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用于子宫内膜癌根治手术临床疗效研究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用于子宫内膜癌根治手术临床疗效研究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用于子宫内膜癌根治

手术临床疗效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血液稀释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用于子宫内膜癌根治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A、B、C三组患者手术开始前A、B组输注乳酸林格氏液及6%的羟乙基淀粉(贺斯),C组输入乳酸林格氏液10ml/kg及羟乙基淀粉10ml/kg,术中连续临测MAP、HR、ECG、CVP、PETCO2及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术前T1,术后1hT2及术后24hT3的Hb、Hct、血小板(Plt)和PH值。结果C组患者CVP与术前比较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A、B两组患者CVP无明显变化。结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复合控制性降压用于子宫内膜癌根治手术患者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血液保护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

高容量血液稀释;复合控制性降压;子宫内膜癌根治

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低血压是血液保护的新措施,可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量,保护红细胞,节约用血,减少或避免血源性传播疾病及提供清晰的手术术野等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院应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hypervolemichemodilution,AHH)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用于子宫内膜癌根治手术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期子宫内膜癌根治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均为Ⅰ-Ⅱ级,年龄48~63岁,体重46~85公斤,术前心、肺、肝、肾及凝血功能均正常,血红蛋白Hb≥110g/L,红细胞比容Hct≥0.35%,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0例,A组未行AHH及控制性降压,B组用硝酸甘油行控制性降压,C组行AHH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

1.2治疗方法三组患者手术开始前A、B组以10ml/(kg·h)的速度输注乳酸林格氏液及6%的羟乙基淀粉(贺斯),C组患者于手术开始前以30~50ml/min 的速度输入乳酸林格氏液10ml/kg及羟乙基淀粉10ml/kg,在手术开始的同时B、C两组以MAP基础值的70%~80%为目标,经微量泵静脉输入硝酸甘油0.5~1.0μg/(kg·min),行控制性降压,根据MAP、HR及CVP变化调节用药速度,手术结束时停止降压,三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大于血容量的20%时输入浓缩红细胞。

3讨论

围术期血液稀释技术主要是指针对某些预计术中可能出血较多的手术,手术开始前利用晶体液和胶体液将血液稀释到机体可以耐受的程度,在同样的出血情

围术期高血压的处理

围术期高血压的处理 定义 围术期高血压指从确定手术治疗到与本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期间内发生的血压升高,可发生于手术前、手术中及麻醉恢复期。 通常分为以下 2 种情况: 1. 既往高血压,围术期血压升高幅度大于基础血压的 20%; 2. 既往无高血压,围术期血压收缩压≥ 140 mmHg,和(或)舒张压≥ 90 mmHg。 有证据显示围手术期血压剧烈波动可能引发脑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肾功能衰竭,进而增加围手术期的死亡风险,但目前尚无确切的前瞻性研究数据提示积极的围手术期高血压治疗能够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 因此,须对拟手术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严格的评估。 高危因素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原发性高血压术前血压控制不理想,特别是舒张压 >110 mmHg; 2. 原发性高血压不合理停用降压药物; 3. 继发性高血压术前准备不充分; 4. 易发生严重高血压的手术类型:心脏、大血管、神经系统及头颈部手术等; 5. 麻醉诱导期麻醉深度不当或镇痛不全; 6. 清醒状态下进行有创操作; 7. 气管插管、导尿管、引流管等不良刺激、紧张、焦虑、恐惧、失眠等心理应激因素; 8. 过度输液使容量负荷过重。 术前评估 对围术期高血压患者的术前评估主要包括: 1. 了解患者高血压病程; 2. 根据血压水平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控制血压; 3. 了解术前使用的降压药物;

4. 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 5. 评估合并的临床疾病。 术前准备 围术期高血压患者术前须作如下准备: 1. 在术前数天内将降压药替换为长效制剂; 2. 在术前当天仍然给药; 3. 须注意术前一天清晨应停用 RAS 阻滞剂类药物; 4. 术前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血压波动、心肌缺血以及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 5. 手术前 1-2 周(最好 2 周)停用利血平及含有利血平的降压药。 血压控制原则 1. 血压控制目的 保证重要脏器的灌注,降低心脏后负荷,维护心功能。 2. 血压控制目标值 (1)年龄≥ 60 岁,血压 <150/90 mmHg; (2)年龄 <60 岁,糖尿病与慢性肾病患者,血压 <140/90 mmHg; (3)术中血压波动幅度不超过基础血压的 30%; 高血压的控制应在术前数周内进行;不推荐在数小时内紧急降压以免导致重要脏器缺血及出现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 3. 高血压阈值 目前尚无延期手术的高血压阈值; 进入手术室后血压仍 >180/110 mmHg 的择期手术患者建议推迟手术; 若患者确有手术需要,可在征得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手术。 原则上轻、中度高血压(<180/110 mmHg)不影响手术进行; 抢救生命的急诊手术,无论血压多高都应进行; 高血压合并威胁生命的靶器官损害(如急性左心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少尿型肾功能衰竭等),应在短时间内采取措施改善脏器功能; 合并严重低血钾症(血钾 <2.9 mmol/L),亦应尽快纠正。 高血压急症处理

控制性降压技术讲课稿

控制性降压技术

控制性降压技术 第一节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适应证 若仅将控制性降压技术看作为减少手术出血的主要措施而广泛采用,未必妥当。临床经验表明,适应证选择不当或病人管理不妥可引起各种各样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发生死亡。因此,在拟实施控制性降压前要权衡利弊,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及手术要求严格掌握好适应证。 其适应证有: 1、大血管手术时降低血管张力由此可避免术中剥离或钳夹血管时损伤血管壁,如主动脉缩窄、动脉导管结扎或切断术等; 2、减少手术中出血/渗血由此可提高那些出血较多、止血困难的手术安全性,如颅内血管瘤、动脉瘤、脑血管畸型、脑膜瘤和后颅凹部位手术,以及全髋置换术和膀胱癌根治术等; 3、为精细、深部手术提供良好的手术野降压期间随着渗/出血减少,手术野显得相对“干燥”便于手术医师操作,如内耳开窗术、垂体及下丘脑等脑深部手术; 4、加强血液保护减少术中输血适用于血源紧张、大量输血有困难或须限制输血的病人(如病人体内存在P抗体); 5、防止或控制麻醉期间的血压过度升高、血压过度升高可引起的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和肺水肿。

