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非典英雄事迹

非典英雄事迹

非典英雄事迹
非典英雄事迹

邓练贤——你用生命谱写白衣使者赞歌

去冬今春,一种以前从未出现过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广东首先被发现。一时间,恐惧满城,药价飚升,并逐渐演变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严峻的社会问题,广大医务人员在这场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战斗中,将生死置于度外,临危不惧,以鲜血与生命谱写出救死扶伤的的颂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主任医师,院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传染病科副主任邓练贤,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处变不惊显本色,组织协调挑重担

2003年1月31日晚7时,除夕之夜,万家灯火,团圆的饭桌,洋溢着温馨的笑声,而这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到一份紧急通知,要求该院做好准备,随时准备收治一种原因不明的非典型肺炎的患者。在接到通知后,三院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各个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在这个极不寻常的除夕之夜。医生、护士在接到通知后纷纷放下手中饭碗起来,汇集到传染病科,战斗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就达16位,由于近年来并无非典型肺炎流行,医生缺乏相关临床经验。在当时,该病病因未明,缺乏特效药物治疗,重症患者易发生呼吸衰竭,对生命有很大威胁,密切接触者,染病的风险很高,外院已有多名医务人员因密切接触这类患者而感染发病,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程度的恐慌。在这非常的时刻,大家把信任的目光紧紧放到他身上,这位与传染病打了30多年交道的汉子,临危受命,他理解大家的信任,更感到更大的压力。在这关键的时刻,他没有一丝畏缩,而是冲锋在前,勇敢地担当救治非典型病人排头兵的重担。邓练贤同志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主动积极地挑起传染病科人员调配、组织协调和物品的具体落实的担子。首先人力的安排,他调动所有在院医护回病房上班或在家待命,一方面要保证非典型肺炎救治小组的力量,又要确保原有近百病人的治疗不受影响,所有工作人员取消放假,每一个具体位置包括工人都有具体分工,形成了一支快速反应部队,他自己站在了斗争的最前线。他知道这个工作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传染性极强,他完全有权力叫别人去承担风险,或以年龄已50多岁为借口推脱,但他没有那样做,而是一马当先,带领科室医务人员,共同战斗。传染病科的病房条件病不好,因为是呼吸道传染病,他必须考虑病房的合理安排以尽量减少院内交叉感染、保护其他病人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各种消毒隔离物品的到位与措施的实施无一不渗透他的心血。

面对危难无畏惧,身先士卒树典范

自2003年1月31日开始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以后,他和其他同事们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他对每一个病人他都亲自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每一个救

治过程都亲力亲为,全程参与,尽管当时尚不清楚病因,无特效治疗方法,但他以自己多年积累的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同事们一起为战胜非典型肺炎而努力。2月1日大年初一上午,一名病情十分危重的患者周先生从外院转入。体重足有80公斤的病人因缺氧而烦躁不安,频繁而剧烈地咳嗽,咯出大量带血的痰液,呼吸困难,肺部X光片显示炎症大片阴影,绝大部分肺野已病灶占据。邓教授和同事们马上投入了紧张而繁忙的抢救工作中。经过积极抗炎、吸氧、镇静、激素应用等处理,病情仍在进行性加重,血氧饱和度显著下降,机体缺氧征象非常明显,生命体征不稳定,情况十分危急,病人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专家小组决定给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由于病者因缺氧而显著烦躁不安,神志处于谵妄状态,插管过程中极不合作,大大增加了插管的难度。这时对于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邓练贤和其他医护人员想也来不及想,有的扶住患者的头,有的按住他的上肢,有的按住其双脚,目的只有一个,尽快让麻醉师将导管顺利插入,接上呼吸机,挽救病人生命于旦夕。在确定病人病情之后,他和同事们进行了积极的处理,短时间内,各种相应的诊断与治疗措施相继到位,吸氧、抗炎、建立静脉通道、镇静、止咳......至此,他和专家们确定对该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严重的缺氧使病人明显烦躁,插管过程极度不合作,为了配合麻醉师的工作,邓书记只好与其他医生以起按住病人的头和四肢,管被插入又脱出,脱出了再插入,终于使这位的病人插管成功。这过程中,病人剧烈咳嗽使大量痰液带着血腥从插管处喷出,在场的医护人员从头到脚都被污染,病房中也刹时充满病菌,邓练贤和同事们都清楚,自己正处在危险之中。他们没有中途退缩,来不及更换衣帽,继续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医护人员不停地为病人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监测着病情变化,随时调整呼吸机的各种参数,及时排除任何一个可能威胁病人生命的因素,直至病人情况终于稳定下来。在抢救一位11岁呼吸衰竭并心力衰竭的儿童过程中,他和其他4位专家轮流上阵进行徒手胸外心脏按压长达4小时,使病人停跳的心脏三次恢复跳动。尽管最后未能抢救成功,但他和同事们已尽到了最大的努力,没有因过度劳累而放弃让病儿康复的一丝希望。

时间在抢救病人时以分秒计算,而对于邓书记自己,时间的概念在这些天已显得很模糊不清,他何时才能用餐,何时才能休息,仅取决于病人的病情。比如,大年初一晚餐,他就是在病房办公室中进食了一盒早已冰冷的盒饭。他有严重的溃疡病,曾经发生消化道大出血,此刻面对那些病情危重的患者,他不能去选择家中那一顿适合自己的热饭鲜菜。他一天连续工作了将近15小时,从早上8时至晚上11时,高度紧张的工作及大量的体力消耗,即使年轻力壮的小伙也难以支撑,更何况他已50多岁。回到家,他才感觉到疲累,却又难以入睡,抢救病人的过程又一幕幕在脑海中回放,经验和教训还需要总结,下一步的工作如何进行亟需思考……。第二天早上8点,他又准时来到了病房,至此时,战斗已进入了第三天,他感觉到全身肌痛、乏力、头痛,却仍坚持工作,不言休息,直至第四天,他高热不退,肺部出现炎症阴影,他终于病倒了,才住进医院。

身处险境不言悔,关心他人胜自己

他病了,病得很重,是因为他承受的压力太大,是因为长时间不间断工作劳累过度,体力透支太大,是因为长时间接触大量高毒力的致病菌。他躺在病床上,意志却更坚强,继续与非典型肺炎顽强斗争。他的病牵动了无数人的心,爱人为他憔悴了,同事们感动得流泪了,医院和学校领导表示了深切的关怀,提供了最好的医疗条件。党没有忘记他,群众没有忘记他,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等各级领导对他十分关心,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救治邓练贤等患病的医务人员……。这些对他是莫大的鼓舞和支持。尽管他未完全脱离生命危险,对于自己的行为他无怨无悔。在他身上,人们认识到了什么是优秀的共产党员。正是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传染病科的共产党员在这次事件中表现突出,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他们前赴后继,勇往直前。邓书记身在病床,心却和传染病科的工作与同事们连在一起,牵挂着病房的工作安排和同事们的身心健康。由于需要鼻导管正压给氧和鼻饲,他不能说话,看到前来探病的同事,他以笔代言,表达对同事们的关爱之情,在三院住院期间,他经常和战友们互相打电话询问病情,强忍病痛,互相鼓励,随着病情加重,他们只能互相看着对方,伸出大拇指互致敬意。

