应规律、顺应时势的思想,有助于我们从思想上更自觉地顺应时势,认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从而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规律,改变传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

《孙权劝学》中孙权鼓励吕蒙学习,对主人公有积极的影响,从而使吕蒙进步很大;《伤仲永》中方仲永的父亲对他的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从而使其“泯然众人矣”。启示:一个人要想立志成才,关键是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否则即使天资过人,也会一事无成。《孙权劝 学》对比阅读汇总 比较一:【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秉烛夜读》 【注】安:哪里。疑问代词。戏:取笑。安敢:怎么敢。疑问副词。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昧:黑暗。 1. 解释加点词。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 及.鲁肃过寻阳 (3) 恐已暮.矣(4)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2.翻译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 4.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5、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于厅事之东北角 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D.游于是乎始 比较二:【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解释加点词。 (1)但当涉猎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邴原少孤 ..(4)欲书.可耳 2.翻译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侧重: 乙文侧重: 比较三:【甲】初,权谓吕蒙曰……友而别。《孙权劝学》 【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1.解释加点词。 (1)但.当涉猎(2)非复.吴下阿蒙 (3)是.使为善者惧。(4)相寿流涕而去. 2.翻译句子。(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3.文中吕蒙与李世民有什么相同的品行?能反映这种品行的历史故事还有不少,试举一例。 4.联系实际,谈谈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比较四:【甲】初,权谓吕蒙曰:……而别。《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唯傅修期耳。” 1. 解释加点的词。 (1)卿言多务,孰若.孤(2)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 (3)寻.复南奔(4)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2. 翻译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道家思想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

道家思想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 道家思想的生态观强调人要与生态自然万物同生共运,强调天、地、人之间的自然生态平衡关系;道家思想提醒人们关爱自然。希望道家思想中的生态观念能够在民间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实际行动可以感染人们,从而产生更好的生态效益。 和谁对话? 任法融任法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生于1936年,甘肃省天水县人甘肃省天水县人。 。1985年任陕西省周至县政协常委政协常委;;1986年任第四届中国道协常务理事年任第四届中国道协常务理事、、陕西省道教协会会长陕西省道教协会会长; ;1988年任陕西省政协常委协常委;;1992年3月任中国道协常务理事月任中国道协常务理事、、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 。2005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民宗委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 为什么对话? 生态危机是当今人类发展的最大障碍,如何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们的环境意 识,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问题。而道家学说倡导的识,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问题。而道家学说倡导的““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人合一” ”的思想,与现今提倡的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等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道家思想的生态观包含哪些重要内容?其对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现实意义? 对话人任法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 采访人中国环境报记者冯永强肖颖通讯员罗曼 点击一 焦点关注道家思想的生态观 关键思路道家思想的生态观概括起来就是天人合一道家思想的生态观概括起来就是天人合一、、三才相盗三才相盗、 、齐同万物记者记者: :当代人类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如何防止人类的各项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破坏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而我们知道,古老的道家生态伦理观就不乏对这一问题的思考。那么,道家思想的生态观究竟包含哪些重要内容?这些内容与现在提倡的生态文明有怎样的联系? 任法融任法融: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获益,同时也面临空气污染、物种灭绝、能源危机、人口膨胀等一系列严峻的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如果不能及时而清醒地认识,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将引发严重的后果。好在不少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开始重新审视以往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积极寻求解决这一危机的方法和途径。 其实古老的道家思想中已经蕴涵了解决这些难题的出路,道家所倡导的“回归自然”、“物无贵贱”的思想,其实就是破解这些问题的基本策略。总体来讲,道家思想的生态观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