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设计结合自然》电子版

《设计结合自然》电子版

《设计结合自然》电子版
《设计结合自然》电子版

《设计结合自然》电子版

经典图书《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的部分内容目录

城市与乡村

海洋与生存

--沙丘的形成与新泽西海岸的研究

困境

--东西方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态度

前进一步

--里士满林园大路选线方案研究

模子和囊膜

--环境和环境的形成

大城市地区内的自然

--费城大城市地区开放空间和空气库的研究

社会准则

对社会准则的回应

--沃辛顿河谷地区研究

世界好比是一个宇宙舱

视发展过程为价值

--纽约斯塔滕岛环境评价研究

自然主义者

流域

--波托马克河流域的研究

大城市地区

--华盛顿西北部地区自然要素和土地利用的研究

发展过程和形式

城市:发展过程和形式

--华盛顿特区的分析研究

城市:健康和病理

--费城的健康和病理调查研究

展望

绪言

迄今为止,从整体上研究人及其环境相互关系的著作:既研究行星与恒星、岩石、土壤

和海洋等所谓物质宇宙,又研究栖息在地球上的生物,即研究使人成为现在这样的所有力量

和生物的著作,仍为数不多,有关人类本身的这种知识的研究,发展是缓慢的;因为早先的

希腊思想家,或是孤立地研究人,或是在研究自然时忽视了人的存在;为了想文凤法增进人

自身的生存,好象人和自然的任何一部分知识,只要通过人脑提供的各种手段和符号文字就

能理解。

至少从西方的传统来说,自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5,希腊著名医生、

有医学之父的美名-译注)的医学名著<<空气、水和场地>>开始,第一次公开承认:人的生命,无论生病还是健康,都是和自然力量息息相关的;自然是不可抗拒和征服的,倒是必须

了解它的规律,尊重它的忠告,把它当作盟友来对待。《设计结合自然》是这以后少数这类重

要的收籍中的又一本杰出的著作。这种西方传统的某些方面以后由医学界继续保持下去,因

为人只要无知地违返了自然规律,很快就会受到身心失调的惩罚;但是,虽然努力去克服流

行病和传染病有时会取得很小一点环境改善,但这种防治措施没能在人及其环境之间建立一

个健全的动作关系,而这种关系却能为维持和提高人类生活而正确地发挥所有潜在的可能性。

尽管自然早已有很多警告,但是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还在继续向深圳度和广度发展,三

年来并没有唤起足够的反响; 当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是仅在近半个

世纪以来,才系统地作出了努力,去探求组成一个平衡的和自我更新的环境,它包含人类生

物的繁荣,社会合作,精神鼓舞等所有必须的成分。

这方面的工作,冠之以科学名,则称作“生态学”;这门学问把自然的许多方面集合起

来,就必然地问世较晚。伊恩。麦克哈格不仅是个受过专业训练的城市规划师和风景建筑师,

更适当地可以称之为有灵感的生态学家:他不仅从生态学外部的有利地位来观察所有的自然

和人的活动,还作为一个参加者和一个行动者从内部来考察这个世界,他对冷漠的、枯燥的

和暗然无色的科学世界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使较高级的哺乳运动,首先是人类,从所有的其

它生物中区别出来: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热情、感情、感觉、敏感性、情欲和美的享受--所

有这些使人的头脑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大大地超过了计算机,或者超过了那些把自己局限于

计算机限度内的狭隘的头脑。这本书的优点不只是有关的科学资料十分丰富,而且“读其书、

知其人”。作为一个老朋友和钦慕的同事,我甚至可以加一句:真是一位杰出的人物。

作为一个有才能的生态规划师,麦克哈格不仅知晓,从北京人学会使用火的时候起,在

地球的面貌过程中人经常起破坏作用;他同样知道,(许多人最后才知道)现代技术由于轻率

和不加思考地应用科学知识或技术设施,已经损坏了环境和降低了它的可居住性。他有必要

点点滴滴地扼要重述这可怕经历的每一个部分:杀虫剂、除草剂、洗涤剂和其它化学污染、

放射性废弃物等这条阴暗的洪流。正在无形中不仅直接破坏人的生命、而且破坏所有和人合

作的物种,这些物种的健康是与人类自己的生存相关的。假如这本书以麦克哈格的不可比拟

的方式,仅扼要重述这个信息,也一定是有价值的;而这本书是大量的其它当代出版物的又

一力作。这些出版物有的是专著,如雷切尔?卡森的<<沉寂的春天>>(Rachel Carson's

Silent Spring)、有的是专题论文集,如《北美未来的环境》(Future Environments of North

America),麦克哈格自己也曾为该书撰稿。

幸运的是,因为麦克哈格是个具有创造性头脑的规划师,他前进了一大步,用需要特别

的才能和技术以及优越的判断力才能完成的具体实例,说明这门新的学问如何可以和必须应

用到实际的环境中去,去照管诸如沼泽、河湖等自然地区,为未来的城市居住区选址,为如

作者现在非常了解的费城大城市地区重新建立人类的生活准则和长远的生活目标。正由于这

种深刻的、综合的科学见解和建设性的环境设计,使这本书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为了建立必要的自觉的观念,合乎道德的评价准则、有秩序的机制、在处理环境的每一

个方面时以取得深思熟虑的美的表现形式,麦克哈格既不把重点放在设计上面,也不放在自

然本身上面,而是把重点放介词“结合”("with")上面,这包含着人类的合作和生物的伙伴

关系的意思。他寻求的不是武断的硬性的设计,而是取充分地利用自然提供的潜力,(他当然

也必须根据它的限制条件来设计)。与此同时,在人类与自然的结合中,他知道人自己的头脑

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要给它增加些极其宝贵的东西,这些东西在对原始的自然开发到如

此高度以时仍未被发现,根本没有被人接触过。

人们无法预言象这样一本收的命运。但是从这本书的内在的优点来说,我愿所它和至今

仅有的性质相同的少数几本著作并列在一起,这些著作自希波克拉底开始,包括象亨利?索

罗(Henry Thoreau)、乔治?珠金斯?马什(George Perkins Marsh)、帕特里克?格迪斯(Patrick Geddes)、卡尔?索尔(Carl Sauer)、本顿?麦凯(Benton Mackaye)和雷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等人的重要经典著作。这不是一本匆促阅读随丢开的书;而是一本常备的、

需要慢慢理解吸收,随着你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的增加,你将随时再翻阅的书。虽然它是一本

