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9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9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9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9考研中医综合试题和答案

一、A型题:1-36小题,每小题1.5分;37-81小题,每小题2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依据是

A.病程的变化

B.病机的变化

C.症状的变化

D.体征的变化

选:B

2.《素闻·五脏生成》说“肾…其主脾也”其“主”是指

A.生我

B.我生

C.克我

D.我克

选:C

3.“阳中求阴”适用于

A.补阴时佐以补阳

B.补阳时佐以补阴

C.补阳制阴

D.补阴制阳

选:A

4.下列选项中,对尿液生成、排泄过程起主宰作用的是

A.肺气的通调水道

B.膀胱的开阖气化

C.三焦的决犊

D.肾气升腾气化

选:D

5.昼不精夜不寐指的是什么的功能

A.中气

B.元气

C.卫气

D.宗气

选:C

6.入上齿的经络是

A.手阳明大肠经

B.足阳明胃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足太阳膀胱经

选:B

7.湿邪与寒邪致病的共同点是

A.阻遏气机

B.易伤阳气

C.收引凝滞

D.重浊黏腻

选:B

8.易发生血虚病变的脏腑是

A.脾、胃

B.肝、肾

C.心、肾

D.心、肝

选:D

9.腕痞脹闷时胀时减,减如常人,喜按,治法

A.标本兼治

B.塞因塞用

C.以通为用

D.攻补兼施

选:A

10.大便先干后溏者,多见于

A.脾胃气虚证

B.脾肾阳虚证

C.肝脾不调证

D.大肠湿热证

选:A

11.肺为水之上源的主要依据是(可能不是原题)

A.通调水道

B.布散水液

C.输精皮毛

D.肃降水液

选:A

12.风寒和风湿并见(可能不是原题)

A.口眼歪斜

B.肢体疼痛

C.肢体麻木

D.胸闷脘痞

选:B

13.以下不属于痰饮证表现的是

A.脘腹痞闷,恶心纳呆

B.头目眩晕

C.肋间饱满,支撑胀痛

D.舌苔黄腻

选:C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瘀血的表现的是

A.皮肤斑疹,压之不褪色

B.月经淋漓,经色紫暗

C.小腹刺痛,夜间痛甚

D.腹部肿块,推之不移

选:A

15.症见心悸怔仲,朦胧欲睡,尿少浮肿,腰膝怕冷,舌淡紫苔白滑,脉沉细动者,宜诊断为

A.心阳虚证

B.脾肾阳虚证

C.心肾阳虚证

D.肾虚水泛证

选:D

16.气机升降之枢是(可能不是原题)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B.脾气主升,胃气主降

C.肝生于左,肺降于右

D.心火下降,肾水上升

选:B

17.症见久泻不止,甚至滑脱失禁,腹部隐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弱者,证属

A.肾气不固证

B.脾阳虚证

C.大肠虚寒证

D.脾肾阳虚证

选:D

18.太阳经未罢,又出现少阳经症状属于

A.合并

B.并病

C.越经传

D.直中

选:B

19.根据药性理论,治疗体虚多汗的药物大多具有的药性

A.苦味

B.辛味

C.涩味

D.淡味

选:C

20.津血亏虚的肠燥便秘

A.郁李仁

B.苦杏仁

C.瓜蒌仁

D.火麻仁

选:D

21.荜茇与荜澄茄的共同功效是

A.温肺化饮

B.温中散寒

C.暖肝散寒

D.温肾助阳

选:B

22.下列驱虫药中,性味苦寒有毒的是

A.苦楝皮

B.使君子

C.榧子

D.鹤草芽

选:A

23.琥珀入丸散剂

A.0.1-0.3

B.0.6-0.9

C.1.5-3

D.5-10

选:C

24.既具有涩肠止泻,又具有收敛止血功效的药物

A.肉豆蔻

B.山茱萸

C.诃子

D.石榴皮

选:D

25.具有燥湿温中,除痰截疟功效的药物是

A.陈皮

B.常山

C.草果

D.槟榔

选:C

26.属于莱菔子主治病症的是

A.瘀阻腹痛

B.痰盛咳喘

C.脾虚食少

D.肝郁乳房胀痛

选:B

27.南沙参有北沙参没有的功效是

A.养阴清肺

B.益胃生津

C.化痰益气

D.清心除烦

选:C

28.《医方集解》所载清胃散较《脾胃论》原方多了什么药

A.生地

B.大黄

C.知母

D.石膏

选:D

29.《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含有而《金匮要略》中不含的有的

A.阿胶当归

B.丹皮,麦冬

C.莪术,牛膝

D.生姜,吴茱萸

选:C

30.止嗽散的功用

A.发散风寒,降气化痰

B.止咳化痰,疏表宣肺

C.宣降肺气,祛痰止咳

D.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选:B

31.育阴以潜阳的代表方

A.右归丸

B.左归丸

D.六味黄丸

选:B

32.原方石膏煅用,寓清肺热而不伤胃气之意的方剂

A.清燥救肺汤

B.桂枝茯苓丸

C.玉女煎

D.竹叶石膏汤

选:A

33.小便余沥不尽多属(可能不是原题)

A.膀胱湿热

B.肾气不固

C.肾阴亏损

D.小肠实热

选:B

34.虚里按之,其动微弱者,多属(可能不是原题)

A.宗气外泄

B.宗气内虚

C.心肺气绝

D.心气衰绝

选:B

35.主治阴虚肺萎,又可治疗胃阴不足的呕吐,呃逆的方剂

A.生脉散

B.清燥救肺汤

C.橘皮竹茹汤

D.麦门冬汤

选:D

36.临床应用回阳救急汤治疗寒邪直中三阴,常常加入少量

A.猪胆汁

B.酽醋

C.麝香

D.姜汁

选:C

37.男性,81岁,高脂血症病史23年,高尿酸血症病史17年,平素控制饮食。近2月来,心悸眩晕,胸闷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下肢浮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应选方

A.金匮肾气丸加减

B.苓桂术甘汤加减

D.四逆汤加减

选:A

38.女,46岁,长期腰痛,有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史腰冷如冰,屈伸不利,舌淡苔白,脉沉,应选

A.甘姜苓术汤

B.独活寄生汤

C.右归丸

D.济生肾气丸

选:A

39.女,72岁,3年以来大便干结,排出困难,小便清长,下肢不温,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细。诊断为

A.气滞秘

B.气虚秘

C.血虚秘

D.阳虚秘

选:D

40.痰饮病的主要病变脏腑是

A.心肺肾

B.肺脾肾

C.肺肝肾

D.心脾肾

选:B

41.咽干颧红,心烦多梦,腹痛喜暖,近食寒凉后易腹泻者,应判断为(可能不是原题)

A.真寒假热

B.虚实夹杂

C.寒热错杂

D.表里同病

选:C

42.女,39岁,近来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恶心嗳气,口苦目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

A.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B.消食导滞,和中安神

C.清肝泄火,和中安神

D.解郁清热,和中安神

选:A

43.患者男性29岁,2周前出现发热胸痛,经治疗后发热已退,仍有胸胁疼痛,如灼如刺,胸闷不舒,呼吸不畅,时有咳嗽,舌苔薄,脉弦,辨证为

A.悬饮,阴虚内热证

B.悬饮,邪犯胸肺证

C.悬饮,饮停胸胁证

D.悬饮,络气不和证

选:D

44.女性,18岁,1月前感冒,3天前出现眼睑浮肿,进而遍及全身,伴恶寒发热,咽喉肿痛,舌红苔薄,脉浮数。治宜

A.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B.疏风清热,宣肺利水

C.疏风解表,理气行水

D.分利湿热,疏理气机

选:B

45.男性,34岁。身目发黄4天,右胁疼痛,身热不退,口苦呕吐,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选用

