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政论文本中的隐喻及其翻译规律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7, 5(2), 80-86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7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03859663.html,/journal/ml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503859663.html,/10.12677/ml.2017.52011 文章引用: 李一, 卢卫中. 政论文本中的隐喻及其翻译规律[J]. 现代语言学, 2017, 5(2): 80-86. Metaphors in Political Texts and Its Regu-larity of Translation Yi Li, Weizhong Lu Schoo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Qufu Normal University, Rizhao Shandong Received: Apr. 28th , 2017; accepted: May 15th , 2017; published: May 18th , 2017 Abstract As an indispensable cognitive mechanism and way of thinking, metaphor is also the basic way of living for human beings. Metaphor is particularly favored by political text producers an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olitical texts. The study of political metaphor and its transl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nceptual metaphor, this paper selects corpora from the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in 2015 and summarizes the typical types of po-litical metaphor and analyzes their important rol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port so as to dig out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regularities of different metaphor types in political texts. The study shows that: 1) the report mainly includes travel metaphor, architectural metaphor and war metaphor, which can make politicians convey political thought effectively; 2) the translation of metaphors is closely related to vehicles in source language; 3)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ource language cultur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culture and the cognitive way of readers are the root reasons for differ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when translating political metaphors. Keywords Cognitive Metaphor, Political Metaphors, Vehicles in Source Language, Regularity of Translation 政论文本中的隐喻及其翻译规律 李 一,卢卫中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山东 日照 收稿日期:2017年4月28日;录用日期:2017年5月15日;发布日期:2017年5月18日 摘 要 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认知机制和思维方式,隐喻也是人类主要的、基本的生存方式。隐喻尤其受到政治文本生产者的青睐,在政论文本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于政治隐喻及其翻译规律的研究是一个非常

转喻与隐喻

转喻与隐喻之相关概念剖析 转喻(Metonymy)是指当甲事物同乙事物不相类似,但有密切关系时,可以利用这种关系,以乙事物的名称来取代甲事物,这样的一种修辞手段。转喻的重点不是在“相似”;而是在“联想”。转喻是认知的一个基本特征,人们利用某事物熟知的或容易感知的方面来代替该事物整体或其他方面。一般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不是无限的认知数据库,对事物认识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事物用一个准确的术语或专有的解释去描述,而是通过大脑的创造性,把自己已有的认识与面临的新的认识对象结合起来,加以对照,找出公共的特性,用旧有的思想去解释、认识眼前的新事物,这种用一事物去指称另一相关的事物就叫做转喻。 凸显原则: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往往更加容易注意到事物的典型特征,也就是认知心理学中的凸显原则,而转喻就是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这一凸显原则。一个事物、一件事情往往都是复杂的,具有很多属性,而人在认识的过程中最容易被该物最突出的、明显的、容易记忆和理解的、留下深刻印象的属性所吸引,即凸显性。立足于这一突出的特性,我们就会以其为参照点,在该领域内(或同一认知模式里)激发另一成分。同时也可以说,,转喻是一个思维过程和投射过程,是一种描述事物的修辞方法,就是把抽象的思维概念具体化的过程,只是这一过程是前一事物对照引出后一事物,从原有的经验结构、认知思维到语言表达的结果。

