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被历史隐瞒的真相唐朝向突厥称臣

被历史隐瞒的真相唐朝向突厥称臣

被历史隐瞒的真相唐朝向突厥称臣
被历史隐瞒的真相唐朝向突厥称臣

被历史隐藏的真实唐朝:向突厥称臣多次被南昭蛮打败

我们中国人通常都会被外国人称为"唐人",唐朝曾经是中国人最辉煌的时代,文化兴盛、政通人和,但实际上在李家成立之初就是充满耻辱的,李渊为自己夺得政权,出卖祖国的利益,无耻地对突厥称臣:“若能从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李渊时代的唐朝就是给突厥朝贡不断,突厥人还嫌不够又亲自掠夺中度过。“及高祖即位,前后赏赐,不可胜纪。始毕自恃其功,益骄踞;每遣使者至长安,颇多横恣。高祖以中原未定,每优容之。”“赏赐”这词用得很妙,下级给上级应为进贡,上级给下级才为赏赐。李渊是臣子,突厥始毕可汗是君王。虽然唐书颠倒主次混淆黑白但掩盖不住李渊称臣纳贡的事实。李渊时代的唐朝整个都是耻辱的。

突厥大军兵临长安,李世民被迫在渭水便桥受辱签了城下之盟,此时唐朝要“空府库”把财宝(不是李家自创的而是隋朝遗留的)进贡给突厥,李世民亲口承认唐朝要给突厥进贡:“吾与汝可汗面结和亲,赠遗金帛,前后无算。”李世民也自称为“渭水之辱”。

唐高宗时期公元670年(咸享元年)吐蕃出兵抢走了唐朝西域四镇的鬼兹、于阗、焉耆、疏勒。其后唐朝两次派大军去想夺回失去的领土,唐朝派大将薛仁贵率10万大军进攻吐蕃,在青海湖以南大非川被吐蕃大军打得大败。公元678年(仪凤三年)唐中书令李敬玄率兵18万与吐蕃军又战于青海,唐军再次惨败。

武则天时代突厥再次强大崛起强大,“默啜负胜轻中国,有骄志,大抵兵与颉利时略等,地纵广万里,诸蕃悉往听命。”此时唐军根本不是突厥的对手,“(突厥)取赵、定所掠(唐朝)男女数十万悉坑之,出五回道去,所过人畜、金币、子女尽剽有之,(唐)诸将皆顾望不敢战。”唐中宗时“中宗始即位,(突厥)入攻呜沙,于是灵武军大总管沙吒忠义与战,不胜,死者几万人,虏(突厥)遂入原、会,多取牧马。”被坑杀八、九万,被掠夺无数。

武则天时期还被处在原始阶段的契丹人欺负,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登科元年),曹仁师等二十八将功契丹,全军覆灭,大将都成了俘虏。公元696—697年,契丹首领李尽忠自称“无上可汗”,推万荣为帅率部起兵,对河北发动大规模进攻,深入唐境,攻占了几座大城市,重创唐军。公元697 年(神功元年)三月,唐朝又遣夏官尚书王孝杰、羽林卫将军苏宏晖率兵17万往讨,战于东硖石(今河北卢龙附近)。契丹将孝杰军引至悬崖,回兵猛攻,孝杰坠崖死,宏晖逃遁,将士死亡殆尽,万荣乘胜入幽州。“万荣进屠幽州。”唐朝又以河内郡王武懿宗为神兵道大总管,右肃政台御史大夫娄师德为清边道大总管,右威卫将军沙吒忠义为前军总管,率兵二十万击契丹。懿宗军至赵州(今河北赵州市),不敢进,退至相州(今河南安阳)。万荣领军鼓行而南,兵势甚锐。“万荣乘锐,鼓行而南,残瀛州属县。”契丹人深入河北腹地狂屠包括今北京在内的数城,唐军无能为力被吓得了逃窜到河南安阳。

公元710年(唐中宗景龙四年),唐朝不仅把金城公主进贡给吐蕃人,一年后唐睿宗还把黄河河西九曲之地割让给吐蕃,从此吐蕃取得战略地理上的优势。这可算是唐朝和亲史上最赔本的一次屈辱和亲,这也是唐朝割地的开始。“吐蕃既得九曲,其地肥良,堪顿兵畜牧,又与唐境接近,自是复叛,始率兵入寇。”吐蕃人不止享受唐朝的皇室美女,还霸占了唐朝一块水草肥美的战略要地。而且还照样掠夺唐人。能享受这种天大的美事吐蕃人真是幸运。

唐玄宗进贡给契丹人的几个和亲公主都被契丹人给宰杀了,《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745年,唐廷试图用建立新通婚联盟的办法来恢复和契丹的关系,但是没有成功,送去的皇室新娘被杀。”

唐玄宗时代两次惨败在南昭蛮手里,第一次唐军死六万人,第二次战死七万人。“侍御史、俞南留后李宓将兵七万击南诏。阁罗凤诱之深入,至太和城,闭壁不战。宓粮尽,士卒罹瘴疫及饥死什七八,乃引还;蛮追击之,宓被擒,全军皆没。”唐朝对小小的南昭都胜少负多,屡次被南昭打得大败。虽说南方多瘴气,但中国历代很少有军队大败于南方民族的,

只有常不敌于北方民族,在宋朝时的宋军也打败了现在的越南,越南的地理环境不会比南诏好多少的。这些都是安史之乱以前。安史之乱以后成都居然被南昭沦陷,公元831年(大和五年),南昭犯四川,陷成都外城,掠子女、百工数万人后撤退,几万唐人被掠去成为亡国奴。

唐朝不止被南昭蛮欺负竟还被西原蛮欺负,西原蛮是广西的少数民族。公元763年(广德元年),西原蛮攻入湖南道州城,占领道州城一个多月。“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西原蛮掠居人万数去,遗户裁四千。”第二年七月“西原蛮”又攻破了永州(今湖南零陵)和邵州(今湖南邵阳)

唐军屡次大败于燕军(安褖山的军队),才不得不求助于回纥。唐肃宗竭力讨好回纥不惜与回纥兵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唐朝还答应每天供给回纥军羊二百头,牛二十头,米四十斛。东京洛阳被回纥人大掠三日,无数美女财宝被回纥人掠走。“回纥至东京,以贼平,恣行残忍,士女惧之,皆登圣善寺及白马寺二阁以避之。回纥纵火焚二阁,伤死者万计,累旬火焰不止。及是朝贺,又纵横大辱官吏。”后来唐肃宗竟又答应每年给回纥进贡“岁遗回纥绢二万匹”,还把自己肃宗的亲生小女儿宁国公主进贡给回纥60多岁的老可汗为妾。

