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州南沙保税港区产业发展规划

广州南沙保税港区产业发展规划

广州南沙保税港区产业发展规划

广州南沙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

2009年2月

目录

一、产业发展现状与环境 (1)

(一)发展现状 (1)

(二)发展环境 (6)

二、产业发展指导思想、目标和思路 (14)

(一)指导思想 (14)

(二)发展原则 (15)

(三)发展目标 (15)

(四)发展战略 (16)

(五)发展总体思路 (17)

三、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18)

(一)规划产业类型 (18)

(二)港口作业 (18)

(三)仓储配送 (20)

(四)出口加工作业 (21)

(五)贸易展示 (22)

四、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22)

(一)港口装卸业务布局 (22)

(二)物流业务布局 (23)

(三)出口加工业务布局 (23)

(四)集中查验业务布局 (23)

五、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24)

(一)完善保税港区机构设臵 (24)

(二)全力推进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和封关验收工作. 24(三)加快推进保税港区招商引资工作 (25)

(四)尽快完善南沙保税港区集疏运体系 (25)

(五)依托保税港区打造华南国际航运和物流中心. 25

2008年10月18日,广州南沙保税港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成为国内继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宁波梅山、广西钦州、厦门海沧、青岛前湾之后获批设立的第9个保税港区。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广州南沙保税港区的批复》(…2008?93号)明确提出,要求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国务院《批复》有关要求,特制定本产业发展规划。

一、产业发展现状与环境

(一)发展现状

广州南沙保税港区位于广州南沙开发区东南部,规划占地面积约7.06平方公里,由五个地块组成:包括位于龙穴岛南部的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4个5万吨级码头及后方堆场、物流园区一期及江海联运码头一期、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6个5万吨级码头及其后方堆场、公共查验区四个地块,以及与龙穴岛隔江相望的广东南沙出口加工区地块。在功能上,南沙保税港区可分为港口作业区、物流作业区、出口加工作业区、江海联运作业区和公共查验区。

1.港口作业区

广州南沙保税港区港口作业区由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4个5万吨级深水码头和二期6个5万吨级深水码头组成,其中一期码头2004年8月建成投产,二期码头2007年9月建成投产。广州港南沙港区深水码头建成投产以来,充分发挥综合物流成本低的优势,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2005年达108万标准箱,2006年达241万标准箱,2007年达443万标准箱,2008年达638万标准箱,年均增长80.8%。到目前为止,南沙港区拥有的国内国际航线已达近三十条,世界排名

前10位的国际班轮公司已经有9家进驻开展业务,中远、中海、马士基、地中海、达飞、长荣等世界著名航运公司在南沙港区共开辟了19条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覆盖了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地中海、红海、东南亚等地区。

在南沙港区跨越式发展的强力拉动下,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2008年超过1100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18.8%,世界排名从2007年的第12位前移到世界第7位,成功超越荷兰鹿特丹港、台湾高雄港等知名港口,首次跻身世界集装箱港口前十强之列。

2.物流作业区

2004年,南沙开发区就开始依托南沙国际物流园区一期项目,规划建设广州南沙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2004年9月,南沙开发区通过广州市政府将设立广州南沙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的请示上报海关总署。同年9月27日,海关总署正式复函广州市政府(署加函…2004?350号),同意广州南沙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按照“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模式运作和管理。在海关总署及广州海关的指导下,南沙开发区完善了保税物流中心范围内的基建、供电、供水、监控、物流仓库等基础设施,中心信息系统已通过海

关总署属下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的现场部署和联调,各项监管设施已通过广州海关预验收,并于2007年初开始试运作,当年两仓进出仓量即达2万吨。

2008年12月,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发文正式批准南沙国际物流园区一期出口监管仓列入我国第二批享受“入仓退税”政策的扩大试点范围,成为广州市及广州海关关区第一批享受“入仓退税”政策的出口监管仓。保税物流政策的逐步完善大大促进了南沙国际物流园区物流业务的发展,当年仅出口监管仓就完成4800多票货物的进出仓审批,进仓货量达2.47万吨、货值4854万美元;两仓进出仓量总计超过5万吨,比上一年度翻了一番。

南沙保税港区获批以后,物流作业区招商引资工作大大提速。由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和欧洲最大石化产品材料生产供应商北欧化工公司合资创立的博禄公司25万吨塑料粒子保税物流中心项目1月20日在物流作业区顺利奠基,总投资5109万美元,年储存、包装、配送聚乙烯及聚丙烯散装颗粒25万吨,预计每年能为保税港区带来25亿元人民币的进口业务和2.4万标箱以上的物流量。在上周于香港举办的投资推介会中,南沙开发区还与为日本松下电器提

供物流服务的香港天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和为法国家乐福提供物流服务的香港胜记仓集团签署了投资意向书,为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开门红。此外,日本三井物产正在洽谈在物流作业区内建设为在华日资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仓储配送中心,国内外著名第三方物流企业中远物流、中外运、DHL、全球国际、马士基物流、UPS等纷纷表示将加快整合珠三角业务,以便尽快在南沙保税港区内开展配送、国际中转、拼箱出口、供应商库存管理等物流业务。

3.出口加工作业区

广东南沙出口加工区200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2008年7月顺利通过海关总署等国家九部委联合验收。目前已有总投资约1.4亿美元的4个项目进驻出口加工区,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日本出光投资2300万美元设立了出光复合工程塑料(广州)有限公司,日本日立电动工具投资6000万美元设立了广州日立工机有限公司。此外,总投资达3000万美元的广州名仕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水果烟草项目和总投资超过2000万美元的嘉威项目也正在加紧推进筹建工作。根据国务院有关批复,广东南沙出口加工区在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封关验收后将不再保留,成为广州南沙保税港区的出口

加工作业区。

4.江海联运作业区

南沙江海联运作业区规划岸线总长1100米,纵深239.7米。项目分两期开发,其中首期规划岸线长671米,投资约6.4亿元,计划建设6个1000吨级多用途泊位(结构按3000吨级预留)。项目2007年4月已取得市规划局核发的江海联运码头一期工程项目用地红线,目前正在推进前期工作,计划明年下半年建成投产。

5.公共查验区

南沙保税港区公共查验区规划面积0.14平方公里,已建成48个公共查验平台,12个冻品专用查验平台,6车道的出入通道,810平方米的监管仓库,完善了电子地镑、H986X 光机、查验单位专用监控室、专用办公和休息场所、人员专用通道等,已能满足保税港区运作的需要。

(二)发展环境

1.优势

(1)高速发展的临港工业

为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布局,2001年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南拓”的城市发展战略,依托南沙地

区优越的地理区位和良好的深水岸线,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临港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2002年4月,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在南沙主持召开“推进南沙开发现场会”,提出要通过南沙大开发,培育广东省新世纪继续率先发展的增长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临港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广州中心城市对珠三角、全省乃至华南地区的辐射带动功能,增强珠三角乃至全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粤港经济合作在更高层次上发展。

