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口服缓控释制剂新进展

口服缓控释制剂新进展

口服缓控释制剂新进展
口服缓控释制剂新进展

口服缓控释制剂研究新进展

摘要:口服缓控释制剂一方面可以使血药浓度更加平稳,避免频繁出现峰谷现象,从而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减少了服药次数,可大大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另一方面因其技术含量高,开发周期短,经济风险低的特点越来越被医药工业所看重。因此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最新文献,对口服缓控释制剂的最新研究动态作一综述。

关键词:口服缓控释制剂材料

口服缓控释制剂(oral sustainedand and controlled release dosage form)系指经口服后有目的的延缓、控制药物的释放以达到合理治疗效果的一类新剂型,其能使人体获得平稳的治疗血药浓度,使临床治疗剂量最佳化。缓释制剂是指给药后药物能按要求缓慢、持续释放以维持有效血浓,从而达到长效作用的一类制剂。控释制剂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控释制剂是指系统能在预定的时间以零级或接近零级的速度释放药物;而广义的控释制剂是指给药系统能在预定的位置、时间和速度释放药物,维持血药浓度于有效范围之内的制剂。因此,靶向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黏膜给药系统、植入给药系统等均属于广义的控释制剂范畴[1]。口服缓控释制剂与普通口服制剂相比具有以下特点[2];①对半衰期短或需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减少给药次数,提高病人的顺应性(compliance) ,使用方便;②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③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因此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并且由于其研究开发周期短、经济风险小、技术含量高、利润丰厚而为制药

工业界所重视,是目前应用和开发最活跃的系统。

1控释新方法

口服控释制剂提供了多种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优势.现在可用的技术大都在胃肠道(GIT)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受到剂型及药物溶解或扩散速率限制。只有数量有限的方法药物的释放速率受肠内酶控制,如结肠药物递送系统中一些前药以来结肠中微生物种群的生物降解来发挥作用[3,4]。

1.1利用形成前药的方法来达到控释的作用已颇受关注,并有大量研究。Arik Dahan[5]等通过形成吲哚美辛卵磷脂前药在肠道中持续降解来达到控释并进行了体内体外评价。大鼠静脉注射,口服或内部结肠给药,研究了DP – 155及从前药中解离的游离吲哚美辛的药代动力学特性。由磷脂酶A2(PLA2)的酶降解进行评估体外。结果口服或内部结肠给药,自由解离消炎痛沿肠道吸收进入体循环,在血浆中吲哚美辛出现了一个控释曲线。较短的链接导致了随后吲哚美辛吸收下降了20倍。DP – 155体外降解增加了60%,而较短链却较少降解。由于药物的释放不受剂型决定,因此该前药可以在液体剂型中复合。磷脂共轭药物因而是口服药物控释潜在的新机制。

1.2 Min-Soo Kima[6]等运用响应曲面法开发并优化了一种新型口服控释给药系统。盐酸坦索罗辛的优化配方通过运用基于Behnken箱的响应曲面法,利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P和Surelease获得。结果发现,优化配方为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1),20%HPMCP(X2)和25%包衣水平(X3),所观察到结果接近的优化配方预测值。与

商业产品(Harunal ?胶囊)相比,优化配方包衣微丸的释药为控释(零级)。总之,一个新的盐酸坦索罗辛口服控释递送系统研制成功,通过将HPMC和HPMCP作为包衣材料纳入到Surelease的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中。

2新材料应用

2.1Heebeom Koo[7]等发明了一种基于聚乙二醇的可生物降解的水凝胶,通过聚乙烯氧化硫化物交联,可达到控释目的。交联率主要由温度决定,最好在40-50度。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为模型药物,显示了较好的控释行为。由此产生的水凝胶表明药物缓释性能和高生物适应性。并且,水凝胶在还原环境下,由于其内部二硫键选择性降解活性,因此它可以在肿瘤周围细胞的细胞质中快速降解。这些结果表明该材料可以适用于各种生物和医学领域。

2.2 Kazunori Iwanaga[8]等以表征的有机凝胶作为一种新的脂溶性化合物口服控释配方。结果发现,有机凝胶布洛芬的释放速度可通过改变低质量凝胶剂的数量控制并且其作用机制对有机凝胶的侵蚀速率产生主要影响。也有人解释说,脂肪酶与有机凝胶解体密切相关,牛磺提高了脂肪酶脂解活性。显然有机凝胶在亲脂性化合物口服控释制剂中大有潜在作用。

2.3 Nan Zhang, Jiahui Li[9]等利用阳离子β环糊精聚合物有效的保护和控制海藻酸钠/壳聚糖纳米粒中胰岛素的释放。胰岛素通过静电吸引和包容和聚合物复合,该复合物被封装到了海藻酸钠/壳聚糖纳米颗粒内。该纳米粒的形成取决于海藻酸钠和壳聚糖钠的质量比、

PH及聚合物的结构。纳米粒子尺寸范围从146至338纳米,其AE和LC分别达到87%和9.5%。在SIF中累计的胰岛素也高达40%,这是由于胰岛素保留在纳米粒子的核心中能很好的延迟降解。在纳米粒子的制备和释放过程中,胰岛素结构也保存完好。

2.4 F.Brouillet[10]等利用高直链羧甲基淀粉钠达到口服缓释效果,在制剂及体外药物释放方面都做了研究。从喷雾干燥HASCA模型中证实了这种药物释放速率和机制是由表面形成一层凝胶控制。2.5 Felipe J.O. Varum[11]等发现丝素蛋白可以作为一个药物控释领域的平台。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仅作为骨再生材料还可用在不稳定药物的控制释放和蛋白疗法。

3缓控释制剂

3.1控释亲水骨架片Praveen S. Hiremath[12] 等设计和体外研究异烟肼的控释亲水骨架片配方。研究表明,像HPMC的亲水性聚合物可作为水溶性药物异烟肼控释制剂的基质材料,可得到预期的质量和释放特性。该骨架片制造方法相对简单,可以很容易被传统生产骨架片的厂家生产。目前异烟肼不同的控释剂型释放速率有所不同,应进一步进行体内生物利用度的评估研究。从体外研究,该配方也是有前途得,可以进一步考虑在合适的动物模型或人类志愿者体内的进行研究,以评估体内生物利用度。

3.2口服生物粘附片 Mangesh C. Deshpande[13]等以米格列醇为原药,设计了口服生物粘附片,用于延长肠道中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及提高血浆样肽胰高血糖素-1的水平。

3.3结肠定位给药系统莫菲等[14]制得的吲哚美辛-果胶钙片的体内外实验结果均表明其未在胃内崩解,小肠处有少量吲哚美辛释放,在结肠由于果胶钙被特定酶降解而大量释药。壳聚糖在胃和小肠中不易水解,但在结肠中细菌酶的作用下可降解.