关联原则:转喻作为一种认知语用现象,其实质上是一种联想认知,遵循关联原则,也就是要理解转喻就必须依靠语用推理。例如:He is fond of the bottle.他喜欢喝酒。用bottle装酒的瓶子,表示wine酒,二者之间有相关联性,用容器代表了所装的物体。这种例子是相当多的,如:head头代指动物的数量,刀剑代指战争等等。这种关联性往往能帮助我们表述认识的更多的事物,但人的认识又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所以就会有从A→B→C的关联渐递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转喻具有临时性(对突然间面临的事物即刻做出解释)、创造性(思维的创造)、转借性(用A的特征指代B)、开放性(认知领域很广泛)、和多维性(所选择的属性方面)。 转喻的类型:①以部分代整体,如:The company needs more creative heads.②以地点代替机构,如:The White House’s current occupant is Barack Obama.③以地点代替事件,如:Watergate(水门事件) changed our politics.④以机构代替负责人,如:China and America attended the meeting.⑤以产品出品人代替产品,如:李宁代指“李宁”体育名牌⑥使用物体代替使用者,如:The buser are on strike.⑦控制者代替被控制者,如:Nixon bombed Hanoi.⑧容器代替物体,如:I’ll have a glass.(再来一杯)。 转喻作为一种语言创新运用的重要方式,它大大的提高了语言现有词汇的使用效率,增加了语言的内涵,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形式,使语言富有趣味性、审美性、形象性、简洁性和经济性,同时,也扩大了我们的认识领域,促进了对新事物的有效了解。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译本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 对大多数人来说,隐喻是一种诗意的想象机制或华丽的修辞手法——常出现在特殊的场合而非日常用语中。此外,隐喻通常被认为仅仅是语言的特征,只与文字有关而与动作无关。正因为如此,大多数人认为没有隐喻他们也能活得非常好。然而我们的研究发现,与此相反,在日常生活中隐喻无处不在,我们的语言,思维和行动中都包含了隐喻。从外面思考和行动方面来说,我们通常的概念系统从本质上来说基本上是隐喻的。 控制我们思维的概念不仅仅与智力有关,它们还控制着我们日常活动,下至平常琐事。我们的概念构建了我们所能看见的东西,我们在世界上存在的方式已经我们与他人联系的方式。因此我们的概念系统在定义日常现象的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假如说我们的概念系统主要是隐喻的,那么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经历以及日常行为也是隐喻的。 但我们的概念系统并不算我们能自然感觉到的。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琐事,我们只是粗略地思考,并按照某种路线无意识地采取行动。但这种路线到底是什么我们一点儿也不知道。弄清楚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法就是观察语言。因为交流和我们思考,行动是建立在同一个概念系统之上的,所以语言是研究那个系统的重要证据来源。 首先,以语言学证据为基础,我们发现大多数普通概念系统本质上是隐喻的。并且我们发现了能详细定义什么是隐喻的方法。隐喻构建了我们领悟,思考的方式和行为。 为了让读者了解为什么一种概念是隐喻以及这种概念是怎样构建我们日常活动的,我们从“争论”这个概念和“争论是战争”这一隐喻开始解释。这个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表达方式上得到了反映: 争论是战争 你的主张站不住脚。 他攻击了我的论述中 所有的薄弱环节。他的批评正中要害。 我摧毁了她的论点。

“头” 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

“头” 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 【摘要】本文主要对《外语教学》2006年第3期上刊载的李瑛、文旭教授《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一文中的一些结论提出商榷。通过对该文中一些立论的辩驳,进一步讨论隐喻和转喻的本质区别, 隐喻和转喻在多义词词义扩展中的作用以及多义词词义的扩展方式,强调从历时的角度探讨多义词词义扩展机制以及词义演变认知过程的必要性。 【关键词】多义词;转喻;隐喻;历时;认知 一、引言 李瑛、文旭教授在《外语教学》2006年第3期上发表了《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一文(以下简称李文)。该文以英汉head(头)的词义为语料,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英汉多义词词义延伸的思维结构和呈现方式,并得出了四点结论。笔者对文中两位作者的一些结论持有不同的看法,不揣愚陋,提出几点质疑求教于读者并与两位教授商榷。 二、隐喻和转喻在词义延伸中发挥的作用 李文选取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词典中所列的12 个“head”的名词义项为语料,通过分析发现,在12个义项中,本义1项,转喻3项,隐喻与转喻交叉的2项,隐喻6项,由此得出结论:“隐喻性义项多于转喻性义项。以隐喻思维为基础所产生的词义多于以转喻为基础所产生的词义,即在词义延伸中隐喻的作用大于转喻”。 我们对李文的这一结论及其推理过程有三点质疑。首先我们不能完全赞同李文对这些义项的划分。例如,李文认为义项“智力,思维”属于隐喻和转喻的交叉,而我们认为这是转喻的义项。首先我们有必要来看看国内外学者是如何区分隐喻和转喻的。完形心理学依据知觉过程中信息的组织原则来区别隐喻和转喻。其中相似原则和顺接原则为隐喻的认知原则,接近原则和突显原则则是转喻的认知原则(赵艳芳,2001:97-99)。沈家煊(2004:243)认为,转喻是从一个概念过渡到另一相关的概念,是重新分析;隐喻是从一个概念投射到另一相似的概念,是类推。林正军(2005:366)通过总结Lakoff,Johnson,和Gibbs等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认为,“转喻建立在邻近性(contiguity)原则基础之上,体现同一认知域中两个元素的相关性;而隐喻建立在相似性(resemblance/similarity)原则基础之上,涉及到两个认知域,强调从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因此,我们认为,隐喻和转喻的本质区别在于相似性还是相关性。就“头”的原义与义项“智力,思维”之间的关系而论,两者之间并无相似性可言,而是以“头”这一事物指代其“思维”属性,其语义延伸是从一个概念过渡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并非李文所说的“从一个域投射到另一个域”。赵艳芳(2001:119)也认为从“头部”到“智力,思维”的词义演变是转喻的思维方式。 其次,李文仅依据对“head”的12个名词义项的分析就得出这一结论,显然是失之偏颇的。我们认为,研究认知思维在词义延伸中的作用,必须尽可能地从历时的角度考察所有的义项。尽管我们无法穷尽多义词的所有义项,尽管多义词的某些义项已经废弃或过时不用了,但仅选取其中某些义项进行分析就轻易下结论,是不够严谨的。有鉴于此,我们利用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中head的所有义项作进一步的分析。据统计,该词典共收录了head 名词义项32个,形容词义项2个,动词义项14个,并且按照语法和语义特征把所有的名词义项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共7义项,与本义的关系基本上为部分与整体、事物与其属性之间的关系,为转喻义项;第二部分共18义项,其语义基本上表示与“人体的头部”形状或所处的位置相似,以隐喻为主,也有隐喻和转喻交叉的义项;第三部分共7义项,为“头”的功能意义上的延伸,前2项为转喻,其余为隐喻和转喻交叉的义项。可见,单从名词义项来考察,隐喻性义项确实多于转喻性义项,但是如果加上形容词和动词义项,情况就不一样了。“不同词性之间的转化是转移思维的结果,因为同义而不同词性是突显事物不同的方面而已”。

