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指导书(含答案).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指导书(含答案).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指导书(含答案).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指导书(含答案).

实验一熟悉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

1、实验目的

熟悉UP-TECHPXA270-S的开发环境。学会WINDOWS环境与嵌入式Linu环境共享资源的基本方法。

2、实验内容

学习UP-TECHPXA270-S系统的使用、XP和虚拟机之间传送文件方法以及UP-TECHPXA270-S和虚拟机之间共享目录的建立方法。

3、预备知识

了解UP-TECHPXA270-S的基本结构和配置,Linux基本知识。

4、实验设备

硬件:UP-TECHPXA270-S开发板、PC机(内存500M以上)。

软件:PC机操作系统RADHAND LINUX 9+MIMICOM+RAM LINUX操作系统

5、实验步骤

(1)、在虚拟机下练习Linux常用命令。(注意以下操作只能在[root@BC root]#,也就是root文件夹下运行,不然会导致系统不能启动)

a. 学习命令通过“man ***”和“*** --help”得到的命令使用方法。

b.学习并掌握如下命令:

ls,cd ,pwd,cat,more,less,mkdir, rmdir ,rm,mv,cp,tar,ifconfig

(2)、XP与虚拟机之间传送文件(Samba服务器建立、网络设置、文件传送);(3)、了解系统资源和连线;

(4)、开发板与虚拟机之间共享目录建立(设置NFS、开发板IP设置、目录挂载),挂载文件;

(5)vi(vim)的使用

(6)输入qt,启动桌面,按CTRL+C退出

6、实验报告要求

(1)、XP和虚拟机之间传送文件步骤;

虚拟机共享XP文件:

选择虚拟机设置,设置要共享的文件

启动Linux

进入/mnt/hgfs即可看到共享文件夹

服务器设置——samba服务器(设置需要共享的目录)

XP共享虚拟机文件:

服务器设置——samba服务器(设置需要共享的目录)

确保网络的PING通(即在同一局域网):

1.虚拟机的19

2.168.1.234(RH9)

2.XP的为192.168.1.125

3.在XP 下点击开始-》运行(\\192.168.1.234)

4.用户名bc密码123456

以上实现了Linux虚拟机(RH9)和XP的文件的共享

(2)、开发板与虚拟机之间建立共享目录以及文件挂载步骤;

1.服务器设置——nfs服务器(设置需要共享的目录)

2.设置开发板的ip地址:ifconfig eth0 192.168.1.5

3.在实验箱终端里输入mount -t nfs -o nolock 192.168.1.

234:/up-techpxa270/exp /mnt/nfs

4./mnt/nfs即为共享目录

(3)、请画出虚拟机、PC机和ARM实验箱之间的硬件连接图;

(4)、在Linux中怎样配置网络;

系统设置->网络,在新的选项卡中

(5)、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过程。

第一个实验相对简单些就是熟悉实验环境,然后练习了文件挂载,学会了开发板和虚拟机之间传送文件的方法。挂载时我觉得难点是容易忽略IP的配置,若两者IP不在同一局域网,则挂载不成功。最后是练习VI编辑器的使用,VI 编辑器在上学期学过,这次只是重新熟悉下。

实验二嵌入式LINUX系统的编程

1、实验目的

熟悉UP-TECHPXA270-S下Linux的开发环境,了解GNU/make工具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makefile管理项目,学会编写一个Makefile文件。熟悉arm-linux-gcc交叉编译的使用,了解嵌入式开发的基本过程。

2、实验内容

新建一个目录,编写几个源文件,使用makefile 管理项目。学习在linux 下的编程和编译过程,以及UP-TECHPXA270-S 开发板开发环境的设置。下载已经编译好的文件到UP-TECHPXA270-S 开发板中运行。

3、预备知识

C 语言的基础知识、程序调试的基础知识和方法,LINUX 的基本操作。

4、实验设备及工具(包括软件调试工具)

硬件:UP-TECHPXA270-S 嵌入式开发板、PC 机Pentumn500 以上, 硬盘10G 以上。

软件:PC 机操作系统REDHAT LINUX 9.0 +MINICOM + ARM-LINUX 开发环境

5、实验步骤

(1)、建立工作目录

(2)、编写程序源代码

(3)、编写makefile 文件

(4)、编译应用程序

(5)、下载调试

(6)、写一个简单的工程,并输出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利用Makefile管理工程,并写出Makefile文件,进行调试。

6、实验报告要求

(1)、写清每步实验步骤的具体操作内容。

1.建立工作目录:

先挂载:服务器设置——nfs服务器(设置需要共享的目录)

设置开发板的ip地址:ifconfig eth0 192.168.1.5

在实验箱终端里输入

mount -t nfs -o nolock 192.168.1. 234:/up-techpxa270/exp /mnt/nfs /mnt/nfs即为共享目录

在/mnt/nfs下建立自己的目录:mkdir cz

2.编写程序源代码

使用VI编辑器在工作目录写入源代码

3.编写makefile 文件

使用 vi makefile命令来编写makefile文件

4.编译应用程序

使用编译命令:make –f makefile 来编译程序

5.下载调试

在宿主PC上启动NFS服务并设置共享目录。就可进行两者通信了。

6.写一个简单的工程,并输出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利用Makefile管理工程,并写出Makefile文件,进行调试。

(2)、简述Makefile文件的规则。

Makefile文件 Makefile 一个工程中的源文件不计数,其按类型、功能、模块分别放在若干个目录中,makefile定义了一系列的规则来指定,哪些文件需要先编译,哪些文件需要后编译,哪些文件需要重新编译,甚至于进行更复杂的功能操作,因为 makefile就像一个Shell脚本一样,其中也可以执行操作系统的命令。

makefile是一个make的规则描述脚本文件,包括四种类型行:目标行、命令行、宏定义行和make伪指令行(如“include”)。makefile文件中注释以“#”开头。当一行写不下时,可以用续行符“\”转入下一行。

(3)、简述调试情况。

先是*.h和*.c文件的编写,最后是makefile文件编写。写好makefile文件amake 后,用命令:make –f amake进行编译,但是一直提示一个错误,说是amake 文件第6行出错,然后使用vi amake命令进行amake文件修改,但还是出错,花了半个多小时都没成功,后来重新编写amake文件才得以编译成功。我猜测是第一次写amake文件时,加入了不能识别的字符。

实验三串行端口程序设计

1、实验目的

了解在Linux 环境下串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掌握终端的主要属性及设置方法;熟悉终端IO 函数的使用;完成串口的收发处理。

2、实验内容

读懂程序源代码,学习终端IO 函数tcgetattr(), tcsetattr(),tcflush()的使用方法,学习将多线程编程应用到串口的接收和发送程序设计中。

3、预备知识

有 C 语言基础;掌握 Makefile 的编写和使用;掌握 Linux 下的程序编译与交叉编译过程

4、实验设备及工具

硬件:UP-TECHPXA270-S 嵌入式开发板、PC 机Pentumn500 以上, 硬盘10G 以上。软件:PC 机操作系统REDHAT LINUX 9.0 +MINICOM + ARM-LINUX 开发环境

5、实验步骤

(1)、将E盘下的03_tty复制到D:\PXA270\Share下;将虚拟机的共享打开;

(2)、主机A的虚拟机添加串口,主机A的COM1与实验箱ttyS1相连,实验箱ttyS0与另一台PC机B相连;

(3)、将每台虚拟机linux的/up-techpxa270/exp/basic/03_tty删除,将两台主机的D:\PXA270\Share\03_tty复制到虚拟机linux下的/up-techpxa270/exp/basic下;

(4)、进入/up-techpxa270/exp/basic/03_tty 目录,使用vi 编辑器或其他编辑器阅读理解serial_rcv和serial_send的源代码。

