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1我们怎样听得见声音导学案

2.1我们怎样听得见声音导学案

2.1我们怎样听得见声音导学案
2.1我们怎样听得见声音导学案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的快慢不同。

2、了解人耳的结构,知道声音是怎样被人耳听到的。

3、观察演示实验,感知相关现象,学会分析其中的道理,初步学会分析与概括。

教学重点:声音产生的原因及传播条件

教学难点: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课堂导学: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

2、观察演示,思考问题:

a:将铅笔轻触未发声的音叉,乒乓球没有太大的反应;将音叉敲响,再用铅笔轻触音叉,铅笔被弹开大幅度。这个实验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这个实验的方法叫做。

b:敲响音叉,听,声音持续很长时间;再敲响音叉,稍后用手捏住音叉,声音立即消失。再对比体验一次。这个实验说明了。

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声源振动时,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若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

三、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老师讲课的声音,通过传递到了你的耳朵里。

2、(课堂活动)用手指甲轻刮课桌,人耳在空气中听此声音;在将耳朵贴着桌面听此声音,你感觉有什么不同?

同样的声音从空气中传到人耳,与从桌子传到人耳想比较,从传到人耳的声音更响,这说明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传声效果。

3、观察视频:真空传声。

通过以上活动,可以归纳出:

声音能通过、和气体传播。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效果是的。声音在中传播的效果比好。声音在中不能传播

4、当宇航员到达月球后,他们可以用哪些方式进行交谈?

四、声音的传播有多快?

1、什么是声速?在不同物质中,声速相等吗?在同一种物质中,声速相等吗?

2、百米赛跑中,如果终点计时员听见枪响后才开始按表计时,这样的计时方法正确吗?为什么?已知光在空气中每秒传播3×108米,你认为应该怎样计时才更准确?

五、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阅读课文、观看视频“人耳是怎样听见声音的?”)

外界的声音从外耳道传至,引起的振动。这个振动通过传

到,再通过将信息传入大脑,人就产生了听觉。

检测与反馈:

1、将敲响的锣面用手按住,响声马上消失,这是因为:

A、声音全部传入人体

B、声音被手挡住了

C、锣面停止了振动

2、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这是由于。

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如果我们把玻璃罩里空气抽掉,就()

A、看见闹铃在动并听见了声音

B、看见闹铃在动,却听不见声音

C、看见闹铃没动,也没发出声音

D、以上说话都不正确

4、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

5、声音能在、、中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传播。

识记整理

1、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

2、声音以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的,在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体中最慢,在中不能传播。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

大自然的声音导学案

《大自然的声音》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 2.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及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 感受大自然的美。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活动方案: 有关声音的词语: chán chán cóng cóng 优美动听潺潺淙淙活泼叮叮咚咚 jījīzhāzhā 温柔清脆哗哗叽叽喳喳响亮欢快 活动一:完成表格 活动二:自主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请同学按照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1.请找出用拟人手法的句子。(一个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找出本段描写声音的词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第四自然段: 1.本自然段讲了那几个动物歌手?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2.他们唱的是什么? 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 3.模仿第四自然段来写你所看到的,听到的。 走在________________里,听听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yǎn zòu fēnɡ qín wēn róu ɡǎn shòu ()()()()jī liè yuè qì qiāo dǎ mínɡ jiào ()()()() 二、连一连,读一读。 轻轻柔柔的乐曲 雄壮的海洋大合唱 热闹的山中小曲 轻快的音乐会 波澜壮阔的声音 三、小练笔: 你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试着写几句话和同学交流,如,“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厨房是一个音乐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2.3 声音的利用 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节声的利用 【主体知识归纳】 1.声与信息 回声定位(或回声测距) 2.声与能量 (1)声波能传递能量. (2)应用:超声除垢;超声碎石. 【基础知识讲解】 1.声与信息 信息是人们直接或间接感知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任何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发出信息.善于收集和处理信息是学习物理及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阅读本节课文“声与信息”这部分内容,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回声定位,诊断疾病,检查机械故障等等,都是利用声携带的信息工作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挑选瓷器时,总是要轻轻地敲敲、听听,以此来判定瓷器的好坏.这也是对声传递信息的应用.在上述各种应用中,“回声定位”在科学、医学、生活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利用你已有的知识,你能简单地说明回声定位的道理吗? 2.研究声与能量的方法 动),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这种推理方法叫类比.通过类比,我们不仅猜测“声波也能传递能量”,而且找到了检验猜测是否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即只要证明声波能使物体随之摇动,也就证明了“声波能传递能量”. 【学习方法指导】 1.声和声音 声和声音在物理学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声音、超声、次声等;而声音的概念相对而言面要窄得多,它仅指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 所以课本前四节分别讲的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声音的特性”“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围绕讲的都是人耳能听见的声;而第五节讲的是“声的利用”,不但有人耳听见的,而且有人耳听不见的,如超声波. 2.夏天的晚上,蚊子叮人实在难受,可小华家不点蚊香,也不喷杀虫剂,却没有蚊子.有人问小华:“为什么你们家不怕蚊子?”小华拿出一个盒子来说:“这个盒子能驱蚊.”这是为什么呢? 叮人的蚊子都是雌蚊,特别是育卵的雌蚊叮人更厉害.可雌蚊在育卵期却回避雄蚊,只要感觉到雄蚊的声音就逃之夭夭了.小华家那个盒子是一只电子蜂鸣器,能模拟雄蚊声音,

