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优.选)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优.选)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优.选)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优.选)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武定近城小学李云艳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这部分内容安排在人教版义务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54页。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了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认识了小面值的人民币,并且已经能够进行一元以下人民币的简单兑换;而且对于人民币,他们有自己的认识和生活经验,这为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来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十分关注学生的经验与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另外新教材以发展人文精神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导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总把所要学习的知识渗透到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入境生情,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的解读,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

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大面值(5元及5元以上)的人民币,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价值;掌握较大面值人民币间的互换关系,能正确清点人民币。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人民币之间的兑换过程,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价值。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节约用钱、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只有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对比、动手操作,才能区别大面值的人民币,理解和掌握人民币间的互换,所以我将重点确定为认识大面值(5元及5元以上)的人民币并掌握较大面值人民币间的互换关系。

教学难点:因为一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浅,对于大面值的人民币兑换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我将难点确定为人民币单位间换算。

三、说教法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采取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另外,我也将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渴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和

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写作的精神。

四、说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这节课的设计我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动手实践,自主地学会新知。另外,小组讨论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展,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这节课的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的方法是: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在活动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根据以上指导思想,为了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3----5分钟)

首先玩换钱、摆钱的游戏,引导学生复习小面值的人民币的简单互换,然后让学生摆出老师所说的钱的数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着数值的增大,小面值的人民币已不能摆出老师所说的钱,进而引出大面值人民币的学习和认识。然后让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人民币?引出新课。这样既复习了小面值的人民币,又自然地引出了新课。

(二)探究新知(25分钟)

1、教学例3认识各种大面值的人民币。

①首先出示我国发行的各种大面值的人民币,使学生对我国各种大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②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么多种的人民币的。(如:颜色、大小、图案等)

③同桌游戏检测:二人为单位,一人随机拿出大面值的人民币,让另一个人说出面值。

2、教学例4

首先创设情境:妈妈让明明去超市买牛奶,牛奶的价钱是30元一箱,妈妈有一张面值是50元的钱,爸爸却又很多面值是10元和20元的零钱。妈妈为了考验明明,让明明去找爸爸换零钱,如果你是明明,你会怎么样和爸爸换零钱?

①引导学生思考:面值50元的钱可以怎么样兑换成面值是10元或者是20元的钱?

②师生模拟做换钱游戏。明确面值50元的钱兑换成面值是10元或者是20元钱的兑换方法。(必须是相等的数值才可以兑换)

其次,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小组中,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上,依靠集体的智慧,自主合作获取知识。我具体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利用教材配套的模拟人民币学具进行换钱游戏,完成例4。然后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并引导学生边兑换边汇报。一张5元可以换( 5 )张1元;一张10元可以换( 10 )张1元;一张20元可以换( 2 )张10元;一张50元可以换( 5 )张10元;一张100元可以换( 10 )张10元;一张100元可以换( 2 )张50元

第二步: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兑换方法,师生玩换钱游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出示问题:一张20元的可以怎么换?你有多少种换法?一张50元的可以怎么换?你有多少种换法?一张100元的可以怎么换?你有多少种换法?通过师生间的换钱游戏,巩固人民币单位间换算。

3、巩固练习(8分钟)

练习的设计我将从基础训练和发展训练两个层面来进行设计,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剑和“减负”的目的。

基础练习:课本54页的“做一做”以及练习12的5、6、7.

发展练习:主要让学生运用本节课的知识来灵活处理较为复杂的问题。如设计购物的环节,让学生试着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后面的人民币简单计算的学习打下基础。

3、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这个环节,主要是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回顾一遍学习的过程。此外我还搜集了其他国家的钱的名称和样子及与人民币之间的联系,作为一个知识的延伸。

这样,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主动参与到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中州实验学校:郭瑞平 说课流程: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人民币”。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学会这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并要“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为了突出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如主题图出示了3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的画面。,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和节约用钱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二、说教法、学法

一年级的学生爱玩、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创设购物,换钱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认识人民币的功能和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看钱、认钱换钱、摆钱等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各个动手,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模拟钱币。 (学生回答钱)。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还叫什么?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自己使用钱的例子。并说出我们国家的钱还叫人民币 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 师:谁能说一说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教育学生:不乱花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师:看来人民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设计目的:这一设计是让学生了解人民币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教育学生保管好自己的零花钱,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养成节约的良好品质。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人民币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用过哪些人民币? 学生发言。 师:大家用过的人民币有的是几元的,有的是几角的,还有几分,你们知道吗?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不过分这个单位,现在我们这里已经不用了)。(板书:元角分)

