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西安科技大学)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西安科技大学)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西安科技大学)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目录

任务概述 (2)

公路勘测 (4)

坐标系统选择 (8)

变形监测 (10)

场地平整 (14)

检查验收 (16)

一、任务概述

1、测区概况

测区距西安180公里,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城东23公里处的洽川镇黄河二级台地上,东西宽3公里,南北长10公里。洽川东临黄河、西依青山,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水源充足,物产丰富,素有“小江南”之美称。108国道和陕西省十五重点项目西禹高速公路纵贯县城,交通十分便利,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2、测绘工作量

1.公路勘测(包括控制点选埋;外业导线;水准观测;内业平差计算;地形图测绘;纵、横断面测量等);

2.坐标系统分析选择;

3.施工放样;

4.变形监测(包括倾斜观测和沉降观测);

5.场地平整。

3、已有资料

1.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

2.测区带状地形图(附所设计的公路线路);

3.已知控制点及其相应坐标。

4、作业依据

本工程执行的规程、规范和技术要求如下:

1.《测绘技术标准规范》(GB/T19022-2003);

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852—1992);

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

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

6.《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GB14912-94);

7.《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8.《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9.《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10.《测绘技术总结编与规定》(CH/T 1001-2005)。

5、仪器设备

1.YG RTS-322L型全站仪一台;

2.DS3型水准仪一台。

6、平差软件及绘图软件

1.导线平差程序;

2.坐标转换程序;

3.数据传输软件;

4.南方CASS7.0;

5.逐桩坐标计算程序;

6.GPS解算软件;

7.ARCGIS制图软件。

7、人员组织及施工进度

根据本次实习的要求,由7人组成本小组,共同完成测量任务,具体实习时间安排如下:日期实习任务天数6月25日

实习动员;实习的任务内容、计划安排、方法要求介绍;

领仪器、仪器操作练习

1天6月26日编写《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仪器的检验与校正;

设计方案对比、综合取舍2天

6月27日

6月28日出发去实习基地、实习场地踏勘1天6月29日控制点选取、埋石(木桩) 1天6月30日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外业观测;内业平差计算;

平面坐标系分析、选择2天

7月1日

7月2日

平面坐标系分析、选择(续)

1:2000地形图测绘5天

7月3日

7月4日

7月5日

7月6日

7月7日

纵横断面测量3天7月8日

7月9日

7月10日变形监测1天7月11日场地平整1天7月12日内业成果整理、外业检查、返回1天7月13日

编写《实习报告》2天7月14日

7月15日提交实习成果1天

二、公路勘测

1、作业模式确定

公路建设分前期准备、设计和施工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包括立项、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根据《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规定,其勘测分为初测、定测和一次定测。两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所进行的勘测工作为初测;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的勘测工作为定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的勘测工作为一次定测。

为全面地了解、掌握公路勘测中的各项测量工作,根据《公路勘测规范》JTG Cl0-2007 的要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宜进行一次定测方式。因此,本次实习采用两阶段勘测设计方式,完成初测和定测的各项测量工作。

2、作业任务安排

本次实习的线路为一条环山公路,设计长约6.8km,各小组独立完成环山公路所有测量工作的设计、坐标系的分析和选择工作。实地作业时,每小组原则上的规定任务约2.2km。需完成控制点选埋;外业导线;水准观测;内业平差计算;地形图测绘;纵、横断面测量等各项工作。

3、控制点选点埋石

根据《公路勘测规范》JTG Cl0-2007 的要求,相邻控制点间距大约500m,平原、微丘区不得小于200m;点位距路线初步设计中心线的距离应大于50m,宜小于300m,每一点应至少有一相邻点通视。

控制点应选在地质条件稳定、视野开阔、点位不易遭到破坏的地方,离信号发射塔200m,高压电线50m以外。

4、平面控制测量

独立完成测量选定的控制点的导线测量任务,并与相邻小组间的观测数据完整并统一平差。根据《公路勘测规范》的要求,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为一级5"导线。平面控制测量的各项技术要求见下表1、表2、表3、表4。

表1 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

等级

附合导线

长度边数

平均

边长

每边测边

中误差

测角中

误差

导线全长相

对闭合差

方位角闭

合差

一级≤16km ≤12 0.5km ≤±14mm ≤±5″≤1/17000 ≤n

10

注:导线网节点间的长度不得大于表中长度的0.7倍。

表2 水平角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测量

等级仪器型号

半测回

归零差

一测回内2C较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测回数

一级

DJ2 ≤12 ≤18 ≤12 ≥2

DJ6 ≤24 —≤24 ≥4 注:当照准点方向的垂直角超过士3。时,该方向的2C(C为视准轴误差)较差可按同一观测时间段内的相邻测回进行比较,其差值仍按上表规定。按此方法比较应在手薄中注明。

表3 测距边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

控制网等级观测次数

每边测回数

一测回读数较差

(mm)

单程各测回较差

(mm)

往返

一级≥1 —≥2 ≤7 ≤10

注:一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4次的过程。

表4 角度、长度和坐标的数字取位要求

等级角度(″)长度(m)坐标(m)

一级 1 0.001 0.001

5、高程控制测量

根据《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的规定,高程控制测量应采用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或相同精度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实施。高程控制点可与平面控制点同点位,当平面点不适合联测水准时,可单独布设水准点。高程控制测量的各项技术要求见下表5、表6、表7、表8。

表5 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

等级仪器类型水准尺类型观测方法观测方法四等DS3双面中丝读数法往返后-后-前-前

表6 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等级

视线长

度/m 前后视

较差/m

前后视累

积差/m

视线离地面

最低高度/m

红黑面读

数差/mm

红黑面高差

较差/mm

四等100 5 10 0.2 3.0 5.0

表7 水准测量计算数字取位

等级

往返测距离

总和/km 往返测距离

中数/km

各测站高

差/mm

往返测高差

总和/mm

往返测高差

中数/mm

高程

/mm

各等0.1 0.1 0.1 0.1 1 1

表8 水准测量的精度

等级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mm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检测已测

侧段高差

之差/mm 偶然中误差

M△

全中误差M W平原微丘区山岭重丘区

5

±10

±L

20

±n

0.6

±或L

25

±L i

30

±

水准测量观测结果取舍的标准和是否需要重测的依据如下:

1.观测结果超限必须进行重测;

2.测站观测限差超限必须立即重测,否则从水准点或间隙点起重测;

3.测段往返测高差较差超限必须重测,重测后应选用往返合格的成果。如重测结果与

原测结果分别比较,较差均不超过限差时,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

4.每条水准路线按测段往返测高差较差,或附合路线的环线闭合差在计算高差中误差M△或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MW超限时,应先对路线上闭合差较大的测段进行重测;

5.跨河水准测量:当水准路线跨越江河(或湖塘、宽沟、洼地、山谷等),视线长度在200m以内时,可用一般观测方法进行。但在测站上应变换一次仪器高度,观测两次,两次高差之差应不超过7mm,取两次结果的中数。

6、带状地形图测绘

一般高等级公路的地形图测绘的比例尺以1:2000为多。本次实习测图比例尺为1:2000,

因地形平坦,基本等高距为1m。采用测记法实测地形图,野外观测时绘制草图,内业在计算机上用南方CASS 软件根据草图绘制数字地形图。野外采集碎部点的坐标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光电测距的最大长度应≤600m。

地形图测量时,仪器对中误差应小于图上0.05mm;当以较远一点标定方向,用其它点检核时,检核偏差不应大于图上0.3mm;当检查另一测站高程时,其较差不应大于1/5基本等高距。

