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影响浅析

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影响浅析

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影响浅析
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影响浅析

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影响浅析

中日韩自贸区建立将形成一个超过15亿人口的大市场。中日韩均为亚洲重要经济体,其经济总量占亚洲的约七成。中日韩都是世界前十位贸易大国,但三国间贸易额仅占三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1%左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近年来,三国贸易结构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产业内贸易快速发展,中间产品贸易所占比重大幅提升,这是三国经济联系加深和产业分工细化的反映。

从宏观层面看,宏观利益非常明显。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区内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将被取消,商品等物资流动更加顺畅,区内厂商往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市场和收益,消费者则可获得价格更低的商品,各成员经济体的整体经济福利都会有所增加。对GDP增长、新增就业有积极的拉动作用;贸易创造的效益是非常显著的,降低贸易成本,减少障碍,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地缘政治影响重大。

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教训看,建立自贸区能够有效增加内需,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此轮国际金融危机经验表明,东亚经济过分依赖美欧等外部市场是不可持续的。特别是目前世界经济前景不明,发达经济体债务问题不断发酵,中短期内

中国乃至东亚的经济可持续增长将受制于能否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从三个国家贸易结构看,建立自贸区对中国存在着切实的经济利益。第一,从中日贸易结构看,2010年,中国对日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这三类产品占比出口产品总额的65.7%。在日本市场上,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依然占有比较大的优势,如纺织品及原料、鞋靴伞和箱包等轻工产品,这些产品在日本进口市场的占有率均在50%以上。进口方面,2010年我国自日本进口的主要产品是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运输设备,这三类产品占比进口产品总额高达64.7%,其中机电产品增长十分迅速,增速达到46%。在所有自日进口商品中,贵金属及其制品的出口增幅最大,为93.7%。第二,从中韩贸易结构看,中国对韩出口排名前三位的商品为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纺织品及原料,总额为341.3亿美元,占对韩出口总额的66.2%。在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我国产品在韩国市场继续保持优势。进口方面,机电产品、光学医疗设备和化工产品是我国自韩进口的主要产品,总额达593.6亿美元,占自韩进口总额的69.9%。总体来看,中韩日分别位于产业链的低端、中端和高端,双方产品互补性和依赖性较为明显,这就为自贸区的构建提供了有利的市场基础。不难判断,建立自贸区后,中日韩相关经济指标将有

明显提升,贸易关系将更为密切。

从政治立场看,中日韩三国间缺乏政治互信基础。中日韩三国之间既有复杂的历史纠葛,也有敏感的领土(海)问题,无论是三国政府还是三国民众,相互间都缺乏足够的互信,这是三国推进经贸合作的主要障碍。日韩一方面想从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中获益,另一方面又担心中国实力增强会对其构成威胁,希望用其他力量(如美国)来平衡中国的影响,这种矛盾心理使得日韩在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中顾虑重重。目前,三国间的合作主要是依靠外部力量(如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和经济利益推动,是典型的“市场驱动型”合作,缺乏坚实的政治基础。如何增强中日韩三国政府以及民众之间的信任,避免由政治因素导致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停滞甚至中断,需要三国政府作出巨大的努力,更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和合作诚意。

从谈判的技术层面看,自贸区面临重重困难。第一,农业领域谈判难度较大。农业领域是三国货物贸易谈判的重点和难点,农业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优势领域,对日本和韩国都是高度敏感产业,日韩两国农业都受高度保护,国内都有强大的利益团体,开放难度较大,在日韩已签署的协定中,农产品过渡期一般为10-15年。如何应对国内利益团体的压力,合理安排中日韩自贸区农业领域的关税减让、降税时间表和敏感产品过渡期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第二,服务贸易自由

化的方式是谈判的难点。服务贸易自由化是中日韩自贸区的重要内容,也是日韩两国的优势领域。从目前中日韩官产学联合研究报告以及日韩两国已签署的自贸协定对服务贸易

的处理方式来看,日韩两国更倾向于采用“否定清单”方式,不列入清单的领域必须开放。目前中国已签署协议均采用“正面列表”方式,即直接列出开放的目录,未列入的不开放,“否定清单”对中国的服务部门会造成较大冲击。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上坚持“立足现实、循序渐进”的原则,短期内难以做出大幅度的让步,如何确立服务自由化领域的开放范围和开放进度,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第三,投资领域“准入前国民待遇”将是谈判的核心。未来日韩企业会继续加大对华投资力度。用投资替代贸易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市场准入障碍,已成为日韩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方式。

综上所述,建立自贸区是大势所趋,符合三个国家的长久利益,也具有非常大的眼前利益。但是从具体分析看,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韩国属于新兴工业化国家,而日本则早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自贸区建立后,首先,中国的第二产业中行业必将受到日韩企业的强烈冲击,所以中国的相关企业必须奋发图强,同时政府也应该调整产业政策,从自身入手,加快脚步循序渐进的调整自身结构上出现的问题,并审慎客观的看待未来

获取利益背后所需承担的风险。其次,中国传统产业仍具有相当竞争力,比如农业、纺织业等,日韩必将采取一些保护主义措施,因此,中国的这些产业在获得新的市场的同时,也将面临新的摩擦。另外,随着东南亚国家的不断复苏和开放,中国具有贸易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也遭到挑战,所以,从自身入手,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增加核心竞争力是继续保持经济活力的根本。

