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汉代骚体赋创作模式

汉代骚体赋创作模式

汉代骚体赋创作模式
汉代骚体赋创作模式

汉代骚体赋创作模式初探

摘要汉代骚体赋的创作有模式可寻,这种模式是文人们创作的基础,也逐渐成为他们人格觉醒的一部分,对后世文学有一定的影响力。

关键词:汉代骚体赋创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汉代骚体赋是面向自我的艺术创作,走着与散体大赋不同的道路。骚体赋的创作有模式及规律可寻,这种模式是文人们创作的基础,其本身也成为他们人格觉醒的一部分。

贾谊在《吊屈原赋》中将屈原的不幸归结为“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也就是说屈原的苦难完全是因为他所遭遇的那个社会没有中正之道造成的。接下来,作者以几组对比来凸显这种不公正:“鸾凤伏窜”与“鸱枭翱翔”,“随、夷为溷”与“跖、为廉”,“莫邪为钝”与“铅刀为”,“弃周鼎”与“宝康瓠”等。末段则多用反诘语和感叹句,感叹“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解脱的方式则为“远浊世而自藏”。以此反观屈原,则认为:自沉汨罗根本不值得,须知“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吞舟之鱼!”可以说,《吊屈原赋》是骚体赋的一个典型模式。以思索屈原品行作为开篇与结尾,中间则以贤愚、贤佞对比来凸显个人遭际,并不断反思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最终给怀才不遇的伤感一个排遣的出口,选择时机,徘徊在仕隐之间。

论两汉今古文之争

论两汉今古文之争 内容摘要: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是西汉末年形成的经学研究中的两个派别。经今古文之争,既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术方面的原因但最终在一批批经学大师的努力下,双方开始趋向融合。这不仅仅是汉代学术史上的重要事件,而且贯穿着之后近两千年的学术史之中。 关键词:今古文含义斗争原因过程影响

以“经”专指儒家经典,是在汉武帝之时。汉初,文帝时开始设置“经博士”,这时候的经已经初步具备了法定经典之意。武帝建元五年(前136)设立“五经博士”,《诗》、《书》、《礼》、《易》、《春秋》五经,每经下设置一名或几名法定博士,各自以家法传授给弟子,研究儒家经典,贯通古今。为了激励士人专心儒学,武帝推行“以经取士”的选官制度。这一制度的推行,使得天下学士靡然风从,鹜求补列博士弟子、受业习经。因此,传经、注经和解经成为了一门专门的学问,这便是两汉至明清被神学化了的官方哲学——经学。 武帝之后,经学被推尊为了统一天下的思想的官方哲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有学术的总源。但是,由于经学内部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了延续千年的经今文和经古文之争。 西汉初年,重修文治,开始对古籍进行发掘与整理。然而秦朝时期的焚书使得前秦的古书典籍遭到了严重的损毁,已无旧本,有的仅是战国秦代以来的老儒家们凭借记忆背诵,口耳相授,由弟子们以当时所使用的文字——隶书抄写并整理而成,这部分儒家经典被称为“今文经”。 今文派为什么由互相间对于经书、经学的说法发生了那么多的不同? 第一个原因在于无意间的立异。各家的老师在讲解经书时难免有不一样的各家之言,或是在听、记时也难免弄错的。接着就一代代的往下传,错误也就随着一代代的传授下去。错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这就是无意之间形成的分歧所发生的变异。第二个原因是故意的分歧。因为要争着当“博士”,就故意立异。于是对于经书越讲越错,而经书本身也就越来变化越多,甚至于故意将经文写错。 这就是汉朝经书的变异情况。 由于今文学派既读不通书又权势过大,以致经学混乱。从而为古文学派的创立奠定了条件。 古文经派是汉人刘歆创立的。刘歆和他的父亲刘向在当时为中垒校尉,专管校书,能见到当时所有的书,比之博士,见闻很广。因为汉代皇家藏书都是用古文字体书写的,刘歆就用古字体的经书来纠正今文学派的错误,因而被称为古文学派。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具体的有四方面的差别: 一、两者经书的文字、版本、篇目、抄本时间不同。今文经使用的文字是隶书,古文经用的是六国古文书写。“所谓今文经学仅限于汉武帝元朔五年或稍迟写定的经书金文写本,除此之外,凡有古文祖本的经书传本,不论是隶体还是古籀,都可以属于古文经的范围。”①现存的今文经有《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仪礼》等,现存的古文经有《周礼》、《左传》、《毛诗》。今文经学最重《春秋公羊传》,古文经学最重《左传》。 二、两者的“立于学官”。今文经学的视角是政治,利于君主对于思想的统一和国家的管理;古文经学从历史发掘,讲文字训诂,究明典制度,不为皇帝所深爱。 三、两者所尊崇的圣贤对象不同。今文经学尊崇孔子,以孔子为“受命”的“托古改制”的“素王”;古文经学推崇的是周公,认为孔子是“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史家。 四、两者的学风不同。今文经学注重微言大义,学风活泼而古文经学注重典章考据,学风朴实。“今文多属齐学;古文多属鲁学。今文家言多以经术饰吏治, ①王葆玹《今古文经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11月第1版第61 页