A.茵陈蒿汤

B.千金犀角散

C.小柴胡汤

D.大柴胡汤

选:A

46.男性,75岁,糖尿病史14年,高脂血症病史9年,3年来,头摇肢颤,不能持碗筷,言语缓慢,耳鸣耳聋,舌红脉细,治宜选用

A.地黄饮子

B.人参养荣汤

C.龟鹿二仙胶

D.羚角钩藤汤

选:C

47.女性62岁,呕吐阳虚,肢冷,呕吐,倦怠乏力,便溏,该选用何方

A.理中汤

B.六君子汤

C.藿香正气汤

D.小半夏汤

选:A

48.患者脘腹痞闷,嘈杂不舒,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口苦,纳少,大便黏滞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应选用何方

A.二陈汤和平胃散

B.保和丸和枳实消痞丸

C.泻心汤和连朴饮

D.越鞠丸和枳术丸

选:C

49.患者女20岁,因情致导致月经不调,经治疗后经期正常,仍有痛经,腹中时有结块,按之柔软,时聚时散,脘胁胀闷,方用

A.逍遥散

B.六磨汤

C.消积丸

D.膈下逐瘀汤

选:A

50.男性,70岁。既往体健,1周前淋雨受凉,突发胸痛,自行缓解。刻下症见:胸闷疼痛时作,夜间痛醒,劳累加重,舌紫暗,苔薄白,脉沉。其治法是

A.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B.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C.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D.温经散寒,宣通心阳

选:C

51.男子88岁,有食少纳呆,口角流涎、腰酸骨软,所用的方剂是

A.七福饮

B.还少丹

C.洗心汤

D.涤痰汤

选:B

52.息风止痉效果显著的是

A.风池、风门

B.合谷、太冲

C.水沟、印堂

D.行间、涌泉

选:B

53.曲泉和肩髎分别属于的经脉

A.肝经和三焦经

B.胃经和小肠经

C.肾经和大肠经

D.胆经和心包经

选:A

54.下列选项中,属于针灸毫针泻法的是

A.出针后迅速按闭针孔

B.呼吸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C.进针时徐徐刺入,疾速出针

D.进针时针尖朝向经脉循行方向针刺

选:D

55.患者膝部疼痛,阴雨天加重,取阿是穴,取穴犊鼻,内膝眼,阳陵泉,毫针刺入,直刺两寸,留针四十分钟,所采取的治疗原则是

A.实则泻之

B.菀陈则除之

C.不胜不虚以经取之

D.寒则留之

选:D

(56--58题共用题干)

56.男性,42岁,胃脘胀痛1月,痛连两胁,急躁易怒,夜寐不安,口干口苦,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其证侯是

A.湿热中阻

B.肝胃郁热

C.肝气犯胃

D.肝胆湿热

选:B

57.应选用

A.柴胡疏肝散加减

B.清中汤加减

C.左金丸加减

D.化肝汤加减

选:D

58.昨日暴怒,突然呕血十余口,血热鲜红,胃脘两胁攻撑作痛,舌红苔黄,脉弦数。应选用

A.清胃散

B.失笑散合丹参饮

C.龙胆泻肝汤

D.泻心汤合十灰散

选:C

(59--61题共用题干)

59.男性,77岁,肺胀3年,昨日突然昏迷,躁动不安,撮空理线,面唇青紫,呼吸急促,下肢水肿,舌暗红黄腻,脉滑数。其证候是

A.痰蒙神窍

B.肺肾气虚

C.阳虚喘脱

D.阳虚水犯

选:A

60.治法是

A.补肾回阳固脱

B.补肺纳气平喘

C.温肾健脾化饮

D.涤痰开窍息风

选:D

61.治宜选用

A.真武汤合至宝丹

B.参附汤合玉枢丹

C.三子养亲汤合苏合香丸

D.涤痰汤合安宫牛黄丸

选:D

(62--64题共用题干)

62.女性,53岁,反复尿路感染8年,近日劳累后出现小便涩痛但不甚,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弱。治疗宜选用

A.补中益气汤

B.六味地黄丸

C.程氏萆薢分清饮

D.无比山药丸

选:D

63.若患者治疗后未见好转,出现小便色红,尿痛不甚,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红苔白,脉细数,治疗应

A.补脾益肾,固涩止血

B.补中益气,摄血止血

C.滋阴清热,补虚止血

D.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选:C

64.若患者治疗后未见好转,出现小便色红,尿痛不甚,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红苔白,脉细数,治疗宜

A.补中益气汤

B.知柏地黄丸

C.归脾汤

D.膏淋汤

选:B

(65--67题共用题干)

65.男51岁,右胁疼痛不适3年余,3年前因与家人生气出现右胁疼痛,反复发作,伴有乏力,饮食减少,面色晦暗,B超提示:肝硬化。刻下症见:右胁下肿块,质地坚硬,疼痛剧烈,痛处固定,面色黧黑,形体消瘦,精神不振,倦怠乏力,急躁易怒,饮食大减,大便不畅,舌质淡紫,舌苔灰燥,脉弦细数。诊断为什么

A.积证

B.腹痛

C.聚证

D.鼓胀

选:A

66.其基本病机是

A.瘀血内结,气机阻滞

B.饮食积滞,痰浊中阻

C.正气亏虚,瘀血内结

D.肝郁脾虚,痰湿内阻

选:C

67.治宜选用

A.保和丸

B.八珍汤合化积丸

C.龙胆泻肝汤合少腹逐瘀汤

D.六君汤合桃红四物汤

选:B

(68--70题共用题干)

68.女性,65岁,头晕2年。形体肥胖,常觉头痛如裹,头晕眼花,视物旋转,胸闷不畅,呕恶腹胀,舌淡,苔白腻,脉滑。针灸治疗宜主取

A.督脉及足少阳,足厥阴经穴

B.督脉及足阳明,足太阴经穴

C.督脉及足太阳,足太阴经穴

D.督脉及足太阳,足少阴经穴

选:C

69.选择的主穴是

A.百会、风池、肝腧、肾腧

B.百会、风池、太冲、内关

C.头维,中脘,丰隆、神庭

D.神庭、天柱、脾腧、胃腧

选:D

70.辩证选穴原则,配用

A.关冲、神门、三阴交

B.行间、侠溪、太溪

C.头维、中脘、丰隆

D.膈俞、曲池、足三里

选:C

(71--73题共用题干)

71.患者男,32岁。腰痛3个月。既往无腰痛史和外伤史。长期久坐后渐感腰痛,右侧为重,痛处固定,无下肢痛,阴雨天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沉滑。针灸治疗应选择

