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

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

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
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

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

口燕海鸣

我们都会有过类似的经历:一些事情拼命想记住,却总是将它遗忘;而另一些事情我们拼命想要将其忘却,却总在某些时刻出现在回忆中。看来,记忆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那么记忆因何而生、又因何而灭呢?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记忆与忘却。集体记忆所探求的,正是这种种回忆背后的“缘”与“故”。

涂尔干(EmileDurkheim)的学生哈布瓦赫(MauriceHalbwaehs)被公认为是集体记忆(collectivememory)研究的鼻祖,他将记忆这个概念首次赋予了社会学的内涵,强调记忆的社会性。在哈氏看来,记忆产生于集体,即只有参与到具体的社会互动与交往中,人们才有可能产生回忆。“3涂尔干一生都在探讨道德与规范在社会整合中的积极作用,到了学生哈布瓦赫这里,这种道德的力量被具体化到了记忆。

哈布瓦赫虽然将集体记忆从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人记忆中剥离出来,但是剥离得并不够彻底。他的理论偏重解读个体的记忆如何在集体互动中塑造。这种通过集体互动而形成的记忆,归根结底还是个人的记忆。而哈氏理论中的“集体记忆”,指的其实是许多个体记忆的总和。集体在此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具体的个体集合。真正使集体成为记忆的主体的,是哈布瓦赫以后的学者。康纳顿(PaulConnerton)在《社会如何记忆》中,指出一个群体通过各种仪式塑造的共同记忆,并不仅是每一个群体成员的私人记忆相加的产物,更是属于这个群体自身的。[2’在康纳顿那里,集体记忆从“集合起来的记忆”变成了“集体的记

[1)Holbwachs。naurik,CollectiveMemory.Newyork;HarperandRow,1980.

(Z]Connerton。Paul。HowSocietiesRemember,Cambridge:CambridgeUniuersityPress,19891。I中国图书评论a妇勘嚏R嘲_

忆”。

哈布瓦赫与康纳顿对集体记忆的两种理解,在德国学者阿斯曼那里(JanAss-

man)得到了重新梳理。阿斯曼将哈氏理论中的集体记忆定义为一种“沟通记忆”

(communicativememory),即人的个人记忆如何在集体沟通中获得实现。而康纳

顿的“社会记忆”则被阿斯曼用“文化记忆”的概念进行了升华。[33文化记忆以

文化体系作为记忆的主体,是超越个人的。因为记忆不只停留在语言与文本中,

还存在于各种文化载体当中,比如博物馆、纪念碑、文化遗迹、歌曲以及公共节

日和仪式等。通过这些文化载体,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才能将传统代代延续下来。

法国学者诺拉(PierreNora)将这些能够传承文化记忆的载体形象地称为“记忆的

场”(sitesofmemory)。[43

目前,中国学界的集体记忆研究更多还是停留在“沟通记忆”,即“集体记忆

是个人记忆总和”这个层面上,缺少一种宏观的文化记忆的关怀。集体记忆这个词,现今多半出自于有关革命的口述史研究,比如王汉生和刘亚秋曾经用集体记

忆的概念分析知青文学“),景军也用集体记忆的概念来研究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集

体利益对个人记忆的塑造和影响。(63另外,越来越多的大众媒体上也开始出现

“集体记忆”这样的名词。诚然,个人作为社会群体的组成部分,其回忆必然与社

会的建构密不可分,关注个人记忆,当然可以作为研究社会结构与变迁的一个重

要视角。但这种“以小见大”的分析模式,并不能作为集体记忆研究方法的全部。

一项社会史研究,如果忽略了上层建筑自身的建构,忽略了集体超越个体的主体

性特质,就必然会庸俗化。例如如今市面上流行的以类似“XX个人的XX年代”

为题的书籍,就未免流俗成一种个人生活史的合集。

造成这种局限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对英文collectivememory

的理解的偏差,collective在中文中被翻译为“集体”,但在中文的语境里,集体这

个词并不像英文或是德文(Kottektiv)那样具有一定的抽象的、形而上的内涵,而

是非常具体化。在中文中,集体主要是一种“人的组合”。除此之外,中文的“集体”还具有一种“当下存在的群体”的内涵。集体这个名词,自它进入当代中国

开始,就牢牢地与“集体主义”、“集体所有制”等社会主义话语结合在了一起,

这也是大部分集体记忆研究都和社会主义的革命历史紧密结合的原因。一来二去,

[3)Assmann,Jan,。CollectiveMemoryandCulturalIdentity。”InNewGermanCritique,65th.

1995.

[4]Nora,Pierref。BetweenMemoryandHistoryLesLieuxdeMemoire,“InRepresentations,1989.

(5]王汉生、刘西和r《社会记忆及其建构——一项关于知青集体记忆的研究》,《社会》2006年2期。

[6)Jun,Jing,ThPkofMemories.History,Power,andMoralityin口ChineseVillage,Stanford{

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96.

c帅BookR“鲫新书评I”

集体记忆在中国的语境中,成为了一种当代人共同经历的过去的回忆,却丧失了collectivememory这个词组在西方语言中具有的超越当下的历史感。中国的集体记忆研究逐渐沦为了“当代群体记忆”研究,一个不甚准确的翻译,让我们自己束缚了自己的研究视野。其实,西方学界早就对纯粹的哈布瓦赫式的沟通记忆进行了反思。泽鲁巴瓦(EviatarZerubavel)曾说,集体记忆应该是超越个人的,而不是一种个体回忆的集合体,后者应该叫做“集合起来的记忆”(colletedmemories)而不是集体记忆(collectivememory)。[7]

