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体积和容积的认识

体积和容积的认识

体积和容积的认识
体积和容积的认识

体积和容积的认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19页至20页,内容“体积和容积”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

①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② 能够知道体积和容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技能目标:

① 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②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注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说一说

1、谈话:同学们都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吧,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出示乌鸦喝水的动画)

师:其实在乌鸦喝水这个故事里还蕴涵着有趣的数学知识呢,想一起研究吗?

2、实验一(出示同样大小的两个纸杯)

师:这两个杯子里装的水应该怎样?把一杯水倒入另一个空杯里,结果应该怎样?各位仔细看哦。

(教师事先在一个空杯里放入一块石头,演示操作过程)问:为什么还剩下一

些水呢?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证实原因)

3、师:在我们的周围,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呢?

(先学生举例,教师再出示两个不一样大的铅笔盒)问:这两个铅笔盒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

师: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谁大谁小。

4、(出示大小接近的苹果和梨)

师:看一看,哪个大,哪个小?

(让学生说)

师:单凭用眼睛,很难作出判断。想想看,能用什么办法解决呢?

(学生想办法,尽可能地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多种方案,优化并选择一种进行实验)

活动二xx

1、实验2

(师先出示两个有刻度的量杯,里面盛有同样多的水)师:请大家观察一下,现在的水在哪里?

(先把苹果放入水中,同学们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师:水面上升了,说明什么?(苹果占了空间,把水往上挤)(把梨放入另一杯水中,水面也上升了)

师:观察比较两个杯子的水位,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观点)

2、小结: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知道两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但所占空间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其实,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如:文具盒占有一定的空间,课桌也占有一定的空间。你还能举出例子吗?

(学生说出自己的例子)

师:物体占有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如:文具盒和课桌相比,文具盒占有的空间小,课桌占有的空间大。

出示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小黑板)3、举例

师:粉笔的体积指什么?

生活中我们说物体大或小,就是比较它们的体积。

师:比一比,我和王聪的体积谁大?象这样的例子你会举吗?

(学生自由发言)

活动三想一想

1 教师出示长方体木箱,打开盖子请学生观察。

问:盒内是空的,可以装xx 吗?

2、请学生联系实际举例,说一说哪些物体能装东西。

师:刚才我们所说的这些里面是空的,能装东西的物体称为容器。如:箱子、盒子、杯子、仓库等等都是容器。3、师出示一个空的烧杯和一个空的饮料瓶。

师:想一想:谁装的水多?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解决这个问题吗?师:下面就请各位小组合作,动手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实验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实验的要求。

(电脑出示实验要求及提醒)

4、小组合作,动手实验。(音乐)

5、小组为单位,交流实验的过程及结果。

小结:从实验我们可以看到,烧杯装的水比瓶子多,我们就说烧杯的容积比瓶子大。

6、师:什么是容积?说说你的理解。

出示概念: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小黑板)

问:“ X)是什么意思?

举例演示:倒半杯水,这时候水的体积是杯子的容积吗?再倒满,说明,此时杯子所容纳的最大水量才是杯子的容积。

师: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容器的容积比较大,哪些容器的容积比较小?

7、讨论

(1)问:木箱有体积吗?木箱的体积和容积分别指什么?你认为木箱的体积和容积一样吗?为什么?哪个大?(学生充分说一说)(2)小结:所有的物体都有体积,但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能计量它的容积。一般说来,物体的容积比它的体积小。

活动四解决问题

1、想一想” P20XX1

2、“ xx ” P20xx2

3、看一看” P2练习五1。

4、摆一摆” P2练习五3。

5、“判一判”判断题

6、“玩一玩”橡皮泥。

7、议一议” P2练习五2

活动五xx 交流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2、“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推动地球”这句话知道是谁说的吗?(录音:阿基米德洗澡的故事)

听完了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吗?

