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千米的认识练习(整理)

千米的认识练习(整理)

千米的认识练习(整理)
千米的认识练习(整理)

千米的认识练习题1

一、基本练习:

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⑴课桌的宽度约是60()。

⑵学校综合楼的高度约是14()。

⑶1元硬币的厚度约是2()。

⑷自行车每小时行驶的距离大约是22()。

(5)数学课本厚7();

(6)成人3小时行15()。

2.填空:

⑴2米=()分米⑵60厘米=()分米

⑶300厘米=()米 (4)80毫米=( )厘米

(5)6厘米35毫米=( )毫米

(6)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单位,用字母()表示,1000m=1( ),1千米也叫()。(7)()根1米第的标杆共长1千米,2条500米长的绳子共长()米,也就是()。(8)走10步大约5m,走20步大约有()m, 走200步大约有()m, 走( )步大约有1km。

二、变式练习

1、在里填上“﹥”、“﹤”或“=”。

2000米○3千米 5千米20米○5020米4100米○4千米 8千米○8006米

5米○50厘米 400毫米○4米

7厘米○62毫米 97厘米○10分米

83米○8厘米 40厘米+6厘米○1米

1千米〇1000米4米〇400分米

6米〇59分米1千米〇999米

50厘米〇4分米10厘米〇1米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①汽车每小时行60米。()

②1千米又叫1公里。()

③操场跑道长400千米。()

④50千米和5000米同样长。()

3、1米—2分米=()分米

14厘米+26厘米=()分米

三、综合练习

(1)两个城市间的公路长180()。(2)小红从家里到学校要走580()。

(3)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2()。

(4)一支蜡笔长70()。

(5)1000米=()千米。

四、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1、浦东机场到虹桥机场的距离61()。

2、一根跳绳长2()。

3、学校操场长200()。

4、成人3小时行15()。

5、张老师身高170 ()。

6、铅笔长2()。

五、填上合适的数。

3千米=()米5000米=()千米

7公里=()米4000米=()公里

7800米=()千米()米

4千米600米=()米

8千米30米=()米

5050米=()千米()米

7千米5米=()米

3924米= ()千米()米

六、计算后再填。

5000米+4000米=()千米

13千米-3公里=()千米

1千米-800米=()米

7600米-2600米=( )千米

6千米-4000米=()千米

3千米+6000米=()米

七、从大到小排列:

3千米 500厘米3500厘米3千米 500米3米 500厘米

千米的认识练习2

一、填空。

1千米=()米 4000米=()千米

15千米=()米 12厘米=()毫米

9米=()分米 200毫米=()厘米二、在○里填上“〈”“〉”“=”。

100毫米○1分米800米○8千米26千米○2600米方形 1600毫米○3分米350厘米○3米50厘米

三、计算下面各题。

26厘米+72厘米=()厘米

3厘米-28毫米=()毫米

1052千米+892千米=()千米

305分米+75分米=()分米

2050米-980米=()米

四、解答应用题。

(1)我国边界南北最长距离是5500千米,东西最长距离比南北距离短300千米,东西距离长多少千米?(2)运动场跑道一圈400米,小明每天跑3圈,他每天跑多少米?3天跑多少米?

(3)在一条长1千米的公路一侧架设电线杆,每隔50米架设一根,若公路两端不架,共需电线杆多少根?

千米的认识练习3

一、填空。

①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都表示()的单位。

②计量较长的路程时,通常用()作单位。

③1千米=()米。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①骑自行车每小时行驶15()。

②一个回形针的长度大约是34()。

③一张桌子的高大约是90()。

④一列火车每小时大约行驶120()。

三、在下面的○里填上“〉”“〈”“=”。

2千米○2000米 1千米○900米

2米○30分米 49厘米○5分米

95毫米○10厘米 6千米5米○6050米

1200米○2千米

四、解决问题

1、学校运动场的跑道是一圈500米,芳芳每天早晨跑2圈,她每天跑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2. 南京长江大桥的铁路桥长6772米,比公路桥长2183米,公路桥长多少米?