A.阿是穴和足太阳经

B.阿是穴和足少阴经

C.督脉和足太阴脾经

D.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

选:D

72除阿是穴外,还可选用的穴位

A.大肠俞、申脉、次髎委中

B.腰阳关、命门、申脉委中

C.夹脊穴、命门、后溪委中

D.昆仑、肾俞、太溪、委中

选:B

73.阿是穴针刺方法

A.毫针补法

B.梅花针轻扣刺法

C.刺络拔罐

D.三棱针散刺法

选:A

74.男性,25岁,因交通事故深度昏迷,被紧急送往医院,患者生命垂危,联系不到近亲属及关系人,医生立即向医院领导申请并积极救治,这体现了医生的什么医德

A.仁爱

B.诚信

C.奉献

D.正直

选:A

75.有一个老人得了绝症,然后立遗嘱说医院尽力治疗,如果出现死亡,子女不要闹自己死后不要找医院麻烦,体现了医院和医生之间是什么关系

A.契约

B.服务与被服务

C.消费与被消费

D.信托

选:D

76.女性,52岁。住院期间需要做MRI检查,患者非常害怕。在沟通过程中,医生应避免使用的语言是

A.有什么好紧张的,其他患者都做了

B.这项检查对诊疗非常必要,需要您配合

C.有护士陪您去检查,别害怕

D.这项检查风险较小,不必担心

选:A

77.患儿,8岁,因病住院。在医患沟通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患儿都听家长的,只与家长沟通即可

B.患儿家长不是患者,不必与其沟通

C.既要与家长沟通,也要与患儿本人沟通

D.患儿什么都不懂,没有必要沟通

选:C

78.夫妻来做基因检测,发现妻子怀的孩子是别人的,问医务人员如何告知比较合适

A.把检验结果告诉双方,因为真实性才是保障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赖关系

B.把检验结果告诉妻子,因为这样才不会伤害孩子和家庭和睦

C.把检验结果告诉丈夫

D.隐瞒检验结果

选:A

79.临床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受益,这称为医疗干预的直接效应。但是这种医疗干预通常伴随着可预料的伤害,这称为医疗干预的间接效应。以下可为这种不可避免的伤害进行伦理辩护的是

A.风险效应原则

B.双重效应原则

C.健康效应原则

D.代价效应原则

选:B

80.为使医学界遵守《纽伦堡法典》并规范医生的临床试验行为,1964年医学会制订了临床的伦理与原则,这部在临床伦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国际文献是

A.东京宣言

B.贝尔蒙报告

C.赫尔辛基宣言

D.希波克拉底誓言

选:C

81.下列医疗事故中符合三级诊断

A.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B.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C.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坏的其他后果

D.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

选:A

二、B型题:87-105小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A、B、C、D是其下两道小题的备选项,请从中选择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82.与戾气治病关系密切的是