他常说:“既然选择了做一名医生,就意味着付出,病人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他用行动证明了他乐于为病人真诚奉献、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实际上,他一直都在这样做。

在住院期间,三院党政领导十分重视,2月7日以后先后组织邀请广州呼研所呼吸病专家钟南山院士、北京协和医院王爱霞教授、广东省中医院林琳教授、陆军总医院黄文杰主任等多位专家进行会诊、治疗。在省卫生厅领导的支持下,2月18日转送广州呼研所ICU,呼研所领导十分重视,广大医务人员细心医护,经多次专家教授抢救,4月21日下午5时45分,终因双肺气胸合并感染,呼吸功能衰竭,急性肾衰竭,多器官功能受损而光荣殉职。

中流砥柱显威力,鞠躬尽瘁为人民

邓练贤长期担任党支部书记,在基层党支部建设中,他真正起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对工作兢兢业业,加班加点,认真负责,对患者无微不至,热情对待,科里每一次抢救病人他都冲在前面,传染科党支部在此次与“非典型肺炎”斗争中的表现出来的战斗堡垒作用,与邓练贤的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是分不开的。

该支部党员二十余名,从久负盛名的专家到年资尚浅的医师、护士,各个年龄段和医教研各领域均有分布,成为科内各项工作的中坚力量。

邓练贤平时注意通过党支部活动,政治学习和民主生活会的形式,将“三个代表”的思想教育党员,影响群众,培养党员在政治思想上提高自身的素质,并以此

促进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富有成效的工作,保障科室的医教研工作总体上取得突出成绩。

近两年来,传染科未出现收受红包、索拿药物回扣的现象,亦无重大的医疗纠纷或事故,在社会上的声誉和评价都高。各项医疗业务的指标如门诊量,住院人数均保持在10%左右的增长幅度,市外、省外甚至港澳台、国外的病人数量逐年增加,这在其他医疗机构传染病业务有所萎缩的情况下,其意义尤是突出。教学方面,在近几年招生规模显著扩大的情况下,传染科以原有的师资力量承担了全校大中专和本科、七年制、硕士、博士等各个层次的传染病学教学任务。并且是近两年第五版《传染病学》和第一版七年制医学生《传染病学》全国统一教材的主篇单位,2001年被评为全省重点课程中唯一一家临床专业单位。同时,还是国内传染病学界影响重大的专业参考书《现代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学》、《传染病学》等的主编和副主编单位。学科建设方面,从人材梯队的建设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获得方面,均有较好的成绩。

邓练贤同志的表现并非一时冲动,他多年来在医疗、教学、科研、党建工作中,一直起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领导的传染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十多年来,一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他个人连续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传染病学科建设、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临床学科,他功不可没。邓练贤同志为党、为人民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以自己的生命实践落实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邓练贤同志是优秀的共产党员,是新时代的英雄,人民的功臣,是广东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精神代表,他虽然倒在抗击非典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但他的精神永远鼓舞我们、激励我们,为夺取抗击“非典”的最终胜利而奋斗!胡锦涛总书记在4月23日《国内动态清样》(第1283期)上作了重要批示:“德江同志:请转达我对邓练贤同志不幸逝世的沉痛悼念,对邓练贤同志亲属的亲切慰问。我坚信,有广大医护人员的奋斗与贡献,有全国上下的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我们就一定能战胜疫病。”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深刻领会其精神,并以此为动力,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抗击非典型肺炎疫病的斗争中去。为夺取最后的胜利作出更大的贡献。

生命之光永在——追记广州市胸科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陈洪光

因抢救非典病人而感染得病的广州市胸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主任陈洪光,由于病情迅速恶化,5月7日凌晨6时许停止了心跳,年仅39岁。

陈洪光是广东抗击非典以来第四位以身殉职的医务人员。

陈洪光的同事们哭了,陈洪光医治过的病人哭了,了解到陈洪光生前事迹的广州市民哭了!

人们悼念英雄,传诵着他的事迹,用不同方式表达对英雄的深深敬仰与缅怀……

同事:他太累太累了,我们痛失了一位好主任

广州市胸科医院党委书记晋国华告诉记者:1987年,陈洪光从广东医学院一毕业就分配到胸科医院。16年来,他一步一个脚印,从住院医师到副主任医师,直至任二内科兼重症监护室主任。他199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他被广东省卫生厅评为行风评议工作先进个人。广州市胸科医院作为广州市第一批指定收治非典病人的4家医院之一,几个月来共收治了250多例非典病人。从收治第一名非典病人起,陈洪光就战斗在抗击非典的最前沿,几乎参与了每个危重病人的抢救。今年“五一”前夕,陈洪光荣获了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劳穗华是重症监护室4个主治医师之一,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他一直和陈洪光并肩作战。回忆起陈洪光,劳医生心情十分沉重。“作为ICU主任,陈洪光总是承担最艰难的治疗工作。每遇到需要插管的危重病人,陈主任总说‘你们不熟,让我来’。有时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太多、太急,他甚至来不及做好防护措施就上阵……”“抗非典以来,他已70多天没离开医院,每月平均加班60多个小时,

他实在太累太累了。我们没有保护好他。”主治医师方琼泣不成声。“我们痛失了一位好主任……”

病人:他太好太好了,我们永远怀念他

陈洪光以身殉职的消息传出后,许多经他治疗的病人及家属纷纷打来电话或发来手机信息、传真,表示哀悼。

陈洪光对病人充满了爱心。今年春节前夕,香港居民徐某来穗探亲,因重症肺结核入住胸科医院。住院期间,他突然并发气胸、消化道出血,出现休克、昏迷、呼吸一度停止。陈洪光接到求援电话后,马上到医院组织抢救。从19时至翌日3时,直到病人情况稳定了,陈洪光才拖着疲倦的身子离开病房。一周后,病人家属欲转香港治疗,接送的救护车已来到医院楼下,可徐某说什么也不愿走。他说:“我信胸科医院,信陈主任。他们一定会把我的病治好!”

2月9日20时,医院接收了一位92岁的患非典型肺炎、股骨骨折、出现呼吸衰竭的老人。陈洪光接到医院的电话后,二话没说,就往医院跑。又是一个不眠之夜。病人脱险了,陈洪光却累得瘫坐在椅子上。

一些非典病人由于对病情过于恐惧而不配合治疗。每逢此时,陈洪光总是耐心地实施心理疏导。广州越秀区的肖女士症状颇重,是陈洪光给她上的呼吸机,又是陈洪光为她耐心做思想工作。出院时,她的丈夫递上1000元红包,陈洪光让财务科把这笔钱冲进了病人的住院费里。

记者采访了一位曾在胸科医院住院的病人赵先生。他说:“我是极难动感情的汉子,但听到陈主任病逝的消息,我哭了!他实在是太好了。我专门打电话给胸科医院,要求为他送上花篮。这是一个普通病人的心意。”

一条条手机信息表达了病人对陈洪光的怀念之情:“惊闻陈主任不幸逝世,真不敢相信,真难过,就像我们失去了亲人、兄长”;“主任泉下有知,我们永远怀念您……”

家人:献出他的遗体供研究,以他的身体来“继续”他的未竟事业

抗非典是广东的大事,中国的大事,也是全人类的大事。在这场斗争中,许多医务人员的家属表现出令人敬仰的勇气。

记者了解到,陈洪光之所以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抗非典工作中,离不开他家人的支持。