(5)、分别编译serial_rcv和serial_send下的源文件生成可执行文件。

(6)、自主选择作为发送端或接收端,并修改相应的代码。

(7)、挂载PC机B的/up-techpxa270/exp到开发板的/mnt/nfs。

(8)、在开发板和PC机Alinux下运行可执行程序,一个发送数据,一个接收数据。

(9)、修改程序,使发送端发送一个特定字符给接收端,且发送端回显一个字符或一句话。

6、实验报告要求

(1)、写清每步实验步骤的具体操作内容。

1.将E盘下的03_tty复制到D:\PXA270\Share下;将虚拟机的共享打开:打开虚拟机,选择red hat 的设置,在“选项”的选项卡下打开虚拟机共享

2.主机A的虚拟机添加串口,主机A的COM1与实验箱ttyS1相连,实验箱ttyS0与另一台PC机B相连;

3.将每台虚拟机linux的/up-techpxa270/exp/basic/03_tty删除,分

别将两台主机的D:\PXA270\Share\03_tty复制到虚拟机linux下的/up-techpxa270/exp/basic下;

4.进入/up-techpxa270/exp/basic/03_tty 目录,使用vi 编辑器或其他编辑器阅读理解serial_rcv和serial_send的源代码。

5.分别编译serial_rcv和serial_send下的源文件生成可执行文件。使用make 命令在linux平台编译

6.自主选择作为发送端或接收端,并修改相应的代码。

7.挂载PC机B的/up-techpxa270/exp到开发板的/mnt/nfs。

服务器设置——nfs服务器(设置需要共享的目录),设置开发板的ip地址:ifconfig eth0 192.168.1.5,在实验箱终端里输入mount -t nfs -o nolock 192.168.1. 234:/up-techpxa270/exp /mnt/nfs ,/mnt/nfs即为共享目录

8.在开发板和PC机Alinux下运行可执行程序,一个发送数据,一个接收数据。

运行程序:./serial

9.修改程序,使发送端发送一个特定字符给接收端,且发送端回显一个字符或一句话。

while(1)

{

*serial_buf = getchar();

if(getchar()==’a’){

printf(“hello world!\n”);}

write(serial_fd, serial_buf, 1);

}

(2)、232串行通讯的数据格式是什么?

(3)、串行通讯最少需要几根线,分别如何连接?

最少需要3根线,分别是RXD(接收数据)、TXD(发送数据)、GND(信号地)。AB的地线相连,A的RXD接B的TXD,B的RXD接A的TXD。

(4)、分析Makefile文件。

CROSS=arm-linux- //交叉编译

CC=$(CROSS)gcc //GCC交叉编译器

CPP=$(CROSS)g++ //G++交叉编译

INSTALL=install

BIN=/usr/local/bin

WARNINGS = -Os -Wall -Wstrict-prototypes -Wmissing-prototypes -Wshadow

-Wpointer-arith -Wcast-qual -Winline -I.

CFLAGS= -O2 $(WARNINGS)

MATH_LIB=-lm

LIBS= $(MATH_LIB) –lpthread //引用库文件

OBJ= serial.o main.o

TARGET=serial //目标文件

all: $(TARGET) $(OBJ)

//下面一层层开始编译

# Applications:

serial: $(OBJ)

$(CC) $(CFLAGS) -o $(TARGET) $(OBJ) $(LIBS)

main.o: main.c

$(CC) $(CFLAGS) -c -o $@ $<

serial.o: serial.c serial.h

$(CC) $(CFLAGS) -c -o $@ $<

//清除中间文件

clean:

@echo "Cleaning up directory."

rm -f *.a *.o $(TARGET)

(5)、简述调试情况。

接收端开始不能运行,发现是Makefile错误。去掉#CROSS=arm-linux-之前的#即可编译。运行时,发送端输入一个字符并按下回车键,接收端可以显示出这个字符。然后是修改程序,使发送端发送一个特定字符给接收端,且发送端回显一个字符或一句话。发送端可以回显,但是接收端会多出一个字符,我猜测是由于缓冲区没有清除的原因。

实验四多线程应用程序设计

1、实验目的

了解多线程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学习pthread库函数的使用。

2、实验内容

读懂pthread.c的源代码,熟悉几个重要的PTHREAD库函数的使用。掌握共享锁和信号量的使用方法。

3、预备知识

熟练使用C语言,掌握在Linux下常用编辑器的使用,掌握Makefile的编写和使用,掌握Linux下的程序编译与交叉编译过程。

4、实验设备及工具

硬件:UP-TECHPXA270-S 嵌入式实验仪,PC 机pentumn500 以上, 硬盘10G 以上软件:PC 机操作系统REDHAT LINUX 9.0 +MINICOM + AMRLINUX 开发环境

5、实验步骤

(1)进入exp/basic/02_pthread目录,使用vi编辑器或其他编辑器阅读理解源代码;

(2)运行make产生pthread可执行文件;

(3)切换到minicom终端窗口,使用NFS mount开发主机的/up-techpxa270到/mnt 目录;

(4)进入/mnt/exp/basic/02_pthread目录,运行./pthread,观察运行结果的正确性,若显示结果太快,可以用以下命令输出显示结果到pthread.txt文

件./pthread >pthread.txt,然后再用cat pthread.txt查看文件内容,结合程序分析结果;

(5)加入一个新的线程用于处理键盘输入,并在按特定字符时终止所有线程。

6、实验报告要求

(1)写清每步实验步骤及具体操作内容;

1.进入exp/basic/02_pthread目录,使用VI命令即可打开源代码进行阅读

2.运行make产生pthread可执行文件

3.挂载:服务器设置——nfs服务器(设置需要共享的目录),设置开发板的ip地址:ifconfig eth0 192.168.1.5,在实验箱终端里输入mount -t nfs -o nolock 192.168.1. 234:/up-techpxa270/exp /mnt/nfs ,/mnt/nfs即为共享目录

4.进入/mnt/exp/basic/02_pthread目录,运行./pthread,观察运行结果的正确性,若显示结果太快,可以用以下命令输出显示结果到pthread.txt文件./pthread >pthread.txt,然后再用cat pthread.txt查看文件内容,结合程序分析结果;

最后的结果:

put-->998

put-->999

producer stopped!

993-->get

994-->get

995-->get

996-->get

997-->get

998-->get

999-->get

consumer stopped!

5.加入一个新的线程用于处理键盘输入,并在按特定字符时终止所有线程。void listener(void *data)

{

if(getch()=’q’){

pthread_cancel(id1);

pthread_cancel(id2);}

pthread_exit(0);

}

(2)写出程序pthread.c的分析;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pthread.h"

#define BUFFER_SIZE 16

/* 设置一个整数的圆形缓冲区*/

struct prodcons {

int buffer[BUFFER_SIZE]; /* 缓冲区数组*/

pthread_mutex_t lock; /* 互斥锁*/

int readpos, writepos; /* 读写的位置*/

pthread_cond_t notempty; /* 缓冲区非空信号pthread_cond_t notfull; /*缓冲区非满信号*/

};

/*--------------------------------------------------------*/

/*初始化缓冲区*/

void init(struct prodcons * b)

{

pthread_mutex_init(&b->lock, NULL); /*初始化后处于解锁状态*/

pthread_cond_init(&b->notempty, NULL); /*指针为空时默认状态*/ pthread_cond_init(&b->notfull, NULL);

b->readpos = 0;

b->writepos = 0;

}

/*--------------------------------------------------------*/

/* 向缓冲区中写入一个整数*/

void put(struct prodcons * b, int data)

{

pthread_mutex_lock(&b->lock);

/*等待缓冲区非满*/

while ((b->writepos + 1) % BUFFER_SIZE == b->printf("wait for not full\n");

pthread_cond_wait(&b->notfull, &b->lock);