高程注记点的分布力求均匀,其间距宜符合下表9的规定。高程注记至0.1m。

表9 地形图上高程注记点的间距

比例尺1:1000 1:2000

高程注记点间距(m) ≤30 ≤50

7、中线测设(放样)

本次实习的线路设计已由指导教师完成,或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个别学生单独完成。公路设计的线型主要有直线、圆曲线、复曲线、缓和曲线,设计时需给定各类线型的各项参数。

中线测设作为本次实习内容中放样工作的一个方面,要求根据设计的线路位置和参数,内业计算自己需要的整桩坐标,然后在实地放样出规定的整桩和各种地形、地物加桩。中桩放样的间距与放样的精度要求见下表10、表11。

设置测站时应对所使用的测站元素进行检查,当转移测站后,后一测站放样前应对前一测站所放桩位重放1-2个桩点进行检查。

表10 中桩间距

直线(m)曲线(m)

平原微丘区山岭重丘区不设超高的曲线R>60 30>R>60 R>30

50 ≤25 25 20 10 5

表11 中桩平面位置精度

中桩位置中误差(cm)桩位检测之差(cm)公路等级距离限差

平原微丘区山岭重丘区平原微丘陵山岭重丘区一级1/2000 ≤±5 ≤±10 ≤10 ≤20

地形加桩主要考虑陡坎、斜坡的上下缘;斜坡的变坡点等,地物加桩主要考虑道路、沟渠、房屋等建(构)筑物。

8、中平测量

公路中平测量是根据基平测量建立的水准点的高程,测出逐中桩的高程为绘制中断面提供依据。

采用水准测量方法,以相邻两基平水准点为一测段,从一个水准点出发对测区范围内所有路线中桩逐个测量其地面高程,最后附和到下一个水准点上,立尺应在紧靠桩边。

中桩高程测量应起闭于路线高程控制点上,高程测至桩志处的地面,其测量误差应符合下表12的规定。中桩高程取位至厘米。

表12 中桩高程测量精度

公路等级闭合差(mm)两次测量之差(cm)

一级≤30 ≤5

注:L为高程测量的路线长度(km)。

9、横断面测量

公路横断面测量就是测定与公路中线正交方向上地形的起伏情况,沿路的数据采集。逐中桩点测量一定宽度的地形图,地面线,地物至中桩的距离和高差。然后用CASS把断面截取出来。横断面测量是进行路基设计、土石方的计算及施工中确定基填挖边的依据。

横断面测量的方法应选用花杆皮尺法。

横断面方向应与路线中线切线垂直,横断面中的距离、高程的读数应取位至0.1m,检测互差限差应符合下表13的规定。

表13 横断面检测互差限差

公路等级距离(m)高差(m)

一级≤L/100+0.1 ≤h/100+L/200+0.1

注:L为测点至中桩的水平距离(m);h为测点至中桩的高差(m)。

三、坐标系统选择

1、坐标系统选择要求

在公路、铁路、水域等带状区域进行施工放样时,我国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在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统选择时,1km长度变形的相对误差应小于1/40000,即投影长度的变形值不大于2.5cm/km,这样的投影变形能满足工程建设施工放样中平面控制点间的相对精度不低于1/20000的要求,否则应建立独立坐标系统。为此,《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规定,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选择在满足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 的要求下采用:

1.高斯正形投影统一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高斯正形投影统一3°带或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投影面可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抵偿高程面、测区平均高程面。

2、计算投影长度变形

观测边长归算至高斯平面上时,要经过高程归化和投影改化两项改正。

观测边长D 投影至某一高程面H 0上时(即高程归化),其长度变形D ?可按下式计算:

D R

H H D 0

--

=? (1) (1)式中H 为观测边长的平均高程面高程,R 为观测边平均曲率半径,其计算公式为:

B

e e a MN R 2

''

cos 112

2

++=

= (2)

(2)式中M 为子午圈曲率半径,N 为卯酉圈曲率半径,a 为椭球长半轴,2'e 为椭球的第二偏心率,B 为观测边的平均纬度,实际计算时B 可取测区的平均纬度。

由(1)式可以看出,如投影面H 0低于观测边的平均高程面,D ?为负值,即经投影后边长会缩短;反之,如投影面H 0高于观测边的平均高程面,D ?为正值,即经投影后边长会放长;同时,应指出的是:如果投影面为参考椭球面,此时,(1)式变为D R

H

D -=?(H 为观测边高出参考椭球面的距离,即正常高程与高程异常的和)。

观测边的第二项改正是将归化至某一高程面上的边长S 投影至高斯平面,改正公式可按下式计算:

S R

y m

S 2

22=

? (3)

(3)式中y

m

为观测边的平均横坐标值(即观测边离开中央子午线的距离),R 为平均曲

率半径。

由(1)、(3)式可知,观测边投影至高斯平面后其长度变形Δ可近似的写为:

D R y R H H m

)2(2

20+--=? (4)

3、选择坐标系统

坐标系统的选择可依据(4)式计算出的长度变形,选择合适的中央子午线、高程投影面和抵偿区间(y坐标的变化量),来定义施工坐标系,以控制投影长度变形,满足施工放样的需要。计算表明:当平均高程在100m以内,测距边偏离中央子午线不大于45km时,其投影长度变形值小于 2.5cm/km。如果测区高程变化不大,很容易找到合适的中央子午线及抵偿高程面;但对于高程变化较大,线路长的带状区域,选择合适的中央子午线及投影面相对比较困难。

4、小结

1.坐标系统的正确选择是工程施工放样的基础,应在设计阶段选择合适的坐标系统,以满足工程测量施工放样的要求;

2.为能够准确计算投影长度变形值,建议在选择投影面前,以测区中心子午线为中央子午线,投影面选择参考椭球面进行计算,同时测得各控制点高程;

3.为保证线路的连续性,坐标系统之间应至少2个控制点重合;

4.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投影面应最少;

5.一些精密工程测量对投影长度变形有更高的要求,如在特大桥、隧道等施工中,要求控制点的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1cm/km,此时,应根据实地情况选择合适的坐标系统。

四、变形监测

1、倾斜观测

建筑物产生倾斜的原因主要是地基承载力的不均匀、建筑物体型复杂形成不同荷载及受外力风荷、地震等影响引起建筑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测定建筑物倾斜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工作叫倾斜观测。建筑主体倾斜观测应测定建筑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固定点或上层相对于下层观测点的倾斜度、倾斜方向及倾斜速率。刚性建筑的整体倾斜,可通过测量顶面或基础的差异沉降来间接确定。

1.主体倾斜观测点和测站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从建筑外部观测时,测站点的点位应选在与倾斜方向成正交的方向线上距照准目标1.5~2.0倍目标高度的固定位置。当利用建筑内部竖向通道观测时,可将通道底部中心点作为测站点;

2)对于整体倾斜,观测点及底部固定点应沿着对应测站点的建筑主体竖直线,在顶部

和底部上下对应布设;对于分层倾斜,应按分层部位上下对应布设;

3)按前方交会法布设的测站点,基线端点的选设应顾及测距或长度丈量的要求。按方向线水平角法布设的测站点,应设置好定向点。

2.观测方法

倾斜观测一般是通过水准仪、经纬仪、垂球或其他专用仪器来测量建筑物的倾斜度。

1)水准仪观测法

建筑物的倾斜观测可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监测,其原理是通过测量建筑物基础的沉降量来确定建筑物的倾斜度,是一种简洁测量建筑物倾斜的方法。