《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响度大小与振幅及发声体距离远近有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响度大小与振幅及发声体距离远近有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 (2)组织不同学生利用各种乐器发声及本人参与发声来认识音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引导组织和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声乐基础知识的乐趣。(2)通过学习声音的三要素,提高学生对乐音的审美能力。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声音三个特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知道噪声防治的途径。 【难点】正确区分音调和响度。 三、课前预习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传声。 3、声音在_______、_______体中比________体中传播的快,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 四、课内探究 【学点一】音调 [做一做]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都说“声音的特征”,其他学生听后区分这两次声音有何不同? 学生分析总结:女生声音高,男生声音较低。 【试一试】用一张硬卡片分别以不同的速度拨动梳子的梳齿,仔细听卡片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猜一猜】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生猜想:可能与梳齿的振动快慢有关。 【点拨】师:快速拨梳齿,梳齿振动快,缓慢拨梳齿,梳齿振动慢。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来表示。 【小结归纳]】 1.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2.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反之越低。 【点拨】师:通常女生比男生的音调高。女高音、男中音就是指音调的高低。跟踪练习: 1、音调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_,频率指的是____________,二者的关系是:物体振动的频率越____,音调越_____,频率越____,音调越_____。 2、频率的单位是_________,简称为___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 【学点二】响度 1、将手按在自己的喉咙上,分别小声和大声发出声音,通过感觉声带的振动来猜测决定声音响度的因素。 2、探究实验:观察比较音叉发声的响度和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结论: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______;幅度越小,响度越______。 (阅读课本21页响度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明确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跟踪练习: 1、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_,它与物体振动的_________有关。 2、另外,根据实际生活经验我们可以判断:人离发声体越近,会感觉响度越____,离发声体越远,会感觉响度越______。这就是说,响度的大小还与距离发声体的______有关。 3、响度不同的声音,波形有什么不同? 【学点三】音色 活动:用录音机播放分别由小提琴和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 设疑:为什么不同乐器发出音调相同的声音,我们也能分辨它们呢?

《声的利用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

§3《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了解超声波、次声波的用处。 知道噪声的来源、等级和危害;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了解噪声的两面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观看视频等方式,从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中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通过对噪声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给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的相关的法律知识,培养学习法制意识。 学习重点: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以及相应的事例。 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 学习难点:声音的利用 减弱噪声的途径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44-47声的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声音的利用包括哪些方面? 2、除课本上的内容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声音的利用的例子?试举出三个 继续学习 阅读课本P48-51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3、什么是噪声?噪声是如何产生的? 4、分贝的符号?0分贝表示? 5、噪声对人有哪些危害? 6、控制噪声的措施有哪些? 7、噪声可以被利用吗?试举例 预习检测 1.声音可以传递和。 2.请分析以下事实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还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l)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2)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3)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4)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5)利用超声波洗牙 (6)利用超声波使药液雾化,直达患处 3.为避免教室内学生上课时受到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方法有效合理的是: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二、小组合作 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代表,同台PK,正确答案多者胜 1、声的利用知多少 2、噪声知多少 三、点拨提升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11不同的声音-导学案-苏教版(2017)

