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重庆市九龙坡区地质灾害排查报告

重庆市九龙坡区地质灾害排查报告

重庆市九龙坡区地质灾害排查报告
重庆市九龙坡区地质灾害排查报告

重庆市九龙坡区

地质灾害普查调查报告

三峡大学

二0一一年二月

重庆市九龙坡区地质灾害普查调查报告

项目负责:张国栋

报告主编人:胡志宇

报告审查人:肖诗荣

调查人员:胡志宇党超肖诗荣

陈勇高德军刘刚

王彦海陈明卢树盛

赵翔吴尧枝管鸿飞

提交报告单位:三峡大学

提交报告日期:二0一一年二月

目录

1前言

1.1任务由来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的指示,2010年6月24日,国土资源部召开了全国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紧急行动部署动员视频会议,徐绍史部长作了重要讲话。6月28日,国土资源部在成都召开了地震灾区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要求:“要着力对一个地区地质环境稳定性进行再认识,对重大地灾隐患进行再发现。我们要对这个地区情况很熟悉,坚决防止出现:看似稳定实际不稳定,本来稳定后来又发生,本来稳定演变为不稳定这三种情况。我们要针对震区、库区再一次进行调查。”

由于2009年后续规划编制时,时间很紧,所以对后规新增加的屏障区的崩塌、滑坡等,未能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对屏障区范围内的地质灾害,没能进行全面普查。对此,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部署,重庆市国土资源局及三峡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遵照办公室的指示和具体安排,下达了此次地质灾害调查任务,由三峡大学承担重庆市九龙坡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普(调)查工作任务。

1.2目的任务

在充分收集已完成地质灾害调查区划成果、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达标建设、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等大量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拉网式大排查,排查的重点是城镇、乡村、医院、学校、集市等人员集中地以及三峡库区、重要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风景名胜区和重要工程建设活动区,主要任务是:(1)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类型、分布、形态与规模、变形破坏特征、诱发因素与形成条件。

(2)对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进行初步评估,分析与预测灾害体的稳定性、发展趋势和灾害发生后可能的成灾范围及灾情。

(3)划定地质灾害影响区及危险区,提出防治措施建议。

(4)检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是否到位,协助当地政府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编制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预案,指导开展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工作。

(5)结合排查成果,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和下步工作建议。

1.3本次排查范围

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本次排查对九龙坡区辖区内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拉网式大排查,重点对城镇、村庄、恢复重建安置区及安置点、学校、风景名胜区、工矿企业、交通生命线等开展全面的地质灾害排查。

(1)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和群众报灾线索,逐一进行现场调核查,同时填写或完善各类调查表。

(2)检查地质灾害防治“四到位”和“八落实”情况。

(3)对所有排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均要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的责任主体,提出初步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下一步工作建议。

(4)根据排查情况,协助当地政府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编制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预案,指导开展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工作。

(5)总结排查工作情况并形成排查报告,及时按要求报送排查报告、调查表及相关图件、专题报告等成果资料。

1.4本次排查参加人员及组织安排

我校接到任务后,高度重视本次排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组织相关人员对本次再排查工作做了详细的计划,本次野外排查工作于8月10日开始,10月24日野外工作结束,转入室内资料整理。本次再排查工作中共投入技术力量15人(学历组成:博士6人、硕士6人、本科3人)。

表1-1项目组人员一览表

1.5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野外调查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针对指挥部下达的任务及区国土局上报的新增地灾点进行了逐个的排查,这一阶段中依次调查了九龙城区(7个)、华岩镇(20个)、走马镇(23个)、金凤镇(10个)、铜罐驿(11个)、陶家镇(14个)、含谷镇(5个)、白市驿(10个)、石板镇(8个)、巴福镇(4个)、西彭镇(10个)等11个乡镇,调查组共调查地灾点122个,其中调查三峡库区二、三期及后规地灾点48个,库区外及新增地灾点74个。其中三峡库区二、三期治理项目4个即长江二桥北桥头滑坡、鱼鳅浩滑坡、jlp-2-1库岸、jlp-4-1库岸等,

另有4处灾害点即河咀滑坡(铜罐驿镇)、高坪滑坡(含谷镇,原名和尚坡滑坡)、黄桷堡滑坡(金凤镇)和五块石危岩(西彭镇)地方上已治理,9处即燕窝穴滑坡(走马)、魏家岩滑坡(走马)、陆家沟1#滑坡(走马)、大兴寺滑坡(白市驿镇)、向家湾滑坡(西彭镇)、烂泥沟滑坡(白市驿镇)、关山坡滑坡(金凤镇)、杨家草房滑坡(金凤镇)、油坊湾滑坡(金凤镇)居民已搬迁,3处即老岩湾滑坡(走马镇,玉龙村3社)、象鼻子滑坡(西彭镇)、青龙湾滑坡(白市驿镇)已不存在,另有4处上报新增点即鲁家院子滑坡(巴福镇)、娄房沟滑坡(华岩镇)、云峰村三社赵家湾塌陷(华岩镇)、云峰村五社龙井坎(华岩镇)基本不存在成灾条件。经排查后九龙坡区现存地质灾害隐患点98处,其中库区点37处,库区外及新增点61处。调查资料完成后19处符合销号条件,最终销号完成后九龙坡区地质灾害隐患点为79处。

野外工作的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对未知区域的农村居民点地质灾害情况进行普查,为了准确的掌握情况,且地质灾害普查工作量巨大,第二阶段的调查工作中发动了大量的村社基层干部,第二阶段调查工作历时一个半月,现场踏勘农村居民点508处,调查农村居民点斜坡隐患点49处。

表1-2重庆九龙坡区新增居民点排查情况汇总

料可靠,综合分析研究较深入,执行技术标准统一,提交成果质量基本符合要求。

表1-3九龙坡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分布情况统计表

2、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

2.1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立情况

09年地质灾害排查工作完成后,九龙坡区共存在地质灾害点91处,其中以前存的34处地质灾害点(原库区内群测群防地灾点共51处,后因开发占地、搬迁等原因取消部分点)均已完成建点设计并完成建点工作,边界桩、警示牌等均已建成;2009年排查工作完成后库区外(即群测群防库区外)及新增地灾点57处地质灾害点也已完成建点设计工作,建点工作至2010年底大部分完成,建议当地相关部门尽快完成建桩、警示牌等建点工作。

09年排查后确定的9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已健全由市、区、镇(街道)、村四级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层层落实群测人,责任人的姓名、电话、建立监测预警资料数据库,及时收集、汇总各地质灾害点群测群防监测资料。如地裂缝、墙裂缝处等变形监测处均采用皮尺进行测量,未采用专业仪器进行监测。群测人主要职责就是对滑坡、不稳定斜坡、危岩等地质灾害体重点监测,确保有无新的变形,包括地裂、墙裂、垮塌、掉块、地下水溢出、树木倾斜等,原有地裂、墙裂有无增宽、加剧等,并随时向上级反馈情况。经现场走访,打听,各隐患点的监测人都较好得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所有群测群防点均落实了监测责任人、落实了监测记录人、落实了预警责任人、落实了汛期值班人、宣传落实了避让地点、预警信号、巡查人员及防灾预案,并做到责任单位、责任人、监测手段、防治措施“四到位”

