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多媒体通信网络最新进展

多媒体通信网络最新进展

多媒体通信网络最新进展
多媒体通信网络最新进展

多媒体通信复习指南2017版

1.多媒体通信概述

(1)举例论述对“Multimedia =Variety + Integration + Interaction”的理解。

(2)分析多媒体通信中的“Synchronization”和“Network offerings”特征。

2.多媒体数据压缩国际标准

(3)爱迪生的留声机、磁带录音机、CD-DA、MP3对声音进行记录和存储的方式有何区别,试分析音频存储技术变化的趋势。

(4)分析YUV色彩空间模型能够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

(5)JPEG压缩标准中为何选择DCT变换?MP3压缩中为何选择MDCT变换?

(6)JPEG系列的各图像压缩标准(JPEG、JPEG-LS、JPEG2000、JPEG XR)实现压缩的技术手段中各自体现了哪些思想?

(7)采用滤波的方法能否滤出量化噪声?为什么?

(8)采用分块方式的变换编码存在哪些缺点?说明在MP3中如何克服该问题。

(9)K-L变换为何被称为最佳变换?为何它在数据压缩领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10)什么是压缩感知?其要素有哪些?

(11)定性讨论采用DCT变换的时候,对变换前的样本做量化和对变换后的系数做量化所产生的结果有何差异。

(12)相比于MPEG2,H.264引入了哪些措施提高压缩比?

(13)定性讨论视频质量可伸缩性可以通过哪些措施实现。

(14)ITU-R BT.656 并行/串行传输模式的信号格式,与模拟电视扫描信号结构有何联系?。

(15)HDMI中视频数据周期、数据岛周期、控制周期的定义与模拟电视扫描信号结构有何联系?

3.多媒体同步机制

(16)DAB和DVB系统中除了音频或视频之外需要存储/传输的额外信息包括哪些?各采用什么方式予以解决。

(17)简述时间戳思想在HDTV系统中的应用。

(18)MP3文件中帧(frame)的帧头中的Frame sync(11bits)信息与MPEG2的TS包中PCR(Program Clock Reference)信息所起的作用各是什么?

(19)试述HDTV中媒体同步是如何实现的?

(20)MP3如何实现流内同步?

(21)什么是同步容限?哪些标准化组织对音视频的同步容限做了怎么的规定?

(22)试述多媒体时间域信息的描述方法。

(23)HDMI中音视频的同步的方式。

(24)RTP时间戳(32bits)和NTP时间戳(64bits)有何不同?

4.多媒体网络通信QoS

(25)多媒体数据流和传统电话网数据流的区别。

(26)论述QoS和QoE的区别。

(27)传统电信网(固网)和基于IP的网络中话音质量评估存在哪些差别?哪些标准对话音质量评估做了规定?

(28)传统电视质量评估和IPTV质量评估存在哪些差别?

(29)QoE管理的难点在哪里?

(30)列举常见的模拟音频失真类型,常见的数字音频失真类型。

(31)常见的视频失真包括哪些类型?

(32)衡量图像失真如何利用视觉认知特性?

(33)分析压缩图像的“Color bleeding”现象的产生原因。

(34)分析采用部分参考(RR,Reduced Reference)模型进行图像质量评估时,可采用哪些可能的图像特征。

(35)阐述基于结构失真的评价方法(SSIM, 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的基本思想。

5.多媒体网络数据传送

(36)调研在视频播放系统中用到的缓冲区设计技术。

(37)总结主流音频、图像、视频媒体的资源需求特征。

(38)支持IP网实时多媒体信息传送的协议有哪些?描述基本思想。

(39)从通信建立时间、传输延时、延时抖动、宽带利用率、对实时业务的支持、包传输次序及丢失和QoS保障等方面比较:A、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网络;B、面向连接与无连接网络。

(40)请对IP网的Intserv和Diffserv的QoS保障机制的复杂度和性能做出评价。它们能够提供定性的还是定量的、确定的还是统计意义上的QoS保障。

(41)无线网络中传输多媒体信息具有哪些特殊性?

6.多媒体通信终端、系统与标准协议

(42)多媒体会议系统的基本组成与一般结构是什么?网关和会务器的定义和功能如何?(43)为什么一个域中必须有一个网守,而可以没有MCU?

(44)说明H.323终端的通信建立过程,以及实时媒体数据、应用数据、通信控制信号、信令信号各采用什么协议,为什么?

(45)简述VoIP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46)试讨论点到点传输多媒体信息和多点之间传输多媒体信息的不同。

(47)简述内容分发网络和P2P网络的工作原理和核心技术问题。

(48)RTP与SCTP应用场景有何不同?

(49)基于RTP/RTCP的流媒体传输和基于HTTP的流媒体有何不同?

(50)试讨论MPEG-DASH(Dynamic Adaptive Streaming Over HTTP)标准出现的背景和动机。(51)在一个基于RTSP的交互式VOD系统中,节目的快进、快退等操作是如何实现的?

在DASH系统中又是如何实现的?

(52)分组交换流服务PSS(Packet-Switched Streaming Service)相比有线网络的流传输服

务有哪些扩展功能?

7.多媒体通信网络最新进展

(53)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检索和传统的文本检索之间最本质的差异是什么?