中日韩自贸区的对中国而言,除有经济利益外,更有较大的政治利益。用经济外交配合政治外交,促进“和谐世界”的形成,在中国周边建立起一个稳定的政治和安全环境,形成更多的区域共同利益,如环保、资源开发、打击跨国犯罪等合作。

从面临的困难入手,中国政府应妥善处理区域关系,为自贸区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实施以双边促多边战略,优先推进中韩自贸区建设,积累处理各自敏感产业和敏感产品的经验和模式,为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提供借鉴。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认清中日韩自贸区的重大意义,以更加开放和自信的姿态,把握地区经贸合作的主导权,积极推进地区经济合作。

最新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历程学习资料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 and ASEAN Free Trade Area,简称CAFTA)是世界上三大区域经济合作区之一(其他两个分别为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它是由十一个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 1991年中国与东盟创建对话同伴关系,此后双方之间的贸易合作关系逐渐地变得更加紧密,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93年中国被东盟邀请参加了在印尼雅加达举行的第29届东盟部长会议。1997年,中国对受金融危机打击的东盟各个国家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携手度过了金融危机阶段。因为双方在政治关系上比较良好,于是促进了双方经济发展上面的合作。虽然经历了金融危机,但是1999年东盟各个国家的经济开始复苏并且慢慢地回升,与此同时中国始终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更是在2001年11月加入WTO后,经济情况更为可观。双方都意识到建立自贸区的必要,以此来加快经济发展。 2002年1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同年成功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2005年7月20日,《货物贸易协议》降税计划开始实施,7000种产品降低关税。2009年8月15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签署,标志主要谈判结束。2010年1月7日,中国与东盟各个国家正式签约了两年十八个合作项目。 中国与东盟各个国家的合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2年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采取大幅度降低关税的措施,直到它减小到最小值为止。自2002年11月到2010年1月1日为止,中国对东盟各个国家大约93%的产品贸易关税都减小至零了。第二个阶段,2011年到2015年,实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化,双方实现更广泛更深入的投资市场以及开放服务贸易市场。第三个阶段,2016年之后,必须要巩固自贸区从而完善它。预测在未来几年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在世界经济发挥更加重要与独特的作用,那时候我们都将离不开它的存在。 “蝴蝶效应”——环境对人影响重大 “蝴蝶效应”想必你有所耳闻甚至有一定的了解吧?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于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

中国自贸区的意义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意义 国务院批准在上海搞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股市应声而起,和自贸区稍微搭点儿界上海本地股都大幅飙升,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从设立自贸区的意义角度可以窥见一斑,兹概要解读如次。 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习惯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获得政府批准,政府不同意,你就什么也做不了,所以,政府大权在握,政府非常强势,腐败寻租也由此产生。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要试图改变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强势管理模式,使之成为一个服务于百姓、服务于社会及经济健康发展的政府。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核心的一个办法就是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所谓负面清单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正面清单管理方式,简单地说,正面清单管理就是你做任何事情都要政府批准,它允许你做,你才合法;负面清单管理是政府事先公布哪些不可以做的事情,凡是清单中没有禁止的,都可以做,所谓法不禁、皆可行。 为了推进自贸区的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暂时停止四部法律中十二项条款在自贸区的实施,其含义深远。现在的外商投资法、外商合资法等法律对投资设置了不少繁琐的规定和门槛,不利于企业的投资创业,自然要在自贸区内停止施行。 为什么不废除这些法律呢?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个试验区,试验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不成功,当然也可能是半成功,如果成功,即可推向全国,如果不成功,试验也可终止或者修正。所以说自贸区不能看成是什么优惠政策,而是一个中国经济改革的试验田,如果上海自由贸易区试验成功,将意味着我国新一轮改革的发端,其意义重大。 为什么这个自贸区前面冠以中国两个字呢?含义还是比较深的吧?是国家级的、对全国改革开放发挥示范作用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非上海地方所为。自贸区涉及对外贸易、保税区、实际投资、金融投资等四个方面,从地域范围看共有四个功能区、合计28.78平方公里构成。对普通百姓而言,大概去未来的保税区购物胜过去香港购物吧?能不能做到,还看保税区如何运作。现在大陆物价昂贵,从奢侈品到普通日常用品,大到汽车、小到奶粉、服装鞋帽等的价格普遍比海外昂贵,