利用水准仪观测法进行倾斜观测时,应定期测出基础两端点的沉降量,并计算出沉降量的差,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L,即可计算出建筑物基础的倾斜度。若知道建筑物的高度H,同时可计算出建筑物顶部的倾斜位移值。

2)经纬仪观测法

利用经纬仪可以直接测出建筑物的倾斜度,其原理是用经纬仪测出建筑物顶部的倾斜位移值,则可计算出建筑物的倾斜度。该方法是一种直接测量建筑物倾斜的方法。观测千金塔的主体倾斜时,由于是从建筑或构件的外部观测,宜选用下列经纬仪观测法:a)投点法:观测时,应在底部观测点位置安置水平读数尺等量测设施。在每测站安置经纬仪投影时,应按正倒镜法测出每对上下观测点标志间的水平位移分量,再按矢量相加法求得水平位移值(倾斜量)和位移方向(倾斜方向);

b)测水平角法:对塔形、圆形建筑或构件,每测站的观测应以定向点作为零方向,测出各观测点的方向值和至底部中心的距离,计算顶部中心相对底部中心的水平位移分量。对矩形建筑,可在每测站直接观测顶部观测点与底部观测点之间的夹角或上层观测点与下层观测点之间的夹角,以所测角值与距离值计算整体的或分层的水平位移分量和位移方向;

c)前方交会法:所选基线应与观测点组成最佳构形,交会角宜在60°~120°之间。水平位移计算,可采用直接由两周期观测方向值之差解算坐标变化量的方向差交会法,亦可采用按每周期计算观测点坐标值,再以坐标差计算水平位移的方法。

3)悬挂垂球法

此方法是直接测量建筑物倾斜的最简单的方法,适合于内部有垂直通道的建筑物。从建筑物的上部悬挂垂球,根据上下应在同一位置上得点,直接量出建筑物的倾斜位移值,最后计算出倾斜度。

3.倾斜观测应提交下列图表:

1)倾斜观测点位布置图;

2)倾斜观测成果表;

3)主体倾斜曲线图。

2、沉降观测

1.设立水准基点及观测方法

1)水准基点是整个观测工作的基准,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在施工区附近

(变形范围外)布设供沉降观测使用的3个水准基点,根据现场条件选择定点,高程

系统为独立高程系,由以上水准点构成水准闭合环,并每间隔三~六个月左右进行

一次水准点的稳定性检测,以保证观测数据的高可靠性。

2)在布设水准点时应考虑如下因素:

a)水准点应尽量与观测点接近,其距离不应超过200米,以保证观测的精度。

b)水准点应布设在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压力影响范围及受振动范围以外100米的安全地点。

3)测量仪器及测量方法:采用DS3水准仪进行二级水准观测,组成闭合水准路线。2.设立沉降观测点

1)在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及建筑物的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1~2根柱基上布设沉降观测点;

2)同时在高低建筑物、纵横墙交接处、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框架结构建筑物部分柱基上设置观测点;

3)间距大约12m,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质的建筑物,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

4)片伐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中部位置设置观测点;

5)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如雨水管、窗台线、暖气片、暖水管、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

6)根据建筑物结构及基础持力层特点,共计布设14个观测点,最终点位数量及位置可根据结构设计再进行调整;

7)观测仪器、方法及精度:采用DS3水准仪进行二级水准沉降观测。

3.沉降观测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1)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

2)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

3)观测人员要稳定;

4)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

5)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4.施测要求

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3-6个月后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

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

5.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在无特殊要求情况下,一般高层建(构)筑物采用二级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

6.沉降观测周期安排

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时一般用N2或N3级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

由于建筑物已经建成,为监测其沉降变化情况,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进行首次观测,然后在开始观测过程中每星期观测一次,每2~3个月观测1次,观测一个雨水季后如沉降数据达到《建筑变形测量规程》规定的稳定标准,可停止观测,否则应继续进行观测工作,直至达到稳定标准为止,预计观测8次。

7.稳定标准

1)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规范要求:“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天,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根据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

2)根据本工程基础持力层情况并结合其他多项类似工程经验数据,选定沉降速度小于0.02mm/天作为进入稳定阶段的标准,即当沉降速度小于0.02mm/天时可以停止观测工作。

8.水准观测精度标准

水准线路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

以测站高差中误差m≤±0.5mm来推算沉降观测点的水准测量的各项限差。具体为: 1)水准线路闭合差定为:f△h≤±10n mm(n为测站数);

2)测站前后视距差小于1m;

3)各测站视线长度小于50m。

9.观测值的平差计算、成果整理和统计分析

每次外业观测工作结束后将掌上电脑内存存储的外业观测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用清华山维新技术公司开发的商品化专业控制网平差软件《NASEW3.0》进行平差计算,求得各点的高程和精度。按照平差后的高程填写在已制定的统计表格中,计算本次沉降量及累计沉降量,并注明日期和荷载情况,绘制关系曲线图,以及分析说明。

10.沉降观测应提交下列图表:

1)工程平面位置图及基准点分布图;

2)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

3)沉降观测成果表;

4)时间—荷载—沉降量曲线图;

5)等沉降曲线图。

五、场地平整

大型工程项目要确定场地的设计底面,进行场地的平整工作。场地平整就是将自然地面改造成工程建设需要的平面、斜面、陡坎、斜坡等,然后进行建(构)筑物的施工。场地平整通常是挖高填低,并要求填、挖土方量应大致平衡。如图,在填挖土方量平衡的前提下,计算填挖土方量,并进行场地平整测设。

1、测设方格网

1.施工桩放样:平整场地设计时,需要确定施工场地的四至边界,在该场地的地形图

上布设普通方格网,按20m 的间距设计并在现场放样施工的桩位。

2.高程测量:测量施工桩的地面标高。

2、场地地面平均高程计算

式中:Hi ——方格点的地面高程;Pi ——方格点的权。

3、确定设计高程

1.若将场地平整为一个水平面,要求填挖土方量平衡,则场地地面平均高程H 平就是各点的设计高程;

2.场地若需平整成有一定坡度的斜平面,首先要确定场地的平面重心点的位置和设计高程, 然后根据各方格点至重心点的距离和坡度求得方格点与重心点间高差,则可推算出各方格点的设计高程。

4、计算各点的挖填高度

根据各方格网点的设计高程和地面高程,即可按下式计算各点填挖高度: 填挖高度=设计高程-地面高程

填挖高度为"+"时,表示填土高度;填挖高度为"-"时,表示挖土深度。各点的填挖数标

注在相应方格点右下方。

5、确定挖填分界线位置

设计高程面与原自然地面的交线称为填挖分界线或零线,在零线上不填也不挖。

6、填、挖方量计算

计算场地平整的挖填方工程量,并力求使场地内挖填方平衡且土方量最小。

1.整格为填或挖的,计算公式为 :4

∑?=S V h i

2.方格中挖填兼有时 1)被分成锥体: 3)(11b a S V +?= 3

22b

S V ?= 3)(33c b S V +?=

3

44d

S V ?= 2)被分成棱柱体:

3

)

(11b a S V +?=

3)(22c b S V +?=

H 平=∑(Pi ×Hi )/∑Pi

7、填挖边界和填挖高度测设

当填挖边界和士方量计算无误后,可根据土方计算图,在现场用量距方法定出各零点位置,然后用白灰线将相邻点连接起来,即得到实地的填挖分界线。填挖高度注写在相的方格点木桩上,作为施工的依据。

