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战争中动员活动主要有哪些-

古代战争中动员活动主要有哪些-

生活中的常识,希望对您有帮助!

古代战争中动员活动主要有哪些?

导读:本文是关于生活中常识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在古代虽然没有“动员”的概念,但在战争爆发前后已有发布誓言或檄文、征募兵士、征用车马、筹措粮草、扩编军队等活动,这就是古代的战争动员。动员按规模分为总动员和局部动员;动员按方式分为公开动员和秘密动员;动员按时机分为战争初期动员和持续动员。

动员属于战略问题,涉及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外交等一切领域,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有决定性影响。

动员的各项准备工作主要是在平时进行。决定实施动员的权限,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通常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发布动员令。

随着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战争规模和消耗的不断增大,动员也不断发展,主要表现在:①动员的范围扩大。②动员的速度加快。③动员的数量增多。④动员的准备加强。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生活经验知识分享

古代战争阵法

“八阵”作为中国古代成熟的集团方阵,其列阵、队列、机动、阵战实施、兵种配属、兵种运用、阵形变化等等,都有相应的法则可供遵循与操作。如列阵之时在前、后、左、右等四块实地上部署正兵,在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等四块闲地上部署奇兵,“四面八向,皆取准焉”,在中央部署精锐的机动兵力。在四军转阵实施机动时,“以前为后,以后为前”。在实施阵战时,进行全方位的协同作战,即所谓“四头八尾,触者为首,敌冲其中,两头皆救”。八阵的全面确立与普遍运用,标志着这一时期的野战战法业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至明清,“八阵”作为最基本的作战阵法,仍然被广泛沿用。(南北朝主要阵法) 主将居中摆方形支援八方 “八阵”在后来历史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得到改进与调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变体”。如唐代李靖所创的“六花阵”,即根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八阵法推演而来。其基本特点是外方而内圆,即外侧六阵为方阵,部署正兵;居中的军阵为圆阵,部署奇兵。 这个六花阵是唐代名将李靖所创。之所以叫六花阵,是因为它的形状像六朵花一样。实际上它的结构是六边形,就目前科学发现,密封的蜂巢就是一个六边形的,它的特点是稳固,节省材料……可能当时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他所创造的六边形暗合了这种科学道理,他所布的这种六花阵,一呢,在……结构上面非常稳定,二是节省了兵源,在部署上面也非常的对称合理。) 今天的中外军事专家学者们,对这个六边形的古代军阵兴趣盎然。你看,这么一种形状的军阵,它的各边受力非常均匀,而且每一边就是一个作战单位。它在作战中非常的灵活,可以相互地变形——在作战中,六边的防御非常稳固,而一旦进攻,前面的三个方阵就成了一把锐利的尖刀……中军居中,中军周围分布前军、左军、左虞侯军、后军、右军、右虞侯军。 主将居中摆圆形支援六方 《武经总要》记载,宋军常用的阵型主要有常阵、平戎万全阵、和本朝八阵。 常阵: 北宋军队征战,往往把部队分成前锋、后卫等各个部分,由各个部分分别组成的阵型,被称为“常阵”。 换句话说北宋军队征战,往往将部队根据战术目的分成各个部分,组成“常阵”,然后组合在一起,进行战斗。 它包括以下诸阵:

国防动员(讲稿)(9)