3、课后调查:鞋盒子、抽屉、冰箱、微波炉的容积。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体积和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材中是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他们的意义。教材首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交流物体的大小和容器盛放东西的多少,感受“物体有大有小,容器盛放的物体有多有少。”接着,教材围绕“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大”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活动。从中发现两个物体放入水中后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而且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说明这两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一样。然后,教材揭示体积的概念。最后,教材通过学生实验研究“哪个杯子装水多,”在学生感受容器所能容纳物体体积的大小打基础上,揭示容积的概念。随后,教材还设计了搭物体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体积和容积的意义。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形成体积和容积的两个具有抽象性的概念。概念形成一般采用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1)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或者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中,作出新的探讨。(2)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各种属性或特征中,找出本质的属性或特征,舍弃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3)由这些本质属性或特征,抽象概括成一般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 《体积和容积》是学生学习几何体积的开始,在学习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具备了许多关于体积和容积的具体的感性积累,本节课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主要充当了一个“先行组织者”为学生的有意义的学习呈现典型材料,在学生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自主建构正确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②能够知道体积和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②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注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体积与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五、教学用具:课件、两个容积一样的烧杯、土豆、红薯,纸杯,和纸杯差不多大的瓶子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一定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乌鸦是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你们想知道乌鸦用了什么数学方法吗?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下乌鸦喝水的故事吧!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案

体积与容积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体积与容积》的学习。这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为了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我将视野拓宽到生活的空间,重视现实世界中有关体积和容积的问题,把它们作为教学的基础。学生在他们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经验,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出发,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学习时可能遇到的疑问是:体积和容积差不多呀,怎么分呢?测量体积是不是从物体的外围量,而容积是不是从容器的里面量呢?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在实际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的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41页的比一比; 思考:﹙一﹚什么叫物体的体积 ﹙二﹚什么是容积 ﹙三﹚体积与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喝正方体表面积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和容积。﹙板书课题:体积与容积﹚ 二、1.出示学习目标 2.出示自学指导 三、实验,感受物体的体积。 1、学生自学,分组实验。﹙出示自学指导一﹚ 方法:两个有刻度的量杯,里面盛有同样多的水,请大家观察一下,现在的水在哪个位置。先把土豆放入水中,同学们观察发生什么变化。水面上升了,说明什么?(苹果土豆占了空间,把水往上挤)把红薯放入水中,水面也上升。 2、观察汇报。 比较两个杯子的水位,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小结: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知道两个果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但所占空间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其实,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3、师总结:物体占有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揭示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四、想一想,﹙出示自学指导二﹚ 1.出示盛水的杯子 师:这是一个装水的容器。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容器? (出示杯子和碗) 2.提问杯子和碗谁装的水多?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解决这个问题吗? 3.学生讨论,说办法。选择一种全班实验 实验:将杯子和碗装满水,然后将水倒入同样大小的有刻度的杯子中,观察水位的刻度。 师: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杯子装的水比碗多,我们就说杯子的容积比碗大。 讨论交流:什么是容积?说说你的理解? 4.小结: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五、今天我们认识了“体积”和“容积”,杯子有体积吗?杯子的体积和容积分别指什么?﹙出示自学指导三﹚ 小结:物体的体积是物体自身的大小。物体的容积是容器所装物体的多少。(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直观感知什么是容积,从而得出容积的概念,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认识体积和容积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认识体积和容积 1、使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等活动,体会到物体是占有空间的,而且占有的空间是有大小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2、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提高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教材简析: 这节课的内容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有的只是生活中的一些体验,没有什么知识基础,正确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对学生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要非常重视这节起始课的教学。 例6主要通过三个层次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验体积的意义。第一层次,让学生感知桃占去了杯中的一些空间;第二层次,让学生感知不同的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小的;第三层次,通过操作,来推理验证对三种水果所占空间大小的判断。有了这三个层次的活动,学生不仅能体会到物体总是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能够体会到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小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可以比较的。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要把握好以下三点:第一,要将操作的过程清晰地呈现给学生,以便学生进行观察思考。第二,在每一次操作时,要提醒学生看清操作前的状态和操作后的结果。第三,在操作过程中,要适时地提出问题,以启发学生结合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并在思考中不断丰富对体积意义的认识。

例7的教学要紧紧抓住体积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自然过度到容积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例6 1、通过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物体是占有空间的 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边操作边讲述:请同学们看,这里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左边的盛满水,右边的放了一个桃。 提问:同学们先预测一下,如果把左边杯子里的水倒入右边的杯子,结果会怎样? 学生猜测后提问:那谁来倒一下试试。(学生倒) 提问:结果和同学们预测的一样,那谁来说一说,为什么会剩下一些水? 引导学生说出:原来两个杯子装的水是一样多的,现在放进去一个桃子,杯中有一部分空间被桃占去了,能装水的空间就少了。使学生体会到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 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物体是占有空间的。