3.4 胃内滞留缓释片张向荣等[15]以HPMC为缓释骨架,十八醇为助漂剂,湿法压片制备了总丹酚酸胃内滞留缓释片,最优处方体外释药8 h,漂浮达12 h。

3.5微型骨架片 Lopes等[16]分别以HPMC和EC为骨架材料制备了布洛芬的微型骨架片,发现同一用量下, EC比HPMC缓释效果更明显,不同型号的HPMC (K100M、 K15M、 K4M)对药物释放速率的影响差别在统计学上并不显著,但片剂的几何参数对药物释放影响很大。最终结果显示,含50%HPMC、直径为2.5 mm、厚约2.3mm的微型片6片(每片含布洛芬6 mg)与同处方直径为10mm、含布洛芬36 mg的普通片相比释药曲线线性更好,可使布洛芬近零级释放8 h 以上。

4总结和展望

随着高分子化学、免疫学、医学、生物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并广泛的渗透、应用于新型药物给药系统中,使得口服缓控释制剂的开发和应用已日趋成熟, ,新的辅料和工艺技术不断被发明和应用,如环糊精包合技术和热熔挤出技术,也叫熔融挤出技术,用疏水性环糊精衍生物包合或与疏水性辅料熔融挤出可减少易溶药物的突释[17,18],用亲水性环糊精衍生物包合或与亲水性辅料熔融挤出可促进难

溶药物的释放[19-21],水凝胶中交联的枯草杆菌微晶在控释方面也得到应用[22],另外一种新型的生物矿物结合环糊精也可在药物控释系统中应用,这种传递系统可配制成不同的治疗药物,临床上可用于口腔中的多种疾病的治疗[23]。因此相信在药剂工作者的不懈

努力下,会有越来越多越好的缓控释给药系统产品上市。

5参考文献

[1]吕慧侠,周建平.缓、控释给药系统发展概况.机电信息,2004, 12:54-58.

[2]崔福德主编. 药剂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511.

[3]A.Rubinstein,Approachesandopportunities in colon-specific drugdelivery, Crit. Rev. Ther.Drug Carr. Syst. 12 (2–3) (1995) 101–149.

[4]L.Hovgaard,H.Brondsted,Currentapplicationsof polysaccharides incolon targeting, Crit. Rev. Ther. Drug Carr. Syst. 13 (3–4) (1996)185–223.

[5] Arik Dahan Revital Duvdevani Eran Dvir, Anat Elmann , Amnon Hoffman A novel mechanism for oral controlled release of drugs by continuous degradation of a phospholipid prodrug along the intestine:In-vivo and in-vitro evaluation of an indomethacin–lecithin conjugate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119 (2007) 86–93

[6] Min-Soo Kima Jeong-Soo Kim De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a novel oral controlled delivery system for tamsulosin hydrochloride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341 (2007) 97–104 [7] Heebeom Kooa, Geun-woo Jin A new biodegradable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oxide sul?de (PEOS) hydrogel for controlled drug relea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374 (2009) 58–65

[8] Kazunori Iwanaga Characterization of organogel as a novel oral controlled release formulation for lipophilic compoun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388 (2010) 123–128 [9]Nan Zhang, Jiahui Li,Wenfeng Jiang Effective protection and controlled release of insulin by cationic -cyclodextrin polymers from alginate/chitosan nanoparticl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393 (2010) 212–218

[10] F. Brouillet High-amylose sodium carboxymethyl starch matrices for oral, sustained drug-relea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356 (2008) 52–60

[11] Esther Wenk, Anne JSilk ?broin spheres as a platform for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132 (2008) 26–34

[12] Praveen S. Hiremath Controlled Release Hydrophilic Matrix Tablet Formulations of Isoniazid: Design and In Vitro Studies

AAPS PharmSciTech, Vol. 9, No. 4, December 2008 (# 2008) [13] Mangesh C. Deshpand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oral bioadhesive controlled release formulations ofmiglitol, intended for prolonged inhibition of intestinal -glucosidases and enhancement of plasma glucagon like peptide-1 lev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380 (2009) 16–24 [14] 莫菲,黄雨荪.吲哚美辛-果胶钙片结肠定位释药初探[J].中国药业,2002,11(10):47-48.

[15] Zhang XR, Wang Y, Yin F Q, et a1.Study on preparation of total salvianolic acid gastric residential tablets[J]. Chin Tradit Pat Med, 2003, 25(5): 349-350

[16] Lopes CM, Sousa Lobo JM, Costa P, et al. Directly com-pressed mini matrix tablets containing ibuprofen: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sustained release[J]. Drug Dev Ind Pharm, 2006, 32 (1): 95.

[17] Corti G, Cirrim M, Maestrelli F, et al. Sustained- relea-se matrix tablets of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in combina-tion with triacetyl- beta- cyclodextrin[J]. Eur J Pharm Biopharm,2008, 68 (2): 303.

[18] Schilling SU, Bruce CD, Shah NH, et al. Citric acid monohydrate as a release- modifying agent in melt extruded matrix tablets[J]. Int J Pharm, 2008, 361 (1~2): 158.

[19] Ammar HO, Salama HA, Ghorab M, et al. Formulation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glimepiride- cyclodextrinpolymer systems[J]. Int J Pharm, 2006, 309 (1~2): 129.

[20] Ammar HO, Salama HA, Ghorab M, et al. Implication of inclusion complexation of glimepiride in cyclodextrinpolymer systems on its dissolution, stability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J].Int J Pharm, 2006, 320 (1~2): 53.

[21] Fukuda M, Miller DA, Peppas NA, et al. Influence of sulfobutyl ether beta- cyclodextrin(Captisol)on the dissolution properties of a poorly soluble drug from extrudates prepared by hot-melt extrusion[J]. Int J Pharm, 2008, 350(1~2): 188.

[22] Chandroth Kalyad Simi Encapsulation of crosslinked subtilisin microcrystals in

hydrogel beads for controlled release applications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32 (2007) 17–23

[23] Xin-Ming Liu Novel biomineral-binding cyclodextrins for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in the oral cavity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122 (2007) 54–62

缓释控释制剂制剂习题及答案

缓释、控释制剂和口服定时、定位给药系统练习题: 1.缓释制剂 2.控释制剂 3.迟释制剂 4.脉冲制剂 5.结肠定位制剂 6.肠溶制剂 7.释放度 8.生物粘附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渗透泵片控释的基本原理是 A.片剂膜内渗透压大于膜外,将药物从小孔压出 B.药物由控释膜的微孔恒速释放 C.减少药物溶出速率 D.减慢药物扩散速率 E.片外渗透压大于片内,将片内药物压出 2.以下可用于制备亲水凝胶骨架片的材料是 A.海藻酸钠 B.聚氯乙烯 C.脂肪酸 D.硅橡胶 E.蜂蜡 3.以下对渗透泵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释药不受胃肠道pH的影响 B.当片芯中药物浓度低于饱和溶液浓度时,药物以非零级速率释放 C.当片芯中的药物未被全部溶解时,药物以一级速率释放 D.药物在胃与肠中的释药速率相等 E.药物的释放与半渗透性衣膜的厚度有关 4.下列数学模型中,不是作为拟合缓(控)释制剂的药物释放曲线的是 A.零级速率方程 B.一级速率方程 C. Higuchi方程 D.米氏方程 E. Weibull分布函数 5.下列关于骨架型缓控释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亲水凝胶骨架片中药物的释放比较完全 B.不溶性骨架片中要求药物的溶解度较小 C.药物从骨架片中的释放速度比普通片剂慢 D.骨架型缓控释片一般有三种类型 E.骨架型缓控释片应进行释放度检查,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6.可作为渗透泵制剂中渗透促进剂的是 A.氢化植物油 B.脂肪 C.淀粉浆 D.蔗糖 E.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7.下列不是缓、控释制剂释药原理的为