2.2地质灾害治理、搬迁与监测情况

重庆市九龙坡区三峡库区二期规划仅有1个地质灾害点,即三峡库区九龙坡区长江二桥北桥头滑坡(规划编号196)治理工程,该项目业主单位为重庆龙九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勘察单位为重庆长江工程勘察院,设计单位为重庆长江工程勘察院,施工单位为四川915建设公司,治理后效果监测单位为地矿眉山工程勘察院,防治工程治理措施为抗滑桩支挡+削方减载+截排水。该项目于2003年10月开工,于2004年1月竣工,于2004年4月26日通过专家组初步验收,于2004年9月8日通过市级竣工最终验收。治理工程监测于2004年3月开始,根据2004年3月至2007年6月的治理后效果监测报告反映,该滑坡现阶段未见任何变形,该治理工程达到了预期的治理效果。

重庆市九龙坡区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规划中主要涉及到4个地质灾害点,分别为工程治理点鱼鳅浩滑坡群(治理总表序号353)、群测群防点老鹰岩危岩、三期非应急治理改取消jlp-2-1库岸(规划序号:217)和jlp-4-1库岸(规划序号:219)。其中由四川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对jlp-2-1库岸(规划序号:217)和jlp-4-1库岸(规划序号:219)进行了调查,调查后对其评价均为稳定,无需对其进行工程治理;由重庆市高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院对老鹰岩危岩进行群测群防监测预警设计,开展群测群防工作至今。

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紧急实施Ⅱ类项目九龙坡区鱼鳅浩滑坡

(治理总表序号353)治理工程的建设业主为九龙坡区地质环境监测站,代理业主为重庆龙九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地勘单位为重庆市地勘局川东南地质大队,设计单位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员,监理单位为中咨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施工单位为重庆渝碚地质工程施工公司。该滑坡群各滑坡防治工程等级均为III级,其工程治理措施为Ⅰ、Ⅱ滑坡采用回填碾压+局部抗滑桩+桃花溪河道改造+排水,III号滑坡经三峡地防办和市发改委批准,改为搬迁避让处理。该项目于2008年5月底进场,6月3日正式动工,工程于2008年9月28日正式完工,于2008年11月19日通过预验收,2009年6月25日通过区级竣工初步验收。治理后,现场未见任何变形迹象,治理效果较好

2.3存在的问题

九龙坡区地质条件较好,绝大部分地区地层平缓,为稳定地层,没有发育大型地质灾害体的地质条件,多年来地质灾害工作落实到位,管理人员严格把关,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多年来未出现由地质灾害引起的人员伤亡现象。但平缓地层的稳定存在从另一方面为危岩体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九龙坡区存在大量的危岩体、危岩体带(多为近水平软弱相间的砂岩层),如:老鹰岩危岩,为巨厚层砂岩形成,下覆存在粉砂岩泥岩形成的软层,表层于1998年发现裂缝,2001年6月有一约6m3的块石掉下,落于其下民房,民房损坏3间,无人员伤亡。2001年至今,间有块石掉下。其威胁对象较多,且部分受威胁物如移动通信基站和成渝铁路线无法进行搬迁避让。针对这类危岩体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目前对危岩监测手段有限,监测预警工作对危岩的效果较小,及时性差,另一当面是危岩启动的不确定性、突发性,启动后速度较快,难以预测,群测群防对危岩的监测效果较差,所以强烈建议对该类危岩纳入全区后续工作计划中,最为全区地质灾害工作重点进行防治工程治理。

3、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3.1 地形地貌

九龙坡区地处川东平行岭谷区,地形由窄条状山脉和宽缓状丘陵谷地组成。由西向东分布有缙云山、中梁山两条山脉,其间为宽缓的丘陵谷地。山脉两侧坡地陡峻,多形成陡坡和峻坡,山脊高程600~800m。山脉之间宽阔的丘陵谷地相对低缓,丘顶高程250~450m,最低点为长江河谷170.00m。

地貌格局与区域构造线相吻合,沿NNE方向展布,且背斜呈山,向斜呈丘陵。受岩性控制,背斜轴部的石灰岩、白云岩形成岩溶槽谷,坚硬的砂岩形成单面山,侏罗系红层组成丘陵,构成了本区多样化的地貌景观。

条形背斜低山谷坡开阔,坡面地表水易于集中汇集,是地质灾害产生的主要诱发动力,故背斜翼部低山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地貌类型。

3.2地层岩性

九龙坡区内出露地层均为沉积岩,主要有三叠系、侏罗系及第四系地层,详见表1。

地层总厚3338~6014m,以侏罗系砂、泥岩分布最广,主要分布在向斜丘陵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砂、页岩,主要分布在各背斜两翼;三叠系中下统碳酸盐岩夹碎屑岩,主要分布在各背斜轴部;第四系零星广布于主城区地表。

表3-1 九龙坡区地层划分简表

3.3 地质构造

九龙坡区的地质构造属川东褶皱束华蓥山帚状弧形构造,由NNE向的紧密背斜和开阔宽缓

的向斜构造组成,具隔挡式构造特点。背斜具有两翼不对称,轴面弯曲呈“S ”型等特征。由西向东依次展布有璧山向斜、温塘峡背斜、北碚向斜、观音峡背斜、金鳌寺向斜、悦来向斜和龙王洞背斜、磁器口向斜、南温泉背斜、大盛场向斜、明月峡背斜等(见表2、图1)。断裂主要分布于观音峡背斜轴部和陡翼的灰岩地层中。

图3.1 九龙坡区构造纲要图

表3-2 九龙坡区主要褶皱构造特征简表

名称

轴向

轴部地层 两翼地层 两翼倾角 (°) 区内长

(km )

形态特征 温塘峡背斜 N10°~40°EN20°E T 3xj J 1z ~J 2s 30~70 13.5

两翼不对称 北碚向斜

N0°~30°E

J 2s

J 2xs ~J 1-2z 陡的60~80

缓的25~40

24

两翼不对称 观音峡背斜 北段N15°~40°E

南端近SN 转为N10°W

P 2c ~T 2f T 1j ~J 2x

40~90

30

两翼不对称

3.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在历史上,九龙坡区周围小地震频繁。据记载,1854年11月24日,距重庆65km的南川县南坪发生5.5级地震,1970年至1980年的10年间发生小地震27次,最大震级为4级,近期地震频繁,1989年9月9日重庆的江北县发生4.2~4.3级地震,同年11月20日江北县统景镇发生5.2~5.4级地震,距离约40km外的九龙坡区有感。2008年5月12日下午2: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地震烈度达Ⅺ度,使得山崩地裂,山河破碎,九龙坡区震感强烈。

重庆地区新构造运动以不均衡间歇性抬升为主,在两江沿岸断续分布多级陡崖与阶地,这些陡崖底部标高可与Ⅲ-Ⅳ级阶地标高大致对应,说明陡崖的分布与江河的冲刷切割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3.5 水文地质

一般情况下,地下水对区内危岩、滑坡影响甚微,但在大、暴雨期,地下水补给丰富,水成为各类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同时由于工业、生活废水的不合理排放,在沿江岸坡形成坡面散流,并下渗补给地下水(局部形成泉水),也是各类灾害的诱发原因。

受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制约,区内主要赋存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层间承压孔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四种地下水类型。

①松散岩类孔隙水

主要分布在第四系河流阶地砂卵石层及斜坡松散堆积物中,受堆积层厚度、补给条件影响大,多属季节性潜水,主要接受地表水、降水及邻近含水层的补给,并向地形低洼地带排泄。两江岸河漫滩及其粉细砂、砂卵砾石层组成的部分一级阶地的孔隙水,除降雨补给外,与江水涨落形成季节性互补关系,水温、水量受季节性影响显著。该类地下水类型多为重碳酸钙型水或重碳酸钙-镁型水,矿化度小于0.5g/l。

