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学学习指导第一、二章

管理学学习指导第一、二章

管理学学习指导第一、二章
管理学学习指导第一、二章

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

要点浏览

谁是管理者?

●解释管理人员与非管理人员的差别

●描述组织中管理人员的等级

什么是管理?

●定义管理

●解释效率与效果对于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者做什么?

●描述管理的四个职能

●解释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理论

●描述卡茨的三种管理技能以及不同管理层次下这些技能重要度的变化

●论述影响管理者工作的变革

●解释顾客服务和创新对于管理者工作的重要性

什么是组织?

●描述组织的特征

●解释组织概念的变迁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

●解释管理普遍性的概念

●论述理解管理的重要性

●描述成为一名管理者的挑战与回报

□课程提要

I引言

A.有效的管理在企业员工产出和财务绩效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B.当今世界快速的变化需要管理者结合传统和创新的方法来管理他们的组

II谁是管理者?

A.区别传统组织中管理者和非管理员工

B.按管理层次对管理者进行分类

C.在非传统型组织结构中,当工作内容改变,员工必须完成经理在项目中的

任务时,责任是怎样进行转变的?

D.学习回顾

●说明管理者与非管理员工的区别

●讨论如何在组织中对管理者进行分类

E.关键术语

1.管理者——与别人一起工作并通过协调他人活动方式来实现组织目标

的人

2.基层管理者——最底层的管理人员,职责是管理非管理雇员从事直接或

间接同产品生产与组织顾客服务相关的工作

3.中层管理者——在组织中处于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之间的管理人

4.高层管理者——在组织结构最高层或接近最高层的管理人员,职责是进

行组织层面的决策并制定影响整个组织生存和发展计划和目标III什么是管理?

A.协调他人的工作将管理者和非管理者区开来

B.区分效率与效果

C.学习回顾

●定义管理

●说明为什么效率和效果对于管理者来说非常重要

D.关键术语

1.管理——一个协调工作的活动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

与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的劳动实现组织目标

2.效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也可理解为“正

确地做事”

3.效果——通过完成任务而使组织达到其目的,也可理解为“做正

确的事”

IV管理者做什么?

A.管理职能——被认为是描述管理者工作的最有用的方法

1.计划

2.组织

3.协调

4.控制

B.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理论——所有类型的管理者在不同类型的组织中

扮演类似的角色

1.人际关系角色

a.挂名首脑

b.领导者

c.联络者

2.信息传递角色

a.监听者

b.传播者

c.发言人

3.决策制定角色

a.企业家

b.混乱驾驭者

c.资源分配者

d.谈判者

C.履行与管理者相关的职责和活动所需的管理技能,由罗伯特卡茨提

1.技术技能——对于低层管理是最重要的

2.人际技能——对于所有层次的管理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3.概念技能——对于高层管理者是最重要的

D.管理者的工作是怎样变化的?

1.顾客对于管理者工作的重要性: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对顾客满意度

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创新对于管理者工作的重要性:“没有什么比不创新更为危险”

E.学习回顾

●描述管理的四种职能

●解释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理论

●描述卡茨的三项基本管理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重要性是如何随管

理层次的变化而变化的

●讨论影响管理者工作的变化因素

●解释为什么客户服务和创新对管理者工作很重要

F.关键术语

1.计划——定义目标,制定战略以获取目标,以及制定计划和协调

活动的一项管理职能

2.组织——包括决定应该从事哪些任务,应该由谁来从事这些任务,

这些任务怎么分类和归集,谁向谁报告,以及在哪一级做出决策的

一种管理职能

3.领导——包括激励下属,影响工作中的个体或团队,选择最有效

的沟通方式,或者以任何方式处理雇员的行为问题的一种管理职

4.控制——监控,评估工作绩效,同时与预先设定的目标相比较,

如果有必要,还应该采取措施使工作效绩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5.管理角色——特定的管理行为类型

6.人际关系角色——包含人与人以及其他具有礼仪性和象征性的职

责的管理角色

7.信息传递角色——接受,收集和传播信息的管理角色

8.决策制定角色——负责制定决策的管理角色

9.技术技能——在完成特定任务时所需要精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10.人际技能——在工作中与其他个人或团体良好相处的能力

11.概念技能——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

Ⅴ什么是组织?

A.列出组织的特征

1.明确的目的

2.人员

3.精细的结构

B.比较传统组织和新型组织

C.学习回顾

●描述组织的特征

●解释组织的概念是如何变化的

D.关键术语。

1.组织——是对人员的精心安排,以实现某些特定的目的。

VI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

A.管理的普遍性(见图表1-11)

B.管理良好的组织发展出忠诚的顾客基础,他们成长并不断壮大。

C.工作的现实——并不只是管理者才能从理解管理中获益,每个人都能

从理解管理中获益。

D.成为一名管理者的挑战和回报(见图表1-12)

E.学习回顾。

●解释管理普遍性的含义。

●讨论为什么对管理的理解非常总要。

●描述成为一名管理者所面临的挑战和回报。

F.关键术语。

1.管理的普遍性——无论组织规模怎样,无论在组织的哪个层次上,无论在组织的工作领域是什么,无论组织位于哪个国家,管理都是

绝对必要的。

□选择题

B1.管理者是()。

A.不需要补偿的雇员

B.为实现组织目标协调工作活动的人

C.组织的首脑

D.一线工人

C2.地区经理、项目主管和事业部经理都可以被称为()

A.基层管理者 B.非管理雇员

C.中层管理者 D.高层管理者

B3.玛丽向营销副总裁上报工作内容,同时她又是监督者,一些小时工雇员直接向她汇报,那么玛丽是()。

A.基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高层管理者 D.执行者

C4.那些负责做出组织层面的决策,并为整个组织制定计划和目标的管理者被定义为()。

A.基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高层管理者 D非管理雇员

A5.下列能区别管理职位和非管理职位的是()。

A.基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高层管理者 D.执行者

A6.如果比安卡的工作专注在减少浪费上,那么他更应该是()管理者。

A.有效率的 B.有效果的

C.目标导向的 D.拥有技术技能的

A7.效果通常被描述为()。

A.工作活动有助于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B.委任尽可能多的责任

C.通过自己来管理过程

D.通过资金情况来定义一个项目的结果

C8.()可被理解为正确地做事,()可被理解为一种结果,或者达到组织目标。

A.效果;经济

B.效果;效率

C.效率;效果

D.经济;效率

D9.计划包括()。

A.指导和激励他人

B.实时监控以确保完成任务

C.决定某事需要谁来做

D.确定目标、制定策略

B10.当一个管理者决定需要做什么以及怎样完成时,他是在()。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D11.将实际业绩和预先设定的目标进行对比可视为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D12.珍妮弗的上司要求他解释其所属部门的实际开支与公司预算数额不符支出。在这里,上司执行的是()管理职能。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C13.在组织成员之间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应属于()管理职能。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14.下列哪一个是管理者的决策制定角色的例子?()

A.发起和管理新的项目

B.监督信息的共享

C.新员工的招聘和培训

D.作为个工作团队联络的桥梁

D15.接收、收集、和传播信息是管理者的()部分职能。

A.决策制定角色

B.组织角色

C.人际关系角色

D.信息传播角色

A16.根据明茨伯格理论,管理者的人际关系角色的职能包括()的职能。

A.领导者

B.监听者

C.发言人

D.资源分配者

C17.技术技能对于()最为重要。

A.中层管理者

B.执行者

C.基层管理者

D.高层管理者

A18.()包括在工作中与其他个人与团队良好相处。

A.人际技能

B.决策制定技能

C.概念技能

D.技术技能

A19.当管理着将要扮演他们的人际关系角色时,()是事关重要的。

A.人际技能

B.决策制定技能

C.概念技能

D.技术技能

D20()技能对于高层管理这是最重要的

A.技术

B.人力

C.财务

D.概念

21下列选项均是教材中沟通技能的例子,除了()。

A.同事、合作伙伴、上下级之间的信任

B.听取问题、询问问题

C.从大量数据中过滤出关键信息

D.展示与陈述的技能

B22组织的最佳定义是

A.商业联盟

B.为实现既定目标而进行精心的人员安排

C.注重资源分配法人商业机构

D.在国家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

C23以下关于组织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A.很少用公司的资产冒险进行投资

B.以短期目标的实现为导向

C.有明确的目的,包括人员或成员,具有某种精细的结构A24以下哪个选项是传统组织所没有,但现在组织所具有的特征?