5. 火箭每秒飞行4500米,2秒飞行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6、一段路长6km,已经行了4km,还剩多少千米?

7、小明回家,行了2千米,还剩1千米,这段路全长多少千米?

8、赵刚到到学校的路程是4千米,他往返一次共行多少千米?

9.读一读

珠穆朗玛峰大约高8848米,为世界第一高峰。长江:国第一大河,全长6380多千米。

黄河:我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千米。

千米的认识练习4

1、如果走100米需要1分钟左右,估计一下,走1千米大约走()分钟。

2、如果走100米需要150步左右,估计一下,走1千米大约走()步。

3、填上合适的单位

沪杭高速公路的长为160()。

一棵大树高约8()。数学书厚约5()。

人每小时走4000()。

自行车每小时行15()。

小汽车每小时行驶90()。

火车每小时行驶300()。

杯子高约9()。

一元硬币厚约1()。

课桌高约7()。

黑板长约50()。

4、 2 km =()m 5km =()m 11 km =()m

4000m =()km 6000 m =()km

28000m =()km

5、说出测量下列物体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

铅笔的长度()旗杆的高度()

硬币的厚度()课桌的高度()

6、从上海到成都的公路约长1967()。

从上海到杭州的铁路约长150()。

从上海到北京的铁路长1463()。

7、()个50米是100米,()个50米是1千

米。

()个50米是200米,()个50米是250米。()个50米是400米,()个50米是500米。

8、人步行每小时可行5()。自行车每小时

可行15()。

摩托车每小时行30()。公交车每小时行40()。

小轿车每小时可行45()。火车每小时可行驶

80()。

飞机每小时可飞行700()。

9、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珠海到广州距离151(),数学课本厚10()。

学校操场长250(),成人1小时行5()。

冰箱高约140(),钱江大桥长588()。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一米大概有多长? 2、出示米尺,让学生说说米尺的作用。 3、当我们测量数学课本的宽,铅笔盒的厚度时,是不是还用米来测量?当米尺测量这些物体显得太长时,我们是引入了分米、厘米、毫米等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这些单位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中心小学到动物园的路程到底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千米。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千米 (1)认识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移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学生观察,走步,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2)认识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观察,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认识1000米。 上此课的前几天体育老师已经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绕操场跑道跑了4圈,每人必须跑完,跑慢没关系。学生先说说赛跑的感受,然后告诉学生跑道为250米,问实际上就是跑了多少米? 2、单位间的换算。(1)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就是1000米(板书千米、米关系),千米有时也叫公里。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跑完艰苦的1千米,此时“千米”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将是久远的,突破了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难点) (2)教学 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根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商量一下。 计算:3千米=()米 学生计算结果,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再练习:2千米500米=()米 6千米30米=()米 练习后说说想法。 尝试练习:5000米=()千米,并说说练习过程的依据?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数学教案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数学教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我们都学了哪些长度单位?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具体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及1米的长度。 2、教师说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比较大的是米。你们还见过或听说过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到千米。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千米。 教师出示例3的情境图。(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播放提前录制好的视频录像,录像中出现路牌标志) 提出下面的问题:类似图中的情境你见过吗?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看到上面的情境图,学生一下子会调出已有的知识经验,他们会想到周围的路标。]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解释路标上的21千米和23千米是什么意思。 教师指出: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的时候,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2、出示老师收集到的学校附近的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当地某个标志性建筑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的含义。 3、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师:那么1千米的路程有多远呢?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有什么关系呢? 同学们都喜欢上体育课,(教师出示学校操场的图片)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注:每个学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这里仅以400米为例说明大体教学思路,实际教学时,尽可能用学生身边的数据),算一算,跑几圈就是1000米? 教师指出:1000米就可以用较大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就是千米。 板书:1千米(公里)=1000米 教师:同学们上学,有步行的,有骑自行车的,有坐公交车的,还有父母开车接送的。人步行每小时可以走5千米,骑自行车每小时可行15千米,坐公交车每小时可以行40千米。你们能估计一下从自己家到学校有多少千米吗? (2)实际感受1千米。