当胸科医院被确定为非典指定医院时,陈洪光立即递交了请战书。他把情况告诉了家人,同在医院当护士的妻子谢丽云表示理解,刚去香港探亲并准备在那里呆上半年的父母也立刻返回广州帮他们带孩子。

他的亲人们说,陈洪光是个好医生、好主任,在家里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子。

谢丽云回忆说,“他递交请战书后,3天3夜都没回家,以后回家的时间也很少。每天都是高强度的工作,很累。为此我专门为他准备了一个很舒服的枕头,想给他一个惊喜,可如今洪光却再也回不来了……

“我们一家三口最后一次相聚是一个多月前。那天,我们一起去幼儿园接5岁的女儿回家。他边走边给孩子讲故事,短短几分钟的路程走了半个小时。

“谁都知道,抢救非典病人危险,可他怕我们担心,从不提危险。我们最后一次通电话,是5月2日,每一句话我都记得很清楚。他说,要帮我交电话费,还要我多休息,家里的事等他回来做……”

陈洪光逝世的当天,他的家人就表示愿意捐出遗体供科学研究。对此,谢丽云说,她了解丈夫,献出遗体能帮助早日找出战胜非典病魔的方法,以挽救更多不幸的家庭。让洪光的身体来完成他的未竟事业,也是丈夫的心愿。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闻此噩耗专门批示:对陈洪光同志因抢救非典病人不幸被传染,以身殉职,我十分悲痛,并表示沉痛的哀悼。5月8日,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市长张广宁来到英雄家中。他们握着英雄父母的手,感谢他们培养了一个好儿子。陈洪光的父亲、广铁集团的优秀共产党员陈树威的话掷地有声:“洪光是我们的好儿子,更是党的好儿子!”

陈洪光虽然倒下了,可他并没有休止与非典的斗争。他的遗体在“继续”着未竟事业,他的精神激励着人们抗击非典。

周先志,小汤山“非典”医院副院长,解放军302医院医务部副主任。3月5日,周先志所在的解放军302医院收治了北京市第一例输入型“非典”病人,在救治过程中,大部分医务人员被感染,刚刚出差回来的医务部副主任周先志临危受命,全权负责一线的救治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病魔,医护人员经受着巨大的心灵冲击。周先志在危难时刻所表现出来的冷静乐观和丰富经验,成为安定军心的重要力量。4月下旬,周先志被任命为小汤山“非典”医院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这家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传染病医院,从开工到投入使用只用了八天时间。在工程加速建设的同时,医院的制度建设和后勤保障也必须迅速到位,因为这都关系着一千多名医护人员和“非典”患者的安危,周先志和建筑工人们一样度过了超负荷运转的八天。

两个多月来,周先志一直没有离开过“非典”救治一线,在帮助病人的同时,对于自己和同事的生命安全也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保护得很好,《真心英雄——周先志》播出以后,我们接到了一位年过半百的热心观众打来的电话,他说:看了周先志和他同事的事迹,我觉得很受鼓舞,这些奋战在“非典”第一线的医生很不容易,只有他们保护好了自己,才有可能去救助病人,这样的医生和那些染病的、殉职的医生一样了不起,甚至更了不起,我们应该多宣传他们!

工作总结抗击非典疫情优秀通讯稿

三一文库(https://www.wendangku.net/doc/509076030.html,)/工作总结范文/工作总结抗击非典疫情优秀通讯稿 北京,又一次牵动世界的目光。 曾经忙乱,猖獗的疫情使人猝不及防;曾经被动,在看不见“敌人”的特殊战场上,形势异常严峻。 然而,人类战胜病魔的历史并未由此驻足。面对肆虐的非典,我们充满必胜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短短一个多月,北京的疫情便由蔓延而被遏制,近日出现好的势头。走低的疫情曲线令人振奋,展露希望的曙光。 突如其来,北京直面考验 在北京防治非典联合工作小组举行的第五次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梁万年作了如下描述: “从4月21日至5月2日,平均每天新收治确诊病例70至80人,处于高发平台期;而自5月2日到9日则减至30至40人。疫情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出现了下降迹象。”

3月初,北京出现第一例输入性非典病例,4月17日,中南海。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对北京的非典防治进行了专题研究,批准成立北京防治非典型肺炎联合工作小组。 4月20日以后,北京加大了对非典疫情社会公布的力度,实行了每日一报。同时,从隔离措施到市场供应,从隔离区详情到疫情发展趋势,从新增病例到定点医院,从区县情况到患者结构…… 北京市统计局的调查表明:91.3%的市民对政府发布信息的透明度表示满意。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贝汉卫博士说,我们对北京的防疫工作充满信心。世卫组织专家吉姆斯·莫格尔教授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没有亲身经历,你无法体会过去短短一个多月间,中国经历了一种怎样的进步,这是中国开放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面对这场严峻考验,北京又一次经受了锻炼。在考验中,北京日益走向坦然,也逐步成熟起来。 防治疫情,北京全面出击 5月1日国际劳动节,首都的劳动者仅仅用了七天七夜,京郊小汤山镇,一座可接收近1000名非典病人的定点医院建成并投入使用。

非典危机

“非典”危机呼唤行政体制改革 阅读次数:2875 罗冰眉 摘要非典的突然袭击和迅速流行,使我们面临和历经了一场意外的考验。面对危机,中国政府表现出富于大局的形式把握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但也暴露出政府发布疫情信息一度不够及时、缺乏透明度,整体协调能力和应对重大危急的反应机制以及官员的考核和责问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为此,作者认为应加快推进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回应和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从体制上增强政府对非典的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完善危机管理体系;健全政府官员的考核和问责制度,强化对权利的制约和责任的追究;在充分履行政府职责的同时注意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本文在论述危机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政府危机管理的一系列建议,从而促使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责,完善公共管理体制,提升公共管理能力,体现服务型和责任型政府的本质要求。 关键词:非典社会危机危机管理政府职责 Abstract: SARS's surprise attack and swift rage afforded us an unexpected trial. Facing to such crisis, Chinese government could grasp the situation and deal with it firmly. However, for this time it revealed many issues as well, like that government couldn't announce the epidemic situation in time and transparently; that it's imperfect for integrative coordinating ability and response system of handling significant affairs; that it's defective for officer checking institution; etc. Consequently, in this article it's deemed that we must accelerate to protect public knowing right, establish crisis administrative system, perfect government officer's checking institution, and take advantage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Several suggestions of strengthen governmental crisis administration are also given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crisis principle to urge our management to fulfill their responsibilities more vigorously in order to be a serving and obligating government. Key word: SARS, social crisis, crisis administration, governmental obligation