(54)面向信息的网络(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55)请举例论述泛在网络之父Mark Weiser所提观点“The most profound technologies are those that disappear”。

(56)语义网(Semantic Web)的目标是什么?试述其关键技术。

(57)请阐述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对多媒体通信可能产生的影响。

(58)软件定义网络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59)NFV(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体现了哪些思想?

(60)试讨论物联网和万物互联的区别。

(61)什么是边缘计算?

(62)什么是网络切片?

8.移动通信网络最新进展

(63)简述3GPP关于5G场景的规划。

(64)移动通信网中2G/2.5G/3G/4G/4.5G与Release之间的关系?

(65)试讨论移动通信网核心网的演进趋势。

(66)什么是Backhaul?什么是Fronthaul?

(67)移动通信网和WLAN融合的技术与趋势。

(68)移动通信网和WLAN融合的好处?

(69)简述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LPWAN)与传统移动通信网的区别。

(70)NB-IoT与其他LPWAN的区别?

(71)什么是IMT-2020?什么是Horizon 2020?

(72)移动通信网标准化组织构成的变化趋势?

多媒体的发展趋势

场景:多媒体系统中包含了人类几乎所有的感觉,包括听、视、嗅、触、味觉各个方面,用户在系统中便可体验到一个"虚拟世界"所提供的"真实"感觉。但这种虚幻与真实交嘈、用户自由出进的尽善尽美的多媒体系统,也即虚拟现实(VR),被认为是多媒体的终极,但目前只能看作是人们的理想。虽然目前的技术还达不到,但确确实实说明了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向:更好更自然的交互性,更大范围的信息存取服务。创建一个能不断发展的多媒体的应用环境, 是我们在已有的基础上为未来人类生活创造出一个在功能、空间、时间及人与人交互上都不同于现在的崭新世界的需要,也是我们在多媒体技术研究方面应把握的关键。 从多媒体研究的发展来看,目前已经走过了多媒体认识的:启蒙"阶段。通过这一阶段, 许多人尤其是大量的潜在用户了解了多媒体的主要涵义,对多媒体的概念和应用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考虑,这对今后更大规模的发展奠定了用户基础。这一阶段最典型的应用便是"多媒体演示系统"。尽管许多人称之为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但这种系统离真正的多媒体信息管理尚有很大的距离。这种演示系统对用户的概念教育是直观的、有效的,虽然带来的了一些问题,但的确是十分有益、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一阶段的研究工作也大多数是围绕着类似于概念演示这个思路来进行的,例如各种多媒体硬件接口、用户界面多媒体化、多媒体编辑创作、多媒体通信等等。通过这个启蒙阶段,规范化的多媒体研究体系和重要的领域已经初步形成,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也已初露端倪。 目前,多媒体的研究工作正处于爬坡阶段,许多问题一旦被解决,将会产生出巨大的效益 。从国内外的主要研究工作来看,多媒体的研究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多媒体通信网络环境的研究和建立,将使得多媒体从单机单点,向分布、合作多媒体 应用环境发展。建设一个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自由交互的多媒体通信网,在"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浪下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对这种网络及其设备的研究,以及建立在这种网络之上的分布应用和信息服务的研究是当前一个非常明显的热点。 ·对多媒体信息的处理已经深入到了媒体内部,利用已经基本成熟的图像理解、语言识 别、全文检索等技术研究多媒体基于内容的处理,开发能够进行基于内容处理的系统,包括编码、创作、表现及应用,已成为多媒体信息管理的重要方向。 ·多媒体的各类标准有是研究的重点。成熟的标准在不断修订、颁布,新的方法和技术 的出现又带来了新的标准体制。各类标准的研究将有利于产品规范化,使得用户的使用更加方便。 ·多媒体的技术继续向其它领域扩展,使其应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多媒体并行工程平 台、多媒体仿真、智能多媒体等新的技术和应用层出不穷,扩大了原有技术领域的内涵,改善了其性能,创造出了新的概念。但也有一些"拉大旗,作虎皮"的现象,只在名称上作文章, 并未真正做多少工作,但这不是主流。 ·多媒体的研究人员已开始充分注意虚拟现实(临境)技术的发展,有相当多的研究已开 始针对其基本技术和外围技术等进行,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利用头盔显示器等特别设备创造沉浸式的环境、开发相应的应用,是在该方向上的主要工作。也有一些研究把重点放在了通过超媒体数据库提供全景的具有空间和时间合成信息形式的基于网络的半沉浸式虚拟空间的上面。 ·应用及市场研究中面向大规模用户和高档次应用的趋势十分明显。包括家用多媒体 终端、点播电视服务(VOD)、教育/娱乐用多媒体软件、多媒体会议系统等。医学、家用及军用等已成为多媒体应用领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多媒体通信及信息服务 随着美国"信息高速公路(NII)"的提出,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建设全球"信息高速公路"(GII)的热潮,许多国家都把其看成在未来信息社会中能否立足的关键。无论哪一个国家提出何种形式的信息网络,几乎都不约而同地将支持多媒体通信和应用作为其建设的主要目