或许中文中很难找到直接对应collective的词汇,但我们可以在延续现有翻译的基础上,认识到当前研究视野的局限,从更宏观层次的“文化记忆”角度去进行思考。集体记忆研究不应只关注被当代人所共同经历的过去,那些更遥远的“过去”同样,甚至更应该成为集体记忆研究的对象。比如长城、孔子、龙等文化符号,甚至岳飞、关羽等历史人物形象,我们今日对这些历史形象和符号的叙述与建构,都是一种集体记忆的体现。近年来在大众媒体中对历史符号的展现,特别是电影中的对于历史事件的或宏观、或微观的叙事,是一种典型的文化记忆现象。从《霸王别姬》、《活着》到《赤壁》,都是文化层面上的集体记忆。

文化记忆研究如何与社会学方法结合起来呢?泽鲁巴瓦对世界各地官方节日的研究将集体记忆赋予了一种文化史的色调,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他分析了全球191个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节日诞生的年代,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往往能够产生许多流传至今的节日;而其他时期,则并没有什么能够流传下来的纪念日。究竟是什么原因会使得今天的人们选择记住这些日子,却忘记另外一些重要的日子呢?为什么同样是历史事件,有些之于今天的我们就比另一些更“重要”,更“值得”去纪念呢?泽鲁巴瓦将集中产生节日的历史时期定义为“热期”(hotperiods)。那些鲜给今Et留下重要节日的历史时期为“空白期”(emptyperiods)。他发现,大部分地方都会有自己的热期与空白期,即节日诞生的年代分布是很不均匀的。[73例如,今天泰国的主要官方节日,大都集中产生于释迦牟尼生活的年代和19世纪以后的近现代,其问竟有两干多年的空白期。这真的能说明,这两千多年里,泰国什么重要的事情都没有发生吗?当然不是,那些节日之所以被记住,是因为它们与今日泰国的文化体系紧密结合,作为一种文化体系的象征,这些节日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记忆的载体,服务于泰国的社会与文化。

文化记忆往往诞生在特殊的历史时刻中。特定历史人物与事件,由于其对后世的影响,往往被赋予超越自身价值的意义。比如,乔治?华盛顿的形象,就在

[7)lerubavel。Eviatar。TimeMaps,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2003.

12

美国建国200多年中经历了一个由人到神、再由神回到人的过程。在世界史上,二

战无疑是一个产生记忆的热期。当年发生的犹太大屠杀,能够远远超过人类历史

上任何与之类似甚至比其惨烈百倍的屠杀,而独享大写Holocaust的身份,更是经

历了一个文化记忆的再造过程,很值得历史来玩味。如今,二战的记忆与大屠杀

的记忆紧密联结在了一起,共同凝造了一个记忆的“场”。甚至有人说,没有大屠

杀的二战必然不是今天我们所记忆中的二战。对于为什么南京大屠杀没有能够和

犹太大屠杀一样,成为同等重量级的全球性历史事件,美国学者杨(James

Young)有着精辟的见解。他认为,犹太人有意识地将犹太大屠杀创造成一种全球

性的对于苦难的文化记忆,而中国人则缺乏这样的视野与意识,我们没有一个宏

观的文化关怀,只是将南京大屠杀当做自己民族的一种低层面的集体记忆。[8’其实,中国并非没有文化记忆的资源。恰恰相反,中国近现代史正是一个文

化记忆的热期,从“虎门销烟”、“甲午战争”到《天涯歌女》、《义勇军进行曲》,

当时的历史符号与事件都成为了今日的文化记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巨大社会

变迁,更是为文化记忆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诞生了许多深刻反映时代特色

的艺术作品,不仅成为那一代人的共同记忆,更成为了影响后世的文化记忆。那

时候,双卡收音机是集体记忆,中山装是集体记忆,粮票米票是集体记忆。但如

何在关注以上集体记忆的同时,在分析框架上突破哈布瓦赫意义上的“个人记忆

的集合体”呢?我们可以拿当时的一个相声段子作为例证,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这就是姜昆、李文华的《如此照相》。

这段相声用辛辣幽默的手法,讽刺了“文革”时期泛滥于大江南北的形式主

义作风。通过对一次普通照相的“回忆”,以颇具姜昆特色的活泼语言,表现了当

时社会的扭曲人性与人们的僵化。照相的步骤繁琐冗长,每一步都要背诵一段毛

主席语录,要按绝对统一的标准摆姿势;新婚夫妇不许笑,要想着全世界3/4的生

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受苦人;极端的小姑娘剃光头以表示对革命的无限衷心,甚

至最后想吃个包子,都要跳完了忠字舞才可以……《如此照相》,按照我们的集体

记忆的分类方法,首先是个人记忆的总和,每一个包袱都来源于真实的“文革”

生活,都是经历过那段日子的人的亲身经历与记忆。按照哈氏的理论,这些有过

类似经历的个人,日后在照相、跳舞、甚至吃包子的时候,都会被勾起那段沉痛

却又不失幽默的回忆,因为是照相、跳舞吃包子这些社会互动的行为塑造了他们

的记忆。但《如此照相》又并不单是个人记忆的集合,它夸张的表现方式同样是

超越个体的。对于“文革”的回忆,岂只是简单的个人的121述史的累积呢?正如

andMemoris?YaleU—[8)Young,JamesE,TheTewtureofMemory,Hemory:HolocaustMemorals

niversityPress,1996.

chna即oI‘Rww新书评13

国歌中所唱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里面的“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在主体性上超越了个人的符号,它并不是每一个中国人面临的危险的总和。