抗“非典”医院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模板

抗“非典”医院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XXX,女,51岁,中共党员,原手术麻醉科护士长,主管护师。现在XX医院新成立的“留观隔离区”从事“抗非”一线护理工作。 XX这位七四年就参加革命工作,且已有14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一贯以其崇高的思想觉悟、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以及对护理事业的无限热爱,周到细致地护理每一位病人,在病人、同事和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 在面对“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她,一个共产党员,更是以大局为重,视疫情如命令,视病房如战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把风险留个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忘我工作,竭尽全力发扬白衣战士的救死扶伤精神,发扬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舍小家顾大家,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充分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亮丽风采。 从决定成立“留观隔离区”的那时起,XX就做好了时刻“冲锋陷阵”的准备。在已了解到广东、北京等地“非典”凶险情况、知道叶欣、邓练贤等同行以身殉职的消息前提下,她深知自己与可能随时出现的“非典”病人的这种“零距离”的接触会有怎样的危险。关键时刻,她没有半点的犹豫和退缩,而是主动站在了“防非”一线,第一个报名要求参加一线的值班。就在医院4月23日召开紧急专题会后的第二天中午1时30分,XX就接到护理部的紧急通知:要求立刻在14时30分之前赶到医院办公室,参与“留观隔离区”的护理工作。时间紧迫,虽已在手术台上站了一上午,正值中午午休时间,但她顾不上休息,二话没说,穿上衣服就直奔医院。听完有关情况和注意事项后,她来不及思考和休息,又冲到了抗击“非典”的第一前线——发热病人留观隔离区,连续作战。 4月25日上午11点,首例怀疑“非典”患者正式转入监控区,开始实施全程监控。为确保万无一失,监控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所有病区工作人员必须穿上

防治“非典”工作总结

防治“非典”工作总结 防治“非典”工作总结2007-02-06 09:47:10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市教委及校党委部署,我们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作风,旺盛的斗志,领导全院师生,采取了一些列果断措施,一手抓抗“非典”,一手抓教学,现将所做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非典型肺炎,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灾害,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院把抗击非典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全力以赴,群策群力,努力把工作做细、做严、做实。 我院抗非典工作由党、政一把手刘建明同志亲自抓,总负责,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防非典领导小组和工作小

组,常务副院长、党支部书记刘建明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院长助理、院办主任张易同志任工作小组组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制定防控工作预案,每天分析形势,沟通情况,全面准确地把握学院“非典”发生情况,重大问题要在第一时间请示报告。 二、实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空水平 通过宣传栏、宣传画、发放防非典宣传资料等,深入宣传非典的传播途径、症状、防范知识和措施,引导广大师生消除恐慌心理,以科学的方式,平和的心态,做好防非工作。 从月日,对学生宣传教育采取逐个登记,不留死角,每天接受宣传教育的人数由班主任签名,上报院防非典领导小组。思想上重视,既不能麻痹大意,也不能草木皆兵。 及时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市教委、校党委对抗击非典的一系列决策和果断措施,增强广大师生战胜非典的信心和

决心,鼓舞斗志,稳定人心。 三、证防控工作需要,加大投入 为了有效防治非典,学院购置了足量的消毒液、酒精、口罩、洗手液、防护手套;添置了套防护服;给全院多名师生每人发一支体温计; 给职工发消毒洗手液、消毒药片;为全院教职工注射胸腺肽,增强免疫力; 四、面对疫情,沉着应对 月日下午:,我院出现了第一例(双网四班许可同学)疑似“非典”。全院师生感到非常震惊,意识到非典就在自己身边。难免有些紧张和恐惧。面对疫情,刘建明同志沉着应对,立即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分析疫情,果断做出决定:迅速与许可就诊的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取得联系,证实许可确诊为疑似“非典”,当晚转送到小汤山胸科医院治疗。 及时报告校防非典领导小组,刘林副校长、党办曹主任、校保卫处赫院长等校领导连夜赶到我院,现场指挥抗非典工作。

(完整版)抗击非典医护人员的事迹

十五年过去了,你是否还记得那些为抗击非典牺牲的医护人员 2003年,“非典”这个现在听来仍让中国人不寒而栗的名字渐渐让大家熟悉,消毒隔离,飞沫传播、果子狸,这些以前闻所未闻的词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耳朵,人们第一次知道了感冒也能死人,第一次害怕从北京首都来的人,第一次恐惧发热……也第一次对医务人员前所未有的崇敬。 据后来统计,全国共确诊非典病例5327例,死亡病例349例.而其中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成为这次中国非典疫情的最大牺牲者,占死亡人数的1/3.而即使幸存的人员由于治疗时应用了大量的激素,他们中的很多人现在仍然饱受疾病的困扰,痛苦不堪。 飞沫传播,这大概是我们能想到的最可怕的传播方式,只要呼吸就有可能感染上非典,听得真是让人不寒而栗,染上这种病也许你至亲至近的人也会远离你,可是医护人员就是因为这个职业,这份义务,这份坚守,毅然决然的选择一次次与死神博弈。 小陈是一名麻醉医生,非典发生时刚刚28岁,2003年初的一天他给一名肺炎的病人气管插管,过了几天才知道那是一名非典的患者,小陈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那时最担心不是自己,而是怕家人被传染上,孩子当时才1岁多……小陈说他没有后悔过,因为医生职责所在,相反还有些怀念那时的医患关系,透明,真诚,休戚与共。不像现在脆弱的医患关系与跌入尘埃的医生形象。即使这样小陈也没有怨言,因为他说和那些牺牲的同事比起来,自己和家人真的很幸运了。 医生大概是现在被诟病最多的职业,可就是这样一群人,在国家与人民危难之时会毅然决然的冲上去,我们不希望把医生当神一样崇拜,只希望把他们当成普通人一样,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让他们在坚守与奉献之余心里能有所安慰。 下面让我们再一次铭记因为非典牺牲的医护人员的名字,愿逝者安息。 邓练贤生前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传染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2003年2月1日,他连续工作15个小时,因抢救病人感染致病。2003年4月21日光荣殉职,终年53岁。

从SARS危机引发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看政策问题的认定过程

从SARS危机引发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看政策问题的认定 过程 一、问题的触动枢纽: 2002年11月和12月广东河源、佛山、中山等地出现了非典型性肺炎(简称“非典”,其英文简称为SARS)病人。 2003年3月17日,来自10个国家的17个实验室依靠卫星通讯与互联网开始跨实验室和跨国界的合作,寻找新的病原体。 2003年3月香港、新加坡机场要求乘坐飞机的旅客登机前必须接受相关调查,并回答如下问题:你是否有以下症状——发烧、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是否曾经接触过染上非典型性肺炎的病人?最近是否到过受非典型性肺炎影响的地区? 2003年4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讲话,把“非典”定性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号召“全国必须进一步动员起来,坚决打好同‘非典’作斗 争的这场硬仗。” 2003年4月20日,新任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坦承,卫生部的工作“确实存在一些缺陷和薄弱环节”,此时,北京已确诊的“非典”患者达到339例,疑似病例402例。 2003年5月12日,国务院颁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截至到5月19日,全国内地共有SARS病人5236例,共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现SARS病例。 从疾病突发到万众一心抗击“非典”,中国政府和人民正从多个领域、多个层次进行着富有成效的努力和工作,可以称得上是举全国之力抗击“非典”。 国家的最高管理机构充分认识到了这次危机的严重程度。4月14日在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建设和完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原则:中央统一指挥,地方分级负责;依法规范管理,保证快速反应;完善监测体系,提高预警能力;改善基础条件,保障持续运行。在此基础上,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于4月24日成立,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任总指挥。与过去不同的是,政策和机制方面的修补与问题解决的过程同步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迅速出台。 在国务院的统一指导下,中央各部委、地方政府相互协调,共同配合,组成了保障社会安全运行、全力抗击“非典”的联合战线,负责解决“非典”时期医药用品的生产组织、财力保障、物资供应、运输协调、市场监测、指挥调度、调剂余缺、资讯汇总和其它有关问题。