}

/*写数据并且指针前移*/

b->buffer[b->writepos] = data;

b->writepos++;

if (b->writepos >= BUFFER_SIZE) b->writepos = /*设置缓冲区非空信号*/ pthread_cond_signal(&b->notempty);

pthread_mutex_unlock(&b->lock);

}

/*--------------------------------------------------------*/

/*从缓冲区中读出一个整数*/

int get(struct prodcons * b)

{

int data;

pthread_mutex_lock(&b->lock);

/* 等待缓冲区非空*/

while (b->writepos == b->readpos) {

printf("wait for not empty\n");

pthread_cond_wait(&b->notempty, &b->lock);

}

/* 读数据并且指针前移*/

data = b->buffer[b->readpos];

b->readpos++;

if (b->readpos >= BUFFER_SIZE) b->readpos = 0;

/* 设置缓冲区非满信号*/

pthread_cond_signal(&b->notfull);

pthread_mutex_unlock(&b->lock);

return data;

}

/*--------------------------------------------------------*/

#define OVER (-1)

struct prodcons buffer;

/*--------------------------------------------------------*/

void * producer(void * data) /*生产者进程函数*/

{

int n;

for (n = 0; n < 1000; n++) {

printf(" put-->%d\n", n);

put(&buffer, n);

}

put(&buffer, OVER);

printf("producer stopped!\n");

return NULL;

}

/*--------------------------------------------------------*/ void * consumer(void * data) /*消费者进程函数*/

{

int d;

while (1) {

d = get(&buffer);

if (d == OVER ) break;

printf(" %d-->get\n", d);

}

printf("consumer stopped!\n");

return NULL;

}

/*--------------------------------------------------------*/ int main(void)

{

pthread_t th_a, th_b;

void * retval; /*存储被等待线程的返回值*/

init(&buffer);

pthread_create(&th_a, NULL, producer, 0);

pthread_create(&th_b, NULL, consumer, 0);

/* 等待生产者和消费者结束*/

pthread_join(th_a, &retval);

pthread_join(th_b, &retval);

return 0;

}

(3) 写出修改后的代码并加以说明;

void listener(void *data)

{

if(getch()=’q’){

pthread_cancel(id1);

pthread_cancel(id2);}

pthread_exit(0);

}

在main函数中:

int main(void)

{

pthread_t th_a, th_b,th_a;

void * retval;

init(&buffer);

pthread_create(&th_a, NULL, producer, 0);

pthread_create(&th_b, NULL, consumer, 0);

pthread_create(&th_c, NULL, listener, 0);

/* 等待生产者和消费者结束*/

pthread_join(th_a, &retval);

pthread_join(th_b, &retval);

pthread_join(th_c, &retval);

return 0;

}

(4)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过程?

实验时先是看懂代码,其中有很多函数都没见过,更没用过,先是网上查资料,看API文档,逐一的看懂函数。然后是整体思路的理解,消费者怎么工作,生产者怎么工作,他们是怎么互斥的。然后是改正代码实现:加入一个新的线程用于处理键盘输入,并在按“q“时终止所有线程。开始为了接收按键用了但是linux下没有这个库函数,问了其他同学,才发现自己将问题想复杂了,直接用getch()即可,然后经过调试就完成了实验任务。

实验五内核驱动设计入门-模块方式驱动实验

1、实验目的

学习在LINUX 下进行驱动设计的原理;掌握使用模块方式进行驱动开发调试的过程。

2、实验内容

在PC 机上编写简单的虚拟硬件驱动程序并进行调试,实验驱动的各个接口函数的实现,分析并理解驱动与应用程序的交互过程。

3、预备知识

有 C 语言基础;

掌握 Makefile 的编写和使用;

掌握 Linux 下的程序编译与交叉编译过程。

有驱动开发的基本知识。

4、实验设备及工具

硬件:PC 机pentumn500 以上, 硬盘40G 以上,内存大于128M。

软件:PC 机操作系统REDHAT LINUX 9.0 +MINICOM + AMRLINUX 开发环境

5、实验步骤

(1) 认真阅读实验原理,理解驱动的体系结构

(2) 熟悉程序源代码及Makefile

(/up-techpxa270/exp/drivers/01_moddriver)

(3) 编译程序

(4) 程序挂载

(5) 驱动调试插入模块insmod hello.ko

(6) 删除模块 rmmod hello.ko

(7) 分析demo.c

我们可以直接使用cat /dev/demo 调用驱动的read 函数,测试读过程。

6、实验报告要求

(1)、写清每步实验步骤的具体操作内容。

1.认真阅读实验原理,理解驱动的体系结构

2.进入/up-techpxa270/exp/drivers/01_moddriver目录,使用vi命令打开源代码和Makefile

3.使用make命令编译程序

4. 程序挂载:

服务器设置——nfs服务器(设置需要共享的目录),设置开发板的ip地址:ifconfig eth0 192.168.1.5,在实验箱终端里输入mount -t nfs -o nolock 192.168.1. 234:/up-techpxa270/exp /mnt/nfs ,/mnt/nfs即为共享目录

5.插入模块:命令insmod hello.ko

6.删除模块:命令rmmod hello.ko

7.分析demo.c:使用vi打开demo.c文件,并对照实验指导书分析各个函数的功能。

(2)、模块与应用程序的区别?

1.应用程序是从头到尾执行单个任务;模块却只是预先注册自己以便服务于将来的某个请求,其中,函数init_module(模块的入口)的任务是为以后调用模块函数预先做准备,函数cleanup_module(模块的第二入口)是在模块卸载时调用。

2.应用程序可以调用它未定义的函数,因为在连接过程能够解析外部引用从而使用适当的函数库;模块仅仅被连接到内核,因此它仅能调用有内核导出的函数(如printk),而没有任何可连接的库。

3.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的段错误是无害的,并且总是可以使用调试器跟踪到源代码中的问题所在;内核模块的一个错误即使不对整个系统是致命的,也至少会对当前进程造成致命错误。

4.应用程序运行于用户空间,处理器禁止其对硬件的直接访问以及对内存的未授权访问;内核模块运行于内核空间,可以进行所有操作。

5.应用程序一般不必担心发生其他情况而改变它的运行环境;内核模块编程则必须考虑并发问题的处理。

(3)、编译、调试情况。

编译后,插入模块:insmod hello.ko,可在开发板上显示 hello world!

删除模块:rmmod hello.ko,删除模版时也会显示一句话。

实验六 Qt/E应用程序设计

1、实验目的

1. 了解在Linux下安装Qt以及Qt/Embedded的基本步骤;

2. 学会在嵌入式设备上Qt/E平台下使用Virtual framebuffer显示程序结果;

2、实验内容

1. 在Linux下编译和使用Qt/E平台;

2. 在Qt/E平台下编译和运行一个程序使用Virtual framebuffer显示运行结果;并且运行结果可以在实验箱上显示。

3、预备知识

1. 熟悉使用C++语言程序设计;

2. 掌握Linux下常用编辑器的使用;

3. 掌握Linux下程序编译;

4. 熟悉Qt程序设计;