移动多媒体通信的研究方向与现状

第5期中国图象图形学报415 中华博士 园地1前言 这是本刊特为海内外正在就读和学成立业的博士、博士后青年学者们开辟的一片科普园地。深学浅著,是一门德识、慧学、素质修养的学问。你们的新知识、新调研、新观察、新目光、新展望,能够用尽可能深入浅出、通俗流畅的语言,汇报给祖国、人民、家乡父老子弟乡亲们吗?中华博士园地,及耕耘忠孝之地、科教兴国、民族昌盛之地。要用慈母听得懂的语言,写出你们的心声! 移动多媒体通信的研究方向与现状 陈晓 随着数字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终端处理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提出一种个人通信服务的概念: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可以接入通信网,且通过通信网用任何信息媒体及时地与任何人通信叫。 实际上虽然现在移动通信同多媒体通信一样正以令人吃惊的速度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移动用户可以通过各种移动通信网络(如GSM)方便地进行语音和低速的数据交换,与此同时固定用户则利用各种途径(如WWW)接收和交换数据,声音,静态和活动图象等多媒体信息,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有的大多数系统在移动性和多媒体通信服务方面不能兼顾,迫使用户必须在移动性和多媒体之间做 陈晓1988年就读于华中理工大 学少年班,1993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 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获华中 理工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同年保送入 华中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攻读 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计算机图象 处理,多媒体通信,计算机网络应用。出一个选择,因而必须找到一个新的途径为用户提供可以移动的多媒体通信服务。解决这一难题不仅需要电子工程研究人员的加倍努力,而且还需要心理学,生物学以及工业设计等多方面研究人员的通力使用。 2移动多媒体通信研究方向及特点 基于用户和未来技术开发研究的需要,研究人员为实现移动多媒体通信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当前,移动多媒体通信的主要研究方向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1)移动多媒体通信的应用范围和对象 对协同工作,通信效率,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表明,移动多媒体通信在那些需要执行复杂的无组织的任务的场合中显得最为有效,特别是那些需要获取远程专家咨询的应用(包括紧急事件控制,远程医疗诊断和护理等)[2]。 (2)用户界面问题 用户需要通过一定的用户界面进行视频,音频,图象,语音等信息的多媒体通信。目前对用户界面的研究主要放在多重输入的透明性以及用户界面友好性方面。 人们通过各种感官信息来观察我们的世界,而 图象,声音和触觉是人们通信的主要信息源,在我们 万方数据

中国移动CM-IMS试点多媒体电话与补充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中国移动C M-I M S试点 多媒体电话及补充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C h i n a M o b i l e C M-I M S T r i a l -M u l t i m e d i a T e l e p h o n y a n d S u p p l e m e n t a r y S e r v i c e s G e n e r a l 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版本号: 1.1.0 ╳╳╳╳-╳╳-╳╳发布╳╳╳╳-╳╳-╳╳实施

目录

前言 本方案对CM-IMS试点多媒体电话及补充业务的业务实现过程中需要规范的内容提出全面要求,是CM-IMS多媒体电话及补充业务的业务实现所需要遵从的纲领性技术文件。本方案主要包括IMS多媒体电话及补充业务的业务实现过程中的接口要求、信令流程等内容。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计划部提出,由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标准归口部门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亚晨、赵婷

1范围 本技术要求对技术方案所作用的技术范畴提出规定,原则上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部使用,用于在IMS业务试验、业务开展和招标选型方面为集团公司和省公司提供技术依据;适用于中国移动IMS网络环境。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1] IETF RFC 3261,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2] IETF RFC 3262, “Reliability of Provisional Responses in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3] IETF RFC 3264, “An Offer/Answer Model with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SDP)” [4] IETF RFC 3265,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Specific Event Notification” [5] IETF RFC 3323, “A Privacy Mechanism for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6] IETF RFC 3455, “Private Header (P-Header) Extensions to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for the 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7] IETF RFC 3515,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Refer Method” [8] IETF RFC 3840, “Indicating User Agent Capabiliti e s in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9] IETF RFC 3841, “Caller Preferences for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10] IETF RFC 3959, “The Early Session Disposition Type for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11] IETF RFC 3960, “Early Med ia and Ringing Tone Generation in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12] 3GPP TR 23.002, “Network Architecture”, v7.1.0 [13] 3GPP TR 23.003, “Numbering, Addressing and Identification”, v6.9.0 [14] 3GPP TR 23.218, “IP Multimedia (IM) session handling; IM call model; Stage 2”, v7.1.0

多媒体通信简介

一、多媒体通信 顾名思义,多媒体通信是指在一次呼叫过程中能同时提供多种媒体信息(如声音、图像、图形、数据、文本等)的新型通信方式。它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和电话、电报、传真、计算机通信等传统的单一多媒体通信方式比较,利用多媒体通信,相隔万里的用户不仅能声像图文并茂地交流信息,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媒体信息,还能步调一致地作为一个完整的信息呈现在用户面前,而且用户对通信全过程具有完备的交互控制能力。这就是多媒体通信的分布性,同步性和交互性特点。 多媒体通信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它的业务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会话型。你在家中与远方的朋友通话,可以看到他的形象;你与远在国外的合作伙伴进行贸易谈判,可以逼真地看到对方提供的样品,还可以把已签字的合同立即传送给对方;你甚至可以坐在办公室或家中,利用自己的计算机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同行一起“开会”商讨问题,等等。 (2)电子信函型。你可以在任何时间向远方的朋友发出(或接受)集声像图文于一体的“电子函件”。 (3)检索型。你可随时从不同地点的多媒体数据库中检索到需要的多媒体信息。 (4)分配性。你可以在家中随意点播你想看的电视节目。 二、多媒体通信技术 多媒体通信技术突破了计算机、通信、广播和出版的界限,使它们融为一体,向人类提供了诸如多媒体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全新的信息服务。 多媒体通信技术是指利用通信网络综合性的完成多媒体信息传输和交换的技术。 1.多媒体同步技术 在MPEG-1标准中,包含了MPEG视频、MPEG音频和MPEG系统3个部分。在