6、扩充血容量和/或防止高血压危象如嗜铬细胞瘤病人,手术切除肿瘤前适当地降血压有利于扩充血容量并防止高血压危象的出现。 二、禁忌证 主要从病人全身情况、重要器官的功能状态以及控制性降压操作者技术水平三方面进行判定,包括: 1、实施控制性降压技术操作者对该技术的生理和药理知识缺乏全面了解。 2、病人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除外用于降低心脏负荷为目的者),如心脏病、动脉硬化(脑动脉、冠状动脉)、严重高血压等; 3、重要脏器有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如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和/障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等。 4、全身情况差,如严重贫血、休克、低血容量或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 5、相对禁忌证:高龄、颅内压增高、缺血性周围血管性疾病、既往有过静脉炎和/或血栓形成病史、闭角性青光眼(禁用神经节阻断药)。 第二节常用药物和降压方法 一、常用控制性降压药

宫颈癌手术后三个月复发了怎么办

女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感染上各种疾病,宫颈癌就是其中一项。手术是很多宫颈癌患者首先考虑的治疗方法,通常能在病情早期取得显著的效果,能够减轻肿瘤负荷,延长生存时间,但手术局限性也较大,术后会面临复发转移的问题,有的患者在术后三个月就发现复发了,使患者备受打击,那宫颈癌手术后三个月复发了怎么办呢? 宫颈癌术后复发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如肿瘤恶性程度较高,生长迅速,侵袭性强,术后易复发;手术只能切除肉眼可见的肿块,对于血液里的癌细胞和微小转移灶无能为力,为术后复发转移埋下了隐患;手术会损伤患者机体,再加上疾病的消耗,患者免疫力有所下降,身体也变的虚弱,给残存癌细胞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增加了复发转移的风险。宫颈癌患者术后出现复发往往意味着病情较重,但并非无药可救,还是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症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抑制扩散转移,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宫颈癌术后三个月出现复发,如果患者满足手术的条件,可以考虑再次手术切除,但术后需要辅助其他方法进行巩固治疗,预防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时间。除了手术之外,患者还可以选择放化疗和中医治疗,其中放化疗通过对机体内癌细胞的抑杀,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但放化疗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有的患者会在放化疗期间辅助中医药的治疗,有助于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对于失去西医治疗机会的患者,可以考虑以中医治疗为主,中医治疗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注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治疗和调理,通过调节机体内的环境,恢复气血、阴阳、脏腑功能的平衡,去除恶性肿瘤生存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繁殖,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注重整体施治,标本兼治,患者应及时配合治疗,作为希福抗癌团队首席专家、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中医名著。为了提高理论水平,袁希福还曾先后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师从多位名家,为从事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从事中医治疗肿瘤近40年,袁希福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几乎所有的恶性肿瘤患者都同时存在三种基本病机,即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可用三个字来概括,即“虚”、“瘀”、“毒”。他认为肿瘤患者的“虚”须从元气亏虚论治,在病程的任何治疗阶段都须扶元气为先,“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扶元气亦是祛邪。而“破血逐痰”、“排毒通瘀”则为祛邪外出提供出路,达到邪去正自安的目的。唯有三者共治,调整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的功能平衡,使人体达到自然状态下的康复,才能有效地控制肿瘤,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姚福新,宫颈癌,河南驻马店人 姚福新于2011年4月在驻马店中心医院确诊为宫颈癌,于4月18日在当地医院接受宫颈癌子宫、附件全切术。术后行放疗25次,化疗五个疗程后一直在家调养身体。于2012年4月定期复查时发现淋巴转移,于是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进行放化疗,但是90次的放化疗并没有给姚福新带来好运,复查又发现了肺转移。当时看到自己的病情这么严重,全家人都几乎失望了,就连医生也只是让她回家养着。几乎放弃希望的他们偶然的机会了解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也可治疗宫颈癌,于是姚福新在丈夫的陪伴下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

宫颈癌

一、子宫颈癌 1.分期规则 1.1. 临床诊断分期 ?宫颈癌的分期依据是临床检查,因此,每个患者均应进行仔细的临床检查,要求经两个有经验的医生(其中至少一名为副高级以上职称)检查后确定分期,存在明显争议时可请第三名医师(副高以上职称)确定。 ?必要时在全身麻醉下检查。 ?临床检查确定的分期不得因以后的发现而更改。 ?对某一病例分期有争议时,应采用相对早期分期诊断。?触诊、视诊、以及肺部检查对于每个病人的诊断分期都是必须的。 ?怀疑有浸润前病变的患者可行阴道镜、宫颈管诊刮术(ECC)等检查。 ?临床上出现症状或体征,怀疑膀胱或直肠病灶者,须经膀胱镜或直肠镜检查活检,并有组织学证实。 ?IB1期或以上建议行盆腹腔CT或MRI检查。 ?可选择的检查包括:动脉造影、静脉造影、剖腹探查术、超声探查、PET/CT等,这些检查发现的结果解释尚不能肯定,故不能作为改变期别的根据,但具有制定治疗计划价值。?对扫描检查怀疑的淋巴结行细针穿刺,能帮助制定治疗计划。