千米的认识练习题

千米的认识练习题 一、基本练习: 1. 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⑴ 课桌的宽度约是60( )。 ⑵ . 学校综合楼的高度约是14( )。 ⑶ .1 元硬币的厚度约是2( ) ⑷. 自行车每小时行驶的距离大约是22( )。 (5) 数学课本厚7( (6) 成人3 小时行15( )。 2. 填空: ⑴.2米=( )分米 ⑵.60厘米=( )分米 ⑶.300厘米=( )米 (4)80 毫米= ( 厘米 (5)6 厘米35毫米=( ) 毫米

二、变式练习 1、在里填上“>”、 ”或“ =”。 “V 2000米O 3千米 5 千米20米O 5020米 4100米O 4千米8 千米O 8006米 5米O 50厘米400 毫米O 4米 7厘米O 62毫米97 厘米O 10分米 83米O 8厘米40 厘米+6厘米O 1米 1千米0 1000米 4 米0 400 分米 6米0 59分米 1 千米0 999 米 50 厘米0 4 分米10 厘米0 1 米 2.判断题,对的打2,错的打X。 ①汽车每小时行60 米。( ②1 千米又叫1 公里。( ) ③操场跑道长400 千米。( ④50 千米和5000 米同样长。( 3. 1 米—2分米=( )分米14 厘米+26 厘米=(

分米 三、综合练习 1)两个城市间的公路长180( )。2)小红从家里到学校要走 580( )。 3)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2( )。4)一支蜡笔70( )。 5)1000 米=( )千米。 四、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1、浦东机场到虹桥机场的距离61( 2 、一根跳绳长2 ( 3、学校操场长200 4、成人3 小时行15 5、张老师身高170 6、铅笔 长2 五、填上合适的数。 3 千米= ( )米5000 米= )千米 7 公里= ( )米4000 米= )公里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千米的认识》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千米的认识》精品教案 一、教材分析 千米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84、85页的内容。《千米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会感到抽象,建立1千米的观念比较困难。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建立千米的观念,在建立千米观念的基础上去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又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关键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千米的感性认识。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2、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本节课的课时安排为1课时 二、说教法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为此我分析了学生的状况。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且三年级学生都有最初步的感知长度的生活经验,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但三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1千米这么大的一个长度观念,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对长度单位千米认识不深入,必将导致重量单位使用不合适,以及估计估计物体长度不准确等错误。介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特点,我采用了观察法、实验法及尝试练习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三、说学法 教师要成为“善教者”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因为“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同教法一样,学法指导也必须根据学生特点与学习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在分组实验时,指导他们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学会合作与讨论;在认识千米时,指导他们学会自学与总结。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1、一米大概有多长? 2、出示米尺,让学生说说米尺的作用。 3、当我们测量数学课本的宽,铅笔盒的厚度时,是不是还用米来测量?当米尺测量这些物体显得太长时,我们是引入了分米、厘米、毫米等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这些单位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梧埏镇中心小学到温州动物园的路程到底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千米。 (这种导入方法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设疑提问,巧设悬念,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并了解了千米这种单位的作用。) (二)新课教学

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8页《千米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2、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一米大概有多长? 2、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学校到西安的距离到底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千米。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千米(出示例3、例4的图例课件) (1)认识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移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学生观察,走步,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2)认识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观察,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认识1000米。 学校东西的距离是100米,那么10个100米就是1千米。 学校操场一圈大概是400米,那么,跑两圈半就正好跑了1000米,也就是1千米。(让学生现场走一走,感知1千米到底有多长)小结: 计量路程的远近,通常用千米(km)做单位 (出示课件)从北京到杭州的铁路长1650千米。从北京到昆明的铁路长3179千米。从北京到哈尔滨的铁路长1388千米。 2、千米概念、进率的认识。 (1)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就是1000米(板书千米、米的关系),千米有时也叫公里。 (2)教学例5 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根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商量一下。 计算:8千米=()米 6000米=()千米

千米和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认识千米》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课桌长约10()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 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 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回答预测: ①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 ②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 ③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