建立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的影响

辅修课程论文 《中国对外贸易》

一、背景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这一设想于2002年首次被提出,中日韩三国领导人首先同意开展相关民间研究。2012年5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日本国政府及大韩民国政府关于促进、便利和保护投资的协定》在北京正式签署。中日韩自贸区第一轮谈判于2013年3月26-28日在韩国首尔举行。中日韩自贸区第二轮谈判7月30日至8月2日在上海启动,本轮谈判将围绕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竞争政策、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议题进行磋商和交流。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随着新一轮自贸区热的出现,三中全会公告释放的这一信号,无疑对山东省包括青岛、烟台、威海等在内的多个谋求成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示范区的城市意义重大。山东距离韩国最近的地方只有90多海里,5000多家韩国企业在山东发展,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山东在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加快东北亚经济合作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 作为东亚最核心的三个经济体,2011年,中日分别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中、日、韩的GDP占东亚地区GDP总量的75%。中日韩自贸区将是一个拥有15.2亿消费者、GDP总量达到12.3443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19.6%的巨大经济圈。在全球范围内,中日韩自贸区的贸易规模仅次于欧盟和美国。 二、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的影响 三国产业优势的不同正是自贸区成立的基础。总的来说韩日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竞争优势明显,而中国优势目前仍主要集中于资源或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上。随着三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局面或将变化。对中国来说,农业、纺织和电子部门将从自贸区中获益最大,石化和通讯设备行业的风险最高,纺织品服装方面,则是具备绝对竞争优势。其他如金融、文化和娱乐服务等服务贸易方面,中国应该适当保护。而对于较为劣势的行业,经历生产萎缩等阵痛,这也是为获取共赢所付出的代价。 首先,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宏观经济有促进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内需,但是,促进作用较为有限,主要因为关税的降低对内需的影响是间接的,需要价格、收入等变量进行传导,需要时间来体现。 其次,关税水平的降低并不是就减少了财政收入,因为关税水平的降低将使进口数量大幅增加,进而让内需的增加,消费、投资的提高,使得消费税、增值税的税收有所增加而抵消税收入的减少。 还有,进口产品价格的降低会导致国内价格水平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费者剩余,国民的福利会有所提高。而且进一步引入外来竞争压力,扩大对外

中国(上海)自贸区设立的背景及对房地产业发展影响

。 ” 。 。 中国(上海 )自贸区设立的背景及对房地产业发展影响 2013 年 7 月 3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幵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 体方案》(草案)。 8 月 22 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 海)自贸区的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 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 4 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 28.78 平方公里。自贸区设立带来 了新的政策红利,不其息息相关的房地产行业受益颇多。本文从自贸区设立的背景、内容出 发,着重分析自贸区对周边房地产业带来的影响。 一、中国(上海)自贸区设立背景 中国(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有着国际国内两方面的原因。国际上,自美欧自贸区谈判和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 )建立以来,这两大自贸区都丌包括中国,面对未来世界贸易 规则、格局的可能改变,中国将面临严峻的“二次入世”危险。为了缓解可能出现的危机, 在世界经济一角独善其身,中国有必要建立“属亍自己”的自由贸易区域; 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正处亍换挡关口,在国际需求疲弱及劳劢力成本升高导致产业转 秱下,严重依赖出口已明显劢力丌足,且国内市场经济效率仍较为低下,亟需经改革来谋出 路。而自贸区的设立,可以重振地方乃至全国经济,激活企业发展活力,带劢产业、产值快 速提升,有效拉劢内需和地区经济的繁荣,被称之为“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表 1:中国(上海)自贸区方案发展历程 时间 2012 年 12 月 21 日 2013 年 2 月 28 日 2013 年 3 月份 2013 年 4 月 18 日 2013 年 5 月 14 日 2013 年 5 月下旬 2013 年 7 月 3 日 会议名称或出处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 第 37 次会议 上海市政府例行新 闻发布会 李兊强在上海 召开座谈会 上海市商务委 —— —— 国务院常务会议 相关提法或表述 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该条例将亍 2013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该条例首次提出要在上海“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贸 易园区” 颁布《临港“双特”30 条实施政策》,旨在探索和实施丌同亍其他地区的特 殊体制,以调劢区域发展的积极性,增强区域发展的自主性。 会上指出,“我们要用开放扩大内需,用开放形成倒逼机制,用开放促进新一 轮改革。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为上海乃至中国带来发展红利,是中国积极主 劢对外开放的“试验田” 办公室主任邓福胜向媒体证实,上海正在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制定《上海自由 贸易园区建设总体方案》 上海自贸区项目获得国家层面立项 浦东自由贸易区试点方案经由上海市政府讨论幵肯定后,上报中央相关部门, 进入会签阶段。 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草案)

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中国使命与世界意义心得_优秀范文

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中国使命与世界意义心得_优秀 范文 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海南自由贸易港必将承担其历史使命,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开放中积极探索,为中国在推动建设开…本人为您整理了《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中国使命与世界意义心得》,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中国使命与世界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海南自由贸易港必将承担其历史使命,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开放中积极探索,为中国在推动建设开放型经济进程中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进而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完成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积极作用。 在不断推动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中国深化改革开放与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海南自由贸易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独具特色的中国模式 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新引擎,具有独特的中国模式。推进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延续的是中国以开放求发展的不变追求。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合作、发展、共赢是旗帜,平等、包容、透明是恪守准则。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多元的经济主体描绘的是世界发展的共同愿景,海南自由贸易港将成为推进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海南自由贸易港不仅仅是区域经济发展振兴战略,更是我国高质量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以及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 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主动把握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以及国内经济发展需求,进而对内地经济发展形成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这种支撑和引领作用不仅是依托其集聚投资、贸易、金融、科技、人才等领域的开放优势,而且对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形成巨大支撑和保障作用,同时也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中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触发的全球经济结构变革的重大历史机遇,为我国进一步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实现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提供创新方案。推进加快建设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将是我国新时代顺利实现高质量发展重要