1.1. 2.1994年FIGO临床分期(见表1) 表1. 子宫颈癌:FIGO 分期标准(1994)0期原位癌,宫颈上皮内瘤3 (CIN3) Ⅰ期肿瘤仅局限于宫颈(不考虑肿瘤向宫体侵犯) ⅠA ⅠA1ⅠA2ⅠB ⅠB1ⅠB2仅能由显微镜诊断为浸润癌,任何大体所见病灶,甚至表浅浸润都属于ⅠB。浸润限制于可测定的间质内浸润范围:最大垂直深度5.0 mm,最大水平宽度≤7.0 mm。垂直浸润深度应从表皮或腺体的基底层不超过5.0 mm,脉管(静脉或淋巴管)累及不改变分期。测定的间质深度≤3.0 mm,宽度≤7.0 mm。 测定的间质深度>3.0 mm而≤5.0 mm,宽度≤7.0 mm。 临床可见肿瘤限于子宫颈,或临床前肿瘤大小超出ⅠA范围。 临床可见肿瘤最大径≤4.0 cm。 临床可见肿瘤最大径>4.0 cm。 Ⅱ期宫颈癌侵犯超出子宫,但未累及骨盆壁或阴道下1/3。 ⅡA ⅡB 无明显宫旁侵犯明显宫旁侵犯 Ⅲ期肿瘤已侵犯盆壁,直肠检查发现宫颈肿瘤与盆壁之间无间隙;或者,肿瘤已累及阴道下1/3。所有的肾积水或无功能肾均包括在内,除非这些肾异常有已知的其他原因可解释。 ⅢA ⅢB 肿瘤累及阴道下1/3,但未侵犯盆壁。盆壁累及,或肾积水,或无功能肾。 Ⅵ期肿瘤扩散的范围已超出真骨盆,或经活检证实膀胱或直肠粘膜受侵。这些粘膜泡状水肿不属于Ⅵ。 ⅥA ⅥB 肿瘤累及临近器官。 肿瘤转移到远处脏器。

宫颈癌手术后复发三大症状

宫颈癌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近年来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一旦发病应立即治疗。手术是治疗宫颈癌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是术后也常会出现复发,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那么宫颈癌手术后复发有什么症状呢? 宫颈癌手术治疗虽然能快速切除癌肿,控制病情,但是手术治疗只能切除可见的癌肿,术后依然有残留的癌细胞,很多患者以为术后已经痊愈了,只是等着每个月的检查,等到发现时已经出现了复发,因此也提醒广大患者,即使手术很成功,也千万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应把握住早期康复的有效时机,增强抵抗能力,尤其是中药巩固治疗,扶正祛邪不伤身,非常必要。 宫颈癌复发有哪些症状呢 1、阴道出血量增加 宫颈癌患者在早期会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早期患者出血量时多时少,需要根据患者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的情况而定。当病情发展到晚期时,由于病灶普遍较大,阴道出血量会有所增加,患者会因为出血频繁而造成严重的贫血。若不及时治疗,一旦病情侵蚀较大血管,患者还会出现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 2、、疼痛 宫颈癌术后复发常会出现疼痛的症状,发生原因是由于盆腔神经受到癌症侵润或压迫导致。若闭孔神经、骶神经、大血管或骨盆壁受累时,可引起严重的疼痛症状,有时还会向下肢放射。导致患者出现疼痛症状的原因还有:癌症堵塞宫颈管,宫腔内分泌无引流不畅或形成宫腔积脓,患者下腹部会出现疼痛症状;当癌肿侵犯宫旁组织,输尿管受到压迫或浸润时,可引起输尿管或肾盂输尿管积水,产生胀痛或痉挛性下腹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癌肿压迫髂淋巴、髂血管使回流受阻时,可出现下肢肿胀和疼痛。 3、全身症状 宫颈癌出现复发,由于癌肿的浸润、转移,可出现相应部位乃至全身的症状。如尿频、尿急,肛门坠胀、秘结,下肢肿痛、坐骨神经痛,肾盂积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最终致全身衰竭。宫颈癌发展到晚期时,患者还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8℃左右,少数可达39℃以上,出现该原因是由于癌瘤组织的代谢、坏死组织的吸收或合并感染引起。由于出血、疾病消耗,患者还会出现贫血、消瘦甚至恶病质。 宫颈癌手术后出现复发并发症是比较多,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宫颈癌出现复发如果在进行手术治疗是不适合的,放化疗在使用的时候会带来很多的副作用,导致治疗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宫颈癌术后复发中医治疗就相对比较合适。 通过案例一起来了解一下:姚富新,女,55岁,驻马店驿城区文化路,2011年4月18日确诊为宫颈癌,此后在医院进行宫颈癌子宫附件全切术,2012年4月去医院复查:淋巴结转移,后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进行化疗,放疗,然后90次的放化疗并没有给姚福新带来好的结果,最后一次检查,显示出现肺转移,情况越来越糟,化疗放疗越治越转移,严禁般的结果被医院放弃治疗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姚富新的丈夫看到了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广告牌,绝望的夫妻俩带着最后一份希望来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就诊,袁希福按之前病例,依据中医三联平衡疗法为她开出了20副中药,姚福新病情好转,继续服药80副,到医院检查病情稳定,没有发展。2014年3月7日姚富新夫妻为袁希福送来了“国医袁君,妙手回春”的锦旗!