唐朝时常被吐蕃打得大败,竟被吐蕃攻占首都,公元763年(广德元年)十月,吐蕃大军又占领了奉天(今陕西乾县),兵临长安城下,吓得代宗仓皇逃到陕州避难。结果唐朝首都长安不止被吐蕃攻陷而且吐蕃人还立了伪皇帝,他们把唐宗室广武王李承宏立为皇帝,作为自己的统治工具。河西、陇右等大片地区成为吐蕃领土,从此几百万汉人为吐蕃人亡国奴,吐蕃趁乱夺去了唐朝河西及湟善等五十郡,六镇,十四军,唐人子孙皆为奴才。“吐蕃乘虚取河西、陇右,华人百万皆陷于吐蕃。”唐朝从心里惧怕吐蕃和吐蕃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割地卖国条约。公元783年唐政府被迫与吐蕃签订了《唐蕃清水盟约》。唐朝无能政府竟以“国家务息边人,外(弃)其故地,弃利蹈义”为理由,无耻的承认吐蕃所占领唐朝的州县为吐蕃领土,并表示坚守盟约。盟约规定:“唐地泾州右尽弹

筝峡,陇州左极清水,凤州西尽同谷,剑南尽西山、大渡水,吐蕃守镇兰、渭、原、会,西临洮,东成州,抵剑南西磨些诸蛮、大渡水之西南”。从此以后,陇南文、武、成、迭、宕、岷各州郡县俱废全部成为吐蕃的领土。河西、陇右等这些地方的人后来都蛮夷化。

唐朝有一大半时间国家处在被异族凌辱欺负的时期,突厥、契丹、吐蕃、南昭、回纥都曾几万几万的掠夺唐人,甚至连西原蛮这样的广西野蛮小邦也曾掠走唐朝几万人。这样的事情真是无以言语。但今天的中国已经强大起来了,不会像中国某些朝代被外族、侵略者欺凌了。

历史课学习心得感悟

历史课学习心得感悟 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即历史发展的前提性和规律性,历史发展的选择性即历史主体的选择性。以下WTT小雅为你带来历史课学习心得感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历史课学习心得感悟篇1 初学历史,心中不免有些空虚,历史,从初中便开始接触,洋洋洒洒六年了,不断重复着不变的故事,没有任何的创新。在过去的历史课堂,教师只是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述历史知识,学生只是在下面挥汗如雨的愤笔疾书,这样老师是历史课主角,学生则成为台下的观众。殊不知,老师和学生都是历史课的主角。如今的大学历史课给我最深的感受是老师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结合历史事件,入木三分的讲述了具体事实,生动而引人入胜。 当今的教育应该注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历史学习,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在这个课堂里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正是因为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对于老师的分组作业,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能动性,加强了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我们所在小组做的是有关慈禧的课

件,虽然与其他组重合,但是通过资料的收集,我们了解到:从历史上看,慈禧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一个心胸狭窄、卖国求荣的娇奢太后;而从家族来看,慈禧则是一个有血有肉、孝道先行的封建女人。我们更加知道慈禧太后是清朝政府腐败、软弱、无能、残暴的代表,是1861年至1920xx年间清朝的实际统治者。这并不像我以前的认识,我以前的认识都是极其片面的,这样的教学对于更全面的了解历史事件与人物是十分有利的。 再者,我喜欢历史,特别是古代的传统文化故事,在您的指引下,我们的认识一定会更加丰富多彩。 历史课学习心得感悟篇2 初中历史课,在象马营这样的城乡结合部和广大农村地区,向来是被认为副科的。学生轻视,家长忽略,学校漠视(中考算分数后情况稍好)。甚至连承担历史教学的老师也有着几许无奈何可怕的淡然。可以说,历史教学环境在今天没有什么真正的改观,这严重影响了历史的教学成果和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把历史课当作赶写语数英作业的平台,是进行调整休息的乐土。即使是部分在听课的学生,他们的骨子里也并没有把历史与语数外等科目并驾齐驱,甚至连物理和化学都比历史重要。我在此并非讨论科目的孰重孰轻,只是这种情况值得我们去反思。 层面说,学生对历史的“不买账”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教师教学的缺失,“不能让学生走进自己的课堂,这是教学的失败。”近几年,初中历史不可避免的进行了新课改,可以说,课

从记录到记忆--历史学习感悟

从记录到记忆 魏征死后,太宗常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古语我们很早就已熟知。我们与历史的情谊从儿童时代就已开始:学校里,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历史课本就每日摆在我们的书桌上;生活中,听父辈们讲讲那些战争岁月里的故事,讲他们小时候的经历;如果有机会的话,还能够去一些馆内听听那些个历史学者的精彩演说。从小学到大学,历史课本伴随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从儿童到青年,我们成长了,历史也在变得厚重。 2005年,那年我们中考,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第一个年头。这一年,从来都被学校当做副科的历史学,因为教育局的一纸文件,得以正名,正式成为大考科目。由此,学校开始注重历史课,历史老师开始昂首阔步,课堂上的我们也一改往日里的蔫样儿,开始认真的听老师“讲”历史。 似乎从一开始,我们就是被迫学习历史的,学校安排一节课的历史,我们就绝不会有学习两节课的权利,因为还有更重要的语文课、数学课、以及必不可少的英语课。说起英语,英语从小就是重点学科,其重要程度甚至于远远超过了我们的国学。现在的幼儿园都开始学英语了,小朋友们也能说一些简单的句子,可他们却分不清声母和韵母。历史呢,其遭遇当然要比语文惨的多。老师会说“生活处处皆学问,语文就在你们身边。”可是我从未听那位老师说过:“历史就在你们身边。”我们只是麻木的一味的听老师讲书本上的历史,偶尔从老师口中得知一些并未出现在课本里的、惹人非议的东西时,我们会觉得老师很博学,通俗点儿叫“有才”。我们更迫切的想知道那些未被收录在教科书里的所谓“秘史”,而对教育工作者们辛苦多年编撰的课本兴趣缺缺。这或许就是我们的好奇心吧,反正书本上的东西就摆在那里,千篇一律,而那些隐秘的历史却鲜少有人知道。 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了13年的历史,可我们发现我们所学的历史并不是真正的历史。换句话说,我们从前对历史的认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悄悄变化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第4课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巩固基础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突厥的崛起和衰落 (1)崛起: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期建立突厥汗国。 (2)东突厥:唐太宗时,俘获颉利可汗,在其旧地设都督府,任用突厥人为都督、将军。 (3)西突厥:太宗征服高昌,设安西都护府;高宗灭西突厥;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2.从回纥到回鹘 (1)回纥首领受册封: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2)与唐交往:助唐平定安史之乱,与唐和亲,到中原经商,筑城定居。 (3)改名:8世纪后期改名回鹘;9世纪中期瓦解,迁至新疆的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迁至今甘肃的是裕固族的祖先。 3.靺鞨和渤海国 (1)靺鞨兴起: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7世纪中叶强大。 (2)黑水靺鞨:8世纪初,唐设黑水都督府,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3)粟末靺鞨: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渤海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4.南诏的崛起:7世纪前期,云南洱海一带分布着六诏。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 5.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 (1)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为巩固统治,松赞干布仿唐官制,设置各级官府,建立严密的军事组织,制定了严酷的法律,创制了吐蕃文字。 (2)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先进技术,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此后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3)唐蕃会盟:8世纪初,金城公主入藏。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史称“长庆会盟”。 二、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1.和新罗的友好往来:①新罗留学生多,以崔致远最有名。②长安及沿海城市设“新罗坊”等。③仿唐朝制度立国,设立国学,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等,日常生活带有浓厚的中华文化色彩。 2.和日本的友好往来 (1)政治:从贞观年间开始,派遣唐使十多次;由留唐学生发动的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 (2)文化经济:京都仿长安;学校授儒学,文字仿汉字;贸易频繁。 (3)人物:日本的吉备真备、唐朝的鉴真。 3.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 (1)东南亚: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 (2)天竺:贞观时遣使唐朝;中国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入天竺;玄奘西游天竺,义净从海路到天竺。 4.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1)波斯:隋朝时互遣使节;唐朝时其国王居长安;许多波斯商人在唐开设“波斯店”;波斯舞蹈传入中国。 (2)大食:唐高宗时通使交好,持续一个半世纪;造纸术传入大食。 (3)东罗马:有使节往来,进行技术交流。

