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黄河三角洲明初移民考述

黄河三角洲明初移民考述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二oo二年第三期

黄河三角洲明初移民考述

李靖莉

0,●7●■

(滨州师专学报编辑部,山东滨州256604)

[内窖摘要】黄河三角洲存在着大批明初由山西洪洞和河北枣强迁来的移民,但史籍无载。考其源由,洪洞移民是先由政府从山西移入鲁西,再由鲁西自愿转迁至黄河三角洲;枣强移民一部分是由政府组织的山西移民经枣强中转后分发迁入黄河三角洲,其籍属为山西入。另一部分是移入河北的各地移民自发由枣强转迁至黄河三角洲,其籍属难以确定。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明朝;移民;洪洞;枣强

[中图分类号]lc潲.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一垅x(20吆)03—0028—05

年轻的黄河三角洲,以其广袤的新生土地,吸纳了古往今来的垦民。其中,第一批有组织的政府移民发生在明洪武、永乐年间,移民源出地集中于山西洪洞和河北枣强,因此,当地遍传着“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要问老家在哪边,直隶省的枣强县”的歌谣。歌谣映印着明初移民垦荒的史实。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参考方志、谱牒、碑刻等资料,对黄河三角洲明初移民作粗浅的考述。

一、明初移民的背景

1、山东中西部屡历灾祸.地旷人稀

元明之际,山东中西部地区屡历兵燹,灾疫连年。元朝统治者对红巾军起义的血腥镇压、朱元璋北伐元朝的统一战争、靖难军的报复性残杀以及频繁的河患和旱涝灾害。多重因素的交互作用,使山东中西部地区满目疮痍。明朝开国初始,朱元璋就痛切地感到:“今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q)(卷二十四)“鲁、豫、皖北、冀北之民,十亡八九。”Q)(卷五)恢复了十几年,到洪武十八年,明太祖对战争创伤仍记忆犹

[收稿日期]200l—5—20

?28?新,说:“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①(卷一七六)明都督府左断事高巍在其上疏中也奏称:“臣观河南、山东、北平数千里沃壤之上,自兵燹以来,尽化为榛莽之墟。土著之民,流离军伍,不存十一。地广民稀,开辟无方。”②其中,兖州府定陶县,“井田鞠为草莽,兽蹄鸟迹交于其中,人行终日,目无烟火。”③汉唐还属“上县”的高唐州。经“元季绎骚,残弊极矣。国朝地尚荒芜,民少土著。”(4)为避免十羊九牧,洪武三年三月,山东按察司佥事吴彤上奏太祖:“博平、清平、夏津、朝城、观城、范、馆陶七县,户少地狭,乞并入附近州县。”q)(卷五十)朱元璋批准了吴彤的奏事。这次裁并,撤销了东昌府约40%的州县。鲁西的萧条凋敝由此可见一斑。

2、山西太平安定.地狭人众

山西表里河山,北有雁门关,东有娘子关,西南有大河阻隔,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优势。元末据守山西的扩廓帖木耳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农民起义军虽多次攻伐,但屡屡败北,使山西避免了长期战乱之祸,正如元人钟

 万方数据

笛在其所作《河中府修城记》中所说的那样:“今天下劫火燎空”,而“河东一方居民从杂,仰有所事,俯有所育”。加上元末明初山西风调雨顺,吸引着临近省区百姓的归依。诸多因素,使山西“生齿日繁”。据《明洪武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河南总人口189.1万,河北总人口189.3万,而山西总人口403.4万,超出冀豫两省的总和。人口密度大,需要的耕地自然要多。然而多山的地形特征使这里耕地开垦的余地极小,人口稍有增加,地少人多的矛盾就相当突出。如平阳府、潞州等地,洪武时每人平均占有土地只有六七亩左右,沁州更少,人均土地只有三亩稍多一点,⑤以至于“泽潞百姓,衣食不足”。@(卷一九六)显然,比邻而居的晋鲁两省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为了均衡天下人口,实现土地与劳动力的最佳组合,洪武三年三月,郑州知府刘琦上疏:“若不设法招徕耕种以实中原,恐日后国用虚竭。为今之计,莫若计复业之民垦田外,其余荒芜土地宜责之守令召诱流移未入籍之民,官给牛种,及时播种。”①(卷五十)素以“田野辟,户口增”作为治国要务的朱元璋御览了刘琦的奏书后,下令于当年开始进行有计划、大规模的政府移民垦荒,即《明史?食货志》中记载的“移民就宽乡”。

