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乡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城乡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城乡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城乡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附件:

《城乡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修订)

调查问卷

1.您的年龄是(___(2)_________)。

(1)20岁以下(2)20-40岁(3)40-60岁(4)60岁以上

2.您的工作单位是_____(1)______,工作性质是(______(1)________)。

(1)规划管理(2)规划编制(3)大专院校(4)其他

3.您从事城市规划工作的年限(_____(3)_______)

(1) 0-3年(2)3-5年(3) 5-10年(4) 10-20年(5)20年以上

第一部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50137-2011)》评估

一、作用与适用范围

1.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下文简称《90版标准》),《2011版标准》的适用范围除规划编制和用地统计之外,新增加了用地管理一项,您认为是否适用?(_____(1)________)

(1)基本适用(2)部分适用,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 (3)其他________________ 2.较《90版标准》,《2011版标准》的适用范围从城市总体规划延伸到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您认为适用性如何?(_____(1)_________)

(1)基本适用(2)部分适用,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 (3)其他________________ 3.《2011版标准》适用于“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和其它具备条件的镇”,您认为是否适用?(_______(1)_______)

(1)基本适用(2)部分适用,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 (3)其他________________

二、城乡用地分类

1.《2011版标准》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建构了覆盖城乡全域的“分层次控制的综合用地分类体系”,包括了“城乡用地分类”和“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两大部分,您认为适用性如何?(______(1)________)

(1)基本适用(2)部分适用,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 (3)其他________________ 2.《2011版标准》中,城乡用地分类中建设用地(H)根据用途细分为五个中类用地,您认为是否适用?基本适用请划√,不适用需调整请划○,需要删除请划×;请给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调整建议及相关原因:

3.《2011版标准》中的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H1)中类,与《城乡规划法》确立的规划编制体系相衔接,其所属4小类分别对应于城市(H11)、镇(H12)、乡(H13)、村(H14)四级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您认为适用性如何?(___(2)___________)

(1)基本适用(2)部分适用,原因在于乡和村庄用地可以合并归类(3)其他________________

4.《2011版标准》从城乡统筹的角度出发调控全域功能布局,将“区域交通设施用地”(H2)、“区域公用设施用地”(H3)、“特殊用地”(H4)、“采矿用地”(H5)、“其他建设用地”(H9)与“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H1)并列设置,便于在区域层面统筹重大设施的选址与建设,您认为合理性如何?(________(1)______)

(1)基本合理(2)部分合理,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 (3)其他________________ 5.《2011版标准》基于“人地对应”的基本原则,将《90版标准》中的部分“对外交通用地”和“特殊用地”归入城乡用地分类,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统计平衡,您认为是否合理?(_____(2)_________)

(1)基本合理(2)部分合理,原因在于_______外事用地应参与用地平衡______ (3)其他________________

6.《2011版标准》的城乡用地分类覆盖全域,并且与《土地现状用地分类》衔接,您如何评价?完全衔接√,部分衔接○, 不衔接×;请给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调整建议及相关理由:

7.下表为城乡建设用地(H)的小类用地细分表,您认为适用性如何?基本适用请划√,不适用需调整请划○,拟删除请划×;请给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调整建议及相关理由:

8.《90版标准》中的“水域和其他用地”(E)功能涵盖复杂、性质差异较大;《2011版标准》中的“非建设用地”(E)设置充分考虑衔接了土地利用规划对非建设用地进行细分,您认为是适用性如何?(________(1)______)

(1)基本适用(2)部分适用,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 (3)其他________________ 9.下表为非建设用地(E)的小类用地细分表,您认为是否适用?基本适用请划√,不适用需调整请划○,拟删除请划×;请给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调整建议及相关理由:

三、城市建设用地分类评估

1.您认为《2011版标准》中确定的8大类用地分类是否合适?基本适用请划√,不适用需调整请划○,拟删除请划×;请给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调整建议及相关理由:

2.《2011版标准》中,居住用地又根据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布局、环境、住宅类型等情况细分为三个中类用地(R1、R2、R3),您认为是否适用?基本适用请划√,不适用需调整请划○,拟删除请划×;请给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调整建议及相关理由:

3.《2011版标准》中,居住用地的三个中类用地(R1、R2、R3)又细分为住宅用地、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等小类用地(如R11、R12、R20、R21、R22、R31、R32),您认为是否适用?基本适用请划√,不适用需调整请划○,拟删除请划×;请给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调整建议及相关理由:

4.较《90版标准》,《2011版标准》中增加了“保障性住宅用地”(R20),您所知道的使用情况如何?(2)

(1)经常使用,很有必要设置(2)较少使用(3)不了解

调整建议及相关理由:

5.为突出保障公益性设施建设的要求,同时利于实际教育资源统一规划布点和建设管理,《2011版标准》将“中小学用地”从“居住用地”中划入“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您认为是否合理?(1)

(1)基本合理(2)部分合理,原因

(3)不合理,原因

调整建议及相关理由:

6.为强调城市政府对基础民生需求服务的保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较《90版标准》,《2011版标准》将“公共设施用地(c)”分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您认为是否合理?(1)

(1)基本合理(2)部分合理,原因

(3)不合理,原因

调整建议及相关理由:

7.在《2011版标准》中,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又根据用地的使用功能进行了细

分,您认为是否适用?基本适用请划√,不适用需调整请划○,拟删除请划×;请给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调整建议及相关理由:

8.下表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的小类用地细分表,您认为是否适用?基本适用请划√,不适用需调整请划○,拟删除请划×;请给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调整建议及相关理由:体育场馆用地和体育训练用地一般功能相互交叉,不可区分9.下表为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的小类用地细分表,您认为是否适用?基本适用请划√,不适用需调整请划○,拟删除请划×;请给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其他调整建议及相关理由:

10.考虑到当前很多公用设施已经市场化运作(例如国土部门已将加油加气站作为经营性土地出让),《2011版标准》新增“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B4),您认为是否适用?(___(1)

_)

(1)基本适用(2)部分适用,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 (3)其他________________ 11.下表为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的小类用地细分表,您认为是否适用?基本适用请划√,不适用需调整请划○,拟删除请划×;请给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调整建议及相关理由:零售商业用地和批发市场用地经常在同一场所公用12.《2011版标准》中,工业用地(M)按照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的干扰及污染程度、安全隐患程度情况细分,您认为划分依据和使用情况如何?(1)

表3工业用地的分类标准

(1)划分依据合理,适用性好(2)划分依据不够合理,理由:

(3)划分依据不合理、使用不方便,理由

13.《2011版标准》中,工业用地(M)分为三个中类用地(M1、M2、M3),您认为是否适用?基本适用请划√,不适用需调整请划○,拟删除请划×;请给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调整建议及相关理由:

14.《2011版标准》将“仓储用地”调整为“物流仓储用地”,增加了物资中转、配送等内容,您认为是否适用?(____(1)_____)

(1)基本适用(2)部分适用,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 (3)其他________________ 15.《2011版标准》中,仓储用地(W)根据存储货物对公共环境的干扰、其污染情况和安全隐患情况细分为三个中类用地,分别为W1、W2、W3,您认为是否适用?基本适用请划√,

不适用需调整请划○,拟删除请划×;请给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调整建议及相关理由:

16.《2011版标准》中,道路广场用地(S)又根据用地的使用功能进行了细分,您认为是否适用?基本适用请划√,不适用需调整请划○,拟删除请划×;请给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调整建议及相关理由:

17.《2011版标准》设置了“城市轨道交通用地”(S2),您认为是否适用?(__(1)________)(1)基本适用(2)部分适用,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 (3)其他________________ 18.《2011版标准》将铁路客货运站、公路长途客货运站、港口客运码头、公交枢纽调整归为“交通枢纽用地”(S3),您认为是否适用?(______(1)_____)

(1)基本适用(2)部分适用,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 (3)其他________________ 19.《2011版标准》中,交通设施用地(S)又根据用地的使用功能进行了细分,您认为是否适用?基本适用请划√,不适用需调整请划○,拟删除请划×;请给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调整建议及相关理由:

20.《2011版标准》中,公用设施用地(U)又根据用地的使用功能进行了细分,您认为是否适用?基本适用请划√,不适用需调整请划○,拟删除请划×;请给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其他调整建议及相关理由:

21.《2011版标准》增设“安全设施用地”(U3),以突显对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视,您认为是否适用?(____(1)_____)

(1)基本适用(2)部分适用,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 (3)其他________________ 22.下表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的小类用地细分表,您认为是否适用?基本适用请划√,不适用需调整请划○,拟删除请划×;请给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调整建议及相关理由:

23.《2011版标准》中,将“公共绿地”名称调整为“公园绿地”,与《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相统一,绿地(G)根据使用功能细分为G1 、G2、G3三个中类,您认为是否适用?基本适用请划√,不适用需调整请划○,拟删除请划×;请给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调整建议及相关理由:

24.《2011版标准》将广场由“道路广场用地”中分出,归入了“绿地与广场用地”,您认为是否适用?(_____(1)____)

(1)基本适用(2)部分适用,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 (3)其他________________ 25.《2011版标准》中,将《90版标准》中的“园林生产绿地”归入非建设用地(E2),您认为是否合理?((1))

(1)基本合理(2)部分合理,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 (3)其他________________ 四、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评估

1.《2011版标准》中,强调“人地对应”的基本原则,规定“城市建设用地统计范围与人口统计范围必须一致”,将人口统计范围调整为常住人口,您认为合理性如何?(1)

(1)基本合理(2)部分合理,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 (3)其他________________ 2.《2011版标准》中,强调“因地制宜”的分类、分地区控制的核心思想,选择“人口规

模”、“气候区划”来精细化控制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您认为适用性如何?(1)

(1)基本适用(2)部分适用,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 (3)其他________________ 3.《2011版标准》中,考虑到我国城市间的较大差异性,对首都和“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城市(镇)以及部分山地城市(镇)、人口较少的工矿业城市(镇)、风景旅游城市(镇)等”做出单独规定,您认为是否合理?(1)

(1)基本合理(2)不很合理、适用性差,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

(3)其他________________

4.《2011版标准》将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划分为新建城市,首都,除首都以外的现有城市,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城市(镇)以及部分山地城市(镇)、人口较少的工矿业城市(镇)、风景旅游城市(镇)等,您认为是否适用?基本适用请划√,不适用及需调整请划○, 不适用请划×;请给出相关理由及调整建议。

除首都以外的现有城市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指标(m2 /人)

调整建议及相关理由:

5.下表为规划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标准指标(单位:㎡/人),您认为这些单项指标是否适用?基本适用请划√,不适用需调整请划○,拟删除请划×;请给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调整建议及相关理由:

6.下表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比例(单位:%),您认为是否适用?基本适用请划√,不适用需调整请划○,拟删除请划×;请给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其他调整建议及相关理由:

7.关于“城乡用地汇总表”的使用情况,请您做出评价。(1)

(1)统计使用较方便

(2)统计使用存在一定困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关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的使用情况,请您做出评价。(1)

(1)统计使用较方便

(2)统计使用存在一定困难,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下文简称镇规划标准)评估

一、使用情况与适用范围

1.您在编制镇或乡规划时,用地分类的相关依据一般是?(1)(3)(4)

(1)《镇规划标准》______________

(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______________

(3)地方标准或导则______________

(4)其他______________

2.您认为,《镇规划标准》的用地分类方式适用于哪个层次的规划编制?(3)

(1)总体规划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控制性详细规划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__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 _________

3.您是否认为镇用地分类方式应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的城市用地分类方式对接?(2)

(1)是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否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需要对接,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地分类及建设用地标准

1.现行《镇规划标准》按大类及小类对用地进行划分,您认为(____(2)______)(1)基本合理(2)不合理,需调整,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调整,您认为如何划分更加合适?(____(1)______)

(1)只划分至大类(2)划分至大、中、小类(3)其他_________

2.您认为现行《镇规划标准》中确定的镇用地为9大类用地分类是否合适,合适请划√,不合适需调整请划○,删除请划×;并提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1)居住用地(R)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共设施用地(C)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产设施用地(M)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仓储用地(W)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外交通用地(T)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道路广场用地(S)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工程设施用地(U)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绿地(G)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水域和其它用地(E)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调整,是否可首先按照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分成两类?(_____(1)______)

(1)基本同意(2)不同意,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有部分地方标准,考虑镇建设用地的综合灵活性,合并了部分在空间和功能上交叉复合程度较大的用地,将现行《镇规划标准》的八大类用地简化为六大类,如以下列举,您如何评价这些用地分类?同意请划√,不同意需调整请划○,需要删除请划×,并提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1)生活居住综合用地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业用地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础设施用地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道路广场用地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公共绿化用地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它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行《镇规划标准》中,居住用地又根据居住建筑类型情况细分为两个小类用地(R1、R2),您认为(_____(1)_____)

