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避免歧义

避免歧义

语言文字应用

说“一”不“二”

——避免歧义

【模拟法庭】

有个80岁的富翁去世后,他的女婿与年幼的儿子争夺遗产。老人临终留下一封遗嘱:“吾六十生一子人言非是吾子也家业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女婿认为遗嘱明明写着:“吾六十生一子,人言非是吾子也,家业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遗产都归自己,但是富翁的儿子却因此将老人的女婿告上了法庭,假如你是富翁儿子的律师,你将如何维护他的权益。

吾六十生一子,人言非,是吾子也。家

业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什么叫歧义?

?歧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除了运用双关修辞以外,如果同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那么这句话就是歧义句。?歧义影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今日导读:

? 1.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

?? 2.电监会设立六区域电力监管局。

? 3.两代教授,人格不同。

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台湾的大学生)

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台湾大学的学生)

“设立了六个管理各自区域的电力监管局”(六区域=六个地方)“设立了一个统一管理六个区域的电力监管局”(六区域=归为一个)

“两个时代(辈分)的教授”

“两位代理教授”

? 4.被控私分国有财产——专家总经理成了被告人。

“专家”和“总经理”(并列词组)

“专家”修饰“总经理”(偏正词组;有专家身份的总经理)

? 5.新生市场苦熬淡季。

生:学生。新生市场:新学生的市场

生:产生。新生市场:新产生的市场

? 6.贺顺顺:我和凌峰挺好的

“和”与“好”都是多义词。“好”的一个意思是“状况好(包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等)”

还有一个意思是“友好,要好,关系亲密(特指朋友,恋人或夫妻间有亲密的关系)”

而“好”作“友好,要好”讲时,“和”既可以看作连词,又可以看作介词。

歧义的原因

3.两代教授,人格不同。

5.新生市场苦熬淡季

6.贺顺顺:我和凌峰挺好的1.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

2.电监会设立六区域电力监管局

3.被控私分国有财产——专家总经理成了被告人。

词语的多义性造成的歧义句。

结构的多样性造成的歧

义句

1.他在上课。

2.我买的那只灯泡早就报销了。

3.会计背着李经理去银行取钱。

4.他的头发长的奇怪。

5.李明一进门就看见爸爸和他表弟在看电视。

6.太阳能和核能的研究已经取得进展,这是未来最有希望的一种能源。

7.研究方法很重要8.咬死了猎人的狗。多义词或多义短语

产生歧义多音字引起歧义指代不明引起歧义

结构层次切分不同而产生歧义

9.三个学校的领导。

10.二十多个省的代表在大会上发了言。

11.新建的工厂的大门。

12.走进新建的师范学校的实验大楼,

我很想上这儿来学习。

13.小王没找到。

14.那个新来的人,谁都瞧不起。表数量的词语修饰不明而产生歧义

多个定语的修饰关系造成歧义

语义关系不明

产生歧义

有些动词,如“通知”“关心”“培

养”“请”“约”“要”等可以用同一个名词短语作他的主语和宾语,当他们在句子中出现时,可能产生歧义。例如:通知的人,还没有回来。

课堂活动?

“差一点儿”差多少??

①差一点儿打破了差一点儿没打破?

②差一点儿摔倒了差一点儿没摔倒?

③差一点儿打败了差一点儿没打败?

④差一点儿淹死了差一点儿没淹死?

⑤差一点儿及格了差一点儿没及格?

⑥差一点儿中奖了差一点儿没中奖?

⑦差一点儿考上了差一点儿没考上?

⑧差一点儿射中了差一点儿没射中?⑨差一点儿结婚了差一点儿没结婚

====≠≠≠没摔倒没打破没打败没淹死没及格没中奖没考上及格了中奖了考上了

?凡是人们不企望发生的事情,两种说法的意思就是一样的;凡是人们企望发生的事情,两种说法的意思就不同了。

?在人们心中企望还是不企望并不是固定的;

?⑧甲乙两方足球赛,射入甲方球门是乙方球迷所企望的,站在甲方球迷的立场上,却不希望它实现。?那么甲方说“差一点儿射中了”,“差一点儿没射中”??

?那么乙方说“差一点儿射中了”,“差一点儿没射中”??

?⑨差一点儿结婚了

差一点儿没结婚期盼已久差一点儿结婚了差一点儿没结婚被逼无奈差一点儿结婚了差一点儿没结婚

=≠

小试身手

?一.指出下面新闻标题中哪几句有歧义。?①数百位死难者的家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②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③这是名模孙艳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④日本2004年度对华贷款削减大约一成。

二.判断下面这些长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句? A.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 B.美国政府虽然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看法是否定的。

? C.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D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丽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 C )

歧义的产生与消除

歧义的产生与消除 城阳二中张桂欣2008.5 学习目标: 1.歧义产生的原因及主要歧义类型。 2.学会辨析歧义现象,能准确判断并消除歧义。 学习重点: 1.熟悉语法组合形成的歧义现象。 2.明确语义组合中出现的混乱现象。 3.学会准确判断并消除歧义现象。 教学过程: 一、歧义的类型 (一)语音的歧义 1.这些产品quán bù合格。 2.这个人好说话。 3.我想起来了。 4.你不该打他。 (二)词语的歧义 1.王教练下课了。 2.那里有一家地下商店。 ▲(三)语法组合的歧义 1.领导交代让你跟我去一趟广州。 2.出租汽车经常出事。 3.学校领导一再强调,一定要指导学生读好书,不能不管不问。 4.主要的领导和记者都来了。 5.我们没有做不好的事情。

