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师生关系的现状反思与教育对策

师生关系的现状反思与教育对策

师生关系的现状反思与教育对策
师生关系的现状反思与教育对策

师生关系的现状反思及教育对策

摘要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教育活动的诸要素中,教师与学生是其中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师生关系的状况不仅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关系素质教育的成败,关系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应高度关注师生关系,积极促进师生关系向一种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关系转变以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文章通过对当前中小学师生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解决师生关系现状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师生关系应试教育现状对策

在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时代,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国际社会普遍认为:

“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计划,并不遗余力地推进教育改革,目的就是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以期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终身学习型人才。众所周知,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教育活动的诸要素中,教师与学生是其中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其他要素都围绕它们来进行,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交往中结成的关系即师生关系,其状况如何则直接影响着整个教育

教学活动,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

一、当前中小学师生关系的现状及问题

所谓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

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1]。师生关系不仅包含教学关系,还有情感关系、法律关系等。长期以来,受赫尔巴特“三中心说”的影响,教师教、学生学的关系模式一直普遍存在,课堂教学主要呈现“你说我听,你讲我记”的状况,学生在课堂上缺少想象、思考、表达及质疑的机会和条件。而教学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它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和创造。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称之为有效的教学。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目的就是要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通过对当前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当前中小学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传话教学占主导

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言、满堂灌,学生只是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专心听讲,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教师掌控着话语霸权,学生属于被动的接受者,大脑被视为储存知识的容器,很少被给予消化吸收和思考及提出自己见解的机会。

2.工具主义价值盛行

受应试教育片面升学率的影响,教师关注的是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升学率是否达标、学生知识掌握与否,至于学生的思想、情感的发展及对“学会做人”、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则漠不关心。师生关系只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手段。

3.情感交流缺乏

武汉市曾开展了一场对中小学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报告显示,现在的中小学师生关系状况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知识传递的渠道在拓宽,情感沟通的大门在缩小。在被调查的2523名学生中只有很少部分认为老师是可以信任的,大多数学生表明“教师不好相处”,他们希望教师放下自己“居高临下”的架子,做自己生活上的朋友[2]。然而,以知识教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教师主要担任知识文化传递者的角色,“忽视了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的潜在性,没有看到人不同于动物的能动性和主动性,甚至丧失了教育中贯穿的主体间性的教育爱,它必然走向重认知,而不重感情与意志,最终因丧失学生内在的人格和精神世界的丰富性而生出成

批的犹如一个模子出来的机器人”[3]。

4.师生交往地位的不平等

受传统及习惯势力的影响,教师常以一种“控制者、权威者、命令者”的姿态面对学生,学生则被置于“服从者、被动者、接受者”的位置,由此形成了“一高一低”的等级

式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想得不到支持,个性得不到尊重,个人的发展处于压抑状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曾明确承认“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有一种十分死板的等级关系即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4]。

5.师生交往中教师教育方式不当

师生交往中教师教育方式不当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

进行体罚、责骂等,这些行为不仅不利于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有人曾将师生关系喻为“教育发展程度的晴雨表,或称其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品质”。“在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如果师生关系仍然处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陈旧状态,仍维持这种关系的专制色彩,那么,不管教育的硬件多么先进,其他方面的发展多么完善,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判断这种教育是现代教育,更不能称它是素质教育。”

[4]为使素质教育与新课改不再是一句理念上的承诺,而能

彻底落到实处,我们认为师生关系的改善是实现上述目标的突破口,因为教育是通过师生关系借助其他物质条件和手段,达到一定教育效果的活动。通过深入分析,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大致可概括为以下方面。

1.经济因素

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且长期的二元

经济结构及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我国城乡、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长期存在,只能发挥考试的选拔功能,这在无形中强化了应试教育,导致了师生关系的紧张。

2.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影响

我国古来就有“学而优则仕”之说,同时我国历来强调“师道尊严”,教师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

因为其“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并且在古代教师被列为

与“天、地、君、亲”同等重要的地位,故教师说的一切都是真理不可动摇,谁敢质疑教师,便是对教师的大不敬。传统思想对当今的教育以及师生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很多学生基于教师的威严而不敢与之亲近。此外,受习惯势力的影响,我们对一个学生的评价往往以他在校是否听话为标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把学生作为一个简单的知识接受者,而未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出质疑,甚至压制不同的见解,尤其是“离经叛道”者,这样的教育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怯于同教师交流,表达他们的想法,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重升学率、忽视学生整体发展、忽视师生关系的改善埋下了种子[5]。 3.人文关怀的缺失

文艺复兴时期曾以“以人为中心,把人、人性从宗教束

缚中解放出来”为口号,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文主义运动。然而到了近代却在片面的科学主义及“权威”思想的影响下,导致了重理轻文的思想,并使得人文关怀在学校成为高尚的“谈资”,成为人为的“恩赐”,被当作推崇的“理念”。因此,学校应把人文关怀作为教育的题中之意。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不能没有人文内涵的支撑。人文关怀应是实施教育的基本准则,学校应成为体现人文精神的家园,教育在把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必须以人文为基线,从而实现培育的功能。教育一旦缺少了人文精神,那同大工业的机器批量生产还有多少区别?目前,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的局部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文精神的缺失所

致[6]。因一些学校及教师还是以教育人的“权威”形象存在,常出现“以管代教、以罚代管、以批评代教育”的现象,忽视了人文关怀,忽视了学生的尊严和内心的需求,从而造成学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由此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

4.长期应试教育使然

上文提到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优质的教育资源缺乏,而要享受好的教育资源,则须通过公平竞争才可获得,因此应试教育便应运而生,并在长时期内显示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及存在的合理性。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由于评价方式的保守性,学校、教师都围绕升学率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而“以人为本”则成了一句空话。现实情况是,社会对一所

学校评价的好坏,仍是以上线率、升学率为指标来衡量的。如果升学率上不去,不仅上级教育部门不满意,学校不满意,就连家长也不会满意。升学率高了,家长满意了,学校放心了,社会认可了,各种荣誉和奖励便纷至沓来,否则便是无人问津。因此在目前评价方式未变的情况下,对于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便是无稽之谈,因为谁也不敢冒这个险。

