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融合教育复习资料解读

融合教育复习资料解读

融合教育复习资料解读
融合教育复习资料解读

融合教育研究

第一章融合教育总论

第二章融合教育服务对象

第三章融合教育学校建设

第四章资源教室与资源中心

第五章融合教育中教师的工作态度、知识、能力第六章融合教育个别化教育计划

第七章融合教育班级管理

第八章融合教育中的辅助技术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第一章融合教育总论

第一节融合教育概说

一、定义

1、“融合”,美国教育部(2007)定义“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正常发展同伴放在同一间教室一起学习的方式,旨在强调提供特殊需要幼儿一个正常化的教育环境而非隔离的学习环境”

2、融合分类:单向融合;双向融合??

3、融合教育越早越好(同意吗?)

二、目的

1、为特殊需求儿童服务

2、弥补教育缺失,追求正义、公正、公平,建设平衡、和谐、高品质常态教育,让特殊需求学生进入普通教育环境,并获得教育实效

3、让所有参与者(??)获得进步

三、发展融合教育的依据

1、理论依据:教育机会均等

2、法律依据:

《残疾人权利公约》200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08年

《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2008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

四、融合教育的特点

1、融合教育是渐进的(进入班级—观念、环境、教学调整—融合:共同生活、学习)

吴淑美老师的融合教育“四级理论”

2、每个人都受益,每个人都进步(学校、班级、教师、特殊儿童、普通儿童、家长及家庭、社会)

3、融合教育是关怀、接纳、付诸行动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4、融合教育贯通于学龄前、学龄、职业、成人生活,贯通于生涯发展全程融合教育发展需要哪些支持?

五、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建设

(一)支持性行政系统的形成

省政府;

教育厅;

残疾人联合会;

民政厅等

(二)学校支持

学校支持的教育理念

学校的导向与气氛

教学中的支持

校本课程的定位与教学

管理制度完善、资源教室建设

评价体系的改革

(三)班级支持

1、班级所有教师协同合作,尊重随读生及家长

2、建立全班同学关心特殊生的合作、相互尊重的班级

3、促进特殊生个人成长的班级

4、构建学校、班级支持系统

(四)家庭支持

1、家庭是特殊生重要的自然支持系统

2、家庭对融合教育工作的影响

3、家庭成长(家长的成长)

4、学校班级对特殊生家庭的关照

(五)支持性社区、社会环境

(六)自我支持:对己克制、对人尊重、对事负责、对物珍惜

六、我国融合教育发展现状

(一)工作成效

1、法律政策不断完善;

2、服务贯通性加强;

3、服务人群类别增加;

4、融合教育学校不断增加;

5、公办、民办、私立相结合;

6、服务区域从城市向农村发展;

7、部分城镇、农村融合教育发展成为全国代表

云南省融合教育现状王建颖《在2013年全省特殊教育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四)经费支持力度持续有力。自2008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明确到2020年,基本实现市(地)级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区)都要建设一所特殊学校。我省纳入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的共64所,现已建成招生的学校共47所。除迪庆州外,其余15所州市学校都已面向社会招生。我省在校特殊教育学生达16777名。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学生达4750。

(二)存在问题

1、自上而下的行政支持系统尚需完善;

2、主动开展随班就读的学校、学生数量有待增加;

3、随班自流、随班就坐现象亟待解决;

4、普校对融合教育认识不足,教育能力不足;

5、特教资源尚未与普教资源整合;

6、评价体系不完善;

7、持续性生涯关照尚未形成体系

第二节融合教育的理论及观念

一、生态观

二、生态社会观

三、教育进步观

四、多元智能理论

第三节基于共同性与特殊性的融合教育辩证关系一、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发展的共同性与特殊性

第二章融合教育服务对象(??)

狭义:盲、聋、智力障碍

广义:言语障碍与语言障碍

脑瘫儿童

自闭症儿童

情绪行为障碍儿童

多重障碍儿童

学习障碍儿童

超常儿童一、狭义的服务对象

(一)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与训练

1、请试论述听觉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因

2、教育训练方法

(1)听力障碍筛查:我国卫生部、中残联等将儿童听力筛查纳入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内容,列入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幼儿园的儿童听力筛查由体检单位完成

(2)康复训练:听觉刺激;语言刺激;发音训练;语言训练;社会交往训练;认知训练;使用科技辅具

3、听障儿童教育训练需要的支持

(1)建立完善的听障儿童教育训练网络;

(2)佩戴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

(3)重视家长和机构合作,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工作;

(4)融合教育安置形式

(二)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与训练

1、请试论述视觉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因

2、教育训练方法

(1)学习活动的一般准则:成为活动的主导;改变活动内容;知道周围发生的事情;鼓励其独立;好好利用现有视力

(2)视觉障碍婴儿的活动:多感官训练;交流训练;定向能力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3)儿童青少年期(义务教育阶段盲生的活动):知识学习;定向行走;手工;生活常规;职业化培养(钢琴调音、机械装配、自行车修理、电话接线员、按摩、编制等)

(三)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与训练

1、请试论述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因

2、教育训练内容与方法

(1)内容: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

(2)方法:情景教学;游戏教学;工作分析;直接教学

二、广义的服务对象

(一)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儿童的教育与训练

1、请试论述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因(生理、心理)

2、教育训练

(1)正确评估

1)构音障碍评估:自然谈话;指导与检查;构音器官检查;听辨能力检查;正确音模仿

2)声音障碍评估:音调、音量等检查;发声器官检查;自然交谈检查

3)流畅性障碍评估:口吃

4)语言发展迟缓:语意、语用、语法的运用

5)失语症:口语表达、理解、复述、命名、阅读、书写

(2)训练

1)构音障碍介入:区辨语音;

2)声音障碍评估:教导儿童适当地使用嗓音(听觉训练;放松练习;呼吸控制;确定最佳音高;维持正确的说话姿势)

3)流畅性障碍评估:心理咨询与治疗;指导流利说话(气流、速度调整);类化说话技能

4)语言发展迟缓:加入有异议的情境以及实际的应用

5)失语症:循序渐进,病人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二)脑瘫儿童的教育与训练

1、请试论述脑瘫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因

2、教育训练:运动疗法;引导式教育;特定的环境调整(使用辅具、电动轮椅、姿势性摆位及支架)(三)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与训练

1、请试论述自闭症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因

2、教育训练

(1)自闭症儿童注意力训练及对刻板行为的转移(2)遵从简单指令渐进到较复杂指令的训练

(3)给孩子鼓励与增强

(4)学习时间、学习量的控制适度、合理

(5)全面综合的教育训练

(6)评估与教育计划结合

(7)依目标进行不断重复的练习

(8)坚持每日专门训练

(9)每天给孩子个人独处的时间与空间

(10)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培养生活自理和生活常规(11)给与一日生活结构和活动结构教育

(12)多安排游戏环节和户外活动几乎,增进交往能力

(四)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与训练

1、请试论述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品行障碍、焦虑-退缩、社会化攻击行为、不成熟)的身心特点及原因

2、教育训练

(1)药物治疗:抑郁症、焦虑行为、多动症

(2)心理治疗:劝说、解释、安慰、鼓励、支持、积极暗示、引导

(3)行为管理:强化(正强化、负强化)

(4)改变环境

(五)多重障碍儿童的教育与训练

1、请试论述多重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因

2、教育训练

(1)医疗康复教育训练

(2)特殊教育训练

(六)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与训练

1、请试论述学习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因

2、教育训练

(1)多感官学习

(2)涉及规律的环境

(3)认知训练

(4)直接教学:勤能补拙;替代学习;发现优势(七)超常儿童的教育与训练

1、请试论述超常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因

2、教育训练

(1)美国:加速制、充实制

(2)中国:改革招生、考试制度,采用合理的教育管理

第三章融合教育学校建设

融合教育(?)学校(?)建设(??)