A.团队的导向

B.等级关系

C.永久性职位

D.命令导向

C25管理的普遍性意味着()。

A.所有的管理者都采用同样的模式

B.有最好的管理模式

C.一切组织都需要管理

D.管理不重要

□判断题

1. T F 在许多组织当中,工作和组织的性质变化已经使得管理者和非管理

者的界限模糊不清。

F2. T F 领班、监工和区域经理应该被归为基层管理者

F3. T F 中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影响整个组织的计划和目标

T4. T F 协调与他人的工作可以看做管理职务不同于非管理职务的表现之一

F5. T F 效果是指“正确地做事”

F6. T F 效率对管理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他们要解决的是以低投入换取高收益的问题

F7. T F 做正确的是的能力是定义效率的基础

T8. T F 控制是确保组织行为与组织计划相一致的过程

9.T F 安排工作以实现组织目标就称为组织

10.T F 一名管理者正在招聘新的员工,者是人际关系角色的例子

11.T F 监督环境、向外部人员发布消息、作为某一方面的专家都可以看成

是管理者决策制定决定角色的任务

12.T F 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包括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和领导角色

13.T F 下述的论点大体支持了明茨伯格的观点——无论组织的类型和组

织层次如何各组织都有类似的管理角色

14.T F 明茨伯格的人际关系角色包括挂名首脑、领导者和发言人

15.T F 明茨伯格的人际关系角色中有很多是与一项或多项职能相结合的。

例如,资源分配就属于组织工作的一部分

16.T F 在中层管理中,概念技能是对管理者最重要的

17.T F 关注消费者是市场部员工最重要的职责

18.T F 创新精神不包括技术的改变

19.T F 创新风险太大,以至于勇于创新的公司较之不创新的公司成功的机

会更小。

20.T F 所有组织都有三个共同的特征:明确的目标,严格的财务管理和技

21.T F 革新的技术带来的一个结果是更灵活的工作安排

22.T F 传统的典型组织包括横向关系和网络化关系

F23.T F 在非营利组织中,管理并没有那么重要

F24.T F 缺少管理的组织通常倾向于发展忠诚的、成长的和壮大的顾客基础

25.T F 大多数从业人员不是管理者就是被管理者

□配对题

a.计划 e.效率i.角色指定角色

b.组织 f.效果j.技术技能

c.领导g.人际关系角色k.人际技能

d.控制h.信息传递角色l.概念技能

1.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

2.包括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角色在内的管理角色

3.包括激励下属,影响工作中的个体或团队,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或者以任何方式处理雇员的行为问题的一种管理职能4.包括决定应该从事哪些任务,应该有谁来从事这些任务,这些任务怎么分类和轨迹,谁像谁报告,以及在那一集做出决策的一种

管理职能

5.包括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角色在内的管理角色

6.考虑抽象情景,能够将组织看做一个整体,并想象组织如何适应它所处的广泛的环境的技能。

7.与其他个人或团体良好相处的能力

8.包括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在内的管理角色。

9.实现目标。

10.研究产出和投入的关系并寻求资源使用成本的最小化。

11.包括为协调各部门活动而明确目标、确立策略和制定计划的一种管理职能。

12.监控活动以确保各项任务按计划完成,并纠正出现的较大偏差。□思考题解答

1.你的课程的授课老师是管理者吗?请分别用管理职能、管理角色、技能观点讨论这个问题。

【解答提示】用管理职能的观点来看,一般来说授课老师不是管理者。这主要取决于教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不是雇员,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教师的客户。事实上,在一些情况下,一位教师对于课程内容和如何教学不会进行很多评价。在这些例子中,教师明显是做了一些决策的。不考虑他们作为教师的角色(相对于作为院系领导的角色),大学授课老师不是管理者。

用管理角色的观点来看,大学授课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和决策制定角色。例如,授课老师可能被视为联络者(人际关系角色),监听者与传播者(信息传递角色)以及混乱驾驭者与谈判者(决策制定角色)。

从技能的观点看,大学授课老师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在这里指对于某

一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和概念发展的了解。在他们与学生打交道时,他们还需要具备很多重要的人际技能。为了限制范围,授课老师可能需要使用安排课程或者讨论专业课程的概念技能。

2.有人说,管理者最基本的职能是关注员工的工作绩效,以达到希望的产出。你怎么解释这个观点?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解答提示】这句话意味着管理者的工作或者任务是调整或关注员工产出绩效的能力,这种产出能够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从定义上来看,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很多管理者和管理学者都会同意这样的观点。协调他人工作的能力是管理者工作和非管理者工作的区别。

3.你认为为什么职位候选人的技能对雇主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对管理者和你个人意味着什么?

【解答提示】由于当前高要求的和动态变化的环境,职位候选人的技能对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雇员应该自我激励并乐于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本职工作领域之外还承担一些别的工作。

由于职位候选人的技能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意味着对管理者而言,监督和调整他人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然而,这也意味着管理者所管理的员工具备更多的能力,能够更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参与到既定的工作中去。

除此之外,组织应当给它的雇员提供持续的技能培训,以便他们的技能得以提升,从而提高自己的生产和服务能力。

对个人而言,技能的重要性具有更多意义。

4.是否存在一种最佳的管理“风格”?为什么?

【解答提示】不存在一种最佳的管理风格。因为组织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一种管理风格在一个组织中运行得好并不意味着在别的组织中也能同样运行得很好。在教材里,通过不同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管理风格,每个人都可能形成他自己独特的管理风格。

5.新型组织的哪些特征吸引了你?为什么?你对哪些特征不感兴趣?为什么?

【解答提示】图表1-10列出了很多传统组织和新型组织的重要区别。这些区别包括弹性的工作安排、员工工作团队、开放的交流系统和供应商联盟。

组织已经变得越来越开放、灵活,同时对于变化能更好地响应。

6.在今天的环境中,效率和效果哪个对于组织更重要?说明你的理由。

【解答提示】效率和效果都是有效管理的构成部分。管理是协调和整合他人工作活动,通过他人的活动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完成组织目标的一个过程。

效率强调用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目的是成本最小化(见图表1-2)。

效果是完成一个活动从而使组织目标得以实现,通常被描述为“做正确的事”(见图表1-2)。

7.你能想出管理对于组织不重要的情景吗?描述一下。

【解答提示】不能。管理的普遍性原则就说明了管理在任何规模、任何类型的组织中,在组织的任何一个层次,在组织的所有工作领域都是需要的。8.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管理都是一门完成工作的艺术,你同意吗?为什么?

【解答提示】正如第2章将要讲到的,现代管理从20世纪初的关注寻找“最佳的工作方法”的科学管理理论得到了发展。尽管管理是一门完成工作的

艺术,然而,今天管理者所面临的工作包括创意和无形的产品。因此说,管理是一门艺术。

□案例应用讨论问题解答

1.对于文森特·韦弗而言,使员工对于日常标准化的混乱的工作保持激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他如何用技术、人际和概念技能来维持这种鼓励病

毒搜索人员创新和职业化的环境?

【解答提示】技术技能是在完成特定任务时所需要精通的专业知识和技

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赛门铁克公司所需要的高技术、多元化人才是

韦弗面临的一个挑战。正如他所说:“如果你在任何地方发现他们,就

要努力争取他们。”运用人际技能,包括很强的沟通技能和对于不同文

化的理解能力,韦弗创造了一个受员工尊重并且信任的管理环境。这种

信任促进团队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并生产出创新的产品。所有经理都需要

运用概念技能,同样韦弗也要用到。韦弗运用概念技能构建赛门铁克的

“宏伟蓝图”并且影响和促进员工为组织目标而努力。正如例子中展现

的那样,韦弗为赛门铁克培育了既创新又专业的反病毒专家。

2.当文森特·韦弗(1)每周与全球同事召开安全情况会议是,(2)评估新增网络安全咨询服务的可行性时,(3)使雇员关注公司对客户的承诺时,他扮演了什么角色?