(1)基本合理(3)不合理,需调整,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需调整,划分小类的依据可否增设公共服务设施及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布局、居住环境、建设方式(自建或集中建设)、产权(集体用地或国有建设用地)等情况?(____(1)___)(1)同意(2)基本同意(3)不同意,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否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下列小类用地?同意增加请划√,不同意增加请划×,并提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1)商住混合用地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村民住宅用地(宅基地)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行《镇规划标准》中,公共设施用地(C)又根据用地的使用功能进行了细分,您如何评价这些用地分类?同意请划√,不同意需调整请划○,需要删除请划×,并提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1)行政管理用地(C1)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育机构用地(C2)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体科技用地(C3)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医疗保健用地(C4)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商业金融用地(C5)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集贸市场用地(C6)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调整,是否应增加下列小类用地?同意增加请划√,不同意增加请划×,并提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1)社会福利设施用地___√______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旅游休闲用地 ___√______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物古迹用地 ___√______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否应将原附属于文体科技用地的宗教设施用地单独作为一个小类用地?(___(1)____)(1)同意(2)基本同意(3)不同意,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行《镇规划标准》中,生产设施用地(M)又根据用地的使用功能以及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的干扰及污染程度进行了细分,您如何评价这些用地分类?同意请划√,不同意需调整请划○,需要删除请划×,并提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1)一类工业用地(M1)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类工业用地(M2)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类工业用地(M3)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农业服务设施用地(M4) ___√______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现行《镇规划标准》中,仓储用地(W)根据存储货物的安全性细分为两小类用地,分别为普通仓储用地W1、危险品仓储用地W2,您认为(______(1)_____)

(1)合理(2)基本合理(3)不合理,需调整,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调整,您的调整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现行《镇规划标准》中,对外交通用地(T)根据不同的交通类型细分为两个小类用地,

分别为公路交通用地T1、其他交通用地T2,您认为(_____(1)______)

(1)合理(2)基本合理(3)不合理,需调整,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调整,您的调整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现行《镇规划标准》中,道路广场用地(S)根据用地的使用功能进行了细分,您如何评价这些用地分类?同意请划√,基本同意需调整请划○,需要删除请划×,并提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1)道路用地(S1)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广场用地(S2)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调整,是否应增加交通场站用地(包括公共交通场站用地及社会停车场用地)?(1)(1)同意(2)基本同意(3)不同意,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现行《镇规划标准》中,对外交通用地(T)中的交通枢纽等用地是否应与道路广场用地(S)合并为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_1_)___________

(1)同意(2)基本同意(3)不同意,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其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外交通用地(T)中的公路、铁路交通用地等是否应与城乡用地分类(H)进行对接?(1)(1)同意(2)基本同意(3)不同意,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其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现行《镇规划标准》中,绿地(G)根据绿地的使用功能进行了细分,您如何评价这些用地分类?同意请划√,基本同意需调整请划○,需要删除请划×,并提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细分为公共绿地G1和防护绿地G2两个小类用地,您认为:

(1)公共绿地(G1)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防护绿地(G2)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如调整,小类用地是否应增加广场用地,并调整大类用地为“绿地与广场用地”?(_______(1)_______)

(1)同意(2)基本同意(3)不同意,理由: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其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1.您认为水域和其他用地(E)是否应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的城乡用地分类(H)进行对接?(1)

(1)同意(2)基本同意(3)不同意(4)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其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您认为镇建设用地在类型、建设形态、规模、管理等方面与城市建设用地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多了生产设施用地和农业服务设施用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您认为现行《镇规划标准》中采取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包括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等)对镇(乡)建设用地进行控制,是否合理?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不太合理,对镇(乡)建设用地控制应该放开一些,因为城市化进程加快势必影响镇(乡)人口规模。

14.您认为现行《镇规划标准》中采取单项建设用地比重(居住、公共设施、道路广场、公共绿地)等指标对镇(乡)建设用地进行控制,是否合理?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______基本合理

第三部分住建部《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建村【2014】98号)(下文简称《村庄指南》)的评估

一、关于《指南》的执行情况

1.对于村庄规划,本地是否执行了住建部发布的《村庄指南》?(1)

(1)是 _____ (2)否_____

2.若未执行,本地在编制村庄相关规划时采用何种分类方式?效果如何?(如有地方性标准、技术指南或导则,请提供相关标准原文和编制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针对《指南》中村庄用地分类的具体内容

1.您认为现有《村庄指南》将村庄规划用地分为3大类是否合适,合适请划√,不合适需调整请划○,删除请划×;并提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1)村庄建设用地(V)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 ___ _______

(2)非村庄建设用地(N)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非建设用地(E)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其它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您认为现有《村庄指南》中大类用地村庄建设用地分为5中类是否合适,合适请划√,不合适需调整请划○,删除请划×;并提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1)村民住宅用地(V1)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村庄公共服务用地(V2)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3)村庄产业用地(V3)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村庄道路用地(V4)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村庄其他建设用地(V9)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 ______

(6)其它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您认为现有《村庄指南》中大类用地非村庄建设用地分为2中类是否合适,合适请划√,不合适需调整请划○,删除请划×;并提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1)对外交通设施用地(N1)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2)国有建设用地(N2)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它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您认为现有《村庄指南》中大类用地非建设用地分为3中类是否合适,合适请划√,不合适需调整请划○,删除请划×;并提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1)水域(E1)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林用地(E2) 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非建设用地(E9)√_________ 建议或理由: ____________

(4)其它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有《村庄指南》中,村民住宅用地根据用地的使用功能细分为两个中类住宅用地和混合式住宅用地(V11、V12),您认为(_____(1)_________)

(1)合理(2)基本合理(3)不合理,需调整

如调整,具体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现有《村庄指南》中,村庄公共服务用地根据用地的使用功能并结合村庄具体情况,细分为两个中类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村庄公共场地(V21、V22),您认为(____(1)_______)(1)合理(2)基本合理(3)不合理,需调整

如调整,具体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现有《村庄指南》中,村庄产业用地结合村庄产业的具体情况,结合落实国家关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意见,将涉及村庄的产业划归为一类。其中,包括村庄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和村庄生产仓储用地(V31、V32),您认为(___(1)___)

(1)合理(2)基本合理(3)不合理,需调整

如调整,具体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现有《村庄指南》中,村庄基础设施用地结合村庄基础设施的具体情况,将涉及村庄的道路、市政等设施划归为一类。其中,包括村庄道路用地、村庄交通设施用地和村庄公用设施用地(V41、V42和V43),您认为(_____(1)_______)