A.渗透压原理 B.离子交换作用 C.溶出原理 D.扩散原理 E.毛细管作用 8.可作为溶蚀性骨架片的骨架材料是 A.硬脂酸 B.聚丙烯 C.聚硅氧烷 D.聚乙烯 E.乙基纤维素 9.最适合制备缓(控)释制剂的药物半衰期为 A.15h B.24h C.48h D.<1h E.2~8h 10.可作为不溶性骨架片的骨架材料是 A.聚乙烯醇 B.壳多糖 C.果胶 D.海藻酸钠 E.聚氯乙烯 (二)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1-5】 A.聚乙二醇 B.乙基纤维素 C.羟丙甲纤维素 D.单硬脂酸甘油酯 E.硅橡胶 1.可作为不溶性骨架材料的是 2.可作为控释膜材料的是 3.可作为渗透泵片的推动剂的是 4.可作为生物溶蚀性骨架材料的是

口服缓释制剂中辅料应用

口服缓释制剂中辅料应用 叶百平 北京三九万东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当前,口服药物制剂仍是主要给药剂型之一。深入研究口服新剂型对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不仅是开展临床药学研究迫切需要,而且在医药科研和制药工业的经济效益上均具有重要意义。 缓释制剂可按需要在预定期间内人体提供适宜的血药浓度,减少服用次数并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重要特点是可使人体维持此种血液浓度达较长的时间,而不象普通制剂那样较快地下降,从而就可以避免普通制剂频繁给药所出现的“蜂谷”现象,使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适应性有所提高。因减少了用药次数,大大方便了患者,特别是长期用药的病人。 随着给药系统和给药部位的深入,促进缓释制剂的制备技术和新品种的开发和发展。近年来,口服缓释剂型发展较快的有缓释水丸、各种骨架缓释制剂、包衣缓释制剂、缓释胶囊、缓释药膜、树脂药缓释制剂和液体缓释制剂等。 口服缓释制剂一般都是通过药物的溶出、扩散、渗透及离子交换等特性加以控制的。在不少情况下,主要是通过选择适宜的辅料,采用制剂技术来达到延缓释药目的。设计缓释药物制剂应考虑药物本身理化性质的影响,如晶型的类型,药物的溶解度、分配系数,药物在消化液中的稳定性及体内吸收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药物PKA值与生物膜通透性间的关系等。同时,也要考虑生理因素对缓释

剂型性能的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药物作用的缓释时间、治疗指数及疾病状况等。 一般缓释剂型有十几种,如骨架型缓释制剂、包衣缓释制剂、缓释水丸、缓释微囊、多层缓释片、缓释胶囊、磁性缓释制剂、药树脂缓释制剂和缓释药物膜剂。 骨架型缓释片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口服缓释制剂种类之一。按其所采用的骨架材料不同,可分为不溶性骨架缓释片、蜡质骨架缓释片、亲水凝胶骨架缓释片和混合材料骨架缓释片等。 不溶性骨架缓释片,以不溶于水或水溶性极小的高分子聚合物,无毒塑料为骨架材料制成的药片。常用的不溶性骨架材料有:乙基纤维素、聚乙烯、聚丙烯、聚硅氧烷和聚氧乙烯等。为了调节释药速率可在处方中加入电解质(如氧化钠、氧化钾或硫酸钠等)、糖类(如乳糖、果糖、蔗糖或甘露糖醇等)和亲水凝胶(如羟丙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钠或西黄蓍胶等)。 蜡质骨架缓释片是以惰性脂肪或蜡类等物质为骨架材料,与药物一起制成的片剂。常用的蜡质骨架材料有:蜂蜡、氢化植物油、合成蜡、硬脂酸丁酯、硬脂酸、巴西棕榈蜡、甘油硬脂酸酯、丙二醇-硬脂酸酯和十八烷醇等。常用的骨架致孔导剂有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聚乙二醇-1500、-1400、-600和水溶性表面活性剂。 亲水凝胶骨架缓释片以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为骨架材料制成。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可分四类①纤维素衍生物(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

缓控释制剂介绍

第十六章缓控迟释制剂 教学目的:通过介绍缓控释制剂的定义、特点及应用,学习缓释、控释制剂的类型、释药原理,熟悉缓释、控释制剂的处方设计原理和制备工艺、常用辅料及体内外评价方法。 教学要求: 1、掌握缓释、控释制剂的定义、特点。 2、熟悉缓释、控释制剂的类型和原理。 3、熟悉缓释、控释制剂的处方设计原理和制备工艺、常用辅料。 4、掌握缓(控)释制剂的体内外评价方法。 5、了解口服定时和定位释药系统。 6、掌握靶向制剂的定义、分类、特点、结构及体内作用机制、靶向性评价。 7、了解主动靶向制剂和前体药物;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1概述 背景: 剂型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第一代为普通制剂;第二代为缓释制剂、肠溶制剂等;第三代为控释制剂,以及靶向制剂;第四代为基于体内反馈情报靶向于细胞水平的给药系统。其中第二代至四代药物制剂,统称为药物传递系统。药物传递系统分为速度控制型给药系统,方向控制型给药系统,应答式给药系统。 对于TI值为2-4的药物以及消除半衰期短的药物在以普通释药系统给药时常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①小剂量频繁给药以维持血药浓度; ②剂量较大,峰浓度达到有效治疗浓度但给药间隔超过药物消除时间,血药浓度长时间低于有效治疗浓度。 ③剂量大,给药次数减少,有效治疗浓度的维持时间长,但峰浓度超出治疗窗,导致副反应。 (1)缓释制剂: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 控释制剂:指药物能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动以预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的制剂。广义的讲,控释制剂包括控制药物的速度、方向和时间,靶向之际、透皮吸收制剂均属此列。狭义的控释制剂则一般是指在预定时间内以零级或接近零级速度释

缓控释制剂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缓控释制剂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 摘要]技术的不断进展,缓控释制剂作为一种新的制剂技术应运而生。本篇就现存的缓控释给药系统做了综合的概述和评价,总结了近年有关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其发展与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 关键词]缓释,控释,给药系统 缓释制剂(sustained-release system)亦称长效制剂或延效制剂,是指通过适宜的方法延缓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吸收、代谢以及排泄的过程,从而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或者减轻其毒副作用的给药系统,动力学为一级释放。控释制剂(controlled-release system)能够控制药物释放速率使其符合药物动力学需要,保持较长时间体内药物治疗浓度的恒定,免除峰谷现象,药物以受控形式恒速(以零级或接近零级速率)释放或者被控制在作用器官等特定吸收部位释放,动力学为零级或接近零级释药【1】。 1 口服缓控释给药系统 1. 1 微囊(球) 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水溶性药物扑热息痛的控释聚合物微囊,得到微囊的可压性远远相应的扑热息痛物理混合物。虽然粉末不能减慢药物的释放,微囊压片却可在聚合物含量很少时显示出良好的控释性,并且刺激性低。 1. 2 口服缓释生物黏附片 生物黏附片在水介质中表面呈胶凝的屏障可减慢药物释放速率,制剂材料起到黏附和缓释两个作用。 口服缓释生物粘附片,因为不需要经过吸收,没有肝肠循环因此能最大限度的进入血液系统以快速地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而且,可以改善病人粘附药物输送系统(频率)提供一个有希望的办法控制和具体地点传递到胃肠道的附加设备的粘液和粘膜经呼吸道生物粘附的过程中,这些粘附系统也被称为亲密之间的联系的剂型和吸收黏膜,导致较高的药物通量通过吸收组织提高生物利用度【2】。 1. 3胃内滞留型漂浮缓释片 曲莉,王智民等【3】等据流体动力学平衡控制系统( The Hydronamically Balanced controlleddrug delivery System ,HBS) 原理设计制备,是一种不崩解的亲水性凝胶骨架制剂,口服后与胃液接触时,亲水凝胶便开始产生水化作用,膨胀使其密度小于1而漂浮于胃液上,同时制剂表面形成一层水不透性胶体屏障膜,该胶体界面层控制了制剂内的药物与溶剂的扩散速率,从而延长药物在胃内滞留时间及控制了药物的释放速度,直至负载药物释放完全。 1. 4结肠靶向定位给药系统 程刚等【4】依赖型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NE 30 D 为膜材,制备茶碱薄膜衣片以γ- 闪烁照相研究该制剂在体内胃肠道的转运情况。结果体外6.5 h 释放的制剂口服8.0 h 后到达升结肠处开始释药,且体内释药与体外释药有一定的相关性。 1. 5固脂纳米粒 口服给药的喜树碱固脂纳米粒中药物的体外释放可达 1 周。对于喜树碱和其他脂溶性药物而言,固脂纳米粒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口服给药的缓释系统。 2 靶向给药系统 2. 1 肝靶向给药 前体药物是由活性药物衍生而成的药理惰性物质,能在体内经化学反应或酶反应,使活性的母体药物再生而发挥其治疗作用。薛克昌等【5】为提高拉米夫定的肝靶向性,制备了十