二年级数学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练习题

……………………………………………………………最新资料推荐………………………………………………… 西里镇中心小学作业纸班级:姓名: 一、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 (2)蜜蜂身长约为2()。 (3)一张银行卡的厚度是1()。 (4)教室的长度为9()。 (5)一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2()。 (6)我的身高是132()。 (7)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2()。 (8)我家距离学校3()。 二、单位名称的换算。 (1)5千米=()米(2)9米=()分米 (3)50厘米=()分米(4)70毫米=()厘米 (5)3分米6厘米=()厘米 (6)9米7分米=()分米 (7)280厘米=()米()分米 (8)89厘米=()分米()厘米 三、计算。 1. 5厘米—7毫米=()厘米()毫米 2. 6米—8分米=()米()分米 3. 4分米+30厘米=()分米 4. 5米—8分米=()分米 5. 27厘米+13厘米=()分米 6. 7000米—5千米=()千米 7. 1400米+6600米=()千米 8. 300厘米+1700厘米=()厘米=()分米=()米 西里镇中心小学作业纸班级:姓名: 一、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新益大厦高度约为100() 2.我每分钟可走80() 3.飞机每小时大约可飞行800() 4.我的笔记本厚度为3() 5.一根火腿肠的长度为15() 二、单位名称的换算。 1.50分米=()厘米2.82分米=()米()分米3.9000米=()千米4.9002米=()千米()米5.5830米=()千米()米 6.2千米500米=()米 7.4350米=()千米()米 三、在()里填上“>”“<”或“=”。 12千米()1178米 2. 47毫米()5厘米 3. 100分米()10米 4. 6分米()485毫米 5.6200米()6千米 6.60厘米()6分米 7.9分米()90毫米8.189厘米()18分米 9.100米()1千米10.1分米2毫米()102毫米 四、解决问题。 1.用一块长4分米的卡纸可以剪成5只小猴,每剪1只小猴需要多长的卡纸?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该单位的简单化聚。 2.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1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重点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学习过程: 一、情境创设: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教师:“同学们都喜欢出去旅行吧,在你们出游的路上肯定见过图中这样的情境吧?谁来说一说图中都有些什么?” 3、出示教师制作一块路标图。 引出千米,导出课题:千米的认识 [设计意图]把生活中数学知识呈现给学生,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活跃,参与热情高,也培养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千米的长度概念: (一)初步感知: 1、让学生说一说对千米的感受。即让学生明白千米是比米还要大的长度单位。 2、通过运动场跑道一圈为400米,进一步让学生感受1000米到底有多长。(也可以根据自己学校跑道的实际情况来教学。) 汇报板书:1千米=1000米 3、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1千米约有多长。 4、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5、小结: 计量路程的远近,通常用千米(km)做单位 从北京到杭州的铁路长1650千米。 从北京到昆明的铁路长3179千米。 从北京到哈尔滨的铁路长1388千米。 [设计意图]建立1千米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熟悉的距离来建立1千米的概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动手实践: 1、带领学生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直线距离,在50米及终点处各设立一个明显的标志。

千米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千米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千米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课标》明确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这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因此教师应该把教学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现结合《千米的认识》教学中的部分片段谈谈自己的感想。 片段一 师: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生:米、分米、厘米。 师: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分别是多少长吗? 生1:1米有这么长。(学生双手平举状) 生2:1米大约有同学们两手伸开那么长。 生3:1分米就是10厘米。 生4:1厘米大约跟我们的指甲那么宽。 …… 师:连江到福州的距离是多少? 生:40多千米。 师:为什么用千米作单位? 生1:连江到福州很远的。 生2:连江到福州坐公共汽车要1个小时,坐小轿车最快也要40分。 师:千米是用计量较长的距离。 [感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知“千米”是计量长度的单位。] 片段二 师:春天是个旅游的好季节。星期天,老师驾着自己的爱车出发了,在路上看到一块路牌。你知道了什么?(显示:路牌) 生1:我知道离青芝山还有10 公里。离丹阳还有20公里。 生2:我知道离青芝山还有10千米。离丹阳还有20千米。 ……