5.教师观念、素质及学生认知的影响

师生关系之所以会呈现不少问题,从某种程度来说,教师应负很大责任。因为在师生关系的改善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开明且素质高的教师时刻以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将学生视为自己的伙伴、朋友,将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开展对话交流,共享教育资源与成果,共同发展。他们不仅注重学生的智商,更注重学生的情商,总能抓住最好的时机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激励学生的学习,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爱因斯坦曾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或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并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7]反之,观念落后、素质不过硬的教师则只会进行“文本教育”,将学生的提问视为对自己权威的否定,对自己的不尊重,坚决予以斥责和打击,如此之举师生关系

何以改善!此外,学生对教师的认知也对师生关系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三、解决师生关系问题的教育对策

针对当前中小学师生关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面对国家、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我们深知传统的教育方法与陈旧的师生关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事业,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也是人,师生关系是关系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能否真正落到实处的关

键因素,师生关系的改善势在必行。

首先,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是改善师生关系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应努力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用人格的力量感染学生。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应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未来的设计者,学生思想和道德的示范者。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的人格对于青年心灵的影响,构成这样的一种

教育力量,决非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所能代替的。”[8]可见,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之大。众所周知,学生,尤其是青少年具有极大的向师性、可塑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这对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改善师生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教师应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1.教师的教育理念要新,教学角色要转变

任何改革首先应从思想观念的转变入手,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深入领会改革的内涵,使自己具备全新的教育理念、良好的素质和改革的精神。新时期的教育以全面发展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为本。而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师必

须改变那种单纯传授知识的作风,即“经师”的作风,而应使自己兼具“经师”与“人师”的角色。由一个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者、命令者,转变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伙伴关系,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导他们发挥潜能,通向美好的未来,对未来充满信心。过去,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须有一桶水;时至今日,教师要保持“学高为师”的风范,须不断与时俱进,须知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是一条源源不断的小溪,并且常流常新。只有理念更新了,角色转变了,师生之间才能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师生关系的改善,为师生的共同发展打下基础。

2.师生共同参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实验表明:当人处于宽松、和谐的氛围时,心情得到放松,感到愉悦,则学习、工作的效率会大大提高。著名教育家赞可夫也曾指出:“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

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

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

可能发挥作用。”如今的师生交往大多是在课堂上进行的,

故师生关系的好坏对教学成功与否关系重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发动学生共同参与创设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师生情感产生共鸣,学生愿意与老师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正如古人所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则更易贴近学生的心,了解学生的想法。代沟减少了,距离拉近了,师生就能和谐相处,实现教学相长。

3.正确评价每个学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小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

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教师承担的教学压

力固然很大,但是如果教师为了片面地追求分数,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不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而是对学生进行“疲劳轰炸”或者冷嘲热讽甚至体罚(变相体罚),那么学生对这门功课就会产生厌倦、畏惧

心理[9]。诚然,不能正确评价每个学生是应试教育的一大

弊病。在大多数情况下,很多教师重分不重人,总以“分数论英雄”,成绩好的学生就会受到他们格外的青睐,成绩差

的学生俨然“弃儿”。可以说,这样的教育方式、评价方法

必将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形象的丧失,致使师生关系恶化。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是为了教育而评价。”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须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只要任何一方面

得到充分发展,他都有可能成为未来一颗耀眼的明星。因此教师不能单凭分数论人,不能单看学生一时的表现就给他妄下结论。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深入学生群体,与

学生打成一片,同时还要尊重和信赖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努力创造条件,让其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唯有如此,教师与学生才能和睦相处,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其次,从学生方面来说,师生关系

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对教师的看法及其沟通。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也倡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改变对教师的看法,积极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

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学生眼中的教师常被赋予一种高高在上、权威、严肃、不可接近的形象,而惧于与教师开展平等的交流。其实,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十分渴望与学生沟通交流,加深相互的了解。但学生往往基于自己受教育者的角色,不能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教师就不能真正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故为师生关系无形中设置了一重障碍。

再次,从家长方面来说,父母是家长的启蒙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影响都是十分重要的。家长引导孩子从小与父母建立起平等的关系,经常谈心,无形之中会在孩子的心目中产生民主观念,对他今后加强人际沟通、加强与教师的平等交流也大有裨益。此外,家长要经常与教师沟通以了解学生的状况,家长、教师双管齐下,对于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十分

重要,因为我们相信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通过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来调整和改善。

最后,从社会方面来说,要促进师生关系的改善,首先应该继续推行素质教育,大力宣传成功的教育经验。素质教育的推进,固然需要大众观念的转变,但若不大力宣传,在惯性势力的打击下也会偃旗息鼓。无庸质疑,素质教育是倡导在一种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在师生民主平等的交往中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以促进每个学生潜能的最大发展,实现人之为人的目的。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学校、教师不再唯分是举,唯升学是举,关注点转向了人,自然有助于师生之间关系的明朗化。第二,应大力发展经济,实现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尽力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的矛盾是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如果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学校必然会是另一番教学情景。第三,在全社会形成关心爱护学生的风气。学生的发展是家长的期望,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大家的关注点发生了偏移,分数、成绩被大大渲染,而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内心的渴望与需求得不到尊重,这就严重压抑了他们的成长。所以关心、爱护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小培养他们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质疑的作法,对于打破师道尊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不无裨益的。另外,还应健全民主法制,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我们

都知道,教师的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影响是很大的,教师某些专横的作风、蛮横的态度及不良的行为表现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有些师德败坏的教师会给学生的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加强对学生权益的保护,加大对教师不规范行为的批评与纠正力度,是大快人心的,也是利于引导师生关系步入正轨的措施。

当然,以上各方面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要实现教育新常态下对人才的要求,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促进师生关系的改善,教师、家长、社会必须携手共进,协同合作,形成一股巨大的教育合力来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国秀.1980年以来我国教育界关于师生关系问题研究的评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0(7).

[2] 程墨.一封学生来信引出师生关系话题[N],中国教育报,2004-7-23.

[3] 蒲蕊.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J].教育研究,2002(2).

[4] 纪大海,杜萍.教育关系论[J].教育研究,2002(12).

[5] 张健.中国教育新走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展望[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6] 苏军.教育101[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4.

[7] 范红霞.论“同伴探索”式师生关系模式[J].教育研究,2003(4).

[8] 陈菊明.教师人格形象对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4).

[9] 黄学碧.小学生厌学心理原因分析及矫正[J].温州教育,2004(3).