号召行动的书,但它不是为那些相信“应急计划”或紧急方案的人写的,它是在已有的地面

上铺下的一条新的坚实的道路。书里说的是文明世界的基础,它将取代污染的,推土机推倒

一切的,机器支配一切的,推动人性的,受核爆炸威胁的世界,这个世界现在正在我们的眼

前崩溃和消失。作者通过生态学和生态的设计,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有机体得到繁荣和人类得

到欢乐的图画,麦克哈格唤起了人们对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希望。如果没有象麦克哈格这样

的人们的热情、勇气和深信无疑的技能,这种希望可能会变得暗淡和永远消失。

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

书献给

波林阿利斯泰尔和马尔科姆(Pauline, Alistair and Malcolm)和那些帮助我使本书民的人-

-拉塞尔?特雷恩和保护基金会(Russell Train and The Conservation Foundation),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纳伦德拉?居内加(Narendra Juneja),和尤金?费尔德(Eugene Feldmahn)。

设计结合自然读书心得

《设计结合自然》读书心得 《设计结合自然》是英国著名环境设计师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的代表作。麦克哈格是英国著名环境设计师、规划师和教育家。1971年获全美图书奖,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作者以丰富的资料、精辟的论断,阐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依赖关系、大自然演进的规律和人类认识的深化。作者提出以生态原理进行规划操作和分析的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书过许多实例,详细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对城市、乡村、海洋、陆地、植被、气候等问题均以生态原理加以研究,并指出正确利用的途径。 书中阐述的许多理论观点仍充满着生机与活力。麦克哈格在书中详尽的阐述了他的自然观。他认为:“如果要创造一个善良的城市,而不是一个窒息人类灵性的城市,我们需要同时选择城市和自然,缺一不可。两者虽然不同,但互相依赖;两者同时能提高人类生存的条件和意义。”读过之后,发现这本书最重要的意义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均可见于书的题目“设计结合自然”。 全书的主要容有:以生态学的观点,从宏观和微观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提出适应自然的特征来创造人的生存环境的可能性与必然性;阐明了自然演进过程,证明了人对大自然的依存关系,批判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东西方哲学、和美学等文化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差别的根源。提出土地利用的准则,阐明了综合社会、经济和物质环境诸要素的方法;指出城市和建筑等人造物的评价与创造,应以‘适应’为准则。”纵观《设计结合自然》整本书,作者始终围绕着自然价值观的建立展开论述。以生态学的观点既从宏观方面也从微观方面来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阐明了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的灾难性后果,强调人与自然有着不可或缺的依赖关系,指出我们必须把人类看做整个生物界的一分子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屏弃以前以人为中心的错误思想。人类的发展与规划要适应环境,在环境允许度里寻求最大的发展,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自然演进过程的一部分。以后我们自己在做设计的时候也要更多考虑到自然地处境,而不是仅仅以自我为中心,努力做一个善良的设计师。 以下是主要的读书笔记摘要: 一、海洋与生存——沙丘的形成与新泽西海岸的研究 1、荷兰的堤坝,不像我们的钢筋混凝土的防御工事,而是由许多层铺设在沙和泥土层中的柴笼(成捆的树枝条)构成的,然后,整个堤坝的表面再用石料砌起来。因为由草固定的沙丘比堤坝具有更大的柔性,它能经受波浪的冲击,使其速度减弱,并吸收被减弱这份能量。 2、应该有一些禁止人们使用滨海地带的准则:不得在沙丘草上行走;不得把地下水降到临

读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有感Word版

读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有感 麦克哈格出版的《设计结合自然》 (Design With Nature),从人为空间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角度,提出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建造与人共享的人造生态系统的思想,并进而提出生态规划的概念,发展了一整套的从土地适应性分析到土地利用的规划方法和技术。 他认为:“世界是丰富的,为了满足人类的希望仅仅需要我们通过了解、尊重自然。人是唯一具有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意识的生物。他必须成为生物界的管理员。要做到这一点,设计必须结合自然。”1这些思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具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的,直至今日依旧对我们的规划工作有着指导作用。 笔者认为麦克哈格生态规划理论的闪光点之一,在于其价值观念的转变。 麦克哈格在书中通过实例与生态理论的共同阐述极力向人们宣传自然价值观转变的重要性。这种自然价值观的转变似乎比生态科学的规划方法更为重要一些。规划师,管理者与民众如果没有把这种基本的观念深植于心的话是难以在规划过程中彻底的贯彻任何生态思想的,尊重自然的人类发展模式也就无从谈起。如今,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已经正预示着人类发展的灾难性前景。人类对待自然的价值观念急待转变。 与人们习惯认为的以人为中心的自然观念针锋相对,麦克哈格在书中详尽的阐述了他的自然观。他强调人是整个自然界的一分子,与其他许多生物以及各种物质共存于宇宙之中,而非整个自然的统治者,与其他的物质一样持有自己的独特性与相互依赖性,为获得生存,成长,繁衍,发展,就必须在系统中中得到平衡,相互支持和相互需要而编制在一起。麦克哈格借助一个宇宙舱的实验来生动的说明了这一点。他还阐述了自然主义者对人与自然的一些主要观点。自然主义者认为自然界所有的生物都有他们的独特性与存在的价值。人是自然的产物,人在自然中的作用与其他生物的作用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人被认为与其他生物一样感受和知觉都不能违抗自然规律,而只能反映这些自然规律。人属于自然这个纷繁复杂的大系统并完全依赖它,但由于人具有感觉能力因此和酶一样具有调节能力,所以有管理这个系统的责任。麦克哈格指出,我们应该重视与了解自然演进过程。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历史的,物质的和生物的发展过程的综合,这些过程是动态的,它们组成了社会价值。他认为我们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利用作出规定之前,首先要对这些自然演进过程中固有的社会价值有所识别。 这本书警醒人们要转变自然价值观念,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我们必须知道自然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代表了相当的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能为人类使用提供价值机会,但是价值体系也显示出限制,不能够任由人们使用。人类的发展难免要借助自然的力量,但人们必须时刻重视与尊重自然的价值,否则必将遭到自然的报复。 笔直对麦克哈格所提倡的自然观由来的理解:对于一个没有固定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尤其对于有一点道教认识的中国人来说,麦克哈格所倡导的自然观,和他所描绘的自然主义者,似乎有点狂热。我们本来习以为常的事情,这样的一个大家,却在书中一再强调,用语犀利、尖锐,就像是卢梭之于民主的崇拜。来看看生态学的发展史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点。1869年德国动物学家赫克尔(haeckel)最先提出ecology这个词,这是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而提出来的。进化论横空出世,对圣经里所描绘的上帝赋予人使用自然的权利这一场景,给与了致命的打击,人不是生来就有支配自然的权利。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彼岸的人的哲学中,根深蒂固的有这样一种思想:上帝创造人类,我们可以使用……这是一种反自然的声音,这种声音从他们出生就一直存在于耳边,以至于他们认为支配自然,猎杀所有的动物,甚至奴役异教徒都是无可厚非的。基于西方人的血液中已经流淌着反自然的暴虐,麦克哈格的语言怎能不犀利。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从孤立的单独的学科,发展到综