两汉文学汉代的辞赋

第二章 两汉文学 第一节 汉代的辞赋 赋是汉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结合,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汉赋是在对诸种文体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体制。 一、赋体的形成、兴盛及变化 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四百年间,盛极一时。后世常把赋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专称为“汉赋”。 作为一种文体,赋早在战国时代的后期就产生了。从现存资料看,最早写作赋体作品并以赋名篇的是荀子。《汉书·艺文志》记有荀子赋十篇,现流传下来的有五篇,即在今本《荀子》中《赋篇》里的《礼》《知》《云》《蚕》《针》。此五篇赋以通俗的“隐语”铺写五种事物,以咏物为说理,实成为汉赋的直接渊源。旧传宋玉也有赋作,但今之流传者,疑是后人之伪托。1993年连云港出土的尹湾汉墓竹简,有一篇重要作品《神乌傅(赋)》,全篇约有664字,作于西汉后期,作者是一位受儒学熏陶很深的下层知识分子。《神乌傅(赋)》的发现,为赋起源于民间说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参看沈颂今著《二十世纪简帛学研究》243页,学苑出版社2003年8月版。) 赋体的主要特点是所谓的铺陈写物。刘勰《文心雕龙·诠赋》篇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 文,体物写志也。”这是对“诗六义”中赋的表现手法的解释。赋、敷、铺可通假。《诗经》中的 “赋”,指不假比兴、直接表现事物的时空状态的艺术手法。《诠赋》篇又说:“然赋也者,受命于诗 人,拓宇于楚辞也。”班固《两都赋序》说:“赋者,古诗之流也。”这两段话说明:一、赋,溯其渊 源,是诗歌的衍变。“受命于诗人”,因《诗六义》中有赋,一般认为,赋在《诗经》中并不是文 体,是一种表现手法,但赋体与“六义”之“赋”有关,由“赋”转化而来。二、赋又与楚辞有关,受楚辞 的影响很大。从楚辞开始,以较长的篇幅和优美的词藻来发挥想象倾诉感情,成为战国后期人们所 欢迎的形式。赋作者正是利用这种文体来表达自己对当时现实的态度。我们看西汉初年的“骚体 赋”,确与楚辞相当接近。赋在后来的发展中,也吸收了楚辞的某些特点,如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等,丰富了自己的体制。刘勰正是看到了赋与楚辞的这种关系。《汉书·艺文志》又说:“不歌而诵谓之赋。”这是说明它与乐诗的区别,它不像先秦的《诗经》那样可以入乐。它不入乐,可以朗诵。所以它又接近于散文。可以说赋是一种形式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独立的文学体裁。 刘勰 赋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时期是高祖初年到武帝初年,这时流行的是“骚体赋 ”,形式上模拟楚辞,追随楚辞传统,内容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之感慨。代表作家有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淮南小山《招隐士》等。第二时期是武帝初年到东汉中叶,约二百多年,是所谓散体大赋时期,汉代散体大赋达于鼎盛。《汉书·艺文志》著录汉

中国法制论文-论汉代廷尉制度

中国法制论文-论汉代廷尉制度 一、廷尉官名的由来 廷尉主管刑狱,是汉代最高的司法官,为九卿之一。《宋书·百官志》载:"周时大司寇为秋官,掌邦刑,秦为廷尉。"《汉书·百官公卿表》:"廷尉,秦官,掌刑辟。"颜师古注云:"应劭曰:听讼必质诸朝廷,与众共之,兵狱同制,故称廷尉。师古曰:廷,平也。治狱贵平,故以为号。"廷,主要是公平的含义。 《太平御览》卷二三一引韦昭《辨释名》曰:"廷尉、县尉皆古尉也,以尉尉人也。凡掌贼及司察之官皆曰尉。尉,罚也,言以罪罚奸非也。"尉,本是军事将领的官职名,廷尉作为司法官,不仅掌管普通案件,还可审理军队案件。 秦以前,司法官曾被称为司寇,战国时以"理"为狱官之名。秦国在统一中国以前,已在朝廷设置廷尉,作为中央最高司法官员。这时廷尉的主要职责是审理皇帝交办的案件,称之为"诏狱",同时也有权处理各地上报的疑难案件。"汉承秦制",廷尉这一官职由秦开始设置,汉代承袭而来。汉代的司法官体系,由皇帝直接管辖,最高的司法官仍为廷尉。景帝六年曾更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复名廷尉,哀帝元寿二年复为大理。王莽时曾改名作士。东汉光武以后复为廷尉,建安中又改为大理。虽名称改变数次,但执掌始终未变。 二、廷尉的执掌与机构设置 廷尉掌管刑狱,既管刑事审判,又管理监狱。汉所谓"召至廷尉",即为入狱。因此,廷尉不仅是机构名称和官名,也是中央监狱名,如:"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廷尉所辖监狱也称"廷尉诏狱"。《后汉书·百官志》:"廷尉,卿一人,中二百石。本注曰:掌平狱,奏当所应,凡郡国谳疑罪,皆处当以报……孝武帝以下,置中都官狱二十六所,各令长名世祖中兴皆省,唯廷尉及雒阳有诏狱。"即西汉武帝以后,有中都官狱二十六所,而东汉仅有廷尉和洛阳诏狱。 "迁廷尉,职典决疑,当谳平天下狱。"廷尉主要的职责就是审理疑难案件,以使天下的监狱中没有冤案为己任。 西汉廷尉的属官,据《汉书·百官公卿表》有正、左右监,秩皆千石。宣帝地节三年置左右平,秩皆六百石。 下面简要看各属官的职责。 (一)廷尉正 《汉书·广川王传》:"天子谴大鸿胪、丞相长史、御史丞、廷尉正杂治巨鹿诏狱。"《汉书·黄霸传》:"闻霸持法平,诏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师古注曰:此廷中谓廷尉之中。宋祁曰:庭当作廷)。 廷尉可以参加杂治诏狱,可以单独决疑狱,可见,其地位仅次于廷尉。 (二)左右监 廷尉监分左右监,即廷尉左监和廷尉右监。如《汉书·丙吉传》:"以故廷尉监征"。 《汉书·息夫躬传》:"上遣侍御史、廷尉监逮躬系洛阳诏狱。"《汉书·淮南王安传》:"上遣廷尉监与淮南中尉逮捕太子。" 廷尉监的禄秩和廷尉正的相同,但是地位却略低于廷尉正。与廷尉正一同派遣的是大鸿胪、丞相长史、御史丞,而与廷尉监一同执行逮捕任务的是中尉和侍御史,中尉和侍御史要低于长史和御史中丞,而且,廷尉监的职务是逮捕,廷尉正的职务是杂治诏狱和决疑狱。因此,可以得出监的职位低于正。 (三)左右平 廷尉平简称廷平,又分左右。《汉书·刑法志》:"宣帝自在闾阎而知其若此。及即尊位,廷史路温舒上疏,言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语在《温舒传》。上深愍焉,乃下诏曰:'间者吏用法,巧文浸深,是朕之不德也。夫决狱不当,使有罪兴邪,不辜蒙戮,父子悲恨,朕甚伤之。今遣廷史