六、检查验收

测绘成果的检查验收及质量评定,是保证测绘成果符合规范和设计书要求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成果资料能满足甲方使用要求的重要前提,必须完成一项,检查一项,评定一项,验收一项。

1、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标准

1.《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国家测绘标准CH1002-95);

2.本次测绘、技术设计书相关要求。

2、测绘成果检查验收

本小组对所有测绘成果实行三级检查。

1.各作业组对所完成的工作必需进行自检、互检,把各类缺陷及问题消灭在作业过程中;

2.由项目负责协助质量检查员及各作业组长进行每一组的检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及时修改,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3.将所有测绘资料交由老师以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其进行验收及质量评定并提交最终成果。

3、提交成果资料

1.小组工程项目方案设计;

2.小组仪器检验、校正记录;

3.小组控制测量记录、点之记;

4.个人平差计算、成果及控制点观测示意图;

5.小组1:2000地形图;

6.个人逐桩坐标计算成果;

7.小组中平测量成果及纵断面图;

8.小组横断面测量成果及横断面图;

9.小组变形观测点位置布置图及观测成果表、成果图;

10.小组场地平整测量和工程量计算成果;

11.个人实习报告。

E级GPS控测量技术设计书

E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XXX建筑工程设计院 二0一四年二月

目录 1、作业技术流程 2、技术要点 2.1准备工作 2.2技术设计 2.4选点埋石 2.5野外观测 2.6数据处理 2.7平差计算 2.8质量检查与自检报告 2.9技术报告 3.0成果整理与提交 3、范例

1、作业技术流程 E级GPS控制测量在地形测量、地籍测量中一般是测区的首级平面控制,控制网的精度保证是后续其它工序的基础。E级GPS控制测量工作时一般按下列流程进行工作: 准备工作→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平差计算→质量检查与自检报告→技术报告→成果整理与提交。 2、技术要点 2.1准备工作 E级GPS控制测量的准备工作主要有:熟悉工程的合同或协议,了解委托单位对工程的特殊要求。收集与测区有关的高等级控制点成果及相关资料,收集需用的地形图资料、技术标准,按规范或委托单位的要求制作标石,对参加施工的仪器设备按要求进行检验或校验。进行现场踏勘了解测区现状和已知高等级控制点的保存情况,为技术设计做好准备。准备施工的其它后勤保障工作。 2.2 选点埋石 2.2.1 选点 1.选点人员应由熟悉GPS测量技术及地质技术的人员承担。选点前必须充分研究专业设计书;充分认知测区的地理、地质、水文、气象、验潮等环境信息;熟悉可利用的各种设施、位置环境、交通、水电等信息。 2. 选点人员应收集测区地质资料,实地勘察选定点位。同时考察卫星通视环境与电磁干扰环境,确定可用标石类型、记录点之记有关内容,实地树立标志牌、拍摄照片等。选点(埋石)所占用的土地,应得到土地使用者或管理者的同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报告书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

桥梁平面控制网设计 1.概述 以矿大北门的桥为原型,假定北门河流宽1.4km,现准备修建一条跨河大桥,桥梁轴线位置自定,控制点自选。 桥梁平面控制网分两级布设。首级控制网主要控制桥的轴线;为了满足施工中放样每个桥墩的需要,在首级控制网下要加设一定的差点或插网,构成第二级控制。由于放样墩台的精度要求较髙,故第二级控制网的精度应不低于首级网。 2.桥轴线长度精度与桥梁墩台定位精度的确定 (1)桥轴线长度精度 设计该大桥钢梁长度为100m,而由5个20m长的节间所组成。《铁路钢桥制造规 则》规定:怯=土炉时如=±2.12加丿节间拼装孔距误差为土 0.5mm;每一下鬥对刖jig.的倂衣阮左川 (一般取2 mm)对n节间拼装的一跨或一联甫人厂=+、/”人#装误差L和支座安装容许误差(7mm)长).Ar/ = ±J+ 5, = 土/込厂+ 每跨(联)钢梁安装后的容许误差为:对于钢板梁及短跨(W64m)简支钢桁梁、钢筋混凝土梁与预应力混凝土梁等. 长度拼装误差按规取为:±L/5000 每跨(联)钢梁安装后的容许误差为:±8. 3mm 有14跨,则全长极限误差为:±31. lmm 取1/2极限误差为中误差,则全桥轴线长的相对中误差为:md/D=AD/2D=l/90032 由此,便可根据《测规》的“控制测边网的等级和精度”的规定来选择施测的测边网 桥梁墩台中心放样的精度要求 桥墩中心位置偏移,将为架设造成困难,而且会使墩上的支座位置偏移,改变桥墩的应力,影响墩台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因此,建立控制网不但要保证桥轴线长度有必要的精度,而且要保证墩台中心定位的精度。 工程上对放样桥墩的位置要:钢梁墩台中心在桥轴线方向的位置中误差不应大于1. 5cm?2. 0cm。 根据"控制点误差对放样点位不发生显著影响”的原则,当要求控制网点误差影响仅占总误差的1/10时,对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分析如下: 设M为放样后所得点位的总误差;

民用建筑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民用建筑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拟建于xx白驹大道南侧的xx项目,为民用建筑,供白马天鹅湾项目1#、2#、9#、11#。总建筑面积约10万㎡,地下建筑还没出图纸,建筑高度为25层、25层、22层、23层。 二、现场情况 经现场实地踏勘,现场四周通视良好,为施工方便,将平面及高程控制点布置在现场附近位置,并对控制点位每月定期进行观测,以防止位移影响测量精度。 三、编制依据 1.1执行技术标准 1、《xx 1#、2#、9#、11#》施工图纸; 2、业主提供的测量原始点位报告; 3、《技术条件书》; 4、《工程测量规》(GB50026-93); 5、《建筑变形测量规》(JGJ/8-9)。

1.2施工测量流程

1.3施工测量基本要求 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按设计图纸的要求,把建筑物的平面和高程置放到施工场地上去,施工测量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是质量控制和技术指导有效手段。 四、测量所采用的仪器设备 ⑴BTS-802CLAA型全站仪1台,标准精度(2″); (2)DZS3-1型精密水准仪1台; 五、工程坐标及高程应用 本工程执行《城市测量规》(CJJ8-99),采用独立坐标系,秀英高程系。 六、平面控制测量 1.1 根据业主提供S1、S2、施工控制点作为本次平面控制的起算数据,对提供坐标按规要求进行方向值,边长等各项要素检测,对检测成果数据进行精度分析,成果符合规要求后,再按施工现场的条件情况布设一条一级闭合导线。 1.2导线布设的原则: 我公司在布设导线时严格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1.3导线点选取和布设: 导线点应选在稳定,安全,通视条件良好,易于保护,长期保存,便于使用的地方,根据以上原则和施工现场情况,我公司选取了办公大楼基坑四方,因场地关系,结合业主提供之S1、S2、,2个点,加设11、12、13、14、15、16、17、18、19,9个点共布设11点的一级闭合导线。

(范文)测量技术设计书

测量技术设计书 1.前言 衡阳市是一个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拥有五十万人口的综合性大都市,供水工程是关系着整个城市的政治、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为了改善衡阳人民的生活及生产用水问题,我公司承接了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镇五福堂水库的前期综合勘探研究工作,通过野外实地踏堪、地形图测量对该区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评价、估算,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论证,为建设该项目的决策和审批提供科学的依据。 接到任务后我公司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现场踏勘,编写技术设计书等。 本测区采用38带坐标。 2.测量依据、原则 1、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4、《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5、《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 6、《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GB14912-94)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 7、《佛山市1:500地形测绘技术要求》。 8、本工程《技术设计书》。 2.1 测区范围及任务

