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梳理知识分享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梳理知识分享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梳理知识分享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梳理知识分享

《公共关系学》知识

点梳理

《公共关系学》

通过本课程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理解并掌握一些重要概念;培养较好的公关意识,运用所学的理论观察、分析公共关系现象和公关案例;了解公关实践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第一章公关是什么

1. Public Relations (PR)

2. 关于公关定义的各种表述: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格鲁尼格

竭尽全力用符号控制某些环境、控制评估态度和形象,以及相关公众和客户的过程,是一种说服性的传播活动。——米勒

公共关系是由为达到与相互理解有关的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各种有计划的沟通联络所组成的,这种沟通联络处于组织与公众之间,既是向内的,也是向外的。——詹夫金斯公共关系的开展应该试图在顾客、供应商和政府官员的心中塑造良好的公司形象。——福特

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管理职能,它建立并维护一个组织和决定其成败的各类公众之间的互惠互利关系。——卡特里普

公共关系是组织-公众-环境系统的关系生态管理。具体说,就是社会组织运用调查研究和对话传播等手段,营造具有公众性、公开性、公益性和公共舆论性的关系生态,以确保组织利益和公共政策的和谐。——陈先红

3. 共同元素:组织、公众、管理、沟通、传播、关系。

4. 公共关系是组织或个人通过各种传播方式与各类利益相关者开展的关系管理。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演变

要点:

?公共关系起源于美国,由于便士报的兴起,以马戏团老板巴纳姆为代表,信奉“公众要被愚弄”的主

张,激起了新闻界的“清垃圾运动”,由此成为现代公共关系的导火索。

?艾维·李是现代公共关系职业的创始人,他提出“公众要被告知”的宣传主张,提出“原则宣言”、

“说真话”、“公共关系动力来自最高层”等思想,被称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爱德华·伯纳斯是现代公共关系学之父,是第一个理论家兼实践家,发展“投公众所好”的思想。卡

特利普和格鲁尼格对当代公共关系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20世纪80年代,中国公共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70年代末至80年代导入期;90年代即实践

期;2000年以后的快速增长期。

一、公共关系的兴起和发展

1. 古代公关活动:陈子昂一夜成名

2. 巴纳姆时期的公关活动

巴纳姆与百利马戏团的老板,宣传之父、世界上最伟大的表演家。

“他的去世使我们损失了一个古典人物,而他的名字早已经成为欢乐的代名词,并将一直维持下去,直到人类再也无法从游艺活动经理人的宣传喜剧中得到乐趣――而这是善意欺骗与乐于被骗的无害喜剧。”——《泰晤士报》

制造特点、制造话题,提高知名度;

愚弄、欺骗、操纵

追求私利,漠视公众利益,“让公众见鬼去吧”

核心思想:公众对(真相及)其运作知道得越少,公司的效率和利润就会越高,(公众)的社会作用就会更大

3. 艾维·李与公共关系的职业化

现代公共关系之父,创办第一家公共关系公司:“派克和李公司”(宣传顾问事务所),标志现代公共关系的诞生和公共关系的职业化。

核心思想:公众必须被告知—向公众讲真话

背景:扒粪运动

《原则宣言》:“这不是一个秘密的新闻处。我们的全部工作都是开诚布公的。我们的目的是提供新闻。这不是一个广告公司,如果你认为我们送到你们企业办公室的文件资料有任何不准确的话,请不要用它。我们文件资料务求准确。我们将尽快地提供有关任何受到处理的主题的进一步细节,而且,任何主编在其直接核对任何事实的陈述方面都将愉快地得到我们的帮助……简而言之,我们的计划是代表企业公司和公共机构坦率地并且公开的向美利坚合众国的新闻界和公众提供迅速和准确的信息,这些信息涉及到公众感到值得和有兴趣知晓的有关主题。”

4.伯纳斯与公共关系的科学化

现代公共关系学之父,撰写了第一部公关专著,开设第一门公关课程,从事公关职业80多年,实践家+理论家

核心思想:投公众所好

企业不仅要被社会公众所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了解社会公众,并投其所好。

公共关系顾问该做的事情,也就是将客户的个人利益,与社会群体的公众利益加以混合。

公关顾问的能力,必须能够在民意还没有精确成形的时候,先行探测出这个模糊的倾向。

5. 公共关系的学科化与国际化

(1)学科化

1948年,美国最具权威的公共关系组织——美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协会制定了行业法规——“公共关系人员职业规范守则”,标志着公共关系职业格局在美国的的确立。

1955年,美国有28所学校设置了“公共关系”专业,66所学校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其中有许多设在新闻学系,这表明新闻学系仍是公共关系教育的大本营。

1978年,全美国已有292所大学教授“公共关系”。其中10所大学设立博士学位,23所设硕士学位,93所设学士学位,这表明公共关系教育开始走向高层次。

80年代公共关系教育开始纵向发展,出现了企业公共关系,政府公共关系、新闻界公共关系等行业公共关系教育。

(2)国际化

公共关系在美国兴起,20年代后期开始普及。

1926年,英国成立了第一家正式公共关系机构——皇家营销部。

二战期间,西欧各国开始重视公共关系。二战后由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际贸易的频繁,公共关系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1950年,英国公共关系协会(IPR)成立于伦敦。该会现在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职业公共关系组织,拥有5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名会员。

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IPRA)在英国伦敦成立。第一批会员包括欧、美、亚、非各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公关协会的成立,是现代公共关系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1969年,英国公共关系顾问协会(PRCA)成立。

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公共关系在二战以后由美国传入。1947年3月,美军进驻日本后,强迫在日本各级县政府设立公共关系办公室。1949年,盟军教育主管J·F·沙利旺先生齐集日本地方政府官员、广告业人士100多人,在东京举办历时三个月的公共关系讲习会。

(3)代表人物

卡特利普与公关理论研究

弗兰克·杰夫金斯与英国公共关系研究

格鲁尼格与卓越公关理论

6. 总结

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

美国——欧洲——世界

愚弄公众——告知公众——投公众所好

追逐私利——共赢(企业社会责任)