缓释控释药物市场和研究现状

缓释控释药物市场和研究现状 1.概述: 目前新化学结构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需要更大的投资并且越来越艰难。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国外开发一个新药的周期一般需要八九年时间,资金投入七八亿美元,开发风险越来越大。面对这种情况,业内人士认为对已经上市的药品进行剂型改革,将其开发成服用方便、附加值较高的控缓释制剂,不失为新药开发的一种补充和有效手段。 控缓释制剂的研究始于50年代末,1965年开始有文献发表,70年代被医药界认可,近20多年来受到制药领域的普遍重视,发展较快,上市的药物品种和制剂类型逐渐增多,发展成各具特点又相互结合的三种类型:定时、定速、定位释药。1999年度全球此类产品销售额接近100亿美元,2002年,全球口服控缓释制剂市场销售额为216亿美元,据预测,2005年全球释药技术市场销售额可望达到1000亿美元(中国医药报) 2.研究热潮: ?决策资源(Decision Resources)公司的新报告《新涌现的生物药物释放系统》研究报告,论述了目前采用的主要的新的药物释放系统,认为在以后的10年中,药物释放技术的最新的创新将成为全球医药公司新的增长点之一。 ?强生公司2002年巨资收购了国际最著名的释药技术公司ALZA,很多著名跨国公司也都有缓控释产品上市或临床研究。 ?缓控释给药系统是国内最著名的沈阳药科大学,南京药科大学以及多个医科大学的药学院的重点学科,多年都有多个缓控释药的研究项目 ?在2004年,郑筱萸特别提出希望利用释药技术,对中药原料精加工,提高其附加值,以提高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地位。 ?中国药典从1990年版开始收载“控释片”,2个品种(即为盐酸地尔硫卓控释片、茶碱控释片。1995年版及其增补本收载了8个缓释制剂、7个肠溶制剂,共计15个品种。由于国内外缓释/控释制剂开发研究的势头正旺,因此,该类制剂的质量控制自然成为不可忽视的环节。2000年版美国药典(USP24)共收载45种缓释/控释制剂。2000年版中国药典将在1995年版的基础上增订4个缓释制剂品种,共计19个品种。该版药典还增订“缓释、控释制剂指导

口服缓控释制剂的体内外相关性(IVIVC)

口服缓控释制剂的体外相关性(IVIVC) 1993年,USP/AAPS/FDA主办的研讨会指出,体外相关性(IVIVC)建立的目的是以溶出度试验替代生物等效性试验、以及用IVIVC辅助制定溶出度质量标准。缓控释制剂的定义 缓释制剂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一物,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减少一或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依从性的制剂;控释制剂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释放一物,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减少一或有所减少,血药浓度比缓释制剂更加平稳,且能显著增力患者依从性的制剂。 缓控释制剂的共同特点是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持续释放药物,使药物按适当的速度缓慢进入体,从而使血药浓度“峰谷”波动较小,可避免超过治疗血药浓度围引起的不良反应,又能较长时间保持在有效浓度围之以维持疗效。 体外评价 常用的体外评价法也就是体外溶出释放度的测定,即通过模拟人体消化道,对制剂中药物释放的程度和速度进行测定;体外溶出释放度的测定既是口服缓控释制剂处工艺筛选的重要指标,也是有效控制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在研发阶段,应考察药物在不同条件下(不同介质、不同法、不同转速)下的释放度,以充分了解药物的释药特性,同时为后期确定质量标准中采用的释放度测定法提供依据。 测定溶出度的仪器首选I法(篮法)或II法(桨法),采用药典规定的转速(如篮法100rpm、桨法50-75rpm)。某些情况洗,可使用III法(往复筒法)或IV法(流通池法)。 体评价 药物在体的评价常用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作为指标,其中,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经吸收进入人体循环的速度与程度,描述了口服药物由胃肠道吸收并经过肝脏最终到达体循环血液中的药量与口服剂量的比值;生物等效性(即BE试

关于药物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概述-药物制剂工程论文

关于药物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概述 摘要 随着医药制剂技术的持续发展,医药界高度重视新产品、新剂型的开发研究。与新化合物实体开发相比,新的制剂具有成本小、周期短而见效快的优势。近年来,药物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且具有广阔的研究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药物;缓释控释制剂;辅料;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增长,我国制药水平也不断发展。近几年来,为了提高药物的使用率、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及减轻用药时给患者带来的巨大痛苦,国的许多制药厂都成立了主要以研究药物制剂为主的部门。此类制剂药物因具有给药次数少、对患者的肠胃刺激性小、治疗时间短、使用比较安全等作用,深受患者、医生的信赖。由于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应用率不断的上升,现今对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药物的一般剂型是片剂和注射剂,但多数药物不适合应用这两种剂型。对治疗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若选择片剂、注射剂治疗时,当药物与血液循环融合后,会产生相对明显的血药浓度波动,出现了峰谷情况,容易产生毒副作用,使之有效治疗浓度较低不能很好的起到治疗的效果。但缓释、控释药物制剂却克服了这一现象。 1、控释缓释制剂的优点 近20 多年来,国外极为重视研究新剂型和新制剂的,其中的控释和缓释口服制剂是热点。相比于普通制剂,缓控释制剂的优点在于: 1.1 对于半衰期短,或者给药频繁的药物,可以减少服药的次数,使病人服药的顺应性得到提高,方便使用。尤其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心血管疾病、心绞痛、高血压、哮喘等慢性疾病患者特别适用。 1.2 有利于平稳血药浓度,“减缓峰谷”现象,从而使发生不良药物反应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得以降低,临床用药更为安全。 1.3 缓慢释放,增强药物的有效性。药物在口服后释放出有效成分的速度缓慢,吸收速度也较恒定,药物作用时间维持较长。