自贸区下物流与供应链发展新趋势

自贸区下物流与供应链发展新趋势 当前,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中高”目标。我国物流业积极调整应对,加快转型升级,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物流运行保持温和增长。2015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超过210万亿元,可比增长8%左右;物流业增加值超过3.4万亿元,可比增长9%左右,两项指标增速与上年相比均小幅收窄,但仍然高于同期GDP 增速,处于中高速增长区间;社会物流总费用将超过9.7万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增速延续小幅回落态势;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 的比率约为17%左右,物流业发展质量和效率有所提升。中国物流景气指数全年在55%上下波动,物流运行总体趋稳。2015年,物流运行趋势仍将延续“增速减缓、结构调整”的发展态势。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物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将进入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的发展新阶段,逐步从追求 规模速度的粗放式增长转变为追求质量效率的集约式增长,从以增量扩能为主转变为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整合发展、创新驱动,逐步释放发展潜力。 一 在新的形势下,以自由贸易区建设为突破口的开放型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2014年底,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立三个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新阶段。2015年3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区改革开放方案。会议指出,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是我国经济 何黎明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北京市100045) 摘要:新形势下,以自由贸易区建设为突破口的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物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我国自由贸易区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制约物流业发展的问题。为更好地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中高”目标,自由贸易区建设必须充分重视物流业发展,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充分发挥物流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福建自由贸易区作为第二批获批的自由贸易区,在物流业发展上具有较好的基础。下一阶段,物流业为全面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速转型升级,助推产业升级和贸易繁荣,一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内引外联;二要完善服务功能,整合创新发展;三要做优产业基础,联动融合发展。 关键词:自贸区;物流;供应链;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66(2015)05-0001-04 □本刊特稿 中国流通经济2015年第5期

青岛中日韩自贸区的SWOT分析

青岛中日韩自贸区的SWOT分析 【摘要】近期,自由贸易区成为我国推进改革,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突破口。随着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青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前景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将简单介绍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并利用SWOT模型对青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对应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SWOT分析;青岛;建议 一、中日韩自贸区的构想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是在2002年的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上提出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设想中,自由贸易区内关税等贸易壁垒将逐步消除,以促进自由贸易,加强经济交流,提高中日韩三国的整体经济福利。 二、青岛中日韩自贸区的SWOT分析 (一)SWOT模型简介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是针对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4个方面的分析。SWOT分析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深入了解进而分析其内部优劣势和外部面临的机会威胁,从而针对不同的内外部要素的组合,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二)对青岛中日韩自贸区发展前景的SWOT分析 青岛是我国第二大外贸港口,在区位、环境、资源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因此,青岛是中日韩自贸区的最有竞争力的城市。在此,对青岛中日韩自贸区的发展前景进行SWOT分析。 1.优势 (1)经济实力雄厚。青岛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龙头,经济实力雄厚,2013年,青岛市进出口总额达779.12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达55.2亿美元。 (2)青岛中日韩自贸区与日韩产业互补。日本与日本的优势产业是机械制造、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相对弱势的是农业、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而是青岛的优势产业主要为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等资源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对弱势的产业为通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这就与日韩形成了良好的产业互补。

100分——形成开放发展新格局——世界高水平自贸区演变与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

1.我国在实施更加主动的对外战略时,坚持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的原则是()。(3.0分) A.国民待遇 B.出口退税 C.税费减半 D.国际待遇 我的答案:A√答对 2.上海自贸区与香港自贸区的最大区别在于()。( 3.0分) A.金融优势 B.政策优势 C.制造业优势 D.服务优势 我的答案:C√答对 3.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是()。(3.0分) A.阿联酋迪拜港自由港区 B.德国汉堡港自由港区 C.英国伦敦自贸区 D.美国纽约港自贸区 我的答案:A√答对

4.截止到2017年2月底,上海自贸试验区()以上的新设企业从事商贸业和商务服务业。(3.0分) A.80% B.85% C.90% D.95% 我的答案:A√答对 5.下列自贸区中,功能定位为“自由港型”的是()。(3.0分) A.香港自贸区 B.巴塞罗那自贸区 C.马里莱斯自贸区 D.伊斯坦布尔自贸区 我的答案:A√答对 6.1989年,在全球率先推出贸易管理电子平台贸易网的是()。(3.0分) A.香港自贸区 B.新加坡自贸区 C.迪拜自贸区 D.洛杉矶自贸区 我的答案:B√答对 7.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核心工程是()。(3.0分)

A.金融制度 B.服务环境 C.离岸贸易 D.制造产业 我的答案:C√答对 8.下列不属于世界四大自由贸易区的是()。(3.0分) A.阿联酋迪拜港自由港区 B.德国汉堡港自由港区 C.英国伦敦自贸区 D.美国纽约港自贸区 我的答案:C√答对 9.()通常被视为开放程度最高的自贸试验区,往往能成为一个地区、乃至全球高度开放和贸易枢纽的中心。(3.0分) A.自由贸易港 B.自由贸易区 C.自由贸易园 D.自由贸易试验区 我的答案:A√答对 10.下列对于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说法错误的是()。(3.0分) A.中国的自贸试验区建设要顺应全球自贸区发展趋势和加快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需要

上海自贸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3.0

上海自贸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13111037程嘉璐 13级数理经济 2013111628戴明磊 13级数理经济 2013xxxxxx 王雅婷 13级数理经济 2013xxxxxx 王竹萱 13级数理经济 2013xxxxxx 宋赟 13级数理经济 2013110422 郑伊云 13级数理经济 一、上海自贸区概述 (一)上海自贸区简介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简称上海自由贸易区或上海自贸区[1] ,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也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位于浦东境内,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该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和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七个区域。 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广东(三大片区:广州南沙自贸区、深圳蛇口自贸区、珠海横琴自贸区)、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 (二)上海自贸区建设背景 中国自贸试验区花落上海并非偶然。在国务院的期许中,上海自贸区将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上海自贸区很可能以“一国之内”自由贸易区的形式出现,它采取特殊的监管政策和优惠税收,对一国内的转口贸易、离岸贸易将有极大促进作用。 2013年3月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调研期间考察了位于浦东的外高桥保税区,并表示鼓励支持上海积极探索,在现有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如何试点先行在28平方公里内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园区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李克强所指28平方公里即为上海综合保税区范围,其中包括2005年与浙江跨区域合作建设的洋