音频视频回放时,必须实现同步技术是多媒体通信的又一关键技术。多媒体信息同步又分层同步、时间轴同步和参考点同步3中方法。MPEG的压缩算法在综合考虑音频和视频的基础上得到了一个重现图像为电视效果的传播速率。 2.多媒体传输技术 在多媒体技术中,信息的传输是实现多媒体通信的关键。多媒体信息的传输又以图像的传输为核心。多媒体信息传输技术主要包括静态图像传输、动态视频图像传输、图像信息的模拟信号A/D的数字信号D/A转换、模拟视频信号和数字视频信号的传输、图像信号的压缩编码及解码、调制/解调等多方面的技术。 多媒体通信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和产物,它讲计算机的交互性、通信的分布性和广播电视的真实性融为一体。多媒体系统要通过通信网络传送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不同媒体,这些媒体对通信网络有不同的要求。文本和图片要求的平均速率较低,音频信号的传输速率不要求太高,但实时要求高,视频则需要极高的传输速率

李娜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

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大作业 1、题目:基于局域网的可视对讲系统设计 2、系统开发环境与工具: (1)、硬件环境:实验室局域网 (2)、软件环境:WindowsXP操作系统 (3)、开发工具:自己熟悉的面向对象的网络通信编程工具与平台,相关音频、视频编码与传输协议类库 3、要求与评分标准: (1)要求:在以上硬软件环境下,利用合适的开发工具,设计一套可视对讲软件,实现局域网内两台计算机之间的可视对讲功能,要求音视频信号连续性、实时性较好,满足正常交流需要。 (2)评分标准

1 系统原理分析 1.1 系统原理概述 视频聊天系统应该具备提供便捷、灵活、全面的音频、视频信息的传递和服务的功能,并且实时传输给聊天软件在线的人。本次方案采用Microsoft Visual C++ 6.0 编程开发视频聊天系统的一套比较常用的解决方案。 语音视频聊天采用UDP模式,在客户端之间点对点的进行,因为UDP传输速度快,TCP 是面向连接的,建立连接时双方需经过三次握手,数据传输可靠,FTP、TELNET等 就是基于TCP的,UDP是面向非连接的,发出信息不需对方确认,但这样速度比TCP快, 但有可能丢失数据,象SMTP、TFTP等就是基于UDP的。在该方案中,通过函数库VFW (Video for Windows )来实现视频捕获、影像压缩以及影像播放。微软公司提供的专门用于视频捕获开发的工具包VFW,为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实现视频捕获提供了标准的接口,从而大大降低了程序的开发难度。在视频传输方面,则通过组建视频帧,将位图形式的视频帧压缩成帧格式的MPEG 4流,传输到客户端后,解压并显示影像。同时采用线程来实现语音录制和语音回放,最终实现了通过服务器中转的文字聊天、点对点的语音视频聊天。 1.2 关键技术分析 可视对讲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音视频同步问题。解决同步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时间戳是最成熟最完美也是最复杂的解决办法,可以解决任何多媒体领域的音视频同步问题。其原理是选择一个参考时间,在生成数据流时依据参考时间上的时间给每个数据块都打上时间戳;在播放时,读取数据块上的时间戳,同时参考当前时钟上的时间来安排播放,让快于这个参考时间的包等待,丢弃慢于这个参考时间的包。在基于时间戳的同步机制中,仅仅对不同步的数据进行处理是不完备的,还需要反馈机制,如基于Windows 平台的DirectShow 就提供这样一个反馈机制,它的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可以将播放的状态反馈给源,让源端加快或者放慢数据流的速度。多媒体文件的采集,播放及对同步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如果从多媒体文件中分离出音视频数据的数据不同步,音视频的时间差则会越来越大,这是无法忍受的,所以在多媒体文件中,不但要求有同步机制,还要求有反馈机制。 可视对讲的关键技术之二是数据压缩技术。多媒体信息数字化后的数据量非常大,尤其是视频信号,数据量更大,需要占用更大的信道带宽,成本十分昂贵。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充分利用有限的信道容量传输更多视频信息,必须对视频信息进行压缩。目前,在视频图像信息的压缩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有关图像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主要有JPEG H.261、H.263、