论汉代的民族

论汉代的民族“和亲”并非民族间的政治联姻 长期以来,学术界在述及汉代的民族“和亲”时,存在着一个概念上的误区,即把“和亲”与“结亲”相混淆。有些学者在看到汉代出嫁几位公主于少数民族后,就对汉代民族“和亲”的含义产生了误解,把民族“和亲”与民族政治联姻混成了一事,以为民族“和亲”在汉代就是民族政治联姻的代名词。学者们的看法似乎也影响到了工具书的编纂,一些常用工具书如《辞源》、《辞海》、《中文大辞典》等对民族“和亲”全都作了相应的错误诠释。其实,汉代民族“和亲”的主旨是实现和平。“和亲”之“亲”,意为亲近、亲附、亲善,并不包含婚姻的意思。将汉代的民族“和亲”视为民族“结亲”即民族政治联姻,是对汉代史实的一大误解,应当予以纠正。 一、汉代民族“和亲”之含义 现代学术界认为“和亲”之“亲”就是现代意义的“姻亲”。其实,细考汉代民族和亲史料可以发现,汉代所谓的民族“和亲”,是指两个民族之间的一种特定的民族关系形态:即两个对立民族停止战争、捐弃仇怨,转而建立和平、友好、亲睦的关系。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形态,而是经由两个民族政治、军事当局协商并用正式条约(口头或文字)规定了的一种民族关系形态。“和亲”既成以后,如有一方或双方民族违背“和亲约”,则“和亲”关系即告瓦解消亡;他日感到需要,双方会再次会商,再次订约,规定出新的一次“和亲”。汉代民族关系变动不居,时善时恶,两汉四百余年,各民族有过几十次“和亲”,即几十次化干戈为玉帛。“和亲”的主旨是“和”;“亲”是附属含义,意指亲近、亲附、亲睦。“和亲”之“亲”并没有“婚姻”的含义。 (一)从反义、同义用语推求“和亲”含义 1.反义用语。《史记·匈奴列传》载,汉文帝六年,匈奴致书汉朝,建议和亲:“书至,汉议击与和亲孰便。公卿皆曰:‘单于新破月氏,乘胜,不可击。……和亲甚便。’汉许之。”同书《韩长孺列传》:“建元六年,武安侯为丞相,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背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安国曰:‘……击之不便,不如和亲。”同书《汲黯列传》:“是时,汉方征匈奴,招怀四夷。黯务少事,乘上间,常言与胡和亲,无起兵。”《汉书·王莽传》云:“莽召问群臣禽贼方略。……故左将军公孙禄……言:‘匈奴不可攻,当与和亲。’”同书《匈奴传·赞》:“久矣夷狄之为患也。故自汉兴,忠言嘉谋之臣曷尝不运筹策相与争于庙堂之上乎?……人持所见,各有同异,然总其要,归两科而已。缙绅之儒则守和亲,介胄之士则言征伐。”以上诸例,以“击”、“起兵”、“攻”、“征伐”与“和亲”对举,以“击”等为“和亲”反义词语。 2.同义词语。《汉书·王莽传》:“匈奴单于知死,弟咸立为单于,求‘和亲’。莽遣使者厚赂之。……缘边大饥,人相食。谏大夫如普行边兵,还言:‘军士久屯塞苦,边郡无以相赡。今单于新和,宜因是罢兵。’”前面说匈奴“和亲”,后面如普说“和”。他说的“和”,显然是指前面“和亲”。如普把“和”作为“和亲”同义替代词用。同书《匈奴传·赞》:“自汉兴以至于今,旷世历年,多于春秋,其与匈奴,有修文而和亲之矣,有用武而克伐之矣,有卑下而承事之矣,有威服而臣畜之矣,诎伸异变,强弱相反。”《后汉书·班固列传》:“时北单

论汉朝的“春秋决狱”