国防动员(讲稿) 人类自从出现战争以来,就随之出现了战争动员。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全面战争还是局部战争,常规战争还是非常规战争,都离不开战争动员。战争动员已经成为国家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因此,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战争动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德国从1939年“闪击”波兰开始,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占领了波兰、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等七个国家。造成这些国家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些国家在战争动员上的严重失误,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例如波兰,1939年3月就被德军包围,而波兰到8月20日才下达总动员令,战争开始48小时,统帅部便陷于瘫痪,9月底波兰全军瓦解。法国的情况更惨,在德军“闪击”之下,全国不能适时转入战争轨道,兵力不足,生产迟滞,法军一周就被击败。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在遭到埃及、叙利亚的突然袭击10分钟以后,就通过电台向全国发布了动员令,48小时动员30万后备兵员,使以军总兵力从11万猛增到40多万,很快地扭转了战局。西奈半岛以军的主力沙龙师,就是从预备役动员编成的,战争爆发第二天就开赴运河前线作战,并在反击中率先突过运河西岸,重创埃军。这次战争以色列所以迅速从被动变主动,可以说主要靠的是紧急动员。正如西方评论家所说:“如果说埃及强渡运河是这次战争的第一次胜利,那么以色列的动员则是第二次胜利。”上述事实表明,一个国家当遭到突然袭击时,往往是在比较被动和仓促的情况下投入战争的。因此,战争动员就显得更加重要。 一、国防动员概念 动员是战争的产物,随着战争的发展而发展。在古代,虽然没有“动员”的概念,但在战争爆发前后,已有发布誓言或檄文,征募兵士,征用车马,筹措粮草,扩编军队等活动,这就是古代的战争动员。“动员”一词最早见于18世纪末的法国。1789年法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引起了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恐惧和反抗,欧洲君主国家结成同盟,对法国革命进行武装干涉。法国资产阶级为了保卫革命成果,国民公会于1793年8月23日颁布《全国总动员法令》,宣布“从现在起到一切敌人被逐出共和国领土为止,全法国人民始终处于征发状态”。总动员令发布后,在很短时间内,就组建了一支42万人的军队,还动员生产了大量武器装备,使战争获得了有效的物质保障。法国的这次总动员,明确提出了“动员”概念,制定了动员法令,丰富了动员内容,促进了动员的发展,是近代战争动员史上的一个范例。 战争动员,亦称国防动员或动员,在1916年法国的《军语词典》中即出现这一概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各国对战争动员活动的不断改进,动员这一概念也就不断被赋予新的涵义。今天,动员作为各国公认的固定概念,国际通行的军事术语,已被普遍地使用。中国的情况略有特殊,即“动员”这一概念有两种涵义:一是在军事用语上指战争动员或国防动员;二是在普通用语中指发动人们参加某项活动。为了区别起见,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战争动员”或“国防动员”,以便对其涵义加以限制,避免与第二种涵义相混淆。但在通常情况下,由于总的前提明确,不会产生异议,为避免累赘,也往往使用“动员”。这样,在军事术语中就出现了“战争动员”、“国防动员”和“动员”并用的情形,它们涵义相同,只是由于使用场合的不同,有时加以限制,有时不加限制。在国防法中如使用“动员”一词,显然属于不加限制的情况。我国兵役法第48条中所用的“动员”,也是指“战争动员”或“国防动员”。《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战争动员分册》对动员的解释为“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人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根据上述定义,可以对“动员”的概念作如下几点理解:其一,动员的主体,通常是国家(或政治集团)动员是一种高度体现国家意志,维护国家利益,在国家授权下以国家名义实施的行为,是国家履行职能的特殊表现。无论实行何种社会制度的国家,所进行的战争动员活动都反映着国家统治阶级的政治目的。 其二,动员的对象,是一切能够为战争服务的“人力、物力、财力”。动员涉及到与战争相关的所有因素。首先,动员的主要对象是人。人是进行战争的主体,人的素质、条件和状态,直接影响到动员的质量。在人的动员中,武装力量的动员又是核心,并且是全部战争动员活动的重点。武装力量动员之外的其他动员,基本上都是围绕武装力量进行并为其服务的,最终也要通过武装力量才能对战争发生影响。其次,是物力的动员。武器、装备和物资的生产、储备、筹措,早已成为战争动员的重要内容。现代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战争,对物力的依赖更强,对物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再次,是财力的动员。战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要靠强大的财力支撑,财力是战争赖以进行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现代战争特别高技术战争条件下,财力的巨大消耗,使战争对财力的依赖性大大加强。一个国家财力的强弱,对于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高低及动员程度消长,对于能否坚持战争,夺取战争的胜利有重大影响。 其三,动员的手段,是国家(或政治集团)“采取紧急措施”,通过转变体制而形成的动员机制。由于战争具有突然性、紧迫性、危急性等特征,因而动员必须采取紧急、特殊、非常的手段。为适应战争要求,动员必须将平时体制转变为战时体制,以保障战争机器的运转。具体而言,就是要将法制措施、行政命令。政治发动、教育宣传等各种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实施高度集中的领导与指挥、周密而严格的计划和部署,统一掌握、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发挥其效能。在动员的手段中,既有发动、调动、调整、发掘的一面,又有统制、管制、限制的一面,前者为主,后者为辅,二者相辅相成。 其四,动员的实质,是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在动员之前,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的力量,这种

古今战例选讲之中国古代战例

第三讲古今战例选讲之中国古代战例 [活动主题] 古今战例选讲之中国古代战例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古今战例选讲之中国古代战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战争的发展特点; 2.结合历史、语文学科重点了解中国古代战例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教案及课件,了解学生的现状,学生阅读相关书籍 [实施过程] 一、中国古代军事制度发展的特点 中国古代统治阶级为夺取和巩固政权,在组织、管理、使用、发展和储备军事力量的活动中形成的一整套制度。 中国古代军事制度古称“军制”、“兵制”。它随着国家、军队的产生而产生,并与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相适应,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从夏朝到清朝道光年间,中国军制经历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大发展阶段,它随着政治制度的变化,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演变。主要内容包括:军事体制、编制、管理教育、训练、军事职官、兵役动员、军队调发与战时指挥、粮饷兵器与马政保障等各项制度。其基本作用在于保障军事建设,以便有效地准备和实施战争,确保统治权的稳固与发展。 奴隶社会军事制度据《尚书·甘誓》载,公元前 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产生,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同时产生,并且建立了战时军队编组与奖惩制度。夏王掌国家军政大权,主要政务官“六事之人”,战时便是统军将领。根据甲骨文记载,商朝以商王为最高军事统帅,以贵族大臣和方国首领为高级军事将领。商军出现了“师”的编制单位,建立了“登人”、“登众”的兵役、动员制度和以射、御、田猎为内容形式的训练制度。军队分车兵和徒卒,以车兵为主,主要装备是畜力驾挽的战车。西周军制比夏、商有了很大发展,中央常备军力量扩大,拥有“西六师”、“成周八师”和“殷八师”,共22个师。“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各诸侯国和一些贵族大臣虽有少量军队,但要听从周王统一调遣。 奴隶社会军制的特点是:①与王权为中心的政治制度相适应,王是最高军事统帅,常常亲自统军出征,方国诸侯的军队虽有一定独立性,但战时要听王的调用;②常备军由王卫队发展演变而来,并不断扩大,在征战中起主要作用,战时军队主要靠临时征发;③实行奴隶主贵族血缘种族兵役制和军政一体、文武不分的民军制;④军政官吏实行世卿世禄制,与宗法制度相适应。 春秋战国军事制度春秋战国是奴隶制解体、封建制形成的大变动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各诸侯国君,在改革政治、经济制度的同时,纷纷改革军制,以适应政治、经济变革的顺利实现。如齐国“作内政以寄军令”,郑国“作丘赋”,鲁国“作丘甲”,晋国“作爰田”、“作州兵”。尤其是战国时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建立军功爵制,健全