[解答提示]明茨伯格的10种管理行为被划分为三大类活动:人际关系、

消息传递和制定决策。当文森特·韦弗召集全球员工参加他主持的每周

电话会议时,他扮演着消息传递角色。这对于协调在不同西方工作的员

工的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当文森特·韦弗评估增加新的网络安全咨询服

务的可行性时,他扮演着决策制定角色。当他使雇员持续关注对顾客的

承诺时,他扮演着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的人际关系角色。文森特·韦

弗扮演人际关系角色的成功与否关系着他能否激发公司的员工在动态的

行业环境中实现组织目标。

3.登陆赛门铁克公司的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11203972.html,),查阅公司信息,你能否讲述一下公司对顾客服务和创新的强调吗?组织是如何支持雇员的顾客

服务和创新的强调吗?组织是如何支持雇员的顾客服务和创新的?

【解答提示】访问赛门铁克的网站,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赛门铁克的

关注重心是它的消费者。从一开始,赛门铁克的企业责任就与它对顾客

服务和创新的追求相关联:“我门市顾客驱动的,我们获得信任,我们创

新,我们行动。”赛门铁克连续五年被商业道德杂志誉为“百佳社会公民”,它通过富有责任的商业行为实现了对于顾客、员工和股东的承诺。为带

些它的顾客,赛门铁克运用专业技术使IT风险最小化,同时实现组织目

标。赛门铁克信任的工作环境、对于员工的授权以及被《财富》评为“最

佳雇主”都证明了它对员工的贡献。

4.其他管理者能从文森特·韦弗和赛门铁克公司的方法中学到什么?

【解答提示】文森特·韦弗应对不断变化的和多元化的环境的列子值得各

管理者借鉴,不管这些管理者来自生产型企业还是服务企业。企业从全球

各地15500个员工身上汲取能量,这一点也可以反映在该公司网站的介绍

上:“我们多元化的员工是我们最核心的竞争力,同时是同经营直接联系

的最基本的需求。“其他的管理者可以从中认识到创新的价值和员工对于

一个成功组织的重要性。

第二章管理的昨天和今天要点概览

管理的历史背景

●解释为什么学习管理历史是重要的

●描述早期管理实践的一些例证

科学管理

●描述泰罗和吉尔布雷思夫妇做出的重大贡献

●解释今天的管理者如何运用科学管理

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详述法约尔对管理理论的贡献

●描述韦伯对管理理论的贡献

●解释今天的管理者如何运用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管理的定量方法

●解释定量方法对管理领域的贡献

●详述今天的管理者如何运用定量方法

理解组织的行为

●描述组织行为早期倡导者的贡献

●解释霍桑研究对管理领域的贡献

●详述今天的管理者如何运用行为理论

系统观点

●描述一个系统观点的组织

●详述系统观点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管理

当前的趋势和问题

●解释为什么我们需要考察管理者所面临的趋势和问题

●描述当前的趋势和管理者面临的问题

□课程提要

Ⅰ管理的历史背景

A.埃及金字塔。

B.中国长城。

C.15世纪威尼斯人的商业活动。

D.自18世纪70年代(见图表2-1)。

1.亚当·斯密——《富国论》。

2.工业革命——工作的机械化。

E.学习回顾。

●解释为什么学习管理的历史非常重要。

●描述一些早期管理实践的例子。

F.关键术语。

1.劳动分工——将工作分解成狭窄的、重复性的任务。

2.工业革命——机器对人力的替代,对产品在工厂中生产比在家庭小作

坊生产更有效率。

Ⅱ科学管理

A.重要贡献。

1.弗雷德里克·W·泰罗——《科学管理原则》,1911。

a.Midvale and Bethlehem 钢铁公司。

b.运用科学管理方法。

c.提高生产效率。

d.管理的四项原则(见图表2-2)。

2.吉尔布雷思夫妇。

a.致力于研究减少多余的动作。

b.动作分类体系——人手的基本动作。

B.今天的管理者如何运用科学管理?

C.学习回顾。

●描述弗雷德里克·W·泰罗和吉尔布雷思夫妇作出的重要贡献。

●解释今天的管理者如何应用科学管理。

D. 关键术语。

●科学管理——应用科学方法确定从事工作的“最佳方式”。

●动作分类体系——一种标明17种手的基本动作的分类体系。

Ⅲ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A. 重要贡献。

1.亨利·法约尔。

a. 当代泰罗。

b. 管理的功能。

c. 管理的原则(见图表2-3)。

2.马克思·韦伯。

a. 德国的社会学家。

b. 官僚行政组织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组织(见图表2-4)。

B. 今天的管理者如何应用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1.职能管理——法约尔。

2.官僚行政管理——韦伯。

C.学习回顾。

●讨论法约尔对于管理理论的贡献。

●描述马克思·韦伯对于管理理论的贡献。

●解释今天的管理者怎样喜爱管理中应用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D.关键术语。

1.一般行政管理理论——关注解决管理者做什么和一个号的管理是由

什么实践活动构成的管理理论。

2.管理原则——一种基本的原则,能够在学校里教授并且可以引用于

所有组织情境。

3. 官僚行政组织——一种组织形式,其特征是依据劳动分工原则,具有

清楚定义的层次、详细的规则和制度,以及非个人的关系。

IV 管理的定量方法

A.重要贡献。

1.定量方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用于解决军队问题的数学和统计方法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神童——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和查尔斯·桑顿。

3.定量方法的应用。

B.今天的管理者如何运用定量方法?

1.编制预算。

2.安排进度。

3.实施质量控制。

4.运用特殊软件进行方法执行。

C.学习回顾。

●解释定量方法理论对管理学的贡献。

●讨论今天的管理者如何应用定量方法。

D.关键术语。

1.定量方法——采用定量技术改进决策制定和方法。

V 理解组织的行为

A.组织行为被定义为人们在工作中的行为。

B.早期提倡者(见图表2—5)。

1.下面的人具有共同的信念,即人是组织最重要的资产。

2.罗伯特·欧文。

3.雨果·忙斯特伯格。

4.玛丽·福莱特。

5.切尔斯·巴纳德。

C.霍桑研究。

1.该研究是在伊利诺伊州西塞罗市的西方气电公司实施的。

2.最初的实验师检各种不同的照明水平对工人生产率的影响。

3.梅奥得出了以下几项结论。

a.行为和情绪紧密相关。

b.团队因素对于个人的行为重要影响。

c.团队的标准决定个人的产出。

d.在决定团队的产出标准上,金钱比起小组情绪和工作保障来说是相对次

要的因素。

4.该研究引起了组织管理中对于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的重视。

D.今天的管理者如何运用行为方法?