中国社会作为一个宏观的社会存在,是具有记忆“文革”的主体性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分析,《如此照相》所浓缩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阿斯曼认为,每个文化体系都有特定的“凝聚性文化结构”,文化记忆建立在这种结构上,并且不断对结构进行着复制。相声这种艺术形式,具备了将记忆凝聚的文化结构的特质,通过语言上的雕琢与艺术形式的表达,将社会现实浓缩进十几分钟的对话与幽默中。这种舞台上的短幽默,是文化记忆的有效载体。一种文化在特殊历史时刻的艺术成就,是人类社会无与伦比的财富。集体记忆到了文化记忆这个境界,也就得到了真正的升华。

集体记忆研究与社会史研究有着深刻的联系。集体记忆作为一种对“过去”在“当下”的再现,必然涉及历史真实与现实利益的关系问题。一部分学者认为,集体记忆是由现今社会中的种种现实利益所塑造的,即历史为政治说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另一派学者则反驳这种将现实的力量无限夸大的观点,他们认为,我们今天对过去的认识与理解,都是建立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的。历史的真实面目即使无法精确再现,但也不会被完全颠覆。在他们看来,历史对今天的塑造也许并不是直接的,但是我们今天的一切都源自过去,有着历史的影子。还有第三派学者则强调过去与现在的互相渗透。美国学者欧里克(JeffreyOliek)认为,集体记忆的构建有一种路径依赖效应,对同一个历史事件,我们曾经的记忆与叙述方式影响着今天的记忆。欧里克在研究德国战后对二战的反思史时发现,在每个五月八日(二战战败纪念日)的纪念活动中,德国人的纪念方式、所用的词汇以及话语模式,虽然都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但都与前一次的纪念有着深刻的关系。凹]难怪有的人不无讽刺地说,集体记忆根本不是去回忆过去,而是去回忆发生在过去的回忆。

从哈布瓦赫到欧里克,集体记忆研究在西方社会学界正渐渐成为一门显学。对文化记忆的关注,涉及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本质。在这里,回忆过去,不仅意味着怀旧和乡愁,更揭示着历史与现实的微妙关系。日

【9]Oliek,Jeffreyed,StatesofMemory,Dur—

ham:Dukeuniversitypress,2007.

作者单位: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ofVirginia

社会学系

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

作者:燕海鸣

作者单位: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社会学系

刊名:

中国图书评论

英文刊名:CHINA BOOK REVIEW

年,卷(期):2009,""(3)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9条)

1.Holbwachs,naurik Collective Memory 1980

2.Connerton,Paul How Societies Remember 1989

3.Assmann,Jan Collective Memory and Cultural Identity, 1995

4.Nora,Pierre Between Memory and History Les Lieux de Memoire, 1989

5.王汉生.刘西和社会记忆及其建构--一项关于知青集体记忆的研究[期刊论文]-社会 2006(02)

6.Jun,Jing The le of Memories.History,Power,and Morality in a Chinese Village 1996

7.lerubavel,Eviatar Time Maps 2003

8.Young,James E The Texture of Memory 1996

9.Olick,Jeffrey States of Memory 2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5a2895367.html,/Periodical_zgtspl200903002.aspx

授权使用:湘潭大学(xtdx),授权号:ed43da1c-be9c-49d5-9599-9e4200fb94c7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4日

节日仪式是文化记忆的要素和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2月/9日/第003版 春節特刊 节日仪式是文化记忆的要素和过程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经过长期发展、由历史累积起来的文化体系,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从当代社会意义的角度来看,它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和载体,具有承载与传递传统文明的重要功能。传统节日通过众多具体节俗和时间节点的周而复始来不断强化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外是文化身份的表现,对内则是文化认同的方式。只有内外的结合一致,才能让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彰显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意义。 节日从来都不是空洞的东西,它有丰富的仪式内容,节日的意义正是通过仪式得以体现。中国的节日不是通过文字记录来传承,而是通过仪式活动和身体表达来实现,在仪式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传统的仪式活动多与信仰和人间伦理观念相联系,仪式活动一方面显示了节日的存在,另一方面也是人们表达情感和愿望的重要方式。人们在观看和参与仪式的解释、操练和表演过程来强化民族记忆和文化认同,所以说仪式也是记忆的一个过程。如果将节日仪式省略,那么节日就成了空洞的东西,跟平常的时间没有区别,仅仅成为一个时间符号。节日之所以为节日,是因为它有所区别于平日的仪式活动。所以我们目前应当重现或复现以往被遗落的有价值的仪式,同时给它们注入新的内容。 有意味的文化需要拥有象征符号,而不是直观的表达,仪式就是节日的象征符号之一。现在很多人认为春节的拜年就是简单的见面打招呼,实则不然,春节的拜年是很有讲究的,从拜天地、拜祖先、拜长辈,再向邻里、朋友一圈一圈地拜过去,这是非常重要的仪式,它将人们和祖先、社会联系起来,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能起到修复与牢固社会关系的作用。受到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和理念的冲击,我们的仪式被省略了很多。随着电子传媒的出现,磕头拜年已经被短信、电话拜年等新方式冲淡。对于新的多种表达方式的出现我们要给予肯定,这是时代的需要,因为无论方式怎么变,其中祝福的内涵没有变,与自然协调和祖先沟通的感情是一样的。传统节日里的仪式活动所表达的情感更为直接、更为强烈,传统节日的仪式活动似乎可以用短信和电话来替代,但事实上这种替代不如面对面的交流来得直接、真切。节日就是给大家平日里难得的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所以提倡大家尽量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参与仪式活动来表达思想与情感。如果因为一些因素的限制,无法到达现场,那么无论是用短信还是电话,一定要直接地表达自己的心声,比如亲自编写与对方息息相关的短信内容,让对方感受到真挚的情感,从而让节日变成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 中国正处在跨越式大发展的历史阶段,是传统与现代对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乃至后工业文明转变的特殊时期。因为历史的原因,传统节日文化目前出现了一些断层。面对这一现状,我们要让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下去,应该把握三个关键因素。 首先,象征物不能丢。节日的象征物组成了节日的物质文化系统,它是节日文化的载体。比如春节的年画、春联、灯笼、桃板和桃符,中秋的兔儿爷和月饼,清明团子和七夕巧果。每个节日都有一套很丰富的物质文化系统,象征物不仅有象征层面的意义,还有烘托节日氛围的作用。其次,仪式活动不能省略。像春节的祖先祭祀,清明的扫墓,端午的赛龙舟,中秋的拜月和重阳的登高,这些都是人们情感和愿望的表达,是对先人感恩的体现,是祈福迎吉的方式。最后,我们节日的精神核心不能忘。节日的精神核心决定了节日的发展生命力。在传承文化传统的时候,更要不断地赋予传统以新的解释。精神核心拓展了,节日才会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古代的节日偏重于人与神、人与家族的和谐,偏重家庭的内聚力,在当代我们可以重新强化人与自然、人与社