②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广泛赋存于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中统新田沟组(J2x)、下沙溪庙组(J2xs)、上沙溪庙组(J2s)砂岩等地层中。

该类地下水的含水岩组为一套以泥岩夹砂岩、薄层灰岩,或砂岩与泥岩不等厚互层的河、湖相沉积岩。砂岩中的裂隙是地下水储存、运移的主要通道,泥岩相对隔水,地下水除裸露区外,补给条件一般较差,含水量较低,具就近补给,就近排泄的特点,天然露头泉流量一般小于0.1l/s。该类地下水在构造条件有利的情况下,也可能形成层间承压水。地下水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钙型、重碳酸钙-镁型,矿化度一般小于0.5g/l。

③层间承压孔隙水

主要赋存于龙王洞背斜西翼、观音峡背斜两翼、温塘峡背斜两翼单斜脊状低山区出露的三叠系须家河组(T3xj)砂岩地层中。该类地下水出露区地质构造具单斜特征,以单斜状低山为主,含水层为一套河湖沼泽相沉积碎屑岩。该含水岩组中砂岩占总厚度的95%。砂岩间夹分布稳定的页岩和煤层,因而赋存在砂岩中的地下水具层间承压水性质。含水层出露区多NNE和NWW向的陡倾裂隙,且层面裂隙发育,这些构造裂隙是地下水储存和运移的空间和通道,控制着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和富水程度。该含水岩组中的裂隙率平均为2.82%,孔隙度为5%,泉流量一般0.01~1l/s,单井涌水量50~200T/d,是区域有供水意义的地下水类型。该地下水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钙型水和重碳酸钙-镁型水,矿坑中常见硫酸碳酸盐型水。矿化度均小于0.5g/l。

④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

主要赋存于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上统龙潭组(P2l)、长兴组(P2c),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中统雷口坡组(T2l)灰岩、白云岩、盐溶角砾岩、白云质灰岩地层中。

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含水岩组是一套滨海—深海相、滨海湖相沉积的可溶性碳酸盐岩,地下水主要赋存在溶蚀裂隙和岩溶管道中,水量丰富,泉流量一般0.1~10l/s。

4、地质灾害特征

4.1 地质灾害发育类型、规模及分布情况

重庆市九龙坡区再排查任务地质灾害点隐患点98处(09年排查完成后已纳入群测群防预警网络的91处,新增7处),其中包括三峡库区二、三期及后续规划地质灾害点37处,非库区地质灾害点和新增地质灾害点共61处,经再排查后符合销号条件建议销号点19处,销号完成后,九龙坡区余地质灾害隐患点共79处。主要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包括滑坡、危岩体、库岸、泥石流、塌陷等。

(1)滑坡

经地质灾害再排查,九龙坡区境内滑坡为最主要灾害类型,共80处,占总地灾点数量的81.6%。按滑坡体积规模分类,境内主要存在以中小型滑坡为主,其中较大方量的中型滑坡17处(体积10~100×104m3),体积最大的为走马镇杨家湾滑坡体积约为60×104m3,其次是走马镇解家沟滑坡(52.5×104m3),第三为含谷镇王家湾滑坡(26×104m3)。其余均为小型滑坡(坡面溜滑体),体积均小于10×104m3的小型滑坡,占滑坡总数的80%以上。

(2)危岩

据调查,九龙坡区境内有危岩14处,其中体积为1~10×104m3的中型危岩有4处,体积最大的是铜罐驿镇黄金堡危岩(2.4×104m3),另外龙家沟、老鹰岩、尽石沟等3处体积为1~5.0×104m3。余者均为体积小于1×104m3的小型危岩。虽然九龙坡区危岩体数量占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不到15%,但危岩体灾害监测难度大、突发性强、且危害性大,应作为九龙坡区最重要灾害类型加以关注。

(3)库岸

经再排查后九龙坡区主要存在的库岸问题仍然为后续规划中提到的三段库岸,即汤家陀库岸、老铜罐驿库岸、铜罐驿库岸等三段,其中以铜罐驿库岸最长,达700m。库岸这种地质灾害类型在九龙坡区沿江河岸发育较广,需及时治理,以防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和房屋破坏。

(4)泥石流

排查工作完成后,仅发现一处小型泥石流,即含谷镇的王家湾泥石流,泥石流的发育规模在10×104m3以下,后缘汇水面积较大,流通区基本形成,一旦后缘堆积区松动跨落需及时避让。

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如下表:

表4-1 九龙坡区再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统计表

其次分布在石板、白市驿、含谷、金凤等镇,占地灾隐患点总数的25%。其余零星分布在九龙、巴福2镇。

4.2九龙坡区地质灾害环境因素

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十分复杂,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方面,即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4.2.1内在因素

(1)地层岩性的影响

重庆主要存在的地质灾害中,滑坡的发育对地层的依赖性最大,坡体如果产生滑坡,必存在可发育成灾害的主滑面一层,其岩性强度低,在坡体应力作用下易变形,使体内水向之集中;水化性强,饱水后抗剪切强度锐减,而沿之形成剪切破坏。据三峡库区大量的滑坡调查研究,最容易发生滑坡的地层主要为三叠系巴东组、侏罗系砂岩地层、第四系覆盖层。九龙坡区范围内除中梁山山脉出露嘉陵江组灰岩地层外主要出露侏罗系地层,且主要存在软弱相间砂岩泥岩互层,为滑坡地质灾害易发地层。

其次,危岩体对地层发育条件的依赖性较大,如果坡体上形成危岩,必须存在高陡斜坡,且存在不利的切割面组合。而高陡斜坡多形成于较坚硬的岩层,如岩浆岩、灰岩、厚层砂岩、较坚硬岩层逆向坡。九龙坡区范围内主要以侏罗系砂岩、三叠系灰岩为主,地层产状一般较平缓,易形成高陡斜坡,有较好的危岩体发育条件。

(2)地形地貌的影响

滑坡的地形一般是:滑坡后部有陡斜坡或者断壁,其下连续凹地或平坦地带,继续向下是缓斜坡,缓斜坡再往下是稍陡的斜坡。滑坡后部的滑坡壁及其下部的凹地是滑坡地形的特征,凹地带形成湿地、沼泽。滑坡地形多数排列成直线状和带状。

九龙坡区辖内居民区大多位于向斜核部,出露缓倾角砂岩地层,经风化切割后地貌上形成多级平台,而平台间多形成陡崖,高度主要由岩性条件决定。九龙坡区特殊的地貌为危岩体的形成提供了发育条件。

(3)地质构造的影响

地球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经历多次不同规模的地质构造运动,形成了现今高原、丘陵、

平原、盆地等,同时也造就了各种各样的自然地质灾害。在不同的构造单元,滑坡发生的规模和数量是不同的,其特征如下:

活动性强的大构造及不同构造单元的交接带易于产生滑坡:诸如在槽向斜、槽背斜、断褶带、块断带等活动性强的大构造单元,山坡多不稳定,滑坡分布密集不同构造单元的交接带,滑坡分布也有集中表现。大断层带附近滑坡常集中分布。褶皱轴部滑坡分布较为集中。各种软弱结构面上陡下缓的组合是产生滑坡的重要条件。