2002年以来,经过6年多的大开发,南沙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了以港口物流和服务外包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以汽车、钢铁、造船、石化、重型机械装备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等三大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据初步统计,从 2002年到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从61.73亿元增长至360亿元,增长4.83倍;工业总产值从108.08亿元增长至1001亿元,增长8.26倍;固定资产投资从13.72亿元增长至190.29亿元,增长12.87倍;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1.26亿美元增长至53.15亿美元,增长3.72倍。南沙临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高度集散的贸易枢纽

广州港是我国内贸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内、外贸货物中转港和集散地之一。2007年广州港完成内贸集装箱吞吐量586.6万标准箱,位居全国第一,目前内贸集装箱班轮航线已超过40条, 基本覆盖我国沿海主要海港和华南各主要中小码头。根据广州港总体规划,南沙港区以发展外贸集装箱运输为主,目前南沙港区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已达24条,可通达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地中海、红海、东南亚等世界各主要港口。因此,以广州港南沙港区为依托建设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可以通过“水水转运”的方式,充分发挥广州港作为华南地区内、外贸货物中转的枢纽节点作用,切实降低内、外贸货物中转的成本,实现珠三角经济区与国内、国际市场的有效连接。

(3)基础雄厚的港口物流

继2004年9月28日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4个5万吨级多用途泊位投产后,2007年9月29日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6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全部建成投产。随着全球排名第一的集装箱运输公司丹麦马士基、全球排名第六的中海集运、全球排名第七的中远集团等国内外船运巨头陆续参股投资

一期和二期码头,南沙港区开辟的外贸航线迅速增加,集装箱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世界排名前10位的国际班轮公司已经有9家进驻南沙港区开展业务,马士基、地中海、达飞、长荣等世界著名航运公司在南沙港区共开辟了24条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2005年南沙港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8万标准箱,2006年完成241万标准箱,2007年完成443万标准箱,2008年完成648万标准箱,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4)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

规划的南沙保税港区位于珠江入海口,有得天独厚的江海联运优势。南沙港区出海航道2007年已浚深至-15.5米,2009年将进一步浚深至-17米。通过珠江水系发达的内河航运可将保税港区的功能优势快捷、经济地辐射到珠三角中西部地区以及珠江流域的广西、贵州等省区,可充分发挥江海联运便捷、环保、价廉、节约能源等运输优势;南沙保税港区的陆路交通网络非常完善,多条高快速道路通往港区,南沙铁路已纳入铁道部“十一五”规划。同时,它可以利用周边的五个国际机场实现空海联运。

(5)亟待整合的保税功能

规划的广州南沙保税港区范围内,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和二期码头已全部建成投产,南沙出口加工区首期工程2008年7月9日已顺利通过国家海关总署、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正式验收,南沙国际物流园区一期项目2007年初已根据海关总署和广州海关的批复按照“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模式进行运作,南沙港区一类口岸已通过国务院审批对外开放。设立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只需将现有特殊监管区功能进行整合,充分利用现有的监管设施和监管人员,不需要增加新的特殊监管区和新的建设用地,符合国家对特殊功能区进行整合和土地集约利用的调整方向,是对我国特殊监管区域发展的一种有益探索。

2.劣势

(1)口岸通关环境有待改善

南沙港区口岸整体通关环境有待进一步提高。南沙港区的口岸部门是新组建成立的口岸部门,与其他口岸相比,通关环境还有待提高,一些口岸辅助公司的收费普遍较贵,这就迫使部分客户仍选择周边的深圳或香港作为进口口岸。

(2)周边港口竞争激烈

珠三角大型集装箱港口相对集中,方圆100公里范围内

集中了香港港的葵涌、青衣,深圳港的盐田、赤湾、蛇口、大铲湾,以及广州港南沙港区等大型集装箱作业港区。同时,新的大型集装箱码头还在规划建设,如深圳盐田三期扩建工程、大铲湾二期,珠海港高栏港区二期等集装箱工程。广州港南沙港区处于高速快速发展的珠三角港口群之中,外贸集装箱运输发展竞争十分激烈。

(3)中小二类货主码头众多、箱源分散

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货主码头点多面广,十分分散,各外贸进出口企业往往选取择在就近的小码头通过驳船喂给到香港或深圳港进出口。由于这种运输方式的存在,导致箱源难以集中,同时这给航运公司的运作,特别是在箱体的调运和堆存方面,带来不必要的成本支出,班轮公司普通对这种集装箱运输方式感到无奈,这也将对南沙港区开辟外贸航线带来影响。

(4)码头相关配套设施设备不完善

南沙港区作为一个新港区,目前港区航运市场专业化程度较低,其报关、船代、贷代、拖车等相关生产性配套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对于港区生产、生活人员来说,交通、银行、商业等基本生活配套设施也尚未完善。

(5)公路集疏运比例过低

虽然南沙港区在对连接上建有专用的南沙港快速路,但是外贸箱集疏运方式主要以水路为主,2008年拖车集疏运量仅占总箱量的20%,远未能达到同类型成熟港口的公路集疏运比重,港区外围疏港高速路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南沙,深圳,香港这三港之间的水路距离约为30-50公里,对粤西的货源而言,其到达上述三港的水路运距相差不大。公路运输虽然南沙比较方便快捷,但公路运费相对水运较高,加之目前南沙港区与深圳、香港港口在品牌上的差距,这使得粤西部分潜在箱源选择直接水运至深圳或者香港。这对南沙港区的综合竞争力产生影响。

(6)出海航道不能满足部分大型集装箱船舶全天候双向进出港区

从营运船型看,目前船公司在欧洲航线上投入的船型一般为6000TEU以上的大型集装箱船,吃水在-13.0米以上,南沙港区至珠江口段的出海航道已浚深至-15.5米,但250米的航道底宽,尚未能满足5000TEU以上的大型集装箱船舶双向航行的需要。

3.机遇

面向外部世界,南沙保税港区的发展存在很多机遇,具体表现为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海运集约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深入人心,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全面落实。

4.挑战

面对上述机遇,南沙保税港区开发建设过程中遭遇的挑战有以下方面:一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类产业集中开发区域的压力下,如何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实现产业合理布局;二是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化为具体的产业项目并产生具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如何应对周边港口的竞争激烈;四是如何充分发挥保税港政策优惠、转变原有的经济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

表1 广州南沙保税港区的SWOT

二、产业发展指导思想、目标和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将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建设成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国际采购中心、转

口贸易中心和出口加工中心,并带动临港加工、国际货运代理、船舶代理、金融、保险等关联产业的大发展,为珠江三角洲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最为便捷的货物进出口通道,努力成为珠江三角洲中西部地区乃至我国华南地区经济腾飞的主要国际物流基地。

(二)发展原则

有利于促进广州“亚洲物流中心”建设;