不同的声音 【学习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声音存在音调与音量的区别。 2.区分音调和音量。 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声音存在音调与音量的区别。 2.能利用不同的音调和音量制作简单乐器。 科学态度: 1.能够感受声音有强弱、高低和音色的不同。 2.能用实验证明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3.能用实验证明声音的高低与哪些具体的因素有关。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声音存在音调与音量的区别,认识生活中一些噪音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方法。【学习重点】 了解声音存在音调与音量的区别。 【学习难点】 区分音调和音量。 【学习过程】 一、预习指南 (一)预习课文后,完成下列填空。 1.声音的强弱叫______。 2.声音的高低叫______。 3.声音的_____与用力的大小以及离发声物体的远近有关。 4.声音的_____与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

3.发出高音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发出低音的物体呢?

4.朵朵利用小皮鼓和三角铁做实验,探究音量大小。请完成以下试题: (1)用力小一点敲击,音量____;用力大一点敲击,音量_____。 (2)距离远一点敲击,音量____;距离大一点敲击,音量_____。 (3)实验表明,音量强弱跟______和______有关。 5.一组长短、粗细、材料相同的广口瓶,装入不同量的水,用小棒依次敲击,你会发现声音有什么不同? 6.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 【学习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获得了一个对声音的较完整的认识。 【精炼反馈】 一、小法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通过控制噪声源、装隔音或吸音屏障等方法可以降噪。() 2.发出低音的物体通常是薄的、细的、短的、紧的。() 3.声音的音量与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 4.校园里有美妙的琴声、读书声。()

八年级物理上册 声的利用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声的利用》导学案 一、学前感知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3、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二)重点难点: 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难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三)课前准备: 1.从物理角度看,噪声。 2.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和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控制噪声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即、、。 4.日常生活中利用声传递信息的实例有:、、。 5.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实例:、。 二、课堂互动 知识点(一)声音与信息 问题: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吗? 活动1:仔细研读课本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1、写出课本中提到的声传递信息的例子: 、。 2、小组交流声传递信息的例子还有哪些? 、。 3、小组讨论:分析上述声传递信息的例子有何不同点: 、。 结论:声传递信息的例子大致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我们的说话声); 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像蝙蝠的回声定位、声呐等)。 知识点(一)声音与能量 问题: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吗? 类比水波的产生、传播猜想: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活动二:演示:如图1.5-5去掉可乐瓶的瓶底,给开口处蒙上橡皮膜并扎紧。对着火焰敲橡皮膜,由于膜的振动,压缩空气。 1、看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有哪些应用?(请学生阅读教材完成本部分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声音的利用-山东省烟台海阳市留格庄镇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课题[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5517494504.html,][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5517494504.html,]三、声音的利用[来源:学&科&网] 主备人姜鲁杰[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5517494504.html,] 使用人[来源:学+科+网Z+X+X+K] 审核人物理组 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班组号 学习目标1.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2.了解回声定位原理及其应用 3.了解现代技术中声的利用,体会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重点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 探究过程个案补充 一、自主探究 1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人们把高于_________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人们把低于20Hz 的声音叫做_________。 2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某同学听到校园的钟发出“铛、铛铛”的声音时,就知道上课了。这些说明了声能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表明:只有回声比原声晚0.1s到达人耳,人才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这时人 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要_______m。(声速取340 m/s) 4、声既能传递__________,也能传递__________.超声清洗及超声碎石是利用声能_ _________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能__________的性质 5、超声波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超声波加湿器应用了超声波____ 的特点.(填“高能量”或“沿直线传播”)6 、扔入水中的石块荡起水波,巨大的爆炸声音震碎玻璃等现象都说明了声音能够传递 ______. 7、蝙蝠的视力很差,它们又只在夜间活动和觅食,它们是用__________的方法绕开障 碍物并确定目标位置和距离的.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2 《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妙。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 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前准备:课件,布置学生搜集秋天的声音。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 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有关秋天的 景物图片,我们一起看看怎么样? 秋天太美了。其实秋天不仅有这么美丽的景色,还有美妙的 声音。有位作家就把这声音写成了一首诗,今天我们就来学学他 的诗——板书:听听,秋的声音。 齐读课题。 比较:与“听,秋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课题用两个“听”,是要仔细地听,认真地听,安静地听,才能听到秋的声音。) 二、初读诗文 1、请大家轻轻打开语文书46页。请看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10、