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第二单元《体积和容积的意义》教案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20页例6、例7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五第1 —4题。 二、教材简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及其展开图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习解决了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例6通过三个层次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体积的意义。通过三个活动,学生不仅能体会到物体总是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能够体会到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小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可以比较的。再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一些物体,比一比它们体积的大小,进一步加深对体积这一抽象概念的认识。例7通过让学生比较两个大小不同的书盒中所装书的体积,形象而直观地提示了容积的概念。再通过练习,让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体会物体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就是这个容器的容积。三、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能借助实物或 直观图比较物体的体积(或容积)的大小。 2、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 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增强数学应用意识,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 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五、教具准备:两个纸杯、教学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容器、小石块、圣女果、荔枝、桃子等水果、粉笔盒若干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请一位同学叙述这个故事) 提问:水为什么会上升?(学生初步感知:石块占据了一定的空间) 追问:如果老师把手中的这个的桃子放在这一满杯水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像石块、桃子等物体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只是平时大家没有思考“为什么”,我相信经过这节课的动手、动脑学习,大家一定能获得好多的知识。板书课题: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6。 (1)实践操作,初步感知体积的意义。

新世纪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容积_

新世纪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容积_ 执教:许建军(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十小学) 指导:卓玉仪(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十小学) 【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1页"体积与容积"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体积与容积》的学习。这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体积单位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感知体积单位。 【学生分析】 这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为了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我将视野拓宽到生活的空间,重视现实世界中有关体积和容积的问题,把它们作为教学的基础。学生在他们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经验,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出发,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学习时可能遇到的疑问是:体积和容积差不多呀,怎么分呢?测量体积是不是从物体的外围量,而容积是不是从容器的里面量呢?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 ②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 ③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换算。 ④会进行体积和容积之间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②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都看见过动画片《猫捉老鼠》吧?为什么每到一个地方,小老鼠能轻易的通过,而猫却被撞的非常惨? 2.生活中你还见过这样的例子吗? 3.比较一些容易看出大小的物体。 (师手中拿着两个不一样大的铅笔盒) 问:这两个铅笔盒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 师: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 师:这样的例子是举不完的。老师手中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梨,看一下哪个大?(请同学猜一猜) 师:用眼睛看很难做出判断。想想看能用什么办法解决?(生想办法,说一说)

《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

《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 《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 《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1】 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掌握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因为体积和容积是两个相关联的概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对比法,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清“什么是体积,什么是容积”。在学生感知体积的概念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直接感知体积,这是学生理解概念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帮助学生认识体积概念时,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分别把土豆和红薯放入两个水面高度相同的杯中,通过观察水面高度的变化来理解体积的概念。接着通过对比、动手实验的教学,理解容积的概念。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合理的教具和学具,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加以升华抽象出本质的概念,让学生形成体积和容积的概念,由此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2】 本节课教学在通过研究教材,研读教法,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顺利的结束了。回顾起来有如下几点体会: 1、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中,理解体积、容积的概念。体积、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我认为体积概念最难理解的是“占空间”、容积概念最难理解的是“能容纳”,只有把抽象的概念,通过操作形象化了才能使学生充分理解。我通过实验让学生看到“水面升

高了”来体验“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比较水面升高的多少,使学生体验“物体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通过杯子和瓶子谁的容积比较大的实验,让学生体验“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有多有少”这样将难以理解的“占空间”“能容纳”变得可观察、可感受。通过这些具体的实验活动,基本上达到了学生初步建立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教学目标。 2、密切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概念。教学中我不仅仅通过一个实验来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而且联系实际,借助生活经验使学生对体积有初步的认识,在本课开始时,我就让学生举出许多在教室里、在生活中看到的哪些物体所占的空间比较大、哪些物体所占比较小的例子,感知物体的体积有大有小,在此基础上揭示概念,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本节课时概念课,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理解,因此要准备大量的教学用具。在探究土豆和梨谁占的空间大时?由于所选取的实验材料的问题,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误差,梨浮在了水面上,致使实验没有达到目的。课件制作略显粗糙,个别结论性的内容过早的出示。 4、由于本节课学生动手实验多,因此课堂节奏前松后紧,在巩固练习时为了急于完成教学任务,习题处理的比较仓促。如果在学生操作中再能增加些练习的内容,如捏捏橡皮泥就能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形状变了体积不变。动手摆摆小正方体进一步加强对体积概念的理解。 《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3】