不对称传播——双向对称传播

二、中国公共关系的兴起和发展

1.导入期(70年代末-80年代)

(1)1984年:中国现代公共关系元年

1984年,美国伟达公关公司在北京成立办事处;

1984年,广州白云山制药厂成立公关部,这是大陆第一家企业公关部门。

(2)1984年之前:初见

(3)80年代中后期的第一轮“公关热”:讲座热、培训热、出书热

(4)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脱轨与异化,公关的声誉陡转之下

职业形象危机

职业合法性危机

2. 实践期(90年代):第二轮公关热

公关工作开始从宣传接待型走向咨询策划型

案例: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活动

3.增长期(2000年以后)

2000年,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正式的职业获得国家劳动保障部的官方认可。国家劳动保障部将公关职业编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并组织编写了一系列部颁教材。

申办奥运会、举办奥运会、世博会、包子公关……

市场规模:从2000年的15亿元人民币,到2005年的60亿元,再到2010年的210 亿元,2012年的303亿元

4. 公关教育

1983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把“公共关系学”作为大学本科课程列入教学计划;

1987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把公共关系列入行政管理、工业经济、企业管理、旅游经济、市场营销、广告学、新闻学等专业的必修课;

1994年中山大学正式创办公共关系学学本科专业,标志着我国公共关系学科教育地位的确立;

2005年,全国已有约300所高校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里,公共关系学被正式列入专业目录;

2013年12月21日,中国第一个公共关系博士点在华中科技大学诞生。

第三章公共关系的一般原理

要点:

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公共性”,具体表现为:公众性、公开性、公共舆论性、公益性。

?公共关系的三大基本特征是:说真话、做善事、塑美形。

?公共关系的主要功能是:说服、倡导、咨询和管理。

?公共关系与新闻、广告、营销的概念辨析。

一、公共关系的属性

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公共性(第三方立场、关系居间者)公众性——公关的对象属性

公开性——公关的手段属性(好事要出门,坏事要讲清)

公共舆论性——公关的内容属性(观点的倡导者)

公益性——公关的伦理属性(组织良心、企业社会责任)

二、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

说真话——有效公共关系的必要条件

做善事——积极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

塑美形——成功公共关系的追求目标

三、公共关系的主要功能

(1)说服

改变组织或者公众的态度和行为

制造舆论(防御性引导、扭转、建设性创造)

(2)倡导

倡导一种理念

倡导一种文化认同

(3)咨询(决策参谋)

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第三方立场、公共利益)

为决策提供信息咨询(边界扫描者)

(4)管理

战略管理(战略环境、目标、公众、任务)

信息管理

传播管理(传播原则、创意思想、传播方式、传播策略)

关系管理(组织-环境-公众)

声誉管理

议题管理

危机管理

活动管理(策划、组织、实施、评估)

四、公共关系的辨析

(1)新闻与公关

公关是新闻的重要消息来源(信息补贴)

以“事实”为基础,“说真话”

角色定位:信息提供者 VS 观点倡导者

工作范围:有交叉但不同

传播渠道:新闻媒体 VS 各类媒介

(2)广告与公关

工作目标:买我 VS 爱我

工作范围:传播活动 VS 传播管理、关系管理、声誉管理、危机管理……

目标对象:消费者 VS 各类利益相关者

传播手段:艺术夸张 VS 用事实说话;付费传播 VS 付费/免费传播(3)营销与公关

工作目标:推销产品和服务,增加利润 VS 树立良好形象,培养良好关系,节约成本工作范围:围绕产品的设计、研发、定价、销售、管理等环节展开 VS 围绕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展开,范围更广

目标对象:消费者、目标市场 VS 利益相关者

(4)人际关系与公关

关系性质: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VS 组织-公众-环境关系

维护关系的目的与手段:私 VS 公(公共、公开)

第四章公共关系工作

要点:

?公共关系工作的类型可分为:日常型公关、策略型公关、战略型公关、危机型公关。

?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关进入决策层、全员公关、两面提示、双向沟通、互惠互利、开拓

创新。

?公共关系的主体包括国家、组织(营利性、非营利性组织)及个人。公共关系人员有四种角色:专家

诊断者、传播服务者、问题解决者、传播技术专家。

?公共关系的对象是内外部的各类利益相关者,包括合作者、威胁者、联盟者。

一、公共关系工作类型

1. 常规型公共关系(常规性宣传、关系的日常维护)

性质:技术性初级公关

内容:对组织-公众-环境关系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内部员工、股东、消费者、媒体记者、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各类利益相关者)

形式:定期的股东大会、顾客回访、组织文化宣讲、向新闻媒体提供稿件、出版刊物(自媒体)

核心能力:人际沟通、写作、活动执行

2. 策略型公共关系(服务具体目标的创意活动策划与传播)

性质:传播创意型中层公关

内容:为了实现某时期某具体目标进行的活动创意与传播策划

形式:新产品上市、周年纪念、路演、大型公益活动

核心能力:创意能力、传播能力、活动执行能力

3. 战略型公共关系(战略咨询、确定方向)

性质:咨询策划型的高层公关

内容:为组织发展出谋划策、指点迷津

形式:组织竞争战略、品牌战略、CIS战略

核心能力:研究能力、咨询能力、决策能力

CIS企业识别系统/企业形象战略(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MI(Mind Identity)理念识别:心(企业使命、核心价值观、经营哲学、行为准则)

BI(Behavior Identity)行为识别:手脚(内部—规章制度、员工行为;外部—产品、传播活动)

VI(Visual Identity)视觉识别:脸(基本要素—企业名称、标志、标准色、吉祥物;应用要素—服装、包装、环境……)

4. 危机型公共关系

危机公关:危机爆发之后,运用各种公关手段与各类公众进行沟通,控制和弥补危机主体的形象与声誉损失。

形象修复策略——威廉·班尼特(William Benoit):