论汉朝的“春秋决狱” 一、引言 “春秋决狱”是中国古代司法官根据儒家经典特别是孔子编撰的编年体史书《春秋》之义理作为决断复杂、疑难案件依据的一种特殊审判方式,其应起源于汉以前,并盛行于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明确的法律制度,法律规定遇疑难案件应以儒家经义来决断,实际是儒家思想的法律化,“春秋决狱”的明显案例到唐代基本结束。中国法律人对“春秋决狱”多有诟病,但笔者认为其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断案方式,在中国法制史上至少存在900多年,占中华文明史的近五分之一时间,“春秋决狱”的精神要义植根于中国法律的深层土壤,对整个中国法制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春秋决狱”,对现代司法无疑有较大的借鉴价值。本文简要阐述“春秋决狱”的基本理论,评价其积极作用,结合现代司法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行分析,寻求汉代春秋决狱与现代法制的渊源联系,进而试图思考中国现行法制中的某些法律、司法政策的利弊。 二、“春秋决狱”的基本理论 (一)在孔孟时代,儒家思想尚不具备法律化的条件 儒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能成为统治思想,可能和儒家代表人物很少身居要职、没有实践儒家政治抱负的条件有关系。孔子本人长期在多个国家间巡游讲学,同时也寻求做官机会,虽然孔子在鲁国做过短期的中都宰、司空、大司寇三个官职,但终不被重用,郁郁不得志,游学生涯直到68岁,5年后去世。孔孟生活的年代,儒家思想仅存在于民间,原因还可能是当时那么一个战乱纷争的时代,儒家“仁、礼”等思想实际上不利于中国的大一统。确实,秦王赢政以韩非的“法、术、势”法家思想纵横天下,特别强调法律的作用,主张“以法治国”,为后来封建的中央集权的秦王朝之大一统奠定了理论依据。法家治国,夸大了法律的作用,主张用重典、轻罪重罚,这又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及早覆灭埋下了伏笔。秦王朝以苛刻的《秦律》横征暴敛,终至百姓揭杠而起。 (二)汉武帝独尊儒术及“春秋决狱”的提出 秦灭后,由于法律的延续性及统治者认识上的局限性,汉代法律多抄袭秦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逐步趋于稳定,这样的酷刑就不能再适应当时社会,百姓多有反感,酷刑反而不利于社会和谐。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家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在民间的影响力得到空前扩张,更多的接受儒家思想洗礼的人逐渐进入到封建官僚队伍中。汉朝初期的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曾宣布废除秦朝严酷的法律,并采取“与民休息”、“宽省刑法”等积极措施。汉武帝刘彻即位后,志在探索新的治国之策,在全国范围内大量选拔人才,使越来越多的儒家思想人物被选拔到高层。董仲舒在参加人才选拔的“求贤良策问”中,以“《春秋》之义大一统”为题参加策问,取得汉武帝的赞赏后被提拔重用,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过大中大夫、江都相、胶西相等职,就连辞官回乡之后,朝廷每有重大案件,都会去请教,使其有机会、有条件更多地参与到司法中去。在司法审判的实务中,董仲舒等人提倡以《春秋》等儒家经典为指导,还组织编辑《春秋决事比》(又称《春秋决狱》),收录232个以《春秋》决案的典型案例,在整个汉朝的司法审判中,《春秋决事比》实际上成为当时的判例法。任何思想,一旦成为统治思想,必将以极快的速度全面地反映到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任何领域。既然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那它就必将成为司法等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进而实现统治思想法律化,使统治思想以法律的形式长期固定下来。好比现在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那么我们的政治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法律也是马克思主义化的。因此,“春秋决狱”虽为董仲舒提出,可他无非就是顺应了当时政治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儒家思想法律化进程,符合了封建王朝的统治需要。 (三)汉朝司法官对“春秋决狱”的运用

论汉代学校教育

2002年第2期第18卷(总72期)唐都学刊 T angdu Journal N o12,2002 Gener al No172,Vo l118 =汉唐研究> 论汉代学校教育 肖世民 (西安联合大学教育心理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制度基本轮廓的初步形成时期,其官学制度奠定了后来中国封建官学发展的基本格局。私学发展更具特色,书馆)))乡塾)))精华舍上下相互衔接,创立及门弟子与著录弟子制度,为后世学术文化社会化开辟了道路。特别是/独尊儒术0文教政策的确立与贯彻,不仅实现了两汉教育文化的儒学化,而且对后世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影响较深。 关键词:官学;私学;独尊儒术;太学;宫邸学;鸿都门学;郡国学校 中图分类号:K2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300(2002)02-0047-04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制度基本轮廓的初步形成时期,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与封建官学制度的形成,文学艺术的繁荣与鸿都门学的创建,今、古文经学之争与私学的昌盛,无不对后来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与文化学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独尊儒术0文教政策的确立及其对两汉文化教育的影响 儒家学说自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经战国时期发展与完善,成为诸子百家中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但一直没有取得官学地位。经过/秦火0更遭灭顶之灾,经籍佚失殆尽;在汉初又受黄老之学的排斥,在私学中发展,直到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经董仲舒等人提倡与建议,儒家学说才取得独尊地位,经典列为官学。西汉初年,/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0。[1](5汉书#食货志6)社会经济极端凋敝,恢复生产,休养生息即为第一要政,而尊崇清静无为的黄老学说就倍受统治者青睐。需要指出的是,黄老之学尽管对汉初生产恢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清静无为、怀忍为上的统治方略客观上削弱了中央集权,吴楚七国之乱,便宣告了黄老之学在政治上的失败,加之西汉/文景之治0,到武帝时,生产发展,经济复苏,政权巩固,儒家学说所主张的/大一统0思想,便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5春秋6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谊也0[1](5汉书#董仲舒传6)更为汉武帝建立和加强/大一统0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保证。建元五年,儒家学说终于取代黄老之学,成为汉以及后来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人才选拔,发展文化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居于独尊的正统地位。 /罢绌百家,独尊儒术0文教政策的确立,在中国政治史、伦理史、学术史、哲学史、教育史上都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影响弥远。特别是对于汉代教育,第一,直接促进了汉代官学制度的建立。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是/教化为本0,而不是/以法为本0,它从统治政策的高度论证了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张/建国君民,教学为先,0把教育提高到治国,平天下的绝对高度,/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0[1](5汉书#董仲舒传6)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独尊儒术0的文教政策的确立,汉武帝时才有设学校、立太学的重大改革,从根本上否定了秦代颁挟书律,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文化专制政策,确立了我国封建官学制度。第二,促进了封建教育的政治伦理化。/独尊儒术0意味着汉代统治者视教育为建立和巩固/大一统0中央集权的统治手段,以/和而不同0的儒学观念指导其统治教化;以/教以爱,使以忠,敬长老,亲亲而尊 1收稿日期:1999-11-22 作者简介:肖世民(1961-),男,陕西户县人,西安联合大学讲师。