体积和容积的认识

体积和容积的认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19页至20页,内容“体积和容积”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 ①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② 能够知道体积和容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技能目标: ① 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②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注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说一说 1、谈话:同学们都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吧,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出示乌鸦喝水的动画) 师:其实在乌鸦喝水这个故事里还蕴涵着有趣的数学知识呢,想一起研究吗? 2、实验一(出示同样大小的两个纸杯) 师:这两个杯子里装的水应该怎样?把一杯水倒入另一个空杯里,结果应该怎样?各位仔细看哦。 (教师事先在一个空杯里放入一块石头,演示操作过程)问:为什么还剩下一

些水呢?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证实原因) 3、师:在我们的周围,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呢? (先学生举例,教师再出示两个不一样大的铅笔盒)问:这两个铅笔盒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 师: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谁大谁小。 4、(出示大小接近的苹果和梨) 师:看一看,哪个大,哪个小? (让学生说) 师:单凭用眼睛,很难作出判断。想想看,能用什么办法解决呢? (学生想办法,尽可能地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多种方案,优化并选择一种进行实验) 活动二xx 1、实验2 (师先出示两个有刻度的量杯,里面盛有同样多的水)师:请大家观察一下,现在的水在哪里? (先把苹果放入水中,同学们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师:水面上升了,说明什么?(苹果占了空间,把水往上挤)(把梨放入另一杯水中,水面也上升了) 师:观察比较两个杯子的水位,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观点) 2、小结: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知道两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但所占空间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其实,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如:文具盒占有一定的空间,课桌也占有一定的空间。你还能举出例子吗? (学生说出自己的例子)

体积与容积说课讲解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2.1长方体的认识 知识点: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各部分的名称。 (1)表面平平的部分称为面;两面相交便形成了一条棱;而三条棱又交于一点, 这个点叫作顶点。 (2)左面的面叫左面,右面的面叫右面,上面的面叫上面,下面的面叫下面(或 叫底面),前面的面叫前面,后面的面叫后面。 (3)长方体有12条棱,这12条棱中有4条长、4条宽和4条高。正方体的12 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2、长方体、正方体各自的特点。 3、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因为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4、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或者是长×4+宽×4+高×4 长方体的宽=棱长总和÷4-长-高 长方体的长=棱长总和÷4-宽-高

长方体的高=棱长总和÷4-宽-长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2.2展开与折叠 知识点:正方体展开共11种 1—4—1 型 6个 2—3—1 型 3个 2—2—2 型 1个楼梯形 3-3 型 1个 注意:(1)田字型与凹字型的全错。 (2)正方体展开至少和最多都只剪开7条棱。 2.3长方体的表面积

知识点:1、表面积的意义:是指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2、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长方体的表面积(6个面)=长×宽×2 +长×高×2 +宽×高×2 (上下面)(前后面)(左右面) S长=(长×宽+长×高+宽×高)×2 4、正方体的表面积(6个面)=棱长×棱长×6 S正=棱长×棱长×6 (一个面的面积) 2.4露在外面的面 知识点:1、在观察中,通过不同的观察策略进行观察。 如:一种是看每个纸箱露在外面的面,再加到一起;另一种是分 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看每个角度都能看 到多少个面,再加到一起。 2、发现并找出堆放的正方体的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的面数的变化规律。 3、求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棱长×棱长×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 (一个面的面积) 第四单元:《长方体(二)》 4.1体积与容积 知识点:1、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从外部测量) 容积:容器所能容纳入体的体积叫做物体的容积。(从内部测量) 注意:①同一个容器,体积大于容积;当容器壁很薄时,容积近等于体积。如果容器壁忽略不计时,容积等于体积。 ②几个物体拼在一起时,它们的体积不发生改变(它们占空间的大小没