二、史籍关于明初移民山东的记载

1、迁山西民入山东

据笔者掌握的资料,史籍关于明初迁山西民入山东的记载主要有以下几处:

洪武八年,迁堂邑、即墨、潞州民3300余户入临清。Ⅻ

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等闲旷之地,户给钞二十锭,免赋役三年。q)(卷一九三)

洪武二十二年九月,迁山西沁州告愿应募屯田者五百九十八户入北平、山东、河南,赐钞锭,分田给之。q)(卷一九七,卷二二三)

洪武二十二年九月,迁山西贫民入大名、广平、东昌。∞(卷一九七)

上引史料第3条的记载,据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李恪、徐礼报称:“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七府民徙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户,计今年收谷、粟、麦三百余万石,棉花一千一百八十万三千余斤,见种麦苗一万二千一百八十余顷。”q)(卷二二三)这条记载,徐泓先生在其“明洪武年间的人口移徙”中,根据当时的生产技术、亩产量、户均人口、人均耕地等相关材料分析,认为598户移民不可能生产出如此巨额的产品,598户可能是598屯之误。

分析上述史籍关于明初迁山西民入山东的记载,可以得出两条结论:第一,移民落籍地集中于鲁西一带。其中,除洪武二十二年九月的迁民笼统记为“山东”外,其他几次均明确记为移人临清、东昌。第二,移民数字不明确。几次向山东迁民,多数与毗邻的河南、河北合并安置,且未交待迁民数量,因此,难以确切断定移入山东的人口数字。对此,有的学者以按府(或县)平均分配的办法,推定上述几次移民总数约为15—24万人。⑦明初山东计有编户753894户,5255876口,(8)山西移民约占山东人口总数的3-4%。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史籍记迁山西民入山东的时间始于洪武八年,大规模移民在洪武二十一年以后,这似乎与地方志、谱牒记载的洪武元年、二年山西移民落户山东不相吻合。对此,葛剑雄先生等做了颇有见底的分析:“奏章或报告中提及的迁山西民人山东事件,并不是说报告中的迁民皆是当年迁入的。有些年份中官员所提及的移民往往是对某一地区移民情况的总报告。这些移民可能是报告的当年迁入的,也可能是报告以前的年份迁入的。据《明史?地理志》,洪武三年被撤消的各县,不久就恢复了建置。这说明有外来移民的迁入,使人口得到迅速的恢复。由此可见,洪武年间对东昌府的移民是洪武初年发生的。”④

2、河北移民

史籍关于明初迁河北民人山东的记载可谓凤毛鳞爪,笔者只查到《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二O七济南府部的一条记载:“(洪武)十三年阳信红军为祟,十村九墟,迁直隶及青州、登州、莱州三府民以实其邑。”除此而外,在明初的49

?29?

 万方数据

次迁民事件中,未见迁河北民人山东的记载。相反,却有24次是从全国各地向今河北一带移入人口,占全部移民事件的一半。为便于分析,辑录如下:

洪武四年三月,迁顺宁、宜兴沿边之民一万七千二百七十四户、九万三千八百七十八口入北平州县。①(卷六二)

洪武四年六月,迁北平山后沙漠遗民三万二千八百六十户入大兴、宛平等县。①(卷六六)洪武五年七月,迁妫州、宜兴、兴、云四州百姓入北平附近州县。①(卷七五)

洪武十七年七月,迁军中降卒入北平地区。①(卷一六三)

洪武二十一年八月,迁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入彰德、真定、临清、太康等处。①(卷一九三)

洪武二十二年四月,迁山东流民入京师。①(卷一九六)

洪武二十二年九月,迁山西贫民入大名、广平、东昌。①(卷一九七)

洪武二十二年九月,迁山西沁州告愿应募屯田者五百九十八户入北平、山东、河南。①(卷一九七,卷二二三)

洪武二十四年七月,迁天下丁产殷富者五千三百户入京师。①(卷二一O)

建文四年九月,迁罪囚及家属入北平。⑦(卷一二下)

建文四年九月,迁山西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入北平各府州县。⑨(卷一二下)