83.与机体对邪气的易感性主要取决于

A.体质因素

B.情志刺激

D.饮食偏嗜

选:C

选:A

84.外感热病出现“热厥”的病机是

85.大怒所致薄厥病机

A.气滞

B.气逆

C.气陷

D.气闭

选:D

选:B

86.胃阴虚常见

87.脾气虚常见

A.饥不欲食

B.偏食

C.消谷善饥

D.纳呆

选:A

选:D

88.咳嗽咯血,胸肋灼痛,烦热口苦,其辩证是

89.咳嗽咯血,鼻煽胸痛,喉间痰鸣,其辩证是

A.肝火犯肺证

B.风热犯肺证

C.燥热伤肺证

D.痰热壅肺证

选:A

选:D

90.三棱,莪术共同功效

91.蒲黄,五灵脂共同功效

A.破血行气,逐瘀消癥

B.活血行气,祛瘀止血

C.活血止痛,祛瘀止血

D.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选:D

选:C

92.具有疏肝解郁,燥湿化痰作用的药物是

93.疏肝解郁,和血止痛的药物是

A.香橼

C.香附

D.梅花

选:A

选:B

94.大柴胡汤含有小柴胡汤不含有的药物是

95.小建中汤含有而大建中汤没有的药是

A.半夏

B.干姜

C.人参

D.芍药

选:D

选:D

96.枳实导滞丸主治症候的病因病机

97.枳实消痞丸主治症候病因病机

A.脾胃亏虚,升降失职,寒热互结,气壅湿象

B.脾胃虚弱,造化失常,食积停滞,郁而化热

C.湿热食积,内阻肠胃,气机壅塞,传化失司

D.饮食过度,积滞内停,脾失升运,胃失和降

选:C

选:A

98.咳嗽的基本病机

99.哮的基本病机

A.痰壅气道,肺失宣降

B.肺失宣降肾失摄纳

C.痰瘀经络,肺气壅闭

D.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选:D

选:A

100.用通幽汤治疗噎嗝,应采用的治法是

101.用启膈散治疗噎膈,应采用的治法是

A.滋阴养血,润燥生津

B.开郁化痰,润燥降气

C.滋养津液,泻热散结

D.滋阴养血,破血行瘀

选:D

选:B

102.既属于上下配伍穴法,又属于本经配伍穴法的是103.既是上下配穴,又是同名经配穴

A.秩边配承山

B.合谷配太冲

C.后溪配申脉

D.日月配侠溪

选:D

选:C

104.位于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的是

105.位于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的是

A.蠡沟

B.飞扬

C.地机

D.光明

选:D

选:A

三、X型题:106-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06.符合五行相生治法规律的是

A.滋肺益肾

B.滋肾益肝

C.泻心清肝

D.泻肝清肺

选:AB

107.以下原理可以阐释四季更替的是

A.阴阳对立制约

B.阴阳相互消长

C.阴阳相互为用

D.阴阳相互转化

选:ABD

108.下列病症中,与脾气不升清相关的是

A.腹胀腹满

B.头晕目眩

C.神疲乏力

D.腹胀飧泄

选:ABD

109.下列各组脏腑中,与血液生成和运行密切相关的是

A.心肺

B.心脾

C.心肝

D.肝脾

选:ABCD

110.关于卫气作用正确的是

A.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B.慓疾滑利

C.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

D.洒陈于五脏,和调于六腑

选:ABC

111.从耳后入耳中,然后入耳前的经脉是

A.肝经

B.三焦经

C.小肠经

D.胆经

选:BD

112.暑邪与热邪的致病共同特点

A.耗气

B.伤津

C.扰神

D.动血

选:AB

113.下列选项中,属于脾气虚损病机的有

A.运化失常,纳食不化

B.中气不足,托举无力

C.健运无权,气血乏源

D.统摄失司,血溢脉外

选:ABCD

114.关于疾病过程中标本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正气为本,邪气为标

B.病因为本,症状为标

C.先病为本,后病为标

D.脏腑病为本,肌表病为标

选:ACD

115.符合因地制宜的是

A.地势的高低

B.气候的适宜

C.不同地区的差异

D.饮食习惯的差异

选:ABC

116.属于青色主病的是

A.阴寒内盛

B.脾虚湿蕴

C.瘀血内阻

D.水饮内停

选:AC

117.滑数脉的有

A.痰热内扰

B.妊娠妇女

C.食积化热

D.风热袭表

选:AC

118.下列各项中,属于体征的是

A.心烦心悸

B.喉中痰鸣

C.腹如舟状

D.胸闷恶心

选:BC

119.下列属于痰蒙心神证的表现的是

A.精神抑郁,表情淡漠

B.神情呆滞,举止失常

C.胸中闷痛,喉中痰鸣

D.躁狂妄动,打人毁物

选:ABC

120.错语的原因是

A.心气不足

B.痰浊内停

C.热入心包

D.肝阳上亢

选:AB

121.下列选项中,属于寒热错杂的是

A.发热汗出、鼻流浊涕、咳嗽痰黄、便秘尿黄

B.腹痛洗暖、大便溏薄、胸中烦热、频欲呕吐

C.寒热往来、心烦口苦、不欲饮食、胸胁满闷

D.胃脘冷痛、呕吐清涎、尿频尿痛、身热腹痛

选:BD

122.初见发热恶寒,身痛无汗,脉浮紧等,继而高热、汗出、口渴、脉洪大,属于

A.表证转里

B.表里同病

C.寒证化热

D.寒热错杂

选:AC

123.食滞胃腕与大肠湿热均可见

A.腹痛泄泻

B.舌苔厚腻

C.嗳气酸腐

D.里急后重

选:AB

124.下列各项中,属于肺肾阴虚证表现的是

A.痰多质黏

B.声音嘶哑

C.形体消瘦

D.月经不调

选:BCD

125.下列可见于心脉痹阻

A.怔忡

B.心胸闷痛

C.舌紫暗

D.脉结

选:ABCD

126.下列药物中,不宜与藜芦同用的是

A.苦参

B.丹参

C.太子参

D.南沙参

选:ABD

127.治疗肠痈的常用药物

A.蒲公英

B.穿心莲

C.红藤

D.败酱散

选:ACD

128.既能利尿通淋,又能下乳的药物有

A.漏芦

B.木通

2017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含标准答案(完整)

2017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含标准答案(完整) A型题(1-81题) 1.《素问·疏五过论》“尝贵后贱”可致“脱营”,其影响因素是B A.体质因素 B.社会环境因素 C.地理差异因素 D.季节因素 2.与“阳胜则阴病”,病理变化相关的是B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互藏 D.相互转化 3.心火亢盛引动肝火而致心肝火旺,根据五行理论应选择的治则是C A.抑强 B.扶弱 C.泻子 D.补母 答案:C泻子。心为肝之子,子病导致母病,病因在子,因而泻其子。 4.根据《素问》,女子“面始焦,发始堕,面始白”与哪条经脉有关C 5.A.太阴脉衰 B.少阴脉衰 C. 阳明脉衰 D.少阳脉衰 6.“治痰先治气”的理论依据是C A.气能生津 B.气能载津 C.气能行津 D. 气能摄津 7.在奇经八脉中,与精冷不育证最密切相关的是B A.任脉 B.督脉 C.冲脉 D.带脉 8.依据《素问·刺志论》,能够导致气虚身热的原因是D 9.A.伤风

B.伤寒 C.伤湿 D.伤暑 10.下列选项中,属于三焦功能失司的病理变化是C A.水谷精微输布障碍 B.水谷受纳腐熟障碍 C.全身水液代谢障碍 D.糟粕传化排泄障碍 11.温热病过程中,邪热里结,阴液大伤,应选用的治则是D 12.A.治本 B.治标 C.先治标后治本 D.标本兼治 13.症见壮热、神昏,呼吸气粗,喉中痰鸣者属于B A.神乱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14.动脉与紧脉均可见于B A.寒证 B.痛证 C.惊恐 D.宿食 15.促、结、代脉的共同特征是A A.脉来时止 B.脉来迟缓 C.脉来数急 D.脉来无力 13、呼吸微弱,手撒身软,汗出不止,二便失禁,舌淡白,脉微欲绝,所属的证候是D A气陷 B亡阳 C气逆 D气脱 14.症见咳嗽痰黄,发热,微恶风寒,苔薄黄,脉浮数者,宜诊断为D A.风寒犯表证 B.痰热壅肺证 C.风热犯表证

-2018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8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 一、A型题:1~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37~81题,每小题2分,共90分,合计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001.下列属于金元时期滋阴派观点的是(A) A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B.阴常有余,阳常不足 C.独阳不生,孤阴不长 D.阳在外,阴之守也 002.阴阳互损体现了什么阴阳关系?(B) A.相互转化 B.阴阳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制约 003.依据疾病的传变规律,肝火犯肺属于(D) A.母病传子 B.子病传母 C.相乘传变 D.相侮传变 004.肝主疏泄最基本的机能是(C) A.调畅情志 B.促进消化 C.调畅气机

005.气的推动作用减弱会出现的是(A) A.早衰 B.畏寒 C.自汗 D.出血 006.按照子午流注运行规律,上接手少阳经的是(C) A.手少阴经 B.足少阴经 C.手厥阴经 D.足太阴经 007.下列选项中,体现风性善行的的是(B) A.眩晕震颤 B.痛无定处 C.手足抽搐 D.角弓反张 008.五气过极与六郁气滞均可化生(D) A.痰浊 B.湿热 C.燥热 D.内火 009.“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出自(B)

B.《难经》 C.《中藏经》 D.《伤寒论》 010.症见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呼吸微弱者,属于(D) A.假神 B.神乱 C.少神 D.失神 011.濡脉和弱脉的共同特征是(A) A.脉形细脉势软 B.脉位沉脉势软 C.脉位沉脉形细 D.脉形细脉率快 012.以下选项中,属于斑秃常见原因的是(D) A.气阴两虚 B.气血两虚 C.血燥化热 D.血虚受风 013.患者心烦失眠,面红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数,辨证为(C) A.肝阳上亢证 B.肝火上炎证

2020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

2020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 2016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首先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医家是()。 A、张从正 B、李果 C、朱丹溪 D、刘完素 2、“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指()。 A、阴阳互藏 B、阴阳消长 C、阴阳平衡 D、阴阳交感 3、“益火补土”法适用于()。 A、肾阳虚损证 B、心肾阳虚证 C、心脾两虚证 D、脾胃阳虚证 4、五脏化五液,心在液为()。 A、泪

B、唾 C、汗 D、涎 5、肺主一身之气基于()。 A、肺的肃降功能 B、肺的呼吸功能 C、肺的百脉功能 D、肺的宣发功能 6、具有助心行血作用的是()。 A、宗气 B、营气 C、卫气 D、元气 7、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是()。 A、经络 B、腠理 C、三焦 D、脉道 8、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为()。 A、手少阴心经 B、手厥阴心包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手太阴肺经

9、劳力过度对身体的这要损害是()。 A、伤神 B、耗血 C、伤精 D、耗气 10、“皮槁而毛拔”《素问·五脏生成篇》的原因是()。 A、多食苦 B、多食甘 C、多食辛 D、多食咸 11、脏腑气滞多见于()。 A、肺、肝、脾、胃 B、肺、肾、肝、胆 C、心、肾、肝、胆 D、心、肝、脾、胃 12、“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伤寒论》,其病机是()。 A、津亏气耗 B、津随气脱 C、气随其脱 D、津伤液脱 1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 A、阴中求阳 B、阳病治阴

2020考研中医综合真题

2020考研中医综合真题 22015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是 A、朱丹溪 B、刘完素 C、张从正 D、张元素 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阐述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转化 B、阴阳互根 C、相互对立 D、相互消长 3.下列各项中,宜遵循五行相生规律施治的是 A、水不涵木 B、水火不济 C、水不疏土 D、木火刑金 4.化生“涎”的脏腑是 A、肾 B、肺 C、脾 D、肝 5.肝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机理是 A、调和气血 B、调畅情志 C、调畅气机 D、调节血量 6.下列各项中,对气机升降运动起枢纽作用的是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B、心火下降,肾水上济 C、肝气主升,肺气主降 D、脾气主升,胃气主降 7.“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藏》)的生理基础是 A、元气充 B、卫气和 C、宗气足 D、营气盛 8.分布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为

