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蒙古族传统首饰

蒙古族传统首饰

蒙古族传统首饰
蒙古族传统首饰

蒙古民族饰品有着丰富的历史和许多世纪以来民族的传统艺术。蒙古民族饰品文化与蒙古人民生活的方式、经济的具体特点、与该国的自然条件及其蒙古民族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伴随着蒙古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伴随着蒙古文化的传播而流传。

蒙古民族服饰,特别是蒙古民族内部的各个少数民族的服饰。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特别是欧美文

明的冲击,使得其中一些少数民族的民族饰品渐渐的消逝了,还有的一些濒临消失。现在很多人不知道蒙古的小数民族和他们的饰品配件。

在1930年的时候蒙古政府禁止佩戴蒙古传统饰品。这个政策给民族饰品的传承和发展以毁灭性的打击。到现在,我们只在舞台和博物馆里可以看到蒙古民族服饰,而且是片面的,不全面的,博物馆里也是少数的、个别的服饰在展出。

蒙古传统饰品是想象力的延伸,而且反映了蒙古民族的习俗,从事畜牧业,环境,自然,气候条件

和社会的变化。蒙古饰品是我们祖先给我们的无尚宝贵的遗产。

在无数个世纪发展过程中这些民族服饰工艺变得更完美。

蒙古族未婚女子和已婚妇女的饰品完全不一样。姑娘的配饰比已婚妇女简单,素雅。如,姑娘的佩

饰一般只有耳环和手镯,除此以外没有其他东西。已婚妇女一定戴头饰,尤其是额箍。蒙古族饰品可以传达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年龄大小,婚否等信息。蒙古族饰品发展了其使用价值及功能。与此同时,它还反映蒙古族的生活环境,自然崇拜,图腾观念。所以通过蒙古族饰品可以了解蒙古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19世纪末的饰品的装饰更出色。珠宝的设计和颜色以及装饰品的组合表示蒙古族人民的古老文化。

蒙古族工匠用珠宝和金,银,珊瑚,珍珠,宝石饰品创造了精彩的饰品。

蒙古人民认为创造饰品是一种艺术。蒙古手艺人创造的饰品是艺术品,不仅为了蒙古妇女而且为了

蒙古男士也制作精心的配饰。他们必须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蒙古工匠知道怎样使用色彩搭配和它们的组合。

十三世纪的蒙古诸部落已经有自己的传统饰品。蒙古族重要部落是在达延汗时期形成的。但是现代

意义上的部族饰品特点是从清朝初期开始形成的。蒙古诸部落饰品不仅以多种款式,标志着不同的形象特征,也蕴含着各部落不同的文化背景。其中按部落大致可分为:鄂尔多斯,乌珠穆沁,乌拉特,科尔沁,和硕特,布里亚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哈尔哈,察哈尔,阿巴嘎管是哪个部落的饰品,都是民族文化的沉淀,闪烁着民族智慧和原始思维的光彩。格部族在民间也有一些不同的款式。随后,在元朝,明朝,清朝,直到现在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蒙古族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此同时,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与其他民族杂居共同的生活和互相的影响,使蒙古族饰品即保特了民族特点又突出了地方特色。

本论文从美学角度,历史角度,民族风俗角度研究了清代时期的29个蒙古族(13个外蒙古的蒙古族,16个内蒙古的蒙古族)的20种配饰品和55种蒙古帽子。最基本研究是各个蒙古部族的配饰互相区别,它们的材料,款式,象征,图案方面的不同的地方。

蒙古族服饰及其风俗习惯

蒙古族服饰及其风俗习惯 ﹝摘要﹞ 本文通过蒙古族服饰的特色及历代服饰的变化,透视其历史文化、社会风俗和审美心理,反映了蒙古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博采众长,推陈出新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 蒙古族服饰色彩文化 服饰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共同产物,是人们装扮自我的“形象工程”或民族文化的“代言人”。通过服饰,人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标准。同样,通过服饰的变化,人们也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变迁和转型。蒙古族传统社会在经历了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发展过程之后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了与现代西方文明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和对话,蒙古族传统服饰也开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革新和变化的征程。 第一次鸦片战争使清朝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失去了主权,中国社会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蒙古族开始了近代社会与西方文化的接触。这一时期蒙古族接触西方文化主要有如下几个途径:首先,随着沙俄的殖民扩张,蒙古族大片土地被占领,随之而来的殖民统治也带来了文化和服饰的巨大变革。这种影响是较为直接和彻底的,同时也波及周边和其他地区的蒙古族。因此,当时生活在俄罗斯境内的卡尔梅克、布里亚特、图瓦等部落的传统服饰纷纷开始西化,尤其是男子服饰尤为明显。其次,西方传教士和探险家的涌入,使当时包括上层社会在内的蒙古族开始接触西方人和西方文化。无疑西方人的语言、生活习俗、科学技术以及服饰都开阔了蒙古族人士的眼界,但这种影响力和影响范围非常有限。再次,一些蒙古族人士走出蒙古草原,到日本、俄罗斯以及内地城市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了西方文化和教育,但这种途径只局限于社会上层、官员、留学生和为数不多的商人,其影响范围和力度也比较有限。不过欧洲人的望远镜、茶色水晶遮阳眼镜、礼帽、西式马靴等较为实用并适合游牧生活的物件引起了蒙古族的浓厚兴趣,而且后来在蒙古草原成为一种时尚迅速传播开来,成为蒙古族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但由于蒙古草原地广人稀,受气候、交通、经济以及诸多因素的制约,总体上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在这一时期基本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尤其是女性服饰。清末开始在很多地区大片开垦草地,蒙古族赖以游牧的草原被开垦成万亩农田,如大青山南麓的土默特、鄂尔多斯的准格尔等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经济模式的改变直接导致蒙古族价值观、生活习俗和服饰习俗的改变。而这种变迁的程度和影响范围是比较广泛和深入的。从事农业生产的蒙古族农民,既受周边民族服饰的影响,又为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在服饰上改长袍为短衣;传统牧业生产所穿的长款袍服已不适应农耕生产的需要,服饰的改变不可避免。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加之流动人口的迅速膨胀、治安管理的薄弱,导致了蒙古族居住地区土匪猖獗,社会秩序十分混乱,蒙古族珍贵的珠宝头饰和其他饰品经常遇到抢劫和掠夺,这也给蒙古族传统服饰走向衰落雪上加霜。 新中国的成立让中国人民摆脱了封建专制,也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和价值观。这一时期蒙古族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以及传统服饰都发生了巨大而彻底的变革。尤其是繁缛的服饰、带有浓厚游牧特征的穿着礼仪渐渐发生了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服饰的功能化特征和大众化趋势上。在蒙古族服饰的功能化演变过程中,生存模式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这种生存模式的制约导致了服饰