认识体积与容积教案

《认识体积与容积》教案 教学内容:《认识体积与容积》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增强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两个相同的量杯、石头、土豆、硬币、两个大小不同的杯子、水、水杯。大小不等的影集各一个、盒装书一盒。 学具准备: 各种各样的物体(例如:橡皮、文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上数学课,大家都怕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不用计算,开心吗?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为什么乌鸦最后能喝到水呢?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生自由发言) 师:老师这里有石头、量杯和水,谁愿意上来演示一下? 师:把石头放入水中,出现了什么情况?水面为什么会上升? 生1:石头占了水的位置; 生2:石头把水挤出来了; 生3:石头把水压出来了; 生4:石头占了水的空间;……同学们说出了各种有趣的想法。 (生1:杯子的水面升高了。生2:放土豆的杯子里的水升得多,放石头的杯子里的水升得少。 ) 师:那说明了什么?(土豆的体积大,石头的体积小) 师:在我们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动手做实验是个重要的学习方法。 (二)新课 1、认识体积 (1)实验一 出示两个同样大小的空杯,师:这两个杯子都倒满水,水会一样多吗?你怎么知道? 生回答,教师操作:倒一倒,得出:两个杯子倒满水,水一样多。 往空杯中放入一个土豆,预测一下,如果左边杯子里的水倒入右边的杯子,结果会怎样?生说,得出:还会剩下一些水。是这样吗?操作验证 为什么会剩下一些水呢?引导发现:土豆占去了一定的空间(板书:空间) (2)实验二 出示两个不同的物体:土豆、石头,分别装进两个空杯,再倒满水,你觉得倒入哪个杯里的水多?为什么? 指名回答,师生共同验证。想一想,两个杯子里都装满了物体,为什么倒进去的水有多少呢? 小结:土豆占的空间大,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少;石头占的空间小,因而杯中的水就多。看来,物体所占的空间是大小之分的。(板书:物体所占大小) (3)出示3个物体:土豆、石头、硬币,哪一个占的空间大? 把它们放在同样的杯子里,再倒满水,哪个杯子里水占的空间大?为什么? (4)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也是一种量,这种量叫什么?生看书。得出意义,板书完整。 土豆所占的空间就是土豆的(),石头所占的空间就是石头的()。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认识体积和容积》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认识体积和容积》 1、使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等活动,体会到物体是占有空间的,而且占有的空间是有大小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2、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提高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教材简析: 这节课的内容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有的只是生活中的一些体验,没有什么知识基础,正确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对学生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要非常重视这节起始课的教学。 例6主要通过三个层次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验体积的意义。第一层次,让学生感知桃占去了杯中的一些空间;第二层次,让学生感知不同的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小的;第三层次,通过操作,来推理验证对三种水果所占空间大小的判断。有了这三个层次的活动,学生不仅能体会到物体总是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能够体会到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小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可以比较的。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要把握好以下三点:第一,要将操作的过程清晰地呈现给学生,以便学生进行观察思考。第二,在每一次操作时,要提醒学生看清操作前的状态和操作后的结果。第三,在操作过程中,要适时地提出问题,以启发学生结合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并在思考中不断丰富对体积意义的认识。 例7的教学要紧紧抓住体积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自然过度到容积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例6

1、通过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物体是占有空间的 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边操作边讲述:请同学们看,这里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左边的盛满水,右边的放了一个桃。 提问:同学们先预测一下,如果把左边杯子里的水倒入右边的杯子,结果会怎样? 学生猜测后提问:那谁来倒一下试试。(学生倒) 提问:结果和同学们预测的一样,那谁来说一说,为什么会剩下一些水? 引导学生说出:原来两个杯子装的水是一样多的,现在放进去一个桃子,杯中有一部分空间被桃占去了,能装水的空间就少了。使学生体会到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 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物体是占有空间的。 2、通过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 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玻璃杯,边操作边讲述:还是这两个玻璃杯,一个杯子里放的是桃子,另一个杯子里放的是荔枝(教师准备时,可选择大小差异较大的两种水果),同学们想一想,往这两个杯子里倒水,倒进哪个杯里的水会多一些?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讲述:实际的结果会怎样呢?我们一起来试试。让一个学生到前面倒水(老师只给学生一个杯子)。 提问:怎样验证呢? 引导学生说出:把两种水果拿出来,就可清楚看出哪个杯子装的水多了。和你们刚才的预测一样吗?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体积和容积的认识

体积和容积的认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19页至20页,内容“体积和容积”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 ①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②能够知道体积和容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技能目标: ①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②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注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说一说 1、谈话:同学们都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吧,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出示乌鸦喝水的动画) 师:其实在乌鸦喝水这个故事里还蕴涵着有趣的数学知识呢,想一起研究吗? 2、实验一(出示同样大小的两个纸杯)