本测区位于东经112°41’、北纬26°47’附近。 本工程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镇,测区北临中国人民解放军营房,南至衡南县,西有107国道,东与春陵河相依,面积约5.0k ㎡;测区为丘陵地区、山地广布、丘谷之间地势起伏延绵,海拔高50 m 至120 m。山地多为树林,山上灌木丛生,通视条件较差,给控制测量及地形图测量带来较大的困难。 1、范围:根据提供预定方案设定的位置(1:1万地形图),按照提供的有关资料,以及上述范围进行1:500、1:2000地形图的测绘。 2、遵照国家颁布的《城市测量规范》进行1:500、1:2000地形图测量布设E级GPS点及5”导线控制点、IV等水准高程测量。按500米的密度进行设立,实地绘制点之记。 3、以上成果要求提供一套数字化地形图电子文件及地形图。 2.2已有资料 1、本工程收集到国家二等点大皂山、D级GPS点东阳派出所、二点作为本工程平面控制起算点。 2、本工程收集到衡韶5一个国家一等水准点,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成果,作为本工程高程控制起算点。 3、委托方提供的1:1万地形图,1:1万地形图的地物、地貌逼 真,取舍恰当,为本次测量工作的交通、选埋、控制点联测及测图分幅等工作提供了方便。 4) 起算数据列表如下: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编号:SJ000350 2016年6 月3 日至2016 年6 月10 日 课程性质:必修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报告 --建筑场地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及建筑物放样方案设计 学 院: _____________ 矿业工程学院 _______________ 专 业: _______________ 测绘工程 _________________ 地 点: 太原理工大学虎峪校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 级: ______________ 测绘1301班 _______________ 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概况 (1) 1.1 工程任务 (1) 1.2 工程的地理位置 (1) 1.3 工程简介 (1) 1.4 已有的测绘成果 (1) 二、............................................................. 体育馆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2 2.1 概述 (2) 2.1.1 建筑施工控制网的特点 (2) 2.1.2 施工控制网的精度 (2) 2.2 平面控制方案 (4) 2.2.1 点位布置方案 (4) 2.2.2 控制网网形简介、网形选择,控制网布设方案及示意图 (4) 2.3高程控制方案 (5) 2.3.1 点位布置方案 (6) 2.3.2 控制网布设方案及示意图 (6) 三、体育馆施工放样方案 7 3.1施工放样方法 (7) 3.2体育馆施工放样方案设计 (7) 3.3实施步骤及应注意的事项 (9) 3.4方案评价 (10) 四、............................................................................... 总结 10

工程测量实训计划书

工程测量实训计划书 篇一:合肥学院工程测量实训计划书模板 合肥学院工程测量实训 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 测绘技术设计书 班级:建工系13级土木工程〈四〉班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 组数:第X组 组长:XX 小组成员:XXX XXX XXX XXX XXX XXX 编写时间:2014-06-11 目录 1 任务概述............................................................... .. (3)

2 测区概况及已有成果资料情况 (4) 测区概况............................................................... .. (4) 已有成果资料................................................................. (4) 3 作业依据............................................................... .. (4) 4 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 (5) 平面坐标系统................................................................. (5) 高程系统............................................................... .. (5) 基本等高距............................................................... .. (5)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报告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报告 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称为“工程测量”。以下是XX收集的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报告,欢迎查看!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中的一门突出能力的专业技术核心课程,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的课程,其内容以工程测量项目实施,和职业工作需要为导向;以学生“测量技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分部分项工程测量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贯彻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现培养从事一线施工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需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和误差分析方法;掌握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GPS等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仪器的检验及校正;掌握建筑工程测量项目的施测方法与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具备熟练操作测量仪器和仪器检验及校正的能力;具备测量成果计算与误差分析的能力;针对具体的工程测量项目,学生能独立提出合理的测量任务设计方案和组织实施具体测量工作。

素质目标 在学生测量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贯彻相关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使学生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并着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等,从而达到掌握和遵守建筑工程测量基本技能和相应的法规、规范,形成依法执业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理论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应做好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咨询者,由于本课程实践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尤为重要,教师应以实际项目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实践课应紧扣测量岗位标准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任务分配

工程测量设计书内容要求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的内容和要求 1 任务概述 说明任务来源、用途、测区范围、内容与特点等基本情况。 2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1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根据需要说明与设计方案或作业有关的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内容可包括测区的地理特征、居民地、交通、气候情况以及测区困难类别,测区有关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情况等。 2.2 己有资料情况 说明己有资料的施测年代、采用的平面、高程基准,资料的数量、形式、质量情况评价,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等。 3 引用文件 说明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中所引用的标准、规范或其他技术文件。文件一经引用,便构成专业技术设计书设计内容的一部分。 4 成果(或产品)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 说明作业或成果的比例尺、平面和高程基准、投影方式、成图方法、成图基本等高距、数据精度、格式、基本内容以及其他主要技术指标等。 5 设计方案 5.1 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 5.1.1 平面控制测量 5.1.1.1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 设计方案内容主要包括: 1)规定GPS接收机或其他测量仪器的类型、数量、精度指标以及对仪器校准或检定的要求,规定测量和计算所需的专业应用软件和其他配置。 2)规定作业的主要过程、各工序作业方法和精度质量要求: ●确定观测网的精度等级和其他技术指标等; ●规定观测作业各过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规定观测成果记录的内容和要求; ●外业数据处理的内容和要求:外业成果检查(或检验)、整理、预处理的内容和要求, 基线向量解算方案和数据质量检核的要求,必要时需确定平差方案,高程计算方案 等; ●规定补测与重测的条件和要求; ●其他特殊要求:拟定所需的交通工具、主要物资及其供应方式、通信联络方式以及 其他特殊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3)上交和归档成果及其资料的内容和要求。 4)有关附录。 5.1.1.2 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 设计方案内容主要包括: 1)规定测量仪器的类型、数量、精度指标以及对仪器校准或检定的要求,规定测量和计算所需的计算机、软件及其他配置。 2)规定作业的主要过程、各工序作业方法和精度质量要求: ●说明所确定的锁、网(或导线)的名称、等级、图形、点的密度,已知点的利用和 起始控制情况; ●规定规标类型和高度,标石的类型; ●水平角和导线边的测定方法和限差要求; ●三角点、导线点高程的测量方法,新旧点的联测方案等; ●数据的质量检核、预处理及其他要求; ●其他特殊要求:拟定所需的交通工具、主要物资及其供应方式、通信联络方式以及 其他 ●特殊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3)上交和归档成果及其资料的内容和要求。 4)有关附录。 5.1.2 高程控制测量 设计方案内容主要包括: 1)规定测量仪器的类型、数量、精度指标以及对仪器校准或检定的要求,规定测量和计算所需的专业应用软件及其他配置。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概论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资源学院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测绘xxxx 姓名:xxxx 学号: 1105xxxx 2014年6月23日至 2014年6月30日

