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8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8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内容标准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教学思路

新课程教材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但并非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课程标准不仅是教材的编写和考试的主要依据,而且规定了每个学习单元的学习要点和应达成的目标。但是,课程标准的综合概述性程度较高,这就需要教师,尤其是新实验区的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的要求,认真地研究课程标准,将课程标准所列学习要点具体细化,并领会其在识记、理解、应用能力等诸层次上的要求。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在备课时,既要研究课课程标准和教材,更要研究学生,要找准三者的连接点,而不能用过去的老方法——教教材,而是要将教材当作重要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即“用教材”,以确保课堂教学有序、有效地进行。在帮助学生利用教材解决相关知识点的同时,要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因此,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时,应围绕本课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来进行,以有利于三维目标有机地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中,习得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成就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了解中共八大制定的正确路线,认识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以“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为例,了解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失误和挫折。

结合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和失误,总结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与教训。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图文视频资料,了解我国经济建设的失误。

以时间为主线,以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事件为载体,了解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经济建设的曲折过程。

课前查阅资料、观看视频和访问座谈等,加深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严重失误性的理解,采用合作探究方法,总结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树立尊重科学、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的态度和思想,从历史中借鉴经验教训,汲取智慧。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性和曲折性,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这段经济历程。

通过同一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失误与世界经济崛起大潮的对比,增强牢记历史教训、抓住历史机遇的思想意识。

教学策略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的内容,涉及国民经济恢复、“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等知识点。在内容编排上,教材以时间为基本线索,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一五”计划、十年经济建设的探索、“文化大革命”三个历史阶段,依次叙述了20世纪50—70年代我过经济建设道路的理论探索和重大实践,

并穿插了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简要评价,其中蕴含着这一历史时期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

具体地说,应引导学生达成以上知识点的目标,并能总结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初步了解了“一五”计划、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大致情况。因此,有些知识点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新课程要求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特色。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很有限,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合作探究、启发式教学、对话式教学等。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音像资料的准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共八大制定的正确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点:对中共八大路线正确性的理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与教训。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略。

附导学案

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化大革命”十年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损失惨重,达5000亿元(而1949—1979年,我国30年全部基本建设投资才6000亿元)。这是“左”倾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

材料二:十年中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例如,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兴建了一些重大工程,如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南京长江大桥、成昆铁路、湘黔铁路、胜利油田等。

1966第一颗导弹爆炸成功——我国有了用于实战的导弹

1967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三年多一点的时间,而同样的技术发展速度,美国用了7年,苏联用了4年

1968南京长江大桥落成——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长江上最长的铁路公路大桥

1970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重量超过苏美等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4籼型杂交水稻育成——单产可达650公斤以上

此外,外交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探究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经济、科技和外交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因此我们不能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请结合史实回答。

拓展演练

1.(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2.(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档案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人口每年增长都在千万以上。可是196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减少了1000万。影响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

A.“三大改造” B.中苏关系

C.“文化大革命” D.“三面红旗”

3.请画出中国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发展曲线图。

提示:时间段可以分成49—52、53—57、56—66、66—76等。

课后反思

我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没理解?请把你的思考记下来,你又向成功走进了一步!

第8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学案(含答案)

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案 (含答案) 时空坐标主要线索1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此开始探索出一条适应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实践,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 2中共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从此农村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企改革,并逐步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四大把改革开放伟业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第8课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1.掌握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初步建立的史实,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特点。 2.掌握中共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八字方针”“文革”等史实,分别总结其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1背景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长期掠夺.压迫和国民政府的搜刮.多年战争的破坏,国民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状态。 2过程1新中国成立后用三年时间恢复了国民经济。 2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村生产力获得解放,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3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建成了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长春 第一汽车制造厂等,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4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改造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深化理解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1历史因素我国重工业基础尤其薄弱,亟待发展。 2现实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国防实力.巩固新生政权。 3苏联经验苏联的五年计划同样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经济关系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误区警示“一五”计划完成实现工业化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超额完成,但是并不等于中国实现工业化。通过第一个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主题特征 本单元主要反映新中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我国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史实,说明新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既有成功的探索,也有重大的失误和挫折,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复习本单元时注意以下而二条历史线索。 1、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不足,自1958年开始,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十年“文化大革命”从反面为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借鉴和教训。 2、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模范。在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中,涌现出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一大批先进人物,他们表现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前进和发展历程中的宝贵财富。 复习本单元应注意以下内容: 1、三项探索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2、三位创业模范:“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二.体系梳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956—1976)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 背景:国内○1、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成。 ○2、一五计划正在进行,全国人民正热情洋溢地投身于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主要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作用: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不存在阶级矛盾。)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 了方向,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落实情况:中共八大的奋斗目标未能真正实行,但历史的发展证明了他的正确性,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 严重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1958年开始) 原因:国内:根本原因: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具体原因:对国情认识不清;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急于求成;忽视客 观经济规律。 表现: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评价)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危害:是一次严重失误,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1959—1961三年困难时期) “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对后来中国20年的发展产生影响。 教训: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循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经济建设必须稳步前进,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国情出发。 调整:1961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不久取得明显成效。 建设成就: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提高,是有工业尤为突出大,庆油田建成。众多新兴