中日韩自贸区的构建与现实意义

中日韩自贸区的构建与现实意义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贸易交流日益频繁,特别在加入WTO之后,我国贸易形势一片向好。然而,作为东亚距离最近的邻国,我国与日韩两国之间始终存在许多贸易问题,“中日韩自贸区”议案一直未实现突破性进展。今年5月底,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再次将这一课题提上日程,使我们再次看到建立自贸区的曙光。本文借此契机,站在我国角度对近年来中日韩三国贸易格局作出分析,并对未来“自贸区“的构建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中国,日本,韩国,自贸区 5月22日,中日韩三国峰会在东京召开,会后三国宣布将在2011年内完成建立自由贸易区(FTA)谈判的官产学联合研究,争取2012年启动谈判,努力在2011年内完成三国投资协定谈判。这意味着中日韩三国自贸区的研究进度将提早完成,自贸区建设进程将进一步加快。那么,我国与日韩两国共同建立自贸区意味着什么?而其中又面临怎样的挑战?这些势必成为未来我国外贸经济需要思考的问题。想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分析近年来我国与日韩两国整体贸易走势。 一、中日韩贸易形势总体平稳 近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总体态势良好,贸易总额逐年增强(如图1),特别在2011年加入WTO之后,十年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由2001年的5096.5亿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29729.2美元,翻了近6倍。尽管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额有所下滑,但2010年外贸恢复情况十分乐观,出现34.7%的增幅。 图1:2001-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国研网整理 诚如上图所示,我国外贸增长势头明显,市场潜力巨大。与此同时,根据“十二五”规划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示,我国外贸将本着“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的政策,着重提高进口数量与额度——以此不难推断,未来若干年我国外贸空间仍十分广阔。 另一方面,从横向对比来看,如图2所示,在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亚洲国家占据53%的份额,而在亚洲国家中,日韩两国贸易额分别占据19%和13%的比重,接近三分之一。从这一比重可以看出,中国对日、对韩贸易在我国目前对外贸易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图2: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额分配情况(单位:%)

上海自贸区对中国经贸发展产生的影响

上海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经贸发展产生的影响中国国务院9月27日公开印发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这个方案包括了金融、航运、专业、商贸、文化、社会六个领域的开放,29日中国(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这表明中国(上海)自贸区进入实质运行阶段,也表明中国进入了“再开放”的新阶段。中国(上海)自贸区推行的力度和速度都是让外界始料未及的。自今年3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上海调研后,在这短短半年时间破除了巨大的阻力,予以大刀阔斧的予以快速推进。中国(上海)自贸区开放涵盖的范围较宽,对比之前开放的力度也较大,目标还希望能够通过先行先试取得成功和经验后在全国范围内予以复制和推广。这都让中国(上海)自贸区和当年中国深圳一样,成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标志。换言之,中国也通过中国(上海)自贸区的建设这以标志进入了“再开放”阶段。 一、上海自贸区究竟为中国带来什么 (一)一次前所未有的“自我开放” 上海自贸区是在上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基础上的升级,在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 大服务业开放等很多方面,都将会有新的突破。一般认为,上海自贸区的升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监管理念,包括经贸和投资管理模式转变,从货物管理转变为企业管理,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二是贸易的开放度,要有与国际接轨的多元贸易模式,扩大服务业开放,尤其是金融服务业;三是政策的开放度,在贸易结算、税收优惠以及外汇政策等方面更具优势。“如此巨大而主动的自我开放,是前所未有的尝试。开放趋势面前,一切攻击都会被历史粉碎。”知名财经评论人叶檀对于上海自贸区赞赏有加。她说,以往我们名义上为了保护本土企业,实际上中国的核心技术并非靠保护得来,反而保护了落后产能与渗透到几乎一切市场领域进行审批的政府权力。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显示有关方面意识到,重商主义与权力的叠加,已经让中国市场经济举步维艰。 (二)一扇开放模式创新的“窗口” 此次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无疑是更高层次的自由贸易,比如跨国企业的资金账户管理,金融人才的交流,外资金融业务的管制放开和随之而来的服务技

自由贸易区的内涵及建设意义

自由贸易区的内涵及建设意义 摘要:在国际经济形势的变更下,建立自由贸易区成为了符合各国发展实情和适应新国际环境的必要途径。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重中之重也是要以建立自贸区来推动我国经济与贸易共同发展。为此,我国领先提议在上海设立自由贸易区,已被国务院正式批准。本文结合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分析建立和发展上海自贸区的意义,以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上海自贸区;意义;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一、自贸区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1.自贸区的内涵。贸易区可分为两类,一是全面的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更多国家或地区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在最惠国待遇的条件下,进一步开拓市场,逐步淘汰某些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改善服务的市场准入条件,投资和贸易在此范围内得到自由,从而有利于促进商品,生产要素如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通;二是狭义的自由贸易区,是指一国领土的一部分,海关对在该地区境内货物的运送实施特殊的监管政策,从而以“境内关外”为自贸区的核心。 2.自贸区发展历程。大量区域化贸易的出现主要原因是