永乐元年八月,迁罪囚入顺天永平府。⑨(卷二一)

永乐元年八月,迁苏州、浙江等地富民入北京。⑦(卷二一)

永乐二年五月,迁北京所属吏民犯流、徙者入北京人少处。⑨(卷二九)

永乐二年九月,迁山西民一万户入北京。⑨(卷三一)

永乐三年七月,迁犯笞罪无力准工者入北京。⑨(卷三六)

永乐三年九月,迁山西民一万户入北京。⑨(卷三七)

永乐四年正月,迁湖广、山西、山东等地郡?30?县吏愿为北京民者二百一十四口入北京。⑨(卷四十)

永乐五年十月,迁死囚赦戍南边者入北京郡县。⑨(卷五三)

永乐十年正月,将据律当笞者迁往北京良乡、昌平等县。⑨(卷八一)

永乐十年正月,将诬告犯徒、流、笞、杖者迁往卢龙、山海、永平。⑨(卷八一)

永乐十二年,迁山西等地流民及为事官吏者二千余户入隆庆州。⑨(卷九一)

永乐十五年月,迁山西民入北京、真定、南宫等县。⑨(卷一0六)

可见,仅从洪武四年到永乐十五年的37年中,就有24批移民迁入河北,这说明明初河北是人口移入的重点区域,且移民源出地极分散,去除迁“天下”民的笼统记载外,还涉及到今云南、北京、山西、山东、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十几个省市。

三、黄河三角洲明初移民考源

综合分析上述移民史实,发现了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史籍中既然未见从河北向山东移民的记载,且据嘉靖本《真定府志》记载,洪武时真定府东部各县中,枣强人口最少,不足O.8万人,而邻近的南宫、武邑等县,人口达4万多,因而政府也不会从人口内迁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枣强县向外移民;从山西移入山东的人口又落户于鲁西。那么为什么20世纪80年代惠民地区地名办公室的调查结果却显示,黄河三角洲约半数的村子是明初由山西洪洞和河北枣强移民建立的?以滨州市为例,在《滨州市地名志》编委会抽样调查的今滨城区黄河以北769个自然村中,有608个是明初移民建立的,约占被统计村数的80%。其中,属于洪武初年由外省移民建立的351个村庄中,有347个是由山西洪洞和河北枣强移民建立的,占98.9%。另外,还有些明初移民分散填人明以前建立的村子,洪武元年、二年间,在124个明以前建立的村庄中。有82个填充了山西或河北移民,占66%。滨城区情况如此,其他县区情况也大致相去不远。据对沾化县古城、下河、冯家3乡21%的

 万方数据

自然村和阳信县温店、银高、水落坡3乡30%的自然村的抽样调查,在被抽查的192个自然村中,属于明永乐以前由洪洞和枣强移民建立的有155个,占被统计村数的80%。为什么黄河三角洲存在这么多洪洞和枣强移民?结合史籍,试做如下推断。

1、山西移民由鲁西转迁至黄河三角洲

山西移民初入山东,主要分布于空荒闲地最多的鲁西一带。因为在元末明初的战乱中,对山东破坏最大的朱元璋北伐和靖难之役的战场均在鲁西,黄河泛滥又以沿河两岸的鲁西为患最烈。因此明初鲁西人口锐减,存在着大批空荒土地,明政府便选择这里作为洪洞移民的迁入地。但是,毕竟这些土地都曾经各有其主,因战乱和水灾临时迁出。一旦战争停止,水灾过后,土著居民便会重返故地,再建家园。洪洞移民作为外来者,安置时与土著居民有以屯和以社划分里甲之别,“土著者以社分里甲,迁民以屯分里甲,社民先占亩广,屯民新占亩狭。”⑩因此,双方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冲突。加上黄河的频繁泛滥,使经过长途流迁的山西移民疲烦厌倦,一部分人便寻找新的居留地。