药剂学第十九章缓释、控释制剂和迟释制剂

第十九章缓释、控释制剂和迟释制剂 一、概念与名词解释 1.controlled-release preparations 2.生物利用度 3.生物等效性 4.sustained release formulations 5.靶向制剂 6.主动靶向制剂 7.EPR效应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打×) 1.药物制剂的发展可将制剂分为5代。( ) 2.缓控释制剂以静脉注射剂作标准参比制剂,两者血中药物浓度不呈现明显差别时,即认为生物等效。( ) 3.抗菌素类药物宜于制成缓控释制剂。( ) 4.剂量大于l克的药物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 ) 5.半衰期小于1小时或大于12小时的药物,一般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 ) 6.半衰期很长的药物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 ) 7.缓、控释制剂在获得预期疗效的同时,可以减小药物的毒副作用。( ) 8.缓、控释制剂主要有骨架型和贮库型两种类型。( ) 9.减小药物的粒径,降低药物的溶出速度,可使药物缓慢释放,达到长效。( ) 10.缓释制剂可以通过适当的制备手段使得所有药物都可以缓释。( ) 11.邻苯二甲酸酞酸酯(CAP)、Eudragit E、L和S都为肠溶性材料。( ) 12.缓、控释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应为普通制剂的譬80%一120%。( ) 13.渗透泵片中药物的释放速率为零级,并与pH无关。( ) 14.某些药物需包肠溶衣,这是为了防止其在胃内分解或对胃有刺激。( ) 15.制成塑料骨架片形式长效制剂,药物必须是易溶于水。( ) 16.在胃肠分解的药物应包肠溶衣。( ) 17.缓控释制剂与普通制剂相比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因此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 大药效。( ) 18.药物以分子或微晶、微粒的形式均匀分散在各种载体材料中,形成贮库型缓、 控释制剂。( ) 19.青霉素普鲁卡因盐的溶解度比青霉素钾盐的溶解度小,因此有可能延长药效。( ) 20.药物在胃、小肠和结肠都有吸收时,可以考虑设计24小时服用一次的缓释制剂。( ) 21.华法林不适于制成缓释制剂是由于其半衰期很长。( ) 22.核黄素(维生素B2)通过主动转运吸收,可制成缓释制剂,提高在小肠的吸收。( ) 23.作用剧烈的药物为了安全,减少普通制剂给药的峰谷现象,可制成缓、控释制剂。( ) 24.若药物在胃、小肠、大肠均有一定的吸收,可制成12小时服一次的缓释制剂。( ) 25.最适于制备缓、控释制剂的药物半衰期为小于12小时。( ) 26.控释小丸或膜控型片剂的包衣中加入PEG的目的是成膜剂。( ) 27.渗透泵片控释基本原理是片外渗透压大于片内,将片内药物压出。( ) 28.测定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时,至少应测定5个取样点。( ) 29.药物的靶向从到达的部位可以分为三级。( )

口服缓控释制剂药剂学特点及临床应用

口服缓控释制剂药剂学特点及临床应用 口服缓控释制剂临床应用广泛,在治疗有效性、使用顺应性等方面,具有较普通制剂的优越性。但其制剂处方、剂型等纷杂,如何科学用药,达到更好的用药效果,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笔者结合临床实际,就口服缓控释制剂的药剂学特点和在临床应用中的选择处理总结分析如下,与同行分享交流。 1 缓控释制剂的概念 缓控释制剂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或恒速释放药物,较相应的普通制剂,给药频次减少,且能增加患者依从性的制剂。其中,缓释制剂主要是以一级速度释放药物,控释制剂则主要是以零级或接近零级速度释药[1]。 2 缓控释制剂分类及特点 根据处方及制备工艺的不同可分为:膜控型、骨架型、渗透泵型、微丸及胃内滞留制剂。 2.1 膜控型制剂为普通片剂外包具有良好成膜性能和机械性能的高分子聚合物薄膜,以控制药物释放速率的一类制剂[2]。包括:微孔膜包衣片、膜控释小片及肠溶膜控释片。 2.1.1 微孔膜包衣片衣膜材料在胃肠道中不溶解,包衣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性物质为致孔剂,然后包裹在普通片剂上制成。当与胃肠液接触时,包衣膜上出现无数微孔,使衣膜具有通透性,胃肠道液体通过微孔渗入膜内,溶解片芯中的药物,利用渗透压原理获得零级或接近零级的药物释放速率。其包衣膜在胃肠道内不被破坏,最后由肠道排出体外。胃肠道严重狭窄的患者应慎重使用,以免发生梗阻的症状。 2.1.2 膜控释小片将药物和辅料按常规方法制粒,压制成直径仅为3mm的小片,外包缓释膜材料后装入硬胶囊。茶碱微孔膜缓释小片是此类较典型的例子,其优点在于释放速度可控,可根据需要调节装入胶囊的片剂的包衣材料和厚度;其次,具有包衣颗粒的优点,但又克服了颗粒剂包衣不均匀,影响释药速率的缺点;而且制成小片后包衣,生产工艺简便,易于质量控制。 2.1.3 肠溶膜控释片将药物压制成片芯,外包肠溶衣,再包含药糖衣的制剂,肠溶衣片芯在进入肠道后衣膜溶解,释放药物,因而延长了释药时间。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林)具有抗酸性,口服后在酸性胃液中不溶解,主要在小肠上部吸收,可维持药效达15h,并且避免了对胃的刺激。 2.2 骨架型制剂此类制剂是药物和惰性骨架材料通过压制、融合等技术手段制成的片状或粒状制剂[3]。根据骨架材料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不溶性骨架片、溶蚀性骨架片和亲水凝胶骨架片等。

缓释、控释制剂的临床合理应用与误区

缓释、控释制剂的临床合理应用与误区 1. 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 1.1 优点 (1)降低给药频率 普通制剂一般需每天多次给药,因此常会造成漏服药现象,一些患者甚至还会擅自改变给药方案,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治疗目的。而缓释制剂的载药量高于传统剂型药物的单剂量,且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因此为了达到方便用药、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开发每日一次给药的缓释或控释品种是今后的重要趋势。特别适用于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心绞痛、高血压、哮喘等,地尔硫卓、茶碱、硝苯地平、非洛地平、酮洛芬、伪麻黄碱、硝酸异山梨酯、氯苯那敏、萘普生、曲马多、双氯芬酸钠等均有一天给药一次的产品或专利。 (2)方便给药,提高患者的顺应性 缓控释制剂具有普通制剂不能提供的可以提高病人用药的顺应性的特点,如减少用药次数。随着缓释制剂给药频率的降低,患者漏药的现象很少发生,同时也方便了患者的白天和夜间用药。 (3)吸收完全,提高药物疗效 普通药物制剂血药浓度处于“波谷”时很可能低于治疗浓度而不能发挥疗效。缓释制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峰谷现象”,且与普通制剂相比,药物缓释制剂在吸收部位滞留的时间较长,吸收较为完全,因此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从而起到增加药物疗效的作用。 (4)减少血药浓度波动 普通制剂由于每日多次给药的给药方式容易产生较大的峰谷波动现象,而缓释、控释制剂可以通过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大大减少血药浓度波动的情况,使人体获得平稳的有效治疗血药浓度,保证药物的治疗效果,使疗效-剂量最佳化。 (5)降低毒副作用 普通制剂血药浓度处于“波峰”时,可能会高于药物的“最小中毒浓度”,因此容易产生不良反应甚至中毒。而缓释制剂克服了这一点,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另外,一些缓释制剂具有局部定位作用,在提高局部治疗效果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因全身吸收所带来的毒副作用。 (6)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普通制剂口服后在胃肠道中迅速崩解溶出,对胃肠产生较大的刺激作用,若制成缓释制剂则可降低药物溶出过快所造成的对胃肠道的刺激。如普通的阿司匹林片在体内水解成水杨酸后对胃肠道黏膜有刺激作用,而将其制成缓释片后,药物缓慢释放,在很大程度上课缓解其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性。 (7)全程治疗费用降低 虽然应用缓释制剂最初的花费与普通制剂相比较高,但从全程治疗花费上看,缓释制剂具有一定优越性,这主要是基于其疗效的提高、毒副作用的减少以及陪护人员护理时间的缩