试析孤的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的演变(一)

试析孤的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的演变(一) 论文关键词:孤象征意义原生态次生态再生态演变 论文摘要: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象征意义,文章试着从这些不同的象征意义中梳理出孤形象在中国文化中的演变流程。 从先秦时期的典籍到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再到后来的笔记小说、文言小说以及民间的信仰里,都有着各具风格、面貌迥异的狐形象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狐形象的转变一方面映射出特定时期民间信仰的特点以及时代思潮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思想观念及信仰的变化。本文从狐在时代变迁中的三种形态出发,对其意象作出具体的阐释。 一、原生态的狐意象—狐图腾崇拜 图腾是动物的一种形式,是人的祖先,图腾神大多都是以动物的形式出现的。早在远古时代,人类社会处于文明的蒙昧阶段,“万物有灵”的观念显示万事万物与人类的区别在人类意识中是模糊的,人类往往以自己的形象特征来比照外界事务,从而对狐的认识带着半好奇半恐惧的朴素心态。在先秦典籍中已有多处提及,如: 狐死首丘(《礼记·檀弓上》) 狐假虎威(《战国策·楚策一》) 有亢者狐,率彼幽草。(《诗经·小雅·何草不黄》)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诗经·小雅·都人士》) 这些典籍中的狐是作为普通的动物性狐出现的。 有关狐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和《山海经》。这里注意的是狐不同于人而长成的那条毛茸茸的大尾巴,也就出现了九尾狐的传说: 《山海经》: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郭璞注:即九尾狐),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南山首经》) 又南三百里,曰姑逢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鸿雁,其名曰撇撇。见则天下大旱。(《东次二经》)撇撇,狐属也。 又南五百里,曰尧丽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篇石。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鳌侄。其音如婴儿,是食人。(《东次二经》) 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大荒东经》) 此类记载中的狐已具有了一些“怪异”的特征,但形象上还只是“蠢然一兽”,仅在兽形上较普通的狐多了一些东西(如头或尾或翼之类),显得狰狞一点、异样一点而已。若论狐怪作为一种能魅惑人的妖魅、灵物出现,则不能不提及先秦典籍中的这类“始祖型”的狐怪,即上古时期,有狐之图腾祟拜,涂山氏、纯狐氏、有苏氏等部族均属狐图腾族。 自汉代始,这种一致的狐观念发生重大变化:九尾狐作为原始狐图腾的一种遗存,被汉代经学家视为纬之言的载体,由吉兽升格为象征君德国运的瑞应之兽—这是狐在符命文化系统中的定位;而自然狐却由吉兽坠为“鬼所乘之”(许慎《说文解字·犬部》)的妖兽—这时狐所传达的兽性特征仍然没有改变。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先民们在与禽兽杂处的居住环境中认识最早最多的动物大概就是老鼠和狐狸了,但有庐舍丘墓之所便有它们的踪迹,“城狐社鼠”一词从某个侧面看正反映了狐鼠在人居环境中与人的关系之密切。由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狐的活动,故而往往引起他们特别的兴趣,把这些狐的活动和习性加以总结而反映在他们的谣谚和生活认识中。二、次生态的狐意象—狐的怪化、妖化、神性化 狐在先秦两汉时期,与龙、麒麟、凤凰一起并列四大祥瑞之一。汉代石刻画像及砖画中,也常有九尾狐与白兔、蟾蛛、青鸟并列于西王母座旁,表示祯祥。这些都显现出了狐的一种神性。但当东汉许慎以“妖兽”释狐时,狐瑞观念尚在盛行的时候,狐妖观念同时也在流行,至少一部分狐已经从图腾神、祥兽、瑞兽的神圣地位跌落下来,进人了精怪的行列。

城市记忆与文化认同

城市记忆与文化认同 [ 来源:《城市文化评论》 | 发布日期:2012-11-20 ] 张海燕 【内容提要】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记忆的丧失和文化认同危机的出现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城市记忆不仅是一种集体记忆、历史记忆和社会记忆,还是一种文化记忆。文化认同是城市记忆中的一种自我主体意识,文化认同感的根源在于城市文化的自我同一性。城市记忆作为城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城市文化认同感的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城市记忆的文化认同面前,城市建设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关键词】城市记忆文化记忆文化认同 一、城市的“集体失忆” 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正在以势不可挡的城市化进程和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宣告着城市社会的来临。然而,中国在跑步进入城市社会并急于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一系列由“城市化急躁症”和“文化短视症”所引发的问题。一方面,在城市发展的经济大潮中,很多城市片面追求物质文化和城市化率的增长,而忽略了城市的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问题。一些城市在旧城改造和危房拆迁中,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而采用急功近利的商业化运作模式;于是,在轰隆隆的推土机声中,北京的四合院不见了,上海的石库门消失了,成都的明城墙倒塌了……这种大拆大建的城市开发方式直接导致了很多富有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历史文