1.行为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今天的组织。

2.霍桑研究为当代理论奠定了基石。

E.学习回顾。

●描述早期组织行为学支持者的贡献。

●说明霍桑试验对于管理学领域的贡献。

●讨论今天的管理者怎样运用行为方法。

F.关键术语。

1.组行行为——针对工作中人的活动(行为)的研究领域。

2.格桑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它为研究

个人和团队提供了新的视野。

VI 系统观点

A.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开始使用系统观点进行管理学研究。

1.封闭系统。

2.开放系统(见图表2—6)。

B.系统观点和管理者。

1.强调互相依赖。

2组织中一个部分的决策和行为会影响组织其他的部分。

3.组织并不能自给自足。

C.学习回顾。

●描述一个运动系统观点的组织。

●讨论系统观点怎样帮助我们理解组织管理。

D.关键术语。

1.系统——一个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和互相依赖的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

一个统一的整体。

2.封闭系统——不与它所处的环境发生互相作用,不受环境的影响的系统。

3.开放系统——与它所处的环境发生互相作用的系统。

VII 权变理论

A.不同的变化着的情境要求管理者运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法。

B.权变理论和管理者。

1.权变理论强调不存在简单的和普通适应的管理原则。

2.四种普通的权变变量(见图表2—7)。

a.组织规则。

b.任务技术的例行程度。

c.环境的不确定性。

d.个体差异。

C.学习回顾。

●解释权变理论与早期的管理理论存在怎样的差异。

●讨论权变理论怎样适用于管理学学习。

D.关键术语。

1.权变理论——管理的权变理论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因为组织不同,面对的

情境不同,所以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法。

VIII当前的趋势和问题

A.全球化

1.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一起工作。

2.处理反资本主义情绪

3.将工作转移到劳动力廉价的国家

B.道德

1.道德问题非常棘手和复杂

2.处理道德困境的过程(见图表2-8)

C.劳动力多元化

1.《劳动力2020》

2.亚走和拉丁美洲的劳动力增长最快

3.人口老化提出的挑战

4.劳动力多元化是所有发达国家面临的管理问题

5.“溶化锅”的假设已经被承认和庆贺多元化的差异所取代

D.创业精神

1.三个重要的主题

a.对机会的追求

b.创新

c.增长

E.在电子企业领域中进行管理

1.电子企业增强型组织

2.电子企业使能型组织

3.完全的电子企业组织

F.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

1.学习型组织和传统组织

2.管理者建立组织的学习能力

3.管理者必须精心管理组织的知识基础

G.质量管理

1.TQM(全面质量管理)

2.什么是质量管理(见图表2-11)?

H.学习回顾

●解释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当前管理者面临的趋势和问题

●描述当前管理者面临的趋势和问题

I.关键术语

1.劳动力多元化——员工队伍在性别,种族,民族,年龄,和其他特征方面更加多元化的一种组织特征

2.创业精神——一个过程,即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通过有组织的努力,以创新和独特的方式追求机会,创造价值和谋求增长,不管这些人手中是否拥有资源

3.电子企业——一个组织,通过电子连接方式与它的关键利益相关的群体展开工作,以便更有效率和更有效果的实现其目标

4.电子商务——电子企业的销售和营销部分

5.内部网——一种组织内部的交流系统,它利用互联网技术单只允许组织内部成员进入网络

6.学习型组织——具有发展持续学习能力和适应变革能力的组织

7.知识管理——培育一种学习文化,在这种文化中组织成员能够系统地搜集知识并与其他组织成员共享,以取得更好的绩效

8.质量管理——一种受不断改进和响应顾客需求与期望驱动的管理哲学

□选择题

A1.对劳动分工最佳的描述是()

A.强整体任务细分为范围较窄的重复性任务

B.将劳动力划分成几个小组

C.由上级委任各项工作

D.对整体劳动力的分析研究

2.(CC)出版了《国富论》。在这本书中,作者主张组织和社会将从劳动分工中获益

A泰罗B韦伯C亚当斯密D法约尔

A3.以下哪一项是在工业革命过程中发生的

A.机器代替了人力

B.商品的生产从家庭小作坊转移到工厂

C.对管理人员的需求增加

D.以上各项

A4.用科学方法定义工作的“最好方法”是由()开创的

A.泰罗B韦伯C亚当斯密D法约尔

C5弗兰克和莉莲设计了一个分类体系,分析了17种手的动作,他们将这套体系称为()

A楔子B把手C动作分类体系D莉莲体系

D6()提出了14项管理原则,并认为这些原则广泛运用于任何管理系统A玛丽福莱特B韦伯C亚当斯密D法约尔

A7()是一种组织形式,其特征是依据劳动分工原则,具有清晰定义的层次,详细的规则和规章制度,以及非个人关系

A官僚行政组织B学习系统C矩阵D电子企业

A8以下()来源并发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用数学和统计方法解决军队问题A定量方法B学习型组织C电子商务D官僚行政组织

D9()相比科学管理的追随者,更倡导人员导向思想,并认为组织应该遵循组织的道德原则

A雨果芒斯特伯格B切斯特巴纳德C玛丽福莱特D罗布特欧文

C10霍桑实验考查的是()

A工人的安全需求

B被替代的家庭工作人员的心理需求

C各种照明水平对工人生产率的影响

D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对下属尊重的需求

B11霍桑研究对()这种管理理念产生了巨大影响

A高层管理承诺的重要性

B组织中个人行为的作用

C各种照明水平对工人生产力的影响

D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对下属尊重的需求

A12当今天我们把组织描述成一个系统时,指的是()

A开放系统B封闭系统C全面质量管理D全球化系统

13史蒂夫在检验其公司在生产产品过程中用到的人力资源,资金和技术时,根据开放系统的观点,史蒂夫实在检验这个系统的()

A输入B输出C转换过程D组织的相互依赖

14以下哪一项是权变理论的另一种说法?()

A情境理论B变化理论C概念学习理论D可评估的愿景理论

A15基姆的公司雇用了15个员工组成的一个工作小组并共同制定组织的目标。

朱丽叶的公司雇用了150个员工,但其公司的目标由高层管理者制定,并由高层管理者向其余员工传达。这两种企业目标发展的差异是以下哪一个权变变量的结果?()

A组织规模B任务技术的例行程度C环境的不确定性D个体差异

B16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书中介绍的权变变量?()

A组织规模B全球化程度C环境的不确定性D个体差异17,21世纪前叶,()将占到美国新增劳动力的一半以上

A亚洲人B少数民族C女性公民D青少年

A18明智的管理者认识到多元化是一种资产,因为它()

A给公司发展带来了跟广阔的视野,并且提供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技能

B体现了对员工和工作任务的关注以及将两者相互融合的能力

C是小组成员个体追求机遇的过程

D展现了独断的,民主的,放任自由的以及开创性的结构

C19“溶化炉”假设被()所取代

A管理同化作用对劳动力没有影响

B管理层逐渐认识到多元化正在减弱

C多差异的识别和接受

D对法律壁垒的依赖

D20创业精神的定义包括三个重要的主题。他们是机遇,创新和()A教育B对家族企业的强调C风险D增长

B21()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描述了组织通过电子连接与它的关键利益相关的群体展开工作的方式

A创业精神B电子企业C企业对企业D电脑网络

C22()应该具有发展随环境不断变化学习,适应和改变的能力A多元化的劳动力B统型组织C学习型组织D首席执行官D23知识管理包括培养()文化,在这种文化中,知识可以共享A学习型D国际型C传统型D道德型

C24戴明和朱兰发展了()

A枯竭型(非持续)管理B目标管理C全面质量管理D重组管理

D25()管理哲学包括持续的改进以及对顾客需求和期望的响应A权变理论B系统观点C知识管理D质量管理

□判断题

T1.T F 劳动分工的概念最初是在亚当密斯的《国富论》中提出的

T2.T F 工业革命产生了很多机器取代人力的例子

1T F 埃及人为发展正规理论指导管理者经营大型组织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T3.T F 泰罗被认为是“科学管理之父”

2T F 弗兰克和莉莲是管理方法中权变理论的重要贡献者

T4.T F 法约尔的管理原则包括工作分工,职权,纪律,统一指挥和公平

3T F 玛丽福莱特发展了职权结构和关系理论,并描述了“理想化的官僚等级制度”

T8 T F 霍桑研究持续了数年并有几个不同的实验组成,这一研究对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

9 T F 霍桑实验得出的结论让人们在组织管理和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开始强

调人的行为

10 T F 一个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他们共同构成一个

统一的整体。

11.T F 系统观点帮助管理者把企业当做一个独立的单位来看待,因此哪里出

问题就把哪里隔离起来。

12.T F 在开放系统的转换过程中出现了管理实践,员工工作和技术运用。

13.T F 管理的权变理论是决定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下运用什么方法解决管理问