4、实验室设备和工具

硬件:PC机Pentumn500以上, 硬盘10G以上。

软件:PC机操作系统REDHAT LINUX 9.0 +MINICOM + ARM-LINUX开发环境

5、实验步骤

(1)解压安装包并设置环境变量

(2)编译Qt/Embedded

(3)查看运行结果

(4)在开发板上看运行结果

6、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具体实验流程及操作内容

1. 解压安装包并设置环境变量

安装Tmake

cd ~/pxa270Qt

tar –xzf tmake-1.13.tar.gz

export TMAKEDIR=$PWD/tmake-1.13

安装Qt 2.3.2

cd ~/pxa270Qt

tar –xzf qt-x11-2.3.2.tar.gz

export QT2DIR=$PWD/qt-2.3.2

安装Qt/Embedded

cd ~/pxa270Qt

tar –xzf qt-embedded-2.3.10-free.tar.export QTEDIR=$PWD/qt-2.3.10

2. 编译Qt/Embedded

Build Qt2.3.2

cd $QT2DIR

export TMAKEPATH=$TMAKEDIR/lib/linux-g++

export QTDIR=$QT2DIR

export PATH=$QTDIR/bin:$PATH

export LD_LIBRARY_PATH=$QTDIR/lib:$LD_LIBRARY_PATH

./configure -no-xft

make

mkdir $QTEDIR/bin

cp bin/uic $QTEDIR/bin/

Build Qvfb

export TMAKEPATH=$TMAKEDIR/lib/linux-g++

export QTDIR=$QT2DIR

export PATH=$QTDIR/bin:$PATH:$TMAKEDIR/bin

export LD_LIBRARY_PATH=$QTDIR/lib:$LD_LIBRARY_PATH

cd $QTEDIR/tools/qvfb

tmake -o Makefile qvfb.pro

make

mv qvfb $QTEDIR/bin/

Build Qt/Embedded

cd $QTEDIR

export TMAKEPATH=$TMAKEDIR/lib/qws/linux-x86-g++

export QTDIR=$QTEDIR

export PATH=$QTDIR/bin:$PATH

export LD_LIBRARY_PATH=$QTDIR/lib:$LD_LIBRARY_PATH

./configure -no-xft -qvfb -depths 4,8,16,32

make

3.查看运行结果

在Virtual framebuffer 上运行:

export QTDIR=$QTEDIR

export PATH=$QTEDIR/bin:$PATH

export LD_LIBRARY_PATH=$QTEDIR/lib:$QT2DIR/lib:$LD_LIBRARY_PATH

cd $QTEDIR/examples/launcher

qvfb -width 640 -height 480 &

sleep 10

./launcher –qws

4.在开发板上看运行结果

(2)、简述调试情况

按着实验指导书一步步来,若操作错误则从头开始。

在/root/pxa270Qt/qt-2.3.10/examples下建立一个新目录,在其下编辑hello.cpp源文件,注意将源程序中argv后面”[]”去掉。

生成工程文件(.pro)。

生成Makefile文件。

输入make,生成可执行文件hello。

输入./hello –qws在Virtual framebuffer上显示效果。

(3)、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过程。

解压安装包并设置环境变量、编译Qt/Embedded的过程中错一个地方就不会有结果,所以这两个步骤要特别仔细认真。在Linux编译的过程中,不要去停止它,强行停止会发生错误。运行时,系统提示不支持32位颜色,可以在设置中更改。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篇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格式 课程设计报告 (20XX--20XX年度第一学期) 名称:题目:院系: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周数: 成绩:日期:《软件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计算机系软件设计与实践教学组 20XX年1月14 日 《软件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网络爬虫的架构和工作原理,实现网络爬虫的基本框架;2.开发平台采用JDK1.60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 二、主要内容 1.了解网络爬虫的构架,熟悉网页抓取的整个流程。

2.学习宽度优先和深度优先算法,实现宽度crawler应用程序的编写、调试和运行。 3.学习主题爬行及内容分析技术。 4.实现网络爬虫的基本框架。 三、进度计划 四、设计成果要求 1.要求按时按量完成所规定的实验内容; 2.界面设计要求友好、灵活、易操作、通用性强、具有实用性; 3.基本掌握所采用的开发平台。五、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验收+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于兴隆指导教师:王蓝婧20XX年1月2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目的: 1.1掌握crawler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1.2了解爬虫架构; 1.3熟悉网页抓取的整个流程及操作步骤; 1.4掌握宽度优先,深度优先算法,并实现宽度crawler 应用程序的编写、调试和运行;1.5掌握主题爬行及内容分析技术;1.6实现一个最基础的主题爬虫的过程;1.7理解pageRank算法,并编程验证;二、设计正文 网络爬虫研究与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网络爬虫研究的逐步展开,讨论了爬虫的相关概念与技术,并通过实验设计了简单的基于宽度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2006级用汇总

矿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学号: 班级: 姓名: 安徽理工大学 能源与安全学院采矿工程实验室

实验一常用矿山压力仪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一部分观测岩层移动的部分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 一、结构简介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是监测巷道在掘进和受采动影响的整个服务期间,围岩内部变形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种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包括孔内固定装置、孔中连接钢丝绳、孔口测读装置组成。每套位移计内有5~6个测点。其结构及其安装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两帮及顶板各钻出φ32的钻孔。 2.将带有连接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由远及近分别用安装圆管将其推至所要求的深度。(每个钻孔布置5~6个测点,分别为;6m、5m、4m、3m、2m、lm或12m、10m、8m、6m、4m、2m)。 3.将孔口测读装置,用水泥药圈或木条固定在孔口。 4。拉紧每个测点的钢丝绳,将孔口测读装置上的测尺推至l00mm左右的位置后,由螺丝将钢丝绳与测尺固定在一起。 三、测试方法 安装后先读出每个测点的初读数,以后每次读得的数值与初读数之差,即为测点的位移值。当读数将到零刻度时,松开螺丝,使测尺再回到l00mm左右的位置,重新读出初读数。 ☆顶板离层指示仪 一、结构简介: 顶板离层指示仪是监测顶板锚杆范围内及锚固范围外离层值大小的一种监测仪器,在顶板钻孔中布置两个测点,一个在围岩深部稳定处,一个在锚杆端部围岩中。离层值就是围岩中两测点之间以及锚杆端部围岩与巷道顶板表面间的相对位移值。顶板离层指示仪由孔内固定装置、测量钢丝绳及孔口显示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顶板钻出φ32的钻孔,孔深由要求而定。 2.将带有长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用安装杆推到所要求的位置;抽出安装杆后再将带有短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推到所要求的位置。 3.将孔口显示装置用木条固定在孔口(在显示装置与钻孔间要留有钢丝绳运动的间隙)。 4.将钢丝绳拉紧后,用螺丝将其分别与孔口显示装置中的圆管相连接,且使其显示读数超过零刻度线。 三、测读方法: 孔口测读装置上所显示的颜色,反映出顶板离层的范围及所处状态,显示数值表示顶板的离层量。☆DY—82型顶板动态仪 一、用途 DY-82型顶板动态仪是一种机械式高灵敏位移计。用于监测顶底板移近量、移近速度,进行采场“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预报,探测超前支撑压力高 峰位置,监测顶板活动及其它相对位移的测量。 二、技术特征 (1)灵敏度(mm) 0.01 (2)精度(%) 粗读±1,微读±2.5 (3)量程(mm) 0~200 (4)使用高度(mm) 1000~3000 三、原理、结构 其结构和安装见图。仪器的核心部件是齿条6、指针8 以及与指针相连的齿轮、微读数刻线盘9、齿条下端带有读 数横刻线的游标和粗读数刻度管11。 当动态仪安装在顶底板之间时,依靠压力弹簧7产生的 弹力而站立。安好后记下读数(初读数)并由手表读出时间。 粗读数由游标10的横刻线在刻度管11上的位置读出,每小 格2毫米,每大格(标有“1”、“22'’等)为10毫米,微读数 由指针8在刻线盘9的位置读出,每小格为0.01毫米(共200 小格,对应2毫米)。粗读数加微读数即为此时刻的读数。当 顶底板移近时,通过压杆3压缩压力弹簧7,推动齿条6下 移,带动齿轮,齿轮带动指针8顺时针方向旋转,顶底板每 移近0.01毫米,指针转过1小格;同时齿条下端游标随齿条 下移,读数增大。后次读数减去前次读数,即为这段时间内的顶底板移近量。除以经过的时间,即得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 计实验报告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总结报告 题目:单片机电子时钟(带秒表)的设计 设计人员:张保江江润洲 学号: 班级:自动化1211 指导老师:阮海容 目录 1.题目与主要功能要求 (2) 2.整体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3) 3.各硬件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分析及原理说明 (3) 4.软件流程图和流程说明 (4) 5.总结设计及调试的体会 (10) 附录 1.图一:系统电路原理图 (11) 2.图二:系统电路 PCB (12) 3.表一:元器件清单 (13) 4.时钟程序源码 (14)