(1)否认:简单否认、转移指责

(2)逃避责任:正当回应、无力控制、意外、良好意图

(3)减少敌意:强化支持(良好记录)、最小化危机、区别化、超脱、反击、补偿(4)亡羊补牢:采取措施避免以后类似事件的发生

(5)自责:道歉、忏悔、寻求公众的宽恕

二、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原则

公关进入决策层

全员公

两面提示

双向沟通

互惠互利

开拓创新

三、公共关系的主体

(1)公共关系主体的类型:个人、组织、国家

(2)公共关系机构:公共关系部门、公共关系公司

(3)公共关系人员的角色定位与基本能力

专家诊断者:以“外脑”的身份,站在经营者的立场上,从战略高度,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解决方案,他们是战略管理专家,具有统观全局和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无须太听从管理层的指示。

传播服务者:传播专家,主要职责是通过开展一些策略性的传播活动,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双向传播的畅通性

问题解决者:不同于专门的诊断者,他们与组织的其它管理者合作共同界定问题,并指导其它管理者运用一种合理的解决问题程序来解决问题,相当于项目专家。

传播技术专家:主要职责是撰写和发布新闻稿,处理媒体联络,开发网站内容,不参与管理决策,但负责向员工和新闻界进行解释。

四、公共关系的对象

利益相关者

内部(员工、股东)、外部(社区、媒体、政府、消费者、经销商……)合作者(员工、股东、供货商)、联盟者(社区、政府、媒体)、威胁者(竞争者、压力集团)

第五章公共关系传播

要点:

?公共关系的传播策略包括:政治公关、热点公关、文化公关、公益公关、体育公关、名人公关。

?公共关系传播的工具包括人际传播、新闻传播、网络与新媒体传播、专题活动等。

一、公共关系传播策略

政治公关

热点公关

文化公关

公益公关

体育公关

名人公关

二、公共关系传播工具

人际传播/口碑传播

大众媒介传播/新闻传播

网络与新媒体

专题活动

第六章公共关系程序(研讨课)

一、调查研究

二、制定目标(信息影响、态度影响、行为影响)

三、传播实施

四、结果评估

公共关系学重要知识点汇总

一、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公关室一个组织为了塑造良好形象,以传播沟通为手段,对公关关系的一种持久的策略活动。 社会组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和社会集团。 公众:指与特定的公关关系主体相互联系、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关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传播:指的是人类社会中的信息传递、收受、交流、分享与沟通的过程。 人际传播:指的是个人与个人间一对一直接的信息交流沟通方式。 大众传播:传播者借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出版物、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将大量复制的同一信息,传播者分散的社会大众。 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以及组织社会影响的广度,它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 美誉度:是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欢迎、接纳、信任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 名誉度:社会组织所获得的特定荣誉,这种荣誉代表着一种既定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组织形象: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媒介在公众心目中的一种综合反映,亦即公众对组织的全部看法和综合评价。 公关策划:社会组织公关人员为了实现某一公关目标或解决某种公关问题,对即将开展的公关工作进行主题构思,方案设计,策略谋划的思维运作过程。 礼仪: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并得到共同认可的各种行为规范,它是以一定的程度方式来表现律己,敬人的行为。

二、简述题 (一) 1、人类早期的准公关的表现及特点? 政治生活中:告知、劝服、宣传意识及其实践活动;民心、民众、舆论意识及其实践活动;联盟和危机意识及其实践活动 经济生活中:交流意识;招牌意识 人们日常交往中:形成了以人和修睦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处理观念体系 表现:自觉程度上:明显自发性,盲目性 其发挥作用的社会领域和规范:带有强烈政治色彩,伦理色彩 2、现代公关兴起的主要原因?社会历史条件? 主要原因:现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公关提供了现实的土壤、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是公关发展的政治前提、现代传播的长足进步为大规模开展公关提供了技术手段。 社会历史条件: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现实土壤)、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政治前提)、现代传播的长足进步为大规模开展公关提供了基数手段 2、试论公关在我国兴起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公共关系事业的兴起奠定了客观基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为公关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3、你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对不对,为什么? 这种观念是片面的,a.一个产品本身质量好,有很多消费者会主动的选择它,但是并不能使效益达到最大化,如果想要达到更好的效果,对该产品进行必要的公关宣传活动是必不可少的,b.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与人,公司企业之