题更为合适。

14.T F 道德问题是非常简单和清晰的。

15.T F 《劳动力2020》指出美国的劳动力队伍将持续它的民族多元化趋势,

虽然这种趋势进展的速度并不快。

F16.T F 今天的管理者一般利用“溶化锅”假设,鼓励将同化作为多元化工人的目标。

T17.T F 创新精神包括发现机遇和调动资源去开发这些机遇。

F18.T F 企业家通常满足于组织保持较小的规模。

19.T F 电子企业的经营和销售部分称为电子商务。

20.T F 只有组织雇员才能进入公司内部网。

21.T F 在学习型组织中,管理人员的工作是让他人能够创新并且更有效果和

效率地工作。

T22.T F 管理者的一部分职责是在组织上下建立学习能力。

23.T F 知识管理指的是由大公司的技术服务部门履行的工作。

24.T F 全面质量管理是由一位美国人创立的,此人在20世纪50年代将理念

自学考试_00153质量管理学_复习资料全

自考“质量管理学” 名词解释题汇总(1) 1、质量: 根据国家标准GB/T6583—94,质量被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2、实体: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它可以是活动和过程,也可以是产品,也可 以是组织、体系、人以及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 3、产品:某一活动和过程的结果。 4、产品质量:反映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5、真正质量特性: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 6、代用质量特性:企业为了满足顾客期望和要求,相应地制定产品标准、确定产 品参数来间接地反映真正质量特性。 7、过程: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8、质量环:从最初识别需要到最终满足要求和期望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 用活动的概念模式。又称为质量螺旋或产品寿命周期。

9、质量管理:国家标准GB/T6583—94 给质量管理下的定义是:“确定质量方 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10、质量管理学: 关于质量的一般规律、理论和方法的知识体系。通俗地说,就是研究产 品质量产生、形成、实现过程客观规律的学科,既涉及经济学、管理学 等社会科学,又涉及数学、数理统计等自然科学,并且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属于“边缘学科”。 11、五方受益者: 顾客、职工、所有者、供方、社会 12、全面质量管理: 国家标准( CB/T6583—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对全面 质量管理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加为基础,目 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 管理途径。”具体地说,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为中心,全体职工以及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使组织、全体成员和社会均能受益,从而使组织获得长期成功和发展。

管理学 学习指导书答案

MANAGERIAL ACCOUNTING, THE BUSINESS ORGANIZATION,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TRUE/FALSE: True True True False True False True MULTIPLE CHOICE: 1. [d] 2. [b] 3. [d] 4. [c] 5. [a] 6. [c] 7. [e] 8. [c] 9. [b] 10. [c] 11. [c] 12. [b]13. [e] 14. [c] 15. [c] 16. [d]

INTRODUCTION TO COST BEHAVIOR AND COST-VOLUME RELATIONSHIPS TRUE/FALSE: False False True True False False False True MULTIPLE CHOICE: 1. [d] 2. [c] 3. [e] 4. [d] 5. [b]The CM per unit must be computed. In this case, it is $300 ($500,000 - $200,000)/1000 tables. Dividing the $60,000 fixed expenses by the $300 per unit CM gives 200 sets. 6. [b]Either multiplying the unit BEP by the unit selling price or by dividing the fixed expenses by the CM ratio. Using the first method, 200 tables multiplied by a price of $500 per table gives $100,000 of sales to break even. With the second method, $60,000 of fixed expenses divided by .60 ($300,000 CM/$500,000 Sales) also yields $100,000 to break even. 7. [d] 8. [d] 9. [d]Add the before-tax desired profit to the fixed expenses and divide the result by the CM per unit. In this case, $2,150,000 + $2,000,000 = $4,150,000 / ($3,500,000 / 1,500,000 cases) gives 1,778,572 cases.

(完整版)管理会计课后习题学习指导书习题答案第三章

课后练习 思考题 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有哪些?说明它们的具体含义。 答:(1)相关范围假设,即本-量-利分析中对成本性态的划分都是在一定的相关范围之内的。相关范围假设同时又包含了“期间”假设和“业务量”假设两层含义。 (2)模型线性假设。具体包括:固定成本不变假设;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销售收入与销售数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 (3)产销平衡假设。由于本-量-利分析中的“量”指的是销售数量而非生产数量,在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这个量也就是销售收入。本-量-利分析的核心是分析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但产量这一业务量的变动无论是对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都可能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当然也会影响到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所以从销售数量的角度进行本-量-利分析时,就必须假定产销关系平衡。 (4)品种结构不变假设。本假设是指在一个多品种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中,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会发生变化。上述假设的背后都暗藏着一个共同的假设,就是:假设企业的全部成本可以合理地或者说比较准确地分解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2.盈亏临界点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有什么作用?试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答: 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的经营规模(销售量)刚好使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盈亏临界点分析就是根据成本、销售收入、利润等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预测企业在怎样的情况下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盈亏临界点分析所提供的信息,对于企业合理计划和有效控制经营过程极为有用,如预测成本、收入、利润和预计售价、销量、成本水平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等等。应该指出的是,盈亏临界点分析是在研究成本、销售收入与利润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除了销售量因素外,销售价格、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等因素的变动,同样可以使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只不过在进行盈亏临界点分析时,某一因素与其他因素之间表现为互为因果关系。 例如,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该产品的单位售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固定成本为50000元,那么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为2500件。如果销售量低于2500件,企业将会发生亏损。 3.盈亏临界图的几种形式的使用条件分别是什么?它们在进行盈亏临界点分析时起到了什么作用?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答:盈亏临界图根据数据的特征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传统式、贡献毛益式、利量式和单位式。 使用传统式盈亏临界图需要知道企业总成本线和总收入线(即总成本和总收入与销售量的函数关系)。企业的利润高低取决于销售收入与总成本之间的对比,所以在传统式盈亏临界图中,总成本线和总收入线的交点就是盈亏临界点,此时企业不盈利也不亏损。而当总成本线和总收入线不变时,销售量越大,实现的利润就越多。 使用贡献毛益式盈亏临界图要知道企业总收入线、变动成本线和固定成本。通过变动成本线和固定成本可以知道企业总成本线,总成本线和总收入线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与传统式不同的是,贡献毛益式强调的是贡献毛益及其形成过程。因为贡献毛益是总收入与变动成本之差,所以盈亏临界点就是贡献毛益刚好等于固定成本的点,超过盈亏临界点的贡献毛益大于固定成本,也就实现了利润。 使用利量式盈亏临界图不需要知道总成本和总收入与销售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只要知道利润与销售量的关系即可。它是最简单的盈亏临界图,利于企业管理者理解。当销售量为零时,企业亏损值为固定成本,随着销售量的增加,当利润线与横轴相交时,企业利润为零,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使用单位式盈亏临界图只要知道企业产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单位产品固定成本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即可。单位成本线此时为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却是一条曲线,通过这两条线的叠加,可以得到企业产品的单位成本线。产品单价线与单位成本线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 由此可知企业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单价和销售量都会对盈亏临界点分析产生影响。当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或单价提高,都会使盈亏临界点左移;反之,则盈亏临界点会右移。 4.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单价、销售量的变化对利润的变化有什么影响?比较利润对这些因素的敏感程度。 答: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单价和销售量的变化,都会对利润产生影响,但在影响程度上存在差别。有的因素虽然发生了较小的变动,却能导致利润发生很大变化。换言之,利润对这些因素的变化很敏感,这些因素也称为敏感因素。各因素的敏感系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求得: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原理重点整理剖析

第一章绪论 管理: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者:承担管理工作、履行管理职能的人员及其集群,他们是管理的主体。 物本管理:是以任务、以物为中心,追求固定正规的管理,实行的是“任务管理制”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将经营艺术与现代管理方法融为一体的管理,是从科学走向艺术的管理,是从控制为主的专项管理转向实施更具全面性、长远性的战略管理。 公共管理:以公共组织为依托,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向特定区域内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服务或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活动。 工商管理:以工商企业组织为主体,以向顾客提供服务或出售商品获取经济利润为目的所进行的经营管理活动。 归纳法:从典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通过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务或经验进行观察,分析其特点、变化规律,进而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演绎法:运用模型来研究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称为演绎法。 定量研究方法:对管理现象中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寻求最优决策方案。 权变方法:由于管理环境和条件不断变化,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和技术。 1.管理的性质是什么? 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2.关于管理的职能有哪几种观点? P5 3.德鲁克关于管理者角色的观点是什么? 管理者角色分为三类:第一,管理一个组织,求得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第二,管理管理者。第三,管理员工和工作。

4.明茨伯格关于管理者角色的观点是什么? 三大类型、十种角色。人际关系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类角色:监察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类角色:发起者、麻烦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5.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区别:目的、价值目标、权力来源、活动方式。P7 联系:都要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 第二章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原理:核心是提高效率,1.工作定额原理 2.选择、培训和提高工人的劳动技艺。3.实行职能工长制(所有的管理者只承担一种管理职能)4.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制。6.劳资双方为提高效率而合作。7.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管理过程理论:法约尔是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1.企业职能与管理职能的关系:后者包含于前者之中。2.管理的14项原则:P32 3.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行为科学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管理学丛林: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理论: 组织文化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 1.古典管理理论的内容及贡献是什么? 2.霍桑实验的结论及意义是什么? 3.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与贡献是什么?