蒙古族民俗常识

教学内容:蒙古族的生产民俗 教学时间:2012年11月21日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蒙古族的历史、节庆习俗、服饰、建筑、饮食、歌舞、民族文化等要点; ②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观赏视频、聆听音乐,让学生直接感受,引发思考,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②以导游讲解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生讲解介绍,多次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勤思考、爱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②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节庆习俗。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地介绍蒙古族的服饰、建筑、饮食。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这个地区有多少个少数民族?能不能说说都有什么民族?人数居多的是哪个民族?

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蒙古族民俗常识。 板书课题 2、学习新课 有没有同学知道是谁统一了蒙古部落? 我们一起把书翻到第二页,共同来了解蒙古族的来源,成吉思汗的简介和蒙古族主要分布的国家,人口数目。(课件) 解决老师课件的问题。 蒙古族被誉为“马背民族”、“草原骄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我们一起来学习蒙古族的生产民俗。 (1)狩猎民俗(出示课件)带着问题自由读文,解决问题。 ①狩猎方式主要归纳为两种:个人狩猎和集体狩猎。(板书)用自己的话归纳一下个人狩猎和集体围猎的不同。②蒙古族狩猎的方法有几种?学生自行读文,汇报结果。③出示问题:蒙古族的狩猎活动为何在秋、冬两季进行?学生自己归纳,老师总结。 3、欣赏蒙古族生产民俗图片、民族音乐。 4、整理笔记。 5、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的重点内容,老师做归纳总结。 6、课后拓展: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书籍等方式搜集一些有关蒙古族的资料,留意一下身边的蒙古族朋友,看看他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民俗是我们平时所没有注意到的,请教一下他们,这些民俗有什么意义。 板书设计:蒙古族的生产民俗 狩猎民俗个人狩猎、集体围猎

蒙古族居住风俗和服饰风俗

蒙古族居住风俗和服饰风俗 每个民族都有它独特的民族风俗,自然蒙古族也不例外。蒙古族作为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经验成就了今天蒙古族特有的风俗习惯。 1.蒙古族居住风俗 蒙古族特有的典型的居住形式——蒙古包。蒙古包是一种帷幕式的住所,圆形,圆顶,通常用一层或两层羊毛毡覆盖,蒙语则称“格尔”。蒙古包是由陶脑、窝呢、哈那、毡墙和门组成的。天窗,蒙古语称“陶脑”,位于蒙古包顶中央,它可以排烟、通气、照明、采光。窝呢,即蒙古包顶部的伞形骨架。哈那,即蒙古包的木制骨架。搭包时,各部分连接固定后,除天窗外,其余部分都用围毡覆盖,用马鬃马尾绳拴好拉紧即可。门框为木制,门帘用柳条和马鬃、马尾绳编织。贫苦牧民的蒙古包由4个哈那或6个哈那组成。富裕牧民的蒙古包由6个哈那或8个哈那组成。王公贵族的蒙古包由10个哈那组成,能容纳50—60人。蒙古包的独特造型,具有了计时功能,这是蒙古包与其他任何居室相区别的一大特点。蒙古人把蒙古包的天窗制做成日月形,乌尼杆围绕天窗形成光芒四射状。这种独特的造型不仅反映蒙古人对日月的崇拜,同时在实际生活中他们早已认识和掌握了蒙古包的计时功能。早期的蒙古包一般由四个哈那组成,每个哈那可安装14根乌尼,4个哈那共安装56根乌尼,再加门框上安装的4根乌尼,一个蒙古包总共有60根乌尼杆。每个乌尼杆之间形成矿角,围绕天窗的60根乌尼杆形成360角。蒙古包的这种角度分配方法完全与现代钟表相一致。日

出到日落,阳光从天窗射人蒙古包内,每天的光线在包内顺时针绕一周,牧民根据太阳光线照射的不同位置,把一昼分为12——14个小时,而且对每小时给予了准确的命名,以便准时安排生产和生活。 蒙古包是适应游牧经济而出现的一种独特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建筑。为了逐水草、便畜牧,蒙古包搭盖的地点必须选择距离水草近的地方,其次还要在背风处。夏季要设在高坡通风之处,避免潮湿;冬季要选择山弯洼地和向阳之处,寒气不易袭人。 蒙古包搭拆容易,搬运方便。牧民随季节变化游牧,需要不断地拆包和搭包,而蒙古包的构造却是既简单又科学。搭包拆包通常出自妇女之手,几小时之内便可以完成。蒙古包像个圆锥体,能够比较好地起到防风、防雪、防雨作用。塞外冬季多刮西北风,矮小的包门向南或东南开,这样寒气就不易袭入包内,门外雪也不易堆积。蒙古包是用数根细木棍和毛皮拴结而成,拉开时便成蒙古包墙壁,拆叠起来还能当牛车的车板。羊毛毡虽显粗糙,却能避风雨,御寒暑。因此,包内冬暖夏凉,住起来特别舒适。 包内地上的铺设,因贫富而异。一般牧人多用牛羊皮或一层毛毡子铺垫;富户除铺一二层毡子外,上面再罩花毯。蒙古族有尚西的习俗,因而在蒙古包内的西北面放置装有佛龛、佛像、祭品的佛匣子,北面放置床桌,西南面的“哈那”上悬挂牧人所用的马鞭和其他骑马工具。在牧人眼里,这些东西十分重要,绝不能放在东边。东边一般放置竖柜,东南面则放置炊具。 普通的蒙古包外,往往以柳条或榆树枝围成一个院墙。在墙的附近建圈养家畜的棚子,棚前堆积牛羊粪等燃料。在古时,每户都有勒