围手术期血压控制

围术期高血压是指患者在外科手术住院期间(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3——4天内)伴发的急性血压升高(收缩压、舒张压或平均动脉压超过基线的20%以上),可以显著增加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外科手术中围术期高血压的发生率为25%。即使手术前没有高血压病史,麻醉时也易发生血压升高及心动过速。已有许多研究探索手术当中如何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避免此病症的发生,但是结果差异较大,目前仍然没有统一的预防标准。对于围术期高血压何时开始治疗以及治疗目标也没有统一意见,难以推出统一的治疗建议。 尽管如此,围术期高血压仍需要恰当处理,降压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治疗方案。本文回顾了成人患者围术期高血压的治疗要点。 1 易发因素 短时间内血压升高并超过180/110mmHg时称为高血压危象,其发生率为4%——35%,心脏手术前后发生率可以高达50%。高血压以及高血压危象极易发生在手术后早期,并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和血管阻力增加有关。手术后高血压常开始于术后10——20分钟,可能持续4小时。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易发生出血、脑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 手术前高血压一般不引起靶器官功能障碍,因此称为高血压次急症,有足够的时间降低血压。而在手术中血压快速升高超过20%时易发生靶器官功能损害,应考虑高血压急症。 大血管(颈动脉、腹部主动脉、外周大血管)或腹腔和胸腔手术易发生术中高血压,而严重术中高血压更多见于心脏手术、大血管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主动脉手术)、神经手术、头部和颈部手术、肾脏移植以及较大创伤(烧伤或头部创伤),并较易发生并发症。例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血压持续>170/95mmHg易发生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特别是曾发生脑出血或有脑出血家族史患者在血压迅速升高时易再次发生脑出血。 下列手术易发生术后高血压:冠状动脉搭桥术、主动脉瘤修复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后高血压发生时间短并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需要特别关注。围术期高血压发生原因可能与气管插管、麻醉、手术切口、手术中或麻醉后早期疼痛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有关。另外,低温、低氧血症、手术中或手术后24——48小时过度输液所致血容量超负荷以及手术前中断平时服用的降压药物等均是引起围术期血压升高的常见原因。 围术期高血压发生率还决定于高血压病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特别是舒张压>110mmHg 的患者易发生围术期血压波动,并常伴有心肌缺血。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也明显增加。为了及时预防和治疗围术期高血压,有必要在手术前详细了解患者正在使用的降压药物和剂量,以及以往不能耐受的药物情况。体格检查应包括靶器官受损以及心血管系统病理改变情况。眼底镜检查可以提示高血压严重程度和病程。体格检查和常规化验可以排除一些少见但很重要的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如腹部明显杂音提示肾动脉狭窄,桡-股动脉波延迟提示主动脉狭窄,未使用利尿剂而存在低钾血症提示醛固酮增多症。当怀疑嗜铬细胞瘤时应延期手术以便排查。 但在外科手术前一般不需要做继发性高血压的详细排查。嗜铬细胞瘤患者停用可乐宁后可以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性血压反跳,并易漏诊。然而,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术中发生显著血

宫颈癌治疗进展心得

宫颈癌的治疗进展 摘要: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放疗仍是主要的,现在主张同期放化疗;手术治疗可以选择腹腔镜、经阴道或经腹手术;以顺铂为主的单药或多药辅助化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率;中医中药的辅助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宫颈癌;药物疗法;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宫颈癌的治疗,原以放疗为主、手术早期、化疗不宜的原则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情况由于年轻患者的增多、强调保留功能的治疗。手术治疗观念正在向改善疗效的同时尽量缩小患者创伤方向转变;放疗可用于一切不适合手术的病例;新的靶向药物的研发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临床表明中医中药对于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或减轻放疗、化疗的反应有明显的效果。本文就近年来对于宫颈癌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1.放射治疗 1.1单纯放射治疗宫颈癌以往常规采用60钴、137铯、192铱等r射线放射性核素,疗效近40年来无明显改进。国外少数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将252Cf作为一种新型的腔内治疗放射源用于临床,5年生存率可达80%[8]. 潘素明等选择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未经任何治疗的老年宫颈癌患者40例研究表明,锎中子近距离治疗宫颈癌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有较好的临床使用前景[2]。 1.2 适形调强放疗技术通过调节照射野内各点的输出剂量率,形成了调强放射治疗技术。这一技术保证治疗靶区收到均与的照射,同时周围组织得到最好的保护,因而可对肿瘤进行高剂量照射。何瀚,黄荣等对了l0例宫颈癌患者(腺癌l例,鳞状细胞癌9例)进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技术在宫颈癌放疗中的初步应用”研究中表明,调强技术(IMRT)在宫颈癌的放疗中可以提供较好的放疗剂量适形度及均匀性[3]。 1.2 放射增敏技术(放化疗)目前,同步应用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和放疗已成为初次手术后有不良预后因素(盆腔淋巴结转移、残端阳性、宫旁残留、肿瘤直径>4 cm、脉管瘤栓)者以及局部晚期宫颈癌(1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LACC)的标准治疗方案[4、9]。含顺铂的同步放化疗对于LACC被推荐为首选的治疗方案[10]。最近Lee等[11]对卡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的安全性及

高血压患者在围术期血压控制要点

高血压患者在围术期的血压控制要点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05-28 作者:吴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围术期高血压是指患者在外科手术住院期间(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3~4天内)伴发的急性血压升高(收缩压、舒张压或平均动脉压超过基线的20%以上),可以显著增加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外科手术中围术期高血压的发生率为25%。即使手术前没有高血压病史,麻醉时也易发生血压升高及心动过速。已有许多研究探索手术当中如何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避免此病症的发生,但是结果差异较大,目前仍然没有统一的预防标准。对于围术期高血压何时开始治疗以及治疗目标也没有统一意见,难以推出统一的治疗建议。 尽管如此,围术期高血压仍需要恰当处理,降压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治疗方案。本文回顾了成人患者围术期高血压的治疗要点。 1易发因素 短时间内血压升高并超过180/110mmHg时称为高血压危象,其发生率为4%~35%,心脏手术前后发生率可以高达50%。高血压以及高血压危象极易发生在手术后早期,并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和血管阻力增加有关。手术后高血压常开始于术后10~20分钟,可能持续4小时。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易发生出血、脑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 手术前高血压一般不引起靶器官功能障碍,因此称为高血压次急症,有足够的时间降低血压。而在手术中血压快速升高超过20%时易发生靶器官功能损害,应考虑高血压急症。 大血管(颈动脉、腹部主动脉、外周大血管)或腹腔和胸腔手术易发生术中高血压,而严重术中高血压更多见于心脏手术、大血管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主动脉手术)、神