有利于提升广州港南沙港区的国际竞争力;

有利于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和港口优势;

有利于生态保护支持区域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技术含量。

(三)发展目标

1.近期目标

将广东南沙出口加工区一期(0.83平方公里)、物流园区一期(0.54平方公里)、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6个泊位及后方堆场(2.24平方公里)和公共查验区(0.14平方公里)四部分共3.75平方公里范围作为南沙保税港区一期验收范

围,力争在2009年上半年通过国家海关总署、发改委等十一部委组织的联合验收并投入使用。未参加保税港区一期验收的3.31平方公里区域,待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具备验收条件后,再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验收申请,通过正式验收后纳入保税港区范围。

2.中远期目标

广州南沙保税港区面积扩大至龙穴岛更大的范围内,使保税港区政策适用于所有有政策需求的企业,极大地提高该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四)发展战略

1.以港兴业战略

以南沙保税港区为龙头,加快推进南沙港区三期集装箱码头、粮食及散杂货码头和疏港铁路、公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国际化大港口发展的格局。依托南沙保税港区,完善保税物流体系,带动港口物流业及交通运输业发展,形成大港口带动大物流、大工业和大服务发展的格局。

2.大项目带动战略

充分发挥保税港区的政策功能优势,围绕临港产业和开

放型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相关大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进入南沙开发区发展,以大项目的“四两拨千斤”之力,推动南沙开发区临港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集约化发展战略

设臵准入条件,实行选商引资,重点发展资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好的高增长企业及项目,限制引进和发展能耗物耗高、占地多和污染重的企业及项目,加强对临港企业发展的能耗考核,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利用的新技术,促进产业集约化发展。

(五)发展总体思路

切实发挥南沙保税港区在促进产业集聚和物流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其联接国内外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按照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积极引导现代生产型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入区发展,大力发展“船东总部经济”,将南沙保税港区建设成为国际化、多功能、综合性的国际物流中心和华南国际航运中心的组合营运中心。

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新兴产业园区

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新兴产业园区 土地供后评价实施细则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支持新兴产业园发展的用地管理意见》(以下简称《用地管理意见》),为便于政策实施,做好新兴产业园土地供后评价工作,明确新兴产业园土地供后评价指标体系及操作办法,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已认定的南沙新区(自贸片区)的新兴产业园,包括新增新兴产业园、通过申请认定的改造型新兴产业园。 第三条评价工作小组。产业园区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产业园办)牵头,发展和改革局(以下简称发改局)、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以下简称工科信局)、商务局、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以下简称国规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安全监管局)等职能部门及第三方评价机构联合组成土地供后评价工作小组。 第四条评价方式。通过对照园区前期协商一致的指标体系,根据园区实际情况,由相关职能部门及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评估及打分实施供后评价。 第五条跟踪监管。产业园办联合其他职能部门,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新兴产业园区数据库及填报系统,相关部门对新兴产业园区进行全过程动态监管。

第六条指标体系。本着协商一致、公平公开的原则,各园区的供后评价指标体系均根据园区特点在其申请认定为南沙区新兴产业园区的同时予以明确。 第七条指标体系设置。园区申请认定为新兴产业园阶段,产业园办组织有关职能部门与第三方评价机构共同提出园区土地供后评价的指标体系(初稿),再由项目责任单位与园区投建方研究谈判,形成最终园区供后评价指标体系(终稿),作为项目准入审议相关材料之一。 指标体系在通过相关审议后,作为投资协议的附件,明确园区投建方相关承诺指标。 第二章评价指标体系 第八条指标体系内容。设立园区建设、园区发展、园区产出三个一级指标,占比各20%、40%、40%,总分100分,对园区进行土地供后评价。 根据园区产业特点,由产业园办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及第三方评价机构根据园区建设、园区发展和园区产出选取若干二级指标,设定权重和理想值。 第九条园区建设。下设建设进度、建设时序和安全施工等二级指标,考核园区是否按前期承诺的时序、进度和安全施工等要求推进完成园区开发建设。 第十条园区发展。下设园区规范管理程度、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占比、产业培育、创新成果(研发投入强度、每万人发明专利量)等二级指标,考核园区在园区规范管理、主导产业集聚程度、创新驱动等方面情况。

关于广州南沙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

关于广州南沙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分析 广州市南沙区,位于广州最南端、珠江虎门水道西岸,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之处;东与东莞虎门镇隔江相望;西与中山、佛山顺德接壤;北以沙湾水道为界与广州番禺隔水相连;南濒珠江出海口伶仃洋。地处珠江出海口和大珠三角洲地理几何中心,是广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距香港38海里、澳门41海里。南沙区下辖6个镇和3个街道,总面积783.86平方公里,占广州总面积的11%。具体地理位置见下图: 图1.南沙地理位置 一、总体简介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5年3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审议通过广东(三大片区:广州南沙自贸区、深圳前海自贸区和珠海横琴自贸区)、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

由上述两表对比可知,南沙近年经济发展较快,各项指标在广州全市的比重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固定资产投资、港口货物吞吐量和进出口等方面在广州全市日益重要。 此外,和广州其他各区对比,可知自建设南沙自贸区以来,南沙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项目投资等方面的增长一直位居全市各区前列,具体如下表所示:

二、国家政策 1、中央和省市政策 自2015年中央批复建立广东三大自贸区以来,中央各部委、广东省政府以及广州市政府及各级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南沙自贸区的加

汇总和归纳中央及省市的政策文件,我们可知广州南沙的国家定位、功能及

三、发展现状 1、交通设施建设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截至2017年4月,南沙区高快速公路已建成169公里,连通南沙至东莞的虎门大桥二桥主塔基础施工全面完成。 在道路和机场建设方面,区内蕉门河“双桥”建成通车,凤凰一、二、三桥及凤凰大道全线贯通。广州第二机场商务机场已完成立项选址工作。