公共关系学复习要点(整理版)复习课程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公共关系的涵义。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运用信息交流的手段与其相关公众之间取得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的一种管理活动; 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这种管理职能的本质属性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管理对象是“信息”、“关系”、“舆论”、“形象”这些无形的资产;管理手段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传播沟通手段;管理目标是调整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提升组织无形资产的价值,从而使组织整体资产增值; 公共关系重在“关系”,这种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不同于其他具体的社会关系,与其他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相伴随 2、公共关系学中“形象”的内涵 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一个组织社会形象体现了它的社会关系状态和社会舆论状态。公共关系是一种以塑造组织形象为己任的传播管理艺术。 形象的意义: 首先,“形象”其本质是重视组织信誉。 其次,公共关系将建设和完善组织形象的内涵放在第一位,然后才是形象的外观。 再次,公共关系塑造的是组织的整体形象。 最后,公关形象是通过组织的传播活动去影响公众的观念和态度而形成的。 拓展:并说明组织形象有哪些层面构成。 组织形象即组织的实际状态和行为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反映,亦即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对组织实际状态和行为的认知和评价。这种认知和评价体现为组织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由以下八个层面构成: (1)组织的产品形象(2)组织的管理形象(3)组织的人员形象,即公众对组织的人员所形成的认知和评价(4)组织的环境形象(5)组织的文化形象(6)组织的社区形象(7)组织的标识形象(8)组织的媒介形象。 2.公共关系观念应该包含哪些观念?这些观念的内涵是什么? 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包括: (1)形象观念,表现为主体在决策和行动中高度重视自身的声誉和形象投资、形象管理、形象塑造,将信誉和形象视作组织的无形资产、无形财富,把树立和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 (2)公众观念,表现为领导者和管理者高度重视公众的利益,将公众的意愿作为决策和行动的依据,将符合与满足公众的要求作为组织的价值追求,并以此作为制定组织的经营方针和管理政策原重要原则。(3)传播观念,表现为经营者和管理者强烈的传播意识和沟通欲望,自觉地利用一切传播的机会和传播媒介去影响公众、引导公众和争取公众,并善于运用双向沟通的方法去赢得公众的理解、信任与好感。(4)协调观念,表现为善于调节、平衡和统一各种不同的关系、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要素,努力在矛盾中求和谐,在动态中求平衡。 (5)多赢观念,表现为将平等互利、追求多赢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将自身的发展与对方和他人的发展联系起来,通过协助对方、满足他人来争取多方的共同利益。 (6)服务观念,则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奉献精神,用服务去赢得好感和信誉。 (7)危机观念,防患于未燃的意识.指在组织发生形象受损或预测到即将发生危机时,组织所采取的一系列与社会公众积极沟通、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公共关系的传播沟通的管理活动。 除此之外,公共关系观念还包括现代的信息意识、整体意识、社会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等等。3.何为媒介公众? 媒介公众指新闻传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如报刊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编辑、记者。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doc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管理职能。社会组织主要通过自身形象设计、双向信息传播和广泛的社会 交往,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并达成和谐的交往状态,为自身事业的发展创造最佳的社会环境,实现组织既定目 标。 是公众对于社会组织的总体评价,是社会组织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 1. 特征与风格(内在、外在) 2?知名度与美誉度 3? 组织形象定位 1. 组织形象的主客观两重性 2. 组织形象的多维性 3. 组织形象的相对性 4. 组织形象的相对稳定性 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公共关系活动现象及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 学科包括:1?公共关系理论 2?公共关系实务 3?公共关系发展史 学科性质:以公共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边缘、新兴的应用学科。 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主体)、传播(公共关系的手段)、公众(公共关系的客体) 是指由一定的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围绕一定的目标聚合而成的社会结构或团体。 1. 互利性 2?营利性(经济组织) 3?服务性 4? 公益性组织 是指个人、组织、社会之间信息的传递、接收、交流分享与双向沟通的过程。公共关系传播是指传播双方通过 一定媒介,使信息达到交换、融解。 1. 确定对象 2.拟定内容 3.安排具体形象 4.选择媒介 5.反馈效果 1. 有利于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 2.有利于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 公共关系的工作既包括与它有关系的组织内外的个人,也包括与它有关系的其他社会组织。 2. 传播的效能性 4.社会组织、传播、公众的统一协调 1.社会组织的主导性 3.公众的权威性

< 一 >、中国古代: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公共关系萌芽。 中国古代的公共关系思想以“礼之用,和为贵”为特征 (1) 在观念认识上,重视民众舆论,强调 “仁者” 爱人。 (2) 在行为规范上,讲究 “礼”、“信”。“礼” 就是行为的方式和沟通的手段,其核心是互敬、平等和谦和。 “信”强调知行,言行合一。 (3) 在交往方式上注重 “人和、平等、谦让”。 (4) 讲究语言传播的经验和技巧。 <二 >、古代西方: 古代西方注重现实的处理。 古希腊人对于沟通技术非常推崇。 1. 东西方人类历史上统治者都重视宣传舆论。 2.东西方社会发展中,都重 视沟通与交往。 3.早期公共关系活动零碎而不成体系。 4.20世纪初,公共关系随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和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1 .萌芽阶段(巴纳姆时期): 代表事件: 便士报”、 报刊宣传运动” 代表人物:菲尼斯 泰勒巴纳姆 19世纪30年代,美国报界以《纽约太阳报》为首引领了一场 便士报”风暴。 从此美国报纸由贵族化走向了大众化。 报刊大众化引起政府部门及各类巨头的高度重视。 在巴纳姆时期,践踏公众利益的卑劣行为,损害了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完全违背公共关系的诚信宗旨,是美国 公共关系史上不光采的一页。故历史上称为“反公共关系时期” 、“公共关系的黑暗时期”。 2 .产生阶段(艾维李时期)|: 代表事件: 揭丑运动”(又称 扒粪运动”清垃圾运动”)。 代表人物:被尊为 公共关系之父”的艾维李。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1%的人,占据财富的 54%。 资方非人性化”的行为导致社会环境的严重恶化。 1. 以事实为依据 3. 立足于有效沟通 1. 认清沟通的公众对象 3. 立足于有效沟通 1?行为主体:组织机构。 4. 本质:双向的信息交流。 2?以沟通为手段 4?坚持对社会负责的原则 2?明确沟通的主要目标 4?真诚是公共关系人员的信条 2.沟通对象:相关公众。 3?工作手段:传播沟通。 5.目标: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可变性 3.复杂性和多样性

【优质文档】科举各级考试知识点

科举各级考试 第一级考试叫院试,考取的入府、州、县学,称为生员、秀才、童生,其中成绩好的享受国 家的廪膳补助,称为廪生。 第二级考试叫乡试,每三年一次,秋季在各省城举行,凡本省秀才和监生均可考试,考中者 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第三级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在乡试后一年的春天,各省举人可以参加,考 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第四级考试为殿试,由皇帝主持,取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依次 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明清科举考试流程表 历朝科举制度一览 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特别重视选拔人才,设立御史府,每年都取进士补充国家的人才库。一次李世民私自去视察御史府,看到许多新考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其实,关于人才选拔,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筛选的方法。 秦朝以前: 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 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 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 汉朝: 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 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三国——两晋: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唐朝: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