物、地方民居的破坏乃至消失。城市的楼房越来越高了,马路越来越宽了,广场越来越大了,然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惶惑:这还是我们的城市吗?我们的城市为什么变得越来越陌生?原来充满亲切感的城市哪里去了? 另一方面,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城市规划出现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很多城市并不去认真分析自己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而是一味采用“拿来主义”,不仅城市规划方案完全采用欧美的,就连城市住宅区的命名也跟着开起了“洋荤”,诸如“加州花园”、“东方巴黎”、“迈阿密水岸”、“阳光西班牙”、“新西兰文化花园”、“柏林爱乐”、“路易凯旋宫”、“东方威尼斯花苑”随处可见,置身其中的你一时还真不知道自己到底身在何处。也难怪有人戏称中国城市是“万国城镇”。此外,由于城市规划中抄袭、模仿、复制现象十分普遍,城市的“麦当劳化”也日见严重:城市建设完全采用现代商业的标准化生产方式,以形式上的整齐划一来取代现实生活对城市灵活多变的要求,人类的“造城”运动遂沦落为拙劣的“克隆”伎俩,“千城一面”的现象随之出现: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① 上述“城市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城市记忆和文化认同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城市建设中人为地割裂历史文脉和文化空间的做法导致了城市记忆的丧失,而城市记忆的丧失又导致了城市文化认同危机的产生。 二、城市记忆是一种文化记忆

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理论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理论研究 刘杨 王立荣 (东北农业大学 艺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想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支柱性产业,就应该先从文化创意产业入手。然而,设计艺术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解读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框架,分析设计艺术创意产业的发展途径,阐述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理论依据。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化产业资源丰富,如何有效地利用文化资源,改变中国“中国制造”的格局,构建“中国创造”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理论,就成为目前设计艺术创意行业发展的趋势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设计艺术 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如美国、英国、瑞典和芬兰 也都是在经济十分发达之后,才将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 展起来的。在中国文化创意发展较快的城市,如北京、 上海、长沙、深圳等,其经济发展水平也都相对东北较 高。因此,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 第一步,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又推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物质经济满足的人们,逐渐显现出对精神层面的诉求,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就渗透到商品中在交换的各个环 节中产生改变社会意识的因素;文化产品的消费诉求 的高涨催生了种类繁多的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价值能满 足人们的精神诉求,任何一种文化创意产业都能通过引 入文化艺术创造力来提升它经济附加值。 3.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来源于个人的创意思维和技术能力的活 动结果,通过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来生产创造性的文化 产品,促进社会整体生活环境的发展。英国在世界范围 内是最早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国家,其中它包含了 建筑、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家具设计、服装设计、音乐、 舞蹈、影象、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领域。之后, 创意产业又扩大到文化、艺术和娱乐等各个方面。通过 英国的案例结论,我们可以得出创意产业立足于三个基 本条件;第一基于个人思维与创造力等相关领域。创意 的结果是难以复制的,是个人思维的一种价值表达。第 二是符合自然资源的市场生产经营的产品。第三通过知 识产权的保护,在全球范围内互动流通获得的商业价值 是不可估量的。在这三个基本条件下,各个国家更加强 调个人创意思维和经济价值的关系,更多的是依靠市场 和消费者自身的推动力,同时又在不断地策划市场,激 发市场活力,设计艺术产业也是如此。此外,创意产业的 发展呈现多维化多层次的趋势,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高端 拓展模式,把文化创意当做产业来组织、管理、生产和流 通,是商业化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建 立在新经济全球化属性下,以创意、创造、创新为表达手 段的产业,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为社会 创造了财富提供了就业的新产业形态。由此可见,文化作者简介:刘杨(197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王立荣(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人类学与民族学视角下集体记忆理论的研究花絮解读

人类学与民族学视角下集体记忆理论的研究花絮 摘要:集体记忆理论并不是从人类学与民族学学科当中内生出来的研究视角,但是十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理论在“民族国家-族群认同”研究框架下具有的很强的灵活性、交叉性和应用性。本文通过对集体记忆理论的概要梳理,站在人类学与民族学的角度论述了该理论在现实问题研究中的价值所在。同时,也提出了具体运用这一理论的设想。 关键词:集体记忆族群认同 集体记忆(又称“社会记忆”)理论的研究一般通过功能主义与建构主义两种范式来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多为历史、民族的重大事件。在这些重大事件中,通过“集体认同”一方面强化集体记忆,另一方面重构集体记忆,为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与方法,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具体的应用与实践。 一.集体记忆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 对社会事实的研究,大都不能排除记忆的因素。但学界对记忆较为完备的理论与研究集中于脑神经科学、心理学、精神分析等领域,直到二十世纪80 年代,才有人类学者、社会学者和民族学者从比个人更为宏观的角度来关注记忆,发展出了相关的理论并把它作为一种研究的视角与工具,开辟了记忆研究新的篇章。 (一)“集体记忆”概念的提出 “集体记忆”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提出的。在《集体记忆》一书中,哈布瓦赫反对心理学研究记忆时只注重个体而忽视社会群体的做法1。个体层面的记忆理论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完全地解释个体的记忆活动,个体与相应生活年代下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也影响着个体的记忆活动。个体之间存着大量共同的记忆,已经构成了一种社会事实。因此,哈布瓦赫认为应当把“集体记忆”视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由不同社会群体或组织所建构,每个群体的集体记忆都各有特点2。哈布瓦赫是社会学家涂尔干的弟子,他在对集体记忆的研究深受涂尔干关于集体意识研究的影响。涂尔干在其著作《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把集体意识作为了社会整合的主要工具,同时留下了一个问题:当社会不在集体欢腾的过度兴奋状态时,用什么来作为社会整合的工具。哈布瓦赫就这个问题给出了“集体记 1IJzerman.M.2008.“The Complexity of Collective Memory.” Utrecht University. 2Ivanova,O.2007,“Collective Memory of the Holocaust and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Student Youth in Ukraine.”Third Annual Danyliw Research Seminar on Contemporary Ukraine.