2019年全国高等教育自考现代管理学_过关宝典

第一编总论 第一章管理与现代管理学 第一节管理概述 1管理的概念: 管理――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既定措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历史发展:管理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而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 答:1习惯化的管理方式 2 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 3 简单的管理机构 4 人格化的管理权利 5 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 3前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特点: 1 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 2 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 3 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限制 4 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任占主导地位 4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特征; 1 科学管理 2 分权管理 3 法制管理 4 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 5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 1 系统化管理 2 民主化管理 3 科学化管理 4 法治化管理 5 以人为本 6 追求效率 6.现代管理的划分: 1.公共管理:指各类公共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2.私人管理:指社会成员对个人事务,私人领域的自主性,自治性管理7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 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 4 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第二节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是研究生产力方面的问题2是研究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3是研究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 二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1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 2 管理学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 3 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 4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5.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 三简述现代管理学及其特征。 答:(1)现代管理学是在总结管理民展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问。 (2 )与传统管理学相比,现代管理学具有变革性,开放性,严密性,实用性等特点。 四简述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答:(1)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2)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3)关于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与方法 一简述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 答:( 1 )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 (2 )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出发点 (3 )分析和借鉴国外的有关管理理论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条件(4 )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是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保证 二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 1 比较研究法 2 定量分析法 3 历史研究法 4 案例研究法 5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前管理学时期的管理思想 一、中外古代管理思想 1原始社会是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 2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1 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 2 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 3 中国古代的经济管理思想 3世界其他民族古代的管理思想: 1 行政管理思想2生产管理思想 3 教会管理思想

质量管理学_尤建新_试卷2 --人造板质量控制--课件 ppt 期末考试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试卷(B卷) 2006 - 2007 学年第 1 学期 课号:010378 课程名:质量管理学考试考查: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得分 1.质量的好坏由谁来评判?() A、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 B、产品或服务的接受者 C、质量管理机构 D、质量认证机构 2.判断商品质量的优劣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A、品牌 B、顾客的期望和需求的满足程度 C、价格 D、性价比 3.“Juran质量螺旋曲线”包含()个环节 A.13 B. 12 C. 10 D. 9 4.下列关于2000版ISO 9000族标准说法正确的是() A. 通用性加强 B. 增加了程序文件的数量 C. 与环境、安全等管理体系难以兼容 D. 是对20世纪90年代的ISO 9000族标准进行局部修改而形成 5.将企业在废次品上发生的成本比作“矿中黄金”的质量管理专家是()A.Feigenbaum B. 石川馨 C. Juran D. Crosby 6.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企业应确立一名()A.质量管理专职人员 B. 质量管理经理 C. 内审员 D. 管理者代表 7.排列图又被称为() A.帕累托图 B. 分类法 C. 石川图 D. 相关图 8. 计算过程能力指数是以过程质量特性值服从()为假设前提的。 A.F分布 B. 指数分布 C. 正态分布 D. 威布尔分布 9.在制作直方图时,如果分组过多,容易出现() A.偏态型 B. 平顶型 C. 双峰型 D. 锯齿型

10.可靠性指标和技术性能指标的主要区别在于() A.复杂性 B. 时间性 C. 可行性 D. 客观性 二多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得分 1.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主要解决了质量检验阶段的那些不足?() A.操作与检验职能没有分化 B. 事后检验 C. 全数检验 D. 破坏性检验(判断质量与保留产品之间发生矛盾) E. 缺乏管理分工 2.下列属于质量保证成本的费用项目是() A.质量奖励费 B. 专职检验和计量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基金 C. 事故分析处理费D. 诉讼费 E. 产品降级损失 3.下列属于质量策划的输入的因素有() A. 组织的战略 B. 对法律法规要求的评估 C. 对产品性能数据的评估 D. 过去的经验教训 E. 已识别的改进机会 4.PDCA循环的工作程序包括()。 A计划 B.执行 C.控制 D.检查 E.改进 5.在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时,需要考虑() A.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交付及以后的活动 B.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C.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D.组织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 E.外部审核方要求 三是非题:10分(每小题2分)得分 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化的目的是形成一套体系文件。()2.人的因素(如心理的、社会的)不属于工作环境范畴。()3.计量抽样方案的优点在于手续简便、费用节省,且无需预先假定分布律。()4.当产品进入偶然失效期时,产品寿命分布服从指数分布。()5. 若点子全部处于控制界限内,但出现7个点子连续上升,则判断过程不稳定。() 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6分)得分 1.ISO 9000族标准提出那些质量管理原则?这些原则以哪一条原则为核心,为什么?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学习指导书习题答案第四章

课后练习 思考题 1.定性销售预测和定量销售预测的优缺点是什么其适用范围又是什么 答:(1)定性销售预测又称为定性分析法或非数量分析法,它主要是依靠预测人员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以及主观的分析判断能力,在考虑政治经济形势、市场变化、经济政策、消费倾向等各项因素对经营影响的前提下,对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推测的分析方法。定性销售预测方法又分为判断分析法和调查分析法两大类。 定性预测的优点在于注意对当期事物发展变化的把握,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加快预测速度;缺点是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科学依据不足,准确性、可靠性较差。 (2)定量销售预测也称数量分析法。它主要是应用数学的方法,对与销售有关的各种经济信息进行科学的加工处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充分揭示各有关变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并做出相应预测结论。定量预测基本上分为:趋势预测分析法、因果预测分析法、季节预测分析法和购买力指数法。 定量预测的优点是结果的客观性。但由于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并非所有影响因素都可以通过定量进行分析,某些因素(例如,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动、消费倾向、市场前景、宏观环境的变化等)只有定性的特征,定量预测比较机械,难以预测事物性质的发展变化;再者,定量分析也存在其本身的局限性,任何数学方法都不能概括所有的复杂的经济变化情况。如果不结合预测期间的政治、经济、市场以及政策方面的变化情况,必然会导致预测结果脱离客观实际。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某家具公司采用调查分析法进行销售预测时,应如何去做 答:通过对有代表性的顾客的消费意向进行调查,了解市场需求变化趋势,了解到顾客明年的购买量,顾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顾客的爱好、习惯和购买力的变化,顾客购买本公司产品占其总需要量的比重和选择供应商的标准,这对销售预测将更有帮助。 3.在不同的产品寿命周期阶段,应如何有效地进行销售预测 答:某种产品从投人市场开始直到退出市场为止,一般分为投人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产品寿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基本区别在于各阶段销售增长率的变化不同。在投入期,销售量增长缓慢,销售增长率较小;在成长期,销售量急剧上升,销售增长率较大;在成熟期,销售量增长趋缓,销售增长率较小;而在衰退期,销售量开始减少,销售增长率出现负数。一般而言,0<销售增长率<时,为投入期或成熟期;当销售增长率≥时,为成长期;当销售增长率<0时,为衰退期。 因此,在不同的产品寿命周期阶段进行销售预测时,可以根据经验数据确定销售增长率进行销售预测,也可以采用加权平均法或指数平滑法进行趋势预测。应用时,必须根据各阶段的特征灵活确定。 4.试述成本预测的基本步骤。 答: 1)确定初选目标成本 2)成本初步预测 3)提出各种成本降低方案 4)正式确定目标成本 5.不可比产品成本预测有哪些特点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不可比产品是指企业以往年度没有正式生产过的产品,其成本水平无法与过去进行比较,因而不能像可比产品那样通过采用下达成本降低指标的方法控制成本支出。预测时主要采用的三种方法及其特点如下: (1)技术测定法是指在充分挖掘生产潜力的基础上,根据产品设计结构、生产技术条件和工艺方法,对影 响人力、物力消耗的各项因素进行技术测试和分析计算,从而确定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比较科学,但工作量较大,对品种少、技术资料比较齐全的产品可以采用。 (2)产值成本法是指按工业总产值的一定比例确定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生产的 耗费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品成本体现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耗费,而产值则以货币形式反映生产过程中的成果。该方法不太准确,但工作量小,比较简便、易行。 (3)目标成本法是指根据产品的价格构成来制定产品目标成本的一种方法。采用该方法的关键在于同类市 场调查、确定一个合适的销售价格和目标利润。该方法比较简单易懂,但如果市场调查有偏差,那么预测值将会受到很大影响。