口服缓控释制剂研发概述

口服固体缓控释制剂的开发概述 缓控释制20世纪60年代开发至今,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生产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对药物释放机理、控释方法和技术、质量控制以及生物等效性等的研究日趋成熟。据预测2010年整个释药系统的市场份额为1290亿美元,其中口服的将占46%。其中2007年单个品种超过10亿美元有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钠、雷贝拉唑钠肠溶制剂,文拉法辛控释胶囊、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混合苯丙胺盐控释片、盐酸哌甲酯控释片等品种。目前在国内市场上销售较好的品种有康泰克缓释胶囊、芬必得缓释胶囊、泰诺缓释片等。我国对缓控释的研究开始于80年代中后期,在开发中主要以仿制为主,研究内容以实验室规模为主,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在实验室成果向生产的转化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缓控制剂在国内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基本概念及特点 中国药典2005年版对缓控释制剂的定义做了严格的区分,缓释制剂是指口服药物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的非恒速释放,且每24小时用药次数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从3~4次减少至1~2次制剂;而控释制剂系指口服药物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的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且且每24小时用药次数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从3~4次减少至1~2次制剂。而在美国药典中,对缓释和控释制剂未做区分,而是将缓释(sustained release)、控释(controlled release)、长效(prolonged release)等视同为延释(extended release),即比普通制剂的给药次数至少减少1/2或者显著提高病人顺应性或治疗效果的制剂。 因此,缓控释制剂的主要优点有:药物缓慢释放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如降糖药或降压药的缓控释制剂与普通制剂相比不易造成低血糖或者低血压。另外,缓控释制剂与普通制剂相比,减少了给药次数,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病人来说,提高了顺应性。缓控释制剂属于5类新药,可享有3年的市场监测期,并享有定价优势。 二、模型药物的选择 并非所有的药物都适合开发成缓控释制剂,因此,在选择药物时一般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临床需要

口服缓控释制剂新进展

口服缓控释制剂研究新进展 摘要:口服缓控释制剂一方面可以使血药浓度更加平稳,避免频繁出现峰谷现象,从而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减少了服药次数,可大大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另一方面因其技术含量高,开发周期短,经济风险低的特点越来越被医药工业所看重。因此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最新文献,对口服缓控释制剂的最新研究动态作一综述。 关键词:口服缓控释制剂材料 口服缓控释制剂(oral sustainedand and controlled release dosage form)系指经口服后有目的的延缓、控制药物的释放以达到合理治疗效果的一类新剂型,其能使人体获得平稳的治疗血药浓度,使临床治疗剂量最佳化。缓释制剂是指给药后药物能按要求缓慢、持续释放以维持有效血浓,从而达到长效作用的一类制剂。控释制剂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控释制剂是指系统能在预定的时间以零级或接近零级的速度释放药物;而广义的控释制剂是指给药系统能在预定的位置、时间和速度释放药物,维持血药浓度于有效范围之内的制剂。因此,靶向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黏膜给药系统、植入给药系统等均属于广义的控释制剂范畴[1]。口服缓控释制剂与普通口服制剂相比具有以下特点[2];①对半衰期短或需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减少给药次数,提高病人的顺应性(compliance) ,使用方便;②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③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因此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并且由于其研究开发周期短、经济风险小、技术含量高、利润丰厚而为制药

工业界所重视,是目前应用和开发最活跃的系统。 1控释新方法 口服控释制剂提供了多种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优势.现在可用的技术大都在胃肠道(GIT)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受到剂型及药物溶解或扩散速率限制。只有数量有限的方法药物的释放速率受肠内酶控制,如结肠药物递送系统中一些前药以来结肠中微生物种群的生物降解来发挥作用[3,4]。 1.1利用形成前药的方法来达到控释的作用已颇受关注,并有大量研究。Arik Dahan[5]等通过形成吲哚美辛卵磷脂前药在肠道中持续降解来达到控释并进行了体内体外评价。大鼠静脉注射,口服或内部结肠给药,研究了DP – 155及从前药中解离的游离吲哚美辛的药代动力学特性。由磷脂酶A2(PLA2)的酶降解进行评估体外。结果口服或内部结肠给药,自由解离消炎痛沿肠道吸收进入体循环,在血浆中吲哚美辛出现了一个控释曲线。较短的链接导致了随后吲哚美辛吸收下降了20倍。DP – 155体外降解增加了60%,而较短链却较少降解。由于药物的释放不受剂型决定,因此该前药可以在液体剂型中复合。磷脂共轭药物因而是口服药物控释潜在的新机制。 1.2 Min-Soo Kima[6]等运用响应曲面法开发并优化了一种新型口服控释给药系统。盐酸坦索罗辛的优化配方通过运用基于Behnken箱的响应曲面法,利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P和Surelease获得。结果发现,优化配方为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1),20%HPMCP(X2)和25%包衣水平(X3),所观察到结果接近的优化配方预测值。与

缓释、控释制剂制剂习题及答案

缓释、控释制剂和口服定时、定位给药系统 练习题: 1.缓释制剂 2.控释制剂 3.迟释制剂 4.脉冲制剂 5.结肠定位制剂6.肠溶制剂 7.释放度 8.生物粘附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渗透泵片控释的基本原理是 A.片剂膜内渗透压大于膜外,将药物从小孔压出 B.药物由控释膜的微孔恒速释放 C.减少药物溶出速率 D.减慢药物扩散速率 E.片外渗透压大于片内,将片内药物压出 2.以下可用于制备亲水凝胶骨架片的材料是 A.海藻酸钠 B.聚氯乙烯 C.脂肪酸 D.硅橡胶 E.蜂蜡 3.以下对渗透泵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释药不受胃肠道pH的影响 B.当片芯中药物浓度低于饱和溶液浓度时,药物以非零级速率释放 C.当片芯中的药物未被全部溶解时,药物以一级速率释放 D.药物在胃与肠中的释药速率相等 E.药物的释放与半渗透性衣膜的厚度有关 4.下列数学模型中,不是作为拟合缓(控)释制剂的药物释放曲线的是 A.零级速率方程 B.一级速率方程 C. Higuchi方程 D.米氏方程 E. Weibull分布函数5.下列关于骨架型缓控释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亲水凝胶骨架片中药物的释放比较完全 B.不溶性骨架片中要求药物的溶解度较小 C.药物从骨架片中的释放速度比普通片剂慢 D.骨架型缓控释片一般有三种类型 E.骨架型缓控释片应进行释放度检查,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6.可作为渗透泵制剂中渗透促进剂的是 A.氢化植物油 B.脂肪 C.淀粉浆 D.蔗糖 E.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 7.下列不是缓、控释制剂释药原理的为 A.渗透压原理 B.离子交换作用 C.溶出原理 D.扩散原理 E.毛细管作用 8.可作为溶蚀性骨架片的骨架材料是 A.硬脂酸 B.聚丙烯 C.聚硅氧烷 D.聚乙烯 E.乙基纤维素 9.最适合制备缓(控)释制剂的药物半衰期为 A.15h B.24h C.48h D.<1h E.2~8h 10.可作为不溶性骨架片的骨架材料是 A.聚乙烯醇 B.壳多糖 C.果胶 D.海藻酸钠 E.聚氯乙烯 (二)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1-5】 A.聚乙二醇 B.乙基纤维素 C.羟丙甲纤维素 D.单硬脂酸甘油酯 E.硅橡胶 1.可作为不溶性骨架材料的是 2.可作为控释膜材料的是 204