师:这两个杯子里装的水应该怎样?把一杯水倒入另一个空杯里,结果应该怎样?各位仔细看哦。 (教师事先在一个空杯里放入一块石头,演示操作过程)问:为什么还剩下一些水呢?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证实原因) 3、师:在我们的周围,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呢? (先学生举例,教师再出示两个不一样大的铅笔盒)问:这两个铅笔盒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 师: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谁大谁小。 4、(出示大小接近的苹果和梨) 师:看一看,哪个大,哪个小? (让学生说) 师:单凭用眼睛,很难作出判断。想想看,能用什么办法解决呢? (学生想办法,尽可能地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多种方案,优化并选择一种进行实验) 活动二xx 1、实验2 (师先出示两个有刻度的量杯,里面盛有同样多的水)师:请大家观察一下,现在的水在哪里? (先把苹果放入水中,同学们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师:水面上升了,说明什么?(苹果占了空间,把水往上挤)(把梨放入另一杯水中,水面也上升了) 师:观察比较两个杯子的水位,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案1 教材分析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但体积和容积又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 学情分析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于概念教学,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学生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从他们身边的事物出发,把概念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本课的重点是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体积的概念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现代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使抽象变直观,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优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体积与容积》这一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为什么乌鸦最后能喝到水呢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生自由发言) (1)认识体积 1、初步感受空间。 师:老师往水里放一个苹果,苹果占空间吗放一枚硬币,硬币占空间吗橡皮占空间吗铅笔盒占空间吗桌子呢凳子呢还有什么东西占空间师: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占空间在水里占空间,拿出来呢(也占空间)板书:空间。 2、空间也有大小。 师:橡皮与铅笔盒比谁占得空间大,谁占得空间小桌子与凳子呢板书:大小 3、体积的概念。 4、比较体积大小。

《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 本节公开课的教学在深钻教材,研究教法、学法,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顺利的结束了;回顾起来有如下一些思考: 1、体积与容积的教学知识点比较抽象。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意义、区别及其联系,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实验操作活动来开展教学。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悟、悟中有升华。充分借助实物,多次在操作、比较中逐步感受和完善对体积与容积的概念理解。如红薯与土豆——感受物体所占空间;用橡皮泥——体会形状改变,体积大小不变,说明物体的体积跟形状无关 2、接着通过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中,促进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借助实验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了。让学生观察“水面升高了”,来体验红薯“占有一定的空间”,接着观察土豆放入后,两个量杯“水面高度不一样”,来体验“它们所占空间大小不一样”。使“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变得可观察,可感受了。使得学生对物体体积的感受逐渐丰满、立体起来,归纳出体积的意义。 3、密切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概念。教学中我不仅仅通过一个实验来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而且联系实际,借助生活经验使学生对体积有初步的认识,在本课开始时,我就让学生举出许多在教室里、在生活中看到的哪些物体所占的空间比较大、哪些物体所占的空间比较小的例子,感知物体的体积有大有小,在此基础上揭示概念,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4、在容积概念的教学环节中,设计了比较两个杯子容积的大小,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探

索的欲望。容积概念教学时,也是通过实验,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学生对容积的定义由不理解到理解,得出容积的意义。在教学中,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学生明显知道容积与体积的区别,容积是把水装在杯子里比较,体积是所占空间的大小。虽然学生在表达上不全面,但是老师帮助学生建立容器的外体积内空间的感性认识。 5、课堂上老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事例,加深学生感受,老师还让学生通过操作等途径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我个人认为教师通过操作演示,学生观察等虽然已经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容积和体积,但对这两个概念强化不够,学生语言组织不到位,应强化记忆。在记忆中强调重点词语,体积是“所占空间”,而容积是“容纳物体的体积”等词。 在课堂知识结构的连贯性方面,从体积过渡到容积的教学,考虑不够成熟。整节课前松后紧,体积占用的时间长,容积占用的时间少,对内容安排不够合理。