▲(四)语义组合的歧义 1.他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2.老师告诉小李要注意自己的发音。 3.老张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二、歧义的消除 (一)加必要词语 1.这是茅盾的书。 2.这个人连老张都不认识。 (二)改换词语 1.那家店铺关门了。 2.那本书我丢了。 (三)调整语序 1.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下雨了。 2.两个球队的教练到了。 (四)设置具体语境 1.丁老师正在照相。 2.我看到他很不高兴。 (五)增加标点符号 1.我们球队打败了他们得了冠军。 2.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十五日前去汇报。 3.养猪头头象喂鼠只只死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三、学习效果检测 (一)辨析下列各组句子,要求:①选出下列个题中没有歧义的一句。②找出有歧义句子的歧义点并消除。 1.A.10月2日和3日下午,学校组织大家进行了登山比赛,我们班以绝

教案:歧义句的类型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歧义句的类型及消除歧义的方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什么是歧义。 2.过程与方法:了解歧义产生的原因;掌握消除歧义的方法,能够消解句子的歧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歧义的积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歧义产生的原因;掌握消除歧义的方法,能够消解句子的歧义。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复习过程: (一)导入 1、做脑筋急转弯题有个字千百年来都读错,请问是什么字?(“错”) 2、纪晓岚的故事 一个词、短语、句子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这是语言的多义现象,运用得当能增添语言的趣味性。但大多数情况下,语言的多义会给读者或听者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是误解,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歧义,这不符合语言表达“简明”的要求。 (二)考点:歧义属于“辨析并修改病句”中“表意不明”一项的重要内容

(三)考查内容:1、判断有无歧义(客观题)2、运用一定的方法消除歧义(主观题、作文) 两者都以明白歧义产生的原因为关键 (四)考题再现: 1.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 A、她已经是一个有三个孩子的妈妈了,但是看起来还很年轻。 B、天色渐晚,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C、小刚和小花的爸爸到学校里来了。 D、张师傅看到徒弟非常高兴,把他们拉到车间里去了。 2.判断下面长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句 A、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B、美国政府虽然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C、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D、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五)产生歧义的原因 一)读音、轻重、停顿不确定引起歧义

(完整版)歧义句的类型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歧义句的类型及消除歧义的方法(教案) 湖南岳云中学王丽纯 一导入 1、做脑筋急转弯题有个字千百年来都读错,请问是什么字?(“错”) 2、猜字谜“李”字去了木是什么字?(“子”“一”) 一个词、短语、句子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是语言的多义现象,运用得当能增添语言的趣味性。如:唐时汪伦想邀请诗人李白到自己居住的地方游玩,于是寄了一封信给李白,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喜欢游山玩水和饮酒的李白,听汪伦说那里有遍地桃花,又有万多家酒店,十分向往,于是欣然赴约。谁知到达之后却看不到桃花,也见不到一万多家酒店。你说这是为什么?(原来酒店老板姓万,桃花潭方圆十里) 但大多数情况语言的多义会给读者或听者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是误解,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歧义,这不符合语言表达“简明”的要求。 先看报刊上的几个标题 A、四个三峡历史之谜被破解?(《文摘周报》) B、京城工地打工人(《中国青年报》) C、销售女强人(《湖南日报》) D、高考语文试题中的病句分析(《语文月刊》) 二、考点:歧义属于“辨析并修改病句”中“表意不明”一项的重要内容 三、考查内容: 1、判断有无歧义(客观题) 2、运用一定的方法消除歧义(主观题、作文) 两者都以明白歧义产生的原因为关键 四、产生之因 一)读音、轻重、停顿不确定引起歧义 1、这个人好说话。(“好”读上声,是“易于、便于”之意;读去声,是“爱好、喜欢”之意) 2、到1999年底,他还欠款1000元(人民币)。(“还”hái 是“仍旧”之意,huán是“归还”之意) 3、他俩真是一对难兄难弟。(“难”读nán指两兄弟或泛指两人同样低劣。Eg:他俩一个不求上进,一个得过且过,真是一对难兄难弟。读nàn指彼此曾共患难的人,彼此处于同样困难处境的人。) 4、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太少了)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真不少)(89年高考题) 5、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是我呀!)(89年高考题) 6(这份报告)我写/不好。(不赞成自己写)(这份报告)我/写不好。(没有把握) 7、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两人都得说)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一个说) 8、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

高二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说一不二——避免歧义》人教版含答案

第四节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人文掌故 “为何不吃肉呢?” 晋惠帝司马衷,是一个饱食终日、非常蠢笨的皇帝。他对国家大事知之甚少,甚至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状况都一无所知。有一天早朝,晋惠帝询问大臣们可有大事来奏,如没有就要退朝了。有个大臣出班奏道:“启奏陛下,目前江南大旱,老百姓没有粮食吃,已经饿死很多人,请求陛下下诏赈济。”晋惠帝听了十分纳闷,问:“没有粮食,为何不吃肉呢?”群臣听了,大吃一惊,你看我,我看你,都摇摇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选自“企博网”) ?名句有约 1.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题墨梅》)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5.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6.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9.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素材积累 一个天资聪慧的神童莫扎特 莫扎特被公认为音乐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显露出了在音乐方面的非凡天赋和卓越才能。从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个孩子对待音乐的积极心态,对艺术事业的执著追求。虽然不能人人皆为天才,但对广大孩子来说,“神童莫扎特”绝对是具有传奇色彩,又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小时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写东西。父亲问他在干什么,莫扎特说他正在写钢琴协奏曲。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一看,激动地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他写的这些又正确又富有意义啊!”天资加上勤奋和用心,这就是神童莫扎特! (选自《名人童年故事》) 基础达标