可萨突厥(欧亚历史文化文库)

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书名:可萨突厥(欧亚历史文化文库) 书号:ISBN978-7-311-04027-7 定价:30.00元 作者简介: 桂宝丽,女,回族,1977年7月出生,中国社科 院历史学博士,现为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讲 师,世界史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古时期欧 亚草原游牧民族史,博士论文题目为《可萨史研究》。 内容简介: “欧亚历史文化文库”主要收入的是1978年以来我国内陆欧亚诸方向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同时选择了部分国际欧亚学的经典名著,涉及区内众多民族、多种文化类别的语言、文字、风俗、宗教、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内容及其相互影响,在研究方法和资料构建上独显欧亚视野的优势和特色。 该套丛书的出版宗旨是:使读者能够在欧亚这一视野下系统、全面地品读历史,审视文化传统的发生、发展和变迁,认识我们的历史文化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推动我国的民族史、宗教史、边疆史、断代史乃至中华文化传统等现代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进步。 系统出版这些成果,对于指导我们国家的发展实践和构建稳定的发展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其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的民族史、宗教史、边疆史、各断代史乃至中华文化传统等现代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启发和推动作用,也将意义深远。 本书是“欧亚历史文化文库”中的一种,本书主要叙述6—11世纪活跃在欧亚大草原西部的可萨突厥人的历史与文化。可萨人(Khazars),也称为哈扎尔人,6世纪后期作为西突厥汗国的属部出现在南俄罗斯草原。西突厥汗国覆亡后,可萨人建立了强大的可萨汗国。大约在7世纪中叶,可萨汗国已是北高加索和伏尔加河下游地区一个重要的国家。8世纪晚期到9世纪早期,可萨汗国的统治阶层皈依了犹太教。虽然统治阶层信奉了犹太教,但是对其他宗教采取一种中立而宽容的态度。宗教上的宽容和国际贸易的利益使得许多基督教徒、穆斯林、犹太人以及异教徒到可萨汗国经商或居住,促进了可萨汗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9世纪前期可萨汗国势力最为强大,占有西至基辅,东到花剌子模草原,北到伏尔加

对中国近代史的感悟

对中国近代史的感悟 从1840到1949,历史的车轮仿佛放慢了脚步,一天一天,我们过了109年。每一天都惊心动魄,每一刻都危机四伏,每一次决策,每一次行动都关系着四万万人民的生死存亡。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这样紧张,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这样疯狂,当然也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这样威胁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慈禧到毛泽东,从李鸿章到周恩来,从受压迫受剥削到当家作主,从被列强踩在脚底到屹立东方……109年,我们创造了奇迹! 大浪淘沙,千古英雄。英雄创造了历史,历史成就了英雄。血雨腥风,百年之间,我们的英雄历炼着,神话终于变成了不朽的篇章,如果没有民族的危机,他们到哪去施展他们满腹的雄才?如果没有英雄们的挺身而出,谁救民族于水火? 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屈辱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我们今天的幸福与和谐,是建立在先人的鲜血和尸体之上的呀!当我一次次带领我的学生走近中国近代那段历史时,我发现我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些新的感受与认识。 第一堂课上,我曾问同学这样一个问题:“提到中国近代史,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屈辱”,95%的同学脱口而出。中国109年的近代史主线是屈辱吗?这是对中国近代史的误读,中国近代伴随着屈辱,但不是近代史的主线,中国近代史的主线是抗争和探索,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抗争和前仆后继的探索,才有1949年的光明,如果屈辱是主线,中国早就亡国了。 为什么要学近现代史呢?因为它和今天的历史联系得最紧密,历史的昨天能为今天的历史提供很多的经验教训。为什么不学古代史呢?

那是一段令所有中国人都自豪的历史。今天依然有一部分人沉浸于祖先给予我们的荣耀中,看看我们的近代史,祖先创造的文明,令我们汗颜。 中国近代史,以1840年英国武力打开中国国门为开端,以签订屈辱的条约宣告结束。看看西方人是如何把中国的四大发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侵略从海出而来,英国的战舰上,有中国的指南针,英国的大炮装着中国的火药,最终的和约是在纸上签订(中国的造纸术)。中国人不该反思吗?我们祖先的发明,我们都发挥作用了吗?我们愧对于我们的祖先,拿着老祖先的东西四处炫耀,而不敢直面中国近代那段历史。鲁迅先生曾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中国崛起的今天,我们需要反思历史。 在中国近代史上,失败比成功多。“勿以成败论英雄”。走进近代那段历史,感受时人的艰辛与不易。所以对中国近代史上抗争与探索的人们,应致以敬意。中华民族是不屈服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你我的血液里都有这种不屈服的精神。中国近代最终选择革命的道路,是因为改革太艰辛。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后人颇多指责,认为步伐太慢,实际上当我们走进那段历史时,我们会发现,洋务派那些人在那个时代已经走在最前端,“中体西用”是当时最好的方式,不保留中体,西用也难以引入中国,正是在中体的掩护下,洋务运动进行了30多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的守旧势力太强大,高高在上的心理优越感在相当一段时间相当一部分人心理作祟。中国人的觉醒及正确的自我定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刺痛了中国人,维新志士以知识分子极大的热情与勇气,奔走呼告变法图强,进而直接投入到改良中国的政治运动中。维新派要在中国走日本式的君主立宪的道路,必然