山东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口服缓控释制剂的设计与临床应用(答案考试)

常用的作亲水凝胶骨架片的材料为:() A.硅橡胶 B.蜡类 C.羟丙甲纤维素 D.氯乙烯 药物从控释制剂释放的速度,在一定时间内随时间的变化,在动力学上往往体现为:() A.零级动力学 B.一级动力学 C.Weibll分布 D.Higuchi方程 药物从缓释制剂释放的速度,在一定时间内随时间的变化,在动力学上往往体现为:() A.零级动力学 B.一级动力学 C.Weibll分布 D.二级动力学 缓、控释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一般应在普通制剂的:() A.80%~100% B.100%~120% C.80%~120% D.80%~125% 以下中枢镇痛药,其缓控制释制剂的类型属于生物溶蚀性骨架的是:() A.硫酸吗啡缓释片 B.盐酸羟考酮控释片 C.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D.盐酸曲马多缓释片 根据药物的生物半衰期设计缓控释制剂时,最适宜的药物生物半衰期是:() A.t1/2>12h B.t1/2为2~8h C.t1/2<1h D.t1/2为1~12h 以下缓控释制剂可以掰开服用的是:() A.硝苯地平控释片 B.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C.非洛地平缓释片 D.阿司匹林肠溶片 以下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的缓控释药物,能将片剂掰开服用的是:() A.硝苯地平控释片 B.硝苯地平缓释片 C.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D.非洛地平缓释片 单渗透泵片控释的基本原理是:() A.减小药物的溶出速率 B.片剂膜内渗透压大,将片剂压裂,使药物释放出来 C.片剂外面包上控释膜,使药物恒速释放 D.片剂膜内渗透压大于膜外,将药物从细孔中压出 以减小溶出速率为主要原理制备缓控释制剂的工艺是:() A.制成药树脂 B.制成溶解度较小的盐类 C.制成不溶性骨架片 D.制成微囊 下列高分子材料中,不是肠溶包衣材料的是:() A.虫胶 B.HPMCP C.CAP D.PVP 常用的溶蚀型骨架材料有:() A.聚维酮 B.卡波姆 C.氢化植物油 D.聚乙烯 以减慢扩散速率为主要原理制备缓控释制剂的理论依据是:() A.Noyes-Witney方程 B.Fick’s第一扩散定律 C.Stocke’s定律 D.Want-Hoff规则

浅述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浅述口服缓控释片剂的研究进展 姓名:汪惠专业:12制药工程年级:12级一班学号:12313035 正文: 缓控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与普通制剂相比,通常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对于半衰期短的或者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减少给药次数,从而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其次,血药浓度峰谷波动小,血浓平稳,可避免超过治疗血药浓度范围的毒副作用,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下简要综述近几年口服缓控释片剂的研究动态和发展现状。 1 骨架型缓控释片剂 骨架型缓控释片剂是依靠其骨架材料作为阻释剂,药物被包藏在不同的骨架中,以减缓药物的溶出速度和扩散速率而达到缓控释的效果。 1.1 亲水性凝胶骨架片 这类骨架片主要材料为羟丙甲纤维素(HPMC),药物的释放速度取决于药物通过凝胶层的扩散速度。 贺周扬等[1]经过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处方的测定,表明该凝胶骨架片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高源等[2]筛选出HPMC K100M用量为40%的骨架片剂无突释效应,缓释周期12小时。 中国药科大学的王福坚等[3]利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筛选酒石酸美托洛尔聚氧乙烯骨架片的处方,并取得良好的缓释效果。 当前亲水凝胶骨架片的研究基本上是骨架型缓释片研究中最多的一部分,大多数药物均可利用其制成缓释制剂。 1.2 蜡质类骨架片 蜡质骨架片的骨架材料通常为水不溶但可溶蚀的蜡质材料,其释药机制主要为孔道扩散与溶蚀释放。 Bhalekar等[4]比较了蜂蜡和巴西棕榈蜡两种蜡质对缓释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这两种蜡质材料骨架片的释放均达到了缓释效果。方平飞等人[5]经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得到该蜡质骨架片最佳工艺条件。 与其他类型缓释材料相比,蜡质骨架材料具有一定的优点。今后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制备工艺的选择和优化。 1.3 不溶性骨架片 不溶性骨架片主要以聚乙烯、聚氯乙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等为骨架材料。这类骨架片在药物释放以后,不溶性骨架材料整体从粪便排出。 柴佩华等[6]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得片剂,最后实验测得其累积释放度符合硝苯地平缓释片的释放要求。 因为此类骨架材料不能降解,可能导致药物释放的不完全,从而降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所以此类骨架片的应用不多,相关的文献报道也比较少。 1.4 新型骨架片 在以上传统单一型骨架片的基础上,研究人员不断引入新的设计思想,使骨架释药系统在保持现有的剂型优势的同时更加完善,以下简要介绍几种新型骨架片。 1.4.1 多层骨架片 多层骨架片是通过调节各层排列方式,改变释药面积和各层采用不同骨架及载药量来调节释药速率。能够克服单一骨架系统释药速率随时间逐渐减小的缺陷,有时甚至能达到良好的控释效果。这类骨架片通常可以得到HMH、HML、LML等多种类型的多层骨架片[7]。 H.V. Chavda等[8]研究表明这种三层骨架片可以延缓药物的释放,且调节各层瓜尔胶的

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与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缓、控释制剂的特点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1、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 1.1优点 (1)降低给药频次 普通制剂一般需要每天多次给药,因此常会造成漏服药现象,一些患者甚至会擅自改变给药方案,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治疗目的。而缓释制剂的载药量高于传统剂型药物的单剂量,且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因此为了达到方便用药,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开发每日一次给药的缓释或控释是今后的重要趋势,特别适用于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哮喘等。地尔硫卓.茶碱.硝苯地平.非洛地平.双氯芬酸钠等均有一天给药一次的产品。 (2)方便给药,提高患者的顺应性 缓控释制剂具有普通制剂不能提供的可以提高病人用药的顺应性的特点。如减少用药次数。随着缓释制剂给药频率的降低,患者漏服的现象很少发生,同时也方便了患者的白天和夜间用药。 (3)吸收完全提高药物疗效 普通制剂的血药浓度处于“波合”时很可能低于有效治疗浓度而不能发挥疗效。而峰浓度时又可能高于最低中毒浓度而产生毒性作用。缓控释制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峰合现象”。且与普通制剂相比,药物在吸收部位滞留的时间较长,吸收较为完全。因此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从而起到增加药物疗效的作用。 (4)降低毒副作用