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一下《认识人民币》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让学生们初步了解各种不同面值人民币通过对人民币的认识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础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以后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人民币具有一定的购物经验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对于人民币的面值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将采用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索交流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去整理、思考、讨论、展示在这种自主探究和认识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 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2、充分感受、体验人民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知识内涵(包括人文、历史等)尤其是人民币里所蕴含的数学价值在数学鉴赏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观察、分类、抽象、概括、类比、迁移的能力与思维品质 4、引导学生学会在熟悉的材料中发现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三、设计理念 (1)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我来介绍人民币”“我会分类整理”等环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给学生较大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2)在游戏中巩固深化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比比谁举的快人民币王国化妆舞会等有趣的游戏环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探寻数学课中的人文情怀 以人民币这一特殊的材料为载体把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来上努力寻找“人文性”和“数学味”的结合点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人民币的博大精深、人民币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知识内涵以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与兴趣以及对数学学科的热爱;同时又能具有浓郁的数学味尽量挖掘出人民币中所蕴涵的数学知识并有所拓展 四、重难点突破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一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一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这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是学习人民币计算的基础。 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主题图提供了三种生活场景,揭示了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例1展示了全套人民币,使学生对我国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例2通过换钱活动梳理元与角,角与角之间的换算关系,归纳出主辅币之间的进率,为后面学习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a.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方法和较丰富的使用经验,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了解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但没有上升到知识重点的高度。有购买经验,但在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上欠灵活。 b.有初步的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经历,但指向、方法不明确。 c.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是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学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d.有较强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是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三、设计理念 a.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数学知识中要加强社会内容,加强社会联

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节课在课堂上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b.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c.大班教学小班化自主发展行动研究理念。 四、说教法: 1.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感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a.课一开始我就通过主题图让学生回忆自己的购物经历,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购物经验,将数学融入现实生活当中,使学生感(https://www.wendangku.net/doc/5b4087059.html,)到数学是亲切的,是现实的,是触手可及的,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b.在理解元、角、分关系的过程中,我创设了购物情境,让学生帮我取出1元钱,通过交流各种不同的取法,使学生明白1元=10角。 c.换钱游戏:通过师生互换,生生互换,使学生基本掌握元和角之间简单的换算。 d.实践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于是我设计了小小超市购物活动:通过模拟购买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物品,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使学生体会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人人参与,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a.在认识人民币这一部分中,人人参与认知,让学生感受这部分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小面值人民币》内容。 2,教材地位和作用 课程标准更关注学生的经验与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人民币”。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人时1元以内的人民币,掌握辨别人民币的基本方法,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技能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初步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并知道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 4,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难点:掌握辨别人民币的基本方法,理解1元=10角,1角=10分。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因此在教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又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是人教版第二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这种意识还是有的。因此,我根据教材先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紧接着来认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币值,通过换算人民币明白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最后进行各种人民币的兑换练习,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 2、教学目标: ①经历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币的过程。 ②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③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接受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3、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和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4、教学难点: 弄清楚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5、教具学具: 带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二、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因此在教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民币的保护和不乱花钱的教育,让学生知道每一分钱都是父母用汗水挣来的,要学会合理花钱。 三、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三点: 1、在多种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从中体验探索的成功。 2、在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说设计思路: 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是在自我探索、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的《纲要》中也指出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所以我选择认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民币让孩子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用一用的方式去认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的特征采用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在玩中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说活动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目标从两方面设定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能正确辨认三种面值人民币能用钱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 2、方法与过程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说教材: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它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认识人民币》是大班数学中重点章节内容学习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初步知道人民币的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幼儿动手做数学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幼儿创设实践机会这节课的设计我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把这一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认识钱币 教学重点: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教学方法:

幼儿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在数学活动中完成幼儿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经过自身实践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才是最有价值的获得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所以通过用钱币进行商品交换的游戏让孩子们体会到认识人民币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过程: 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认一认我准备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选择这三种是因为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带小朋友认识后请小朋友通过观察想办法快速分辨钱币这一个环节主要是认识钱币让小朋友对这三种钱币有初步印象; 第二个环节是个小游戏通过这个小游戏孩子们可以进一步熟悉钱币; 第三个环节我准备了很多分别贴有1元、5元、10元价格的玩具另外还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三种面值的钱币让孩子们在前面两个环节学习的基础上运用钱币请小朋友利用自己手里的钱币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个环节要求小朋友要会分辨钱币面值才能买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主要是巩固的过程孩子们在这个环节可以体验到运用钱币交换商品的乐趣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最后一个环节是小结让小朋友知道人民币有很多面值而且还有其他种类钱币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整节课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做到了让孩子们玩中学做中学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一下《认识人民币》,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让学生们初步了解各种不同面值人民币,通过对人民币的认识,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础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以后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人民币,具有一定的购物经验,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对于人民币的面值,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将采用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索交流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去整理、思考、讨论、展示,在这种自主探究和认识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 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