保税区发展现状_绩效和转型分析_以宁波保税区为例_俞顺洪

一、我国保税区发展现状 保税区具有自由贸易、出口加工和保税仓储等功能,能集聚国内外资源和连接国内外市场,是区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自从1990年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设立后,经过22年的发展,我国目前已经有12个保税区,14个保税港区,18个综合保税区,5个保税物流园区;①保税区的各项功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国际贸易、吸引外商投资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2010年、2011年全国保税区进出口总值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分别为 1,558.50亿美元和1,950.65亿美元。其中增速在40%以上的保税区达到4家,宁波保税区增幅达 到68.3%。2011年宁波保税区进出口中总值为 7,640,156美元;受金融危机影响下降较为严重的 仓储转口贸易进出口2010年开始回升迅速,实现进出口额1,024.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3%,占保税区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5.7%,比重较2009年提升2.3个百分点。宁波2011年外贸进出口总值1,447,551万美元,同比增长8%。② 招商引资卓有成效。由于自身的功能特点和政策优势,保税区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投资落户。2010年共新批企业4,569家,比2009年增 长12.8%;吸引投资额208.31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21.4%。投资主要集中在天津港和大连保税区,占全国保税区总量76.2%。③其中宁波保税区 2011年新注册企业545个,同比增长7%。投资 总额24,523万美元;同比增长150%。④ 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现。这表现在出口加工业、货物贸易和物流业发展迅速。2010年全国保税区完成商品销售额15,325.24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4,060.33亿元,实现物流企业营业收入 3,731.61亿元。⑤其中,2010年宁波保税区完成电 子信息产业产值453.95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 31.3%,占全国保税区总量39.3%;2011年实现 物流企业营业收入576,951亿元。④各保税区形成的各种主导产业通过聚集经济和乘数效应,带动毗邻区域的其他产业发展,并且由于其技术外溢提升了本区域的劳动生产率。 由上可知,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保税区对于外贸的增长以及地区经济的拉动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保税区拥有的政策优势逐步弱化:①关税大幅下降。入世10年中国的平均关税从15.3%降到了9.8%,并且还有很大下调空间。②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的实施。③入世后,必须满足WTO 的国民待遇和非歧视性原则。 ④出口加工区的迅速发展。 保税区发展现状、绩效和转型分析 ———以宁波保税区为例 笪俞顺洪 (浙江行政学院,浙江杭州311121) 眼摘要演入世后,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弱化、优势缩减,保税区面临发展方向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保税区发展的现状,结合宁波保税区发展的绩效和发展障碍分析,指出保税区的未来在于向自由贸易园区转型,其转型目标模式是综合型自由贸易园区。 眼关键词演保税区;自由贸易园区;绩效眼中图分类号演F752 [文献标识码]A 眼文章编号演1673-0461(2013)02-0051-06 收稿日期:2012-09-13网络出版网址: 网络出版时间:基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海洋经济背景下的浙江自由贸易区建设》 (2011N079)。 作者简介:俞顺洪(1975-),男,浙江永康人,经济学博士,浙江行政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2013年2月第35卷第2期 当代经济管理 CONTEMPORARY ECONOMY &MANAGEMENT Feb.2013Vol.35No.2 2013-01-22 10:46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5419051668.html,/kcms/detail/13.1356.F.20130122.1046.201302.51_009.html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四周年十大制度创新成果 一、打造全国领先的“零跑动+即刻办”政务服务模式 创新全流程网上办理方式,优化线下窗口办事体验,推出政务服务集成改革方案。“零跑动”集合信任审批、电子材料、电子证照、物流快递等多种举措,利用可视化技术提供在线查询进度和全程导办服务,实现网上申办、网上审批的全流程网办。全区“零跑动”事项达1192项,比率提高至65%。“即刻办”通过精简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对个人办理的七类政务服务事项及企业办理的四类政务服务事项即来即办、结果立等可得。目前已实现11类343项政务服务事项“即刻办”,办理时限压缩93%,最大限度减少企业群众办事到场次数和等候时间。线上线下双通道同步提速,提供更多办事选择,全面提升办事体验。 二、首创“交地即开工”项目审批新模式 创新带设计方案出让项目审批办法,在产业园区内试行带方案出让项目“交地即开工”,将普通工程建设项目的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4个审批阶段合并为施工许可、竣工验收2个阶段。通过完善并联审批和告知承诺制等措施,同步办理原先需要逐步办理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项目核准或备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设计方案审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施工许可证等审批事项。借鉴香港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审批方式的先进理念,试行带设计方案出让项目取得用地后立即办理施工许可证。2月18日“丰泰”项目成为全国首例交地即开工项目,标志着南沙“交地即开工”改革顺利实施。 三、构建国际一流供电服务体系 出台广州首个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地方规范性文件,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推出系列全国领先的电力服务举措。采用低压供电,实现企业零成本接电。执行“二证受理”,办电环节精简为2个,低压客户平均接电时间控制在10天内。以“互联网+”服务实现足不出户申请办电。推行套餐式用电综合解决方案,推广临电租赁共享服务、全国首创电力服务保险产品“电能保”、实行停电补偿机制等。深化售电侧改革,为企业累计节约电费3.25亿元。建设用电高可靠性示范区,实现年平均停电时间不超过2分钟,比肩国际一流的香港电网水平。权威第三方机构评估显示,2018年自贸区南沙片区“获得电力”全球模拟排名跻身第3位。 四、打造快速退税服务新模式 率先推出快速退税服务,通过优化再造退税业务流程,全面实现增值税一般退税1天办结、出口退税3天办结。对符合增值税一般性退税条件的增值税及附加税费退税申请,办结时间由10天压缩到24小时以内,用时缩短90%。对无审核疑点的出口退税申请,办结时间压缩为3个工作日,比规定时限缩短70%。将监管重心从“事前审批”转向“后续监管”,以数据管理、智能监管、