管理学原理 重点难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重点难点整理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名词解释 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系统: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问答 1.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只能与层次(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2.管理的两重性及其意义:管理的两重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的两重性反应出 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意义:(1)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时间上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注意制度的优越性。(2)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3)要结合实际,随机制宜地学习与运用。 3.管理学的特点:(1)一般性(2)多科性(3)历史性(4)实践性 4.系统的特征和观点:系统的特征---(1)整体性(2)目的性(3)开放性(4)交换性 (5)相互依存性(6)控制性 系统的观点---(1)整体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

(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信息反馈观点 (7)分级观点(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 5.为什么要学习研究院理学? (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名词解释: 1.霍桑实验:四个阶段--(1)工厂照明试验(2)继电器装配室试验(3)大规模的访问 者和普查(4)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由于试验是在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称之为霍桑试验。 2.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 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3.战略管理:是指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 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问答: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身产率(2)为了提高 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3)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工作环境标准化(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工人有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7)实行职能工长制(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最新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现代管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0107)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题干】提出了著名的管理七职能论,即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的美国学者是()。 【选项】 A.法约尔 B.古立克 C.厄威克 D.德鲁克 【答案】B 【解析】古利克将法约尔有关管理过程的论点加以展开,提出了有名的管理七职能论。取其每种职能英文词的首字而称作POSDCoRB,即Planning(计划)、Organising(组织)、Staffing(人事)、Directing(指挥)、Coordinating(协调)、Reporting(报告)、Budgeting(预算)。 【考点】管理与管理学 2.【题干】与私人产品相比较,纯粹的公共产品的特点是()。 【选项】 A.排他性、可分割性 B.非排他性、不可分割性 C.排他性、不可分割性 D.非排他性、可分割性 【答案】B 【解析】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它们具有不可分割性、非市场性、非排他性; 公共管理所提供的服务常常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私人产品具有可分割性、排他性特点,可以用价值计算、价格衡量。 【考点】管理与管理学-管理概述 3.【题干】罗伯特·欧文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首次提出了()。

质量管理学期末试题二及答案

质量管理学期末小测(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为使质量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是____。 A.质量管理 B.质量保证 C.质量控制 D.质量体系 2.日本被誉为战略型国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所使用的武器就是______。 A.资源 B.技术 C.垄断 D.质量 3.田口方法是一种_____的方法。 A一次性设计 B.稳健性设计 C.容差设计 D.参数设计 4.采购的质量职能就是为产品提供一种_____的保证。 A.“早期报警”B.“中期报警” C.“晚期报警”D.“警钟常鸣” 5.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就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所进行的正式评价就是_____。 A.过程审核 B.管理评审 C.质量审核 D.计划审核 6.在PDCA管理工作方法中,关键是____。 A.P阶段 B.D阶段 C.C阶段 D.A阶段 7.把收集到的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意见、观点、想法和问题,按它们之间的相互接近关系加以归类,汇总的一种图示技术是_____。 A.树图 B.因果图 C.亲和图 D.矩阵图 8.将过程、产品和服务质量同公认的处于领先地位的竞争者的过程、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比较,以识别自身质量改进机会的方法,称为_____。 A.标杆法 B.分层法 C.调整法 D.统计法 9.质量监督是对产品进行宏观管理的_____。

A.非常措施 B.重要手段 C.一般要求 D.重要原则 10.质量法制是_____。 A.关于产品质量和权利、义务、责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B.关于质量检查评审的一系列的方法的制度 C.关于《产品质量法》的简称 D.关于质量监督的重要法律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质量环 2.质量改进 3.产品质量 4.质量职能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质量信息的分析与评价。 2.简述质量改进的程序。 3.设置质量控制点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在采购阶段进行质量管理。 2.试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 12345678910 A D B A B D C A B A 二.名词解释。 1.质量环是指从最初识别需要到最终满足要求和期望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又称为质量螺旋或产品寿命周期。

(完整版)管理会计课后习题学习指导书习题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 课后习题 一、思考题 1.从管理会计定义的历史研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想法? 答:从管理会计定义的历史研究中我发现,管理会计的概念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完善的,因为在历史进程中,人们会发现原有概念的不足,进而不断去修改完善,这才有了现在的管理会计。 这也启发了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去思考,解决问题。 2.经济理论对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理论的丰富,使得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内容更加丰富,逐步形成了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考核、评价的管理会计体系。 由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认识到对外部环境的准确决策就是不可能的,企业的计划必须以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基础,更加留心市场变化的动态,更加密切关注竞争对手。与此相适应,战略管理的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 这启示了我们,要细心观察,因地制宜,适应变化莫测的外部环境,进行自身调整。同时,实践出真知,只有经过了实践考验理论才是好理论。 3.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管理会计有哪些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在管理会计的不同发展阶段是如何表现 的? 答:现代管理科学为管理会计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古典组织理论特别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促使现代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现代会计的管理职能得以表现出来。该阶段,管理会计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为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差异分析。 在以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以标准成本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控制继续得到了强化并有了新的发展。责任会计将行为科学的理论与管理控制的理论结合起来,不仅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经营的全面控制(不仅仅是成本控制),而且将责任者的责、权、利结合起来,考核、评价责任者的工作业绩,从而极大地激发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理论的丰富,使得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 4.什么是价值链分析?价值链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答:价值链分析是指将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分解为若干战略性相关的价值活动,每一种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的相对成本产生影响,进而成为企业采取差异化战略的基础。供应商通过向企业出售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产生影响,而企业通过向顾客销售产品影响买方的价值链。 价值链分析的目的是通过优化组合,降低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5.战略选择和战术安排如何才能在管理会计中有效结合? 答:战略选择和战术安排必须及时准确,以便企业各级领导采取必要的纠正行动。 6.如何理解管理会计对象的复合性?复合性表现在哪些管理会计内容和方法上?请举例说明。 答:从实践角度看,管理会计的对象具有复合性的特点。一方面,管理会计致力于使用价值生产和交换过程的优化,强调加强作业管理,其目的在于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作业管理必然强调有用作业和无用作业的区分,并致力于消除无用作业。为此,必须按生产经营的内在联系,设计作业环节和作业链,为作业管理和管理会计的实施奠定基础。可以说,作业管理使管理会计的重新构架成为可能。