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特点

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特点 鄂尔多斯蒙古族的服饰实用、美观,从头到脚都有一定讲究。 在鄂尔多斯地区,未出嫁的女子都有留一条独辫,垂于身后。只有在出嫁的前一天,在隆重的婚礼上,才特邀德高望重的两位长者为“分发父母”,举行庄严的分发仪式,仪式上将姑娘时一条发辫散开,顺着两鬃梳成两根辫子,然后在辫子上系戴上由新郎送来的华丽贵重的首饰。 鄂尔多斯蒙古族称首饰为“陶勒甘久甘”,汉意为头带,头带零用松石、玛瑙、珊瑚以及宝石、金、银等贵重材料组合而成的。己婚妇女捆上这样贵重的饰物,显得高雅、富丽。当然,要准备一付好的头带,价格是相当昂贵的,所以。从头带上完全可以看出一个庭的贫与富,一般家庭的女子或小伙子成亲,只是配备重约三、四斤,价值约三、四百个银元的头带,而富家女子出嫁或小伙子娶亲都要配备重约十余斤,价值可达上万个银元的头带。这样贵重的头带,往往要以几群好马或数百峰好驼才能换取。但头带无论昂贵的还是廉价的,都是鄂尔多斯蒙古族已婚妇女必备而且不可随意离身的饰物,只有到夜晚入睡时方可将头带解脱。平常若是随意取下不带,会被认为是对父母、长辈和邻里客人的不尊敬。团此。头带在鄂尔多斯蒙古族已婚妇女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的头饰主要以“连垂”和“发套”两大部分组成。连垂,蒙古语称“西布格”,是用布和棉絮制成的两个扁圆形物和其下伸出的两截约五寸长的木棒,系戴在已婚妇女脸庞两侧梳留的发辫上。传说这是成吉思汗时期的遗留物。当初,蒙古各部落之间经常争战不息,战胜者在被俘虏的妇女们的头发上系面很长长的木棒,以防止她们逃遁,久而久之,头发上系木头便成)已婚妇女的礼俗、所不同的是长木棒逐渐变成小巧玲联约五寸长的小木棒。后来。妇女们又在小木棒上制作了精致的圆锥形外套上面还绣有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缀上金、银制作的工艺品,使其成为精美而绝妙的头饰。在小木棒上部的扁圆形物的外面,又加做了蒙古语称“敖日雅德格”的布垫,其上缀满珊瑚、金银制品。 鄂尔多斯蒙古族男女老少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由于气候、自然条件和野外放牧生活的需要,鄂尔多斯地区的蒙古袍与内蒙古自治区其它地区蒙古族的长袍在式样上不同。鄂尔多斯蒙古族的蒙古袍较长,两侧开叉,大襟右边系扣,男式长袍较肥大,穿、时系腰带,前胸腰带上部可装东西。长袍袖手子长,领子高、冬天骑马持缰时可以起到防寒的作用,夏天则可避蚊蝇咬哲。女式蒙古袍则做得比较紧身,以显示女子身材的苗条与健美。男子喜欢穿蓝色或棕色袍,女子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绸质袍。夏季穿的单、夹蒙古袍颜色较淡,有浅蓝、乳白、粉红、淡绿色等。鄂尔多蒙古族认为,象乳汁一样的颜色是最为圣洁的,因此,在隆重场合很多人都穿这种颜色的长袍,以示纯洁、高雅和美好。又说黄色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所以过去除活佛和受到皇帝恩赐的王公贵族穿黄色长袍外,其他人都不能穿。便服一般比汉服宽大,袖子也较长。便服没有穷富之分,但衣服的质料却因贫富而不同;富者多用绸、缎、绢、帛,贫者春夏多用棉布,冬季多用老羊皮袍。蒙古袍不但白天供穿着用,夜间还可当被子盖。腰间带子一束可长可短,骑乘、行走、带东西部很方便。 鄂尔多斯蒙古族穿蒙古袍,不论男女,一般都备有腰带,而且扎腰带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要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便成“布斯贵”。布斯贵为蒙古语,汉意是没有腰带,代替腰带的则是紧身短坎肩,以此来分辨未婚与已婚,穿上坎肩就说明这个妇女可以生育了。男子均扎腰带。扎时将袍子向

+中国传统文化——蒙古族...

中国传统文化————蒙古族文化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 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粹和外在呈现,它所代表的,除了衣服的概念之外,更多的还是这个民族千百年来在文明进程中的历史文化积淀、民族特性和人文气息。在某种程度上,一个没有自我服饰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历史积淀的民族。 正文: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 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 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 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 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 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现在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

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 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 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 了。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 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 (用 2.5 米长的柳条 交叉编结而成)架好, 再架上顶部的“乌尼” (长约3 . 2 米的柳条 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

蒙古族的民俗风情教案

蒙古族的民俗风情教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蒙古族的民俗风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蒙古族的节庆习俗、美食 ②了解蒙古族的服饰特色、歌舞、建筑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充分感受祖国少数民族的特色民族风情,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精神和乐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蒙古族的节庆习俗、美食 【教学难点】 蒙古族的服饰 【教学方法】 1.教法:图片直击法、音乐欣赏法、故事讲授法 2. 学法:填表格法、学生模拟导游讲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有哪些人拍过,激发学生兴趣,再提问郭靖小时候生活在哪里?引入课题——蒙古族 新授: 一、找一找:识蒙古概况 聚居地:内蒙古自治区 宗教信仰:藏传佛教 三大史诗之一:《江格尔》 蒙古大国建立者:铁木真——成吉思汗 统一中国,建立元朝者:忽必烈 最早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蒙古秘史》 二、看一看,认特色服饰