广州南沙新区规划方案出台

广州南沙新区规划方案出台 日前,在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召开的南沙新区开发建设现场会上,备受关注的《广州南沙新区总体概念规划综合方案》正式公布。据了解,在广东省与广州市政府的合力推动下,南沙新区有望成为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国家级新区。 定位粤港澳融合区 广东省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在会上的汇报中介绍了南沙新区规划方案。方案将广州沙湾水道以南、原属番禺区的大岗、榄核和东涌三镇划归南沙新区管辖,规划人口规模200万人左右。这一方案未将东莞两镇和中山四镇纳入,与最早透露的方案相比瘦身不少。调整后,南沙新区规划总面积为80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57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33平方公里。据称,这一区划调整尚需争取国务院批准。 规划方案将南沙的功能定位为"共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的示范区、探索新型城市化模式的先行区、创新社会管理的试验区、率先形成与港澳营商环境接轨的融合区、建设珠三角城市群综合服务的共享区"。未来,南沙新区将大力发展商业商贸、科技创新、教育培训、航运物流和信息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以及高端临港工业和海洋产业。 三片区建设近期启动 据介绍,南沙新区建设初步设想分三个阶段进行:起步阶段至2012年,基本完成南沙新区的行政管理架构配置,区划调整,规划和政策体系建立,国家级新区的架构基本形成;第二阶段到2015年,南沙新区大框架、大格局趋于完善,完成总体功能构建;再过10年,即到2025年,实现跨越式发展,一个全新的国家级新区,岭南生态水乡之都初步建成。 张广宁表示,按照成熟一片、启动一片的要求,结合目前开发条件,确定南沙新区"实施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起步区"约为60平方公里。他透露,近期将有三个片区建设启动,包括北部的以庆盛交通枢纽为依托的教育培训、创新、高端医疗合作区;中部的以明珠湾城中心区为依托的商业服务和金融创新合作区;以及南部的以珠江交通枢纽为依托的粤港澳数据特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区。这三个片区将构建南沙新区近期以"一中心、两枢纽"为基础的粤港澳区域合作格局。 据了解,目前,在南沙区注册的上市公司仅有东凌粮油一家,在南沙设有基地的上市公司有广船国际、中远航运等。随着广州市相关政策的推进,包括广州浪奇、珠江啤酒等公司已在南沙储备有地块并进行搬迁。此外,与南沙新区概念相关的公司还有粤水电、粤高速A、广弘控股、广州药业、白云山A等。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全文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全文 前言 广州南沙新区(以下简称“南沙新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端,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产业基础坚实,发展潜力巨大,辐射带动范围广阔,与港澳合作紧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年)》提出建设南沙新区等合作区域,作为加强与港澳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合作载体的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将南沙新区打造成为“服务内地、连接港澳的商业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临港产业配套服务合作区”的精神,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引领珠三角转型发展,探索科学发展新模式,促进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范围为广州市沙湾水道以南区域,包括南沙街、珠江街、龙穴街、黄阁镇、横沥镇、万顷沙镇、东涌镇、榄核镇和大岗镇,2011年总人口 73."6万人,规划面积约803平方公里,规划期为2012至2025年。 本规划是指导南沙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基础和战略意义 (一)发展基础。 ——区位条件优越。南沙新区地处珠江出海口,是大珠江三角洲地理几何中心,距香港、澳门分别仅38海里和41海里,是珠江流域通向海洋的重要通道,也是连接珠江口两岸城市群的枢纽节点和我国南方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 ——经济发展迅速。经过近十年来的开发建设,南沙新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奠定了进一步开发开放的坚实基础。2011年南沙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1亿元,是2002年的9倍多;税收总额达235亿元,是2002年的26倍。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港区等发展态势良好,汽车、造船、重大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和航运物流、科技创新、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临港现代产业初具规模。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规划概况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概况 2010-08-31 (一)基本概况 2008年5月2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广西钦州保税港区,这是继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宁波梅山之后的全国第六个保税港区,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保税港区。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是我国西部沿海唯一的保税港区,是中国距东盟最近的保税港区,地处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和西南地区出海的最前沿,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平台和强力引擎。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规划总面积10平方公里,由码头作业区、保税物流区、出口加工区和综合服务区组成,一期2.5平方公里已建成;2010年1月至5月份的集装箱吞吐量相当于2009年钦州港全年集装箱的吞吐量的一半,跃居环北部湾各港口前茅;钦州原有储备库项目全部完工;目前已开通每周5班至香港的航线、中海集团5000TEU南北直航航线,即将开通至台湾、东盟的航线;中海运、中外运等12家航运、物流公司已经进驻;一期只剩7个地块500多亩土地,众多企业提出项目申请,保税港已成为投资的热土,发展前景无限广阔。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鸟瞰图、分期建设规划图、功能分区图

(二)六大优势 1.一、区位优势: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地处中国西南经济区、华南经济圈、东盟经济圈 的结合部,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 2.二、交通优势:地处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的最前沿,周边 拥有铁路、高速公路、快速公路构成的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集疏运体系,距香港仅456海里、新加坡1485海里,到昆明仅940公里、重庆仅1320公里。 3.三、政策优势:全国唯一列为整车进口口岸的保税港区,享受保税港区保税、退税、 免税等特殊优惠政策、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等优惠政策,成为政策的高地。4.四、成本优势:广西保税港区土地、水电、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低,企业利用 保税港区开展经营活动可以降低综合成本。 5.五、管理优势:按照一线开放、二线管住、区内自由、进区退税和集中申报的原则, 对全区域内进行封闭化、信息化、集约化的监管,为企业简化手续、节约时间。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等口岸监管单位,以及外汇、工商、税务、公安等行政部门都在保税港区设立分支机构,为保税港区的监管、区内企业的运作提供服务。 6.六、联动优势:毗邻地区拥有18平方公里钦州港综合物流加工区、138平方公里 的钦州港工业区,政策功能互补,产业联动发展,经济腹地广阔。

广州坐拥海陆空保税物流体系直面深港竞争

广州坐拥海陆空保税物 流体系直面深港竞争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广州坐拥海陆空保税物流体系直面深港竞争 “发展保税物流将是广州打造亚洲物流中心的重要举措。”8月26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唐航浩在“2010广州(南沙)保税物流业务介 绍会”上表示。 随着今年7月份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获批成为全国第十个综合保税区,广州一跃成为国内首个具备空港、海港和陆路三方面保税形态的省会城市,广州打造“国际性物流中心”目标再进一步。 “海陆空”保税物流体系 早在2003年出台的《广州物流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便提出,以打造亚洲现代物流中心为目标,加快推进保税物流特殊监管区域和物流建设。 “计划到2010年,物流成本占广州GDP的比重下降到13%左右,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的比重达到23%左右,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为广州市主要基础 产业和主要支柱产业之一。”《纲要》提出。 截至2008年底,国家前后批准设立南沙保税港区和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并赋予南沙和白云空港出口监管仓享受“入仓退税”政策。2008年12月 26日,广州保税物流园区正式封关试运行。 到了200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2008-2020)》更明确指出,支持珠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深度合作,现代物流 是其中发展的重点之一。

“从1996年的15个,到2010年的近百个,保税港区、保税区建设迎来了高峰。”唐航浩表示,目前广州市保税物流体系已基本成型,“北部的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南部的南沙保税港区和东部的广州开发区保税物流园。海陆空三区对接,互为补充的格局为广州保税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和软件基础。” 广东合捷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耀新认为,货物可以在保税港和保税物流园区作保税库存,然后再出口,加上区内交易免税,这些都对企业减低仓储成本和交易成本有很关键的帮助。该公司去年在博禄南沙塑料粒子物流配送中心项目中中标,负责将产品进行再包装和配送。 今年初,广州市国际投资促进中心与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合作调研,深入研究广州保税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潜力,并形成了《广州保税物流产业调研报告》(下称“报告”)。 该报告负责人杨文成对记者表示,对比了上海、苏州、深圳以及香港等城市后发现,除了个别地区有暂免营业税和少量临时性财政补贴以外,广州与其他地区并无太大区别,但在国际运输网络方面,广州的潜力还有待开发。 据统计,2008年,广州市共完成货物运输总量亿吨,同比增长%。其中,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达万人次,同比增长%,居内地机场第二位;货邮吞吐量完成万吨,占内地机场第三位;广州港货物吞吐量亿吨和集装箱万标箱,分别增长%和%,国内排名分居第三和第五。