融合教育—对学生期望的结果

家长相信他们的小孩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会工作、会结婚等等,而且谈到孩子的未来,是快乐的、有价值的而且被视为成人。总之,我们希望学生是具有生产力、有贡献的社会成员,遵循社会规范,并且和其他人融洽的相处

帮助学生发展自我决策能力,

能主导做一

个积极有活力的角色,处理以后将面对的生涯抉择

《普通班融合重度及多重障碍学生-教

师实务策略》作者:June E.Downing 翻译:李淑玲一、全校参与的融合学校有效性建设(一)全校参与的融合教育学校

1、学校校长及领导层面—理解重视

2、资源教室和资源教师—配合

3、各班级—开展

4、环境与资源—配备

(二)全校参与的融合教育学校的意义

1、常态(??)教育、常态学校回归

2、教育公平

3、教育梦—明日家庭、社会良善

4、学校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三)融合教育学校特点

1、以学校和班级为核心,全体学生为本

2、平常心

3、持续、恒久的全校参与

4、创新的教育与教学

5、协同教学与合作学习

(四)融合教育学校结构

(五)融合教育学校与班级的有效性建设

1、随班就做与岁半自留现象

2、措施

(1)良好氛围

(2)融合教育成为学校、班级常规的重要构成

(3)相关教育活动:残疾认识;残障体验活动;社会性服务工作;时间引导

二、全校参与的融合学校行政岗位职责

三、融合教育学校、班级评价第四章资源教室与资源中心

一、融合教育模式

资源教室模式

咨询教师模式

巡回服务模式

资源中心模式

教育配对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

特殊教育班模式

二、资源教室

(一)概念

地点:普通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

内容:课程、教材、专业图书以及学具、教具、康复器材和辅助技术

功能:个案咨询、管理、教育心理诊断、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学支持、学习辅导、补救教学、康复训练、教育效果评估

目的:满足具有显著个别差异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

资源教室不仅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是一种

教育思想!(二)历史发展

主要流行于美国、加拿大

1913年,艾文(IRWIN)资源方案

1968年,邓恩批评特殊班缺点,提出资源教室方案

197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研究项目

1986年,哈里斯和斯库兹对资源教室定义“由资源教师为障碍儿童提供直接服务和由资源教师与普通教师合作为障碍学生提供间接服务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香港《融合教育实施指引》“向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士提供机会,让他们能够参与社会上各式各样的活动,如教育、就业、消费、娱乐、社区及家庭活动”

台湾,重视资源教室建设,建章立制,且将资源教室安置的特殊儿童数量进行单独统计

讨论:随班就读学生包括哪些?

2、服务内容

(1)个案管理:以个别化教育计划位核心展开的管理工作。包括咨询、安置、教育诊断、与正常班级教师一起拟定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等;

(2)学习训练:对各类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进行个别教学、辅导、训练、独立学习、完成作业等学习训练活动;

(3)康复训练:对有语言、动作、行为、肢体等康复训练要求的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康复训练;

(4)心理咨询:为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补救训练和必要的咨询辅导;

(5)巡回辅导:资源教师利用资源教室的设备与资料,对普通班级教师与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和辅导;

(6)资源中心:协助全校教师和有关的教学人员,使用资源教室的设备

(7)转介服务:包括校内转介与校外转介。校内转介是指校内的胶原质和弹性调整;校外转介指毕业转介、转学转介、专业转介(将学生转介给不同的专业人员或邀请有关专业人员实施多学科诊断或介入)等

(四)资源教室建设

1、类型

支持性资源教室

部分时间资源教室

专门类型资源教室

2、基本要求

(1)要有固定的场地(确定的、稳定的,不是共用的)

(2)基础设施达标,考虑安全因素(墙面、地面、通风、采光)

(3)要有固定的工作人员(1-3名;教师资格证;专业训练)

(4)要有固定的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图书、音像资源;特殊教育、教学专业资源;各类康复训练资源)

(5)要有固定的工作任务(严格按照工作计划、流程完成任务,避免随意性)

3、规划

(1)整体用房面积

一类资源教室:面积100-120平方米,2—4 二类资源教室:面积60—100平方米,1—2 三类资源教室:面积60平方米以下,1间(2)功能规划

一类资源教室:面积100-120平方米,2—4 办公区;

接待区;诊断/咨询区;

观察/训练区;

康复训练区;

教学资源区;

阅读/会议区;

信息资源采集编辑区

二类资源教室:面积60—100平方米,1—2 办公区;

会议/接待区;

诊断/咨询区;

观察/训练区;

康复训练区;

教学资源区;

三类资源教室:面积60平方米以下,1间办公/接待区;

学习/训练区;

教学资源区;

(3)设备

常规设备(桌椅;柜;置物架)

办公设备(?)

试听设备(?)

康复训练设备

(4)资源类别(“软件”)

筛查/评估类工具(?)

图书音像资源(?)

玩教具资源(?)

(五)资源教室的工作流程

调查分析→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执行教学计划→配合普通班级教学→教学评估(六)资源教室的管理

1、责任到人

2、各项规章制度

3、活动日志

4、安全保障

三、资源教师与资源中心

1、核心与灵魂!

2、素养

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学素养

扎实的学科教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3、要求

规划设计教室

建立运作机制

进行教育诊断

个别化教育计划

设计教学活动

行为管理

专业整合能力

与家庭社区合作,寻求支持

了解政策法规

4、资源教师团队

(1)主持人

很强的专业能力;

丰富的实践经验;

组织协调能力;

专业整合能力

(2)专业型资源教师

特殊教育专业教师;

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心理辅导等工作人员;

辅助技术专业资源教师

5、随班就读教师

(1)班主任、科任老师

很强的专业能力;

热爱本职工作;

较强解决问题能力;

愿意改变与调整

6、随班就读与资源教师的关系

目标、方向统一;

协调性;

及时反馈

7、资源教师工作

(1)明确学生在哪里

(2)安置

(3)拟定个别化融合计划

(4)拟定咨询计划

(5)执行支持服务

在班级中开展的工作:

与班级师生建立良好关系;

训练小伙伴;

教具、教材、作业调整;

环境调整;

带领宣导活动

一位老师的十戒

1、寻求建议。没有谁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是专家的身份;

2、做事情要有条不紊;

3、对每位学童的需求要有所认识;

4、预先规划;

5、要有弹性—改变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6、和家长保持联系:他们是你重要的连接;

7、阅读、阅读、再阅读;

8、只要你还可以享受,就继续教下去,不必退休;

9、行为举止要有专业的表现。你的工作岗位对于我们这个社会是很重要的,就像是医生、银行家、律师或企业人士一样的重要;

10、请记得,你可以改变这个世界

(二)资源中心

1、跨学校的服务机构

2、职能

3、服务途径

4、规划

5、制度建设

技术指导;

技术培训、科研指导;

儿童咨询、诊断、转介等相关服务;

随读生统计;

班地区资源教室管理

培训与咨询;

巡回指导;

评量与转介;

直接支持与间接支持

请仔细阅读P127--133

第六章融合教育个别化教育计划(IEP)《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当你看到这套课程,你将怎样操作?