刘韶军_中国古代战争中的屠城问题

收稿日期:2007-11-30 作者简介:刘韶军(1954—),男,山东省掖县人,历史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文献学和学术史研究。 ① 这5篇论文,分别发表在《河南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安徽史学》1991年第2期、《广西民族研究》1985年第2期(另发表在《学术论坛》1986年第2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专辑。 ② 上述7篇论文,分别发表在《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台州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岭南文史》1996年第3期、《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1期、《长安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5年第1期、《读书》2003年第9期。 中国古代战争中的屠城问题 刘韶军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屠城在中国古代战争中是普遍现象,并不只是性格残暴的人物及其军队才会屠城,任何人进行战争,都会把屠城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军事手段加以利用。之所以如此,是古代社会的人类文明程度不够发达,远古战争中进行残酷杀戮的风俗还保存得较为浓厚。在这种战争观念中,屠城的主要目的是恐吓对方,欲使他们不敢抵抗或放弃抵抗,第二个目的是使己方人员通过屠城和掠夺财产以获得物质利益,这又是远古人类发动战争的最基本动因。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发展进步,人类不再容忍屠城行为,尤其是对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中的屠城,人们给予了越来越强烈的道德谴责,最终在20世纪形成了在战争中不得屠城和不得杀害无辜民众的相关国际公约。 关键词:屠城;古代战争;国际公约中图分类号:K 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20(2008)01-0045-04 一、中国古代战争屠城问题的研究状况 关于古代战争中的屠城问题,史学界的研究论文很少,通过期刊网进行检索,研究这个问题的论文只有5篇①。 (1)丘菊贤的《李自成偃师屠城考辨》,认为《明史》所载李自成起义军攻打偃师后“屠城而去”,“死难者众”的说法并不准确,根据地方志史料专为此事做辨,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2)王子今的《刘项屠城史事辨正》,认为项羽败于刘邦的原因不能归结于项羽多次杀降屠城,性格暴戾,行为残虐,而刘邦则较宽厚。事实上,屠城杀降在秦汉时为普遍现象,刘邦之杀屠行为比之项羽有过之而无不及。 (3)徐川一的《太平军桐城屠城真相》,认为记载太平军桐城“屠城”的《凤鹤实录》出自桐城练首胡潜甫(即胡大新)之手,所言太平军桐城屠城之事并不可信。 (4)王熙远的《太平宰制曾广依定安屠城原因初探》,根据20世纪70年代在广西西林定安挖出的三千多具人骨,并同时发现一块石碑,表明1860年(清咸丰十年)太平军石达开部的宰制曾广依确实在定安乡集体屠杀数千人,但作者认为不是反人民的屠杀,而是反击反动势力而导致的误杀。 (5)吴掌荣的《浅谈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坑杀》,认为这个时期连年战争,在战争中被坑杀的往往是作战的士卒和无辜的百姓,反映了统治者的残忍和残酷。 还有几篇文章,涉及古代战争中的屠城事件。如(1)彭大雍的《求真?创新?写活》,评论钟文典的《太平天国开国史》,涉及太平军的全州屠城事件,文章认为钟氏此书对此 问题进行考伪,认为清方关于全州屠城的记载不可信。(2) 叶哲明的《重评曹操一生功过及其战争杀人问题》,认为曹操大量杀人,以至灌城屠城来完成他的统一事业,表现了险恶诈伪的品格,对当时历史和后代的影响相当恶劣,因此曹操只能算是军阀色彩很浓的封建统治者。(3)林子雄的《清初两藩攻占广州史实探微》,考察了顺治七年(1650)尚可喜与耿继茂率清兵攻打广州的问题,其中一节探讨了克城之后的屠城情况,认为一般所说的屠戮70或60万人的说法不可信,被杀害者应该在4万人以下,因此不能说是屠城。(4)晏海发的《惠远古城的历史遐想》,谈到1864年伊犁农民起义军攻克伊犁将军明绪镇守的惠远古城,屠城一日,放火焚烧,使百余年营建的古城化成一片废墟。(5)程远的《试论项羽的复仇心理》,其中提到复仇心理使项羽动辄屠城坑俘,伤害无辜。(6)林世芳的《论海口屠城与隐元大师思想演变轨迹》,文中提到1846年海口城军民坚拒清兵,遭清兵屠城,军民死亡近3万人。(7)赵洋的《屠城与避讳》,提到成吉思汗于1221年和1223年两次对今阿富汗北部的班里城(巴尔赫城)进行屠城,而丘处机正好在1222年经过此城,只在《西游记》中说“班里城甚大,其众新叛,尚闻犬吠”,却不言屠城事。跟随成吉思汗西征的耶律楚材在《西 游录》中只说“有斑城者颇富盛”,也不提屠城事② 。 总起来说,中国史学界极少有人关注到古代战争中的屠城问题,研究论文如此之少,似乎不把古代战争中的屠城问题当做一个正规的史学问题看待,因此也就很少有人进行专门的研究。笔者认为这不是正常的现象,我们对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应该不要把战争中的屠城问题忽略不顾,因 为明清之际的清军入关后的屠城以及近现代史上的外国军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选修)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远离中原的汉水流域周台遗址和郭家庙墓地的周代文化遗存表现出明显的姬周文化风格,出土器物的组合、形制、纹饰与中原姬周文化遗存基本相同,且一脉相承。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有利于凝聚亲族 B.频繁战争促进了文化交流 C.分封制推动了族群融合 D.礼乐制度维系了等级秩序 先秦时期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的说法,到秦始皇时期,“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星辰,全都作为祭祀的对象。”这实质上表明() A.周朝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B.秦朝继承了古代的祭祀制度 C.秦始皇不遵循古代礼制 D.秦朝大一统君主专制的形成 曹魏中正定品任官的政策虽从形式上来说是汉末“乡举里选”的翻版,然其实质却是中央政权对世家大族“乡举里选”的模拟,它既是名士大族控制士人的方式在国家用人制度中的反映,又是对名士大族的一种制约。可见,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 A.力图把选举权由地方收归中央 B.导致专制皇权不断走向衰落 C.有利于从地方选拔高素质人才 D.难以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宋仁宗曾说,天下之事若都由君主决定,有错误都很难更正。不如众人商议,交宰相执行,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台谏可以指出,改正起来也容易。据此可推知() A.君主专制下也有理性精神 B.宰相掌握国家的最高行政权 C.宋代政治上实行集体决策 D.古代政治制度开始出现转型 明代内阁无定员,品级也没有限制,其选派或出于皇帝“钦定”,或是储君在东宫时的旧僚,或由阁臣秘密推荐,或由吏部推荐,经皇帝批准使用。这说明明代内阁() A.决策机制具有随意性 B.没有固定的职责权限 C.无法对皇权形成制约 D.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 1754年,乾隆皇帝在改建承德避暑山庄丽正门时,以满、蒙、汉、维、藏五种民族文字题写门额。后来,又下令将清朝祖陵的石碑亦用上述五种民族文字镌刻。其意在表达() A.民族主义的思想 B.国家一统的理念 C.民族平等的愿望 D.孝亲敬祖的情感 《简明世界历史读本》载:“他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平民的政治改革,以旧居住区为政治分野的现象因此不复存在,民主政体的社会基础得到加强,以平民为主、包括部分贵族在内的人民主权已成定局。”与此密切相关的改革措施是()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C.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D.向全体公民开放官职 罗马法规定遗嘱继承高于法定继承,同时期中国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导,两者的共同点是() A.以规则维护社会的稳定 B.把血缘关系放在了首位 C.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D.尊重物权人的自由意志 1895年,李鸿章在对当时某国的政体进行评价时说:“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他所评价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时间宪法修正案 1870年第十五条第一款:“合众国或任何一州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的奴隶身份而否