普通药物制剂血药浓度处于“波峰”时可能会高于“最小中毒浓度”因而容易产生不良反应甚至中毒,缓控释制剂可以克服这一点,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另外,一些缓控释制剂具有局部定位作用,在提高了局部治疗效果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全身吸收带来的毒副作用。 (5)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普通制剂口服后迅速在胃肠中崩解、溶出,对胃肠产生较大的刺激作用。若制成缓控释制剂可降低药物溶出过快所造成的对胃肠的刺激。如普通的阿司匹林在体内水解生成水杨酸后对胃肠道粘膜有较大的刺激作用,而将其制成缓释片后,药物缓慢释放,在很大程度上可缓冲对胃肠道粘膜的刺激性。 (6)全程治疗费用降低 虽然应用缓控释制剂花费与普通制剂相比较高,但从全程治疗花费看,缓控释制剂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这也要基于疗效的提高,毒副作用减少及陪护人员护理时间、疗程缩短,等多方面原因。 1.2缺点 (1)临床应用中对剂量调节的灵活性降低,如果遇到某种特殊情况,往往药物作用不能立刻或较快停止。 (2)缓控释制剂往往是基于健康人群的平均动力学参数而设计。疾病状态时药物动力学参数会有所改变,不能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给药方案。 (3)缓控释制剂因设备和技术、工艺高精价格较昂贵。

关于药物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概述

科技论坛 关于药物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概述 冯敏 (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黑龙江佳木斯154000) 1控释缓释制剂的优点近20多年来,国外极为重视研究新剂型和新制剂的,其中的控释和缓释口服制剂是热点。相比于普通制剂,缓控释制剂的优点在于: 1.1对于半衰期短,或者给药频繁的药物,可以减少服药的次数,使病人服药的顺应性得到提高,方便使用。尤其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心血管疾病、心绞痛、高血压、哮喘等慢性疾病患者特别适用。 1.2有利于平稳血药浓度,减缓”峰谷“现象,从而使发生不良药物反应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得以降低,临床用药更为安全。 1.3缓慢释放,增强药物的有效性。药物在口服后释放出有效成分的速度缓慢,吸收速度也较恒定,药物作用时间维持较长。 1.4使药物化学稳定性得到增强。在贮存期间,某些药物的常规制剂往往容易失效变质,或者被胃酸破坏,而将其制成缓控释制后,可以定时、定位地加以释放,稳定性可以有效提高。 2在缓控释制剂中常用辅料的研究进展2.1在缓控释制剂中多糖水凝胶的应用 水凝胶是一些高聚物或共聚物对大量水分子进行吸收后形成的溶胀交联状态的半固体,其结构呈现三维网状。与其他高分子聚合物不同的是,水凝胶溶胀性能显著,其原因在于水凝胶中有大量的亲水基团存在,所以可以吸收并保持大量的水分,不仅增加重量而且增大体积。对于低分子溶质,水凝胶的透过性也很高,自身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而且容易合成。水凝胶的结构可以使用化学修饰的方法进行改变,从而使凝胶的溶胀度得到调控。近年来,医学界越来越关注水凝胶的研究,人们以水凝胶为载体,利用某种特殊手段控制、调节凝胶内药物的扩散和释放速率,研制出新型的脉冲、触发式释放和控释给药系统,从而实现了定位释放化学和蛋白质多肽类药物。 2.2果胶及果胶钙在缓控释制剂中的应用 果胶是由甲酯化半乳糖醛酸聚合物组成、分子量约在1030万之间的酸性多糖。果胶的酯化度或甲氧基含量的高低,可以利用分子中半乳糖醛酸的比例来表征,这样能够将其分为高甲氧基和低甲氧基两种果胶。果胶的溶解度随着增大的甲氧基含量而减小。果胶钙是果胶的中游离羧基与钙离子反应而生成的钙化衍生物,甲氧基在果胶中的含量越低,就会存在越多的游离羧基,也就越容易与钙离子反应生成果胶钙,果胶钙的溶解度随着钙化度的提高而降低。当甲氧基含量或果胶钙的钙化度在果胶中足够高时,在水、酸碱及其他溶剂中都不会溶解,只能由结肠内的果胶酶来进行降解,从而产生一系列可溶性寡聚糖。近年来,一些研究利用果胶和果胶钙的上述特性,通过对于果胶中甲氧基的含量和果胶钙的钙化度进行适当的控制,可以控制果胶和果胶钙的溶解度,利用它来制造缓、控释制剂效果良好。 2.3聚维酮在缓释控释制剂中的应用聚维酮为无定形粉末,颜色为白色或者乳白色,没有味道或几乎没有味道,具有易流动性和吸湿性等稳定的性质,容易在水、甲醇、乙醇、丙二醇、氯仿等中溶解,而不溶于乙醚和丙酮。有实验以聚维酮为载体,用将非诺贝以溶剂法特制成固体分散物,又以海藻酸钠为辅料,蒯成水溶性凝胶骨架片,经体外溶出试验表明,非诺贝特级释片释放机制与一级动力学模型相符,缓释效果良好。 2.4卡波普在口服缓释制剂中的应用20世纪70年代末,国外开始在缓释制剂中应用卡波普作为骨架材料。卡波普的应用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广泛。卡波普 (carbop01)是由丙烯酸交联聚合物与聚烷基蔗糖或聚烷基季戊四醇的共聚物。作为缓释材料,卡波普缓控释制剂目前已经在多种药物中加以应用,其相关的产品也已经问世。 其良好的缓释性能,以及特殊的pH 依赖型释药性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国内多家单位已经开始进行相关的研究与应用。 2.5乙基纤维素在缓控释制剂中的应用 乙基纤维素(EC)是纤维素链中的部分羟基被乙氧基取代的纤维素衍生物,作为一种水不溶性纤维素衍生物,其具有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乙基纤维素被广泛地应用在药物制剂中,在固体分散体、包衣制剂、微囊、微丸、及骨架型缓释片方面,制备缓释剂型都可以采用乙基纤维素来进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60年代开始起步,8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但临床投入的品种不多,目前较多地应用于临床的产品多为进口或者合资生产的。作为一类新剂型,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设备、技术、质量控制。另外,我国在新剂型和新制剂方面的自主开发能力也不是很强,缺乏自主创新意识,虽然已经开发了很多缓控释制剂品种,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仿制的。在制剂产品制造的过程中,辅料必不可少。国内辅料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品种和规格也对于研究和生产缓控释制剂带来了困难。近年来,研究缓控释制剂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打破一些限制,盐酸普萘洛尔等首过效应强的药物、半衰期很长的卡马西平等已制成缓控释制剂,复方缓控释制剂增加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另外,研究和应用新辅料,发展缓控释制剂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开发的新品种、新技术逐渐增多,而且获得了更加稳定的产品质量。例如:壳聚糖的生物和血液的相容性良好,利用壳聚糖微球包封药物,能够使药物释放得到控制,药物的疗效得以延长,而且能够有效地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另外,研制和引进新设备,如高效薄膜包衣机、高速压片机等,也促进了国内缓控释制剂的质量的提高。 3结论综上所述,缓控释制剂因为其具有给药次数少、方便用药、药物的安全有效性高,对胃肠道产生的不良反应小等优点,被广泛地重视,并深入地进行研究和应用。同时,随着研究的深入,缓控释制剂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这类新型给药系统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是十分广阔的。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对于发展医药科研和制药工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孙黎,王.药物新剂型的进展概况[J].安徽医学,2010,31(11):1387-1388. [2]朱兴年.药物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2002,20(3):155-157. [3]白仙娥,白静.援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9):701-703. 摘要:随着医药制剂技术的持续发展,医药界高度重视新产品、新剂型的开发研究。与新化合物实体开发相比,新的制剂具有成本小、周期短而见效快的优势。近年来,药物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且具有广阔的研究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药物;缓释控释制剂;研究进展 13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