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

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 口燕海鸣 我们都会有过类似的经历:一些事情拼命想记住,却总是将它遗忘;而另一些事情我们拼命想要将其忘却,却总在某些时刻出现在回忆中。看来,记忆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那么记忆因何而生、又因何而灭呢?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记忆与忘却。集体记忆所探求的,正是这种种回忆背后的“缘”与“故”。 涂尔干(EmileDurkheim)的学生哈布瓦赫(MauriceHalbwaehs)被公认为是集体记忆(collectivememory)研究的鼻祖,他将记忆这个概念首次赋予了社会学的内涵,强调记忆的社会性。在哈氏看来,记忆产生于集体,即只有参与到具体的社会互动与交往中,人们才有可能产生回忆。“3涂尔干一生都在探讨道德与规范在社会整合中的积极作用,到了学生哈布瓦赫这里,这种道德的力量被具体化到了记忆。 哈布瓦赫虽然将集体记忆从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人记忆中剥离出来,但是剥离得并不够彻底。他的理论偏重解读个体的记忆如何在集体互动中塑造。这种通过集体互动而形成的记忆,归根结底还是个人的记忆。而哈氏理论中的“集体记忆”,指的其实是许多个体记忆的总和。集体在此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具体的个体集合。真正使集体成为记忆的主体的,是哈布瓦赫以后的学者。康纳顿(PaulConnerton)在《社会如何记忆》中,指出一个群体通过各种仪式塑造的共同记忆,并不仅是每一个群体成员的私人记忆相加的产物,更是属于这个群体自身的。[2’在康纳顿那里,集体记忆从“集合起来的记忆”变成了“集体的记 [1)Holbwachs。naurik,CollectiveMemory.Newyork;HarperandRow,1980. (Z]Connerton。Paul。HowSocietiesRemember,Cambridge:CambridgeUniuersityPress,19891。I中国图书评论a妇勘嚏R嘲_

从象征意义看文化记忆

从象征意义看文化记忆 【摘要】文化是一个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紧密相连的领域,文化记忆是文化体系中的“凝聚结构”。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都会有其特有的民族文化记忆,在跨文化交流时会引起碰撞。而象征作为一个文化的承载体,最能显示出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本文就不同的民族文化记忆中的象征意义探讨各族文化差异。 【关键词】文化记忆;象征意义;文化差异 一、什么是文化记忆理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作为一种后事实被认识的。这意味着文化要存在就必须保存自己的过去,而过去的重要事件和对它们的回忆是以某一形式固定和保存下来,并获得现实意义,就这样把过去和现在连接在了一起。这些物质现实又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民族的象征,而不同民族的象征正是作为该民族的集体记忆而存在的,是文化感性存在和精神世界的融合体。 二、象征在不同的文化记忆中的表现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民族文化记忆的不同,文化的碰撞是时有发生的,同一种现象或事物会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被赋予不同的意义。下面就分别从建筑、动物、数字等方面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差异进行探讨。 1、建筑 建筑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它所展现出来的是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的思想。而这些差异表现在建筑上主要有以下几点: 1.1上帝之上与宗法家族 在古代西方人看来,那些威力无比的众神主宰着人的命运和历史的进程。西方建筑非常强调单体建筑的个性,其建筑常常有着巨大的体量和超然的尺度,已远远超出了人们在里面举行各种活动的需要,更多的是为了表现人与神之间的对话,从而达到一种纪念性。 而古代中国人以儒家哲学为主要思想,它以“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这一思想基础决定了中国建筑的基本模式是许多屋室组合在一起的群体,并将各种使用功能分别布置在单体建筑中,构成在平面方向上,可以无限延伸的建筑组群。 1.2物我二体与天人合一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理论研究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理论研究 马海霞 (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目前国内外有关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了对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理论建构, 文化产业的政策制定和发展战略研究,文化产业的行业分析、区域分析、比较分析和典型案例分析等。但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区域研究偏重于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对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关注较少;缺少对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比较研究;缺少对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系统研究,以及缺少对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统计分析。 关键词: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研究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45(2008)01-0089-0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自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以来,为适应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党和政府提出一系列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思想。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文化资源的开发,于是关于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近年来逐渐增加。由于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各国对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研究的具体内容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一、国内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理论研究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日益显示 出对推动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增加就业等的积极作用。国内许多专家和学者逐渐开始关注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文化产业的发展,针对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概念、本质特性、范围划分,结合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分析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联系区别,介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分析我国文化产业所面临的发展机遇,提出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解决方案及发展对策。 (一)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理论构建 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概念,一直成为国内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依据研究的范围和内容的差异,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内涵和范畴。我国文化部将文化产业界定如下: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 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文化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等四个领域。 程恩富提出,文化资源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或文化活动所利用的各种资源总和。文化资源可分为文化自然资源和文化社会资源,还可以分成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文化资源具有以精神形态为主要存在形式的无形性、地域差异性、更新和发展性、无限性的特点。文化资源的开发是指为发挥、提高和改善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并使文化生产顺利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经济措施与活动。开发的实质是尽可能的发现和利用各种文化资源,通过劳动加工使其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产品。开发有两种形式:单项文化资源开发和多项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 吴圣刚提出, 文化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需要 的、以一切文化产品和精神现象为指向的精神要素。和自然资源一样,文化资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重要资源。文化资源具有无形性、传承性、稳定性、共享性、持久性、效能最大性、递增性等特征。文化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方向性、支撑力、凝聚力、推动力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 李东红、杨利美认为,文化资源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的总和,它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一样重要。资源有价,文化资源的“自然成本”与“使用成本”,应纳入文化资源消耗型企业的成本与效益核算。以文化为资源基础的产业,必须为资源的使用与消耗付费,把生产能力的增长建立在科学的资源观之上。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 收稿日期:2007-09-14 作者简介:马海霞(1973-),女,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经济学研究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Xinji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2008年3月 第29卷第1期 Mar.,2008Vol.29,No.1