第十一讲 体积与容积

第十一讲 体积与容积 【例题精讲】 【例题1】填入合适的单位。(mL 、L 、cm 3、dm 3、m 3) (1)一瓶化妆水是150 ; (2)一桶食用油是5 ; (3)一本书的体积是1200 ; (4)一瓶墨水是60 ; (5)学校操场的沙坑可以放沙子3.5 。 【练习1】填入合适的单位。 (1)一瓶钢笔水的容积是60 ; (2)一瓶农夫果园的容积是600 ; (3)摩托车邮箱的容积是8 ; (4)一桶色拉油约5 ; 【例题2】 (1)一个盛水的长方体玻璃容器(单位:厘米),如图(1)。放入一块石头水面上升了,如图(2)。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 (2)用厚1.2厘米的有机玻璃做一个无盖的 长方体容器,如右图(单位:厘米),在容器 内注满水,一共可装水多少? 【练习2】 (1)长方体的盒子,如右图(单位:厘米)。现 在要装棱长2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最多可以装几 块?

(2)在一个长24分米,宽9分米,高8分米的水槽中注入4分米深的水,然后放入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铁块,水位上升了多少分米? 【例题3】填空 (1)6dm3= L (2)3.6mL= cm3 (3)1750cm3= mL (4)435mL= dm3 (5)3400cm3= mL= L (6)0.42m3= dm3= mL 【练习3】填空 (1)8.5L= dm3(2)750cm3= L (3)3500mL= dm3(4)80m3= L 如右图(单位:dm)。 (1)这个油箱可装油多少升? (2)这个油箱装油31.5升,问油深是多少? 【练习4】 (1)一个长方体鱼缸,从里面量长50厘米,宽30厘米,高40厘米,水面离缸口边5厘米,鱼缸内共有水多少升? (2)一个正方体油箱,棱长6分米,里面盛满油。如果把这些油全部倒入另一个长7.5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体空油箱内,那么油的高度是多少分米? (3)前进小学挖一个长方体沙坑,长6米,宽3米,深0.5米。如果每立方米的沙重1.5吨,那么用一辆4吨卡车来运沙,需运几次才能填满 这个沙坑?

五年级数学下册 体积和容积教案 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容积教案北师大版 体积和容积 一、教学内容本内容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认识体积和容积,体积(容积)单位、实际意义及换算,长、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以及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教材在编排中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间关系的能力,重视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意义,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为下一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做好准备。 三、学生分析“体积和容积”是在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学习了表面积之后引入的,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图形的开始,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在学习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储备了许多关于体积和容积的具体的感性认识,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对于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也是教学难点。要突破这一难点,就要突出它们的实践性,注重学生在体验、感知中学习知识。教学应从当学生熟悉的实物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等的观察、动手实验等活动,增强学生的

感性认识,在学生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自主建构正确的概念。 四、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感受1m 3、1dm 3、1cm 3、1L、1ml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主动地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并能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具体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探究未知、寻求结果的过程中品味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兴趣。 五、教具准备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1立方米的三棱架、3只玻璃杯、2块大小不一的石头、鱼缸、碗、长方体、鞋盒、瓶装饮料、有关课件等。六、教学过程 (一)建立体积概念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看《乌鸦喝水》录像片段,提问:乌鸦为什么会喝到水呢?(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焦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学用具 两个量杯、土豆、石头各一个、12个小正方体、水。 五、设计理念 1.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所以本节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展开教学。

2.真正的数学,正是用一种严密的逻辑性演绎事物间存在的和谐关系及秩序之美,而几何,更是数学美之精华,它用直观的美学形象将数学的对称美,和谐美,简单美,奇异美演绎得淋漓尽致,并将它们延伸到我们生活空间的每一个角落。 3.充分的操作、实验,利用直观进行思考,这也是培养空间观念的主要方法。 4.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 六、教学步骤 (一)故事导入 1、播放“乌鸦喝水”的故事。 师:同学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 2、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物体所占空间有大小。 师:例如,课桌占的空间大,墨水瓶占得空间小;我占的空间大,粉笔头占的空间小;教室占的空间大,黑板擦占的空间小。你能这样的对比着举几个例子吗? 2.提出问题,讨论解决方法。 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这两个土豆谁占的空间大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为下面的探索活动做好铺垫。)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活动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教材先让学生通过“说一说”的活动,交流物体的大小和容器盛放东西的多少,感受“物体有大有小,容器放的物体有多有少”。然后,教材采用直观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解决“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大” 的问题。用两个相同的量杯到入相同的水,再放入土豆和红薯,让学生观察水面的变化情况。通过观察,发现两个物体放入水中后水面上升了,说明它们都占了一定的空间;还能发现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说明两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一样。再学生有了比较充分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再揭示体积的概念。接着,教材又提出“哪个杯子装水多”的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容器容纳物体的体积的大小,再揭示容器的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体积和容积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而且体积和容积又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本节课的知识难点在于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真正理解:学生可能会受表面积概念影响,认为物体形状发生了改变,体积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出体积概念的真正内涵。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手、眼、脑、口并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建立有关体积和容积的正确表象,从而切实掌握所学的知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作好铺垫。加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再辅以直观教学的方法,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轻松。 教学目标