英语诗歌语篇的隐喻性研究

英语诗歌语篇的隐喻性研究 诗歌是一种典型的文学形式,它既属于文学,又是一种艺术。古今中外,对于诗歌的研究从未间断,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诗歌的美,同时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好的诗歌作品。目前,多数关于诗歌中隐喻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修辞角度,我们开始从更广阔的语言学入手,对隐喻的作用进行全方面的总结和概括。本文中,笔者将从英语诗歌入手,结合语篇隐喻性的相关概念,对英语诗歌语篇的隐喻性进行深入的探究。 标签:英语诗歌;语篇;隐喻;语法隐喻 引言: 我们在研究中国诗歌的过程中,经常提到“隐喻”,作为一种修辞,它被用于各类诗歌中。而事实上,隐喻不仅出现在我国的诗歌中,它也常出现在英语诗歌中,并且对英语诗歌的发展意义重大。可以说,隐喻是诗歌必不可少的表现手法,其原因就在于诗歌本身的独特性。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它的篇幅非常简短,语言精练,因此它在表情达意上处于劣势。与此同时,诗歌应具有自身的魅力来吸引读者,所以在语言简洁的同时还要富有深意,语言不可过于直白,因此隐喻是弥补诗歌篇幅不足的重要方式。因此,隐喻在诗歌的表情达意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语篇隐喻性的相关概念 1. 隐喻的概念 隐喻是我们常见的一种修辞方式,简而言之,隐喻就是用一种事物暗指另外一种事物,第一种事物往往是现实中常见的事物,而第二种事物往往是抽象的、不易感知的。隐喻不同于比喻,它在表达上更具美感,也更符合诗歌表达感情的需要。从表面看来,隐喻是一种奇特的语言想象,但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隐喻往往是诗人主观意识的体现。大自然中的事物是客观的,诗人将这些事物与自身的情感联系起来,把自己的情感赋予自然界的万物,使客观的事物带有主观的情感。 在使用隐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种事物必须存在某种内在联系,方便读者理解隐喻的内涵,从而产生共鸣。例如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提到“杨柳”、“折柳”,我们大多想到离别,原因在于“柳”和“留”是谐音,诗人用杨柳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这种现象在英语诗歌中也非常常见,例如雪莱的著名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此处冬天和春天被作者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代表着希望和未来。通过隐喻,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容易和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2.语篇的隐喻性和隐喻的语篇性