(一) 课程设计介绍 1、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课程学习后的一个学术性实践环节,将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设计,从而加深学生对工程测量学基本理论的理解,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课程理论的综合和补充,对加深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课程设计的任务: (1)课程设计安排在本课程学习结束之后的进行。 (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课 程范围内的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3)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 3、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遵守课程设计的具体项目的要求,独立完成设计内容,并按时上交设计报告。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树立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良好学风。课程设计前学生应认真复习教材有关内容和《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大纲与课程设计指导书,务必弄清基本概念和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及应注意的事项,以保证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二) 支漳河区段工程测量设计方案设计 1、工程概况 1.1 地理概况 测区为邯市南湖公园附近的支漳河河段,支漳河位于邯郸县东部,其最近点,在县政府驻地南偏东一公里处。测区位于东经114°17′~114°21′、北纬36°41′~36°44′。支漳河于1957年开挖,因原系漳河支流故道,故称支漳河。河水自西南流向东北,上连南湖,贯穿东湖,下接广府湿地;河道自然弯曲,河岸两旁花草盈盈,意境优雅。支漳河市内段从南湖至规划中的东湖全长为14.9公里,占地面积6000亩。“支漳河治理工程主要对该段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堤防加固、梯级拦蓄。”支漳河综合治理工程现已开工建设,届时将成为我市城市内最大最美的生态景观河流。测区位置如图1-1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技术 【摘要】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安康。那水利工程中的测量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文章通过结合工程的实例,从而对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进行了阐述,并且提出了测量的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施工;测量;技术 一、工程简介 某水电站工程包括了枢纽工程、供水工程两大部分。枢纽工程包括大坝、溢洪道、倒流泄洪洞及坝后发电站;供水工程包括加压泵站、输水隧洞、供水管道。 二、水利工程控制网测设 2.1工程首级测量控制网主体工程开工前,在接收监理提供的测量基准后,与监理人共同校测其基准点(线)的测量精度,并复核其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首先对于监理移交本工程首级测量控制网的控制点位、点号熟悉,控制点的大地坐标数据校算和实测,以免用错点位及数据。对原有的平面控制点、导线点、水准点、的位置,标石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了解施工区的行政划分、社会治安、交通运输、风俗习惯、气象、地质情况。施工控制网测量结果经监理工程师批复后投入使用,并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对控制网进行复测,复测精度不低于施测精度,在工程测量期间每三个月对控制测量控制网复测一次,并对复测成果上报监理单位。 2.2施工控制网测设根据本工程建筑物布设和现场地形情况,同时结

合本工程施工进度加密布设施工测量控制网点。加密布设的施工测量控制网,平面控制采用三角测量、边角组合测量、导线测量,高程控制可采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布设成闭合环线、附合线路或结点网。施工控制网布设、测量平差计算后的资料报监理批准,监理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测量。然后根据工程设计意图及其对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拟定合理布网方案,利用测区地形地物特点在图上设计出一个图形结构强的网。根据承担的工程布设测量控制网点,点位布设严格遵守测量规范要求,点位要布设在能够满足施工控制和测量放样条件,控制点的埋设在基础坚硬、不易被坏、通视条件好的地方。施工测量控制点采用埋设地面标石,标石浇筑埋设于地面。对于本工程所采用的点号、编号根据承担的工程总体进行编号,在测量点号注记上记录清楚。在施工测量中,对后视点位要进行后视测量检查,以避免用点错误。 2.3控制点保护测量控制点是本水利工程施工的依据,为此对本工程测量控制点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测量控制点严禁有人为破坏的行为发生,施工主控制网点在施工中有影响施工时,需要报请监理批准,重新选点测设,数据平差计算后报监理批准后使用。 三、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技术 3.1复测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及相关规定,施工前需对交接桩时提供工程范围测区有关gps点、导线点、精密水准点、水准点等进行复测。控制点使用前必须用三个以上的原始控制点,其边长和夹角进行观测检查,互差符合规范要求,方可使用,采用索佳set230rk3全站仪,

测量技术设计书

广西天峨县瑶寨硫铁矿详查 1/2000地形图及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设计书编号:HZ2011-24 1、工程名称:广西天峨县瑶寨硫铁矿详查1/2000地形图及工程测 量 2、测量任务依据:《广西天峨县瑶寨硫铁矿详查合作勘查合同书》 3、测量技术要求(适用的规范、勘测细则等): 3.1《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3.2《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1997); 3.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7) 3.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3.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2-1995); 3.6《测绘产品质量评定规定》(CH 1003-1995); 3.7《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16818-1997); 3.8《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DZ/T 0091); 4、测量内容及工作量估算: 4.1勘测区7.08平方公里1:2000地形图数字化测量; 4.2勘测区控制点测量(埋桩); 4.3测区工程测量(钻孔、探槽、地质点、地质剖面实测等) 4.4工作量估算约80天(野外作业60天、室内整理约20天) 5、测区情况 5.1测区位于天峨县八腊乡老鹏村南面邵家坳~瑶寨~向家坪~罗家湾的一带,场地由裸地、林地、灌木丛、冲沟、旱地、水田等组成,海拔标高约650~1255.8m,勘测区距县城约50公里,实测面积约7.08平方公里。 5.2勘测区附近有广西C级GPS点两个,分别为老鹏中学南C140点和文里C138点,距场地约11公里。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方案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 方案 1

施工测量方案 1.0任务来源 随着成兰铁路的开工建设,我单位承建的CLZQ-4标段也已展开施工,为满足工程施工需要,需对本标段范围内所有建(构)筑物进行精确测量放样,使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相关规范及标准要求。 2.0工程概况及自然地理情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1 工程概况 成都至兰州铁路位于四川省和甘肃省境内,起于成都,经什邡、茂县、松潘至九寨沟,向北延伸连接在建兰渝铁路的哈达铺站,正线建筑长度457.644km,四川省境内长377.80km,甘肃省境内长79.82km,成都至兰州运营总长725.549km。本线建成后,向北连通兰渝铁路,与既有宝成铁路、在建兰渝线及规划的川青线、川藏线共同构建沟通西北与西南及华南沿海的区际干线铁路通道。 新建铁路正线全线按电气化双线设计,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为200公里/小时,限制坡度双机18‰,最小曲线半径一般3500m,困难2800m。成都至哈达铺全线新建三星堆、什邡西、绵竹南、安县、高川、茂县、龙塘、太平、镇江关、松潘、川主寺、黄胜关、大录、九寨沟、多儿、腊子口共计16个车站;正线路基62.812km,占全线总长13.7%;正线桥梁80座62.37公里,占全线总长13.63%;正线隧道33座332.44公里,占全线总长72.65%,全线最 2

长隧道为太平隧道,隧道全长28427m;第二长隧为岷山隧道,隧道全长25047m。 本标段内曲线半径为3500m和3504.525m两种;纵向坡度5‰、1‰、7‰、17.8‰,均为上坡;包括桥梁480.72m/2座(白溪河三线大桥137.74m,雎水河双线大桥342.98m),隧道11879m/2座(安县隧道3015m,柿子园隧道8864m),正线路基6834.28m,车站1座(安县车站),1#轨枕场,负责CLZQ-4、5、6三个标段的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 (1)本标段线路走向 本标段正线自DK64+100起点至D3K85+560,正线长19.194km 。本标段位于四川省境内,由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构造强烈、高山峡谷带过渡区行进,线路总体自东南向西北经兴隆镇、拱星镇、雎水镇、高川乡;雎水以南为成都平原,无隧道;雎水西部进入山区,桥隧相连。 (2)沿线地形、地貌 线路南起成都,过成都平原后横穿龙门山山脉中段;区内的地貌明显受断裂构造的控制。南部的NE向龙门山山地受控于龙门山构造带,并在山前形成成都第四纪盆地。 ⑶地震动参数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 )及<四川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 一号修改单),沿线地 3