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 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 前者难,后者易)。 宋朝: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但后期导致选官过冗过滥。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 明朝: 明朝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会试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 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 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 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 题名。 清朝: 清朝开始沿用明朝科举制度。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科举 制度发生改变。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同时,应康有为等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 题。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 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科举制常用术语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 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 茂才等。(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 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公共关系学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 ??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一)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 (二)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 (三)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 (四)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 (五)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简述) 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包括了一部分人际关系 从方法上看,公共关系实务也包括了人际沟通的技巧,即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说服技巧。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论述) 1.从主体上看,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行为主体仅是个人。 2.从对象上看,公共关系的对象是与组织相关的所有公众及其舆论,而人际关系则包含许多与组织无关的私人关系对象。 3.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管理活动与职能,处理的是组织事务和公众事务。 4.从方式上看,公共关系十分强调运用公众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方式作远距离、大范围的公众沟通,人际关系则比较局限于面对面、个体对个体的交流方式。 ??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的联系。(论述) 人群关系主要是指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内部关系是公共关系的基础,与内部公众沟通,协调内部关系也是公共关系实务的重要内容。 ??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的区别(论述) 1.公共关系不局限于组织和群体内部的传播沟通,还包括大量的外部关系,要面对复杂的社会公众环境。 2.公共关系不局限于管理现场直接面对面的群体关系和个人关系,还需要特别关注不直接见面的、远距离的公众沟通,并十分重视公众环境的长远变化和发展趋势。 虽然公共关系和人群关系同属于组织关系范畴但它比人群关系的内容更复杂,范围更广阔。 3.“人际关系“和”人群关系“均侧重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角度来探讨人和人的关系,而公共关系则从信息传播沟通的角度研究人和人的关系。 人群关系论是人际关系学在组织应管理中的用;公共关系学又是人群关系论的进一步发展。 ??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 (一)公共关系适应了对外开放的需要 (二)公共关系适应了体制改革的需要 (三)公共关系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公共关系适应了安定团结、社会稳定的需要 ??辅助决策(辅助决策职责-简答:练习) 1.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2.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公共关系的决策咨询作用还表现在为决策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提供各种社会信息,完善各种公众咨询渠道,开辟各种信息来源,包括广泛的外源信息和及时的内源信息,并根据决策目标将各种信息整理、归类、分析、概括、提供给最高管理层或各个专业部门作为决策的客观依据。 3.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 4.从公众关系角度评价决策效果 ??传播推广(公共关系的宣传职责?问答:练习) 公共关系在组织经营管理中发挥宣传推广的作用,即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将组织的有关信息及时、准确、有效地传播出去,争取公众对组织的了解和理解,提高组织及其产品、人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组织创造良好的公众舆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主要表现在:

标准预防考核知识点

标准预防知识学习材料 标准预防概念: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防护基本特点 1、强调双向预防: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 2、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3、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4、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隔离措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严格执行洗手与手消毒制度。 3、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粘膜的防护。 二级防护:适用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留观室、隔离区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并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2、进入隔离区和专门病区的医护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粘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医护人员。除二级放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防护要求 1、基本防护:适用于病人的一般诊疗护理工作。 防护对象: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的所有医,护,技人员。 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 流程:洗手—手消毒—戴帽子—戴口罩—穿工作服。 2、加强防护:适用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接触感染性或传染性病人。 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护人员,传染病流行期的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SARS病区的工作人员;转运疑似或临床诊断传染病的医护人员和司机。 措施: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 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 防护镜:有体液或其他污染物喷溅的操作时。 外科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 手套:操作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或破损皮肤黏膜的操作时。 面罩:有可能被病人的体液喷溅时。 鞋套:进入传染病区时。

公共关系学-在线作业_A答案(90分)

公共关系学-在线作业_A 最终成绩:90.0 一 单项选择题 1. (5.0 分) 绝不能改动 恒久适用的 不断进行修改 不能轻易改变的 知识点: 用户解答: 不能轻易改变的 2. (5.0 分) 行为上 目标上 方向上 思想上 知识点: 用户解答: 行为上 3. (5.0 分) 情况交流 所谓公关策划的计划性,是指经过精心策划的方案,在通常情况下,是( )。 公关管理过程的行动战略,往往包括一个组织在政策程序,产品、服务和( )的变化。 行动战略要注重组织内部的( )。

和谐程度 调整和适应 矛盾处理 知识点: 用户解答: 调整和适应 4. (5.0 分) 计划 决策 枢纽 决定 知识点: 用户解答: 决定 5. (5.0 分) 人际关系 意见领袖 组织传播 企业文化 知识点: 用户解答: 意见领袖 6. 传播学学者十分重视“把关人”在信息传播过程的( )作用,认为这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普遍现象。 人们在进行传播时,千万不可忽略( )的指导作用。

(5.0 分) 相互信任 和谐、协调、互谅互助 平等互助 互利互惠 知识点: 用户解答: 和谐、协调、互谅互助 7. (5.0 分) 从实际出发 联系主管部门 立足于全局 遵从自我需要 知识点: 用户解答: 立足于全局 8. (5.0 分) 调查研究 公关实施 公关策划 公关评估 公关实务活动的目的是在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一种( )的关系。 在公关策划中既要( ),顾及其他部门,又要与组织的整体公关活动保持协调。 ( )是公关四步工作法的灵魂与核心。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00182)

公共关系学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其目的是建立一种与这些公众互相信任的关系。 公共关系状态:是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活动是指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公共关系观念(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服务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管理和行为准则。 公共关系具有的五个基本要素: 1、) 2、 3、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 4、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 5、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 6、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 7、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公共关系相关概念: 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 * 公众——公共关系的对象; 传播——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和方式; 关系——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 舆论——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态度; 形象——组织在公众中的认知和评价; 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人群关系——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 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时间——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亚力士多德《修辞学》 巴纳姆时期——神话与欺骗制造假新闻“清垃圾运动” 艾维李(公共关系之父)时期——公共关系职业化 爱德华·伯尼斯时期——公共关系科学化《公众舆论的形成》,爱德华·伯尼斯公共关系思想重要特点是“投公众所好”主张 公共关系操作中的若干范畴:交际、宣传与新闻、广告、营销推广、公共事务、游说、开发、论题处理、危机管理 公共关系的五大功能:收集信息、辅助决策、传播推广、协调沟通、提供服务; .