题目:单片机电子时钟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在于让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我们综合运用电子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性问题的能力。让我们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软件编程、排错调试、焊接技术、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为今后能够独立完成某些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设计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利用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综合应用单片机定时器、中断、数码显示、键盘输入等知识,设计一款单片机和简单外设控制的电子时钟。 主要功能要求 最基本要求 1)使用MCS-51单片机设计一个时钟。要求具有6位LED显示、3个按键输入。 2)完成硬件实物制作或使用Pruteus仿真(注意位驱动应能提供足够的电流)。 3)6位LED数码管从左到右分别显示时、分、秒(各占用2位),采用24小时标准计时制。开始计时时为000000,到235959后又变成000000。 4)使用3个键分别作为小时、分、秒的调校键。每按一次键,对应的显示值便加1。分、秒加到59后再按键即变为00;小时加到23后再按键即变为00。在调校时均不向上一单位进位 (例如分加到59后变为00,但小时不发生改变)。 5) 软件设计必须使用MCS-51片内定时器,采用定时中断结构,不得使用软件延时法,也不得使用其他时钟芯片。 6)设计八段数码管显示电路并编写驱动程序,输入并调试拆字程序和数码显示程序。7)掌握硬件和软件联合调试的方法。 8)完成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和制作。 9)完成系统程序的设计。 10)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调试和制作。

软件质量与测试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软件质量与测试》课程设计 软件工程专业07级3班 姓名:曹洪 学号全称:0101 时间:2010年11月12日

《软件质量与测试》课程设计 1、实验目的 掌握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 掌握软件缺陷报告的设计 掌握软件缺陷修正报告的设计 2、实验过程 程序preday的基本功能:输入有效的年、月、日,按[计算]按钮,画面输出显示前1天的年,月,日;能对日期非法输入的合理提示等。 程序代码的编写详见preday文件 黑盒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 2.2.1等价类划分法 程序的有效输入日期为1800年1月1日到2050年12月31日之间的有效日期。其中, 有效等价类为 1800年1月1日到2050年12月3日之间的日期,其中 年份为1800到2050之间的整数; 月份为1到12之间的整数; 当月份为1、3、5、7、8、10、12时,日为1到31之间的整数,当月份为4、6、9、11时,日为1到30之间的整数,当年份为闰年元份为2时,日为1到29之间的数值,否则为1到28之间的数值。 无效等价类: 1800年1月1日之前的日期; 2050年12月3日之后的日期; 1800年1月1日到2050年12月31日之间的日期,但是月份不为1到12之间的整数;或者当月份为1、3、5、7、8、10、12时,日不为1到31之间的整数,当月份为4、6、9、11时,日不为1到30之间的整数,当年份为闰年元份为2时,日为1到29之间的数值,否则为1到28之间的数值。 最简单的等价类划分直接以输入条件边界来划分,得到的等价类集合见下表,其中Y1-Y3,M1-M3,D1-D3分别是三个输入条件的相应的等价类的编号。 表1:preday问题的等价类划分 等价类年份月份日期 有效等价类 Y1:1800≤年份≤2500 M1:1≤月份≤12 D1:1≤日期≤31 无效等价类 Y2:年份<1800 M2:月份<1 D2:日期<1Y3年>205M3月>1D3日>3

vf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vf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经济管理学院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09年12 月28 日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当今,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知识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力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我们通过对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其能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简单实用的系统,它是学校进行学生管理的好帮手。 此软件功能齐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适合各种学校对繁杂的学生信息进行统筹管理,具有严格的系统使用权限管理,具有完善的管理功能,强大的查询功能。它可以融入学校的信息管理系统中,不仅方便了学生信息各方面的管理,同时也为教师的管理带来了极大地便利。 我们进行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上机实践操作,熟练掌握数据库的设 计、表单的设计、表单与数据库的连接、SQL语言的使用和了解它的功能:数据定 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以及简单VF程序的编写。基本实现学生信息的管理, 包括系统的登录、学生信息的录入、学生信息的浏览、学生信息的查询、学生信息的修改和学生信息的删除,并对Visual FoxPro6.0 的各种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为我们更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并在实践中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方便,使我们更容易融入当今社会,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 - 1 -

、系统功能设计 通过该系统可以基本实现学生信息的管理,包括系统的登录、学生信息的录 入、学生信息的浏览、学生信息的查询、学生信息的修改和学生信息的删除。系统 功能模块如下图所示。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主界面 登录 管理 学学学学学 生生生生生 信信信信信 息息息息息 录查浏修删 入询览改除 三、系统设计内容及步骤 3.1创建项目管理文件 1.启动foxpro 系统,建一个项目管理器,命名为“学生管理”。 哑 目f ■ 也 电 岂同左 矣 氏H. 0 存 JI 蛋誤曾

混凝土结构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学生用)

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实验指导书 及实验报告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周淼 编 班级::学 号: 理工大学 2018 年9 月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适筋梁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 2.验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理论和计算公式; 3.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实验方法及荷载、应变、挠度、裂缝宽度等数据的测试技术 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初步实验分析能力。 二、基本原理当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适中时,梁正截面受弯破坏过程表现为典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弹性阶段(I阶段):当荷载较小时,混凝土梁如同两种弹性材料组成的组合梁,梁截面的应力呈线性分布,卸载后几乎无残余变形。当梁受拉区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且最大的混凝土拉应变超过混凝土的极限受拉应变时,在纯弯段某一薄弱截面出现首条垂直裂缝。梁开裂标志着第一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cr称为开裂弯矩。第二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II阶段):梁开裂后,裂缝处混凝土退出工作,钢筋应力急增,且通过粘结力向未开裂的混凝土传递拉应力,使得梁中继续出现拉裂缝。压区混凝土中压应力也由线性分布转化为非线性分布。当受拉钢筋屈服时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y称为屈服弯矩。第三阶段——破坏阶段(III阶段):钢筋屈服后,在很小的荷载增量下,梁会产生很大的变形。裂缝的高度和宽度进一步发展,中和轴不断上移,压区混凝土应力分布曲线渐趋丰满。当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时,压区混凝土压碎,梁正截面受弯破坏。此时,梁承担的弯矩M u 称为极限弯矩。适筋梁的破坏始于纵筋屈服,终于混凝土压碎。整个过程要经历相当大的变形,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这种破坏称为适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三、试验装置

(完整word版)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设计题目:一 单位员工通讯录管理系统 一、题目要求 为某个单位建立一个员工通讯录管理系统,可以方便查询每一个员工的办公室电话、手机号、及电子邮箱。其功能包括通讯录链表的建立、员工通讯信息的查询、修改、插入与删除、以及整个通讯录表的输出。二、概要设计 本程序通过建立通讯录链表,对员工信息进行记录,并建立一个系统的联系。 三、主要代码及分析 这里面关于链表的主要的操作有插入,查询,删除。则这里只列出这几项的主代码。 1、通过建立通讯录结构体,对信息进行存储,建立链表,建立信息之间 的联系。 typedef struct { }DataType;结构体来存储通讯录中的基本信息 typedef struct node { DataType data; /*结点的数据域*/ struct node *next; /*结点的指针域*/ }ListNode,*LinkList; 2、信息插入操作,将信息查到链表的后面。 void ListInsert(LinkList list){ //信息插入 ListNode *w; w=list->next; while(w->next!=NULL) { w=w->next; } ListNode *u=new ListNode; u->next=NULL; cout<<"员工编号:";cin>>u->data.num; cout<<"员工姓名:";cin>>u->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8917760.html,; cout<<"手机号码:";cin>>u->data.call; cout<<"员工邮箱:";cin>>u->data.email; cout<<"办公室电话号码:";cin>>u->data.phone; w->next=u;w=w->next; }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编写毕守一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二OO九年五月