钱钟书作品中隐喻的认知解读

摘要: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它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同时也被广泛应用在文学作品中。本文从认知角度对钱钟书作品中的隐喻进行解读,了解作者如何通过丰富的联想,在原先互不相关的事物中发现相似点,创造新奇的隐喻,来表达智慧和哲理。 关键词:隐喻;认知;钱钟书 引言 对隐喻的使用和研究兴趣自古就有。亚里士多德曾在其著作《诗学》和《修辞学》中对隐喻做出过讨论并指出“成为一个隐喻大师是最了不起的事”。但传统研究对隐喻的认识仅停留在词语层面上,将其看作是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修辞方式。随着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对隐喻探索的逐步深入,现代隐喻理论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是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束定芳,2000)。隐喻存在人们日常的思想中、语言中,同时也被广泛应用在文学作品中,是作者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构成文体风格的重要媒介。 本文试以束定芳对隐喻功能的分类为基础,从认知角度对钱钟书作品中的隐喻进行解读,以期加深读者对其语言风格及文字魅力的感受,同时能够为整部作品的理解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隐喻的认知研究 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标志着隐喻研究突破了传统修辞学研究的束缚,进入认知学研究的新阶段。他们指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人类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从本质上来讲也是隐喻性的(lakoff johnson,1980)。人们通过两个不同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利用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国内也逐渐兴起了对隐喻的认知研究热潮。有学者从认知角度探讨隐喻的本质和工作机制,如赵艳芳(1995)、束定芳(2001,2002)等,也有学者对英语和汉语中的隐喻认知进行对比研究,如陈家旭(2006,2007)、王寅(2003)等,还有不少学者开始将隐喻的认知功能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从不同的方面探讨隐喻能力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如严世清(2001)、汪少华(2005)。 束定芳(2000)在其著作《隐喻学研究》中对隐喻功能进行了分类,其中从认知角度看,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和组织经验的工具,可以提供认知事物的新视角,能够利用两个领域间的相似性达到类说推理的目的。本文将参考束定芳先生提出的隐喻认知功能,具体从三个方面对钱钟书先生的小说、散文中出现的隐喻进行探析。 钱钟书作品中隐喻的认知解读 1.通过熟悉的、具体的概念来理解陌生的、抽象的概念 隐喻是一种基于经验的由始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通过将始源域的某些特点和结构映射到目的域的事物上,形成相应的认知图式,人们就可以参照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体验陌生的、无形的、抽象的概念。因此,隐喻能够描写新的,几乎难以描写的经验和思想(胡壮麟,2004)。语言大师通常擅长将抽象的概念通过隐喻转化成具体的或为人们所熟知事物或经历,让读者有更深刻或切身的感受。例如,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一个偏见》) 在这句话中,作者将抽象的概念“偏见”比作人们熟悉的“放假”,并通过“家常日用”和“星期日娱乐”的对比,说明不管人有无思想,都会存有偏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之后又用一比喻,将始源域的没有私人空间,或私下还要装模做样,映射到目的域,形象地说明如果不

英语中的语法隐喻与语篇分析

第卷第期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42 Vol.14 No.2年月 20046Journal of Luoyang Technology College June 2004 韩礼德在年的《功能语法导论》一书中(Halliday)1985 专门讨论了语法隐喻的问题朱永生,。韩礼德指出, (1994) 语法隐喻不是用一个词去代替另一个词,而是用某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同时,隐喻是意义的变体,而语言是隐喻表达的文化符号系统。因此,隐喻并不局限于词语,也具体体现在语言的句法结构——语法里。句法层面的隐喻被称为语法隐喻,如“ : ”和“ The years saw the changes of the small city.The sixth ”张维鼎,。韩礼德day saw their arrival in Beijing(2002) 认为语法隐喻主要见之于概念元功能和人际元功能,且元功能是三分的,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法隐喻主要体现在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方面,由此可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而系统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理论框架。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的研究作为此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篇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某些语篇中,研究语法隐喻能更好地分析和理解语篇。 概念语法隐喻与语法分析 1 概念语法隐喻是指人们在表达意义的时候,没有选择与现实相近的一致式语法结构,而选择曲折地反映显示情况的隐喻式语法结构。概念语法隐喻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时、体、态的有意错位和名词化。这两种表现形式都与语篇类型密切相关。 时、体、态的有意错位其中最常见的表现是用一般现在式表示过去的动作,并常常与以下三种语篇有着密切的关系: 新闻标题或对人物、作品的评价,利用有意错位使 (1) 语篇具有生动的真实感觉。例如: ① General Secretary Meets American Delegation. ② Dickens portrays the world in a realistic way. 描绘客观规律、科学事实、客观存在或引用著作、 (2) 谚语、格言等直接引语。例如: ① She said the moon goes round the earth. ② Mary said two times three make(s) six. ③ She said a new broom sweeps clean. 文学作品的引文,利用有意错位使语篇引文生动。 (3) 例如: Shakespeare, in "Richard -II" and "Richard -III" …speaks of the tower as having been built by Julius Caesar 当然,时、体、态的有意错位,还有很多表现。一般过去式表示现在的动作:“” Would you have a cup of coffee? 在会话语篇里表达了委婉的语气。一般现在式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在会话语篇里表达了感叹Here comes the bus! 的语气,并有强调的作用。一般过去式表示正在将来的动作:“”在会Please tell her I loved her to the last, will you? 话语篇里表达了婉转的语气。 名词化名词化是将过程其词汇语法层的一致式为形容 ( 词经过隐喻化,不再是小句的过程或修饰语,而是以名词) 形式体现的参与者胡壮麟,。即原来的小句过程和属 (1996) 性转变成为名词词组中的中心词。这样,小句形式就被转化为名词形式,在新的隐喻式小句里充当一个语法成分。 () 名词化结构是科技英语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科技文体中大量出现。这是因为名词化有利于减少句子或分句的出现,能包容更多的信息,能反映科技活动的严肃性和客观性。 名词化不仅在语篇的信息结构中举足轻重,而且也和其它语法或词汇衔接手段一样,对语篇的连贯、流畅起重要的衔接作用。下面就以科技文体为例,说明名词化的语篇功能。 名词化成分是实现“主位述位”衔接的重要手段之 (1) - 一。根据胡壮麟年提出的“主位述位”衔接的三种基 1994- 本模式,其中第二种是“从前句述位中的某个内容发展成为一个新的主体,可以表示为:→”。即把前句中含 R1T2 有动词的内容发展成为一个新的主位,语法就需要把该动词结构压缩成为惟一的句法选择——名词。例如:FIR filters can also be implemented as a cascade of first - and/or second -order zeros. Generally, however, the most typical implementation of FIR filters is in devices are best 英语中的语法隐喻与语篇分析 李静 (洛阳大学外语学院,河南洛阳) 471003 摘要:语法隐喻体现了语义和语法之间的关系的转化,在语篇中大量存在着语法隐喻现象。对语法隐喻的两种主要形式—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在语篇分析中的作用。 关键词:语法隐喻;概念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语篇分析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H314 A 1008-8814(2004)02-0072-03 收稿日期:2004-03-18 作者简介:李静女河南洛阳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是 (1968-),,,,, 英语语言学.