多媒体发展现状和前景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文章从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的发展现状出发,描述多媒体,阐述多媒体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论述了多媒体技术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多媒体,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1、多媒体概述 1.1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多媒体技术是使用计算机交互式综合技术和数字通信网络技术处理多种表示媒体(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交互式系统,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它主要涉及多媒体数据处理技术(交互界面设计;图像处理;音频信号处理;视频技术;压缩与编码;虚拟现实);多媒体通信与分布式多媒体;多媒体应用等几方面。 1.2 多媒体技术的特性 (1)多样性。是使计算机所能处理的范围从单一传统的数值、文字、静止图像扩展到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影像等多种信息。 (2)交互性。它是多媒体技术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即与用户能有人机对话交互作用,用户可以操纵和控制多媒体信息,能自由获取和使用信息,借助这种人机对话方式沟通和学习,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3)集成性。是使计算机能以多种不同的信息形式综合的表现某个内容。多媒体技术是建立在数字处理的基础上,而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集于一体的应用,具有多种技术的系统集成性,基本上包含了当今计算机领域内最新的软、硬件技术。 2. 多媒体技术现状 2.1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1)数据压缩、图像处理方面的应用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面向三维图形、环绕立体声、彩色和全屏幕运动画面的处理技术。而数字计算机面临的是数值、文字、语言、音乐、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多媒体的问题,它承载着由模拟量转化成数字量信息的吞吐、存储和运输。 随着网络、有线、无限通信系统的迅猛发展,交互式计算机和交互性电视技术的普片应用,以及视频、音频数据综合服务等应用的发展趋势,对计算机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解码技术及其遵循的标准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2)视频、音频信息的处理应用 在多媒体技术当中,存储声音信息的文件格式主要有:WAV、VOC、MIDI、AIF、SON及RMI文件。 数据压缩技术为图像、视频和音频信号的压缩,文件存储和分布式利用,提高通信干线和传输效率等应用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同时使计算机实时处理音频、视频信息,以保证播放出高质量的视频、音频节目成为可能。 (3)网络应用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正经历一场网络化的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传统多媒体手段却由于其大传输量的特点而与当今网络传输环境发生了矛盾,所以应该致力于慢速的网络传输的条件下实现多媒体技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减小流媒体文件的体积: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多媒体技术,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能在使用者能够接受的品质下,将庞大的多媒体信息进行最大程度的减小。使它在慢速的网络中传输势必要减少信息的传输量,既要进行大比例的压缩。然而必须注意的是,这种压缩方法是以牺牲多媒体信息的品质作为代价,很难奢望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多媒体信息能达到传统的多媒体视觉和听觉。 信息流传输:除了减小多媒体文件的体积外,在网络中的多媒体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支持“流”传输方式。所谓“流”是一种数据的传输方式,使用这种方式,信息的接受者在没有接收到完整的信息就能处理那些已收到的信息。这种一边接受一边处理的方式,很好的解决了多媒体在网络上传输的问题。 2.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应用范围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多媒体通信技术 一、什么是多媒体通信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文字、数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几种信息的媒体集合在一起,由计算机实施综合控制的技术。多媒体通信是利用多种媒体—语音、文字、图像、图形和数据来表示信息,而且把各种媒体的信息综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协调同步。实时地表现出各种信息及其变化,通信的双方还相互地交流沟通。多媒体通信的产生发展得益于计算机和存储技术的发展,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为其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其创造了良好的支持环境。还有语音识别处理、文字语音合成、数据压缩以及文字、声音、图象传输的同步性、实时性和协同操作等方面研究的进展,为多媒体通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多媒体通信就是集多媒体技术与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交互性和电视的真实性于一体的现代通信技术。多媒体通信在实际使用上还要有更先进的软硬件协议与工具、高级操作系统、新的通信规范和多媒体数据库等许多课题尚待研究开发。但是这种多媒体通信终端与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络相配合的传输信息的形式,将成为21世纪通信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多媒体通信的实现,将为社会提供一种全新的信息服务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二、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多媒体通信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领域中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高新信

息技术,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并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多媒体通信综合了多种媒体信息间的通信,它是通过现有的各种通讯网来传输、转储和接收多媒体信息的通信方式,几乎覆盖了信息技术领域的所有范畴,包括数据、音频和视频的综合处理和应用技术,其关键技术是多媒体信息的高效传输和交互处理。 1多媒体通信的目前应用 多媒体通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按通讯网来分,多媒体技术主要应用在电话网(包括固定和移动电话网)、广电网、计算机网上。目前在以电话网为主导的通讯网上,由于终端到话局之间物理媒质采用的是双绞线,其特点是以语音通信的特点而设计的,因此,在其上实现多媒体业务技术难度较大。在90年代中期,国际电信联盟(ITU)专门颁布了以低比特率实现多媒体通信的相关协议H.324。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可视电话的研究成功就是其一。可视电话就是完全在PSTN上不依赖任何其它设备进行多媒体通信,实现了"即闻其声,又见其人"的通信效果,满足了人们所向往的亲情交流感。它采用H.263标准对图像数据进行运动矢量估计及其它算法的压缩编码,使运动图像能够在26kbit/s的带宽内比较好的以30帧/秒的QCIF 传输,使声音能够以6kbit/s的带宽内不失真的传输。如果POTS与计算机等其它设备相配合使用,则可以更好地完成多媒体通信,具体详细阐述见下面有关计算机网部分。