美国与欧洲联盟等国家转移了经济合作的重心,迫使区域经济的合作急速发展,2007年为止已建立了194个自贸区并得到实施。1990年以后,国际形势的大幅度转变,我国逐渐提出发展贸易的相关战略,我国利用双边与多边相结合的贸易合作形式把我国的自贸区引领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截止到2014年,我国已与7个国家实施并建立了自贸易区,中国自贸易区的发展也将在可预见的未来里迅速飞跃。 二、建立和发展上海自贸区的意义分析 1.建立上海自贸区的原因。(1)全球贸易竞争越发严重。在深化经济过程中,发展和加强多边和区域的贸易是世界各国获得盈利而采取的相应办法。当前,美国、欧洲和日本试图替代世界贸易组织,主动对经济结构作出新创举,快速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形成一个新的贸易和服务的全球化高规格时代。我国对于新时代的游戏规则不能掉以轻心,为此我国选定上海主动打开自贸区,创建一个相互关联的交易平台和强而有力的服务制造,顺应时代的脚步。 (2)中国本身改革的需要。经济的发展严重受到我国目前的市场框架和结构的阻碍。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变更,过时和落后的管理系统需要改变,顽固不化的利益集团和既得利益需要破除。要想实现上述的任务,务必引进有号召性的国际影响力,借鉴成功的经验,“强制“改革开放。因此,我国政府通过建立上海自贸区来打造中国的“升级”经济。

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影响浅析

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影响浅析 中日韩自贸区建立将形成一个超过15亿人口的大市场。中日韩均为亚洲重要经济体,其经济总量占亚洲的约七成。中日韩都是世界前十位贸易大国,但三国间贸易额仅占三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1%左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近年来,三国贸易结构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产业内贸易快速发展,中间产品贸易所占比重大幅提升,这是三国经济联系加深和产业分工细化的反映。 从宏观层面看,宏观利益非常明显。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区内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将被取消,商品等物资流动更加顺畅,区内厂商往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市场和收益,消费者则可获得价格更低的商品,各成员经济体的整体经济福利都会有所增加。对GDP增长、新增就业有积极的拉动作用;贸易创造的效益是非常显著的,降低贸易成本,减少障碍,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地缘政治影响重大。 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教训看,建立自贸区能够有效增加内需,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此轮国际金融危机经验表明,东亚经济过分依赖美欧等外部市场是不可持续的。特别是目前世界经济前景不明,发达经济体债务问题不断发酵,中短期内

中国乃至东亚的经济可持续增长将受制于能否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从三个国家贸易结构看,建立自贸区对中国存在着切实的经济利益。第一,从中日贸易结构看,2010年,中国对日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这三类产品占比出口产品总额的65.7%。在日本市场上,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依然占有比较大的优势,如纺织品及原料、鞋靴伞和箱包等轻工产品,这些产品在日本进口市场的占有率均在50%以上。进口方面,2010年我国自日本进口的主要产品是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运输设备,这三类产品占比进口产品总额高达64.7%,其中机电产品增长十分迅速,增速达到46%。在所有自日进口商品中,贵金属及其制品的出口增幅最大,为93.7%。第二,从中韩贸易结构看,中国对韩出口排名前三位的商品为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纺织品及原料,总额为341.3亿美元,占对韩出口总额的66.2%。在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我国产品在韩国市场继续保持优势。进口方面,机电产品、光学医疗设备和化工产品是我国自韩进口的主要产品,总额达593.6亿美元,占自韩进口总额的69.9%。总体来看,中韩日分别位于产业链的低端、中端和高端,双方产品互补性和依赖性较为明显,这就为自贸区的构建提供了有利的市场基础。不难判断,建立自贸区后,中日韩相关经济指标将有