回纥与唐朝的关系

回纥就是当今的新疆维吾尔族,在唐朝时和大唐的关系十分友好,当时发生了"安史之乱"后,唐朝大将郭子仪等就是借助回纥的兵力里应外合才打退了叛军,最后才使得唐朝统治者平定叛乱。 但是在后来回纥开始进攻唐朝。 政治上:回纥汗国存在96年共13名可汗,其中12名接受了唐朝册封,安史之乱时回纥两次出兵援助唐政府,自758年唐肃宗的幼女宁国公主出嫁回纥可汗开始,唐朝前后三次将公主(宁国公主、咸安公主、太和公主)嫁给其可汗。回纥吸取自匈奴以至突厥失败的教训,知道和好比战争有利,始终遵循不同于任何漠北强国的态度来与唐建立关系,唐玄宗设边防节度使,也不把回纥列为敌人。唐与回纥为邻,北方边境平静无事,双方建立了一种历史上罕见的和好关系。 经济上:唐与回纥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回纥经常用马匹交换唐的丝织品、茶叶和粮食,每年往往用几万匹马从唐朝换回丝织品几十万匹,并把其中的一部分转运中亚出售。 文化上:相互交流。长安、洛阳汉人喜穿回鹘服装,出现“回鹘衣装回鹘马”的景象,说明汉和回鹘两族在文化上是相互交流的 中国古代北方及西北民族。原称回纥,唐德宗时改称回鹘。唐初,漠北有九姓铁勒,回鹘即其中之一。回鹘部落联盟中以药罗葛为首,后来的回鹘各可汗,大多出自这个氏族。驻牧在仙娥河(又名娑陵水,今蒙古色楞格河)和温昆河(今蒙古鄂尔浑河)流域。回纥人使用突厥卢尼文字,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 回纥是唐代活跃在西北的很有影响的少数民族。和唐朝在玫治,经济等方面来往频繁,互有影响。约在公元五,六世纪以前,突厥在我国北方兴起。突厥兴起后,与唐既有友好往来,也有战事发生。回纥的兴起晚于突厥。公元八世纪逐渐强大后,也曾和唐发生过战争。但是,,回纥最后都统一于唐。然其统一方式和手段却是不同的:回纥是在天灾人祸,内乱不已的情况下统一于唐的。隋末唐初,东、西突厥再次强盛起来,及至唐朝统一后,突厥更盛,乃出兵骚扰。 回纥从唐贞观二十年助唐灭漠北的薛延陀后,唐朝即以回纥的住地置瀚海都督府,封回纥首领吐迷度为瀚海都督府的都督,唐朝又在回纥地区修筑交通大道,设驿站,抽赋税。不但如此,瀚海都督府的府下置州,州设刺史,其下又有长史、司马等官制,同样用回纥本民族的首领来担任,“其都督、刺史,给玄黄鱼符,黄金为文”。 回纥从744~840年一百年左右之间和唐朝所发生的羁縻府州和中原王朝主要的正常关系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回纥可汗历代受唐朝的封号 (二)回纥首领及其以下的大臣受唐朝的直接任命及罢免 (三)回纥军队受唐朝中央直接征调 1.从征 2.直接编入唐军 3.唐朝在漠北回纥地区直接驻军

第六章地域文化题目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记录藏语的藏文创制于()世纪,在全国藏族聚居区通用。 A.5 B.7 C.6 D.8 答案:B 2. 青海有()的人使用的是汉语。 A. 74% B. 75% C. 70% D. 60% 答案: A 3. 西宁话一共有()个声母。 A. 23 B. 24 C. 30 D.25 答案:A 4. 撒拉语是在古突厥语的基础上,吸收糅合了突厥、阿拉伯、波斯、汉语、藏语、蒙古语等语言成分,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 A. 阿拉伯 B. 古突厥 C. 波斯 D. 蒙古语 答案:B 5. 生活在青海省河南县的蒙古族大多已经不会使用蒙古语,取而代之的是使用()。 A.汉语 B.藏语 C.撒拉语 D.土语 答案: B 6. 东沟、丹麻、五十、东山等乡大部分居民是土族,因此本民族语言的使用率很高,约有()的土族只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际。 A. 75% B.80% C. 90% D. 95% 答案: B 7. 从语音角度来说,撒拉语有()个辅音音位。 A.30 B.35 C.20 D.25

答案: A 8. 青海玉树地区的藏族操藏语()藏语。 A.安多 B.康巴 C.拉萨 D.卫藏 答案: B 9. 西宁话一共有()个韵母。 A.20 B.23 C.25 D.30 答案: D 10. 乐都话共有()个声调。 A.3 B.4 C.5 D.6 答案:A 11. “鲁沙尔”“阿尼玛卿”“扎陵”等是()词。 A.蒙古语 B.汉语 C.藏语 D.撒拉语 答案: C 12. “楚玛尔”“格尔木”“德令哈”“都兰”“柴达木”等是( ) 词。 A.蒙古语 B.汉语 C.藏语 D.撒拉语 答案: A 13. 青海方言名词的重叠形式主要有()。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答案:B 14. 青海人都会说谚语,而且以掌握谚语的多少作为衡量人的才智的一个标准。能掌握很多谚语又能灵活运用的人被尊为()。 A.尕机溜 B.沙哇 C.溜瓜嘴 D.客哇 答案:D

游牧民族变迁史

游牧民族 从商周时代开始,匈奴和东胡就存在了,他们的位置大概是这样的: 然后匈奴把东胡干了。 情况是这样的: 东胡好可怜! 由于遭受得意忘形的匈奴的打击,变得分裂,分裂成了两部分,鲜卑和乌桓:

终于,强大的汉王朝来了,揍匈奴这个王八操的! 汉朝时,匈奴分裂成为南匈奴和北匈奴,这就好比南朝鲜和北朝鲜,你把汉朝当美国就行了,南匈奴是汉朝离间来打北匈奴的,俗称匈奴奸:

北匈奴宣传资料: 你每花一文钱买南人的粮食,都会变成敌人射向我们的弓箭!难道你们还想让我们在汉货上花的钱继续制成弓箭射进我们同胞的头颅里面吗?南匈奴那些拿汉人钱的傻逼,你们就是汉朝人养的一条狗!!!! 鲜卑势力变得异常强大,正是在东汉末年分三国时干的,毕竟中原内乱顾及不了他们,匈奴已经被弄得半死了,乌桓被曹操灭了,鲜卑反倒强大起来。从晋朝到后来的五胡乱华时期,鲜卑分成了东、北、西三大部落。

拓跋鲜卑其实就是北鲜卑。 鲜卑贵族慕容氏在西鲜卑和东鲜卑都很有地位,西鲜卑后来在慕容氏的带领下跑到青海东部安营扎寨,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吐谷浑。 鲜卑参与了晋朝之后的五胡乱华: 作者:豆子 链接: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564970727.html,/question/34856776/answer/6066316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鲜卑参与了晋朝之后的五胡乱华: (此图来自维基百科词条“五胡乱华”)(此图来自维基百科词条“五胡乱华”)在上图中,吐谷浑就是西鲜卑的后裔。 那一坨土鳖黄,其实就是乌桓的残余。 拓跋、慕容、宇文鲜卑在图中也有标志。 鲜卑拓跋部创立了北魏,这就是南北朝中长江以北的王朝,北魏一直跟他们称为杂碎的柔然死磕。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柔然原本隶属于鲜卑拓跋部,是拓跋的奴隶,成天干苦力,后来拓跋南迁,小柔然也就闯荡成了大柔然,并跟原来的主人掐起了架。

历史课学习心得感悟文档

2020 历史课学习心得感悟文档Contract Template

历史课学习心得感悟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 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体会指的是接触 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 法和自己的理解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历史课学习心得感悟篇1 初学历史,心中不免有些空虚,历史,从初中便开始接触,洋洋洒洒六年了,不断重复着不变的故事,没有任何的创新。在过去的历史课堂,教师只是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述历史知识,学生只是在下面挥汗如雨的愤笔疾书,这样老师是历史课主角,学生则成为台下的观众。殊不知,老师和学生都是历史课的主角。如今的大学历史课给我最深的感受是老师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结合历史事件,入木三分的讲述了具体事实,生动而引人入胜。 当今的教育应该注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历史学习,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在这个课堂里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正是因为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对于老师的分组作业,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能动性,加强了

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我们所在小组做的是有关慈禧的课件,虽然与其他组重合,但是通过资料的收集,我们了解到:从历史上看,慈禧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一个心胸狭窄、卖国求荣的娇奢太后;而从家族来看,慈禧则是一个有血有肉、孝道先行的封建女人。我们更加知道慈禧太后是清朝政府腐败、软弱、无能、残暴的代表,是1861年至1920xx年间清朝的实际统治者。这并不像我以前的认识,我以前的认识都是极其片面的,这样的教学对于更全面的了解历史事件与人物是十分有利的。 再者,我喜欢历史,特别是古代的传统文化故事,在您的指引下,我们的认识一定会更加丰富多彩。 历史课学习心得感悟篇2 初中历史课,在象马营这样的城乡结合部和广大农村地区,向来是被认为副科的。学生轻视,家长忽略,学校漠视(中考算分数后情况稍好)。甚至连承担历史教学的老师也有着几许无奈何可怕的淡然。可以说,历史教学环境在今天没有什么真正的改观,这严重影响了历史的教学成果和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把历史课当作赶写语数英作业的平台,是进行调整休息的乐土。即使是部分在听课的学生,他们的骨子里也并没有把历史与语数外等科目并驾齐驱,甚至连物理和化学都比历史重要。我在此并非讨论科目的孰重孰轻,只是这种情况值得我们去反思。 层面说,学生对历史的“不买账”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教师教学的缺失,“不能让学生走进自己的课堂,这是教学的失

中国各语言详细列表

中国语言汉语族 汉语方言列表 ?汉语 ?上古汉语 ?中古汉语 ?文言 ?官话 ?东北官话 ?冀鲁官话 ?胶辽官话 ?北京官话 ?中原官话 ?兰银官话 ?江淮官话 ?西南官话 闽语 ?闽南片 ?莆仙片 ?闽东片 ?闽北片 ?闽中片 ?琼文片 ?邵将片 ?赣语 ?客家话 ?徽语 ?晋语 ?平话 ?吴语 ?湘语 ?粤语 ?儋州话 ?粤北土话(韶州土话) ?湘南土话 藏缅语族 藏缅语族 白语 ?南部方言(大理方言) ?中部方言(剑川方言) ?北部方言(碧江方言) ?喜马拉雅语群 基拉蒂语支

?达旺门巴语 藏-金瑙尔语支 藏语支 ?古藏语 ?经典藏语 ?仓洛语 藏语 ?中部 ?卫藏语(拉萨话) ?吉隆话 ?洛米藏语 ?北部 ?安多方言 ?卓尼话 ?康方言 ?南部 ?亚东语 ?夏尔巴语 ?西部 ?拉达克语 ?塔克巴语 西喜马拉雅语支 ?唐米语 ?白马语 缅彝语群 缅语支 ?北部 ?阿昌语 ?载瓦语 ?波拉语 ?勒期语 ?浪莪语(浪速语) ?仙岛语 彝语支 ?北部 ?诺苏语(彝语北部方言、四川彝语) ?尼苏语(彝语南部方言) ?东尼苏语(石建土语) ?北尼苏语(峨新土语) ?南尼苏语(元金土语) ?西南尼苏语(墨江土语) ?车苏语 ?卡卓语 彝语东部方言

?乌撒纳苏语 ?乌蒙纳苏语 ?武禄彝语 ?纳罗彝语 ?阿罗语 ?葛泼语 ?怒苏语 ?撒梅语 ?中部 彝语中部方言 ?倮倮泼语 ?山苏语 ?民期语/密岔语 ?南倮倮泼语 ?里泼语 ?傈僳语 彝语东南部方言 ?阿武语/阿乌语 ?阿细语 ?阿哲语 ?撒尼语 ?尼斯语 彝语西部方言 ?东山坝腊罗语 ?西山坝腊罗语 ?东腊鲁语 ?西腊鲁语 拉祜语 ?拉祜语(拉祜纳语、黑拉祜语) ?拉祜西语(黄拉祜语) ?苦聪语 ?攸乐基诺语 ?补远基诺语 ?堂郎语 ?莨峨语 ?柔若语 ?南部 哈尼语 ?哈雅方言 ?哈尼语 ?雅尼语(阿卡语) ?豪白方言 ?豪尼土语 ?白宏土语

突厥语言学导论.

