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外园林史论文

中外园林史论文

中外园林史

——课程论文题目:浅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特点

姓名:

班级: 13级园林3班

学号:

指导教师:张俊霞

二0 一五年六月

浅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特点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13级园林3班姓名:学号: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以及建安文学、田园诗文、书法绘画都影响了园林的创作[1]。魏晋美学为中国古典园林确立了思想基础,“天人合一”思想真正运用于园林中,中国园林真正形成了自然山水园的风格,形成了造园活动从生成到全盛的转折,奠定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基础,同时对后世园林以及当代园林的发展都具有指导和惜鉴意义。本文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时代背景及园林作品和的分析,明确了其特点,并简要剖析了其对后世园林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魏晋南北朝自然山水园转折期造园特点

引言:魏晋南北朝对哲学、美学、文化、文艺的变革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是精神觉醒和审美意识走向自觉的时代[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第一个转折期。这一阶段,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分裂并未禁锢人们的思想,造园活动在帝王至贵族这一特定人群中普遍活跃,园林的发展相当繁荣。园林由雄伟的宫殿建筑为主转向以秀丽的山水为主,开创了我国自然山水园的新局面,寺观园林开始出现,并最终形成皇家、私家、寺观园林三大主流类型共同进步的局面。

1. 时代背景

1.1社会大背景: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时期,这一历史阶段的年代断限为从曹王称帝(220年)到陈朝灭亡(589年),历时369年 [3]。这是一段长达360多年的大混乱时期,受外族入侵后的残虐淫乱及动荡的影响,天下滔滔、人民遭殃,社会处于大分裂、大动荡、人口大迁移的状态。

1.2 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想:

由于社会动荡不安,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普遍流行着消极悲观的情绪。文人知识分子由于对政治的厌恶和对现实的不满,或厌世而荒荡,或遁世而醉心于自然。老庄所标榜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佛教的重来生不重现世的学说和儒学思想相结合而形成玄学[2]。玄学是以“有无本末之辩”为中心形成的思辨哲学体系,它取代了两汉经学,同时本体论(内在实体的追求)取代了自然观(外在世界的探索)。

1.3魏晋时期山水风景艺术门类的发展

1.3.1山水文学

诗歌中描写山水风景的越来越多。文人名士追求“顺应自然”,山水诗文大量涌现文坛,谢灵运、陶渊明等[4]。

1.3.2山水画

山水画已经摆脱作为人物画的背景的状态,开始出现独立的山水画。宗炳《画山水序》“畅神”王微《叙画》“作画之情”——“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宗、王“神”“情”之说主张山水画创作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天人合一哲理的表现[5]。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作品

2.1皇家园林

2.1.1邺城——铜雀园(曹魏)

御园铜雀园在邺城城内西北,长三里、宽二里。“园中有渔池堂皇。园西北角以墙为基垒筑三个高台: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宛如三峰秀峙”。园内凿渠引水,穿池筑山,已是以山水为宫苑的骨干。园内建钓鱼台、竹园、种植葡萄及果木树,还是储藏军械的武库。

2.1.2洛阳——芳林苑(华林园)

魏文帝始筑“华林园”——魏明帝改名“芳林苑”——避齐王曹芳讳改名“华林园”,相当于“大内御苑”,是当时最重要的一座皇家园林。该园人为地貌基础已有全面缩移大自然山水景观的意图。

2.1.3建康——玄武湖

位于建康城北,是一人工开凿的湖泊。宋元帝复筑北堤并堆立三神山于湖中,为“蓬莱、方丈、瀛洲”。玄武湖是利用自然、顺应自然,加以人工筑造而成的自然山水园。

2.2私家园林

魏晋时期私家园林异军突起,园林造景由此前的粗放地摹仿或利用自然山水,进而能够概括地集中自然山水的特点并力求在园林中再现一个更精炼的、典型化的自然[6]。这一时期的城市私园主要有北魏大张伦的宅园和南朝梁湘东王萧绎的“湘东苑”。同时期还出现了别墅庄园式的私家园林,如西晋石崇的“金谷园”和谢灵运的“始宁墅”等。

2.2.1金谷园(河阳别业)

西晋时的主要私家园林。大官僚石崇经营的一处庄园,位于洛阳西北郊的金谷涧。金谷园是为游赏并兼有地主庄园性质的园林。其主题是以池沼花木为重点,风格更趋向于静雅。

2.2.2张伦园

城市型私家园林,北魏张伦的宅园。以山池为胜景。“经营楼馆,列于上下。树草栽木,颇有野致”。

2.3寺观园林

在魏晋时期,随着佛教的汉化和盛行,佛寺大量兴造,同时有很多人“舍宅为寺、舍宫为寺”,并与山水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因此出现了寺观园林这个新的类型[6]。城市里的佛寺逐渐演变为合院建筑组群与山树园池相结合的模式,郊野的寺观园林大多选址在风景比较好的地段。同时有些僧人道士本身就是造园家,如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建造的东林禅寺以及南朝的栖霞寺、鸡鸣寺等。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造园特点

(1)园林由秦汉时期的宫苑为主型向自然山水为主型转变

(2)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功能基本消失,游赏活动成为主导功能。

(3)造园在“穷其技艺”上下功夫,造园活动完全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

(4)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影响下,风景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表现自然,由单纯模仿自然山水进而加以概括、提炼。

(5)私家园林的隐逸情调对后世影响很大。

(6)促进了寺观园林的出现和发展。

4. 对当代园林发展的意义

4.1游憩方式的发展

郭熙认为,山水的自然美在于它的可行、可望、可居、可游[5]。士人们真正地热爱山水、欣赏山水,他们选择山水而游,而居。这种“居”、“憩”兼容的园林艺术形式,人与景物的互动,是一种审美的作用、畅神的作用,也是愉悦性情上的功利。现代园林创作应该传承、突破古典园林的“居”、“憩”兼容原型,研究探索现代城市的社区结构特征及其游憩格局,为现代人的户外场所需求提供恰当的场所特征。

4.2人文和生态的共融

伴随理性精神的高扬和山水审美的突破性发展,园林中的审美化氛围渐浓重,人文意识充分渗透到园林中[2]。魏晋知识分子寄情山水,崇尚隐逸,亲近自然。同时山水风景也陶冶了士人的性情,启发了创作的灵感,焕发了对自然的渴望与热爱,探索将自然生态群落机制引入现代城市,追求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正是这种朴素的生态观与人文理念的交织和融合,产生了诸多优秀的园林作品,同时引导后人以积极的态度与大自然交流。

4.3空间构成的随宜性

在空间构成上,既有大山大水,气度恢弘,也不乏境仿巧构,细致入微。布局以疏为主,同时注意迁回曲折,高低错落。在空间划分上,以自然材料(如山、水、堤、岛等)进行空间的围合和分隔。

5.结束语

魏晋南北朝时期之后,中国古典园林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这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它上乘秦汉余续,把园林发展推向转折的阶段,导入升华的境界,成为此后全面兴盛的伏脉。中国式园林,正是沿着这个脉络进入隋唐的全盛期[2]。因此,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特点,对了解我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以及促进现代园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张凯旋,王云《魏晋南北朝时期美学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中国园林,2009(4):49-51

[3]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1983

[4]范增;《魏晋南北朝赋学之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5]李哲夫;《试论魏晋南北朝之清谈》学术研究;1980年05期

[6]胡国瑞;《魏晋南北朝园林的发展及成就》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0年05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