设计类读书笔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读书报告(读书笔记) 学院:艺术学院 课题名称:广西南宁市东方外国语 学院片区景观规划设计 专业(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班级: 09-09 学生:梁艳梅 指导教师:黎勇 日期: 4.27

日期: 2013 年 04 月 28 日 读书地点:家 读书书名:设计的觉醒 作者:田中一光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1 读书内容(章、节): 本书是田中一光先生在大陆首次发行的文集,他以亲笔文字将读者带入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去体验与众不同的设计人生,进而认识一个真实、全面的田中一光。设计大奖上的冉冉新星、办公室里的“工作狂”、讲台边的“园丁”、玻璃窗边的编排指挥家……他工作上的非凡才华让人敬佩奋发;而年龄最小的歌舞伎观众、戏剧舞台上的活跃份子、爵士乐的鉴赏家、厨房里的美食创意鬼才……他生活中的情趣又让人心生向往。身为设计师的田中一光先生,以清丽优美的笔触,充满画面感的描写与记录,将设计之道与生活之道自然融合,在启迪设计智慧的同时,也为读者打开了更广阔的生活视野。 田中一光先生于2002年去世,从02年至今的这段时间,中国设计界对日本设计的关注与日俱增。日本人骨子里对细节和质感的偏执;岛国人因为资源的匮乏和人口比例的失调所引发的忧患意识;消费文化在日本的白热化发展导致的市场极度细分,这些日本的特殊性所衍生的设计特质给国人探寻自己的设计之路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与引导。日本设计在国内的反响让我们认识了当今日本设计界的一批中坚力量:原研哉、深泽直人、隈研吾、安藤忠雄……而作为这些设计师的前辈,真正日本设计风格与哲学的开拓人物田中一光,向我们更好地呈现了日本设计的发展、沿革、嬗变。在追根溯源中,我们期待国人对设计本质的不懈求索精神,终将觉醒。 读后感: 一直在思考为何有关日本设计的书籍近年在国内如此受欢迎,而在此书中我似乎离答案又近了一步。因为它展现的是以田中一光为代表的战后第一代日本设计师,伴随时代变迁和发展不断实践与思考设计的本质,以期更准确地把握人类自身价值和生活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根植于现代设计中的理想基因被再次唤醒。一个错位的对应,现在的中国正如六七十年代的日本——都是世界工厂,我们看着日本从阵痛中走过,欣然发现他们自信地走出了一条不卑不亢的设计之路。

《设计结合自然》读书笔记

《设计结合自然》读书笔记 《设计结合自然》是历史的产物,伊恩·麦克哈格正是那个被历史之手选择的人。他的一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围绕《设计结合自然》的一生,这种历史也是生态规划的历史,乃至于景观设计学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恩·麦克哈格的成就已为世界公认,但围绕着他同时又有着一些争议。这些争议说明了景观设计学专业内部存在的一些矛盾。了解这些历史,对于今天中国现状下的景观设计学发展有重要意义。 麦克哈格在1967年出版的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中提出了应当在规划中注重生态学的研究,并建立具有生态观念的价值体系。在他的规划思想与实践中,既不把重点放在设计方面,也不放在自然本身上面,而是把重点放在介词“结合”上面。他认为:“如果要创造一个善良的城市,而不是一个窒息人类灵性的城市,我们需要同时选择城市和自然,缺一不可。两者虽然不同,但互相依赖;两者同时能提高人类生存的条件和意义。”这些思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具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的,直至今日依旧对我们的规划工作有着指导作用。读过之后,笔者发现这本书最重要的意义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均可见于书的题目“设计结合自然”。其中蕴涵着对以前规划思想中错误的价值观的警示批判与对新的价值观的倡导。在书中的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中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生态价值观。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加深了对规划中建立正确自然价值观的重要性的认识。 传统的自然价值观麦克哈格在书中指出在传统的价值观念中人们面对的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在此社会中,人们相信现实仅仅由于人能感觉它而存在;宇宙是为了支持人到达他的顶峰而建立起来的一个结构;只有人是天赐的具有统治一切的权利。” 他对美国社会的现实状况进行了批判,指出人们无视自然,无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注重短期经济利益,象魔鬼一样将道德排在最末位。还尖锐的指出经济学家,除极少数例外,都是商人的奴才,他们和商人一起,毫不掩饰与厚颜无耻地要求我们的价值体系适应他们的价值体系。 他认为由一神论产生出来的西方的宗教是这些道德观念的主要根源。圣经中所描写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与我们看到的现实不符,坚持人对自然的支配与征服,鼓励了人类最大的剥夺和破坏,而不是尊重自然和鼓励创造。在过去久远的