多媒体技术简介

多媒体技术简介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无时无刻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本文通过对多媒体技术产生、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使我们展望到,随着日益普及的高速信息网,它正被广泛应用在咨询服务、图书、教育、通信、军事、金融、医疗等诸多行业。 关键字多媒体,发展,应用,展望 前言 “多媒体”一词译自英文“Multimedia”,媒体(medium)原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中文常译作媒质;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等,中文译作媒介。从字面上看,多媒体就是由单媒体复合而成。多媒体技术,简言之就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发展应用,并且对多媒体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相应的预测。 多媒体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1.初露端倪:20世纪80年代 多媒体技术开始进入实际应用阶段的标志——第一块声卡于1987年8月问世。 2.1988年,MPEG(专门研究运动图像压缩的专家小组)建立。 3.多媒体时代到来:20世纪90年代 主线:一是视频技术的发展;二是音频技术的发展 4.视频技术发展的三个高潮 AVI:奠定计算机视频存储的基础 MPEG:普及了计算机视频应用Stream(流格式):网络传播视频 5.音频技术发展的两个阶段 以单机为主的WAV和MIDA音乐 各种网络音乐压缩技术:(RA、RM、RAM)、MP3、VQF、WMA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1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研制多媒体计算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要使计算机能实时地综合处 理图文声像信息。然而,视频和音频信号数字化后数据量大,同时传输速度要求高。目前,计算机的速度很难满足如此大数据量的传输和播放要求。因此,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数字信号的编码和压缩算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 摘要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领域中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高新信息技术。它改善了人机交互界面,集声,文,图,像处理一体化。更方便了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深入发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已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和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并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伴随着社会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和低成本高速处理芯片的应用,数字信息的数量在今后几时年中将急剧增加,质量也将大大地改善。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深入发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已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和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并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发展信息化应用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urse Abstract: A strong multimedia technology is a practical technology, is the most dynamic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world today,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high-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has improved human-machine interface, collection, text, map, like dealing with integration. More convenient way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With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it is increasingly widely used, has penetrated into all disciplines and in all aspect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ever-changing human lifestyle and quality of life. Along with the pace of social in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ow cost high speed processing chips, digital information will rapidly increase in the next year when the number of quality would greatly improve. With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it is increasingly widely used, has penetrated into all disciplines and in all aspect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ever-changing human lifestyle and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 Multimedi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applications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

移动多媒体通信系统产品技术指标

移动多媒体通信系统产品技术 指标 ?双向移动多媒体通信系统 ?单向高清晰度移动视频传输系统

一、双向移动多媒体通信系统 1.1 概述 移动多媒体通信系统可实现移动中图像、语音、数据的实时、同步、双向的通信传输。 移动多媒体通信系统由移动多媒体系统中心站、远端站为核心、配合移动通信车、现场图像采集系统、中心站监控显示系统及其他车载辅助系统(车载计算机数据通信子系统,供电、照明、广播等控制辅助子系统)组成。 移动多媒体通信系统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扩频通信技术、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解码技术、差错控制技术,并结合数字图像压缩等多媒体网络传输技术,能够在高速移动环境下实现视频、语音、数据等宽带多媒体业务的实时、同步传输。移动多媒体传输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灵敏度高、移动性好、抗干扰和抗衰落能力强、传输数据率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突出等显著优点,为指挥、抢险、救灾等应急通信提供远距离、高质量、高速率、无线实时传输的理想解决方案。 1.2 双向移动多媒体通信系统的技术特点 该系统设备的主要特点如下: 1)绕射能力强,采用340MHz频段,具有更强的绕射能力,可在非视距环境下工作。适应突发事件下应急通信的各种复杂环境要求。 2)覆盖范围广,采用多种不同的发射功率配置(2W/5W/10W)和天线配置,在典型的城市环境下单个中心站的覆盖范围可达到15km。同时采用各种分集技术,保证在整个覆盖范围内的性能。 3)抗干扰能力强,采用CDMA系统的全数字调制解调方式,扩频增益达到8dB;采用前向纠错编译码,再获得编码增益2dB(BER=10-5),使载噪比低于-10dB时仍然可以正常工作,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接收端采用非相干解调技术,系统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4)抗衰落能力强,采用了CDMA系统的RAKE接收技术,具有更强的多径分集作用,特别适合城市快速移动的工作环境;采用空间分集、时间分集等多种先进的分集技术,极大增强系统的抗衰落能力。上述先进技术的采用保证了产品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下具有优势的接收灵敏度,接收电平-100dBm时仍能保证误码率<10E-5,误帧率<1%。 5)传输数据率高,灵活可调:双向带宽2Mbps,满足多媒体传输要求;采用ARQ差错控制机制,链路自适应调节,大大增强无线链路传输质量;传输数据率灵活分配,可实现上下行全双工、半双工等多种数据传输方式,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多媒体通信

多媒体通信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多媒体通信 英文名称: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定义:在系统或网络中,声音、图形、图像、数据等多种形式信息同步进行的交互式通信。 所属学科:通信科技(一级学科);通信原理与基本技术(二级学科) 百科名片 多媒体通信

多媒体通信技术

务。 IP网的多媒体通信系统 由于它对当前IP网中多媒体会议系统,特别是当前热门话题IP电话有很大意义,因此在本次会议中研究进展很快。经近两周的研究,本次会议已决定把H.GCP确定下来。H.GCP是根据朗讯(Lucent)提出的MGCP(IETF草案)来的,其基本思路与MGCP一致。从目前来看,它的首要应用是IP电话。H.GCP从本质来说是把应该原本在网关(GW)中实现的内部协议转换为外部开放协议。考虑到网关(从目前来说是话音网关)的功能过于集中,导致网关设备过于复杂,由于当前IP网中的实时应用都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语音正处于发展的阶段),功能(特别是控制功能)尚未确定,因而将网关拆开,分为媒体网关(MG)和媒体网关控制器(MGC)是一个很好的主意,这样做同时也便于和现有的网络和信令系统互通。分开后的媒体网关功能很单一,它只负责媒体流的通信、采集有关信息及播放提示音,其他功能都将在媒体网关控制器中实现。从H.GCP本身协议而言,目前这只是相当初步的,特别是它如何对多媒体流的控制问题还没有解决。尽管当前H.GCP还比较简单和初步,但它代表一种方向,它有可能会改变当前某些业务网的体系结构,因而要特别引起研究开发部门、业务运行部门和标准化部门的高度重视。当然,H.GCP还有很多方面值得研究,特别是网关拆成MG和MGC后,业务网的体系结构、原有体系中设备的功能将重新分配。这些问题都是必须加以深刻研究的。 多媒体通信技术   多媒体通信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领域中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高新信息技术,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并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掌握多媒体通信技术,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有关多媒体通信技术的相关知识。 多媒体通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按通讯网来分,多媒体技术主要应用在电话网(包括固定和移动电话网)、广电网、计算机网上。掌握多媒体通信技术至关重要。