古代战争的历史典故

古代战争的历史典故 导读:【草木皆兵】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 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 【势如破竹】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

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如火如荼】 春秋时代末期,吴国国王夫差连续征服了越国、鲁国和齐国,雄心勃勃,又继续向西北进军,打算一鼓作气征服晋国。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中国古代的一次海战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中国古代的一次海战 南宋末年,宋元水军在我国大陆最南端的零丁洋海面实行了一次 堪称历史之最的大海战,结果宋军大败,南宋王朝就此覆灭。 公元13世纪。元朝向南宋发起进攻。1273年,元兵夺取了南宋的战略重镇襄樊,控制了长江中下游。1274年,元朝皇帝忽必烈发兵20万,分两路南下,一路攻打扬州以牵制宋军。另一路为主力攻打鄂州(武昌),至12月,夺取鄂州。1275年,元军攻陷南宋的都城杭州。南宋朝廷在当朝太后的率领下向元军投降。几次大战役过后,元军夺得 大量战船,组建了强大的水军。 南朱的小皇帝赵正在部分主战派大臣、将领的支持下,向南撒逃。即使受到南宋军民的一路抗击,元军仍步步南逼,1277年。赵正病亡,丞相陆秀夫辅佐赵日丙登基。1278年南宋朝廷在元朝大军的追逼下退 到了广东新会、崖山一带,宋军元帅张世杰和丞相陆秀夫辅佐幼帝赵 日丙及二十多万人马驻扎于此,另有战船一千多艘。元朝皇帝忽必烈 为了最终消灭南宋,任命张弘范为主帅、李恒为副帅,率水、陆兵马 二万五千,在分别攻取了漳,潮,惠三州和广州后,分海、陆两路向 崖山进逼。 宋军主帅张世杰之所以选中崖山驻扎,是认为崖山一带濒临大海,其南面有易守难攻的崖门水道,而且这个带海域风平浪静,便于驻守。不过在大陆几乎全部落入元军之手的情况下,背海驻守无疑是一大失策,而且张世杰还犯下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下令将一千多艘战船用铁 索相连,分几排沿崖山排开阵势,完全丧失了机动性。 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正月,李恒带领元军在崖山东侧偷袭登陆,将山上的宋军行营兵寨悉数烧毁,并切断了宋军的淡水来源和粮 草供应,迫使宋军全部退至海上。宋军为夺回水源和粮道,多次反攻,均难以奏效,宋军就此陷入了粮、水、柴断绝的绝境,在饥饿和伤病 的侵扰下,宋军的战斗力大为降低。