公共关系学简答及答案整理

一、一个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什么必须注重社会整体效益? 1)现代社会使组织(或企业)处在一个全面开放的社会关系之中,组织的各项活动不仅与组织自身关系重大,而且与社会各界都有必然的联系。2)社会公众不仅要求企业向他们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还要求企业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精神文明效益。3)如果企业轻视后者,就会引起社会公众的反感,甚至危及企业的发展。因此,任何一个组织(或企业)必须注重社会整体效益。4)社会整体效益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效益、社会生态效益和精神文明效益。 二、说明公众分类方法的作用和意义。 1.对复杂多样的公众进行必要的分类,把握其内在的规律是每个公共关系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公关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2、对复杂多样的公众进行科学的分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体现在:(1) 对公众进行分类,是每一个公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开展公关工作的出发点,是提高公共关系活动效率的重要保证。(2)能帮助社会组织更好地认识公众的特征和共性,认识公众的多变性,重视与公众的关系,使社会组织的政策和活动能顾及到各方面公众的利益,做到内外兼顾。内求同心协力,外求和谐发展,为组织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3). 能帮助社会组织清晰地把握每一类公众的特征.有针对性、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展公关工作,有助于与各类公众更好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建立起良好的情感关系。 (4)能帮助社会组织了解和掌握公众的变化趋势。公关人员应随时了解不同的公众的相互转化情况,并对这种变化趋势作出恰当的预测和估计,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公关工作,使组织立于不败之地。 三、为了使公关策划不断创新,有哪些思路(请举出实例)可供借鉴? 答:(1)大胆设计,敢于开创前人没有发现的新形式。(1分)例如1993年,香港奥美广告公司为杭州西泠冰箱厂设计的公关广告,买下了上海文汇报第一版的整个版面,创造了新中国报刊史和广告史的第一次,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2)移植与再造相结合。从事公关工作的人员,在教科书上,报刊杂志上,或道听途说其它公司的先进经验,只要本地区尚无人使用,就可以大胆借鉴,移植使用。(3)角度转换,逆向思维,寻求突破。许多常规的公关活动样式立意虽好,但因多次被采用而失去了新意。如一般的厂庆、店庆活动都是盛大集会,但安徽的合肥百货公司却在40周年庆典之际,开展了百日监督活动,请顾客监督服务质量,多提宝贵意见,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4)排列组合,以旧翻新。其它组织或自己曾经搞过的活动形式,经过转换顺序,变换形式的方法,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你认为良好的员工关系对企业有什么意义? 1、员工关系是指在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人事关系,其具体对象包括全体职员、工人、管理干部。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内部公众,是内求团结的首要对象。良好的员工关系可促使企业的决策及行为能充分体现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共同利益,能反映双方的愿望和要求,能说服员工将个体利益目标追求寓于企业整体利益目标之中,达成双方的相互信任与合作关系。 2、员工是形成组织力量的主体,是企业创一流产品或服务的主力军,是塑造和推销组织形象的积极因素。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企业需要通过员工的认可和支持来增加内聚力;第二,企业需要通过全员公共关系来增强外张力。五、说明处理危机的原则性要求及程序。 1承认危机的爆发,并尽快可能精确地确定它的各种因素。2建立管理班子所有成员一致认同的、现实的工作目标,并对新闻媒介对问题发生所给予关注负效应给予充分认识,对新闻媒介关注组织解决问题正效应的局限性能够客观地分析.3建立紧急问题委员会和特别工作组来处理危机。4确认有关持批评态度的公众,建立与他们进行沟通联络的计划。5与新闻媒介保持密切的沟通关系,使其正确地理解危机发生的过程及处理危机的指导思想、方法手段等。6组织面对着危机问题的解决,仍要不屈不挠、持续不断地努力校正以往的记录。

普通逻辑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引论 课程内容(一)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二)学习逻辑的意义 1.为人们获得新知识建立合理、坚实的基础平台; 2.帮助人们提高推理能力; 3.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 4.有利于进行合乎理性的人际交流。

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一)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1.识记: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2.领会:推理的有效性。 3.简单应用:应用实例证明一个推理形式的无效性。(二)学习逻辑的意义 领会:学习逻辑的意义。

第二章概念 课程内容(一)概念概述 1.什么是概念 2.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二)概念的种类 1.空概念、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2.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3.个体概念、性质概念和关系概念 4.正概念和负概念 (三)概念间的关系 1.同一关系 2.真包含关系 3.真包含于关系 4.交叉关系 5.全异关系 (四)概念的概念与限制 1.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 2.概念的概括 3.概念的限制 (五)概念的定义 1.什么是定义 2.定义的方法 3.定义的种类 4.定义的规则 5.定义的作用 (六)概念的划分 1.什么是划分 2.划分的种类 3.划分的规则 4.划分的作用

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识记:(1)概念。(2)概念的内涵。(3)概念的外延。 2、领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识别某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概念的种类 1、识记:(1)概念分类的不同依据。(2)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2、领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识别某个概念属于何种概念。 (三)概念间的关系 1、识记:(1)概念外延间的五种基本关系。(2)两个概念之间的属种关系。(3)概念外延间的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2、领会:识别给定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四)欧拉图 1、识记:(1)如何使用欧拉图表示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五种关系。(2)如何使用欧拉图表示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2、领会:判定表示若干概念外延之间关系的欧拉图是否正确。 3、简单应用:用欧拉图表示若干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4、综合应用:从给定的条件出发,推出指定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并使用欧拉图表示出它们外延之间的关系。 (五)概念的概括与限制 1.识记:(1)概念的概括。(2)概念的限制。 2.领会: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 3.简单应用:分析并确定某个具体的概括或者限制是否正确。 (六)定义 1、识记:(1)定义。(2)定义的结构。(3)属加种差定义。 2、领会:(1)定义的方法。(2)定义的种类。(3)定义的规则。(4)违反定义规则的逻辑错误。 3、简单应用:(1)运用有关定义的知识分析具体的定义是否正确。(2)判定一个对象是否属于某递归定义概念的外延。 (七)划分 1、识记:(1)划分。(2)划分的要素。 2、领会:(1)划分的种类。(2)划分的规则。(3)违反划分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 3、简单应用:运用有关划分的知识分析具体的划分是否正确。