广州南沙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

广州南沙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 本报广州9月15日电(记者罗艾桦)《国务院关于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批复》已正式下达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广东省发改委。《批复》同意广州南沙新区为国家级新区,南沙新区的开发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至此,广州南沙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之后的我国第六个国家级新区。 《批复》明确了南沙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重点工作、政策支持。《批复》要求,规划实施要以深化与港澳全面合作为主线,以生态、宜居、可持续为导向,大力推进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努力把南沙新区建设成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新型城市化典范、现代化产业新高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和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为全面推进珠江三角洲转型发展、促进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构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发挥更大作用。 据悉,南沙新区规划面积共800多平方公里,位于珠三角中心,距香港38海里、澳门41海里,由目前的广州市南沙区和番禺区的大岗、榄核、东涌三镇划归组成,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三个粤港澳合作平台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 南沙新区获批为第六个国家级新区 来源:上海证券报时间:2012-09-12 09:51 新华微博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已于近日获国务院批准 记者从广东发改委有关人士处获悉,备受关注的《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已获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将于近日正式下发此文。广州南沙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龚红昨日下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正在开会,她表示,等我们正式通知吧。 这意味着,南沙新区继兰州新区之后升级成为第六个国家级新区。至此,在我国的地域版图上,国家级新区在华南区域的“缺位”已被填补。

关于广州南沙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

关于广州南沙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

关于广州南沙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分析 广州市南沙区,位于广州最南端、珠江虎门水道西岸,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之处;东与东莞虎门镇隔江相望;西与中山、佛山顺德接壤;北以沙湾水道为界与广州番禺隔水相连;南濒珠江出海口伶仃洋。地处珠江出海口和大珠三角洲地理几何中心,是广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距香港38海里、澳门41海里。南沙区下辖6个镇和3个街道,总面积783.86平方公里,占广州总面积的11%。具体地理位置见下图: 图1.南沙地理位置 一、总体简介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5年3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审议通过广东(三大片区:广州南沙自贸区、深圳前

海自贸区和珠海横琴自贸区)、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 自建设南沙自贸区以来,得益于国家、广东省和广州市的大力支持,南沙投资环境大幅优化,交通配套日益完善,重大项目频繁落地,商业氛围渐趋浓厚,各项指标发展较快。截至2016年末,南沙经济发展大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2016年度南沙最新经济数据 在2010年末,广州南沙的经济发展各项数据以及在广州市的占比情况如下: 表2.2010年度南沙经济数据 指 标 名 称 单 位 金额 同比增长(%) 在广州市 占比(%)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278.76 13.8 6.52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3,055.63 8.0 15.6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69.18 1.7 4.96 税收总额 亿元 386.53 15.5 8.53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亿元 813.15 31.0 14.26 港口货物吞吐量 万吨 30,393 7.9 55.91 集装箱吞吐量 万TEU 1,273 8.1 67.57 进出口总额 亿元 1,694.28 10.7 19.78 进口总额 亿元 637,10 27.4 18.85 出口总额 亿元 1,057.18 2.6 20.38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产业规划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产业规划(摘要) 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管理委员会 物流是指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目的,为提高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流动和储存的效率而进行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物流功能性活动包括需求预测、订单处理、客户服务、分销配送、物料采购、存货控制、交通运输、仓库管理、工业包装、物资搬运、工厂和仓库或配送中心的选址、零配件和技术服务支持、退货处理、废弃物和废弃产品的回收处理等。把这些环节的功能要素集合成系统,进行一体化管理,是现代物流的根本所在。 物流产业是指以物流活动为共同点的行业群体。现代物流产业的构成包括四个主要行业:一是物流基础行业。这个行业由各种不同的运输线路以及运输线路的交汇与节点所构成的系统,是作为基础的一个“平台”。二是第三方物流业。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三是物流信息系统行业。这个行业提供物流系统软硬件,提供系统管理,是计算机系统技术和通信技术在物流领域的独特的组合。四是货主物流。货主物流是自营物流,有可能部分从事第三方物流的活动。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依托航空港与深水港建设,加快临空、临海产业带和现代物流产业基地建设”。上海市政府决定将外高桥地区建设成为现代国际物流基地。外高桥保税区地处长江与东南海岸线的交汇点,紧靠外高桥港区,临近浦东空港,拥有政策优势、功能优势和先发效应优势,在建设外高桥地区物流产业基地中作用重大,地位突出。 一.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产业现状及进一步发展的优势 物流仓储是外高桥保税区的三大功能之一。几年来,外高桥保税区与外高桥港区和浦东国际机场同步发展,在外高桥地区形成了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集散点,集装箱进出口快速集并、中转、分检、分送基地,从而在保税区内初步形成了海运与空运结合、保税物流与非保税物流结合、区内物流与区外物流结合自营物流与外协物流结合的物流产业。从物流量上看,作为上海的国际贸易基地,2001年外高桥保税区进出口额将达到100亿美元,外高桥港区的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300万TEU。从物流企业数量上看,截至到今年9月,区内物流仓储型企业己达到518家,其中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了物流信息平台和业务管理系统,并实现了网上通关。

广州坐拥海陆空保税物流体系直面深港竞争模板

广州坐拥海陆空保税物流体系直面深 港竞争

广州坐拥海陆空保税物流体系直面深港竞争 ”发展保税物流将是广州打造亚洲物流中心的重要举措。”8月26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唐航浩在”广州( 南沙) 保税物流业务介绍会”上表示。 随着今年7月份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获批成为全国第十个综合保税区,广州一跃成为国内首个具备空港、海港和陆路三方面保税形态的省会城市, 广州打造”国际性物流中心”目标再进一步。”海陆空”保税物流体系 早在出台的《广州物流发展规划纲要》( 下称”纲要”) 便提出,以打造亚洲现代物流中心为目标,加快推进保税物流特殊监管区域和物流建设。 ”计划到 ,物流成本占广州GDP的比重下降到13%左右,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的比重达到23%左右,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为广州市主要基础产业和主要支柱产业之一。”《纲要》提出。 截至底,国家前后批准设立南沙保税港区和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并赋予南沙和白云空港出口监管仓享受”入仓退税”政策。12月26日,广州保税物流园区正式封关试运行。 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 -2020) 》更明确指出,支持珠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深度合作,现代物流是其中发展的重点之一。 ”从1996年的15个,到的近百个,保税港区、保税区建设迎来了

高峰。”唐航浩表示,当前广州市保税物流体系已基本成型,”北部的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南部的南沙保税港区和东部的广州开发区保税物流园。海陆空三区对接,互为补充的格局为广州保税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和软件基础。” 广东合捷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耀新认为,货物能够在保税港和保税物流园区作保税库存,然后再出口,加上区内交易免税,这些都对企业减低仓储成本和交易成本有很关键的帮助。该公司去年在博禄南沙塑料粒子物流配送中心项目中中标,负责将产品进行再包装和配送。 今年初,广州市国际投资促进中心与毕马威企业咨询( 中国) 有限公司合作调研,深入研究广州保税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潜力,并形成了《广州保税物流产业调研报告》( 下称”报告”) 。 该报告负责人杨文成对记者表示,对比了上海、苏州、深圳以及香港等城市后发现,除了个别地区有暂免营业税和少量临时性财政补贴以外,广州与其它地区并无太大区别,但在国际运输网络方面,广州的潜力还有待开发。 据统计, ,广州市共完成货物运输总量4.94亿吨,同比增长7.82%。其中,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达3343.6万人次,同比增长8.0%,居内地机场第二位;货邮吞吐量完成68.6万吨,占内地机场第三位;广州港货物吞吐量 3.47亿吨和集装箱1097.2万标箱,分别增长 4.6%和18.5%,国内排名分居第三和第五。 在上海交通大学国际航运系副教授赵一飞看来,与天津、上海相