设计结合自然

《设计结合自然》连载 作者:I.L.麦克哈格 翻译:芮经纬 校对:倪文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作者的话 设计结合自然 本书得到华盛顿特区1967年保护基金会的赞助在过去的十年里,许多杰出的人士给我和我的学生们写了许多信,是他们的许多想法构成了本收的理论,但书里的错误和他们无关。因为人数太多了不能在这里一一提到,但某些人的名字必须记下来--马斯顿.贝茨(Marston Bates)、哈罗德.布罗姆(Harold Blum)、杰克.卡尔霍恩(Jack Calhoun)、温锡占(Wing Tsit Chan)、约翰.克里斯琴(John Christian)、卡尔顿.库恩(Karleton Coon)、F.弗雷泽.达林(F.Fraser Darling)、爱德华.迪维(Edward Deevey)、伦纳德.杜尔(Leonard Duhl)、巴罗斯.邓纳姆(Barrows Dunham)、洛伦.艾斯利(Loren Eiseley)、杰克.福格(Jack Fogg)、戴维.哥达德(David Goddard)、卢纳.利奥波德(Luna Leopold)、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罗伯特.麦克阿瑟(Robert McArthun)、霍华德.内梅罗夫(Howard Nemerov)、镥思.帕特里克(Ruth Patrick)、A.M.M.佩恩(A.M.M Payne)、莫尔斯.佩卡姆(Morse Peckham)、威廉.普罗瑟罗(William Protheroe)、保罗.蒂利希(Paul.Tillich)、安东尼.华莱士(Aanthony Wallace)、艾伦.活茨(Alan Watts)、埃德加.T(Edgar T)、惠里(Wherry) 和哥登.沃尔曼(Gordon Wolman)。 在本书中发表的许多研究方案是最初称为华莱士、麦克哈格联合事务所(Wallace,McHarg Associates)和以后称之为华莱士、麦克哈、罗伯茨和托德联合事务所(Wallace,McHarg,Roberts and Todd)的专业事务所的成果。格林.斯普林和沃辛顿河谷地区的研究是前者完成的,而斯塔滕岛,里士满公园路,华盛顿和一部分波托马克河流域的研究是由后者做的。我愿说明一下,这些都是全体工作人员合作的成果,我愿由衷地感谢我的合作者:戴维.A.华莱士博士(Dr.David A, Wallace)、威谦.H.罗伯茨先生(Mr.William H.Roberts)和托马斯.A先生(Mr.Thomas A)以及我 的同事和工作人员。 大城市绿色空间的研究项目是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城市研究院(现在的环境研究院)的赞助下进行的。这个项目聘请了戴维.A.华莱士博士,威廉.H.罗伯茨先生、安尼.路易丝.斯特朗女士(Mrs.Anne Louise Strong),和威廉.格里格斯比先生(Mr.Willian Grigsby),(他们都参加了格林。斯普林和沃辛顿河谷地区的研究),还有安东尼.托马辛纳斯博士(Dr.Anthony Tomazinas)和诺哈德图尔隆博士

最新整理英国著名环境设计师之《设计结合自然》读书笔记.docx

最新整理英国著名环境设计师之《设计结合自然》读 书笔记 英国著名环境设计师之《设计结合自然》读书笔记 《设计结合自然》是英国著名环境设计师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的代表作。麦克哈格是英国著名环境设计师、规划师和教育家。1971年获全美图书奖,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作者以丰富的资料、精辟的论断,阐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依赖关系、大自然演进的规律和人类认识的深化。作者提出以生态原理进行规划操作和分析的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书中通过许多实例,详细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对城市、乡村、海洋、陆地、植被、气候等问题均以生态原理加以研究,并指出正确利用的途径。 书中阐述的许多理论观点仍充满着生机与活力。麦克哈格在书中详尽的阐述了他的自然观。他认为:“如果要创造一个善良的城市,而不是一个窒息人类灵性的城市,我们需要同时选择城市和自然,缺一不可。两者虽然不同,但互相依赖;两者同时能提高人类生存的条件和意义。”读过之后,发现这本书最重要的意义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均可见于书的题目“设计结合自然”。 全书的主要内容有:以生态学的观点,从宏观和微观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提出适应自然的特征来创造人的生存环境的可能性与必然性;阐明了自然演进过程,证明了人对大自然的依存关系,批判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东西方哲学、宗教和美学等文化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差别的根源。提出土地利用的准则,阐明了综合社会、经济和物质环境诸要素的方法;指出城市和建筑等人造物的评价与创造,应以'适应';为准则。” 纵观《设计结合自然》整本书,作者始终围绕着自然价值观的建立展开论述。以生态学的观点既从宏观方面也从微观方面来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阐明了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的灾难性后果,强调

设计结合自然读书心得

设计结合自然读书心得 《设计结合自然》是英国著名环境设计师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的代表作。麦克哈格是英国著名环境设计师、规划师和教育家。1971年获全美图书奖,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作者以丰富的资料、精辟的论断,阐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依赖关系、大自然演进的规律和人类认识的深化。作者提出以生态原理进行规划操作和分析的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书中通过许多实例,详细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对城市、乡村、海洋、陆地、植被、气候等问题均以生态原理加以研究,并指出正确利用的途径。 书中阐述的许多理论观点仍充满着生机与活力。麦克哈格在书中详尽的阐述了他的自然观。

他认为:如果要创造一个善良的城市,而不是一个窒息人类灵性的城市,我们需要同时选择城市和自然,缺一不可。两者虽然不同,但互相依赖;两者同时能提高人类生存的条件和意义。”读过之后,发现这本书最重要的意义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均可见于书的题目设计结合自然”

全书的主要内容有:以生态学的观点,从宏观和微观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提出适应自然的特征来创造人的生存环境的可能性与必然性;阐明了自然演进过程,证明了人对大自然的依存关系,批判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东西方哲学、宗教和美学等文化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差别的根源。提出土地利用的准则,阐明了综合社 会、经济和物质环境诸要素的方法;指出城市和建筑等人造物的评价与创造,应以适应'为准则。”纵观《设计结合自然》整本书,作者始终围绕着自然价值观的建立展开论述。以生态学的观点既从宏观方面也从微观方面来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阐明了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的灾难性后果,强调人与自然有着不可或缺的依赖关系,指出我们必须把人类看做整个生物界的一分子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屏弃以前以人为中心的错误思想。人类的发展与规划要适应环境,在环境允许度里寻求最大的发展,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自然演进过程的一部分。以后我们自己在做设计的时候也要更多考虑到自然地处境,而不是仅仅以自我为中心,努力做一个善良的设计师。

设计结合自然读书笔记 设计结合自然读后感

设计结合自然读书笔记设计结合自然读后感【--英语演讲稿】 《设计结合自然》是英国著名环境设计师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的代表作, 全书的主要内容有:以生态学的观点,从宏观和微观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提出适应自然的特征来创造人的生存环境的可能性与必然性;阐明了自然演进过程,证明了人对大自然的依存关系,批判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东西方哲学、宗教和美学等文化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差别的根源。提出土地利用的准则,阐明了综合社会、经济和物质环境诸要素的方法;指出城市和建筑等人造物的评价与创造,应以?适应?为准则, 纵观《设计结合自然》整本书,作者始终围绕着自然价值观的建立展开论述。以生态学的观点既从宏观方面也从微观方面来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阐明了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的灾难性后果,强调人与自然有着不可或缺的依赖关系,指出我们必须把人类看做整个生物界的一分子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屏弃以前以人为中心的错误思想。人类的发展与规划要适应环境,在环境允许度里寻求最大的发展,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自然演进过程的一部分。以后我们自己在