饮食与男女的隐喻

饮食与男女的隐喻 ——浅析影片《饮食男女》的人物特色及隐喻意味 摘要:《饮食男女》是一部李安执导的非常优秀的影片,影片中受到精神分析思潮的影响,与其它影片比较它塑造的人物都带有自己的人格面具,最后由于各种原因片中的人物“利比多”得到了释放,受本能的支配过着自己内心深处渴望已久的生活。从东方文化观来看这部影片,片中饮食与男女都带有深刻的隐喻意味。 关键词隐喻;人格面具;利比多 李安于1994年拍摄《饮食男女》,这部影片与《推手》和《喜宴》合称为李安的父亲三部曲,《饮食男女》讲述了烹调高手老朱丧妻后独自将三个女儿抚养长大,信奉基督教的大女儿家珍是中学老师,却因内心世界的创伤一直沉浸在初恋的回忆当中,后因情书事件与同校的体育老师周明道结婚;二女儿家倩在一家国际航空公司任职,她工作上精明能干,但感情生活总是不顺,与男友保持不清不楚的男女关系,总是找不到自己的真爱;三女儿家宁在肯德基打工与同事的男友产生了感情,意外怀孕以后突然在吃饭时宣布要和男友一起离开家,故事最意想不到的是朱父在大家都误以为将于景荣的母亲结婚时,他却意外的在家庭聚会上宣布和自己女儿的朋友景荣结婚。影片的最后每个人物都有了自己的结局,组成了自己的小家,老屋也将不久被拆掉。该片从东方人的生活方式入手,片中没有太强烈的东西方文化冲突,而是以中国化的戏剧方式讲故事,正是这种中国化的戏剧方式使影片的内在冲突更加的激烈。片中广角镜头以及蒙太奇手法的运用都使影片增色不少。塑造了几个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是那么真实,带着面具生活的朱父和大女儿家珍在人格面具的脱落以后,他们那些表现令人忍俊不禁,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导演的奇思妙想。 一、《饮食男女》的人物特色分析 《饮食男女》突破了《雷雨》外在激烈的矛盾冲突,最终以悲剧收场的呈现方式,而是以一种符合中国美学思想的戏剧形式来呈现,影片以家庭为背景,矛盾不集中,也不激烈,甚至没有突出矛盾,这不仅没使影片平淡,反而使影片更富有内涵。 (一)视听语言特色 开场的第一个镜头以俯瞰视角,大广角镜头拍摄街道全景,让人们感到片中人物的忙碌和徒劳,但画面又从横向、纵深各个方向运动,好像很凌乱缺乏方向感,其实这是导演的可以安排,以后这样的街道场景在片中多次出现,每次出现都会有微妙的变化,并且镜头运动的方向也会从凌乱变得方向明确,直到我们感觉到新的局面的出现,而这种变化也象征着剧中每个人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变化,