最新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素材

【知识百科】 zz冬泳基地已经连续7天没有zz的身影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酷爱冬泳,十几年来风雨无阻,停泳,从来没有!但今年是个例外,来势汹汹的新型肺炎疫情,让这位退役军人深感责任重大,作为zz港航综合行政大队负责人,有着zz 年党龄的老党员,在人民的利益面前,zz没有一丝犹豫,全身心地投入到防疫工作中来,连续奋战多个昼夜,全力守好防线。 zz同志抗疫有魄力。抗疫战斗伊始,为了快速掌握辖区码头靠泊船舶的情况,在指出码头提供的信息准确度不高的情况下,zz要求码头提供靠港船舶的海事签证,以便快速筛查出到过武汉疫区的船舶。起初,码头方面对疫情认识还不到位,各种推诿不配合。情急之下,zz奋力疾呼:“难道职能部门不能摸清船舶动态吗?难道在疫情面前,还有什么比人民的生命财产更重要?”在这之后,码头方面的防护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zz大队快速掌握了辖区所有靠港船舶和船员的动态,不漏一船一人,绝不让疫情在辖区码头有可乘之机。 zz同志抗疫有决心。抗疫战斗进入关键时刻,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有zz 疫区的人员乘坐快艇、竹筏到达zz,一旦感染者因此进入市区,后果不堪设想。面对着30多公里的长江岸线,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是上岸地点。他一方面将隐患情况报告给开发区应急办,请求街道派人值班,另一方面安排zz大队人员参与值班。第一班他亲自值守,查闸口,查桥底,江风凛冽他却浑然不觉,第二天早上回家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zz同志抗疫有方法。他懂得团结就是力量。对内,他及时安抚因部分同志居家隔离导致工作量增加而产生的不平情绪;对外,平时业务单位的朋友此刻成为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在处理zz人员坐船来zz的事情上,区分载客小艇和货船救生艇非常重要,对于货船救生艇运送应急物资还是要予以保障的,不能一律禁止上岸。为了更有效的沟通,zz将海事局和长航公安局的“战友”拉进工作群,快速处理了一起货船救生艇运送维修人员的事件,在做好禁止zz人员来zz 的同时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这个春节,zz心系疫情,基本在家一刻也坐不住,常常深夜还在单位和码头上。他常对我们讲,非典的时候,他还年轻,前线上有老兵守着,现在,他也是老兵了,守土有责,越是艰难险阻,作为共产党员作为部门领导就越要冲在第一线,确保防线不失守,这就是他这个退役老兵的初心和使命。 1.“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由于病痛的折磨,他走起路来高低不平,同样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妻子不幸被感染,而他拖着病体坚守在抗疫一线30多天,甚至忙得顾不上去看一眼妻子。 2.老兵给武汉捐款万元

防治非典基本知识

防治非典基本知识 1.什么是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是指近来世界部分国家和我国局部地区发生的,原因不明,主要以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引起本次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科新种,称为SARS病毒,传染性较强,病情重,进展快,危害大。 2.非典型肺炎有哪些症状?与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非典型肺炎临床表现为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摄氏度,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全身乏力、腹泻等;一般没有上呼吸道其他症状;可有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 普通感冒通常是在淋雨、受凉、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得病。因此,普通感冒往往是个别出现,不会像非典型肺炎那样流行。普通感冒发病时,多数是低热,很少高热,病人鼻塞流涕、咽喉疼痛、头痛、全身酸痛、疲乏无力,症状较轻微,如果没有并发症,一般不会危及生命。 3.非典型肺炎潜伏期有多长? 一般约为2至12天,通常在4到5天。 4.非典型肺炎是怎样传播的? 非典型肺炎的传播方式可能主要是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以及与病人密切接触造成的。密切接触是指:治疗或护理病人、探视病人;与病人共同生活;直接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

5.非典型肺炎有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办法? 非典型肺炎目前还没有消灭病毒的特效药物和治疗办法,但经过及时的支持性治疗和对症治疗后,绝大多数病人可以痊愈康复。 6.个人怎样预防非典型肺炎? 主要是培养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洗手后,要用清洁的毛巾或纸巾擦干;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不要共用餐具、茶具和毛巾;注意饮食均衡,定期运动,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尽量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 7.当家人或朋友被确诊为非典型肺炎患者时,应当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患者家中或近期曾滞留的场所进行消毒处理,包括空气、家具、衣物等;为控制疫情,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应配合疾病控制机构进行医学观察或隔离,一般为2周;避免探视病人,如必须探视时,一定要戴口罩,并穿防护服;随时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要马上到医院检查。 8.出现发热、咳嗽、全身酸痛等症状时应该怎么办? 如果出现发热,体温达38摄氏度以上,咳嗽、全身酸痛等症状和体征,千万不可麻痹大意,存在侥幸心理,要马上去医院就诊,立即减少与家人、同事和周围人员的接触。 9.在公共场所怎样预防非典型肺炎? 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口鼻,之后要洗手;避免触摸

后非典时代中国公共危机防御体系的四个层次

后非典时代中国公共危机防御体系的四个层次 非典疫情在最为严重的北京也趋于平静,而对非典危机的深刻反思正在展开。其中构建中国的危机防御体系备受关注。这个体系由表及里分为四个层次:公共卫生应急机制,社会安全应急机制,高效的行政系统,现代化的社会结构。 亡羊补牢,首先是进行医疗体制改革,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机制。这次非典危机,暴露中国医疗卫生方面的窘迫。在有些比世界很多国家都要大得多的省市里,竟然没有专门的传染病医院。许多医院缺乏隔离病房和抢救设备,号称人才聚集的北京也缺乏足够的合格医务人员。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报告,中国公共卫生支出所占的财政比例在全球191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4位。医疗卫生是社会公共产品,中国政府责无旁贷必须加大投入。中国人口多,家禽牲畜多,生活环境局促,卫生习惯和条件很不理想,各种病毒总会不断出现,必须落实以防为主的政策。要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尤其要加强流行病最容易暴发而防御能力非常薄弱的农村,以及难度很大但影响很大的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制度,这些地方正是“木桶理论”中最短那块木板。中国政府应该对各地区部门的疾病控制体系进行重新规划,合理调配资源,有效分享信息,在出现疫情时做到早防备、早控制,依法处理相关事务。 未雨绸缪,第二道防御是建立和健全社会应急机制,应对各种可能的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现代社会是高风险性的社会。人口和经济高度聚集,随之而来的地震灾害、瘟疫危害的程度、危险系数明显增高。中国目前处于转型期,产生危机的因素复杂而且巨多。这次非典疫情检验出中国处理危机的诸多环节存在不少问题。非典不仅敲响公共卫生的警钟,而且要求中国对包括重大灾害乃至地区冲突等各类突发事件保持警惕。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副总统及时转移到最安全的地方,总统在第一时间向公众讲话,五角大楼立即发出了安全防范及对嫌疑犯的通牒,显得有条不紊。在“911”当日傍晚,美国总统宣布纽约曼哈顿地区由联邦紧急管理署接管,依照联邦紧急应变计划,协调所有联邦、军方与地方单位,处理后续紧急救灾事项,展开一场史无前例的公共行政应急实验。中国现在的应急处理方式,往往是遇事成立一个领导小组等。这样的临时班子用行政办法协调各方面关系,工作量非常大,效果也不见得好。中国在“911”后也尝试建立自己的应急体系,并在广西设立了国家应急体系试点。经过非典危机,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危机处理体系更为迫切。 治标还要治本,第三道防御是进一步深化政府体制改革,构建高效和有效的行政系统。这次抗击非典中,国家领导人的果断亲民,抗役大将的临危受命,受到民众的普遍赞誉。但是,整个行政体系的问题很多,需要改进得地方不少。非典危机对中国各级官员的能力水平进行了大检阅。一些官员只会做太平官,在危机面前犹豫观望,举止失措,乃至贻误战机。在中央政府命令之下,各方才有效行动起来。假如疫情之初,守土一方的官员就警觉反应,积极主动,迅