(1)合理(2)基本合理(3)不合理,需调整

如调整,具体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现有《村庄指南》中,水域用地结合城市用地分类和土地利用分类,划分为三中类,分别为自然水域、水库和坑塘沟渠(E11、E12和E13),您认为(____(2)_____)

(1)合理(2)基本合理(3)不合理,需调整

如调整,具体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0.现有《村庄指南》中,农林用地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和土地利用分类,划分为三中类,分别为设施农用地、农村道路和其他农林用地(E21、E22和E23),您认为(____(1)_____)

(1)合理(2)基本合理(3)不合理,需调整

如调整,具体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1.您认为在现有《村庄指南》的基础上应该增加或调整哪些用地类型?并请简要说明理由。建议坑塘沟渠用地合并在其他非建设用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对制定《城乡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

建议

1.您认为《城乡用地标准》中的用地分类框架,应如何统筹城市、镇、乡、村各类用地?(1)按居住、工业等土地使用性质,统一设置城市、镇、乡、村建设用地分类(如下表1) (2)针对城市、镇、乡、村建设用地,分别设置用地分类(如下表2)

(3)其他建议及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1 按照用地性质统一分类表2针对城市、镇、乡、村分别设置用地分类

2.《2011版标准》将“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作为制定城市用地分类标准的重要原则,您认为《城乡用地标准》应如何处理用地功能的兼容混合问题?(______________)

(1)按照土地的主要性质划分(2)单独设置若干混合性用地类别

(3)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您认为在《2011版标准》的基础上应该增加哪些新的用地类型?并请简要说明理由。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标准完全版

第一节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1.1 城市用地分类 1.1.1 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用地管理工作。 1.1.2 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因素,兼顾其他相关因素。 1.1.3增城市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大类、中类、 小类。 1.1.4 其中,R、C、M、W、U、S、T、D、G类用地属于城市建设用地,E6类用地属于村 建设用地;其余为非建设用地。 1.1.5 使用城市用地分类时,应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 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1.1.6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应符合表1.1的规定。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1.1 类别代号 类别名称范围q 大类中类小类 R 居住用地 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 零星的用地 R1 住宅用地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的用地R11 低密度住宅用地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容积率为1的用地 R12 商品住宅用地以商品住宅为主的用地 R13 经济适用住房用地包括以低收入者教工、公务员等特定人群为供应对象的住宅用地R14 廉租房用地 政府组织建设以租给低收入者为供应对象,不对外销售的廉租公房 用地 R2公共服务设施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用地。如托儿所、幼 儿园、小学、中学、粮店、菜店、副食店、服务站、储蓄所、邮政所、 居委会、派出所等用地 R3道路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区路、组团路或小街、小巷、小胡同及 停车场等用地 R4绿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游园等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 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 地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 137-90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 建设部[ 1990-7-2] 关于发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通知 建设部(90)建标字第322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_90为国家标准,自1991年3月1日起施行。 市规划司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建设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0年7月2日 编制说明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第250号文的要求,由我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主编,并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 在本标准的编制过程中,标准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城市规划的实践经验,参考了有关国外标准针对主要技术问题开展了科学研究与试验验证工作,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鉴于本标准系初次编制,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规划工作实践和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交我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百万庄,邮政编码100037),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0年3月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统一全国城市用地分类,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城市规划,合理经济地使用土地,保证城市正常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中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工作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问题解答

1、新、老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过渡、衔接? 2012年1月16日新标准正式实施,在新老标准执行的过渡期内总体上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 首先,城市总体规划应按照不同工作阶段,区别对待。已经正式批复实施的总规,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不向前追溯执行的原则,不必按照新标准重新修编。在编的总规可以坚持有选择地执行的原则,对已经完成的规划纲要或成果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尽量减少后续实施的不对接问题;但执行中对调整所有现状、规划数据、图纸较为困难且对编制审批进度存在重大影响的,可以不完全按照新标准重新进行技术处理。2012年以后新启动的总规修改、新编应严格按照新标准执行。 其次,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样应区别对待。对于已经批准的控规,不必单纯为执行新标准而重新修编,可结合实施评估、动态维护,按照新标准逐步修改完善。在编、新编的控规应全部按照新标准执行,保证后续规划和用地管理的协调一致。 再次,规划审批管理系统应坚持不影响正常的城市规划管理业务开展为前提,从易到难,由主及次地逐步推进与新标准的对接工作。比如,城市规划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一张图”系统)中已经入库的现状、规划数据和管理程序相关接口等,可结合规划实施评估、动态维护、修改完善、修编修订等工作逐步更新调整。 2、如何把握本标准与专项标准、地方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1.0.3条明确规定,编制城市(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这里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已加强了与土地、交通、园林、环保等相关技术法规的充分对接,避免本标准执行时与其他相关标准产生矛盾;二是城市(镇)总规和控规使用本标准时,还应遵守其他各项技术标准、规范、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本标准的适用对象为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和其他具备条件的镇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专业部门组织的居住区、公共设施、绿地、道路交通、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等专项规划应首先符合《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等相关专项标准,不具备条件的其他镇、乡、村的用地分类和建设用地标准应使用《镇规划标准(GB 501 88--2007)》、《村规划标准》(在编)。 此外,本标准作为国家强制性标准,各地在实际工作中部应严格遵守。同时,各地为满足本地城市规划编制的实际要求,在不违背本标准的前提下,可进一步补充、完善、细化相关规定,出台相应的地方标准或实施细则。 3、本标准适用范围中“其他具备条件的镇”指什么? 本标准将“其他具备条件的镇”纳入适用范围,意在实事求是地反映我国小城镇迅猛发展的客观现实,加强对空间布局和形态上已经与城市无异的建制镇的规划指导。1、0、2条文说明中规定“其他具备条件的镇指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已达到设市城市标准,但管理体制仍保留镇的行政建制”,但其中并未提出量化指标的要求。因此,在实际规划工作中,

城乡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附件: 《城乡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修订) 调查问卷 1.您的年龄是(___(2)_________)。 (1)20岁以下(2)20-40岁(3)40-60岁(4)60岁以上 2.您的工作单位是_____(1)______,工作性质是(______(1)________)。 (1)规划管理(2)规划编制(3)大专院校(4)其他 3.您从事城市规划工作的年限(_____(3)_______) (1)0-3年(2)3-5年(3)5-10年(4)10-20年(5)20年以上 第一部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50137-2011)》评估 一、作用与适用范围 1.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下文简称《90版标准》),《2011版标准》的适用范围除规划编制和用地统计之外,新增加了用地管理一项,您认为是否适用?(_____(1)________) (1)基本适用(2)部分适用,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 (3)其他________________