11课有什么不太一样?那与9课古诗又有什么不同呢? (让学生认识现代诗,了解诗节) 2、那秋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听读课文。(出示课文朗读示范) 3、学生练习朗读:a.分组读。(1-4组分别读1-4小节,男女生分别读5-6小节。)b.全班读,矫正叮咛、音乐厅的读音。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学生自学课文,老师给你一点提示: 自己小声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碰到不懂的可以翻翻工具书,问问别人。 2、作者听到了哪些秋的声音?请用笔画出来,板书。 3、在这些声音中你最喜欢哪种呢?找到你最喜欢的那一节读读,边读边想像,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同桌互说。 (1)、品读第一节 问:a为什么喜欢?你好像看到什么了?黄叶会怎么道别? b这么美妙的声音背下来了吗?指名,齐背。 (多种形式的读,读熟,为后面的仿做准备。) (2)、品读第二节 我们一起来听听,听蟋蟀声。读出你的喜欢,评读。 (3)、品读第三节大雁句。 这句中有没有不懂的?大雁会对它的好朋友叮咛些什么呢? 每天早上,当你背起书包上学时,妈妈会对你怎么说呢?(指名说)妈妈一遍又一遍地说,这就叫“叮咛”。那大雁要飞往南方过冬去又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的利用》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的利用》导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科技中与声音有关的知识应用,主要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讨论、交流获得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进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重难点】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教学过程】 【知识准备】 1、声音有哪些特性? 2、什么是次声波?什么是超声波? 【学习新知】 一、声与信息 (一)、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46-47页“声与信息”部分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你了解了哪些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例子(除了课本的例子请再列举2个)

2、蝙蝠能以很高的精度确认目标靠的是这种方法叫。声纳的原理是。 3、什么是“B超”?它探查对人体有伤害吗? (二)、交流展示、点拨归纳 1、小组内组员交流自己所写事例,然后整理,最后派代表起来班级交流展示 2、点拨归纳以上所有事例有个共同特征就是:声音可以传递 二、声与能量 1、小组合作探究实验(1)、器材:(2)、实验过程:(3)、实验现象: 小组交流后你们组得到的结论是:声音可以传递 2、交流展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那么你所见到的生活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事例有哪些那?小组内组员交流自己所写事例,然后整理,最后派代表起来班级交流展示 三、当堂练习 1、小明向远处的大山喊了一声,经过 1、2s听到回声,请问:小明距离大山多远?(当时气温是15摄氏度) 2、蝙蝠飞行时会发出 ,这些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3、在海滩打捞中,沉船定位和测量海深都要用到侧位仪(又叫“声纳”),它的探测系统将获得的数据送到中央处理器进行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试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情景导入】播放歌曲?青藏高原?片段,歌曲的音调。 学习内容: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阅读课本P32至P35内容。 【自学检测】 1.物理学中用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2.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物体在1 s的时间里如果振动100次,频率就是100 Hz。 3.人的听觉范围:一般为20-20190Hz,超声波:频率高于20190Hz 的声音,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 【一】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1.按课文P32图2.2-1方案进行(注意:实验中拨动钢尺时用力的大小应大致相同)。 (1)