最新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体积与容积》教案设计 【设计意图】 体积与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要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意义。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和动手实验相结合,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并揭示出体积的概念。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1.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中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体积概念最难理解的是“占空间”,容积概念最难理解的是“容纳”,只有把抽象的概念通过操作形象化,才能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设计中通过操作,让学生看到“水面升高了”,使学生体会到“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再通过“两个杯子哪一个装水多”的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容器容纳物体有多有少”,将难以理解的“占空间”和“容纳”变得可观察、可感受。通过这些具体的实验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操作中理解。 数学实验活动与科学学科的操作实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操作是为充分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服务的。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充分的操作感悟、对比思考,得出“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以及“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是有多有少的,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多少叫容器的容积”这些重要的数学知识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难点:理解体积与容积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 课件、矿泉水瓶、冰红茶瓶、王老吉瓶、餐巾纸、小方块拼图、柠檬和柚子。

【教学过程】 一、了解起点,初步建立体积表象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体积。你觉得什么是体积? 生:我觉得体积就是物体的表面积(或占地面积)。(板书:体积=面积) 师:能介绍一下什么是面积吗? 生:面的大小。 师:你认为体积可能是它的一个别称。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我觉得体积应该是物体的质量。 师:这是你的理解,我也把它记录下来。 生:我觉得体积应该是物体的大小。 师:有人觉得体积是物体的表面积或是占地面积,有人认为体积是物体的大小。看来,大家对体积的感觉各不相同。 二、自学教材,完善体积意义理解 1.读一读 师:到底什么是体积?让我们看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请轻轻地打开书本第36-37页,阅读时,建议你把关键词圈一圈,把关键句划一划。 师:找到答案的请坐正,谁来说一说什么是体积? 生: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根据学生回答形成板书: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2.做一做 师:怎么理解“所占空间的大小”? (若学生无法解释,则老师拿出一个土豆。) 师:请问它占空间吗?你有办法让大家感受到它占有空间吗? 生:可以先在烧杯里装些水,然后把土豆放进去。水就上升了! 师:来,实验器材准备好了。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下。 师:你有什么发现?(水位升高了)水位为什么上升?(土豆占了水的空间)小结:土豆占有空间,土豆占有空间的大小就是土豆的体积。 师:想一想,取出土豆后会发生什么变化?(水位下降了)离开水的土豆还占有空间吗?占了谁的空间?(教室的空间)土豆占有的空间和教室的空间相比,

小学数学公开课《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公开课《体积与容积》教学设 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1、内容要求 强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手、眼、脑、口并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建立有关体积和容积的正确表象,从而切实掌握所学的知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2、地位和作用 这是空间与图形中的一堂概念课,空间与图形是人们更好的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空间与图形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 3、现实意义及新旧知识的链接 本单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特点及它们的展开图,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的含义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但是如何帮助学生完善空间观念?如何促使学生从一维到三维的发展?还需进一步去挖掘。本单元教学内容有:体积与容积、体积单位、长方体体积、体积单位的换算、有趣的测量。将为后继学习圆柱、圆锥的知识做好铺垫与孕伏。因此这部分

教学将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关键。 学情分析 1、学习需求: 这堂课的需求是学生能够在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知识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体积与容积的概念及理解它们的区别。为今后学习体积计算,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打好基础。 2、认知发展分析 学生希望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来探究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3、学习障碍: 本班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及城乡结合部,部分学生家长为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环境不佳,缺乏学习积极性。本班同学普遍学习基础薄弱,空间观念不强。在日常教学中缺乏应有的学习方法与解题策略。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②能够知道体积和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