2.较《90版标准》,《2011版标准》的适用范围从城市总体规划延伸到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您认为适用性如何?(_____(1)_________) (1)基本适用(2)部分适用,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 (3)其他________________ 3.《2011版标准》适用于“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和其它具备条件的镇”,您认为是否适用?(_______(1)_______) (1)基本适用(2)部分适用,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 (3)其他________________ 二、城乡用地分类 1.《2011版标准》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建构了覆盖城乡全域的“分层次控制的综合用地分类体系”,包括了“城乡用地分类”和“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两大部分,您认为适用性如何?(______(1)________) (1)基本适用(2)部分适用,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 (3)其他________________ 2.《2011版标准》中,城乡用地分类中建设用地(H)根据用途细分为五个中类用地,您认为是否适用?基本适用请划√,不适用需调整请划○,需要删除请划×;请给出调整建议或相关理由。 调整建议及相关原因:

【2019年整理】城市用地分类标准

2011城市用地分类标准 1总则 为统筹城乡发展,集约节约、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制定、实施和监督城乡规划,促进城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用地统计和用地管理工作。 编制城市(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人口规模 population 人口规模分为现状人口规模与规划人口规模,人口规模应按常住人口进行统计。常住人口指户籍人口数量与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数量之和,计量单位应为万人,应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 urban development land per capita 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除以中心城区(镇区)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m2/人。 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 single-category urban development land per capita 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设施用地以及绿地等单项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除以中心城区(镇区)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m2/人。 人均居住用地 residential land per capita 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居住用地面积除以中心城区(镇区)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 m2/人。 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services land per capita 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除以中心城区(镇区)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m2/人。 人均交通设施用地street and transportation land per capita 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交通设施用地面积除以中心城区(镇区)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m2/人。 人均绿地 green space per capita 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绿地面积除以中心城区(镇区)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m2/人。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1简表 城乡用地分类中英文对照表 代码codes 用地类别中文名称 Chinese 英文同(近)义词 English H建设用地development land E非建设用地non-development land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中英文对照表 代码codes 用地类别中文名称 Chinese 英文同(近)义词 English R 居住用地residential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services 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commercial and business facilities M 工业用地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W 物流仓储用地logistics and warehouse S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road, street and transportation U 公用设施用地municipal utilities G 绿地与广场用地green space and square

2用地分类 2.1一般规定 2.1.1用地分类包括城乡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两部分,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 2.1.2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3级分类体系。大类应采用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应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表示。 2.1.3使用本分类时,可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2.2城乡用地分类 2.2.1城乡用地共分为2大类、9中类、14小类。 2.2.2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应符合表 3.2.2的规定。 表3.2.2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 类别代码 类别名称内容 大类中类小类 H 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及其它建设用地等 H1城乡居民点 建设用地 城市、镇、乡、村庄建设用地 H11 城市建设用 地城市内的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 H12镇建设用地镇人民政府驻地的建设用地H13乡建设用地乡人民政府驻地的建设用地H14村庄建设用 地 农村居民点的建设用地 H2 区域交通设 施用地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和管道运输等区域交通运输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不包括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铁路客货运站、公路长途客货运站以及港口客运码头 H21铁路用地铁路编组站、线路等用地 H22公路用地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用地及附属设施用地 H23港口用地海港和河港的陆域部分,包括码头作业区、辅助生产区等用地 H24 机场用地民用及军民合用的机场用地,包括飞行区、航站区等用地,不包括净空控制范围用地

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2.1 城市用地分类 2.1.1 科学的用地分类是促进城市土地合理使用的重要基础工作。在《标准与准则》(90版)和(97版)中,针对深圳规划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城市建设现状,先后两次制定了适用于深圳的“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标准与准则》(97版)的“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中的一些用地类型的划分和界定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本用地分类是在《标准与准则》(97版)“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的基础上,遵循适应深圳特区内、外整体协调发展、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以及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要求的修订原则,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并结合深圳市近年来的规划实践而制定的。 2.1.2 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作为分类的主导因素,兼顾用地的使用目的、出让方式及所有权属等相关因素。在编制本标准与准则时,充分考虑到深圳土地管理体制的要求,协调分别由国家建设部颁布的侧重于城市建设用地分类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与由国土资源部颁布的侧重于非建设用地分类和管理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两个标准,并结合深圳城市用地的实际利用情况,力求用地分类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在规划和土地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能与两套各有侧重的国家用地分类标准基本衔接。 2.1.3 本标准与准则将城市用地分为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共11大类、53中类、80小类,以反映城市用地的实际情况,满足城市规划、地政管理及规划研究等工作使用的需要。在前期调研和《标准与准则》(97版)的检讨工作中,“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 的11大类用地的基本框架得到了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及地政管理部门的充分肯定。为了保持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在使用上的延续性,新的城市用地分类标准仍然保留了11大类用地的基本框架结构,仅对一些中类和小类用地类型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了调整。与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10大类用地的结构相比,本标准与准则中的“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C类)和“政府社团用地”(GIC类)之和相当于上述国标的“公共设施用地”(C类)。因此,新的用地分类标准也继承了《标准与准则》(97版)中“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与国标具有很强可比性的优点。 2.1.4 在编制不同层次的规划以及在规划管理、地政管理和规划研究的不同环节中,对城市用地的分类要求的深度不同,本标准与准则中确定的大类、中类和小类的三级用地分类体系,可适应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对用地类型不同深度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规划及管理工作的性质、内容及深度的具体要求,采用本“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中的全部或部分用地类别。在确定一个从土地使用权权属或功能地块角度不能再细分的地块的用地性质时,如果地块上包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独立占地的主要用地性质或使用功能时,在确定地块的用地性质时应按照本“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通过并列列举各用地类别来描述该地块的用地性质。 2.1.5 为使各用地类型具有较好的识别性,便于用地类型在规划图纸及相关文件中的使用,本“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使用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混合型代号。大类用地的代号采用用地类型名称英文译名的第一个字母;中类用地和小类用地的代号分别在大类用地代号后增加1~2位阿拉伯数字,形成新的代号来表示。为了保证适用本标准与准则“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中各用地代号的系统性,本次修订工作对用地代号重新进行了连续的编排。应用《标准与准则》(97版)“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编制的所有规划成果(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分区规划、法定图则和详细蓝图等),在后续的规划实施过程中仍然沿用《标准与准则》(97版)的“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参见附录一)。 本“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中同层级用地类别之间存在着并列关系,而在大类——中类——小类这个层级序列上,存在着一个大类包含若干并列的中类、一个中类包含着若干并列的小类(部分中类用地没有再细分小类用地的情况除外)的逻辑关系。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中各大类用地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及代号汇总如下: 用地类型中文名称代号用地类型英文名称