句子歧义产生的常见原因及其消除方法

句子歧义产生的常见原因及其消除方法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利可共而不可独”(曾国藩)。知识共享,欢迎转发。所谓句子的歧义,就是指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的理解。近几年来,语文高考试题中关于歧义内容的考查也常有出现,有的考查歧义句的辨识,有的考查歧义句多种意思的理解,也有的考查歧义的消除,等等。因此,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歧义现象产生的常见原因及消除方法进行 分析和归纳,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那么,句子歧义产生的常见原因和消除它的方法又有哪些呢? 一、歧义产生的常见原因 1.读音不同造成歧义 汉字绝大多数是单音的,但也有一些字词是多音的,这种多音的字词在口语表达时不会造成歧义,但在书面表达时有时会造成歧义。例如: ①这个人的头发长得奇怪。 ②好a读书不好b读书。 例①中的“长”字是一个多音字,既可读zhǎng,作动词用;又可读cháng,作形容词用。在句中“长”字读音不同时,意思显然不一样。 例②中的“好”字也是一个多音字,既可读hǎo,“易于,

便于”的意思;又可读hào,“喜爱、喜欢”的意思。“好a”和“好b”两者读音互异时,句子的意思就不同。 2.重音不同造成歧义 朗读时因对句中词语的重音停顿不同,整句话的意思就会不一样。这种情况在口语表达时不一定会出现歧义,但在书面表达时会出现歧义。例如: ①你为什么打他? ②天亮时,我想起来了。 例①中朗读的重音分别停在“打”和停在“他”时,整句话的意思就不一样了。如果停在“打”,那说明不应该动手打,而应该采取其他的方法好好教育;如果停在“他”,那说明该打的对象不是“他”,而应该是其他人。 同样,例②中朗读的重音分别停在“想”和停在“起来”时,整句话的意思也不一样了。如果停在“想”,那意思是回忆起什么来了;如果停在“起来”,那是想起身、起床的意思了。 3.停顿不同造成歧义 有时句子因停顿的地方不同,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这在口语中不会造成歧义,但在书面表达时会引起歧义。例如: ① a.这份报告,我写/不好。b.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② a.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b.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例①因停顿不同,就表达出了两种意思。a句表示不赞

汉语产生歧义的原因和消除歧义的方法

汉语产生歧义的原因和消除歧义的方法 一、产生歧义的原因 1.组合层次不同造成歧义。如:①“我们三个人一组”,可理解为“我们/三个人一组”或“我们三个人/一组”。②“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力有限)”,也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 2.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如:①“进口彩电”,可理解为动宾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②“学生家长”,可理解为并列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 3.语义不明确造成歧义。如:①“开刀的是她父亲”,可理解为她父亲是开刀的外科医生,也可理解为他父亲有病,医生给他做了手术。②“妇女理发店”,可能是由妇女开办的理发店,也可能是以妇女为服务对象的理发店。③“诗人的风度”,所说的可能是诗人,也可能不是诗人。 4.词类不同造成歧义。如:①“我要炒肉丝”,“炒”可理解为动词或形容词。②“饭不热了”,“热”是动词,意即不用热饭了,凉的也可以吃;“热”是形容词,意即饭凉了。③“他原来住在这里”,“原来”做名词,意即他以前曾住在这里;“原来”做副词,意即没想到他就住在这个地方。④“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前”做形容词,表以前之意,时间范围大;“前”做动词,表往前走之意,则只能在15日这一天去县里。 5.词语含义多解造成歧义。如:①“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可理解为他想起了什么事,也可理解为他要起床。②“请吃菜”,“菜”既可指蔬菜,也可泛指菜肴。③“贸易部已向华北东北调拨物资”,“向”可理解为“从”,也可理解为“给”,表意大不相同。 6.句子成分残缺造成歧义。如:①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因为在“揭发”后随意省去一

避免歧义准确表达145748

避免歧义准确表达 歧义,就是一句话有两种以上不同理解。歧义一般是由以下几种情况引起和形成的。 1、多义词引起歧义。一个句子里有某个词是多义的,这个句子可能成为多义句。如:这本书是黄色的。此句中“黄色”可以表示颜色,也可以表示色情。 2、多音词引起。句子中某个词是多音的,那么在书面表达时可能有歧义(口头表达不一定出现歧义)。如:这个人好说话。此句中的“好”可读“hào”,表示爱好、喜欢;也可以读“hǎo”,表示易于、便于的意思,但书面反映不出来,故存在歧义。 3、同音词引起。汉语中有许多同音词,这种同音现象使一些句子在口头表述时可能产生歧义(书面表达时没歧义)。如:他是班里唯一一个有礼貌的同学。其中“貌”和“帽”都读“mào”,听起来有不同的理解,口头表达有歧义。 4、结构划分不同形成。同一个短语或同一句话,在语法结构上划分不同就会产生歧义。如:妈妈想要炸大虾。此句中的“炸大虾”可以理解为动宾结构,表示妈妈想做“炸大虾”这件事;也可理解为名词,表示妈妈想要“炸大虾”这道菜。 5、层次划分不同形成。同样的一句话,层次划分不同,可能产生歧义。如: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表示不赞成自己写。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表示自己水平不够,不能完成任务。