国防动员

国防动员 同学们,今天我要介绍的是国防动员。主要讲3 个问题:一是国防动员的意义; 二是国防动员的内容;三是国防动员的特点。 国防动员又称战争动员,是指为捍卫国家利益达到国家防务的目的,国家采取 有效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而 进行的动员。在我国国防动员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4000 多年前的夏朝,夏启(大 禹之子)为征讨扈氏,在甘地采取战场誓师的形式(史称甘誓),进行了有史记载的 第一次国防动员。到了春秋时期,各国之间连续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国防动员随之 趋于频繁,促进了国防动员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兵役动员体制。到了近、现 代,由于战争规模不断扩大,战争手段日趋复杂,国防动员在赢得战争胜利、保卫 国家安全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促使国防动员的体制日趋完善。在我国的历次国内 革命战争中,我们党都十分重视动员工作,注重军民融合、平战结合,为战争的胜 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在应对局部战争和突发自然灾害中,国防动员 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有力地保卫了人民的和平生活环境和国家安全。为加 强国防动员建设,我国于2010 年2 月26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并于2010 年7 月1 日起施行。 一、国防动员的意义 国防动员属于国家战略问题,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关系到国家的安 危。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无论是全面战争,还是局部战争,无论是常 规战争,还是非常规战争,都离不开国防动员。 国防动员是影响战争结局的重要因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从1939 年“闪 击”波兰开始,在不到10 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占领了波兰、挪威、丹麦、荷兰、比 利时、卢森堡、法国等七个国家。造成这些国家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 些国家在国防动员上的严重失误,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实际上,1939 年3 月波兰 就被德军包围了,但是波兰到8 月20 日才下达全国总动员令,战争开始48 小时,统帅部便陷于瘫痪,9 月底波兰全军瓦解。法国的情况更惨,在德军“闪击”之下, 全国不能适时转入战争轨道,兵力严重不足,生产迟滞,法军一周内就被击败。相 反,国防动员进行的快速有效,也会扭转战局。如1973 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 在遭到埃及、叙利亚的突然袭击10 分钟以后,就通过电台向全国发布了战争动员令,48 小时动员了30 万后备兵员,使以军总兵力从11 万猛增到40 多万,很快扭转了战局。西奈半岛以军的主力沙龙师,就是从预备役动员编成的,战争爆发第二天就 开赴运河前线作战,并在反击中率先突破运河西岸,重创埃军。这次战争以色列所 以迅速从被动变主动,可以说主要靠的是紧急动员。正如西方评论家所说:“如果说 埃及强渡运河是这次战争的第一次胜利,那么以色列的动员则是第二次胜利。” 现代战争,往往是不宣而战,突然袭击,陆地、空中、海上、电磁等领域同时 进行,前方后方都是战场。这对于处于战略防御地位的国家来说,是一场你死我活、 存亡攸关的考验。平时动员准备的如何,临战时的应急动员如何,战争进程中的持 续动员如何,对于战争的成败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国防动员的组织水平越高,就 能够做出快速反应,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紧急动员,实行战略展开,以稳定战 局,掩护国家转入战时体制,掌握战争初期的主动权。国防动员组织得不好,则会 在突发战争面前措手不及,被动挨打,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危及整个战局。

中国古代战争礼仪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古代战争礼仪 篇一:尔雅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答案完整版 1世界三人种不包括()。 A、尼格罗人种b、欧罗巴人种c、蒙古利亚人种D、非洲人种 2区分民不同民族的标准是()。 A、语言b、文化c、地域D、心理 3关于文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思想文化和制度文化三大类别b、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 c、民族语言是民族存亡之根D、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死攸关的问题4人类最早发现的头骨是肯尼亚1470号头骨。()我的答案:√ 5距今约八万年左右时,古人类开始分化成三大人种。()我的答案:×1关于顾炎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原名绛b、字忠清c、生于清末D、思想家、史学家、

语言学家 2“无科技不足以强国,无文化则足以亡种”出自()之口。 A、许嘉璐b、顾炎武c、严复D、胡适 3以下哪国的文化是原生文明?() A、日本b、中国c、朝鲜D、韩国 4民族文化消失,民族最终会走向消亡。()我的答案:√ 1“月亮是美国的圆”出自()之口。 A、胡适b、严复c、朱自清D、梁启超 2《国史大纲》的作者是()。 A、高尔基b、顾炎武c、钱穆D、胡适 3世界上古典哲学最发达的国家是()。 A、美国b、德国c、日本D、印度 4胡适把今人之过错推卸到两千年前的古人身上。()我的答案:√ 5科学技术和民族精神都可以从西方引进。()我的答案:× 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哪所学校的校训。() A、南京大学b、南开大学c、北京大学D、清华大学 2中国考古学之父是()。 A、苏秉琦b、梁思永c、李济D、王巍