用地分类标准

大类中类小类居住用地 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的用地一类居住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R11住宅用地 住宅建筑用地 R1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用地。如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粮店、菜店、副食店、服务站、储蓄所、邮政所、居委会、派出所等用地。R13 道路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区路、组团路或小街、小巷、小胡同及停车场等用地R14 绿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游园等绿化用地二类居住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R21住宅用地 住宅建筑用地R2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用地。如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粮店、菜店、副食店、服务站、储蓄所、邮政所、居委会、派出所等用地。R23道路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区路、组团路或小街、小巷、小胡同及停车场等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游园等绿化用地R24绿地 三类居住用地 市政公用比较设施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等用地有混合交叉的用地R31住宅用地 R3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用地。如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粮店、菜店、副食店、服务站、储蓄所、邮政所、居委会、派出所等用地。R33道路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区路、组团路或小街、小巷、小胡同及停车场等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游园等绿化用地R34绿地 四类居住用地 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R41住宅用地 住宅建筑用地R4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用地。如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粮店、菜店、副食店、服务站、储蓄所、邮政所、居委会、派出所等用地。R43道路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区路、组团路或小街、小巷、小胡同及停车场等用地R44绿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游园等绿化用地公共设施用地 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行政办公用地 行政、党派和团体等机构用地C11市属办公用地 市属机关,如人大、政协、人民政府、法院、检察院、各党派和团体,以及政府组成部门、企事业管理机构等办公用地C12非市属办公用地 在本市的非市属机关及企事业管理机构等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用地 商业、金融业、服务业、旅馆业和市场等用地C21商业用地 综合百货商店、商场和经营各种食品、服装、纺织品、医药、日用杂货、五金交电、文体体育、工艺美术等专业零售批发商店及其附属的小型工场、车间和仓库等用地C22金融保险业用地 银行及分理处、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证券交易所和保险公司,以及外国驻本市的金融和保险机构等用地C23贸易咨询用地 各种贸易公司、商社及其咨询机构等用地C24服务业用地 饮食、照相、理发、浴室、洗染、日用修理和交通售票等用地C25旅馆业用地 旅馆、招待所、度假村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C26市场用地 独立地段的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工业品市场和综合市场等用地文化娱乐用地 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团体、广播电视、图书展览、游乐等设施用地C31新闻出版用地 各种通讯社、报社和出版社等用地C32文化艺术团体用地 各种文化艺术团体等用地C33广播电视用地 各级广播电视、电视台和转播台、差转台等用地C34图书展览用地 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和纪念馆等用地C35影剧院用地 电影院、剧场、音乐厅、杂技场等演出场所,包括各单位对外营业的同类用地C36游乐用地 独立地段的游乐场、舞厅、俱乐部、文化宫、青少年宫、老年活动中心等用地体育用地 体育场馆和体育训练基地等用地,不包括学校等单位内的体育用地C41体育场馆用地 室内外体育运动用地,如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各类球场、溜冰场、赛马场、跳伞场、摩托车场、射击场以及水上运动的陆域部分等用地,包括附属的业余体校等用地C42体育训练用地 为各类体育运动专设的训练基地用地医疗卫生用地 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康复和急救设施等用地C51医院用地 综合医院和各类专科医院等用地,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精神病院、肿瘤医院等C52卫生防疫用地 卫生防疫站、专科防治所、检验中心、急救中心和血库等用地C53休疗养用地 休养所和疗养院等用地,不包括以居住为主的干休所用地,该用地应归入居住用地(R)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科学研究和勘测设计机构等用地,不包括中学、小学和幼托用地,该用地应归入居住用地(R)C61高等学校用地 大学、学院、专科学校和独立地段的研究生院等用地,包括军事院校用地C62中等专业学校用地 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学校等用地,不包括附属于普通中学内的职业高中用地C63成人与业余学校用地 独立地段地电视大学、夜大学、教育学院、党校、干校、业余学校和培训中心等用地C64特殊学校用地 聋、哑、盲人学校及工读学校等用地C65科研设计用地 科学研究、勘测设计、观察测试、科技信息和科技咨询等机构用地,不包括附设于其他单位内的研究室和设计室用地C7文物古迹用地 具有保护价值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革命遗址等用地,不包括已作其它途的文物古迹用地,该用地应分别归入的用地类别。C8其它公共设施用地 除以上之外的公共设施用地,如宗教活动场所、社会福利院等用地工业用地 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包括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用地,不包括露天矿用地,该用地应归入水域和其它用地(E)M1一类工业用地 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电子工业、缝纫工业、工艺品制造工业等用地。M2二类工业用地 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食品工业、医药制造工业、纺织工业等用地。M3三类工业用地 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采掘工业、冶金工业、大中型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造纸工业、制革工业、建材工业等用地。仓储用地 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W1普通仓库用地 以库房建筑为主的储存一般货物的普通仓库用地W2危险口仓库用地 存放易燃、易爆和剧毒等危险品的专用仓库用地W3堆场用地 露天放货物为主的仓库用地对外交通地 铁路、公路、管道运输、港口和机场等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T1铁路用地 铁路站场和线路等用地公路用地 高速公路和一、二、三级公路线路及长途客运站等地,不包括村镇公路用地,该用地应归入水域和其它用地(E)T21高速公路用地 高速公路用地T22一、二、三级公路用地 一级、二级和三级公路用地T23长途客运站用地 长途客运站用地T3管道运输用地 运输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地面管道运输用地道路广场用地 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等用地道路用地 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用地,包括其交叉路口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等内部的道路用地S11主干路用地 快速干路和主干路用地S12次干路用地 次干路用地S13支路用地 主次干路间的联系道路用地S14其它道路用地 除主次干路和支路外的道路用地,如步行街、自行车专用道等用地广场用地 公共活动广场用地,不包括单位内的广场用地S21交通广场用地 交通集散为主的广场用地S22游憩集会广场用地 游憩、纪念和集会等为主的广场用地社会停车场库用地 公共使用的停车场和停车库用地,不包括其它各类用地配建的停车场库用地S31机动车停车场库用地 机动车停车场库用地S32非机动车停车场库用地 非机动车停车场库用地供应设施用地供水、供电和供燃气等设施用地 U11供水用地独立地段的水厂及其附属构筑物用地,包括泵房和调压站等用地 U12供电用地变电站所、高压塔基等用地。不包括电厂用地,该用地应归入工业用地(M)。高压走廊下规定的控制范围内的用地,应按其地面实际用途归类。 U13供燃气用地储气站、调压站、罐装站和地面输气管廊等用地,不包括煤气厂用地,该用地应归入工业用地(M) U14供热用地大型锅炉房、调压、调温站和地面输热管廊等用地 交通设施用地公共交通和货运交通等设施用地 U21公共交通用地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的停车场、保养场、车辆段和首未站等用地,以及轮渡(陆上部分)用地 U22货运交通用地货运公司车队的站场等用地 U29其它交通设施用地除以上之外的交通设施用地,如交通指挥中心、交通队、教练场、加油站、汽车维修站等用地 U3 邮电设施用地邮政、电信和电话等设施用地 环境卫生设施用地环境卫生设施用地 U41雨水、污水处理用地雨水、污水泵站、排渍站、处理厂、地面专用排水管廊等用地。不包括排水河渠用地,该用地应归入水域和其它用地(E) U42粪便垃圾处理用地粪便、垃圾的收集、转运、堆放、处理等设施用地。 U5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房屋建筑、设备安装、市政工程、绿化和地下构筑物等施工及养护维修设施等用地 U6 殡葬设施用地殡仪馆、火葬场、骨灰存放处和墓地等设施用地 U9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除以上之外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如消防、防洪等设施用地 绿地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公共绿地及生产防护绿地,不包括专用绿地、园地和林地 公共绿地向公众开放,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化用地,包括其范围内的水域 G11公园综合性公园,纪念性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古典园林、风景名胜公园和居住区小公园等用地 G12街旁绿地沿道路、河湖和城墙等,设有一定游憩设施或起装饰性作用的绿化用地 生产防护绿地园林生产绿地和防护绿地 G21园林生产绿地提供苗木、草皮和花卉的圃地 G22防护绿地用于隔离、卫生和安全的防护林带及绿地 特殊用地特殊性质的用地 D1军事用地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军事设施用地,如指挥机关、营区、训练场、试验场、军用机场、港口、码头、军用洞库、仓库、军用通信、侦察、导航、观测台站等用地,不包括部队家属生活区用地 D3保安用地监狱、拘留所、劳改场所和安全保卫部门等用地。不包括公安局和公安分局,该用地应归入公共设施用地(C) 水域和其它用地除以上各大类用地之外的用地 E1水域江、河、湖、水库、苇地、滩涂和渠道等水域,不包括公共绿地及单位用地内的水域 耕地种植各种农作物的土地 E21菜地种植蔬菜为主的耕地,包括温室、塑料大棚等用地 E22灌溉水田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份能正常灌溉,用以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作物的耕地 E29其它耕地除此以外的耕地 E3园地果园、桑园、茶园等园地 E4林地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等林木的土地 村镇建设用地集镇、村庄等农村居住点生产和生活的各类建设用地 E61村镇居住用地以农村住宅为主的用地,包括住宅、公共服务设施和道路等用地 E62村镇企业用地村镇企业及其附属设施用地 E63村镇公路用地村镇与城市、村镇与村镇之间的公路用地 E64村镇其它用地村镇其它用地 E7弃置地由于各种原因未使用或尚不能使用的土地,如裸岩、石砾地、陡坡地、塌陷地、盐碱地、沙荒地、沼泽地、废窑坑等 E8露天矿用地 各种矿藏的露天开采用地C M U D E E2E6U1U2U4G G1G2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市区、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市政公用设施,包括其建筑物、构筑物及管理维修设施等用地 T T2S S1S2S3W C3C4C5C6C1C2类别代号 类别名称 范 围R R1R2R3R4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2010年12月24日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现批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37-2011,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2、3.3.2、4.2.1、4.2.2、4.2.3、4.2.4、4.2.5、4.3.1、4.3.2、4.3.3、4.3.4、4.3.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同时废止。 目录 1发布时间 2正文内容 总则 术语 3用地分类 续表一 续表二 续表三 续表四 4用地标准 5附录 附录A 附录B 1发布时间编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span]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880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37-2011,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2、3.3.2、4.2.1、4.2.2、4.2.3、4.2.4、4.2.5、4.3.1、4.3.2、4.3.3、4.3.4、4.3.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四日2正文内容编辑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总则 1.0.1为统筹城乡发展,集约节约、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制定、实施和监督城乡规划,促进城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用地统计