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阶段性总结

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阶段 性总结 2007-03-02 08:50:36 内容显示中 党、国务院和省委、省的要求,委、市的下,本着“一手抓非典防治,一手抓经济建设”的工作思路,,责任,强化措施,卓有的工作,不但了“力争不,不扩散”的,经济也了攀升。截至×月份,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万元,同比增长×××,财政收入××××万元,同比增长×××。 主要工作 一、强化,,措施 把非典防治工作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组织,机制,非典防治工作稳步运行。健全机构,强化。成立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非典防治工作,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层层健

全工作责任制,了一套的非典应急预案、疾病监测网络和反应机制。×月×日,成立了区防治非典指挥部,下设××个工作组,分别由××名处级干部任组长,抽调人员组成工作,非典防治工作。辖区各行业、各系统的要求和部署,相继成立了防治非典组织机构,对预防非典工作了的,了点多、线长、面广的防治工作体系。区委常委会还×次会议,防非专题工作汇报,并对工作了部署。任务,制定措施。区委各系统人参加的非典防治动员会、会、会××次,各系统、各在防治非典工作中的任务,强调全体党员干部要意识,责任意识,服从指挥,程序,,政令畅通。制发了《龙凤区非典防治工作方案》、《区、区直包保社区工作方案》、《非典防治报告制度、督查制度、有奖举报制度、例会制度等××项制度》等文件××个,向市防治非典指挥部报送制发了《防治非典快讯》××期、《每日工作》××期、《周小结》×份,积累了基础材料,规范了工作程序,了防治非典工作的可操作性。责任,稳步。干部包扶制度,××名处级分别与包扶社区签订了责任状,层层分解责任。区主要及五大班子基层,一线,检查,靠前指挥,安排部署,了防治非典工作的。了区、街(镇)、社区(村)、楼区(屯)四级责任制,一级对一级,一级对一级报告,“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情况报告,“早,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了防治非典工作的稳步。 二、动员,宣传,营造浓厚舆论

抗击非典,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

抗击非典,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 在抗击“非典”的几十个日日夜夜里,我常常被一种莫名的感动支撑着,牵引着,激励着。有的人,平时是师长,是朋友,关键时刻却往往以统帅的决绝与智慧给人以无穷的信心和力量;平时是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是不事声张的战斗者,但当危险与困难袭来时,他总是毫不犹豫地挡在、冲在最前面。他以满腔热血与铮铮铁骨继续延伸着党魂与军魂,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描绘着事业的新篇章。我要说的,是无数个基层“一把手”中的杰出代表,一个老党员,一个老军人,一个永葆青春的革命战士。他,就是临侯高速公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临汾公路分局局长李万定。 有一种模范叫党员 作为已经有三十五年党龄的老党员,李万定同志对党在国家面对天灾人祸表现出的高度的责任感、非凡的远见和魄力,感受特别深,对党始终充满了崇敬和信赖。 “非典”病魔的恣意蔓延,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重灾面前,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他高度重视,当机立断,依靠科学,沉着应对,周密安排,科学部署,把能否取得抗击“非典”全面胜利作为检验自己党性纯不纯、工作实不实、凝聚力强不强的一面镜子,作为自己是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标准尺度来衡量。 早在四月初听到山西有“非典”病例出现时,他就谆谆告诫班子成员要全力抓好工作区、生活区的卫生防疫工作。省交通厅、省高管局召开视频会议后,公司迅速成立了“非典”防控领导组,由他任组长。受命以来,他诚惶诚恐,喜忧参半。喜的是,上级党委、政府对他给予了极大的信任和支持;忧的是,一手托两家,数万名职工及家属的落在肩上,责任重大呀。

可是,跟党走了这么多年,在人民群众中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无论从职责上,还是从感情上,他都难以放下。多年来,尽己所能为人民群众谋一些福利、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似乎已经成了习惯。对所管的这一摊,严于管束,勤于体恤,也成了习惯。在“非典”险情最严峻的日子里,他时时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懈怠。事无巨细,他都得看着布置妥当了,再悄悄检查几遍,才敢放心。另外,他还积极与当地党委、政府联系,组成了“非典”联合检查站,不让一辆未消毒车辆进入临侯高速公路,不让一例非典病人进入襄汾县境内。在他忘我工作的带动下,全体工作人员纷纷上交了行动保证书、请战书,主动要求到抗击“非典”第一线工作。党员、团员们更是义无反顾,齐心赴难,筑起了抗击“非典”的铜墙铁壁。他要求,凡是与抗击“非典”有关的工作,一定要在财力、物力上给予全力支持。手套、口罩、隔离服、药品、消毒器具,该配备的硬件,一点也不能少。一线工作人员三班两运转,时间长了,身体会吃不消的,牛奶、豆奶、鸡蛋,得足量供应,这些小家伙将来得挑大梁哩…… 有一种钢铁叫军人 几十年的军旅生涯和筑路生涯,铸就了他坚决果断、雷厉风行的个性。这种个性,转化成了一个又一个军事成果,一次又一次“鲁班奖”、“汾水杯奖”,将钢铁的意志与汗水洒在了祖国的一处处角落。 军人出身的他,向来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在抗击“非典”非常时期,他将主动接受命令作为天职。省交通厅、省高管局的会议精神,在他眼里,就是紧急行动命令,就是再动员、再部署和号召,坚决做到同步拿出实施意见,层层分解下去。连日来,他与班子成员一道,起草了防控“非典”十条纪律,制定了工作区、生活区防控“非典”应急预案及控制流程图,开展了抗击“非典”立功竞赛活动,举行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与你同行”百人签名暨捐助仪式(共筹得3730元,己全部捐赠给临汾市红十字会、临汾市防控