“中国古代战役”的小知识

“中国古代战役”的小知识 在考试当中经常会遇到中国古代的战役,从炎黄二帝斗蚩尤,到中国与西方国家缔结的第一份国际条约《尼布楚条约》,战役千千万,今天就由小粉笔按照时间顺序给大家总结一下中国古代的战役。 01 史前战争 “涿鹿之战”:距今大约4600年前,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进行的一场大战,以炎黄部落联盟的胜利而告终。涿鹿之战后,有力地奠定了炎黄部落联盟占据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对于古代华夏族由远古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02 夏商周 “鸣条之战”: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族在汤的率领下,发兵讨桀,大败夏兵,夏朝灭亡。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的王朝至此宣告结束。汤建立商朝,定都亳(今河南商丘)。商朝中期,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又称殷商。 “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众伐纣,经过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攻进商都灭商建周,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相关典故:临阵倒戈。 03 春秋战国 “长勺之战”:公元前684年,春秋时期齐国与鲁国之间发生于长勺(今山东莱芜)的战役。是齐桓公争霸斗争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是鲁齐长期斗争中鲁国的一次罕见的胜利,间接促成齐鲁数年息兵言和。 相关典故:曹刿论战、一鼓作气。 “城濮之战”:公元前632年,春秋时期,晋国与楚两国在卫国城濮(今山东鄄城)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的诺言,令晋军后退90里,避楚军锋芒。待楚军深入,晋军大败楚军。 相关典故:退避三舍 “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战国时期,魏国围攻赵国首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孙膑率军围攻魏国首都大梁,使魏国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这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截击战,被后来的军事将领们列为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

中国古代战争年表

中国古代战争年表 夏商时期战争年表(约前21世纪—前1057年) 相传帝禹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夏禹攻有扈氏甘之战 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夏启攻益之战 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甘之战 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夏启攻河西之战 夏王仲康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夏胤攻羲氏和氏之战 夏王相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夏相攻东夷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夏少康复国之战 夏王相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中后期)浇灭相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夏少康灭浇之战 夏王槐时期(约公元前18世纪)洛伯与河伯之战 夏王芒时期(约公元前17世纪)商上甲微灭有易氏之战 夏王不降时期(约公元前17世纪)夏不降攻九苑之战 夏王桀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夏桀攻有施氏之战 夏王桀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夏桀攻有缗氏之战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商灭夏的战争 商王中丁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商中丁攻蓝夷之战 商代末年(约公元前11世纪)牧野之战—— 西周时期战争年表(约前11世纪—前771年) 周成王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攻录国之战 周康王二十五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康王攻鬼方之战 周昭王十六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昭王攻荆楚之战 周穆王十二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穆王攻犬戎之战 周穆王十七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穆王攻徐之战 周穆王三十七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穆王攻群舒之战 周共王元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共王灭密之战 周孝王元年(约公元前9世纪)周孝王攻西戎之战 周懿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周懿王攻犬戎之战 周夷王十七年(约公元前9世纪)周夷王攻太原戎之战 周厉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武公攻玁狁之战 周厉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中)周厉王攻戎之战 周厉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中)周厉王与淮夷之战 周厉王十七年(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周国人爆动 周共和二年(公元前840年)周抗玁允荆蛮之战 周宣王五年至三十九年(公元前823—前789年)周宣王对周边各族之战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周宣王攻玁狁之战 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周宣王攻戎之战 周宣王二十二年至三十八年(公元前805—前790年)晋穆侯攻戎之战周宣王三十二年(公元前796年)周攻鲁之战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周子多父攻郐之战 周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周攻六济戎之战 周幽王五年(公元前777年)秦攻戎之战