展示一幅完整的蒙古族服饰图片,再将服饰的每一部分拿出来构成蒙古族服饰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首饰、长袍、腰带、靴子 提问:为什么这样穿着 “三不离身”指的是什么?——展示图片蒙古刀、火镰、烟荷包 三、说一说,释蒙古建筑 大家都知道蒙古族牧区的传统建筑史蒙古包,那为什么不是像我们一样的楼房呢?请同学解释: 传统建筑——蒙古包,呈圆形,有圆柱“墙体”和圆锥“房顶”组成,房顶有天窗,里边使用面积大,空气流通顺畅,采光好,冬暖夏凉,而且易于装拆搬运,很适合草原生活。 四、瞧一瞧,品风味美食 三餐离不开奶与肉 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德”——白食 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德“——红食 提问1:据你所知,白食有哪些? 牛奶、马奶、鹿奶、骆驼奶 提问2:绵羊肉和牛肉 展示图片: 蒙古族烤全羊、手抓羊肉、涮羊肉、烤羊腿、手扒肉、炸羊排 五、填一填:知节庆习俗

蒙古族银饰品

蒙古族银饰品:游牧文化的华美部件 时间:2010-08-10 15:01来源:未知作者:信息部点击:223次:【大中小】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

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蒙古族的银饰品以多、以大、以重为美,从头到腰处处点缀,华丽而庄重。妇女除了戴的头饰外,还有银头簪、银钗、银梳、银耳环、银戒指、银手镯、银手链、银项圈、银链、银髻扣、银发卡、银顶针、银扣、银香盒;男子佩戴的蒙古刀、火镰、银碗、银烟盒、银带扣、银挂件(牙签、耳勺、胡须梳、镊子)、图海、银帽顶;儿童佩戴的各种银锁;生活中用的银质酒壶、奶桶、茶桶、银制泯酒壶、银勺、银药具、马具鞍花等等。蒙古族又根据地域的不同,部落的归属,银饰品的纹样和造型也会有所差异。有的古朴雅致,有的纤细复杂,有的玲珑剔透,有的粗犷大气,充分展示了蒙古族银饰品的蕴容华贵。银饰品在蒙古族妇女身上体现的最为突出,他们头戴银子镶嵌的头饰,颈挂银链,耳垂银质大耳环,腕配银手镯,手戴银戒指,腰挂银饰件,以多为美,以银为彩,以重为富。 蒙古族银饰品最耀眼的地方,是它那精美的造型,采用铸炼、捶打、编结、雕镂、錾刻等各种工艺。在各种饰品上刻出古老的纹样,有云纹、犄纹、火纹、卷草、八宝、盘肠以及花草、龙凤、花鸟鱼虫、动物、植物等,图案无所不包,完美绝伦。 银饰品种类最多的要属鄂尔多斯、乌拉特、察哈尔、科尔沁、乌珠穆沁、巴尔虎部落了。一个盛装的蒙古族妇女,其银饰品重达二三斤,成为蒙古族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装饰。鄂尔多斯妇女头饰,包括额箍、额穗子、垂链、大耳环、连垂上下镶嵌的银牌均是银质的。察哈尔妇女佩戴的“勃勒”,有圆形和鸡形状两种,做一个需几两银子。上端有银质挂钩,圆形的中央镶嵌珊瑚珠子,共3圈,外围两圈下端有3个耳子,分别坠挂3个鸡心荷包,两边为红色,中间为蓝色,均挂各种颜色线穗子,佩戴在长坎肩两侧。另一种鸡心状,两面均精雕一双蝙蝠夹符,上端有银质挂钩,下端有3个耳子,坠挂丝线穗子。乌珠穆沁妇女佩戴的“好日劳”,形如法轮,周边雕刻花草,中央镶嵌珊瑚,下端挂银质吉祥结,

蒙古族服饰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价值

摘 要 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文化灿烂。自古至今蒙古族的服饰艺术都存在着较高的审美价值。从蒙古族的出现到后来的建立元朝, 一直发展到现在, 蒙古族的服饰在人民的心中都有一定的地位,现已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蒙古族服饰内部却各具特色。服饰艺术是研究历史和民族风俗的宝贵实物, 从 蒙古民族服饰中, 我们可以透视其历史文化、社会风俗。

目 录 CONTENTS Array 1 . 蒙古族服饰的组成 2. 蒙古服饰的形成影响因素 3.蒙古族服饰蕴含的文化价值 4.蒙古族服饰的传承与保护 5. 图片欣赏

01蒙古族服饰的组成

1.1蒙古族服饰的四个组成部分 01首饰 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 手饰等五大类。头饰主要有头巾、 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 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 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 02 袍子 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 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 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 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 右衽。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 多以绸缎花边或虎、豹、水獭、 貂鼠等皮毛装饰。 03腰带 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 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 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 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 悍潇洒。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 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 美的身段。 04 靴子 蒙古靴子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 部件之一。蒙古人爱穿靴子,蒙 古靴分布靴、皮靴和毡靴三种, 根据季节选用。蒙古靴做工精细 考究,靴帮、靴靿上多绣制或剪 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

1.2内蒙古东、中、西部蒙古族服饰的区别1.鄂尔多斯的蒙古服饰主要 与特殊节日以及婚庆、丧葬 关系密切。在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服饰。其中包括款式、面料以及颜色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2.乌珠穆沁蒙古人的帽子、首饰和佩带品有男女老少之别。乌珠穆沁未婚或已婚妇女的装饰和发式也有明显区别。大多数乌珠穆沁部蒙古人偏爱白、蓝、棕、绿、黄色的蒙古袍。部传统蒙古袍的色彩具有一定的社会象征意义。1.鄂尔多斯 蒙古服饰 2.乌珠穆沁 蒙古服饰 3巴尔虎 部落蒙 古服饰 3R 3.巴尔虎蒙古族服饰从整体 款式上看,较多保留着古代 蒙古民族服饰的特点和传统 风格。男子主要穿以蓝、淡 蓝、紫红、深棕色团花缎为 面料的长袍和特尔利克,夏 季穿白色单衫,系桔黄、黄 绿、灰蓝色绸类腰带,腰带 靠下腰系,以上提袍为美; 妇女则穿以红、紫红、绿色 绸缎为面料的长袍和特尔利 克,系紫红、粉红、淡绿色 绸类腰带,以靠上腰系腰带, 使袍子上部贴身为美。