黄河三角洲是随着黄河在不同时期的冲泛淤积和填海造陆而生成的。从两汉到南宋,黄河基本流注渤海,金元之后折转南下夺淮入海。对比鲁西,黄河三角洲土地再生性强,处女地多,可任力耕垦,免于纷争。且黄河新淤地在初耕时,易于垦种,收获丰厚。在明初山西人口移居山东的同时,山东本省也存在着由东向西的移民。⑩故而鲁西成了省内外移民的聚居地,移民关注的各种信息传输较快。口口相传,不满现状的山西移民便选择黄河三角洲作为再迁地。广饶县大营乡大店村的《黄氏家谱》记载:“吾祖先景玉自洪武二年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泰安小青山石佛峪,洪武二十五年三世祖又迁青州乐安东北乡距城20里大店村。”《黄氏家谱》记载的虽不是由洪洞—东昌一黄河三角洲的迁转路线,而是由洪洞一泰安一黄河三角洲,但其中却透露出移民转迁的史实。

2、各地移民由枣强分拨、转迁黄河三角洲

在家谱和碑文资料中,不乏枣强移民转迁的记载。淄博市博山区鹿疃庄《鹿氏家谱》记载:“始祖讳明,洪武二年由山西洪洞迁直隶枣强。族人同来甚伙,地狭人众,暂处于此,后分投他处。而吾祖通,则由枣强迁青州鹿疃。”博山区叩家的《般阳高氏族谱》记载:“余先世本山西人,洪武年间由枣强迁发而来。始祖讳惯初,居博山后裕庄;二世祖伯真始家于胡山之阳叩家庄。”这些族谱和碑文均明确记载先祖由山西迁至枣强,又转迁山东的经过。

由枣强转迁黄河三角洲的移民如进一步按迁移形式圈划,可分为两类。

(1)自愿转迁。由于种种原因,明初的移民垦荒在洪武、永乐年间兴隆过后便逐渐销声匿迹,甚至出现了移民人迁地人口回落的现象。从嘉靖以后,由于移民人户的减少,许多州县的移民里甲陆续归并。其中,归并最多的即为北直隶。如:隆庆州永乐年间由移民建立的20里,到嘉靖时就归并了6里,只余14里,占原有里数的70%;@蓟州弘治十五年以前由移民建立的13里,到弘治以后归并了9里,只余8里,占原有里数的30.8%。①直隶省的其他州县,虽表面上保持着明初的移民里数,但也徒有虚名,一里不足十甲,一甲只及数户。如:香河县在明中叶以后,迁发的4屯“户口……仅足敌一里”;@交河县洪武初有迁民lO屯,以后“赋役日增,户口如耗”,其中有“九屯不及大里之一甲”@。

本来移人人口最多的北直隶为什么后来移民急剧减少,其中的原因是值得研究的。我认为北直隶人口的骤减与黄河三角洲存在着大批枣强移民不无联系。

明初的北直隶,由于移民潮的涌入,人口急增。尽管政府规定按“验其丁力,计亩给之”的原则授田,但具体操作起来,各地的情况却参差不齐。北直隶的移民授田明显不足。河间府景州每户分田“不过五十亩”;@隆庆州和保安州“每户授田五十亩”@。移民在人迁的初始几年,可不同程度地免除赋役。但免期过后,就要照例负担税粮和徭役,而税粮的多少因无统一的税则,各地也不一样。多的每亩5升,少的只有3升甚至更少。北直隶的税粮较重,隆庆州

?31?

 万方数据

“科米亩五升”;大名府魏县每亩5升稍多;保安州不论田土肥瘠一例起科,每亩征收3升8合。而南直隶凤阳府,旱地每亩只征夏麦1升9合。⑥不仅如此,北直隶移民耕垦的土地还大多是当地居民不屑耕种的硗瘠之地。如景州移民“所分皆下田”@;故城县三里屯村,除“劝农屯地稍堪耕”外,其他两屯皆“贫瘠逼侧,所垦地又汗下易潦”,即使“竭终岁动”,也“收入颇寡,履亩得五六斗、六七斗,即庆有年矣”@。移民在完纳税粮和额外加交的运费、耗米外,更所剩无几。正如宣德年问宛平知县管裕所说的:“迁谪人民,田地硗瘠,岁常薄收,所征粮草,输纳尚艰。”o