公共关系学重点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重点复习资料 知识点概述: 1、公共关系的状态: 即一个组织及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态和舆论状态。它既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也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结果。 2、公共关系活动: 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式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3、公共关系观念: 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4、如何理解PR 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传播沟通关系”,一种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一门组织的“传播管理学科”。组织及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5、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一是文化心理——由“理性”转向“人性”;二是社会政治——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三是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四是物质技术——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正是由于20世纪人性文化的兴起,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和大众传播技术的日趋普及及提高等诸方面因素的滋生及促成,才使公共关系这门崭新的学科脱颖而出。

6、“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 “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是卡特利,普和森特两人在其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论述的,就是在公共关系的目标上将组织和公众的利益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方法上坚持组织及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及沟通。 7、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包括: 收集信息、辅助决策、传播推广、沟通协调、提供服务 收集信息:1、及组织形象有关的信息①产品形象信息②组织形象信息2、组织环境中的各种社会信息。 8、论题处理: 论题处理又称作“问题管理”主要指公关人员对正在出现的问题,以及这种问题对组织的潜在影响进入分析、预测并施加影响,以帮助组织制定应变的对策和措施。 9、危机处理: 危机处理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处理“公共关系危机”二是用公共关系的策略和方法来处理危机,危机处理时公共关系实务的特殊领域。 10、公共关系对组织的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分别是什么?(对内凝聚力,对外扩张力) 直接功能:主要表现为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和协调组织的关系网络。 间接功能:提高个人素质和优化社会环境的作用。 11、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 1.有效原则 2.总体性原则 3.符号化原则 12、公共关系的新特点: 1.公关理论整合化 2.公关实务专业化 3.公关手段现代化 4.公关教育层次化 5.公关地位战略化。

Ⅱ考试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点

Ⅱ考试目标考核知识点 考核要点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高纲1075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3060卫生事业管理(二) 南京医科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是为培养自学应考者卫生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性课程。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重要学科,它涉及到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一切战略问题和一切具体工作,是预防医学专业和卫生管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或核心课程。目前我国的卫生管理正处于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之中,卫生管理实践中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迫切需要从卫生事业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角度予以研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伴随着卫生管理实践的发展而进步的,我国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大形势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对卫生事业管理学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在掌握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把握适宜的卫生政策,推动卫生机构的改革。 设置本课程具体的目的要求:使自学应考者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家卫生事业的有关法律法规;了解卫生服务提供和需求情况;通过系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他们的组织管理技能,将现代管理的理念、思想和方法运用到卫生管理的实践中。 Ⅱ考试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点) 第一章绪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卫生事业管理学概述 (二)我国卫生事业的地位、作用和奋斗目标 (三)中国卫生工作方针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卫生事业 (五)卫生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六)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发展 二、考核要求 (一)卫生事业管理学概述 掌握: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概念。 (二)我国卫生事业的地位、作用和奋斗目标 熟悉:我国卫生事业管理的奋斗目标。 (三)中国卫生工作方针 掌握: (1)我国卫生事业管理的性质;(2)我国卫生工作方针。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卫生事业 熟悉:(1)中国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2)中国特色卫生事业的内容(五)卫生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熟悉:卫生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六)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发展 了解: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卫生政策研究 一、考核知识点 (一)概述 (二)卫生政策研究的基本原理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学复习

请围绕复习指导册及课后自学测试题好好复习。以下内容供同学们参考。 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第一章绪论(重点章) 1.公共关系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门管理科学,主要通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协调关系、处理危机、塑造形象,在满足公众利益的基础上求得组织自身的发展。 2.公共关系的多层含义: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公共关系学科、公共关系职业。 3.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主体——社会组织:客体——社会公众;中介环节——传播。 4.社会组织的特点。 5.公众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6.公共关系与广告。两者主要的区别:传播目标不同,传播原则不同,传播方式不同,传播周期不同,所处地位不同,效果不同。 7.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两者的联系:共同的产生条件——商品生产的高度发展;共同的指导思想——用户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相似的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市场营销把公共关系作为组成部分。两者的区别:范围不同;目的不同;手段不同。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 揭丑运动、爱德华·伯尼斯、艾维·李、卡特里普、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有效公共关系》。 第三章公共关系的职责与功能(重点章)

1.公共关系的职责:收集信息、咨询决策、传播沟通、教育引导。 2.公共关系的功能:塑造形象、协调关系、提高素质、优化环境。 3.产品形象信息、组织形象信息。 4.组织形象的内涵及塑造组织形象的方法。 5.通过公共关系管理,组织可在以下方面提高员工的素质:公众至上意识、交往合作意识、个人形象意识、与时俱进意识。 第四章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和人员 1.公共关系部在组织中的地位及特点。 2.公共关系部的组织类型。 3.公共关系公司的工作内容及工作原则。 4.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及应具备的能力。 5.选拔公共关系人员的原则。 第五章公共关系工作程序(重点章) 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公众调查的内容、组织形象调查、文献调查法、访谈法、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选择公共关系模式、选择传播内容、编制公关预算的方法及内容、传播渠道的种类、传播渠道的选择原则、影响传播质量的因素、注意信息的结构和语言、传播中的障碍、公共关系评估的内容及方法。 第六章分类公共关系(重点章) 1.建立良好员工关系的重要意义。 2.员工关系实务。

个人与团队管理考核要求(doc 43页)

个人与团队管理考核要求(doc 43页)

《个人与团队管理》考试必读 襄樊电大傅雨青 考核大纲说明 本课程是开放教育经济专科工商管理专业的限选课(课程性质为统设)和其他专业的选修课(课程性质为省开),也适于作为其它专业专、本科的选修课程(课程性质为省开)。 本课程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委托北京天向互动教育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学习者学习有关课程,参加相应的考试并合格,可获得相应学历教育的学分,同时可获得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通用管理能力水平等级证书(基础级)”。本课程课内计划学时54,共3个学分。 本课程体系融合西方最先进的管理理念,经众多著名跨国公司的管理实践得以改进与补充,为国外大量一流公司和企业大学所采用,是打造应用型职业经理人和增强职场竞争力的最有效工具。在保留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国内数十位管理学专家、学者与一线管理人员进行了精心的本土化改造,它充分考虑中国的管理实情与需求,是中国管理界迄今