第8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内容标准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教学思路 新课程教材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但并非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课程标准不仅是教材的编写和考试的主要依据,而且规定了每个学习单元的学习要点和应达成的目标。但是,课程标准的综合概述性程度较高,这就需要教师,尤其是新实验区的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的要求,认真地研究课程标准,将课程标准所列学习要点具体细化,并领会其在识记、理解、应用能力等诸层次上的要求。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在备课时,既要研究课课程标准和教材,更要研究学生,要找准三者的连接点,而不能用过去的老方法——教教材,而是要将教材当作重要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即“用教材”,以确保课堂教学有序、有效地进行。在帮助学生利用教材解决相关知识点的同时,要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因此,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时,应围绕本课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来进行,以有利于三维目标有机地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中,习得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成就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了解中共八大制定的正确路线,认识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以“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为例,了解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失误和挫折。 结合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和失误,总结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与教训。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图文视频资料,了解我国经济建设的失误。 以时间为主线,以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事件为载体,了解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经济建设的曲折过程。 课前查阅资料、观看视频和访问座谈等,加深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严重失误性的理解,采用合作探究方法,总结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树立尊重科学、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的态度和思想,从历史中借鉴经验教训,汲取智慧。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性和曲折性,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这段经济历程。 通过同一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失误与世界经济崛起大潮的对比,增强牢记历史教训、抓住历史机遇的思想意识。 教学策略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的内容,涉及国民经济恢复、“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等知识点。在内容编排上,教材以时间为基本线索,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一五”计划、十年经济建设的探索、“文化大革命”三个历史阶段,依次叙述了20世纪50—70年代我过经济建设道路的理论探索和重大实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从1956年到1976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也遭受了重大挫折。所有这一切,都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论述了借鉴苏联经验教训,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重要意义,提出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揭开了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序幕。 (一)探索的原因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将进入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党面临如何在中国这样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课题 国情: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发展极不平衡→全新的课题: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2、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成就:一五期间的五年中,我国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1万多个,其中大中型项目近6000项。我国有了自己的汽车、飞机、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等制造业;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也有很大发展;新建成的宝成、鹰厦、集二等铁路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长江上架起了武汉长江大桥,连结了中南地区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铺到了“世界屋脊”。 问题:选择了苏联模式。毛泽东后来回忆:这是必要的,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 必要的:①“一五计划”是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全面展开的。1952年8月,为争取苏联对“一五计划”,周恩来率团访苏。期间,苏联共派遣3000多名专家,带来的资料重量达600多吨,共完成156个重点工程项目。②工业化起步阶段,需要集中力量打基础③我们缺乏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有必要向别人学习不满意:苏联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 ①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比例关系失调(重太重,轻太轻,农无足轻重) ②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失调(重积累、轻消费) ③管理体制过分集中统一 ④所有制结构过分单一 3、直接的导火线:1956年2月的苏共二十大 1956年2月25日,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最后一天,赫鲁晓夫在会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在这个报告中,赫鲁晓夫把以前口口声声称为“父亲”、“慈父”的斯大林指责为“暴君”、“刽子手”、“独裁者”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者”,使整个世界震惊,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严重的思想混乱。1956年10月,先后发生了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西欧各国都发生了大批共产党员退党事件。(参看资料苏共十二大及波凶事件) 影响: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启示:引以为戒,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探索的重大成果和发展阶段