6、“和”字连接的前后部分界限不清引起。如:中学生和大学生中的一部分。此短语可以表示一部分中学生和一部分大学生;也可以表示全体中学生和一部分大学生。 7、语义不明引起。话语中某些词或短语语义不明确,也会引起歧义。如:做剖腹产手术的是我姐姐。此短语中“做剖腹产手术的”可以理解为医生,也可以理解为病人。 8、标点不当引起。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运用不当,多用或少用,都可能引起歧义。如:收购站营业员因认真执行规定,对收购进来的有病猪肉,未按该站主任的意图,加盖“合格肉”图章,以致遭到迫害。此句所要表达的本意是:营业员没有给有病猪肉加盖“合格肉”图章,违背了主任的意图,所以遭到迫害。但却在“意图”后面加了一个逗号(此处不应停顿),意思就变成:营业员给有病猪肉加盖了“合格肉”图章,违背了主任意图,所以遭到迫害。意思刚好相反。 9、代词指代不明也会出现歧义。如:同学们很喜欢音乐教师王老师,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此句有不同的理解。“有说有笑,十分高兴”可指同学们,也可指王老师。 10、随便省略句中字词也会引起歧义。如:买车、船、飞机、饭票在服务台。此句中漏了三个“票”字,应为“车票、船票、飞机票”。 消除歧义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语音消除。运用朗读时的重音或轻音消除。如:他又把物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导学案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导学案 导学重点: 1.了解如何辨析和分析语句歧义 2.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导学方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脑筋急转弯有个字千百年来都读错,请问是什么字?(“错”) 2.猜字谜“李”字去了木是什么字?(“子”“一”) 一个词、短语、句子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是语言的多义现象,运用得当能增添语言的趣味性。如:唐时汪伦想邀请诗人李白到自己居住的地方游玩,于是寄了一封信给李白,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喜欢游山玩水和饮酒的李白,听汪伦说那里有遍地桃花,又有万多家酒店,十分向往,于是欣然赴约。谁知到达之后却看不到桃花,也见不到一万多家酒店。你说这是为什么?(原来酒店老板姓万,桃花潭方圆十里) 但大多数情况语言的多义会给读者或听者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是误解,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歧义,这不符合语言表达“简明”的要求。 二、出示目标: 1.了解如何辨析和分析语句歧义 2.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三、自学指导 指导1:阅读课文内容,想一想产生歧义的原因有哪些? 指导2:做下面练习题,明确产生歧义的原因。 第一组 1.这个人好说话。 2.到2019年底,他还欠款1000元。 3.他俩真是一对难兄难弟。 4.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89年高考题) 5.你为什么打他?()你为什么打他?()(89年高考题) 6.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7.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8.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2019年全国卷一) 第二组 1.这真是好球。() 2.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3.他倒了一杯水。() 4.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5.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19年世界杯足球赛。() 6.船已启程,二日即到。() 7.校门口,一边站着一个学生。()

浅谈句子歧义产生的常见原因及其消除方法

浅谈句子歧义产生的常见原因及其消除方法 所谓句子的歧义,就是指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的理解。近几年来,语文高考试题中关于歧义内容的考查也常有出现,有的考查歧义句的辨识,有的考查歧义句多种意思的理解,也有的考查歧义的消除,等等。因此,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歧义现象产生的常见原因及消除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那幺,句子歧义产生的常见原因和消除它的方法又有哪些呢? 一、歧义产生的常见原因 1.读音不同造成歧义 汉字绝大多数是单音的,但也有一些字词是多音的,这种多音的字词在口语表达时不会造成歧义,但在书面表达时有时会造成歧义。例如:

①这个人的头发长得奇怪。 ②好a读书不好b读书。 例①中的“长”字是一个多音字,既可读zhǎng,作动词用;又可读cháng,作形容词用。在句中“长”字读音不同时,意思显然不一样。 例②中的“好”字也是一个多音字,既可读hǎo,“易于,便于”的意思;又可读hào,“喜爱、喜欢”的意思。“好a”和“好b”两 者读音互异时,句子的意思就不同。 2.重音不同造成歧义 朗读时因对句中词语的重音停顿不同,整句话的意思就会不一样。这种情况在口语表达时不一定会出现歧义,但在书面表达时会出现歧义。例如: ①你为什幺打他? ②天亮时,我想起来了。 例①中朗读的重音分别停在“打”和停在“他”时,整句话的意

思就不一样了。如果停在“打”,那说明不应该动手打,而应该采取其他的方法好好教育;如果停在“他”,那说明该打的对象不是“他”,而应该是其他人。 同样,例②中朗读的重音分别停在“想”和停在“起来”时,整句话的意思也不一样了。如果停在“想”,那意思是回忆起什幺来了;如果停在“起来”,那是想起身、起床的意思了。 3.停顿不同造成歧义 有时句子因停顿的地方不同,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这在口语中不会造成歧义,但在书面表达时会引起歧义。例如: ①a.这份报告,我写/不好。b.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②a.你说不过他/也得说。b.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例①因停顿不同,就表达出了两种意思。a句表示不赞成自己写这份报告;b句表示自己没把握把这份报告写成功。 例②同样因停顿不同,句子含有两种意思。a句表示“你”必须得说,是指“你”一个人说;b句是指“你”和“他”两个人都得说。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案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案 黄安虹 学习目标: 1、认识什么是歧义。 2、了解歧义产生的原因。 3、了解歧义的类型。 4、重点:掌握消除歧义的方法,能够消解句子的歧义。 一、什么是歧义? 歧义指一个句子有两个意思,或者 说跟原来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相比, “多”出了一个意思。 1、口头歧义是指某个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语造成的歧义。 1、明天qīzhōng 考试。 2、经常吃这东西能zhì癌。 3、老张分工专管cáiwù。 书面歧义则是写出来有歧义。 北京人多。 ①北京/人多。 ②北京人/多。 词汇歧义 2、词汇歧义是指某个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语造成的歧义。1、他原来住这里。(以前/发现了真实情况)同音词

2、这饭不热了。多义词 (凉,形容词/加热,动词) 3、我要翻译。多义词 (翻译人员,名词/进行翻译,动词) 4、他还欠款四万元。多音词 (hái,仍旧/ huán,归还) 组合歧义是同一类型的结构都可能会有歧义。 语法结构歧义 1、两个外语学院的学生①两个学生②两个学院 2、我们要进口钢材①进口的钢材②进口钢材,不进口别的 3、日夜思念着我的慈祥的母亲①思念母亲②母亲思念我 4、咬死了猎人的狗 ①猎人的狗被咬死了②狗咬死了猎人 语义结构歧义 例:开刀的是他父亲。 ①他的父亲是医生,是施事者 ②他的父亲是病人,是受事者 例:鲁迅的书。 ①“鲁迅”是“书”的撰写者。