师:“km”表示什么意思? 生:千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爸爸告诉我的。 生2:我从书上知道的。 师:说说你对千米的认识? 生:(略) 师: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千米的长度吗?(学生茫然状)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千米。 (板书:千米的认识) [感悟:《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创设生活中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增强数学的亲和力。“你知道了什么”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连接点,一句“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吗?”充分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 片段三 1、屏幕出示:《学生拿米尺》、《100米长的学校》、《200米跑道》图片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我们学校的跑道。 师:你知道它有多少长吗? 生:绕跑道一周200米。 (显示:学校跑道200米) 师:你还看到什么? 生:我们的学校。 师:你知道它至西向东是几米? 生1:100米。 (显示:至西向东长100米) 生2:我看到一位同学拿了一根米尺。 (显示:米尺长1米)

千米的认识练习题 (3)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 随堂练习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跳绳的长是2()爸爸的身高大约是175() 学校操场的长是40()一块玻璃的厚度大约是3() 一棵大树的高度是3()骑自行车每小时行驶15()。 一张桌子的高大约是90()。一列火车每小时大约行驶120()二、填空。 5分米=()厘米 40厘米=()分米 7厘米=()毫米 30毫米=()厘米 8分米=()厘米 100毫米=()厘米 2千米=()米 1千米=()米 3厘米=()毫米 ()厘米=5分米 6千米=()米 100毫米=()分米 ()米=4千米 100毫米=()厘米 6千米=()米 10千米=()米 37厘米—17厘米=()厘米=()分米 45毫米+55毫米=()毫米=()厘米

信息技术课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课教学案例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案例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为小学生增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小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创设出利于他们开发智力,求知探索的心理环境。如: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设计一个童话情景引入:小动物们举行自行车比赛,比赛结果如何呢?请大家观看屏幕。这时,画面出现了四个可爱的小动物:小猴、小猫、小兔和小狗,它们分别乘坐方形、椭圆形、圆形车轮的自行车参加比赛(利用特写镜头的办法把不同设计的自行车车轮一一展示,引发学生的质疑与思考)。随着一声枪响,激烈的比赛开始了,由于它们乘坐的自行车的车轮不一样,尽管它们都很努力,但很快就拉开距离。接着,老师让学生根据不同车轮前进的情况预测比赛结果,究竟谁能得第一?“小狗得第一”,“为什么?”“因为小狗骑的车轮是圆的”。“小兔骑的车轮也是圆的,为什么它不得第一呢?”“因为小兔的车轮的车轴不在中间”“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要装在中间?通过这节课学习就会明白,下面我们就学习‘圆的认识’”。设计的动画及师生对话的时间虽然很短,却简洁明了地突出本课主题引发了学生对圆的应用价值及其基本特征进行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练习题