浅谈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

浅谈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 以往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多专注于结合文体特色研究隐喻在不同类型语篇中的作用与功能,抑或专注于概念隐喻与人际隐喻的研究,而忽视语篇隐喻及隐喻的语篇功能本身。现从语篇衔接手段及语篇连贯着手,立足于语义整体,以中国现当代小说经典片段为例,从语篇功能本身出发对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进行研究,试图为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标签:语篇隐喻;语篇功能;衔接;连贯;语义 引言 纵观隐喻研究历史,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隐喻仅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而被人们关注。直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批西方学者逐渐认识到,仅从传统修辞学的角度来研究隐喻是极其狭隘的。随后,Lakoff和Johnson在1980年出版了书籍《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改变了人们对隐喻的看法。他们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开始了对隐喻的研究,研究了隐喻与思维和生活的关系。同时,Lakoff 和Johnson早在1980年便已经探讨了隐喻在语篇中的连贯功能。 国内对隐喻的研究也多专注于词汇和句子层面,最初涉及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仅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发现近年来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1)依然专注于研究隐喻在不同类型语篇中的作用与功能,如政治、经济、科技、新闻语篇等,多将隐喻的功能与不同语篇的文体特色结合讨论,如隐喻在政治语篇中多起到游说民众、唤起普通民众情感共鸣的作用;2)多将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法隐喻与语篇分析结合讨论,且多讨论语篇中的概念语法隐喻及人际语法隐喻;3)针对概念语法隐喻中名词化隐喻语篇功能的讨论尤其之多,且多单从名词化隐喻语篇衔接功能的角度进行研究。 对于语篇隐喻这一概念,《外语教育》于2001年刊登的“语篇隐喻及其在新闻报道英语中的具体体现”一文中有明确提及。作者认为韩礼德的语法隐喻模式虽“未提到语篇隐喻这一名称”,却“以另一种形式表述出了语篇隐喻的含义”,并提出了自己对语篇隐喻的定义——“语篇隐喻是指从语篇的谋篇和逻辑联系出发,主要借助名词化等语篇衔接手段,使语篇前后,语篇与整个语境相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语义整体的隐喻形式”(汪文娟,2001)。 基于上述定义,与之前众多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不同:1)本文将立足于语篇隐喻,进一步从语篇的角度出发来研究隐喻;2)本文认为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中至关重要的两个因素,不可简单地将二者割裂开来,因此将把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结合起来进行研究;3)本文将基于语篇隐喻的语篇功能本身,从语篇分析的衔接手段和语篇连贯着手以中国现当代小说经典片段为例进行分析研究。

第一章 关于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中的隐喻讲解

第二节隐喻的概念及其理论溯源 隐喻“metaphor”一词源于希腊语的“metaphora”,meta意为超越,而phora 意为运送,因此隐喻最初的含义是“一个兼具超越性和转换性的行为或过程。”①学术界普遍认为,隐喻作为一种不自觉的思维方式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一个给隐喻下定义的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隐喻是“用一个表示某物的词借喻它物,其应用范围包括以属喻种,以种喻属,以种喻种和彼此类推。”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强调隐喻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所以两者之间具有可比性,进而提出“比较论”观点。在《修辞学》中,亚里士多德提出隐喻不仅仅体现在词上,更是对于语言风格的塑造。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连在亚里士多德的基础上提出“替代论”(Substitution Theory)观点,他认为“隐喻意义产生于词义的变化,词与词之间的相互替代产生隐喻意义。”③亚里士多德和昆提连都在词语的层面上探讨隐喻的修辞意义,把隐喻局限于修辞学这个狭隘的范畴。 20世纪30年代,随着新修辞学的兴起,隐喻研究的对象开始从词扩展到句子乃至文本,古典修辞学渐渐退出舞台,其标志就是瑞恰兹的隐喻互动理论。瑞恰兹认为隐喻是两个不同事物的概念间互动,从而产生新的意义。他总结说,隐喻在语言中无所不在,“语言中的隐喻表达,就是“二合一”,即“两个概念,一个意义”(“two ideas for one”),是两个共现概念之间的互动形式。”④布莱克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他将认为隐喻不仅体现在两个词之间的相似性,更是创造相似性,是词语之间的相互激发。 1980年,雷科夫与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诞生标志着隐喻研究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认知阶段。书中提出概念隐喻理论,即用一个概念去思考另一个概念,因此,隐喻在本质上是概念的,本质特征就是认知性,“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体现于语言,而且贯穿于我们的思维及行动”⑤,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他们对隐喻的这种别树一帜的洞见,给隐喻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①郭琳著:《隐喻与文学批评理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②亚里士多德著:《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49页。 ③郭琳著:《隐喻与文学批评理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④Richards,I.A.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P93. ⑤Lakoff,Johnson. 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名词化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作用(精)