[作者:肖玲莉(1982-),女,湖北当阳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高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硕士。]

【责任编辑杨子】

师生冲突案例分析

师生冲突案例分析 2013年,我接手了七年级(2)班。班里有一个同学董俊脾气特别不好。有一天,该同学和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我非常生气,利用中午时间把他的奶奶请来,在办公室进行了交流。下午,我已经上了将近5分钟的课的时候,董同学进来了,没有喊报告,而且嘴巴里还骂骂咧咧。于是我就说:“你怎么搞的,来迟了不喊报告,而且还发出不该发出的声音。”只见该同学歇斯底里的开始发作了:“怎么了,我就是要迟到。”“我就是要打人。”“都怪你把我奶奶找来”我又教育的他几句之后,只见该同学一激动拎着书包拔腿就跑出了教室。我在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才知道,原来该同学的父母在他小的时候就离异了,父亲和他分居两地,平时父亲根本不管他的学习。一切都是由他的奶奶照看。由此造成该生孤僻任性独来独往脾气暴躁的性格。 分析:从案例中看出,本来我和该同学还没有发生比较大的冲突。但是由于我一次很随意的家长交流,使该同学和我之间产生了一次大的冲突。冲突的原因主要是我不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没有取得家长的最好协作。 反思:1、教师对于比较特殊的学生是不是有必要进行提前家访?案例中由于我对该同学的特殊家庭背景不够了解,从而导致了和该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冲突。如果我能做一个有心人,在知道马上接手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个棘手的“人物”时就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和家庭情况,对这个即将接手的学生进行家访,这次的矛盾和冲突也不会发生了。 2、教师对于比较特殊的学生是不是有必要特殊照顾?案例中当该同学迟到,又嘴巴里还骂骂咧咧进入课堂时,教师能否适当的照顾一下他的情绪,让他做一个适当的发泄。教师对他可以采取“冷处理”,不闻不问先随他去。看他的心态平和下来后再用比较关心的语气问问为什么迟到,可能比在气头上去问他的效果要好得多。对于一部分特殊的学生,教师所要做的工作是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去感化他们,而不是动不动就去训斥,指责他们,“特殊学生”更希望得到教师“特殊的爱”。 新型师生关系的思考:在教育教学中师生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师生发生冲突亦是难免的。教师只有在处理好矛盾冲突的时候,才能建立起好的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论文

新时代新型师生关系与课堂教育教学 柘城县桥镇第一初级中学念全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老师总是高高在上,总是具有一定的权威,学生必须言听计从,唯师是从。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几千年的封建家长制的影响使学生的主动性、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充分发挥,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 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信息化进程迅速发展,网络、计算机、资源库等信息化系统中的组成要素迅速浸透到学校教育中,使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容和形式以及学习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和相关的信息,这样就打破了以老师为主导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育模式,也打破了在这种体制下教师凭借知识资源而获得的教育权力和威严,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 目前师生关系中存在不少误区,极削弱了教育的活力,妨碍了素质教育,因此很有必要对当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剖析,并探索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与课堂教育教学 新型师生关系,它表现在平等(人格平等,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教师理解学生,一视的与学生交往,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同时也要求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尊师爱生(学生尊敬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和人格尊严,对教师有礼貌,愿意协助配合教师工作,虚

心接受教师的指导;教师热爱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了解关心爱护。),教学相长(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学生可以超过教师),心理相容(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是协调一致的,在教学过程中是师生关系亲密,情感融洽、平等合作。) 二、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与课堂教育教学 (一)尊师爱生 现代教育中的“尊师爱生”不是封建等级关系、政治连带关系、伦理依附关系,而是师生交往与沟通的情感基础、道德基础,其目的主要是相互配合与合作,顺利开展教育活动。尊师就是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和教师的人格与尊严,对教师要有礼貌,了解和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理解教师的意愿和心情,主动支持和协助教师工作,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爱生就是爱护学生,它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感情基础,是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热爱他人、热爱集体的道德情感基础。尊师与爱生是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换取学生发自心的尊敬和信赖,而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又可激发教师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和学习条件。 (二)平等 平等不仅是现代社会化趋势的需要,也是教学生活的人文性的直接要求和现代人格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教师理解学生,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并一视地与所有学生交往,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同时也要求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学会合作和共同学习。

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思考

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思考 世人对中国教育现状,众说纷纭。中国教育模式形成已久,并不能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但事实确实,中国教育现状确实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现状一:教育商业化、功利化。 从古代文人考取功名以图走上仕途之路,到如今我们把“教育”与将来的工作、收入、生活、居住条件等紧紧联系在一起,十年寒窗为的不过是以后有一个优越的生活。我相信,90%以上的人都是这样想。以致于如今的教育愈加趋向商业化、功利化的方向。而许多学校,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致力于追求虚名,以图在各大“排行榜”上图的一席之地。许多学校并不专心于学术教育,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升学率,提高学校知名度等等。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董藩在微博上透露自己对学生的要求——40岁时如无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另外,云南大学副教授尹晓冰开50多万宝马去上课,是3家上市公司董事,他在全国性的研讨会上提醒同行:做好教学是基础,但把精力都放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两名教授的言论也让我们看到中国教育功利化的现状。大部分教授只注重发表了论文的数量,而并不注重质量,一味的敷衍授课、课题蒙混,而学校重金“收买”高分学生更是层出不穷,教育这块本来让人敬仰的“圣地”逐渐沦为追名逐利的市场。 学生求学的功利化以及学校办学的功利化使得整个中古教育日趋商业化、功利化。 现状二:教育不公平。 经柏龙教授曾在一次采访中说中国教育存在着十大不公平: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公平;重点学校教育与一般学校教育的不公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公平;男童教育与女童教育的不公平;优等生教育与后进生教育的不公平;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的不公平;关注知识与关注能力的不公平。 我所说的教育不公平主要是指教育区域不公平跟师资分布不均的问题。对于中小学而言,