A、手太阴肺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厥阴心包经 D、手太阳小肠经 9.风邪伤人,痛无定处,所体现的是 A、风为阳邪 B、风性数变 C、风性开泄 D、风性善行 10.“脉凝泣而变色”(《素问·五藏生成篇》)的原因是 A、多食咸 B、多食苦 C、多食甘 D、多食辛 11.患者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逆,其病机是 A、气陷 B、气闭 C、气脱 D、气亡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风”的是 A、血燥生风 B、阴虚风动 C、风中络脉 D、热极生风 13.“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属于 A、阳病治阴 B、阴病治阳 C、阳中求阴 D、阴中求阳 14.阴虚之体,慎用温热之剂属于 A、热者寒之 B、用热远热 C、阴中求阳 D、因人制宜 15.最早提出诊脉“独取寸口”的医籍是 A、《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脉经》 16.症见表情淡漠,喃喃自语,苦笑无常者,其病机是 A痰气郁结,蒙蔽心神B肝风夹痰,蒙蔽清窍 C阳明热盛,扰乱神明D气郁化火,痰火扰神 17.下列各项中,均属于面色黑主病得是 A寒证、水饮B肾虚、脾虚C血瘀、湿证D痛证、惊风 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呃逆常见原因的是 A进食仓促B热邪客胃C胃气衰败D食积肠腑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模拟试题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模拟试题 (总分:105.00,做题时间:180分钟) 一、A型题(总题数:66,分数:66.00) 1.手太阳之别络由何穴分出()(分数:1.00) A.通里穴 B.内关穴 C.外关穴 D.支正穴√ E.偏历穴 解析: 2.足阳明之别络由何穴分出()(分数:1.00) A.丰隆穴√ B.公孙穴 C.大包穴 D.飞穴 E.大钟穴 解析: 3.寒从中生的主要机理是()(分数:1.00) A.肺气不足寒饮内停 B.胸阳不振阴寒内盛 C.过食生冷寒从中生 D.脾肾阳虚阴寒内生√ E.肾阳不足阳虚阴盛 解析: 4.肾主纳气的主要的生理作用是()(分数:1.00) A.有助于元气的生成 B.有助于肺气的宜发 C.有助于气道的通畅 D.有助于固摄精气 E.有助于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 解析: 5.由于实邪结聚组织经络,气血不能外达而出现的病机是()(分数:1.00)

A.由实转虚 B.虚实夹杂 C.真虚假实 D.真实假虚√ E.因实致虚 解析: 6.中医学最完整的病历书写格式首见于()(分数:1.00) A.《景岳全书》 B.《寓意草》√ C.《医学心悟》 D.《辨证录》 E.《四诊抉微》 解析: 7.昏睡露睛多由于()(分数:1.00) A.小儿痰热内闭 B.小儿肝风内动√ C.小儿脾胃虚弱 D.小儿脾肾双亏 E.以上皆不是 解析: 8.手厥阴之别络由何穴分出()(分数:1.00) A.通里穴 B.内关穴√ C.外关穴 D.支正穴 E.偏历穴 解析: 9.十二正经中的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交于督脉何穴()(分数:1.00) A.风府 B.大椎√ C.命门 D.腰俞 E.长强 解析: 10.连舌本散舌下的经脉是()(分数:1.00)

(完整版)2019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

中综考研大纲 Ⅰ考试性质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是为医学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招收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校及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中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范围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中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临床医学中的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础医学部分重点考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理论联系实际、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基础医学部分重点考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医学部分重点考查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对临床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熟悉记忆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法与辨证,常用中药的药性功用,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医学人文等知识,并准确理解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病症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常用中药、方剂、腧穴、治法及病症进行分析与判断;运用医学人文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医患沟通、医学伦理法规等问题。 3、综合运用:综合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病症进行诊断、立法、遣药处方、针灸治疗;综合运用医学人文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临床和医学研究中常见的伦理法规等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约13% 中医诊断学约13% 中药学约13% 方剂学约13% 中医内科学约28% 针灸学约14%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约6%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第1—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 第37—81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B型题第82—105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 X型题第106—165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Ⅳ考察内容

2019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9考研中医综合试题和答案 一、A型题:1-36小题,每小题1.5分;37-81小题,每小题2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依据是 A.病程的变化 B.病机的变化 C.症状的变化 D.体征的变化 选:B 2.《素闻·五脏生成》说“肾…其主脾也”其“主”是指 A.生我 B.我生 C.克我 D.我克 选:C 3.“阳中求阴”适用于 A.补阴时佐以补阳 B.补阳时佐以补阴 C.补阳制阴 D.补阴制阳 选:A 4.下列选项中,对尿液生成、排泄过程起主宰作用的是 A.肺气的通调水道 B.膀胱的开阖气化 C.三焦的决犊 D.肾气升腾气化 选:D 5.昼不精夜不寐指的是什么的功能 A.中气 B.元气 C.卫气 D.宗气 选:C 6.入上齿的经络是 A.手阳明大肠经 B.足阳明胃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足太阳膀胱经 选:B 7.湿邪与寒邪致病的共同点是 A.阻遏气机 B.易伤阳气 C.收引凝滞 D.重浊黏腻 选:B 8.易发生血虚病变的脏腑是 A.脾、胃 B.肝、肾 C.心、肾 D.心、肝 选:D 9.腕痞脹闷时胀时减,减如常人,喜按,治法 A.标本兼治 B.塞因塞用 C.以通为用 D.攻补兼施 选:A 10.大便先干后溏者,多见于 A.脾胃气虚证 B.脾肾阳虚证 C.肝脾不调证 D.大肠湿热证 选:A 11.肺为水之上源的主要依据是(可能不是原题) A.通调水道 B.布散水液 C.输精皮毛 D.肃降水液 选:A 12.风寒和风湿并见(可能不是原题) A.口眼歪斜 B.肢体疼痛 C.肢体麻木 D.胸闷脘痞

2018-2017年考研中医综合考试试题卷

2018-2017年考研中医综合考试试题卷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兯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 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A形神合一的统一观 B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 C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观 D人体 为整体,并不自然界统一2“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的阴阳兰系是A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平衡 D阴阳制约 3下刊选项中,按五行相生次序排 刊的是 A角、徵、宥、商、羽 B呼、歌、笑、哭、呻 C筋、肉、脉、骨、皮毛 D 青、黄、赤、白、黑4“肺为水之上源”指的是 A肺气宣发,布散津液 B肺气肃陈,有利大肠吸收津液 C辅助心君,转输气血津 液 D宣发肃陈,通调水道 5.脾主升清主要是指 A脾之阳气主升 B脾以升为健 C脾气散精,上弻二肺 D运化水液,转输周身 6人体骨骼的发育主要信赖二 A肝藏血以养骨 B肾藏精生髓以养骨 C脾运化精微以养骨 D心主血脉,推动气血以养骨 7胆汁的生成源二 A肝之余气 B肺之宗气 C心之营气 D脾胃之精气 8气机升陈之枞是指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B心火下陈,肾水上升 C肝主左升,肺主史陈 D脾气主升,胃气主陈 9水谷精气不清气相结合,兰系到A宗气的生成 B卫气的生成 C营气的生成 D元气的生成 10足阳明胃经不它经相交的部位是