突厥语言学导论 开课单位: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维吾尔语言文学系 任课教师:买提热依木?沙依提职称:教授 学时:54学分:3限选人数:5人 开课对象:?博士生√?硕士生 选课要求:课堂教学 课程性质:√?核心课程?选修课程 课程内容简介(100字以内): 本课程中作者应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和历史比较法方法论对古代突厥文献语言与现代诸多突厥语族语言的亲属关系,各种语言特征的出现、发展变化或消失等现象进行比较研究和描写;同时作者又应用共时语言学的描写方法对现代语言的当代特征进行描述。所以这本课程的理论基础同时属于历史比较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范畴。 课程内容较常丰富,如时间上,它从今天一直追溯到6-7世纪古代突厥文献的语言。从文字上,内容涵盖古代突厥文文献语言,回鹘文文献语言、摩尼文文献的语言和阿拉伯文中亚变体写成的喀喇汉王朝时期、近代(察哈台)文献语言、古代安纳托利亚时期和后来的奥斯曼土耳其文献的语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章描述了突厥学、突厥语言学定义,同时回顾了突厥语言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出现、发展的过程。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概况尤其是世界上主要研究突厥语族语言国家的研究概况。第二章,主要归纳了突厥语族语言作为亲属语言的共同特征。第三章介绍了国际上知名学者对突厥语族语言的分类法和作者对这些分类法的评价。第四章主要描述了古代文字和文献。第五章主要描述了古代文献方言划分中的一些问题,最后描述了不同时期文献语言的基本特征。最后一章,对现代诸多突厥语族语言的区别进行了重点描写。首先对这些语言的语音交替规律加以分析,以表格的形式表述。然后对每种语言的使用人口、分布和语言词汇、语法特点进行描写。 讲授课程及教材中作者参考国内外出版的很多新文献资料,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可靠的参考资料。 前5章,每章讲两次,共10次(30学时),后一章讲6次(共18学时),讨论2次(共6学时)。

突厥世系谱

世系表二 阿布尔·哈齐家族 成吉思汗 ┃ 术赤 ┃ 昔班汗 ┃ 拜阿都儿汗 ┃ 巴答·忽勒汗 ┃ 穆哥·帖木儿 ┃ ┏━━━━┳━━━━┳━━━╋━━━━━┳━━━━━━┓ 毡答伊勒巴克符剌德孙尼肯帖木儿秃花比客·忽的 符剌德 ┃ ┏━━━━━━━━━━━┻━━━━━━━━━━┓ 伊卜剌辛·斡兰阿剌伯·沙(乌兹别克)┃┃ 得窝来·舍赫·斡兰哈只·秃里┃┃ 依阿布勒·海儿汗帖木儿·赤克 (他的后裔世系见表一)┃ 雅迪葛尔汗 雅迪葛尔汗 ┃ ┏━━━━━━━┳━━━┻━━━┳━━━━━━┓ 阿米奈克阿卜剌克别儿克苏丹阿巴克 (A)┃ 哈桑·忽里 ┃ 贝剌勒苏丹

别儿克苏丹 ┃ ┏━━━━━━━━┻━━━━━━━┓ 伊勒巴尔汗巴勒巴尔(必里乞赤) ┏━━━━┻━━━━━━┓┃ 穆罕默德·哈齐苏丹苏丹·哈齐苏丹速儿特·哈只汗 ┃ ┏━━━━━━━━┳━━━┻━━━━┳━━━━━━━━━━┓ 努纳赤·汗尼姆祖海·汗尼姆吉尔·哈齐苏丹斡玛儿·哈齐苏丹 ┃ 毡·哈齐苏丹 ┃ 米里·巴努·汗尼姆(阿布尔·哈齐之母) (A) 阿米奈克 ┃ ┏━━━━━━━┳━━━━━┳━━┻━━┳━━━━━┳━━━━━━┓ 阿瓦涅失汗不楚合汗索菲昂汗哈尔汗阿合台汗阿合奈·苏丹 阿瓦涅失汗 ┃ ┏━━━━━━━━━╋━━━━━━━━━━━━━━━━━━━┓ 玛合木丁·穆罕默德汗阿里·苏丹 ┃┃ ┏━━━━━┻━━━━━━━━┓┏━━━━┻━━━━┓ 阿布尔·穆罕默德汗巴音歹·穆罕默德苏丹伊思堪歹在维泽儿的白痴桑扎儿┃┃ ┏━┻━━━━┓┃ 努尔·穆罕默德者剌勒苏丹在马鲁的土尔孙·穆罕默德 (鲁里所生) 不楚合汗 ┃ ┏━━━━━━━━━╋━━━━━━━━━┓ 都思特·穆罕默德伊失·穆罕默德布鲁木(或伊失·都思特) ┃ ┏━━━━━┻━━━━━┓ 沙·忽里塔亦儿