一、个别化教育计划

(一)定义

为了落实个别化教学编拟的为某位学生提供的最为适合其发展、给予最恰当教育服务的文件

(二)作用

1、个别化教育能够实施的总设计,是使特殊需求儿童获得合适教育服务的保证

2、教师、学校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的承诺,这一承诺会受到家长、学校、社会的监督和检查

3、沟通了教师、家长、社工人员与儿童,沟通了儿童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让各类参与教育的人员能相互交流、相

互配合,在明确目标引导下从不同角度实施个别化教育

4、是教师在这一阶段内作计划、设计教学活动、安排教学环境、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对儿童做教育评量的重要依据向特殊教育要效果的时代来临了!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美国:94-142公法,1975 “要求学校必须对每位身心障碍儿童发展一套个别化教育计划并执行之”

99-457公法,1986 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101-476公法,1990 个别化转衔计划

105-17公法,1997 个人未来生活计划

台湾:《特殊教育法》各级学校应对每位身三、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拟定

(一)操作程序

可疑→筛选→鉴定→安置→接案→教育诊断→拟定IEP→教学→再评量

具体内容:

1、接案:面谈、试读、编组

2、教育诊断:对学生作全面的测评,生长发展史、儿童基本情况、生理发展、智力适应力及视听动作发展及形成原因分析,教育诊断结果,学生优弱点,教育建议等等

3、拟定IEP教育计划

4、根据IEP,设计教学活动

5、实施教学,运动教法、教学策略,由相关人员完成教学目标的活动

6、教学评量:对教学过程、结果的评议心障碍学生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并应邀请身心障碍学生家长参与其拟定与教育安置

我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99-457公法,1986 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101-476公法,1990 个别化转衔计划

105-17公法,1997 个人未来生活计划

台湾:《特殊教育法》各级学校应对每位身心障碍学生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并应邀请身心障碍学生家长参与其拟定与教育安置

我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二)具体操作内容

1、教育诊断

(1)教育诊断的功能

了解儿童教育需求(儿童的身心特点、优弱势、潜能、障碍、生活环境)

找到教学起点

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的重要依据

(2)教育诊断的特点:个别化、现场性、辅以科技辅具、多元化、生态化、给出教育处方

(3)教育诊断的框架

临床诊断

原因分析

教育建议与对策

(4)教育诊断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谈话法、问卷法、产品活动分析法、个案法)、测验与评量

(5)教育诊断所需表格:《家庭访谈调查表》、《社区生态环境调查表》、《日常一日例行活动调查表》、《学生兴趣调查表》、《学生学习态度观察量表》、《学生学习特点调查表》、《半日功课表》、治疗师评估内容

2、课程评量

(1)什么是课程(讨论)

(2)课程分类

发展性课程

适应性课程

生态导向课程

职业教育课程

普教课程

以“发展性课程”为例,讲解课程使用

第七章融合教育班级管理

第一节融合教育班级管理概述

一、目的

通过普通学生与特殊学生共存、共生的班级,建立共享、共欣赏、共进步的和谐、互动的教育教学团队,为特殊需求学生创设无障碍生活、学习、活动环境。

普通班:

1、以教育教学为目的的特定群体

2、班级团体规定性与规范性

3、团体利益与个人需求的整合与矛盾

4、师生共度一天时光

融合班级

1、满足儿童含特殊儿童的群体生活需求

2、提供给儿童学习场景与学习条件

3、促进儿童发展与成长

4、在不断判断调整中进步

5、给予个别化教育服务

二、影响因素

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师的素质与人格

班级管理能力

教师间的配合

三、班级管理的原则

1、安全

2、快乐向上、形成良好班风

3、调动学生自动自制的参与性

4、全面与重点、整体与个别相联系

5、正面教育为主,强化正向行为

6、定期评量

四、融合教育班参与者的担心与希望

特殊儿童的家长:

担心孩子不被理解,受欺负;希望孩子和同学很好交往、互动,每天快乐上学

普通儿童的家长:

担心特殊孩子在班上不守纪律,影响教学秩序,因而出现排拒行为

四、班级管理日常工作流程与主要工作内容

1、特殊生入班咨询

2、班内通告及编入组内

3、座位安排

4、建档

5、召开个案讨论会,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

6、拟定班主任工作计划

7、拟定学科教学计划

8、班级环境和气氛管理

9、班级融合教育时空管理

10、班级人际关系管理

11、班级常规管理

12、班级安全教育

13、班级卫生健康管理

14、班级心理辅导

15、班级资源与科技辅具运用

16、义工管理

17、一日活动管理

第二节同伴教学

一、历史

1、贝尔—兰卡斯特制(印度、伦敦)

导生制:老师→年龄大的学生→优秀学生教年幼或学习差的学生

2、加德纳(美国)

同伴教学对学生情感和态度领域的影响

3、古德莱德(英国)

《以教促学:同伴教学导论》,标志着英国

教育对同西安教学兴趣的复苏

4、我国同伴教学

(1)《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二、融合教育中的同伴支持策略

三、同伴教学四要素

1、编制有系统结构的教材

2、创造良好的同伴教学环境

3、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训

4、教师进行密切的监督与指导

四、合作课堂

1、四项帮助准则

适时要求帮助

恭敬地提供帮助

庄重地接受帮助

友好地拒绝帮助

2、互帮互助为最佳状态

第三节同伴支持活动的实施

一、开展同伴支持的意义

1、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

2、提升学生宽容、大度、互助友好的整体品质;

3、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

4、解决学校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和困难

二、开展同伴支持活动的流程

请参看P185 《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下帏讲学,弟子传已久,或莫间其面”