广州市南沙区(开发区)概况

广州市南沙区(开发区)概况 南沙区位于广州市的东南部,面积约544平方公里,处于珠三角的几何中心。南沙区既为国家级开发区,又是广州市新增设的行政区,享有开发区和行政区的双重优惠政策。近几年来,南沙区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建设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滨海新城的目标,加大了开发建设的力度,经济社会发展很快,汽车、石化、钢铁等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区内水电供应充足,交通网络顺畅,生活设施日趋完善。 实力雄厚的产业集群。目前,南沙区北部为汽车和重型装备工业、中部为高新科技产业、南部为港口物流和临港工业的总体布局已经初步形成;以汽车、钢铁、造船、重型机械装备、石化、高新技术产业及港口物流等七大产业已初具规模。同时,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注重发展产业聚群,使南沙的经济发展驶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今天,南沙这块热土已经众商云集,美国通用、德国巴斯夫、日本丰田汽车、日本JFE钢板、名幸电子、三菱重工、瑞士龙沙集团等著名跨国公司,中船集团、东方电气、第二重型机械厂、越秀广纸集团、广钢集团等在中国有较大影响的国家级骨干企业以及东凌集团、立白化工集团等省市名牌民营企业,也先后在南沙落户。另一批世界500强企业正满怀希望地向南沙走来。 便利顺畅的交通网络。南沙区位于珠江出海口虎门水道西岸,距广州市中心50公里,距香港38海里,距澳门41海里,以南沙为中心,在6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深圳、香港、澳门、东莞等14个大中城市,由这些城市组成的珠三角城市群,已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和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由南沙港快速路、京珠高速公路和黄榄支线、江中高速公路等组成的骨干交通路网,使南沙与广州中心城区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路网形成快速便捷的联系,充分发挥南沙作为珠三角交通枢纽的优势。广州地铁四号线从广州科学城,经广州大学城通达南沙新城区,使南沙到广州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南沙处于珠江出海口的咽喉要地,是广州通往海洋的唯一通道,水运交通非常发达,南沙客运港每天有多个航班直达香港。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南沙水网密布,湖塘众多,自然环境优美,土地资源丰富;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南沙气候温和,阳光充足,

烟台保税港区产业发展规划

烟台保税港区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初稿) (2010-2020) 烟台保税港区规划及产业发展组 2010年5月

目录 序言 (i) 一、基础与条件 (1) (一)发展现状 (1) (二)发展机遇和优势 (7) (三)主要制约因素(该部分待定) (9) 二、总体战略 (12) (一)战略定位 (12) (二)实施步骤 (13) 三、重点任务 (14) (一)产业引领计划 (14) (二)创新监管模式 (17) (三)合理布局空间 (19) 四、产业发展重点 (21) (一)发展临港工业 (21) (二)发展港口现代物流业 (21) (三)发展港口现代服务业 (22) (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 (22) 五、保障措施 (23) (一)创新保税港区管理体制 (23) (二)加强规划引导 (23) (三)完善政策体系 (24) (四)实施品牌战略 (24) (五)实施人才战略 (24) (六)集约利用土地,改造传统工业园区 (25)

序言 保税港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口岸港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开放层次最高、功能最齐全、政策最优惠、运作最宽松的区域。 保税港区的具体功能包括仓储物流,国际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经海关批准的其他业务等功能。 烟台地处环渤海经济圈门户位臵,与大连隔海相望,互成犄角之势,是中国大陆面向东北亚重要的桥头堡,也是连接东北地区和我国沿海地区的交通枢纽。贯穿我国南北走向的同三高速,与连接东西走向的威乌高速在烟台交汇;2006年底开始运营的烟大铁路轮渡,已经形成了环渤海地区海上运输的黄金走廊;正在修建的德龙烟铁路是环渤海的山东北部沿海铁路大通道,将会成为山东省的干线铁路。加之保税港区的利好政策,将有力吸引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在烟台港的高速集聚,增强烟台港与环渤海湾以及日、韩国际性港口的竞争力,推动烟台港发展成为东北亚重要的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加快建设烟台保税港区,对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速推动烟台建设成为富庶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加快构建全省乃至环渤海及沿黄流域高层次、宽领域、多元化的对外开放大格局,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保税港区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烟台保税港区的批复》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烟台保税港区规划建设有关事宜的通知》及国家有关规定,立足烟台保税港区产业发展现状和潜力,建设国际一流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编制《烟台保税港区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0年--2020年,其中近期到20l0年末,中期2010—2015年,远期到2020年。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赋予南沙新区的7大类30条政策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赋予南沙新区的7大类30 条政策 一、财税政策 1.根据南沙新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由财政部、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支持南沙新区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 二、金融政策 2.加强粤港澳金融合作,稳妥开展金融业综合经营、外汇管理等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支持南沙新区在内地金融业逐步扩大对港澳开放的过程中先行先试。 3.支持港澳金融机构根据CEPA优惠措施及相关法规规定,在南沙新区设立机构和开展业务。 4.国家鼓励和支持在南沙新区新设金融机构,开办期货交易、信用保险、融资租赁、信托投资等业务。 5.允许符合条件的港澳机构在南沙新区设立合资证券公司、合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和合资基金管理公司。 6.鼓励港澳保险经纪公司在南沙新区设立独资保险代理公司。 三、与港澳往来便利化政策 7.为南沙新区居民及在区内投资、就业的内地居民办理往来港澳通行证及签注提供便利,积极研究推动为南沙新区居民及在区内投资、就业的内地居民办理往来港澳地区通行一年有效多次签注。

8.对外籍高层次人才给予居留便利,制定放宽免税居留期限、往来便利化等优惠政策。 9.打造世界邮轮旅游航线著名节点,便利邮轮及其载运人员出入境。 10.允许在南沙新区办理港澳地区航运公司所属船舶及非本地住所的个人所拥有游艇的船舶登记。条件成熟时,探索粤港澳游艇通关新模式。 11.在南沙新区放宽进口游艇相关政策,试点游艇保险制度,便利粤港澳游艇出入境。 四、扩大对外开放政策 12.建设粤港澳口岸通关合作示范区。 13.条件成熟时,在南沙新区部分区域探索实行分线管理政策。 14.简化南沙港区与香港葵涌码头船舶进出境手续。 15.将广州港口岸整车进口港区范围扩大至南沙港区,支持南沙港区口岸开展零担拼柜出口业务。 16.建设南沙(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允许在南沙新区试点开展离岸数据服务。 17.积极引导广东境内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检测实验室服务南沙新区注册的港澳企业。 18.增加南沙新区粤港澳直通车指标数量。 五、土地管理政策 19.支持南沙新区开展土地管理改革综合试点。 20.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保障南沙新区科学发展的必要用地。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在符合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