控制性降压在120例鼻内镜手术的麻醉体会

控制性降压在120例鼻内镜手术的麻醉体会 发表时间:2014-01-02T13:40:09.9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2期供稿作者:石立君史艳平[导读] 鼻内窥镜手术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鼻息肉、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疾病的治疗。 石立君史艳平(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全麻下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对120例鼻腔鼻窦疾病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行鼻内镜下手术,用硝酸甘油实施控制性降压,术中常规监测HR、BP、Sp02、ETC02。结果120例患者麻醉效果满意,119例患者术中血压用硝酸甘油控制良好,一例用硝酸甘油控制无效,改用硝普钠后,血压控制到预期目标。所有患者术毕均清醒后拔管送回病房,无麻醉并发症。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合并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镜手术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关键词】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鼻内窥镜手术全身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2-0344-01 鼻内窥镜手术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鼻息肉、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疾病的治疗。由于鼻腔鼻窦黏膜血流丰富,术中极易出血,如不及时处理,会影响手术操作,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针对易出血,出血多,临床上想了很多办法,其中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控制性低血压技术来减少术中出血的报道很多[1],我科自2009年到2013年开展了800多例鼻内镜手术。其中2012-2013年120例鼻内镜手术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辅助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的麻醉方法,基本全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鼻内镜手术患者,ASAI-II级,其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在13-75岁,体重31-92kg。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13例,冠心病患者7例,糖尿病患者8例。均无心、肺及肝肾疾患,术前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生化检查、凝血功能基本正常。 1.2 麻醉前准备均常规术前访视病人,询问病史,有高血压病史者特别注意术前血压控制情况。术前半小时静注地塞米松10mg,阿托品 0.5mg。 1.3 麻醉方法入室后接生命体征监测仪(BeneViewT8,Mindray公司,中国)持续监测ECG、SPB、DBP、MAP、HR、SP02、PETC02各参数。常规开放静脉,静滴复方林格氏液,麻醉诱导用芬太尼3-5?g/kg,丙泊酚2-3 mg/kg,罗库溴铵0.6mg/kg,手控呼吸,充分给氧去氮,待肌松药完全发挥作用后,施行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加强气管导管)。术中麻醉维持用瑞芬0.05-0.3?g?kg-l?min-l,异丙酚75-200?g?kg-1?min-1,维库溴铵l?g?kg-1?min-1,术中以0.1-0.5mg?kg-l?h-l持续泵注硝酸甘油进行控制性降压,将血压维持在80-95/45-60 mmHg,心率如大于100次/分,加用艾司洛尔。术毕呼之能应,自主呼吸恢复,反射恢复良好,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后拨除气管导管,观察10min,脱氧,SP02>95%,送回病房。 2. 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时间50-200min,出血量100-300ml。119例患者血压用硝酸甘油降低到预期目标,1例加大剂量后仍不见效果,改用硝普钠降到预期目标值。术中麻醉效果满意,生命体征平稳。所有患者术毕均清醒后拔管送回病房,苏醒过程中有5例病人出现轻微躁动,无明显呕吐,术后恢复良好,术后随访无麻醉并发症。 3. 讨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器械也在不断的更新。近年来鼻内镜手术也不断的得到普及,为患者鼻腔疾病的治愈提供了保障。由于患者的要求越来越高,鼻内镜手术的成功,麻醉是其成功的重要保证。鼻腔手术往往出血多、止血困难,常影响手术质量,尤其是骨质增生病例,出血更为凶猛,国外此类手术常规在控制性降压麻醉下进行[2]。大部分手术采用全麻是发展趋势。我们通过全麻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对120例鼻内镜手术的麻醉分析,体会如下:(1)麻醉前要认真访视病人,特别是老年患者,合并心血管等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把其他合并症控制好,特别是血压要控制好,这样麻醉中才不会被动。(2)麻醉诱导要平稳,气管导管要选择钢丝螺纹导管较合适,这样导管位置可以灵活放置,避免压迫,扭曲折叠导致气道梗阻。导管套囊充气则避免了血液流入咽部造成误吸的危险。(3)鼻内镜手术虽然疗效高、创伤小,但由于鼻黏膜毛细血管丰富易出血而影响手术操作及手术的效果,所以在鼻内镜手术中常常需要使用控制性降压[3],全身麻醉下交感神经受刺激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酌情加深麻醉和应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减少术野出血,降低血管张力,使手术时间相对缩短。麻醉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超短效?受体激动剂,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血压和心率的作用,能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及糖皮质激素的分泌[4]。其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镇痛强、恢复迅速、无蓄积等优点,故相当适合在鼻内镜全麻手术中应用。异丙酚:是一种新型快速、短效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可控性强等特点,不仅可以很好地满足手术的麻醉.且由于丙泊酚具有扩张外周血管及直接抑制心肌的双重作用可以很好地调控血压。虽然加深麻醉可以阻断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但为了减少麻醉药的副作用和术后病人快速的清醒,以及减少躁动率,我们就有必要运用一些心血管活性药物,在这里我们用硝酸甘油取得了良好效果。硝酸甘油作为周围血管扩张药,常用于临床控制性降压,它对全身大小动脉和静脉血管都有舒张作用,但以舒张静脉容量血管的作用最为明显,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用于青壮年病人,有时会遇到降压困难,大剂量使用时会产生反射性心动过速[5],当遇到个别降压困难需加大硝酸甘油剂量时,需小剂量艾司洛尔与其合用,即可避免心肌抑制,又可有效地抑制因硝酸甘油降压引起的反射性心动过速。硝酸甘油个体差异大,当加大剂量血压仍降不到预期目标时,需要更换硝普钠。我们遇到了少数几例。瑞芬太尼复合硝酸甘油用于控制性降压。有以下优点:(1)可显著减少后两者的用量,防止了药物的快速耐受;(2)降压和复压迅速,无复压后高血压反跳;(3)防止了心率增快,减少降压中心肌耗氧量,使血流动力学更稳定;(4)降压和麻醉并举,可控性强,术后麻醉苏醒迅速安全性高[6]。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合并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镜手术,麻醉平稳、镇痛完善,血压控制好,术野清晰,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宏伟,刘凤娟,安万丰.鼻内镜手术的麻醉[J].航空航天医药,2008,19(2):68-69. [2] 韩德民,周兵.鼻内窥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3. [3]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62-1163.