师生关系案例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案例2011-05-10 10:47:42|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举报|字号大 中 小订阅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对学生充满爱心。 爱心是师生关系的溶解剂。夏丏尊先生说的好:“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把爱的雨露洒向每一名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最大的满足,才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夯实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的投入的感情是不求回报的,但往往,教师付出一分爱,却可以得到学生十分的回报。 二、改变教师自身观念和形象。 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不断学习教育教学新理论,转变旧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其次,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需要有内在的人格魅力。教师应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是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保证。 三、要信任学生。 信任学生就好比给学生注射了一针强心剂,学生会因为教师的信任而变得信心倍增,精神饱满,积极主动,会加速促进师生间和谐关系的构建。记得我刚接任一个班级的历史教学任务时,班里有这样一名学生(暂且称他为A同学吧),课堂上总是不能注意听讲,时常走神,不勤于动脑,不勤于动笔,补考的名单上也时常出现他的名字。他个子高高,虽上课不积极,但是不扰乱课堂纪律,每次找谈话,态度很好,也能主动认识到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就是学习主动性意识比较淡薄。在历次谈话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我利用一次补考的机会,强有力地改变了他学习历史的态度,事情是这样的:每次补考,学生们都会自觉地到办公室补考,连续有两次,A同学都没有出现,等到他再次出现的时候,我充满热情的对同学说:“哎呀,A,你总算来了,我天天盼着你过来啊,每次别人来补考的时候我都望穿秋水般,想‘A 怎么还不来呢’。”A同学听到我说的话,立刻不好意思起来。我趁机接着说:“咱俩握握手吧,庆祝你成功来这里补考。”握完手,他脸上更是透露出羞涩的表情。补考之后,成绩不错,我就借势鼓励了他,并希望他以后都能有这样的成绩。就在他即将离开之时,转机出现了,他又转身回来对我说:“老师,考下个单元试题的时候,叫我到黑板上写吧。”我一听,顿时欣喜万分, “,没有问题吗?”“没问题”,A同学回答到。事实证明他真的成功地做到了,让所有的同学都感到大吃一惊,我也因此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同时鼓励全班同学向他学习。从此以后,A同学的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彻底发生了改变。通过这件事让我充分体会到了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重要性,不仅能使学生增强学习观念,健康发展,也能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发展。

师生关系论文和谐师生关系论文

师生关系论文和谐师生关系论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意 义与方法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和谐,课堂教学也同样需要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就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意义 1、有利于开展教学的双边活动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导”着学生前进的同时,学生必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导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学生自觉性发挥程度而定。在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角色,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教师要全面、认真、科学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这样,不但可使教学事半功倍,而且能使学生终身“享用不尽”,即所谓的“授人以鱼,供一餐之用,授人以渔,则享用不尽”。要达到教师的最高教学境界━━授人以渔,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坚实的基础,它能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一名学生害怕或厌烦的教师走进教室时,学生们就会

无精打采,他们的情绪仿佛蒙上了一层阴影,而当一位受学生尊敬、在学生中有威信的教师走进教室上课时,学生们顿时情绪饱满、精神振奋。和谐的课堂氛围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催人进步的教学情境,而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兴趣培养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心理需求。这样,学生才能保持住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学习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习的潜能。 3、有利于优化校园学习环境 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学生尊重、敬仰教师,这不仅导致生机勃勃的课堂气氛,而且也会形成一种愉快、生动活跃的校园学习气氛。 可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方法 1、关爱每一个学生 爱是教育的灵魂。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关心,好学生如此,差学生更是如此。差生失败的时候,感情上的压抑和创伤更深,常表现为失去自信,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因此更需要关心、鼓励。对后进生不能鄙视,应耐心的加以

中国当前法律教育的现状与反思.doc

中国当前法律教育的现状与反思 当前我国法律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当前,法律教育开始于大学阶段,无论是本科院校亦或专科都设有法律类的专业,当然所谓正规的法律教育应该是在本科院校里进行的。在本科阶段,采取老师台上讲课、学生堂下听课的这种板书式教学,属于一种“通识性”与“基础性”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外,毕竟学生是初涉法律领域,懂得的仅仅是一些杂乱的法律意识与心理,没有一套经过系统训练的法律思维和一定量的法律知识。但是如果经过了四年的大学法律教育进入研究生之后,还是依然如此哪就有点问题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吕忠梅教授,在其《从本科生到硕士生》一文中谈到:一般来说,本科生培养目标是学习和掌握基本法律知识,完成法律的“通识”教育或 “共性培养”,……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是什么”到“为什么是”,从“知识”走向“能力”,它培养的是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法律问题的基本能力,要完成法律的“专业教育”或个性养成,个人“学风”、“文风”初显。接着作者指出:令人十分痛心的问题是,有的学生虽然进入硕士生行列,但各方面依然停留在本科阶段,不能理解为什么都是要给学生开列书单,满足于课堂上听课获得的知识,很少自己读书,从来不做笔记,更不动手写文章。其实这种令人十分痛心的问题,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问题,更有我们国家现存教育体制以及学校和导师等方面的问题。 我国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率的连连下降以及毕业生收入的减少,社会对大学生生, 尤其是法律专业的学生(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前途尤为关注。今年6月10日,由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9 年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在京发布。报告介绍,2008 届本科毕业生的收入明显下降,就业率最差的专业是法律和哲学,更是将近几年的这种关注引向深入,从某种程序上讲,如果哲学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低,还可以从专业理论性强方面寻找理由的话,哪作为一个实用性的法律类专业,法律是一门“世俗”的学科,在我国依法治国进程推进的大潮下,需求量必定大增,应该不至于此。 在我国高校一直以来是以扩招为总体趋势的,法律类专业更是如此,于是乎在经过了近几年短短的迅猛扩招之后终于“积劳成疾”,法律类专业已经连续两三年在一类学科中就业率垫底,甚至倒数第一。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根据国外的经验,法律类是以培养社会精英为目村的,不能是就业率论英雄,但如今的事实是在我国所谓的“社会精英”在经过了专门教育出了校门后,连工作都没有着落、成了问题,精英更是谈不上。于是法律专业就业的话题也就一直为人们所探讨,不容否认的是法律类专业的招生是很热的,但就业却十分不理想,这种热招生冷就业的局面,以致于在2006 年关于取消本科法学专业设置的说法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法学专业缘何由香饽饽变成烫手的山芋?造成这些困境的又究竟是什么原因? 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曾说过,中国法学教育存在四个主要问题:第一是总体定位不清,法学教育到底是通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这个定位没有弄清;第二,法学教育到底是大众教育还是精英教育这个目标没有弄清;第三,法学教育现在的低起点与法律职业高素质要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怎样克服这个矛盾还没有找到更好的道路来解决;第四,法学教育到底是人文教育还是科学教育或者是二者兼有这个问题含混不清。此外,还有学者指出中国法学教育还存在两个根本性缺陷,一是中国法学教育当中缺乏司法伦理的训练。不具有司法伦理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是很危险的;二是中国法学教育当中缺乏职业技巧培训。没有职业技巧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就不能适应职业的要求。 普遍而言,在任何职业群体中从事特定职业的人员,都需要具备两方面的基本素质: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对我国的法律类专业来说这两方面的基本素质都是缺乏或不足的,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不一而足,笔者试图将近几年,社会学者、专家教授等关于我国法律类专业学生就业率及收入下降的几大原因予以总结并就此问题提出几点我个人的看法,以期能够对我们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及高校对于法律类专业的教学工作有所启迪和帮助。 我国法律教育需要反思的问题: 一,个性化教育模式缺乏 据我个人的体会与感受,我们国家大学法律教育(包括研究生阶段)的一个很大的缺憾是:教学过程以及课下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引导与培养。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于其他人的世界上的唯一,而这种唯一性决定了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某些特殊之外,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这种个人的特