大学开学典礼的文化记忆及其教育意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a2895367.html, 大学开学典礼的文化记忆及其教育意蕴 作者:缪学超曾令琴 来源:《教育文化论坛》2019年第05期 摘要:大学开学典礼是大学新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通过性仪式”,不仅象征着新生身份的转换,还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大学开学典礼通过相应的文化机制对文化记忆进行选择、重构与传承,为大学生在大学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探究大学开学典礼的文化记忆功能,有助于促进大学文化认同感的再生产,实现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传承,构建促进大学生生命成长的动力结构。 关键词:开学典礼;文化记忆;仪式;大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5-0051-07 DOI:10.15958/https://www.wendangku.net/doc/5a2895367.html,ki.jywhlt.2019.05.009 The Cultural Memory of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s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MIAO Xuechao, ZENG Lingqin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410081,China) Abstract: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university is a “passing ceremony” for freshmen entering higher education. It not only symboliz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new identities, but also has rich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university selects, reconstructs and inherits cultural memory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cultural mechanism, providing spiritual motiv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tage. Exploring the cultural memory function of the university opening ceremony will help to promote the reprod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al identity, realize the inheritance of university culture and university spirit, and build a “power structure” to promote students life growth. Key words:opening ceremony; cultural memory; ceremony; university culture “文化记忆”的概念最早由扬·阿斯曼夫妇于1988年提出,指对社会交往体系中需要被传达的文化意义上的信息和资料,进行编码、存储和重新调出,是对过去的一种集体理解和集体建

中国文化的象征-英语作文

Five Famous Symbols of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martial arts Chinese martial arts are a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inese martial arts include a number of areas: self-defense (fighting), health (medical), heart repair (philosophy). Combined, the three Chinese martial arts are. This is simply fighting with other big difference between patients and therefore can be said that unique. Chinese martial arts has over time become a formal branch of study in the performing arts by the Chinese. It is the most popular national sport in the country of China, and is practiced by people of all ages. It's emphasis has shifted from combat to performance, and it is practiced for its method of achieving heath, self-defense skills, mental discipline, recreational pursuit and competition. Chinese martial arts is characterized by it dynamic and fluid motions along with its Arial kicks and rolling techniques. Chinese martial arts is the Chinese word for all the styles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These arts can be Tai Chi, Shaolin Boxing, Wing Chun, and many other martial styles. Tea Tea is the nation's national drink. It first appears in Shennong period, now has become fashionable in the world's three major non-alcoholic drinks (tea, coffee and cocoa), and will be the king of the beverage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Chinese people, in their drinking of tea, place much significance on the act of "savoring." "Savoring tea" is not only a way to discern good tea from mediocre tea, but also how people take delight in their reverie and in tea-drinking itself. Snatching a bit of leisure from a busy schedule, making a kettle of strong tea, securing a serene space, and serving and drinking tea by yourself can help banish fatigue and frustration, improve your thinking ability and inspire you with enthusiasm. You may also imbibe it slowly in small sips to appreciate the subtle allure of tea-drinking, until your spirits soar up and up into a sublime aesthetic realm. Buildings, gardens, ornaments and tea sets are the elements that form the ambience for savoring tea. A tranquil, refreshing, comfortable and neat locale is certainly desirable for drinking tea. China is the birthplace of tea, known as "tea of the motherland." Tea is the pride of the Chinese nation! Great Wall The Great Wall was built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hich lasted up to more than 2,000 years, with a total length of more than 10,000,000 m 5. Today, we referred to the Great Wall, referr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ing Dynasty Great Wall. It west China's Gansu Province, Jiayuguan in the western East, Northeast China Liaoning Province of the Yalu River, while 6,350,000 meters long as it is a powerful dragon through steep mountains and the more cross-desert grasslands through ups and downs in the top of mountain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Yellow Sea and Bohai all times and in all who have visited the Great Wall were all amazed that it's Bang Bo Momentum of the grand scale and difficulty of the project is a rare treasure of the Great Wall is an extraordinary artistic heritage symbolizes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world forever indestructible strength and the will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proud of is the pride of humanity as a whole.