(2)陶行知:小先生制—同伴教学在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自觉自为的行动研究

三、活动前的调查分析

1、对学生、教师、家长开展“参与态度”“参与内容”的同伴支持问卷调查

2、普通学生调查表

3、随读生家长调查表

四、选择助学同伴

1、学生自动报名

2、班干部及老师一起评议

五、为小同伴提供支持帮助

1、方法与技巧

2、帮助小伙伴进行分工

3、同伴助学实践活动

4、整合家庭、社区助学资源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第一编教育社会学学科论 第一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 一、研究对象诸说 1、社会化过程说 代表人物:美国社会教育学之父佩恩/布朗/雷通群可追溯至涂尔干(教 育社会学奠基人) 2、相互关系说 教育制度与社会相互关系说(“静态”米切尔【美】P.费里波夫【苏联】) 教育活动(过程)与社会相互关系说(“动态”彼得威尔【美】费雷德金【美】)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林清江、厉一贤) 3、群体关系说、教育独特性说、社会功能说、特殊社会现象说… 二、研究对象界定(特点在于既姓“教”又姓“社”) 三、学科性质分析 1、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2、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 3、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学科(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 与规范兼有的学科”;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 第二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五个阶段及其代表事件) 一、理论奠基时期(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 1、教育学视野的拓宽(教育哲学的考察;“教育科学”的考察) 2、社会学兴趣的扩展(教育社会学概念的提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展示) 二、学科成形时期(20世纪初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学科制度的成形(有关大学普遍开设课程或系列讲座;成立全国性学 术团体;出版学术刊物) 2、研究范式的成形(规范性研究范式) 三、范式转换时期(二次大战结束到60年代中期) 1、验证性研究范式的确立 2、功能主义学派的垄断 四、学派争鸣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1、冲突论学派的抗衡 2、解释论学派的冲击 五、取向修正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 1、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结合(客观上促进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互 补) 2、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并存(对教育活动的开展发挥作用) 第二编教育的社会背景 第三章社会结构:教育格局的规定因素 一、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区分不同的结构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1、“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 经济结构: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体 基本特征:科学(技术)含量极低;身份等级差异明显;变化师范迟缓 教育需求: 教育不承担劳动力再生产职能,因为手工劳动过程本身就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最好的“学校”。 教育承担现存的不平等生产关系以及相应的整个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职能

融合教育知识点汇总解读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特殊需要学生的融合教育知识 复习材料 第一章特殊需要学生 一、特殊需要学生的概念 特殊需要学生是指一切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语言的或其它的任何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青年,这就包括残疾儿童和天才儿童、流浪儿童和童工、偏远地区或游牧人口的儿童、语言或种族或文化方面属少数民族的儿童,以及来自其它不利处境或边际区域或群体的儿童。——联合国家教科文组织.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 特殊需要即特殊的教育需要,是学生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对特殊的教育条件的支持性需要。特殊教育条件支持需要 个别差异引发特殊教育需要具有条件性,一是个体差异具有教育意义,而是个体差异达到一定的度。 特殊需要学生又称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是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在学习上需要特殊教育条件支持的学生。 二、特殊需要学生的分类 广义:一切由个体身心特征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狭义:个体身心条特征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残疾”与“障碍”两个概念在中文表达中经常替代互用,实际上有区别。我们这里不做严格区别。考虑到障碍一词在感情色彩上更具中性的,教育领域一般用“障碍”。 障碍学生的分类(不同的国家、地区有着不同的划分) 中国大陆: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中国台湾:智能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严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多重障碍、自闭症、发展迟缓以及其他显著障碍等12类。 美国2004年《残疾人教育促进法案》(Individual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Improvement Act of 2004,简称IDEA 2004)把特殊需要学生分为13类,并对每一类都作了定义。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引用“IDEA”的界定。 本课程特殊需要学生——主要指有障碍学生 重点介绍10类:视觉障碍学生、听觉障碍学生、智力障碍学生、孤独症学生、学习障碍学生、注意或多动症学生、情绪行为障碍学生、沟通障碍学生、肢体障碍学生、多重障碍学生。 三、特殊需要学生的鉴定 特殊需要学生鉴定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通过检查、测评或其他方式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鉴别诊断出来的过程。 特殊需要学生鉴定原则是公正性、科学性、全面性 特殊需要学生的鉴定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应采取严肃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和恰当的工具。普校教师的任务:平时在教育教学中,注意观察或发现班级学生中有异常或疑似特殊需要的学生要进行初步的筛查了解,向学校和家长反映情况,为干预、诊断和评估提供信息,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四、特殊需要学生的发展 (一)障碍学生的非典型发展

(完整word版)教育社会学的复习资料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1、什么是教育社会学?学科地位?概念: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性质与地位: ⑴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⑵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⑶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①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 ②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 2、教育社会学的独特观点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把握教育现象的意义教育社会学是将教育的理解焦距对准在社会的因素上。团体力量对教育的影响甚巨(教育就是一种社会关系)教育必須呼应社会发展与社会的需求(适合社会目的、需要、促进社会进步)着重于公共议题的解决:教育问题不能个人化,而是属于公共的议题。 3、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事实判断、解释功能) 1)质的研究:指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的情景下采用多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的一种活动。 2)量的研究: 指通过实验、调查、测验、结构观察以及已有的数量化资料,对教育现象进行客观研究,并将所得结果作相应的统计推断,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适应性的一种活动。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分别代表着教育研究方法中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质的研究代表着研究者以整体、深入为原则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解释学、现象学和建构主义理论等人文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量的研究代表着以客观、精确为原则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 4、孔德的相关理论⑴社会学之父:孔德 ⑵孔德的重要理念: 实证主义和社会有机体论 ①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孔德确立的关于实证科学的哲学体系,被认为与神学、形而上学互不包容。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孔德认为人类非生而知万事万物,必须历经学习过程,从不同的情境中获得知识。透过直接或间接的感觉、推知或经验,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推论还没有经验过的知识。超越经验或不是经验可以观察到的知识,不是真的知识。②社会有机体论:孔德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由三部分组成:社会秩序论、社会进步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下的方法论、伦理道德观、政治观和宗教观等。 5、韦伯科层体制 科层制组织,是人们为了达到组织的共同目标,将成员的职位按等级制原则依次排列,并明文规定每个人的岗位权限与职责;将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等;运用技术知识,以法令、条例、民主参与等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这样的现代科层制组织就像地球绕着 太阳运转那样,既要围绕外部环境运转(外适应),又要自身不停地自转(内适应,或内协调)。宇宙,社会,同样都是一个系统科学。现代科层制组织就是这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小动

教育科研方法复习资料

1、判断题 1、教育研究的步骤: P3 (1)确定问题:待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必须确定,即使只是一个结论。(2)查阅文献:查阅别人研究类似问题的信息。 (3)收集资料:需要适当的组织和控制,以便能够对手头的问题作出有效的决策。 (4)分析资料:针对问题。 (5)推导结论:需在研究的工作框架里,在对资料的分析的基础上获得。 研究过程已被描述为是有系统的和有秩序的,在一个大的框架中遵循着科学的方法步骤,但是不同的研究类型在如何完成这些步骤时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研究步骤是可以跳跃或交叉的。有些研究,如实验研究、验证假设的研究,问题已经被确定下来的;而定性研究中,通常的假设可能在资料收集完或以后也没有形成,直到对资料进行了分析后才得出。 2、教育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P4-8 研究的效度指结论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内在效度)和结论的普遍性(外在效度)。 研究的信度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前后一贯性。信度是效度的一个必要的保证,从本质上说,信度和效度共同构成了研究的可靠性。 3、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 P4-8 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 外在效度就是研究结果能被推广到其他总体条件、时间和背景中的程度。 很大程度上说,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先决条件。如结果不能被解释,就不大可能进行推广。 4、行动研究中的实验 P104 行动研究含有实验时,所使用的研究设计很可能是准实验设计。 行动研究可运用各种定量的或定性的研究方法,当行动研究涉及到实验时,它在性质上更接近准实验研究。 如果在研究中涉及到实验处理,这样的研究往往是准实验研究,大量的行动研究都是准实验研究。 5、量的研究方法与性的研究方法的比较 P140 第一,量的方法主要依赖标准式测量方法,在有限和固定设计范畴中研究教育经验和现象,定性研究方法,使得研究者更仔细地研究所选择的论题,并且不受先前决定的分析范畴所限制,实地研究更具深度、开