有关和谐师生关系的案例

有关和谐师生关系的案例 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是人心的感动,最美丽的环境是和谐的环境。和谐出效益,和谐出成绩,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在对学生教育孜孜以求的教学中,用真诚的心构建和谐,应是每一位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是素质教育的职业追求。成功的教学更是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彼此的信任,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能和学生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伙伴关系,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努力。 如何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取得优秀的教学效果呢?从工作实践中我得知“平等信任”,“心灵的沟通与交流”是架起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 事件:我班的邱猛同学上英语总是开小差,不守纪律,和同学交头接耳,为这我曾无数次批评他,但收效甚微,他仍然是我行我素,一不留神就又捣乱。因此我决定改变方法,当他又一次捣乱时,我没有像原来那样批评他,而是和气的与他谈心,“你认为你今天英语课上向同学扔纸条,对吗?”他说“不对”,“错在哪?”“上课应该认真听课”,看来,在他的内心还知道对与错,是与非,而且我发现他经常帮助同学们,对于有困难的同学,他总是乐于伸出双手,这是他的优点。我接下来又表扬他:“你是个很棒的学生,品质高尚,能乐于助人,同学们都很喜欢你,而且你很聪明,只要上课认真,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听完我说的话,他很惊讶,他没有想到,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还是个好孩子,面对表扬,他掩饰不住露出了喜悦,并告诉我说:“我

一定会努力。”随后,我面对全体同学又表扬了他,并且我对同学们说:“邱猛是我们的小雷锋,我们相信邱猛同学从明天开始会彻底改变自己。”然后,让大家鼓掌鼓励,邱猛看到了同学们都在鼓励他,看到老师的期望的目光,红着脸低下了头,不过我可以看出他已经在心里默默下决心改变自己了。 下课后,他偷偷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师,谢谢你”。第二天、第三天……慢慢地,我发现邱猛变了,不再是原来那个好动、捣乱的邱猛了,现在他对学习更加积极了,他的成绩也明显提高了,上课的注意力比以前集中多了,各科老师都很惊讶他的转变。 体会:通过邱猛的例子,我明白了,批评不是好办法,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学会用心去沟通才能将思想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去,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感受到了尊重和平等的气氛,才能更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成绩。 感悟:一句真诚的关心,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不经意的赞扬,一个赞赏的眼神,都会给学生很大的激励。教育的成功在于尊重学生,只有教师尊重学生,只有教师走进学生心里,才能打开学生的心锁;只有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赞赏,才能让学生充满自信和动力,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自我的价值。这一切都源于沟通,源于和谐。和谐的教学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演奏出和谐的上进乐章。只要作为“园丁”的老师用爱呵护,用心沟通,用真诚的赞扬作为雨露精心培育,那么祖国的每支“花朵”都会散发出各自的芳香与魅力,竞相开放,祖国这个大花园将被装扮的更加绚丽,祖国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中国目前教育现状分析和思考

关于当前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 教育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基础工程,需要国家的巨额投入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个工程没有搞好,就培养不出有信仰、有道德、有理想且身心健康的人才,没有人才何谈民族振兴、何来国家富强。教育所输送的人才不仅关系到国家其它投入的产出效果与效率,也是社会资源和国家潜力的核心成分,一个国家亏待了教育就是主动放弃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可以说,中国近六十多年来的教育,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教育所培养的人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当今国家与社会的面貌,即国家的信仰与国格、社会的道德与秩序、民族的个性与未来。中国教育现状与建立文明强盛之国家以及和谐安康之社会对教育要求的差距非常明显,三言两语讲不清,百语千言道不明。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教育所造就的人才这一首要国家资源之间的竞争,人才的内涵不仅仅是拥有科技文化知识与基本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能够提升国家文明、民主与法治所必须的符合人文人道精神

的信仰、道德与理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在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人们对先进文化的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体制问题层出不穷,严重束缚了人才自由全面的发展。教育体制问题亟待解决。 一、教育的不公,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几十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就是这投入不足的经费,又把重点放在了城市,城市又放在所谓的重点学校和大学。整个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薄弱,校舍、师资、设备、经费问题,长期以来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但仍是杯水车薪、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全国农村学校的危房一直是各地方政府的一个心病。 二、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 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长,课后作业多,学习压力大,这在中国大多数学校是普遍现象。我们仔细分析,素质教育在中国提出和实施已有十多年,减轻学生心理和生理负担的口号喊了十多年,为什么学生的书包还那么重,学生还有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如果说完全是因为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师观念还没有转变,或者教育教案改革力度不