蒙古族习俗

蒙古族习俗

蒙古族民俗 蒙古族礼仪 蒙古族人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蒙古族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要献茶敬酒,主人敬酒时,客人应随即接住酒,能饮则饮,不能饮时便品尝少许,然后将酒归还主人;若是过份推让,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见。遇有尊贵的客人来到,蒙古族人会将美酒斟在精美的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并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 蒙古人不仅淳朴剽悍,而且非常讲究礼仪。茫茫草原,常常几十里、几百里没有人家。远行人饮食、居住都需要得到帮助,于是从远古一直把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礼貌待人,作为每个人都要遵循的礼俗加以沿袭。《蒙古秘史》有许多关于礼俗的记载。 蒙古族自古有 "以西为大,以长为尊"的习俗。7世纪以后,蒙古族部落从额尔古纳山林渡腾汲思海(今呼伦池)西行,到了孛儿罕山(今肯特山)东麓的斡难河、客鲁涟河驻地游牧。从这个时候起,位于西方的孛儿罕山就成了蒙古人祭拜的圣山。成吉思汗每每把带子搭在肩上,把帽子夹在腋下,合十俯首,向孛儿罕山九叩头,乞求助佑。以西为大,就从这时开始的。 以西为大,主要表现在佛龛、祖像、墓地的方位和房间、坐席的

族中,到50年代中叶,鼻烟已基本绝迹。现今,在民间,老年人基本多吸黄烟。黄烟又名叶子烟。农村老人还使用烟袋。客人来了,主人取过客人的烟袋装上自家的烟给客人吸,客人也取过主人的烟袋上自己的烟回敬。 献"德吉",蒙古族把进餐时的第一口称为“德吉”(即首杯、首箸、首口之意)。吃菜、喝酒和饮茶的第一口,也被称为"德吉"。 ¨德吉"有 "献德吉"和"要德吉"两种。 蒙古族家庭里来客人进餐时(或者饮茶),多是年轻人把第一杯酒献给客人,吃饭、吃菜也是请客人先动筷吃第一箸。 这就是献德吉 (蒙古族称之为"德吉乌日根")。 假如来客是年轻人,当他接 "德吉"后,也不首先自已享用,而是请本家长者享用,给长者斟酒、倒茶,在这里看出人的教养和尊长美德。 在没有客人自家吃饭时(或用茶时),也总是请长者先动筷,先吃、先饮。如小孩晚辈无知在进餐时抢先动筷,就要受到父母或长者批评:"怎么,你先要德吉了!"(家庭内不叫献德吉,通称 "德吉阿奔那",其含意要德吉。) 节日时,有的家庭则是将 "德吉"献于已故的长者遗像前,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和尊敬。 献哈达 哈达原为藏族的礼敬用品。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拟指哈

蒙古族饮食文化及图案

蒙古族饮食文化 一、蒙古奶茶器具 民以食为天。蒙古族的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马可波罗游记》记载:“鞑靼人完全以肉食和乳品作食物,一切饮食来源都是他们狩猎的产物o”长期以来,特别是牧区蒙古族的传统食品主要为肉食品、奶食品及饮料。肉食,蒙古语称为“乌兰伊德”,其意为鲜红的肉食品,品种也很丰富,主要有手扒肉、羊背子、烤全羊等。据说在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将士在行军途中,用铁支架,烧烤整羊吃,这或许就是现在烤全羊的雏形。奶食色白,象征纯洁,蒙古人以白为尊,视乳为高贵吉祥之物,称奶食品为白食。蒙古语作“查干伊德”o在清代,察哈尔八旗是清皇室加工奶食品的基地,其奶豆腐是指定向清宫廷进贡的奶食品。以奶制作的传统饮料主要为奶茶、酸奶、和奶酒。蒙古民族喜欢喝茶,特别喜喝奶茶,奶茶是砖茶与牛奶交融的产物,奶茶又叫蒙古茶。 因此在蒙古族的饮食文化中,制作奶茶的器具是重要的文化之一(图1-图3)。 图1 图2

图3 二、饮食器具 饮食器具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牧人的饮食器具具有自己的特征。游牧民族的饮食器具很有特色。它首先要适应奶制品与肉制品为主的食品结构,而蒙古民族制作的奶制品又分为两个基本类型,易腐型与久贮型,奶制品需加工才能贮存,因此所需要的饮食器具的容积较大。蒙古人的饮食器具还要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游牧民族经常迁徙并在马背上驰骋颠簸,所以其饮食器具需经久耐用,蒙古民族喜欢铜制品和皮制品。他们往往就地取材,如用木碗及动物之胃。当精致的银碗、银杯与粗糙、简单的皮囊并存于同一民族的文化系列时,我们可以窥探其在饮食器具上既追求艺术性又讲究实用性的民族特色。饮食器具可从材料上分类,也可从作用上分,现按后一种分法。餐具蒙古民族餐具多以木制。 (图4-图7) 图4

蒙古族传统图案产生与发展及象征寓意

蒙古族传统图案产生与发展及象征寓意 从象征性文化角度研究蒙古族家具图案蕴含的思想文化因素,是研究蒙古族家具本质及其内在的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 不同的地域造就出了不同的文化,正是广袤的北方草原孕育了蒙古族游牧文化的传统。游牧文化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极其重视装饰,并且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除了鲜明的游牧特色,还因为其特殊的发展历程,具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多元、开放的特点,同时又自成体系,具有蒙古族文化独有的魅力和品格。换句话说,蒙古族将思想、情感的外化形式集中体现在了装饰艺术中,图案和花纹就是展现这种精神诉求的无声语言。它们的形成和发展直观地体现出了蒙古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点,蒙古族的图案与花纹有着悠久的历史,吉祥的,对称正是平衡、圆满的形象化再现。正是出于这样的思想和情感,在蒙古族图案花纹中都很注重连续而忌讳中断、注重案也经常是合成的,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适合纹样。这些都是蒙古人在二元价值观的基础上,渴求平衡、协调、秩序以及长久、完整和圆满的象征性表述。再有就是,蒙古族的图案花纹不仅是在形式上体现着吉祥的寓意,而且许多图案本疾病、痛苦和自身命运的无法把持和由此生都会有许多的吉祥图案,甚至有字符、宗教类物相匹敌。所以,游牧文化将动物作为装饰的恒定题材,除了动物对于游牧人的重要性以外,也包含着对于动物能力的崇拜。