《融合教育》测试题及答案(比较全)

总论部分测试题 01特殊需要学生 1、关于残疾学生特殊需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残疾会引发学习信息传递的特殊需要选项2: 残疾会引发学习目标调整的特殊需要 选项3: 残疾会引发学习方式调整的特殊需要选项4: 残疾不引发学习环境调整的特殊需要 2、下列个体差异不会引发特殊教育需要的选项是 选项1: 眼睛失明选项2: 听力失聪选项3: 智力低下选项4: 长相漂亮 3、关于特殊需要学生发展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选项1: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典型的发展选项2: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正常的发展 选项3: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常态的发展选项4: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最典型的发展 4、关于学生的特殊需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特殊需要是指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选项2: 特殊需要是指对特殊教育条件支持的需要 选项3: 特殊需要是指学生有特殊的愿望和理想选项4: 特殊需要是因学生个体差异引发的特殊教育需要5、关于代偿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双手丧失,可以用嘴含笔写字选项2: 盲人可以“以耳代目” 选项3: 聋人可以看话明意选项4: 智力低下可通过学习来提高智力 6、特殊需要学生鉴定流程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筛查干预诊断选项2: 干预筛查诊断选项3: 筛查诊断干预选项4: 诊断筛查干预7、关于特殊需要学生分类正确表述的一项是 选项1: 多动症学生不属于特殊需要学生选项2: 天才学生属于因文化背景差异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选项3: 因语言差异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属于狭义的分类选项4: 中国把残疾的类型分为七类 8、关于残疾分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中国残疾分类的类别为比美国多选项2: 美国残疾分类为类为7种 选项3: 我国台湾的残疾分类比美国少选项4: 智力残疾是精神残疾的一种 9、关于残疾对学生发展影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残疾会影响学生许多领域的发展选项2: 视力残疾会影响学生的定向运动 选项3: 听力残疾会影响学生的言语发展选项4: 智力残疾不影响学生的生活自理 10、关于残疾学生鉴定原则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公正性选项2: 科学性选项3: 全面性选项4: 灵活性 02融合教育 1、关于我国特殊教育安置形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只适合安置在特殊教育学校选项2: 只适合安置在普通学校特殊班 选项3: 只适合安置在普通学校普通班选项4: 包括以上三种形式 2、关于特殊教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特殊教育特殊在其安置形式上是隔离的选项2: 特殊教育特殊在需要建立一些专门的学校 选项3: 特殊教育特殊在学生有不同的个体差异选项4: 特殊教育特殊在学生有特殊的教育需要 3、关于特殊教育融合发展进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正常化——回归主流(一体化)——全纳选项2: 回归主流——正常化(一体化)——全纳选项3: 全纳——回归主流(一体化)——正常化选项4: 正常化——全纳——回归主流(一体化)

教育科研方法复习题.docx

教育科研方法复习: 第一章:教育科研概述 引子 1?研究是教师专业生活的一种方式、态度,研究是教师H常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部分 2.教师的研究即教学研究 3.教师研究的最终0的是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教师、教学与研究 1.研究是一种态度 2.教师即研究者 (1)作为研究者才能顺利立足教师职业 (2)作为研究者才能走向职业发展高峰 3.教学即研究 (1)研究才能教得更好 (2)研究才能教得更有意思 我的观点:教师从事教学研究,不存在“能不能”和“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和自身发展的态度问题。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内涵 ]概念 教育科学研究: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一定教育现象与事实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三方而。 二、学校教育研究的特点与定位 1 ?特点 (研究目的)应用性 (研究主体)广泛性的合作式 (研究内容)实践性 (研究方法)行动研究 总之,“来自实践,通过实践,为了实践”是学校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 2?定位 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研究的主要任务在于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 研究的主阵地在课堂 研究的主体呈现出合作的伙伴互助研究 在方法上应以行动研究为主,侧重于教育经验的概括、提炼和升华 成果形式应该赋予著作、研究报告外的其他成果形态以一定的地位

综上,中小学教育研究是以应用研究为主、以微观研究为主、以行动研究为主的一种教学研究和校本研究,即“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 三、学校教育研究的意义 1?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突出的成果)有助于转变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冇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理论素质冇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有助于增强教师职业的乐趣和价值感 2 ?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3.提高教育质量 4.丰富与发展教育理论 5?总结教育经验,促进教育的科学管理 四、教育研究的伦理与道德 1?确保研究对象不受伤害(最首要的伦理规则公平选择研究对象 获得研究对象的认可(即自愿参与) 保护个人隐私,信守诺言 防范欺骗手段,说明研究风险 2.部分或重复发表个人的研究结果 3.剽窃他人研究成果 4.合作研究的著作权问题 5 ?研究数据的保密 讨论: 教师、教学与研究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应该怎样定位教师的课题研究?讨论:1 1 ?教师的研究即教学研究。 2.教学研究就是教师通过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自我察省、反思与探究,以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目的的研究,它是置身于教育教学之中的,旨在改进教育教学的研究。 3?“实践性”(即“为实践而研究实践”)是教师研究最根本的特点,而向实际、站在前沿、重在应用、加强合作是对教学研究的基本定位。 教学即研究: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单单只是完成和执行教学任务,而是以研究者的态度和方式进入教育教学实践,在不断的口我追问中,对口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2?教师是实践着的研究者和研究着的实践者,教师处丁教学研究的最佳位置,拥有最佳的研究机会。 3.研究不是额外的工作,不是“在另外时间,做另外的事”,而是完全融入教师的F1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成为活动的一部分,成为教学过程本身。真正的教学活动总是带有研究的性质和色彩的。 研究和教学是“两位一体”的,没有研究就没有教学的推进,没有研究就没有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成长即成果: 小学教师的自身定位应该是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研究型教师是指善于在课堂中提炼研究课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观察、反思,

《教育社会学》复习参考答案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A.人口流动 B.社会流动 C.人才流动 D.社会迁移 2.下列不属于对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方法是(D) A.提高行为性成本 B.提高物质性成本 C.提高心理惩处成本 D.树立新的德育观念 3.(A)的主要观点是,课程功能在于确保年轻一代接受成人社会的文化,使之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系统的生存 A.功能主义范式 B.解释论范式 C.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结构主义范式 4.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D) A.群体化形成阶段 B.成熟阶段 C.形式主义阶段 D.瓦解阶段 5.(A)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着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A.社会剧变 B.文化革命 C.教育革命 D.经济革命 6.(C)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A.调查法 B.现场法 C.隐蔽法 D.人种学研究 7.(C)教育的目的是树立优生优育的观点,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A.责任感 B.环境 C.人口 D.国际理解 8.(C)是教育制度所具有的文化要素。例如,校徽、校旗、校服等象征着学校的性质、地位和功能 A.教育规范系统 B.教育设备 C.象征的标识 D.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9.(A)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社会化过程说 B.相互关系说 C.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D.特殊社会现象说 10.(B)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他们获得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管理环境质量的知识、态度和技能 A.责任感 B.环境 C.人口 D.国际理解 11.学校主要成员(B)和学生是两大类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群体,在社会学特征上几乎完全相对