做设计的时候也要更多考虑到自然地处境,而不是仅仅以自我为中心,努力做一个善良的设计师。 以下是主要的读书笔记摘要: 一、海洋与生存——沙丘的形成与新泽西海岸的研究 1、荷兰的堤坝,不像我们的钢筋混凝土的防御工事,而是由 许多层铺设在沙和泥土层中的柴笼(成捆的树枝条)构成的,然后,整个堤坝的表面再用石料砌起来。因为由草固定的沙丘比堤坝具有更大的柔性,它能经受波浪的冲击,使其速度减弱,并吸收被减弱这份能量。 2、应该有一些禁止人们使用滨海地带的准则:不得在沙丘草 上行走;不得把地下水降到临界水位下;不得干扰漂移现象。禁止这些活动紧紧在于保证自然沙堤及其植被和外貌能久远的存在下去,仅仅在于维护公共资源。 3、海滩可以承受各种使人欢乐的活动:游泳、野餐、构筑沙堡、钓鱼及日光浴。主要的沙丘绝对不能承受人的活动。不能承受 任何践踏。必须禁止使用。如果要跨越它,

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类必读书

景观建筑类必读书清单 古典类: 《园冶》计成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 (是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经典书籍,比计成的"园冶"要具象) 生态类: 《设计结合自然》(美)麦克哈格芮经纬译 (广博的知识,奠定了我们这个学科在学术界的地位) 设计理论类: 《景观设计学》著:西蒙咨译:俞孔坚 《景观科学理论基础和逻辑数理方法》(苏)阿尔曼德著李世玢译 (看看西方人是如何数字化景观的。) 《园林设计-造园意匠论》(日)小形研三等著索靖之等译 (虽然老了点,但对于设计细节的探讨仍然是最好的。) 《总体设计》凯文.林奇等 《风景建筑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architecture---Michael Laurie) 《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美)拉特利奇著王求是,高峰译 (经典的“人看人”在这本书里论述得是最为透彻完善的。) 《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 《园林设计和园林艺术》孙筱祥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Clare Cooper Marcus; Carolyn Francis 主编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风景园林设计》王晓俊编 评:适用于初学者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著者:刘滨谊,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美国 历史类: 《西方造园变迁史》针之谷钟吉 《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 《图解人类景观」译著者:刘滨谊,(台湾)田园城市出版社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林菁 210.00 《外国造园艺术》陈志华著,河南科技出版社 评:早先曾在台湾出版,中西方园林交流一节尚有些见解,如果讲历史没法和《西方造园

关于自然的读书笔记

读《世界地理未解之谜》有感 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存的星球,也是目前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她广袤丰沃的胸膛,哺育了千千万万的生灵;她巍峨挺拔的肩膀,承载着亘古绵长的历史重托。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中,对其所生存的星球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探索,她的诞生就是一个神秘莫测的谜团;她的存在就是一幅撼人心魄的美的传奇。在浩渺的宇宙中们为何只有小小的地球能适合人类居住?地球到底是如何让形成的?很多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秘密,现在开始慢慢了解。 《世界地球未解之谜》这本说像我们讲述了地球上一直还困惑着人们的难题,在了解到这些神奇的同时也让我们有了继续探索的动力。书本上将这些未解之谜分为几个篇章包括:地球篇、亚洲篇、非洲篇、欧洲篇……而我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作为这个地球上社会中的一员,也许我们把地球当成了我们依托的理所当然,纵使她风平浪静抑或风起云涌,地动山摇;无论色彩斑斓还是零落萧肃,一切的变化我们都会以为是自然运动的正常规律,可真的是这样吗?我想结果是不确定的。随着现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观念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脑海人们不断的解答着原以为神奇的事物,探索着更多我们不知道的自然。但是我们知道发展的规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因为我们的认识有限的,所以请让我们用发现的眼睛,用好奇的心去接近这个让着迷的世界。

《世界地理未解之谜》60多个地理谜题,涵盖着自然与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绮丽诡异的地理面貌,感受神秘之境,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审美享受和想象空间。 地球是怎样诞生的?是谁驱使地球在运动?地震为什么难以预测?海洋是怎样形成的?也许在以前的某个时间我们曾经问过或被问过这些问题,但是有谁真正思考探究过呢?就来地震来说,最近这几年像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盈江地震,日本地震以及前些日子的缅甸地震,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的破坏力十分强大,让人谈之色变,是居住在地球上的人们缺乏安全感。许久以来,人类一直渴望能找到一种可以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以减少和预防地震带来的损失。其实地震的形成有两种原因:一是火山爆发,二是地下岩石运动。深度的地震和坚硬的岩石圈,况且地震有多种不确定的因素引起的所以很难预测。但令人欣喜的是“运用卫星预测地震方法”的出现,科学家们根据热红外地震前的预兆信息可以比较准确的预测地震。虽然对于地震仍然有许多的问题没有解决,但我们必须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科学家不断的探索发现,总有一天会出现一种可以给全人类带来福音的技术。 当然,作为一名大学生,有责任也有能力去做一些为他人为社会有益的事情,也许很多人认为,我们不是专门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我们也没有那么好的条件,所以我们只需要静静的等待结果就行了。其实并不是,地球是所有人共同的家园,她就像我们的母亲,我们应该义不容辞的保护她。我们也可以阅读一些科研方面的书籍,既可以增