九龙坡区地质构造属川东褶皱束华蓥山帚状弧形构造,由NNE向的紧密背斜和开阔宽缓的向斜构造组成,具隔挡式构造特点。背斜具有两翼不对称,轴面弯曲呈“S”型等特征。另外新构造运动以不均衡间歇性抬升为主,在两江沿岸断续分布多级陡崖与阶地,这些陡崖底部标高可与Ⅲ-Ⅳ级阶地标高大致对应,说明陡崖的分布与江河的冲刷切割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显然九龙坡区向斜构造两翼有滑坡良好的发育条件,成为地质灾害高发区。

4.2.2外在因素

(1)降雨

区内降水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1163.3mm,降水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水量70%以上。年平均降水日为168天,日降水大于25mm以上的大、暴雨日数占年降水日数的6.2%,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40.89%,其特点是时间短,强度大。2007年7月17日重庆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暴雨,日降水量达300mm。暴雨具时间短、强度大、来势凶猛的特点,来不及沿地表排泄而渗入地下,致使斜坡土体饱和,自重加大,动水压力急剧增大,而导致土体沿斜坡下滑,形成滑坡灾害。据本次调查,九龙坡区境内的地质灾害点90%以上的主要诱发因素均为降水或暴雨。

(2)库水

江河水涨落改变了斜坡土体的动、静水压力,极易诱发滑坡。此为沿江近岸地带滑坡的次要诱发因素。另外,库水位的升降对库岸表层土体形成侵蚀剥蚀,水位的上下波动库岸基座软化或掏空,土体向江河坍塌;三峡库区蓄水后,叠加降雨的作用,地表水入渗土体增大了表层土体的重量,同时降低了岩土分界面的抗剪强度,增大了下滑力,易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

(3)地震

地震是造成滑坡破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许多的大型崩滑或滑坡的发生与地震密切相关。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 451亿元人民币。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宗晋院士2008年9月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四川汶川地震及灾损评估情况发布会上透露,汶川大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初步统计,地质灾害多达12 000多处,潜在隐患点近8 700处,有危险的堰塞湖30多座。九龙坡区在这次地震过程中也有明显震感,地质灾害体受地震波影响后的稳定性急需考证。

(4)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

建筑场地平场或修路切坡、填方等工程活动常诱发滑坡。本次调查发现九龙坡区境内修建的

乡、村、社公路,绝大多数公路边沟未作防渗处理或已被堵塞,雨季时地表水流大,来不及排泄而渗入坡体诱发滑坡的例子较多。其次在居民点房屋建设广泛存在“建房靠山”的思想,建房过程中多切割斜坡坡脚,半挖半填,破坏了斜坡自身的稳定性,形成地质灾害。另外对煤矿开采过程中形成的采空区保护不足,部分位置出现采空塌陷的问题。

4.3 地质灾害稳定性及发展趋势

4.3.1 地质灾害稳定性判断依据

地质灾害稳定性情况主要根据重庆市《地质灾害排查技术要求(试行稿)》附表B及《重庆市地质灾害排查技术要求补充规定》中滑坡稳定性野外判别依据,判别标准及判据如表4-2、4-3、4-4:

表4-2斜坡变形体(滑坡)稳定性判别标准

表4-3 滑坡稳定性野外判别依据

表4-4 斜坡危岩体稳定性野外判别依据

4.2.2地质灾害隐患点稳定性评述

根据上述滑坡、斜坡及危岩体的稳定性判断标准,得出九龙坡区9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稳定性情况如下:

(1)属稳定性差的地质灾害体21处(各灾害体要素中有一项为符合上述判据中稳定性差标准)。占总数的21.4﹪;

(2)属稳定性较差的地质灾害体55处(各灾害体要素中无一项达到稳定性差标准,一项或多项达到稳定性较差标准),即综合统计分在15~22分之间。占总数的55.9﹪;

(3)属稳定性好的地质灾害体22处(各项灾害体要素均处于稳定性好标准)。占总数的22.4

﹪。

由此可见,区内地质灾害以稳定性较差等级为主,占全区地质灾害比例的55.9%(如下表)。

表4-5 九龙坡区新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稳定性统计

4.3.3 地质灾害发展趋势

地质灾害体的发展趋势主要在于调查现场判定,通过现场调查及地质灾害体内部特征、外部诱发因素综合分析,在暴雨及地质条件下九龙坡区地质灾害点中滑坡发展趋势为稳定性差的共12处,包括危岩体10处、库岸2段。绝大多数的地质灾害点发展趋势为稳定性较差,占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的68.3%,地质灾害点发展趋势统计见下表。

表4-6 九龙坡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发展趋势统计

4.4 地质灾害灾情及险情评估

4.4.1 评估依据

九龙坡区地质灾害灾情及险情评估主要根据重庆市《地质灾害排查技术要求(试行稿)》的规定:

(1)地质灾害灾情评估

地质灾害灾情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

特大型:因灾死亡三十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万元以上的;

大型:因灾死亡十人以上三十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五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

中型:因灾死亡三人以上十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

小型:因灾死亡三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下的。

据现场调查,各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未造成人员因灾死亡,故该47个地质灾害点按灾情等级评估为小型。

(2)地质灾害险情评估

地质灾害险情按照威胁程度分为:

特大型: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员在一千人以上或者可能造成经济损失一亿元以上的;

大型: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员在五百人以上一千人以下或者可能造成经济损失五千万元以上一亿元以下的;

中型: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员在一百人以上五百人以下或者可能造成经济损失五百万元以上五千万元以下的;

小型: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员在一百人以下或者可能造成经济损失五百万元以下的。

4.4.2地质灾害灾情评估

据现场调查,各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未造成人员因灾死亡,故该4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按灾情等级评估为小型。

4.4.3地质灾害险情评估

九龙坡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可能出现大型险情点2处,即铜罐驿库岸(主要威胁对象为沿江码头及其工人约140人、当地居民为56户160人,可能造成经济损失约6000万元。)和汤家沱库岸(直接威胁影响区内居民3户8人,房屋2800m2,大学城引水工程管理处及其内部机器设备,受威胁财产约5000万)

地质灾害险情评估中型险情点6处:老铜罐驿库岸、双骑龙滑坡(老肖说这个较安全)、火石壁滑坡、杨家湾滑坡、罗家湾滑坡、老鹰岩危岩体等。

九龙坡区其他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人数均在100人以下,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在500万以下,均为小型险情点,共90处。

4.5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级别

九龙坡区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级别的划分主要《依据重庆市地质灾害排查技术要求补充规定》中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级别的划分标准。

表4-7 地质灾害防治级别

重庆市彭水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重庆市彭水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在汛期持续强降雨影响下,丘陵山区地带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彭水县作为重庆市地质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受地质灾害影响尤为严重。本文通过对已有成果资料的的收集整理,对重庆市彭水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彭水县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思路,对彭水县地质灾害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区域概况 1.1自然地理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地带,重庆市东南部,处乌江下游,属武陵山中山区。东靠黔江区,南接酉阳和贵州省的道真、务川、沿河县,西临武隆县,北与石柱、丰都及湖北利川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28°57′-29°51′、东经107°48′-108°36′之间,东西宽78公里,南北长96.40公里,幅员面积3905.22平方公里。彭水县地处长江一级支流乌江的下游,辖39个乡(镇),10个国土片区所。 彭水县地处乌江、郁江交汇处,国道 319线、渝怀铁路和渝湘高速公路横穿县境,省际公路彭(水)务(川)线、彭(水)利(川)线与县际公路石(柱)彭(水)线、彭(水)酉(阳)线呈中心辐射。另有乌江航线68公里,流经彭水县主城,上通龚滩进贵州,下达涪陵入长江。其综合交通运输已成为渝东南片区的枢纽。 1.2气象水文 彭水县气候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类型,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山地立体气候特征十分明显。该县多年平均气温17.6°,最高年平均气温18.3°,最低年平均气温17.0°,极端最低气温-3.8°,极端最高气温44.1°(1953年8月19日),高山与低谷气温相差10-14℃。多年平均降雨量1224.0mm,最大年降雨量1600.9mm ,最小年降雨量为最大降雨量的57%。特别是2007年6月23—24日,在22小时内降雨量达213mm,是彭水县气象站建站65年以来的最大降雨量,彭水县地质灾害绝大多数都是在汛期发生的,降雨是诱发本地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彭水县总的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集中,光照偏少云雾多,春来较早多夜雨,夏季炎热多伏旱,秋季凉爽多绵雨,冬无严寒少霜雪。无霜期长,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早春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常有局部大风、冰雹;初夏常有连阴雨;盛夏多伏旱,常有酷暑;秋季多绵雨;冬季少雪无严寒,日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