汉代诗歌

秦汉文学 ?秦汉文学绪论 ?秦代散文 ?汉代辞赋 ?汉代政论文及其他散文、司马迁与《史记》、班固与《汉书》 ?汉代诗歌 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一、秦汉文学的历史跨度: ?秦代文学(秦统一中国前后)西汉文学 ?东汉文学(文学史通常把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时期归入魏晋文学范围内) ?二、秦汉文学的基本内容: ?1、秦代的刻石文、李斯的政论散文 ?2、汉赋 ?3、两汉政论文及其他散文 ?4、史传文学(《史记》和《汉书》) ?5、汉代诗歌(汉乐府和文人五言诗) 李斯与秦代散文 ?一、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成书过程及体例 ?平实畅达的文风 ?丰富多彩的语言 ?《史记.吕不韦列传》?°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吕氏春秋》

?《谏逐客书》的艺术特色: ?1、采用铺张手法。 ?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文风波澜起伏,宏放雄辩,有纵横家遗风。 秦汉的辞赋 ?【教学设想】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主流和标志。作品之多、作家之多是前所未有的。但由于时代久远,语言的隔阂,今人读起来障碍很大。本章的学习,要了解汉赋的产生、发展情况;了解汉赋的特征;介绍和评价汉赋的代表作家作品以及它们的时代意义。对大赋作品,只作一些重点作家作品作一简单介绍,借以了解其思想和艺术及大赋的特点。 汉赋的起源、发展和 流变 ?一、赋的起源: ?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它讲究押韵、对仗和形式的整饬;又像散文,句型自由,可骈可散。汉赋的文体来源是多方面的。 ??°赋?±的本意是铺陈直叙。《文心雕龙?¤诠赋》说:?°赋,铺也。?±朱熹《诗集传》:?°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文心雕龙?¤诠赋》说:?°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就是说,赋是由《诗经》和《楚辞》发展而来的。《诗经》中使用的?°敷(铺)陈其事?±的表现手法,《楚辞》特别是《离骚》的较长的篇幅、华美的词藻、局部设为问答(与灵氛、巫咸的问答)以及宋玉赋中的铺排等都是赋的主要来源; ?另外,《战国策》的铺排手法(以《苏秦始将连横》为例)也是其来源之一。 ?赋作为一种文体是由宋玉和荀子首创的。宋玉学习屈原的辞赋,创作了《神女赋》、《高唐赋》、《风赋》、《登徒子好色赋》等赋体作品。 ?在内容上,由侧重抒情转为侧重咏物叙事,并且开?°微讽?±先河; ?手法和形式上,写景状物比屈原作品更加夸张,词藻更为华美,又设为问答,韵文与散文兼行,已初具汉赋的规模,为汉赋奠定了基础。荀子作有《赋篇》,形式上设为一问一答。这些都为汉赋作了必要的准备。 ?二、汉赋的发展过程 汉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形成、兴盛、衰微三个阶段。 根据时代和赋的体式,汉代的赋,可以分为骚体赋、新体大赋、抒情小赋三类。 汉赋的发展过程 一、骚体赋 产生并盛行于西汉初期至汉武帝中期,代表作家是贾谊,代表作品是《鵩鸟赋》和《吊屈原赋》。除此之外还有淮南小山等人的《招隐士》。这种赋形式同于楚辞,长于抒情,内容多表现作者个人的悲叹和生不逢时之感。 二、汉大赋 盛行于汉武帝中期到东汉中期,枚乘的《七发》奠定了汉大赋的基本结构形式。汉大赋最著名的作家有司马相如(代表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等)、杨雄(代表作品有《长杨赋》、《羽猎赋》、《河东赋》、《甘泉赋》等)、班固(代表作为《两都赋》)、张衡