自考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自考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管理: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人际技能:是指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即理解、激励她人并与她人共事的能力。概念技能:指纵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要素见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能力。 管理学: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管理者: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经过协调她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组织环境:就是指影响组织生成与发展的各种力量和条件因素的集合。 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的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 管理道德:是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是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管理者提出的道德要求。 社会责任: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进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决策:组织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的并组织实施的全过程。 计划:就是明确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各分支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对未来活动的具体行动任务、行动路线、行动方式、行动规则等进行规划、选择、筹谋的活动。 政策:组织对成员作出决策或处理问题所应遵循的行动方针的一般规定。 规划:为了实施既定方针而制定的综合性计划。 愿景:是对组织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的构想和摄像,是对未来的展望和憧憬,回答了“追求什么”的问题。 使命:是组织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即回答为谁创造价值,创造什么价值的问题,它有三个特点:长期性、指导性、激励性。 目标管理:是由组织的成员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可行的且能够客观衡量效果的目标,在工作中进行自我控制,努力实现工作目标。 战略计划: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而制定的全局性的、较长时期发展方向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地位的重大计划。 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组成的有机整体。 组织设计:根据组织目标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筹划和考虑。 管理层次:是指从最高管理人员到最低工作人员中间所拥有的级数。 职权:是组织设计中赋予某一管理职位的权利。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的基本架构,是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做的制度性安排。 集权与分权:集权与分权是相正确,没有绝正确集权也没有绝正确分权。集权即职权的集中化,是指决策权在很大程度上向处于较高管理层次的职位集中的组织状态和组织过程。 授权:指上层管理者将适当的权利授予下属,让下属在指定的职责范围内作出决定和支配资源。 人员配备: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对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招聘、甄选、培训、绩效考核等。 甄选:综合利用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应聘者的任职资格、工作胜任程度等进行测量和评价到录用的过程。 绩效考核:组织定期测量、评估和检验个人或群体小组的工作及其业绩的一种正式的制度。

最新质量管理学期末考试1

《质量管理学》模拟样卷二 一、选择题(16%) 1、质量的好坏由谁来评判?…………………………………………………………() A、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 B、产品或服务的接受者 C、质量管理机构 D、质量认证机构 2、判断商品质量的优劣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A、品牌 B、顾客的期望和需求的满足程度 C、价格 D、性价比 3、如果产品存在瑕疵,担保人应承担…………………………………………………() A、产品质量民事责任 B、产品质量刑事责任 C、产品质量审核责任 D、产品质量行政责任 4、工序检验费用属于………………………………………………………………………() A、预防成本 B、内部损失成本 C、鉴定成本 D、外部损失成本 5、兴趣点质量可以导致……………………………………………………………………() A、没有时,顾客产生不满 B、没有时顾客产生强烈不满 C、具有时顾客满意度增长 D、具有时顾客满意度大幅度增长 6、按认证内容要求来划分,质量认证可以分为…………………………………………() A、国家认证、区域性认证和国际认证 B、强制性认证和自愿申请认证 C、安全认证、合格认证、环境认证、卫生和健康认证 D、企业自我认证、第二方认证和第三方认证 7、控制图中表明生产过程质量失控是……………………………………………………() A、所有样本点都在控制界限内 B、位于中心点两侧的样本点数相近 C、接近中心线的样本点较多 D、样本点程周期性变化 8、按检验的质量特性值划分,检验方式可以分为………………………………………() A、记数检验和计量检验 B、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 C、理化检验和感官检验 D、破坏性检验和非破坏性检验 二、是非题(7%) 1、ISO9000是质量保证标准……………………………………………………………() 2、全面质量管理所采用的方法不包含质量检验………………………………………() 3、质量成本的概念最早由J.M.Juran提出……………………………………………() 4、产品质量是工作质量综合反映………………………………………………………() 5、QC小组最早起源于日本………………………………………………………………() 6、由于设备故障引起的质量波动属于系统性波动…………………………………() 7、“6σ管理”由摩托罗拉公司提出,本质是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三、简单题(40%) 1、简述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的主要进步和存在问题。 2、简述质量管理的八条原则?并以第一条原则为例说明在质量管理实践中运用的收益。 3、什么是审核?什么是第二方审核?质量审核应遵循哪些原则?

《统计学》(第四版)学习指导书以及课后习题答案

附录:教材各章习题答案 第1章统计与统计数据 1.1(1)数值型数据;(2)分类数据;(3)数值型数据;(4)顺序数据;(5) 分类数据。 1.2(1)总体是“该城市所有的职工家庭”,样本是“抽取的2000个职工家庭”; (2)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抽取的“2000个家庭计算出的年人均收入。 1.3(1)所有IT从业者;(2)数值型变量;(3)分类变量;(4)观察数据。1.4(1)总体是“所有的网上购物者”;(2)分类变量;(3)所有的网上购物者 的月平均花费;(4)统计量;(5)推断统计方法。 1.5(略)。 1.6(略)。 第2章数据的图表展示 2.1(1)属于顺序数据。 (2)频数分布表如下 (4)帕累托图(略)。 2.2(1)频数分布表如下

2.3 2.5(1)排序略。 (2)频数分布表如下 (4)茎叶图如下

2.6 (3)食品重量的分布基本上是对称的。 2.7 2.8(1)属于数值型数据。

2.9 (1)直方图(略)。 (2)自学考试人员年龄的分布为右偏。 布比A 班分散, 且平均成绩较A 班低。 2.11 (略)。 2.12 (略)。 2.13 (略)。 2.14 (略)。 2.15 箱线图如下:(特征请读者自己分析) 第3章 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3.1 (1)100=M ;10=e M ;6.9=x 。

(2)5.5=L Q ;12=U Q 。 (3)2.4=s 。 (4)左偏分布。 3.2 (1)190=M ;23=e M 。 (2)5.5=L Q ;12=U Q 。 (3)24=x ;65.6=s 。 (4)08.1=SK ;77.0=K 。 (5)略。 3.3 (1)略。 (2)7=x ;71.0=s 。 (3)102.01=v ;274.02=v 。 (4)选方法一,因为离散程度小。 3.4 (1)x =274.1(万元);M e=272.5 。 (2)Q L =260.25;Q U =291.25。 (3)17.21=s (万元)。 3.5 甲企业平均成本=19.41(元),乙企业平均成本=18.29(元);原 因:尽管两个企业的单位成本相同,但单位成本较低的产品在乙企业的产量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拉低了总平均成本。 3.6 (1)x =426.67(万元);48.116=s (万元)。 (2)203.0=SK ;688.0-=K 。 3.7 (1)(2)两位调查人员所得到的平均身高和标准差应该差不多相 同,因为均值和标准差的大小基本上不受样本大小的影响。 (3)具有较大样本的调查人员有更大的机会取到最高或最低者,因为样本越大,变化的范围就可能越大。 3.8 (1)女生的体重差异大,因为女生其中的离散系数为0.1大于男生 体重的离散系数0.08。 (2) 男生:x =27.27(磅),27.2=s (磅); 女生:x =22.73(磅),27.2=s (磅); (3)68%; (4)95%。 3.9 通过计算标准化值来判断,1=A z ,5.0=B z ,说明在A项测试中 该应试者比平均分数高 出1个标准差,而在B 项测试中只高出平均分数0.5个标准差,由于A 项测试的标准化值高于B 项测试,所以A 项测试比较理想。 3.10 通过标准化值来判断,各天的标准化值如下表 日期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标准化值Z 3 -0.6 -0.2 0.4 -1.8 -2.2 0 周一和周六两天失去了控制。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梳 理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管理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1、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 ⑴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只要存在两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并具有一致认可的目标,就需要协作,需要管理。管理具有普遍性,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⑵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其责任是: ①管理一个组织,即确定组织的使命、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 ②管理管理者,即管理者要培训下属,并运用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进行管理; ③管理工作和员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⑶管理具有特定的任务、职能和层次。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其中共同工作的人们能够以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目标;任何管理者都要承担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与控制五项基本职能;管理具有层次性,组织中的管理者大致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管理层次,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拥有的权力大小不同,关注与处理问题的类型、方式不同。 ⑷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使组织成员的行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5-7 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⑴管理是一门科学,目前管理知识已经成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包括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⑵管理也是一门艺术。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即管理活动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制宜,具有灵活性; ⑶最富有成效的管理艺术建立在对管理理论的理解之上。靠经验、凭直觉、碰运气,难以取得有效成果; ⑷靠背诵管理原理和原则,忽视实际情况,缺乏创造性,其管理活动也会是无效的。 因此,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有效的管理活动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7-8 第二节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性质管理具有的两重性,即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