江苏省融合教育资料汇总

关于残疾学生特殊需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 ) 选项1: 残疾会引发学习信息传递的特殊需要选项2: 残疾会引发学习目标调整的特殊需要 选项3: 残疾会引发学习方式调整的特殊需要选项4: 残疾不引发学习环境调整的特殊需要 下列个体差异不会引发特殊教育需要的选项是( 4 ) 选项1: 眼睛失明选项2: 听力失聪选项3: 智力低下选项4: 长相漂亮 关于特殊需要学生发展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1 ) 选项1: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典型的发展选项2: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正常的发展 选项3: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常态的发展选项4: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最典型的发展 关于学生的特殊需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选项1: 特殊需要是指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选项2: 特殊需要是指对特殊教育条件支持的需要 选项3: 特殊需要是指学生有特殊的愿望和理想选项4: 特殊需要是因学生个体差异引发的特殊教育需要关于代偿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 选项1: 双手丧失,可以用嘴含笔写字选项2: 盲人可以“以耳代目” 选项3: 聋人可以看话明意选项4: 智力低下可通过学习来提高智力 特殊需要学生鉴定流程正确的一项是 1 选项1: 筛查干预诊断 选项2: 干预筛查诊断 选项3: 筛查诊断干预 选项4: 诊断筛查干预 关于特殊需要学生分类正确表述的一项是 4 选项1: 多动症学生不属于特殊需要学生选项2: 天才学生属于因文化背景差异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选项3: 因语言差异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属于狭义的分类选项4: 中国把残疾的类型分为七类 关于残疾分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选项1: 中国残疾分类的类别为比美国多选项2: 美国残疾分类为类为7种 选项3: 我国台湾的残疾分类比美国少选项4: 智力残疾是精神残疾的一种 关于残疾对学生发展影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 选项1: 残疾会影响学生许多领域的发展选项2: 视力残疾会影响学生的定向运动 选项3: 听力残疾会影响学生的言语发展选项4: 智力残疾不影响学生的生活自理 关于残疾学生鉴定原则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 选项1: 公正性选项2: 科学性选项3: 全面性选项4: 灵活性 关于我国特殊教育安置形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4 选项1: 只适合安置在特殊教育学校选项2: 只适合安置在普通学校特殊班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1、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2、你是怎样来理解教育社会学的?如学科性质、意义方面(同上) 性质:⑴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⑵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 ⑶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①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 ②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 意义:教育社会学乃是主要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继承教育社会学的历史遗产,总结当代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从宏观方面研究教育与整体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其功能;从中观方面研究教育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功能性关系及学科内部的社会关系;从微观方面研究教育过程中的有关社会学问题。 3、教育社会学在欧美的发展(课件加工) 一、规范的教育社会学阶段 1、①史密斯《教育社会学概论》,是此方面最早的著作; ②华勒《教学社会学》,是当时此方面最具影响力的著作。 2、这一时期教育社会学的特征:①研究者绝大多数是教育学者;②研究方法偏向于哲理性 和规范性的研究方法;③在研究范围上,凡是与教育有关的各种社会因素都在其研究范围之内。 二、实证性的教育社会学时期 1、概况的描述:实证性的教育社会学又称为“新兴”的教育社会学,或“社会学的”教育社会学,其时期始于1940-1960年,当时美国的社会学领袖人物由芝加哥扩散到其它各大学,研究的旨趣也由解决现有的特殊社会问题转为理论的建立与研究技术的改良。教育社会学已由过去的实用取向转为理论的取向了,或者说,姓“教”的教育社会学,已经成为姓“社”的教育社会学了。 2、代表人物:①帕深斯:强调建立社会行动的系统理论。 ②墨顿:也认为理论与研究的相互发展才是社会学成长的动力。 3、这一时期教育社会学的贡献:①教育社会学由过去的以教育学者为中心,转换为由教育 学者和社会学者共同参与;②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看,已从规范的学科转化成一门严谨的学科,并且建立了许多有关教育的理论,这一时期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已可与教育心理学相抗衡;③在研究范围和领域上,研究的领域开始缩小,只关注于可用实证主义方法研究的那一部分。 三、批判的教育社会学时期 1、概况:这一时期的教育社会学又称为“新的”教育社会学,或“诠释学的”教育社会学,“现象学的”教育社会学,“微观的”的教育社会学等。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复习资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要点之一 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原理 一、选择题复习要点: 1、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反对中世纪的教条主义,认为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不能胜任从实验到公理的科学发现任务,必须 以归纳法取而代之。这种方法突出了经验的积累和分析,强调科学方法的经验性质。p7 2、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对未知的探索,对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 所突破。P3 3、比较研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彼此有关系的事物甲乙对照分析,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共同规律和特殊本质, 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P19 4、著名的教育家杜威(1859-1952)强调必须从教育实验中建构理论并亲自主持了长达8年之久的芝加哥实验学校的教育实 验。P11 5、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以及测验等手段收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现实的教育问题,这种研究方法是描述研 究。P 19 6、实验研究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理论假设,在教育活动中创设验证假设的环境和条件,主动地控制研究对象,排除无关因 素的干扰,从而探索教育活动相关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P 19 7、某教授在长沙市的一些中小学进行了提高英语成绩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它城市甚至一些乡村的中小也想开展 这一研究,该教授决定选择一些乡村小学继续开展研究。后面的这一研究属于迁移推广水平的研究。P 23 8、根据研究的目的或目标不同,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P 17 二、填空题复习知识点 1.教育科学研究指的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P 2 6.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P 13-14 2.依据教育研究的目的,教育研究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性研究、比较与评价研究、预测研究。P 18 3.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具有创造性。P 49 三、名词解释 1.文献是把人类的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音像等手段记录下来的有价值的典籍,包括各种手稿、书籍、报刊、文物、影片、录音录像、磁带、幻灯片、缩微胶片、信息自动化系统等。P47 第二章: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一、选择题复习要点: 1.依据学习成绩把全校400名学生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各100人,并编写号码(从1到100),然后从每一个等级群体中随机抽取20人进行问卷调查,这种抽样叫做分层随机取样。P 77 2.以课题研究的时间作为检索的起点,按照从现在到过去(如由2009到2005年)的时间顺序去查询教育文献的检索方法,我们称之为逆查法。 P54 3.在全省范围内,随机抽取20所小学进行调查研究,这种取样方法称之为整群随机取样。P 77 4.描述研究、调查研究的样本容量一般不少于100,要求占总体的10%。P 76 5.以课题研究的时间作为检索的始点,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的方法是逆查法P 54 6.以下有关文献研究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具有个人研究的局限性 P 47 7.以下不属于课题选择原则的是教育性原则P 35 A.教育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可行性原则D.需要性原则 二、填空题复习知识点 1.选题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提出问题和确定问题。P33 2. 以课题研究的时间作为检索的起点,由现在到过去(如由2009到2005年)查询教育文献的检索方法,我们称之为逆查 法。P54 3. 选定教育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之一是研究的问题要有可行性,可行性包括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和时机问题。P36 三、问答题: 1.研究课题的产生有哪些途径?P39 2、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有哪些?P34-35 第三章: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 一、选择题: 1.根据观察的情景条件来划分观察的类型可以分为自然情景观察和实验室观察. P 101-102 2.有的老师在参与教育研究的活动中,特别注意观察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趣事,尽管不是天天都有时间来记录,也不只是针对某一个学生,但是这些趣事对于他们以后撰写论文提供了有价值事实资料。这些老师的观察记录方法可以称为轶事 记录法。P 115 3.在一次20分钟的语文抄写字词的学习活动中,观察者分别在1-5分钟、5-9分钟、10-15分钟、16-18分钟、19-20分钟记录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包括认真书写的人数、作小动作的人数、说话的人数、完成作业的人数。这种记录方法称为 时间取样法。P 116 4.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通过收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对其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P 83 二、填空题复习知识点