1千米=( )米 1000米=( )千米 2千米=( )米 4080米=( )千米( )米6090米=( )千米( )米 9千米=( )米 6千米=( )米 2000米=( )千米 500米+500米=( )千米4000米=( )千米 5千米+2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 200米+800米=( )千米 5千米=( )米 300米+700米=( )千米5000米=( )千米 9000米=( )千米 400米+600米=( )千米 2千米+3千米=( )米 8000米=( )千米 3000米=( )千米 3千米+5千米=( )米 5千米+4千米=( )米 2500米=( )千米( )米12000米=( )千米 36000米=( )千米 3600米=( )千米( )米 3千米+6千米=( )米 1200米=( )千米( )米64000米=( )千米 60000米=( )千米 7900米=( )千米( )米340千米+490千米=( )千米9800米=( )千米( )米45千米-18千米=( )千米 8千米=( )米 18千米-13千米=( )米6500米=( )千米( )米10000米=( )千米 7千米90米=( )千米 3千米900米=( )千米90000米=( )千米 2050米=( )千米( )米 6千米300米=( )千米 15千米-8千米=( )米 900千米-460千米=( )千米4千米800米=( )千米7850米=( )千米( )米 3千米80米=( )千米 7000米=( )千米 5千米40米=( )千米 9千米360米=( )千米5050米=( )千米( )米 2千米60米=( )千米 7千米200米=( )千米7090米=( )千米( )米10千米-6千米=( )米 23千米-19千米=( )米1050米=( )千米( )米 5千米+3000米=( )千米 3千米+6000米=( )千米9000米-3千米=( )千米30000米=( )千米 9000米-2千米=( )千米 15千米-12千米=( )米3000米+4000米=( )千米 5千米+12000米=( )千米10千米-6千米=( )米 5800米=( )千米( )米45千米-38千米=( )米4700米=( )千米( )米 81千米-77千米=( )米 89千米-34千米=( )千米550千米-380千米=( )千米1000千米-390千米=( )千米380千米+270千米=( )千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04《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节《千米的认识》。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千米”不像厘米、分米那样看得见、画得出,所以学生对“千米”的感知相对较少,这就为学生认识“千米”带来了困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灵活运用教材,是解决这一困难的有效途径。 根据上述内容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其中,使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这一内容,我大胆走出教材的约束,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亲身体会,加深对“千米”的理解。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以下教学过程: 一、以一次旅游出发初识“千米” 同学们去过北京吗?你是怎样去的?去北京,哪种出行方式最合适呢? 暑假里,我们全家开车去了北京,路途上需要多长时间?请大家猜一猜。有人说是两小时,有人说三小时,这是我记录的时间,请大家来算一算吧! 我们的行程足足用了4小时,看来呀,北京离我们这里真的很远。我查了资料,大家请看:北京离我们这里大约是300——(千米)。 引出长度单位——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并告诉学生: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千米用字母“km”来表示;“千米”也叫“公里”。 设计意图:去北京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是对学生生活积累的考查,探讨路途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第3课时千米的认识 教案

第3单元测量 第3课时千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 2、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4、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难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教学准备】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计下所需的时间及步数。 【教学步骤】 一、导入,初步感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教室的长。 (5)测量武汉到广州的路程。 师:如果要测量武汉到广州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 3、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武汉到广州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边说边板书) 二、学习新知 (一)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教学例4)如: (1)出示四张画片,学生观察讨论,说标记的意思。 图1: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 图2: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 图3;离南京还有98 千米。 图4:地图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长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 (2)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让生答) (3)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书:千米的认识)

《1千米有多长》教学案例及分析

《一千米有多长》教学案例及分析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新课标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的过程。”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是把课本中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课堂形式。 因此,在教学《一千米有多长》时,我把课堂搬到了操场上,结合学校环形跑道,通过让学生估一估,走一走等活动感受、体验一千米的长度。再引导学生把对千米的认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作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案例片断】 师:“一米有多长呢,大家比比看?” 同学们边把手伸直展开,边念着“这样子大约是一米”。 师:“那10米呢?” 生:“我一个人双手平伸大约是一米,我们刚好10个人,拉起来刚好是10米。” 师:“是啊,像我们这样子10个同学手拉手,大约是10米,那请同学估计一下,10米你大约能走多少步?” “10步”“9步”“12步”…… 师:“现在请大家走走,并记下自己走了几步?”

“18步”“16步”“15步”…… 师:“都是16步左右,像我们这条100米的跑道你能走多少步才能到达呢?” “160步”“168步”“175步”…… 师:“谁来说说你是凭什么估计的?” 生:“10米我刚好走了16步,100米有10个10米,所以我大约走160步。” 师:“说得真好!那大家试试自己走了几步?” “155步”“164步”“178步”…… 片断二: 师:“刚才大家走了100米、200米的跑道,你能估计一千米有多长吗?” 生:“100米的得走10次,200米的得走5次,刚好都是1000米。”师:“10个100米,5个200米都是1000米。那你能不能根据今天所学的,想一想,从我们学校到哪里的距离大约是一千米呢?”生:“从我们学校到我们何家坊村委会。” 生:“学校到村委会没有一千米。” 师:“你为什么这么想啊?那你觉得有多少米呢?” 生:“我觉得大约200米,和我们操场跑道差不多。” 师:“好,你真是令老师佩服啊,懂得和我们学校操场比一比来估计它的长度!同学们要向她学习,根据已经知道的来估计还不知道的长度。从我们学校到村委会大约就是200米,那我们得走