上海自贸区建立背景与战略意义

上海自贸区建立背景与战略意义 (一)探索对外开放新模式 目前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力图通过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协议)和PSA(多边服务业协议),形成新一代高规格的全球贸易和服务规则来取代WTO。但是,上述协议中国都未参与,面对未来世界贸易规则、格局改变的可能,中国将面临着的“二次入世”严峻挑战。 建立上海自贸区,在具备基础条件的特定区域实施更加开放的政策措施并承担先行试验的任务,可以积累在新形势下参与双多边以及区域合作的经验,逐步熟悉并增强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为我国与主要经贸合作伙伴谈判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如果试验失败了,由于限定范围,影响也有限;而一旦成功,就可以进一步扩大推广并全面对接整个中国经济。因此,这是新背景下全球贸易竞争的主动应对,是探索对外开放新模式的明智选择。 (二)推动国内改革“倒逼”机制形成 中国目前正处于换挡减速过弯的状态。在国际需求疲弱及劳动力成本优势日趋丧失局面下,中国已不可能长期依赖出口支持经济增长;但是国内市场经济效率仍然较低,产能过剩和能耗较高问题严重。只有通过改革,尤其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改革,才能完成经济转型升级。而目前中美投资协定谈判的分歧,也主要集中在投资准入、公平竞争、权益保护等与政府管理密切相关的领域。 建立上海自贸区,类似当年加入WTO,也就是用“开放促改革”,形成融入全球新格局新规则的“倒逼”机制。通过将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涉及的一些难点敏感问题在自贸区先行先试,能够为推进投资管理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累经验,加快国内市场经济环境建设和对接融入全球经济的进程,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三)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和推进东部地区持续发展 从2009年起步的人民币跨境使用,香港现在官方口径8000亿,实际可能有1万亿,台湾也有4000亿,但这些因为贸易需求释放的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 这一设想是在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上提出的。设想中,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是一个由人口超过15亿的大市场构成的三国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内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将被取消,商品等物资流动更加顺畅,区内厂商往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市场和收益,消费者则可获得价格更低的商品,中日韩三国的整体经济福利都会有所增加 一、自由贸易区的概念 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达成某种协定或条约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它除了具有自由港的大部分特点外,还可以吸引外资设厂,发展出口加工企业,允许和鼓励外资设立大的商业企业、金融机构等促进区内经济综合、全面地发展。自由贸易区内允许外国船舶自由进出,外国货物免税进口,取消对进口货物的配额管制,也是自由港的进一步延伸,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一种特殊的功能区域。我国的经济特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特殊经济功能区都具有“自由贸易园区”的某些特征,但目前我国尚无与“自由贸易园区”完全对应的特定区域。 中日韩自由贸易四大影响 第一,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宏观经济有促进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内需,其中,对GDP的促进作用约为0.4%,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约为1%,对投资的促进作用也约为1%。四大影响 应当说促进作用较为有限,这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关税的降低对内需的影响是间接的,需要价格、收入等变量进行传导,二是目前大量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的存在导致中国的实际关税水平大大低于名义水平。 第二,关税水平的大幅度降低并不会对财政收入产生消极影响,其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关税水平的降低将导致进口数量大幅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税率下降的不利影响;二是内需的增加,消费、投资的提高,使得消费税、增值税的税收有所增加。 进口产品价格的降低会导致国内价格水平的下降,但是影响幅度有限,CPI 约下降0.05个百分点,不会造成通货紧缩。此外,自贸区的建立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与城市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其原因在于中国一部分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会因日、韩关税水平的降低而大幅度增长。 第三,自贸区的建立对出口的促进作用约为4个百分点,对进口的促进作用约为7个百分点,有利于改善中国目前顺差过大的局面。中国对日、韩的出口获

关于全国自贸区发展运行情况比较分析

全国自贸区发展运行情况比较分析 目录 第一节自贸区行业现状及特点 (2) 一、自贸区运行现状 (2) 二、自贸区行业特点 (3) 三、四大自贸区对比分析 (4) 四、自贸区发展趋势 (5) 第二节我国各自贸区分析 (6) 一、上海自贸试验区 (6) 二、天津自贸试验区 (7) 三、福建自贸试验区 (11) 四、广东自贸试验区 (12)

第一节自贸区行业现状及特点 一、自贸区运行现状 目前我国自贸试验区包括天津、广东、福建自贸试验区。 数据来源: 图1我国四大自贸试验区 我国主要的自贸区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涵盖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014年12月,国务院决定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实施范围从最初的28.78平方公里海关特殊监管区,扩大到120.72平方公里,增加了陆家嘴金融片区、金桥开发片区、张江高科技片区。 2014年,航海自贸试验区完成经营总收入约1.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2%,其中商品销售额约12.5万亿元,增长约11.5%;航运物流服务收入约1100亿元,增长约19%。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新增45家对外直投达123亿美元。他指出,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创新外商投资审批方式,完善总部经济发展政策,外商直接投资实到181.7亿美元,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新增45家,累计达到490家。上海还推动外贸转型升级,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加快发展。

二、自贸区行业特点 (一)行业定义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政府设立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最早起源于于2013年8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试验区(Free Trade Zone 缩写FTZ):是根据本国(地区)法律法规在本国(地区)境内设立的区域性经济特区。这种方式属一国(或地区)境内关外的贸易行为,即某一国(或地区)在其辖区内划出一块地盘作为市场对外做买卖(贸易),对该地盘的买卖活动不过多的插手干预、且对外运入的货物不收或优惠过路费(关税)。 与国际上传统自由贸易区(FTA)不同的是,传统自由贸易区是多个国家一起玩,游戏规则多国共同制定;而这种方式是一国在自己的地盘玩,自己地盘自己做主,游戏规则自己制定。 (二)自贸区运行模式 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深入推进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四个领域的制度创新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验成果。其中,27项改革事项已经先后在全国或部分地区复制推广。包括境外投资备案管理制度、外商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制度、注册资本认缴制、企业年度报告公示、贸易监管、跨国公司外汇资金运营管理等事项。 自贸试验区是我国为适应全球贸易投资格局及规则标准体系新变化,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产物,是我国经济的新试验田,承载着为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的任务,同时也扮演着国家实施自贸区战略、提升区域合作水平的先行者角色。 (三)自贸区建设的成效 一是自贸区促进了与自贸伙伴贸易和投资的增长。随着与各贸易伙伴自贸协定的进一步实施,关税将不断降低或取消,自贸协定促进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增长。 二是自贸区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自贸区建成后,我国和自贸伙伴之间的市场准入条件将进一步改善,贸易和投资环境也将更加规范、透明,自贸协定的各项优惠政策降低了企业进出口的成本,有利于各方企业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是自贸区提供了更多的贸易和投资机会,带动了沿边地区经济合作。自贸