南沙开发区发展战略分析

南沙开发区发展战略分析 摘要:本文以广东省建设广州南沙新城的发展为背景,结合南沙开发区的具体客观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南沙区发展的实际,简单阐述了南沙开发区的基本状况,对南沙开发区进行了SWOT分析,简单阐释了南沙开发区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最后为南沙开发区今后的发展过程提出一些发展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南沙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 一、南沙开发区概述 南沙开发区是国务院1993年5月12日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2年广州市委、市政府为了加快南沙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成立了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是广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全权负责开发区范围内的规划、建设、管理以及招商引资等工作,具有广州市市级审批管理权限。按照广州城市规划,南沙规划区范围包括广州番禺沙湾水道以南的所有地区,总面积约79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约575平方公里。由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统一规划、开发、建设、管理的南沙开发区范围包括其中的黄阁镇、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灵山镇东南角、横沥镇、珠江管理区、万顷沙镇、番禺区围垦公司等区域,总面积约536平方公里,陆域面积约330平方公里。按照规划,南沙地区将发展为集物流产业、邻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基地。 1.1区位与交通 南沙处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几何中心,位于珠江出海口虎门水道西岸,是西江、北江和东江三江汇集之处,东与东莞虎门隔海相望,西连中山市,以南沙为中心,周围60公里半径内有14个大中城市。南沙距离广州,香港,澳门三地市中心不超过70公里,方圆150公里范围内共有6000万人,把整个珠三角及港澳的城市群都网络其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无可替代。 南沙雄踞珠江八大出海口的虎门,蕉门,洪奇门及横门,周边有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五大国际机场,是广州,深圳,珠海“A”字型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的横轴,得天独厚的海陆空位置使南沙成为连接珠三角两岸的交通枢纽。南沙地区现有市政道路已初具规模,环岛路,进港大道,港前大道,黄阁大道,凤凰大道等城市

广州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广州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分析解读 在新区获批一年多以来,一直未找到“北”的南沙似乎开始逐渐失去“从容”。 9月6日,南沙新区诞生一周岁。在此前夕,《广州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5年)》出炉,其中令人侧目的是,未来南沙将有4条国家级铁路、4条城际轨道、5条城市地铁线路以及一个“第二机场”,形成一个“海陆空”复合式的交通中心。 当下,广东有意将南沙、前海、横琴以及广州白云机场空港区打包联合申请“自由贸易区”,而实际上,在这种暖意融融的表象下,是各地各自铆足了劲,欲借自贸区之力,在区域竞争格局中争得一席之地。而作为面积最大、规格最高的南沙,在资金紧缺、定位模糊的态势下,似乎越来越陷入迷茫。 再度热身 一年前,《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使得这个已经暖了20多年身的宝地终于成为中国第六个具有国家级战略意义的“新区”。 随后一年中,广州除了将原属番禺的东涌、大岗、榄核三镇划归南沙,使其行政面积达803平方公里,跃居广州第四大区外,还新增数条城区内地铁,34个车站,连通深圳机场、香港机场及广州南站,密度堪比老城区。

在“新区”利好和一系列措施的带动下,南沙的GDP增速在2012年竟达到全市第一。但好景不长,在今年上半年广州12区的GDP增长成绩单中,南沙让人大跌眼镜地落到了排名第八,未达全市12.4%平均数的水平。 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在南沙新区获批一周年之际,广州赶紧推出总体规划和《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区城市设计及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此外,近日炙手可热的广州“第二机场”相传也将落户南沙,加上业已确定落户南沙的商务机场,南沙一个强大的“海陆空”复合交通枢纽的蓝图已跃然纸上。 广州市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来卿认为,南沙当下必须通过构建“交通中心”的路径,来最终实现南沙作为“经济中心”的远期战略目标。 疯狂卖地 南沙总规划落地之后,此前已经沉寂了大半年的南沙楼市也再次激情起舞。打开当地与房地产相关的网站,到处都是“南沙房地产引爆”之类的新闻。 公开数据显示,自去年9月南沙国家级新区成立后,一年时间内,南沙楼市量价齐涨。在成交量方面迅速从6815套增至8866套,同比大涨超过30%,而价格方面也冲破万元大关。 政府推地无疑对此间房价飙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网站信息统计,自去年9月起,南沙新区挂牌卖地共33块,是近期广州卖地最多的区之一。近期,南沙更是将推出8块土地,其中拟在9月推出的就达6块。由此可见,政府冀望通过推地做热南沙的意图明显。

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及案例

产业园区规划简介 所谓产业园区,实际上是由于生产行为和交易行为带来的一种空间聚集模式,初期的聚集所带来的相关功能需求和衍生经济行为,造成了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聚集方式和空间特征,也成为我们定义发展阶段特征的主要依据 在当前的经济形式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新一轮经济组织形式的重构,必将是一个复杂多变和漫长的过程,逐步将影响到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中国,尤其是对以产业聚集为手段、产业成本为竞争力的园区化发展,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产业园区的发展将更多的符合经济活动的核心规律,也将从一般性的成本竞争转向为效率的竞争和技术能力的竞争,将从一个规模化园区时代逐步走向“功能化园区”的时代。 产业园区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生产要素聚集 1、发展阶段:要素群群集阶段 2、产业聚集动力:低成本导向,由于优惠政策的吸引及生产要素的低成本,导致人才、技术培训、资本的滑入,但要素低效串配置 3、产业发展需求因素: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优惠的税收政策 4、园区功能:加工型,单一的产品制造、加工 5、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关系:基本脱离(点对点式) 6、由政府的优惠政策等“外力”的驱动 7、主要的产业类型: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 8、产业空间形态:纯产业区,在空间上呈现沿交通轴线布局,单个企业或同类企业聚集 9、园区增值方式:人们对园区主要活动的关注顺序是:贸-工-技。可称之为“工业产品贸易区”,其增值手段主要是“贸易链”,即通过与区内外、国内外的贸易交换获取附加值10、代表园区:我国一些发展水平信偏低的产业园区目前尚处于这一阶段 第二个阶段,产业主导特征 1、发展阶段:产业主导阶段 2、产业聚集动力:产业链导向。各种生产要素重新整合,形成稳定的主导产业和具有上、中、下游结构特征的产业链,具有较好的产业支撑与配套条件 3、产业发展需求因素:一定的配套服务和研发能力,这时期企业主要依靠外部科学结构和大学的支撑,因园区内企业自身能力较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