控制性降压

对鼻内镜手术“控制降压”的最佳、最省事的方法是体位,采用抬高手术野、头高位,可明显减少手术野渗血(以前局麻下做时不是半卧位吗?)。在体位基础上辅助麻醉药物(肯定优于降压药),建议采用吸入麻醉瑞芬,殊不知瑞芬是最佳控制心率药物,两者合作降压同时心率稳定,堪称佳配;如果较长时间降压,为节省吸入和瑞芬用量,可早期辅以氟芬合剂;为协助吸入瑞芬的降压效果,适当控制液体入量很有必要。 控制性降压 利用药物或(和)麻醉技术使动脉血压下降并控制在一定水平,以利于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失血或改善血流动力学的方法,称为控制性降压。 一、对生理的影响 (一)脑 1、控制性降压期间,最大顾虑是脑供血不足和脑缺氧。由于神经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很低,一旦发生则可引起脑细胞功能的损害。 2、当MAP低于8kPa(60mmHg)时,脑血管的自动调节机能则丧失,有发生脑缺氧的危险。但麻醉期间因脑代谢率降低,吸入氧浓度增加,而增加了脑对低血压的耐受能力。 3、脑血汉量主要取决于脑灌注压和脑血管阻力: 服血流量(BF)=[平均动脉压(MAP)-颅内压(ICP)]/血管阻力(R) 虽然MAP降低,如能降低R和ICP,仍可维持较好的BF。 4、PaCO2是脑血流自动调节的重要因素。当PaCO2降低0.1kPa(1mmHg)时,脑血流量降低1ml/100g·min。因此,降压期间应维持PaCO2在正常范围。 (二)心脏 1、可因药物对心肌的抑制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引起CO和主动脉压的降低。 2、CO和主动脉压降低可引起冠脉血流量减少,导致心肌缺血性损害。 3、心脏前、后负荷降低使心室充盈压和左室舒张末压降低,有利于心肌供血和降低心肌氧耗量。 (三)肺 1、肺动脉压降低和肺血管扩张,引起肺内血流重新分布,可导致通气、灌流失调。 2、通气、灌流失调可引起肺内分流或死腔通气增加。 3、有的药物可抑制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加重通气、灌流失调,使分流增加。 (四)肝、肾 1、当收缩压低于10.7kPa(80mmHg)时,肝动脉血流减少,有引起肝缺血、缺氧和肝细胞损害的危险。 2、当收缩压低于10.7kPa(80mmHg)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泌尿功能暂停。若血压控制不适当,有发生术后少尿、无尿及肾衰的危险。 二、施行控制性降压的基本原则 (一)保证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量以满足机体基本代谢功能的需要。 1、根据公式:MAP=CO×SVR,因此降压时主要降低SVR,避免或减轻对以CO的影响。 2、组织血液灌注量主要取决于血压和血管内径: 组织灌注量=[π×血压×(血管半径)4]/[8×血粘稠度×血管长度] 若血管半径增加1倍,组织灌注量可增加16倍。因此,血压适当降低,组织灌流量可由血管扩张来代偿。 3、维持正常的血管内容量。 (二)控制性降压的效果 1、手术野的渗血量有明显减少,但仍有微量渗血,表现红润潮湿; 2、如手术野呈现苍白干燥时,应及时调整血压水平。

宫颈癌诊治指南

1.分期规则 1.1. 临床诊断分期 ?宫颈癌的分期依据是临床检查,因此,每个患者均应进行仔细的临床检查,要求经两个有经验的医生(其中至少一名为副高级以上职称)检查后确定分期,存在明显争议时可请第三名医师(副高以上职称)确定。 ?必要时在全身麻醉下检查。 ?临床检查确定的分期不得因以后的发现而更改。 ?对某一病例分期有争议时,应采用相对早期分期诊断。?触诊、视诊、以及肺部检查对于每个病人的诊断分期都是必须的。 ?怀疑有浸润前病变的患者可行阴道镜、宫颈管诊刮术(ECC)等检查。 ?临床上出现症状或体征,怀疑膀胱或直肠病灶者,须经膀胱镜或直肠镜检查活检,并有组织学证实。 ?IB1期或以上建议行盆腹腔CT或MRI检查。 ?可选择的检查包括:动脉造影、静脉造影、剖腹探查术、超声探查、PET/CT等,这些检查发现的结果解释尚不能肯定,故不能作为改变期别的根据,但具有制定治疗计划价值。?对扫描检查怀疑的淋巴结行细针穿刺,能帮助制定治疗计划。