从“非典”看我国社会危机管理的现状

从“非典”看我国社会危机管理的现状 摘要:根据管理对象的不同,危机管理可以大致分为自然危机管理和社会危机管理两大类。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让我国政府对前者的预防、处理相较后者而言更为重视。本文从分析2003年我国在处理?SARS?中出现的有关情况的角度,解析了当前我国社会危机掌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非典与社会危机 2003年春,新一届中国政府领导班子上任还不到一个月,就面临21世纪第一场全球性传染疾病SARS(非典)的严峻考验。与1998年洪水考验上一届政府不同的是,抗击SARS几乎从一开始就陷入被动。第一例报告的SARS病例于去年11月26日出现在广东佛山,之后又从广东、香港蔓延到华北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市,甚至还波及到了一些边远山区,形成了从南向北的两波大面积疫情。世界卫生组织和外国媒体的不满,民众对真实信息的强烈呼吁,谣言的四处散布,使得中国新一代领导人一下子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正如一位权威人士所说,非典非常狡猾地挑选了一些喜庆的时刻——在广东是春节,在北京则是十届人大胜利召开——在人们不设防或来不及设防的情况下以长驱直入的进攻方式得逞一时。虽然我们相信,在肇事元凶?冠状病毒的变种?已经被确认并找出了其基因排序,加上国际国内的专业机构的联合攻关,非典病魔终将被降伏,特效药也迟早会面世。但是,要从这场?中国的911噩梦?中走出我们还需要耐心。虽然非典已经蛰伏三年,其造成的?社会危机?是显而易见的,?禽流感?其兴未艾,多年绝迹的的?霍乱?又在华东地区重现,我们的社会危机预警、

反应机制依然压力重重。为此,我们从?非典?来看看什么是社会危机恐怕还是很有必要。 一、社会危机与社会问题 什么是社会危机?社会学的概念中还有一个大家更为熟悉的词叫?社会问题?,打个比方,社会问题好比社会有机体所患的慢性病,社会危机则是社会病患的急性发作。社会问题与社会危机有其共同的特点:其一,对个人或社会群体造成损害;其二,造成超出本身范围的广泛的负面影响;其三,造成社会偏见和社会隔阂;其四,有一定的持续性。相对而言,社会问题持续的时间较长,社会危机持续的时间较短,但后者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解决,?急性期?一过就会演变成更持久、更难根治的?慢性病?——社会问题。 除此之外,社会危机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一是突如其来,它不像社会问题是对社会机体的慢慢侵蚀,有个逐渐蔓延的过程,而是常常在人们还没有觉察、醒悟之前,就已呈席卷之势;二是预防不好,它不像治理社会问题那样可以有时间从长计议,社会危机一旦爆发,就得在短时间内作出决策,迅速采取紧急措施,但如果应对措施的方式方法不得当,常常会留下一定的后遗症。 社会危机按其影响的地域范围,可以分为地区性的、全国性的以及国际性的。地区性的如2003年4月在辽宁海城发生的?学生奶中毒事件?,以及2002年年末非典刚刚发作时的广东;全国性的乃至国际性的如3月底以来的中国社会和国际社会中非典的影响。但地区性的危机如果处臵不当,影响的范围就会逐步扩大,演变成更大范围的危机。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想到对于社会危机我们应该尽早、尽快、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将其缓解乃至彻底解决。

抗击非典精神的反思

抗击非典精神的反思 王明旭,张文(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陕西西安710061)〔摘要〕本文论述了抗击非典战斗中的各种精神:民族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并对这些精神在抗击非典时期及非典后时期所发挥的作用及其意义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关键词〕抗击非典;精神;反思非典型性肺炎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人震惊,使人必须面对,也使人起而抗争。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说是在与各式各样的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斗争中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主体意识的人,不断地思考着世界,也不断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人会思维,会实践,他所思考的,所要实践的,就是要着力解决困扰着人们的各类问题,筹划着如何去克服面临的种种困难。可怕的不是困难和灾害,关键是人们对待灾害的态度和精神状态。面对非典的肆虐,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来面对它,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们抗击非典斗争的事实,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弘扬民族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用这些精神武装人们的头脑,这是我们战胜非典的主观条件和强大的精神武器。 1 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指的是支撑一个民族顽强地生存发展的共同精神状态,是指一个民族特有的并为本民族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共同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是激发民族奋发向上,凝聚民族意志,推动民族战胜困难的巨大力量,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自古即有“多难兴邦”的古训,是说灾难可以更强有力的唤醒民族精神,灾难需要发扬民族精神;灾难是对全民族的严峻考验,它使一批仁人志士挺身而起,顶风而上,知难而进,迎险而行。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的光荣传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怀;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不懈斗志;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有以国家至上,民族为重,想国家之所想,急民族之所急的爱国主义感情。所有这些,在抗击非典这一突发性灾难事件面前得到了充分体现以及弘扬与发展。民族精神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白衣战士充满了圣洁的光彩,他们用热血和生命捍卫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就是这一群体的杰出代表。在非典猖狂之际,他主动请缨“把最危重的病人往我们,这里送!”他对研究所收治的每一个病人,都一一亲自查看,只要听说哪里有病人,他马上就赶过去,他说“不亲自去我放心不下”。他否定了所谓的“远程:检查”“连起码的程序都不对, ,还叫什么检查”。为了验证非典是否是由衣原体引起的,他亲自观察病人的口腔,如果是衣原体感染,患者应该有呼吸道炎症,他观察的结果,却没有发现呼吸道感染的迹象。在专家讨论会上,他明确的提出非典不是由衣原体引起的观点。作为广东非典医疗专家组组长,哪里问题最严重,哪里有病情,他就出现在哪里。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只有自己带头: ,别人才能跟上”。非典的面纱一天不揭开,他的心里就一天也踏实不下来。团结、奉献、开拓、创新,钟南山铸就的这些风格,既是民族精神的写照,也是中国广大医务人员所追求的精神风貌。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是这一群体的另一杰出代表,她在面对病人时,总是抢着干最危险的活。“这里危险,让我来”,是她经常撂给战友们的一句话。她身先士卒,关怀战友,在迎战非典的日子里,她告诉年轻护士“我已经给这个病,人测过体温、听过肺、吸了痰,你们就别进去了,尽量减少感染机会”。像这样的英雄人物还可以举出很多,如李晓红、丁秀兰、赵世勇、孟淑琴夫妇等等。他们责无旁贷地扛起了抗击非典的重担,义无反顾的— 2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 3 年 6 月第16 卷第3 期总第89 期拼搏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不顾生命危险,为国家分忧,为人民解难。他们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正是医务人员整体精神的缩影。在非典灾难降临之际,全体医疗卫生人员,有的请缨奔赴与病魔抗争的一线;有的在实验室加班加点,探寻疾病的原因,探寻防治非典