②“鲁迅”是“书”的拥有者。 课堂活动:今日导读 读标题,找歧义: 施妙手,解歧义: 一、“修改法” 改换词语或调整语序 例:他原来是经理。(原先) 学生家长都来了。(学生和家长都来了。学生的家长都来了。)修改法——调整语序。 围剿土匪的部队。 1、土匪的部队被围剿。 2、部队围剿土匪。 ②这是一位知识十分渊博的王老师的学生。 1、王老师知识十分渊博,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 2、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他知识十分渊博。 二、补写法 补写必要的句子,设置具体语境。 例:你为什么打他? 1、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 2、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应该是我。 三、延伸拓展: 1、我正忙着炒蛋炒饭,突然停电了。

新闻语言中的歧义现象及消除

摘要:歧义是自然语言中正常存在的现象,笔者深入分析歧义现象的内涵与外延,详尽剖析新闻语言中经常出现几类歧义现象。最后,文章讨论消除歧义的方法,对新闻撰稿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新闻语言;歧义;歧义的消除 1歧义的内涵与外延 歧义是一种意义和表达形式不一致的语言现象,即不同的意义用却用相同的形式表达出来。同形是产生歧义的必要条件,包括了同语素、同词、同语序和同音。歧义与多义、语义模糊、语义笼统三个概念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多义一般由多义词造成,并且这些义项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联系。语义模糊是指语义所反映的对象边界不清楚,这往往是由客观概念的外延具有模糊性而决定的。语义笼统由概念的概括性造成。比如,“灯”一词的语义是笼统的,可以指台灯、路灯、吊灯等各种类型、材质的灯具。此外,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可做不同理解,产生无限多的意义,但这不属于歧义研究的范畴。而不同人对同一语句、词语的不同理解,也不能算作歧义。最后,歧义是自然语言中正常存在的现象,它和语病现象有着本质的区别。 2新闻语言中的歧义现象 歧义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以准确、精炼见长的新闻语言也不能例外。同时,对新闻语言中的歧义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必将有助于信息的精确、顺利传递。 2.2同音造成的歧义语言中存在着大量同音、不同义的字词。这些字词如果出现在报纸新闻中,因为有字形上区分,不会导致歧义;如果出现在电视新闻中,单纯通过播音员的朗读,无法区分两组不同的字词,歧义也由此产生。比如:3)“越剧”和“粤剧”。 2.4预设造成的歧义预设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哲学领域。它是隐藏在句子或语段之间,需要人们通过逻辑概念、语义、语境等推导出来的某一句话的背景信息。比如,“他的电脑坏了”这句话的预设是“他有电脑”。而“这座中学的校长姓张”和“这座中学的校长不姓张”的预设都是“这座中学有校长”。 预设在新闻语篇中的正确运用,可以增添感染力、概括力、生动感。比如,“卡扎菲身在何处?”是2011年5月28日的《新闻直播间》中一则新闻的标题。通过这个简短的标题,人们可以推断出“存在一个卡扎菲”“卡扎菲不知所在”“目前世界正关注着卡扎菲的去向问题”“卡扎菲是一个重要的人物”等一系列的预设。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导学案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导学案导学重点: 1.了解如何辨析和分析语句歧义 2.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导学方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脑筋急转弯有个字千百年来都读错,请问是什么字?(“错”)2.猜字谜“李”字去了木是什么字?(“子”“一”) 一个词、短语、句子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是语言的多义现象,运用得当能增添语言的趣味性。如:唐时汪伦想邀请诗人李白到自己居住的地方游玩,于是寄了一封信给李白,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喜欢游山玩水和饮酒的李白,听汪伦说那里有遍地桃花,又有万多家酒店,十分向往,于是欣然赴约。谁知到达之后却看不到桃花,也见不到一万多家酒店。你说这是为什么?(原来酒店老板姓万,桃花潭方圆十里) 但大多数情况语言的多义会给读者或听者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是误解,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歧义,这不符合语言表达“简明”的要求。 二、出示目标:

1.了解如何辨析和分析语句歧义 2.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三、自学指导 指导1:阅读课文内容,想一想产生歧义的原因有哪些? 指导2:做下面练习题,明确产生歧义的原因。 第一组 1.这个人好说话。 2.到1999年底,他还欠款1000元。 3.他俩真是一对难兄难弟。 4.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89年高考题) 5.你为什么打他?()你为什么打他?()(89年高考题)6.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7.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8.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2004年全国卷一) 第二组 1.这真是好球。() 2.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3.他倒了一杯水。() 4.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5.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6.船已启程,二日即到。()

避免歧义

语言文字应用 说“一”不“二” ——避免歧义

【模拟法庭】 有个80岁的富翁去世后,他的女婿与年幼的儿子争夺遗产。老人临终留下一封遗嘱:“吾六十生一子人言非是吾子也家业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女婿认为遗嘱明明写着:“吾六十生一子,人言非是吾子也,家业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遗产都归自己,但是富翁的儿子却因此将老人的女婿告上了法庭,假如你是富翁儿子的律师,你将如何维护他的权益。 吾六十生一子,人言非,是吾子也。家 业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什么叫歧义? ?歧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除了运用双关修辞以外,如果同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那么这句话就是歧义句。?歧义影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今日导读: ? 1.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 ?? 2.电监会设立六区域电力监管局。 ? 3.两代教授,人格不同。 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台湾的大学生) 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台湾大学的学生) “设立了六个管理各自区域的电力监管局”(六区域=六个地方)“设立了一个统一管理六个区域的电力监管局”(六区域=归为一个) “两个时代(辈分)的教授” “两位代理教授”