两汉文学

一、汉赋 (一)骚体赋 1.概念 骚体赋是汉赋中的一类,它是从楚辞中发展而成的,形式上属于骚体,所以称为骚体赋。这种赋在内容上侧重于咏物抒情,且多抒发哀怨之情,近于《离骚》的情调。在形式上也与楚辞接近,常用带有“兮”字的语句。 2.《吊屈原赋》 《吊屈原赋》是汉代文学家贾谊的作品。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及渡湘水,历屈原放逐所经之地,对前代这位竭诚尽忠以事其君的诗人的不幸遭遇深致伤悼,遂作此赋。此赋描写出一个善恶颠倒,是非混淆的黑暗世界,表现对屈原深深的同情。作者也流露出对自己无辜遭贬的愤慨,但他不赞同屈原的以身殉国,认为屈原最终的不幸在于他未能“自引而远去”。作者主张“远浊世而自藏”,以此保全自己,这才合乎“圣人之神德”。此赋是汉初文坛的重要作品,是以骚体写成的抒怀之作,也是汉人最早的吊屈之作,开汉代辞赋家追怀屈原的先例。 3.《鵩鸟赋》 《鵩鸟赋》是汉代文学家贾谊的赋作,为贾谊谪居长沙时所作。此赋借与鵩鸟问答以抒发了自己忧愤不平的情绪,并以老庄的齐生死、等祸福的思想以自我解脱。全赋情理交融,文笔潇洒,格调深沉。作者因物兴感,由感生理,由理见情;且笔力劲健,一气呵成。 4.《招隐士》 《招隐士》是汉代淮南王刘安门客淮南小山的作品(一说为淮南王刘安所作)。其主要内容为陈说山中的艰苦险恶,劝告所招的隐士(王孙)归来。全赋采用铺叙手法,生动地描绘出荒山溪谷的凄凉幽险,渲染出令人怵目惊心的艺术氛围,显现隐士幽居的寂寥艰危,急切地表达“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向,通篇感情浓郁,意味深长,音节和谐,优美动人。此赋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及美学价值,历来为人所称道,堪称汉代骚体赋的精品。 (二)散体大赋 1.《七发》 《七发》是汉代辞赋家枚乘的赋作,有浓厚的黄老道家色彩。这是一篇讽谕性作品,赋中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通过互相问答,构成七大段文字。吴客认为楚太子的病因在于贪欲过度,享乐无时,不是一般的用药和针炙可以治愈的,只能“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于是分别描述音乐、饮食、乘车、游宴、田猎、观涛等六件事的乐趣,一步步诱导太子改变生活方式;最后要向太子引见“方术之士”,“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太子乃霍然而愈。作品的主旨在于劝诫贵族子弟不要过分沉溺于安逸享乐,表达了作者对贵族集团腐朽纵欲的不满。此赋是汉大赋的发端之作,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它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连写七件事的结构方式,为后世所沿习,并形成赋中的“七体”。 2.《子虚赋》 《子虚赋》是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早期游梁时所作,有着浓厚的黄老道家色彩。《子虚赋》作于司马相如为梁孝王宾客时,时在汉景帝年间,其主题是以这一时期以虚静为君的道家思想为指向的,但是景帝不好辞赋并没有得到景帝的赏识。却为后来的汉武帝所赏识。此赋写楚国之子虚先生出使齐国,子虚向乌有先生讲述随齐王出猎,齐王问及楚国,极力铺排楚国之广大丰饶,以至云梦不过是其后花园之小小一角。乌有不服,便以齐国之大海名山、异方殊类,傲视子虚。其主要意义是通过这种夸张声势的描写,表现了汉一代王朝的强大声势和雄伟气魄。此赋极铺张扬厉之能事,词藻丰富,描写工丽,散韵相间,标志着汉大赋的完全成熟。它与《上林赋》构成姊妹篇,都是汉代汉族文学正式确立的标志性作品。 3.《上林赋》

赋在汉代盛行的原因分析

赋在汉代盛行的原因分析 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是在远承《诗经》赋颂传统,近仿《楚辞》的基础上,兼收战国纵横之文的普涨恣肆之风和先秦诸子作品的相关因素,最后综合而成的一种新的文体。 汉赋有骚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之分,分别代表汉赋不同发展阶段的主流形式。 形成期(汉初)——骚体赋 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 司马相如——《长门赋》,上承楚辞,下启西汉中期的新体大赋。 兴盛期(汉武帝~东汉中叶)——新体大赋 枚乘、司马相如、东方朔、班固、张衡 枚乘——《七发》,标志着新体大赋的正式形成。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代表新体大赋的最高成就。 衰落期——抒情小赋 西汉: 对于汉代文学的发展,汉初诸侯王比最高统治者具有更直接、更重要、更深远的作用和影响。文、景时代,皇帝整天忙于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无暇顾及文学,而当时的各路诸侯多有富甲一方、实力雄厚者,在既不能开拓疆土,又不甘寂寞无为的情况下,于是聚栏宾客,大兴养士之风。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所限,这些宾客除在特定的政治邦交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之外,更多的人则将注意力集中在文学创作上。各路诸侯也对此大加倡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汉赋的发展。 《七发》值得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是对先秦文学的借鉴。(不但内容,手法上也极其相似;汉赋是在综合前代诸多文学样式融合而成,也说明了汉赋在继承中有创新,有不同于前代文学的取向和生命活力。)二是逐步盘升手法的运用。(赋中讽喻意图的表达是通过重重超越和逐步盘升来实现的。) 三是移步换形个夸张手法的运用。(赋写七事,一事一转,如行山间,人移景变,给人耳目新生之感,俨然是后世山水的笔法精神。) 四是《七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首先它标志着汉大赋体制的形成;其次,枚乘个他的《七发》标志着以地方诸侯为中心的汉赋创作时代的终结和以京都为中心上网创作时代的到来。) 汉武帝即位后,汉王朝在各个方面均逐步步入极盛,不但实现了政治和思想上的天下一统,而且也掀起了汉代文学发展的新篇章。由于武帝对文学的爱好和对文人的亲近,在其周围逐渐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蔚然成观的文学群体,也正是从武帝时起,汉代文学活动的中心有地方转移到了中央。其后历宣、成各世,或仿汉武故事,或大力倡导词赋创作,都有力地推动了文学的发展,造就了一代文人。 从扬雄前期作品中可以看出,作家的政治热情很饱满,关心朝廷大事,对君主期望很高,作品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到了后期,引政治上的失意和生活上的清贫,热情冷却,心态也转向虚静平和,所以多做关注自身、反思人生为主,但对现实的暴露与批判也更为深刻。

汉代赋体文学

第十章汉代赋体文学 教学目的和任务: 了解汉代赋的起源和特点,骚体赋在内容与句式上的特点,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淮南小山《招隐士》、班婕妤《自悼赋》与《捣素赋》;汉代散体赋的特点,汉代重要的几位赋体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如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蜀都赋》、《甘泉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汉代的抒情赋特征及其代表作家,如张衡《归田赋》、赵壹《刺客疾邪赋》。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汉赋的主要特征。对汉赋的分类有所了解,并明确汉散体大赋的主要特点。了解汉赋作家的创作情况和代表作品,了解重点作品,如贾谊《吊屈原赋》、司马相如《子虚赋》、张衡《归田赋》,主要内容和艺术形式。骚体赋,散体赋及其代表作家贾谊,司马相如、枚乘、班固、张衡等,赋的抒情化和小品化演变。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十章汉代赋体文学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宋元戏曲史序》)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本章对汉赋的渊源、特点、发展流变、分类及重要作家进行介绍。 第一节赋体名称的来源