历史9.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实验中学九年级历史导学稿 授课日期:2012年3月 日 班级: 学生姓名: 学习小组: 学号: 综合测评 初三历史9.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页 课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型:复习课 课时:1课时 主备人: 审核:初三历史组 知识目标:认识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知识点归纳: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五”计划的实行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主要任务是制定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大会还一致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2、“一五”计划的实行: (1)制订及任务: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即1953-1957年)这个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工业建设,为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 (2)完成: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我 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3)主要成果:鞍山无缝钢管厂、“一汽”(长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喷气式飞机的生产,等等 。 (建立了东北工业基地)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党的过渡时期(1953-1956)的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一化三改”)。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这一任务。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即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开始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原因:但由于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和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又急于求成,党中央轻率地发 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这就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和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2、结果:给社会主义建设造成重大的损失,以至出现1959—1961年连续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时期。 3、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一切从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四、“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时间:1966——1976年 2、发动的原因: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分析,认为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矛头对准刘少奇、邓小平),党和国家有被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3、开始的标志:1966年,中共中央发出开展“文化大革命”的通知(即“五一六通知”),接着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4、概况:为了发动群众造“走资派”的反,全国掀起了夺权和“大串联”的高潮,一时间,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国家机关被冲击瘫痪,民主法制遭到践踏,经济停滞,全国出现了大动乱。一大批老干部和知识分子被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并被迫害至死,这是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叶剑英、谭震林等老一辈革命家与林彪、江清一伙展开斗争,被污蔑为“二月逆流”;1976年清明节,人民群众自发地到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总理,被“四人帮”污蔑为反革命运动,遭到镇压,这就是“四五运动”。 5、结束:这场运动先后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党集团所利用。1971年9月13日,林彪发动反革命政变阴谋败露后,叛逃坠亡,这就是“九一三”事件。随后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1976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去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篡党夺权,在这危急关头,以华国锋、叶剑英等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党和国家的命运得到挽救。文化大革命从此结束。(结束的标志: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6、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7、国民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影响):文革十年间,我国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经济损失约五千亿元,拉开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在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对纠正“左”倾错误做出了重大努力,同时人民群众、干部的抵制,我国经济仍然有一定的发展。粮食、钢、煤、原油持续增产,成昆铁路、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当堂检测: 1.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五年为单位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始于( )A .1951年B .1952年C .1953年D .1956年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西藏地区的建设,下列哪项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完成

考研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考研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初步探索 第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向全党提出,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关于“第二次结合”这个命题,很多同学不理解,也比较难于理解,在此作一解释。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这一命题的提出有其客观必然性。国际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由“冷战”走向“对话”,社会主义阵营由“同盟”走向“分裂”,世界民族独立运动巨大发展;在国内,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一个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崭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由领导革命的党转变为执掌全国政权的党,中国社会的发展由人民解放、民族独立转变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为了实现民富国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且取得很大的成就。因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基本上效仿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但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结构的复杂化,苏联模式的弊端不断暴露出来。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明确指出“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历史性任务。 1956年4月,毛泽东做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讲话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了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这些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观点,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贡献,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部分: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但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的方向。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提出一系列重要观点。主要包括:在领导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时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等。 党中央许多领导人都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有过重要贡献。如,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朱德、邓子恢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一些思想和主张在当时和以后都有重大意义。即使在“文革”期间,毛泽东仍然提出了一些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如“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构想、永不称霸的思想等。

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党的八大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起来,但是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这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 五十年代中期,国际形势也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关系中缓和趋向的出现以及世界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中国刚刚起步的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1956年2月召开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尖锐地揭露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对他的个人崇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在社会主义阵营引起极大震动。中国共产党不赞成全盘否定斯大林领导苏联党和人民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历史,先后发表关于如何正确总结无产阶级专政历史经验的两篇文章,表明自己的原则立场。同时认为,揭开斯大林问题的“盖子”,对于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包括我们党,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说:我们从苏共二十大得到的最重要教益是要独立思考,从各个方面考虑如何按照中国的情况办事,努力找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 党的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的成果。在这之前,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则是这一探索的开始。 1956年2月至4月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分别约集三十多个经济部门的负责同志座谈,讨论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毛泽东集中大家的意见,在4月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报告。报告确定的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报告论述的十个问题是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和以苏联经验为鉴戒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鉴于苏联忽视农业、轻工业,片面强调重工业,造成农轻重发展不平衡的教训,报告提出今后我国的经济计划应该适当调整,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尽量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这些思想实际上涉及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报告又论述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开始涉及经济体制的改革;还阐述了汉族和少数民族,党和非党,革命和反革命,是和非及中国和外国等属于政治生活方面的关系。在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中,毛泽东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论十大关系》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八大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对八大路线继续发展。 2.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重大挫折,20世纪50年 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刘少奇提出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深刻地教育了全党,为我们逐步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成为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取得了 重要的成果。第一,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从而向全党提出了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伟大任务。第二,正确回答了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以及提出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基本方针。第三,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中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的论断。第四,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第五,提 出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及建设的主要内容,提出“两个务必”。第六,最重大的成果是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确认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以及正确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成为中国改革的理论依据;正确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如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克服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下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对于民族之间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docx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提出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 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毛泽东明确指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二)《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1956年4月,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 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 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论 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讲话提出的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对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鉴于我国社会主 要矛盾的变化,同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强调要集中力 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 问题》的讲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 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社 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了要严格区 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 民内部矛盾;提出了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 业化方针。同年8月,毛泽东又提出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