? 4.被控私分国有财产——专家总经理成了被告人。 “专家”和“总经理”(并列词组) “专家”修饰“总经理”(偏正词组;有专家身份的总经理) ? 5.新生市场苦熬淡季。 生:学生。新生市场:新学生的市场 生:产生。新生市场:新产生的市场 ? 6.贺顺顺:我和凌峰挺好的 “和”与“好”都是多义词。“好”的一个意思是“状况好(包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等)” 还有一个意思是“友好,要好,关系亲密(特指朋友,恋人或夫妻间有亲密的关系)” 而“好”作“友好,要好”讲时,“和”既可以看作连词,又可以看作介词。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案

智力测试: 1、赵本山:说你们家的小狗 为什么不生跳蚤? 2、赵本山:请听题:树上qi个猴地上一个猴,加一起几个猴? 生:生育;长。 qi:骑;七。 古时,一个性急的王员外有次宴请四个客人。可是过了约定时间了,客人只到了三个,而另一个却迟迟不露面。王员外不由得说了一句:“该来的怎么还不来?”一客人听了心里不是味:“难道我是不该来的?!”乃拂袖而去。王员外着急了:“不该走的走了。”另一客人暗忖:“原来我是该走的。”也扭头离去。王员外不由地喊了声:“我又没说你!”最后一位客人待不下去了:“讲了半天,却是指我。”拔脚就走。只剩下王员外一人呆在那里。 请同学们想一想,可怜的王员外是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了? 学习目标: 1、认识什么是歧义。 2、了解歧义产生的原因。 3、了解歧义的类型。 4、重点:掌握消除歧义的方法,能够消解句子的歧义。 一、什么是歧义? 歧义指一个句子有两个意思,或者 说跟原来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相比, “多”出了一个意思。 1、口头歧义是指某个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语造成的歧义。 1、明天qīzhōng 考试。 2、经常吃这东西能zhì癌。 3、老张分工专管cáiwù。 书面歧义则是写出来有歧义。 北京人多。 ①北京/人多。 ②北京人/多。 词汇歧义

2、词汇歧义是指某个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语造成的歧义。 1、他原来住这里。(以前/发现了真实情况)同音词 2、这饭不热了。多义词 (凉,形容词/加热,动词) 3、我要翻译。多义词 (翻译人员,名词/进行翻译,动词) 4、他还欠款四万元。多音词 (hái,仍旧/ huán,归还) 组合歧义是同一类型的结构都可能会有歧义。 语法结构歧义 1、两个外语学院的学生①两个学生②两个学院 2、我们要进口钢材①进口的钢材②进口钢材,不进口别的 3、日夜思念着我的慈祥的母亲①思念母亲②母亲思念我 4、咬死了猎人的狗 ①猎人的狗被咬死了②狗咬死了猎人 语义结构歧义 例:开刀的是他父亲。 ①他的父亲是医生,是施事者 ②他的父亲是病人,是受事者 例:鲁迅的书。 ①“鲁迅”是“书”的撰写者。 ②“鲁迅”是“书”的拥有者。 课堂活动:今日导读 读标题,找歧义: 施妙手,解歧义: 一、“修改法” 改换词语或调整语序

歧义句歧义的产生及消除

歧义句歧义的产生及消除 歧义句歧义的产生及消除 内蒙古鄂伦春中学王世平 摘要:歧义句是指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的句子。造成歧义的原因有:字的读音不确定,不同停顿,词语多义,结构切分不确定,指代不清或省略不当等。消除歧义的方法是修改法和补写法。 关键词:歧义产生消除 一、什么是歧义句? 歧义句是指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的句子,换句话说,就是既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如: 例 1. 孩子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一是说找不到孩子,爸爸和妈妈都很着急;二是说因为孩子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三是说,孩子找不到爸爸和妈妈,孩子很着急。 例 2. 学校领导对他的批评是有思想准备的。“对他的批评”既可以理解为“学校领导批评他”,也可以理解为“他批评学校领导”。 二、造成歧义的原因有哪些? (一)字的读音不确定容易造成歧义 1. 有的词可轻读,也可重读。不同的读法有时可使句子表示的意义不同。如: 例1.我想起来了。("起来”读q i I?时,表示"我想起身了”;读qi lai时,表示“我想到了、我回忆起来了”。) 例2.到2019年年底,他还欠款1000元。(“还”可读“ h d i”,指“仍旧、仍然”;也可读“ hu d n”,是“归还”的意思。这样,此句在书面上就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2. 逻辑重音不但能表示强调,有时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如: 例 3. 你不该骂他。(此句的重音如果放在“你”上,意思是不应该由“你”来骂,要由可以骂的人来骂;如果重音在“该”上,意思是不“该”骂人,即骂的理由不充分;如果重音放在“骂”上,意思是“骂”这种方式不对,而应该采取说服教育的办法;如果重音放在“他”上,意思是骂的对象搞错了,应该骂的是别人。) 3. 多音词在口语中不产生歧义,在书面语中因为没有注音,有时便会出现歧义。如: 例4.小雪背着妹妹买回了几张宣纸。(“背”如果读“ b e i”,意思是小雪用脊背驮着妹妹;如果读“ b e i”,意思是小雪瞒着妹妹,不让妹妹知道。)