A在足大趾端交二足太阴脾经 B在目内眦交二足太阳膀胱经 C在食指端交二手阳明大肠经 D在足小趾端交二足少阴肾经 11十事经脉的别络分出的部位是A头面部 B胸背部 C肘膝以上 D肘膝以下 12“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说明了哪两者的兰系? A气不血 B津液不血 C 气不津液 D津液不汗 13“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指的是 A阳病治阴 B阴病治阳 C阴中求阳 D阳中求阴 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调整阴阳的具体应用,“其高者”的治法是 A因而越之 B引而竭之 C汗而发之D散而泻之 15我国现存最早的验舌与书是 A《伤寒金镜弽》 B《伤寒观舌心法》 C《舌胎统志》 D《辨舌指南》 16下刊选项中,不属二精亏神衰所致失神表现的是 A面艱无半 B肌肉瘦刽 C神昏谵语 D 呼吸气微 17舌质淡白,苔淡黄而滑润者多见二 A阴虚之人感受湿热 B阳虚之人感受湿热 C血虚之人感受湿热 D气虚之人感受湿热 18热扰神明者出现呕吏的特点是 A呕声微弱,吏势较徐缓 B呕声壮厉,吏势较猛 C呕吏呈喷射状 D朝食暮吏戒暮食朝吏 19痰湿困脾所致嗜眤的特点是 A精神疲惫,似眤非眤 B饭后嗜眤,神疲倦怠 C昏眤伴有鼾声、痰鸣 D困倦嗜眤,头脑昏沉 20,后为余沥不尽多由二 A肾气不固 B肾阳虚弱 C瘀阷膀胱 D膀胱湿热 21妇人左兰尺脉,忽洪大二史手,口不苦,身不热,腹不胀,多提示 A月经失调 B受孕 C胎死腹中 D月经将至 22下刊选项中,不属二结脉主病的是

2020年考研专业课《中医综合》真题(文字版)

2020年考研专业课《中医综合》真题(文字版)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首先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医家是()。 A、张从正 B、李果 C、朱丹溪 D、刘完素 2、“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指()。 A、阴阳互藏 B、阴阳消长 C、阴阳平衡 D、阴阳交感 3、“益火补土”法适用于()。 A、肾阳虚损证 B、心肾阳虚证 C、心脾两虚证 D、脾胃阳虚证 4、五脏化五液,心在液为()。 A、泪 B、唾

C、汗 D、涎 5、肺主一身之气基于()。 A、肺的肃降功能 B、肺的呼吸功能 C、肺的百脉功能 D、肺的宣发功能 6、具有助心行血作用的是()。 A、宗气 B、营气 C、卫气 D、元气 7、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是()。 A、经络 B、腠理 C、三焦 D、脉道 8、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为()。 A、手少阴心经 B、手厥阴心包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手太阴肺经 9、劳力过度对身体的这要损害是()。 A、伤神 B、耗血 C、伤精 D、耗气 10、“皮槁而毛拔”《素问·五脏生成篇》的原因是()。 A、多食苦 B、多食甘 C、多食辛 D、多食咸 11、脏腑气滞多见于()。 A、肺、肝、脾、胃 B、肺、肾、肝、胆 C、心、肾、肝、胆 D、心、肝、脾、胃 12、“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伤寒论》,其病机是()。 A、津亏气耗 B、津随气脱 C、气随其脱 D、津伤液脱

1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 A、阴中求阳 B、阳病治阴 C、阴病治阳 D、阳中求阴 14、治未病强调“法于阴阳”的含义是()。 A、养性调神 B、护肾保精 C、体魄锻炼 D、顺应自然 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尿时感觉异常的是()。 A、尿后余沥不尽 B、遗尿 C、小便失禁 D、癃闭 16、症见少卧不饥,哭笑无常,骂詈不避亲疏者,其病机属于()。 A、气郁化火,痰火扰神 B、阳明热盛,扰乱神明 C、肝风挟痰,蒙蔽清窍 D、痰气郁结,蒙蔽心神 17、下列各项中,皆属于面色黄主病的是()。

2020考研 中医综合 真题及答案

1.中医“戾气学说”提出“瘟疫”的病原是 A.天地间别有的一一种异气 B.天地间的湿毒邪气 C.六气过及所化之火 D.湿毒之气所化之火 [答案]: A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阴阳转化的是 A.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B.重阳必阴,重阴必阳 C.动复则静,阳极反阴 D.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 [答案] : D 3.《金匮要略》中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所体现的是 A.土虚木乘 B.木旺乘土 C.母病及子 D.子盗母气 [答案]: B 4.肝脾之间的生理关系 A.气机升降 B.血液运行 C.津液输布

D.营卫生成 [答案]: B 5.气化的基本形式是 A.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 B.脏腑机能的激发和维系 C.气血津液的运行布散 D.生命物质的新陈代谢 [答案]; A 6.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与足太阴脾经接下来交接的经脉是 A.足少阴肾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太阴肺经 D.足阳明胃经 [答案]: B 7.痰饮和瘀血共同的致病特点 A.阻滞气机,影响血行 B.阻滞气机,蒙蔽神窍 C.阻滞气机,影响新血生成, D.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答案] : A 8.决定病情虚实变化的主要原因 A.气与血的盛衰变化

B.津与精的盛衰变化 C.正气与邪气的盛衰变化 D.阳气与阴精的盛衰变化 [答案] : C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以补开塞”的是. A.脾虛腹胀 B.气虚便秘 C.气郁胀满 D.血枯经闭 [答案] : C 10.正虚失神与邪盛失神均可见的表现是 A.神识不清 B.谵语 C.郑声 D.牙关紧闭 [答案] : A 11.面色青和面色黑共同的主证为 A.寒证、惊风 B.痛证、惊风 C.痛证、寒证 D.寒证、水饮 [答案]: C

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考研中医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是 A、朱丹溪 B、刘完素 C、张从正 D、张元素 【参考答案】A 2.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阐述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转化 B、阴阳互根 C、相互对立 D、相互消长 【参考答案】B 3. 下列各项中,宜遵循五行相生规律施治的是 A、水不涵木 B、水火不济 C、水不疏土 D、木火刑金 【参考答案】A 4. 化生“涎”的脏腑是 A、肾 B、肺 C、脾 D、肝 【参考答案】C 5. 肝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机理是 A、调和气血 B、调畅情志 C、调畅气机 D、调节血量\ 【参考答案】C 6. 下列各项中,对气机升降运动起枢纽作用的是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B、心火下降,肾水上济 C、肝气主升,肺气主降 D、脾气主升,胃气主降 【参考答案】D 7. “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藏》)的生理基础是 A、元气充 B、卫气和 C、宗气足 D、营气盛 【参考答案】B 8. 分布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为 A、手太阴肺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厥阴心包经 D、手太阳小肠经 【参考答案】A 9. 风邪伤人,痛无定处,所体现的是 A、风为阳邪 B、风性数变 C、风性开泄 D、风性善行 【参考答案】B 10.“脉凝泣而变色”(《素问·五藏生成篇》)的原因是 A、多食咸 B、多食苦 C、多食甘 D、多食辛 【参考答案】A 11. 患者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逆,其病机是 A、气陷 B、气闭 C、气脱 D、气亡 【参考答案】C 1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风”的是 A、血燥生风 B、阴虚风动 C、风中络脉 D、热极生风 【参考答案】C