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现状

国际移动通信发展趋势;尽管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处于衰退的边沿,导致移动通信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速度放缓,用户平均收入(ARPU)也日趋下降,但总量仍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发达国家的移动通信用户覆盖率大多已达到70-80%,已接近饱和,为了维持移动通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急需推出能够吸引用户的高附加值数据业务。但不幸的是,移动数据业务的起飞远非人们设想的那样简单,基于GSM电路交换的WAP数据业务在世界范围内遭受挫折,基于GPRS的移动数据业务也在艰难中跋涉。
尽管如此,国际上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商用化逐步在全球范围内进入实施阶段。一方面,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除了能够支持更高速率的移动多媒体业务外,还提供更高的频谱效率和服务质量,对于新兴的移动运营商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欧洲国家的各大运营商已经耗费了巨额资金获得了第三代移动通信运营执照,为了应对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纷纷采取合作与重组的方式,逐步推进3G网络的建设,其中欧洲的大部分运营商已于在2003年开始对WCDMA技术进行试商用。而北美Spring PCS,Bell Mobility, Verizon Wireless,日本的KDDI及韩国的KT已于2001年年底实现cdma2000-1x的商用化。与此同时,日本DoCoMo于2001年10月初步实现了WCDMA的商用化。根据对有关电信运营商的调查,与位置有关的信息点播业务、多媒体短信业务、移动上网浏览业务、移动电子商务、交互式娱乐业务将是未来最具发展前景的移动通信业务。
Internet业务的日益普及,促使移动通信技术向全IP方向发展。目前3GPP和3GPP2等标准化组织正在制定基于全IP的第三代移动 CDMA技术 CDMA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带宽信号作相关处理,把宽带信号换成原信息数据的窄带信号即解扩,以实现信息通信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又称码分多址,是在无线通讯上使用的技术,CDMA允许所有使用者同时使用全部频带(1.2288Mhz),且把其他使用者发出讯号视为杂讯,完全不必考虑到讯号碰撞 (collision) 问题。CDMA中所提供语音编码技术,通话品质比目前GSM好,且可把用户对话时周围环境噪音降低,使通话更清晰。就安全性能而言,CDMA不但有良好的认证体制,更因其传输特性,用码来区分用户,防止被人盗听的能力大大增强。 Wideband CDMA(WCDMA)宽带码分多址传输技术,为IMT-2000的重要基础技术,将是第三代数字无线通信系统标准之一。 优势