设计结合自然读后感

《设计结合自然》读后感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随着时间的流逝,“住”的变化可谓是各式各样。从“山洞”到木屋,从铆榫木制到砖瓦水泥,建筑的样式真的是层出不穷,然而,无论如何设计我们都不能忽视自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依山傍水,和着地理位置设计出的房屋才能让人住着舒心,考虑了风雨雷电自然灾害建造的“家园”才能长久存在。 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是对一个世纪以来工业城市扩张产生的诸多问题的回应,理性地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始终围绕着自然价值观的建立展开论述。以生态学的观点告诉我们无论从宏观方面还是从微观方面来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都会造成不可避免的灾难性后果,向我们强调人与自然有着不可或缺的依赖关系,指出我们必须把人类看做整个生物界的一分子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屏弃以前以人为中心的错误思想。从古老时候的“神造万物”到后来的“人定胜天”再到如今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断的向我们证实了,人类的生活无法摈弃自然,想要脱离自然独自发展是不可能的,只会招来自然的“报复”。 现在,城市化可以说正在不断地壮大,慢慢的代替我们原有的生活环境,然而,这并不代表,人类可以只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森林”中,而无视真正的自然。绿色给我们带来清新的空气给我们带来安逸的心境,只有混凝土的生活终归是尘埃遍地,让人窒息。因此,我们不但要建立生态价值体系来回归我们的自然,还要将真正的自然融入我们的生活。我们需要把城市的自然面貌的许多组成部分看作是一个为人类使用提供可能的价值体系。此外还需要使人的创造物和自然类型的分析和评价一致起来。城市是一个形式,它是由地质和生物演进而来的,它是自然演进和人的改造适应自然的综合的产物。在确立规划目标的时候应当注重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相结合。缺少任何一方面都有悖于作者一直强调的“结合”思想。在规划设计中,我们应当寻求城市特性的基础—从自然的特性和人造城市特性中选择有表现力和有价值的对新发展起限制和提供机会的诸要素,这种方式能清晰的向我们呈现城市形式的基础。 从《设计结合自然》这本书中,我们看出在麦克哈格的眼里,城市发展对自然的侵袭是人类自我意识和征服欲的膨胀,并且这种意识主要存在于西方世界。他从宗教的角度剖析了东西方哲学观念的不同。简单说来,西方宗教赋予人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西方的文化和对自然的态度以人为主强调人的地位,这与中国古代帝王思想中的人定胜天可谓异曲同工;然而更多的东方哲学相信人与自然不可分割。自然哺育了人类,我们生活在这自然的庇佑之下,却恩将仇报,最终获利的会是我们么?可想而知,破坏了自然引来的挤兑灾害,最终损失的还是我们自己。为此,麦克哈格对“人类主宰”的世界观的批判是合情合理的。但无论是西方傲慢的以为牺牲自然能换取跟优越的生活的观念,还是东方人认为的以牺牲人类个性而换取自然的和谐发展都是太过极端。人们能在房顶建造花园,能在山坡上建造层叠的房屋,以尊敬自然为前提,发展个性,学会利用自然,创造一个美丽清新的生活环境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在海洋与生存这一章中,荷兰这个依靠水面不稳定平衡的国度在自然与建筑上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他们通过保护沙丘和采用柔性结构的堤防来对抗海洋的经验,与美国新泽西海岸不尊重生态学规律执意在沙丘上修建住宅并抽取地下水等等行径最终导致飓风来临时海岸线崩溃的反例作对比,在不经意间告知了我们尊重自然和生态学规律、并赋予之法律的威严去执行的重要性。在荷兰,沙丘的形成规律和对海洋的作用,即使是幼儿园的儿童都知道;在美国,不仅哪些宜居这种知识得以生存的地区,甚至连知识界也不信赖这种知识,正不用说在政策上给与考虑。显然,尊重自然和对生态学知识的重视,需要靠政府和知识界的引导。很多关于生态学的观念,即使部分人认为是正确的,也需要各界的努力,成为实际的规划条例,才能有真正有力地保护我们的家园。在我看来,人类的智慧是无线

《设计结合自然》

7.1 《设计结合自然》 “这本书运用生态学原理,研究大自然的特征,提出创造人类生存环境的新的思想基础和工作方法,成为1970年代以来西方推崇的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里程碑著作。 全书的主要内容有:以生态学的观点,从宏观和微观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提出适应自然的特征来创造人的生存环境的可能性与必然性;阐明了自然演进过程,证明了人对大自然的依存关系,批判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东西方哲学、宗教和美学等文化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差别的根源。提出土地利用的准则,阐明了综合社会、经济和物质环境诸要素的方法;指出城市和建筑等人造物的评价与创造,应以…适应?为准则。” “Philip Lewis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作的对威斯康辛Wisconsin的研究中,建立了确定环境走廊的过程,这种环境走廊包括特色景观的地区。” “麦克哈格的广阔的信息仍然在景观设计者的思想基础上,烙上了一个生态主义的印记,它促使设计师关注这样的一种思想:景观相当重要的不仅仅是艺术性布置的植物和地形,景观设计师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他们的所有技巧都是紧密联系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 7.2 生态主意原则指导下的景观设计 “70年代以后,受环境保护主义和生态思想的影响,更多的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遵循生命的规律。 如反映生物的区域性;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土壤、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依靠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日光、自然通风和降水;选用当地的材料、特别是注重乡土植物的运用;注重材料的循环使用并利用废弃的材料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减少维护的成本;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立;发挥自然自身的能动性、建立和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体现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减少人工的痕迹。 这些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但具体到每个设计,可能只体现了一个或几个方面。通长,只要一个设计或多或少地应用了这些原则,都有可能被称作…生态设计?” 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作者——哈克Richard Haag ~~~

价值观与实践——《设计结合自然》读书报告

东西结合的价值观 ——《设计结合自然》读书报告 【摘要】:本文结合《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对东西价值观的对比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试图浅议人类价值观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所有的重要性。通过对西方价值观——“以人为中心”“拜金主义”的表现与宗教在其中所起到的支配作用的讨论,将其与东方价值观进行比较,最终尝试找到二者结合的,可以正确引导解决生态问题的人类价值观或思维方式。 【关键词】:西方价值观宗教东方文化结合 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作者对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思考,反思了西方价值观(与东方价值观相比)所具有的种种弊病:“以人为中心”的傲慢自大,“拜金主义”的短视狭隘以及“一神论”的西方宗教对西方人道德观念所起到的支配作用。作者意识到,只有“尊重自然与鼓励创造”①,不再盲目地以征服、掠夺自然为目的并且认识到人类是生态的一员,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才可能有希望;同样,也不能全面认同“天人合一”的东方文化。因为这种以牺牲人类个性与创造精神的文化不可能驱使落后的工程观念得以改变,最终通过工程实践减少对环境的损害。正如本书题目所揭示的,改变思维方式的关键在于“结合”二字——西方价值观与东方文化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并行。 一.对人类价值观的反思 在探寻生态问题产生根源的过程中,麦克哈格敏锐地意识到西方价值观或者思维方式所具有的弊病。正是这些顽疾禁锢着与自然打交道的人类的思维,让我们变得短视、贪婪、盲目、残忍。在他看来,西方价值观错谬的根源是“一神论”的宗教。而与强调“道法自然”的东方文化比较,二者又是互有利弊的。真正正确地引导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价值观或思维方式应该建立在二者互补的基础上。 ⒈西方价值观的弊病 (1)“以人为中心”的傲慢自大 “我们的失误是西方世界的失误,其根源在于流行的价值观。在我面前展现的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在此社会中,人们相信现实仅仅由于人能感觉它而存在;宇宙是为了支持人到达他的顶峰而建立起来的一个结构;只有人是天赐的具有统治一切的权利。”②麦克哈格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行西方价值观在引导处理人类与生态关系方面的错谬:这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重视个人个性与价值是无可非议的。但这种思维方式仅应运用于处理人类社会中错综复杂的矛盾,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而在人类与生态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是作为自然与生态的一部分而存在的。不得不承认,人类的存在方式很特别:在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逐渐掌握了改造自然,为己所用的能力。也正从这种能力产生的那一刻起,人类本身已具有了“自然组成者”与“自然改造者”的双重身份。这一成就可能让人类自己变得飘飘然起来,急不可耐地将自己推到了“统治者”“支配者”的地位。于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便自然而然渗透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过程中去了。 然而这种傲慢自大是可笑的:“许多动物也起着服务于植物的重要作用,但并不能取消动物依赖植物生存这一基本的依赖关系。”③人类具有了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资源以保障自我生存的能力,但最根本的自然法则并没有发生变化:人类是生态环境的组成成分,是生物圈的一环。换言之,我们是自然母亲的儿女。任何掠夺性地开发自然资源、盲目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都是在破坏、玷污我们自己的家园。每当生态系统这个巨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都会波及到作为组成部分的人类本身。 (2)“拜金主义”的短视狭隘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只见到一种模式,这就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模式。正如用国民经济总值检验国家的成就那样,美国这块自由土地上现有的面貌就是这种模式最明显的见证。