1.2.1994年FIGO临床分期(见表1) 表1. 子宫颈癌:FIGO 分期标准(1994)0期原位癌,宫颈上皮内瘤3 (CIN3) Ⅰ期肿瘤仅局限于宫颈(不考虑肿瘤向宫体侵犯) ⅠA ⅠA1ⅠA2ⅠB ⅠB1ⅠB2仅能由显微镜诊断为浸润癌,任何大体所见病灶,甚至表浅浸润都属于ⅠB。浸润限制于可测定的间质内浸润范围:最大垂直深度5.0 mm,最大水平宽度≤7.0 mm。垂直浸润深度应从表皮或腺体的基底层不超过5.0 mm,脉管(静脉或淋巴管)累及不改变分期。测定的间质深度≤3.0 mm,宽度≤7.0 mm。 测定的间质深度>3.0 mm而≤5.0 mm,宽度≤7.0 mm。 临床可见肿瘤限于子宫颈,或临床前肿瘤大小超出ⅠA范围。 临床可见肿瘤最大径≤4.0 cm。 临床可见肿瘤最大径>4.0 cm。 Ⅱ期宫颈癌侵犯超出子宫,但未累及骨盆壁或阴道下1/3。 ⅡA ⅡB 无明显宫旁侵犯明显宫旁侵犯 Ⅲ期肿瘤已侵犯盆壁,直肠检查发现宫颈肿瘤与盆壁之间无间隙;或者,肿瘤已累及阴道下1/3。所有的肾积水或无功能肾均包括在内,除非这些肾异常有已知的其他原因可解释。 ⅢA ⅢB 肿瘤累及阴道下1/3,但未侵犯盆壁。盆壁累及,或肾积水,或无功能肾。 Ⅵ期肿瘤扩散的范围已超出真骨盆,或经活检证实膀胱或直肠粘膜受侵。这些粘膜泡状水肿不属于Ⅵ。 ⅥA ⅥB 肿瘤累及临近器官。 肿瘤转移到远处脏器。

鼻内窥镜术术中控制性降压的观察及护理

鼻内窥镜术术中控制性降压的观察及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控制性降压在鼻内窥镜术中的疗效及探讨术中的护理配 合。方法将83例全麻下行鼻窦内窥镜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控制性降压组(观察组)和非控制性降压组(对照组),分析护理配合方法。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 血量及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控制性降压能明显较少术中出 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及时做好治疗时的护理工作十分必要。 【关键词】鼻内窥镜术控制性降压护理 鼻内窥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ESS)比传统开放式手术更微创,但其手术特点在于视野相对狭小,鼻窦相邻重要结构多,血运丰富,术中出 血较多。部分复杂病例出血凶猛,难以控制,给手术带来一定难度,同时由于出 血多,使术野模糊,影响手术操作而延长手术时间。而把血压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不仅可以减少术中出血,还可净化术野,便于手术操作,并且可以在鼻内窥镜直 视下尽可能的保留正常组织[1]。我院在2005年8月~2008年12月对住院治疗 的83例鼻内窥镜手术实施控制性降压,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并 配合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2005年8月~2008年12月在我院耳鼻喉科住院治疗 的78例鼻息肉和鼻窦炎的患者,其中男58例,女27例;年龄为18~56岁,平 均年龄为31±6.5岁。83例患者均诊断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标准分型按1997 年海口会议修订的标准[2],其中Ⅱ型2期26例,Ⅱ型3期39例,Ⅲ型18例。术 前患者心、肺、肾功能、血生化、凝血功能检查均正常,无明显的心肺肝肾疾患 及高血压病史,术前均未服用具有抑制心肌收缩或扩张血管的药物。ASAⅠ~Ⅱ级。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控制性降压组(观察组)42例和非控制性降压组(对 照组)4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控制呼吸下行鼻内窥镜 手术,其中观察组在麻醉成功后用微量泵静脉滴注0.01%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 开始以1μg?(kg?min)-1进行控制性降血压,根据血压变化调整用量,以血压降低 不超过原水平的30%~40%,控制MAP不低于60mmHg。对照组仅维持一定的麻 醉深度。 1.3 降压效果观察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第一次尿量。 1.4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观察组从停硝酸甘油 后6~14min,平均10.1min,血压恢复至基础血压,无血压反跳现象。降压过 程中未发现心律失常现象,术后清醒后2组患者均应答清晰。两组手术时间、出 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一次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针对手术患者不同年龄、不同心理问题作好心理疏导,讲解鼻内窥镜手术的目的、意义、方法、效果及手术的优越性,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和 恐惧感,争取其术中的密切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同时也应向患者及家属说

复发性子宫颈癌诊治

复发性子宫颈癌诊治 随着子宫颈癌筛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之诊治使宫颈癌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但在发展中国家中晚期宫颈癌仍占较大的比例。而晚期宫颈癌治疗困难,常导致癌瘤局部未控或复发,仍有相当高的死亡率应予重视。晚期宫颈癌及复发性宫颈癌,是影响5年生存率复发死亡率主要原因。 5年生存率:Ⅲ期30%~50%,Ⅳ期5%~15%(2004,Downs)。2007年美国宫颈癌新增病例11150例,死亡3670例;宫颈浸润癌治疗后复发率:35%(2002,Disaia等)。 一、概念 复发癌:指经根治性治疗后癌瘤复发。癌瘤再出现于原治疗区,其病理类型于原癌瘤相同。 按复发部位:①盆腔复发癌:中心性复发癌(阴道、子宫颈、膀胱、直肠);盆侧壁复发(盆侧、盆底、淋巴)。②远处复发癌:肺、骨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宫颈复发癌一般指盆腔复发)。 按首次治疗之方式分:手术后复发: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是指手术后无残留癌灶,术后1年出现癌灶为复发,其中25%位于阴道上段或残端)。1年内再现者为未控。放疗后复发:指经根治性放疗后,宫颈、阴道、宫旁之原发浸润癌灶消失,半年后又出现癌瘤为复发。若放疗结束后3月内原发肿瘤或部位仍持续存在,或有新的病灶出现为放疗后未控。 放疗后复发部位多见于宫颈、宫体或阴道上段(约27%),宫旁(43%),远处转移16%,阴道中下段6%。 二、临床表现及体征 取决于未控或复发癌的部位,癌灶大小及周围组织受累的范围和程度。早期可无症状(10%~20%)。症状:阴道流水或流血(中心性复发常见);疼痛,下腹或腿臀部,下肢(盆侧复发或转移,骨转移常见约80%)。 其他:肺、脑转移,晚期周围脏器受累之相应症状和体征。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受累之症状和体征,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和复发常无任何症状和体征。 三、辅助检查和诊断 (一)辅助检查