为止最为系统、最具指导意义的系统型管理培训教材。同时,它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互动式、情景式、案例式和训练式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了理念先进性和操作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在此基础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出台了国内第一个以管理能力水平为导向的从业者管理技能标准,正式将通用管理能力纳入国家培训认证体系。 这套认证体系的推出,为广大从业者和准就业人群提供了一个全面学习基础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成为国家行业发展中所急需的具有通用管理能力的人才,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事业单位管理层的管理能力与管理素质,培养并发展中国的高素质职业管理团队。 一、考核大纲制定依据 通用管理能力认证体系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引进国外先进理论和资源组织制定的包含一系列通用型管理课程的教学考核系统,它是建立在对就业者应具备能力的长期研究和开发的基础之上。整套体系将就业者在工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具有共性和普适性的管理技能、方法和工具以模块化的方式组织起来,为就业者提供全面的管理技能和素质训练,它适用于每一位就业者、管理人或潜在的管理人。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一.概念 1.公共关系:是组织为了获得公众的理解,信任支持和发展,对与公众相关的无形资 产方面进行的传播和管理。 2.资产:组织控制的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财富 3.无形资产:无实物形态,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知识产权,制度管理,关系形成 的信任,信息,组织文化,创新力,品牌综合印象) 4.公关意识:是组织认识到公众影响自身发展,自觉处理好与公众的各类事务和关系, 满足其需求,获得其理解支持,自觉维护自身良好形象的意识。 5.伯斯:出生于维也纳的奥地利裔美国人,将公共关系付诸于实践与教育。著作有《舆 论的形成》《公共关系学》《舆论》,其主要理论:投公众所好。他进行公共关系咨询,也策划过著名公共关系活动。 6.艾维·:美国著名作者。“现代公共关系之父”实践:新闻代理,化解危机,创立 职业。主要思想:讲真话,坦诚。 7.巴伦姆:作为马戏团主,他承接新闻代理业务。夸不实的宣传,“公众都是该死的” 策划愚弄公众。 8.扒粪运动:1903-1912年,2000多篇揭露实业界丑闻的文章(记者揭丑) 9.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简称“组织”,是劳动分工和社会的产物,有自己既定的奋斗 目标,组织离不开部的管理分工与协作,有其特定的制度与文化,必须与环境进行整合,是具有独立地位的社会机构。 10.组织形象:公众对组织各方面的总印象,总体评价。 11.组织文化:组织共享的价值观,符号,意义,信仰,假设,期望的总和。 12.系统:系统是相互关联并组成一个整体的一组事务。 13.知名度:知名度是表示一个组织被公众知道,了解的程度,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即是评价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 14.美誉度: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 坏的社会指标,即组织社会影响的美丑好坏。 15.认可度:公众对组织观念上的认同,行为上的选择。 16.忠诚度:公众不仅认可,并且非常满意有很高的心理占位和偏爱。 17.公众:与组织直接或间接联系,正在或将会影响其形象塑造,目标实现等利益的特 定群体,个人。 18.目标公众:某项活动顺利实现所要进攻的重点。 19.首因效应: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 (时间长,欺骗性) 20.移情效应: 指“爱屋及乌”,把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相关的人和事物 上来的现象。 21.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现 象。(某事物有A,便有B,实则无B) 22.流行心理:指社会上相当多的人在较短时间,对某种行为方式的遵从和追求使某种 行为方式在整个社会中到处可见。 23.社会刻板印象:对某类人持有一套固定,笼统,共同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判 依据。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导言 考核知识点 1.行政管理一词的不同称谓。 2.西方行政学的形成时间、地点。 3.西方行政学的兴起背景(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科学管理运动、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和政府的行政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 4.在我国学习、研究西方行政学的意义。 考核要求 了解内容: 1.西方行政学出现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2.西方行政学的兴起与西方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和政府的行政管理实践之间的 关系。 3.在我国学习、研究西方行政学的意义。 第一章威尔逊的行政学说 考核知识点 1.威尔逊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2. 威尔逊行政学说的思想渊源与产生背景。 3.威尔逊行政学说的主要内容(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行政学的目标和任务;行政管理的实质;行政学研究的历史渊源;行政学研究方法论;人事行政管理思想;行政监督思想等)。 4.威尔逊行政学说评价。 考核要求 一、了解内容: 1.威尔逊其人其事。 2.威尔逊行政学说的思想渊源与产生背景。 3.威尔逊行政学说的意义与历史地位。 二、掌握内容: 掌握威尔逊行政学说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 考核知识点 1.古德诺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2. 古德诺对威尔逊提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所作的进一步阐释和发挥。 3.古德诺行政学说的主要内容: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是政治与行政实现协调的重要基础;行政的适度集权化是政治与行政实现协调的必要途径;美国走向政治与行政协调的独特道路-----法外调节;美国加强民主与效率协调的主攻方向---政府体制的改革。 4. 古德诺行政学说评价。 考核要求 一、了解内容 1.了解古德诺其人其事。 2.古德诺行政学说评价。 二、掌握内容 1.古德诺对“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所作的进一步阐释和发挥。 2.古德诺行政学说的重要主张: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是政治与行政实现协调的重要基础;行政的适度集权化是政治与行政实现协调的必要途径;美国走向政治与行政协调的独特道路-----法外调节;美国加强民主与效率协调的主 攻方向---政府体制的改革。 三、理解内容 古德诺与威尔逊对“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阐释之异同。 第三章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考核知识点 1.韦伯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2.韦伯的权威结构理论与组织类型分析的主要内容。 3.韦伯对官僚制及其特征的诠释。 4. 韦伯对官僚制利弊的剖析。 5.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的简要评价。 考核要求 一、了解内容 1.韦伯其人其事。 2.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的贡献及其缺陷。 二、掌握内容 1.韦伯的权威结构理论与组织类型分析的主要内容。 2.韦伯对官僚制利弊的剖析。 三、理解内容 韦伯对官僚制及其特征的诠释。 第四章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考核知识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