名词化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作用 3. 名词化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作用名词化隐喻通过主位—述位实现的衔接作用名词化隐喻在语篇中具有重要的衔接作用,而它要实现衔接的功能最主要的手段是通过主位—述位的推进来实现的。胡壮麟(1994)也谈到,主位—述位的衔接是实现语篇衔接和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主位结构中,主位总是位于述位的前面。主位是讲话者讲话的起点,谈论的题目,述位是讲话者围绕起点和题目所要将的内容。主位一般表示已知信息,述位表示新信息。语法隐喻的衔接作用这是通过建立这种主位—述位衔接实现的,因为当要把前句中含有动词的内容发展为一个新的主位时,语法往往就需要将含有该动词的结构压缩,而名词是可以接受这类压缩的唯一词类,因此,语法便将动词名词化,以便将含有动词的内容压缩并充当下一个小句的主位(范文芳,1999,p.11)。胡壮麟(1994)提出主位—述位的衔接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是重复前句中的主位,即第一句中主位继续发展为第二句的主位,表示为 T1—R1→T2(=T1)—R2;第二种是从前句述位中的某个内容发展成为一个新的主位,可以表示为T1—R1→T2(=R1)—R2;最后一种是前句中主位和述位的内容以前产生一个新的主位,表示为T1—R1→T2(=T1+R1)—R2。但是名词化隐喻实现主位—述位衔接的主要方式上面提到的第二种模式,即T1— R1→T2(=R1)—R2。举例如下:①China has become a WTO member since 2001.② After its WTO entry,China will gradually lift restrictions on foreign enterprises enteringChinese market. ③The lifting of control will take place in stages.④ Meanwhile, in orderto improve its legal system, Chinese government has enacted many lawsand regulations. ⑤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laws andregulations ensure economic reform and development. 从上面的黑体字可以清楚的看到三组名词化,即“become a WTOmember”; “lift restrictions”; “enacted” 分别名词化为“its WTO entry”; “lifting of control”以及 “formulation andimplementation”,这个语篇借助了名词化实现了主位结构的推进和信息结构的变化。名词化隐喻后,述位“become a WTO member”转换成“its WTO entry”成为下一个小句的主位;同样,“lift restrictions”; “enacted”在小句中是述位,最终转换为“lifting of control” 以及“formulation andimplementation”,分别变成了下面小句的主位,通过这种主位推进的方式,前句和后句便建立了衔接的关系,调整了信息结构的分布。名词化隐喻在语篇中的词汇衔接作用韩礼德和哈桑将衔接手段大致分为:照应,替代,省略,逻辑连接和词汇衔接五种,由此看见,词汇衔接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事实上,名词化隐喻在实现语篇的衔接作用时,不只是通过主位推进的方式来衔接语篇,名词化隐喻实质上是词汇衔接的一种手段,但是研究者却很少将它列为词汇衔接的范围里面。胡壮麟先生(1984)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一书中将词汇衔接分为重复,泛指词,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关系和搭配六大类,而名词化隐喻实质上是通过同义词的转换来实现语篇的词汇衔接的。请看下面的例子:①Becauseheavier isotopes tend to be left behind when water evaporates from the ocean surfaces,the remaining ocean water becomes progressively enriched in oxygen. Thedegree of enrichment can be determined by analyzing ocean