浅析英语中歧义句的产生及其消除办法

浅析英语中歧义句的产生及其消除办法 白玉杰1 王志强2 (1.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1;2.河南大学人事处 河南开封 475001) [摘 要]任何语言都有歧义现象的存在,英语也不例外。英语歧义句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本文以若干实例从词汇和句法两大因素入手,对英语中歧义句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消除歧义句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歧义;歧义句;词汇歧义;句法歧义 Abstract: Ambiguity can be found in all languages including English. It is caused by many different reasons. 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with examples the reasons causing lexical and syntactic ambiguities, and on this basis, puts forward some methods of eliminating ambiguous sentences in English. Key words: ambiguity;ambiguous sentence;lexical ambiguity; syntactical ambiguity 一、前言 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而不是人们根据科学规律创造出来的。语句和语义之间往往没有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不同的词往往可以表达同一个意思;同一词句也可表达不同的意思。也就是说,语言中的多词一义或一语多义现象大量存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语言中的歧义现象。 歧义(ambiguity)是人类语言所共有的一种特性。无论使用何种自然语言进行交流,均会不同程度地感受到来自语言本身的困惑,比如造成理解困难的语义含混(vagueness),或是为达到某种文体效果而经过修辞处理的摸棱两可(equivocation),以及其它晦涩难懂的字句。由此可见,歧义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它是指一个表达式摸棱两可,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 按照语言学家的观点,歧义现象属于语义学的研究范畴。美国语言学家Elizabeth Closs Traugott和Mary Louise Patt在其《语言学》(Linguistics for Students of Literature)著作中对歧义作如下定义:歧义就是一个单词、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包含两个或更多不同的意义。《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也作了类似的解释:“A word, phrase, or sentence which has more than one meaning is said to be ambiguous.”即“意义不止一个的单词、短语或句子被称为是歧义的。”然而,语言学家对歧义一词本身的解释不尽相同。英国著名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 认为歧义是句子本身固有的一种特性。 A.M.Abram在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中认为在文体上歧义意指本应具体明确的语言却表达的含混、晦涩。Katie Wales 在A Dictionary of Stylistics 中指出歧义具有两种或多种含义。中国很多学者都认为应当区分词语的含混与歧义。歧义词义的不确切,说明我们对它涵盖的内容的认知不够,对歧义现象进行研究探讨,并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发现和消除歧义,不仅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具有实际意义,同时对语言本身的研究和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拟从词汇和句法两个方面入手,就英语中歧义句产生的原因以及消除歧义的方法作一粗浅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对英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二、歧义产生的原因 语言中的歧义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歧义作出种种不同的分类。比如,根据语言的载体的不同,我们可以将歧义分为口头歧义和书面歧义;根据歧义是否是发话人有意造成的我们可以将歧义分为有意歧义和无意歧义;歧义可表现在短语、句、句群等不同层次,据此,我们可以将歧义分为短语歧义、句歧义、句群歧义等。但在语言研究中,最重要的是根据歧义产生的语言系统内在的根源进行分类。根据这一标准,我们可以将歧义分为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英语中的歧义现象涉及许多因素,但简单说来,主要源于两个方面:词汇和句法结构“(伍谦光,1998)。相应地,歧义句可以分为词汇歧义句(lexically ambiguous sentence)和句法歧义句(syntactically ambiguous sentence)两大类。 1.词汇歧义:词汇歧义多是由一词多义(polysemy)或同形异义(homonymy)引起的。有时词义的变化也会产生歧义,除此之外,英 式英语同美式英语的用法不同也会造成歧义。总而言之,词汇歧义是指由于对句子中某一词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而产生的歧义。 1.1一词多义或同形异义引起的歧义 一词多义或同形异义引起的歧义在英语中很常见。如: (1)Look out! There is a car coming. (2)He was a sweet salesman. 句(1)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向外看,一辆车正朝这边开来”,另一种是“当心!一辆车正朝这边开来”。句(1)产生歧义的原因就在于look out 短语有“向外看”和“小心、当心”两种意思。同样,句(2)中sweet也是多义词,既有“糖果”的意思,又有“和蔼可亲” 的意思。在无上下文的情况下,句(2)的两种解释均可成立,即a. 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推销员和b.他是一位糖果推销员。 1.2词义转化引起的歧义 词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反映,客观世界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随着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英语中许多词语的词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词,旧义消失了,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有些词,新旧义并存;有些词在一定的上下文产生了词义转移。这些情况都会引起句子的歧义。例如: (3)Only some of the visitors gained admittance into the clean room. 句(3)中的clean room原为日常生活用语“洁净的房间”,但现在可以专指“(供制造精密零件用的)无尘室”。如果不了解clean room 增添了新义,就很容易将句(3)理解为“只有一部分来宾获准进入这一洁净的房间。”再如我们所熟知的mouse(老鼠)一词,现在计算机术语中表示“鼠标定位器”。 1.3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用法不同而引起的歧义 英美两国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反映在两国人民的语言中,特别是语言的基本建筑材料----词汇中。 