2019中医综合考研真题9页word文档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A形神合一的统一观 B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 C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观 D人体为整体,并与自然界统一 2“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平衡 D阴阳制约 3下列选项中,按五行相生次序排列的是 A角、徵、宫、商、羽 B呼、歌、笑、哭、呻 C筋、肉、脉、骨、皮毛 D青、黄、赤、白、黑 4“肺为水之上源”指的是 A肺气宣发,布散津液 B肺气肃降,有利大肠吸收津液 C辅助心君,转输气血津液 D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5.脾主升清主要是指 A脾之阳气主升 B脾以升为健 C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D运化水液,转输周身 6人体骨骼的发育主要信赖于 A肝藏血以养骨 B肾藏精生髓以养骨 C脾运化精微以养骨 D心主血脉,推动气血以养骨 7胆汁的生成源于 A肝之余气 B肺之宗气 C心之营气 D脾胃之精气 8气机升降之枢是指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B心火下降,肾水上升 C肝主左升,肺主右降 D脾气主升,胃气主降 9水谷精气与清气相结合,关系到 A宗气的生成 B卫气的生成 C营气的生成 D元气的生成 10足阳明胃经与它经相交的部位是 A在足大趾端交于足太阴脾经 B在目内眦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C在食指端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D在足小趾端交于足少阴肾经 11十二经脉的别络分出的部位是 A头面部 B胸背部 C肘膝以上 D肘膝以下 12“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说明了哪两者的关系? A气与血 B津液与血 C气与津液 D津液与汗 13“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指的是 A阳病治阴 B阴病治阳 C阴中求阳 D阳中求阴 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调整阴阳的具体应用,“其高者”的治法是 A因而越之 B引而竭之 C汗而发之 D散而泻之 15我国现存最早的验舌专书是 A《伤寒金镜录》 B《伤寒观舌心法》 C《舌胎统志》 D《辨舌指南》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精亏神衰所致失神表现的是 A面色无华 B肌肉瘦削 C神昏谵语 D呼吸气微 17舌质淡白,苔淡黄而滑润者多见于 A阴虚之人感受湿热 B阳虚之人感受湿热 C血虚之人感受湿热 D气虚之人感受湿热

2020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含答案)

2020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含答案) 2020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完全版含答案)1、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4个选项中,请选出1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首先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医家是( )。 A、张从正 B、李杲 C、朱丹溪 D、刘完素 2、“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指( )。 A、阴阳互藏 B、阴阳消长 C、阴阳平衡 D、阴阳交感 3、“益火补土”法适用于( )。 A、肾阳虚损证 B、心肾阳虚证 C、心脾两虚证 D、脾胃阳虚证 4、5脏化5液,心在液为( )。 A、泪 B、唾 C、汗 D、涎 5、肺主1身之气基于( )。 A、肺的肃降功能 B、肺的呼吸功能 C、肺的百脉功能 D、肺的宣发功能 6、具有助心行血作用的是( )。 A、宗气 B、营气 C、卫气 D、元气 7、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是( )。 A、经络 B、腠理 C、3焦 D、脉道 8、散布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为( )。 A、手少阴心经 B、手厥阴心包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手太阴肺经 9、劳力过度对身体的主要侵害是( )。

A、伤神 B、耗血 C、伤精 D、耗气 10、《素问·5脏生成篇》中“皮槁而毛拔”的缘由是( )。 A、多食苦 B、多食甘 C、多食辛 D、多食咸 11、脏腑气滞多见于( )。 A、肺、肝、脾、胃 B、肺、肾、肝、胆 C、心、肾、肝、胆 D、心、肝、脾、胃 12、《伤寒论》中“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其病机是( )。 A、津亏气耗 B、津随气脱 C、气随其脱 D、津伤液脱 1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 )。 A、阴中求阳 B、阳病治阴 C、阴病治阳 D、阳中求阴 14、治未病强调“法于阴阳”的含义是( )。 A、养性调神 B、护肾保精 C、体格锻炼 D、顺应自然 15、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尿时感觉异常的是( )。 A、尿后余沥不尽 B、遗尿 C、小便失禁 D、癃闭 16、症见少卧不饥,哭笑无常,骂詈不避亲疏者,其病机属于( )。 A、气郁化火,痰火扰神 B、阳明热盛,扰乱神明 C、肝风挟痰,蒙蔽清窍 D、痰气郁结,蒙蔽心神 17、以下各项中,皆属于面色黄主病的是( )。 A、肾虚水泛证,脾虚湿阻证 B、寒湿困脾证,寒滞肝脉证 C、肝郁脾虚证,脾虚湿阻证 D、气血两虚证,阳气暴脱证 18、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嗳气常见缘由的是( )。 A、食滞胃肠 B、胃气衰落 C、肝气犯胃 D、寒邪客胃 19、发热以下午3⑸时为重,伴腹满硬痛、大便秘结者,多

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中医综合是为我校招收中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 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三部分。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学基础理论、常用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不同的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 100分 方剂学 100分 中医内科学 10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占10% 2.填空题占30% 3.单选题占35% 4.问答题占25% 四、考查内容 第一部分中医基础理论 (一)绪论 1.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即对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认识,体现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方面。 (2)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 (二)精气、阴阳五行 1.精气学说 (1)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 (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的运动与变化,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3)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对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对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2.阴阳学说 (1)阴阳的基本概念及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的含义及其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

2019-2020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9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一、A型题:1-36小题,每小题1.5分;37-81小题,每小题2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依据是 A.病程的变化 B.病机的变化 C.症状的变化 D.体征的变化 答案:B 2.《素闻·五脏生成》说“肾…其主脾也”其“主”是指 A.生我 B.我生 C.克我 D.我克 答案:C 3.“阳中求阴”适用于 A.补阴时佐以补阳 B.补阳时佐以补阴 C.补阳制阴 D.补阴制阳 答案:A 4.下列选项中,对尿液生成、排泄过程起主宰作用的是 A.肺气的通调水道 B.膀胱的开阖气化 C.三焦的决犊 D.肾气升腾气化 答案:D 5.昼不精夜不寐指的是什么的功能 A.中气 B.元气 C.卫气 D.宗气 答案:C 6.入上齿的经络是 A.手阳明大肠经 B.足阳明胃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足太阳膀胱经 答案:B 7.湿邪与寒邪致病的共同点是 A.阻遏气机 B.易伤阳气 C.收引凝滞 D.重浊黏腻 答案:B 8.易发生血虚病变的脏腑是 A.脾、胃 B.肝、肾 C.心、肾 D.心、肝 答案:D 9.腕痞脹闷时胀时减,减如常人,喜按,治法 A.标本兼治 B.塞因塞用 C.以通为用 D.攻补兼施 答案:A 10.大便先干后溏者,多见于 A.脾胃气虚证 B.脾肾阳虚证 C.肝脾不调证 D.大肠湿热证 答案:A 11.肺为水之上源的主要依据是(可能不是原题) A.通调水道 B.布散水液 C.输精皮毛 D.肃降水液 答案:A 12.风寒和风湿并见(可能不是原题) A.口眼歪斜 B.肢体疼痛 C.肢体麻木 D.胸闷脘痞

2016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含答案)