(2)比较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钢尺伸出的长度越短,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高;钢尺伸出的长度越长,钢尺振动得就越慢,音调就低。 2.频率不同的声音,波形有什么不同? 演示P332.2-2实验:观察音调波形图,提高对声音的音调认识(可以借助于模拟示波器软件进行演示对比分析) 通过屏幕上的波形我们可以看到:高音调的声音波形更密集,声音的频率高,低音调的声音的波形稀疏,声音的频率低。 对比分析P34〝小资料〞: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你能得出哪些信息?(试听20 Hz-20190 Hz声波,增强对音调的认识)【二】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教师演示:按课本P34图2.2-3方案进行演示; (1) 同一音叉,用力敲击,音叉的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2)将钢尺的一端按压在桌沿上,在另一端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观察钢尺的振幅,听其响度; (3)结论: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2.响度不同的声音,波形有什么不同?(观察响度波形图,提高对声音响度的认识(借助于模拟示波器软件进行演示对比分析) 3.知识延伸:根据实际生活经验我们可以判断:人离发声体越近,会感觉响度越大,离发声体越远,会感觉响度越小。这就是说,响度的大小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三】探究影响声音的因素——音色 1.做一做: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本上本节一段相同的文字,朗读时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听。 (1)我们能不能通过听觉分辨出前后朗读的两位同学是谁呢?

三年级语文上册12听听秋的声音课时训练新人教版

12、听听,秋的声音 一、我会填。(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叶子一( )小花一( )谷粒 一( )秋风一( )蟋蟀一( )大雁 一( )汗水一( )大树 二、你能帮这些飘落的叶子找到“家”吗? 掠过刷刷抖抖振动曜曜 (1)大树手臂,“”是和黄叶道别的话音。 (2)蟋蟀翅膀,“”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3)一阵阵秋风田野。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手臂 ( )翅膀 ( )叮咛 ( )的话音 ( )的歌韵 ( )的叮咛 ( )的歌吟 ( )的谷粒 ( )的音乐厅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我们去听听秋天刺耳的声音。(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凉爽的秋天来了,天高云淡,凉风习习。 大地穿上了一件黄色的毛衣。枯黄的杨树叶和鲜艳的枫树叶飘落下来,好像是翩翩起舞的彩色蝴蝶。虽然寒霜降临,可松树爷爷还穿着它那碧绿的长袍,显得更加苍翠。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柿子树上的叶子都落了,可黄澄澄的柿子还挂在枝头,像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橘黄灯笼。看!红彤彤的海棠把树枝都压弯了。 秋天,果实累累,景色迷人,我喜欢秋天。 1.找出短文的中心句,画上“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枫树叶()的海棠()的柿子()的秋天 3.“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这句话采用的修辞方法是()和()。 参考答案:

声音章节的导学案

涟源金石中学八年级(上)综合组物理科导学案编号:12810203 主备人:备课组长:审核: 第三节声的利用 课型:预+展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音有关的知识应用。 2.通过观察图片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音的利用方面。 【基础知识】 一、声与信息: 1.声音可以传递。 2.回声定位应用例子:、、。 二、声与能量: 1.声音可以传递。 2.超声波应用例子:、。 【展示提升】 一、声与信息 1.生活中有哪些例子,能够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蝙蝠即使被蒙上眼睛也不会“瞎”,人类根据蝙蝠的这种特性,得到了什么启发?人类根据此原理制造出了什么? 二、声音与能量 1.在扬声器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打开喇叭,使音量开大一些,可以看见火焰飘动起来。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声波传递能量的其他事例吗? 2.如何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三、如何区别声音传递的是信息还是能量? 【当堂反馈】 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下列事例中,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远处隆隆的雷声 B.利用超声波击碎体内结石 C.买西瓜时拍一拍 D.医生用听诊器诊病 3.以下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4.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播放歌曲 B.教师讲课 C.超声洁牙 C.敲打西瓜鉴别生熟 5.某同学听到教室门口的铃声响起,就知道上课了,这说明了。 6.在一两端开口的纸筒的一端蒙上橡皮膜,用橡皮筋扎紧。对着火焰敲橡皮膜,火焰会。这说明 。 【整理】(把本节内容整理到下书卷中,为以后复习准备。)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导学案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知道骨传导的原理; 2、知道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3、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学习重点: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学习难点:双耳效应 二、知识准备 1、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播声音。 2、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在固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受影响。 三、学习过程 【学点一】人耳的结构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7页中关于人耳结构及结构图部分的内容,了解人耳的构造,知道耳朵是通过什么途径感知声音的。 2、请同学们参照“想想做做”中内容,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讨论:在这几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跟踪练习: 1、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绝大数是由传递的,声波到达人耳后引起的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将这种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递给,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2、将下列人耳的基本构造及每一部分的作用用线连起来。 ①半规管⑤能将鼓膜的震颤传到耳内 ②听小骨⑥传递信号 ③听神经⑦它引起运动感觉和姿态反射、维持身体平衡 ④耳蜗⑧其内液体和纤毛的运动使许多神经产生感觉 【学点二】骨传声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7页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声音可以通过、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利用的方式来听到声音。 【学点三】双耳效应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 18页“科学世界”,完成下列题目: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及其他特征都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利用双耳效应准确地判断。 跟踪练习: 关于人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2.听听秋的声音