千米的认识练习题

千米的认识练习题 一、填空。 1. 大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分钟600米,他5分钟能行()千米。 2. 跑道每圈400米,2圈半是()米。小华跑5圈跑了是()千米。 3. 7千米=( )米600分米=()米 4. 在( )内填合适的单位名称。 南京长江桥全长约7000( )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7() 5. 某地线路图 学校380米公园420米小红家 410米372米400米 邮局628米小芳家 从小芳家经过()到()是1千米。 小芳从家到学校最近的一条是经过()到学校,一共走()米。 一、基本练习: 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⑴.课桌的宽度约是60()。⑵.学校综合楼的高度约是14()。 ⑶.1元硬币的厚度约是2()。⑷.自行车每小时行驶的距离大约是22()。 (5)数学课本厚7();(6) 成人3小时行15()。 2.填空: ⑴.2米=()分米⑵.60厘米=()分米 ⑶.300厘米=()米(4)80毫米=( )厘米 (5)6厘米35毫米=( )毫米 二、变式练习 1、在里填上“﹥”、“﹤”或“=”。 2000米○3千米5千米20米○5020米 4100米○4千米8千米○8006米 5米○50厘米400毫米○4米 7厘米○62毫米97厘米○10分米 83米○8厘米40厘米+6厘米○1米 1千米〇1000米4米〇400分米 6米〇59分米1千米〇999米 50厘米〇4分米10厘米〇1米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①汽车每小时行60米。() ②1千米又叫1公里。() ③操场跑道长400千米。() ④50千米和5000米同样长。() 3、1米—2分米=()分米14厘米+26厘米=()分米 三、综合练习 (1)两个城市间的公路长180()。(2)小红从家里到学校要走580()。(3)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2()。(4)一支蜡笔70()。 (5)1000米=()千米。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备课教案

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正确运用千米表示长度,知道1千米=1000米。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千米长度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观察比较的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具体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难点:千米与米的换算关系。 教法、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探究学习法。 教具准备 1.课件,卷尺。 2.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计下所需的时间及步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初步感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 2.填空。 1米=()分米 1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 1米=()厘米 3.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旗杆的高度。 (3)测量硬币的厚度。 (4)测量课桌的高度。 提问:如果要测量芦草沟到清水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 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芦草沟到清水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边说边板书)探究新知 二、学习新知。 (一)导入(教学例4) (1)提问: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 (2)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书:公里 km ) (二)新课展开: 1.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 1千米有多长呢?昨天老师带领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10个)对,就是像我们昨天那样走10次,5个来回。 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们可以写成 1千米=1000米,1km=1000m ,全班齐读一次。(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 追问:2千米=()米(学生说想法,如:2千米里有2个1千米,就是2000米) 4千米=()米 3000米=()千米 9千米=()米 6000米=()千米 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提问:1千米到底有多长? (1)出示学校操场:这是我们小学的操场,一圈是400米,沿着它跑几圈是1千米? (2)想一想。 ①从校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 ②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几千米? (3)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学生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word教案

认识千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使学生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1米有多长?教师出示米尺,让学生观察。 从教室前黑板到后黑板大约是几米?从教学门口到哪里大约是10米? 二、教学新课: 1.导入: 如果我们要测量南京到北京的铁路长,或表示从南京到上海的高速公路的长,你觉得用我们所学过的这些长度单位合适吗?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个比米大得多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 2.引出“千米”。(课件出示例题图) 指出:图上所画的是铁路和公路,计量路程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板书:公里) 有了长度单位千米,我们就可以说南京到北京的铁路长1160千米,南京到上海的高速公路长274千米。 3.认识“千米”。 实践思考:组织学生在学校100米的跑道上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几个100米是1000米? 组织讨论:几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用千米作单位怎么写?(板书:1千米=1000米) 4.感知“1千米”。 我们学校的跑道是多少米?几个这么长就是1千米? 如果跑道是200米,几个跑道是1千米?如果是250米、400米的跑道呢? 5.小结。 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个比米还大的长度单位--千米,知道了1千米=1000米,了解了1千米大约有多长,下面我们来做一组练习。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米与千米的关系,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学习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学习难点:建立1千米的概念。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请学生说说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2)同桌同学互相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1分米的长度、1厘米的长度、1毫米的长度。 (3)说出测量下列物体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 铅笔的长度()旗杆的高度() 硬币的厚度()课桌的高度() (4)导入课题:如果要表示巩义到郑州的距离,选用哪个单位比较合适?(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100千米、可以发现汽车所行的路程是用千米做单位所以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的时候,通常