浅谈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8-08-10T13:21:54.92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6期作者:张力谭长清张琪薛龙刘文贺 [导读] 多媒体通信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领域中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高新信息技术。 空军工程大学陕西西安 710003 摘要:多媒体通信技术是一门综合的、跨学科的交叉技术,它综合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多种信息科学领域的技术成果,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文章通过对现代通信技术的概括和分析,总结出未来多媒体通信的多种发展方向。 关键词:多媒体,多媒体通信,技术应用 1 引言 多媒体通信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领域中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高新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按通讯网来分,多媒体技术主要应用在电话网(包括固定和移动电话网)、广电网、计算机网上。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多媒体通信综合了多种媒体信息间的通信,它是通过现有的各种通讯网来传输、转储和接收多媒体信息的通信方式,几乎覆盖了信息技术领域的所有范畴,包括数据、音频和视频的综合处理和应用技术,其关键技术是多媒体信息的高效传输和交互处理。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未来世界的通信网络必将覆盖整个天上地下。天上众多的卫星系统可为全球用户提供宽带接入服务;地面不仅可以实现光纤到户,用户还能够拥有高速的多媒体移动通信业务。而这一体系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且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平滑的连接性。 2 “三网合一”技术 随着数字技术的大力发展和全面推广,有线电视、电信和计算机等传统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相应的数字处理、数字压缩技术以及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为各种媒体信息的传送提供了必要的带宽;而TCP/IP协议的广泛应用更是为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提供了共同的语言。这一切都为“三网合一”创造了技术条件。 “三网合一”正是指将计算机网、电视网和电信网在传输、接收和处理等方面合而为一,并全面实现数字化。如此便可以使三大行业在技术上逐步趋向一致,在业务上相互交叉渗透,在网络上互连互通,在经营上相互合作竞争,从而更好的、更全面的为人们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通信服务。 但“三网合一”并不是简单的三网相加,为了很好的传递音频、视频和数据信息必须同时在传输、交换和接入等各层具备宽带化,较好的QOS以及统一的信息表示方式才能构筑其赖以生存的技术前提。而目前此项技术并不是很成熟,所以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三网仍将并存。但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已成为今后网络建设的潮流,基于光纤的宽带IP网代表着网络发展的方向,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三网合一终将实现。 2.1 向IP融合 IP技术是未来数据网络中的核心技术,是承载各种应用业务的平台,而在IP网上实现多媒体通信更是世界各国的主要目标。因为公众电话网(PSTN)无论怎样发展,其资源利用率低、带宽窄、线路质量不稳定等缺点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有线电视网(CATV)则相对缺乏在通信领域运营的经验,研究工作也相对比较滞后;只有数据网因为有了Internet网络技术的成功开发而迅速进入到开放的、分布式的发展环境,并飞快地向前推进。 随着这样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人们更是期待着能够在一个统一的网络上开展各种业务,传输各种信息以保障高效率地利用网络资源和更好地开展业务。因此三大网络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且这种融合不仅是业务上的融合,更是网络上的融合。而IP就是能够实现这种融合最好的统一的协议,所以无论未来的基础网络会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宽带多媒体业务都必将会统一到IP网上。 2.2 走向宽带 有这样一种说法,有了宽带,就有了高速度,就有了多媒体的传送。在通信领域中,只有拥有了充足的带宽,才能够快速传输音频、视频和数据等多种媒体信息。这就好像只有在够宽够平整的高速公路上才能够整齐有序且快速地通行各种车辆一样。因此,带宽引起了各层次人们的关注,投资商纷纷追加投资,运营商大举进攻,各企业家也跃跃欲试,而用户和媒体更是望穿秋水、翘首以盼。在现有的N-ISDN上开展的多媒体通信业务已经基本完善,下一步的重点就是宽带多媒体通信。快速发展的光通信技术为未来的宽带多媒体应用描绘了美好的前景,光纤通信的速率每10年可增长100倍,而这种增长速度还可以持续10年左右。宽带速率的持续增长更是为宽带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 与移动技术结合 手机自问世以来,历经了1G、2G、2.5G和3G的发展过程。其中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只能进行语音通话。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相对第一代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收电子邮件或网页。3G可以让全球用户通过手机实现从陆地至海洋到卫星的全球立体通信联网,从而轻松实现“5W”,即任何漫游用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与任何人进行通话或数据的传送(宽带非话音业务),并能提供等同于有线电话的话音质量和等同于计算机联网的传输速度。因此,众多专家均认为未来多媒体通信的主要特征就是可移动的多媒体通信业务,而利用先进的空中接口技术、核心包分组技术以及对频谱的高效利用,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2.4 与卫星技术结合 基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广大用户的需求,建立多媒体大型网络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可是现有的电话线由于频宽较小,根本无法满足多媒体系统的要求,且利用地面网络来实现接入不仅需要巨大的投资,往往还难以实现全球每个角落的全覆盖和满足普遍接入的要求。 近年来,卫星系统在通信、广播、导航定位、遥感遥测、地球资源、环境监测、军事侦察、气象服务等方面逐渐体现出其重要的价

浅谈自己对多媒体通信技术的一些认识

多媒体通信课程报告 浅谈对多媒体通信技术的认识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院系: 2012年10月7日

浅谈对多媒体通信技术的认识 摘要: 多媒体通信技术是一门综合的、跨学科的交叉技术, 它综合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多种信息科学领域的技术成果, 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本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多媒体通信技术基本概念,主要特性,我国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未来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展望。第二部分简单的介绍了图像数据压缩编码技术中的预测编码、变换编码、统计编码( 熵编码) 、内插编码、子带编码、向量编码等技术。 关键词:多媒体通信发展压缩编码

目录 第一部分多媒体通信技术概述 (4) 一、多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4) 二、多媒体通信技术的现状 (5) 三、多媒体技术特性 (7) 1. 集成性 (7) 2. 交互性 (8) 3. 同步性 (8) 四、多媒体通信技术主要关键技术 (9) 1、压缩编码技术 (9) 2、媒体同步技术 (9) 3、多媒体通信网 (10) 4、多媒体数据库 (11) 五、我国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情况 (11) 六、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12) 1、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 (12) 2、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第二部分图像数据压缩编码技术概述 (15) 第三部分总结 (17) 参考资料: (18)

第一部分多媒体通信技术概述 一、多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ology)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text)、图形(graphics)、图像(image)、声音(sound)、动画(cartoon)、视频(video)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并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技术。它是一门新兴的通信技术,它涉及通信、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个领域,是一种综合性技术。通常多媒体通信是指能够对多种表示媒体进行处理,同时能使多种显示媒体工作的通信。即在一次通信过程中交换的信息类型不是一种,而是文本、图像、音频、视频、数据等多种媒体类型的综合体。 多媒体通信技术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当时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一些著名计算机公司开始致力于包括信息的压缩编码、多媒体存储、图形合成与同步等技术在内的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并把该技术应用于PC机,首先建立了基于局域网的多媒体通信系统。 1984年,美国的RCA公司在普林斯顿David Sarnoff实验室,组织了包括计算机、广播电视和信号处理三方面的40余名专家,综合了前人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经过4年的研究,于1987年3月在国际第二届CD—ROM年会上展出了世界第一台多媒体计算机。这项技术后来命名为DVI,这便是多媒体技术的雏形。 进入九十年代后,全球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于了解事物、交换信息的要求已经从纸、笔、书本、话音等发展到通过声、光、电信号等更准确、更快捷、更丰富的方式;同时,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微电子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