一些词汇在英美英语中可能表达完全不同或者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从而引起歧义。例如: (4)The project will cost a billion dollars. (billion一词在美国表示“十 亿”,而在英国则表示“万亿”。) (5)NO GAS TODAY. (gas在美国英语中指汽油、煤气;在英国英语中,gas常指 煤气,而汽油则用petrol表示。) 2.句法歧义:词汇歧义仅限于词汇范围,不牵扯句子的结构,与 语法无关,而句法歧义则不同,它的产生与结构层次、语法关系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句法歧义多是由于人们对句子的句法结构理解的不同而引起的”(伍谦光,1998)。引起句法歧义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 2.1否定词not引起的歧义 (6)The girl wasn’t dancing all the time. (7)His object is not to eat. 例(6)既可理解为“这个女孩一直没跳”,也可理解为“这个女孩并非一直在跳舞”。句(7)中not如果否定谓语动词is,即作句子否定时,其意思是“他志不在饱暖”,not如果否定不定式to eat,即局部否定时,该句的意思则是“他的目的是绝食”。 2.2动词的曲折变化引起的歧义 (8)Visiting relatives can be tiresome. 这里visiting 如果是动名词,这句话则可理解为“来访的亲戚使人感到厌烦”,这里的visiting如果是现在分词,这句话则可理解为“走访亲戚会令人感到厌烦”。 类似的还有: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 2.3比较状语从句引起的歧义 在英语里,比较状语从句常常省略某些成分,这样很易引起歧义。 (9)I know my cousin better than you. 句(9)中的than you是than 引导的比较状语从句的省略形式。 132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案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学习目标】 了解如何辨析和分化语句歧义,从而在语言表达中避免引起交际障碍。 【重点难点】 了解语句歧义的产生原因、歧义句的类型,并且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学法提示】 学习本文要在实现结构化预习(采用“查、划、写、记、练、思”六字诀方法)基础上,结合重点难点、学习目标来整体把握全文。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课堂活动】 一、阅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所谓句子的歧义,就是指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的理解。近几年来,语文高考试题中关于歧义内容的考查也常有出现,有的考查歧义句的辨识,有的考查歧义句多种意思的理解,也有的考查歧义的消除,等等。因此,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歧义现象产生的常见原因及消除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那么,句子歧义产生的常见原因和消除它的方法又有哪些呢? 二、歧义产生的常见原因 1.读音不同造成歧义 汉字绝大多数是单音的,但也有一些字词是多音的,这种多音的字词在口语表达时不会造成歧义,但在书面表达时有时会造成歧义。例如: ①这个人的头发长得奇怪。 ②好a读书不好b读书。 例①中的“长”字是一个多音字,既可读zhǎng,作动词用;又可读cháng,作形容词用。在句中“长”字读音不同时,意思显然不一样。 例②中的“好”字也是一个多音字,既可读hǎo,“易于,便于”的意思;又可读hào,“喜爱、喜欢”的意思。“好a”和“好b”两者读音互异时,句子的意思就不同。 2.重音不同造成歧义 朗读时因对句中词语的重音停顿不同,整句话的意思就会不一样。这种情况在口语表达时不一定会出现歧义,但在书面表达时会出现歧义。例如: ①你为什么打他? ②天亮时,我想起来了。 例①中朗读的重音分别停在“打”和停在“他”时,整句话的意思就不一样了。如果停在“打”,那说明不应该动手打,而应该采取其他的方法好好教育;如果停在“他”,那说明该打的对象不是“他”,而应该是其他人。 同样,例②中朗读的重音分别停在“想”和停在“起来”时,整句话的意思也不一样了。如果停在“想”,那意思是回忆起什么来了;如果停在“起来”,那是想起身、起床的意思了。 3.停顿不同造成歧义 有时句子因停顿的地方不同,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这在口语中不会造成歧义,但在书面表达时会引起歧义。例如: ①a.这份报告,我写/不好。b.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②a.你说不过他/也得说。b.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第五课 第四节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第五课言之有理 第四节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本节学习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如何辨析和分化语句歧义,从而在语言表达中避免引起交际障碍。学习重点是了解语句歧义的产生原因、歧义句的类型,并且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课堂活动: “费解”是一句话不知道怎么讲,“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讲法。虽然有这么个分别,论效果是一样的:说话不明白,要读者伤脑筋。 (1)两种解释一正一误。歧义这个毛病也有轻重之分。有时候两种解释显然是只有一种是对的。这虽然不至于影响读者的了解,可是要他猜测一番,使他的时间和精神受到不必要的损失。例如: ①“把赵树理的作品翻译成外国文字,一定要用适当的语言来翻译,否则所翻的作品就不是作者的面貌。” ②“一辆乳黄和深红色的电车飞驰过去。” ③“一边站着一个孩子,看来年纪还很小。” ④“因为是冬季,没有看到耕种的情形,只看到秋季的收获。” ⑤“区代表四十九人,妇女代表倒占了二十一人。” ⑥“小屋分成两间,客堂和厨房连在一起,另一间关上了门的房间显然是卧室。” ⑦“召开了各校学生家长妈妈会。” ⑧“在这几天里,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很大的收获,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精神非常愉快。” 解析: ①“所翻的作品”可以指原作,也可以指译文,但是从整句来看,自然是指译文,该说“翻出来的作品”。 ②容易使人误会当中漏了“一辆”二字,以为是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应该把“和”字改“夹”字,或是在“一辆”底下加“漆了”二字。 ③“一边站着一个孩子”,让人疑心有两个孩子,其实只有一个。把“一边”改作“旁边”,就不会引起误解了。 ④“秋季的收获”,似乎是指秋季的收获情形。但是冬季里看不到秋季的收获情形,看到的是“秋季的收获物”。 ⑤读者可能把区代表和妇女代表看成两种身份不同的代表,其实妇女代表也是区代表。“妇女代表”的“代表”二字宜删,否则应该在前头加上“其中”二字。 ⑥“客堂和厨房连在一起”可以解释是客堂和厨房的相接,也可以解释是客堂兼做厨房。前面说“分成两间”,可见第二种解释是正确的,应该说“一间是客堂兼厨房,另一间……”。⑦可能解释成“学生家长会”和“妈妈会”,但实际上这一定是二而一的东西。应该改作“‘妈妈会’(学生家长会)”。⑧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五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应该把“逐日”改作“都有”。 (2)两种解释都可能。这种错误比前一种更严重,因为两种解释都讲得通,读者就无从知道你的真意所在了。例如: ⑨“所以能有这些收获,除去领导上的努力及工人们的自觉要求外,并在各个班以四个人组织了检查小组,在读报时间进行检查和督促。” ⑩“现全渠已勘测完毕一百四十四华里。”“不管实际情况及个别成员水平的还不够……其中只有极少数的译作能真正译出原作的风格和语言的一致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