加油站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XXX加油站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编制单位:XXX加油站有限公司 (盖章) 编制日期:年月日

目录 1.总则 (1) 1.1 调查对象及范围 (1) 1.2调查目的 (1) 1.3调查依据 (1) 1.4调查工作程序 (2) 2.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概况 (3) 2.1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 (3) 2.2生产经营单位主要风险状况 (4) 3.企业应急资源 (4) 4.周边社会应急资源调查 (6) 5.应急资源不足或差距分析 (6) 6.应急资源调查主要结论 (7) 7.制定完善应急资源的具体措施 (7) 8.附件 (8) 8.1 内部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8) 8.2 相关外部应急机构联系方式 (9) 8.3 周边社会应急资源分析 (9) 8.4加油站内重要物资装备清单 (10)

1.总则 1.1 调查对象及范围 此次调查对象为XXX加油站有限公司,范围包括加油站自备的资源、加油站四周的企业单位应急资源、加油站附近的专业应急队伍。 1.2调查目的 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基本方针,切实加强油站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建立指挥统一、功能齐全、反应快捷、运转高效的应急体系,及时有效实施应急救援各项措施,控制和减少事故损失,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保证油站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1.3调查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2014年12月1日实施); (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1

xx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文件编号: xxxxx有限责任公司 应急资源调查和登记报告

xxxxx有限责任公司 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xxx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北京市xx区九。按照公司要求及标准配置,公司配备了应急救援物资,包括急救药品、消防器材、防护器材等应急救援物资,用于消除初起的人身伤害、火灾、触电等生产安全事故,超出本公司应急救援能力范围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将主要利用政府的应急资源。公司高度重视应急物资的储备,专人专管,及时更替,应急物资质量性能可靠,品种数量满足项目及生产安全事故的抢险救援。 一、应急指挥机构 为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或发生事故后将危害、损失降低到最低,公司成立应急指挥部,全面负责承担日常应急管理和事故救援工作。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为应急指挥部的常设办事机构,设在办公室,下设4个应急工作组,包括抢险救援组、通信联络组、应急疏散、引导组、应急后勤保障组等机构,应急指挥指挥部组成: 公司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樊振胜 副总指挥:李文明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值班室 办公室主任:李文明 应急工作小组:由险救援组、通信联络组、应急疏散、引导组、应急后勤保障组等组成。应急组织机构具体组成如下图1-1。

图1-1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图 1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1.1应急指挥部职责 1)应急指挥部职责 (1)接受上级部门、当地政府应急救援中心的领导落实指令。 (2)组织本单位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事故隐患。 (3)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4)担负专业部门到达事故现场前各类事故的应急抢救指挥工作。 (5)配合专业部门进行事故现场的应急抢救工作。 (6)及时准确向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生产事故。 (7)组织对应急预案处置方案的演练,补充完善本单位应急预案。 2)总指挥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由蒙牛乳业(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担任。 (1)负责组织本综合预案的制定、修改、补充和完善工作; (2)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3)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4)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及对外消息发布; (5)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根据事故发展,决定是否请求增援;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DOC)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提交单位: 提交时间:2015年12月 目录 0前言 (3)

1基本灾情 (3)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3) 2.1自然地理条件 (3) 2.2水文气象条件 (3) 2.3地形地貌 (4) 2.4地层岩性 (4) 2.5地质构造 (5) 2.6工程地质条件 (5) 2.7水文地质条件 (5) 2.8区域地壳稳定性 (6) 3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及成因分析 (6) 3.1灾害规模、特征 (6) 3.2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6) 4地质灾害现状危害及发展趋势 (8) 5已采取的应急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 (8) 5.1已采取的应急防治措施 (8) 5.2防治效果及存在问题 (8) 6今后的防治工作建议 (8) 7应急调查准备和安全问题 (8)

0前言 1基本灾情 2014年9月2日13时19分,位于长江一级支流青干河支流锣鼓洞河左岸的杉树槽发生重大岩体滑坡。初步估算,滑坡体总面积3万m2,估计总方量约80万m3。滑坡地点位于秭归县沙镇溪镇三星店村2组、3组交界处,距离青干河河口约5.15 km。滑坡导致G348国道约200m损毁中断,大岭电站3栋房屋被掩埋,损毁柑橘园约60亩,损毁镇村公路2条450m,16个村(居委会)133个供电台区全部停止供电,紧急转移撤离沙镇溪初级中学师生、当地村民、电站职工家属共计953人,估算直接经济损失3220万元。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2.1自然地理条件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工程坝上库首。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8'~111°0',北纬30°38'~31°11'。东与宜昌市夷陵区(原宜昌县)的三斗坪、太平溪、邓村交界,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榔坪、贺家坪接壤,西临巴东县的信陵、平阳坝、茶店子,北接兴山县的峡口、高桥。县境东起茅坪新集镇凤凰山(新县城所在地),西止磨坪乡凉风台,南起杨林桥镇向王山,北止水田坝乡懒板凳垭。县境东西最大横距离66.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离60.6公里。秭归县版图面积2427平方公里。据2010年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秭归县国土实际总面积22.74万公顷。本次调查的杉树槽滑坡位于秭归中部的沙镇西镇流锣鼓洞河左岸。 2.2水文气象条件 滑坡区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19℃,多年平均降雨量1 493.2 mm.降雨具时段和频度相对集中的特点,雨季多暴雨,一日最大降雨量达358 mm.年降雨量由南向北、从低到

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第一章总则 1.1 调查对象及范围 此次调查对象为******煤业有限公司,范围包括**煤业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及矿区范围的矿井瓦斯、煤尘爆炸、火灾、水灾水害、电气、机械伤害、吊装、提升运输、冒顶事故、压力容器、易燃物品、火工物品、地质灾害等各类生产过程突发事故引起的人身伤害及财产受到损失事故。 1.2调查目的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基本方针,切实加强公司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公司的应急响应程序,建立健全与右玉县人民政府、右玉县煤炭工业管理局、右玉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朔州市矿山救护大队,右玉县矿山救护中队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相适应的,指挥统一,功能齐全,反应快捷、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管理体系,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及时有效的实施各项应急救援措施,控制和减少事故损失,保障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保证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煤业有限公司事故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1.3调查的依据 1.3.1有关法律法规文件

1.3.2有关技术标准规范

1.4调查工作程序 成立以公司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生产技术人员和安全人员为组员的安全事故应急资源调查小组,根据编写的应急预案和事故风险评估的相关内容以及实际的需求,对照本公司实际情况和周边可用资源的情况进行调查和编写《事故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概况 2.1公司生产经营基本信息 ******煤业公司位于右玉县城东南30km的元堡子乡辛屯村南,属大同煤田南部石炭系煤田的西北边缘。行政区划隶属右玉县元堡子乡。地理坐标为:

应急资源调查报告样本

***********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资源调查报告2017年6月20日

目录 1 编制原则 1.1 调查对象及范围...................................................................... 1.2 调查目的................................................................................. 1.3 调查依据................................................................................. 1.4 调查工作程序.......................................................................... 2 公司的概况2 2.1 公司基本信息.......................................................................... 2.2 公司基主要风险状况............................................................... 3 公司应急资源 3.1应急救援组织及人员配备......................................................... 3.2应急救援预案编制 ................................................................... 3.3应急救援器材配备 ................................................................... 3.4人员培训及应急救援演练......................................................... 4 周边社会应急资源调查 5 应急资源不足或差距分析 6 应急资源调查结论 7 应急资源完善措施 8 附件

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作方法

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作方法 (2011-03-23 17:54:39) 转载▼ 王宇 1确定位置 对照地形地质图或其它带地理底板的图件,询问、对照确定所处位置。应用简便的GPS测定灾点的地理坐标和高程、方向。 应用地质罗盘确定坡面产状。 2了解灾情及发灾过程 认真听取当地干部的汇报,收集汇报材料,记录灾害损失情况、近期天气情况、灾害发生时间及过程、目前地质体的活动情况、灾害救援情况。 向当地灾民询问灾害损失、灾害发生时间及过程、灾害表现形式、有关成灾地质作用的表象、河流动态和降雨情况等。 现场调查核实灾害损失情况。通过灾害现场的观察,统计记录现场人员及财产损失的数量、毁坏程度,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第四条的标准确定灾害程度分级(表1)。 表1地质灾害灾度分级标准

调查分析确定地质作用类型。通过现场地质作用途径和痕迹、堆积体土石成分、结构的观测、堆积体规模的测量,确定地质作用的类型、规模等级,掌握具体形态数据,譬如:滑坡体的长、宽、厚度、体积,确定成灾地质作用的类型。 3调查地质灾害成因 地质环境条件 调查内容:①地形地貌,崩塌陡崖地形地质特征,滑坡山体的地形地质特征,泥石流的流域地形地质特征;②岩体工程地质特征;③土体工程地质特征;④地质构造;⑤水文地质条件等;⑥地震活动情况。选择及规划调查路线。符合地质规律,安全,有利于全面观测。 勤于观测记录、拍照和素描。

主要针对地质环境中导致灾害发生的脆弱性问题进行观测,确定地质灾害形成的不良地质环境因素。譬如高陡的斜坡、松散的岩土、暴雨活动情况、强烈的地表水流侵蚀等。 注意量力而行,确保人员安全。 人类活动的影响 调查内容:通过观测和访问,调查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改造,以及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譬如土地开垦、耕种,建筑、道路、水利工程建设的切坡和填土、对地表径流的改变、增加坡体荷重,采矿活动,弃渣不合理堆放,地下水开采或疏排等。 认真调查分析这些活动与成灾地质作用的关系,包括空间位置、时间上的关联,确定这些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地质灾害活动痕迹调查 调查内容:①崩积体的分布范围、高程、形态、规模、物质组成、分选情况、块度、架空情况和密实度,崩塌方式、崩塌块体的运动路线和运动距离;②滑体形态及规模,后缘滑坡壁的位置、产状、高度及其壁面上擦痕特征;滑坡两侧界线的位置与性状;滑动的方向、滑距等;③泥石流残留在沟道中的各种痕迹和堆积物特征,推断其活动过程、泥石流性质和规模等。 分析整个地质作用过程。 引发因素确认

【应急方案】重庆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应急方案】重庆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市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2015年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一)地质灾害情况。2015年,我市共发生地质灾害灾险情376起(灾情63起、险情313起),死亡3人,为历年最低。全市共成功预报和处置灾险情371起,紧急撤离地质灾害危险区群众3703人,避免人员伤亡3615人。 (二)地质灾害主要特点。与2014年相比,2015年我市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因灾造成的伤亡人数及直接经济损失均明显减少。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76%,其次是危岩崩塌,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16%。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91%。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主城区和开县、万州、武隆、巫山、涪陵、合川等区县,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78.6%。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是降雨,其次是人类工程活动,其中降雨引发地质灾害366起,占地灾总数的 97.3%。 二、2016年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据气象部门预测,受厄尔尼诺现象等因素影响,我市2016年暴雨洪涝总体较常年偏重。与常年同期相比,渝东北和渝东南偏多2―5成,其余地区偏多1―2成,汛期有10―12次区域性暴

雨天气过程。 经综合分析我市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多年地质灾害发生特点及我市重大工程建设情况,叠加全年降雨预测情况,预计我市2016年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总体较2015年及常年均偏重。分区域预测,渝东北和渝东南部分地区全年的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将高于常年,其余地区与常年接近;分时段预测,5月份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低,与常年相当,6―9月全市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和数量较2015年及常年均偏多,9―12月全市地质灾害发生频率与常年同期相当;分灾害规模类型预测,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以中小型滑坡、崩塌为主,局部强降雨也可能诱发大型地质灾害,隧道施工、采矿挖掘、边坡切脚、堆土加载等工程建设活动可能诱发地面塌陷、滑坡、崩塌等大中型地质灾害和地下水疏干等地质环境问题。 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和重点防范区 (一)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我市地质灾害的发生受降雨影响明显,因此汛期是全市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其中可能发生强降雨的主汛期(6―8月)为防范地质灾害的重中之重。 三峡工程重庆库区1―4月为水位消落期,5―9月为汛期,10―12月为175米试验性蓄水期,全年均为重点防范期。其他各水库应以库水位下调期间和高水位运行期间两个时段为重点防范期。工程建设活动所诱发的地质灾害应以整个工程建设期为重点防范期。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 1.重要水库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主要包括长江三峡库区重

XX有限公司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2017年8月

关于成立安全风险评估及应急资源调查小组通知 公司各单位: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保护公司员工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使事故发生后能够快速、有效、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实施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88号令)和《临沂市关于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办法》的通知》(临安监发[2016]136号)的相关要求,公司成立安全风险评估及应急资源调查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特此通知。

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1.应急资源调查工作的目的 在任何工业活动中都有可能发生事故,尤其是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巨大能量和有害物质,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往往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由于自然或人为、技术等原因,当事故或灾害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时候,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已成为抵御事故风险或控制灾害蔓延、降低危害后果的关键甚至是惟一手段。 在本公司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后能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行动,阻止和控制污染物向周边环境的无序排放,最大可能避免对公共环境(大气、水体)造成的污染冲击,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情况 2.1 认真编制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 公司已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指定公司有关人员全程参与,为我公司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专