蒙古族对于犄形纹样的大量使用,绝不仅仅是出于美观的需要,还因为这些犄形纹样所蕴涵的吉祥和祈求牲畜增产的意义。因此,在蒙古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用各式各样的犄形纹样来装饰家居。民族性的象征在蒙古族文化中,对于一切日常用品都词,充分体现了蒙古族文化尊重生命的本质。事实上,蒙古族文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赋予日常生活以非常意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和载体表达着对自然万物的尊敬与感谢,具有视一切事物为平等的健康心态。这从其文化中都可见到。蒙古族的文明深深根植于养育它的广袤无垠的大草原,在如此起伏骤变环境中生长起来的蒙古人同这里的一切生物一样,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超乎常人的抵抗力和忍耐力,草原培育了蒙古人勇敢顽强的性格和对能见到的,可以进行装饰的一切事物上进行装饰。这种在所能见到的,可以进行装饰的一切事物上进行装饰,其实就是一种给一切事物赋予尊严,视一切生命为平等的行为,是对生命在最广泛意义上的一种尊重,体现综观蒙古族的图案花纹,它以其流畅的程式化语言,富有想象力的造型和典雅古朴的配色共同创造了健康、大气、而又充满了感性秩序的装饰艺术。在蒙古族的装饰艺术中,每一类的图案花纹都在用自身生动的表现方式揭示着蒙古人思想、情感的信息,讲述着蒙古族文化对于世界的见解与态度。以蒙古族的装饰艺术而言,在想象的真实与真实的想象之间自由穿梭和转换着,蒙古族艺术中这种自由而感性的特质,一直以来在一代代的蒙古人身上从未消失过,这是蒙古人独特的民族性为其艺术打上的印记。

蒙古族传统首饰

蒙古民族饰品有着丰富的历史和许多世纪以来民族的传统艺术。蒙古民族饰品文化与蒙古人民生活的方式、经济的具体特点、与该国的自然条件及其蒙古民族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伴随着蒙古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伴随着蒙古文化的传播而流传。 蒙古民族服饰,特别是蒙古民族内部的各个少数民族的服饰。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特别是欧美文 明的冲击,使得其中一些少数民族的民族饰品渐渐的消逝了,还有的一些濒临消失。现在很多人不知道蒙古的小数民族和他们的饰品配件。 在1930年的时候蒙古政府禁止佩戴蒙古传统饰品。这个政策给民族饰品的传承和发展以毁灭性的打击。到现在,我们只在舞台和博物馆里可以看到蒙古民族服饰,而且是片面的,不全面的,博物馆里也是少数的、个别的服饰在展出。 蒙古传统饰品是想象力的延伸,而且反映了蒙古民族的习俗,从事畜牧业,环境,自然,气候条件 和社会的变化。蒙古饰品是我们祖先给我们的无尚宝贵的遗产。 在无数个世纪发展过程中这些民族服饰工艺变得更完美。 蒙古族未婚女子和已婚妇女的饰品完全不一样。姑娘的配饰比已婚妇女简单,素雅。如,姑娘的佩 饰一般只有耳环和手镯,除此以外没有其他东西。已婚妇女一定戴头饰,尤其是额箍。蒙古族饰品可以传达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年龄大小,婚否等信息。蒙古族饰品发展了其使用价值及功能。与此同时,它还反映蒙古族的生活环境,自然崇拜,图腾观念。所以通过蒙古族饰品可以了解蒙古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19世纪末的饰品的装饰更出色。珠宝的设计和颜色以及装饰品的组合表示蒙古族人民的古老文化。 蒙古族工匠用珠宝和金,银,珊瑚,珍珠,宝石饰品创造了精彩的饰品。 蒙古人民认为创造饰品是一种艺术。蒙古手艺人创造的饰品是艺术品,不仅为了蒙古妇女而且为了 蒙古男士也制作精心的配饰。他们必须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蒙古工匠知道怎样使用色彩搭配和它们的组合。 十三世纪的蒙古诸部落已经有自己的传统饰品。蒙古族重要部落是在达延汗时期形成的。但是现代 意义上的部族饰品特点是从清朝初期开始形成的。蒙古诸部落饰品不仅以多种款式,标志着不同的形象特征,也蕴含着各部落不同的文化背景。其中按部落大致可分为:鄂尔多斯,乌珠穆沁,乌拉特,科尔沁,和硕特,布里亚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哈尔哈,察哈尔,阿巴嘎管是哪个部落的饰品,都是民族文化的沉淀,闪烁着民族智慧和原始思维的光彩。格部族在民间也有一些不同的款式。随后,在元朝,明朝,清朝,直到现在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蒙古族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此同时,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与其他民族杂居共同的生活和互相的影响,使蒙古族饰品即保特了民族特点又突出了地方特色。 本论文从美学角度,历史角度,民族风俗角度研究了清代时期的29个蒙古族(13个外蒙古的蒙古族,16个内蒙古的蒙古族)的20种配饰品和55种蒙古帽子。最基本研究是各个蒙古部族的配饰互相区别,它们的材料,款式,象征,图案方面的不同的地方。

蒙古族传统伦理思想

蒙古族传统伦理思想 蒙古族传统伦理思想,指的是蒙古族历史上传承下来并对古今蒙古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各种伦理道德观点、理论和学说的总称。蒙古族是以“蒙古”为族名,9世纪前后走上了蒙古高原的历史舞台,13世纪初期开始崛起,建立了民族共同体的国家,创制了通用文字,继承并发扬了蒙古高原连续几千年的游牧文明的主要成果,至今它已成为中国北方古代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蒙古人的历史活动,可以说从一开始就与祖国内地的历史进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蒙古族成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已有可靠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已达千年之久。虽然说蒙古族及其《圣主成吉思汗》(蒙古民间有《圣主成吉思汗》歌曲,元代有《圣武亲征录》一书。一般说,成吉思汗去世后的几百年间,通过历代蒙古统治者的有意识的宣扬以及蒙古民间的神化促成,成吉思汗已经成为了蒙古族民族英雄和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符号,逐渐被神化,被捧为圣人)主要以他们的领土扩张及征服战争而闻名于世,但是,蒙古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调节和规范族群内的各种利益关系及临近族群(包括临近各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关系的过程中,与其他民族一样创造了灿烂而独具特色的伦理道德及其思想文化。蒙古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是整个蒙古族精神文化中的精华和核心部分,它在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曾受到了中国境内其他各民族及其他国家和民族伦理道德及思想文化的影响,并且在相互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对其他民族和地区的伦理道德文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根据蒙古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以往蒙古族历史、文学史以及哲学思想史研究的成功经验,同时参照中国历史和思想史研究以及其他民族思想史研究的方法,我们认为蒙古族传统伦理思想(远古时代到近代)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远古时期伦理道德意识(?——1205年);第二、中古时期伦理思想[上](1206 -1368年);第三、中古时期伦理思想[中](1369-1636年);第四、中古时期伦理思想[下](1637-1839年);第五、近代伦理思想(1840-1918年)等五个历史发展时期。下面就简要阐明上述分期的理由和各阶段的主要文献材料及其基本的伦理道德思想内容。 第一阶段,本阶段之所以称之为“远古时期”,是因为它是我们现在还无法断定确切年代的史前时期。以“1205年”来分界远古和中古时期,是因为以蒙