师生关系案例反思

师生关系案例反思 【情景再现】刚接这个班级的时候,在英语课上,同学们极其活泼,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他们根本没有犯困的时候,我觉得很是开心。但是好景不长,他们便毫无顾忌地就岔开了话题,你接一句我接一句,开心得很。比如,有一天上课,一篇完形填空提到了一条小狗叫Fifi,因为班级里有个同学叫菲菲,他们马上激动万分。看着那个同学捂着嘴还指指点点,还好这个同学性格很温和,别人如此笑他他也没生气。当讲到这条狗怀孕了,他们就笑得前俯后仰了。课堂一度陷入混乱,我不得不大声制止他们的大笑,这才收了场。又一次,我提问单词,找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单词。这个男生没有准备太充分,下面的同学又开始激动了,有的同学告诉真的答案,有的同学故意告诉他错误的答案。他们很享受,但是作为老师的我来说当然就很不满意了,结果又是火冒三丈。 就像上面类似的情景隔三差五就要上演一番,终于有一天我忍无可忍了,在他们班大发雷霆,狂风暴雨般一顿训斥,还用板擦把讲桌敲得非常响。他们一个一个全都像霜打了的茄子一样,蔫了,低下了头。课下我又找了几名平时课上爱“捣乱”的学生,叫到办公室劈头盖脸的一顿训。 但是我大发脾气之后,并没有得到预期效果――课堂依然活泼,但是不再扯远话题。自此之后,学生们上课死气沉沉,也不积极回答问题了,静得连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课下看见我也不再像以前一样热情地打招呼了。 【问题分析】也许是立场不同,以至于对这种情景的感受也有很大不同。作为同学们,他们很享受这种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但是作为老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最直观的感受是失控了。 他们的反应让我陷入沉思,就这个班级的问题而言,我应该及早叫停。在第一次出现这个苗头的时候就严厉制止,也许后来他们就不会如此地肆无忌惮。出于对

关于师生关系的论文

关于师生关系的论文 关于师生关系在辅导员工作中的价值与达成手段的思考 摘要: 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区别于一般教师与学生间的师生关系,主要表现在具有平等的真实性、互动的亲密性和教育的主旨性。学校应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在辅导员工作中具有的意义与价值,通过培养亲和力、执行力和创造力来提高辅导员对于师生关系建设的作用力,实现师生关系在辅导员工作中的价值。 关键词: 师生关系辅导员工作价值达成手段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同时又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也是研究教育现象向来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众多的教育家与学者对师生关系展开了多方位的研究。有研究师生关系中的主体构成与特征的,从单主客体到双主客体,再到“我—你”关系说等;有研究师生关系类型的,认为学校中现实存在着对立型、依赖型、自由放任型和民主型的师生关系的;有基于哲学认识论视角、伦理学视角、心理学视角、社会学视角、管理学视角、文化生态视角甚至经济学视角研究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的;有研究师生关系的制约因素,认为师生关系既受制于社会的生产方式,又受制于教育教学的规律等内外制约因素的;有研究师生关系模式的,认为有师生相

互作用过程模式、师生交互作用模式、班级师生关系模式等;有研究师生关系对于教育的重要价值的,是教育过程的条件、是教育评价的指标、是教育价值的内在涵义…… 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社会信息制造与传播呈现出数字化与网络化的高速发展,高校的收费就学方式,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双向选择方式,等等,使得社会与学生看待高校与教师的态度发生重大改变。究竟教师与学生可能与应该构建什么样的相互关系呢?高校辅导员该如何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在工作中的价值,并且通过实践努力以促进其价值的达成呢?本文对师生关系在辅导员工作中的价值与达成手段进行思考。 一、辅导员与学生的互动状态分析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工作从业务上可以分为思想政治教育、班级(楼)管理和辅导咨询服务三大块内容, 通过班级管理与建设、学风建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等途径,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发挥引导作用,对大学生的行为管理发挥规范作用,对大学生的学习发挥促进作用,对大学生的时代精神发挥激励作用,对大学校园秩序的稳定发挥维护作用,对大学生的社团组织发挥领导作用,从

最新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反思

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反 思

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反思 今年的诺贝尔奖结果已经出来了,但是我国却没人能获得诺贝尔奖,我想这与我国教育的现状有很大关系。下面从几个方面具体说明我国教育的现状。 首先是从我国国情上来说。我国是人口大国,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的教育带来很大压力。因为人口众多,很难实现真正的小班教学,在人口众多的地区,一名老师要负责的有几十名甚至几百名同学。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老师不可能对每个人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为每一名学生进行专门的辅导,最多的也只是尽力做到公平,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他也只能放弃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去重点关心那些成绩好的,讨老师欢心的同学。这是造成教育不公平的一个原因。大家知道,芬兰的教育在国际上有很强的竞争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重视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芬兰优质教育的基石。在芬兰,没有平民和贵族学校之分,所有的学校都是一样的,一样的配备一样的师资,而且他们把资源配置在最需要的地方,也就是初中生和学习迟缓者身上。芬兰的老师说“宁可让学得快的人等,也不能让不会的人继续不会”,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迟缓的人身上,不让一个人落后。而在中国,却不一样,老师是放弃那些学习差的,把精力投入到学习好的少数同学的身上。这样又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呢? 从我国的文化传统方面来说,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也形成了传统的文化,而这些传统文化也对当今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是重视家庭利益,讲求尊重自己的祖辈,这种思想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是学生在家里过分依赖家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在学校过分依赖老师,崇尚老师的权威,一方面师生难以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导致学生因循守旧,固

中国目前教育现状分析和思考

关于当前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 教育就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基础工程,需要国家的巨额投入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个工程没有搞好,就培养不出有信仰、有道德、有理想且身心健康的人才,没有人才何谈民族振兴、何来国家富强。教育所输送的人才不仅关系到国家其它投入的产出效果与效率,也就是社会资源与国家潜力的核心成分,一个国家亏待了教育就就是主动放弃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可以说,中国近六十多年来的教育,尤其就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教育所培养的人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当今国家与社会的面貌,即国家的信仰与国格、社会的道德与秩序、民族的个性与未来。中国教育现状与建立文明强盛之国家以及与谐安康之社会对教育要求的差距非常明显,三言两语讲不清,百语千言道不明。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从根本意义上讲就就是教育所造就的人才这一首要国家资源之间的竞争,人才的内涵不仅仅就是拥有科技文化知识与基本职业技能,更重要的就是要具备能够提升国家文明、民主与法治所必须的符合人文人

道精神的信仰、道德与理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在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人们对先进文化的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体制问题层出不穷,严重束缚了人才自由全面的发展。教育体制问题亟待解决。 一、教育的不公,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几十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就就是这投入不足的经费,又把重点放在了城市,城市又放在所谓的重点学校与大学。整个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薄弱,校舍、师资、设备、经费问题,长期以来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但仍就是杯水车薪、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全国农村学校的危房一直就是各地方政府的一个心病。 二、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 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长,课后作业多,学习压力大,这在中国大多数学校就是普遍现象。我们仔细分析,素质教育在中国提出与实施已有十多年,减轻学生心理与生理负担的口号喊了十多年,为什么学生的书包还那么重,学生还有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如果说完全就是因为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教师观念还没有转变,或者教育教案改革力度不够造成的,