12听听秋的声音 【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是一首现代诗,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教学时, 没必要太注重文章的内容, 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精读课文获得的方法, 把课文读懂;着重是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领悟到词句表达的精妙,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本课的设计让学生在听中想象,说中积累,读中感悟,写中运用。力求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课前准备】 1、旋律优美的钢琴曲《秋日私语》。 2、各种秋景的幻灯片。 【教学流程】

一、享受秋天,发挥想象 1.描述引入:孩子们,前些日子,我们感受到了秋雨的清凉和温柔,也正是秋雨用一盒神奇的颜料,点染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秋天。你们看—— 2.课件展示秋天美景,师动情描述。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稻海一片金黄;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小溪叮咚,带着秋叶去远方;银白的秋月宛如玉盘,那么宁静、安详;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枝头;苹果你挤我碰,露出红红的脸颊,南瓜挺起圆滚滚的大肚子,金色的秋天,瓜果飘香。3.同学们,给你一个感叹号,能用一句话赞美一下你刚才看到的秋天吗? 二、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1)是啊,秋天真美!它就是一道神奇的画廊,展现出五彩缤纷的图画,它也是一座辽阔的音乐厅。不信,你好好地去——听听,秋的声音。(揭题) 生齐读课题。 老师强调中间逗号朗读时略略停顿,因为秋的声音要用心听才能听出它的美妙。 (2)现在闭上眼睛,老师用朗读带你们去听听秋的声音。(放轻音乐,师范读) 师:你从我的朗读中听到了哪些秋的声音?请同学们翻到12课,自由朗读,找找诗句中描写了哪些秋的声音?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第2节声音的特性 1.重点:描述声音的特性;解释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阐明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识别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 2.经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实验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实验,体验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一、音调 阅读课本P32~33,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一把梳子,用手慢慢拨动梳齿,注意听梳齿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快速拨动梳齿,再次听梳齿振动发出的声音。注意两次拨动梳齿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现象:梳子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得慢,发出的音调就低。可见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着音调的高低。 2.物理学中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用符号Hz来表示。 3.*仔细阅读P34的“小资料”《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 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190Hz;人们把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高于2019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和人不同,所以它们能听到人听不到的声音。 二、响度 阅读课本P34~35,回答下列问题。 4.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用鼓槌轻敲鼓面,观察纸屑的运动情况;再用力击打鼓面,再次观察纸屑的跳动情况。 现象:轻敲鼓面,会看到纸屑在跳动;用力击打鼓面,鼓声更大,纸屑跳动得更高。 结论: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鼓声越大。 5.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6.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①物体的振幅;②人距离声源的远近。 三、音色 阅读课本P35,回答下列问题。 7.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8.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不同的乐器对着话筒发出相同的音调的声音,比较各波形有何异同。说明: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波形是不同的,音色也是不同的。 1.小实验:用发声齿轮探究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 实验器材:发声齿轮、硬纸板。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即只保持齿轮的齿数不同,使齿轮的转速、齿轮的材料完全相同,并使用同一块硬纸板。