蒙古族的生活禁忌

蒙古族的生活禁忌 蒙古族长期从事草原畜牧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很多独特的民俗禁忌。例如初春季接羊羔、春夏之际的剪羊毛和打马鬃、做耳记,以及制毡和割势等重要生产环节都有规模不一的群众性庆祝活动和一套严格的礼仪禁忌。 蒙古族逐草而居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对水产生了崇敬之心,忌讳在河水里洗澡,不能在河水里洗脏东西、倒垃圾等,保护水资源成了蒙古族人的共识。 蒙古族人具有很深的自然崇拜观念,在狩猎前,人们聚集在一起,怀着敬畏的心举行着火净仪式和工具涂抹仪式。熊熊燃烧的两堆篝火旁各矗立一支3米长的苏鲁锭(长矛),由长绳连结,绳端的哈达随风起舞,像是传达着神的旨意。人们一一从篝火中间穿过,意味着得到了净化,得到了神的认可与祝福。人们手握着弓箭、猎枪、布鲁、猎夹、套索,用鲜血或动物油脂涂抹,祈祷打猎成功,祝愿能满载而归。这些工具一经涂抹仪式后,特别禁忌别人使用和触摸。 举行完仪式,人们开始出发狩猎,狗儿已经按捺不住跃跃欲试了,马儿也呼呼得吹气催促着主人。人们按照分工将整个山谷围住,震耳欲聋的呐喊声惊得野兽四处逃窜。老猎人骑着马飞奔在山谷中,狗儿东奔西突地智斗着野猪,既挡住野猪的去路,又与它保持在安全范围内。这时老猎人忽然从马上一跃而下跨在野猪背上,抽出尖刀扑哧一声插入野猪脖颈。野猪被制服了,人们欢呼庆祝英雄的收获。狩猎场面惊心动魄,但人们始终恪守着传承了多年的规矩,那就是不能猎取有孕动物和哺乳中的动物,不能猎杀正在交精的野兽,不能猎杀候鸟,不能猎杀天鹅,不能猎杀成对飞翔的禽鸟,不能破坏鸟巢。这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念根植于蒙古族人的脑海中,他们感激大自然的恩赐,他们同样也爱护着大自然的一切。 解放后,狩猎这种生产方式基本消失,更多的蒙古族人仍在农村牧区从事着农 牧业生产。畜牧业是古代蒙古族社会经济的主要生产部门,草原游牧经济是一种自然经济,它高度仰赖自然。

10个少数民族配饰

10个少数民族配饰 1、苗族配饰 (1)银项圈。银项圈分为链型和圈型两种。链型以链环相连,可活动变化;圈型则用银片或银条制成圈形,定型后不可活动。少数亦有链圈合一的。此外,在贵州都柳江流域还流行一种银排圈,即套圈,每套少则几个,多则十儿个,由内及外,圈径递次增大。(2)银压领。银压领是流行于湘西和贵州清水江流域苗族地区的压饰,因佩戴后可平贴衣襟而得名。湘西苗族的银压领为腰子形,表面搂空二龙戏珠的纹样,并垂十只蝴蝶,每蝶垂三根银链叶片吊。长16厘米的银吊如瀑布倾泻,掩及肚腹。雷公山脚的银压领更是兼用圆雕、浮雕及透雕技术,造型繁缚,工艺精美。压领主纹为两只圆雕银腆磷,可活动的搂空银球居中,其上银龙腾跃,其下银花簇簇。 (3)银胸牌。银胸牌系部分苗族地区流行的胸饰,通常为单层长方形或半圆形篓花银片制成,形状规整,佩戴位置较银压领、银锁靠上。同银压领一样,银胸牌也是由长命锁演变而来,因此,这三种银饰在同一苗族分支内一般只使用其中一种,而不会两种以上并存。 (4)银胸吊饰常见的银胸吊饰有蝶形吊、鸟形吊、鱼形吊、钱纹吊、骑马人物吊等等,通常由银链、吊牌、坠饰组成,多级,一级一形,递次而下,多者可达四至五级。流行于都柳江流域的蝶形吊体形大,分五级,总长在85厘米以上。 2、壮族配饰 壮族的银饰过去曾经普遍盛行。据民国廿二年(1934)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载,百色“女子饰品,有发箍、簪及指约、手镯等。”恩降“妇女装饰,城厢多尚金玉,乡村则重玉