分。知道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2、充分感受、体验人民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知识内涵(包括人文、历史等),尤其是人民币里所蕴含的数学价值,在数学鉴赏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观察、分类、抽象、概括、类比、迁移的能力与思维品质。 4、引导学生学会在熟悉的材料中发现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三、设计理念 (1)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我来介绍人民币”,“我会分类整理”等环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给学生较大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2)在游戏中巩固深化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比比谁举的快,人民币王国化妆舞会等有趣的游戏环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探寻数学课中的人文情怀 以人民币这一特殊的材料为载体,把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来上,努力寻找“人文性”和“数学味”的结合点。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人民币的博大精深、人民币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知识内涵,以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与兴趣以及对数学学科的热爱;同时又能具有浓郁的数学味,尽量挖掘出人民币中所蕴涵的数学知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2》 说 课 稿

伊宁县温亚尔乡中心小学 兰梦瑶 2018年4月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容是人教版一下《认识人民币》,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容,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让学生们初步了解各种不同面值人民币,通过对人民币的认识,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础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数的概念理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以后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新教材对这部分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人

民币,具有一定的购物经验,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对于人民币的面值,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将采用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索交流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去整理、思考、讨论、展示,在这种自主探究和认识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 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2、充分感受、体验人民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知识涵(包括人文、历史等),尤其是人民币里所蕴含的数学价值,在数学鉴赏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观察、分类、抽象、概括、类比、迁移的能力与思维品质。 4、引导学生学会在熟悉的材料中发现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三、设计理念 (1)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我来介绍人民币”,“我会分类整理”等环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给学生较大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与同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三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 说课稿三篇 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教师在准备说课稿是应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一 一、说教材: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1.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认识人民币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个单元。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在此之前,学生都有过用钱的经历,从小就知道钱是好东西,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都已经认识人民币了。

3、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根据教材的编排要求并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在现实的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3)、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 4、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本课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是重点,用钱、换钱,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引导,通过师生交谈、问答法、课堂交流法,引导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来理解知识。教学中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数学,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数学。教师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应用新知,从而巩固和深化新知。 三:学情分析:(说学法) 1、学生特点分析:小学生好动、好表现,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

《认识人民币(一)》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一)》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一)》说课稿 教学设计的说明 《认识人民币(一)》这一课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我根据教材的编排要求并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制定了以下4个教学目标: 1. 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取币等现实情境活动中认识一元以 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 参加教室里的模拟购物活动,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 简单的购物。 3. 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 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4.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 为达成这4个目标,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购物为主线,设计了4个教学环节来组织教学活动。 一、情境导入 通过播放学校在2019年9月28日举办的第三届红领巾跳蚤市场活动的录像片段,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想到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 又因为这些一年级学生在去年的红领巾跳蚤市场活动中,没有 直接参与活动,只当过观众。所以在这里借此机会激发学生想不想在今年的跳蚤市场活动中露一手呢?从而引出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认识人民币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因此我首先让学生交流:你知道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有序地进行板书:1分、2分、5分 1角、2角、5角 1元、2元、5元 10元、20元、50元 100元 老师有序的板书为下面学生按顺序同桌介绍人民币提供了必要的支 持和帮助。这里老师指出本节课先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 接下来安排同桌互动合作学习和大组交流活动: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正确地向同桌介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然后交流:在刚才的介绍过程中,你有没有什么发现?有没有需要提醒别人注意的地方?通过这两个问题,我借学生的嘴巴讲出有关辨认各面值人民币的方法。事实证明,学生的发现、学生的经验是那么丰富, 他们发现1元、1角的人民币有纸币还有硬币,硬币有新旧两种,图案不同;5角的人民币有纸币还有硬币,硬币是金色的,最容易区分;2角的人民币只有纸币,没有硬币。他们认为在辨认人民币的时候要能认识大写的1、2、5,认为在辨认人民币时,可以看颜色、图案、大小、数字,但最主要的是要看数字后面的单位。 三、模拟购物