第五讲 国防动员_997009677

第五讲国防动员 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简称动员,是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对人力、物力、财力统一调动的紧急措施。 一、国防动员概述 (一)国防动员的产生与发展 国防动员与战争紧密相连,是战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前提条件,因此最早也被称作战争动员。 战争动员产生于奴隶社会时期,发展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期间。自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战争动员进入全面发展期间。尤其是20世纪规规模空前的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为战争动员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该时期战争动员的特点: 一是动员的规模空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加各国动员的总兵力达到1.1亿人。其中,德国为1700万人,日本近1000万人,苏联1136万人,美国1212.3万人,人力、物力、财力的动员量高于以往任何战争。 二是动员的范围进一步扩展。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真正将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全部纳入了战争动员范围,将工业、农业、商业、财政金融、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等经济部门进一步纳入了战时轨道,使得整个战争动员体系日趋完备,“综合动员”的性质日益明显。 三是动员呈现出持续性的特点。在整个战争期间连续多批次地实施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动员,已成为参战各国的普遍做法。 四是动员体制和制度不断完善。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各参战国纷纷建立或改组了战争动员机构,对战争动员实施统一的领导,如美国设立了战时资源委员会,法、德等国也分别设立了类似的专门机构。 与此同时,战争动员法规日臻完善。如德国的《战时授权法案》、日本的《国家总动员法》、英国的《紧急全权国防法案》、法国的《总动员法》和苏联的《关于战时状态法令》等,对动员的基本和重大事项都做出了规定。 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领导了多次战争动员活动。历次革命战争中,在毛泽东关于动员和武装群众、进行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实行全党动员、全民动员的方针,成功地实施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动员,为壮大人民军队、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如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邲之战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邲之战 邲之战,是春秋中期的一次会战,是当时两个大的诸侯国——晋、楚争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较量。在作战中,楚军利用晋军内部分歧、 指挥无力等弱点,适时出击,战胜对手,从而一洗城濮之战中失败的 耻辱,在中原争霸斗争中暂时占了上风。至于楚庄王本人,也因为此 役的胜利,而无可争辩地挤入史所称道的“春秋五霸”位置。 楚国虽然在城濮之战中遭到失败,但因为它长期以来都是南方地 区的大国,地广民众,物产丰富,兵力充裕,所以仍具备着东山再起 的实力。城濮之战后不久,楚国即同晋国讲和,以减轻晋国的压力, 转移晋国的视线。在达到这个目的后,楚国积极发展军力,伺机再次 北上中原,同晋争霸。 晋国方面自取得城濮之战胜利后,开始放松对楚动向的警惕,而 与原先的盟国秦之间产生了矛盾。矛盾的激化,是两国间先后几度兵 戎相见。其中最为的便是殽之战。是役,晋军虽然伏击秦军成功,使 对方“匹马只轮未返”,取得战役上的大胜;但是在战略上却是大大 地丢分,它使得秦晋同盟关系陷于瓦解,两国间战事频繁,秦国亲近 楚国,从而极大地牵制了晋的力量,这就为楚国再次北进中原提供了 客观上的协助。 楚国方面于是便利用这个机会,再次向中原地区用兵,扩张自己 的势力。它接连并吞中原南部的江、蓼、六等小国,并伐郑伐陈,使 之降服。接着它又先后迫使蔡、宋等国归附自己。楚庄王继位之后, 英明有为,在他的整治下,楚国的实力有了进一步的增强,甚至借出 兵讨伐陆浑之戎为名,公然陈兵于洛邑境内,向周天子询问九鼎之大 小和轻重。九鼎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楚庄王这样做,无疑暴露了他欲 取代周天子的用心。此举虽然遭到周臣王孙满的批驳,但是却充分反 映了楚国实力再度崛起的这个客观事实。 当然,楚庄王心里清楚,要真正号令中原诸侯,光征服陈、蔡等 国是不够的,而必须从军事上战胜晋国才能实现自己的夙愿。于是,

中国古代重要战争(春秋战国)-常识

中国古代重要战争(春秋.战国) 常识考查的范围极其广,而其中中国古代重要战争的考查频率极其高,并且考查的知识极其细致,对很多考生来说都是难点,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实现公职梦,乐恩教育将持续续为大家分享中国古代战争的相关考点。乐恩教育前期为大家分享的是上古到西周时期我国的主要战争今天乐恩教育为大家分享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战争。 长勺之战 时间:春秋 对战双方:鲁国与齐国 结果:鲁国胜 战争概述:长勺之战是在鲁国和 齐国之间进行的,齐桓公带领鲍叔牙 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凭借 曹刿的策略(曹刿论战)“一鼓作气, 再而衰,三而竭”(等对方敲三次鼓, 此时士兵们士气低落,再去攻打)最 终以少胜多,鲁国和齐国的士兵比例 是1:10。 城濮之战 时间:春秋 对战双方:晋国与楚国 结果:晋国胜 战争概述:两国开战后,晋文公 退避三舍,表面上是退后90里,其 实是诱敌深入,后退的时候埋下伏 兵,对方跟进的时候进行伏击,最终 晋国取得大胜。 补充:城濮之战中有典故退避三舍。晋国的国君晋文公叫姬重耳当年重耳到处流亡,后来到楚国,楚王问晋文公,自己凭什么要帮助他,晋文公对楚王说,如果以后两国打仗,自己将会退避三舍(一舍是30里,三舍是90里)。后来楚王真的帮助了他。城濮之战中晋文

公履行承诺,真的退避三舍。 桂陵之战 时间:战国 对战双方:齐国与魏国 结果:齐国胜 战争概述:当时魏国是强国,一 直想称霸天下,魏国攻打赵国,此时 赵国向齐国求救,按道理,齐国应该 奔赵国营救,但实际上奔魏国,庞涓 (魏国)看到自己后方被端,乐恩于 是引兵回救,后来在桂陵遭遇埋伏, 孙膑(齐国)取得大胜。(围魏救赵 的典故) 补充:桂陵之战是典型的孙庞斗智,注意“孙庞斗智”的“孙”不是孙武,而是孙膑。 马陵之战 时间:战国 对手:齐国与魏国 结果:齐国胜 战争概述:虽然庞涓在桂陵之战 中战败,但是魏国国力尚存,多年之 后重整旗鼓,再次攻打韩国,韩国向 齐求救,齐国前去救援。齐魏交战, 刚一交手,齐国败退,魏国追击,追 击过程中发现齐国灶具不断减少,误 认为齐军均逃散,追到马陵发现树上 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魏军中了埋伏,齐军乱箭齐发,最终庞涓自杀(减灶诱敌的典故)。“孙庞斗智”以孙膑完胜而终。 长平之战 时间:战国 战争双方:秦国与赵国