自然与城市共生——《设计结合自然》读书报告

自然与城市共生——《设计结合自然》读书报告 发表时间:2017-08-16T10:42:36.61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9期作者:魏思静 [导读] 作者提出了一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生态规划、运行分析方法。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100000 摘要:根据美国著名环境设计师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教授的代表作《设计结合自然》所写的一篇读书报告,围绕主题“设计结合自然”展开,总结了对城市和自然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关键词:生态;城市;自然;结合;景观形态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环境的极度恶化,资源的滥用和环境污染日益受到重视,1962Carson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敲响了环境问题的警钟。McHarg经过10年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的规划方法,将生态学原理与景观规划结合,并于1969年出版了《设计结合自然》,从而扛起了景观的生态规划大旗,也将景观设计学推到了拯救城市和最终走向拯救地球和人类的前沿。 一、本书内容梗概 作者提出了一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生态规划、运行分析方法。本文通过多个实例,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应用,对城市、村庄、海洋、土地、植被、气候等问题进行生态学原理研究,并指出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本书核心问题 本书主要论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或概念);第二是“价值”——综合的社会价值和评价方法;第三是顺应、创造和形式的逻辑关系。而这三个问题,也围绕着作者所要说明的 “设计与自然结合”的主题展开。文章中的一句话是很好的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如果要创造一个善良的城市,而不是一个窒息人类灵性的城市,我们需要同时选择城市和自然,缺一不可。两者虽然不同,但互相依赖;两者同时能提高人类生存的条件和意义。[1]” 作者全书最重要的观点就是人并非自然的主人、世界的中心,人的高智能应该用于“创造”而并非破坏,而“创造”的基础就是对于自然、对于场地“适应性”的认识与尊重。我对于作者的态度的理解是这样的:在人与自然的态度中,西方的传统观点像是“我——它( I - It)”,东方的观点像是“我——您( I – Your Honor)”,而他觉得我们真正应该走向的是“我——你( I - You)”,最终达到的是“我们( We )”。 三、本书最喜爱部分 在这本书里,使我感触颇多的是第三章节一一海洋与人类生存的话题。作者认为,“海滩可以承受各种使人欢乐的活动:游泳、野餐、构筑沙堡、钓鱼及日光浴。但主要的沙丘绝对不能承受人的活动,不能承受任何践踏,必须禁止使用。”[1]并据此提出开发海岸地带的建议:“沙丘背后最为宽阔的地带显然为集中建设各种设施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根据其实际的大小,可以建立村庄,住宅组团,或者游憩中心。在沙堤的薄弱和狭窄的断面处则不得进行建设。海湾的边岸原则上应保留下来,不得侵犯。海滩可用作集中大量人流的游憩场所,但不要建房子。沙丘应禁止使用,必须通过桥梁跨越沙丘,抵达海滩。”[1] 反观现状,在我见到的许多海湾附近的沙丘上,都有建筑,甚至高楼。本是习以为常,在读完这一章后,我发现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生态规律。章末作者提出了一个反规划的例子,即新泽西海岸的不合理规划和使用,导致一场暴风雨摧毁了海滩附近的所有建筑物。但是,遭受了有如此严重的打击,规划者们仍未清醒,还在使用推土机来创造一个新的生活环境。新泽西海岸的地理条件与我国许多沿海地区十分相似,利用情况更是大同小异。我想如果我们不改变这种破坏海河环境、随意利用沙丘的现状,我们的沿海地区就有一天会发生“新泽西的风暴”。 四、本书引起的反思 (1)城市规划究竟为谁而做? 城市规划的基本出发点不同,决定了规划思维方式的差异。规划为谁服务?为什么要规划,怎样进行规划、进行什么样的规划?这样一系列最根本的问题如果没有答案,做城市规划只会本末倒置,劳民伤财。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西方主流价值观已席卷全球,我们都在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努力。我们都知道,每个食物链上的有机体通过自身的再生和新陈代谢维持着群落的动态平衡。但是如果一个物种发生突变(急剧下降或激增),它很可能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衰退。人类作为地球生命系统的一员,如果夸大其作用,以人为中心,也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如果生物群落被视为一个单一的巨大有机体,人类就如同酶一样,有能力调节。人们属于这个系统,完全依赖于它,但有责任管理这个系统。如何更好地管理和规划这一体系,不能简单地从经济角度、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制定规划目标。 今天,中国的城市和农村规划方法基本上是西方的实践,但无论何种规划方法,大部分规划都要为了实现各方人和经济利益的发展做出取舍,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当初日本为应对城市蔓延制定的“划线制度”,初衷是好的,但却为各方利益所累而一再妥协,最终并没有实现防止和控制城市蔓延的目的,反而促进了小规模开发及现有城市建成区的高密度化,部分地甚至加剧了已有城市问题的恶化,使日本城市丧失了在基本格局形成阶段进行有序发展的最佳时期。我们可以预见,一旦城市成为所有利益攸关方讨价还价的筹码,城市规划将对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和参与者提供很少的关注。无论什么样的规划方法和手段,只有真正领悟到人也是生物链上的一员,是生物群落中的酶,才能避免城市规划工作偏离人们的初衷,从而走上正确的轨道。 (2)城市如何与自然共生? 如何在自然与城市之间选择一个平衡点,则强调“设计结合自然”。看欧洲城市的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会发现,景观设计师的实践不仅在景观设计领域,城市设计的主要实践者不是规划师,而是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在前线奋战、拼杀。从国内前沿的实践来看,如果说几年前建筑师在城市设计、规划领域有所作为,恐怕我不能不说黑川纪章在国内的郑东新区概念,来自迪拜棕榈岛建筑设计师设计的上海之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然过程概念的关注,宏大的图形化、审美化设计在自然的过程面前,显得并不那么重要。景观主导的sasaki在国内详细规划、景观设计、城市设计领域已开始颇有建树,sasaki 的设计更注重自然过程对方案设计的影响,而这个自然过程包