可见,明初迁入北直隶的移民境况凄惨,难以糊口。而明政府又规定,移民不准逃归故里。凡逃回原籍者,官方要查究挨捕,亲邻里老如知情不报,亦需同样捉拿问罪。∞因此,不满现状的外来移民只好寻求新的人迁地。早在正统六年,北直隶抚宁知县姜忠就说:“北京顺天等府州县迁民,先因水土不宜,生理不继,逃移他乡寄住。”o如同鲁西的洪洞移民转迁黄河三角洲一样。迁往枣强的外来移民也选择了黄河三角洲作为转迁地。据分析,凡黄河三角洲明中后期由枣强移民建立的村庄,多属自愿转迁而来的。因当时汇聚于河北的移民籍属极复杂,因此,这一部分枣强移民的原籍难以推定。

(2)政府分发。据《明史》、《明洪武实录》及地方志的记载,明初由山西向外移民,设局驻员于洪洞县广济寺旁的大槐树下,办理移民手续后。由此外发。凡由此东去的移民,先自洪洞县沿赴北京的大路至河北枣强,然后由枣强另行分拨。由枣强北上的大多移入北平和散居河北各州县;而由枣强南下的大多人籍山东。广饶县颜集乡安家村《安氏家谱》记载:“始祖安亭商、安亭美于明永乐二年自直隶枣强县分发乐

?32?邑。”凡黄河三角洲明初由枣强移民建立的村庄,大都属政府分发而来的。因此,这一部分枣强人的籍属可归溯于山西人。

3、小股移民自发迁入

明初移民时有同姓同宗不得迁往一地的规定。而且在政府有组织地移民的同时,还存在着史书无载的、零散的、自发的小股移民,他们大多分布于官方主要的移民安置区以外。这也是黄河三角洲存在大批洪洞和枣强移民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①明洪武实录[M].

②宋端仪.立斋闲录[M].

③乾隆定陶县志:卷九[M].

④嘉靖高唐州志[M].

⑤弘治潞州记?田赋志[M].

⑥康熙临清县志:卷二[M].

⑦葛剑雄,等.中国移民史:第五卷[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r7.

⑧安作璋.山东通史:明清卷[M].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4.

⑨明永乐实录[M].

⑩明史?食货志[M].

⑩李靖莉,孙远方,宋平.大槐树移民与黄河三角洲民俗文化[J].雁北师院学报,2001,(4).

④嘉靖隆庆志:卷一地理[M].

⑩嘉靖蓟州志:卷三乡社[M].

@万历香河县志:卷二地理志[M].

⑩万历交河县志:卷一地理志[M].

⑩乾隆景州志:卷四[M].

⑩天启凤书:卷四[M].

o万历故城县志:卷一沿革[M].

o明宣德实录:卷一一二[M].

④明经世文编:卷一九[M].

⑦明正统实录:卷七九[M].

 万方数据

黄河三角洲明初移民考述

作者:李靖莉

作者单位:滨州师专,学报编辑部,山东,滨州,256604

刊名: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年,卷(期):2002,(3)

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21条)

1.明洪武实录

2.宋端仪立斋闲录

3.乾隆定陶县志:

4.嘉靖高唐州志

5.弘治潞州记·田赋志

6.康熙临清县志

7.葛剑雄中国移民史 1997

8.安作璋山东通史:明清卷 1984

9.明永乐实录

10.明史·食货志

11.李靖莉.孙远方.宋平大槐树移民与黄河三角洲民俗文化 2001(4)

12.嘉靖隆庆志:

13.嘉靖蓟州志

14.万历香河县志:

15.万历交河县志

16.乾隆景州志

17.天启凤书

18.万历故城县志

19.明宣德实录

20.明经世文编

21.明正统实录

相似文献(1条)

1.期刊论文李靖莉.孙远方.宋平黄河三角洲洪洞移民考-东方论坛2002(4)

元末明初,战乱、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使山东等地萧条凋敝,土地荒芜.为开发中原,明朝洪武、永乐年间进行有组织地"移民就宽乡".其中,从洪洞向鲁西移民10万余人.由于政府规定同姓同宗不得迁往一地,加之河患、土地占有纠纷及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丰富等原因,使洪洞移民由鲁西再次转迁至黄河三角洲地区.故而虽史籍不见向黄河三角洲移民的记载,黄河三角洲却存在着大批洪洞移民.

引证文献(2条)

1.李靖莉黄河三角洲移民文化的特点[期刊论文]-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2.李靖莉黄河三角洲山西移民的特点[期刊论文]-文史哲 200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538052760.html,/Periodical_zgshjjsyj200203004.aspx

下载时间:2010年1月5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