集体记忆与文化身份

集体记忆与文化身份 简?奥斯曼 2011-12-20 11:27:41 来源:《文化研究》(京)2011年第11辑 问题和计划 20世纪的第三个10年,社会学家哈布瓦赫(Mauric Halbwachs)和艺术史家阿比?瓦博格(Aby Warburg)独立地发展出了两个理论,即“集体”记忆理论和“社会”记忆理论,他们拒绝从生物学角度把集体记忆理解为可以遗传的或“种族的记忆”。①这类生物学的尝试在世纪交替时期是大量存在的,也是一个在荣格的原型理论中依然存在的倾向,②正是这个关键性的拒绝,使得这两种理论相遇了,否则,它们就是根本不同的两种研究路径。瓦博格和哈布瓦赫都使关于集体记忆的话语从生物学的框架转向文化的框架。 一个人得自其特殊的社会和文化属性的那些特点,与其说是作为系统进化的结果而代代延续自身,不如说是社会化和习俗的结果,文化的准种类(cultural pseudo-species)意义上的“类型留存物”(the survival of the type)是一种文化记忆的功能。③在尼采看来,虽然在动物世界,遗传程序保证着种类的生存,但是人类却必须发现用以维持其本质始终如一地代代相传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由文化记忆提供的。文化记忆是一个集体概念,它指所有通过一个社会的互动框架指导行为和经验的知识,都是在反复进行的社会实践中一代代地获得的知识。

我们通过双重界定来使文化记忆区别于以下两点。④ 1.我们所说的“交往的”或“日常的记忆”(“communicative”or “everyday” memory),后者在其狭义的用途中缺乏“文化的”特征。 2.科学。科学并不拥有记忆的特点,因为记忆联系于一个集体的自我形象。为了简明起见,我们将把第二个定义——哈布瓦赫把它作为记忆和历史的区别而发展出来——放在一边,只限于第一个定义,即交往记忆和文化记忆的区别。 交往记忆 对我们而言,“交往记忆”这个概念包括那些只是以日常交往为基础的集体记忆的种类。哈布瓦赫在“集体记忆”的概念下收集和分析的这些集体记忆类型,建构了口头史的领域。⑤日常交往的特点是高度的非专门化以及角色的交互性,主题的不稳定性,非组织化。⑥它典型地发生在可以交换的伙伴之间。不管是谁讲述一个笑话,一段记忆,些许闲言碎语,或一段经验,他在下一刻必然成为听者。存在一些预先决定交流的场合/情境,如乘火车、候诊室、公用的桌子(the common table),而且也存在一些规则——“市场规则”——规范这些交流;⑦还存在一个限定这些交流发生的“家”。⑧但是在这个范围之外,这些交流则有高度的非正式性、任意性、非组织化。每一个个体都通过这种交流方式构成了一段记忆,这种记忆正如哈布瓦赫已经表明的,是:a)

从《理解大众文化》看约翰·费斯克的文化理论

第30卷 第2期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V ol.30 No.2 2010年4月 Journal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Apr. 2010 收稿日期:2009-12-10 作者简介:邓筑虹,女,1978年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从《理解大众文化》看约翰?费斯克的文化理论 邓筑虹 (广东海洋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广东 湛江 524025) 摘 要:解读约翰?费斯克的《理解大众文化》,了解费斯克的文化理论,认为:费斯克对大众文化进行了语义转换和辩解,由此强调大众文化的创造性、娱乐和逆反功能。然而,尽管费斯克对大众文化的乐观有着鼓舞人心的地方,但他对大众的文化生产力是否标举过高,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费斯克;大众文化;生产者式文本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159(2010)02-0080-05 On Fiske’s Cultural Theory in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DENG Zhu-hong (Foreign Affairs Office ,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 Zhanjiang 524025, China ) Abstract: Since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is the most theoretical of John Fiske’s works, it can shed light on Fiske’s cultural theory. As is shown in this book, Fiske proposes a redefinition of popular culture that sets great store by its creativity, entertainment and rebellious spirit. Though Fiske’s optimistic view of popular culture is inspiring, whether he has over-evaluated the creativity of popular culture still needs to be investigated. Key words :John Fiske; Popular culture; Producerly text. 作为“世界知名的文化研究健将”,[1]7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1939-)是20世纪80年代以 来活跃在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是任何研究大众文化和电视文化都无法绕开的重要人物。费斯克 子·尽心上》云:“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荀子·劝学》亦有所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之说。刘勰对前人的理论在文学的鉴赏批评的实践中进行了升华和超越。 综上所述,刘勰在《文心雕龙》的鉴赏批评论中,以其全部的心灵与精神对“知音”进行了充满诗意的美学探索:力主“觇文见心”的同情体验而要求避免“贵古贱今”的孤独体验,并以“博观”打开眼界、开阔胸怀,对前人的理论在文学的鉴赏 批评的实践中进行了升华和超越! 注 释: ① 本文所引皆据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齐鲁出版社 1995年版。 参 考 文 献 [1] 张佐邦. 文艺心理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 陆侃如,牟世金,译注. 文心雕龙译注[M]. 济南:齐鲁出版社,1995.[3] 钱谷融,鲁枢元. 文艺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唐代广州之“通海夷道”与文化记忆

唐代广州之“通海夷道”与文化记忆 摘要:唐代广州,伴随着在岭南政治中心地位的稳固,海内外交通条件的改善,海外贸易得到极大发展。同时,在封建农业文化本位的特殊时代背景下,海外商业经济活动频繁,这极大冲击了唐代世人尤其是文人的视野。他们或是对当时贸易盛况作客观反映,对异国珍奇作积极赞美,抑或对商业经济繁盛背后的腐化现象作批判指责,这些都成为他们心中关于广州的不可磨灭的印记。 关键词:唐代广州;通海夷道;商业贸易;文化 Abstract:The Tang Dynasty Guangzhou,is following in the Lingnan politics center status stability,everywhere traffic conditions improvement,the overseas trade obtains the enormous development.At the same time,in under the feudalism agrarian civilization standard special time background,the overseas commercial economic activity is frequent,this has enormously attacked the Tang Dynasty common people in particular writer's field of vision.They perhaps made the objective reflection to at that time the trade grand occasion,did preciously to the foreign land praises positively,or made the critique accusation to the commercial economy prosperous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