战斗动员令激励人心

战斗动员令激励人心 成功的战斗动员,能够鼓舞士气,感召军心,坚定战斗意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战斗动员令的写作要则和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战斗动员,是保证战斗胜利的一种思想发动。成功的战斗动员,能够鼓舞士气,感召军心,坚定战斗意志,增强必胜信念,为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因此,了解和掌握战斗动员的主要形式——战斗动员令的写作要则是十分必要的。 一、基本内容和表述要领 战斗动员令是我军统一规范的战斗文书,就其内容来说一般包括:敌军态势和企图;上级决心意图和部队任务;完成作战任务的意义;完成任务的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对各类人员的不同要求;完成任务的战斗口号等等。从上篇例文来看,其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作战的目的和意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常常从敌军的作战企图、战场态势、我军的部署决心说起,顺势引出本部队担负的作战任务。由于把战斗任务置于一定的战役战术背景,就能深刻地阐明完成战斗任务的重要意义。比如,上文开门见山地写出敌军之态势和企图,使广大指战员对敌情胸中有数,这样就能避免当糊涂兵,打糊涂仗。接着简明扼要地讲明了上级的歼敌决心和本部队要执行的战斗

任务。由于从全局出发,讲清了上级的作战意图,能使指战员对本部队所要完成的战斗任务的重要意义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最后以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语气,表达完成战斗任务的决心。 (二)分析完成战斗任务的有利条件,坚定作战胜利的信念。信念是构成战斗士气的认识基础和意志基础。只有坚信能够胜利,才能形成积极作战的心理状态,产生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毅力,去为夺取胜利而浴血奋战。因此,实事求是地分析完成作战任务的各种有利条件,是为了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念。如上文第二自然段,首先从战争的性质上肯定我们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战争,必将得道多助;继之以集团军的光荣历史、战斗英雄的模范事迹鼓舞士气;最后从力量对比、作战能力、天时地利等诸多因素对我军进行有利的客观分析,以振奋军心,增强部队战胜敌人的勇气。 (三)对各类参战人员,各军兵种,提出明确的战斗要求。现代战斗的整体性,决定了要夺取战斗的胜利,必须发挥各军兵种、各部(分)队、军政后各类指挥员和机关的合力。因此,在战斗动员令中,应着眼于调动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分别对各类参战人员、各军兵种、各部(分)队,特别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提出鲜明而严格的要求,鼓励大家同心同德为胜利而战。比如上文针对现代战争空前残酷与激烈的特点,对军人的精神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担任主攻任务的

从战争诗中窥探古代中国人战争观

古代中国人战争观初探 摘要战争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而沉重的话题,而在诗歌极为繁盛的古代中国,战争题材的诗歌也成了反应人们战争观的一面镜子。本文结合具体诗歌,从纵向(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的战争观)和横向(古代中国人战争观的分类)两个方面对古代中国人的战争观进行了简要分析。作者认为,在主观感知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古代中国人形成了以热爱和平、厌恶战争为核心的战争观,并逐渐将其升华为忧患意识并主导着中国人的传统思维。 关键词:古代中国人战争观战争诗歌热爱和平忧患意识 自进入人类社会以来,战争就成为一个伴随人类的永恒而沉重话题,纵览古今中外,我们几乎无法回避,尽管绝大多数人都不希望它的发生。无论战争的性质如何,它带给人们的结果却是大致一样的,那就是:马革裹尸和家园荒芜。 战争观,通俗说就是人们对战争的看法,简言之,它是“人们对待战争的态度及与此相关的问题的看法的基本观点,包括战争的性质、战争的后果、制止战争的途径等问题。说穿了,就是人们对战争的态度问题”1。而战争诗是以战争为题材或背景的诗歌,即“凡由战争牵动的社会各个层面及其所引起诗人心理波澜的动荡而形成的诗歌”2都可视作战争诗。从这个意义上讲,战争诗与军旅诗和边塞诗有交集而又不完全相等,军旅诗和边塞诗中涉及战争的内容才可称为“战争诗”。显然,一定时期的战争观是会影响到该时期战争诗的创作的,反过来,通过分析某时期的战争诗的创作特点也能得出该时期的战争观。 接下来,本文试图从纵向(即按照中国历史的发展,不同时期人们的战争观)和横向(即从中国人战争观的分类角度)两个方面,结合具体诗歌简要阐释古代中国人的战争观。 纵向分析 一、《诗经》中的战争观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余年的诗歌305首,对日后中国诗歌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据统计,《诗经》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诗篇是直接或间接描写战争的(数据来源:吴培德《诗经论集》)说明当时战争尽管规模也许不太大,但却是很频繁的。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控诉战争的残酷,着重描写了征夫、思妇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心声。 我们在中学时期就耳熟能详的一首小诗《小雅·采薇》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忆当初,正值春风和暖、柳絮飘飞时,和家人洒泪告别,踏上征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而现在,已是雪花纷飞的隆冬,自己总算踏上了归程,“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此时的 1李艳辉.中国古代战争观及其影响下的魏晋隋唐战争诗 2张廷杰.宋夏战事诗题材分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