基于GIS的重庆市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系统

2005年9月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Sep.2005第22卷第3期Journal of Chongqing Nor 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 on)Vol.22No.3 基于GI S的重庆市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系统3 刘连中,罗 培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重庆400700) 摘 要:以GI S系列工具软件为基础平台,采用GI S技术支持的专门用于重庆市地质灾害评估的应用系统GHA I S、B/S结构,通过对重庆市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查询、空间分析,实施点、面或者区域内的灾害评估、易损性评估、破坏损失评估、防治工程效益评估等,以简单的数据输入和操作,获取所需要的地质灾害性评估结果(图形或数据),为有关部门的灾害预测预报以及选取有效而科学的防灾、减灾和救灾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重庆市;GI S;GHA I S系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F5902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693(2005)0320105204 G I S2ba sed Con structi on of Geolog i ca l Hazards A ssess m en t System for Chongq i n g L I U L ian2zhong,LUO Pei (College of Ele mentary Educati on,Chongqing Nor m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700,China)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ol ogical hazards in Chongqing have many kinds.The traditi onal method of geol ogical hazards p redicti on and assess ment does not satisfy the need of peop le.The constructi on of ne w model and net w ork syste m which can be used quickly and really for assess ment in danger ous degree evaluati on,har mfulness evaluati on and s o on.Under the conditi on ofW indo ws,based on the GI S s oft w are,the inf or mati on of the geol ogical hazards are collected,st oried,managed, analyzed,culateded and dis p layed.W ith the computer language,the geol ogical hazards assess ment syste m f or Chongqing is constructed.The related depar ments can conveniently get the assess ment inf or mati on by requiring and analyzing.By this way they can p redict the hazards and find out the effective method f or lessening geol ogical hazards and managing the hazards. Key words:Chongqing;GI S;Geol ogical hazards assess ment inf or mati on syste m 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主要内容有灾害危险性评估、社会易损性评估;针对不同目的或服务对象,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范围或面积,可将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分为点评价、面评价、区域评价[1]。目前我国开展的灾害风险评估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集中在大尺度的理论开发多;二是单灾种的评估研究多;三是在实际应用中传统方法多,主要有灾害分布规律、机理分析等,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了定量或半定量的统计分析;四是评价手段主要是实地调查和手工制图。重庆作为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在灾害风险评估方面的主要不足有:(1)灾害风险评估活动本身未被重视;(2)评估过程缺乏科学性;(3)方法手段落后,效果不佳。在GI S空间化技术为支撑的地质灾害评价的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重庆市设计开发一套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系统,会对该地区减灾规划和灾害预报发挥巨大作用。 1 研究区域与系统体系结构 1.1 区域特征 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丘陵及盆周山地区,以丘陵、山地地貌为主。区内水系发达,切割强烈,区内地形起伏较大,云阳至巫山一带,主要以深切割中山峡谷地形为主,中部至西部地区,以条状山、单斜山、台状山地貌为主[2]。这种地形结构,为地质灾害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该区属于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每年5~9月多暴雨天气,往往成为地质灾害因素。另外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填埋、开挖等也为地质灾害的发育埋下隐患。因此境内地质灾害频 3收稿日期:2005202223 作者简介:刘连中(19702),男,重庆人,高级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和地理教育研究。

应急救援预案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xx煤矿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xx煤矿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十日

xx煤矿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汝州市神火顺通矿业有限公司xx煤矿位于汝州市蟒川镇境内。按照《汝州市神火顺通矿业有限公司xx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要求及标准配置了应急救援物资,包括消防器材、防护器材、设备等应急救援物资,用于消除初起的安全生产事故,超出本公司应急救援能力范围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将主要利用外部的应急资源。公司高度重视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专人专管,及时更替,应急物资质量性能可靠,品种数量满足项目及生产安全事故的抢险救援。 一、应急预案结构 汝州市神火顺通矿业有限公司xx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共编制了1个综合预案,10个专项应急预案,11个现场处置方案。 二、应急指挥机构 为做好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特成立xx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全面组织指挥工作。应急组织机构具体组成如下图。

三、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成员构成 为了有效地抢救发生灾害时的遇难人员、处理事故、防止事态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尽快恢复生产,特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由矿长担任,副总指挥由矿总工程师和副矿长担任,成员由安全、生产、调度、通风、机电、地测等部门人员组成。 矿井发生重大事故后,矿长、总工程师和其他领导必须立即赶到救灾指挥现场,组织抢救。矿长是负责处置事故的指挥者,在矿长未到之前,由值班矿长负责指挥。 总指挥:矿长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经营矿长 成员:安检科科长生产科科长调度室主任地测科科长 机电科科长通风科科长保卫科科长后勤科科长 财务科科长综合办公室主任事故单位负责人 四、应急职能部门的职责 矿长: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总工程师和救护队长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计划。若此人不当班,由值班矿领导行使权力,并及时向上一级机关及有关单位汇报。日常总体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审核发布、应急演练工作,定期组织召开相应的工作例会,落实专项预案中相关专业的应急演练工作开展情况。 总工程师:是矿长处理事故的第一助手,负责协助矿长组织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措施。日常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审核工作,做好技术支持,落实各专业的应急演练工作开展。 生产矿长:负责调配为组织救灾所必需的人员,并负责组织施工救灾所需的工程。日常负责调配为组织救灾所必需的人员,并负责组织施工救灾所需的工程。 安全矿长:根据批准的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以及按照相关《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的监督,签发抢险事故用特别通行证。日常负责应急培训的监督管理工作。 机电矿长:负责调集救灾所必需的设备和材料,并负责灾区的停送电工作。日常负责所必需的设备和材料,做好应急物资的调配工作。 调度室主任:负责召集有关人员,及时下达矿长命令,立即将事故情况报给矿山救护队、矿长、总工及各有关单位和人员。日常负责

浅析地质灾害调查的工作方法

浅析地质灾害调查的工作方法 Analysis for working methods of geological disaster investigation 分部明会 【摘要】市地形起伏变化大,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灾害发育,因此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也是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先期工作环节。本文遵照地质灾害调查的一般方法,按照调查工作顺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和经验,对地质灾害的调查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 【Abstract】Shiyan City terrain changes, the strong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geological hazards, geological disaster investig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while the investiga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essential aspects of the work in advan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eneral method of geological disaster investigation, the order of the investigation,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work, put forward some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关键词】地质灾害;调查阶段;工作方法;实践和认识 【key words】Geological disasters; investigation stage; Working methods; practice and understanding 市地貌基本轮廓为三面环山向东开口的不完整簸箕状,地形起伏

滑坡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目录 第一章绪言 (1) 第一节任务由来 (1) 第二节地质灾害概况及危害情况 (1) 第三节勘查目的与任务 (1) 第四节勘查工作评述 (2) 第二章勘查区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 (7) 第一节自然条件 (7) 一、勘查区地理位置与交通及区域经济状况 (7) 二、气象与水文概况 (9) 第二节地质环境条件 (9) 一、地形地貌 (9) 二、地层及岩性 (9) 三、地质构造与地震 (11) 四、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13) 五、不良地质现象 (14) 六、人类工程活动 (14) 第三章滑坡基本特征及类别 (14) 第一节滑坡地形地貌 (14) 第二节滑坡空间形态及其类型与规模 (15) 一、Ⅰ号滑坡上段 (15) 二、Ⅰ号滑坡下段 (16) 三、Ⅱ号滑坡 (17) 第三节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17) 一、Ⅰ号滑坡上段 (17) 二、Ⅰ号滑坡下段 (18) 三、Ⅱ号滑坡 (19) 第四节滑坡水文地质 (19) 一、滑坡区含水层的含、富水性及隔水层的性质 (19) 二、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动态变化特征 (24) 三、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与性质 (26) 第五节滑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6) 一、滑体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6) 二、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 (27) 三、滑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32) 四、滑坡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32)

第一节滑坡变形宏观分析 (34) 一、Ⅰ号滑坡上段 (34) 二、Ⅰ号滑坡下段和Ⅱ号滑坡 (34) 第二节滑坡稳定性极限平衡法分析 (35) 一、计算的工况条件 (35) 二、计算参数 (35) 三、计算方法及公式的选择 (36) 第三节滑坡稳定性敏感因素分析 (56) 第四节滑坡稳定性综合分析 (57) 第五章滑坡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 (58) 第一节发展变形趋势 (58) 第二节危害性预测 (58) 第六章综合分析与建议 (59) 第一节综合分析 (59) 第二节建议 (59) 一、防治工程设计参数(表17) (59) 二、防治工程措施 (61) 三、下步勘查工作建议 (61) 结语 (62)