非典危机与危机处置

非典危机与危机处置 摩根士坦利联合财团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说,“SARS对于中国无疑是痛苦的警钟,但是中国已经醒来。”他对后SARS时期中国前景比SARS爆发之前更为乐观。罗奇先生的话,警示我们要以清醒的头脑、理性的思维、建设性的眼光,应对当前的非典挑战。 危机处置:面对危机的必然选择 当前,“危机处置”被前所未有地提上议事日程。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危机,从国家到各级政府,从各个地区到各行各业乃至个人,都面临如何进行危机处置的选择。理性树立危机处置意识,正确把握危机处置方法,果断采取危机处置措施,成为战胜非典的锐利武器。 危机是什么?危机是非常事件引发的险急状态。这次非典危机的突发性、危害性、紧急性、不可预知性以及舆论关注性,使高速前进的中国突遇一场重大考验。 5月20日,日内瓦。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长吴仪在第56届世界卫生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发言说,由于非典型肺炎是一种尚未被人类完全认识的新型传染病,在疫病发生的初期,中国政府对这场疫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公共卫生系统存在缺陷,防治工作在一段时间内有些被动。她强调指出:“中国政府很快意识到这一疫情的挑战性,作为敢于面对困难、高度负责的政府,我们时刻把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迅速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我们把控制疫情的蔓延作为各级政府最重要的任务,成立了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统一领导全国的防治工作。” 吴仪代表中国政府所表达的坦诚开放态度,赢得了国际舆论的广泛赞誉,也重塑起了中国抗击非典的国际形象,表明中国政府在处置重大危机时的成熟和果断。进行危机处置,应该沿着两条思路进行。一条是技术性路线,旨在控制并最终战胜疫情;一条是非技术性路线,旨在维护国家的国际形象和政府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前者以刚性为特色,讲究迅速果断,不容丝毫闪失;后者以柔性为特色,需要的是诚信和高超的公关底蕴。二者同样重要。 应该承认,由于缺乏完备的危机管理体系,在非典骤然降临之初,我们在危机处置的不同层面都曾一度手足无措,局面处于被动。很快,党和政府采取果断措施,扭转局面,危机处置走上健康轨道。 从技术层面讲,下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 ——果断采取隔离措施,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蔓延; ——北京迅速确定并改建几个三甲医院为救治非典定点医院,8天高质量建成小汤山救治非典定点医院,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发布并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科技攻关迅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有力支援了“抗非”斗争; ——迅速平息抢购风潮,有效击破各种谣言,稳定人心和社会秩序。 从非技术层面讲,下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 ——成立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并果断采取组织措施,调整抗击非典

“非典”时期医生求人感人事迹

“非典”时期医生求人感人事迹 SARS事件是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英语:SARS)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顺德首发。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 在此期间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引起社会恐慌,包括医务人员在内的多名患者死亡,世界各国对该病的处理,疾病的命名,病原微生物的发现及命名,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及媒体的关注等等。 “SARS”一词在不同国家里,有不同习惯称呼。中国大陆惯称“非典型肺炎”,并简称作“非典”。香港习惯把“SARS”依粤音译作“沙士”,或直接用英语“SARS”。台湾亦惯用英语,或称“中国肺炎SARS”。新加坡媒体一度使用“萨斯”,4月17日,华文媒介统一译名委员会统一作“沙斯”。 邓练贤:2003年4月21日下午5时40分,冲锋在抗击“非典”最前线而被感染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党支部书记邓练贤不幸逝世,年仅53岁。这是广东省在抗击非典型肺炎战斗中第一位因公殉职的医生。除夕晚上9点钟,邓练贤在家接到医院电话,称由外院转入两个危重的非典型肺炎病人,由于正值春假,发生突发事件人员配置相对紧张,处理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邓练贤以传染病科党支部书记和副主任的身份,积极地挑起传染病科人员调配、组织协调的担子。作为传染病科主任医师的他十分清楚地知道这个工作的风险性,但他没有推脱而在每一个救治过程都亲力亲为,全程参与,与科室医务人员,共同战斗在抢救病人的第一线。但不幸的是,他在救治患者时却被病毒感染。在中山三院,传染科的医护人员无一幸免地染上了非典型肺炎,而病得最重的邓练贤在与病魔坚强战斗了两个多月后离开了人世。邓练贤曾说过的话:既然选择了做一名医生,就意味着付出,病人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 叶欣:永远的白衣战土 2003年3月25日凌晨,47岁的叶欣——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永远毕上了她美丽的双眼。今年春节前后,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加,广东省中医院当机立断,紧急抽调二二沙分院急诊科部分护士增援位于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诊科护士力量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这是一场艰难的阻击战,当一批批患者从死亡线上被拉回来时,持续作战的叶欣却倒在了她最热爱的岗位上。在叶欣的办公桌上,留下了一本本厚厚的工作记录,那是用废弃的化验单背面写的工作记录。点点滴滴,记载着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拼搏的足迹,凝聚着她一生对护士职业永恒的热爱与追求。叶欣曾说过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

最新-防控非典工作总结 精品

防控“非典”工作总结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非典型肺炎”疫情,引起了部分高校中部分学生的紧张和恐慌,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院高度重视,紧急动员,积极行动,成立了预防控制“非典”指挥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防控“非典”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学工部作为学生工作主管部门,积极配合我院预防控制“非典”指挥部的工作,在学院防控“非典”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围绕院党政中心工作,从全面宣传预防控制“非典”知识、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和心理解压等各个方面做了大量细致而有效的工作,及时将上级指示形成制度向下传达,为我院“防非”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多月以来,学工部作为我院防控“非典”的一线部门,适时开展了如下工作:一、宣传工作非常时期,我们相信宣传是预防控制“非典”行之有效的工作,而且应该是先行者,结合这样的指导方针,我们全面配合我院预防控制“非典”工作指挥部的宣传计划,包括面向全院发倡议书、出宣传板、标语口号、海报、横竖幅、张贴院党委宣传部印发的宣传材料、设计预防控制“非典”工作流程图及相关资料等等。 另外,结合上级要求,我们本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心理解压、加强管理的目标,积极设计、喷制了张宣教性与趣味性相统一的“向坚守在重灾区的我们致敬”“防非”系列宣传板,此项工作得到了自治区领导、包头市领导和来自中央家新闻媒体的高度认可和大力赞扬。 同时我们还充分地调动学联全体成员的积极性,自己找资料进行宣传,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为了全面宣传预防控制“非典”知识,使广大学生充分了解“非典”,正确面对“非典”,保持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心态,我们在全院学生中开展了预防控制“非典”有奖知识竞赛,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及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宣传和引导。 面向全院师生发放调查问卷,这是我们近期重要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不但会加强我们的宣传力度,更是对我院防控“非典”工作的一个反馈,及时掌握学生心态,反映学生对“非典”防治工作的意见及建议,以保证信息畅通、反馈及

2003非典感人事迹

王晶 36岁的王晶是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2003年5月27日,在与非典病魔顽强抗争了40多天后,护士王晶永远合上了双眼,而陪伴她远去的除了一束束鲜花、一套她生前最喜爱的护士服,还有人们对她永远的思念。 王晶生前为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4月5日大学人民医院出现了首例非典”患者,原本负责临床护理教学任务的王晶,看到医院急诊科缺少卫生护理人员,主动向医院领导要求进入非典”病区。她为病人输液、调整呼吸机、清理分泌物、做生活护理,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直到倒下的前一天,王晶还坚持值守了最后一个夜班。而自4月初进入病房到最后去世,王晶没有能再与丈夫和孩子见上一面…… 在非典病房里,王晶既是病人又是护士。看到身边的病人出现恐惧、忧郁,同样虚弱的王晶便强打起精神,用言语和行动鼓励病友树立信心;看到护士们戴着严密的防护镜操作不便,呼吸困难的王晶主动去为病友扎针输液……王晶病情加重治疗期间,来自、的著名专家多次为其会诊;了解到王晶故事的人们更是自主发起为她寻找可供治疗的血清;一位女工甚至表示要把自己的肺捐献出来。但人们的爱心和努力未能唤回她年仅36岁的生命。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里,她是其中的一名战士。她主动上了前线,身后是丈夫和孩子长长的思念。她勇敢善良的心曾和社会一起律动,在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全体医护人员义无返顾、舍生忘死的精神,而这正是使人们能够度过那段黑色的日子战胜疫情的重要支撑。 评 海迪的故事 海迪,1955年秋天在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聊城 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 《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 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