质银器。”西林“惟女子喜爱佩戴簪钗、耳环、手镯及盾牌等。富者用金质,贫者用银质。”桂东南的壮家少女,也“尚戴银质簪环”。壮族银饰的种类,主要有银梳、银簪、耳环、项圈、项链、胸排、戒指、银镯、脚环等。土官时代,安平妇女戴四个银项圈,十多个戒指(有的一指几个),加起来重一斤多。桂北壮族妇女的项链和项圈共达九个之多,胸排长方形,透雕,打成鸟兽花卉,下沿有小链穗,以银链挂在脖子上。壮人银镯式样比较丰富,有的打成一指宽的薄片;有的打成一根藤;有打成多根相互缠绕;有的还嵌上绿色的小珠,等等,显示壮人的银饰艺术。 3、白族配饰 白族首饰流行于云南大理等白族地区。历史悠久。早在清光绪年间,仅大理就有“三宝”、“三元”、“恒丰”、“福美”等铺号十六家,能打制周围白、汉、彝、苗等民族妇女、儿童佩带的金银首饰。有扭丝镯、扁桃镯、剪链、八仙、帽花、戒指、耳环、三须、五须、针筒、耳勺、牙签、冠针、围腰牌、蝴蝶、龙凤等数十种。女子手上多戴扭丝银镯或玉镯,指戴戒指,耳挂金银制或玉制耳坠。 4、蒙古族配饰 蒙古族的银饰品以多、以大、以重为美,从头到腰处处点缀,华丽而庄重。妇女除了戴的头饰外,还有银头簪、银钗、银梳、银耳环、银戒指、银手镯、银手链、银项圈、银链、银髻扣、银发卡、银顶针、银扣、银香盒;男子佩戴的蒙古刀、火镰、银碗、银烟盒、银带扣、银挂件(牙签、耳勺、胡须梳、镊子)、图海、银帽顶;儿童佩戴的各种银锁;生活中用的银质酒壶、奶桶、茶桶、银制泯酒壶、银勺、银药具、马具鞍花等等。蒙古族又根据地域的不同,部落的归属,银饰品的纹样和造型也会有所差异。有的古朴

蒙古族服装服饰特点

蒙古族服装服饰特点 2009-12-01 鄂尔多斯蒙古族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主要由服装、头饰、挂饰三部分组成,特点是色泽鲜艳、款式考究、不显臃肿。地域特征非常明显,最主要的是保留了蒙元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征,是蒙古服装中高尚典雅、热情豪放的民族风格的典型代表之一。 科尔沁蒙古族科尔沁蒙古族服饰的突出特点是头饰、坎肩、绣花。科尔沁蒙古族妇女头饰由两条缀珊瑚额箍、银质簪钗(一横,二竖、二托钗)和垂链组成。 科尔沁蒙古袍满袍的绣花都是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历史上科尔沁妇女大都善于绣花,而且清宫里也有过很多科尔沁绣花女,绣出很多美丽的服饰。 乌珠穆沁蒙古族乌珠穆沁蒙古族是蒙古民族的一个古老部落,这个部落一直以服饰华丽而闻名。乌珠穆沁蒙古族的服饰多采用绣有纹饰的红、绿、蓝等多种颜色的布料制成,领口和袖口宽大并装饰有他们喜爱的吉祥图案。 在乌珠穆沁地区,蒙古族妇女不戴帽子,常用红、绿绸缎缠头。乌珠穆沁人的蒙古袍比别的地区的要显宽大,长袖高领,钮扣在右侧,衣边用漂亮的花边点缀。腰带多为绸、缎布料,颜色与袍色协调。男子扎腰带,把袍子向上提,显得精悍潇洒;而女子则把袍子向下拉展,显得苗条矫健。 巴尔虎蒙古族巴尔虎蒙古人的服饰从整个款式风格上看,较多保留着古代蒙古民族的服饰特点和部落服饰的传统风格。巴尔虎蒙古人无论男女均穿宽下摆的长袍,男子靠下腰系腰带,以上提袍为美;妇女则以靠上腰系腰带,以贴身为美。陈巴尔虎人穿有开衩长袍,新巴尔虎人则穿无开衩长袍。(内蒙古日报)(E09) 蒙古族服饰特点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蒙古袍的特点: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牧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 蒙古包可以拆卸搬运,极适于游牧生活的需要。蒙古族的传统服饰是蒙古袍,右衽,镶边,身长宽大,高领长袖,带腰带,配皮靴。夏袍是棉丝质的单夹袍,多红...?? 蒙古族服饰特点四季都穿长袍内蒙古、新疆牧区,蒙古族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 蒙古族的服饰,因性别和年龄而异。中年男子冬天穿大襟皮大衣,布面以黑、蓝为多。无布面的.一般在衣袖和衣边用黑布或蓝布加缝约三指宽的布边,有的用...??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蒙古族饮食习俗概览

蒙古族饮食习俗概览 【摘要】 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大致有四类,即面食、肉食、奶食、茶食。通常,蒙古族称肉食为“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称奶食为“白食”,蒙语叫“查干伊德”(纯洁、吉祥、崇高之意)。而农区多以谷物蔬菜为主食,以肉食为辅。 【关键词】 蒙古族传统现代饮食习俗面食肉食奶食茶食 蒙古民族饮食讲究,品种多样。传统饮食以奶食、肉食为主,粮食为辅;现在蔬菜和水果的比例大为增加。牧区中奶食、肉食和粮食差不多"三分天下"。半农半牧区以粮为主,肉乳为辅,农业区中肉乳所占的比例相对要少得多。蒙古族传统饮食离不开肉和奶。肉以牛羊肉为主,喜将新鲜骨带肉一起煮熟后用手拿着吃,俗称“手把肉”。或将新鲜肉切成条,风干后慢慢食用。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蒙古族创造了一套制作和保存奶食品的方法。鲜牛奶经发酵、蒸、煮、晒等工序后,可以制成黄油、奶油、奶酒、奶干、奶皮等。这些食品既有营养又有不同的味道。蒙古人还爱吃携带方便、耐饿的炒米。奶茶是他们终日离不了的饮料。 奶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德",汉语的意思就是"白色食品"。是用马、牛、羊和骆驼的天然纯奶制成的,品种繁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蒙古族食品中的上品,曾被称为"百食之长",无论居家餐饮、宴宾待客,还是敬奉祖先神灵,都是不可缺少的。 炒米、奶茶以及奶油、奶皮、奶酪和酸奶子等是蒙古族牧民最有特色的日常食品。当然还有著名的手扒肉和全羊席等。蒙古民族颇注重饮食的文化气氛,歌舞常伴,隆重场合还要朗诵专门的祝词或赞歌。大部分蒙古人都能饮酒,以白酒为主,至于啤酒,则多是"牛饮"了,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马奶酒味道醇香,清凉解渴,是牧民款待贵客的最佳冷饮。尤其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如果你到草原做客,需要特别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