隐喻语篇功能的认知研究

隐喻语篇功能的认知研究 摘要:本文试图从认知的角度揭示隐喻在语篇连贯及语篇理解中的作用,并在 此基础上分别从语篇生产者和接受者的角度探讨了隐喻在新闻报道中的语篇功能。 关键词:语篇隐喻认知 0.认知的隐喻理论 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认识世界的基本模式,用比较简单易懂的概念来取代 不太容易阐释和理解的复杂概念,使人类的认知过程得到简化。隐喻在我们的日 常生活中之所以无所不在,是因为隐喻首先存在于我们的思维中,表现在行为上,最终以语言的外壳而得到反映。“隐喻本质上是一种思维和行为现象,语言中的隐喻只是一种派生现象。”从语言系统的角度来看,隐喻不仅存在于词汇、短语和句子的层面上,更是在语篇层面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从语用交际的角度来看,隐喻 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手段,可以使语篇发出者和接受者充分地参与语篇活动,从 而达到更佳的释义和理解效果。 1.隐喻的语篇功能——连贯性的生成 篇章语言学产生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其发展过程历经了从句法和语义结构到 交际和语用层的转变;从语篇成分到语篇宏观结构和语篇功能,从语篇结构分析 到认知过程在语篇产生和语篇接受中的作用的转变。连贯性是语篇的本质属性, 隐喻的语篇功能即是服务于连贯性的产生。 Harweg将语篇定义为“一个通过连续不断的代词链连接起来的语言单位。” Heinemann认为研究语篇,应该把语篇“作为行为要素,作为实现说话人具体的交际性和社会性意图的工具。”语篇是一种活动,是人类语言的一切使用形式。至此,语篇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形式或结构体,而是一个涉及语义、语用、认知等多方面 的交际综合体。 隐喻的语篇功能是由其本质——认知工具所赋予的。隐喻表达式的本质在于 隐喻的认知机制,是一种深层的概念结构,是两个域之间的跨域映射。语篇是否 连贯的一个判断标准就是该语篇是否兼具纵向和横向的语义关联,纵向和横向的 语义关联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语篇的宏观语义连贯。 2.隐喻的语篇功能分析 隐喻在语篇中以隐喻表达式的形式表现其内涵的隐喻概念。通过使用隐喻, 可在有限的篇幅内提供更多的信息,达到更形象或更隐晦的效果;表现语篇发出 者的立场等等。 一个人生产一个语篇时需要激活多种知识,其中包括与语言系统相关的语言 知识和与客观世界相关的百科知识,另外还需要加入对行为场景和行为参与者的 认知过程,因此生产语篇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编码的过程。同样,语篇发出者在语 篇中使用隐喻时,需要具有语言知识:对于本体、喻体和相似性的把握;百科知识:隐喻背后的语用因素和文化背景;以及对于语篇接受者对于隐喻认知能力的 判断。 一方面,使用隐喻可能因为所要发出的信息过于抽象,所以要通过将抽象事 物具体化、形象化,使得接受者更好地理解发出者传达的信息。例如记者用生活 中常见的“轮胎翻新”的概念,隐喻政治上的重新洗牌、彻底革新: Eine politische Runderneuerung(一次政治上的轮胎翻新) hatte Macron für ganz Frankreich versprochen. (“Ministerrücktritte nach Aff?re - Macron in der Bredouille”, aus: www.tagesschau.de, 21.06.2017.)/ 马克龙向全法国保证进行一次政治上的轮

国内外隐喻研究简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03859663.html, 国内外隐喻研究简述 作者:陈婷婷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11期 内容摘要:隐喻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学者们不仅从隐喻理论本身出发,更有结合其他领域如外语教学、语料库等进行研究。本文简述了国内外隐喻研究的发展历史及主要观点。 关键词:隐喻认知 隐喻研究在国内外都有悠久的历史,尤其近几十年来,随着认知隐喻理论的发展,隐喻更成为当前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并逐步涉及到很多相关领域的研究探讨。 一.国外隐喻研究 在现代西方隐喻研究著作中,metaphor(隐喻)可以指语言中的隐喻性文字表述,或者指制约语言隐喻性表述的思维机制,甚至指概念化过程本身。国外的隐喻研究主要有以下四种理论。 1.替代论 最早的隐喻者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一个词直接代替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两词之间属于一种对比关系。这种替代论把其看作是加工语言的手段,而没有把隐喻和人类的语言交际结合起来,缺陷在于难以确定准确的替代方式,仅仅分析了可以互为取代的可能性。 2.比较论 亚里士多德由替代论发展形成比较论——隐喻是两个事物相似性的比较,或者说是明喻的缩略,这种理论符合人们的直觉。与替代论相比,比较论将隐喻研究置于更大的拓展空间;但仍局限于语言本身,并没有涉及到人的思维和符号的使用问题,这明显区别于我们现在对隐喻概念的理解。 3.互动论 1936年,Richards在《修辞哲学》中提出了隐喻互动理论。他认为:1)语言实质上是隐喻的;2)隐喻存在两个方面:主体和喻源。由于主体和喻源这两个成分的概念中存在着共同点,因而主体和喻源之间可以产生互动。(胡壮麟,2004)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第一章译文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第一章译文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material into Chinese CONCEPTS WE LIVE BY George Lakoff and Mark Johnson Metaphor is for most people device of the poetic imagination and the rhetorical flourish--a matter of extraordinary rather than ordinary language. Moreover, metaphor is typically viewed as characteristic of language alone, a matter of words rather than thought or action. For this reason, most people think they can get along perfectly well without metaphor. We have found,on the contrary, that metaphor is pervasive in everyday life, not just in language but in thought and action. Our ordinary conceptual system, in terms of which we both think and act, is fundamentally metaphorical in nature. The concepts that govern our thought are not just matters of the intellect. They also govern our everyday functioning, down to the most mundane details. Our concepts structure what we perceive, how we get around in the world, and how we relate to other people. Our conceptual system thus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defining our everyday realities. If we are right in suggesting that our conceptual system is largely metaphorical, then the way we thinks what we experience, and what we do every day is very much a matter of metaphor. But our conceptual system is not something we are normally aware of. in most of the little things we do every day, we simply think and act more or less automatically along certain lines. Just what these lines are is by no means obvious. One way to find out is by looking at language. Since communication is based on the same conceptual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