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 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较快地建 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思想。此外,毛泽东还提 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涉及政治、 经济、文化、国防、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1958年,他又提出要把对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 主义建设上来。这些都是对党的八大路线的继续发展。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包括刘少奇、周 恩来、朱德、陈云等在初步探索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并未付诸实施, 有的在实践中没能坚持下去,但它们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 开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一)1957年下半年以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 索逐渐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了曲折。 1.出现偏差的表现。在经济建设上往往急于求成;在观 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政治、经济、文 化等方面的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 的问题仍然看做阶级斗争;在党内生活中,容易把建设社 会主义的探索中产生的不同意见视为路线斗争、阶级斗争,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对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的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了曲折,以致后 来又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2.出现偏差的原因。 第一,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 的历史更短,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些已 经比较清楚,更多的还有待于继续探索。

第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八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C )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D.公有制的确立 2.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 D ) A.林彪 B.陈毅 C.贺龙 D.彭德怀 3.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是指( A ) A.1949年10月1日至1956年 B.1949年10月1日至1957年 C.1949年1月1日至1956年 D.1949年1月1日至1957年 4.新中国第一部法规是 ( 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5.新中国最大的历史成就,就是( A ) A.探索、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D.选择到了社会主义道路 6.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反封建任务的运动是( C ) A.整风运动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三反”“五反” 7.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是在( B ) A.1952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5年 8.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B ) A.1953年 B.1954年 C.1955年 D.1956年 9.新中国与苏联确立同盟关系的条约是( D ) A.《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B.《中苏同盟互助条约》 C.《中苏友好条约》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0.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D )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11.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C )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2年 1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 )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无法满足人民需要 13.作为 1953 年开始的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 )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林业 14.新民主主义经济中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是( D ) A.国营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个体经济 D.合作社经济 1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属于( C ) A.固定的 B.不变的 C.过渡的 D.独立的 16.新中国对官僚资本采取的措施是( B ) A. 和平赎买 B.没收 C.限制 D.改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最全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内容标准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中国民经济的损失,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 能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 能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史料、图片,培养概括、分析、总结能力。 通过设置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关注国情的意识。 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终将不断前进,建立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点: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图片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并出示材料: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请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怎样的经济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新课讲授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 1. 国民经济的恢复 首先,请看一段资料: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千克,钢0.29千克。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就是解放初期国民党遗留下来的基本国情。 教师提问:造成国民经济严峻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归纳:造成经济位于崩溃边缘的原因有:第一,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第二,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第三,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 面对这种局面,出示材料: 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100分);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80分);经济上,只能是零分。(0分) 以此加深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严峻形势的初步认识。 进一步提问: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回应这样的疑问的?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掌握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先进人物的贡 献 对比鉴别 辩证分析取得建设成就和造成探索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情感态度价值观 崇敬楷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民族脊梁,值得 学习 唯物史观 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产生失 误后,党和人民有能力自我纠正,并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新成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难点: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一节课学过的内容: 1、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在哪些行业里进行(农业、手工业、资 本主义工商业) 3、“三大改造”的后期,存在着哪些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 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所以,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既 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党和政府自己纠正失误,调整国民 经济,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标出 基本知识点和重要内容)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1、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此,中共在当年9月 召开八大,开始探索。) 2、八大确定了什么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4、1958年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什么(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 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很多成就,也产生了一些失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提出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把它当作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问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寻找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只有弄清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才能真正认识社会主义,也才能更好的寻找出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法来。因而,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毛泽东等人的探索是以1956年党的八大前后为起始的。在探索实践中,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和主张,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探索者的道路从来不是平坦的,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中,有过成功,也发生了严重失误。这一探索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到1957年2月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探索的正确发展阶段;从1957年下半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前,是探索的曲折发展阶段;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是探索陷入歧途的阶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和理论成果(难点) 1、改革开放前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 1956年,国内外形势出现重大变化,为我们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客观的必要性和现实的可能性。 ①从国内情况看,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应当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但是,在经济和文化落后的国家中,社会主义建设应该怎么搞,这是整个国际共运中尚未很好地解决的问题。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的方式方法上,