以赋名篇,始于荀子。荀子曾作《礼》、《知》、《云》、《蚕》、《箴》“赋”五篇,是以“赋”名篇的第一人,但作为文体来说,尚不具备,仍属于“赋”的萌芽阶段。《文选》所收宋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文体特点如汉代赋,但学术界普遍认为这些作品至少是汉武帝以后的作品,不可能是生活在战国时光楚襄王之际的“宋玉”作品。可以说,赋是汉代的一种新兴文体。 一、赋的特征: 赋的本意是铺陈直叙,原指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文心雕龙·诠赋》云:“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文,体物写志也。”意思是:赋,就是铺叙,通过铺陈辞采写成文章,通过描绘物象来抒发情志。“铺采摛文”是赋的形式,而“体物写志”则是赋的内容。 《汉书·艺文志》引刘向云:“不歌而颂谓之赋”,意思是赋为一种脱离音乐的诵读方式。 由上述两点,可概括赋的一般特点是:内容侧重于叙事,多用陈述性、叙事性和描绘手法,形式上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不能入乐歌唱,只适宜于朗读。 二.诗和赋的关系: 班固《两都赋序》说:“赋者,古诗之流也。”赋是由古诗演变而来。《艺文志》说:“不歌而颂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可见诗与赋的区别是,前者为可歌的,而后者是不歌而颂的。 三、楚辞和赋的关系: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又说:“(屈原)乃作《怀沙》之赋”,班固称:“其文弘博典雅,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容。”(《离骚序》)可见,以司马迁、班固为代表的汉代人认为“辞”与“赋”没有区别,他们把屈原的作品也称作赋。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则将“骚”与“赋”划为两体。他说:“及灵均唱《骚》,始广声貌,然则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意思是到屈原创作《离骚》时,才开始扩展绘声绘形的特色。赋,起源于诗人,而由《楚辞》开拓出新的疆界。)刘勰的看法较中肯,“辞”(或称作“骚”)与

汉代骚体赋的情感趋向及艺术表现

第31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7月 Vol. 31 No. 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 2009 ────────── 收稿日期:2008-12-29 作者简介:王双(1965-),女,河北抚宁人,硕士,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5- 汉代骚体赋的情感趋向及艺术表现 王 双 (唐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骚体赋是汉代文人抒情言志的重要形式。他们或以此来抒写不遇之悲、玄远之思、相思之痛,或将对时事政治的不满和帝王的讽谏规劝之意寄托期间。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他们借鉴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借“香草美人”托喻,用历史、神话人物表意,以景物描写衬情等技法,使以抒写悲怨之情为主体的楚骚抒情传统得以承继发扬。 关键词:骚体赋;情感趋向;艺术表现 中图分类号: I 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9)04-0005-03 Feeling Tendency and Art Expression of Fu of Sao Style in Han Dynasty WANG Shua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Hebei 063000, China) Abstract: Fu of Sao style is the important form of feeling and ideal expression of scholars in Han dynasty. They either express the sadness of not meeting, faraway loves, pain of lovesickness or expres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current affairs and the advice for the emperor. On art expression, they use ancient Chinese poem "vanilla and beauties" for analogy. They express their meaning with historical and fairy people. They describe scenery to show their feelings. So they carried on and developed Chu Sao with sadness as its main principal. Key words: Fu of Sao style; tend of feeling; art expression 骚体赋是以“兮”字句为作品主体形态且不能入乐歌唱的一种文学样式。自汉初贾谊首开以骚体的形式哀吊屈原、并抒己遭谗遇贬的忧愤后,长于抒情的骚体赋渐渐成为汉代文人抒情言志的重要形式。他们或以此来抒写不遇之悲、玄远之思、相思之痛,或将对时事政治的不满和对帝王的讽谏规劝之意寄托其间。为了使这些思想情感得到更好的表达,他们借鉴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借“香草美人”托喻,用历史、神话人物表意,以景物描写衬情等艺术表现手法,丰富了汉代文学的抒情品质,使以抒写悲怨之情为主体的楚骚抒情传统得以承继发扬。 一、汉代骚体赋的情感趋向 从原初的楚骚体来看,言志抒情是其最重要的属性。朱熹《楚辞集注·九章序》说屈原作品“尤愤懑而极悲哀。读之使人太息流涕而不能已”。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亦云:“骚,览之须令人裴回循咀,且感且疑;再反之,沉吟歔欷; 又三复之,涕泪俱下,情事欲绝。”而与楚骚一脉相承的汉代骚体赋不仅形式上接受它的体式,内在精神上更承继了楚骚的抒情传统,而且在情感趋向上展现出新的时代特征。 (一)不遇之悲 “悲士不遇”是汉代骚体赋中反复咏唱的旋律,这一主题最早是由贾谊开创的。贾谊年少才高,深得文帝嘉许,但由于绛、灌、东阳侯等宫中老臣的谗毁,不得不远适长沙。谪贬途中,面对屈原自沉的汨罗江水,贾谊以吊屈原来批判当时阘茸尊显,谄谀得志;贤圣逆曳,方正倒植的黑暗现实,抒发心中抑郁不平之愤意,故其《吊屈原赋》也就成了汉代最早的“士不遇”赋。汉武之时,董仲舒虽生逢盛世,但专制属性在使文人失掉越来越多个性自由的同时,更使他们普遍感到来自大一统的压力与困窘。因而,被纳入官僚政体之中的他们多利用骚体赋的形式来抒发个性难全之忧,生不逢时之感,难建功业之叹。故董仲舒在《士不遇赋》中曰:“心