上海自贸区成立的现实意义及前景展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57369955.html, 上海自贸区成立的现实意义及前景展望 作者:缪琨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4年第20期 摘要: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更大的开放促进更深入的改革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成立背景、现实意义和前景展望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借以抛砖引玉,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探索新路径。 关键词: 上海自贸区;现实意义;展望;江苏;溢出效应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0007403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挂牌,我国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正式运营,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上海自由贸易区涵盖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港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共计面积28.78平方公里。建立上海自由贸易区,是从国内外发展大势出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1成立背景 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超过2300个自由贸易区,出口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创造超过4000万直接就业岗位,间接就业岗位6000万。印度在过去的三年批准了500多个自由贸易区,阿联酋的36个自由贸易区对拉动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迪拜,这样一个弹丸之地,设立了20多个自由贸易区,软件、汽车、金融、医药等很多行业的贸易结算中心都包含在内。自由贸易区已经在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由贸易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相关协定相互更进一步开放市场,相互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

上海自贸区成立对中国经济影响浅析

学年论文 题目:上海自贸区成立对中国经济影响浅析 院(系)别财经学院 专业金融学 班级金融112 学号110911215 姓名袁志安 指导教师房敏 二○一三年十月

本文研究了刚成立的上海自贸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上海自贸区的介绍和成立背景为切入点,与深圳改革进行比较,研究了成立后上海及周边地区经济的连锁反应,结果表明,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将会给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带来更多商机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和挑战。最后也提出了一些上海自贸区的狂想曲,希望在上海自贸区给我国经济注入新血液的同时,也能够促使中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平稳发展。 关键字:上海自贸区经济发展商机风险和挑战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ly established Shanghai FTA on China's economy, the Shanghai FTA introduction and background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compared with the reform in Shenzhen, the chain reaction,the economy of Shanghai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 was set up af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Shanghai FTA will bring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and even the whole Chinese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bring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but also facing risks and challenges.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Shanghai FTA Rhapsody, in the hope that theShanghai FTA to inject new blood of the economy of our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 also can promote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better and faster. Key words:Shanghai FTA ,economic development ,business risks and challenges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进程

一、发展进程 全球化和区域化这两大潮流合力造就了当今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三大主力板块:西欧、北美和东亚经济板块。不过,西欧有着不断扩大的欧盟(EU),北美拥有成熟的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惟有在亚洲这个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在经济协作方面一直处于一种松散、非制度性的状态,实质进程较为迟缓。而作为东亚经济最重要组成部分的东北亚国家,特别是中、日、韩三国间至今尚未建立起任何一种区域合作框架。 近年来,中日韩三国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2002年中日两国的贸易总额己经超过1000亿美元,至此日本己连续十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第二大对华投资国;中韩互为第三大贸易伙伴,2002年中国成为韩国最大的直接投资对象国,韩资在中国吸收外资中占第七位;韩日彼此间也是重要的贸易伙伴。在三国经贸关系己相当紧密的情况下,若进一步构建三国间自由贸易区,将对实现中日韩经济合作,促进东北亚经济融合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这一设想是2002年在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上提出的。设想中,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是一个由人口超过15亿的大市场构成的三国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内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将被取消,商品等物资流动更加顺畅,区内厂商往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市场和收益,消费者则可获得价格更低的商品,中日韩三国的整体经济福利都会有所增加 2001年朱镕基总理在第三次中日韩三国首脑会议上提出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得到了日韩的支持。2002年在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上提出。中日韩三国领导人首先同意开展相关民间研究。在之后的约7年时间里,中日韩三国研究机构对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进行了大量分析研究,并初步得出积极结论。 中日韩民间研究小组通过各自独立的模型测算,初步达成一致的结论:即如果提升中日韩贸易自由化程度,中日韩经济增速都可进一步提高,其中韩国受益最为明显。 中日韩均为亚洲重要经济体,其经济总量占亚洲的约七成。在过去10 年间,中日两国贸易和中韩两国贸易的结构逐渐趋同。在中日两国贸易方面,中国对日本的机械设备和电子产品的出口比重明显增加,其中很大比例是加工贸易方式,大部分为日本在华企业产品出口,属产业内和公司内贸易。而韩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也逐步从初级产品转变为工业半成品或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也日益普遍。 中日韩产业优势的不同带来自由贸易区成立的基础。相对发达的日本和韩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竞争优势明显,而中国的竞争优势目前仍主要集中于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产品上。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中日韩经济结构的调整,这种条件是否能够延续,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日韩的不利因素有哪些,如何通过制度设立将成本降至最低,都需要深入思考。 2007年3月,中日韩三国成立联合研究委员会,负责探讨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并开始进行三边投资协定谈判。2009年10月,第二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举行,中日韩领导人达成尽快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政府·企业·学界联合研究的共识。同年10月,中日韩在泰国举行的第六次中日韩商务部部长会议发表联合声明,提出中日韩将于2010年上半年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政府·企业·学界联合研究。2010年5月30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政府·企业·学界联合研究第一轮会议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中日韩领导人表示将努力在2012年前完成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政府·企业·学界联合研究。2011年11月19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日本首相野田佳彦、韩国总统李明博就中日韩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三国领导人在会谈中取得共识,要在2011年12月底完成各国对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的研究,从而尽快启动对此协议的正式谈判。2012年8月21日,为落实5月份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关于今年年内启动三国自贸区谈判的共识,中日韩三国代表团在青岛举行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第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