《测量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2015

测量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指导书 设计名称:测量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计划周数:2周 适用对象:测绘工程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测量学,测量平差基础,大地控制测量,测量程序设计 一、设计目的 测量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是学生在系统学习完大地控制测量学、测量平差基础、测量程序设计等相关课程之后,为了系统理解控制网平差的整体过程及综合运用科学工具而安排的。通过课程设计主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掌握控制网平差课程设计具体内容、方法和步骤;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已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编写代码,上机调试和编写说明书等基本技能;锻炼学生阅读各类编程参考书籍及加以编程运用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及日程 在VB、 VC软件或matlab科学计算软件的平台上,选择的具体课程设计题目,进行程序设计与实现,共计10个工作日,工作程序如下: 三、设计的组织: 1.设计领导 (1)指导教师:由教研室指派教师、实验员兼任。

职责:全面组织设计大纲的实施,完成分管工作及相关技术指导。 (2)设计队长:学生班长兼任。 职责:协助教师做好本班学生的人员组织工作。 (3)设计组长:每组一人。 职责:组织执行下达的设计任务,安排组内各成员的工作分工。 2.设计分组 学生实习作业组由3~4人组成(含组长一人)。 四、设计内容 在VB、VC或MATLAB 软件平台上,按选择的设计题目进行相关程序开发 1、闭合导线简易平差、附合导线简易平差支导线计算 2、闭合水准网计算、附合水准网简易平差 3、地形图编号(新、旧两种方法) 4、误差椭圆的参数的计算与绘制误差椭圆 5、水准网严密平差 6、高斯正反算计算 7、高斯投影换带计算 8、七参数大地坐标转换(WGS84-bj54坐标转换、WGS84-CGCS2000坐标转换) 9、四参数坐标转换(西安80-bj54坐标转换、CGCS2000-bj54坐标转换、CGCS2000-西安80坐 标转换(平面) 10、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的计算 11、工程投影变形超限的处理 12、遥感图像数据处理 13、曲线(曲面)拟合 14、摄影测量空间后方交会 15、****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五、上交成果 1) 小组利用vb、vc或matlab编写的软件包一个及测试数据一份 2)小组关于所开发程序设计说明书一份 3) 个人课程设计的心得一份 4)小组答辩PPT一份

工程测量专业技术设计书

密级:编号: 天津临港经济区南部区域纬六路(二期)工程(K2+593-K2+932.095段)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 年月日

天津临港经济区南部区域纬六路(二期)工程(K2+593-K2+932.095段)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测绘专业任务承接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 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 审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 批准单位或部门(盖章): 审批意见: 审批人:

年月日

目次 1任务概述 (1) 1.1工程概况 (1) 1.2采用仪器设备及软件 (1) 1.3人员安排 (1) 2测区情况及已有资料情况 (1) 2.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1) 2.2已有资料情况 (1) 3引用文件 (2) 4主要技术指标 (2) 5设计方案 (3) 5.1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 (3) 5.1.1平面控制测量 (3) 5.1.2高程控制测量 (3) 5.2施工测量 (4) 5.2.1道路施工测量 (4) 5.2.2管道工程 (5) 5.2.3软基处理工程 (6) 6质量控制环节和质量检查主要要求 (6) 7提交成果 (7)

1任务概述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填海区域上完成的市政道路工程,起点桩号K2+593处,终点桩号K2+932.095,全长为339.095米。工程细分为:软件处理工程、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等。 1.2采用仪器设备及软件(可采用表格形式,仪器的出厂编号要写清楚) (1)拓普康Hiper GA接收机2台,仪器编号为457-02214、457-02235,接收机动态定位精度为:平面:±(10+1×10-6D)mm;高程:±(20+1×10-6D)mm。 (2)索佳B20(DS3)型水准仪1台,仪器编号为531538; (3)RTK数据处理软件“TOPCON TOPSUVR7.2”; (4)内业绘图软件 Auto CAD。 以上仪器设备按要求由具有法定仪器检定资质的单位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1.3人员安排 根据工程情况,安排测量人员为: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员2名。测量工程师主要负责测量工作开展,测量员服从具体工作的实施。 2测区情况及已有资料情况 2.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本工程为软土地基工程,施工区域仅有山皮土临时路为进场通道,周围无稳定结构物。 2.2已有资料情况 针对该本工程,甲方了提供控制点使用通知单,控制点如表1。 坐标系统:1990年天津市任意直角坐标系。 高程基准:1972年天津市大沽高程系,2008年高程。

工程测量学设计指导书

《工程测量学》设计指导书〈供测绘工程专业使用〉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工程测量学》是高等学校中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课。根据我院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及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在完成《工程测量学》理论学习后,必须进行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由于本学科是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学科,理论教学必须与工程实践紧密相结合,因此《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将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设计,从而加深学生对工程测量学基本理论的理解,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是一次具体的、生动的、全面的、综合性的技术实践活动,在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方面,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方面,是其它任何教学环节所不能代替的。 一、课程设计班级、时间、地点和指导教师 本次《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班级、时间、地点和指导教师如下:班级:测绘工程2011班,共70人; 时间:本学期的20周(2015年1月12日--1月16日),总计1周; 地点:本次课程设计计划在春晖书院和图书馆进行;

指导教师:为保证课程设计的顺利进行,安排燕志明、张会战、郭义、孙同贺、王翔分别带队指导1、2班,另安排党晓晶辅助指导设计工作。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理论学习后的一个学术性实践环节,是对课程理论的综合和补充,对加深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具体的工程项目设计,熟悉工程测量方案编写的要求,独立进行工程测量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案的设计;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和相关的施工设计规范设计要求,保证设计的施工控制网和施工测量方案满足精度要求,并力求做到经济合理。 三、课程设计的任务 (1)该课的课程设计安排在理论学习和综合性实习结束之后进行的;时间为一周。 (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本课程范围内的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3)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 四、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的内容和要求 1 任务概述 说明任务来源、用途、测区范围、内容与特点等基本情况。 2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根据需要说明与设计方案或作业有关的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内容可包括测区的地理特征、居民地、交通、气候情况以及测区困难类别,测区有关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情况等。 己有资料情况 说明己有资料的施测年代、采用的平面、高程基准,资料的数量、形式、质量情况评价,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等。 3 引用文件 说明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中所引用的标准、规范或其他技术文件。文件一经引用,便构成专业技术设计书设计内容的一部分。 4 成果(或产品)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 说明作业或成果的比例尺、平面和高程基准、投影方式、成图方法、成图基本等高距、数据精度、格式、基本内容以及其他主要技术指标等。 5 设计方案 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