从几个教育案例分析新型的师生关系

平等、尊重、交流 ——从几个教育案例分析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有感于传统的教育关系对学生的约束,我在教育实际工作中开展了一些尝试与转变。下面以自己的教学实例谈谈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 一、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朋友。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更具体地说,是人的心灵。如果老师不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那他对学生的教育就会使他和学生之间筑起一堵墙。李镇西老师在他的论著《爱心与教育》中提出:建立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能让学生具备舒展、愉悦的心灵;教师对学生具有了真诚的信任和尊重,学生会感到人格的尊严,又会对老师产生朋友般的信赖。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真心付出。。 案例一: “林妹妹” 我教的一(1)班上有一个小女孩,眉清目秀,表演能力比较强,是个很惹人喜爱的孩子,若皱起那眉头呀,颇有几分《红楼梦》里头那令人怜惜的林黛玉。听说有这么一个人,办公室里像炸开了锅,天天有人缠着班主任找她来看看,让她表演一下。可是每次来到办公室里她都不作声,低下头,抿着嘴,像一只受到惊吓的小鹿似的,很无助。她的心灵受到伤害。 几次我无意中找她帮我到办公室去拿东西,她一动不动地坐在座位上,只是看着我,我在叫了她几次后失去了耐心,对她严厉的批评了几句,看到她眼里滴溜溜转的眼泪,我发现自己失态了。课后我把她叫去办公室想了解原因,可是她不愿意进办公室,于是我硬把她拖了进去。来到办公室后我发现她的眼睛在到处瞟,知道没老师在意她,才舒了一口气。我问她:“今天老师态度很凶,对不起。刚才你怎么不愿意帮老师的忙呢?”她没说话,紧紧咬着下唇,我知道,无论我怎么说她今天肯定不会给我一个说法。于是我转话题,“瞧瞧我们的一年级小学生头发长长的但是又没扎好辫子,全乱作一团了。今天我教你扎辫子,明天开始我可要检查你扎的辫子呢。”末了我还吓唬她“要是学不会扎辫子,我可要你妈妈把你的头发剪短了。”她笑了,但又摇了摇头。第二天,我看到她扎着两条小辫子回学校了,我及时地表扬了她。接着连续几天她都整整齐齐地回来上学,不再头发乱糟糟的。偶而有一次两次午睡醒后没弄好头发,我都帮她扎好。 有一次我问她:“老师缺少一个数学科代表,你能帮我把作业拿到办公室来吗?”她摇了摇头,我回想起她每次进办公室的情景就知道是什么原因了。我问她“你很怕进办公室吗?”,她点了点头,眼睛又向其她老师扫视了一下,发现没人看着她,又说了一句“我不会收作业。”她明明是数学小组长,怎么不会收作业呢?我没再勉强她。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找机会表扬她,坐得好表扬一下;回答问题了又表扬一下;需要临时拿点什么东西,就找其他同学跟她一起去拿。 一段时间过去了,这天我正好上统计知识,为了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我给他们举了一个例子,例如选班长,最好是用民主选举然后统计结果。在候选名单中我特意写上她的名字,随着她名字下的人数的增多,她的眼睛越来越亮。虽然最后的结果不是最多票数,但她仍然很高兴。很容易理解,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别人的认同。下课后,我笑她,“很多同学都想你来当班长呀,下一学期你还愿意当数学科代表吗?”“好呀!”想不到她会那么爽快地答应了我。 从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得出来,学生对教师是充满着戒备之心,要取得这个学生对你的信任和尊重,首先你要“目中有人”和“心中有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理解,从而达到彼此尊重、信任。 二、教育是美的,美在机智。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对学生要严加管束,而学生必须对教师绝对服从,这种学生只能被动地服从教师的权威的关系,就是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正是因为受“师道尊严”的影响,现在的部分教师把维护自己的威信,体现教师的权威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从而把自己摆在至高无上,不容侵犯的地位。在教育过程中采取压制的手段,迫使学生承认错误,致使学生口服心不服。这样的教育已经越来越不适应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论文

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作者:李玉花单位:丹东希望学校邮编:801709 古人言:“为学莫重于尊师”,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尊师一直都是处于 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美德一直延续至改革开放前。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体 现着尊重、民主、平等、发展、和谐的关系。“亲其师则信其道”。作为一名 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首要任务就是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才 能建立,教师在其中是起主导作用的。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注意以下几 个方面: 一.正确处理学生与教师间关系的能力 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 象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如果教师很有威信的话,那么,这 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 生有着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严于律己,品 德高尚,博学多才,积极进取,通过自己良好的思想、个性、才能、情感、意 志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具体来说,教师应具备的修养是:有远大的理想和 高尚的情操;公正廉明,平等相待;业务精熟,知识广博;热爱学生,真情投入;有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修养;有高度的语言修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多才多艺,观念紧跟时代发展。教师只有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才会赢得学生 的尊敬。 二.了解自我了解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 教师的自我了解是自我教育的依据,了解学生则是对学生因材施教的依据。因此,教师首先需要了解自己,要有自知之明,严于解剖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据此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正如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其次,教师又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等。教师既要理解学生,将心比心,关怀备至,又要对他们循循善诱,严格要求。教师只有在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教育和教育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教师关爱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师生关系是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在学校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封建社会的 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教师有绝对的权威,甚至对学生进行严厉体罚, 学生也必须绝对服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关的关系是金钱关系,