目录 实验一试样制备 实验二含水率试验 实验三密度试验 实验四液限和塑限试验 实验五颗粒分析试验 实验六固结试验 实验七直接剪切试验 实验八击实试验 土工试验复习题

实验一试样制备 一、概述 试样的制备是获得正确的试验成果的前提,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可比性,应具备一个统一的试样制备方法和程序。 试样的制备可分为原状土的试样制备和扰动土的试样制备。对于原状土的试样制备主要包括土样的开启、描述、切取等程序;而扰动土的制备程序则主要包括风干、碾散、过筛、分样和贮存等预备程序以及击实等制备程序,这些程序步骤的正确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因此,试样的制备是土工试验工作的首要质量要素。 二、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 (1)孔径0.5mm、2mm和5mm的细筛; (2)孔径0.075mm的洗筛; (3)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的台秤; (4)称量5000g、最小分度值1g和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的天平;

(5)不锈钢环刀(内径61.8mm、高20mm;内径79.8mm、高20mm或内径61.8mm、高40mm); (6)击样器:包括活塞、导筒和环刀; (7)其他: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器、喷水设备、凡士林等。 三、试样制备 (一)原状土试样的制备步骤 1、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筒取土样。 2、检查土样结构,若土样已扰动,则不应作为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3、根据试验要求确定环刀尺寸,并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然后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同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直至土样高出环刀,制样时不得扰动土样。 4、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平整环刀两端土样,然后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5、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 6、从切削的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供测定含水率以及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试验之用。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报告实验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名称:单容水箱液位过程控制 班级:2011级自动化过程控制方向 姓名: 学号:

目录 前言 一.过程控制概述 (2) 二.THJ-2型高级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3) 三.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5) (一)外部组成 (5) (二)输入模块ICP-7033和ICP-7024模块 (5) (三)其它模块和功能 (8) 四.调试过程 (9) (一)P调节 (9) (二)PI调节 (10) (三)PID调节 (11) 五.心得体会 (13)

前言 现代高等教育对高校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工程实训中心的建设应紧紧围绕这一思想进行。 首先工程实训首先应面向学生主体群,建设一个有较宽适应面的基础训练基地。通过对基础训练设施的 集中投入,面向全校相关专业,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建立科学规范的训练和管理方法,使训练对象获得机械、 电子基本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的认识,并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 其次,工程实训的内容应一定程度地体现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为了适应现代化工业技术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工程实训的内容应充分体现机与电结合、技术与非技术因素结合,贯穿计算机技术应用,以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要求。应以一定的专项投入,建设多层次的综合训练基地,使不同的训练对象在获得对现代工业生产方式认识的同时,熟悉综合技术内容,初步建立起“大工程”的意识,受到工业工程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训练,并具备一定的实用技能。 第三,以创新训练计划为主线,依靠必要的软硬件环境,建设创新教育基地。以产品的设计、制造、控制乃至管理为载体,把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问题的观测和判断、创造和评价、建模和设计、仿真和建造的整个过程中。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姓名: 学号: 班级:软件工程14班 指导教师: 成绩:

1.消除类游戏 【问题描述】 消除类游戏是深受大众欢迎的一种游戏,游戏在一个包含有n行m列的游戏棋盘上进行,棋盘的每一行每一列的方格上放着一个有颜色的棋子,当一行或一列上有连续三个或更多的相同颜色的棋子时,这些棋子都被消除。当有多处可以被消除时,这些地方的棋子将同时被消除。 【基本要求】 现在给你一个n行m列的棋盘(1≤n,m≤30),棋盘中的每一个方格上有一个棋子,请给出经过一次消除后的棋盘。 请注意:一个棋子可能在某一行和某一列同时被消除。 输入数据格式: 输入的第一行包含两个整数n,m,用空格分隔,分别表示棋盘的行数和列数。接下来n行,每行m 个整数,用空格分隔,分别表示每一个方格中的棋子的颜色。颜色使用1至9编号。 输出数据格式: 输出n行,每行m个整数,相邻的整数之间使用一个空格分隔,表示经过一次消除后的棋盘。如果一个方格中的棋子被消除,则对应的方格输出0,否则输出棋子的颜色编号。 【测试数据】 为方便调试程序,可将输入数据先写入一个文本文件,然后从文件读取数据处理,这样可避免每次运行程序时都要从键盘输入数据。 测试数据一 输出说明: 棋盘中第4列的1和第4行的2可以被消除,其他的方格中的棋子均保留。 测试数据二 输出说明: 棋盘中所有的1以及最后一行的3可以被同时消除,其他的方格中的棋子均保留。 【功能实现】 #include #include<> usingnamespacestd;

{ intm,n,i,j; inttemp; cin>>n>>m; temp=m; m=n; n=temp; int*map=newint[m*n]; int*mark=newint[m*n]; int*tmap=map; int*tmark=mark; intdif=0; ount=0; } p rintf("请输入要输入数的个数\n"); s canf("%d",&n);/*输入要输入数的个数*/ f or(i=0;idata1[j+1].number)

CAD上机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格式与要求 (试行) 一、实验报告格式要求 1、有实验教学手册,按手册要求填写,若无则采用统一实验报告封面。 2、报告一律用钢笔书写或打印,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3、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 4、实验报告中的实验原始记录,须经实验指导教师签字或登记。 二、实习报告、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1、采用统一的封面。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手写或打印,手写一律用钢笔书写,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三、报告内容要求 1、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操作过程、原始数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心得等方面内容。 2、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实习题目、实习任务与要求、实习具体实施情况(附上图表、原始数据等)、实习个人总结等内容。 3、课程设计报告或说明书内容包括: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总体方案、方案设计与分析、所需仪器设备与元器件、设计实现与调试、收获体会、参考资料等方面内容。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教务处 2009-8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绘图(CAD) 实验项目AutoCAD二维绘图实验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实验成绩 2016年11月日

【实验报告】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北方民族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 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王建明 姓名:张国生 学号:XX0233 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 班级:05信计2班 重力加速度的测定 一、实验任务 精确测定银川地区的重力加速度 二、实验要求 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不超过5% 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初步确定有以下六种模型方案: 方法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量

所用仪器为:打点计时器、直尺、带钱夹的铁架台、纸带、夹子、重物、学生电源等. 利用自由落体原理使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选择理想纸带,找出起始点0,数出时间为t的p点,用米尺测出op的距离为h,其中t=0.02秒×两点间隔数.由公式h=gt2/2得g=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二、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 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 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三、取半径为r的玻璃杯,内装适当的液体,固定在旋转台上.旋转台绕其对称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这时液体相对于玻璃杯的形状为旋转抛物面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转轴为x,质量为m,受重力mg、弹力n.由动力学知: ncosα-mg=0(1) nsinα=mω2x(2) 两式相比得tgα=ω2x/g,又tgα=dy/dx,∴dy=ω2xdx/g, ∴y/x=ω2x/2g.∴g=ω2x2/2y. .将某点对于对称轴和垂直于对称轴最低点的直角坐标系的坐标x、y测出,将转台转速ω代入即可求得g.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精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时间:2013年 1月 目录 1、项目概述 (1) 2、工作任务 (Statement Of Work,SOW书 (1) (一整体要求 (1) (二系统逻辑模型 (2) (三系统功能描述 (3) (四应达到的技术指标和参数 .................................... 3 3、项目进度计划 .. (4) (一分解项目工作 (4) (二项目工作关系表 (5) (三项目甘特图 (6) (四网络进度计划图 (7) (五里程碑计划 ................................................ 9 4、项目规模成本估算 . (9)