城市用地性质分类与标准

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1.1.1 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用地管理工作。 1.1.2 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因素,兼顾其他相关因素。 1.1.3增城市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大类、中 类、小类。 1.1.4 其中,R 、C 、M 、W 、U 、S 、T 、D 、G 类用地属于城市建设用地,E6类用地属于 村建设用地;其余为非建设用地。 1.1.5 使用城市用地分类时,应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 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1.1.6 增城市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 类别代号 类别名称 范 围 大类 中 类 小类 R 居住用地 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的用地 R1 住宅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的用地 R11 低密度住宅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容积率为1的用地 R12 商品住宅用地 以商品住宅为主的用地 R13 经济适用住房用地 包括以低收入者教工、公务员等特定人群为供应对象的住宅用 地 R14 廉租房用地 政府组织建设以租给低收入者为供应对象,不对外销售的廉租 公房用地 R 2 公共服务设施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用地。如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粮店、菜店、副食店、服务站、储蓄所、邮政所、居委会、派出所等用地 R 3 道路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区路、组团路或小街、小巷、小胡同及停车场等用地 R 4 绿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游园等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 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 共服务设施用地 C1 行政办公用地 行政、党派和团体等机构用地 C11 市属办公用地 市属机关,如人大、政协、人民政府、法院、检察院、各党派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2019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总则 1.0.1为统筹城乡发展,集约节约、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制定、实施和监督城乡规划,促进城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用地统计和用地管理工作。 1.0.3编制城市(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语 2.0.1城乡用地town and country land 指市(县)域范围内所有土地,包括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等,非建设用地包括水域、农林用地以及其他非建设用地等。城乡用地内各类用地的术语见表3.1.2。 表2.0.1城乡用地分类中英文对照表

2.0.2城市建设用地urban development land 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城市建设用地内各类用地的术语见表3.2.2。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指上述用地之和,单位为hm2。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中英文对照表 表2.0.2