专题总复习(一)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发展史

历史高考备专题总复习(一)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发展史 专题一:中国古代各少数民族的发展 一、知识归纳 1、匈奴族(1)先秦:①祖先:北狄(蒙古高原一带)。②以畜牧业为主,也从事农业生产。公元前3世纪广泛使用铁 器。③战国:秦、赵、燕三国筑长城防御。 (2)秦汉时期:①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北方草原,占领河套地区(奴隶制国家)。②西汉初期,汉匈和亲(被动和亲)。③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反攻匈奴,匈奴被迫迁徙漠北。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其它各部仍游牧于漠北或西迁。④西汉元帝,王昭君出嫁呼韩邪单于(主动和亲),四十多年和睦相处。⑤东汉初年,匈奴分裂。南匈奴向汉称臣,北匈奴退居漠北威胁中原及河西、西域。⑥东汉前期,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最后解除。 2、西域各族(秦汉时期)①汉朝时期,(西域位于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新疆天山南北等地)②公元前138年和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西域诸国回访。③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④东汉初年,西域各国重被匈奴控制。⑤东汉明帝时期,班超担任西域都护。 3、突厥族 (1)南北朝: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期统一西北地区,中亚各国归附。突厥是沟通中原和中亚贸易的桥梁。(2)隋唐:①隋初,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②隋末东突厥南扰。③唐朝贞观初期,唐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并设都督府管辖东突厥故地(“全其部落,顺其土俗”)。④西突厥在隋唐之交控制天山以南,影响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⑤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统辖高昌故地。⑥唐高宗,西突厥灭亡。⑦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4、维吾尔族(1)隋唐:①祖先:回纥,7世纪初,受突厥汗国奴役。②东突厥灭亡后,唐太宗任命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 府都督。③8世纪中期,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④安史之乱期间助唐平叛,自唐肃宗 始与唐和亲。⑤8世纪后期,回纥改为回鹘。⑥9世纪中期,回鹘瓦解。西迁(新疆,维吾尔族); (甘肃,裕固族);有的西迁至中亚地区。 (2)宋元:元朝称畏兀儿。(3)明清:清称回部,1757年乾隆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1762年设伊犁将军。 5、女真族(满族) (1)隋唐:祖先是唐朝时期的黑水靺鞨。8世纪前期,唐在黑水靺鞨设都督府,正式划入唐版图。 (2)宋元:①两宋称女真。居住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一带。②北宋中后期,完颜部统一女真各部,受辽的统治。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推行猛安谋克制度,1125年与北宋联合灭辽。1127年灭北宋(“靖康之变”)。③与南宋 形成南北对峙局面。1234年蒙古灭金。④辽金时期黄河流域的女真人不断与汉族融合,元朝时被视为“汉人”。(3)明清:①明初期,东北建州等部归明朝奴儿干都司管辖,②明后期,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八旗制度。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③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④1644年清军入关,经20多年战争, 基本统一全国。 6、契丹族(1)隋唐:居辽河上游。唐末开始农耕生活。 (2)宋元:① 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并逐步接受汉族封建文化,② 916年建契丹国。后改为辽。 ③创制契丹文字,实行“蕃汉分治”。④1005年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宋辽对峙局面形成。⑤1125 年,辽被金灭。⑥元朝,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人与汉族不断融合,元朝时被视为“汉人”。 7、藏族 (1)隋唐:①祖先:吐蕃。②战国到东汉,西羌陆续进入西藏地区与当地的游牧和狩猎部落融合,成为吐蕃人的祖先。 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定都逻些,仿照唐朝官制,创制了吐蕃文字。③唐太宗,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后两百年间,新赞普必请唐天子“册命”。④8世纪初,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⑤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长庆会盟”。 (2)宋元:蒙古政权建立后,吐蕃臣服于蒙古。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征收赋税,中央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3)明清:①明称西藏为乌斯藏,设立卫所,建立僧官制度,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势力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②清朝时顺治和康熙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雍正时,设

浅谈对历史课堂教学的理解、思考和感悟

浅谈对历史课堂教学的理解、思考和感悟 历史是一门时间跨度久远、内涵十分广博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人类发展的规律,还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以史为鉴。历史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历史教学的理解、思考和感悟 1 利用课堂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及积极性 一部好戏取决于一个好剧本,一节课的好坏与教学设计的优劣密不可分。在讲课之前,首先要做好学案设计,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合在学案之中,这样课上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在上《三国鼎立》这节课时,我对导入环节做了这样的处理:以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作为背景音乐,一张张幻灯片打出曹操、诸葛亮、刘备等历史人物图像,让学生畅谈他们对三国这段历史的了解,学生的兴趣得以提升,全体学生自然将注意力集中到对三国的历史知识学习中去,学生的思维阀门一经打开,学习劲头、思维的敏捷度无疑提高好几倍。同时,把对知识的落实作为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以学生为中心,将知识、能力及情感价值观三者协调发展,有效发挥出课堂的更大优势,

例如我经常在阶段教学后,用知识竞答、问题接龙、电脑闯关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打消学生对考生的反感情绪,加深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 2 强化师生合作,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根据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合作精神。我通过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师徒结对等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收集资料,在小组中讨论,在讨论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根据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在历史教学中适当的时候,找准切入点,促进学生多科知识的整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有一次讲到有关轮船发明的知识时,适当的加入了地理中提到的无风带和幽灵船的故事介绍给学生,学生特别感兴趣,在学习历史的也对地理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历史教学很难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有一次上课介绍到有关古代拱桥的历史时,结合一些科技书籍中提到的关于拱形实验的例子,指导学生做了个小实验,短短的几分钟,学生通过操作清楚的体会到了拱形桥坚固的原理。用学生的话说:“历史课还有实验,太稀奇了”。 3 巧设三维目标,力求做到润物细无声 在备课过程中,我在不断思索:一节课怎能将三维目标贯穿其中?我深感目标的设定一定要做到小而细,贴近学生的实际,切忌大而空。我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从学生身上存

浅论贞观时期唐朝与突厥的关系

浅论贞观时期唐朝与突厥的关系 摘要: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巩固的时期。而正是由于贞观时期唐朝对突厥的一系列战争和对它施行的一系列开明的民族政策,唐朝时期的许多少数民族才与唐朝建立了 友好交往。本文主要通过唐太宗对突厥由防御到征战,再到实行羁縻政策,简要分析唐朝与突厥间交往对双方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唐朝东突厥民族政策影响 唐朝初期,由于国家百废待兴,国家也无法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与突厥抗衡,于是唐高祖李渊臣服于东突厥,且对突厥和亲的政策来保证社会稳定,赢得对国内的反抗势力的征服。在李世民即位 后,开始考虑对突厥的反击。 突厥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匈奴的别支,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以畜牧业为支柱产业,手工业为重要部门,以擅长铸铁著称。6世纪以后,突厥势力逐渐强大。552年,阿史拿土门率领其部下打败了柔然 ,摆脱了柔然的控制,自称伊利可汗,建立起了突厥汗国。在木杆可汗时期,突厥势力达到顶峰。《周书·突厥传》“东自辽海(辽河)以西,西至西海(里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贝加 尔湖)五六千里。”突厥汗国统一了我国西北地区和中亚各国,版图辽阔。木杆建牙定都于都斤山(今蒙古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之北山)。隋文帝采用了长孙晟的“远交近攻”策略,突厥并入了隋朝版 图。 李渊在太原起兵后,由于无法与突厥骑兵相对抗,曾向突厥上表称臣,始毕可汗还送给他一千匹马,帮助他争夺中原。唐初东突厥依仗武力强大,连年向唐朝勒索人口财物。620年,颉利可汗即位,开 始破坏与唐朝订立的盟约,屡次协同铁勒、薛延陀南下,袭击北方边城,严重威胁唐朝的稳定和北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武德七年(624年),颉利可汗亲率骑兵进攻并州,侵扰关中,掳获唐朝男女 5000余口,并率骑兵10余万大锊朔州,进袭太原”。詹子庆《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12月地1版李渊迫于形势,打算迁都避难,多亏李世民坚决反对才罢休。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 即位(624—649)。颉利、突利二可汗率领十多万杀到泾州,推进到了离长安东北70里的高陵(今陕西高陵),发起进攻。唐朝泾州道行军总管尉迟敬德在长安以北70里的泾阳(今陕西泾阳)截击,活 捉突厥俟斤一人,杀敌一千余人。但是突厥颉利可汗认为大唐王朝政局不稳,继续前进。很快到了渭水便桥以北(今陕西咸阳西南)。颉利派心腹大将执失思力入朝,夸大海口威胁唐