(一分解项目工作 (9) (二项目规模估算表 (11) (三计算开发成本 (12) (四计算管理、质量成本 (12) (五直接成本 (12) (六计算间接成本 (12) (七计算总估算成本 (12) (八项目报价 ................................................. 13 5. 项目质量计划 .. (13) (一项目质量保证组织 (13) (二质量目标 (14) (三质量策略 (15) (四质量保证活动 (15) (五质量控制活动 (17) (六质量保证的报告途径 (17) (七记录的收集、维护和保存 ................................... 17 6、软件项目团队 . (17) (一团队组织及职责 (18) (二项目的沟通计划 ........................................... 19 7、软件项目配置管理计划 .. (19) 学校内部职工工资系统项目管理书 1、项目概述 假设学校共有教职工约 1000人, 10个行政部门和 8个系部。每个月 20日前各部门(包括系、部要将出勤情况上报人事处, 23日前人事处将出勤工资、奖金及扣款清单送财务处。财务处于每月月底将教职工的工资表做好并将数据送银行。每月初(3日前将工

个人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山东交通学院 目录 1.系统分析 (2) 1.1系统需求分析 (2) 1.2项目规划 (2) 1.3系统功能结构分析 (3) 1.4设计目的分析 (3) 2.数据库系统设计 (4) 2.1数据表概要设计 (4) 2.2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4) 3.应用程序设计 (5) 3.1界面设置 (5) 3.2关键技术 (15) 4.系统安装 (20) 建立数据源 (20) 5.设计体会 (21) 参考文献 (22)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被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此同时,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的通信桥梁连接着全球的计算机,而网站作为网络信息主要的表现形式而且还是互联网信息的主要承载者,在网络上表现出其及其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得以迅速的发展和壮大,并被人们重视和关注。互联网已经彻底的改变了世界,互联网的世界里蕴藏着无限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各行各业及其个人、单位、工厂、企事业等等在网上构筑属于自己的网络信息平台,保护自己的网络资源并在互联网上开辟自己的市场和消费群体,以及构造自己的数字化世界和加强全球范围内不同地域的人们联系交流等等活动也就显的日益重要。于是各种各样的网站便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鱼龙混杂且良莠不齐。因此,个人信息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仅可以更好的保护个人信息,对日常的使用也会提供很大的方便。关键词:个人信息管理系统;数据集;数据库;Visual C++6.0。 1.系统分析 1.1系统需求分析 在做本系统前,我对系统的需求做了如下分析: 1)登录权限:在登录权限的分析上我们规定必须凭借用户名和密码才可登陆,进行管理。 2)使用者功能:首先说明一下,我们的系统用户对象是个人。关于其本系统的功能,大致可分为日记管理,通讯录管理,备忘录管理,以及个人财务管理;日记管理,其中包括用户对日记编号,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的查询、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上机)指导书及实验报告格式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指导书袁守利编 汽车工程学院 2005年9月

前言 1.实验总体目标、任务与要求 1)学生在学习了《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伯努利方程实验、动量方程实 验,实现对基本理论的验证。 2)通过实验,使学生对水柱(水银柱)、U型压差计、毕托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等流体力学常用的测压、测流量装置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有基本认识。 2.适用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3.先修课程 《流体力学》相关章节。 4.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 5. 实验改革与特色 根据实验内容和现有实验条件,在实验过程中,采取学生自己动手和教师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力求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实验一伯努利方程实验 1.观察流体流经实验管段时的能量转化关系,了解特定截面上的总水头、测压管水头、压强水头、速度水头和位置水头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伯努利方程的理解和认识。 2.掌握各种水头的测试方法和压强的测试方法。 3.掌握流量、流速的测量方法,了解毕托管测速的原理。 二、实验条件 伯努利方程实验仪 三、实验原理 1.实验装置: 图一伯努利方程实验台 1.水箱及潜水泵 2.上水管 3.电源 4.溢流管 5.整流栅 6.溢流板 7.定压水箱 8.实验 细管9. 实验粗管10.测压管11.调节阀12.接水箱13.量杯14回水管15.实验桌 2.工作原理 定压水箱7靠溢流来维持其恒定的水位,在水箱下部装接水平放置的实验细管8,水经实验细管以恒定流流出,并通过调节阀11调节其出水流量。通过布置在实验管四个截面上的四组测压孔及测压管,可以测量到相应截面上的各种水头的大小,从而可以分析管路中恒定流动的各种能量形式、大小及相互转化关系。各个测量截面上的一组测压管都相当于一组毕托管,所以也可以用来测管中某点的流速。 电测流量装置由回水箱、计量水箱和电测流量装置(由浮子、光栅计量尺和光电子

南邮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I报告 题目:课程设计 班级:44 姓名:范海霞 指导教师:黄双颖 职称: 成绩: 通达学院 2015 年 1 月 4 日

一:SPSS的安装和使用 在PC机上安装SPSS软件,打开软件: 基本统计分析功能包括描述统计和行列计算,还包括在基本分析中最受欢迎的常见统计功能,如汇总、计数、交叉分析、分类比较、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及聚类分析等等。具体如下: 1.数据访问、数据准备、数据管理与输出管理; 2.描述统计和探索分析:频数、描述、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分析、分布分析与查看、正态性检验与正态转换、均值的置信区间估计; 3.交叉表:计数;行、列和总计百分比;独立性检验;定类变量和定序变量的相关性测度; 4.二元统计:均值比较、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 5.相关分析:双变量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距离分析; 6.线性回归分析:自动线性建模、线性回归、Ordinal回归—PLUM、曲线估计; 7.非参数检验:单一样本检验、双重相关样本检验、K重相关样本检验、双重独立样本检验、K重独立样本检验; 8.多重响应分析:交叉表、频数表; 9.预测数值结果和区分群体:K-means聚类分析、分级聚类分析、两步聚类分析、快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最近邻元素分析; 10. 判别分析; 11.尺度分析; 12. 报告:各种报告、记录摘要、图表功能(分类图表、条型图、线型图、面积图、高低图、箱线图、散点图、质量控制图、诊断和探测图等); 13.数据管理、数据转换与文件管理; 二.数据文件的处理 SPSS数据文件是一种结构性数据文件,由数据的结构和数据的内容两部分构成,也可以说由变量和观测两部分构成。定义一个变量至少要定义它的两个属性,即变量名和变量类型其他属性可以暂时采用系统默认值,待以后分析过程中如果有需要再对其进行设置。在spss数据编辑窗口中单击“变量视窗”标签,进入变量视窗界面,即可对变量的各个属性进行设置。 1.创建一个数据文件数据 (1)选择菜单【文件】→【新建】→【数据】新建一个数据文件,进入数据编辑窗口。窗口顶部标题为“PASW Statistics数据编辑器”。 (2)单击左下角【变量视窗】标签进入变量视图界面,根据试验的设计定义每个变量类型。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重庆邮电大学 软 件 工 程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网上选课系统 姓名:雷雷 学号:08500329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0410801 指导老师:邹洋 教室:S3314 时间:2011-5-30?2011-6-3