2016年研究生考试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首先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医家是( )。 A、张从正 B、李杲 C、朱丹溪 D、刘完素 2、“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指( )。 A、阴阳互藏 B、阴阳消长 C、阴阳平衡 D、阴阳交感 3、“益火补土”法适用于( )。 A、肾阳虚损证 B、心肾阳虚证 C、心脾两虚证 D、脾胃阳虚证 4、五脏化五液,心在液为()。 A、泪 B、唾 C、汗 D、涎 5、肺主一身之气基于( )。 A、肺的肃降功能 B、肺的呼吸功能 C、肺的百脉功能 D、肺的宣发功能 6、具有助心行血作用的是( )。 A、宗气 B、营气 C、卫气 D、元气 7、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是( )。 A、经络 B、腠理 C、三焦 D、脉道 8、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为( )。 A、手少阴心经 B、手厥阴心包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手太阴肺经 9、劳力过度对身体的主要损害是( )。 A、伤神 B、耗血 C、伤精 D、耗气 10、《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皮槁而毛拔”的原因是( )。 A、多食苦 B、多食甘 C、多食辛 D、多食咸 11、脏腑气滞多见于( )。 A、肺、肝、脾、胃 B、肺、肾、肝、胆 C、心、肾、肝、胆 D、心、肝、脾、胃 12、《伤寒论》中“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其病机是( )。 A、津亏气耗 B、津随气脱 C、气随其脱 D、津伤液脱 1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 )。 A、阴中求阳 B、阳病治阴 C、阴病治阳 D、阳中求阴

(完整版)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全180题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科目试题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首先提出“六合者从火化”观点的专家 A、朱丹溪 B、张元素 C、李泉 D、刘完素 2. 阴损及阳经俱损的理论依据 A、阴阳转化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应 D、阴阳消长 3. 下列各项中,属于五行相侮的是 A、真气不足,则制己所不胜 B、其气有余,则制己所胜 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亦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 4. “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的生理基础 A、肺朝百脉的功能正常 B、肝的阴血充足 C、肾的精气充盛 D、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 5. 根据《素问调经理论》所述,神不足则 A、容易悲伤 B、喜哭不休 C、思虑不详 D、容易恐惧 6. 治疗血虚证配伍补气药,其理论依据是: A 血能载气 B 气能生血 C 气能行血 D 气能摄血 7. 在津液代谢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肾之蒸腾气化 B、肺之通调水道 C、脾之运化水 D、小肠之分清泌浊 8. 任络脉是经络的分支,其中最大的是 A、孙络 B、浮络 C、经别 D、别络 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六瑶致病特点的是 A、传染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相兼性 10. 根据情志致病的理论,可导致二便失禁,遗精滑泄的是 A、思虑过度 B、愤思不已 C、恐惧过度 D、悲伤至极 11. 易发生内燥病态的脏腑是 A、脾、胃、大肠 B、肺、胃、大肠 C、肝肾、小肠 D、肺肾、小肠 12. 根据《灵枢经脉》足太阴经的经气逆乱可导致

2020中医综合考研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 一、绪论 1.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对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机体自身的整体性,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以及在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方面的体现。 (2)辨证论治: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 ( 二、哲学基础 1.精气学说 (1)精气的基本概念。 (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源,精气的运动与变化,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3)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对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对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2.阴阳学说 (1)阴阳的概念及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的含义及其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 (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3.五行学说

(1)五行的概念。 ,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特性,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与归类,五行的生克、制化和乘侮。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自然界的变化与脏腑形体官窍的联系,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三、藏象 1.藏象的概念。 2.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及主要特点。 3.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心、肝、脾、肺、肾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4.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生理功能。 5.奇恒之腑的共同生理特点,脑、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6.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区别。 7.五脏与志、液、体、窍、时的关系。 . 8.脏腑之间关系: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 四、精气血津液 1.精 (1)人体之精的概念。(2)人体之精的生成。(3)人体之精的功能。 2.气 (1)气的概念。(2)气的生成。(3)气的生理功能。(4)气机、气化的概念。 (5)气的升降出入及其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体现。 (6)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组成、分布与主要功能。

2020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解析

2020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解析 考研大纲频道为大家提供2019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解析,赶紧 学习一下吧!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9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解析 一、考纲概述: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指的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独家出版,规定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应 科目的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等权威政策指导 性考研用书。 二、变化与分析: 2019年中医临综大纲延续了中医考纲的一贯特点,就是稳定。 笔者第一时间拿到大纲并进行比对之后发现,七门具体的考试科目 所包含的考试内容并未发生改变。故而,前期按照2018版大纲进行 复习的19考生大可放心,继续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复习即可。 与改革之前(2017年之前)中综大纲相比,改革之后的中医临综 大纲在内容上删去或修订了一些偏于理论化的知识点,更加突出 “临床”专业硕士的考核方向与特点。从题型方面来看,更加侧重 考查考生的临床思维与能力;同时加入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部分的题目,以考查考生基本的人文素质。 三、各科重点简析 从新大纲来看,中医临综所考查的科目并未发生变化,依旧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临床医学人文精神这七门课的内容。中医基础理论的复习应重点关 注精气阴阳五行、藏象以及精气血津液部分的复习。中医诊断学当 中舌诊、脉诊以及辨证方法这三大部分是考试的重点;余下比较琐碎 的知识点,也要同学们多加关注。中药学的复习主要以记忆为主, 尤其是大纲要求的每味中药的功效、主治;同时应关注总论部分的相

关考点。方剂学的复习当中,最基础的部分无遗就是各方的组成、 功用、主治的记忆;同时,方剂组成中药物的作用也很重要。中医内 科学是复习的重点,其中各个病证分证论治部分是复习的重中之重。至于针灸学部分,建议大家重点抓住大纲要求的腧穴定位主治;此外 就是刺灸法,针灸治疗部分的内容,其中针灸治疗部分在考试改革 之后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望各位考生多多注意。临床医学人文精神 这部分内容相对容易,在复习中应以理解记忆为主。 此外,历年真题对于中医临综的复习是很宝贵的资料,应充分利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2019年大纲在考试内容方面并没有变化,在复习备 考过程中,各位考生谨记:只有老老实实背诵,踏踏实实做题,一 步一个脚印,才能最终取得考研的成功。

2020年考研中医综合答案

2020年考研中医综合答案 2015年考研中医综合答案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是 A、朱丹溪 B、刘完素 C、张从正 D、张元素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传河间之学,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的常变规律,认为相火有"生生不息"功能,"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而相火妄动,即属邪火,能煎熬真阴,从而得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结论。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代表作为《格致余论》。 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阐述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转化 B、阴阳互根 C、相互对立 D、相互消长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此题考察阴阳的互根互用。属于理解型考题。阴和阳不能离开另一方而存在,说明两者相互为用。 3.下列各项中,宜遵循五行相生规律施治的是 A、水不涵木 B、水火不济 C、水不疏土 D、木火刑金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根据选项所带内容分析五行的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生木、金克木。故选A。 4.化生"涎"的脏腑是

A、肾 B、肺 C、脾 D、肝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涎为口津,即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故说"脾在液为涎"。涎具有保护口腔黏膜,润 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旺盛,以助谷食的咀嚼和消化,故有" 涎出于脾而溢于胃"之说。故选C。 5.肝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机理是 A、调和气血 B、调畅情志 C、调畅气机 D、调节血量\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肝气疏泄调畅气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2)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 汁分泌排泄;(3)调畅情志;(4)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故选C。 6.下列各项中,对气机升降运动起枢纽作用的是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B、心火下降,肾水上济 C、肝气主升,肺气主降 D、脾气主升,胃气主降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脾胃居中,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胃气通降与脾气升举相互为用,胃失和降与脾气不升也可相互影响。胃失和降,不仅影响六腑的通降,还会影响全身气机的升降,从而出现各种病 理变化。如《素问·逆调论》即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论。故选D。 7."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藏》)的生理基础是 A、元气充 B、卫气和 C、宗气足 D、营气盛 【参考答案】B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