中亚文明史参考书目(史前—突厥汗国)

中文论著: 1《苏联中亚考古》,(苏)弗鲁姆金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编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1981。 2《中亚塔吉克史:上古——十九世纪上半叶》,(苏)加富罗夫著,肖之兴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3《鞑靼千年史》,(英)帕克著,向达、王静渊译,商务印书馆,1937。 4《青铜时代的中亚草原:安德罗诺沃文化》,爱莱娜·E·库孜弥娜著,刘文锁译,《新疆文物》1996年第2期。 5《从青金石之路到丝绸之路——西亚、中亚与亚欧草原古代艺术溯源》,沈爱凤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 6《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水涛著,科学出版社, 2001。 7《亚洲腹地考古图记》(1—3卷),(英)奥雷尔·斯坦因原著;巫新华,秦立彦,龚国强,艾力江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张志尧编,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2。 9《中华文化通志: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志》,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芮传明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0《西域的历史与文明》,(法)鲁保罗著,耿升译,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11《波斯帝国史》,(美)奥姆斯特德著. 上海市:上海三联书店, 2010。 12《古代的中亚细亚和伊朗》,《古代东方史》第十八章,(苏)阿甫基耶夫著;王以铸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 13《中亚古代艺术》,Γ·Α·普加琴科娃,Π·Η·列穆佩著;陈继周,李琪译,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1994. 14《塞种史研究》,余太山著,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02. 15《嚈哒史研究》,余太山著,北京市:商务印书馆, 2012.01. 16《中亚历史:巴托尔德文集第2卷》,(苏联)瓦西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巴托尔德著;(苏联),В.А.,罗莫金,(苏联),Б.Я.,斯塔维斯基整理;(苏联)Б.Г.,加富罗夫编;张丽译;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2013。 17《阿富汗史》第1卷,(英)塞克斯著,张家麟译,北京市:商务印书馆, 1972。 18《阿富汗史》,彭树智等撰写,西安市:陕西旅游出版社,1993。 19《粟特商人史》,(法)魏义天(Etienne De La Vaissiere)著,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0《康居粟特考》,(日)白鸟库吉著,傅勤家译,商务印书馆, 1936。 21《吐火罗史研究》,王欣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2《吐火罗人起源研究》,徐文堪著,北京市:昆仑出版社, 2005。 23《20世纪内陆欧亚古代史研究》,余太山主编,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 24《古族新考》,余太山著,北京市:中华书局, 2000。 25《中亚文明史》(第一、二卷汉译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6《中亚通史》,王治来、丁笃本,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27《中亚国际关系史》,王治来、丁笃本,湖南出版社,1997。 28《西域通史》,余太山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29《中亚五国史纲》,马大正、冯锡时主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30《中亚简史》(外一种)(汉译本),巴尔托里德著、耿世民译,中华书局,2005。 31《中亚史纲要》(汉译本),汉布里主编、吴玉贵译,商务印书馆,1994。 32《中亚古国史》(汉译本),麦高文著、章巽译,中华书局,2004。

突厥世系

突厥[阿史那氏](552-743)前突厥(552-581) 伊利可汗(阿史那土 (1) 壬申552 门) (1) 壬申(二) 552 乙息记可汗(~科 罗)(逸可汗) 木杆可汗(~侯斤) (20) 癸酉553 佗钵可汗(~库头) (10) 壬辰572 第二可汗(~庵罗) (1) 辛丑581 东突厥(581-630) 沙钵略可汗(~摄图) (7) 辛丑581 (2) 丁未(二) 587 叶护可汗(~处罗 侯)(莫何可汗) 都蓝可汗(~雍虞闾) (12) 戊申(十二) 588 启民可汗(~染干) (10) 己未(十二) 599 始毕可汗(~咄吉世) (11) 己巳(十一) 609 (2) 己卯(二) 619 处罗可汗(~俟利弗 设) (10) 庚辰(二) 620 颉利可汗(~莫贺咄 设) 西突厥(562-657) 叶护可汗(阿史 (14) 壬午562 那室点密) (27) 丙申576 达头可汗(~玷 厥) (2) 癸亥603 泥利可汗(~鞅 素) (6) 乙丑605 处罗可汗(~达 曼) 射匾可汗(8) 辛未(十二) 611

统叶护可汗(9) 己卯(七) 619 (2) 戊子(十二) 628 屈利毗俟可汗(~ 莫贺咄) (2) 庚寅(十二) 630 肆叶护可汗(~咥 力) (2) 壬辰(七) 632 咄陆可汗(~泥 孰) (4) 甲午(十二) 634 沙钵罗咥利失可 汗(~同娥) (4) 戊戌638 乙毗咄陆可汗(~ 欲谷) 乙毗射匾可汗(9) 壬寅(九) 642 沙钵罗可汗(~贺 (6) 辛亥651 鲁) 左厢咄陆五部(南庭)(657-719) 兴昔亡可汗(阿史那 (5) 丁巳657 弥射) 十姓可汗(~都支) (15) 壬戌662 阿史那元庆(1) 乙酉685 阿史那俀子(5) 丁亥687 阿史那仆罗(7) 壬辰692 阿史那拔部(4) 己亥699 阿史那献(16) 癸卯703 阿史那震(2) 丁巳717 右厢努失毕五部(北庭)(657-742) 继往绝可汗(阿史那(10) 丁巳657

【免费下载】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历史演变 看历史资料的时候,面对着五花八门的民族名称,什么柔然啦,鲜卑啦,扶余啦……,我脑袋中就一个字:乱!——这都哪儿冒出来的?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感觉?我们工科生纯粹的半拉子历史爱好者,本着“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把对我们中国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几个民族的历史简述一下就OK ,至于有想深入研究的同志,详情请自己百度。在春秋之前,北方的夷狄对我们华夏民族影响不大,而百越啦,东夷啦,他们都是被我们影响的。而春秋到秦汉其势力范围变化不大,所以我们从秦朝开始。民族的形成跟相同的生活方式有关,而相同的生活方式则来自相同的自然环境。在最早有历史记录的时候,东北地区主要有三个民族,即东胡,濊貊,和肃慎。图中的夫余是濊貊后来的历史称呼。肃慎分布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靠狩猎和渔猎为生。在松嫩平原上有肥沃的土地,濊貊人即扶余人则以农耕为主。、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