一、实验题目:网上选课系统 主要功能描述:系统首先维护校内所有课程的信息;课程分为研究生、本科生;也可以分为必修、选修、辅修。用户以学号和密码登陆,系统显示用户以选的课程、用户有权选但未选的其他课程,并显示具体信息(如学分)。用户选择后,系统根据规则检查用户是否进行正确的选课(如时间冲突、跨专业选课等);如果错误提示用户改,否则修改选课数据库。最后系统应能够向管理员提供查询界面和各类报表,统计每门课的选课情况。 二、实验目的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复习和巩固计算机软件设计知识,加深对软件设计方法、软件设计技术和设计思想的理解,并能运用所学软件设计知识和面向对象技术进行综合软件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要掌握UML (统一建模语言),并能运用UML 在Rational Rose 中建模。 三、实验要求 1. 一人一组。 2. 熟悉Rose 开发环境。 3. 掌握UML 的基本模型元素(如角色、用例、类等)。 4. 熟悉UML ,主要了解UML 中的9 大图:Use case diagram(用例图)、Class diagram (类图)、Sequence diagram(序列图)、Collaboration diagram(协作图)、Statechart diagram(状态图)、Activity diagram(活动图)、Component diagram(组件图)、Deployment diagram(配置图)、datamodel diagram (数据模型图)。 5. 进行系统需求分析与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绘出系统详细的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 建立完整的系统数据库的逻辑模型 6. 完成对系统的建模实现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Winpcap的网络流量统计分析 指导教师:张伟 目录 第一章总体设计 一、实体类设计 --------P3 二、功能类设计 --------P3 三、界面设计 --------P3

第二章详细设计 一、实体类实现 --------P4 二、功能类实现 --------P4 三、界面实现 --------P5 第三章源代码清单及说明 一、CaptureUtil.java --------P7 二、MyPcapPacketHandler.java --------P9 三、PacketMatch.java --------P9 四、Windows.java --------P13 第四章运行结果 --------P19 第五章心得体会 --------P21 第一章总体设计 一、实体类设计 TCP、UPD、ICMP、ARP、广播数据包五个包的数据结构设计 二、功能类设计 (1)网卡获取 (2)包的抓捕

(3)包的处理 三、界面设计 (1)布局 (2)按钮功能连接 第二章第二章详细设计 一、实体类实现 TCP、UPD、ICMP、ARP、广播数据包五个包的数据结构设计。 本程序采用Java编写,基于win10pcap。Win10pcap是winpcap在win10系统上的适用版本。Java对于winpcap使用jnetpcap进行支持。对于TCP、UPD、ICMP、ARP、广播数据包五种类型的包,在jnetpcap的jar包中大部分已经封装好了相关的实体类型。对应如下:ARP 实体类: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8917760.html,work.Arp; UPD 实体类: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8917760.html,work.Icmp;

电磁场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题目利用Matlab模拟点电荷电场的分布姓名xxxx 学号xxxxxxxxxx 班级电气xxxx班 任课老师xxxx 实验日期2010-10

电磁场理论 实验一 ——利用Matlab 模拟点电荷电场的分布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单个点电荷及一对点电荷的电场分布情况; 2.学会使用Matlab 进行数值计算,并绘出相应的图形; 二.实验原理: 根据库伦定律: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这两个电荷的电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两个电荷的连线上,两电荷同号为斥力,异号为吸力,它们之间的力F 满足: R R Q Q k F ? 212 = (式1) 由电场强度E 的定义可知: R R kQ E ? 2 = (式2) 对于点电荷,根据场论基础中的定义,有势场E 的势函数为 R kQ U = (式3) 而 U E -?= (式4) 在Matlab 中,由以上公式算出各点的电势U ,电场强度E 后,可以用Matlab 自带的库函数绘出相应电荷的电场分布情况。 三.实验内容: 1. 单个点电荷 点电荷的平面电力线和等势线 真空中点电荷的场强大小是E=kq /r^2 ,其中k 为静电力恒量, q 为电量, r 为点电荷到场点P(x,y)的距离。电场呈球对称分布, 取电量q> 0, 电力线是以电荷为起点的射线簇。以无穷远处为零势点, 点电荷的电势为U=kq /r,当U 取

常数时, 此式就是等势面方程.等势面是以电荷为中心以r 为半径的球面。 平面电力线的画法 在平面上, 电力线是等角分布的射线簇, 用MATLAB 画射线簇很简单。取射线的半径为( 都取国际制单位) r0=, 不同的角度用向量表示( 单位为弧度) th=linspace(0,2*pi,13)。射线簇的终点的直角坐标为: [x,y]=pol2cart(th,r0)。插入x 的起始坐标x=[x; *x].同样插入y 的起始坐标, y=[y; *y], x 和y 都是二维数组, 每一列是一条射线的起始和终止坐标。用二维画线命令plot(x,y)就画出所有电力线。 平面等势线的画法 在过电荷的截面上, 等势线就是以电荷为中心的圆簇, 用MATLAB 画等势 线更加简单。静电力常量为k=9e9, 电量可取为q=1e- 9; 最大的等势线的半径应该比射线的半径小一点 r0=。其电势为u0=k8q /r0。如果从外到里取7 条等势线, 最里面的等势线的电势是最外面的3 倍, 那么各条线的电势用向量表示为: u=linspace(1,3,7)*u0。从- r0 到r0 取偶数个点, 例如100 个点, 使最中心点的坐标绕过0, 各点的坐标可用向量表示: x=linspace(- r0,r0,100), 在直角坐标系中可形成网格坐标: [X,Y]=meshgrid(x)。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r=sqrt(X.^2+Y.^2), 在乘方时, 乘方号前面要加点, 表示对变量中的元素进行乘方计算。各点的电势为U=k8q. /r, 在进行除法运算时, 除号前面也要加点, 同样表示对变量中的元素进行除法运算。用等高线命令即可画出等势线 contour(X,Y,U,u), 在画等势线后一般会把电力线擦除, 在画等势线之前插入如下命令hold on 就行了。平面电力线和等势线如图1, 其中插入了标题等等。越靠近点电荷的中心, 电势越高, 电场强度越大, 电力线和等势线也越密。

c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c课程设计实验报 告

中南大学 本科生课程设计(实践)任务书、设计报告 (C++程序设计) 题目时钟控件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9月7日 《C++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对象:粉冶、信息、能源、交通工程实验2101学生时间: .6 2周(18~19周) 指导教师:王小玲 1.课程设计的任务、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C++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项综合程序设计。在设计当中学生综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和知识点,编制一个小型的应用程序系统。经过此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能使学生清楚的知道开发一个管理应用程序的思想、方法和流程。 2.课程设计的配套教材及参考书 ●《C++程序设计》,铁道出版社,主编杨长兴刘卫国。 ●《C++程序设计实践教程》,铁道出版社,主编刘卫国杨长兴。 ●《Visual C++ 课程设计案例精编》,中国水力电力出版社,严华峰等编著。 3.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自己任选一个题目进行开发(如画笔、游戏程序、练习打字软件等),要求利用MFC 工具操作实现。 (2)也可选一个应用程序管理系统课题(如:通讯录管理系统;产品入库查询系统;学生成绩管理;图书管理 等);

设计所需数据库及数据库中的数据表,建立表之间的关系。 设计所选课题的系统主封面(系统开发题目、作者、指导教师、日期)。 设计进入系统的各级口令(如系统管理员口令,用户级口令)。 设计系统的主菜单。要求具备下列基本功能: ●数据的浏览和查询 ●数据的统计 ●数据的各种报表 ●打印输出 ●帮助系统 多种形式的窗体设计(至少有查询窗体、输入窗体) 注意:开发的应用程序工作量应保证在2周时间完成,工作量不能太少或太多。能够2人合作,但必须将各自的分工明确。 4.写出设计论文 论文基本内容及撰写顺序要求: ●内容摘要 ●系统开发设计思想 ●系统功能及系统设计介绍 ●系统开发的体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