设计方案内容主要包括: 1)规定GPS接收机或其他测量仪器的类型、数量、精度指标以及对仪器校准或检定的要求,规定测量和计算所需的专业应用软件和其他配置。 2)规定作业的主要过程、各工序作业方法和精度质量要求: 确定观测网的精度等级和其他技术指标等; 规定观测作业各过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规定观测成果记录的内容和要求; 外业数据处理的内容和要求: 外业成果检查(或检验)、整理、预处理的内容和要求,基线向量解算方案和数据质量检核的要求,必要时需确定平差方案,高程计算方案等; 规定补测与重测的条件和要求; 其他特殊要求:拟定所需的交通工具、主要物资及其供应方式、通信联络方式以及其他特殊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3)上交和归档成果及其资料的内容和要求。 4)有关附录。 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 设计方案内容主要包括: 1)规定测量仪器的类型、数量、精度指标以及对仪器校准或检定的要求,规定测量和计算所需的计算机、软件及其他配置。 2)规定作业的主要过程、各工序作业方法和精度质量要求: 说明所确定的锁、网(或导线)的名称、等级、图形、点的密度,已知点的利用和起始控制情况;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1.工程名称及任务。 2.测区概况简述。 3.已有资料的来源及分析、利用论证。 4.坐标系统的选择及处理方法的论证,起始数据的配置和处理。 5.水平控制网布设方案阐述,其中包括: (1)首级网的等级和布网方式,以及本次控制网在精度和密度方面对日后布设加密网的保证。 (2)控制网(点)精度估算的简要过程及结果。 (3)从经济上、技术上、精度上对两个以上布网方案进行对比论证,从中确定一个最优方案。 (4)填写精度统计表。 6.技术依据及作业方法。内容主要包括: (1)工程执行的规范及施测细则。 (2)觇标及标石图并注明规格,材料及埋设方法(绘出示意图)。 (3)仪器的选择及检验项目要求。 (4)观测方法及各项限差(参阅规范或教材,不能杜撰)。 (5)概算内容和平差方法。 7.工作量综合计算及工作进程计划表(自行估计)。 8.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名称、型号和标称精度)、材料及经费预算。 9.工程项目完成后应提交的资料清单。 目录

一.测区情况 1.1测区位置及面积 1.2地理状况 二.作业依据 三.测区已有资料及利用 3.1平面控制资料 3.2高程控制资料 3.3其他资料 四.平面控制测量 4.1E级GPS测量 4.2三级导线测量 五.高程控制测量 5.1四等水准测量 5.2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六.一级导线、水准测量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平差计算6.1观测数据的检查 6.2平差计算 七.提交成果资料 7.1技术总结 7.2控制点成果表的制作 7.3控制网图的制作要求 八.图根控制测量

8.1图根导线 8.2图根高程测量 8.3平差计算 8.4提交资料 九.附图、附表、附件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了解控制测量作业的全过程,通过对长沙县水渡河及其周边地区实现控制测量,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理论水平与外业操作能力。 一.测区情况 1.1测区位置及面积 东经113°,北纬28°向涉及周围13km左右。 施测范围呈不规则形状,范围面积约14km2。 1.2地理状况 测区位于长沙县水渡河区,交通便利。东至水渡河大桥、筒灰村、望新村、孙家坡、长沙人民政府一线,南到开元路、国防科大,西沿洪山路一线,北止水渡河。 测区为经济开发区,农田。构成了以经济开发去为主的城市建筑物,以星沙大道、开元路、洪山路、潇湘西路、湘龙路及附属街坊的建筑区,西北边的成片农田,该区地势平坦,便于开展成片测绘作业,测区东南部建筑密度较大,对于开展成片测绘作业有一定的影响。 测区内有星沙大道、开元路、洪山路、潇湘西路、湘龙路等公路,交通方便,但人口密集,特别是测区东南部车水马龙,将给工作带来不便。

工程测量专项技术方案设计

特格尔健康产业园 施 工 测 量 方 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施工单位: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日期:2015年10月26日

一、编制依据 (3) 二、编制原则 (3) 三、工程概况 (3) 四、施工准备 (3) 五、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3) 六、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3) 七、±0.00 以下施工测量 (3) 八、±0.00 以上施工测量 (3) 九、测量技术资料编制、管理 (3) 十、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 (3) 十一、质量控制 (3) 十二、安全文明施工 (3)

一、编制依据 1、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的图纸 2、《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 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5、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二、编制原则 根据规、规程关于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对施工测量精度的有关要求,本着“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的原则,制定本施工测量方案,确保圆满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测量任务。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市芙蓉区东岸乡公岭村,纬一路与京珠高速西辅路交汇处。本项目包括1#云E综合楼,2#医药厂房、3#医药厂房、4#配套用房及门卫室,总建筑面积35185.74㎡,地下4260.11㎡。具体建筑规模如下表所示:

四、施工准备及保护措施 (1)施工测量准备: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 1、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及时解决。 2、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进行初步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 3、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部结构特征确定轴线控制网形式。 4、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图纸,确定平面控制轴线。 (2)现场测量控制桩保护措施: 1、测好后桩周围用细石混凝土固定起来。 2、在控制桩外围用木桩钉围。 3、做好提示标志。 五、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整理)公路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工程测量设计书 项目名称:靖边县四级公路 编写:王哲 审核:胡荣明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测量系 日期:二OO七年六月 注:引用请注明出处! 一、测区概况 1、项目来源 为了靖边县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更好地开发靖边县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靖边县政府决定修筑一条横贯靖边县的四级公路,西安科技大学测量系承接此工程的测量工作。要求2007年6月底完成此工程的勘察与设计工作。 2、地理位置 靖边县位于榆林市西南部,无定河上游,长城横贯东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鄂托克前旗接壤。县城在张家畔,距榆林城184公里,北部属风沙滩地,中部以黄土梁峁为主,南部白于山区两侧为丘陵沟壑区,年平均降水量395.4毫米,年平均气温7.8摄氏度,无霜期120天左右,昼夜温差大。 3、交通状况 靖边县境内有一条省道榆靖公路,榆靖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交通较便利。 二、资料来源 1、现有资料 靖边县1:10万比例尺地形图一张 2、资料分析 靖边县1:10万比例尺地形图为国家6o带基本图,经实地勘察和对图纸的综合分析,该图符合测量和设计等技术要求。 三、技术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 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 2、《公路勘测规范》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 四、采用坐标系统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任意投影带,测区中心坐标为(4134417.9964,3659870.8357),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09○06’56.2805”,抵偿高程面高程为582.6088m。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五、测量方法及限差规定 1、平面控制测量 1)该工程平面控制测量采用二级导线 2)平面控制点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相邻点之间必须通视,点位能长期保存。 (2)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 (3)观测视线超越障碍物应在1.3m以上。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讲解(20210317030411)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讲稿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理论部分学习后的一个必要的带有学术性的实践环节,是对课程理论综合与补充。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同学们运用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场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工程测量现场服务的技能。对同学们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加深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在课程设计前,每位同学应认真复习教材有关内容,按照指导教师要求,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每位同学应独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本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 三、课程设计的依据 依据《工程测量规范》、《建筑物变形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2009》。 四、课程设计的任务 (一)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及桥梁墩台放样方案设计 1. 工程概况 该桥梁工程位于焦作市南约9km处的大沙河上,大桥全长500米,主跨120米(实际300 米)、深10余米,工程现已经完工。桥梁跨越结构为4孔(实际为10孔)简支梁,支座间距米。本工程具体位置如下页图1-1所示。 2. 已有测绘成果 在工程范围内(沙河桥北、世纪路与迎宾路交叉口、河南理工大学)有三个GPS空制点,标志保存完好,可以作为控制基准。三个GPS空制点及有关导线点的坐标如下:

为把课程设计有效结合起来,现给出十条桥轴线,测绘1、3班各组按顺序选取奇数编号的桥轴线设计,测绘2、4班选取偶数编号的桥轴线设计。桥轴线起止点坐标从AutoCAD 图上量取。 3.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1)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建立特点 (2)控制网的网形结构 (3)精度估算与技术指标(从桥墩放样的容许误差来估算施工控制网精度) (4)平面控制方案的实施(包括人员组织、仪器选择等) (5)高程控制方案的实施(包括人员组织、仪器选择等) 4. 桥墩、桥台放样方案 包括精度确定、测量方案选择、测量方案实施等。 5. 提交资料 (1)施工控制网平面图、高程线路图 (2)桥墩、桥台设计平面图 图1-1 桥梁施工控制网建立及桥梁墩台放样原址示意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