对于中国教育现状的看法

对于中国教育现状的看法 人类自文明社会以来,教育事业对于维护历代统治者的利益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莫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体制的相应改善,教育工作也在发生明显变化。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可是,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中,却存在着不少的现实问题,分析如下: 1、高考“弃考” 近年来出现了高考弃考的现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已经开始改变。今年有上百万名应届高三毕业生放弃高考。而就在一年前,这个数字还只是84万,“弃考一族”的壮大速度惊人。与此同时,今年我国高考人数却跌破了千万,只有950多万。在济南的调查数据显示,2009到2010年的弃考的增加率为20%。弃考一族”和高考考生的比例在快速度地提升。 2、高分并不是高成就 针对高考还有这样的现象,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977年至2009年33年间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中,绝大部分的人并不是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在此我们思考,我们精心教育才铸就的高考状元为什么去了社会就失效了呢? 3、在小学等基础教育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根据中国日报网报道:中国和英国专家公布一项联合调查显示,中国内地小学生中有1/3的孩子因学校和家长的双重压力而存在心理问题。调查显示,有81%的小学生对考试感到“非常”忧虑;63%的孩子担心会受到老师惩罚;44%的学生曾经有过被体罚的经历,73%的儿童曾被家长体罚。此外,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对沉重的家庭作业怨声载道。而压力过大就最终造成:超过1/3的学生每周至少一次头疼或者腹痛,最严重者一周有4次身体疼痛或不适。 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状?我将我所认为的导致如此现状的原因汇总如下: 1、针对高考现状: (1)大学的扩招使得大学的质量下降,人们对大学有点失望 (2)大学生不再是精英的代名词 (3)有些人认为上大学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低,不合算 (4)花四年时间上大学不如提前学得一技之长更有效。 2、针对小学等基础教育现状: (1)小学生心理承受力弱,而学习负担沉重很容易使他们出现各种身体和心理的问题。 (2)父母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而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小学生压力。 (3)存在认为学习成绩高就行了,有了学习成绩就有了一切的错误认识。 (4)学校单纯为了更高的升学率而加大对学生的课内知识重视,只顾眼前学校利益,而不管学生的长远发展。 以上原因只能称为直接原因是因为它们不是根本上导致如此现状的原因,而导致上述一系列现象的真正原因在于我国的教育体制。然而,我国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一下方面: 1、传统的高考模式使中国教育无法突破应试教育的屏障 这些年,虽然国家一直在喊着要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因为考试评价机制没有先行改革,高考这根魔棒仍然迫使中小学校紧紧抓住应试教育不放。这就导致目前绝大部分地区的学校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传授,忽视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偏重选拔性考试,忽视评价多样性;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甚至地方政府形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我以为中国的素质教育之所以停留在嘴上,没有付诸具体的实际行动,就因为高考这个单一的评价方式没有丝毫改进。 2、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和财政投入不足问题 中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公办教育资源配置很不平衡,即使在中央财政逐年加大对中西

处 理 师 生 关 系 的 案 例

处理师生关系的案例 贵州省都匀六小教师汪琴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师生关系是维持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习活动过程中会可能会发生一定的矛盾,如果师生双方没有采取协商、对话等化解矛盾的方法去化小矛盾,而是采取了比较不当的言行,那么会使小矛盾也会变成冲突。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对我和学生冲突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回顾和反思,有一个案例我印象最深,时时刻刻还映在我脑海里。案例:我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差、学习生活习惯差、脾气都特别的不好,特别争强好胜,他人很高很壮,力气特大,每一次和同学打闹时都能占上风,从三年级开始,他的学习成绩就跟不上了,家长的教育也却少一定的方式方法,我对他的看法难免有些偏见,每一次和家长交流和沟通时,我对家长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家这个儿呀,怎么讲都不听、不改,怎么办哦”,而家长和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师,这个儿子我们经常打的呀,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不见效。”有一天语文课,因为一支钢笔和同学发生了争执,语文老师来解决问题,处理结果他不满意,他一生气,拿起钢笔往空中一甩,墨水把周围同学的衣服弄脏了,语文老师洁白的裤子也留下了几大滴,班长马上来叫我,我一到教室,问清楚了情况,我也批评了他几句,他不服就跟我叫上了劲,我马上拿出电话,准备和他家长联系,他看到我拿出电话后,大声叫了一声:“汪老师,我恨你。”我说:“你恨我什么?”他说:“你就会跟我妈妈打电话,每一次你一打电话,我回到家,我妈妈就会狠狠的打我。”我一愣,嘴上说:“你妈妈打你你不恨你妈妈,你为何恨我呀?”“你不跟我妈妈打电话,我妈妈就不会打我了。”他的这一句话,彻底把我惊醒了。我把他请到我办公室,好好跟他交流了一番,在取得他同意后请来了他的妈妈,我们三人好好的交流

师生关系论文

进化中的师生关系 作者胡凤华 摘要:记得一位长者说过这样一句话“八零后的孩子不如七零后的,九零后的更是不如八零后的,现在的孩子一代不如一代,可该怎么办呐……”说这话时,他很无可奈何。其实,作为一位80后的教师,我也深知我们这一代跟70后的大哥大姐相比,少了些坚持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我自己又何尝没有体会90后孩子的教育困难,但是,我们的孩子真的一代不如一代,我们祖国的未来岂不是令人担忧?我想,我们需要改变的是我们的学生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鼓励相互促进民主 正文: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古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来说明师生关系,学习中学生完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如若不,就是大不敬,老师说一就是一,学生不能反驳,一切以先生为尊。这样的学生虽然呆板,教师教学时倒是轻松,可惜没有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进步,需要的人才也多种多样,这时候教育模式在发生变化,学生不再单一的学习某两三门的学科,而是多方面学习,除了基本文化课还有专业课,条件好的甚至还琴棋书画等有选择的学习。在这其中,师生的关系也在渐渐地发生着变化。 其一,在知识、智力尤其在社会经验上,教师比学生有明显的优势。教师的任务就是发挥这些优势,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但是这一过程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需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学生活动中的积极内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存在。并且我们不能期望在学校里教授的东西能使学生受用终身,我们更多地是要教会学生一些方法,形成一种思想,我们不仅要认可而且要鼓励他们,善于根据实际情况有所选择、有所发挥。因此,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需要结成授受关系。 其二,传统的“师严乃道尊”是一种专制型师生关系,我们不能因为学生不能全听我们的,就觉得他们的未来无望了。我们也不提倡放任型的师生关系,任由孩子自由发展,师生关系淡漠,教学效果差。我们提倡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还要善于同学生交流,不断调整教学进程和方法,关心学生的感受。因此,师生在人格上必须是平等的关系。 其三,除了家长外,教师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不仅是单纯的说教所能做到的。一位优秀的教师的魅力在于他的人格力量,它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同样的,学生也会用他们的方式对一位教师做出评价。因此,教师和学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当然,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不仅需要教师的投入、学生的努力,还要有良好的环境。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兴趣需要、知识水平、身体状况,了解他们的群体关系、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方法等。教师要认真仔细地指导学生的各项工作,主动与学生沟通,细心为他们考虑,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树立自己的威信。同时,教师还要不断丰富自己,要以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水平来赢得学生的爱戴。教师还应该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正视自身问题、冷静全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