融合教育教学计划

本学期教学目的和目标 教学目的: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也包括那些身体有残疾的学生,我们更应该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使他们能够融入集体和正常的学生一起锻炼学习,真正做到身残志坚,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 炼身体的态度。 〈二〉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 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三〉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四〉分层次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心,帮助那些身体有残疾的学生,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 观和价值观。 体育课教学常规 体育课教学应丛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尤其是爱心教育,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熟悉聋哑学生的基本特征,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 上课。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两种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 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灵活多种的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 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 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 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注意精神文明 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7、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 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 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 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 理。 二、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 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 炼的习惯。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 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 静、齐。 3、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 各项规定。 4、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 具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5、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 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6、积极主动的帮助聋哑学生,不歧视、不嘲笑、打骂他们,发挥小组的优势, 保证任务的完成。

复习题(教育研究方法)

一、选择题 1. 在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阶段,应当完成的主要任务是(A )。 A. 制定研究方案 B. 搜集资料,形成科学事实 C. 撰写研究报告 D. 分析事实或原有理论,形成新理论 2. 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属于(A )。 A. 历史研究 B. 教育价值研究 C. 教育事实研究 D. 教育实验研究 3、回答“将会怎么样”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末来发展的前景与趋势的研究是(D ) A. 基础研究 B. 描述研究 C. 发展研究 D. 预测研究 4、一般来说,教育科研活动的最后一环是(D )A.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B. 教育科 研成果的评奖 C.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 D. 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 5、在一项教育科学研究的实施阶段,主要使用的方法是( D ) A.查阅文献的方法 B. 撰写报告的方法 C.成果评定的方法 D. 形成事实的方法 6、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 C ) A.创新性原则 B.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C?主观性原则 D. 伦理原则 7、在一项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题目的选项X和选项丫的被选律都是35% 研究者在分析研究结果时,把符合其意向的选项X 表述为“高达35%”,而把不符合其意向的选项丫表述为“仅占35%”。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A ) A. 客观性原则 B. 创新性原则 C. 公共性原则 D. 伦理原则 8. 对于一个好的科研选题的要求,以下哪项是错误的(C ) A. 问题要有研究价值 B. 问题要有创新性 C.问题要有收益性 D.问题要有可行性 9. 以下哪项不属于科研选题的主要来源(B ) A. 社会变革发展的要求 B. 上级单位确定的课题 C.学科理论深化的要求 D.个人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10. 在教育调查研究中一般的样本容量是(B ) A. 总体的20% B. 不能少于100

传播学(新)总复习资料

传播学 第一章传播概述 一、“传播”有哪些特性? 1、形态多样性 2、时空遍布性 3、行为伴随性 4、极端重要性(本质) 二、传播的定义 1、“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 2、“影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意图对受者施加影响、改变对方(认知态度或行为)的过程。 3、“仪式”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之间开展的仪式。 4、“符号”说,强调传播是符号的流动。 三、传播的两种分类 1、二分法:1、亲身传播 2、大众传播 2、四分法:1、自我传播2、人际传播 3、组织(团体)传播 4、大众传播 四、按时间顺序考察“结构(过程)研究”的成果,可分为三类 1、线性模式:a、拉斯韦尔的5W模式b、申农—韦弗的通信模式 2、控制论模式:a、德弗勒的控制论模式b、奥斯古德—施拉姆控制论模式C、竹内郁郎的“单位传播模式” d、丹斯的“螺旋形上升”模式 3、社会系统模式:a、赖利夫妇的社会系统模式b、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五、传播“二功能说” 1、托尔曼的“工具性传播”—为的是应对环境即顺利地、有效地开展与自身生存和发展直接相关的一切行为。 2、斯蒂芬森的“消遣性传播”—消除人们的身心疲劳,也能间接地有得应对环境。 六、传播“三功能说” 拉斯韦尔、1948年,1、环境监测功能2、社会协调功能3、传承社会文化遗产功能 七、传播“四功能说” 拉斯韦尔、1948年,1、环境监测(新闻)、2协调社会各个部分(宣传)3、传承社会遗产(教育) 赖特提出的娱乐功能,调节身心 八、传播的正功能和负功能 正功能:授予地位(派生功能)、促进社会规范的实现(协调功能) 负功能:麻醉精神(与大众传播媒介的接触,耗费了现代人的大量时间,使他们越来越轻于行动,沾沾自喜地以为自己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 第二章传播学简史 一、传播学的奠基人 1、拉斯韦尔与5W模式 贡献:他领导了宣传研究,他的《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中探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交战国之间的宣传战,断定宣传能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力。他与别人合写了《世界革命的宣传》和《宣传与推行》两书,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宣传的功能及其社会控制。他在1946年与史密斯合著的《宣传、传播和舆论》一书中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 5W模式:谁(Who)对传播主体的研究“控制分析”; 说什么(Whar)传播的内容“内容分析”; 通过什么渠道(Which)“媒介分析”; 对谁说(Whom)“受众分析”; 产生什么效果(What)“效果分析” 2、勒温(库尔特。卢因)与“把关人”理论 创立了“把关人”,也称“守门人”;创立了“场论”和“群体动力论” 3、霍夫兰与劝服研究 贡献:把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而且侧生于传播效果的研究;把劝服研究和实验方法引入了传播学,影响了传播学研究对传播效果的重视。