2.0.3人口规模population 人口规模分为现状人口规模与规划人口规模,人口规模应按常住人口进行统计。常住人口指户籍人口数量与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数量之和,计量单位应为万人,应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 2.0.4人均城市建设用地urban development land per capita 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除以中心城区(镇区)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人。

用地分类指标

1、用地性质:二类居住用地;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1.6; 建筑密度:≤30%;绿地率≥35%; 2、用地性质:居住(兼容商业金融、行政办公);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3.0; 建筑密度:≤40%;绿地率≥25%; 3、用地性质:居住(兼容商业金融、行政办公);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2.0; 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 4、用地性质:居住(兼容商业金融、行政办公);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3.0; 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 5、用地性质:商业、办公(兼容旅馆业)用地;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2.4; 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 6、用地性质:公共设施用地;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8; 建筑密度:≤55%;

7、用地性质:商业金融、居住(兼容行政办公)用地;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2.5;建筑密度:≤26%; 绿地率≥35%; 8、用地性质:商业、办公(兼容旅馆业)用地;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2.4;建筑密度:≤28%; 绿地率≥35%; 9、用地性质:住宅用地;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3.6; 建筑密度:≤22%;绿地率≥40%; 1、规划用地性质:二类居住用地; 容积率:≤1.4; 建筑密度:≤20%; 绿化率:≥45%; 建筑高度:≤35米 集中绿地:≥3000平方米 建筑间距系数:1.3。 2、规划用地性质:二类居住用地; 容积率:≤1.5; 建筑密度:≤22%; 绿化率:≥40%; 建筑高度:≤35米; 建筑间距系数:1.3。

3、规划用地性质:二类居住用地; 容积率:≤0.7; 建筑密度:≤20%; 绿化率:≥45%; 建筑高度:≤15米; 集中绿地:≥5000平方米。 容积率:≤1.8(6层) 建筑密度:30% 1、规划用地性质:住宅及与其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 容积率:<1.8; 建筑密度:<22%; 建筑高度:多层<16米小高层<35米高层<60米; 绿地率:>40%。 2、规划用地性质:二类居住用地; 容积率:≤1.5; 建筑密度: ≤20%; 绿地率:≥40%;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标准完全版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标准完全版 第一节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1(1 城市用地分类 1.1.1 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用地管理工作。 1.1.2 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因素,兼顾其他相关因素。 1.1.3增城市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大类、中类、 小类。 1.1.4 其中,R、C、M、W、U、S、T、D、G类用地属于城市建设用地,E6类用地属于村 建设用地;其余为非建设用地。 1.1.5 使用城市用地分类时,应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 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1.1.6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应符合表1.1的规定。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1.1 类别代号 类别名称范围q 大类中类小类 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居住用地 零星的用地 住宅用地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的用地 R11 低密度住宅用地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容积率为1的用地 R1

R12 商品住宅用地以商品住宅为主的用地 R13 经济适用住房用地包括以低收入者教工、公务员等特定人群为供应对象的住宅用地 R 政府组织建设以租给低收入者为供应对象,不对外销售的廉租公房R14 廉租房用地 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用地。如托儿所、幼 公共服务设施 R2 儿园、小学、中学、粮店、菜店、副食店、服务站、储蓄所、邮政所、 居委会、派出所等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区路、组团路或小街、小巷、小胡同及道路用地 R3 停车场等用地 绿地 R4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游园等用地 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公共设施用地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 C1 行政办公用地行政、党派和团体等机构用地 市属机关,如人大、政协、人民政府、法院、检察院、各党派和团C11 市属办公用地体以及企事业管理机构等办公用地 C12 非市属办公用地在本市的非市属机关及企事业管理机构等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商业、金融业、服务业、旅馆业和市场等用地 综合百货商店、商场和经营各种食品、服装、纺织品、医药、日用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和代码一览表

类别代号 类别名称 范 围 大类 中类 小类 R 居住用地 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的用地 R1 R11 R12 R13 R14 一类居住用地 住宅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道路用地 绿地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住宅建筑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用地。如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粮店、菜店、副食店、服务站、储蓄所、邮政所、居委会、派出所等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区路、组团路或小街、小巷、小胡同及停车场等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游园等绿化用地 R2 R21 R22 R23 R24 二类居住用地 住宅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道路用地 绿地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住宅建筑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用地。如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粮店、菜店、副食店、服务站、储蓄所、邮政所、居委会、派出所等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区路、组团路或小街、小巷、小胡同及停车场等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游园等绿化用地 R3 R31 R32 R33 R34三类居住用地 住宅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道路用地 绿地 市政公用比较设施齐全、布 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 工业等用地有混合交叉的用地 住宅建筑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 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用地。如托 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粮 店、菜店、副食店、服务站、储 蓄所、邮政所、居委会、派出所 等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 小区路、组团路或小街、小巷、 小胡同及停车场等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 小游园等绿化用地 R4 R41 R42 R43 R44四类居住用地 住宅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道路用地 绿地 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 住宅建筑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 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用地。如托 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粮 店、菜店、副食店、服务站、储 蓄所、邮政所、居委会、派出所 等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 小区路、组团路或小街、小巷、 小胡同及停车场等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 小游园等绿化用地

新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2012)

1.0.1为统筹城乡发展,集约节约、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制定、实施和监督城乡规划,促进城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用地统计和用地管理工作。 1.0.3编制城市(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城乡用地 town and country land 指市(县)域范围内所有土地,包括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等,非建设用地包括水域、农林用地以及其他非建设用地等。城乡用地内各类用地的术语见表3.1.2。 表2.0.1城乡用地分类中英文对照表 2.0.2城市建设用地 urban development land 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城市建设用地内各类用地的术语见表 3.2.2。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指上述用地之和,单位为hm2。 表2.0.2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中英文对照表

2.0.3人口规模 population 人口规模分为现状人口规模与规划人口规模,人口规模应按常住人口进行统计。常住人口指户籍人口数量与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数量之和,计量单位应为万人,应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 2.0.4人均城市建设用地 urban development land per capita 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除以中心城区(镇区)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m2/人。 2.0.5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 single-category urban development land per capita 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设施用地以及绿地等单项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除以中心城区(镇区)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m2/人。 2.0.6人均居住用地 residential land per capita 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居住用地面积除以中心城区(镇区)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m2/人。 2.0.7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services land per capita 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除以中心城区(镇区)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m2/人。 2.0.8人均交通设施用地street and transportation land per capita 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交通设施用地面积除以中心城区(镇区)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m2/人。 2.0.9人均绿地 green space per capita 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绿地面积除以中心城区(镇区)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m2/人。 2.0.10人均公园绿地 park land per capita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