汉代辞赋

汉代辞赋 一、赋的定义:(辞更接近于诗) 1、“不歌而诵谓之赋。”(《汉书·艺文志》),引于《礼记》,强 调赋的音律,供朗读。 2、“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 强调赋的特色(铺)与功能(体物写志),即其艺术风格。 3、“赋者,古诗之流也。”(班固),初为不入乐的诗。 二、辞与赋的联系与区别: 1、汉代开始,辞赋连称。辞的特征:描摹物状,抒情写志。 代表作:《离骚》,故又称“骚体”;不入乐,不可歌,只可 诵,故又谓之赋,所以辞赋本一体二名。 2、散体赋取代骚体赋的地位: (1)辞主抒情,散体赋以体物为主。 (2)辞句式为骚体,而散体赋韵散结合。 (3)辞:依诗取义,引类譬喻,发愤以抒情。 赋:直陈其事,多侈丽宏衍,铺张扬厉。 (4)辞:婉转曲折,兼长风雅;散体赋雕饰浮词,堆垛 名物。 总之:赋可以概括辞,而辞只是赋的一种。只有骚体赋可称为辞。 三、汉辞赋的三种基本形式(从体裁上): 1、诗体赋:以四言为主,隔句用韵,篇幅短小(比诗长)

代表作:杨雄《逐贫赋》、《酒赋》 2、骚体赋:形式与楚辞相同,句中、句末有语气词,铺陈 更多,散文化 3、散体赋,亦文赋:韵散结合,多采用对答体,辞藻华美, 篇幅宏大。 四、汉赋的判断标准: 1、有韵(四大韵:诗词曲赋) 2、有铺陈(最显著) 3、辞藻华美,盛世的恢弘大气 五、文赋的特点及分类: 1、特点: (1)框架上:有叙事的框架,以散文形式,不押韵,一 般在序引部分 (2)描写上:押韵,一般在铺的部分 2、分类: (1)旧文赋:即早期文赋 (2)汉大赋:汉赋的一种,以表现皇家生活、建筑为主, 内容上体现大汉气象,特点是:大、韵、丽、铺 A、规模宏大,篇幅长 B、韵散结合 C、辞藻华美,堆垛辞藻 D、铺陈

第一章 汉代辞赋

第一章汉代辞赋 ?重点提示: ?这一章主要掌握汉赋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和作家作品情况,特别是要了解贾谊、枚乘辞赋的特点以及司马相如为代表的汉大赋的特点,还有张衡在赋史上的地位、作用。 ?重点把握: ?[1]、比较贾谊、枚乘赋作的特点,把握汉初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 ?[2]、掌握汉大赋的主要特点。 汉赋: 一、赋的起源: 关于赋的起源,论者观点纷纭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源说和多元说两大体系。 古人论赋,多持一元说,主要有四种观点: [1]、谓赋源于诗。最早持这种观点的是班固。他在《两都赋序》中说:“赋者,古诗之流也”。 ?[2]、谓赋源于诗、骚。《文心雕龙.诠赋》:“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3]、谓赋源于诸子杂文及纵横家。 ?章学诚《校雠通义.汉志诗赋》:“古之赋家者流,原本《诗》、《骚》,出入战国诸子。假设问对,《庄》、《列》寓言之遗也;恢廓声势,苏、张纵横之体也;排比谐隐,韩非《储说》之属也;征材聚事,《吕览》类辑之义也。” ?[4]、谓赋源于“不歌而诵”的赋诗传统。《汉书.艺文志》:“传曰:…不歌而颂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言感物造端,材知深美,可以图事,故可以为列大夫也。” ?多元论者认为,赋是多种文体、整个文化综合影响的结果。(龚克昌《汉赋探源》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宋玉和荀况对赋体形成的贡献 ?具体说来,赋作为一种诗体是由宋玉和荀况首创的。 ?宋玉:1在内容上,由楚辞的侧重抒情转向侧重咏物叙事,并用微辞讽喻 ?2对事物的叙述描写比《楚辞》更为夸张,更为细腻,词藻更为华美丰富 ?3、采用设问,韵文与散文兼行和带楚声“兮”的语句。 ?诗的成分减少而散文的成分增多。宋玉在屈原楚辞基础上变化出的赋体,为汉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荀子:在中国赋史上,因其写作《赋》篇而对赋的形成做出重大贡献。 ?《礼》《知》《云》《蚕》《箴》用隐语铺写五种事物。还属于萌芽状态,都缺乏文采。 ?二、赋的分类: ? ?[1]、骚体赋:是一种以抒情为主,体制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的赋,这类作品一般称称为“辞”、“骚”或。如贾谊的《吊屈原赋》等。 ?[2]、大赋:是一种以状物为主,铺排摹绘、夸饰文采的赋作。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 ?[3]、抒情小赋:是一种内容上侧重于咏物和抒情,篇幅短小,文辞清丽的赋作。如扬雄《酒赋》,张衡《归田赋》。 ?三、汉赋的发展流变: ? ?第一时期自汉高祖初年至武帝初年 ?主要是继承《楚辞》的传统,内容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感慨之作。这时较有成就和代表性的作家是贾谊,此外还有淮南小山和枚乘等人。 第二时期西汉武帝初年至东汉中叶 ?盛行鸿篇巨制的大赋。在思想内容方面的普遍特点是歌颂夸耀于前,又讽谕劝戒于后,而这两者统一在一篇作品中,因而造成了这些汉代大赋思想内容的复杂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