《声音是什么》导学案

№1-1.声音是什么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3.通过探究,培养观察能力、初步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以及应用物理规律解释物理现象的能力等 二、课前预习导学: ㈠、声音的产生: 1.产生条件:声音是由_____________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 2.声源: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体叫做声源。如固体、液体、气体。 ㈡、声音的传播: 1.介质: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介质,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传播。 2.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传声. 3、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们叫做____________,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______________回来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___;区分开回声与原声的时间差为_____________,当原声和回声混合在一起,使声音更________________. ㈢、声速 1. 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物质的传播声音的速度_________,在固体中传播最_____,在气体中传播最____。在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 2.影响因素:(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探究导学: 引题: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对于声音,同学们想知道哪些问题呢?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⑴想想做做: ①同学们发出“啊——”的声音,同时用手摸,有什么感觉? ②请同学们用一根橡皮筋、一把直尺、一杯水,一张纸、一张硬纸片和木梳,试着使它们发声,同时观察这些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通过观察和体验,你能发现声音产生时有什么共同特征?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⑵敲鼓时,鼓面的振动不易观察,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来演示鼓面的振动。 ⑶①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你能看到音叉在振动吗?请设计实验来演示音叉的振动。想一想,你有几种办法? ②你们有办法让音叉的声音马上停止吗? ⑶以上实验说明固体是靠振动发声的。液体、气体也能振动发声吗?请举例说明。 知识链接:你知道动物是怎样发声的吗?除了下面列举的例子外同学们知道那些?上网查一查。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猜想: 。想办法在课余时间进行或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法, 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方法。 实验探究:液体能否传播声音?(用如图所示的方法,你一定能发现 液体也能传播声音,当然你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利用其它方法进行。) 将两块石头放入水中→用力碰撞→能听到石头碰撞时的声音吗? 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能总结出声音的传播条件吗? 课堂小练兵:①水上芭蕾选手的头部潜入泳池中时,为何仍能随音乐起舞? ②有大陨石撞上月球时,地球上的人能否听到撞击声? ③在月球上宇航员们不能直接听到对方的声音,有办法让他们交谈吗? 3、声音的传播速度 想一想:①夏天的雷雨天气,同学们先听到雷声还是先看到闪电?这说明了什么? ②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时,在哪种介质中传播得最慢? 观察右面的声速表,你能从中发现什么们的规律? 知识链接:回声和人耳 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回声,只有当反射回来的回声与原来的声音的时间间隔超过0.1S时我们的耳朵才有分辨开来。 2、人耳的构造 四、学习目标检测(课时训练):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 2.声音必须靠__________传播,它在_______不能传播. 3.1标准大气压下,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 4.铁路工人为了尽快听见远处的火车,将耳朵贴在铁轨上,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声音的特征》导学案 湖北省丹江口市实验中学杨学亮 【学习目标】 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了解音调的高低跟频率的关系,响度大小跟振幅关系,了解不同的发声体的音色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重点难点】 声音的三特征及其决定因素,区分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的不同。 【学习过程】 1.引入新课: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请同学们听几段音乐等比较它们发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2.新课教学 (1)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 引导学生讨论:音调的大小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按照表格的内容设计实验并得出结论:锯条的音调与锯条振动快慢的关系操作关键:(1)按锯条的手要用力压紧。(2)使锯条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 用二胡演示,学生归纳音调与琴弦的什么有关,什么关系? 我们得到的结论是: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板书)那么能不能用一个物理量来表示振动的快慢程度呢?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9-20页,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3.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和次声波了解多少?他们有什么用处? (2)探究声音强弱(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可以让鼓发出的声音大一些?特别响时鼓面的振动有何特点?怎样大家都能看到鼓面振幅的大小? 观察音叉发声的实验归纳:响度:声音的响度与什么有关 实验中采用那些研究方法: (3)音色:介绍古代编钟,音色优美。 得出结论:音色:音色与什么有关:(4)三个特性的比较(波形图的对比)3.典型例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 B.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 C.一个人的音色是不会改变的 D.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不会变的 (2)弦乐演奏前常常调弦,要使弦发出的声音调变低应把弦调一些,以使它振动地.A.紧 B.松 C.频率变大 D.频率变小