重庆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表

重庆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用表 (试行)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二00六年元月

前言 为了贯彻《重庆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定(试行)》(2006年1月),加强重庆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管理,受重庆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重庆市国土资源房屋管理局的委托,依据《重庆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定(试行)》所划分的检验批,参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指导思想,结合重庆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技术文件资料管理的现行规定,编写了《重庆市地质灾害施工质量验收用表》一书,供建设、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编制工程质量验收资料时使用。 本书各项表格的填写要求可参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用表及填表说明》(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编,2004年3月)的规定执行。 参加本书编写的主要人员有:陈绍清、蔡颖、邝光升、李锦兰、彭卫华。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表中错漏实属难免,敬请提出宝贵意见和批评,我们将及时吸纳并纠正。 重庆南江建设工程公司 二00六年元月

重庆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用表目录 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渝地灾施验收表1 (1) 2、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2 (2) 3、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渝地灾施验收表3 (3) 4、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渝地灾施验收表4 (4) 5、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渝地灾施验收表5 (5) 6、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渝地灾施验收表6…………………6~9 7、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渝地灾施验收表7 (10) 8、排水沟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获..............................渝地灾施验收表8 (11) 9、排水孔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9 (12) 10、排水盲沟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10 (13) 11、排水隧洞洞身开挖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11 (14) 12、排水隧洞支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12 (15) 13、削坡减载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13 (16) 14、填方压脚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14 (17) 15、人工挖孔抗滑桩成孔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15 (18) 16、抗滑桩钢筋笼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16 (19) 17、人工挖孔抗滑桩混凝土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17 (20) 18、机械钻孔混凝土抗滑桩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18 (21) 19、锚索钻孔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19 (22) 20、锚索制作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20 (23) 21、锚索灌浆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21 (24) 22、锚索张拉锁定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22 (25) 23、锚杆(管)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23 (26) 24、锚钉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24 (27) 25、肋梁(柱)、挡板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25 (28) 26、喷射混凝土支护钢筋网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26 (29) 27、喷射防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27 (30)

应急资源调查报告(样本)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2017年6月20日

目录 1 编制原则 (3) 1.1 调查对象及围 (3) 1.2 调查目的 (3) 1.3 调查依据 (3) 1.4 调查工作程序 (1) 2 公司的概况 (1) 2.1 公司基本信息 (2) 2.2 公司基主要风险状况 (2) 3 公司应急资源 (3) 3.1应急救援组织及人员配备 (3) 3.2应急救援预案编制 (3) 3.3应急救援器材配备 (4) 3.4人员培训及应急救援演练 (4) 4 周边社会应急资源调查 (4) 5 应急资源不足或差距分析 (5) 6 应急资源调查结论 (5) 7 应急资源完善措施 (5) 8 附件 (6)

1.编制原则 1.1 调查对象及围 本调查报告的对象及围为: (1)*********** (2)***********周边在公司发生事故时可能向公司提供应急救援的部门及单位。 1.2 调查目的 (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第88号令)的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事故应急资源调查,分析公司发生事故时应急救援情况。 (2)通过对公司事故应急资源调查,健全该公司应急管理制度,完善公司应急器材配备,预防公司事故的发生。 (3)通过对公司事故应急资源调查,使公司了解周边社会应急资料,加强与社会应急资源的沟通、协作,防止事故扩大。 (4)为公司经营管理提供经济救援管理方面的指导和参考,促进公司应急管理工作稳步进行。 1.3 调查依据 (1)《中华人民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2014年修订)

地质灾害情况调查报告2

六枝特区新兴煤矿 矿区范围地质灾害情况 调查报告 二〇一八年五月

报告会审意见

矿区范围地质灾害情况调查报告 一、矿井概况与矿区范围 1、矿井概况 六枝特区新兴煤矿位于贵州省六枝特区堕却乡及新窑乡境内,行政区划属贵州省六枝特区管辖。矿区距六枝特区县城约10km,煤矿有简易公路与贵(阳)烟(嘴山)公路相接,交通较为方便。 六枝特区新兴煤矿属于整合、扩界、扩能矿井,由原新河煤矿和新发煤矿整合为现在的新兴煤矿。 原新河煤矿建于1994年,2001年10月取得采矿许可证,设计生产规模3万吨/年。 2005年,该矿办理有关延续采矿证的有关手续,煤炭生产许可证核准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该矿井开拓方式为平硐开拓,主要开采3、7号煤层,回采工艺方式采用炮采。 原新发煤矿建于1999年,采用斜井开拓方式,2000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1万吨/年,每年仅产出原煤3-5千吨,2001年11月取得采矿许可证,设计生产规模6万吨/年,几年来虽生产一直未间断,但由于煤层地质条件复杂、瓦斯、顶、底板管理困难等原因,导致产量不高,一直未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回采工作面仅布置在3号煤层,回采工艺方式采用炮采。煤矿整合后,进行新系统的布置及开拓,主斜井、副斜井及风井均为斜井,现已形成+1250运输大巷、C3和

C7煤层运输巷及采煤工作面、+1200运输东、西运输大巷,井底车场、永久避灾硐室。 整合后的新兴煤矿,于2014年自行停产至今,目前矿井处于启动阶段,仍处在隐患排查整改治理之中。 2、矿区范围 新兴煤矿为30万t/a生产矿井,本矿井矿区范围由6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面积为1.3902km2。 表1 六枝特区新兴煤矿矿区拐点坐标 二、气象 本区属山地温暖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矿区地处山区,气候受地形、高程控制,高山与谷地气候差异大,垂直分带明显,六枝气象局1994~2003年气象:年平均气温12.7℃。日最高气温31.9℃(2002年5月1日),最低-12.6℃(99年元月12日)。年平均降水量1148.0毫米,最大1665.3毫米(1969年),最小884.8毫米(1966年)。每年5~9月份为暴雨、大雨季节,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70~75%,其余月份为绵绵细雨。年蒸发量1000~14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2%,年日照时数1090~1500小时,无霜期254天。

重庆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地方标准

ICS 13.340.99 P13 备案号:14128-2003 DB 重庆市地方标准 DB50/139-2003 地质灾难危险性评估规程

2003-10-102004-01-01实施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 前言 本标准为新编标准。 本标准中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和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治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治理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市地质环境检测总站、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

工程学院、重庆市煤炭学会、重庆时乐浦地质灾难防治咨询设计事务所、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重庆市设计院。 本标准要紧起草人:彭先孚、任幼蓉、黄家愉、方玉树、吴庆璞、黎力、江景雄。

目次前言 l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定义和符号

3.1 术语和定义…… 3.2 符号…………… 4 总则……………… 4.1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分………………… 4.2 不良地质现象及斜(边)坡的调查分析 5规划用地地质灾难调查评价………………5.l 一般规定…………………………………5.2 地质灾难易发程度分区…………………5.3 分区评价………………………………… 6 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难危险性评估……… 6.1一般规定…………………………………6.2 评估分级………………………………… 6.3 评估要求………………………………… 6.4 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及综合评估……… 7 矿山地质灾难危险性评估……………… 7.1 一般规定………………………………7.2 评估分级………………………………7.3评估要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