认识人民币1.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一、说教材 我上的这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是让学生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二、说教材目标 1、使学生正确的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转化。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学习方式,为学生设计了看一看、认一认、做一做、摆一摆等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及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看一看 老师出示一件小玩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 学生个别回答。

2.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教学新授 认一认(教学例1) 让学生观看出示的一元以内的人民币,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 (2)它是什么模样的?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板书:元、角、分) 教学例2 老师小时特别喜欢吃糖,那时候一颗糖一分钱,一角钱就可以买十颗糖,那谁帮老师算一算十颗糖是几分?学生回答:十颗糖是十分。老师板书:1角=10分 时间回到现在老师还是特别喜欢吃糖,可是现在一颗糖要一角,那老师还要买十颗糖,那需要几角钱呢?学生回答:需要十角。十角就是一元。老师板书:1元=10角 三、练习巩固 1.做一做 课件呈现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l题,第2题。 2.摆一摆 让学生摆出1元5角 2元3角 3元2角 6元8角

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说课稿 说课人:李曼曼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注重体现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经过前面的学习,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以及进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同时可以使学生加深对2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根据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⒈知识目标:使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的人民币的相关知识解决购物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⒉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⒊情感目标:沟通生活和数学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为了能使学生比较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的人民币知识解决购物中简单

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理解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构建、动态形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应该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人民币是看的见摸得着的特殊商品,因此,让学生认识人民币时不能空空无物,需要依托具体实物来开展。所以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是以情景教学法、模拟活动法为主,以多媒体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情景,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通过模拟购物活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掌握关于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进而学习简单的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法 一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求知欲,并且大部分学生都比较积极活跃,根据学生们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我将采用以下学法:自主合作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充体现了“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教师的组织、引导、倾听为辅”的教学理念,对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有重要意义。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法: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并体会学习的乐趣。 四、说教学流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知,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分析 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设计理念 数学知识要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适当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课堂上以“聪聪”和“明明”两个小精灵为主线,让它们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当它们自己遇到难题时,让学生帮助解决,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笔、橡皮、尺、练习本等。 每个学生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流程 一、导入: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老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 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学生回答。) 师:好的,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教师边看边问: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渗透德育: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小结: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看课件)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

培智实用数学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培智实用数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一说教材 实用教材更关注学生的经验。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实用教材以提高培智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导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总把所要学习的知识渗透到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入境生情,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人民币"。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培智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简单数学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虽然是培智学生,但对于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同时,有利于我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平时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将这些钱用来办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实用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通过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说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全套人民币能清晰地识别,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渗透思想教育以及节约用钱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知道怎么拿出4元或者7元等。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三说教法、学法。 这节课的设计我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老师有目的引导。通过动手实践,自主地学会新知。 四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我遵循教培智数学教学的三个原则,一趣味性,二实用性,三补偿缺陷。来设计教学流程。 (1)动画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2)认识人民币。多种方式学习强化,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分完后汇报交流。分类。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没有对"怎样认人民币和人民币的分类"进行传统的"授予",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作适当交流,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对已有经验的归纳与延伸。 (3)模拟购物,实践运用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尊重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原则。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得生动、轻松、愉快,学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有价值的数学。 五评价及小结。说一说各自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在热烈的购物之后,师生小结,学生由此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多方面进行小结,提升成功的意义,满足学生成功欲望。 总之,让整个教学过程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之中,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实现他们之间的有效沟通。那么,学生将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挖掘无尽的教育财富,生活世界也就成了学生最丰富的学习资源。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优.选)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武定近城小学李云艳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这部分内容安排在人教版义务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54页。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了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认识了小面值的人民币,并且已经能够进行一元以下人民币的简单兑换;而且对于人民币,他们有自己的认识和生活经验,这为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来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十分关注学生的经验与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另外新教材以发展人文精神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导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总把所要学习的知识渗透到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入境生情,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的解读,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

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大面值(5元及5元以上)的人民币,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价值;掌握较大面值人民币间的互换关系,能正确清点人民币。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人民币之间的兑换过程,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价值。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节约用钱、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只有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对比、动手操作,才能区别大面值的人民币,理解和掌握人民币间的互换,所以我将重点确定为认识大面值(5元及5元以上)的人民币并掌握较大面值人民币间的互换关系。 教学难点:因为一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浅,对于大面值的人民币兑换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我将难点确定为人民币单位间换算。 三、说教法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采取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另外,我也将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渴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和