人教版三上《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上《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本课的设计让学生在听中想象,说中积累,读中感悟,写中运用。力求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难点 1、阅读诗歌,边读边想,和同学交流体会。 2、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1.旋律优美的轻音乐配上表现秋天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的录音。 2.各种秋景的图片。 二、听听,秋的声音 师:在你的眼里,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说:红红的苹果成熟了,黄澄澄的梨子成熟了,庄稼都丰收了,天气凉了,树叶变黄了,从树上纷纷落下来,大雁南飞,小动物忙着准备过冬的粮食) 秋天到了…… 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秋天:可以说()的秋天(金黄的、美丽的、丰收的、凉爽的、金色的,丰收的) “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请学生读课题,要求读得欢快点。 三、读读,秋的声音 1.初读。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也可以自己查字典)想想具体写了什么声音?(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 生:落叶、蟋蟀、大雁、秋风的声音。 2.再读。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语,运用已学过的方法试着理解,然后分小组交流: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回忆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找近义词、联系生活等方法。) 生自学后分小组交流。 师:请小组代表说说你们理解了什么词语,还有没解决的词语吗? 学生踊跃发言,汇报自学情况。 (教学略读课文时,应着重让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自读自悟。) 3.选读。 师:找出你喜欢的声音,多读几遍,想想你为什么喜欢? 师:把最喜欢的部分,和同桌一起欣赏。 学生互相交流感受。 师: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边听边想:他读得怎么样? 指名读后组织其他学生自由评议。 生:第一节可以要读得快活一些,因为这是快乐的树叶,它在落下时在翩翩起舞呢! 生:我认为可以读出一点忧伤,因为树叶还舍不得和大树妈妈告别呢! 生:第二节读得太好了,让我想象到了自己是一只蟋蟀,正张大嘴巴快乐地歌唱。“吱吱”“吱吱”,实在太好听了。 生:读大雁的这句话要读出舍不得的语气,因为它就要去南方了 生:读第五小节要读出欣喜的感觉,因为大自然到处都有秋的声音…… 4.演读 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出示秋景图片及句子: 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黄叶说:“大树妈妈我真舍不得你。” 蟋蟀振动翅膀,“吱吱”,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我要回到温暖的家里去了。”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再见了朋友,你可要注意身体哦”

课题声的利用教学设计

课题:声的利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观和检索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声现象的运用,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声与信息的传递及声与能量的应用,拓宽知识面。 教学准备 影片《泰坦尼克号》的剪辑部分、“海豚”或“蝙蝠”的资料片(如果没有,可下载图片和文字材料)、雷达图片、扬声器、蜡烛。 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为科普性质,意在拓宽学生的视野,把物理知识与我们日益发展的科技社会联系起来,在学生领略知识的过程中,欣赏和体会科学的美学价值和使用价值。 声与信息这部分内容,由泰坦尼克的沉船联系到声呐,再联系到海豚和蝙蝠的信息系统。让学生体会科学世界的奇妙性和思辩性,善于发现事物的特性,并取之长处,为人类造福。 声与能量,因为前面已有辅垫,这里仅做个小实验证实一下,不作探究设计。主

要让学生领会人们把招声波的能量运用到现代社会中,如超声波清洗技术和超声波检测技术。如果有可能,这部分内容可设计为外出活动,组织学生到生产此类设备的厂家进行参观,这样会更好。 最后部分,设计小组“声声不息”、“声与生活”的检索,既可以把前面的内容串成一线,从而达到复习的目的,也可以让学生增加兴趣,增强对学习科学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教程 一、声与信息。 1、(播放影片《泰坦尼克号》中轮般中沉没时的场景) 1912年,泰坦尼克号首次出航便触到冰山沉没,主要原因是当时还没有专门的手段遥测航道上有无冰山之类的障碍物。 教师:如果你们是船舶专家,你们能否用学过的声学知识设计出办法预先测知航道上有无障碍物,以避免发生危险呢?(如果学生想不出办法,设计一道简单的回声测物的计算题做台阶,让学生由此得到启发。) (学生讨论,设计方案,筛选出可行的方案。) 办法:利用发声器向着航道的方向发出声波,如果能接收到回声,就证明前方有障碍物,然后根据发声和收到回声的时间差和声速来确定障碍物的距离。 (让学生上台叙述,画出简图) 赞赏学生利用声波,无意间制造出了“回声探测仪”。(教师板书。)1912年,这起巨大的海难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为了寻找沉船,美国的科学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回声探测仪,于1914年成功地发现了3km以下的冰山,这就是声呐的雏形。(教师板书)用它在海上发出声波,然后用仪器接收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波信号,测量发出声波信号到接收到反射信号的时间,利用声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就可以计算出障碍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