《设计结合自然》电子版

《设计结合自然》电子版 经典图书《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的部分内容目录 城市与乡村 海洋与生存 --沙丘的形成与新泽西海岸的研究 困境 --东西方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态度 前进一步 --里士满林园大路选线方案研究 模子和囊膜 --环境和环境的形成 大城市地区内的自然 --费城大城市地区开放空间和空气库的研究 社会准则 对社会准则的回应 --沃辛顿河谷地区研究 世界好比是一个宇宙舱 视发展过程为价值 --纽约斯塔滕岛环境评价研究 自然主义者 流域

--波托马克河流域的研究 大城市地区 --华盛顿西北部地区自然要素和土地利用的研究 发展过程和形式 城市:发展过程和形式 --华盛顿特区的分析研究 城市:健康和病理 --费城的健康和病理调查研究 展望 绪言 迄今为止,从整体上研究人及其环境相互关系的著作:既研究行星与恒星、岩石、土壤 和海洋等所谓物质宇宙,又研究栖息在地球上的生物,即研究使人成为现在这样的所有力量 和生物的著作,仍为数不多,有关人类本身的这种知识的研究,发展是缓慢的;因为早先的 希腊思想家,或是孤立地研究人,或是在研究自然时忽视了人的存在;为了想文凤法增进人 自身的生存,好象人和自然的任何一部分知识,只要通过人脑提供的各种手段和符号文字就 能理解。 至少从西方的传统来说,自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5,希腊著名医生、

有医学之父的美名-译注)的医学名著<<空气、水和场地>>开始,第一次公开承认:人的生命,无论生病还是健康,都是和自然力量息息相关的;自然是不可抗拒和征服的,倒是必须 了解它的规律,尊重它的忠告,把它当作盟友来对待。《设计结合自然》是这以后少数这类重 要的收籍中的又一本杰出的著作。这种西方传统的某些方面以后由医学界继续保持下去,因 为人只要无知地违返了自然规律,很快就会受到身心失调的惩罚;但是,虽然努力去克服流 行病和传染病有时会取得很小一点环境改善,但这种防治措施没能在人及其环境之间建立一 个健全的动作关系,而这种关系却能为维持和提高人类生活而正确地发挥所有潜在的可能性。 尽管自然早已有很多警告,但是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还在继续向深圳度和广度发展,三 年来并没有唤起足够的反响; 当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是仅在近半个 世纪以来,才系统地作出了努力,去探求组成一个平衡的和自我更新的环境,它包含人类生 物的繁荣,社会合作,精神鼓舞等所有必须的成分。 这方面的工作,冠之以科学名,则称作“生态学”;这门学问把自然的许多方面集合起 来,就必然地问世较晚。伊恩。麦克哈格不仅是个受过专业训练的城市规划师和风景建筑师,

自然一个永恒的主体

“自然”一个永恒的主体 ————《设计结合自然》读书笔记 摘要: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是对一个世纪以来工业城市扩张产生的诸多问题的回应,理性地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查尔斯?詹克斯在《火山和丰碑》中也提到了这点:“理论……是对城市的新回应。我们现在正处于理论对变化的世界、全球经济、生态危机以及文化混淆做出响应的时代。因此,第二种类型的宣言出现了,它们打破了常规的建筑学,激起了伊恩?麦克哈格的回应……”在作者严谨的逻辑框架下,他概括了两方面内容:一是观念,他批判了西方长久以来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人与自然的结合;二是方法,他提出设计应当将周边相关指标都考虑在内,并在一个长远的历史角度看待过程,以取得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环境建筑结合自然 正文: 一、引言:人类自250 多万年前使用工具以来, 开始改造定居的地球, 到21 世纪即将来临之际, 已经引发了一个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 即由于人类肆意对待大自然和科技进步速度加快而导致的深刻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一旦形成, 对人类环威胁是难以抗拒的。从公元前4 世纪医学名著《生态?水和场地》中提到: 自然是不可抗拒和征服的。到1969 年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论著推出, 说明了人类对大自然演进规律的认识及对生存环境再造的理性准轨。毕竟人类的历史与大自然的寿命相比只是极短的一瞬, 还不足以有能力和经验去“挑战”“支配”自然, 或许这种扭转自然规律的观念是不该建立的, 或许该把这种“战胜”理解成为生存而战胜生态危机。 二、作者背景:英国著名园林设计师、规划师和教育家,宾西法尼亚大学研究生院风景园林设计及区域规划系创始人及系主任。他于1920年11月20日出生在苏格兰克莱得班克地区,于2001年3月5日去世。从1939年到1946年,他一直在英国军队里服役,并被授予上校军衔。二次大战后,战后西方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达到高峰,郊区化导致城市蔓延,环境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和延续受到威胁。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他成为景观规划最重要的代言人。他的《设计结合自然》建立了当时景观规划的准则,标志着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勇敢地承担起后工业时代重大的人类整体生态环境规划设计的重任,使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在Olmsted奠定的基础上又大大扩展了活动空间。McHarg一反以往土地和城市规划中功能分区的做法,强调土地利用规划应遵从自然固有的价值和自然过程,即土地的适宜性,并因此完善了以因子分层分析和地图叠加技术为核心的规划方法论,被称之为“千层饼模式”,从而将景观规划设计提高到一个科学的高度,成为本世纪规划史上一次最重要的革命。 三、传统的自然价值观 麦克哈格在书中指出在传统的价值观念中人们面对的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在此社会中,人们相信现实仅仅由于人能感觉它而存在;宇宙是为了支持人到达他的顶峰而建立起来的一个结构;只有人是天赐的具有统治一切的权利。”他对美国社会的现实状况进行了批判,指出人们无视自然,无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注重短期经济利益,象魔鬼一样将道德排在最末位。还尖锐的指出经济学家,除极少数例外,都是商人的奴才,他们和商人一起,毫不掩饰与厚颜无耻地要求我们的价值体系适应他们的价值体系。 他认为由一神论产生出来的西方的宗教是这些道德观念的主要根源。圣经中所描写的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