社会学原理复习资料

社会学原理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 C )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的。 A.《实证政治体系》 B.《实证主义问答》 C.《实证哲学教程》 D.《实证主义手册》 2.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是文化的( A )。 A.社会整合功能 B.反向功能 C.混合功能 D.社会导进功能 3.教育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其潜功能体现在( A ) A.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 B.传授知识与科学技术的功能 C.实现社会化的功能 D.文凭功能 4.要求公民遵守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社会规范应属于( A )的内容。 A.政治社会化 B.性别角色社会化 C.技能社会化 D.行为社会化 5.成人教育这种过程属于( D ) A.再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反社会化 D.发展社会化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 D )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性。 A.大众传媒 B.家庭 C.阶级 D.伙伴群体 7.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 B )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A.机械人 B.生物人 C.动物人 D.非社会人 8.再社会化主要是指对( C ) A.未成年人 B.成年人 C.离轨和犯罪者 D.老年人 9.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 B ) A.正向社会化 B.反向社会化 C.非社会化 D.特殊社会化 10.( D )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A.理解角色 B.领悟角色 C.期望角色 D.角色 11.社会学上把子女离家只有老两口的家庭称为( B )。 A.主干家庭 B.空巢家庭 C.核心家庭 D.断代家庭 12.在社会互动中,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称为(C ) A.合作 B.交换 C.竞争 D.冲突 13.( C )是一种公开的对抗性行为方式,指两个或以上的个人或团体以压倒对方为目的的社会行为. A.竞争 B.战争 C.冲突 D.调适 14. 家庭成员、邻里、朋友属于( B )。 A.次级群体 B.初级群体 C.正式群体 D.外群体 15.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的控制,称( D ) A.制度化控制 B.非制度化控制 C.外在控制 D.内在控制 16. 按照联合国的有关规定,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 C ),该国的人口便属“老年型”人口。 A.5% B.6% C.7% D.8% 17.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 A )。 A.工业化 B.经济发展 C.农业发展 D.服务性发展 18.以下不属于社会变迁的内容的是( A )。 A.自然环境 B.组织结构 C.生活方式 D.社会基本结构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 ABCDE)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_重点复习资料全

选择题 教育研究者在选择研究问题、规划方案时,周到地考虑研究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如研究者的时间、经历、科研能力、经费、设备等,以确保研究过程能顺利进行。这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原则。A.实用性B.可行性C.准确性***标准答案:B “总数N=600,样本容量n=60,求出间隔600/6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60个,这是采用()。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随机抽样 C.系统随机抽样***标准答案:C 按测验的目的分,测验法分为()。A.标准化测验和非标准化测验B.成绩测验、能力测验和个性测验C.诊断性测验、描述性测验和预测性测验***标准答案:C 编制问卷,下面不正确的叙述是()。A.题目不可以使用双重否定句 B.应尽量回避社会赞许性高的问题 C.一般说来,编制问卷的题目越多越好***标准答案:C 陈鹤琴研究自己的儿子,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他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A.实验研究法B.观察研究法C.经验研究法***标准答案:B 从已知的一般性或普遍性的原理和结论出发,推论出个别或特殊结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B.演绎C.分析***标准答案:B 关于参考文献的格式正确的是()。A.作者.文章题目.出版社.年份.具体页码.B.文献题目.作者.出版社.年份.具体页码.C.作者.文章题目.出版社.具体页码.年份.***标准答案:A 行动研究法的最早提出者、运用者是( )。A.库尔特?勒温B.大桥正夫C.坎贝尔和斯坦利***标准答案:A 行动研究也需要在事前周密计划,在过程中坚持按计划来开展研究的各种活动( )。A.一般不能随意调整和修改研究计划B..应该能够随时调整和修改研究行动C.要改变研究行动应先调整和修改研究计划***标准答案:B 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过程,其最后一个环节是( )。A.计划B.行动C.反思***标准答案:C 某人对儿童惧怕问题的研究设计,让小孩在黑暗的房子里听尖锐的打击声。这是违反了教育研究的()原则。A..尊重被试B.知情同意C.不欺骗***标准答案:A 能够将访谈过程中的随意性降到最低,进行比较标准化操作的访谈调查类型是( )。A.结构性访谈调查B.非结构性访谈调查C.重复性访谈调查***标准答案:A 调查者按概率均等原则来抽取样本所进行的调查被称为()。A.全面调查B.随机抽样调查C.非随机抽样调查***标准答案:B 下列对于访谈法正确的是()。0A.在访谈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B.在访谈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C.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标准答案:C 想在短期内收集到较大范围和数量的个人信息资料,宜采用( )。A.访问调查B.调查表调查C.问卷调查***标准答案:C 一般情况下,问卷的长度应控制到( )的回答时间。A.0一30分钟B.30—40分钟C.40一50分钟***标准答案:B

遗传育种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形态突变型 指发生细胞形态变化或引起菌落形态改变的那些突变型。 2.条件致死突变型 这类突变型的个体只是在特定条件,即限定条件下表达突变性状或致死效应,而在许可条件下的表型是正常的。 3.半致死突变型 指由于基因突变而造成个体死亡的突变类型,造成个体生活力下降的突变型称为半致死突变型。 4.营养缺陷突变型 是指某种微生物经基因突变而引起微生物代谢过程中某些酶合成能力丧失的突变型,它们必须在原有培养基中添加相应的营养成分才能正常生长繁殖。 4.抗性突变型 是指一类能抵抗有害理化因素的突变型,细胞或个体能在某种抑制生长的因素(如抗生素或代谢活性物质的结构类似物)存在时继续生长与繁殖。 5.抗原突变型 是指细胞成分,特别是细胞表面成分如细胞壁、荚膜、鞭毛的细致变异而引起抗原性变化的突变型。 6.自发突变 是指某种微生物在自然条件下,没有人工参与而发生的基因突变。 7.诱发突变 是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因素处理微生物群体,促使少数个体细胞的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基因内部碱基配对发生错误,引起微生物的遗传性状发生突变。 25.诱发因素或诱变剂 凡能显著提高突变率的因素都称诱发因素或诱变剂。 26.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指由于代谢障碍而成为必须添加某种物质才能生长的突变株。 27.温度敏感突变株 指可在某一温度下生长而在另一温度下不能生长的突变株。 28.抗性突变株 指对某种药物具有一定抵抗能力的突变株。 29.正向突变

改变了野生型性状的突变。 30.回复突变 突变体发生二次突变,并恢复了所失去的野生型性状。 31.抑制突变 绝大多数回复突变不是原位回复突变,而是抑制突变,即原来位点的突变依然存在,而它的表型效应被基因组中第二位点的突变所抑制。 32基因内抑制突变 发生在正向突变的基因之中。如错义突变和移码突变。 33.基因间抑制突变 发生在其它基因之中,产生所谓抑制基因的突变。 34.突变热点 突变位点在基因内的分布并不是随机的,许多位点上没有突变型或突变型很少,而在某些位点上突变型很多,其突变率大大高于平均数。这些位点就称为突变热点 35.增变基因 是指基因组中某些基因的突变可使整个基因组的突变率明显上升,因此把这些基因称为增变基因 36.表型延迟 突变所产生的新基因型遗传特性不能在当代出现,必须经两代以上的繁殖复制才能出现。 1.染色质 许多核小体连接成串珠状,称为染色质 2.类组蛋白 原核细胞中含有一些DNA结合蛋白,他们与DNA结合后,帮助DNA进行高度折叠。这些参与DNA折叠的蛋白质叫做类组蛋白 3.微生物遗传育种? 研究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和育种的科学 4.染色质纤丝 在形成染色体的基础上,DNA进一步折叠成每圈6个核小体、直径为30nm的中空的螺旋管结构,为染色质纤丝 5.核小体 组成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是核小体。核小体是由DNA和组蛋白所组成的颗粒,其核心颗粒是由4种组蛋白组成的8聚体和DNA组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