围手术期处理(一)

围手术期处理(一)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高佃军 一、围手术期概述 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后,直至基本康复。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 5~7 天至术后 7~12 天。 (一)手术的分类 1. 择期性手术:即手术的迟早并不影响手术的效果,如肺部结核球切除和无合并症的疝修补等。 2. 限期性手术:如已服腆准备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或各种恶性肿瘤的根治术等。 3. 急症手术:如内脏的破裂出血、绞窄性肠梗阻或继发性急性腹膜炎等,病情危急,需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好必要的、重点的术前准备,进行手术抢救。 二、术前准备 (一)生理准备 1. 适应性锻炼:训练在病床上解大小便术前2 周应停止吸烟。 2. 输血和补液:凡存在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术前应予纠正,并随时注意营养的调整,若估计术中失血较多,术前应配好血型并进行交叉实验,准备一定数量的血液成分。 3. 预防感染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 1 )肠道手术。 ( 2 )操作时间长、创伤大的手术。 ( 3 )开放性创伤的清创手术。 ( 4 )癌肿手术。 ( 5 )涉及大血管的手术。

( 6 )需要植入人工制品的手术。 ( 7 )器官移植手术。 4. 胃肠道准备 ( 1 )术前 12 小时禁止进食,术前 4 小时开始禁止饮水,以防呕吐、甚至误吸。 ( 2 )涉及胃肠道手术,术前 1 ~ 2 日开始进流质饮食。 ( 3 )一般性手术,术前一日作肥皂水灌肠。 ( 4 )对结肠、直肠手术,应行清洁灌肠,并于术前 2 ~ 3 天开始口服肠道灭菌药物,减少术后感染的机会。 5. 营养热量:提供充分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利于组织修复和抵御感染。 6. 其他 ( 1 )精神紧张或睡眠不好的病人,于术前夜给镇静剂。 ( 2 )手术前如发现病人有与疾病无关的体温升高,或女性月经来潮等情况,应推迟手术。 ( 3 )病人进手术室前,均需排空膀胱,估计手术时间长或者施行的是盆腔手术应留置导尿管。 ( 4 )术前应取下病人的可活动义齿,以免麻醉或手术过程中脱落造成误咽或误吸。 (二)特殊准备 1. 营养不良 ( 1 )如果血浆白蛋白测定值在 30 ~ 35g/L ,可补充富含蛋白质饮食予以纠正。 ( 2 )如果低于 30g/L ,则需通过输入人体白蛋白制剂才能在较短时间内纠正。 2. 脑血管病 ( 1 )围手术期绝大部分脑血管病都发生在术后多因低血压、心房纤颤的心源性栓塞、动脉硬化所致。 ( 2 )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和吸烟等。 ( 3 )近期有脑卒中史者,择期手术应至少推迟 2 周。

第13章 控制性降压在麻醉中的应用

第13章控制性降压在麻醉中的应用 一、选择题 A型题 1.术中控制性降压时间一般不超过多少: A.10分钟 B.20分钟 C.30分钟 D.40分钟 E.60分钟 2.目前所公认的控制性低血压“安全”低限为MAP为多少: A.40~45 mmHg B.45~50 mmHg C.50~55 mmHg D.55~60 mmHg E.60~65 mmHg 3.在控制性降压过程中最易受损的器官是: A.脑 B.肾脏 C.肺脏 D.心脏 E.肝脏 4.慢性高血压病人的脑血管自身调节曲线可右移,对这些病人要保持CBF自身调节能力,对脑血管自主调节影响最重的是: A.平均动脉压 B.动脉压 C.舒张压 D.中心静脉压 E.脑的灌注压 5.应用于控制性降压的药物首选: A.硝普钠 B.硝酸甘油 C.尼卡地平 D.吸入麻醉药 E.艾司洛尔 6.硝普钠用于控制性降压时的起始剂量为: A.0.5μg/(k g·min) B.1.0μg/(kg·min) C.1.5μg/(kg·min) D.2.0μg/(kg·min) E.2.5μg/(kg·min) 7.硝酸甘油用于控制性降压时的起始剂量为: A.0.5μg/(kg·min) B.1.0μg/(kg·min)

C.1.5μg/(kg·min) D.2.0μg/(kg·min) E.2.5μg/(kg·min) 8.对颅内压升高及肾功能不全者使用时应慎重以下哪种药物: A.硝普钠 B.硝酸甘油 C.吸入麻醉药 D.尼卡地平 E.酚妥拉明 9.在脑出血等颅内顺应性降低的病人,在打开脑膜之前除哪种药物均可使用:A.三磷酸腺苷 B.硝酸甘油 C.酚妥拉明 D.乌拉地尔 E.尼卡地平 10.哪种药物更适合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 A.硝普钠 B.硝酸甘油 C.酚妥拉明 D.乌拉地尔 E.尼卡地平 11.控制性降压时,MAP不低于多少时,肾小球的滤过率不变: A.55 mmHg B.60 mmHg C.65 mmHg D.70 mmHg E.75 mmHg X型题 1.维持人体血压的主要因素包括: A.心排出量 B.总外周围血管总阻力 C.血液容量 D.血管壁弹性 E.血液粘稠度。 2.常用的控制性降压药有哪些: A.硝普钠 B.硝酸甘油 C.酚妥拉明 D.乌拉地尔 E.尼卡地平 3.在脑出血等颅内顺应性降低的病人,在打开脑膜之前禁忌使用哪种药物:A.硝普钠 B.硝酸甘油 C.酚妥拉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