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千米的认识”。 2、认识“千米”,熟记进率 (1)联系实际初步认识“千米” ①知道了1米的长度,你能想像出1000米有多长吗? ②回顾体育课的100米短跑的路长及时间,思考并想像1000米有几条这样的路长?算一算,跑完1000米你大约需要几分钟? ③出示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多媒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想像,标准运动场的跑道,1圈通常是400米,跑两圈半大约就是1000米。 ④请学生走一走,说一说距离学校门口大约1000米处的位置 (2)推出“千米”概念,揭示进率 ①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即1千米=1000米,千米有时也叫公里。 ②引导学生对上面式题等号两端进行比较:用等号连结,说明它们表示的长度怎么样?等号两端的数字和单位相同吗?要表示一个距离的长短能不能只看数字,还要看什么? ③熟记进率 想一想:“千米”中的“千”相当于1000的几个“0”?1000中的几个“0”相当于一个“千”? 3、“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1)①3千米=( )米 学生先说出括号里应填几?你是怎么想的?然后教师总结算法:我们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 那么3千米里有3个1000米,就是3千米 ②同桌出题尝试练习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应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开发学生智力以及使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关于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供您参考。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一 本期在教学中我采用的是“启导·活动教学法”,“启导·活动教学法”实验证明,“启导·活动教学法”在使学生养成自学习惯,掌握自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及能力迁移等诸多方面是有成效的,它是有强大生命力的。 下面对我本期的教学工作作一个比较细致的总结: (一)学生初上路阶段 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要使学生逐渐习惯自学方法,除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外,先要做好“领读工作”,通过示范性的领读,要逐渐教会学生按“三读”的要求去阅读、理解、掌握教材,在教材上作眉批,教会学生做练习和核对答案的方法和要求,并作出示范,在这一阶段中,我尽快认识、了解学生,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 (二)逐步进入正常后的阶段 我在教学中的主要环节是以下几方面: 1、课前准备工作 除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吃透教材外,还要深入了解学生,“启导·活动教学法”按学生思维类型的二个方面敏捷和踏实,将学生分成敏捷而踏实,敏捷而不踏实,不敏捷而踏实,不敏捷而不踏实四种类型的学

生,了解学生就是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特别要了解学生属于哪一种学习类型。当然学生类型有它稳定的一面,但也要考虑到学生通过学习会有变化,我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拟定了课堂上辅导方案,使课堂教学中的辅导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提高了实效。 在了解学生中还要注意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和个性心理品质,考虑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并研究相应对策。把教材和学生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确定课堂上要讲的主要内容,并拟定指导读书的读书提纲。 2、课堂工作 (1)首先搞好组织教学,这是顺利进行正常教学的保证。 数学“启导·活动教学法”的组织教学与传统的组织教学有明显的不同,我们知道,组织教学的任务就是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自始至终组织到当堂课的学习任务上来。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地是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讲授上,但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一般地,初中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的集中是相对的,分散是绝对的,因此,组织教学应贯穿于全部教学过程之中。 “在实验的初期,教师组织教学的注意力应把重点放在教会学生自学方法,养成自学习惯上,以后逐渐落实在每个环节中(特别是学生自学活动中)。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具体指导、辅导,加强个别要求。例如:在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内容、要求,自学课文,完成练习这一环节中,教师就在善于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注意力集中的程度,个别地、具体地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并且常通过教学机智,采用暗示的手法去达到目的。 在“启导·活动教学法”的组织教学中,教师要能真正起作用,达到目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