第3单元 第8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教材整理1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 1.背景 (1)国情: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已处于全面崩溃状态。 (2)条件 ①新中国成立后,用三年时间恢复了国民经济。 ②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村生产力获得解放,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2.初步建立——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1953—1957年。 (2)内容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改造。 (3)成果 ①建成了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和沈阳第一机床厂。 ②改变了中国工业的落后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③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深度点拨]三大改造的实质和意义是什么? 【提示】(1)实质: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意义 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②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材整理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 1.中共八大 (1)时间:1956年9月。 (2)内容 ①基本形势: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 ②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③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尽快地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④经济建设方针: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3)评价 ①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②中共八大确定的正确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提出: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 (2)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3)评价 ①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尽快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 ②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脱离了中国的国情。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2)影响 ①违背了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导致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严重的混乱。 ②1959—1961年,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困难。 4.国民经济的调整 (1)目的: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2)方针: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3)意义:从1962年起,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5.评价 (1)出现了严重失误。 (2)但仍然取得很大的成就,工业生产有了巨大的增长,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

第8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人民版]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成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开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起步,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后,改革的重点转入城市。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中国的对外开放打开了窗口。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本专题作为中国现代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学习方法上应通观全局,站在长时段历史发展的高度,来把握中国现代史上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样才能够较好地理解这一历史期的基本特征,避免在历史学习中以偏赅全。 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前提示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标志着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开始;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阶段。《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和中共八大的召开,成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成为这一探索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严重的破坏,使中国丧失了一次宝贵的发展机遇。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 工作。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斗,工农业产值和主要产品资料卡片 产量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建立在没收官僚资本基础上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 的国营企业和新建国营企业迅速发展,从而为国家开展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并制定了过渡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 时期总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由此起步。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宏伟蓝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建设热情。工人、技术人员热火朝天地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运动,广大农村和各行 学习思考 各业大力支援工业建设。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 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

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讲稿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内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意义呢?毛泽东认为,“像1949年那样大的胜利,并没有使我高兴。到1955年当我看到那么多的农民参加了合作社,接着是私营工商业的改造,我开始高兴了。”为什么毛泽东会有这样的认识呢?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最终目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知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农民作出的牺牲最大。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使广大农民兄弟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过上幸福生活,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最为迫切的愿望。于是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进行各项国家建设提上党的重要工作日程。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共三个内容 一、党初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 二、初步探索过程曲折发展的原因分析 三、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深远影响 我们下面学习第一个内容 一、党初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几年内,中国的很多做法包括“一五”计划基本上都是照抄苏联的。对于这种“抄”,毛泽东一方面认为“是必要的”,另一方面“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在完成“一五”计划的过程中,我国照搬苏联经验的许多弊病暴露出来,毛泽东把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提上了日程。 (一)《论十大关系》是探索的开端 在“一五”计划后期,一些部门和地方盲目扩大基建规模,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许多困难,周恩来和陈云提出既要反对保守主义,又要反对急躁冒进,要注重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得到中

央政治局支持。1956年2月到4月,我们党转向了对工业问题的调查。毛泽东听取了国务院34个部长关于工业生产和整个经济工作的汇报,并就苏联钢铁生产情况提出了中国要“以苏联经验为借鉴”。经过半年的调查与研究后,毛泽东在1956年4月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即:(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7)党和非党的关系;(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9)是非关系;(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如何处理这十大关系也即十大矛盾,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毛泽东对此作了全面的深刻的论述。比如在(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中,毛泽东提出,应按农轻重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实行轻工业和重工业同时并举,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提出将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在农村大力发展工业,使农民就地转化为工人。在(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中,认为应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国原则,实行“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的方针。注意向外国学习,对外开放,想方设法打破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孤立。《论十大关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阐述了国内的十大关系(即十大矛盾),邓小平后来说:“这篇东西太重要了,对当前和以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二)中共八大是初步探索的高峰。 1956年八大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明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陈云在讨论发言中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即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工商业为主体,个体经营为补充;在经济运行调节机制方面,计划生产为主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