最新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教学设计、说课、反思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教学设计 说课材料 教学反思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面值不大于1元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其进率。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商场购物的情景引起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心理需要,教学内容分两部分安排。第一部分认识1元、1角、1分三种人民币,并告诉学生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然后在购物问题中认识1元=10角,并以此推想1角=10分。第二部分认识5角、2角、5分、2分的人民币,并通过“试一试”让学生参与1元币与5角币、2角币的换币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想想做做”安排了一些实践性和开放性较强的实际问题,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2题继续让学生辨认小面值的人民币,把商品与相应面值的人民币连线,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第3题和第5题都是取币练习,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在各种角币中取出5角和8角钱,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第4题让学生根据几种文具的价钱讨论并解决实际购物时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积累购物经验。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教学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其进率。本班有学生大部分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很多学生都能每天拿到5角到2元不等的零花钱。因此,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已不陌生。基于此的分析,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以下两点:

1、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本课的设计,以本课例题情境图,练习的情境图,各种练习为蓝本,编造了笑笑买生日礼物,笑笑存钱,笑笑集邮,笑笑得到妈妈的奖励这样一个故事,数学问题出现在故事的每个情节中,目的是为了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地投入于数学学习中。 2、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注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接受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并在换币中应用进率 学会等值人民币的交换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1元以内的纸币、硬币若干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说课稿范文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说课稿范文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人民币》。 一、说教材。 对于钱币的知识孩子们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但对于幼儿园的还孩子年龄来说还不是很了解,因为他们的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家长单独让孩子上超市购物的机会很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所以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认识人民币》。 二、说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大班的年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认识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并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活动难点是: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和大胆发现的机会。我做了以下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文具店超市。 2、学具:人手一份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纸币和1元的硬币)四、说教学法。 根据3~6儿童学习指南里的科学领域中的学习核心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的能力。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有:游戏发、观察法、操作法、演讲法等。 学法:我采用了视、听、讲合法、操作法、尝试法、体验法等。 五、说活动过程。 我把活动过程分为三大环节: 第一环节:初步认识人民币。 观看小视频,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钱币对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第二环节:认识人民币。 本环节中我采用了观察法和提问法等在里面。首先认幼儿观察多媒体课件里的各种人民币,活动时鼓励幼儿主动求知。 第三环节:了解不同面值货币的换算。 本环节也是活动的重点,难点。首先我会引导幼儿认真

大班社会说课稿:认识人民币 说课稿150篇

大班社会说课稿: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50 篇 说设计思路: 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是在自我探索、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的,《纲要》中也指出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所以我选择认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民币,让孩子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用一用的方式去认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的特征,采用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在玩中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说活动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目标从两方面设定。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能正确辨认三种面值人民币,能用钱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 2、方法与过程---------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说教材: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它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认识人民币》是大班数学中重点章节内容,学习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初步知道人民币的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幼儿动手"做"数学,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幼儿创设实践机会,这节课的设计我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把这一学习设计成实践活

动,让幼儿通过游戏认识钱币。 教学重点: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教学方法: 幼儿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在数学活动中完成,幼儿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经过自身实践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才是最有价值的,获得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所以通过用钱币进行商品交换的游戏,让孩子们体会到认识人民币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过程: 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认一认,我准备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选择这三种是因为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带小朋友认识后,请小朋友通过观察想办法快速分辨钱币,这一个环节主要是认识钱币,让小朋友对这三种钱币有初步印象; 第二个环节是个小游戏,通过这个小游戏孩子们可以进一步熟悉钱币; 第三个环节我准备了很多分别贴有1元、5元、10元价格的玩具,另外还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三种面值的钱币,让孩子们在前面两个环节学习的基础上运用钱币,请小朋友利用自己手里的钱币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个环节要求小朋友要会分辨钱币面值才能买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主要是巩固的过程,孩子们在这个环节可以体验到运用钱币交换商品的乐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附教案

1 / 11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如主题图出示了3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的画面,即只要进行商品交换,就要用到人民币。同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平时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将这些钱用来办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而且,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

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教学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 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4、教材的处理及其依据: 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准备用四课时完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第一课时。 2 / 11 5、教学目标的确立及其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及“新三维综合目标”的教育理念,我认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 是元、角、分,懂得1元=10角,1角=10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的主体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 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6、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其依据: 依据本单元的内容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我认为本课时的教学重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